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人物志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0 15:03:0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物志

一个亲切的称呼--------老乡

一说出他的外号,相信我不必多言大家便知他是谁了,呵呵……….他就是我们亲切的曹运策同学。

一听名字,好有霸气啊,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势,再一看人,蒽蒽,架势上输了那么一点点,O(∩_∩)O哈哈~如果你再有幸能和他相处一阵子你就会发现他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待人诚恳,与人为善,不过偶尔也会有搭错神经的时候,呵呵,不是有句话叫老实人“木鼓”嘛,^_^^_^……..

老乡,希望你永远都能这么实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让你的实诚精神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印象中的文学小青年-------王思凡

提起这个文学小青年,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哈哈,不过这个文学小青年可比孔同学“青丝’多啦!平日里一身斯文打扮,小西装穿的,小眼镜戴着,得了的斯文啊,俨然一份学识渊博的样子。

实际上呢,王同学也算是小有名气啦,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文学社的社长,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架势,相信你绝对有实力胜任这一岗位,把文学社办得风风火火,到时候给班级哪位同学开个后门也是好的嘛,(*^__^*) 嘻嘻„„,小王同学,我们都看好你呦,你要再接再厉呀!

推荐第2篇:河南人物志

河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浩如繁星。河南的名人有很多的。如:老 子 庄 子 李 诫 吴道子 李商隐

玄 奘 岳 飞 杜 诗 刘禹锡 桑弘羊 王 铎 贾 谊 晁 错 沈佺期 司马炎 韩 愈 陈 胜 崔 颢 谢灵运 张仲景

张 衡 范 蠡 范 缜 端木赐 陈与义 李 贺 许 慎 阮 籍 蔡文姬 朱载堉 干 宝 岑 参 谢 安 上官仪 侯方域

邓颖超 曹刚川 任长霞 崔 琦 常香玉 袁宝华 冯友兰 王永民 刘国梁 穆 青 葛栋英 安申义

许世友 钱 钧 李雪三 刘少文 范朝利 王秉璋 张池明 张祖谅 郑维山 李德生 张思卿 侯镜如

吴桂贤平杰三 杨景宇 王梦奎 郭树言 南振中 宋照肃 许永跃 张春贤 尤太忠 吴先恩 万海峰

杨靖宇 彭雪枫 吉鸿昌 谷文昌 杜凤瑞 吉星文 李学生 史来贺 宋学义 孙占元 吴金印 杨 皂

张荣锁 赵春娥 赵梦桃 魏 巍 程 琳 白寿彝 袁家骝 侯振挺 丁声树 董作宾 荆三林 何日章

谢国桢 尚 钺 朱保国 赵雅芝 赵 静 张丰毅 向 梅 翟俊杰 释小龙 郭嘉璐 刘子枫 李立群

寇世勋 陈 明 陈裕德 陈德容 姚雪垠 柏 杨 王实味 李 季 卧龙生 李 准 刘知侠 宗 璞

曹靖华 叶 楠 刘震云 白 桦 柳建伟 张 扬 小香玉 关牧村 李 娜 王宏伟 铁 金 孙慧莹

俞 静 孙国庆 李 殊 黄鹤翔 黎 亚 赵浩生 秦 朔 李瑞英 海 霞 张泽群 沙 桐 陈鲁豫

杨 柳 王利芬 朱 军 王冬玲 卜 凡 王富洲 陈 中 邓亚萍 刘 伟 张蓉芳 杜 威 贾占波

郑海霞 范运杰 巫兰英 周鹤洋 葛新爱 张芝庭 万 隆 许家印 李 根 张朝阳 张 武 李留恩

魏 新 李怀清 田 源 刘汉章 李 莹 耿 淳 秉 志 陈凤桐 崔 琦 方心芳 冯景兰 高济宇

高为炳 高振西 谷德振 郭文魁 李春昱 梁晓天 卢 柯 孙鸿烈 孙曼霁 王景唐 王占国 魏宝文

文圣常 杨廷宝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景中 张立纲 张永山 赵洪璋 赵玉芬 郑中兴 陈海宏

王新央 李学生 巍长霞 刘国梁

1、邓颖超(河南光山县人,原全国政协主席);

2、曹刚川(河南舞钢市人,现中央和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3、许世友(河南新县人,开国上将);

4、李德生(河南新县人,原党中央副主席);

5、侯镜如(河南永城市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6、张思卿(河南洛阳市人,现全国政协副主席);

7、袁宝华(河南南召县人,原国家经委主任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8、崔 琦(河南宝丰县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9、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当代毕升,五笔字型发明者);

10、王富洲(河南西华县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者);

11、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著名哲学家,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

12、曹靖华(河南卢氏县人,著名翻译家);

13、袁家骝(河南项城市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世凯之孙,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之夫);

14、白寿彝(河南开封市人,著名史学家,重要著作曾总主编了《中国通史》);

15、时乐蒙(河南伊川县人,著名音乐家);

16、穆 青(河南杞县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成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7、柏 杨(河南辉县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丑陋的中国人》);

18、李 季(河南唐河县人,著名诗人,成名作《王贵和李香香》);

19、刘知侠(河南卫辉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铁道游击队》);20、白 桦(河南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

21、叶 楠(河南信阳市人,著名军旅作家,成名作《巴山夜雨》,白桦之弟);

22、魏 巍(河南郑州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23、姚雪垠(河南邓州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李自成》);

24、李 准(河南孟津县人,著名剧作家,成名作《李双双》);

25、宗 璞(河南唐河县人,著名作家,成名作《宗璞小说散文选》,冯友兰之女);

26、卧龙生(河南镇平县人,著名武打小说家,与金庸齐名);

27、常香玉(河南巩义市人,著名表演艺术家);

28、葛新爱(河南长垣县人,著名乒乓球世界冠军);

29、巫兰英(河南滑县人,著名射击世界冠军);

30、张蓉芳(河南新蔡县人,排球奥运世界冠军,有世界“怪球手”之称,现为国家体委体育训练局副局长);

31、刘国梁(河南新乡市人,乒乓球奥运世界冠军,现国家乒乓球男队总教练);

32、陈 中(河南焦作市人,跆拳道奥运会冠军);

33、郑海霞(河南柘城县人,世界著名篮球运动员,奥运会世界团体亚军);

34、李瑞英(河南清丰县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35、海 霞(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36、张泽群(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青年节目主持人);

37、沙 桐(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

38、陈鲁豫(河南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39、张 武(河南杞县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组组长); 40、张 海(河南开封市人,健力宝集团总裁);

41、朱保国(河南新乡市人,太太口服液集团总裁);

42、关牧村(河南新乡市人,著名歌唱家,成名曲《吐鲁番葡萄熟了》);

43、程 琳(河南洛阳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风雨兼程》);

44、陈 明(河南洛阳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快乐老家》);

45、李 娜(河南郑州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青藏高原》);

46、张丰毅(河南唐河县人,著名演员,成名作《骆驼祥子》);

47、向 梅(河南巩义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女篮五号》);

48、赵雅芝(河南开封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上海滩》);

49、小香玉(河南郑州市人,著名豫剧演员);

50、马艳丽(河南周口市人,世界名模,现为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

河南籍名人还有:

1、*********(河南滑县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2、吴桂贤(河南巩义市人,原国务院副总理)。

3、张皓若(河南巩义市人,原国务委员、内贸部部长)。

4、段君毅(河南范县人,原中央***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5、赵长军(河南开封市人,曾多年获得全国武术冠军)。

6、周鹤洋(河南洛阳市人,全国围棋冠军)。

7、汪见虹(河南洛阳市人,著名围棋选手)。

8、杜威(河南郑州市人,现为中国足球国奥队队长)。

9、范运杰(河南郑州市人,曾获奥运会和世界杯女足团体亚军)。

10、贺璐敏(河南焦作市人,曾获世界女子跆拳道冠军)。

★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五笔字型输入法发明人,高级工程师。 ★邓亚萍:河南郑州市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委员。 ★刘国梁:河南新乡市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关牧村:生于河南新乡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手,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海霞:河南郑州市人,央视新闻主持人。 ★李 娜:河南郑州市人,当红歌星。

★张丰毅:河南唐河县人,著名电影演员。

★黄鹤翔:河南郑州市人,当红歌星,主要作品:九妹,一生离不开的是你,心中只有你。

★程 琳:河南洛阳市人,80年代红极一时的少年歌星。

★禹:建立了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以“大禹治水”而流芳百世。 ★玄奘:俗名陈炜。河南偃师县人,唐代高僧,翻译家。以唐僧、唐三藏而闻名于世。

★姜子牙:河南许昌市人,辅佐周文王伐商灭纣,完成了兴周大业。 ★赢政: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君主,史称秦始皇。

★赵匡胤:生于河南洛阳市,北宋开国皇帝,定都河南开封。 ★李隆基:生于河南洛阳市,唐玄宗,唐代皇帝。

★老子:李 聃,河南鹿邑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 子:又名庄周。河南商丘县人,老庄学派创始人。

★韩 非:河南人,古代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封建法治理论的奠基人,文学家。

★岳 飞:河南汤阴县人,宋朝名将,民族英雄。

★商鞅:姓公孙,名鞅。河南汲县人,战国中期卫国杰出的政治家。

★司马光:生于河南光山县,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编撰了《资治通鉴》。 ★司马懿: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谋略家,晋王朝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李商隐:河南沁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

★汤:河南商丘人商朝创始人。一位政治上有远见,事业上有作为的国王,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他推翻了腐朽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朝。

★邓 艾:河南新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将领,灭蜀主将。 ★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唐代著名诗人。

★刘禹锡:河南洛阳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著有《陋室铭》。 ★蔡 邕: 河南尉氏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左中郎将。

★韩 愈: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张 衡:河南南召县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画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和候风仪。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生,河南省信阳人,敬爱的邓大姐。 ★赵zi阳:河南滑县人,前国务院总理。

★姚雪垠:河南邓县人,当代著名作家,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吴道子:河南禹州市人,唐代著名画家,画圣,中国山水画的祖师。 ★杜甫: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诗圣。 ★陈胜:河南登封县(古阳城)人,农民起义领袖。

★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著名哲学家,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已故。 ★常香玉:河南巩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推荐第3篇:孙宏伟人物志

孙宏伟个人材料

孙宏伟,男,1967年7月出生,甘肃敦煌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会计师,副研究员。1988年7月酒泉地区财校参加工作,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9-1995.7西北师范大学在职进修财务会计专科学历,1997年11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2002年11月任酒泉财经学校总务科副科长兼会计工作,2003.3-2005.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职进修会计学本科学历,2005年1月酒泉财经学校合并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在计划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2009年1月任计划财务处副处长,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主持计划财务处工作,2011年1月任计划财务处处长。

孙宏伟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责任感,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恳务实、团结同志,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协调能力,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学院计划财务各项工作任务,把自身的利益与学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学院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担任计划财务处处长以来,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坚决执行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

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被酒泉财经学校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酒泉市先进会计工作者。

推荐第4篇: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一、吴文藻(1901 -1985)

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反对完全是照搬西方的理论,他公开站出来抨击洋人垄断社会学的不正常状态,大声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使中国式的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上”。

有感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脱节,吴文藻先生到燕京大学后亲自为每一门课都编了一种汉文教材,并且每年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得材料加以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臻完善。比如,“家族社会学”一课原来以泛谈世界家族制度 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家族制度为中心内容,吴文藻在接过这门课后,着重以中国宗法制度为中心内容,把社会学的教学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了起来。1933年,吴文藻先生担任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职务的获得给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吴先生带来了更多便利。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吴文藻先生把此概括为“社区研究”。

二、陈达 (1892-1975)

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预备班)学习。1916~1923年在美国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1975年1月16日逝世。

主要著作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华南侨乡》(英文版,1940);《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1946)等。

陈达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他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引导社会学入于实际科学的正路”。他特别注重实际调查,1923年从美国回到清华学校授课的同时,即开始对校内工人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以

后陆续对清华附近的市镇状况、上海工人生活状况、闽粤侨乡状况、昆明地区的人口和农业状况、重庆工人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还先后对日本和朝鲜的劳工状况、南洋和夏威夷华侨的社会生活状况、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的农业状况、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生活状况、苏联的市镇工人和集体农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考察或调查。据估计,从1923~1952年的29年中,共亲自主持和参加过规模不一的24次社会调查。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对云南昆明地区的人口普查,参加调查工作及联络的人员达1300余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地区性人口普查示范工作。

他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在人口和劳工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的理论,认为这两种竞争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只有先取得生存竞争的胜利,才能进一步求得成绩竞争的胜利;反之,如果能够 1

取得成绩竞争的胜利,也更容易求得生存竞争的胜利。而要取得这两种竞争的胜利和改善劳工生活状况,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如此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中国劳工问题》 是陈达撰写的一部研究20世纪前期中国都市劳工问题的专著。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9章,除绪论与结论两章外,其余7章依次考察了工人生活、工会组织、罢工斗争、工资和工时、生活费、福利设施、劳工法规等问题。作者在考察每个问题时,都将国外情况与中国情况做了对比说明。在考察中国工人罢工斗争问题时,列举了1918~1926年 9年中每年的罢工次数、参加罢工的人数和罢工日数等材料。这些翔实的资料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常被辗转引用。

作者在研究中国劳工问题时,采用了归纳法和选择法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说明。他运用生存竞争和成绩竞争的理论来阐述中国的劳工问题,认为中国工界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即劳工阶级的生存竞争与劳工阶级的成绩竞争。前者属于经济性质的问题,即关于工资工作时间待遇问题等,后者属于社会性质的问题,即工人除了谋生之外,必须在社会中有些贡献。工人们必须享受相当的家庭快乐,有相当的教育和相当的法律保障等。作者指出,劳工问题关系到工界、雇主、社会和政府等方面,而与劳工问题最有关系的是资本阶级和劳工阶级。书中将具体解决劳工问题的方法分为消极与积极的两类,积极的方法又分为治本与治标两种。认为治本的方法有 4个方面:①要想根本解决劳工问题,首先要对工人的生活加以科学的研究;②要制订保证工作条件的工厂法和社会保险等立法;③要研究工人得到多少工资才够谋生的标准,以保证工人对社会作相当的贡献;④要制订合作制度、失业保险、科学管理等制度,改善劳资关系,以利劳资合作。

三、潘光旦(1899—1967)

字仲昂,1899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 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

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

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

一。他在教育上的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这可能是中国学界自严复后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的最早成功的范例。

四、许烺光(Francis L.K.Hsu, 1909-1999)

行为科学家,心理人类学创始人之一,第62届(1977-1978)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继韦伯、汤恩比之后,少数能够在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比较中,立下一家之言的大师。心理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更新与换代,将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理论对于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文化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提供了非西方世界的、对人类行为研究的视角,对行为科学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在研究视角上,他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创立了心理人类学这一门学科;坚持以“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approach)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

主要著作:《中国人与美国人》、《宗族、种姓与社团》、《家元:日本的真髓》、

《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文化人类学新论》、《美国梦的挑战》、《边缘人》等,并且主编了《心理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文化与人格的面向》、《亲属关系与文化》、《中国的新社会结构》、《文化与自我》、《移山:中国文化变迁》等书,另有论文130余篇

五、李景汉(1895—1986)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北京通县人;主要从事社会实地的调查与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兼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等职务。李景汉为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学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他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在定县所作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1926)、《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实地调查方法》(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等。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本书被称为我国近代爱国知识分子以西方社会学方法与技术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的社会调查的一个代表作。全书分为17章,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政府机构、人口、教育、健康、农民生活、乡村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17个方面对定县的基本社会概况进行了全面描绘,涉及面非常广泛,资料极为丰富。当时学术界称之为提供了一部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当代社会学考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李安宅(1900-1985年)

河北省迁西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华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逝世。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主要著作:《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年);《美学}(1934年);《意义学》(1934年);《边疆社会工作》(1944年);《社会学论文集》(1938年);《交感巫术的心理学》(译著,1931年);《巫术与语言》(译著,1936年);《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译著,1936年);《知识社会学》(译著,1944年);《两性社会学》(合译);《英汉对照社会学辞汇》(合译);《李安宅藏学论文选》。

八、费孝通(1910-2005)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

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乡土中国》费孝通的写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不足五万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今天变革中乡土的变迁所带来结构的变化与费老所描述的情形有很有意思的类比,比较后更能清晰乡土变化的轮廓。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产生了中国式的人伦关系,在这个关系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成为人们办事考量的第一要素,上到国家治理,下到乡村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显现。由此我们延伸出一个人治型的社会,对于法律的尊严却并不怎么关注。

九、陈永龄(1918-2011)

中国著名民族学学者,历史学家。1918年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淮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华民族学著名学者陈永龄

系,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员社会学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师从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曾任新疆学院教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民族学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副系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华民族史学会顾问,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中央民族学院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学术咨询顾问,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及《影视人类学》杂志副主笔。

陈永龄研究领域广阔,涉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史学等学科,尤精于新疆民族史志研究、中华民族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志等方面研究。他几十年来坚持以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必由之路,足迹遍及我国西北、东北、西南、中南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加拿大印第安人社区,先后对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土、东乡、撒拉、回、彝、谣等民族进行调查。

他参与了新中国建立后许多民族学的重要建设工作。曾担任过民族志、农村社会、中国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学史、西北地区民族史等课程的讲授,招收中华民族学史、新疆民族研究、中国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陈永龄先生参加《辞海》等著作的编辑与撰写工作,并担任《中国少数民族》副主编、《民族词典》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兼分科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华民族条目编审。主要著作有《中华民族学史》(英文版)、《民族学浅论文集》、《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合著)、《二十世

纪前期的中华民族学》(合著)、《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等。

十、黄华节

广东人,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笔名黄石、养初。1923年前后曾到暹罗。1924-1928年,在广州白鹤洞协和神科大学随校长龚约翰博士(Dr.John S.Kunkle)研究宗教史,并写《神话研究》。 1928年,在香港《华侨日报》做短期的编辑,与钟敬文先生交往,并曾约他写稿。1928年与何玉梅结婚,可惜她在1929年病逝,给黄石的打击很大。1930年到北平,后在燕京大学吴文藻教授手下研究,专攻宗教及民俗,并发表大量有关民俗学的论述。重要著译有《家族制度史》、《妇女风俗史话》。1949年后隐居香港元朗东头村,以卖文为生,文章多发表在台湾的学术性杂志,并以原名黄华节在台湾商务印书馆的《人人文库》中出版了《关公的人格与神格》和《中国古今民间百戏》。此外还写了《端午礼俗史》。

黄华节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初就投身於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领域,翻译、编译出版了家族制度和神话的著作,发表了大量民俗学方面的论文,尤其在妇女民俗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其研究特点在於既注重利用文献资料做历史考察,也注意尽量利用田野调查的材料;既注意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理论,又专注於中国本土的民俗事像的研究,他擅长用心理学、比较研究法、考证法探讨种种民俗的历史线索,追寻其动因。他是当时民俗学运动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十

一、林耀华(1910-2000)

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华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

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27日生在福建省古田县岭尾村。一代宗师,学界泰斗。1910生于福建古田。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金翼》一书用小说体写作,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包含着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作者述说了两个家族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衰落,再现了当年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断面。书中的故事与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三十多年,场景主要是福建闽江中游的农村,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到文化乃至政治。作者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

十二、吴泽霖(1898年—1990年)

中国当代民族学家、教育家。生于江苏常熟。汉族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吴泽霖和孙本文、吴景超、陈达、许仕廉等先后发起组织东南社会学社和中国社

会学会,并组织出版定期刊物。抗日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积极倡导发展中华民族博物馆事业。

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提高民族素质。后与潘光旦、陈鹤琴等学者呼吁“立即公开提倡节育”。他对种族的意义、产生、划分标准和分类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批驳了种族天生不平等的观点。他撰写的《社会约制》是中国最早专论社会控制问题的社会学著作。他强调社会控制的相关性,认为必须使全社会发挥这种控制的作用,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他还明确区分了社会控制的工具与方法。

十三、杨庆堃(1911-1999)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回国后,1948年起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著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农村社会及家庭变迁》。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

主要著作: 《革命中的中国农村家庭》(1959)、《初期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社会和家庭》(1959)《过渡期中的中国农村》(1961)、《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19世纪中国群众行动某些统计模式》(1976)等。

十四、田汝康(1916-2006)

1916年5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参加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工作站,从事社会学研究。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受英国殖民地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委任,前往砂拉越从事该地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1950年回国后,因涉嫌所谓“历史问题”,而遭受迫害。但他始终相信党最终会将事情搞清楚的,1984年4 月,复旦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代表团,曾向正在该校作访问学者的田汝康教授,宣布对他的平反决定。2006年7月20日,逝世於昆明。

田汝康曾任教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社会学系主任,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社会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1979年至1992年间,曾担任英国剑桥克莱尔学院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著名大学的访问教授。田汝康曾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顾问。退休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为中国的华侨史和东南亚史研究作出很大的贡献。

田汝康的研究领域涉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世纪中国航运史及中国云南省的宗教。发表《婆罗洲客家公司》、《中国与胡椒贸易》等论文40余篇,著有《中国帆船贸易的兴起与衰落》、《The Chinese of Sarawak : a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砂拉越华人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及《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等著作多部。

推荐第5篇:鲜活人物志1205

广载梦想 ,播种希望 ,大家好,这里是西南民族大学广播台,今天是2012-12-05星期三 民大动听,动听民大。回忆人物历程,探访人物焦点。这里是每周三与您见面的鲜活人物志。大家好我是 高盛,陈星

宋晓波

聋哑艺人宋晓波,由于失去了听力,他的世界没有声音,但他的生活依然充满笑容。 他的成长经历非常曲折: 他一岁时因高烧使用抗生素而耳聋。父母为给他治病,花费了巨额医药费。母亲为了让他受更好的教育而搬家,辞去了香烟厂的工作,以卖水果、馄饨等为生。目前父亲无业、母亲卖杂货。父母均有疾病,母亲白内障因无钱治疗至今没有痊愈。晓波上大学,母亲还不得不问亲戚借了部分学费。虽然生活拮据,家境贫寒他还是非常乐观上进,开朗活泼。在成长路程中,还获得了很多可喜的胜利果实:

2003年,全国第五届残疾舞蹈艺术比赛,第一名; 2006年,莱卡“加油!好男儿”全国亚军

除了这些选秀类的比赛之外,晓波还在2005年先后获得上海市杰出青年和上海市聋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晓波认为塑造一个好男儿的形象,更重要的还是内心的素质,才德兼备,身心兼备。因此,晓波还是易物网“心语之爱行动”中的爱心大使; 中国上海红十字会爱心大使; 2007年在“闪电星感动”慈善活动中,为三岁的聋儿郭浩楠成功募集了10万多人民币的手术费,为小浩楠成功移植了人工耳蜗。手术相当成功!!现在小浩楠已经可以听到声音,并且都可以开口说话了!晓波还因此荣获闪电星感动“2007年度最具真情慈善之星”称号。

除了出席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以外,晓波还出演了很多青春励志剧:

晓波主演了《莱卡青蛙王子》,饰演其中李家小儿子——李知晓。

2007年新年,晓波携手郎朗,四手联弹为大家奉献一曲唯美钢琴曲《诞生》,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4月27日晓波加盟优格乳 担任形象代言人,开始了“波动优格乳,爱心大行动”。

2007年9月,出演话剧《爱神来了》中的主角爱神。

2007年在“闪电星感动”慈善活动中,为三岁的聋儿郭浩楠成功募集了10万多人民币的手术费,为小浩楠成功移植了人工耳蜗。手术相当成功!!现在小浩楠已经可以听到声音,并且都可以开口说话了!

荣获闪电星感动“2007年度最具真情慈善之星”

晓波还在2006获得《莱卡,加油!好男儿》亚军,上海SMG电视台手语主持人。参演剧集《莱卡,青蛙王子》《网球王子》《加油!网球王子》等。2011,参演电影《爱在日出前》,饰演男一号卢正元。

不仅小波的事业一帆风顺,他的爱情故事更是锦上添花。晓波的女友郭玉良也是聋人。2004年,二人通过介绍相识,随后在女友的鼓励和支持下,晓波走上2006年好男儿的舞台,并最终取得了亚军的成绩。两人平时的交流方式是手语沟通。

[2-3]

由2006年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出道的晓波被称为“无声天使”,2012年6月19日凌晨他在新浪微博中曝光了其与女友的贴面亲密合影,并间接透露即将结婚的消息。为此新浪娱乐与晓波取得联系,通过短信得知他于今年的情人节向女友求婚,随后便领证。9月29日宋晓波将与女友完婚。宋晓波的未婚妻郭玉良也是一位聋人的姑娘,一直默默的支持他。蒲巴甲、薛之谦、吴建飞等一众好友担任伴郎。 2012年6月19日凌晨他在新浪微博中曝光了其与女友郭玉良的贴面亲密合影,并间接透露将于结婚的消息,蒲巴甲,吴建飞,薛之谦等好友将为其伴郎。

让我们一起来祝愿晓波的事业蒸蒸日上,也祝福这对新人,祝愿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健康平安。

[4]张国荣 人物综述--传奇一生

张国荣不是横空出世、一夜成名的泡沫明星,他是踩着荆棘丛生的坎坷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华人演艺

圈影、视、歌多栖天王巨星。音乐方面,他以醇厚的嗓音,出色的舞台驾驭能力以及“以情带声”的演绎方式倾倒众多歌迷,《倩女幽魂》、《沉默是金》、《当年情》、《风继续吹》等歌曲被许多人称为成长的背景音乐。他演唱过的歌曲三百余首,正式出品70余张专辑(含精选集),销量总计已过千万;他在香港红馆举行了121场个人演唱会,世界巡回演唱会近300场,他在舞台上的劲歌热舞更是在香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他连续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等乐坛大奖,成为20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除了对粤语流行音乐贡献良多外,他亦为华语流行音乐在韩国开拓市场做出了贡献。当年他的唱片在韩国热卖,引起了韩国唱片商的关注,并因此加大对华语唱片的引进力度。

电视方面,他早年于丽的电视拍摄了多部电视剧,其中的代表作《浣花洗剑录》更是在泰国取得了成功。1980年他凭电视短剧《我家的女人》获得英联邦电影电视节最佳表演奖。

电影方面,他是华语影坛巨星,他以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塑造了命运曲折跌宕、个性千变万化的数十个角色,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重,在华人电影史上留下了宝贵而鲜明的足印。他主演的电影名作有《霸王别姬》、《阿飞正传》、《东邪西毒》、《倩女幽魂》、《春光乍泄》等。2005年,金像奖协会评选了“中国电影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他主演的电影有八部,入选作品数量居华人演员之冠,他亦被选为“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的男演员”。 出道之前--海外求学

1956年9月12日出生于香港,父亲为香港著名洋服店的裁缝兼老板张活海,曾为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定做衣服。张国荣少年时独身赴英国留学,爱好时装设计的他考入英国里兹大学就读纺织专业,后因父亲病重辍学返港。 出道初期--丽的电视

1977年他凭《American Pie》获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香港区亚军,并被“华侨日报”评为最有前途新人奖,随后加入丽的电视,在多部连续剧中担任主角。他初期的歌唱形象较为前卫不羁,带有占士甸那种反叛和浪漫。他曾在一次户外演出中唱到兴奋时向现场观众掷帽,但竟然被人把帽子掷回台上。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歌唱事业。

1978年他推出了首张英文唱片《Day Dreaming》。1979年推出首张粤语唱片《情人箭》。1982年他主演的电影《烈火青春》为他赢来了第一个金像奖影帝提名,这部电影也成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和金像奖评选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之一。 遇见伯乐--终获成功

1982年,丽的约满,张国荣便跟随恩师黎小田转投无线电视和旗下的华星唱片,并认识了他后来的经理人陈淑芬。后来张国荣将黎小田和陈淑芬比喻成他生命中的伯乐。

1983年,推出唱片《风继续吹》,与唱片同名的粤语主打歌成为张国荣历来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这张唱片也使其歌唱事业平步青云。

1984年,专辑《Leslie》轰动全港,销量突破四白金。他的一曲《Monica》在香港唱至街知巷闻,这首歌也奠定了张国荣歌坛巨星的地位。他充满青春激情的演绎更为歌曲添上异彩,使《Monica》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之一,在业界和公众中都影响深远,直到15年后仍入选港台“世纪十大金曲”。

1985年,他在红馆连开十场个人演唱会,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开演唱会的场数纪录。

1986年,张国荣在当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季选中一人占有7首歌曲,在当年香港电台龙虎榜上他有5首冠军歌曲,这两项成绩均为香港众歌手之冠。他凭一曲《有谁共鸣》压倒谭咏麟首夺十大劲歌金曲的压轴大奖“金曲金奖”。张国荣的迅速走红使得香港乐坛出现了 “谭张争霸”的局面。在此后的几年中,谭张二人在乐坛的竞争十分激烈。1987年IFPI 香港全年销量冠军大奖由张国荣获得。

1987年,是张国荣歌坛、影坛双丰收的一年。他推出的大碟《Summer Romance》销量突破七白金,击败谭咏麟获得当年IFPI 全年销量冠军大奖。该张唱片的大热歌曲《无心睡眠》横扫1987年度各大颁奖礼,并再次获得“金曲金奖”。他凭电影《英雄本色II》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而他在影片《倩女幽魂》中扮演的宁采臣则成为经典的书生形象。

1988年,张国荣成为第一位亚洲区百事巨星代言人,并在红馆连开23场演唱会。他击败谭咏麟获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并囊括了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等多项乐坛大奖。同年,由他亲自作曲的歌曲《沉默是金》成为经典,他凭电影《胭脂扣》第三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而影片中他扮演的“十二少”成为又一经典电影形象。

1986至1987年张国荣连续两届夺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金曲金奖】;

1988至1989年张国荣连续两届夺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最受欢迎男歌星】;

1988至1989年张国荣连续两届夺得“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

[8]典礼”的【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1989年,张国荣包揽了“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IFPI大碟奖”等多项乐坛大奖,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宣布告别歌坛,并在红馆连开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也被喻为香港最为经典的演唱会之一。 同年,他推出了《侧面》、《Salute》、《Final Encounter》三张大碟。大碟《侧面》短时间内在香港本地的销量就直逼七白金,并获得“叱咤乐坛大碟IFPI大奖”。作为翻唱专辑的《Salute》一经推出即成为一张叫好又叫座的唱片,它亦成为香港流行乐史上翻唱类大碟难以逾越的高峰。1989年,张国荣作为唯一的香港歌手代表,参加了于英国举行的亚洲流行音乐节。 退出乐坛--扬威影坛

歌坛盛放的同时,张国荣在影坛也造就了同样的辉煌。1990年,张国荣主演了《阿飞正传》,这部电影被称为香港影坛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影片里张国荣成功塑造了一位孤傲叛逆的浪子形象,旭仔(张国荣饰)对镜独舞的片段更是成为香港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凭借在本片中精彩传神的表演,他成功摘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桂冠;此后无论是文艺片、喜剧片亦或是剧情片,他都能挥洒自如,并以自己的气质和天赋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银幕形象:《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胭脂扣》中的十二少、《阿飞正传》中的旭仔、《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春光乍泄》中的何宝荣都已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角色 ;《枪王》、《异度空间》等电影则展示了他在演艺生涯后期对人物内心世界更加深入的挖掘。

1993年,他主演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国际声誉。张国荣以其精湛的演技把“程蝶衣”这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并且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曾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英国演员宾京士利就曾经说:“他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让我见识到什么是完美表演!”该片先后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是中国影片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获此殊荣),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费比西奖(这也是中国影片首次获此奖),第51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大奖。张国荣也凭此片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语片男主角”、“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张国荣仅以一票之差落选戛纳影帝,而且原因是组委会想要分散奖项)。

1994年,他主演了《东邪西毒》,这部电影被称为华语武侠电影的另类高峰。在影片中,欧阳锋(张国荣饰)是一个性格相当复杂的角色,对于演员演技的考验极大。张国荣的表演不仅自然细腻,而且成功诠释了欧阳锋的多重性格。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曾评论说:张国荣是一位在华人演艺圈中罕见的能将“反讽”诠释得很好的演员。凭借在此片的精彩表演,他获得1994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复出乐坛--再登高峰

1995年,退出乐坛六年的张国荣在万众期待下重新开始了他的音乐事业。复出后的他虽然宣布不再领取任何竞争性质的奖项,但是仍然保持着很高的人气,歌曲长时间在香港各大排行榜上占据头名。 他推出的专辑《宠爱》全亚洲年度销量突破200万张,香港年度销量30多万张,位居IFPI香港分会公布的全年唱片销量榜榜首,并被业界称为“救市之作”。此后他陆续推出多张唱片,皆取得销量佳绩。

1996年12月,他举行了一连60场“跨越97”世界巡回演唱会。在演唱会中,他将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给他生命中挚爱的朋友唐先生。这份在华人社会中一向被排斥的感情,仍然因其坦率、诚挚和持久而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尊重。

1999年,他获得了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以及“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的荣誉大奖。2000年7月31日-2001年4月16日,举办“热·情演唱会”世界巡回43场,他亲自担任演唱会的艺术总监,世界时尚大师Jean Paul Gaultier担任整场演唱会的服装设计。这场堪称完美的演唱会也受到国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2000年,他在香港电台举办的“千禧十大演艺红人”评选中名列榜首 ;同年由他执导的公益电影《烟飞烟灭》上映后得到了广泛好评,他的导演才华也初露锋芒。从2000年到2001年,张国荣获得了华语乐坛的多项荣誉大奖,包括“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千禧全国成就大奖”,“金曲银禧荣誉大奖”等。 社会活动

张国荣生前一直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总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即使生日都让来客将礼物折成现金捐助给慈善机构。他逝世前的一段时间,推掉了很多演艺工作,但是仍然坚持参加慈善活动。他为人低调,许许多多做过的善事只是悄悄进行,不愿意因媒体的大肆渲染而使其变味。以下节选他所做众多善事中的极少部分:

1997年演唱会期间,张国荣首先自己捐款一百万港币给癌症基金,其后号召歌迷捐款。演唱会期间,一共募捐到八十余万善款,张国荣与朋友再添上十余万,又凑足了一百万捐予癌症基金。

2003年12月,“Redmiion张国荣歌影迷国际联盟”成立,秉承张国荣的遗志,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为慈善基金会募捐,同时也组织歌影迷向有需要的人或地区捐款。2005年印尼海啸Redmiion号召张国荣歌影迷捐款,一个多星期内筹集善款46万港币。2006年张国荣50岁冥诞,Redmiion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慈善义卖和拍卖,一天之内筹款近20万港币,全数捐予儿童癌病基金。 社会评价

他是一个罕有的艺术天才,不但没有浪费这份天赋,反而用了数倍的努力做到更多更好。他的专业精神有口皆碑,对自己的行业怀有由衷的热爱和全心的投入,不断尝试新领域和新突破,并且一再取得成功。

自成名以来,在“红”与“美”相关的评比中总有他的名字:香港电台举办的“八十年代十大红人”、“九十年代十大红人”评选中都有他的名字。韩国、日本评选十大外国影星,他多次获得第一。1989年,他在香港商台举办的“十大靓人”评选中名列榜首。九十年代香港评选“四大绝色”他即为其中之一。2000年,他再次名列香港“四大绝色”之一。2010年,美国CNN推出了香港最美男艺人排行榜,他亦名列榜首。CNN认为:张国荣性感优雅,香港银幕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演员了。

张国荣虽然逝世多年,其影响力仍然巨大。2009年他的纪念精选唱片《最红》一出市即登上香港唱片销量榜并蝉联多周冠军,并且多次卖断货。《最红》也获得了香港IFPI全年最高销量广东唱片大奖。 传奇绝响

2003年4月1日晚上18点41分,张国荣因病情失控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24楼坠下,于19时06分在玛丽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终年46岁。

在坠楼前,他在写下的纸条中说:“Depreion,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这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他在遗书中感谢各位朋友、唐鹤德先生以及他的医生。经纪人陈淑芬其后证实他患上抑郁症,努力医治年余,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杀。医学教授林文杰表示:“我深信他最终的行为不是他「自愿」或能「控制」的。首先,张国荣深知自己病情之严重而又积极寻医,而遗书结尾的「一生未做坏事,为何这样?」更表达了他的极度无奈,以及留恋此世的意愿。”

患病只是不幸,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5%到10%。在患病一年的时间里,他一边继续作曲写歌录唱片、出席慈善活动;一边忍受着“发作起来时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的病情,想方设法求医问药,中医、西医,能试的全部试过;2002年11月,他的病情失控,自杀获救。此后的他,或许已经预知黑暗随时降临,立好了遗嘱,捐了慈善基金,安顿了包括司机在内的一切身边人。

他走的那晚,无数人缅怀着与他一起走过的青春年华。几天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都做了报道,甚至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都史无前例地报道了一位香港艺人去世的消息。

2003年4月8日,张国荣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当时正值“非典”爆发期,居民轻易不敢出门,但是出殡当日仍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四万名群众冒雨聚集在香港殡仪馆周围,人群占据了几条街道,成为香港史上最轰动的葬礼之一。

推荐第6篇:法理学常识@人物志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思想家,抨击古希腊民主制度,教授大量学生,最终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在法哲学史上,它确立了法律必须被遵守的原则,奠定了今天西方法治的基础。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流传下来,它的言行主要被记载在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另一个弟子色诺芬的《会饮》中。

色诺芬(约前430~前354)苏格拉底的弟子,曾参加过对波斯的远征,他的著作《长征记》反映了这一事件,并集中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和制度。他的《会饮》《回忆苏格拉底》都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苏格拉底最负盛名的弟子,一生为了他的哲学王的理想而奋斗。一生主要分四个时期,28岁以前主要师从苏格拉底学习。28岁时苏格拉底被处死,作为他的弟子,柏拉图外出避风头,在接下来的12年里游学各国。40岁时回到雅典,开始讲学,并撰写了《理想国》等著作,其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门上大书:“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60岁后,三次前往叙拉古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践其哲人王思想。70岁后,放弃政治活动,专心著书,完成《政治家篇》,《法律篇》等著作。《理想国》(即《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集中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争议问题乃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即“正义之学”,为后世提供了问题意识和思想范式。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 公元前322)柏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的老师,是西方最负盛名的全才,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尼个马可伦理学》等。他仍然主张“城邦以争议为原则,但亚里士多德也对柏拉图的正义学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矫正正义)的区分,前者是一种个人各得其所的正义,后者是在有人侵犯他人权益时进行的矫正,后者由司法机关执行。他同时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为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一大进步。

佛拉维乌斯(约公元前4世纪)将法律诉讼文书盗出加以功夫,打破了僧侣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柯隆加尼乌斯(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公开场合传授法律知识。

埃利乌斯(约200)以非神官的身份著有市民法的三部书,奠定了罗马法学的基础,标志着罗马法学的形成。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1月3号—前43年12月7号)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共和国》《论法律》等。他接受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理论,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在《论共和国》中,阐释了他的宪政思想,在《论法律》当中,集中阐释了他的自然法理论。他提出了名言“执政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无声的执政官”。

盖尤斯(约130~约180)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法学教授和公共教师,首开比较法学之端,第一个将罗马法与其它民族的法律作了具体比较。以杰出著作《法学阶梯》而蜚声法坛。提出了名言“一个人的住宅即其壁垒”。

保罗(?~222)五大法学家之一,帕比尼安最高裁判官法庭的联席法官

乌尔比安(?~228)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一度为贝鲁特的法律教授。后与保罗同为帕比尼安最高裁判官法庭的联席法官,公元222年为最高裁判官。后在一次反

对士兵骚乱时丧生。《学说汇纂》中引用他的论述达2464条,占所引学说1/3有余,为五大法学家之首。他首度提出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提出名言法是\"人和神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帕比尼安(150—212)一度在贝利杜斯(今贝鲁特)教习法律。与后来的皇帝塞维鲁斯同时受业于斯凯沃拉,因而与之成为至交和姻亲,后来被任命为皇帝的随身秘书。公元203年成为最高裁判官。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凡是不道德的则是不可能的”。 公元5世纪,狄奥多西二世和瓦伦丁尼安三世颁布法令规定,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以帕比尼安的意见为准。公元6世纪,优士丁尼又命令三年级的学生均称为帕比尼安之徒(Papinianustae),以纪念帕比尼安。

莫蒂斯蒂鲁斯(?-224)五大法学家之一,与帕比尼安,盖尤斯并驾齐驱。

奥古斯丁(354—430),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的代表人物,对新教教义特别是加尔文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著作主要有《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集中反映了他的新柏拉图主义,体现了自然法学说。

查士丁尼(526 ~ 565 年在位,也译优士丁尼)任命了一个10人组成的委员会,系统编纂罗马帝国的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以及他死后才编成的《查士丁尼新律》,统称“国法大全”,又称“民法大全”。

伊纳留(一译“伊尔纳留”,约1055—1130,亦作加纳里乌斯)前期注释法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生于波仑亚。1088年于家乡创设法学院,传授罗马法。传授时以优士丁尼安法为课本,于原文后或原文中的空白处加以注释说明,并纠正其矛盾,使前后一贯,被称为注释法学家,由此形成的学派称为“注释法学派” 。著有《法学问题精义》等书,曾被誉为“法学明灯”。

阿佐(约1150-1230)伊纳留的学生,波伦亚大学的民法学教授,他经过数年艰辛的工作,创作了《法典汇编》和《习惯法汇编》等注释集成。阿佐在进行注释时,不是光停留在文意表面,而是深入挖掘罗马法的立法宗旨和精神实质来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正是由于阿佐的注释,为学习和研究罗马法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将注释法学派推向了顶峰 阿库修斯(约1182~1260)阿佐的学生。他穷尽毕生精力,用40年时间完成了传世巨著《通用注释》,是注释法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也成了该学派的终结性作品,因此他是注释法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注解法学派的开创者。当时有这样一句名言:“得不到注释承认的,也得不到法庭的承认。”

巴尔多鲁(1314—1357)波伦那大学法学博士,14世纪时期意大利最负盛名的法学教授,注解法学派的核心人物。死后其手稿开始出版,主要有《学说汇纂评注》《罗马前期法典九卷评论》已经《罗马后期法典三卷评论》等,他将罗马法和封建官吏以及城市条例作了比较研究,以协调三大法典。当时有谚:“如果一个人不是巴尔多鲁主义者,他也不是一个法学家。”

巴尔杜斯(1327—1400)巴尔多鲁的弟子,在罗马法,教会法已经封建法领域造诣均十分深厚,当时也极负盛名,与其师巴尔多鲁合成“双璧”,主要作品为《学说汇纂第一部评说》。

格拉蒂安,波伦那大学教授,其著作《教会法矛盾调和集》是第一步系统整理教会法并解决七宗差异和矛盾的著作,是教会法学产生的标志。

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经院哲学派的代表人物,起自然法思想相当深刻,将理性引入神学领域,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做过许多评论,推动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复兴。他认为整个宇宙→上帝,理性和政治权威三种只需组成,以此将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上帝发,人类法。他的名言是“法律是人们来意导致某些行动和不做其他一些行动的行动准则或尺度。”

格老秀斯(1583—1645)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其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他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理性自然法理论的人,他认为,自然法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理性\",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下按照自然的规定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性是自然法的源泉,神是法的第二源泉.作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根据自然法理论,格老秀斯提出了天赋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观点,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享受法律利益和谋求共同福利而组成的最完善的联盟.霍布斯(1588—1679)英国人,英国启蒙运动先驱,代表作为《利维坦》。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既提出分权学说,社会契约论等资产阶级思想,又极力维护君主制度,既否定神的存在,认为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但总体上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他认为国家权力来自社会契约,如果统治者无法维持社会秩序,无法维护公民财产,则人民有权力推翻他。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代表作为《政府论》。洛克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观念,此即其“经验主义”学说)。经验主义为实证分析主义提供了思想源头,成为与理性主义分庭抗礼的西方又一重要思想。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也支持社会契约论。不过他也强调社会契约论是可以废除的。他的学说后来被美国实践并孟德斯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代表作为《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是比较法巨作,也大量运用了实证的方法。他在思想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的名言是:“一切权利不受约束,必将腐败。”他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进行妥协,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他一方面对宗教僧侣主义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虽然比其他许多启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问题,可却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观方面他仍然是个唯心主义者。

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

悔录》等。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与暴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年- 1804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联邦党人文集》主要作者之一,其努力催生了美国的宪法,实践了自然法的学说。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著作有《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等。他认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自由。但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他认为,法律就是依照这一最高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规定,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权利。他的思想与柏拉图等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著名哲学家,著作有《法哲学原理》等。在书中,他论述了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黑格尔还论述了国家制度。他认为,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制度,并具体论述了君主权、行政权、立法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外权力、国际法等其他问题,为当时的资产阶级国家辩护,具有国家主义和绝对主义倾向,他赞成成文法,主张法典化,为公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边沁(1711—1776)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代表作《政府论断片》(即《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以及他死后才出版的《法学总论》。边沁对自然法和普通法(判例法)的缠杂不清感到十分不满,立志要澄清英国法中“普遍性的不准确与紊乱之处”,建立一种准确严谨的“万全法”。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中,他提出人们的行为最终可以归结为趋利避害,因此立法的职责也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天性来调节人们的行为。 他同时倡导立法法典化,通过法典使法律清晰明确,使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法律。这使他致力于研究“法律是什么”而不是“法律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使他成为实证主义法学派的鼻祖。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深受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代表作为《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他强调功利主义在行为上的标准的幸福,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与此有关系的一切人的幸福。

胡果(1764—1844)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的老师。

萨维尼(1779~1861) 德国法学家。历史法学派主要代表,代表作《论立法和法理学的现代使命》《中世纪罗马法史》和《现代罗马法制度》。他认为法律与风俗,语言,政体等一样,都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他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学,法主要体现为习惯法,它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远远超过立法。法是自发地、缓慢地和逐步成长的,而不是立法者有意识地、任意地制造的。

梅因(1822—1888)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历史法学派在英国的代表人物,晚期历史法学派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古代法》影响甚巨。梅因吸收了进化论

的观点,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并把研究范围从狭小的单个民族,扩大到整个世界,对各民族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到了法的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他的名言:“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奥斯汀(1790—1859)英国法学家,“现代英国法理学之父”,法律实证主义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为《法理学的范围》。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霍布斯和边沁。霍布斯关于强势政府和实在法以及现代社会秩序的论述是他讨论的主题,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他认为的建立现代社会秩序的方法,他认为法律是功利主义政府的工具。他的独创之处在于凭借概念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分析法学,他提出了法律概念的“主权,命令和制裁”三要素说。根据此说,他提出了与自然法针锋相对的“恶法亦法”主张。

穗积陈重(1856-1926),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法学家之一,日本最早的法学博士,代表作《法律进化论》。他创造了“法理学”这个汉日语词,积极传播西方法律思想,最早提出法律进化论并创造了“法系”这个词。是东亚近代法律思想史上的最重要人物。

施塔姆勒(1856年-1938年)德国法学家,新康德主义的首创人,并推动了自然法学的复兴,代表作《以唯物史观论经济和法》(1896)、《正当法的理论》(1902)、《法学理论》(1911)和《法哲学》(1922)。他认为“公道”(Justice)应当成为法律的一般的基础,一种法律是否可以被归属于良法,应当以其是否符合“公道”的标准来判断。他有名言“快乐在于追求目的”。

维辛斯基(1883—1954)苏联历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公认的苏联国务活动家、社会法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代表作《法律与苏维埃国家》《苏维埃法律中的诉讼证据理论》。他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重要实践者,在世界有重要影响,我国的立法和法学教育至今仍受其影响。然而这样一位学力深厚的法学家在大清洗期间充当了帮凶哦,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富勒(1902—1978)美国著名法学家,代表作《法律的道德性》,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法制度本身就应该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他提出了法律的八个“内在之德”:一般性,公开性,可预期性,无内在矛盾性,可遵循性,稳定性以及政府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他认这种技术和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道德意义,然而南非的种族隔离的法律将他的理论击碎。

约翰·罗尔斯(1921—2002)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正义论》等。他对公平和正义强调极多,他认为法律正是对理性的人所发出的公共规则的强制命令,目的在于调节人们的行为,提供社会合作的结构。而自由则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法律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的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

罗纳德·德沃金(1931——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代表作《法律帝国》。第一,批判并超越法律实证主义;第二,坚持认为法律理论依赖于政治与道德理论;第三,把法律理论根植于一种解释理论;第四,将平等的政治价值作为法律理论的核心部分。他的许多理论有后现代的色彩,但总体来说,他依然是理性主义的捍卫者。

凯尔森(1881—1973)美籍奥地利法学家。纯粹法学派(又称规范法学派)创始人,代表作《纯粹法学》。他主张法学研究应排除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将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截然分开,“纯粹”地研究法律规范。他认为法律的效力来自上一级的效力,而不是来自于国家强制力或者其他道德力量,但是这种理论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作为一切法律效力的来源的宪法就会失去其效力的依据,他认为为了弥补,必须承认宪法具有先验性的必须服从性,这又陷入了自然法的学说,这是他的理论的致命伤。但是,凯尔森的纯粹法学以研究现实的法为使命,充分发展了实证主义法学,并使法律科学逐渐独立,脱离政治学与哲学的附庸。

哈特(1907—1993)英国法学家。新分析法学派首创人。曾长期任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他的学说和H.凯尔森 的纯粹法学构成了20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中的两派,但有具有一些自然法思想的特征,代表作《法律的概念》。哈特认为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能让人感到有义务服从法律,并因此将法律作为自己内心行动的指南。这就是所谓的法律规则的“内在观点”。哈特成法律为规则体系,并将法律分为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前者是设定义务的规则,后者则是关于义务设定的规则,即设定权利的规则。哈特从规则本身入手构建理论体系,排除了对自然法的依赖,将分析法学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罗斯科·庞德(1870年--1964年)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社会学法学”运动的奠基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法和道德》。他主张更加实用地并依据公共利益来解释法律,并侧重于实际发生的法律过程,注重法律的社会效果,反对当时美国法学界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他认为法律是通过政治组织的安排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最大社会需求的一种制度。

卡多佐(1870~1938)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官之一,社会学法学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全美最聪明的法学家,被誉为有创造性的普通法法官和法律论说家。他司法必须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他认为对司法过程意义认识的关键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通过司法达到最良好的社会效果。要想通过司法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法官选择正确的司法方法。他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名言,成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座右铭。

霍姆斯(01iver“Wendell Ho1mes,1841-1935)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倡导者,更是实用主义法哲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因为法官的任务不是判断合同法理论家的主张孰是孰非,也不是为合同拟订者提供指南,儿女是解决诉讼当事人之间具体的纠纷,。

杰罗姆·弗兰克(1893—1962)美国激进法律现实主义法学家。他认为法院判决的基础不是法律规则,而是法官个人的非理性因素,因此法院的判决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见的,具有浓厚的批判主义色彩。

卡尔•卢埃林(Karl N.Llewellyn,1893年-1962年),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法理学: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他认为法律是一种处理纠纷的规则,并且一起对纠纷的处理行为本身都是法律。他认为规则有纸面规则与实在规则,一切制定的规则都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因此应当更加注重社会上实在的规则。这具有深厚的社会法学思想。

波斯纳(1939--)70年代以来最为杰出的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代表作《法律的经济分析》。他将人们从互相自愿的交易中各自获得利益的简明经济理论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原理应用于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研究,认为一个理性的法律制度应当利用人们的经济理性去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他主张“实质正义”,而排除道德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实证分析的色彩。

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1949——),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代表作《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批判法学运动》。他竭力批判西方传统的法律思想,否认法律的超然性,认为诸如公法与私法,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等法律意识之间的界限划分是不真实的,他的诉求归结于将法律与政治何以,使二者进入自觉与永久的转换中。

推荐第7篇:大事记人物志收入标准

大事记的收录标准和范围

收录标准

所谓大事,是指某一区域内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必须是事件的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不管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都应算大事。但是,大事的概念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应以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为转移,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大事标准也就不同。我们在选择大事时,应“因志而宜、因事而宜、因时而宜”。

收录范围

大事记记载的内容超越时间下限的不记,超越地域范围的不必记载,不要“越界”、“涉外”。 大事记六个“要记”。这六个“要记”是:第一,特别重大的事件要记;第二,重要变革的事件要记;第三,不平常的事件要记;第四,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一定很大)要记;第五,为后人所效法、有教育意义的要记;第六,为后人引以为戒的事件要记。如果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六个要记,一个地区凡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重要历史价值的事件,基本可包罗无遗了。

人物收录标准

收录范围

入志人物收录期限2010年12月31日前。重点是1986---2010年的。 收录标准

1、立传人物。无论本、客籍,凡是已故的在市内外担任过党政及事业单位副地级、军警副师级、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副地级、企业正地级以上职务者,县团级以上革命烈士,经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机关命名的劳动模范、特级战斗英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获国际组织嘉奖、国家级嘉奖者,国际性体育竞赛前五名、全国性体育竞赛前三名、全省性体育竞赛第一名,均属于立传人物范围。

2、简介人物。符合立传人物标准而在世的各类人物均属简介人物范围。正(副)教授、研究员、正(副)高级工程师,也予以简介。

3、表录人物。在党、政、军、警、事业单位任职的副县级、副团级领导干部,企业副地级领导干部,副教授、副研究员及副高级职称者,获省、国家部委及以上奖励的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英模人物和革命烈士,国家级学会会员,获得博士后学位者,国际性体育竞赛前八名、全国性体育竞赛前五名、全省性体育竞赛前三名,在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实业家、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均属表录范围。

推荐第8篇:ACCA 人物志: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ACCA 人物志: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本文由高顿ACCA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斌莹:大四金融财务与管理学生,ACCA Club 2013-14届理事长,曾在Prada中国总部客户关系管理部,Bosch中国亚太区采购部和交通银行实习,曾作为诺丁汉学生代表参加Universitas21 2012年度论坛。

我是在等延迟的飞机时写这篇文章的。

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这几年里总是奔波着。UNNC的人们,总会想着去看更大的世界,想走遍每一个角落,想体会每一种不同的经历,见更多不一样的人。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地方,才会更加珍惜这份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不在别处,在这里。

ACCA Club之于我,在我的大学时光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前三年里,有从干事到部长再到理事长这些不同角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里,逐渐改变的是责任和心态,不变的是最初的那份执着和信念。对于每一份工作,都以为UNNC的学生打造更好的平台作为信念,都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视野作为目标。当摒弃了外在的其他的因素,而专注于事情本身的时候,这个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一群人在一起,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做好”,我相信在UNNC,你们都将会明白这份纯粹的心情。

最让我值得骄傲的,是ACCA Club对于“人”的重视。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亲人一般,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当任何一个人做到了他想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会为他由衷地感到高兴。我在做理事长的时候,对小朋友的要求就是,该工作的时候必须好好工作,该一起玩的时候好好玩,也绝对不许因为工作和玩耽误学习。到了复习季的时候,都不要安排工作,全给我去安心复习,考完拿奖学金请大家吃饭。在ACCA Club,仿佛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怕,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伙伴。那些我的前辈们,不仅用心血为我们建造了基础,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这些小朋友们,也在用自己的能力和idea,去给UNNC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

ACCA Club会在你们的努力下变的更加美好,我相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诺丁汉里最权威的学术资源,有最雄厚的金牌雇主资源,有创新务实的做事态度,更有一个为了UNNC每一位同学光明未来的信念。我更加相信的是,不管多少年过去,每一位ACCAer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都会为了ACCA Club感到骄傲,ACCA Club也会为我们感到自豪。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我走得多远,这段在ACCA Club的经历都不会忘记,那份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网址:www.daodoc.com

为了她的初心也不会消逝。当我看着那些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矗立的高楼大厦,才明白,那些曾经和你们一起开会,一起努力,一起一起躺在草地里数星星的时光,最珍贵。

如果你也想拥有更多的经历,发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欢迎加入我们。ACCA Club, 把握无限可能,成就卓越未来。

更多ACCA资讯请关注高顿ACCA官网:http://acca.gaodun.cn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网址:www.daodoc.com

推荐第9篇: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人物志(俞永军)

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江苏 俞永军

帕斯卡有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人的生命很脆弱,犹如一株风中摇摆的芦苇,随时有折断的危险。但芦苇终归是芦苇,人终究是人,因为人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思想,他能在独立思考中明辨是非、拨乱反正,在物欲横流、喧嚣浮华的社会里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坚毅的心。

学习之路:让我时感知识的贫乏

1 我是一名中师生,1994年从江苏省高邮师范毕业。说起师范生,是一件尴尬、伤心的往事。尽管凭当时优异的成绩优先录取,并享受国家全免补贴,在那个铁饭碗含金量极高的时代,无数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涌进中师,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觉,中师生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都混合着自卑与自傲两种情结。一方面我们是那个年代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因为学历的低下,尤其是非一次性专科、本科,又罩上了浓浓的自卑。”(魏智渊语)“这是一批最优良的种子,也有一些人不甘心,继续朝前走,走到很高很远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人被折断翅膀,再也飞不高。这翅膀,第一是文凭,第二是英语。”(魏智渊语)

的确,等我们这批师范生中不少人千辛万苦拿到本科文凭的时候,许多城区学校的招聘条件中赫然写着:“第一学历本科„„”有一年教师节,也是我辗转借调城区初中的第一年,某领导亲临学校,与师座谈,问我从哪里毕业,我说高邮师范,尽管那时我已经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文凭。为什么没有坦言相告?就因为那是通过成人高考半工半读、业余函授获得,底气不足。领导批评我学历太低。也是,全市最好的一所初中,由一名中师生来教,岂不让人心存顾虑?

2 高邮师范毕业后,我原有机会上泰兴师范大专班,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跟在包工头后面做小工挣零钱,我只能徒有空想。参加工作头两年,我过得稀里糊涂,或打麻将或看录像或打游戏,两年光景犹如白驹过隙。直到同学中有的提升了学历层次,有的提升了教科研能力,我才如梦初醒,赶紧参加成人高考。紧锣密鼓复习了一个月,顺利考上盐城师范专科学校。

专科毕业后,随即想到本科。当时还招致不少人笑话,说一个小学老师考什么本科。我却吃了秤砣铁定心,执意报考南京师范大学,谁知第一年铩羽而归。第二年,招生政策出台,北京师范大学在江苏招生,总共30人。我想都没想就报了名,结果如愿以偿。

2006年暑期,我有幸加盟赞化学校。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的平庸与渺小、无知与浅薄。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教师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不少人都拿到教育硕士文凭。于是,我的硕士梦再一次被点燃。

2009年,市教育局决定启动在职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培养工程,委托电大与扬州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班。我毫不犹豫报名。经过三个月紧张的复习,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取广西师范大学。顺利毕业后,每当看到厚重、珍贵的学位证书,我不免感慨万分。

从中师生到硕士的路,我走了整整15年。

3 备考的三个月,我还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尽管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尽管时间很紧,但我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我千方百计挤时间,不看电视,不拉家常,不参加聚会。骑车时默背,想不起来了就赶紧停车,翻开车篓里的书;值班默念,念不出来了赶紧打电话给妻子,让她翻书找到那一章;没课的时候背,办公室里嘈杂,就躲到教室内的洗手间里;孩子上操了,空荡荡的教室正好可以安心读书;晚上回到家,一个人关在西房里或读或背或写;中午,看一会儿小憩一会儿。就这样,陌生的知识被我一点点蚕食侵吞、消化内收。

除了学历提升,我还积极参加各类业务进修,珍惜一切机会。扬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市首届教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我有幸参加,听到中央教科所、华东师大、省教科所、市教研室等专家做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一次,市教育局教研室陈玲玲老师告诫我:“既来之则安之,要让自己躁动的心赶紧安顿下来。”她说,每一个教师都要有责任意识,要能唤醒学生的灵魂,做到这些,就必须让自己始终保持在读状态。李镇西老师也说:“促使一个教师从一般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并不在于他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和过硬的本领,更多的在于他一些教育教学的良好习惯。”

每逢年初,我都要列出自己的读书计划,至少阅读5本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专著,同时撰写心得体会并投稿。《幸福的源泉是智慧——读王三阳有感》《教育就是在事无巨细中——读洛克有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读肖川有感》等,先后刊发在《江苏教育报》《中国德育》《江西教育》等报刊上。

教学之路——让我时感生活的充实

1 尽管我的初衷不是当老师,但命运之神一旦眷顾你,你就得乐观面对。一年年下来,我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既然当了老师,就要对自己的课堂负责,对课堂上的孩子负责,对孩子的家长负责。我始终认为,倘若一个老师不负责任,教学敷衍了事,三心二意, 2

造就一批后进生,对于他们的家庭是无言的伤痛,对于他们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备课,不可一味地拿来主义。即便有些课文我非常熟悉,不看教参也能照着讲下来,但要结合班情、学情。古语云:“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这个班的孩子怎样,能不能接受我这种风格的老师?我所讲内容、授课方式和手段,孩子能不能接受?我援引的事例,孩子能不能理解,会不会按照我的思路进一步研读文本、领悟文本?事实上,只要多留个心眼,就会发现许多内容不能一味地拿来。

教学,不可一味地照本宣科。一直以来,语文成了孩子们的心头之痛,上课铃响后,见到老师就恹恹欲睡,无精打采。原因很简单,有些老师都是“三抄”“四背”。“三抄”,即抄写生字新词、佳句赏析和主题思想;“四背”,即背诵文学常识、诗歌鉴赏、文言字句意和答题技巧。为此,我会同组内周晓静老师积极开展扬州市“十二五”立项课题《快乐语文的课堂建构》研究,着力于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枯燥知识娱乐化,语文内容生活化,基础知识口诀化,也是我一直探讨的内容。

反思,不可一味地周而复始。每教完一篇文章,我都要认真反思,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既包括反思外显的教学细节,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又包括内在的思维逻辑、知识结构,以及这些知识呈现的方式是否合理恰当、简明扼要等。就拿一节语文课来说,只要结束,我的脑海立马冒出诸多问题:今天我微笑了吗?今天我训斥学生了吗?这节课整体效果怎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我是如何处理的?课堂上有哪些精彩片段值得细细品味?„„正是且行且思,且思且写,且写且投,基于教学反思的一篇篇小随笔、小论文孕育而出。《邹韬奋为何不知道母亲的名字》《课堂的有趣是否影响课堂的有效?》《:一种教育的转型》《用追问提高作文的含金量》等,先后刊发在《语文报》《江苏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

2 爱岗乐业,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身为人师,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即便不能做得最好,但也必须全力以赴。正因为如此,学校组织的两次问卷调查,孩子给予我的评价都很高。俗话说,金奖银奖不如孩子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孩子的口碑。只要孩子认可,我就无怨无悔,无遗无憾。

有人说孩子的生活是“三点一线”,吃饭、睡觉、学习。老师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将“学习”换成“工作”罢了。正因为如此,很多孩子和老师都认为生活太乏味,一天到晚发牢骚。其实,乏味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的心态。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说我只有半杯水了,乐观者说我还有半杯水,可以慢慢享受。

有表亲嘲弄我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睡得比某些人迟。其实,这世间有谁不辛苦?每天放学回家路上,我总看到不少店铺还没有打烊;每次上班路上,不少店铺已是灯火通 3

明,里面的人在忙忙碌碌。作为一名赞化老师,我每天生活在感动中。面对纯真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你只要播洒一点点爱的阳光,便会获取满园春色。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互助、和谐与温情,但也有嫉妒、怨恨与嘲弄,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一旦拥有孩子,你收获的便是灿烂的笑脸,甜美的问候,真诚的友谊。世界上恐怕没有一种职业比教师更加幸福,没有一种职业比教师更加伟大。

我庆幸自己最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她让我懂得友谊赛过财富,付出就有回报。用心灵沟通心灵,用心灵呵护心灵,用心灵浸润心灵,我们就能体会到人性的美好,生活的乐趣,友谊的弥足珍贵。赞化是一所民办学校,置身其中,往往有一种“包身工”的感觉。事实上就有人质问我:卖身为奴,咋还这样高兴?我笑而不语,因为他们不明白,也永远不会明白:世界上最累人的事情,莫过于空虚;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充实。我充实,我快乐,我快乐,我前行,这便是我最好的回答。

3 教育要有爱,这谁都清楚,但具体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件事情,恐怕就有人抛之脑后。我们不妨扪心自问,面对学困生,能不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爱?能不能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爱?面对屡屡犯错的问题生,能不能心平气和、和风细雨地爱?真正的爱是平等互助、齐头并进、和谐相处的。爱没有高贵与卑微,没有虚伪与唆使,没有压制与强迫,有的只是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就像哲学大师卡缪所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与你同行。”

我始终认为,帮助是一种爱,批评也是一种爱,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真诚。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块宝。基于这一认识我撰写的《多看两眼行不行》《孩子为何只记住以前的好》《谁该为德育价值的遗失买单》《教师,别再忽悠孩子了》等一系列文章,刊发在《教师报》《福建论坛》《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报》等报刊上。

教研之路——让我时感工作的快乐

1 过去的一年,我一直尝试快乐语文、快乐学习,一度还将自己的博客名“向着梦想远航”改为“快乐语文/快乐学习”。我尽可能让课堂有趣,尽可能让孩子喜欢语文,喜欢学习。尽管起色不是很大,但心中的理想不灭,快乐语文、快乐学习将是我永恒的追求。

作文一直是让孩子最为头疼的事情。少数老师也将作文当成可有可无的挤兑课,教学任务紧了就砍掉,美其名曰课后练笔,结果不少孩子都是翻作文选,或者上网查,依葫芦画瓢,很少独立构思、选材、行文,写出来的文章多半是东拼西凑,无病呻吟。

我一直倡导课上写作文,极少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对于收上来的作文,先让孩子互改,而后由我复批。好的文章、片段及时输入电脑,呈现给孩子看,同时打印出来张贴在 4

教室后墙的“佳作欣赏”栏中,或者上传到我的新浪博客。

我还结合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师生同阅读共成长”这一项国家级立项课题,大力开展“读经典、评经典、写体悟”读书活动。对于学生的美文、佳作,我适当修改并寄给报刊。一年两个学期,这些文章不仅刊发在校刊《晚饭花》上,还见诸于《家教周报》《中学生学习报》《初中生世界》等省级报刊。

每一年我也给自己定下目标:在省市及以上报刊发表论文、随笔不少于6篇。而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我发表文章45篇,其中一篇万字长文被收入张文质主编的《教育生命的突围》一书。我知道这些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但我坚信:只要上路,就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2 去年一年,我上了不少教研课,每一节课都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从选取课题到借班试上,反复修改,最终确定框架,再到最后的呈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研讨与磨课,说废寝忘食,一点都不为过,那是因为我的教案有不少值得推敲的地方;说手忙脚乱,一点都不夸张,那是因为我的课件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细节;说心中忐忑,一点都不虚伪,那是因为我的学案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漏洞。很多时候,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放弃!但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有时,当你在伏案苦思时,别人说有什么意思,还是歇歇吧。有时,当你正为一个细节纠结不已时,有好友拉你去逛街、打牌,若你不去,换来的是挖苦和嘲讽。我相信人生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牢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要始终把自己比作一只火鸟,不经历烈火的煅造,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2012年扬州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我执教复习课《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起初,我选取了一个比较顺手的方案,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成语辨析等,这在网上可以找到大量资料。组内同仁们却建议我选一个少有人尝试的、有难度的教学角度,这样才能彰显教者的睿智。最终,我确定为课外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之前,我曾在扬州树人中学听李洁老师讲过,她仅从两方面教给孩子解决课外文言实词的方法,即联想和推断。当时,她概括的要点只有两句话:联想,根据课文,以旧解新;推断,根据音形,结合语境。在磨课过程,同仁告诉我,联想和推断并非同一层面的平行概念,不能作为两种解释方法。于是,我查阅各种资料,思路渐渐明晰,最终归纳出联想、语境、结构、通假、成语、语法六种推断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最怕的是将错误知识传授给孩子。也许这些推断,还有不够准确之处,还可以有更好的归纳,但我想,倘能启发孩子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我愿意成为一颗铺路石。

这一次次的历练,我相信,会滋生我飞翔的动力、思考的勇气。

4 教师需要快乐,一种源自内心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的快乐。思考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痛并快乐着。李镇西老师曾说:“每天的生活经历都是财富,记录每天的教育故事,就是采矿,时间一长,经过提炼,这些矿藏都会变成黄金,这是教育对你们的馈赠。”“一个优秀老师和一个平庸教师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

无数次睡梦里,我都向一位先哲求教,毕恭毕敬:“你为什么能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先哲和颜悦色地告诉我:“我只不过是做好懒惰者不愿做而聪明人又不屑做的事,能走完一般人不想走或不能走到底的路。”

我的起始学历不高,属于先天性不足;我的生活“三点一线”,未免孤陋寡闻。尽管如此,但我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与梦想。

我一路谨记肖川老师的一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知道:只要在路上,就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否则,再近的距离,不迈开双脚,亦是徒劳。

江苏省高邮市赞化学校 俞永军 225600 18952588829

·全文刊载于《教师博览》第5期

俞永军,江苏高邮人,1975年3月出生,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教师博览》第三批签约作者,扬州市首届语文高端研修班学员、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中青年教学骨干、教科研专家培养对象、作协会员。扬州市、高邮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连续四届获得扬州市“教师风采”博客大赛中学组一等奖;多次受邀到高邮城乡,仪征、宝应、扬州、徐州等地做专题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目前,已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出版随笔集《教育梦想升起的地方》。

人物志范文
《人物志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编辑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