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金刚经精髓句子(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9 12:07:4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金刚经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 金刚经启请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jìng kǒu yè zhēn yán 净口业真言

ong xiū lì xiū lì 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 sà pó hē 俺 修例 修例 摩訶修例修修例 萨婆訶 jìng sān yè zhēn yán 净三业真言

ōng suō wā pó wā sù tuó suō wā dá mó sō wā pó wā sù dù hàn 俺 娑嚩婆嚩秫驮 娑嚩达摩 娑嚩婆嚩秫度憾 ān tǔ dì zhēn yán 安土地真言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ǐ suō pó hē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俺 度嚕度嚕 地尾萨婆訶 pǔ gōng yǎng zhēn yán 普 供 养 真 言

ong ye ye nang san po wa fa ri la hu 俺 誐 誐 曩 三 婆 缚 韈 日 罗 斛 fèng qǐng bā jīn gāng 奉请八金刚

fèng qǐng qīng chú zāi jīn gāng 奉请 青除灾金刚

fèng qǐng pì dú jīn gāng 奉请 辟毒金刚

fèng qǐng huáng suí qiú jīn gāng 奉请 黄随求金刚

fèng qǐng bái jing shuǐ jīn gāng 奉请 白净水金刚

fèng qǐng chì shēng huǒ jīn gāng 奉请 赤声火金刚

fèng qǐng dìng chí zāi jīn gāng 奉请 定持灾金刚

fèng qǐng zǐ xián jīn gāng 奉请 紫贤 金刚

fèng qǐng dà shén jīn gāng 奉请 大神金刚 fèng qǐng sì pú sà 奉请四菩萨

fèng qǐng jīn gāng juàn pú sà 奉请 金刚眷菩萨

fèng qǐng jīn gāng suǒ pú sà 奉请 金刚索菩萨

fèng qǐng jīn gāng ài pú sà 奉请 金刚爱菩萨

fèng qǐng jīn gāng yǔ pú sà 奉请 金刚语菩萨

fā yuàn wén 发愿文 jí shǒu sān jiè zūn guī yī shí fāng fó 稽首三界尊 归依十方佛

wǒ jīn fā hóng yuàn chí cǐ jīn gāng jīng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shàng bào sì zhòng ēn xià jì sān tú kǔ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ruò yǒu jiàn wén zhě xī fā pú tí xīn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jìn cǐ yī bào shēn tóng shēng jí lè guó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yún hé fán 云何梵

yún hé dé cháng shòu jīn gāng bù huài shēn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fù yǐ hé yīn yuán dé dà jiān gù lì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yún hé yú cǐ jīng jiū jìng dào bǐ àn 云何於此经 究竟到彼岸

yuàn fó kāi wēi mì guǎng wéi zhòng shēng shuō 愿佛开微密 广為眾生说 kai jīng jì 开经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ēi miào fǎ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zāo yù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wǒ jīn jiàn wén dé shòu chí yuàn jiě rú lái zhēn shí yì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ná wú qí yuán huì shàng fó pú sà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jīng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áo qín sān zàng fǎ shī jiū mó luó shí yì 姚秦三藏鳩摩罗什 译 fǎ huì yīn yóu fēn dì yī 法会因由分第一

rú shì wǒ wén·yī shí fó zài shě wèi guó·qí shù gi gū dú yuán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yǔ dà bǐ qiū zhòng qiān èr bǎi wǔ shí rén jù 与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ěr shí shì zūn·shí shí·zhuo yī chí bō·rù shě wèi dài chéng·qǐ shí·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yú qí chéng zhōng·cì dì qǐ yǐ·hái zhì běn chǔ·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fàn shí qì·shōu yī bō·xǐ zú yǐ·fū zuò ér zuò ·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shàn xiàn qǐ qǐng fēn dì èr 善现启请分第二

shí zháng lǎo xū pú tí·zài dà zhòng zhōng·jí cóng zuò q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眾中·即从座起·

piān tǎn yòu jiān·yòu xī zhuo dì·hézhǎnggōngjìng·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ér bái fó yán·xī yǒu shì zūn·rú lái shàn hù niàn zhū pú sà· 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shàn fù zhǔ zhū pú sà·shì zūn·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 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yún hé yīng zhù·yún hé xiáng fú qí xīn·fó yán·shàn zāi!shàn zāi·xū pú tí·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

rú rǔ suǒ shuō·rú lái shàn hù niàn zhū pú sà·shàn fù zhǔ zhū pú sà·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rǔ jīn dì tīng·dāng wéi rǔ shuō·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 汝今諦听·当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yīng rú shì zhù·rú shì xiáng fú qí xīn·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wéi rán·shì zūn·yuàn yao yù wén·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dà chéng zhèng zōng fēn dì sān 大乘正宗分第三

fó gào xū pú tí·zhū pú sà mó hē sà·yīng rú shì xiáng fú qí xīn·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訶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suǒ yǒu yī qiē zhòng shēng zhī lèi·ruò luǎn shēng·ruò tāi shēng·ruò shī shēng·ruò huà shēng·所有一切眾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ruò yǒu sè·ruò wú sè·ruò yǒu xiǎng·ruò wú xiǎng·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

ruò fēi yǒu xiǎng fēi wú xiǎng·wǒ jiē lìng rù wú yú niè pán ér miè dù zhī·

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餘涅槃而灭度之·

rú shì miè dù wú liàng wú shù wú biān zhòng shēng·shí wú zhòng shēng dé miè dù zhě·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眾生·实无眾生得灭度者· hé yǐ gù·xū pú tí· 何以故·须菩提·

ruò pú sà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jí fēi pú sà·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miào xíng wú zhù fēn dì sì 妙行无住分第四

fù cì xū pú tí·pú sà yú fǎ·yīng wú suǒ zhù·xíng yú bù shī·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於佈施·

suǒ wèi bù zhù sè bù shī·bù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bù shī· 所谓不住色佈施·不住声香味触法佈施·

xū pú tí·pú sà yīng rú shì bù shī·bù zhù yú xiāng·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hé yǐ gù·ruò pú sà bù zhù xiāng bù shī ·qí fú dé bù kě sī liang·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dōng fāng xū kōng kě sī liang fǒu·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fú yě·shì zūn·xū pú t· 不也·世尊·须菩提·

nán xī běi fāng·sì wéi shàng xià xū kōng·kě sī liang fuǒ·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fú yě·shì zūn·xū pú t· 不也·世尊·须菩提·

pú sà wú zhù xiāng bù shī·fú dé yì fù rú shì,bù kě sī liang· 菩萨无住相佈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xū pú tí·pú sà dàn yīng rú suǒ jiào zhù·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rú lǐ shí jiàn fēn dì wǔ 如理实见分第五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kě yǐ shēn xiāng jiàn rú lái fǒu·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fú yě,shì zūn·bù kě yǐ shēn xiāng dé jiàn rú lái·hé yǐ gù·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rú lái suǒ shuō shēn xiāng·jí fēi shēn xiāng·

4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fó gào xū pú tí·fán suǒ yǒu xiāng·jiē shì xū wàng·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ruò jiàn zhū xiāng fēi xiāng·jí jiàn rú lái·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zhèng xìn xī yǒu fēn dì liù 正信稀有分第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pō yǒu zhòng shēng·dé wén rú shì yán shuō zhāng jù·shēng shí xìn fú·颇有眾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fó gào xū pú t·mò zuò shì shu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rú lái miè hòu·hòu wǔ bǎi suì·yǒu chí jiè xiū fú zhě·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yú cǐ zhāng jù·néng shēng xìn xīn·yǐ cǐ wéi shí· 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实·

dāng zhī shì rén·bù yú yī fó èr fó sān sì wǔ fó ér zhǒng shàn gēn·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yǐ yú wú liàng qiān wàn fó suǒ·zhǒng zhū shàn gēn· 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wén shìzhāng jù·nǎi zhì yī niàn shēng jìng xìn zhě·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xū pú tí·rú lái xī zhī xī jiàn·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shì zhū zhòng shēng·dé rú shì wú liàng fú dé· 是诸眾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hé yǐ gù·shì zhū zhòng shēng· 何以故·是诸眾生·

wú fù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 无复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 wú fǎ xiāng·yì wú fēi fǎ xiāng·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hé yǐ gù·shì zhū zhòng shēng·ruò xīn qǔ xiāng· 何以故·是诸眾生·若心取相·

jí wéi zhuo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 则為著我人眾生寿者

ruò qǔ fǎ xiāng·jí zheuo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 hé yǐ gù·ruò qǔ fēi fǎ xiāng·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

jí zhuo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 即著我人眾生寿者·

shì gù bù yīng qǔ fǎ·bù yīng qǔ fēi fǎ·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yǐ shì yì gù·rú lái cháng shuō·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

rǔ děng bǐ qiū·zhī wǒ shuō fa·rú fá yù zhě·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fǎ shàng yīng shě·hé kuàng fēi fǎ·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wú dé wú shuō fēn dì qī 无得无说分第七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yē·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 yē· 如来有所说法耶·

xū pú tí yán·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

wú yǒu dìng fǎ·míng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yì wú yǒu dìng fǎ·rú lái kě shuō·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hé yǐ gù·rú lái suǒ shuō fa·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

jiē bù kě qǔ·bù kě shuō·fēi fǎ·fēi fēi fǎ· 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suǒ yǐ zhě hé·yī qiē xián shèng·jiē yǐ wú wéi fǎ ér yǒu chā bié·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為法而有差别·

yī fǎ chū shēng fēn dì bā 依法出生分第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ruò rén mǎn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qī bǎo·yǐ yòng bù shī·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佈施· shì rén suǒ dé fú dé·nìng wéi duō bù· 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hé yǐ gù·shì fú dé·jí fēi fú dé xìng·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shì gù rú lái shuō fú dé duō·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ruò fù yǒu rén·yú cǐ jīng zhōng·shòu chí 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wéi tā rén shuō·qí fú shèng bǐ· 為他人说·其福胜彼·

hé yǐ gù·xū pú tí·yī qiē zhū fó·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

jí zhū fó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fǎ·jiē cóng cǐ jīng chū·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xū pú tí·suǒ wèi fó fǎ zhě·jí fēi fó fǎ·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yī xiāng wú xiāng fēn dì jiǔ 一相无相分第九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xū tuó huán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xū tuó huán guǒ fǒu· 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xū tuó huán míng wéi rù liú·ér wú suǒ rù· 须陀洹名為入流·而无所入·

bù rù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shì míng xū tuó huán·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sī tuó hán néng zuò shì niàn·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 wǒ dé sī tuó hán guǒ fǒu·xū pú tí yán· 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 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 不也·世尊·何以故·

sī tuó hán míng yī wǎng lái·ér shí wú wǎng lái·shì míng sī tuó hán·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e nà hán néng zuò shì niàn·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 wǒ dé e nà hán guǒ fǒu·xū pú tí yán· 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 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

不也·世尊·何以故· e nà hán míng wéi bù lái·ér shí wú bù lái· 阿那含名為不来·而实无不来·

shì gù míng e nà há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

e luó hàn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dào fǒu·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shí wú yǒu fǎ·míng ā luó hàn·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shìzūn·ruò e luó hàn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dào·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jí wéi zhuo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shì zūn· 即為著我人眾生寿者·世尊·

fó shuō wǒ dé wú zhèng sān mèi·rén zhōng zuì wéi dì yī·佛说我得无挣三昧·人中最為第一· shì dì yī lí yù e luó hàn·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shì zūn·wǒ bù zuò shì niàn·wǒ shì lí yù e luó hàn·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shì zūn·wǒ ruò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dào·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shì zūn zé bù shuō xū pú t·shì yào a lán nà xíng zhě·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yǐ xū pú tí shí wú suǒ xíng·ér míng xū pú tí·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 shì yào ā lán nà xíng· 是乐阿兰那行·

zhuāng yán jìng tǔ fēn dì shí 庄严净土分第十

fó gào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xī zài rán dēng fó suǒ·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 yú fǎ yǒu suǒ dé fǒu·fù yě·shì zūn· 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

rú lái zài rán dēng fó suǒ·yú fǎ shí wú suǒ dé· 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pú sà zhuāng yán fó tǔ fǒu·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 不也·世尊·何以故·

zhuāng yán fó tǔ zhě·jí fēi zhuāng yán·shì míng zhuāng yán·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shì gù,xū pú tí·zhū pú sà mó hē sà·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訶萨·

yīng rú shì shēng qīng jìng xīn·bù yīng zhù sè shēng xīn·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

bù yīng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shēng xīn·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yīng wú suǒ zhù ér shēng qí xīn·xū pú tí·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

pì rú yǒu rén·shēn rú xū mí shān wáng·yú yì yún hé·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

shì shēn wéi dà fǒu·xū pú tí yán·shèn dà·shì zūn· 是身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hé yǐ gù·fó shuō fēi shēn·shì míng dà shēn· 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wú wéi fú shèng fēn dì shí y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xū pú tí!rú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 shù,rú shì shā děng héng hé,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 yú yì yún hé?shì zhū héng hé shā,nìng wéi duō fǒu?’ 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dàn zhū héng hé ,shàng duō wú shù,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 hé kuàng qíshā?’‘xū pú tí!wǒ jīn shí yán gào rǔ, 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yǐ qī bǎo mǎn ěr suǒ héng hé shā shù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yǐ yòng bù shī,dé fú duō fǒu?’ 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 。shì zūn!’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fó gào xū pú tí:‘ruò 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 ,yú cǐ jīng zhōng,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 nǎi zhì shòu chísì jù jì děng,wéi tā rén shuō,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ér cǐ fú dé,shèng qián fú dé。’ 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wú wéi fú shèng fēn dì shí yī 无為福胜分第十一

xū pú tí·rú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 shù·rú shì shā děng héng hé· 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

yú yì yún hé·shì zhū héng hé shā·nìng wéi duō fǒu· 须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寧為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dàn zhū héng hé·shàng duō wú shù·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 hé kuàng qíshā·xū pú tí·wǒ jīn shí yán gào rǔ· 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yǐ qī bǎo mǎn ěr suǒ héng hé shā shù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yǐ yòng bù shī·dé fú duō fǒu· 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fó gào xū pú tí·ruò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ú cǐ jīng zhōng·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 nǎi zhì shòu chísì jù jì děng·wéi tā rén shuō·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说· ér cǐ fú dé·shèng qián fú dé· 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zūn zhòng zhèng jiào fēn dì shí èr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fù cì xū pú tí·suí shuō shì jīng·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

dāng zhī cǐ chǔ·yī qiē shì jiān tiān rén ā xiū luó· 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jiē yīng gōng yǎng·rú fó tǎ miào· 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hé kuàng yǒu rén·jìn néng shòu chí、dú sòng·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xū pú tí·dāng zhī shì rén·chéng jiù zuì shàng dì yī xī yǒu zhī fǎ·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ruò shì jīng diǎn suǒ zài zhī chù·jí wéi yǒu fó·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為有佛· ruò zūn zhòng dì zǐ·

10 若尊重弟子·

rú fǎ shòu chí fēn dì shí sān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ěr sh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dāng hé míng cǐ jīng·wǒ děng yún hé fèng chí· 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fó gào xū pú tí·shì jīng míng wéi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為金刚般若波罗蜜· yǐ shì míng zi·rǔ dāng fèng chí·suǒ yǐ zhě hé·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

xū pú tí·fó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jí fēi bō rě bō luó mì·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shì míng bō rě bō luó mì·xū pú tí· 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 bù· 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rú lái wú suǒ shu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suǒ yǒu wēi chén·shì wéi duō fǒu·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為多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xū pú tí·zhū wēi chén·rú lái shuō fēi wēi chén·shì míng wēi chén·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rú lái shuō shì jiè·fēi shì jiè·shì míng shì jiè·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 须菩提·于意云何·

kě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jiàn rú lái bù·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fù yě·shì zūn·bù kě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dé jiàn rú lái·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sān shí èr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shì míng sān shí èr xiāng·xū pú tí· 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mìng bù sh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佈施·

ruò fù yǒu rén·yú cǐ jīng zhōng·nǎi zhì shòu chí sì jù jì děng·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wéi tā rén shuō qí fú shèn duō· 為他人说其福甚多·

lí xiāng jì miè fēn dì shí sì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ěr shí xū pú tí·wén shuō shì jīng·shēn jiě yì qù·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

tì lèi bēi qì·ér bái fó yán·xī yǒu!shì zūn· 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 fó shuō rú shì shèn shēn jīng diǎn·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wǒ cóng xī lái·suǒ dé huì yǎn·wèi céng dé wén rú shì zhī jīng·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shì zūn·ruò fù yǒu rén·dé wén shì jīng·xìn xīn qīng jìng·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

jí shēng shí xiāng·dāng zhī shì rén·chéng jiù dì yī xī yǒu gōng dé· 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shì zūn·shì shí xiāng zhě·zé shì fēi xiāng·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

shì gù rú lái shuō míng shí xiāng·shì zūn·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

wǒ jīn dé wén rú shì jīng diǎn·xìn jiě shòu chí·bù zú wéi nán·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难·

ruò dāng lái shì·hòu wǔ bǎi suì·qí yǒu zhòng shēng·dé wén shì jīng·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眾生·得闻是经· xìn jiě shòu chí·shì rén zé wéi dì yī xī yǒu· 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

hé yǐ gù·cǐ rén wú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无寿者相· suǒ yǐ zhě hé·wǒ xiāng jí shì fēi xiāng·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

rén xiāng zhòng shēng xiāng shòu zhě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 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hé yǐ gù·lí yī qiē zhū xiāng·zé míng zhū fó·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fó gào xū pú tí·rú shì rú shì·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ruò fù yǒu rén·dé wén shì jīng·bù jīng bù bù bù wèi·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dāng zhī shì rén·shèn wéi xī yǒu·hé yǐ gù·xū pú tí·

当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须菩提·

rú lái shuō dì yī bō luó mì·jí fēi dì yī bō luó mì·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

shì míng dì yī bō luó mì·xū pú tí·rěn rǔ bō luó mì· 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

rú lái shuō fēi rěn rǔ bō luó mì·shì míng rěn rǔ bō luó mì·hé yǐ gù·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 xū pú tí·rú wǒ xī wéi gē lì wáng gē jié shēn tǐ· 须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体·

wǒ yú ěr shí·wú wǒ xiāng·wú rén xiāng·wú zhòng shēng xiāng·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

wú shòu zhě xiāng·hé yǐ gù·wǒ yú wǎng xī jié jié zhī jiě shí· 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 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 yīng shēng chēn hèn·xū pú tí· 应生瞋恨·须菩提· yòu niàn guò qù yú wǔ bǎi shì·zuò rěn rǔ xiān rén·yú ěr suǒ shì· 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

wú wǒ xiāng·wú rén xiāng·wú zhòng shēng xiāng·wú shòu zhě xiāng· 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无寿者相· shì gù xū pú tí·pú sà yīng lí yī qiē xiāng·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bù yīng zhù sè shēng xīn·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 bù yīng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shēng xīn·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yīng shēng wú suǒ zhù xīn·ruò xīn yǒu zhù·jí wéi fēi zhù· 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shì gù fó shuō pú sà xīn·bù yīng zhù sè bù shī·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佈施·

xū pú tí·pú sà wéi lì yì yī qiē zhòng shēng gù·yīng rú shì bù shī· 须菩提·菩萨為利益一切眾生故·应如是佈施· rú lái shuō yī qiē zhū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yòu shuō yī qiē zhòng shēng·jí fēi zhòng shēng。xū pú tí· 又说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须菩提·

rú lái shì zhēn yǔ zhě·shí yǔ zhě·rú yǔ zhě·bù kuáng yǔ zhě·bù yì yǔ zhě·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狂语者·不异语者· xū pú tí·rú lái suǒ dé cǐ fǎ·cǐ fǎ wú shí wú xū·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xīn zhù yú fǎ ér xíng bù shī·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佈施· rú rén rù ān·zé wú suǒ jiàn·

如人入暗·即无所见·

ruò pú sà xīn bù zhù fǎ ér xíng bù shī·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佈施·

rú rén yǒu mù·rì guāng míng zhào·jiàn zhǒng zhǒng sè·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xū pú tí·dāng lái zhī shì·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néng yú cǐ jīng shòu chí dú sòng·zé wéi rú lái yǐ fó zhì huì· 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為如来以佛智慧·

xī zhī shì rén·xī jiàn shì rén·jiē dé chéng jiù wú liàng wú biān gōng dé·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chí jīng gōng dé fēn dì shí wǔ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xū pú tí·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chū rì fēn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bù shī·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zhōng rì fēn fù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bù shī·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hòu rì fēn yì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bù shī·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rú shì wú liàng bǎi qiān wàn yì jié·yǐ shēn bù shī·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佈施·

ruò fù yǒu rén wén cǐ jīng diǎn·xìn xīn bù nì·qí fú shèng bǐ·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hé kuàng shū xiě shòu chí dú sòng·wèi rén jiě shuō·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為人解说·

xū pú tí·yǐ yào yán zhī·shì jīng yǒu bù kě sī yì·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

bù kě chēng liàng·wú biān gōng dé·rú lái wéi fā dà chéng zhě shuō· 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為发大乘者说· wéi fā zuì shàng chéng zhě shuō· 為发最上乘者说·

ruò yǒu rén néng shòu chí dú sòng·guǎng wèi rén shuō·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為人说· rú lái xī zhī shì rén·xī jiàn shì rén· 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jiē dé chéng jiù bù kě liàng·bù kě chēng·wú yǒu biān·bù kě sī yì gōng dé·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rú shì rén děng·jí wéi hè dān rú lái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如是人等·即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hé yǐ gù·xū pú tí·ruò yao xiǎo fǎ zhě·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

zhe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 著我见·人见·眾生见·寿者见·

zé yú cǐ jīng·bù néng tīng shòu dú sòng·wèi rén jiě shuō· 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為人解说· xū pú tí·zài zài chù chù·ruò yǒu cǐ jīng·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

yī qiē shì jiān tiān rén ā xiū luó·suǒ yīng gōng yǎng·dāng zhī cǐ chǔ·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

zé wéi shì tǎ·jiē yīng gōng jìng·zuò lǐ wéi rào·yǐ zhū huá xiāng ér sàn qí chǔ· 则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néng jìng yè zhàng fēn dì shí liù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fù cì xū pú tí·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shòu chí dú sòng cǐ jīng·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

ruò wèi rén qīng jiàn·shì rén xiān shì zuì yè·yīng duò è dào· 若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yǐ jīn shì rén qīng jiàn gù·xiān shì zuì yè·zé wéi xiāo miè·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為消灭·

dāng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ū pú t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wǒ niàn guò qù wú liàng ā sēng qí jié yú rán dēng fó qián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於然灯佛前·

dé zhí bā bǎi sì qiān wàn yì nà yóu tā zhū fó·xī jiē gōng yǎng chéng shì·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 wú kōng guò zhě·ruò fù yǒu rén·yú hòu mò shì· 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后末世·

néng shòu chí dú sòng cǐ jīng·suǒ dé gōng dé·yú wǒ suǒ gōng yǎng zhū fó gōng dé 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

bǎi fēn bù jí yī·qiān wàn yì fēn·nǎi zhì suàn shù pì yù suǒ bù néng jí· 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xū pú tí·ruò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ú hòu mò shì·yǒu shòu chí dú sòng cǐ jīng·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

suǒ dé gōng dé·wǒ ruò jù shuō zhě·huò yǒu rén wén·xīn jé kuáng luàn·hú yí bù xìn·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xū pú tí·dāng zhī shì jīng yì bù kě sī yì·guǒ bào yì bù kě sī yì·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jiū jìng wú wǒ fēn dì shí qī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ěr sh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yún hé yīng zhù·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yún hé xiáng fú qí xīn·fó gào xū pú tí·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dāng shēng rú shì xīn·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

wǒ yīng miè dù yī qiē zhòng shēng·miè dù yī qiē zhòng shēng yǐ· 我应灭度一切眾生·灭度一切眾生已·

ér wú yǒu yī zhòng shēng shí miè dù zhě·hé yǐ gù· 而无有一眾生实灭度者·何以故·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 zé fēi pú sà·suǒ yǐ zhě hé·xū pú tí· 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

shí wú yǒu fǎ fā·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ú rán dēng fó s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

yǒu fǎ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fǒu· 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fú yě·shì zūn·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

fó yú rán dēng fó suǒ wú yǒu fǎ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fó yán·rú shì rú shì·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

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ruò yǒu fǎ·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zhě· 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rán dēng fó zé bù yǔ wǒ shòu jì·rǔ yú lái shìédāng dé zuò fó· 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hào shì jiā móu ní·yǐ shí wú yǒu fǎ·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shì gù rán dēng fó yǔ wǒ shòu jì·zuò shì yán· 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

rǔ yú lái shì·dāng dé zuò fó·hào shì jiā móu ní·hé yǐ gù· 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 rú lái zhě·jí zhū fǎ rú yì·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ruò yǒu rén yán 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fó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xū pú tí·rú lái suǒ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yú shì zhōng wú shí wú xū·shì gù rú lái shuō yī qiē fǎ· 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

jiē shì fó fǎ·xū pú tí·suǒ yán yī qiē fǎ zhě·jí fēi yī qiē fǎ· 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

shì gù míng yī qiē fǎ·xū pú tí·pì rú rén shēn cháng dà· 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xū pú tí yán·shì zūn·rú lái shuō rén shēn cháng dà·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

jí wéi fēi dà shēn·shì míng dà shēn·xū pú tí·pú sà yì rú shì· 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

ruò zuò shì yán·wǒ dāng miè dù wú liàng zhòng shēng·jí bù míng pú sà·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眾生·即不名菩萨· hé yǐ gù·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míng wéi pú sà·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為菩萨·

shì gù fó shuō yī qiē fǎ·wú wǒ·wú rén·wú zhòng shēng·wú shòu zhě·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眾生·无寿者·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zuò shì yán·wǒ dāng zhuāng yán fó tǔ·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

shì bù míng pú sà·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zhuāng yán fó tǔ zhě· 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jí fēi zhuāng yán·shì míng zhuāng yán·xū pú tí·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

ruò pú sà tōng dá wú wǒ fǎ zhě·rú lái shuō míng zhēn shi pú sà·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yī tǐ tóng guān fēn dì shí bā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ròu yǎn f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ròu yǎn·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tiān yǎn f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tiān yǎn·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huì yǎn f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huì yǎn·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fǎ yǎn f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fǎ yǎn·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fó yǎn fuǒ·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fó yǎn·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

fó shuō shì shā fuǒ·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shuō shì shā· 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yī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yǒu rú shì shā děng héng hé·shì zhū héng hé suǒ yǒu shā shù· 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

fó shì jiè rú shì·nìng wéi duō fuǒ·shèn duō·shì zūn· 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fó gào xū pú tí·ěr suǒ guó tǔ zhōng·suǒ yǒu zhòng shēng·ruò gàn zhǒng xīn·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种心·

rú lái xī zhī·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zhū xīn·jiē wéi fēi xīn· 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為非心· shì míng wéi xīn·suǒ yǐ zhě hé·xū pú tí· 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

guò qù xīn bù kě dé·xiàn zài xīn bù kě dé·wèi lái xīn bù kě dé·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fǎ jiè tōng huà fēn dì shí jiǔ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uò yǒu rén mǎn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qī bǎo·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yǐ yòng bù shī·shì rén yǐ shì yīn yuán·dé fú duō fǒu· 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rú shì·shì zūn·cǐ rén yǐ shì yīn yuán·dé fú shèn duō xū pú tí·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 ruò fú dé yǒu shí·rú lái bù shuō dé fú dé duō·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yǐ fú dé wú gù·rú lái shuō dé fú dé duō·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lí sè lí xiāng fēn dì èr shí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fó kě yǐ jù zú sè shēn jiàn fǒu·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fú yě·shì zūn·rú lái bù yīng yǐ jù zú sè shēn jiàn·hé yǐ gù·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

rú lái shuō jù zú sè shēn·jí fēi jù zú sè shēn·shì míng jù zú sè shēn·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kě yǐ jù zú zhū xiāng jiàn fǒu·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fú yě·shì zūn·rú lái bù yīng yǐ jù zú zhū xiāng jiàn·hé yǐ gù·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

rú lái shuō zhū xiāng jù zú·jí fēi zhū xiāng jù zú· shì míng zhū xiāng jù zú·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fēi shuō suǒ shuō fēn dì èr shí yī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xū pú tí·rǔ wù wèi rú lái zuò shì niàn·wǒ dāng yǒu suǒ shuō fa·mò zuò shì niàn·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hé yǐ gù ruò rén yán 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 jí wéi bàng fó 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為谤佛·

bù néng jiě wǒ suǒ shuō gù·xū pú tí·shuō fa zhě· 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 wú fǎ kě shuō·shì míng shuō fa·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ěr shí huì mìng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pō yǒu zhòng shēng·yú wèi lái shì·wén shuō shì fǎ·shēng xìn xīn fǒu· 颇有眾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fó yán·xū pú tí·bǐ fēi zhòng shēng·fēi bù zhòng shēng·hé yǐ gù· 佛言·须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 xū pú tí·zhòng shēng zhòng shēng zhě· 须菩提·眾生眾生者·

rú lái shuō fēi zhòng shēng·shì míng zhòng shēng· 如来说非眾生·是名眾生·

wú fǎ kě dé fēn dì èr shí èr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fó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wéi wú suǒ dé yē·fó yán·rú shì rú shì·xū pú tí· 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

wǒ yú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nǎi zhì wú yǒu shǎo fǎ kě dé·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shì míng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jìng xīn xíng shàn fēn dì èr shí sān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fù cì xū pú tí·shì fǎ píng děng·wú yǒu gāo xià·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shì míng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yǐ wú wǒ·wú rén·wú zhòng shēng·wú shòu zhě·xiū yī qiē shàn fǎ· 以无我·无人·无眾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zé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 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suǒ yán shàn fǎ zhě·rú lái shuō jí fēi shàn·fǎ shì míng shàn fǎ·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fú zhì wú bǐ fēn dì èr shí sì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xū pú tí·ruò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zhōng·suǒ yǒu zhū xū mí shān wáng·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 rú shì děng qī bǎo jù·yǒu rén chí yòng bù shī· 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佈施·

ruò rén yǐ cǐ bō rě bō luó mì jīng·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 shòu chí dú sòng·wéi tā rén shuō·yú qián fú dé· 受持读诵·為他人说·於前福德·

bǎi fēn bù jí yī·bǎi qiān wàn yì fēn·nǎi zhì suàn shù pì yù suǒ bù néng jí· 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huà wú suǒ huà fēn dì èr shí w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ǔ děng wù wèi rú lái zuò shì niàn·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wǒ dāng dù zhòng shēng·xū pú tí·mò zuò shì niàn·hé yǐ gù· 我当度眾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

shí wú yǒu zhòng shēng rú lái dù zhě·ruò yǒu zhòng shēng rú lái dù zhě· 实无有眾生如来度者·若有眾生如来度者·

rú lái jí yǒu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xū pú tí· 如来即有我人眾生寿者·须菩提· rú lái shuō yǒu wǒ zhě·zé fēi yǒu wǒ·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

ér fán fū zhī rén yǐ wéi yǒu wǒ·xū pú tí·fán fū zhě·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 rú lái shuō zé fēi fán fū·shì míng fán fū· 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fǎ shēn fēi xiāng fēn dì èr shí liù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kě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fǒu·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xū pú tí yán·rú shì rú shì·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fó yán·xū pú tí·ruò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zhě·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zhuǎn lún shèng wáng jí shì rú lái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 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 bù yīng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ěr shí shì zūn ér shuō jì yán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ruò yǐ sè jiàn wǒ yǐ yīn shēng qiú wǒ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shì rén xíng xié dào bù néng jiàn rú lái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wú duàn wú miè fēn dì èr shí qī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xū pú tí·rǔ ruò zuò shì niàn·rú lái bù yǐ jù zú xiāng gù·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21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mò zuò shì niàn·rú lái bù yǐ jù zú xiāng gù· 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rǔ ruò zuò shì niàn·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shuō zhū fǎ duàn miè·mò zuò shì niàn·hé yǐ gù· 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yú fǎ bù shuō duàn miè xiāng 於法不说断灭相·

bù shòu bù tān fēn dì èr shí bā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yǐ mǎn héng hé shā děng shì jiè qī bǎo·chí yòng bù shī·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佈施· ruò fù yǒu rén·zhī yī qiē fǎ·wú wǒ dé chéng yú rěn·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

cǐ pú sà·shèng qián pú sà·suǒ dé gōng dé·hé yǐ gù·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 xū pú tí·yǐ zhū pú sà·bù shòu fú dé gù·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yún hé pú sà bù shòu fú dé·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xū pú tí·pú sà suǒ zuò fú dé·bù yīng tān zhe·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shì gù shuō bù shòu fú dé· 是故说不受福德·

wēi yí jì jìng fēn dì èr shí jiǔ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xū pú tí·ruò yǒu rén yán·rú lái ruò lái ruò qù·ruò zuò ruò wò·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shì rén bù jiě wǒ suǒ shuō yì·hé yǐ gù·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

rú lái zhě·wú suǒ cóng lái·yì wú suǒ qù·gù míng rú lái·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22

yī hé lǐ xiāng fēn dì sān shí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xū pú tí·ruò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ǐ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suì wéi wēi chén·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尘· yú yì yún hé·shì wēi chén zhòng·nìng wéi duō fǒu· 于意云何·是微尘眾·寧為多不·

xū pú tíyán·shèn duō·shì zūn·hé yǐ gù·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ruò shì wēi chén zhòng shí yǒu zhě·fó jǐ bù shuō shì wēi chén zhòng· 若是微尘眾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眾·

suǒ yǐ zhě hé·fó shuō wēi chén zhòng·jí fēi wēi chén zhòng·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眾·即非微尘眾·

shì míng wēi chén zhòng·shì zūn·rú lái suǒ shuō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是名微尘眾·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

jí fēi shì jiè·shì míng shì jiè·hé yǐ gù·ruò shì jiè shí yǒu zhě·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

jí shì yī hé xiāng·rú lái shuō yī hé xiāng·jí fēi yī hé xiāng· 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shì míng yī hé xiāng·xū pú tí·yī hé xiāng zhě·jí shì bù kě shuō· 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 dàn fán fū zhī rén·tān zhe qí shì·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zhī jiàn bù shēng fēn dì sān shí yī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xū pú tí·ruò rén yán·fó shuō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眾生见·寿者见·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shì rén jiě wǒ suǒ shuō yì fuō· 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fú yě·shì zūn·shì rén bù jiě rú lái suǒ shuō yì·hé yǐ gù·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

shì zūn shuō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 世尊说我见·人见·眾生见·寿者见·

jí fēi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 即非我见·人见·眾生见·寿者见·

shì míng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 是名我见·人见·眾生见·寿者见·

xū pú tí·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23 yú yī qiē fǎ·yīng rú shì zhī·rú shì jiàn·rú shì xìn jiě·bù shēng fǎ xiāng· 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xū pú tí·suǒ yán fǎ xiāng zhě·rú lái shuō jí fēi fǎ xiāng·shì míng fǎ xiāng·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yīng huà

fēi zhēn fēn dì sān shí èr 应

真 分 第

三 十 二, xū pú tí ·ruò yǒu rén yǐ mǎn wú liàng ā sēng qí shì

jiè

qī bǎo· 须 菩 提·若

有 人 以 满 无

量 阿

祇 世

宝· chí yòng bù shī·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fā pú tí xīn zhě· 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chí yú cǐ jīng·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shòu chí dú sòng· 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

wèi rén yǎn shuō·qí fú shèng bǐ·yún hé wèi rén yǎn shuō· 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為人演说· bù qǔ yú xiāng·rú rú bù dòng·hé yǐ gù·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yī qiē yǒu wéi fǎ rú mèng huàn pào yǐng 一切有為法

如梦幻泡影

rú lù yì rú diàn yīng zuò rú shì guān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fó shuō shì jīng yǐ·cháng lǎo xū pú tí·jí zhū bǐ qiū·bǐ qiū ní·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

yōu pó sē·yōu pó yí·yī qiē shì jiān tiān rén ā xiū luó· 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wén fó suǒ shuō·jiē dà huān xǐ·xìn shòu fèng xíng·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jīng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bō rě wú jìn cáng zhēn yán 般若无尽藏真言 nà mó bó gā fá dì 纳謨薄伽伐帝

bō lī ruò 钵例若

bō luó mì duō yè 波罗蜜多曳

24 dá zhí tā ǎn gē lī dì lī shì lī

怛姪他 俺 紇例 地例 室例 shù lū zhī sān mì lì zhī 戍嚕知 三密栗知 fó shè yè 。 shā hē 佛社曳 莎訶

jīn gāng xīn zhēn yán 金刚心真言

ǎn wū lún ní suō pó hē 俺 乌伦尼娑婆訶 bǔ què zhēn yán 补闕真言

nán mō hē lā dá dā nuō duō lā yè yē 南謨喝萝怛那哆萝夜耶

qè lā qè lā jù zhù jù zhù mó lā mó lā 佉萝佉萝 俱住俱住摩萝摩萝 hǔ lā hōng hè hè sū dá ná 虎萝吽贺贺苏怛拿

hōng pō mò nuō suō pó hē 吽 泼抹拿 娑婆訶

bǔ què yuán mǎn zhēn yán 补闕圆满真言

ōng hū lú hū lú shè yè mù qì shā hē 俺 呼嚧 呼嚧

社曳穆契娑訶 pǔ huí xiàng zhēn yán 普回向真言

ōng suō mō lā suō mō lā 俺 娑摩萝 娑摩萝 mǐ me nǎng sà wǎ hē 弭摩曩 萨缚訶

me hē zhuó jiā lā wǎ hōng 摩訶斫迦萝嚩吽 jin gāng zàn 金刚赞

duàn yí shēng xìn jué xiāng chāo zōng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dùn wàng rén fǎ jiě zhēn kōng 顿忘人法解真空

bō rě wèi zhòng zhòng sì jù róng tōng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fú dé tàn wú qióng 福德叹无穷 nán wú qí yuán huì shàng fó pú sà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25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 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织多迦利 娑婆訶 拔bá 一yī 切qiē 业yè 障zhàng 根gēn 本běn 得dé 生shēng 净jìng 土tǔ 陀tuó 罗luó 尼ní 南ná 无mo 阿e 弥mí 多duō 婆pó 夜yè 哆duō 他tā 伽gā 多duō 夜yè 哆duō 地dì 夜yè 他tā 阿ā 弥mí 利lì 都dōu 婆pó 毗pí 阿ā 弥mí 利lì 哆duō 悉xī 耽dān 婆pó 毗pí 阿ā 弥mí 利lì 哆duō 毗pí 迦jiā 兰lán 帝dì 阿ā 弥mí 利lì 哆duō 毗pí 迦jiā 兰lán 多duō 伽gā 弥mí 腻nì 伽gā 伽gā 那nà 织zhǐ 多duō 迦jiā 利lì 娑suō 婆pó 訶hē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得生极乐国

26

推荐第2篇:金刚经字帖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

奉请辟毒金刚

奉请黄随求金刚 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

奉请定持灾金刚 奉请紫贤金刚

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 奉请金刚语菩萨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 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 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赞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苦味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描经抄经诵经的功德回向给我腹中胎儿,愿其健康发育,顺利降生;回向给父母,愿其健康长寿;回向给我儿子,愿其健康快乐成长;回向给累世怨亲债主,愿其早得解脱成佛道。

推荐第3篇:金刚经白话文

星云大师《金刚经》白话文浅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饭钵,带领著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舖好座位便盘腿静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偏袒著右肩,以右膝跪地,双手合拿,虔诚恭敬地向佛陀问道:「世间希有的佛陀!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佛陀嘉许说:「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你们现在细心静听,我为你们解说,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是的,佛陀!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陀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此降伏妄心;对所有一切众生,不同生命形态的卵生、湿生、化生;有色身、无色身;有心思想念的、无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无想的众生等,都要使他们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了断一切苦报、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如此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其实并不见有一个众生为我所度。这是什么缘故?须菩提!若菩萨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对待别分,以为有个我能化度众生,又见有所谓的众生为我所度,这样就不能称为菩萨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再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著,以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这是什么缘故?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不可思量的,佛陀!」「须菩提!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不可思量的,佛陀!」「须菩提!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为什么?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到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佛陀告诉须菩提说:「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须又问道:「佛陀!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实信之心?」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

三、

四、五佛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已于多生劫来,奉事诸佛,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的人,须菩提!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不会执著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著无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广大。「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著,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同样地,若众生执著种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执著无法相,则同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因此,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达彼岸之后,即应弃舟登岸,不可揹负不舍。所以,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执著于法,至于那偏执于非法的妄心,更是应当舍去。」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执着实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执著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都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结缘,你认为这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为什么?因为七宝布施,所获得的是世间有相的福德,所以佛陀说福德多;如果从性上说,没有所谓福德的名称,哪里有多和少可说呢?佛陀不过是随顺世俗,说七宝的布施,所获的福德是很多。」「如果又有一人,能够信受奉持此部经,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解说,那么,他所得的福德果报更要胜过布施七宝的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从此经出生,此般若法为诸佛之母;又一切无上正等正觉法,亦从此经出生,此经又为诸法之母。因此,如果没有此经,也就没有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须菩提!所谓的佛法,不过依俗谛而立的假名,并非就是真实的佛法,因为众生有凡圣迷悟的分别执著,佛陀为了开悟众生,不得不方便言说。若以法性毕竟空而言,求诸佛的名字称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叫做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呢?」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会生起这样的心念?『我已证得须陀洹果!』」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圣流,而事实上是无所入的,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相,因为心中没有取舍的妄念,不随六尘流转,所以,才叫作须陀洹。」「须菩提!你认为斯陀含会有那样的念头吗?『我已证得斯陀含果!』」「不会的,佛陀!什么缘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已证初果,要再一往天再上,再一来人间,断除欲界思惑。而事实上,他对于五欲六尘已不起贪爱了,应是体顺无为真如之理,在这无为真如之理上,那有往来之相呢?因为他已无往来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能有这样的心念吗?『我已得阿那含果?』」「不会的,佛陀!为什么?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二果斯陀含,断除了欲界思惑以后,就永久居住于色界的四禅天,享受天上的福乐,不再来人间,所以才名为不来。所以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称为阿那含。若他尚有证果之念,便是著了不来之相,就不可以称为阿那含。」「须菩提!阿罗汉能起一种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不会的,佛陀!怎么说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所谓的阿罗汉是彻悟我、法二空,不再随妄境动念,只是寂然如如,才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罗汉起了我得阿罗汉的念头,那么,就是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等法相对待分别,就不可以称为阿罗汉。「佛陀!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为罗汉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但我并没有执著我是离欲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佛陀就不会称我为阿罗汉,那么,佛陀也不会赞歎我是欢喜修阿兰那行。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灯佛时,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没有的,佛陀!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清净具足,没有什么可说,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无法和真如实相相契合。」佛陀颔首微笑,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真空无相法的真谛。于是,佛陀接著问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呢?」「没有的,佛陀!为什么呢?菩萨庄严佛土,只是权设方便,度化众生,若存有庄严清净佛土的心念,便是著相执法,就不是清净心。著相的庄严佛土,便落入世间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庄严佛土。庄严二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权立一个名相而已。」「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相生起迷恋、执著,也不应该执迷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应该心无所住,令清净自心显露。「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如何?他这个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不是无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称这身体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丈量,当然不是世间大小分别所能涵盖的。」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数,每一粒沙又成一恒河,这么多的恒河沙数,你认为算不算多呢?」须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表示一个恒河,恒河尚且无法计数,何况是恒河里的沙数呢?」「须菩提!我现在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宝积满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来布施,他们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佛陀!」佛陀进一步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对这部《金刚经》能够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够将经义向他人解说,使别人也对这部经生起无限信仰之心。那么,这个法施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的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其次,须菩提!不论什么人,什么处所,只要是解说这部《金刚经》,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而已,这个说经的地方,一切世间,所有的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该前来护持、恭敬恭养,就如同供养佛的塔庙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尽他自己的所能,对这部经义信受奉行、读诵受持。须菩提!你们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已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的妙法。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住处,应当恭敬恭养。并且应尊重佛陀的一切弟子,因为有佛陀的地方,必定有圣贤弟子大众随侍左右。」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时候,须菩提请示佛陀说道:「佛陀!这部经应当如何称呼呢?我们应当如何信受奉持?」佛陀告诉须菩提:「这部经的名字就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真如法性如金刚之坚固猛利,不为物所摧毁,以此名称,你应当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为令众生迷途知返,离苦得乐,因此立此假名,随应众生机缘说法,其实并非有般若可以取著。只因为法本无说,心亦无名。」「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道:「佛陀!如来无所说法。」「须菩提!你以为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算不算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佛陀!」「须菩提!这些微尘,毕竟也只是因缘聚合的假相,所以如来说这些微尘,不是具有真实体的微尘,只是假名叫做微尘而已。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缘成则聚,缘尽则灭,空无自性,不是真实不变的,只是假名为世界而已。」「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可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到如来呢?」「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如来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应身为度化众生而出现的因缘假相。所以,不是如来真实的法身理体,只是假名为三十二相而已。」「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又有人只从这部经典信受奉持,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而已,并且为他人解说,使其明了自性,他所得的福德远胜过用身命布施的人。」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时候,须菩提听闻了这部经的妙义,深深的了悟金刚经的义理旨趣,感激涕零地向佛陀顶礼赞歎,并请示佛陀说道:「世上希有的佛陀!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的经典,是我证得阿罗汉果,获得慧眼以来,还未曾听闻到的。佛陀!如果有人听闻了这经法,而能信心清净,那么,他便有了悟实相的智能,应当知道这人已经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佛陀!实相即是非一切相,所以如来说以非一切相之本相,不执求、不住著,即名为实相。「佛陀!我今日能够亲闻佛陀讲这部经典,能够信解受持,这并不是难事,若是到了末法时代,最后五百年,如果有众生,在那时听闻这微妙经义,而能够信心清净信受奉持,这个人便是世上第一希有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人已顿悟真空之理,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四相的分别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四相本非真实,如果能离这些虚妄分别的幻相,那么,就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四相的执著了。为什么呢?远离一切虚妄之相,便与佛无异,而可以称之为佛了。」佛陀见须菩提已深解义趣,便为他印可道:「很好!很好!如果有人听闻这部经,而对于般若空理能够不惊疑、不恐怖、不生畏惧,应当知道,这人是非常甚为希有难得的。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他了悟了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即不是第一波罗蜜,因六波罗蜜性皆平等,无高低次第,并没有所谓的第一波罗蜜。五波罗蜜,皆以般若为导,若无般若,就如人无眼,所以,第一波罗蜜只是方便的假名而已。「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实有忍辱波罗蜜,因为般若本性,是寂然不动的,哪有忍辱不忍辱的分别?所以,忍辱波罗蜜也只是度化众生的假名而已。为什么呢?须菩提!我过去受歌利王节节支解身体,我当时,因得二空般若智,没有我法二执,所以,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四相的执著。为什么呢?当时我的身体被节节支解时,如果有我、人、众生、寿者等四相的执著,便会生起瞋恨心。「须菩提!我回想起我在修行忍辱波罗蜜的五百世中,在那时,内心也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等的执著,所以能慈悲忍辱,不生瞋恨。所以,须菩提!菩萨应该舍离一切妄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不应该住于色尘上生心,也不应该住于声、香、味、触、法等诸尘上生心,应当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如果心有所住,便会随境而迷,就无法无住而生其心了。所以佛陀说:菩萨不应该有任何事相上的执著,而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发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便应该如此不住相布施。如来说,一切相无非是邪计谬见、业果虚妄之假相,所以一切相即非真相,不过是因缘聚合的幻现而成,非有非空。又说,一切众生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聚合而成,生灭变化,不应著有,不应著空,应无所执著。所以一切众生即不是众生。「须菩提!如来所说的法是不妄的、不虚的、如所证而语的、不说欺诳的话。「须菩提!如来所证悟的法,既非实又非虚无。须菩提!如果菩萨心里执著有一个可布施的法而行布施,那就像一个人掉入黑暗中一样,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能不住法而行布施,就像人有眼睛,在日光下洞见一切万物。「须菩提!未来之时,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从这部经信受奉行、讽诵受持,即为如来以佛的智能,悉知悉闻悉见这人,成就无量无边无尽的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早晨时,以等于恒河沙等身布施;中午时,又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夜晚时,也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如此一天三次布施,经过了百千万亿劫都没有间断过,这个人所得的福德,是难以计量。但是,如果一个人,他只是听闻此经之经义,诚信不疑,悟得般若真理,发心依教修持,那么他所得的福德,胜过以身命布施的人。又何况将此经书写、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的人,他不但明了自己的本性,更使他人见性,所得福德,就更加不可胜数了!「须菩提!总而言之,这部经所具的功德之大,不是心所能思,口所能议,秤所能称,尺所能量的,它重过须弥,深逾沧海,不但功德大,而且义理深,是如来独为发大乘菩萨道心以及发最上佛乘的众生而说的!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金刚般若经》,并且广为他人说法,如来会完全知道此人,并眼见此人,皆能够成就不可称量、无有边际、不可思议的功德。唯有这等具备般若智能,而又能读诵解说经义的行者,才能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为什么呢?须菩提!一般乐于小法的二乘人,执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于此部大乘无相无住的妙义,是无法相信接受的,更不愿读诵,更不用说为他人解说了。「须菩提!般若智能在人人贵,在处处尊,所以不论何处,只要有这部经的地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都应当恭敬供养。应当知道,此经所在之处,即是塔庙,一切众生都要恭敬地顶礼围绕,以芳香的花朵散其四周,虔诚地供养。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再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修持读诵此经,若不得人天的恭敬,反而受人讥骂或是轻贱,那是因为此人先世所造的罪业很重,本应堕入三恶道中去受苦,但是他能在受人轻贱之中,依然不断地忍辱修持,了知由过去惑因而造下恶业,今信受此经,由于信心清净,便知惑业亦空,就可使宿业渐渐消灭,将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想起过去无数劫前,在然灯佛处,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都一一亲承供养,一个也没有空过。假使有人,在末法之中,能诚心地受持读诵此经,所得的功德,和我所供养诸佛的功德相较,我是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数、譬喻所无法相比的。「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末法之中,受持读诵此经,所得的功德之多,我如果一一具实说出,或者有人听我说这些功德,其心会纷乱如狂,狐疑而不相信。须菩提!为什么有人听了会这样心智狂乱呢?那是因为这部经的义理甚深,不可思议,所以持受它所得的果报也就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时候,须菩提向佛陀请示道:「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应该如何保持那颗菩提心?如何降伏那妄想动念的心?」佛陀了解须菩提再次启请的深意,微笑颔首之后,以无上慈和的声音说道:「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应当如是发心:我应该发起无上清净心,使众生灭除一切烦恼,到达涅槃的境界,如此灭度一切众生,但不认为有一个众生是因我而灭度的。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分别,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当年佛陀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回答道:「没有的,佛陀!依我听闻佛陀所讲的意义,我知道佛陀在然灯佛那里,只是了悟诸法空相,所以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听完须菩提肯定的答复后,喜悦地说道:「很好!须菩提!实际上,我并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我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说:『你在来世,一定作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没有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可得,所以然灯佛才为我授记:你在来世,一定作佛,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就是一切诸法体性空寂,绝对的平等,超越所有差别的执著。佛陀已证入此理,因此才名为如来。如果有人说,我得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叫做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只是为了令众生明了修行的趣向,方便设有无上正等正觉的假名。「须菩提!我所得无上正等正觉,是虚实不一,不能执为实有所得,也不能执为空无,因为一切诸法万象,无一不是从此空寂性体所显现的,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一切法,只是就随顺世谛事相而言,就空寂性体的立场,一切万事万物,都不是真实的,以此显发的事相,而立种种假名。「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回答道:「佛陀!您说过:『这高大健壮的人身,毕竟是个无常虚假的形相,缘聚则成,缘尽则灭,所以不是大身,只是假名大身而已。』法身无相,又哪里有大小形状呢?」「须菩提!菩萨也应当明白这些道理,如果作是说:『我当灭度无量的众生。』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名为菩萨,如果有当度众生的想法时,就有人我的妄执,能度所度的对待,所以我说一切诸法,都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等四法的分别。「须菩提!如果菩萨作是说:『我当庄严佛土。』就不能名为菩萨,因为落入凡夫的我见法执。为什么呢?佛陀说的,庄严佛土,并不是有一真实的佛土可庄严,只是为了引度众生,修福积慧,涤除内心的情念妄执,而假名庄严佛土。「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无我的真理,那么,如来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阐发了究竟无我的义理之后,才能见万法如一,见众生心如我心。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须菩提答:「有的,佛陀,如来有肉眼。」佛陀又问:「如来有天眼吗?」「是的,佛陀!如来也有天眼。」「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是的,如来具有慧眼。」「如来有没有法眼?」「是的,如来具有法眼。」「须菩提!如来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吗?」「是的,佛陀!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你认为,恒河中的所有沙粒,如来说是不是沙?」「是的,如来说是沙。」「须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么像一条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的话,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很多的,佛陀!」佛陀又问:「须菩提!如你刚才所说,佛眼可摄一切眼,一沙可摄一切沙,在诸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源与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脉,源头是一,心性同源,众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来能悉知众生心性。但是,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心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的话,你想,这个人以是因缘,他得到的福报多不多呢?」「是的,佛陀!这个人以是因缘,得福很多。」「须菩提!如果福德有实在的体性,那么,我也就不会说得福德多了。正因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七宝作缘,以如是因,如是缘,所以我才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你认为,佛可以从具足色身见到吗?」「不可以的,佛陀!不应该从圆满庄严的色身之处去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过,圆满报身,只是因缘假合的幻相,缘尽则灭,不是真实不变的实体,只是假名为色身而已。」「须菩提!可以从具足诸相中见到如来吗?」「不可以的,佛陀!不应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处去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诸相具足,是性德圆满而示现的幻象,是为了度化众生才显现的,并非真实的相貌,不过是一时的假名罢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我有这样的意念:『我当有所说法。』你不可有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的念头,那是毁谤佛陀,因为他不能了解我所说之故。「须菩提!一切言说是开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为了袪除众生妄念,随机化度,随缘而说,何来有法?这种种言声的说法,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言语,暂且给它一个『说法』的假名。」这时候,深具智能的须菩提了解佛陀的深意,但又怕末世众生听闻无法可说,无说法者,这番言语,狐疑不信,于是,便请问佛陀道:「佛陀!将来的众生听了您今日『无说而说』的妙义之后,能生起信心吗?」佛陀当下便斧底抽薪,破除弟子们对佛与众生们的分别见,说:「须菩提!他们既不是众生,也不能说不是众生。为什么呢?就法性空寂而言,他们也是佛,是尚未了悟真理的佛。佛也是众生,是已悟道的众生。但是,又不能不称之为众生,因为他们虽已经听闻佛法,生起信心,但还未能悟道,所以于事相上说,称他们为众生。须菩提!从真如本性上来说,众生即佛,原来没有什么众生不众生的,『众生』也只是一时的假名而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心有所悟,向佛陀说:「佛陀!您得无上正等正觉,是真无所得!」佛陀印可说:「是的,须菩提!不仅是无上正等正觉,乃至纤毫之法,我都无所得。得者,因为有失也,我本无所失,何来有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名,指的是觉悟,自性,而非有所得。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其次,须菩提!人不分贤愚圣凡,其真如菩提绝对平等的,没有高下的分别,所以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只要众生不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妄想分别去修持一切善法,那么即可悟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谓的善法,也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怎能执为实有?修一切善法,不可著相,善法之名,不过是随顺世俗事相而言。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如果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作比较,有人用七宝,集满所有的须弥山王,用来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当然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有人只是受持读诵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且又能为他人解说,哪怕只有四句偈,他所得的福德,用七宝布施的福德校量,前者的布施福德,是百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数譬喻所不能相比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陀恐怕还有众生以为他有众生可度,所以特地再一次提出询问:「须菩提!你不要说,我还有『众生可度』的念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当体即空,并无实在之相,如果我还生心动念,有众生可度,那么连我自己也落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著之中。「须菩提!如来所说的『我』,事实上是假相的我,是为了度化众生,权巧方便设立的,但是凡夫却以为有个真实的我,这都是凡夫执相成迷。「须菩提!其实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凡夫都具有如来智能,凡夫与佛,本来平等的,所以凡夫并非凡夫,只是因为他一时沈沦不觉,随逐妄缘,未能了悟生死,暂时假名为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吗?」须菩提自然知道佛陀这一问的深意,便从众生立场所见作答:「是的,佛陀!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陀便接著须菩提的回答,一语道出「法身非相」的真理说:「须菩提!若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是如来了。」须菩提心有领悟,立即回答:「佛陀!如我解悟佛陀所说之义,是不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的。」这时候佛陀以偈说道:若有人想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此人心有住相,就是行邪道。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陀一路破执至此,又怕众生落入断灭空见的陷阱之中,所以抽丝剥茧,好比一手推著,一手挡著,无非要众生当下自悟。须菩提!你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具足相的缘故,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你决不可以认为,如来因不以具足相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如果生起这样的想法,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就会说诸法断灭,认为不须要有什么善法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不著法相,也不著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若用满恒河沙等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所得功德,当然无法计量。如果明白一切法无我,皆由因缘所生,无有真实永恒的体性,由此了知无生无灭,不为外境所动,即与空性相应。内无贪念,外无所得,亲证无生法忍,那么,这位菩萨所得的功德要比七宝布施的菩萨更多的。「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诸菩萨是不受福德相的限制。」须菩提不解的问道:「什么是诸菩萨不受福德的限制呢?」「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求生起执著。因为菩萨行利益众生事,是发菩提心,而不是贪求福德,是利他而非利己。菩萨修一切善法,行六度万行,不著相布施,心中并没有计较福德的妄念,所以才说菩萨不受福德相的限制。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也是有来、去、坐、卧等相,这个人就是不了解我所说如来的深意了。为什么呢?所谓如来者,实在是无所来处,也无所去处,所以才称为如来。因为如来就是法身,法身无形无相,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寂然不动,哪里还有来去之名呢?众生所见的语默动静之相,不过是如来的应化之身,应化身为随众生之机缘感应有隐有现,但是法身则恒常寂静,从未有来、去、坐、卧的相状。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成微尘,你认为这些微尘多不多呢?」「太多了,佛陀!为什么呢?如果这些微尘众,是实有恒常的体性,佛陀就不会说它多了。佛陀所说的微尘众,实是缘生的假相,并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只是一个假名而已。「佛陀!如来说过,三千大千世界并非即是真实恒常的世界,也仅是一个假名而已。为什么呢?如果世界是实有的,那就是一合相。如来说的一合相,也非实有,缘生则聚,分合离散,仍然不是实有不变的一合相,也只是缘散即无,一个假名罢了。」「须菩提!所谓一合相,没有定相可言,本是个众缘和合而有的,非空非有,如何可以言说?但是凡夫之人执著取相,贪恋执著有个真实的一合相。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陀宣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真实的。须菩提!你认为这个人了解我所说的深意吗?」「佛陀!这个人不曾了解您所说的深意。为什么呢?佛陀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是虚妄不实的,只是随缘而设立的假名。众生迷于事相为有,若能悟知体性空寂则无,不可于此四见,妄执实有。」「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人,对于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应该如实去知,如实去见,如实去信解,心中不生一切法相,而妄起执著。「须菩提!你应当知道,所谓的法相,并非有真实不变的法相,只是缘起的幻相,佛陀暂时应机说法的假名而已。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无量阿僧只世界的七宝,以此为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受持这部《金刚经》,哪怕只有四句偈而已,他能信受读诵,且为他人解说,那么,他的福德自然要过胜过行七宝布施的人。要如何为他人演说呢?当不执著于一切相,随缘说法而如如不动。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世间的有为诸法,就像梦境的非真,幻化的无实,水泡的易灭,影子的难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将雨时的闪电,瞬间即灭。应作如是的观照啊!」此时,佛陀说《金刚经》已经圆满了,长老须菩提,及同时在法会听经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听闻了佛陀说法之后,深深的了悟,无不法喜充满,一心信受奉行。

推荐第4篇:金刚经译文

金刚经全译文

在古印度的一次佛经结集中,号称“多闻第一”的大递子阿难尊者,根据自己耳闻目睹,诵出了释迦牟尼佛的如下一次说法。

本经的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

那时,佛住在舍卫国内的只树给孤独园里,聚集在佛周围的全是一些道高德重的大和尚,总数约有1250人。他们共处一园,不相离舍,组成了一个甚为庞大的僧团,随佛听法修持。

有一天上午,临吃饭之时,世尊穿上袈裟,手持钵盂,亲自到那庞大的舍卫城里去乞食。在城中,世尊慈悲平等,不越贫从富,不舍贱趋贵,不避秽拣净,不弃小择大,逐街逐巷挨家挨户,依次行乞。乞满钵盂后,世尊又离城而出,返回只树给孤独园,与众僧一起吃用所乞之斋食。吃毕饭后,世尊便将衣服和钵具收拾起来。接着又洗净双脚,去除染尘,铺好座具,结跏趺坐,端身正念。

就在这时,座下众僧中有位叫须菩提的老长立即从其座位中站立起来,他斜披袈裟,偏袒右肩,徐步而行。来到佛的面前后,便左膝曲空,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诚心静气,向佛行礼,然后,恭恭敬敬地对佛说道:

“难得啊!世尊。我佛如来总是善于护持眷念、爱护关怀各类菩萨们,也总是善于吩咐谆嘱各类菩萨们。世尊:若有善男信女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立志行大乘菩萨道,誓愿证成佛果,那么他们应如何安住其真性之心,以证悟般苦,把握真谛,最终与无上圣智契合,获得彻底的解脱?应如何降伏其妄念之心,以消除客尘污染,专心修道,断绝烦恼,进趋佛果?”

佛回答说:“好呀!好呀!须菩提:正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善于护持眷念、爱护关怀各类菩萨们,也善于吩咐嘱托各类菩萨们。你们现在认真地听着,我将要为你宣说。善男信女若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立志行大乘菩萨道,誓愿证成佛果,那么,他们就应如此这般地安住其真性之心,以契合无上圣智,永获解脱;应如此这般地制服其妄念之心,以消除客尘污染,专心修道。”

须菩提闻佛已印允解答其问,便兴奋地说:“太好啦!世尊。我们都非常高兴,愿听从您的教诲。”

如来佛告诉须菩提说:“诸位菩萨包括大菩萨们应该这样制伏他们的妄心:所有三界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诸如欲界中依卵壳而生出的众生、由母胎而生出的众生、因潮湿而生就的众生、无所依托而仅借其业务得以出现的众生;诸如包界中已离食、淫二欲、无男女之形,无情欲之动,纯由清净绝妙之物质构成的有物质形体的众生;诸如无色界四天中那些无可见之物质形体、纯属精神性的众生,如位处“识无边处天”、无有形体、但有思想活动,并以此心相续为命的“有想”;位于“无所有处天”、既无形体也无思想活动、完全入定状态的“无想”;位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的那些谈不上有无思想活动的众生。所有这几大类众生我都要使他们断尽烦恼、永绝诸苦,进入绝对清净圆满、永恒妙乐常住的涅般彼岸世界,从而使他们获得彻底的救度和最终的解脱。

我虽然如此救度无尽量、无数目、无边界的芸芸众生,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众生获得救度。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存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并分别执著、认其为真,那他就不能算作真正的菩萨。

如来佛接着又说:“再者,须菩提:菩萨对于世间万事万物及彼岸世界的一切都应无所执著。例如,在进行布施时,该破除诸相,去除执著,心地清净,毫无牵挂。具体讲即是不执著于眼睛可见之大小形状、不同境状、各类颜色等表面现象,也不执著于耳闻之声音、鼻嗅之气味、舌品之六味、身别之触觉及意识所感觉和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须菩提:菩萨应该像这样进行布施,即不住于六尘外境、物我两空、一心清净、远离相缚、超出物累,既不思惟权衡,斤斤计较,无一毫希求之心,清净而布,息虑而施。”

佛又自问自答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凡夫俗子,执著诸相,以布施求取功德、满足所欲,所以,先施财于人而后得福于己。这种有相布施必有其尽,故而所得福德也必然有限。如果菩萨不执著于诸相,内不见我之能施,外不见我之所施和受施,布施遍满虚空,无有故障,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思议和无法计量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如来佛又话题一转,问须菩提道:“须菩提,在你看来,东方虚空的广大程度是否可以思量到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思量,世尊!”

如来佛又问:“须菩提:东方虚空不可思量,那么,南方、西方、北方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以及上至天、下至地的虚空,其无穷无尽的深广程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想象,世尊!”

如来佛再唤一声须菩提,并告诉他说:“菩萨不执著于诸相而进行布施的福德,其巨大与恒久的程度也像十方世界无边无际的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接着如来佛便郑重其事地说道:“须菩提:初发心的菩萨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教导,远尘离垢,无住而住。如此而住才是本心安住之所,才是真正的住心之法。”

既不著人我相,也不著诸法相,那么由此证悟的解脱状态即成佛又是怎回事呢?佛的各种殊妙之身、庄严之相又应如何对待呢?为了进一步说明无住而住的道理,排除须菩提及座下众弟子心中的疑惑,佛便又叫了一声须菩提,开口问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能否借助于如来佛的各类身体相貌而认识到如来佛的真实本性呢?亦即能否说各类肉身之相状本身就是如来佛的法身呢?”

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自然理解如来佛设此一问的用意,于是回答说:“不能,世尊!不能以如来佛的各种身相来识别如来佛。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所说的各种身体相貌本身并非真实而永恒的东西,所以不能代表如来佛那湛然寂寞、永绝体相的清净法身。”

听到须菩提这样回答,如来佛自然十分高兴,他又告诉须菩提说:“所有一切外在的形象、状貌、特征等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认识到纷繁多样的相状都只不过是非实假有的外相,并能透过这种外相而体悟到背后的实相,认识如来佛的真如法身,那才可说是见到了如来佛,也可说是证成了佛身。

听罢这些无相度生、无住行施、离相见佛的说教之后,须菩提领悟到了非实假有的微妙法义。但因为此种义理甚深难解,须菩提遂疑众生能否皈信。于是须菩提便向如来佛问道:

“世尊:您大慈大悲,说此希有之法,座下诸比丘无不尊奉。或是我佛涅般木之后,大量其它众生在听闻您刚才所说的这些经句之后,能否产生坚实而真诚的信心,具备正确而纯净的信仰呢?”

如来佛听须菩提这么一问,便立即答道:“性体常明,心灯不灭。须菩提,你可不能有这么顾虑。在我入灭后五百年,会有一批受持戒律而诸恶不行,修福积德而众善奉行的人,对于我的这些言说章句产生信受之心,并以此为真实无误的教诲,从而持诵不疑、心领神会。应当知道,这些产生净信之心的众生,不只是在一佛、二佛甚至三佛、四佛、五佛的世界中种下了众善的根柢,而且已经在无数无量、成千上万的佛世界中种下了各种各样的善根。由于他们见的佛多、听的法多、修的行为,他们深知此经为最上乘之佛法,所以在听闻这 些章句之后,他们便会在一念之间产生纯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以佛智悉知,以佛眼悉见这些众生,并相信他们都会得到像十方虚空那样不可估量的福报和功德。”

如来佛进一步解释说:“这些众生之所以会获得如此的福德果报,是因为他们闻佛妙法而信受不疑,了知非相无住的般若玄义,从而不再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而且没有法相即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和境界的相状、特性和概念,也没有非法相即否定期诸法的断灭之相。诸相尽捐,才是净信,只有无相,福德才可无量。这便是此类众生获得无量福德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心中有了相状,就必然是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分开来说即是,如果这些众生心中有了法相,他们就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如果心中有非法相,那也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寿命的相状、寿命的相状。如此心存诸相,既有我执,又有法执;既为烦恼障,也为所知障,二执炽热,二障巨烈,凡界尚不能脱,如何才能获无量福德呢?所以说,不应该执著于包括拂法在内的一切事物、现象、境界、特性和概念,也不应执著于对这一切的否定,即非此一切的概念。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如来才经常告诫你们这些比丘,希望能明白我所说的一切名言概念包括各类事物、现象、境界、特性、概念等都像乘筏渡水、渡罢舍筏一样,仅是权宜之计、方便之用,绝不可心怀观想,去计较,去费心思。这一切事物、现象、境界、特性、概念包括佛法教理等尚且应视其为假而决然舍弃,何况由此否定、舍弃而带来的否定与虚无之相,就更应该舍弃了。

既然那些持戒修福、广种善根者能以佛所说的无相、无住妙义为真实无误的教法而受持读诵、净信无染,甚至因此而获得无量福德,那么能否就视此妙义为实,视无上圣智为佛实行,并认定佛有所说法呢?另一方面,既然佛身无相,诸法应舍,那么又该如何对待眼前佛的升座说法及所说之法呢?如来佛惟恐座下的比丘们再生迷惘,故又向须菩提设问,希其能理解佛意,为众释虑。佛问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应如何理解如下的疑问,即如来佛真的独自证得了一种确定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吗?如来佛真的说过什么一定的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如果按我对佛所讲的般若义理的理解,没有一定期、绝对的佛法名叫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此种无上圣智深妙玄奥、幽微难测,无有法相,随人证入,不能谓其一定,视其绝对。既无定法可名,如来便无所而得。与此相应,从说法方面来看,也没有一种肯定的、绝对的佛法是如来佛可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一切佛法皆是因时因人,随机教化,对症下药,无有定相可言,所以,只可以性修,不可以相取;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凡佛法者,无状无名,无体无相,皆为临时施设,非真实绝对之法。但亦不能说没有佛法。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圣人贤者皆以其器深浅、修行胜劣的不同而在证悟无为之法时显出高下阶位之差别,说明佛法无定相、无实体,故言非法。同时也因为一切圣人贤者本身就是依无为之法而显示其性,并证得其果,说明佛法并非无有,故说非非法。

须菩提的这一回答,深得无相的奥义,正符合如来心意。其所揭示的道理正是本经旨趣之所在。

如来说佛法不可取、不可说、无实无虚、无依无得,但座下一千余名比丘是否会像须菩提那样心领神会呢?他们弃家辞亲,苦修勤学,不正是为了证得某种果位吗?为使听法者完整理解般若无相无住之理,佛又借助须菩提展开进一步的阐说。

佛问:“须菩提:在你看来,须陀洹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虽然说已脱六凡境界,初入圣者之流,从而名叫入流,但也正困为其已入流,已断除了对三界一切境界的错误见解,心无所取,所以,实际上他是无所而入的。具体讲,既不入眼睛可见的大小形状、不同境况、各类颜色等表面现象,也不入于耳闻的声音、鼻嗅的气味、舌品的六味、身体的触觉以及意识所感觉和认识的一切事物现象。如此无所而入,所以说须陀洹仅仅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斯陀含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斯陀含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虽然说已除了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欲、嗔恨、愚痴等大多数情欲和迷惑,从而只须在欲天、人间往来转生一次,即可脱离欲界,故名叫一往来,但实际上,色身虚妄,心无所得,并无往来之相。所以说斯陀含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进入阿罗之道`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已除尽一切迷惑,断尽三界烦恼,情无逆顺,识境双忘,证入不可言说、不可取舍的无为寂静之体,从本质上说并无真实可取的阿罗汉,而只有作为假名的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罗汉道`,那说明他有得果之心,妄见未除,迷惑未消,尚属凡夫之列,从而必然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

“世尊:如来佛说我已经深悟无争妙趣,在所有弟子中是最能与世无争的人,是名列第一的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这样想——我是一位远离各种欲望的阿罗汉。世尊:我如果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阿罗汉字道,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远离尘嚣、隐居幽林的寂静行者。因为须菩提已悟性空无相之理,从而不再受物役使,受境系累,心无一念,行而无行,所以假名为须菩提,如此才算是乐于远尘离俗的寂静修行。”

如来佛通过小乘四果设问,使座下众弟子们明白了四果无实、心无得念、无证而证、假名四圣的般若无住道理。对于大乘菩萨道来讲也应如此,得而无得心,作而无作想,一切不住,心清意净。所以,如来佛又对须菩提说:

“你认为如何呢?如来在过去世,身为菩萨时,随本师燃灯佛学法习持,那时,如来是否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什么肯定的法呢?”

须菩提心想,就连小乘这人对其所证之果、所得之法都不执著,何况大乘菩萨?于是立即回答说:“没有,世尊。佛心空万有,菩萨心寂静,清静如虚空,绝虑断纤尘。所以说,如来佛身为菩萨之时,在本师然灯佛那里虽有传授,但绝无得与不得之分,亦无法与非法之别,貌似有得而本性空寂,实无所得。”

如来佛接着又问:“须菩提:法既不得,那在你看来,菩萨是否在如法而修、以法而持,行一切善行,作无数功德以庄严佛国世界呢?”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为什么呢?法既无实,所用岂真。菩萨修一切善法,以慈悲利众生、以善美饰国土,使佛国庄严美妙,但菩萨已悟般若实相之理,心不住相,无所执著,视一切为虚妄幻有。所以,身行万行而实无所行,普度众生而实无所度,庄严佛土而不见庄严之迹象。因此,所谓的庄严并非真实可辨的庄严,而只是庄严的外在名相罢了。”

佛对须菩提的回答非常满,便接着他的话说道:“所以,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们都应当这样,以般若作为观照一切的工具,悟得非实假有、无相无住之理,从而在思想上清除一切外相的束缚,无所执著,心地空明清净。绝不能执著于眼睛可见的大小形状、不同境况、各类颜色等表面现象,也不应执著于耳闻的声音、鼻嗅的气味、舌品的六味、身体的触觉以及意识的感觉和认识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一切概念,而应当面对一切无所执著,并由此产生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空寂纯净的心念。

“须菩提: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一人,其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雄伟,在你看来,这个人的身体是不是很大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佛曾说过,可见之身相并非真实之法身。法身无为,包太虑以无外,含万象而有余,非色法之所收,岂形象之可取。而世俗人所看到的身相,只是虚妄之形、空纪之骸的有为色相。所以,言其大,并非真性法身遍满虚空的真大,不过是相对之大,假名为大身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同样不能对其产生有住之污染心,而应像佛刚才说的那样无所执著,生清净之心。

如来佛讲述了无得无作、清净生心的般若奥义之后,觉得还应该对此经再作一对比较量,以显示其无敌之胜、无边之福,于是又对须菩提说:

“须菩提:那奔腾不息的恒河,辽阔而又漫长。在这千古长河之中,流水裹带着尘沙,天长日久,那在河床中沉淀的、在河岸边淤积的沙粒便形成一条绵亘不绝的沙带。想一想,这沙带中的沙子共有多少呢?假如将这条河中的每一粒沙子再化作一条恒河,那么就会有一河之沙当选那么多恒河。如果再把这所有恒河中的所有尘沙加在一起,那沙子是不是极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极多,世尊。就是恒河之沙那么多的恒河已是无量无数,何况这无量无数的恒河中的尘沙就更是多得不可胜计了。”

如来佛就此又呼了一声须菩提,说道:“我今天实话问你:如果有善男善女将无数恒河中的所有沙数那么多的大千世界的全部七种宝物拿来布施,这些善男信女由此而获得的福报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如此布施而获的福德必定多得难以形容,不可估量。” 如来佛告诉须菩提说:“这种巨大无力的布施所获的福德当然是很多的,但有为的财施再多也不会是无极的,它只能给人以善报而不可能使人最终解脱。如果善男信女对于此经哪怕只信受奉持其中的四句之偈,并为他人解说,从而使自己和他人都能依经悟理,依理获证,成就无上菩提,同登解脱彼岸,那么这些善男信女因此而获的福德要胜过前面所说的无数七宝布施所获的福德。”

如来佛接着又说:“再次,须菩提:凡是讲说此经、甚至只讲解其中四句的地方,都应当视同佛的塔庙一样,恭敬供养。如果有人能全文信受奉持、阅读记诵,须菩提,你应当知道,这个人必将会成就至高无上、稀世罕见的菩提之法,也即将由佛弟子而转入佛的如来的境地。所以说,如果这个经典在哪里,哪里就是有佛,也会有可尊可敬的佛弟子。如此则佛、法、僧三宝会归于一处,相融于一经。”

听了如来佛对这般若无相无住义理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以及对此经价值与殊胜的多方数量说明之后,须菩提已初领佛旨,便随即请问这一妙典的经名及依经奉行受持的原则,于是又出现了如下的对话。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此神妙的经典,应以何种名称命名它呢?我们这些弟子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原则去理解,解说、行持呢?”

如来佛告诉须菩提说:“这个经名叫`金经般若波罗蜜`,即通过金刚一般坚固、光明、锐利的般若圣智,破除一切烦恼、束缚,消灭一切黑暗、愚痴,折断一切邪知、邪见,从而悟得中道实相,无所执著,寂然清净,由此摆脱六道轮回,渡过三界苦海,进入涅般解脱境界。在座的各位比丘及未来的善男信女都应当按照经名中所立的这种理趣去深入领会经义真旨,离言忘相,清净生心。之所以要你们这样做,是因为本经所谓通过般若圣智度到彼岸的般若波罗蜜之法,从本体上看,也正如此法所喻示的,只是一堆名言概念,属筏喻之法,是空寂而不真实的。如果认为有一定的智慧可称,有确定的彼岸可到,那就不是般若波罗蜜之法。般若般罗蜜之称只是为了方便引导现在及未来的善男信女们体悟非实假有之真理起见,才权且安立之名。”

为了启发弟子们正确理解经名之意,并依之奉行受持,如来佛又非常耐心地举了几个具体事例以作引导。

佛问:“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到底讲过经、说过法吗?”

须菩提面对如来佛,随声答道:“世尊,如来佛悲悯众生,化成色身,住世说法,普度群迷。但是真法不可以言传口宣,也不能以文表字诠,何况色身非真,群迷非实,一切皆不可说、不可取。所以,我认为从根本上讲,如来佛还是无的说的。”

如来佛又说:“在这辽阔广袤的大千世界之中,有一种极其细小的微尘。这些微尘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须菩提,如果把所有人这些人们肉眼也无法看到的微尘全部合在一起,你认为多不多呢?”

须菩提说:“那简真是太多了!世尊。”

“须菩提:上述各类微尘,在如来佛看来都只不过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暂时聚合,而并不是真实确定的实体,所以,不能错误地认为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微尘。因为其有而非实,存而非真,所以将其权且假名为微尘。如来佛经常说起的世界,与微尘也同样是一个道理,即:不是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虚假立名的世界。”

如来佛又以佛身为例,问须菩提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是否可以通过如来色身的三十二种特殊妙相貌来认识如来佛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世不可以三十二种非凡的外在相貌去认识如来佛。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常说,三十二种相貌特殊性征只是佛的化身相貌,而非真性法身之相。亿身非长久,身相亦虚假;法身常清净,湛然无外相。所以说,三十二只是一种假相。”

举完这些例子后,如来佛说:“总之,作为度彼岸的经典、佛法无有实体;作为生死此岸的世界观界、微尘不真百虚;作为彼岸化身的如来亦无相可求。对于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应该这样去尊奉持行。如此奉行而获的福德是不可估量的。须菩提: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有善男信女在其无数次轮回转生过程中,以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次数把自己的身躯生命用来布施;假如另外有人信受行持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受持其中的四句,并为他人讲解弘说,使皆如法受持,以理奉行,转迷成觉,超凡人圣,那么此人因而获得的福要远远超过那些以无数个生身性命进行布施的善男信女们所获得的福。”

此次般若法会进行到这时,如来佛已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的根本法义和甚深旨趣层层铺开,条条申明,并充分发挥,多方证实,反复较量,极力推崇。须菩提经佛如此苦口婆心,不断开导,至此总算是深刻领会了此轻的精妙义趣。这位以“解空第一”而称名于众弟子中的阿罗汉,从前也只不过是证得人我之空。今天听佛这么一说,才又明白了法空之理,甚至连空也是不能执著的。经中所阐释的破一切相、离一切取的金刚般若之法是一种全新的、前所未闻的学说,是真正导人解脱,证达佛果的无上之道。肥肉菩提有幸随佛,亲聆教诲,怎能不激动万分、感慨不已呢?只见他悲喜交加、泪流满面,泣声而对如来佛说道:

“真是难得啊,世尊!如来佛今天给我们在座的弟子们宣讲了这么深奥的红典。说句实话,我自从昔日随佛学法直至证得声闻智慧以来,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经典。世尊:如果有人听闻此此以后,能产生虔诚的信仰,并依经中之理趣悟得一切非实假有,从而远离一切分别和观念,心无所住、意无所取,那么此人即可悟得一切外相背后那非实非虚的中道实相。我们应当知道,此人信心清净而悟实相,也就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能。因为,实相即是佛的身本性,悟得此性即与佛为一,即为证成佛果。当然了,世尊,这种实相就是非相,就是地相,本自无为,本性圆明,湛然清净,无形无象。所以,如来佛说的实相,只是假名的实相,而不是真正的实相,真正的实相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不可用理性去思维的。

“世尊:我今天身临园,坐在佛旁,亲闻说法,当机问疑,经您耐心诱导,多方说明,所以,信乐经此,理解法义,并随之领受,行持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如果在未来之世,即佛灭后五百年,有那么一批众生听闻此经后也能生信、理解并领受、行持,那么,这些人便是最为可贵的,他们的福德与智慧也是一般人所没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人没有对自我相状的执著,没有对他人相状的执者,没有对众相状的执著,是因为他们闻此经典而信解受持,懂得了自我之相实质上是虚假之相,面晨真实可取之相;他人之相、众生之相、寿者之相也都是幻相,而非真实可取之处。一切相皆不真实,皆不能执著。不执著一切相状,使为尘染所覆的本来真性得以显现,就是成了佛。因为诸佛的本性就是万有的本性,也就是众生本来具有的真性。

听完须菩提的赞叹述解,如来佛连声说道:“是这样,是这样,如果有人听闻此经之后,欢喜领受,经不惊疑;沉思静悟,毫不恐怖;勇猛精进,毫无畏惧,当知此人是非常可贵的。为什么呢?因为此经阐述的般若波罗蜜之法是各种波罗蜜中最主要和第一位的。须菩提:如来佛所说的第一波罗蜜正像它本身所阐明的无相无住之理一样,也是无有实体、本性寂静、不可执著的。说其是第一波罗蜜是从方便世俗人理解出发而虚立的假名。须菩提,正如你刚才说的,未来之世听闻此经而信受不疑的人的确是第一希有的,因为他们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理解得很对,他们如果离开一切相,那与诸不没有什么两样了。以我昔日的忍辱行为例,那时我就是离一切相的,今天我成佛实赖前世的离相修行。须菩提,说到忍辱,你应知道,所谓忍辱波罗蜜,在如来佛看来并非真实可取、有相可著的忍辱波罗蜜,而只是如来佛看来并非真实可取、有相可著的忍辱波罗蜜,而只是假名而立的忍辱波罗蜜。这种波罗蜜必须以无般若为导,以无相无住为根在才能发挥作用。须菩提,记得我昔日修忍辱行时,常在山中坐禅。一天,歌利王率众多宫女上山游鉴对我产生了误解,便以剑宰割我的身体。那时,我没有我相、人相、从生相、寿命相。何以为证呢?我如果有我相、人生、众生相、寿命相,那我被节节支解时,必然会产生仇恨、恼火和愤怒,而我没有,反而心平气和地告诉大王,即使他将我大卸八块、碎成微尘,我依然可以忍受。那时,我还对大王产生了怜悯和爱念之情,并发誓成佛成后首先救度大王。须菩提:在过去整整五百世的前生中,我修忍辱行,能忍天下难忍之辱,能息天下难息之恨,成为一个忍辱仙人。在那些岁月里,我已完全摆脱了对自我、他人、从生、寿命的执著与分别,无一切相,离一切住,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说到这儿,如来佛随机引申、揭示真理,告诉须菩提道:“从以上所说来看,菩萨若要发愿追求无上圣智,证成佛果,就必须远离一切相、消除一切住的情况下发此愿心,绝不应执著于可见之形象、状貌、颜色而生起其心;绝不应在执著于耳闻之声、鼻嗅之香、舌品之味、身触之觉及意识所感觉认识的一切对象的情况下去非生起其心;应生其无所执著之心,如果心中有所执著,则绝非其应住之处;如果心中无所执著,那才是应住之处,即住于无处,无住而住。所以如来佛要求菩萨之心应不执著于事物外在的各类形象、大小状貌、不同色彩等,在摆脱这一切分别计度、心澈无尘之后再去进行布施。须菩提: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燕萨应该这概况布施。请注意,刚才如来佛提到的一切相,实际上都是空无一物的假相,而不是真实可取的相;所说的众生,从本质上讲也只是虚假因素的临时聚合,并非真正的众生。

为了使听法者都能闻佛所说而不惊疑、不恐怖、不畏惧,如法受持、依理悟道,如来佛接着又说:“须菩提:如来佛是讲真话者、讲实话者、是言之有据者、不说谎话者、不说不一致话者。须菩提,如来佛所证之法和所说之法,虽、说是没有实体,但绝非虚妄。它是一种微妙之法,说其实,无形可观,无相可得;说其虚,内有无量功德,用而不竭,依之可悟明真理,证成佛身,进达涅般木彼岸。所以你们不能有丝毫畏惧、疑惑之情,应欢喜领受,持修不怠,离相而修,无住而住。须菩提,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菩萨不信受如来佛所得之法,心住于此岸和彼岸的一切事物、现象、境界、概念,著于一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并由此而去进行布施,那就像人进入黑暗的地方而毫无所见。如果菩萨信受如来所得之法,心不著于这一切而进行布施,那就像人有明澈的双眼,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可以清晰地见到事物的一切状貌。”

这时,如来佛又重开格量之门,从各个方面显示如此般若圣典的功德妙用。如来佛首先说:

“须菩提:未来之世,如果有善男信女能够信受此经,经常读诵,依理行持,那么,如来佛肯定会以他所特有的圣智和神通,完整无缺地知道这些人,无一遗漏地看见这些人。这些人都半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也是毫无疑问的。

“须菩提:举例来说,如果有善男信女上午以恒河沙数之多的生身性命进行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数之多的生身性命进行;下午再以恒河沙数之多的生身性命进行布施。在无数千万亿年的时间内,这些善男信女都像这样以自己的身家性命进行布施。如果另外有人听闻此般若圣典之后,开始生信而不毁谤,那么他们所获得的福报要胜过前面以身命布施的善男信女们所获得的福报。何况听闻明典之后还能抄写流通、信受持行、阅读背诵、为人解说,那福报就更大了。

“须菩提:简单地说,此经具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它是如来佛的决心学习大乘、誓愿证悟无上菩提、进趋佛果的人而说的。所以谁如果能信受、持行、读诵并广为他人解说,如来佛就可以完全知悉、完全看见这些人,这些人都可以获得不可仨量、不可称计、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可秉承如来佛的无上圣智,从而成就自觉、觉他的菩萨道并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相反,那些喜欢小乘法的人和那些持自我、他人、众生、寿者为实有之见的人,对于此大乘、无上乘之经是不能听闻、受持、读诵并为他人解说的。

“须菩提:无论是任何地方,只要有此经典,那么,一切世间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都应该于此虔诚供养。应当明白,这些地方都是如来灵塔所在之处,皆应恭敬,围绕礼拜,用各种鲜花、香柱供奉其处。”

如来佛接着又说:“再次,须菩提,如果有些善男信女们虽然在信受、持行、读诵此经,但仍为世人瞧不起,那是因为其前世所造的罪业本应堕于三恶道之中,他们转竽于此善道,也只能是地位低贱。不过因为他们信受、行持《金刚经》,所以,即使今世为人轻贱,但先世罪业立即消灭,而且他们必将由此获得无上圣智,证成至高果位。

“须菩提:回想起我在遇到燃灯佛以前,于过去无量无数万年的时间里,曾遇到过八万四千亿亿个佛。对于这些佛,我都恭敬供养、虔诚事奉,没有慢待过一位佛。如果另外有人于未来之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所获得的功德与供养诸佛所获得的功德相比,供佛功德的百分之也不及人家的一分,就是千分、万分、亿分,甚至多得不能再多、犹如恒河之沙、世界微尘等不可思议之多的譬喻都不及受持此经所获功德的一分。

“须菩提:未来之世,善男信女因受持读诵此经而获得功德,我如果全部说出的话,或许有人听了之后,会心慌意乱、犹豫不决、半信不疑。须菩提,要知道此经之义趣是玄妙莫测、不可思议的,此经果报之巨大也是常理难测、俗智难解的。”

就在这时,须菩提又对如来佛说道:“世尊:善男信女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怎样能使他的心无住而住呢?怎样才能令他的心降伏呢?”

佛告诉菩提说:“善男信女中凡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该生这样的清净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使其皆成佛果。灭度了一切众生之后,心中绝不存众生是我所度的思想。为什么呢?须菩提,若这些发菩提心的菩萨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燕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法,也根本不存在发心求无上等正觉的菩萨。”

如来佛在此前曾讲述了菩萨要发心求无上圣智,应破相去执、无住而住,现在又讲连发心求无上圣智的菩萨也是非实假有的,所以,菩萨绝不能有我能度众生或众生是我度的思想,若这种“我见”尚未根除,则其妄心就不能说已完全降伏,其本真之心也就不会彻底安住。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如来佛又以其昔日为菩萨时发心求圣智、誓愿证佛果的往事为例,问须菩提道: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昔日身为菩萨时在本师然灯佛那里是否得到了无上圣智那样的微妙佛法呢?”

“没有,世尊。根据我对如来佛刚才所说般若之法的理解,我佛前世身为菩萨时在然灯佛那里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佛法。”

如来佛对须菩提的回答非常满意,连声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提,没有一种真实的名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为如来佛所得到。须菩提,如果如来认为自己当时确实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佛法,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预示说:‘你将于未来之世成佛,名叫释迦牟尼。’因为我当时的确不认为自己真正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佛法,所以然灯佛才给我授记,说如下之语:‘你将于来世成佛,名叫释迦牟尼。’”

为什么说当实如来佛没有得到什么法就可以被授记成佛呢?佛接着解释说:“因为所谓如来,也就是诸法实相真如的意思。这种真如绝形绝虑、非有非无、无得而行,所以,只要达到这种认识,与此实相相契,就是如来,就可成佛。如果有人说如来当年作菩萨时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人就是说错了。须菩提,如来佛确袢没有得到名叫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佛法。须菩提,如来佛所证的无上正等正觉是一种无实无虚的玄妙之法,既不能视其实用,也不能视其虚无,就像如来本身一样是万法的实相真如,是不可从相而求,不可从有而得的。正因为如此,如来佛所说的一切法也都可以说就是佛法。须菩提,这里所说的一切法皆非真实无误、可取可说的法,而是虚幻假有、名言称说的法。譬如人身的高大„„”

须菩提没等如来佛说完便接过话题说道:“世尊,如来佛说,人身的高大并非真实的高大,只是假名的高大。”

佛接着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说这样的话——‘我将普度无量众生’,那他就不算作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叫菩萨的法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如来又说一切法门皆无自我、无他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说这样的话——‘我将庄严佛土’,那他就不算作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说,所谓庄严佛土者,实际上并非真正地在庄严佛土,而只是叫作庄严佛土罢了。

“须菩提,如果菩萨能理解上面所说的道理,透彻地信解受持无我之法,那么,如来佛就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既然说菩萨不见从生可度、佛土可净,不见彼是众生、我是菩萨,那么,如来佛是否也不见诸法呢?为了消除听法者的疑问,如来佛又以五眼观照为例,问须菩提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肉眼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佛有肉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天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天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慧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慧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法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法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佛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佛眼。”

如来佛就有无五眼依次设问,须菩提一一给予肯定答复。接着,如来佛话题一转又另外问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恒河中那无量无数的沙子,如来佛说它们是不是沙子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佛曾经说过,恒河之沙就是沙子。”

如来佛又进一步问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譬如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个沙粒又是一条恒河,如此无量无数条恒河中的沙粒就更是无法称计了。如果有如此沙粒之数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些世界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答道:“极多,世尊。”

引说出无数无量的佛国世界之后,如来佛便告诉须菩提说:“在这么多的国土中有不可胜计的众生,每个众生又都有各种各样的心思。所有这些众生的一切心思,如来佛都能洞察无遗。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认为,所谓的各种心思实际上皆非真实本心,都只不过是从六尘影现出的虚妄之心,而且瞬息万变,攀缘不停,不得执取,所以仅仅是假名称作的心。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须菩提,所有众生的一切心思无非是追忆过去、执著现在、攀缘未来,所以要寻觅心的着落,只就这三际察看即可。然而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现在的本性空寂,三际皆不可得,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心都不是真实可得之心。”

如果说众生之心皆非真心,皆不可得,那么依心而起的积福行善又该如何看待呢?如来佛明察听众心疑,故而又设一问: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果有人将大千世界所有的七种珍宝拿来布施,那么此人由于这种因缘而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是的,世尊。此人由这种无量七宝布施的因缘而获得的福德是非常多的。”

如来佛说:“须菩提,此人由此所得福德的确很多。但是,如果认为这种福德是实实在在的,如来佛就不会说他所得的福德很多。因为这种福德从本质上讲也是虚妄不真的,是不可执著的。如果悟得这一点,修福而不住于福德之相,那么,如来佛就说所得福德很好。”

佛以五眼看诸心,实际上是以佛的无为圣智观妄相,并非座上说法的如来就具有五眼,因为真正的佛是不能以肉身见面,不得以外相观的。就此道理,如来佛又问:“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是否可以通过圆满无缺的肉身来认识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佛不应该通过圆满的肉身特性来认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说,圆满无缺的物质之躯从本质上看也是不真实的,它由五蕴假合而成,内无主宰,外无恒相,生灭无常,无从可观。说它是圆满之肉身,也仅仅是在虚幻不真的假象上暂立一个名字而已。”

表现于外的物质之躯必然会有各种特征,所以如来佛紧接着又问:“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是否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殊妙的身体特征来认识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如来佛是不能通过身体的各种相貌特征来认识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说,身体的各种相貌特征,不论是外观的,还是隐秘的;不论是显著的,还是细微的,从本质上讲都是不真实的,它是如来为教化众生而随机变现的虚幻身相,所以说如来具备这些特征也只是从假名的角度来说的,只有认识到实际上并非具备,才可说其具备。”

须菩提的这些对答同时也使听法者明白,眼前说法的如来佛是不能眼观耳听的。那么如来是否真的在说法呢?恰在这时,如来佛又对须菩提说: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佛有这样的心念——‘我当有所说法’。千万不要这么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认为如来佛真的在此说法,那他就是对佛进行诽谤,根本没有理解我所说的金刚般若法义。须菩提,看似我在说法,而实际上无的谓说法,只是假名其为说法。无法可说即是说法。”

这时,长老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未来之世,人们听说这种奇妙难解的佛法之后,能否相信呢?”

如来佛说:“须菩提:未来之世的那些听法者既非众生,又非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所谓众生,如来佛认为并非真实的众生,众缘和合而生,五蕴临时凑成,内无实体,外非真相,生灭无常,如影幻现。所以说其为众生,只是因为其由众缘聚集而生,故而为之权且安立假名而已。”

听了色相非佛、说法非真、众生非实的法义之后,须菩提觉得有必要对如来佛所证之法再作说明,于是向如来佛问道:“世尊如来佛得证无上正等正觉而实际上是无所得吗?”

如来佛回答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对于无上正等正觉大法乃至微不足道的小法,我都是毫所无所得,才可称之为无上圣智。再次,须菩提,无上圣智之法即一无所得,湛然清净之法身。此法恒常不动,寂然平等,在圣不幸,在凡不减,无彼此之分,无高下之别。只要排除对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分别,无高下之念,无圣凡之心,无差别之虑,无有得之想,毫无执著,了无一识,并以此无住之心,持戒修福、广中善根、遍行布施、供养诸佛、庄严国土、普利群生,不论是谁都可由此既无一丝执著,又修一切善法的途径而证悟这无实无虚、绝对平等、至高无上的如来圣智。

“须菩提:刚才所说的善法,在如来佛看来,全然不是什么真实的善法。一切法都是非实假有、不可执著的,因此,所说的善法也仅仅是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每个世界的中心都有一座高达8400由旬(一由旬约30里)的须弥山,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百万个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十亿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大千世界之中即有十亿个高大雄伟的须弥山。如果有人将七种珍宝堆集成如同所有这些须弥山那么巨大,并拿这么多的珍宝进行布施;如果有人信受这个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受持读诵其中的四句偈,并广为他人解说,那么这种受持读诵经典之福德与前面所说的七宝堆山布施之福德相比,前者不及后者的百分之

一、千分之

一、万分之

一、亿分之一,甚至无量、无数、无边的阿僧等算数及恒河之沙、世界微尘、须弥山王等不可思议之多的譬喻都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

如来佛怕弟子们对无上圣智绝对平等、无有高下的说法还有疑虑,便又如事来救度众生为例,对须菩提及座下弟子们说:

“须菩提:刚才我说无上圣智本性空寂、了无可得,绝对平等、凡圣一如,只要离一切执著之心,修一切善性之法,任何人都可证悟此智而获得救度。不知你们意下如何。你们千万不能认为如来佛是这样想的——‘我将去救度众生’。须菩提,可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从真实的角度来讲,并没有什么众生可让如来佛去灭度。如果如来佛认为实有众生可度,那么,如来佛本身就是执著了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相状。须菩提,如来佛说有我的意思,并非真实地有我,但凡夫俗子妄心横行,不明无我之理而硬是主为有我。所以说,若如来认为实有众生可度,如来就是主为有我;而认为有我,那就不是如来而是凡夫俗子了。

“须菩提:所谓凡夫,如来佛认为并非是真实的凡夫,而是假名的凡夫。”

不仅凡夫非实有而假,就是如来佛自身也是如此。所以,佛又接着问须菩提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可以通过三十二种殊妙身相观想如来佛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是的,可以借助三十二种身体相貌特征来观想如来佛。”

听须菩提这样回答,如来佛便立即告诉他说:“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种身相特征来观想如来佛的话,那么,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种殊妙身相,他就是如来佛了。”

须菩提理解佛说此话的含义,便说:“世尊:按照我的理解,佛说这话的意思是不应以三十十种身体相貌特征来观想如来佛,因为三十二相只是有为之外相,而不是无为之法身,所以并不能代表如来佛本来清净之真性。”

这时,世尊又说了一句偈颂:

若以色见,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佛怕听法者又陷入另一个极端,便接着说:“须菩提,你是否有这种念头——‘如来佛不因为具备完美无缺的各种殊妙身相而得到无上圣智’。须菩提,你可不能这么想,认为如来佛不因为具备完美无缺的各种殊妙身相而得到无上圣智。须菩提,你是否有这样的念头——‘发心求证无上圣智者认为一切事物、现象、概念、特性等都是毫无因果联系的绝地空寂。’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发心求证无上圣智的人,绝不能人为一切事物、现象、概念、特性等都是绝对虚无的断灭之相。你们应当知道,一切虽非真,但假有仍存在,正如无筏不得渡河,无指不得望月一样,无法则难以入道,无相亦难以悟性。只有既否定一切的实有,又否定一切的断灭,认识到非实的本质和假名的价值,才能悟得真如实相、证得无上圣智。”

既不著色声之相,也不著断灭之相,远离边见,行于中道,这才是通达无我之法。以此为指导则可无住于一切而行于一切。如来佛又以福德果报为例,对须菩提说:“假如有菩萨将恒河沙数世界的七宝全部拿来布施;再假如有人懂得一切事物、现象、概念等皆无独立、永恒的实体,并对此产生坚定牢固的认识,那么,这位菩萨的功德将胜过前面那些布施菩萨所得的功德。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各位菩萨实际上并不接受什么福德。”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怎样才叫菩萨不接受福德呢?”

“须菩提:菩萨悟得一切事物、现象、概念等皆无独立永恒的实体;同时又不否定这一切事事物物的假有的价值。所以他一方面作福德;另一方面他又不贪著于福德。正国为如此才说菩萨不接受福德,不能说菩萨不接受福德就彻底否定了福德的价值,要知道菩萨作为发心求证无上圣智者,他将不持绝无因果、荡空一切的断灭之见。”

如来既不可以身相观,又不可以断灭说,那么到底应如何认识呢?如来佛对须菩提说:“如来清静无为之性体,不必通过断灭一切有为之相来认识,但也不能执著于色身应化之迹象。如果有人说,如来佛好象是来了,又好像是去了;若来也不一定来,若去也不一定去,恍恍惚惚,似是而非。一会黎见其好像是坐着,一会儿看其好像是睡着。如此认识如来佛的人肯定没有理解我刚才所说之法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应化的有为色身有来去坐卧之相,这是如来佛为教化众生的需要而应机变现的;但如来的法身本性却是无形无相、本来寂寞的,它无处不在,遍布各处,所以说,如来既没有从哪个地方来,也没到哪个地方去。如来的法身也就是诸法的实相真如,可以说山河大地、芸芸众生无处不有佛,无一不是佛,佛性布满虚空,灵应无方,如实而来,如实而去,只可证悟,不可眼观;只可意会,不如言传,以此之故而名之为如来。”

这时,如来佛又问菩提道:“须菩提:假如有善男信女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粉碎为微尘,在你看来,所有这些微尘到底多不多呢?”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认为这些微尘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如来佛就举说它们是微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如来佛曾说,众多的微尘皆无真实之体性,所以从本质上讲它们并非什么真真正正的微尘,而只是勉强给它们起个名字叫微尘而已。”

须菩提接着说:“世尊:如来佛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是真实可取的世界,它由无数微尘聚合而成,本身并非独立永恒的实体,所以只是临时假名的世界罢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世界是实有的话,那么也就是认为世界是一独立完整、非数合一的整体。其实这种合一的整体也不过是由无数个极小的微尘而成的,合中有数,一中有多,总中有别,并无肯定真实的一合之相。所以如来佛说,一合之相并非一合之相,只是名作一合之相。”

听完须菩提的解释之后,如来佛说:“须菩提:这种众合为一的相状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既无实体,又非永恒;既非总体,也非个别,不可定说,不可执取。但是凡夫俗子不解佛说之义,未悟般若之理,误以此一合之相为实,由此而解佛说之义,未悟般若之理,误以此一合之相为实,由此而生起贪欲和执著,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遍起分别,广行计较,从而邪见横行,烦恼无边。”

谈到凡夫俗子的贪著与邪见,如来佛又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认为如来佛在说法过程中所经常提到要破除对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著,那就是说确实存在关于四相为实的见解,即所谓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你认为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否理解了我说的道理?”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持这种看法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如来佛所说之法的含义。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说的自我的见解、他人的见解、众生的见解、寿者的见解,只是凡夫俗子在未明般若无相无住之理的情况下而起的一种虚纪不实的见解,不光他们自身是不真实的,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对象也是虚假的,所以他们关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为袢的见解本身也是不真实的。因此不能认为这四种妄见是真实存在的妄见,当然也不能绝对地说不就存在这种妄见,凡夫的虚妄之执还是有的,所以才把对我等四相的执著名之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生见。”

说到这里,如来佛又言归正传,郑重地地告诉须菩提说:“凡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立志行大乘菩萨道、誓愿证成佛果的善男信女,对于此岸和彼岸的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一切境界、一切特性、一切义理及其它一切名言可及、概念可摄者,都应该按照上面所说的非实假有、无住无执的道理支觉知、去洞见、去信解。既否定实有,又否定虚无,心中不生一尘之念,不存一法之相。

提起法相,如来佛又说:“须菩提:凡所说的法相,如来佛认为它并非独立永恒、真实存在的可取之相,但也不是绝对虚无、毫无所用的断来之相,法相而实而假有,所以名之为法相。”

如来佛接着又说:“须菩提:如果有人将无量阿僧那么多的世界中的所有七种宝物,全部拿来进行布施;如果另外有善男信女发誓求证无上圣智,他们若能受持此此,甚至只受持其中的四句偈颂,阅读记诵,依其义理持行,并广泛地为他人演说,那么这些人由此所获的福将远远胜过以无数七宝布施而获的福。

“怎么才叫为他人演说呢?当你为别人讲解演说经文的时候,不要执著于演说之相状,也就是说,不要心想自己在演说,别人在听我演说,甚至不要心存演说的时间、地点、方式、过程等一系列的演说之相,也不要心想别人听我演说之后,将会有所悟,我因演说将会获巨大福报。所有这一切之相,都不可取著,因为一切相状都是不真实的假相,似在为人演说,而实无演说,无所演说。就像一切虚幻之相背后的实相真如一样,非实非虚,若有若无,清静无为,寂然不动。

“为什么说在为人演说时要心契寂然不动之真如,不著非实假有的演说之相呢?因为为人演说属于一种有为之法,即是依一定的因缘关系而起、有开始有结束之变化过程的现象。而所有的有为之法都是不真实、不可著的。”

这时如来佛说颂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来佛说完这部经之后,须菩提长老和各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三界之内的一切天神、人类、阿修罗等听完佛的说法以后,如获至宝,皆大欢喜,深信不疑,完全领受,并决心恭奉此经,如理修行。

推荐第5篇: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大乘佛法。有所感得,亦只能属个人知见。现在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后秦法师鸠摩罗什的译本。“金刚”为最硬的金属,以金刚为譬喻表示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刚经》能流传至今,可见其经意如金刚一样能摧毁人内心的贪嗔痴慢,虽日久弥深,却根治于人内心之中。“般若”为音译,意为智慧或最高智慧。“波罗蜜”亦为音译,意为彼岸或到达彼岸。

或许很多人认为佛教是迷信,可尚未了解一样事物,就批判一样事物,这样难道就不迷信吗?正如一杯水,尚未喝之前,有人告之曰或酸、或甜、或苦、或辣。但这仅是他人断见,自己若未曾尝过,怎能妄加断言这水是酸甜苦辣呢?或许自己是一个对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的人,所以越是有争议的事情,就越想一探究竟。故而我翻开了这部年岁悠长的著作。心中偶有一感,千百年间,千万数人翻开这部经书,会不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怀。若有轮回,或许在轮回中,我就读过此经,所以便有亲切之感。

经文以须菩提问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为开篇。其实这个问题很明白,就好像我们问怎样才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一样,怎么做,怎么用心呢?而佛的回答,想要降服其心,应无所住,即是不住贪嗔痴慢,使内心没有贪欲,嗔恚,愚痴,骄慢的想法。而常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之难。只因我们常讲人之常情,常言谁人无悲欢喜乐,何须克制己欲?佛言不住,是不沉浸于悲欢喜乐。悲不悲极,喜无喜尽。情深不寿,但应寡欲淡味,才会福寿禄长。活在当下,然言及当下,当下又转瞬即逝。故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皆是无常变化。外境瞬息万变,对境不著心,不起念,即不生烦恼,自常受妙乐。此所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欲望无尽,满足一个,就会有另一个,如此相续不断,何时才是尽头?自认为克服一个欲望远比满足一千个欲望要重要的多。何为迷人,只因不自知正是繁多纷杂的欲望,牵引着他们到达迷途岔口甚至是险境。不知回头是岸。

《金刚经》讲如何用心,且告诉众生不要执着于佛所讲的经文。佛经中有个故事叫盲人摸象。很久以前,有一国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从明眼人来看盲人是错的,但从盲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有错。盲人摸象,只是各执己见。而我们作为迷人,总是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宛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到的有限,听到的有限,想到亦是有限,故而但凡做事,

总会有缺憾,总是不能圆满。佛常以筏喻佛法,寓意佛法只是度人到彼岸,人上了岸自然就不再需要船只。所以才不要众生执着于佛法。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人有千千万万种,事有千千万万件。众生根性不同,所择的道路亦是不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全凭众生对何种生欢喜心,但不论选择如何,终究殊途同归。

人的一生总要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度过千难万险,才能到达彼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人生的一切,功名利禄,可得到亦可失去。难得的是“来也不欢喜,去亦不忧戚”的坦然自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人生在世,尤处荆棘之林,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故而人的心性定然要像金刚一样,才能不被乱花迷去人眼。

双语学院1110

08李赞

推荐第6篇:《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佛学何为?这只怕是个和“什么是佛”一样难解的问题,脑子里头虽有些念头,怎奈如何也写不下来。或许是笔力不足,或许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在我看来,《金刚经》大可让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然而也只是半日。因为半日以后又要去那物欲横流的紫陌红尘里摸爬滚打了。许多痴情的人儿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来祭奠自己失去的爱情,我想借来表达《金刚经》之功用倒也有些相像。

今日的经济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有岂止经济?还有人们那可躁动不安的心。终日像蜜蜂一样忙得不亦乐乎,却不知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因为一直浸在忙碌的井水中,哪能看到外面的海阔天空,一生奔波,一世忙碌,到头来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也曾很是忙碌,可回首向来萧瑟处,倒还颇有几分充实感,毕竟我们曾经有梦。孩提时在梦小学里的游戏玩耍功课作业,小学时在梦初中时那张成熟与长大的脸,初中时在梦高中时的远大抱负甚而儿女情长,高中时在梦大学的自由天堂„„然而现在我们在梦什么,我们知道吗?我们还敢高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吗?讽刺的是我们觉得现在什么都有了,唯独失去了最初的梦想。最想要去的地方,还没到达就返航了。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狂躁丛生,大学并没有筑起高墙去抵挡,反而敞开大门人那纷繁芜杂流入这曾被称作是“象牙塔”的地方。因此,大学堕落了,大学里凡所有事都不过“应付”两字而已。多少人以捣穿地面的力度呼喊:“大学太堕落,教育要改革。”我们看到后忍不住也义愤填膺对应试教育大批特批,批完之后一切又都涛声依旧了。

现在的人啊,心哪还能静得下来?能踢几脚球恰好又长了两颗兔牙,就面不改色的以“中国的罗纳尔多”自居;随便写了本乏善可陈的桃色小说,就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中国又出了个曹雪芹;甚至在这小小的校园,勉强通过一次应考人数不多的古板国学知识测验,就淡淡的自封为“某某十大才子之一”,我不解,哪来的那么多的才子?那么多的曹雪芹?那么多的罗纳尔多?若真如此,才子怕会以同今天的大学生一样的贬值速度落价,曹雪芹也会羞愧得担不起“千古第一杂

家”的高帽子,罗纳尔多更不会是曾经离球王最近的人。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猛回首,写得似乎有点跑题了!

我不能长篇大论地说什么《金刚经》于我有人参养荣丸般的滋补功用。 我不能冠冕堂皇地说什么《金刚经》教会了我许多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只能说在佛学日渐式微时,《金刚经》仍能给我片刻的一方宁静的空间。 让我不会动辄谷歌一下百度一下,把别人的文章拖来拖去剪辑拼凑已完成自己的大作。

让我认识到如今的帅哥啊,空有一副好皮囊,原来腹内草莽。

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女啊,不过是带血挂肉的骷髅,却骄傲的跟什么似的。 让我知晓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二法门”等这些佛家经典话语的真正内涵。

让我知晓了超脱于二元对立之外的那种境界的存在。

坦白而言,《金刚经》里的许多话我现在仍旧不甚理解,却也略知皮毛,不再会见笑于大方之家。写的这篇论文,“好”字固然称不上,唯有真情而已。

宁静的古典文化如同刹那芳华,终要无奈地面对暮春时节的连天衰草。佛家安详的境界却如常青藤般任凭四季更迭流水不歇。终日忙碌于勾心斗角的人啊,何不委心任去留?不妨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再理会外面的冬夏或是春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推荐第7篇: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902童欣学号:U200916565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近日拜读。此经文字晦涩,涵义丰富,耐人寻味。古今中外,注解无数,然无一服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难念的经,一中难说的义。

有人说,此经精要均已题中点出。即点出,何来此经?说点出,即非点出,乃名点出耳。

有人说,此经最后几句乃经中点睛之笔?菩提萨埵,通身为眼,何来点睛?说为睛,即非睛,乃名睛耳。

„„

现在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金刚经》不但破除了文字和言教,“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谓佛法,决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法,也并没有一个什么法是最上乘的法,因此,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推荐第8篇:金刚经的经典语录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刚经的经典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4、神继续洒落在你身上,但是你却封闭在你的过去里,你几乎是待在一种坟墓里,你已经变得不敏感,因为你怯懦的缘故,你已经丧失了你的敏感度。

5、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6、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7、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得,无所有。

9、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12、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13、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是一个逃避主义者,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成为逃避主义者,因为他们无法面对生命,他们无法跟生命正面接触,他们无法接受它的挑战,他们没有那个胆量。

14、同样的事情可以透过瑜伽而发生,也可以透过断食或透过任何技巧而发生。技巧对于给你一个瞥见是好的,但是它们只能给你一个瞥见,它无法变成你的实际状态,它无法变成你的意识。

15、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6、孤独只是意味着你在思念别人。

17、欲望就是那个燃料。思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欲望存在。除非你了解欲望而抛弃欲望,否则你将无法抛弃思想,因为思想是副产物。

18、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9、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20、佛陀是非压抑的。如果你发现佛教的和尚是压抑的,那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解佛陀,他们将他们自己的病态带进了他的教导。

21、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2、孤独只是意味着你在思念别人。别人不在,在你里面有一个空隙。而单独意味着你在,在你里面没有空隙,你充满了「在」,你全然在那里。孤独是别人的不在,单独是你永恒本性的在。

23、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2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5、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26、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27、涅盘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你的空。当你抛弃了一切你所累积的,当你不再聚藏,当你不再是一个吝啬者或是一个执着的人,那么那个空就会突然迸出来,它一直都在那里。

28、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9、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0、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3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3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3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34、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35、但是如果你不抛弃欲望,你怎么能够停止思想?思想是一个帮助。思考是欲望要满足它自己的一个设计。你无法直接停止思考。

36、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37、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8、佛说般若波罗蜜,既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39、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40、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41、抛弃是不能够有所帮助的,了解才能够有所帮助。抛弃世界无法带领你到任何地方去,你必须了解。抛弃是一种愚蠢的努力。只有愚蠢的人才抛弃,聪明的人会试着去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4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43、从你一出生,外界就有很多方式来吸引你,使你脱离你的本性。

44、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45、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

46、一个像须菩提这样的人倾向于向内走,如果他不作一些努力,他将会陷入他的核心而消失在那里。唯有当他作一些努力,他才能够停留在外在。

4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8、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9、法有两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

50、头脑是一个制约的现象,它是某些因的果。你无法直接摧毁那个果,你必须找出因。你无法只是籍着切断一棵树的树枝和树叶而摧毁一棵树,你必须找到树根,而树根隐藏在地底下。

51、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2、布施无相,度生无我。

53、对于那个永恒的,你只能够是女性化的,你不可以成为一个做者,你必须处于一种不活动和被动的状态,你必须耐心地等待。成为平凡的,然后等待。

54、一直都来得很突然,它依你的情况而定。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不复存在了:成道是,而你不是,神存在,而你不存在。

55、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6、就好像黑暗害怕光,谎言也害怕真理。你一接近真理,头脑就会觉得非常受打扰,它将会产生很多骚动,它将会扬起很多灰尘,它将会在你的周围产生出一层烟雾,使你听不到真理是什么。

57、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58、迷性见相,离相见性。

59、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60、一个人必须到达一个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点。当没有什么东西可看,那个看者也消失了,那是必须记住的点,它很难去了解。

61、但是要记住,当真实的存在在那里的时候,你是不存在的,这是唯一必须加以了解的准则,没有其它的准则存在。

62、真相从来不会令人挫折,真相永远都是令人满足的。挫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将我们的幻象强加在真相之上。

63、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6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65、如果你熟悉于你自己内在的天空,你就会熟悉佛陀的,熟悉所有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的内在天空。进入到你自己的本性。

66、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67、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6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69、禅对性没有什么态度,那就是禅的美。具有某种态度意味着你仍然执着于这个方式或那个方式。个性意味着某种东西已经固定在你里面,个性意味着你的过去,个性意味着制约和培养。

70、一件事牵连着另外一件事,你走得越深,你就越接近原始的原因。一旦你来到了原始的原因,那个连锁就被打破了,超出它之外已经没有了。

71、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72、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

7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4、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75、事实上,在表面上你跟全部是分开的,事实上,在表面上你是孤独的,因为你跟全部分开。在深处,当你消失,在你和全部之间就没有区分。全部就是一,你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单独存在。

76、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7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偏重于一端,不执着于一念。

78、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7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80、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8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

8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83、说法者,无法可说,故名说法。

84、真理并不是新的,真理就是你的本质,你必须变觉知,并不是你必须变得更博学多闻,事实上,你变得越博学多闻,你就越不觉知,你越认为你知道,你就越被无知所覆盖。

85、唯有当你不判断,你才能够爱。

推荐第9篇:金刚经六祖口诀

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切发菩提心的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见一切众生躁扰不停。犹如隙尘。摇动之心。起如飘风。念念相续。无有间歇。问欲修行。如何降伏。

2、〖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为菩萨。念念不退。虽在尘劳。心常清净。名摩诃萨。又慈悲喜舍。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名为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著。是名摩诃萨。恭敬一切众生。即是降伏自心处。真者不变。如者不异。遇诸境界。心无变异。名曰真如。亦云外不假曰真。内不虚曰如。念念无差。即是降伏其心也。(不虚一本作不乱。)

3、〖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多沦坠。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若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烦恼万差。皆是垢心。身形无数。总名众生。如来大悲普化。皆令得入无余涅槃。(云多沦坠一作坠阿鼻也。)

4、〖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众生佛性无有异。缘有四相。不入无余涅槃。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虽行仁义礼智信。而意高自负。不行普敬。言我解行仁义礼智信。不合敬尔。名人相。好事归己。恶事施于人。名众生相。对境取舍分别。名寿者相。是谓凡夫人四相。修行人亦有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诸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也。

5、〖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言虚空无有边际。不可度量。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亦如虚空。不可度量。无边际也。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者。不得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得名为大。一切诸性。皆有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无有限量。故名为大。此虚空中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若有此四相可见。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虽于妄心中说有东西南北。在理则何有。所谓东西不真。南北曷异。自性本来空寂混融。无所分别。故如来深赞不生分别也。

6、〖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色身即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无有形段。非有青黄赤白。无一切相貌。非肉眼能见。慧眼乃能见之。凡夫但见色身如来。不见法身如来。法身身等虚空。是故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知凡夫但见色身如来。不见法身如来。故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色身是相。法身是性。一切善恶。尽由色身。不由法身。色若作恶。法身不生善处。色身作善。法身不堕恶处。凡夫唯见色身。不见法身。不能行无住相布施。不能于一切处行平等行。不能普敬一切众生。见法身者。即能行无住相布施。即能普敬一切众生。即能修般若波罗蜜行。方信一切众生。同一真性。本来清净。无有垢秽。具足恒沙妙用。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欲显法身。故说一切诸相皆虚妄。若见一切诸相虚妄不实。即见如来。

7、〖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阿耨多罗。非从外得。但心无能所即是也。只缘对病设药。随机宜为说。何有定法乎。如来说无上正法。心本无得。亦不言不得。但为众生所见不同。如来应彼根性。种种方便。开诱化导。俾其离诸执著。指示一切众生。妄心生灭不停。逐境界动。于前念瞥起。后念应觉。觉既不住。见亦不存。若尔。岂有定法为如来可说也。阿者。心无妄念。耨多罗者。心无骄慢。三者。心常在正定。藐者。心常在正慧。三菩提者。心常空寂。一念凡心顿除。即见佛性。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恐人执著如来所说文字章句。不悟无相之理。妄生知解。故言不可取。如来为化种种众生。应机随量。所有言说,亦何有定乎。学人不解如来深意。但诵如来所说教法。不了本心。终不成佛。故言不可说。口诵心不行即非法。口诵心行。了无所得。即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佛说无为法者。却是无住。无住即是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皎。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又本云圣贤说法。具一切智。万法在性。随问差别。令人心开。各自见性。

8、〖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所说一切文字章句。如标如指。标指者。影响之义。依标取物。依指观月。月不是指。指不是物。但依经取法。经不是法。经文则肉眼可见。法则慧眼能见。若无慧眼者。但见其文。不见其法。若不见其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意。则诵经不成佛道。

9、〖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修行人不应谈他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轻未学。此非清净心也。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众生。是修行人清净心也。若不自净其心。爱著清净处。心有所住。即是著法相。见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见色离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住色生心。如云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无云。日月长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则暗。真智照则明。明即烦恼不生。暗则六尘竞起。

10、〖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问须菩提。如来说法。心有所得不。须菩提知如来说法。心无所得。故言无所说也。如来意者。欲令世人离有所得之心。故说般若波罗蜜法。令一切人闻之。皆发菩提心。悟无生理。成无上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众生性中妄念。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一切众生。被妄念微尘起灭不停。遮蔽佛性。不得解脱。若能念念真正修般若波罗蜜无著无相之行。了妄念尘劳。即清净法性。妄念既无。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了真即妄。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无另有法。故云是名微尘。性中无尘劳。即是佛世界。心中有尘劳。即是众生世界。了诸妄念空寂。故云非世界。证得如来法身。普见尘刹。应用无方。是名世界。

11、〖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声闻久著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一切文字。皆是假立。忽闻深经。诸相不生。言下即佛。所以惊怖。唯是上根菩萨。得闻此理。欢喜受持。心无恐怖退转。如此之流。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口说心不行即非。口说心行即是。心有能所即非。心无能所即是也。

12、〖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若心住涅槃。非是菩萨住处。不住涅槃。不住诸法。一切处不住。方是菩萨住处。上文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13、〖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真语者说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实语者说众生造恶业定受苦报。如语者说众生修善法。定有乐报。不诳语者。说般若波罗蜜法。出生三世佛。决定不虚。不异语者如来所说初善中善后善旨意微妙。一切天魔外道。无有能超胜及破坏佛语者也。

14、〖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大乘者智慧广大。善能建立一切法。最上乘者。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亦名一切智。亦名无生忍。亦名大般若。

15、〖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发心求佛无上道。闻此无相无为甚深之法。即当信解受持。为人解说。令其深悟。不生毁谤。得大忍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方能流通此经也。上根之人。闻此经典。得深悟佛意。持自心经。见性究竟。复起利他之行。能为人解说。令诸学者。自悟无相理。得见本性如来。成无上道。当知说法之人。所得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闻经解义。如教修行。复能广为人说。令诸众生。得悟修行无相无著之行。以能行此行。有大智慧光明。出离尘劳。虽离尘劳。不作离尘劳之念。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荷担如来。当知持经之人。自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16、〖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如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为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如来甚深经典。常被人轻贱。不得人恭敬供养。自以受持经典故。不起人我等相。不问冤亲。常行恭敬。心无恼恨。荡然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曾无退转。以能如是修行故。得无量劫以到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即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17、〖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者。即是我相。有能度众生心。即是人相。谓涅槃可求。即是众生相。见有涅槃可证。即是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菩萨也。

18、〖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佛言实无所得心。而得菩提。以所得心不生。是故得菩提。离此心外。更无菩提可得。故言无实也。所得心寂灭。一切智本有。万行悉圆备。恒沙德性。用无乏少。故言无虚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能于诸法。心无取舍。亦无能所。炽然建立一切法。而心常空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恐迷者贪著。一切生为佛法。为遣此病。故言即非一切。心无能所。寂而常照。定慧齐行。礼用一致。是故名一切法。

19、〖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憨心。是名为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20、〖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然已过。追寻无有处所。现在心不可得者。真心无相。凭何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者。本无可得。习气已尽。更不复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

21、〖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凡夫说法。心有所得。故告须菩提。如来说法。心无所得。凡夫作能解心说。如来语默皆如。所发言辞。如响应声。任用无心。不同凡夫作生灭心说。若言如来说法。心有生灭者。即为谤佛。维摩经云。真说法。无说无示。听法者,无闻无得。了万法空寂。一切名言。皆是假立。于自性空中。炽然建立。一切言辞演说。诸法无相无为。开导迷人。令见本性。修证无上菩提。

22、〖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菩提法者。上至诸佛。下至昆虫。尽含种智。与佛无异。故言平等。无有高下。以菩提无二故。但离四相。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若不离四相。虽修一切善法。转增我人欲证解脱之心。无由可了。若离四相。修一切善法。解脱可期。修一切善法者。于一切法。无有染著。对一切境。不动不摇。于出世法。不贪不著。不爱。于一切处常行方便。随顺众生。使之欢喜信服。为说正法。令悟菩提。如是始名修行。故言修一切善法。

23、〖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两字。是发语之端。色者相也。见者识也。我者。是一切众生身中自性清净。无为无相真常之体。不可高声念佛。而得成就。念须正念分明。方得悟解。若以色声求之。不可见也。是知于相中观佛,声中求法。心有生灭。不悟如来矣。

24、〖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者约理而言。则贪嗔痴妄念各具一千数也。心为善恶之本。能作凡作圣。其动静不可测度。广大无边。故名大千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心中明了。莫过悲智二法。由此二法。而得菩提。说一合相者。心有所得故。即非一合相。心无所得。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不坏假名。而谈实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由悲智二法。成就佛果菩提。说不可尽。妙不可言。凡夫之人。贪著文字事业。不行悲智二法。若不行悲智二法。而求无上菩提。何由可得。

悲智二法指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有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智者,上求菩提,属于利己;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以之配于人身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又配于真言之两部,则悲为胎藏界,智为金刚界。配于弥陀之两胁士,则悲为左胁之观音,智为右胁之势至。

25、〖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发菩提心者。应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应见一切众生无漏种智。本自具足。应信一切众生本无烦恼。应信一切众生。自性本无生灭。虽行一切智慧。方便接物利生。不作能所之心。口说无相法。而心有能所。即非法相。口说无相法。心行无相行。而能所心灭。是名法相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七宝福虽多。不如有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四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百千万亿。不可譬喻。说法善巧方便。观根应量。种种随宜。是名人演说。所听法人。有种种相貌不等。不得作分别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无所得心。无胜负心。无希望心。无生灭心。是名如如不动也。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泡者是烦恼。影者是业障。梦幻泡影业。是名有为法。若无为法。则真实难名相。悟者无诸业。

推荐第10篇:金刚经般若奥义

金刚般若普度法门的殊胜窍决与奥义---供养法界一切众生

---惭愧道人

金刚般若普度法门普传以来,从窍决到家书般若台与济幽等各类运用,现在此法门流通弘扬很广,包括人与非人无数众生,实修实证者非常多,惭愧收到大家反馈的感应事迹数不胜数,不可思议叹未曾有!此乃能断般若,世出世间第一谛,故而此法的弘扬流通,得到了或隐或现,得道高灵仙佛护持。终南山传此法予惭愧的隐士大德与此法历代祖师当欣慰于深山茅棚矣!

第一篇 由古代科学丛书《梦溪笔谈》里记载的一则金刚经的感应而悟

古今以来,诸多经咒之中,于众生感应最深者,金刚经乃是第一。惭愧多年收集金刚经的古今感应,文字之多已达字典般厚度,如此强大的感应力,所因为何呢?惭愧悟到几处殊胜。

此经无上之殊胜处在:

一 佛祖原话,佛音再现现处即佛,佛意明本本来真如

二 佛陀加持,释迦悲愿法界第一 ,释迦佛力三界第一

三 佛道同尊,古今仙佛皆所劝修,古今得道以此为稳

此三根本殊胜,故而于此经生信起修者,当珍重之,如经所言,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也!

有一些不是佛学或道家的书籍中,也常常有关于金刚经的灵验记载。善悟者当悟之。

山阳有一女巫,其神极灵。予伯氏尝召问之,凡人间物,虽在千里之外,问之皆能言。乃至人中心萌一意,已能知之。坐客方弈棋,试数白黑棋握手中,问其数,莫不符合。更漫取一把棋,不数而问之,是亦不能知数。盖人心所知者,彼则知之;心所无,则莫能知。如季咸之见壶子,大耳三藏观忠国师也。又问以巾箧中物,皆能悉数。

时伯氏有《金刚经》百册,盛一大箧中,指以问之:“其中何物?”则曰:“空箧也。”伯氏乃发以示之,曰:“此有百册佛经,安得曰空箧?”鬼良久又曰:“空箧耳,安得欺我!”此所谓文字相空,因真心以显非相,宜其鬼神所不能窥也。

--------

此则记载说明金刚经的不可思议,经本既是真空。如经所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第二篇 普度符的奥妙与济幽的开悟

普度符与济幽等运用,现在得到了最多的修行者。有很多修行者,乃是初发心或者比较繁忙,内心因了前世的缘法,也常思修炼之道,比之其他繁琐之法,济幽之法得到了数量最多的修行者,因其法简效宏大道至简也。但是感应之中,也属此济幽法最多。此乃何故呢?

(一) 普度符窍决法门的由来

有很多人好奇问惭愧,你怎么弘扬的多是佛教法门呢?这其实是不太深入了解的人,才会有的疑问。熟知惭愧的道友是了解的,惭愧的这一修道门派,是佛道圆融的门派,主修金刚经金刚咒金刚神,主法为秽迹法,兼修普庵法,斗母法,禅道圆融而承传金刚般若普度法,道密圆融而承传秽迹金刚法。这些法门和法门的本尊,都是佛道共同都有的,这也是惭愧在游访十多年以来,矢志不移一直精专此道的原因。我经常讲。作为一个华人,一个汉人,只有佛道圆融的,共同都有的本尊与法门,才是最好的!才是最适合的!佛道弘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我们每一个华人的灵魂深处,都早已烙上不可分割的烙印,举凡民俗与词语,处处都有佛道印记,腊八粥七月十五,甲子黄历初一十五,世界众生摩登女,这些节日与词语。。。方方面面都是佛道交融构成了我们的灵魂,如若非要尊此排他,每一个华人都会觉得心中总有些许遗憾!那么别有用心的门户之见者,追根问底究竟为何呢?还是自私心作怪耳!拉山头门户见,就是自私心就是傲慢心!古今修炼,需明一点:佛门道家的修炼,路子不同,目标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都是为了获得自主自由的生命。修炼家不是宗教家,道家不同于道教,成仙不等于得道, 得道一定能成仙 成仙不一定得道,就像佛家,有果位一定有神通 有神通未必有果位。

我们今天学道,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修炼家,而不是宗教家,所以要博采众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定位于佛道圆融的本尊和法门,心理上做到无碍 ,实践中就顺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以前有句古话说,花子行里神仙多,许多的神仙喜欢化身为最草根的乞丐,来检验人的修道之心。我再加一句,道人堆里菩萨多。

事实上,历史里,确实大量的菩萨化身为玄门羽士。大量的菩萨,走出佛寺,走进宫观,菩萨道在震旦崛起,这与道门阴功的宗旨完全一样,就像达摩祖师遥望震旦有大乘气象。故而,中国人心里的神仙菩萨,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具有侠客的行侠仗义和仙人的飘逸潇洒。仙侠之道---飘逸的菩萨道!这才是中华民族的菩萨道。

我们都是此道的向往和追随者 见贤思齐 神仙菩萨宁有种乎!努力之!

其实,很多道友都早已悟到了,普度符的修行方法,其实就是金刚经禅法结合道法的流传与发扬,这就像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里的功过格,道医针灸,符箓科仪等在佛门广泛流传一样,一样是太上慈悲,一样是菩萨普度。听恩师讲,在十年*那些年,恩师与师兄也都相应号召,穿上蓝色或绿色的社会流行衣服,人手一本红宝书,游走在田间地头,做起了赤脚医生,无论外表看似什么样子,为人民服务的慈悲心任何时候都一样的。样子并无那么重要,实际的行为,依然还是造福苍生积功累德,社会的事情,是社会的事,与修道者无关,这才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修道真心。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花食有余

才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此法是终南山的隐居师父传承的,是终南山特有茅棚文化里,禅密道结合一体的一种法门,过去一直是在隐士中直线单穿,祖师们自隐无名,鲜明的终南隐士,此法我早年访道终南时得传,后来五台山再遇大师于五爷庙,为度一切众生惭愧愿弘扬此法,向大师叩请后,才有法界人与非人一切众生弘扬的缘起,大众道友得修此法都是最早的传承者,此为近传,护法神口吻尚且温热,故而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当珍重修持。经中言,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 而种善根。不信者,还是福德因缘不具足也。此法以能断般若为宗,融合佛道妙法,普济世间一切,从修到用,字字句句不离金刚经,此道乃祖师悲心,此法乃佛道妙法。 祖师自隐无名,行不言之教,修无为之功,不愿名为世知,我辈只可尽心修行与弘扬,以报四恩三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巾驭乘续集》中的一则感应

陈入玄顿契长生,惟得佛舍仙是嘱。明宣德间,川西鹤鸣观道士陈入玄,志求长生,祷神授法。夜见一人,自称金刚神,谓之曰,汝往岷山,礼智融和尚,当授汝法。玄如言往问,融曰,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玄问,既如泡影,何谓长生。融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曰,即非如来,是名如来。玄于言下顿契,遂归,隐瓦屋山之虎踞岩,年九十八。一日集诸友曰,吾始志仙长生,今幸得佛长生矣,愿诸公得我所得,言讫,瞑目而逝。

这则感应是明代的,类似此则的还有很多。实际上,真若是天下云游四处访道,真为生命修炼,非是门户见名利心者,皆可能够了解到,自古以来,佛道之中都有圆融的法门,山中隐士有修金刚经法门的羽士,也有实修内丹功的禅客,在道家修炼者中,尤其在四川巴蜀境内还有陕西终南山,茅棚隐居真修炼者里边,有很多的隐士都在实修金刚般若法门,并在流传与运用之中,开悟了许多的济人利物的妙法,此普度符的修法,就是这样的隐士传承法门。字字句句不离慈悲度人,时时刻刻不忘般若无为。

(二)济幽法的深刻开悟

无私心,才是道心!布施一切幽冥众生,书写普度符就是修金刚经,这是济幽法的主旨。

此法的关键在于:

1 发心

一定要发心布施一切幽冥众生,才是济幽,真的济到幽冥,就真有功德利益。济幽并非烧纸,是布施超度非人鬼神,功德很大。任何法的区别都在于发心,仙佛与凡夫的区别,唯在心之不同,一定要发布施幽冥的无私心,这才叫济幽,要不然,你私心,都没有济到人家,还叫什么济幽呢?无论佛道,基础理念就是因果律,一切法,如果不符合因果报偿这个定律,都无是处。 无私心,才是慈悲心,才有福报利益。福报福报。就是回报。功德回来的才是报。不符合因果道理的,都非大道。佛法道法,万法都一样,都是符合因果道理。回报回来的才是果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才是大道。

福报福报,福德回报!做了福德才有回报,这是真实的道理。

2 加持

书写普度符就是修金刚经。此法加持力的关键,在于金刚经那句话,那句祖师称为经心的话与普度符念写的方法,离开这个方法则失去终极加持力。此法之所以灵验无比,功德无量,实际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度人与非人在修金刚般若。 众所周知,在大量灵验录中,金刚般若的力量,在幽冥界是最大的,幽冥界称为功德经, 称为金山金字经,称为第一灵文,称为延寿经,称为续命经,鬼说:金刚一部,十万两金! 古今佛道二教弟子,都在实修发扬。我所传承弘扬的这套金刚般若的修法,实际就是在终南山佛道圆融的圈子里,祖师结合佛道二教与民间修行,圆融而成的一套实用大道。 此乃道,非小术也!所以要发超度慈悲心,要大力的修行,明白了济幽加持的原理,则可方便广行,买现成叠好的那种元宝金条金砖 也都可以按照方法,边念边写直接写在外边,也可以。如果来不及叠,就买现成的这种,按方法红笔写在外面就行了。

大家要明白此法的源头在哪?功德在哪?

源头出自终南山佛道圆融,金刚般若普度符修法,这套修法里边。

功德在于,实修金刚经布施一切幽冥鬼神。

祖师初衷,在于引导人与非人同归金刚般若。珍惜每一次接触众生的缘分,说不定一个仙佛,由你造就。那就功德无量善循环无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惭愧普传的两法,弘扬的最好,普度了无尽众生,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因此二法会无尽时空流传,我们百年后往生天堂净土,法门还依然在流布法界之中。 此两法 一个是普度符,一个是太乙鹤,功德实在,天人护持。 3 功德

普度符与济幽法的功德利益很大,不可思议感应数不胜数,那么此法对于修行人与一般信仰者最梦寐以求的,最需要的现世福报与改变命运,最为极其灵验,其原理在于,祖上阴德直予自身,孝道现量。

济幽法的过程是我们用金刚经里的经心那句话边念边写普度符,然后加持成为佛宝,焚化给自己的祖先神,由祖先神布施给一切幽冥众生,就像蒙山焰口这样的一个大功德。这个方法是道门很多法门采用的阴阳结盟,只不过结盟的不是与某神将或某仙师,而是每个人具足的祖上先人,道家修炼从物质入手以达见性,佛门修炼从心性入手以达转物。道家在命功转化肉身与物质层面可以说是最高的,经脉穴道医药等都是修道者实修中发现,故而有很多真实而又神秘的奥秘,像流传道家的五姓神与身神这些概念,比如相貌的产生,方言的产生,地域性的产生,这些都是这类五姓神与身神的作用,那么这个五姓神中,就有祖先神。而祖先神在现实的这一生里,对于命运是至关作用的。这个道理也就是基因密码影响人体还有阴宅风水影响后人的道理。故而济幽法以祖先结盟,来完成炼度幽冥的功德,这个功德对于改善命运,升起现实福报最为快速。

炼度的幽冥众生,包括神仙鬼,其实都在幽冥界这一道,,实际上所谓的神,其实也是幽冥众生,这一道与我们息息相关,谈到正能量,而无形的正能量,都是幽冥阴性能量的作用力,故而济幽灵验增福报快。以其能够真实利益幽冥众生,而幽冥众生具有无形的大力正能量,所以很多灵异人士通灵人,都观察到,此法真实利益幽冥普度实效,济幽法的弘扬,是灵界非常护持的法门。

济幽的功德为般若神力度幽冥增福慧,已转世为人者增阳上福德与佛缘,未往生者超拔幽冥神位层次与升天。有些初信仰的修行人,往往对于佛道所讲的轮回与神识不解,疑惑若是祖上已经投胎转世为人,济幽还有作用么?其实这还是没有深入经藏,关于投胎这个事情,佛道各家祖师都讲过,其实众生神识呢,是无量劫累积出来的,每一世,都有对应的层面,就像咱们做梦,有时梦到自己是男女老小或动物鬼神等等,那就是那一层面 比如黄山谷即黄庭坚的芹菜面故事,其多年梦里自己为女子,吃一老人做的芹菜面,后来找到那位老人就是前世的母亲,其今生所做的文章,跟前世做的一样,后来他在府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题像赞曰: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那就是那一世的对应神识

故而无论怎样投胎,灵识不昧,还如本来。关于轮回的时空概念 佛道中,其实无时空,时空在于唯心所现。就像咱们有的在鬼节时,打盹,困倦,走神,奇怪梦,有的醒来口里还有味道,也许是上一辈子的子孙在祭祀。

如果世上某个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一天忽然觉得,这个我要信佛我要烧香,这也许就是你济幽的功德,因为也许是祖先转世的嘛。有一回,朋友说我在家转经轮利益众生,他虽然是居士,但觉得这个不能理解 ,我说,你知道蝴蝶效应么?他说知道。我说,那是什么意思?他说,大概就是远方一只蝴蝶扇翅膀带动气流,很远的地方,刮了一场大风。我笑曰,你那蝴蝶多小啊,我这转经轮二十斤重,你蝴蝶都能有效应,我转经轮能无效应吗?也许美国一个人,吃着饭,忽然就说,哎呀!我得信佛我得烧香,也许那就是我转出来的呢!呵呵!一切皆有可能嘛。

济幽运用的是道家的承负与佛门的广大菩提心,济幽就是祖先给鬼神布施超度他们,就像阳间的大富豪做布施一样,你的祖先在另一个世界都是大慈善家了,你能不顺风顺水么。祖先都在阴间做了慈善家,那就说明祖上乃是鬼仙菩萨,祖上混的好了,你还能差吗?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我们济幽,祖先拿去布施幽冥 那么说明我们的祖先,自身是极其富有的,就像阳间做大布施的富豪,自身富有才有能力给予人家嘛!祖先福德直予自身,故而这福报来的最快。

这就是道家讲的祖德承负,道家承负观早在周易里既有鲜明的话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上阴德直予自身,这是现世福报,是最快的福报,若不大力行持 舍此其谁呢?为何说孝道第一德 也是祖德直予所致, 祖先乃树根,你树根强,你自然就好。祖上阴德直予自身,是最大最灵验的。自古以来,人们都会说,某某富贵乃祖上积德所致,济幽法就是达到祖上依然在做功德,祖上功德直予自身,所以现实感应最快。

这点很像现在很流行的西方灵学里边的家族排列,但是其实,西方的灵学研究和东南亚的法术体系,大多都是跟东方修道文化学的。我们道家几千年历史的传承, 你可想而知,作为一个中国人,咱们还不知道玄门的奥妙呢。流传外国的会是什么呢,只能是枝叶皮毛而已。

祖德承负,道家研究很深。祖上阴德直予自身叫做祖德承负,此道乃古已有之,百善孝为先,此话历史有几千年。二十四孝里的恣蚊饱血那个叫做吴猛,他就是南昌万寿宫的九州都仙太史吴真君,是拔宅飞升许真君的师友。

济幽的祖德承负,此理卓然,西方灵学所谓的家族,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是道门的因果观,叫做---承负。诸种福德之中,以此福德现世力量最大最快,其原理 古今各家都未深度解释,只有道门将此解释完美。其理论涉及,天地人三才真穴这个天人感应基本底蕴。 天穴天星 地穴地脉 人穴人经,因果传输乃发于此。也就是因果律的实际执行与排列,就是三才真穴的作用,这个高深理论可以解释一切法术数术的奥秘,就像紫微斗数星座与人,阴宅风水与人,二十四节气与人,经脉穴道针灸中药的君臣佐使与人等等。道家重视物质世界的奥妙,真正的修道者就像是不可见物的科学家,道法原理乃是实修观察发现,非空穴来风,也非形而上学。是物质世界,非肉眼可见物之真实规律而。此理,涉及多学科知识,堪舆,人体经脉穴道,因果律,时空能量,人体鬼神,等综合理论。

道家里边,老子讲的道德,并非是哲学而是科学,其实就像周天穴道,乃是先天上的,非后天人为所能改之,通乃自然通,打通的则不是先天,则是幻觉罢了。这就像是,扎针灸,有的灵,有的不灵。医家就言,得不得气。那气不是空气,而是先天祖气,是这个气才能改善经穴,而非凡针之作用。

经穴开合在于先天性命,性命归一在于道德!内修道外积德,才能复归于无极, 才能转变经穴。丹家观察,筑基结丹之功夫,凡为一善则丹亮一分,凡为一恶,则丹暗一层。此理昭然,原来道家讲的道德,非精神,乃是实在物质也!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本乎因果循于承负 ,无量善循环,用之既是修道,参赞化育与道合真。只有符合因果的法门才是大道,反之则是小术,自度无力更不可度人。

道本无我,只是运用,只有公道,没有私有,人之能动,天道好还,天地之气,炼石补天 ,因果承付,大道自然 。

简而言之,天地给我道,我还天地德。此乃天道好还。

第三篇 金刚经修行的心法与深层窍决

一 心法: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黄帝阴符经

绝利一缘用师十倍,是一切法门实修的理论,绝利一缘就是专注,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经声在嗡嗡,这就是定,就是三昧。人常怀疑说心能转物,在哪里?好像感觉不到。心乃本心,是万物本来一体那个心,不是大脑那个心。念到此境界,就达到了本心,就心想事成,就心能转物,也就灵验了能量就足了,就有十倍的效果,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将此保持下去,就超凡入圣了,修金刚经的心法就在于此。修任何法门的心法都在与此。

念到忘记自己是谁了,自己叫什么?在哪里?都忘完了。有时到此境,有的心性不够,就恐惧,就动念,这一动念,本心就起了幻妄,就想起了,奥! 自己是谁, 现在在哪里,但是本心的境界就没了,但是有个特别感受,就是。。。一想才知道自己是谁?那么不想呢?

你到底是谁?参!

修行要精专,金刚经包含一切法 ,要一生专修,精专乃是信心坚固的写照,因为深信所以精专,要下苦功夫,要把心力百分之八十都用在此,则世上无难事,仙佛由人做。

金刚经修法是般若空性力量,故而此法不会出现其他法门的那种翻种子现象,所以我最推崇金刚经,空性力量,可以一切化空,无翻种子现象。

翻种子就是有时修行一段,好像各种倒霉不顺,各种心情不佳,好像还不如没修之前呢?其实这是不懂的人就会认为,我这个修行怎么啦?出什么问题了?是不是担了什么魔扰了?这都是瞎猜,你还到不了让魔惦记的档次。其实很简单,就是翻种子。

个粪坑沉淀久了,看似清水,一翻下去,污垢就出来了,不是你被搅浑,而是本来就有污垢。所以呢,我推崇秽迹,推崇金刚经,正是因为百无禁忌空性力,无此现象。这个轮回,已经够麻烦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你明白,那粪坑其实不是你的,你本来都没有粪坑。擦擦鼻涕,去跑着玩吧,傻孩子,长点心吧!

二 窍决

金刚般若圆融无碍,为何圆融无碍?因是法界体性,本来如此,本来无碍.最初弘扬此法时,普传了一些窍决,还有一些可以说是更深层次的窍决现在宏传,深层次并非神奇,而是更深层次的启发修行者利他。大家要体会到修行的快乐,

快乐,是身心双重的愉悦,与穷富无关。

1 普渡疏文法

黄纸黑笔书写自身良愿疏文,此纸先画成一百或一千格子,格子里写上自身良愿,念一遍经填一普渡符覆盖愿文,填满于神佛前焚化,此法可以求愿,黄纸黑字红格子红度字,普度符就是覆盖字上,念一遍经写一个普度符,小愿一百个中愿一千个大愿一万个,开头写:天佛地母普度,底戳:同归金刚般若。与家书,般若台,都可一体齐修。

2 全家和合面

洗净手边念金刚经边加持面粉或豆沙,就是用手揉或搓,禀报愿望,蒸好大家吃全家和合面,全家和睦逐渐度化信仰,很有效。

3 施身非人旁生断法

金刚经加持自身物如,发肤甲,此可混合鸟食鱼食或面粉粮食等,布施旁生与水中或虚空鬼神, 类通施身解怨释结,施身断法理论本身就是金刚经,而此不可思议施身法,对于治疗疑慢性疾病化解冤亲债主,很有他法无可比拟之实效。

4 献血施身法

惭愧与传法恩师实修所悟中,还有一个施身法法的变通,般若献血施身法,于手臂抽血处,念金刚经红笔书普渡符百次,一遍一书,书写完毕后擦干去献血,此血乃金刚般若加持力,流通利益众生,此法化解血光之灾,法力无边,功德巨大。

5 转情缘为佛缘法

而今世界色欲熏心,诱惑极多,奉劝正沉迷于情欲纠葛的男女道友,还是尽快放手为上,虽是前缘早结,缘之一字,可转而不可求,故而夜长梦多,善缘也会转恶缘,有些缘,在没有到最后之前,无法判定究竟是善还是恶。别到最后,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古人言,得意处不可再往,功成身退,相忘江湖,望悟之。

转情缘为佛缘,这是一种我比较推崇,并且可操作的方法。今后的相处,就围绕修佛这个事情来交往,这就会转情缘为佛缘了,善莫大焉。来世或为师兄弟,或为师徒,解脱善缘也。

这个方法是,选择一处佛门圣迹,比如四大名山或佛舍利处或神仙显圣之处, 请金刚经感应录百本以上多多益善,带着去往在那里,二人跪下共诵念金刚般若经一至三部。

而后共同发愿:

惟愿三宝证见,护法加持,信士某与某,愿转情缘为佛缘,生生世世,愿舍俗情转为佛事,清净梵行,生如来家,两颗心已有金刚般凝固,爱已永驻遍法界中。

发愿三遍,将所带来的金刚经感应录布施给此地的善男信女结佛缘。

6 化解一切坟地镇破之般若封坟法

民间时常会遇到邪师镇破坟地风水之类的事,虽说心可转物,但恐一时难达本心,妄心不起作用,以至家人受害,诸种不安,若请地师破解,往往破来破去永无宁日。此法可修而禳之,依靠金刚般若神力,度邪术皈依正道,善莫大焉。

以金刚经千部共加持八个普度符黄布朱砂书写,中间画门形,布稍大,每次加持时禀报曰: 愿金刚般若神力护持天下一切坟茔祖墓不被邪师镇破永保后代昌盛。焚化于八方位即可,谁也破不掉了。此法没有反噬,阴阳两利。门的中间写普度符,如此,此坟茔八方聚灵护法善神,八方来的所有邪煞经过此方皆被普度。纯善之力,不用降服邪自归正,对立的永远是敌人,化敌为友,邪魔可变护法善神。

举报 回复 收藏 7912楼

作者:惭愧道长 时间:2014-01-28 11:12:00

7 送经法

无论是现实之中还是梦境之内,无论是遇到旁生还是非人,你记住这句话,直接就说,送你一部金刚经!金刚经修的好,乃有经之人,心发广大,可以布施法界。

此法经过我弟子在出体中和梦中尝试,非常不可思议。一切他法繁琐之功,此妙法一句话即可达到。

就是一句话 送你一部金刚经 !

8 迅捷现量功德法

此窍决是,运用阳间物质强力缘起,迅捷升起功德加持。方法是:

比如 车船飞机,在正启动那刻回向祈祷开始念经,在快速经过加持所经之地,记得一定要在正要飞起那一刻开始,车就是启动那一刻,加速的缘起,飞机则还有个飞升的加持,物质世界的缘起力最大,飞机,就是轮子收起那一刻,开始发愿念经。此法可利益所经过之地一切众生,升起福报智慧速度提升很快。

以上窍决,当深悟之。法以心领,法门产生的能量,最终还是要靠我们的心来引导去做功。这个法界之中,如同网络一般,就叫做业网,修行人发心修行,你是可以影响整个法界的。修行人不要觉得自己卑微,实际上这个世界,离不得你,离了你也许就会影响很多人和事,很多人和事也许因你而不同。出离心,并非出家,而是能放下.能够看破放下的修行人,则是算作一般修行人,再高一层,看破放下还能再担起来的高人,则是可以世出世间三界任意纵横的。看破放下还能再担起来,这才是大机大用的真功夫。

所以一定要明白,此法门一切法都是无我利他之慈悲心,福报,就是利他,一定得是利益到人家了,才有回报,这是关键。要时刻处处养成利他的习惯。文殊菩萨净行品,那就是习惯,文殊菩萨的习惯。

仙佛与凡夫的分别,就在这个习惯,不仅行为,包括起心动念,都转变,处境逢源,一个事物到了面前,凡夫怎么想?都是想我能得到什么?仙佛怎么想?都是想,我能给予什么?这就是最根本的不同。

所以 仙佛是最富有的人 为何呢?能处处给予人家的 那他自身一定是极其富有啊 不然怎么给予呢?这道理,也就是,福报福报,福德回报 ! 伸手抓取

的,一定是极其缺少的,往外布施的,一定是极其富有的。万法之中,回报回来的,才是你所能得到的。越给越有,越要越无,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以此文祝愿道友大众新春吉祥,都能够实修金刚般若,发心无我利他.惭愧愿以所有殊胜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具足现世无量大福报大智慧大神通。

第11篇:金刚经启请

金剛經启請

爐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香薰。吾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吾佛獻全身。香雲蓋菩薩大菩薩。(三稱)

奉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华菩薩。奉請金剛国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奉請金剛索菩薩。

開經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數能相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觧如來真實義。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金剛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五九時佛在有衛華國園。 與大比丘比丘倪。众生无量无邊。鑄生人俱。 善現启請分第二

時長老金菩提。在大众中。即從座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來善護念鑄菩薩。善箸鑄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金菩提。如铸所說。如來善護念鑄菩薩。善箸鑄菩薩。铸今諦聽。當為铸說。善男子。善女人。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預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金菩提。鑄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定众生之類。偌卵生。偌胎生。偌濕生。偌化生。偌有色。偌无色。偌有想。偌无想。偌非有想非无想。我通令入无量铸华光而度脫之。如是度脫无量无數无邊众生。實有住无住众生得度脫者。金菩提。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庙行有住分第四

復次金菩提。菩薩於法。應有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杵法布施。金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法相。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可思量。世尊。金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可思量。金菩提。菩薩无住法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金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現分第五

金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是实相。佛告金菩提。佛所有相。皆是真相。福

見鑄相虚相。即見如來。如來立後五万万亿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有量千萬佛所。種鑄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金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鑄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正信稀有分第六

金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众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吗?佛告金菩提。莫作是說。是众生。有復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法相。亦有非法相。是众生。铸心取相。則為著我人众生寿者。偌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偌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有得无說分第七

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金菩提。如來有所說法耶。金菩提言。如我觧佛所說義。已有定法。名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亦已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法。皆可取。不可說。所以者何。一定聖賢皆以有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金菩提。於意雲何。佛主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十五寶、一十九寶以用。是人所得福德。是為多吗?金菩提言。甚多。世尊。是福德。即是福德性。是如來說得福德多。偌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金菩提。一定鑄佛。及佛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金菩提。所謂佛法者。即是佛法。

一相有相分第九

金菩提。於意雲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金菩提言是也。须陀洹名為入流。而有无所入。有无住色聲香味杵法。是名须陀洹。金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金菩提言。是也。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无往來。是名斯陀含。金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无不來。是名阿那含。金菩提。於意

雲何。木鑼漢能作是念。我得木鑼漢道?金菩提言是也。實无有法。名木鑼漢。世尊。我得金木鑼漢道。即為著我人众生铸华光者。世尊。佛說我得无爭三界。人中最為第一。世尊。我不作念。我是金木鑼漢。世尊。我得金木鑼漢道。世尊則不說金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金菩提實有所行。而名金菩提。是樂金剛藏行。

莊嚴凈土分第十

金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世尊。莊嚴佛土者。即是莊嚴。是名莊嚴。是顧金菩提。鑄菩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众法生心。應有所住而生其心。金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金菩提言。甚大世尊。佛說虚身。是名大身。

有為福勝分第十一

金菩提。於意雲何。是鑄佛法。是為多吗?金菩提言。甚多世尊。但鑄佛法尚多无數。金菩提。我今實言告铸。铸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爾所行佛法。以用布施。得福多吗?金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金菩提。铸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金菩提。佛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且世間天人鑼漢。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东有之法。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尊重弟子。

如鍅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金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金菩提。是經名為金剛播奈智慧。以是名字。铸當奉持。所以者何。金菩提。佛說播奈智慧。即是播奈智慧。是名播奈智慧。金菩提。於意

雲何如來有所說法?金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有所說。金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如來說世界。既是世界。是名世界。金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世尊。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金菩提。铸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甚多等佛法持用布施。设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靜分第十四

爾時金菩提。聞說是經。深觧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尚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东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也是虚相。是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觧受持。不足為難。偌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众生。得聞是經。信觧受持。是人即為第一东有。佛告金菩提。如是如是。偌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东有。金菩提。如來說第一智慧。即是第一智慧。是名第一智慧。金菩提。忍辱智慧。如來說是忍辱智慧。是名忍辱智慧。是金菩提。菩薩應住而不住一且相。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杵法生心。應生有所住心。铸心有住。即為非住。是佛說菩薩心。不应住色布施。

金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金菩提。无量铸华光所得金钢墢。此法有實有虛。金菩提。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菩提。當來之世。铸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金菩提。尚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觧說。金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无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尚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无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如來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金菩提。偌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众生見。寿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觧說。金菩提。在在處處。尚有此經。一定世間天人菩薩、鑼漢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已助花香。而散此處。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金菩提。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偌為人輕賤。是人罪業。應墜惡道。以今世人經行顧。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

究竟有我分第十七

爾時金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金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度脫一且众生。度脫一且众生已。而不執著有一众生得度脫者。金菩提。菩萨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菩薩。所以者何。金菩提。實有住无住法相。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者。即是菩薩。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无量铸华光佛所。有法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金菩提。如來所行。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於是中有實有虛。是如來說。一定五墢皆是佛法。金菩提。所言一定五墢者。即是一定五墢。是名為一定五墢。金菩提。人身長大。金菩提。菩薩亦如是。铸作是言。我當度脫无量众生。是名菩薩。金菩提。實有住法相者是名真菩薩。金菩提。菩萨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名菩薩。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是莊嚴。是名莊嚴。金菩提。菩萨通達有住无住法相者。如來說名是真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佛告金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众生。偌幹種心。如來悉知。如來說鑄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金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金菩提。於意雲何。佛主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十五寶、一十九寶以用。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吗?如是。世尊。此人已是因緣。得福甚多。金菩提。铸福德有實。如來說得福德多。已不執著福德相顧。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金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金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鑄相見?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鑄相見。如來說鑄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鑄相具足。

是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金菩提。铸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铸人言如來有所說法耶。不能觧我所說顧。金菩提。說法者。无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金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众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吗?佛言。金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金菩提。众生众生者。如來說非众生是名众生。

可得分第二十二

金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為有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金菩提。我於无量铸华光佛所。乃至能有五時三菩提心可得。是名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金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分別我相。人相。众生相。铸华者相。修一定善法。即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金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是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金菩提。铸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住须彌山王。如是等十五寶聚。佛主持用。设复有人以此播奈智慧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以此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所不能及。

化有所化分第二十五

金菩提。於意雲何。铸等如來作是念。我當度众生。金菩提。莫作是念。實有众生如來度者。倘有众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是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金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实虚相分第二十六

金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五十二相觀如來?金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五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金菩提。铸以五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金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觧佛所說義。應以五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铸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以音聲求我。即能見如來。

无斷无滅分第二十七

金菩提。铸作是念。如來以具足相顧。得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金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以具足相顧。得无量铸华光一時五宗三分菩提心。金菩提。铸铸作是念。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接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金菩提。铸佛主以滿一寶、十一寶、一十五寶、一十九寶、二十一寶、二十五寶、二十九寶、一百零一寶、一百五十寶、一百九十寶、二百五十寶、二百九十寶。一千五百寶、一千九百寶。三千五百寶、三千九百寶。一萬五千寶。一萬九千寶、四萬九千寶。五十萬五千寶。五十萬九千寶。五百萬一千寶。九百五十萬亿千寶。五萬萬亿千寶。一百五十萬亿千寶。一百九十萬亿千寶。等世界。持用。铸佛主以满、五十萬萬亿千寶橃修行。法修行。铸修行。燃修行。墢修行。无量铸华光橃修行。设复有人知一定五法,得成於忍。此鑄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金菩提。以菩薩。不執著福德相顧。金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執著福德。金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說不執著福德性。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金菩提。铸华有人言。如來偌來偌去。偌坐偌臥。是人觧我所說義?如來者。有所從來。亦有所去。是名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金菩提言。铸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平坦无礙。於意雲何。是菩薩众。是為多吗?金菩提言。甚多。世尊。偌是菩薩众實有者。佛說是菩薩众。所以者何。佛說菩薩众。即是菩薩众。是名菩薩众。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是世界。是名世界。铸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是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金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金菩提。铸华人言。佛說我見。人見。众生見。铸华者見。金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觧我所說義?世尊。是人觧如來所說義。世尊。說我見。人見。众生見。铸华者見。是名我見。人見。众生見。铸华

者見。金菩提。發无量铸华光五時三菩提心者。於一定五墢。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觧。金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是法相。是名法相。

真心有住分第三十二

金菩提。佛主以滿无量世界七寶十五寶持用。铸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一定有為法。如无量华光。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金菩提。及比丘。比丘倪。優婆塞。優婆姨。一定世間天人金木鑼漢。聞佛所說。捷大传喜。信受奉行。

金鋼贊

斷疑生信。一吾即宗。頓望人法。觧真悟。 播奈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嘆无窮。 决定宝莲生。護法藏菩薩。大菩薩。(三稱)

第12篇:金刚经_拼音电子版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xiānɡzàn香赞

lúxiānɡzhàruîsuíchùjiãxiánɡyúnfǎjiâmãnɡxūn

zhūfïhǎihuìxīyáowãn

zhūfïxiànquánshēn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chãnɡyìfānɡyīn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námïxiānɡyúnɡàipúsàmïhēsà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námïběnshīshìjiāmïuníf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jìnɡkǒuyâzhēnyán净口业真言

ōngxiūlīxiūlīmïhēxiūlī

xiūxiūlī

sàpïhē唵 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

jìnɡsānyâzhēnyán净三业真言

ōngsuōwǎpïwǎshúdùsuōwǎdámósuōwǎpïwǎshúdùhàn唵 娑嚩婆嚩秫度 娑嚩达摩 娑嚩婆嚩秫度憾

āntǔdìzhēnyán安土地真言

námïsānmǎnduōmǔtuïnánōng

dùlūdùlū

dìwěisuōpïhē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 地尾 娑婆诃

pǔɡōnɡyǎnɡzhēnyán普供养真言

ōngyãyãnánɡsānpówǎ

wárìlàhōng唵 誐誐曩 三婆嚩 韈日啰斛

fânɡqǐnɡbājīnɡānɡ奉请八金刚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fânɡqǐnɡqīnɡchúzāijīnɡānɡfânɡqǐnɡpìdújīnɡānɡ奉请青除灾金刚 奉请辟毒金刚

fânɡqǐnɡhuánɡsuíqiújīnɡānɡfânɡqǐnɡbáijìnɡshuǐjīnɡānɡ奉请黄随求金刚 奉请白净水金刚

fânɡqǐnɡchìshēnɡhuǒjīnɡānɡfânɡqǐnɡdìnɡchízāijīnɡānɡ奉请赤声火金刚 奉请定持灾金刚

fânɡqǐnɡzǐxiánjīnɡānɡfânɡqǐnɡdàshãnjīnɡānɡ奉请紫贤金刚 奉请大神金刚

fânɡqǐnɡsìpúsà奉请四菩萨

fânɡqǐnɡjīnɡānɡjuànpúsàfânɡqǐnɡjīnɡānɡàipúsà

fânɡqǐnɡjīnɡānɡsuǒpúsàfânɡqǐnɡjīnɡānɡyǔpúsà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 奉请金刚语菩萨

fāyuànwãn发愿文

qǐshǒusānjiâzūnɡuīyīshífānɡfï稽首三界尊 归依十方佛

wǒjīnfāhïnɡyuànchícǐjīnɡānɡjīnɡ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shànɡbàosìchïnɡēnruîyǒujiànwãnzhě

xiàjìsāntúkǔxīfāpútíxīn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jìncǐyíbàoshēntïnɡshēnɡjílâɡuï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yúnhãfàn云何梵

yúnhãdãchánɡshîujīnɡānɡbúhuàishēn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fùyǐhãyīnyuándãdàjiānɡùlì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yúnhãyúcǐjīnɡjiūjìnɡdàobǐàn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yuànfïkāiwēimìɡuǎnɡwâizhînɡshēnɡshuō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kāijīnɡjì开经偈

wúshànɡshânshēnwēimiàofǎ

bǎiqiānwànjiãnánzāoyù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wǒjīnjiànwãndãshîuchíyuànjiěrúláizhēnshíyì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áoqínsānzànɡfǎshījiūmïluïshíyìjīnɡānɡbōrěbōluïmìjīnɡ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fǎhuìyīnyïufēndìyī法会因由分第一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rúshìwǒwãnyīshífïzàishâwâiɡuïqíshùjǐɡūdúyuán

ěrshíshìzūnshíshí

zhuïyī

huán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yǔdàbìqiūzhînɡqiānârbǎiwǔshírãnjūchíbōrùshâwâidàchãnɡqǐshífànshíqìshōuyīb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

yúqíchãnɡzhōnɡcìdìqǐyǐ

xǐzúyǐ

fūzuîãrzuî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zhìběnchù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shànxiànqǐqǐnɡfēndìâr善现启请分第二

shízhǎnɡlǎoxūpútízàidàzhînɡzhōnɡyîujiānzūnnánzǐzhùyîuxīzhuïdì

jícïnɡzuîqǐ

piāntǎn

shìshàn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hãzhǎnɡɡōnɡjìnɡãrbïfïyán

shànfùzhǔzhūpúsà

xīyǒushìzūn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rúláishànhùniànzhūpúsà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shànnǚrãnfā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tíxīnyúnhãxiánɡfúqíxīnfïyánshànzāishànzāi

xūpútí

rúrǔsuǒshuōrǔjīndìtīnɡ

rúláiyīnɡyúnhã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shànhùniànzhūpúsàshuōshànnánzǐshànfùzhǔzhūpúsàshànnǚrãn

dānɡwâirǔ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

fā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tíxīn

shìzūnyuànyàoyùwãn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yīnɡrúshìzhùrúshìxiánɡfúqíxīnwěirán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dàshânɡzhânɡzōnɡfēndìsān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fïɡàoxūpútízhūpúsàmïhēsàyīnɡrúshìxiánɡfúqíxīnruîluǎnshēnɡruîtāishēnɡruîshīshēnɡ

ruîyǒuxiǎnɡ

ruîwúxiǎnɡ

ruîrú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suǒyǒuyíqiâzhînɡshēnɡzhīlâiruîhuàshēnɡfēiyǒuxiǎnɡruîyǒusâfēiwúxiǎnɡwúsh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ruîwúsâ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wǒjiēlìnɡrùwúyúniâpánãrmiâdùzhīwúbiānzhînɡshēnɡ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shìmiâdùwúliànɡdùzhěhãyǐɡù

shíwúzhînɡshēnɡdãmiâ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xūpútíruîpúsàyǒuwǒxiànɡrãnxiànɡzhînɡjífēipúsà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shēnɡxiànɡshîuzhěxiànɡ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miàohãnɡwúzhùfēndìsì妙行无住分第四

fùcìshīshīxūpútípúsàyúfǎbúzhùshēnɡ

yīnɡwúsuǒzhùxiānɡ

wâi

xínɡyúbùchù

fǎbù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suǒwâibúzhùsâbùshīxūpútí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púsàyīnɡrúshìbùshī

búzhùyúxiànɡ

hãyǐɡùxūpútíshìzūn

yúxūpúfúyě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ruîpúsàbúzhùxiànɡbùshīyìyúnhãtíqífúdãbùkěsīliánɡ

fúyě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dōnɡfānɡxūkōnɡkěsīliánɡfǒusìwãishànɡxiàxūkōnɡ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nánxīběifānɡxūpútí

kěsīliánɡfǒu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shìzūnpúsàwúzhùxiànɡbùshī

fúdãyìfùrúshìbù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kěsīliánɡxūpútípúsàdànyīnɡrúsuǒjiàozhùrúlǐshíjiànfēndìwǔ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xūpútíyěshìzūnyúyìyúnhã

kěyǐshēnxiànɡjiànrúláifǒu

hãyǐɡù

fú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bùkěyǐshēnxiànɡdãjiànrúláijífēishēnxiànɡ

rúláisuǒ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shuōshēnxiànɡjiēshìxūwànɡ

fïɡàoxūpútí

fánsuǒyǒuxiànɡ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ruîjiànzhūxiànɡfēixiànɡ

jíxiànrúlái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zhânɡxìnxīyǒufēndìliù正信希有分第六

xūpútíbïfïyánshuōzhānɡjùláimiâhîushēnɡxìnxīnshìzūn

pōyǒuzhînɡshēnɡ

dãwãnrúshìyán

rúnãnɡ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shēnɡshíxìnfǒuhîuwǔbǎisuìyǐcǐwãishí

fïɡàoxūpútí

mîzuîshìshuōyúcǐzhānɡjù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yǒuchíjiâxiūfúzhědānɡzhīshìrãn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

bùyúyìfïârfïsānsì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wǔfïãrzhînɡshànɡēnwãnshìzhānɡjùzhīxījiànyǐyúwúliànɡqiānwànfïsuǒzhînɡzhūshànɡēn

xūpútí

rúláixīhãyǐɡù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nǎizhìyíniànshēnɡjìnɡxìnzhě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shìzhūzhînɡshēnɡdãrúshìwúliànɡfúdã

rãnxiànɡ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

shìzhūzhînɡshēnɡwúfùwǒxiànɡ

zhînɡshēnɡxiànɡ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shîuzhěxiànɡwúfǎxiànɡyìwúfēifǎxiànɡshēnɡruîxīnqǔxiànɡjíwãizhuïwǒrãn

rãn

hãyǐɡùzhînɡshēnɡshîuzhězhînɡshēnɡ

shìzhūzhînɡshîuzhě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ruîqǔfǎxiànɡjízhuïwǒ

zhînɡshēnɡ

rãn

hãyǐɡùshîuzhěrúláichánɡ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

ruîqǔfēifǎxiànɡshìɡùbùyīnɡqǔfǎshuōrǔděnɡbìqiūjízhuïwǒ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bùyīnɡqǔfēifǎzhīwǒshuōfǎ

yǐshìyìɡù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

rúfáyùzhě

fǎshànɡyīnɡshě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hãkuànɡfēifǎ何况非法?

wúdãwúshuōfēndìqī无得无说分第七

xūpútítíyãyìyúyìyúnhã

rúláidã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xūpútíyán

rúwǒjiěfïsuǒshuō

yìwúyǒudìnɡ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rúláiyǒusuǒshuōfǎyã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wúyǒudìnɡfǎmínɡ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tíhãyǐɡùjiēbùkěqǔyíqiâxiánshânɡ

bùkěshuō

fēifǎ

fēifēi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fǎrúláikěshuō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rúláisuǒshuōfǎfǎsuǒyǐzhěhã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

jiēyǐwúwãifǎãryǒuchābiã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īfǎchūshēnɡfēndìbā依法出生分第八

xūpútíbǎoyányǐyînɡbùshīshânduōyúyìyúnhã

ruîrãnmǎnsānqiāndàqiānshìjiâqī

nìnɡwãiduōfǒu

xūpútí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shìrãnsuǒdãfúdãhãyǐɡù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shìzūn

shìfúdã

jífēifúdãxìnɡ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shìɡùrúláishuōfúdãduō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ruîfùyǒurãnwâitārãnshuōyúcǐjīnɡzhōnɡ

shîuchínǎizhìsìjùjìděnɡ

xūpútí

yíqiâzhūfï

xūpú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qífúshânɡbǐhãyǐɡù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jízhūfï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tífǎtísuǒwâifïfǎzhějífēifïfǎyíxiànɡwúxiànɡfēndìjiǔ

jiēcïnɡcǐjīnɡchū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xūpútítuïhuánɡuǒfǒumínɡwãirùliúfǎyúyìyúnhãxūpútíyánãrwúsuǒrù

xūtuïhuánnãnɡzuîshìniànfúyě

shìzūn

hãyǐɡù

xiānɡ

wǒdãxūxūtuïhuánwâi

chù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búrùsâ

shēnɡ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shìmínɡxūtuïhuánxūpútíyúyìyúnhã

sītuïhánnãnɡzuîshìniàn

wǒdãsī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tuïhánɡuǒfǒumínɡyìwǎnɡláixūpútínuïhánɡuǒfǒumínɡwãibùláixūpútíluïhàndàofǒuxūpútíyánfúyěshìzūnhãyǐɡùsītuïhán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ãrshíwúwǎnɡláiyúyìyúnhãxūpútíyán

shìmínɡsītuïhán

wǒdãāānuïhán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ānuïhánnãnɡzuîshìniànfúyě

shìzūn

hãyǐɡù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ãrshíwúbùláiyúyìyúnhãxūpútíyánshìzūnrãn

shìɡùmínɡānuïhánāluïhànnãnɡzuîshìniànfúyě

shìzūn

hãyǐɡù

wǒdãāshíwúyǒu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fǎmínɡāluïhàndàojíwãizhuïwǒshìzūnruîāluïhànzuîshìniànzhînɡshēnɡ

shîuzhě

rãnzhōnɡzuìwãidìyī

wǒshìlíyùāshìzūnzãbù

ãr

wǒdãāluïhàn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fïshuōwǒdãwúzhânɡsānmâishìzūn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shìdìyīlíyùāluïhànluïhànshìzūn

wǒbúzuîshìniàn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wǒruîzuîshìniàn

wǒdãāluïhàndào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shuōxūpútíshìyàoālánnuïhãnɡzhěmínɡxūpútíshìyàoālánnuïhãnɡ

yǐxūpútíshíwúsuǒxínɡ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zhuānɡyánjìnɡtǔfēndìshí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fïɡàoxūpútífǎyǒusuǒdãfǒuwúsuǒdãyěyúyìyúnhãshìzūn

rúláixīzàirándēnɡfïsuǒrúláizàirándēnɡfïsuǒ

yú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fúyě

yúfǎshí

fú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xūpútíyúyìyúnhã

púsàzhuānɡyánfïtǔfǒu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shìzūnhãyǐɡùjífēizhuānɡyán

shìmínɡzhuānɡyán

shì也,世尊。何以故?

zhuānɡyánfïtǔzhěɡùxūpútí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zhūpúsàmïhēsàbùyīnɡzhùshēnɡ

yīnɡrúshìshēnɡqīnɡjìnɡxīnxiānɡ

wâi

chù

fǎshēnɡ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bùyīnɡzhùsâshēnɡxīnxīn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yīnɡwúsuǒzhùãrshēnɡqíxīnxūpútíhãpìrúyǒurãn

shēnrúxūmíshānwánɡ

shìzūn

yúyìyúnhãyǐɡù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shìshēnwãidàfǒuxūpútíyánshândà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fïshuōfēishēnshìmínɡdàshēnwúwãifúshânɡfēndìshíyī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xūpútíyúyìyúnhãduōshìzūnrúhãnɡhãzhōnɡsuǒyǒushāshùshìzhūhãnɡhãshā

nìnɡwãiduōfǒu

rúshìshāděnɡhãnɡhã

xūpútíyán

shânxūpú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dànzhūhãnɡhãshànɡduōwúshù

hãkuànɡqíshā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tíwǒjīnshíyánɡàorǔruîyǒushànnánzǐshànnǚrãnyǐyînɡbùshī

yǐqībǎodãfúduōruîshànnán

wâi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mǎněrsuǒhãnɡhãshāshùsānqiāndàqiānshìjiâfǒuzǐxūpútíyánshànnǚrãnshânduōshìzūn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

fïɡàoxūpútí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yúcǐjīnɡzhōnɡ

nǎizhìshîuchísìjùjìděnɡ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tārãnshuōãrcǐfúdãshânɡqiánfúdã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zūnzhînɡzhânɡjiàofēndìshíâr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fùcìzhīcǐchùfïtǎmiàoxūpútísuíshuōshìjīnɡrãn

nǎizhìsìjùjìděnɡ

jiēyīnɡɡōnɡyǎnɡ

dānɡrú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yíqiâshìjiāntiānhãkuànɡyǒurãndānɡzhīshìrãn

āxiūluï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jìnnãnɡshîuchídúsînɡ

chãnɡjiùzuìshànɡdìyīxīyǒuzhīfǎ

ruîzūnzhînɡdìzǐ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xūpútí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ruîshìjīnɡdiǎnsuǒzàizhīchùjíwãiyǒufï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rúfǎshîuchífēndìshísān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ěrshíxūpútíbïfïyánfïɡàoxūpútí

shìzūn

dānɡhãmínɡcǐjīnɡ

wǒ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děnɡyúnhãfânɡchíluïmì

shìjīnɡmínɡwãijīnɡānɡbōrěbō

suǒyǐzhěhã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yǐshìmínɡzìrǔdānɡfânɡchí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xūpútífïshuōbōrěbōluïmìjífēibōrěbōluïmìshì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mínɡbōrěbōluïmì名般若波罗蜜。

xūpútíbïfïyánshìzūnyúyìyúnhã

rúláiyǒusuǒshuōfǎfǒu

xūpútí

xūpútí

sānshân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rúláiwúsuǒshuō

yúyìyúnhãxūpútíyán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qiāndàqiānshìjiâsuǒyǒuwēichãnduōshìzūnxūpútírúláishuōshìjiâhãzhūwēichãnfēishìjiârúláishuōfēiwēichãnshìmínɡshìjiâ

fúyě

shìmínɡwēichãn

yúyìyúnbùkěyǐ

shìwãiduōfǒu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xūpútíshìzūn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kěyǐsānshíârxiànɡjiànrúláifǒuhãyǐɡù

jíshìfēixiànɡ

shànnǚrãn

shìmínɡsānshíâryǐhãnɡhãshāděnɡ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sānshíârxiànɡdãjiànrúlái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rúláishuōsānshíârxiànɡxiànɡxūpútí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ruîyǒushànnánzǐruîfùyǒurãn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shēnmìnɡbùshīděnɡyúcǐjīnɡzhōnɡnǎizhìshîuchísìjùjì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wâitārãnshuōqífúshânduōlíxiànɡjìmiâfēndìshísì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ěrshíãrbïfïyánxūpútíwãnshuōshìjīnɡxīyǒushìzūn

shēnxiâyìqùtìlâibēiqì

wǒcïnɡruîfùyǒu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fïshuōrúshìshânshēnjīnɡdiǎn

shìzūn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xīláisuǒdãhuìyǎnrãndãwãnshìjīnɡdānɡzhīshìrãnxiànɡzhěwâicãnɡdãwãnrúshìzhījīnɡxìnxīnqīnɡjìnɡ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

jíshēnɡshíxiànɡ

shìzūn

shìshíshìzūnruîdānɡlái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chãnɡjiùdìyīxīyǒuɡōnɡdã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jíshìfēixiànɡshìɡùrúláishuōmínɡshíxiànɡxìnxiâshîuchí

bùzúwãinán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wǒjīndãwãnrúshìjīnɡdiǎnshìhîuwǔbǎisuì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qíyǒuzhînɡshēnɡhãyǐɡù

dãwãnshìjīnɡ

xìnxiâshîuchí

wúrãnwǒxiànɡjíshìfēi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shìrãnjíwãidìyīxīyǒuxiànɡ

cǐrãnwúwǒxiànɡ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wúzhînɡshēnɡxiànɡwúshîuzhěxiànɡsuǒyǐzhěhãrãnxiànɡzhînɡshēnɡxiànɡ

shîuzhěxiànɡ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jíshìfēixiànɡxiànɡhãyǐɡùfïɡàoxūpútíbùjīnɡbúbùbúwâití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líyíqiâzhūxiànɡrúshì

rúshì

jímínɡzhūfïruîfùyǒurãn

dãwãnshìjīnɡ

xūpú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dānɡzhīshìrãnshânwãixīyǒu

hãyǐɡù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rúláishuōdìyībōluïmì

jífēidìyībōluïmì

shìmínɡdì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ībōluïmì一波罗蜜。

xūpútírěnrǔbōluïmìhãyǐɡù

rúláishuōfēirěnrǔbōluïmìxūpútí

shì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mínɡrěnrǔbōluïmìɡējiãshēntǐxiànɡ

rúwǒxīwãiɡēlìwánɡ

wúzhînɡshēnɡ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wǒyúěrshíwúwǒxiànɡ

wúrãnxiànɡ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wúshîuzhěxiànɡhãyǐɡù

ruîyǒuwǒxiànɡ

rãnxiànɡzhînɡ

yîuniànɡuî

wúrãn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wǒyúwǎnɡxījiãjiãzhījiěshíshēnɡxiànɡshîuzhěxiànɡ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yīnɡshēnɡchēnhân

yúěrsuǒshì

xūpútí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qùyúwǔbǎishìzuîrěnrǔxiānrãnxiànɡwúzhînɡshēnɡxiànɡ

wúwǒxiànɡshìɡù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wúshîuzhěxiànɡ

xūpútí

bù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púsàyīnɡlíyíqiâxiànɡyīnɡzhùsâshēnɡxīnfāānîuduōluïsānmiǎosānpútíxīn

xiānɡ

wâi

chù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bùyīnɡzhùshēnɡruîxīnyǒuzhù

fǎshēnɡxīn

fïshu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yīnɡshēnɡwúsuǒzhùxīn

jíwãifēizhù

shìɡù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púsàxīnbùyīnɡzhùsâbùshī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xūpútíshīpúsàwâilìyìyíqiâzhînɡshēnɡɡù

yīnɡrúshìbù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rúláishuōyíqiâzhūxiànɡjíshìfēixiànɡyîushuōyíqiâzhînɡshēnɡ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

佛教经典普及丛书之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jífēizhînɡshēnɡyǔzhěxūpútírúláishìzhēnyǔzhěshíyǔzhěrú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bùkuánɡyǔzhěxūpútíbúyìyǔzhě

cǐfǎwúshíwúxūrúrãnrùànrúrãnyǒumù

xūpútí

ruî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rúláisuǒdãfǎ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ruîpúsàxīnzhùyúfǎãrxínɡbùshīpúsàxīnbúzhùfǎãrxínɡbùshījiànzhǒnɡzhǒnɡsâ

jíwúsuǒjiàn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

rìɡuānɡmínɡzhào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xūpútídānɡláizhīshì

ruîyǒushànnánzǐ

shànnǚrãn

nãnɡ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yúcǐjīnɡshîuchídúsînɡxījiànshìrãnjíwãirúláiyǐfïzhìhuì

xīzhīshìrãn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jiēdãchãnɡjiùwúliànɡwúbiānɡōnɡdãchíjīnɡɡōnɡdãfēndìshíwǔ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xūpútíshāděnɡshēnbùshīruîyǒushànnánzǐ

shànnǚrãn

chūrìfânyǐhãnɡhã

hîurì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zhōnɡrìfânfùyǐhãnɡhãshāděnɡshēnbùshī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fânyìyǐhãnɡhãshāděnɡshēnbùshīyǐshēnbùshī

rúshìwúliànɡbǎiqiānwànyìjiã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ruîfùyǒurãnwãncǐjīnɡdiǎn

xìnxīnbúnì

qífúshânɡbǐ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第13篇:金刚经说(李贽)

金刚经说(李贽)

《金刚经》者,《大般若经》之一也。吾闻经云:“金最刚,能催伏魔军,普济群品,故谓之金刚云。”人性坚利,物不能坏,亦复如是。故忍和尚为能大师说此经典,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便尔见性成佛,一何伟也!

说者谓,朱夫子曾辟此语,以为得罪于吾圣门。不知朱子盖有为也,盖见世人执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遗弃君亲之恩而自畔于教,故发此语,初非为全忠与孝,能尽道于君臣父子之间者设也。使其人意诚心正而伦物无亏,则虽日诵《金刚》,亦何得罪之有?今观朱夫子平生博极群书,虽百家九流,靡不淹贯,观其注《参同契》可见矣。然则学者但患不能正心耳。

夫诚意之实,在毋自欺;心之不正,始于有“所”。有“所”则有住,有住则不得其正,而心始不得自在矣。故曰:“心不在焉,视不见,而听不闻。”而生意灭矣。惟无所住则虚,虚则廓然大公,是无物也。既无物,何坏之有?惟无所住则灵,灵则物来顺应,是无息也。既无息,何灭之有?此至诚无息之理,金刚不坏之性,各在当人之身者如此。而愚者不信,智者穿凿,宋人揠苗,告子助长,无住真心,妄立能所,生生之妙,几无息灭,是自欺也。故经中复致意云:“应生无所住心。”是心也,而可与不忠不孝、削发异服者商量面目哉!

第14篇:《金刚经》诵读心得

佛学之道,博大精深;国学之体,综为儒、释(佛)、道三学。余自幼好读,儒家著述,前三十余载浅尝涉猎,于“修身、齐家、治国”之说,务得人生贵取天行之健,自强自励;道学尚自然,一部《道德经》,感悟万物同流、天道自然的君子慕“地载万物”之大厚德。但人近不惑,总有一个问题围绕心际而不得解,“君子自强,何堪群小落寞?君子厚德,奈何同流而去?”于是,年初以来即对佛学产生了研读之意。佛云人皆有佛性,自小即听闻祖父传讲“轮回报应”之说,足见佛学在国人心中影响之深。记得幼时登泰山,曾见《金刚经》之摩崖石刻;又在典籍中屡见《金刚经》为佛经之“母”。于是,借拜谒能仁寺之际,求得一本诵读之,初感晦涩,籍以己之国学修养,后渐知句读,渐识经意,渐为佛学之精深而摄受。

佛学尚“无为法”,尚“空我法相”,自得菩提之心智。“非法非非法、众生非众生”,等等,意似深奥,其实意旨为引人自见佛之本性,达无上遍正觉。佛学深奥,余尚不能深解,且自认很难达到“空空”之境,但唯觉佛学之修,实际上对中和之道,自利利人等人的修为大有裨益。儒学尚中庸之道,但引人多偏于“功利”之心、之行;道学倡“包容”之心,后世却偏于“遁世无为之行”。佛学却以“自度度人达彼岸”为要义,以大慈悲之心,怀平等之佛性,历百千万劫而明心见性,以证菩提。唐代佛学盛行,武则天诵读《金刚经》后写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回视五千年之华夏历史,身名大成于史籍者,必怀“大慈悲心”,去执着之意,去一己之私,怀济世、利生之心。执着于个人之穷达,必不成身业之增长。从此意讲,儒、释、道三学其本源是相通的,天道自然、万物一同、中道之道。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这在儒家讲“功成而身退”,在道家讲“飞生羽化”,而佛家,则讲“历劫而生”。从这一意义上,余比较推崇佛学的“历劫”论。大成者,必先受大劫。大劫之度,在自度度人的过程;度的过程,譬如“禅修”,实施一种自我的精神境界的“反思”。劫的历练,精神的反思,得以自度,进而以“空空”之心度他,则世间自清净也!余之理解,佛学之“施”、“戒”、“忍”于圆满的人生实是裨益良多!儒学讲“达则兼济天下”,“施”之表象;“日省三身”以正己,“戒”之体现;而“天道自然,包容万象”的胸怀,则是“忍”的表象。“施”、“戒”重于自我激励和修养,而“忍”则是较高的修养过程。佛学之“忍”的基础,是“大慈悲心”,即对万物的怜悯之心、平等之心、包容之心,“施”、“戒”形成了自我的好形象,但看到别人的不好的习惯、不好的行为时,怎么办?“忍”以度之!“忍”非不动,而是不以己之修为标准要求他人之等于自身,“忍”去贪、嗔、痴,重于自行,以待他人之自悟,自然世间平和,万物祥和了。在人在己,自是大功德之一件啦。

金刚之意,言学经之坚心;读经、修禅,以修炼的形式达以般若智慧的自悟。其实人的修炼也应如是,“行为成习惯、习惯成性格,性格定命运”,小善每为之,小恶渐弃去,久而行之,人自然成为真人了。而其中更为重要的,就如佛学将“发菩提心”般,关键要有善念,要有一个渐悟“空我法相”的心性,自利利他,自达达人,则自然是人世间一真佛啦!从此而言,“施”以养心,“戒”以去恶,而“忍”则求世间之大同了!

(11月5日读《金刚经》心得》

第15篇:金刚经讲话读后感

金刚经讲话读后感

身在军营,我们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我们走的路只能拐直角,我们睡的被子只能是方方正正的,我们的世界没有太多的五颜六色,我们眼里最多的是橄榄枝的绿色。或许这时,我们心里有很多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缺少了这么的在别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或许我们心里还有微微波浪,我也有过,但当我读完星云大师的《金刚经讲话》之后,一切都柳暗花明,一切的云开雾散了。

《金刚经》中,有一种智慧——实相般若。它是法界、真如以及开悟以后的本来面目。法界、真如以及涅槃,所有这一切又都称为实相实相的究竟是什么?《金刚经》是这样讲的:实相无相。为什么这样讲呢?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证到了三大定律。对这三大定律,我们可以用生活实践加以印证。释迦牟尼佛证到的第一个规律是:一切生命现象都在生老病死当中。就是说小到微生物,大到我们人类,都不离生老病死这个规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规律,就是要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第二个规律是:一切精神现象都在生住异灭当中。生,就是念头产生了;住,就是念念相续,相对稳定的状态;异,就是迁流变化;灭,就是消失了。第三个规律是:一切物质现象都在成住坏空当中。成,就是生成了;住,就是相对稳定;坏,就是缘散了;空,就消失了。

《金刚经》上讲,我相是虚妄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我相。但是我们一般人往往执著于我相,执著名是我的,利是我的,房屋是我的。其实有哪一种东西真正是你的呢?当死亡来临时,你被迫放下一切。与其死的时候你被迫得放下一切,还不如在你活着的时候就看破生死,早早地就放下对自我的执著。看破了生死,就打破了小我,就可以进入到菩萨无我的境地。我们凡夫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就在于有我。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如若无身,何患有之?”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偏颇,但是当我们不以人为本位地看待生态,看待社会的时候,也就释然了。当我们以自我或以扩大了的自我(集团的形式)为本位的时候,矛盾就来了,烦恼也就产生了。

当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状,能明白无我的道理已经很难,若能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就更难。因为我们毕竟都是社会人,都是在这个社会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认识,改变我们的行为,就犹如脱胎换骨,必然会是很艰难,很痛苦的。比如在学佛的初期:当有人无端地污辱你的时候,你的理智就会告诫你要忍耐,你需要用很强的理智才能压下去原有的嗔恨心、我慢心。这种对自我控制性的约束的确是很痛苦的。痛苦的根就

在于我执,因为执我为实,被别人污辱时才会感到很痛苦;当理智明白了我执是错,想强行断除我执时,就像忍痛割爱,内心里会产生强烈地碰撞,就愈发感到痛苦。在佛法里,把这种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不能忍却生要忍,叫做生忍。即难忍能忍,咬紧牙关也要忍。还有一种是法忍,就是领会佛法之后,按照佛法的道理慢慢地消磨自己的习气。另外就是无生法忍。这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因为甚深的禅定功夫,以众生之身为己之身,人我不二,具有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他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度化众生而不以为度。所以,他连忍的念头都没有,这就是无生法忍。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与人发生冲突。我时常问别人:“在我们汉字中,哪个字的频率出现最高呢?”就是这个“我”字。我现在在这里讲话,如果我不说“我”字,好像话都讲不下去了。当我讲到“我”时,就把我和大家对立了,这就把能所分开了,我是能讲,你们是能听。从语言文字的假名安立上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从境界上来说,千万不要有能所之分,而要能所两忘,参禅打坐要能所两忘,为人处事也要尽可能地能所两忘。我为什么要说尽可能呢?因为要想把佛法的道理落实到生活的实处是非常艰难的。我们人的惰性、习性是非常顽固的,我们社会的现实是非常严峻的,如果没有智慧的明灯为指引的话,是很可能半途而废的。所以,当我们面对自身及现实的种种状况,唯有以佛法的智慧为观照,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自己。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精神失常、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太过分地张扬了以人为本位的物质生活,使人眼花缭乱地招架于有形的物质供界,而心却是迷惑的、迷乱的。我们如果不懂得空的道理,对空视而不见,不去考虑生死的问题,一味地耽于声色之中,必然导致内心的空虚和堕落。以人的习性而言,人用理性去生活肯定比用感官去生活要艰难得多。但是人要想真正把握住自己的生命,使心澄净、自在,就必须要靠理智。理智的核心就是佛所亲证的般若智慧。

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很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人的时候因人而异,具有很多不同的方便法门。比如说生活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非常贪婪。因此《金刚经》上就有十度的法门,第一度就是布施。财布施,在别人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财物的帮助;在别人感到恐惧,或生命受到危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给予无畏的布施;还有一种是法布施,在所有的布施当中,法布施最为重要。因为通过使人明白道理这种布施,对人的帮助最为根本。这三种布施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另外,我们在行布施时要三轮体空,就像我现在给大家讲《金刚经》的时候,我不能有我的形象,不能有讲法的形象,也不能把你们看成一种被动的、机械的承受,也就是把能所和物都要空掉。因为一切贪恋功德的心,总是要落

在一种相对的境况之中。我们要想超越这种相对的境况,就要打破这种相对的东西。我们世间的学问有很大的成分就是由相对而产生的,因此它是很有局限性的。唯有佛法是超越这种相对的,所以我们说佛法无边。

在佛法的十度当中,我只举例说明布施这一度,其它的九度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其它九度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如果我们要想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这十个法门中任何一门深入进去都是可行的。如果我们能以这其中任何一个法门作为人生的指南,也就不会觉得做人难了。我们平常之所以觉得做人难,就是由于无论我们做什么,总是想做给别人看,我们如果不空掉自己,就是百般修饰,也超不出小我的框框,于是,便总有不如意的感觉。

《金刚经》虽然字眼生涩,但是,感觉意思浅显,不就是说明世界众生多姿多彩,像恒河沙一样不可胜数。但是,看完星云大师的讲解和分析,顿时感悟到“恒河沙”中所包含和谕示的内在的、深层次的道理。虽然世界有万物,万物有万态,但是,万宗逃不出“佛眼”,逃不出一个“平等”。如果我们能做到心境清净,做到六根、六识、六尘、四大都清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就能看透世间的一切因缘法则,平等对待众生,真正做到以一眼摄五眼,以一沙摄恒河沙,以一世界摄多世界,以一心摄众生心。做到与佛同体,而能起灭度无量众生之大悲也!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第16篇: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一):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祥和

《金刚经》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金刚般若\"象征般若智慧如同金刚,锐利无当,能够摧毁一切,它的特点在于破除。其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化因子,而且对现代人也有着诸多有益的启迪。佛法是愈病良药,但世人执药成病,故经文指出说法无法可说,得法而于法无得,以契证人现在的本来面目。《金刚经》具有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的原因也在于此。《金刚经》破除\"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污染人心性的尘埃,主张保持心灵的空明,不可为其束缚,因此必须予以破除。\"色、声、香、味、触、法\"六种,佛语里称为\"六境\",六境本属物质或观念世界的构成,但从因果关系上讲属于人所把握的对象,故又称\"六尘\".六尘的言外之意是人的感官被蒙蔽,使主体的心性向外索求,蒙染尘埃。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色、香、味、触、法布施\",是把心性的无所住与被尘俗世界污染的尴尬现实进行比较。在佛看来,俗人无不在这三界里受苦受难,一生下来就染上诸因缘的业力,并继续蒙染现世的利欲,以致今生今世,甚至来世都无法偿还尽业报的苦恼。而造成人迷失真心真性的媒介就是人自己的感官和思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能思能想之心。因此,六境是六根的染缸,人目之见色、耳之闻声、鼻之嗅味、身体之触觉事物、心官之把捉妄念,没有一样不是浊气滞重,置身其境,再返清归空就难了。

《金刚经》认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我空法亦空。在粉碎我、法的基础上,金刚般若进一步破除佛相。即使如来的一切外在之相,也都是假象。如来以身象出现是为了顺应世人常情。为防世人\"断灭\"之见而权立虚名,所以\"三十二相\"皆是假象。除此之外,《金刚经》还破除一切物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文结束时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牟尼本人放弃王子的地位,一心走向佛的清净世界,我觉得他一定对他所处的时代的肮脏事物有非常刻骨铭心的认识体验,他对现世的角逐深恶痛绝的这些理论,一定也是他本人饱经人生磨难后才向世人奉献的厚爱。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在欲海中沉沦,在世俗的物质利害中失性迷本的,便会感受到佛氏之语中的真挚告诫。

金刚般若对外相、虚无、佛法毫不留情的破除,以睿智深邃的金刚慧目洞察大千世界的一切,虽然万象纷纭迁变不停,生活于其中的主体,却不失本心的宁静,因为他的心已不住于任何一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表现了佛法的空明之境。佛起拈花指之手势,闭目合唇未言。而内外之清净,法度之澄明,昭然偈言。《金刚经》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这首《见性偈》,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了。慧能负薪,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出家求法,经由五祖弘忍的点化,而成为衣钵传人。无住生心,便是自在解脱的人生,便能以开放的胸襟应宇宙自然自由自在的清纯之美,一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法是佛法\".《金刚经》关于空间的理论分析室非常独特的。释迦牟尼以十方上下虚空作比喻来形容人的福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佛教无位法中最上位无为法中的概念,即非因缘和合而成的、元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的空间,它是无边无际、永无变易的,足以容纳一切物质现象的\"空洞\"式空间。广漠无极的虚空是具体物质的凭依。释迦牟尼连着用十个方向来表示人对虚空的方位感觉,它们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上下。人对虚空的感觉是模糊的,也是清晰的。因为理性早已把它规定好了,它就是物质的所在。但虚空本身并无助于众生的因缘和合,因为它\"非有情\",不具有主动性和受感性,它的容纳事物是\"无为\"的安排,自身并不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什么。反过来讲,人对虚空的感觉也异于人对诸现象的感觉,因为虚空的无碍、无尽、无量特性,人所能感觉的只是它的永恒的象征,模糊而无任何标志的征象。相比之下,福德是一种\"内虚空\",是在人的\"有为有情\"的大前提下拓开的无边无际、永无变易、足以容纳三世的福瑞的妙有真无!所以,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如果众生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以不住事物的形相为安住心性的唯一途径,那么,他所拥有的福德就像无为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的。

释迦牟尼指明了由菩萨到真佛在佛性之具体表征上的根本区别:菩萨是有佛性但非真佛,故须修正以达真境,而真佛则是与生俱来的福德,故无须修炼。在众生与菩萨之间,是淫濡于欲望、形相、思虑的苦海与超离于欲望、形相、思虑而得以用有情证元为之间的界限。因此,众生若有觉就可发有情之愿,进而得智慧般若的法门,修炼成无上正等正觉,使佛性真正归于自我,获得永恒自由的解脱。

通过对《金刚经》以及其他佛学知识的学习,我发现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对佛学的错误认识,有太多的人把佛学跟迷信连在一起,我觉得佛法恰恰是我们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从佛法中获得大智慧,然后让身边的人也能在这种智慧中得到宁静的解脱。

读《金刚经》有感

(二)

《金刚经》是一部无论你是否有佛教信仰都应该听过佛教经典,但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因为奶奶信佛,感觉它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对于奶奶的盲目崇拜,时常诚心的诵念却并不了解其中的经义,当时并未曾上心,可以说是完全不信,心里只有两个字\"迷信\".然而成长中发现家里爱好国学的长辈也对该部经文很是推崇,甚至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来参阅并逐句解读,但是年少的我并没有念想和心境去学习国学,更何况是这样艰深难懂的经文,同样觉得这是有一定宗教迷信的。直至读大学时期,因为专业的一些因素接触越来越多的国学,才了解\"儒\"、\"释\"、\"道\"并没有观念中一直存在的迂腐、迷信,反而越来越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魅力,一种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的智慧,尽管三家的观点并不尽相同,但却有很多想通之处。想到这里,我感觉我放下了执着,放下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是糟粕的执着,心境阔然而开朗。

因为对佛学不是很了解,缺乏阅读原文的能力,因此选择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从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放下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该过多地停住在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在明天,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也让我了解到放下执念其实也有两个境界:其一是在没有悟道的前提下,对于事情过于执着,事情已经过去了,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在纠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再去改变这件事的结局,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总结这件事情发展成这样的原因,做有针对的调整,防止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样才会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坦然,才能真的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二是在悟道的前提下,对于当下的所悟所得,并不能针对于所有的事情,如果强行将顿悟的道理硬套在所有的事情中使用,那么这样的执着的道最终也只能变成歪理。\"一花一世界\",不同的时空就会有不同的适用的自然规律,立足点的不同看问题的思维角度也就产生了变化。就像\"谦虚\"这是一个很好的美德,但是过度的谦虚或责任面前的谦虚,就会把这样美德变成了矫情和显得不够担当。

这里的放下执着并不是消极的,不纠结事情的结果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不确定目标,没有规划,然后随心所欲,达到或达不到期望的结果都无所谓。其实恰恰相反,不执着更重要的是强调把握过程,对于一件正确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努力了,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去完成,如果最终没有达成期望,那么因为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和后悔,就不需要再纠结,但可以有总结,从中更好的成长。

(文/分销运营管理部 戚辉)

读《金刚经》有感

(三):人类最高的智慧

佛所说的话都被称为\"经\",现在社会上说的\"经典、经典\",大概都是从佛教里流传出去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它好象处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但现在一般人对佛教的理解就是迷信。佛教徒在单位里怕同事知,在家里怕先生知,念经也偷偷摸摸,学佛成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哀哉!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保住自己的根,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对他人才会有清晰的认识。

《金刚经》代表佛教最高的智慧,也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它蕴藏了太多的奥妙。它就象一面镜子,把你自己照出来了,把这个社会也照出来了,把整个宇宙也照出来了,就看你的心有多大,看你的根机有多深,你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要了解这个社会,就要先了解自己,要了解你自己,就要念《金刚经》。

为什么呢?要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毛病,有哪些缺点?每个人的佛性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就象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它的光显不出来,只有把乌云除去,它的光就显出来了。乌云就是自己的毛病、执着,就是《金刚经》里的我相、人相,要做第一的心。你说\"我不要做第一,是不是就没有我相了呢\",那你又有\"我不做第一,其它人都想做的念,无形中你还是觉得自己是第一\".这就是《金刚经》里的无我相、人相,即非无我相、人相,是名无我相、人相。

一切文化的根源,也都是在说人的毛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内心的反映,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自己与自己搏斗的历史。看一个文化的优劣,也就是看它把人的毛病揭示的有多深!名和利构成了江湖,也构成了社会。它的复杂性在于人在做一件事时,单纯的善和恶是极少的,往往是善恶夹杂,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你我相煎、尔虞我诈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使人迷乱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善念、恶念,连最微细的念头都不放过,都能检查出来,是一个人修行的关键。修行是越往上走越危险,我慢也会越来越大,若不紧紧跟随一个大善知识,随时随地反省,则很容易出偏差。

在红尘里做事,错误可能是双方的,有时你妥协了,但是妥协的,可能是你的优点,助长的是你的缺点或者助长了别人的缺点;有时你不妥协,你还是有缺点,还会使自己的处境很艰难。做一件正确的事时,要观察大势和机缘。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气和这样的道德要求,还要有大福报,能接触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与法融为一体,经是佛观机逗教说的法,法无定法,不能指示学人具体的修行路径,只有与法融为一体的圣贤,才能使你对自己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金刚经》里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是最善于教育人,最善于开导人的了。佛法不离世间觉。儒家讲的\"至诚\"、\"格物至知\"也是要你格除私心杂念,才能明白事物的根本;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不能对人\"至诚\",必然会失去民心。做的事情越大,越被人关注,对这个人的要求也会越高,若心存一丝一毫的杂念,则易被人限制,落入陷阱,遭致失败。

《金刚经》里反反复复强调,你要完全强伏你的烦恼,就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度完了就算了,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降伏你的烦恼。单守清净,则偏空;耽迷红尘又偏有。佛法小则运用于家庭,大则运用于社会,重点不离六祖大师听了而大彻大悟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事情做完了就算了,不住。你的心放在家庭里,它生的就是家庭的心。你的心,放在国家大事上,它生的就是国家大事的心。你的心放在众生身上,它生的就是众生心。若你什么相都不住,什么心都没有,那你就成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金刚经》念得时间长了,才能发觉它是很有层次的。念第一遍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这一个缺点,即住在这个地方了,多念几次,丢掉了;念第二遍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缺点。若不丢掉第一个,就发现不了第二个,就象多米诺骨牌,一动则全身发动;又极有层次,在这一层面上,你基本上了解了,又发现还有第二个层面,就这样,逐步引你深入下去,感觉真是意味无穷。在一开始念的时候,心里乱糟糟的,时间长了,慢慢清净下来,看问题也越来越清楚,才明白师父说的,\"智慧象一个湖面,平平静静的,才能反映出外面的世界;若被风吹了,或被其它外物所干扰,它反映出来的世界也要打折扣,它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金刚经》里有大秘密,它是显宗又是密宗,要深入进去修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现在的社会什么都要快,师父曾经开导我,\"没有苦,哪有甜\"、\"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佛修道是大因缘,我很庆幸得遇明师,在师父的引领下,我得以浅尝《金刚经》的法味,找到人生中的至宝,明确人生的方向。人生难得今以得,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论修哪宗哪派,都是要放下,师语,\"放下即解脱\".若不放下,难免轮回。

在此末法时代,请大家一定要在受持《金刚经》的同时,切实实践!每天抽时间读诵《金刚经》,假以时日,必有不可思议的收获和进步!愿与各位有志同仁,跟随明师,修学《金刚经》,转末法为正法,化天灾以无形,转人祸为太平!

第17篇: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一):\"看破红尘\"是\"道\"

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但读过一些经书。佛经读得最多。《金刚经》、《坛经》、《心经》等都不止一次地读过,包括一些介绍性的小册子。但读来读去,只能说知道一些佛学知识,至于佛经的精髓和要义,犹如雾里看花,不甚了了。

前些日子,我在\"天涯在线书库\"中发现了一个题目——《金刚经说什么》,作者是被誉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这又引起了我读经的兴趣。于是,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认真地拜读了南先生的讲解。我们知道《金刚经》有三十二品(性),南先生从头到尾,结合他自己的体会,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读后获益匪浅,自以为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也很难说,因为真如本相不可说,一说就错。再者,佛经所言之精要,是需要通过修行去\"证悟\"的,所以不修行者如我辈,所谓\"明白\",仍然是纸面上的\"明白\"而已,甚至依然是误解。但毕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想,就不揣冒昧地说一说罢。

第一点:关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异同。任何宗教都既相同又相异。相同的是都主张\"行善\",即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具体义理和修行方法又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基督教认为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人生来有罪,但人不能自救,只有皈依上帝才能被救赎,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而佛经认为人人是佛,只要能\"明心见性\",凡人就立地成佛。所以,佛与众生平等;佛祖不\"度人\",人只能\"自性自度\".我曾问过一些信奉基督的人,他们对上帝的存在深信不疑,对上帝造人深信不疑,对人只能被上帝救赎深信不疑,并且如有怀疑,就不能被救了。那么,二者到底孰真孰伪呢?我说不清楚,大概永远也说不清楚。信仰不同,还是相互尊重为好。

但从凡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佛经讲的\"自性自度\",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意识,诚如儒家提倡的\"慎独\".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我约束,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变为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行动。所以,现在许多烧香拜佛的人,有些人是做了坏事企图让佛祖保佑,如若明白了\"自性自度\"的义理,就不要心存幻想了。反过来说,上帝能救一切人,包括犯了罪而想改过的人的话,那么许多不法分子有可能这样想:先腐败,再悔过,然后等上帝来救。当然,《圣经》一再强调,不要说作恶,即便是有不好的念头,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过。但毕竟做恶之人还可以存有这样的幻想:做了坏事等上帝来救。这就不利于\"自律\"意识的形成。

第二点,金刚经的要义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字:放下。然而,悟道成佛,恰恰难就难在\"放下\"二字。放下,就是要行布施,不执著,始终保持一种\"清净\"之心。而只有真正放下了,才可能有清净心。放下就是舍弃,舍弃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放下、舍弃人之为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与物要放下,生与死要放下,各种欲望要放下,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能有;而尤其难放下的是所谓\"法相\",法即指思想和观念。而人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啊,这个想法下去了,那个想法又来了,甚至睡觉都在做梦,其喜怒哀乐和真的一样,所以无论白天和黑夜,人的脑子总是杂念丛生的,越说不想,想得越多。反过来说,有些学佛的人追求所谓的\"空\",而有\"空\"的观念也是执着,也得放下。由此看来,要想如此彻底地\"放下\",不要说生活在尘世的人了,就是出家人,恐怕一边念佛还一边瞎想呢。悟道之难,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虽不能悟道成佛,但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主宰一切的物化时代,经常读一读《金刚经》,起码可以帮助世人懂得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这对于遏制人们过分膨胀的贪欲,从而保持一份平常心,争取做好人而不做坏人,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点,色空观念与因果报应。《金刚经》处处都涉及到色与空的关系,但《心经》讲得更为直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是色呢?色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相\",即一切现象,既包括有形有象的可感、可视、可听之象,也包括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法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我觉得真正理解色与空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抽象,它需要证悟又难以证悟。\"色不异空\"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理解,因为一切现象(包括心象),都是因地、火、风、水四大机缘的合和而产生,并且有生就有灭,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空\",不是没有,而是指它的变化不定。那么,色与因果报应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说简单点,一切色相,都是一定的因果关系的产物。有因必有果,这个果,就表现为相。那么又为什么说\"空就是色\"呢?这就比较难理解了。因为,所谓\"妙有真空\"的境界,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凡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只能从字面上作这样的理解:佛祖说的\"空\",是不是类似老子所说的\"道\"呢?它无形无相,若有若无,恍惚不定,它本身是空的;只因机缘到而生相,此时是空中有相,相去则复又为空。比如一张桌子放在这里,原来的空就变成了\"有\",搬走了桌子,又复为\"空\".是故,空中有相,相在空中,彼此一体,难以分割,故而\"空即是色\".既然空色不二,那么佛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佛法是世间法,它并不要求修行之人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看破红尘,也不是悲观厌世,而是说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性和短暂,所以要去掉执著心,所谓\"物起则应,过去不留\";\"你过来,我过去\".一切的权力、金钱、美貌、地位、名望都是过眼烟云,想留也留不住,王公贵族,帝王将相,哪个不想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结果呢,许多人都是短命而亡。滚滚红尘,如此而已!

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看破红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看破了红尘,就要力争破除贪、嗔、痴;看破了红尘有利于在闹中求静,保持一颗平常心;看破了红尘,有权的,不要谋私利,要权为民所用;有钱的,要多行布施;一般草民,则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总之,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相信因果报应是真理而不是封建迷信。至于有没有前世和来世的因果报应,凡俗之人,又何以能够知道?但我也相信,真正的有道之人,是不讲妄语的。

第四点,佛理与文学。我是一个文学圈内的人,读了一些经书,自然要想到二者的关系。金刚经要求将\"法相\"也要放下。佛理中讲的\"法\",指的就是人的意识,自然也包括情感。而文学所要表现的,恰恰又是人的情感世界。而放弃了情感,就等于放弃了文学。这不是很矛盾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次读《金刚经说什么》,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劝学佛的青年人:要先学做人,再说学佛;人都做不好,还学什么佛(大意)。那么,学做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好人。而好的文学,确有提升人的素质、涵养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换言之,文学能够帮助人们如何学做人。文学和佛理虽然没有可比性,却有内在的一致性。佛理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是无私的大爱。而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一种博大的爱心,具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当今,对于斯大林所说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已经很少听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不成文的但又被普遍认可的看法,即认为作家也是普通人,所以让作家承担\"灵魂工程师\"的任务,是一种苛刻的要求。金刚经给我的启示是:作家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从事的职业是有关人的灵魂的工作,如果作家的精神、人格境界混同于一般人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他写出的作品如何能帮助人们学做人?比如当前为金钱、地位、名望而写作的人,比如那些理直气壮地进行\"下半身\"写作的人,比如那些为了\"卖点\"故意添加低级作料的作品,对于\"学做人\"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人们对当今道德滑坡的现状深表忧虑,而上述一些格调低下的\"纵欲\"之作,恐怕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毫无疑问,我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多元并存的时代。各种文学观念、文学流派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作家们必须要坚守的,那就是——文学精神!文学精神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对作家来说,要具备较高的精神素质与人格境界;对作品来说,则要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前者要肯定之讴歌之,对后者则要无情地揭露之鞭挞之。

作家,理应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后,我要再次重申:上述所说,绝对不是\"解经\"(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只是个人的读经感想而已。即便是感想罢,恐怕也近似于痴人说梦,谬误多多,诸君看过之后一笑了之可矣!

读《金刚经》有感

(二):快乐地生活

《金刚经》这本书挺有意思,它写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须菩提在课堂(法会)上的一段对话,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用金刚般的智慧断除烦恼,到达理想的彼岸\".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先说\"烦恼\",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大至国家、企业、团体,小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可以说\"烦恼\"如影随形、伴随终身。人们为什么会有\"烦恼\"?《金刚经》上说,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句话,有个\"我\"字作怪!\"*\"中不是有句\"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吗!若是\"我\"没有了,还斗个什么劲?所以,要想去掉\"烦恼\",必须正确地认识\"烦恼\"的载体――\"我\".

\"我\"是什么?我的耳朵、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心脏、我的想法、我的…,哪个东西是\"我\"?都不是,\"我\"是\"缘起有,自性空\".其次是\"我执\".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们总把自己看到、听到、认识到的东西,比如:我的电脑、我的房子、我的同学、我的事业、我的看法…,等等,当成是真是不虚的,――误区正在这里,这叫\"我执\"!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几十年、最多一百年,一切都与你无关。\"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宇宙的全部,人们的\"贪、嗔、痴、慢、疑\"都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真正破除\"我\"和\"我执\"的樊笼,就会达到\"明心见性\", 即所谓\"开悟\"的状态。这时的人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一切都看开了,看透了,一切都不住于心,就连这个\"心\"也没有,真正做到\"心无所住\"!心如明镜,何来\"烦恼\"?胸怀虚谷, \"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谁又去\"烦恼\"呢?

正确地对待人生,乐观地对待生活,每天都快乐,每天多为别人多想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生快乐,下一生还快乐,大约这就就是佛祖的意思吧!

读《金刚经》有感

(三):了解佛陀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在我国流通非常普遍。首先,针对中国人好简的民族特性。《金刚经》言简意骇,其内容直指人心,深得广大佛学者的喜爱。

《金刚经》分序分、正通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到今天,我们已经学完了发起序。大家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说佛教大部分经典一开头都是说佛顶发无量光明,显现种种神通。然而《金刚经》却朴实无华,真实记载了释迦牟尼佛也和凡人一样,托钵乞食,洗足敷座,一样的食人间烟火。这就说明了修行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不搞什么神通幻术之类的来迷惑众生。

佛陀当时有二千五百人众的大僧团,佛陀凭借自身的成就、自身一呼百应的威望,完全可以指使弟子们去为他安排衣食住行。然而佛陀并没有这样做。佛陀却和大家一样,亲自托钵乞食,亲自敷座而坐,过简朴实在的生活。这说明佛陀以身示众,教导我们佛法是在现实世间中通过自身努力修得来的,而不是离开内心而去向外在虚无缥渺的神灵求来的。也说明了佛陀以身作责,树立人人平等无有高下的榜样。不像一些官员高高在上,吃老百姓的,喝老百姓的,却还在老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夸夸其谈却又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官员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样的社会也就很难发展。

佛陀的品德智慧是圆满的。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学习佛教给我们的法。学法为的是用在实修道上,用在现实生活中。说好话、做好人、办实事。运用佛法、运用智慧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真切实际的利益大众。

现在我们在提倡和谐社会,是的!在沿海地区确实得到了成效。可前几天我看到同学放寒假回乡,所拍摄到的山村里的照片时使我震惊万分!真不敢相信在如今发达的中国还有如此穷困的地方!那是一片偏远山区的村民。村民破损的房屋连我们沿海地区农家猪舍都不如。孩子们更是连一学期几十块钱的学费都交纳不起,只能眼巴巴地跟着大人做苦活。从他们迷茫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人生幸福大道失去了希望!

你说我们大家一天到晚在讲和谐社会,要求每个都要做好一个守法公民。你再看看那些穷山沟里的贫民,他们吃饭上学都成问题,面临着对肌体的挨饿,面临着对学识的无知,那还能谈什么和谐?为什么说\"穷山恶水出叼民\"呢?这正是因为把他们逼急了。你看看他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张口吃饭的,要继续活命下去的,他们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你想想看,如果你家财万贯,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偷人家的钱财吗?你会扔掉面子上大街上去乞讨要饭吗?就算打死你也不会去干的。然而和谐社会里却又有那么一些流浪者、乞讨者!这不是很可悲吗!所以要使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后面还有一句话,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要带动还没有富起来的人一起奔小康去!这才是团结,这才是社会主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我们读诵经典是为了了知佛陀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以佛陀为榜样,依法修行。发起序虽然短短几句话,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含纳了道德生活,含纳了实地修行,含纳了真如本性。其中是十分值得令人寻味的。所以我们完善自我以后还要利他。当然我们会发挥出我们大乘佛教的精神,显现出我们闪亮的价值,成为世界福音的传播者。

第18篇: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自已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下面就有关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一下介绍,使我们都能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且保护这些好的东西使它们继续健康地存活下去。

传统文化之一 陶瓷

传统文化之二民间玩具。

传统文化之三皮影

传统文化之五脸谱

传统文化之六年画

传统文化之七刺绣

江苏苏绣,湖南湘乡,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善于绣猫。粤绣构图丰满,形象逼真,活泼欢快,施针简洁,以绣百鸟朝风 ”龙“ ”凤“著称。湘乡形象生动,施色鲜明,针法多变,层次分明,擅长绣狮虎。蜀绣针法严谨,平齐,色彩明快,尤善绣鱼,芙蓉鲤鱼为代表作。没想到这刺绣学问可还真大,真的是值得学习研究呀!

传统文化之八玉雕

第19篇:邓小平理论精髓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邓小平理论是在反对本本主义、思想僵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在党内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反对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斗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问题的论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鲜明体现。

;(3)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作了精辟的阐述和发挥。他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内容,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20篇:生产管理精髓

生产管理精髓

第一部分:材料管理

1、入库之前数数看:实际数量与一致才能签名,不对不能签。签完名后才向对方说数量有差异,才提出赔偿要求,肯定没人理睬你。

2、要留下:是向前工序反馈情报的重要凭证,也是不良品主要追踪线索之一,附在不良品上退回给前工序(协作厂家)时,更具有说服力。

3、先来先用乱不得:材料使用的第一原则就是先来先用,这是防止品质产生混乱,保持良好的可追溯性的先决条件之一。

4、材料去向要清楚: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组装出成品,中途分流的材料要有合理的理由,分流的数量要补回,否则生产计划就不能达成。

5、材料台面摆放有学问:合理的摆放不仅能够节约空间,提高取拿准确度,降低作业工时,并能使台面3S活动得以维持。

6、副料管理决不可是一笔糊涂帐:缺少副料,生产一样无法进行。副料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品质,它还在成本中占据一定比例。

7、不良品退回要确认:向前工序退回良品和自责品,最终失去的将是别人对你的信任,此外,还浪费双方无谓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8、盘点的时候要仔细:盘点是一段不得已暂时中止生产,只有支出没收入的非常时期,务必在短时间内、高精度的加以完成。

9、不用的时候封存好:不用的材料不等于不要!需要时,能迅速、准确、完整无缺的找到,才不会延误生产。

10、报废大笔挥不得:报废就是扔钱!报废意味着血本无归、破产倒闭,同行竞争者巴不得你天天都在报废,决对不会同情你!

11、追加工、选别要有样品:对作业人员来说,文件远不如样品直观,只有设定了上下限样品,才能进行自主判定;才能将作业差异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12、库存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安全:库存好比是吃饭,吃多了,撑着!吃少了,不管饱!不仅要看菜吃饭,还得量肚而行。决定材料库存量的基本原则是:适时、适量、适价、适地、适质。材料的基本订购法有:一次过订货、分阶段订货、现用现订等三种方法。

13、算准在线库存量:单品材料在线库存太多,说明材料的派发方法和包装质量有问题。部件在线库存过多,说明各工序工时不平衡,前后衔接失调。

14、部件先行不贪多:如果产品是一列火车,那么部件就是火车头。只有火车头先开动,整列火车才会动,而且火车头总是同步领先于后边的车厢。

15、外观瑕疵真棘手:客户并不完全拒绝外观有瑕疵的商品。插手外观控制的手越多,就越容易形成多重标准,但谁都不能真正代表客户的意愿。

16、搬运方式要讲究:粗暴的搬运,会造成被搬运物的破损。适时、适量、完整无缺的搬运,能为缩短作业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提供保证。

17、特殊材料,特别管理: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在我们现有的科技力量下不容易大量获得,即使获得了,也要通过特别的管理手法,才能确保其品质。

18、特采不慎是自杀:特采是品质下降的开始;是未经市场认可的冒险行为,屡试之下,终会有被市场拒绝的时候。

19、申领手续要齐全:办理手续不仅仅是为了留下一个凭证,也是为了精确控制数量和避免浪费,使管理人员心中有数。

20、从一开始就降低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包括使用量和单价两个要素,要降低材料成本就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工夫,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确保品质。

21、早早反馈不良情报,救人也救已:因情报交流不顺畅而延误的时间成本,比起不良材料自身的价值要大得多!不早点反馈给别人,就别指望能早日解决!

第二部分: 人员管理

1、所有的管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最基本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只有领先于时代的要求,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现场要管理的对象(生产要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作业方法(Method)作业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部分,即4M1E。而围绕其所展开的最基本的目标活动为:提升品质(Quality)、降低成本(Costing)、确保交货期(Deadline)、确保人身安全(Safety)提高士气(Morale)等五点,即QCDSM。

2、新人更要耐心去指导:新进公司,就像到了国外一样,人生地不熟的,门都摸不着,哪谈得上对公司有所贡献呢!

3、抽象指示听不懂:没有具体内容的指示,使部下无所适从,要么不去做,要么靠自己的想象发挥来做,必然导致作业结果出现偏差。即发出的指示里要有5W1H(何人Who、何时When、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故Why、如何How)。

4、缺席顶位有陷阱:有许多作业不良,就是由于顶位人员不熟练而造成的。平时有计划地培养全能工,是填平缺席陷阱,避过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

5、个别辅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能力差的要个别辅导,使其达到平均水平。集中指导是为了明确集体目标,强调协同配合意识,以及借用众人的智慧。

6、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健全的奖惩制度是基础,高明的指示、命令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再棘手的难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7、光讲不干不是将:上司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命令!谁都喜欢追随善解人意、有礼有节、指挥头头是道,又身先士卒的上司。

8、筑起良好的上下关系:主动亲近部下,赢得信赖和尊重后,指导部下才有可能成功。积极贴近上司,学习其优秀的品德、才能,拓展自己广阔的将来。

9、让情报交流更顺畅:情报交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准确发出,以及对情报内容是否接收、理解、共鸣。情报交流充分,执行才不会偏离要求。

10、褒贬部下要不失时机:事过境迁,对部下的表扬或批评才姗姗来迟,部下会以为你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说和没说的效果差不多。适时表扬的含义:不漏听、不漏看、不忘记部下取得的成果;要及时在众人面前表扬;可以借助他人来表扬。表扬时注意事项:莫要夸大其实;莫要瞒上欺下;莫要哗众取宠;莫要夜郎自大。批评时注意事项:A、就事论事,切莫言及他人他事(如:把以前的旧帐一笔一笔搬出来,逐条清算;胡乱断言部下无可救药,将来不会有前途;一口咬定别人怎么好,你怎么没出息;连同家人一起牵扯进来,祖宗八代一起骂。);B、批人要留“皮”,不往死里整(如:事先未对当事人“吹风”,就直接招集众人,当着大家的面,点名道姓地数落起来;当着不相关的第三者,或者资格更低者的面前批评;到处发布批评的言辞;实际处罚比批评要严厉);C、切忌“四不”(不听部下解释,揪住就批,有理没理先骂一顿再说;不给挽回机会,一错就批,根本不理会最终结果;不再信任,错一回批一次,以后就不再使用该人;不采取相应的实际处罚,仅停留在口头上。)。

11、管理人员更要有问题意识: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目标,还不能说是万事大吉,现场的问题总是不停地涌现,要改善的项目永无止境。实战注意事项:①、仅靠老经验已无法应付的工作是否增多?②、是否认为世上只有自己的专业高?③、是否不愿与其它部门更多地沟通?④、计划中途变更的次数是否增多?⑤、多品种,少批量,短期限的生产任务是否越来越多?⑥、是否重视最终业绩?⑦、有无轻视外语?⑧、有无轻视电脑的学习与应用?⑨、发觉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无提高?

12、巡视不是做样子:百闻不如一见,看一百份报告、听一百次汇报,都不如亲自到现场巡视一趟深刻得多。

13、要有果敢的勇气:遇变处险时,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要敢于创新、周密计划、大胆试验,才有可能开拓新局面。实战注意事项:①、改变自我的勇气;②、坚韧不拔的勇气;③、倾听忠言的勇气;④、行动的勇气;⑤、信任部下的勇气;⑥、量才用人的勇气;⑦、不轻易与部下妥协的勇气;⑧、公平、公正、公开的勇气;⑨、责为己任的勇气。

14、指导部下的基本方法—OJT(ON JOB TRAINING):如果部下的业务知识匮乏、办事能力差、工作业绩不理想,其实就是上司指导不足;就是上司的失职。实战时注意事项:由基础到应用;从简单到复杂;让其动手看看;让其积极地提问;不停地关心、鼓励。

15、建立鲜明的奖惩制度:奖励优秀的人员,是为了激励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惩罚恶行,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符合最低要求。

16、抓紧每天八小时:工作效率低下,长期延迟至八小时,除了得到一些加班工资之外,就是身心疲乏和老板的白眼。管理人员总是在“做”与“管”之间不停地切换。“管”是为了保证整体目标能够实现,而“做”则是引导集体迈向目标的第一步。

17、后工序也是客户:掏钱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是客户,但是不掏一分钱,要接手自己下一步工作的人也是客户。

18、客户投诉,怠慢不得:处理投诉要快,否则让人觉得你缺乏诚意。客户发火时,不妨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细究。

19、为何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大批量的不良,比偶发不良要容易对策得多,偶发不良很难根治,它来无踪,去无影,最令人头痛。实战时注意事项:A、对事不对人;B、一切“傻瓜化”,即作业、检查、判定时,尽可能简单化、明了化,人人都可以胜任。

20、建立高效的组织:过多的组织层次,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官僚风气蔓延;人事关系复杂,最终自己拖垮自己的境地。实战时注意事项:A、上下层次少,机构不重复;B、适材适所,适责适遇,宁缺勿滥;C、职责分明;D、建立鲜明奖惩制度;E、每一成员均有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F、动态运行。

第三部分 作业方法管理

1、工时真的不能再降了吗:作业工时越短,付出的人事成本越低,但是标准工时的确立,并不是以最快的某个人为基准,需要综合考虑。

2、试做就是找问题:通过试做可以设定最佳组合的生产要素;可以为重大决策指明方向,但是天天都在试做的产品,其品质八成不稳定。

3、写好标准书:实际作业与标准书的要求必须完全一致,写好标准书,对企业来说就像制定一部“国家法律”一样重要。

4、出厂号码是“天线”:出厂号码里浓缩了大量有关制造条件的信息,通过它可查出该产品的来龙去脉,为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提供服务打下基础。

5、不良品发生先别慌:斩除不良品,原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经历的越多,经验越能得到积累;管理能力越能得到提升。

6、用用QC七手法:优良的品质是靠科学的方法管理出来的QC七手法正是现场品质管理最常用的科学工具之一。QC七手法---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检查表、层别法、管制图。

7、工序诊断看看病:就象一年一次的身体健康检查一样,通过诊断可以发现工序上潜在的“病因”,使问题消除在初级阶段。

8、识别没做好,东西真难找:生产要素的识别做不好,要么就你一个人知道,别人都不知道;要么别人都知道,就你一个人不知道。人员识别;设备、夹具识别;材料识别;作业方法识别;作业环境识别。

9、推进5S活动:5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作业环境,还能作业效率、品质、士气,牵一而动百,是其它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石之一。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U)、修养(SHITUKE);再加上2S---坚持、习惯。

10、文件归档要好找:任何人有需要的时候,在固定的地方,都能够找到最新的文件,这才是文件归档的目的所在。

11、直行率--管理水平的标尺:合格率并不完全意味着工序内没有不良品发生,只有直行率高,才意味着不良品少,生产顺利。

12、流水线作业跟点走:流水线上速度快的作业人员要适当放慢,速度慢的要适当加快,只有所有工序的作业工时保持平衡,流水线才不会堵塞。实战注意事项:A、线点的设定(要考虑输送带的行进速度,前后两工序的距离,产品的体积,各工序的在线库存要求等等);B、考虑流水线作业跟点的基本方法。

13、会议要简短,结果要记录:开会是为了交流情报,以便采取统一的立场、做法,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管理人员成天泡“会海”,不出事才怪呢!实战注意事项:A、会议时间---速战速决,会议内容---有据可查,会议地点—宁近勿远,会议召开---简明扼要。

14、生产实绩报告是总结:一份好的总结可以获得其他部门进一步的理解和配合,同时,也为今后本部门的管理工作指明了重点。报告应包括三部分:概括部分,不良对策部分,实绩推移部分。

15、不良为何降不下:不良是生产活动中的万恶之首,造成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决不可能只把眼光盯在现场这一部分上。

16、看板公开人人知:将一切可以公开的情报真实地、及时地告诉每一个人,不仅能增强每个人的责任心,还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包括----组织成员结构关系;生产进度、品质达成状况;生产工序、重要设备布局情况;各种行政通知等情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踪一览表。

17、合理布局,事半功倍:合理的生产布局就是将各个生产要素设置在最佳位置,使得每一个生产要素都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基本原则---统合原则;空间、时间最短原则;顺次流动的原则;利用立体空间的原则;满足和安全的原则;适变性原则。

18、学习IE手法:运用IE手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每一个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到极限,它是优秀管理人员(高级)必备技能之一。

19、咬定方针目标不放松:一个作业人员没有方针目标并不可怕,一个组织要是没有方针目标,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谈何容易!方针目标管理事实上是一个PDCA循环圈。

20、算算工序能力够不够:没有工序控制,就谈不上实行品质保证体系。工序能力高,则表示品质规格得到良好的控制,是品质优良的具体表现。工序能力与生产能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工序能力是指品质上所能达到的程度,而生产能力是指数量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个是指品质上,一个是指数量上。

21、AQL抽检又快又准:AQL抽检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根据被检对象的品质水平而改变抽检的力度,即品质差,抽的严;品质好,抽的松。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合格品质水平), 《MIL-STD-105D》—105D—ISO2859—GB2828实战注意事项:①、AQL的设定方法—A、参照品质要求进行设定;B、参照缺点或者不良品的等级进行设定(表一供参考);C、在供货品质平均的基础上进行设定;D、与供货者协商后进行设定。②、105D对缺点等级的划分—A、致命缺点(是指会危及到人身安全的缺点。如果制品虽然无法使用,但不会影响人身安全,也不能当做致命缺点。);B、重缺点—因某一缺点,导致该制品完全无法使用、或者使用寿命极短、性能极差等都属于重缺点;C、轻缺点—该缺点在制品的正常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影响。③、105D对不良品等级的划分---A、致命不良品;B、重不良品;C、轻不良品。④、不同检查松紧度的切换(见表二)。

第四部分 设备管理

1、设备故障以防为主,以修为辅:设备什么时候发生故障,没有人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但是通过健全的日常维护,却能大大地降低其故障率。

2、精度校正少不了:精度越高的设备,越需要校正,长期不校正的设备,其使用精度值得怀疑。即使是校正用的“母器”,其本身也需要校正。

3、设立专职管理人员:“齐抓共管”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实施起来,难度极大,哪怕是最简单的通用设备,都会出现有人用没人管的局面。

4、夹具是个好帮手:使用夹具,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够有效消除作业偏差,使得作业结果趋向一致,从而促进生产方式更进一步合理化。

5、台帐管理跟踪好:要想对设备从“生”到“死”的每一阶段都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得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才行。

电脑也要人脑来控制:不要以为拥有几台高性能的电脑和一套生产管理软件,人脑就可以退居二位了,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有时让人哭笑不得!

金刚经精髓句子
《金刚经精髓句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