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医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0 09:03:0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医学伦理学论文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黎咏麟201401210622014级中医学(五年制)1班

《姐姐的守护者》是一部相当震撼人们心灵的美国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特殊的姐妹以及他们父母一起与白血病及其并发症斗争的故事。凯特是莎拉和布莱恩的长女,但十分不幸的是,凯特患有先天性白血病,这将意味着她的生命时间将不长。于是,为了延长凯特的生命,莎拉和布莱恩在医院医生的建议下,通过基因工程的帮助,产下一位与莎拉配型一模一样的女儿——安娜。由于安娜的出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就是救她的姐姐,所以,自从她出生之后就成为了她姐姐凯特的“药罐子”,从脐带血到血液、骨髓,甚至到最后因为凯特因白血病而出现并发症——肾衰竭的缘故,她竟被她的母亲要求捐献她的肾脏。因此,她为自己找来了律师,为自己维权,要求法院拒绝其父母支配她的身体。

在故事的最后结局里,安娜因为车祸成为了植物人,而同时她也赢得了诉讼,但是,她的律师在她的授权下还是同意把他的肾脏移植给她的姐姐。重获生命的姐姐知道这件事情后,感到十分悲痛,她也开始在医院一天天的照顾着脑死亡的安娜。

纵观这个影片,将家庭、医院、法院这三个成分融合在一起,每一方都会有自己的旁白,彰显出各自的内心世界各自的各种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将患者、家人、捐献者、医生、法官这几个身份放一块,更将强烈的表现出了医学伦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先以安娜出生为例子,安娜的出生不是意外,而是各方面精心设置好,从受精到发育再到分娩、成长,都是在按人为设定的路线在前行,不由自己控制。她仅仅是一个通过人工授精以及基因工程的方式产下来的孩子。

从影片来看,这一方式确实起到了各方先前设想的作用,一是通过脐带血来就她的姐姐,二是为她的姐姐提供合适的骨髓、血液,俨然生来就是姐姐的“药罐子”。这虽然能够有效的维持其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的幸福美满,也能让她的姐姐活下来,但是我们似乎恰恰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安娜真的愿意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愿意成为姐姐的“药罐子”吗?她看见自己身上满满的伤痕时,她快乐吗?这与我们现今倡导人人自由平等快乐的理念是否存在了违背的地方?

再来看看关于影片中讲到的肾脏移植,在莎拉看来,安娜的出生就是为了拯救她的姐姐的,她有义务去为她的姐姐捐献肾脏。但是,在安娜看来,她的母亲并没有权利去支配她的身体,于是她选择找最出名的大律师为她代理诉讼,在诉讼最后,她道出了自己的诉讼真相:原来其实她并不是要找回属于自己的身体,而是常年病痛的折磨,使得凯特不再想继续在手术台上继续自己的生命了。

由此一来,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器官移植是否真的合适? 什么是器官移植呢?按照定义,器官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等方法,用健康的器官置换 功能衰竭甚至丧失的器官,以治疗严重疾病、恢复生理功能、挽救病人生命的一项高薪医学技术。提供器官的一方成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那么,在影片中,凯特是受体的角色,而安娜的角色则是供体。在这二者之间通过什么来权衡呢?这就涉及到了器官供者的伦理问题,其第一点就是自愿捐献,即是器官供体自愿和知情同意是收集器官的基本道德水准,医务人员在病人去世前询问病人或其家属是否愿意病人死后捐赠器官,这种方式在伦理学上没有道德争议。但是在影片中,安娜的父母却强行在她仍然活着甚至不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安娜捐赠出一个肾脏来给她的姐姐以维持她姐姐的生命。在我看来,尽管这对父母的要求合情,但是并不合理,并不符合伦理学的要求。

另外,故事最后安娜赢得了诉讼,她可以支配自己的身体,而她的父母没有权力支配她的身体,但是此时安娜却很不幸的因为车祸而脑死亡,在此后,她的律师在先前得到她的授权的前提下还是选择让她捐献她的一个肾脏给她姐姐。自此,整个故事还是以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结束。

但是,当中涉及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无论是器官移植还是基因工程、人工授精,都应当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使其明文化,而不是每每遇到这种问题后各方都是只得模棱两可。

最后,以电影结尾里一句很有深意的独白结束这次的观后感吧。 “I’ll never understand why Kate had to die and we all got to live.There’s no reason for it,I gue.Death is just death.Nobody understands it.Once upon a time, I thought I was put on earth to save my sister.And in the end,I couldn’t do it.

I realize now,that was’t the point.The point was that I had a sister.She was fantastic.One day,I’m sure I’ll see her again.But until then,our relationship continues.”

推荐第2篇:医学伦理学论文

医患关系与医学道德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唤醒和培养医疗工作者的医学道德,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医德 医患关系 医学生

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唤醒和培养医疗工作者的医学道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深入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分别为医家道德、医患关系、医学生的培养。

一、医家道德

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都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自古以来,重视人的生命是医学界的美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认为一个好的医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大医\",才能成为\"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住院一个多月花费一百多万,平均每天两万多块,而且患者病史上明显的过敏药也出现在病单上,患者过世后还有化验单出现,账单显示患者有时一天输液8000ml。”我们不敢相信,患者家属更不敢相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漏百出的问题呢?其实这里面隐藏着当今医学界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医生的道德问题!则是医德问题!俗话说“医乃仁者”,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如果连最本质的东西都丢失了,那还算是一个医生吗?

我国古代医生择徒甚严,曾明确提出\"非其人勿教\"。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西方,则有学医期满,按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的传统。医师角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与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的。林巧稚、赵雪芳、王忠诚、吴登云等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医师既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二、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

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三、医学生的医德培养

如今医学生是日后医学科研工作主力军,中国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更要加强自身学习,做到医术与医德的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拉近医学生与医德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医德就在他们身边,达到提升医德认识的作用。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实例教育,提升医德认识。新时期的大学生反感空洞和漫无边际的说教,因此授课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时代特征,切实加强教育。比如在讲授医德教育理论课时,除了从理论上讲清医德的内涵及重要性外,还要多结合时事新闻来教育引导。如抗击非典、地震救灾等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医疗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实例。

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在课堂中加强医德教育。高尚医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单靠运动式、暴风雨式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医德教育应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开始,直至毕业。为了能在课堂中确实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同心,形成医德教育的整体合力,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医学伦理学教师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应参与到医德教育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不断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根据授课情况,结合实例,把医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同时让人文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最后,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史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医学生崇高医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医学生经常反躬自问,恪守“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而且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共同营造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形成环境,才会取得医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摘自《医学伦理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摘自《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推荐第3篇:医学伦理学论文

当代医学生培养之我见

【摘要】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应于此,医学教育模式也应进行变化。针对新世纪医疗和医药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及良好人格品质的医学人才这一趋势,我们应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医德人格培养。而在医学院方面,应该重视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医德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课程 人才培养 医德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主力军,社会的进步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从医学、社会、道德和伦理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今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归根究底,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人文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人文素养以及医德的培养,因此,转变医学教育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新型人才,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 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等方面的科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医学工作领域,人文精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就必须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我看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善待为医学实验献出生命的实验动物,我们理应善待它们;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各种医学人文课程,以同等的重视程度对待这些课程;“医乃仁术”在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实习的同学们,应该以和蔼、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一位病人。以上只是列举了众多问题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了解更多。 医学生的医德培养

医德人格是作为从事医疗卫生职业的医务人员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念、医德习惯的有机结合,是医务人员个人的医德行为和医德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医学职业也不例外。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身心痛苦不堪的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都对医务人员及其后备力量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予厚望。在我看来,医学院对于医学生的医德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适当举行相关方面的演讲活动,提升学生对医德的探究性和认识性;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伟大的环境造就伟大的人才,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

医学院校在培养、训练医学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用人文知识去浇灌他们,用人文精神去熏陶他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用人文的精神去关怀、滋润、影响在校医学生,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而这正是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的目的所在。在河北医科大学,有医学伦理学、医学总论、医事法学等人文课程的开始。我个人的观点是,学校可以增设一些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比如哲学、生命伦理学、基因伦理学、医学辩证法、人文医学、医学人类学等等学科,相信对医学生的未来是有极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①谢志青.华东师范大学 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②杜晓梅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初探 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2008 ,26(2) ③王翠翠 川北医学院学生处 医学生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的探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4期

④冯燕俊张晓洁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西北医学教育》2008,04 ⑤孙桂霞 徐州医学院图书馆 浅谈医学院图书馆及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技信息》2009,36期

⑥杨成顺,重庆医科大学 辅导员与医学生的师生关系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分析和对策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⑦祝娇娇,卢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政学院 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⑧金家贵,夏保京,孙云,何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02期

推荐第4篇:医学伦理论文

最近在网上看了《医者仁心》,不知道为什么,看的过程我都很揪心。也许以一个医学生的角度去看这部医学题材的电视剧,会有些残酷,因为仍然生活在医学院校这个象牙塔里的我们,它带有了太深刻的现实影射作用,它让我们对医学这条道路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整个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一切看起来又重归回那么美好的样子。在剧情的曲折发展中,我们都太彷徨、太愤慨、太无奈,最后又太舒心,苦尽甘来。如果在现实的中国医疗大环境中,我们最后也能收获美好,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然,这部剧完美收场必然少不了剧中人物如钟立行、武明训、江一丹和严如意等人对理想的强烈坚持和对医德、对职业信仰的不懈追求,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下,虽然他们偶尔也会迷失,但都终究没有泯灭自己的良心,这是我最敬佩他们的。在电视观看过程中,不禁引发了我对医学伦理的深深思考,在这里本人就其中印象深刻之一二案例做详细剖析。记得开头讲述了一个因出现排异反应需要马上进行二次肾移植的七十岁白人露茜,昏迷前签署了一份不接受体外循环、气管切开术和非人道救助的文件,按照美国的法律这意味着故事主人公钟主任不能违背病人意愿展开急救。但露茜丈夫苦苦哀求钟立行救救自己的妻子,最后钟立行因听说露茜和自己刚因车祸去世的妹妹同一天生日,便决定强忍着悲痛将妹妹的心脏移植给了患者。手术成功后,却遭到患者女儿将其告上法庭。是的,依据法律,院方不该违背患者意愿作出对其进行救治的处理。但救死扶伤、忠于职守是我们每个医生都应遵守的医德规范,我们本着有利原则,一切都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有错吗?生命是神圣的,作为一个医生,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生命的终结,特别是在自己有能力对其进行帮助的情况下。可是,当患者本人意愿与家属意愿发生冲突时,当患者意愿与我们救死扶伤的初衷相违背时,我们该怎么选择?即使在良心的驱使下,钟医生救活了患者,可是他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患者家属的不解而已。而且这样做,他触犯了法律,没有做到尊重病人自主权,于是他只能处于被动地位。终究他心寒了,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怀疑了。

医务人员忙碌、劳累、压抑,却不被理解,得不到应得的报酬。从失望到愤怒,从无奈到忘记理想。在这个信任危机、信仰危机的年代,我们不断抱怨恶劣的职业环境,却又不知不觉的成为了帮凶,我们感慨这个社会的物欲横流、精神匮乏,却又一点一点的陷进贪欲的漩涡。于是,环境成了借口,让我们放弃信仰,一切变得心安理得。王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贪念、逞能一手造成了他最后的下场。刘敏护士长也因医患纠纷被病人家属打过、骂过、误解过,可是她却能积极承认错误,本着诚信原则,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才不至于在医闹中迷失自我。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的医疗事故、医患纠纷、药品回扣、商业贿赂、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等等,病人也好医生也好,大家都在相互抱怨,都觉得不公平,却没人能改变这一切。当医患纠纷出现时,作为医生,我们只能忍,寻找积极有效的沟通方法。在中国这个文明大国,哈医大医学生被砍,几乎六乘看客持高兴态度;医院抢救无效,全体医护人员上至院长下至后勤工人全被迫要求跪在死者灵堂。真的想问,这一切究竟谁对谁错,是什么导致了如今医生的地位如此低下,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医生实在不应受此屈辱的待遇。中国政府现状、卫生体制不健全、部分医生医德的缺乏以及错误的社会舆论导向等共同将医患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种状况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但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要清楚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医生代表着付出与奉献。我们可以说做医生很痛苦,可以说这种环境下医生才是真正的弱者,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做为医生的底线和尊严,不应该放弃理想和信仰,要在实践中突破迷惑而不是随波逐流。也许医务人员只有回归内心,坚定信念,重拾我们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真正做到“医者仁心”,才能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下找到出路。

推荐第5篇:医学伦理学论文

分析目前我国医务人员价值体系状况 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谈谈医生

价值 回归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摘要】在“救死扶伤”和救死扶伤的“经济成本”的两难选择问为什么会出现?在此选择面前如何平衡?本文就这两个个问题浅略的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知识价值,经济成本,医患关系,医德

以前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在国外的某个大工厂里,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很多维修工程师束手无策,无奈请了一位科学家前往解决。那位科学家到达后,上爬下摸、又听又敲,同时不停的在纸上计算,最后在电机的某一部位划了一道白线,对维修人员说,把电机拆开,对该处的线圈减少三圈即可。维修工程师照此办理后电机果然恢复正常。之后科学家开价1万元,有人问这个价格是如何制定的。科学家回答说,划道线1元,知道在这里划线9999元。但是从这个故事出发,与当今医生知识价值的现实表现却大相径庭。

医生的知识价值目前没有表现出来的,虽然有诊查费这个项目,但标准低的可以忽略不计。而挂号费这个收费项目从字面上来说既不能表现医生的劳动,事实上也反映不出医生的劳动。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医生进行的是无偿劳动。医生毕竟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医生。医生首先要食人间烟火,才能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于是乎,医院可以赚取药品的15%差价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被提出来而且成为了今天医院赚钱的主要手段。可以说忽视了医生的知识价值的做法出现了“以药养医”,导致了看病贵。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医生的知识价值作为无偿劳动这个问题,看病就贵的现象将永远无法消除,那么医患关系只要与经济沾边,随时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变得十分棘手、紧张。

按照我国多年不成文的传统,医院不及时救治患者,只要被曝光,总要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谴责甚至制裁。以往,这样的事例即便有,因为不成“规模”,影响还不至于太大。现在,子女把病父弃在医院、父母无钱把孩子扔在医院的事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许多医院也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既要“救死扶伤”,又不得不兼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媒体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中,“道德”成为大众讨伐医生的矛,似乎所有的医生都变成了敌人,似乎没有一个好医生,

而当地震肆虐过后,人们看到最多的是抢险救灾的军人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此时此刻,医生的价值和高尚人格被更多的人予以肯定。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很失望,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心存善意,一棍子就轻易打翻了一群人,事实上,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默默奉献、忍辱负重,做出了看似平凡而又伟大的业绩。他们是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的脊梁,足以承受“医生”这个神圣的称号。同时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经济关系对道德起决定作用,医德属于道德范畴,自然也有这个一般本质。虽然医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有自己应尽的义务,可是应当获得的知识价值也是应该得到的。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解决这个两难问题,要求医院先救人后付费,很容易只是一纸空文。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医院应该责无旁贷地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尽管医院有追求经济利润的权利,但是不能因为其赢利目的忽视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目前,在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欠缺的语境下,指望医院不计报酬先救人后补费,有些勉为其难。如果急救账单无法兑现,成了医院的包袱,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医院的发展后劲与医生救死扶伤的积极性。

在成本核算的世俗和市侩中,救死扶伤不得不变得有点世俗了。现代的每一个医生在进入医学院之后或之前,都以救死扶伤为自己职业的最高追求和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准则。但是,救死扶伤的崇高目标和职业道德的实现都需要经济投入来保证的,也就是救死扶伤是有成本的,有了成本就必须有回报。一个必须要考虑经济、成本和回报的“救死扶伤”道德标准和职业准则就是一个打了折扣的标准和准则。一个可以被打折扣的道德标准和职业准则还能成为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吗?一个被推向市场经济的医疗行业在其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时更应遵照经济规律办事,被经济化的职业道德准则还能承受得起其职业道德的重任吗?每一个医生都在“救死扶伤”和救死扶伤的“经济成本”的两难选择中煎熬着自己的良心、道德操守和职业素养。在这种长期的煎熬中,有的人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有的人变得玩世不恭,有的人弱化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要求,有的人强化了经济成本选择„„在这个问题中,医患关系越趋紧张,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社会大背景造成的情况,医生和病患存在问题,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上也有一些问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过渡期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中的一种,不需要遮掩,而是应该正视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长远来看,国家层面上应该完善医院救死扶伤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医疗补偿制度,政府还应该逐步补齐医疗救助的最短木板,在国家新医改系列配套措施中应该对此予以规范。就目前的现状,我们的医保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对一些特殊病的报销比列也有提高,同时扩大的医保报销范围,让病人看得起病。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也在试点之中,客观来说,医改是十分难的,但是只要有效,哪怕再难也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只有打通了救死扶伤医疗费用的制度出口,医院才不至于拒绝救死扶伤。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是医学生,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义不容辞,面对现状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找当代医生应具备的道德人格,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换位思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以作为一个培养良好医德的方法。作为医生,应当对社会怀着无限的感激和理解。芸芸众生,医生在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与庞大复杂的社会相比,独特的职业性必须服从于社会的整体性。医生从业和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因此,我们必须用感激的态度来匡正人们对医生的认识,排除种种误解和不信任、能够顶住各种逆向的压力,秉持理性、坚守道德、与人为善、以心换心,以这样的“定力”可以使医生的形象越发高大、可敬。作为医生,应当对文明怀着推进的动力和激情。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医生所关注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不仅是生存方式的健康,也包括生活态度的健康。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医生应当普及科学、坚持真理、启发理性、诱导良知,使社会大众更加自觉地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得明白:医生的价值,在于其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而其必备的道德人格,又是医生的称号更加完整。有这样的境界,就有职业的信心和奋斗的激情,就能经受起各种挫折和诱惑,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更加负责任地做出选择,才能为由于经济因素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改善尽一份力。。

其实“救死扶伤”和救死扶伤的“经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鱼和熊掌,关键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医生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持怎样的态度,只要有国家足够的政策、资金支持,有社会足够的理解与体谅,有医生尽职尽责的行动,假以时日,我们的医患关系一定能够跳出现在的怪圈,繁花硕果。

【参考文献】

1、医生矛盾的价值观.百拇医药网.原文链接:∕html∕200906

∕1878∕6211.htm

2、医生的价值.徐灵敏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7期

3、略论现代医学道德建设.余宁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05期

4、冯忠堂,等.医学伦理学.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54

5、朱伟.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2009.111

推荐第6篇:医学、论文评语

一、该论文选题合理。院前和急诊疼痛评估及镇痛问题是疼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而镇痛治疗不充分亦以及影响镇痛的治疗的相关因素也临是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疼痛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从而在临床诊疗中对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造成了影响。通过研究影响院前急救患者疼痛评估和镇痛效果的因素,促进疼痛控制的效果,是临床医师诊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二、数据资料翔实,分析方法选用得当。该论文搜集了较充分的数据资料,选用了合理的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分析软件,以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前急救患者疼痛评估和镇痛影响因素做前瞻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三、结论和建议较合理。该论文注重理论依据的阐述和模型分析结果的定性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对选用的分析方法均做合理性分析。对院前和急诊疼痛评估及镇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相符,建议较中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相对合理,写作进度安排适当,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临床工作开展。选择的量表符合所研究的内容,材料比较充实,统计学分析得当,论述观点正确,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推荐第7篇:医学检验论文

谈谈对检验系的认识

一、医学检验的定义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学习医学检验的目标

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医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3、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学习医学检验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临床基础检验学

学习这门科学,掌握现代分析技术,对人体各种体液及细胞成分进行显微镜学、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2、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

学习这门学科,我们能够掌握血液和骨髓中血细胞形态学和各种血液病的细胞学诊断,以及溶血、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方法。

3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

应为他是检验医学的基础,从而学会测定体液或组织的成分以提供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兼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方面的性质。

4、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

现代免疫学是研究宿主对抗原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调节和免疫技术的一门独立学科。因此,本科基本集中在传染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和预防上。

5、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主要是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动物等的相互关系。包括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6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

主要是研究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主要包括与人体有关的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和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四、医学检验的发展史

在元谋人时期人类在依靠植物为生的长期过程中逐渐熟悉植物的营养、毒性和治疗作用。中国古代称药物书为“本草”, 这都说明药物是起源于植物的。

陶器和粘土器的出现,使煮钣和炮炙药物有了可能。总之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医药知识的起源是人类集体经验的积累,是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的。朴素的医药知识以后发展为医学和药学的过程,则与当时当地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如中国的医学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希腊的医学受四元素思想的影响等。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快速发展,古代检验医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近代现在医学蓬勃发展直到形成现在发展完善的现在医学基础。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医学也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医学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认识自我的心理得到强烈的需要,逐渐的发展为现在的人体解剖学。从此医学一步一步进入现代化,成为人类生存的必须学科。

五、医学检验专业的现状

检验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担负着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愈后观察、药效评价等提供实验室数据的重任。特别是医学正由传统经验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生越来越依赖检验医师出具的科学、准确、客观的实验报告。现代医学检验主要各个方面体现了他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次,检验医学一方面为临床提供数据,服务于临床,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又将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结果和医治方案。因此检验医生不仅要与临床医生而且要与病人沟通,不仅要掌握各种临床指标的测定方法,还要了解疾病,了解处于特定社会和生物环境中的病人。

六、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中叶以来,以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为标志的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检验医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研究方法转变为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由于科学的发成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医学中广泛应用,使医学检验中新技术、新方法、新分析项目不断出现,学科界限越来越含糊,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形成和发展,传统的四大检验也有整合成大检验的趋势,方法间互相借鉴。技术应用范围被扩大,基础研究成果被引入应用。当前检验医学中应用的几大基本技术有: 1、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光谱、色谱、电泳等技术,其自动化,微量化,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2、免疫学技术(抗原、抗体、配体、受体)。 3、酶动力学分析技术。 4、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极其片段的分析鉴定,分子扩增,分子杂交,分子探针,芯片分析技术)。 5、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结合组化染色,扫描,对多类细胞进行分离、分类与鉴定。 6、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相信一些新的研究技术将不断扩展检验的内涵,丰富检验的手段,如“芯片”、“纳米”“飞秒”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对人体内发生的许多化学反应机理、过程、酶的作用原理、作用位点等研究带来全新的认识。

推荐第8篇:医学检验论文

浅谈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

【内容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检验;质量管理;临床;沟通

八十年代前,绝大部分检查都是手工操作,“一杆枪加一门炮”=科室。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的学历低,此时的检验科在医院里的地位很低、同事矛盾也少。而如今,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检验正向自动化、快速化、智能化、信息化与一体化方向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对检验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检验技师逐渐培养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意义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建立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的意义

临床科和检验可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为患者服务的共同目的。检验科通过检测患者各种各样的标本提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临床科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报告为患者明确并进行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量的全自动仪器和设备的引进,开展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标本需要患者、护士、医生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准确性与诊断治疗的正确性密切相关。因此,检验技师与临床医生互相沟通,形成共同认识,遵守共同的技术操作规范,才能真正实现从患者标本采集、送检、检测、报告结果提供临床应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二、检验科与临床科矛盾的原因

(一)检验项目的增加,误差的几率也增加了,涉及的方面也增加。

(二)临床医生跟不上化验的发展。医生不合理的申请检验项目。多数临床医生不了解检验医学的进展,不能有效地利用检验新技术、新项目,习惯于旧检验项目。这里有两个原因:

1、他们不了解检验医学的发展;

2、新仪器检测的数据有相当一部分他们不 第 1 页

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听到临床的医生们(包括箱单一部分的科主任)说,检查血常规,我们就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其他的数据都是多余的。

(三)盲目求快已成为检验与临床在实际工作中不和谐的一个音符,临床医生往往过分强调快出结果,这也成为制约检验与临床和谐共进的一个因素。

(四)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时,不少临床医生常常是首先怀疑检验科的水平,甚至当着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面指责检验科的记过不可靠,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其实有些疾病发展过程是复杂的,不同的疾病阶段可能化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临床工作中是经常发生的。

(五)经常存在护士采集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情况。标本采集方法不正确、标本送检不及时、临床使用药物等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当临床怀疑某项结果有问题时,我们的部分检验人员回答是“报告错了?机器是这样报的,我不知道啊!”,或者说“结果已经复查了,没有错的!”。

(七)检验人员不重视沟通,甚至于不知道如何与临床沟通。

三、检验医学以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和学科

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向人们传统常说的辅助科室,他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检验工作主要借助专用仪器和专门技术开展业务工作,而每种仪器价值往往千元以上,仪器的操作都需要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新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新的检验方法不断出现,更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快更好地位临床服务。专业知识缺乏,不仅仪器设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有害、有毒及其他危险品防范措施不合要求,污染环境,损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甚至发生事故。

四、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及合作

随着检验科地位和重要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困扰着大家——与临床医护的矛盾越来越多,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多责任,导致互相间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声誉。我们努力的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因为它是一种科学实验工作,是为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数据的,因此,它做出的实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客观、可靠,但由于一期的性能、试剂的质量、饰演的方法、操作技术

熟练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等因素,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准确,必须对以上因素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出有价值的正确结果。

五、加强医学检验的概念、地位及与临床沟通的现状

医学检验主要是利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学、光学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试剂等,依照特定的检验原理,方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临床医生的需要,对各种检验标本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检验分析,使其及早发现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特征,分离病原体或阐述患者机体脏器的功能状况及各种生化物质的含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和客观依据。

六、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以保证检验质量提供高

有的检验结果明确诊断,如白血病依靠骨髓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有的可辅助诊断,如肝病、肾病的肝、肾功能检查,只能提供检查参数的变化,共临床接和体征、症状进行判断。特别是急重患者,检验结果同一天的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就学要检验技师与临床可很好地沟通,减少多次复查造成的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不合格的标本应耐心细致地与临床医生及核实做好解释工作,更好提供准确数据。标本影响要素的非可控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责任的难确定性是分析前质量保证中常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了前面所说的所有措施仍可能出现检测误差,为此检验科应该注意如下问题:发现检验结果异常或误差时,解释和查对要耐心细致;尽管验收核对严格,但质量缺陷隐蔽到分析后或经复查对比原来标本时才发现,如标本张冠李戴一时难以发现(有既往史可一目了然),要经过血型鉴定或询问患者才能得到证实,因此,检验科用专业知识和事实与临床对话非常重要;标本是临床科采集,送检是临时工或是卫生员,验收是检验工作人员,任何一环节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追查原因和责任时往往存在困难,其易影响团结,引发纷争,而结果被影响通常有检验科发现或医生发现,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护士不互相埋怨,而应积极主动做好补救工作。

七、与临床科沟通是检验科工作尽善尽美

医学的发展,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的、更直接的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尤其近年来,先进的实验技术与仪器在国内逐渐普及,不仅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指标。如何将这些检验方法和原理,临床意义介绍给医护人员,使之能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并用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何进行恰当的标本收集与运送;如何从临床哪里获得患者资料、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保证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并对临床的诊断工作提出合理建议,这些都应使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不能所忽视的重要工作,要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必须加强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与合作。总之,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在沟通中互相配合、支持、学习和理解等作用与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照标准规程、标准要求、标准程序进行工作,受益最大的无疑试患者,患者受益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希望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越多越好,越成熟越好,这将是对患者检验结果的最大保证。

八、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

(一)医院管理上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检验科的管理要求体现在检验质量及服务满意上,要求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大于90%,管理的核心就是沟通。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的那样:“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二)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的“举证倒置”对医院检验工作既是压力优势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一方面,强化规范化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丁一方面,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是医学范畴中不同的学科。但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历史等原因,我们重医轻技,过去人们只把检验当成一门简单的技术,通过二年制的医技班学习就完全可以从事检验工作,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检验人员。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已经发展为“检验医学”。

(四)循证医学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循证医学就其本意而言,指的是对病人诊治,都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

决策需要建立在可u型额证据的基础上,这种科学证据也应该是当前“最佳的证据”,而“最佳的证据”的获得首先要求临床、检验等各部门有良好的沟通,确保用专业方式和合作精神来处理问题和彼此间的意见,寻求彼此尊重、理解,达成共识。检验医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的效率。因此,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沟通与协调发展,财富和医学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检验医学通过与临床医学的有效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和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把实验室单方面的质量控制发展为全面质量控制;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上获得许多有用的反馈信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的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一边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普及。

推荐第9篇:医学信息论文

人体生理参数监控系统

【摘要】

人体生理参数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处理和传输用户的生理参数,这些年来,随着 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状况关注力度的加大,引起了生理参数监控仪器的开发热潮。 本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人体生理参数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生理参数采集、加 密处理、远距离实时传输和解密等功能。

【关键词】嵌入式Linux;生理参数;GSM短信息

一、背景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和智能家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逻辑和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完整的操作系统。在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中,Linux凭借其开放源代码和免费使用的特性以及架构清晰、平台支持广泛、网络支持强劲的优点,得到广泛采用,具有内核小、功能强、运行稳定、效率高、良好的网络支持等特点,并且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它有大量的不断增加的开发工具,这些工具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目的与意义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出现了这

样一种社会现象: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生活越来越独立。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 了独居。老年人本来就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儿女又不在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 的健康和就医成为问题。

为了使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得到完善的、良好的身体监护。医护人员利用手持的便携式 医疗设备(PDA),定期为待在家中或集中居住在小区的老年人进行必要的生理参数检测, 同时使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们及时的、便捷的、经济的得到这些生理参数信息

三、常见生理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其代表症状介绍如下:

1、体温:正常人的体温是36度到37度,一天的体温略有波动,但一般不超过l度。

2、呼吸:正常人平静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钟,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一般为l:4,即 呼吸一次心跳4次。脉率减慢(小于60次/分钟)多见于睡眠及某些疾病,如颅内压增高、高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血压:按国际标准18岁以上成年人正常血压分为三个等级,理想血压80—120mmHg(11—16kPa),正常血压:85—130mmHg(11—17kPa),正常偏高:收缩压(130—139mmHg)(17—19kPa)。

这些参数既可用整数或浮点数表示,也可以用字符串的形式表示,详细分析如下:

1、体温:整数位最多到十位,精确度保证到小数点后1位,在设计其格式时,如果 采用浮点数(float)表示则至少需要4个字节。如果用字符串表示,可以用3个字节, 前2个字节表示整数位的十位和个位,第3个字节表示小数位。

2、呼吸:为整数,以次/分钟为单位,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大不到一百,如果用整型数

四、SMS、EMS以及MMS SMS(短信息业务Short—Meage.Service) 通过它,移动电话之间可以相互收发短消息,短消息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数字或二进制非本数据(用于铃声或logo等)。SMS有两大特点:存储转发机制和传递确认机制。

SMS的协议栈分为四层:应用层(SM.AL)、传输层(SM.TL)、转发层(SM.RL)和链接 层M-LL)。

EMS(增强型短信Enhanced-Meage—Service) EMS能够将简单音调、图片、声音、动画、文本集成到一起,然后在EMS手机上显 示,例如,当短信中出现感叹号时演奏相关的音调,或者把简单的黑白图片和文本及声音 效果同时展示出来。

MMS(多媒体短信息Multi-Media-Meage) MMS在概念上与SMS和EMS非常相似,可以理解为是SMS向多媒体的演进。但与 SMS和EMS不同的是,MMS对于信息内容的大小或复杂性几乎没有任何限制。MMS不 但可以传输文字短信,还可以传送图像、影像和音频,因此,MMS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各 运营商可发展更多元化的移动通信服务。

五、嵌入式Linux 嵌入式Linux是从Linux衍变而来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将Linux作为一个嵌入式操作 系有许多的优点:

●系统稳定,功能强大,支持多种硬件平台。 ●稳定地运行在许多种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上。

●模块化可裁减特性非常适合嵌入式系统的要求。 ●自由软件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文档完善,支持渠道众多。

●强大的网络功能,完全适用移动互连的嵌入式设备发展趋势。

它包含四个方面:

●用户进程

用户应用程序是运用在Linux操作系统最高层的一个所有的软件集合。当一个用户程 序在操作系统之上时,它就是操作系统的一个进程。

●系统调用接口

为了在应用程序中实现特定的任务,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调用系统内核中特定的功能 函数,以实现特定的任务。 ●Linux内核

Linux内核是整个Linux系统的灵魂,LinuX内核负责整个系统的内存管理,进程调度和 文件管理。 Linux内核的功能大致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 进程管理 ● 内存管理 ●文件系统 ● 设备控制

六、开发调试环境的建立与安全性

与绝大多数软件开发不一样的是,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开发采用的是交叉编译方式, 即在一个平台上编译与调试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运行的代码。这是因为在嵌入式开发中, 考虑到成本等原因,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在开发板上运行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交叉编译 短信加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证信息完整性的方法是使用鉴别与认证机制,数字签名即属于鉴别与认证机制。

1:密码系统的安全性

一个密码系统的实际安全性牵涉到两方面的因素:

(1) 所使用的密码算法的保密强度。密码算法的保密强度取决于密码设计的水平, 破译技术的水平,以及攻击者对于加密系统的了解程度。密码系统所采用的 密码算法的保密强度是该密码系统安全性的技术保证

(2) 密码算法以外的不安全因素。即使密码算法能够达到实际的不可破译,攻击 者也能不通过对密码进行破译的途径,而是通过其他各种非技术手段攻破一 个密码系统。

2:密码系统的基本要求

(1) 密码系统的秘钥必须足够大。这是因为,如果秘钥空间小的话,攻击者可以 采用已知的明文攻击。

(2) 加密与解密过程必须是计算上可行的,必须能够被方便的实现与使用。

七、结论

本课题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GSM网络点到点的短信息服务功能,实现

了生理参数监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户生理参数的加密和解密以及对参数以短信 的形式实现远距离实时发送和接收。

本文分析了生理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其代表的意义,设计出两种传输格式,并结合传输

方式中数据编码的特点,选择以字符串表示形式作为传输格式。研究了密码学模型,根据生理参数传输格式的特点,选择基于分组的DES作为加密算法,分析了DES加密算法,选择接收方号码的前8字节作为原始子密钥,这样不固定的密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完成DES算法编解码程序的编写,实现生理参数的加密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树红.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太原大学学报,2007,8(30):121.139. 【2】陈莉君,冯锐牛欣源译.深入理解LINUX内核[MI,中国电力出版社 【3】万时光.无线生理参数监控系统的研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8 【4】冯时冬,马小铁,李凯.嵌入式Linux加密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7月

推荐第10篇:医学社会学论文

医 学 社 会 学 论 文

如何有效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社会医务工作者的各方面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另一方面,社会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给我们医学生敲响了警钟,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最终使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即具有仁心,人术,仁爱的有价值的医学人员展开论述,进行一系列自我观点的描述。

关键字:

医学生

提升

人文素养身

我们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但我相信我们,甚至是大多数的医学生都不一定具备很高的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当初我们选医学院校的时候,可能更多的并不是说想要治好多少的人,要帮人们减轻痛苦,我们更多的想法是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只是抱着这样的目的,一味的学习,工作,以致可能最后变成一台活的机器。当前医学大学教育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鼓励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或许我们应该认真的审视,反省一下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成立时,其序文中界定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灵及社会交往的健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因此,现代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的手段,更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由此可知,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会为病人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同时也应具有爱心、耐心能够关心人,能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正如,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精神之间的故事,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医学职业的职业操守。 相比一个有高超技艺但素质低下的医生与一个人文修养更好的医生,可能大多数病人都更乐意让一个有更高人文素养教育的人为自己看病。如若每个医生都更加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会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改善。根据社会学家塔尔科特的理论认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如同亲子关系一般:医生协助病人作为一个完好的健康人回到社会,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应该注重培养。2005年10月1日,新华社报道,卫生部长高强坦言,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属于每个医学生将来能够做到的,也是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人员中缺失所引起的。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提高人文素养:

一、医学生从自身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学生本身。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作为义务人员应有的素养,不是说只要拥有治好别人身体上的技术就行,而应要求各方面的素养都较高。即道德素养文化,包括者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专业素养,主要指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医学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医务人员与其他工作从事着的不同,它不仅是我们谋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我们责任与义务。同时部分医学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政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毕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缺乏吃苦的精神,这样就出现了有些学生毕业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导致到了工作单位后觉得不满意,到处跳槽,跳来跳去,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所以医学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就业市场,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这还要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医学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甚至希望不劳而获。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1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甚至有些极端的学生认为一切利己就好。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低下。

医学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医学院校,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同学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医学院校的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而其他院校的学生虽然知识面比较的宽广,可是他们相对缺乏科研的钻研精神。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而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在道德品质素质方面,医学生受到了多年的教育,从整体上来讲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我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自身的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树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等人文精神理念,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注重医学以外的知识学习,注重阅读,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

二、学校方面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大学校园是学生最开始接触社会的地方,作为生活学习的地方,学校的环境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学校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医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医学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救死扶伤,发扬白求恩精神。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医学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开展医学社会学的学习与研究

开展医学社会学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构建其综合结构。它能帮助医学生获得人为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加深理解社会人文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病人和自己,有利于提高我们在医疗实践中采取有效的诊断、康复措施的能力。

3、丰富校园生活

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对大学生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在我们的想像中都认为大学是那种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然而进入大学后才知道,那些想像中的大学生活或许只会出现在电视,电影中。而现实生活是进了大学却好像还是重复着高中时的生活,甚至压力更大,特别是在医学院,感觉一直都在学习,而且都是那么枯燥。因此,我觉得医学院校更应该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同时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帮助我们塑造完整的人格。

4、加强医学生的实践

在校园里,无论学习好多,那始终都是理论上的,一个学生,无论理论知识多么的夯厚,没有实践操作,一切都是空的和虚的。学校应多组织医学生去医院学习,参加志愿活动或者多听取一些讲座,参观一些标本,实验室,或者多进行PBL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家方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近些年来西方的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导致了有些医学大学生在这股思想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沼。因此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使医学生能够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如今的医患关系的不断紧张,病人对医生的质疑、不相信和误解也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投入,出台更多的更合理的政策。另外也可以在医学上进行一些教育上的改革,一方面要借鉴外国成熟的经验,引进对我国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起来,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医学教育在训练医护角色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就目前而言,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靠自身,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力量。人文素质的提升对我们自身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大有好处的。我相信,只要结合各个方向的力量,同时每个人都加强对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那整个医学生的总体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及资料

《浅谈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探析》 《社会学与生活》 《医学人文十五讲》 《医学社会学》

第11篇:医学沟通学论文

前言:近些年来医患纠纷日趋严重,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不仅是我们的追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存在问题:

1.我们的医生在开药过程中没有做好与患者的沟通,没有做到一个好的倾听者,让患者对

医生产生了误解,让患者觉得自己不被认识,不被尊重。

原因:倾听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交流时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技能。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认真且全面的倾听患者的诉说,对于实施人性化治疗,提高我们的诊治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在一般情况下,每位患者都希望自己被认识,被别人尊重,这既是正常人格对对尊重的需要,也是病态人格对尊重的需要。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对被尊重被认识的需要对表现的更加强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医生一直埋头写病历,甚至在患者已因他的行为产生不满情绪时毫无察觉。之后虽然抬头看了患者,但是他仍然是没有真正了解患者当时的心情。患者的不满情绪或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错误倾听方式造成的。

解决方法:我们作为医生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倾听,倾听有利于我们获取信息,倾听也有利于医患间的情感交流。而倾听的基本要素是听清话面意思,洞悉言语内涵,善于用经验和知识解读。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们医生能做好倾听,做好与患者的沟通,我们就能从患者的语速和脸上的表情很快了解到患者的不满情绪,然后对这样的情况作出反应。

2.医生开药过程中,未能将自己与患者放在同一位置,对患者有恩赐心理,且未能考虑患

者来就医时的心理。

原因: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恩赐心理是我们很多医患人员常有的心理,这也是在医学界广泛存在的一种传统心理。在这个案例中,医生对于患者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回答,反而在后面以敷衍的态度回答患者,造成患者的不满。

解决方法: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将自己与患者放在同一个高度,并且对待某些病患我们还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位置了解他们来医院看病的心情。因为在我们的患者中有很多对于自己疾病的治疗不了解,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作为医生我们不经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我们能缓解患者心理的郁结,给与他们适当的心理安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医生就应该站在患者的位置,想想患者当时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尤其是在患者问起敌敌畏时我们医生应该面对面的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不满情绪,尽量舒缓压力,降低患者的不满情绪。

结论: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下,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做好倾听,善于观察患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患者做好互动,尽量了解并且满足患者患者的心理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方法途径

第12篇: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

根据医学杂志编辑国际委员会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制定的《生物医学杂志投稿统一要求》(The 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5th Ed., 1997)*, 一篇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以下简称“论文”)应包括以下12个部分:

1.标题(Title)7.致谢(Acknowledgements)

2.摘要(Abstract)8.参考文献(References)

3.引言(Introduction) 9.插图说明(Legends)

4.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0.插图(Figures)

5.结果(Results) 11.表格(Tables)

6.讨论(Discuion)12.照片和说明(Plates and Explanations)

以上除

7、

9、

10、

11、12部分因实际情况不需要外,其他各部分是一篇论文必不可少的内容。

1)引言部分总的要求是:The purpose of an introduction is to bring the reader into the general area of your study and then state the specific area of study (move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The introduction shows the scope of your investigation efforts.** 即:说明研究的总体范围和目的。 具体内容包括:

A背景 – 说明所研究问题的目前总体情况或历史(statement of general area or history of problem);

B.意义 – 说明研究的意义或必要性(statement of importance or need);

C.进展 – 说明有关该问题的先有发现、报告或研究(statement of previous findings, reports or studies)。陈述这部分内容时一般要有引文(citations);

D目的 – 说明本研究的目的(statement of purpose of current study);

E.范围 – 说明要研究问题的具体范围(statement of specific area of problem to be studied)

1)材料与方法部分

总的要求是:Readers must be able to reproduce your results,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your results and the soundne of your methods, and follow the logic in the paper.即:结果的可重演性、方法的可*性以及前后的逻辑性。

具体内容包括:

A.简要说明研究设计(study design / protocol),如:回顾(retrospective / review),前瞻(prospective),临床(clinical),动物(animal),实验(experimental),活体内(in vivo)活体外(in vitro),原位(in situ)随访(follow-up),对照(controlled),随机(random / randomized),双盲交*(double-blind croover),人群(population / cohort / migrant),对比(comparative),流行病学(epidemiological)等研究性质;

B.详细说明研究对象(subject)情况,包括研究人员(student),被研究的人(client)和动物(animal)的性别(***)、年龄(age),物种(species),品种(breed)生理状态(physiological state); 微生物则要说明其菌株(strain),血清型(serotype)及其他区别特性(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C.随机分组分组方法(methods of any random aignment of subjects to groups)和选择标准(criteria for admiion to study groups);

D.详细说明所用的药物(drug),激素(hormone),试剂(reagent)和其他化学品(chemical)的名称、商标(trademark)、生产厂家(manufacturer)及所在地(location)E.简要说明测定方法(method of measurement),包括名称,引文和偏差(variations);F.简要说明统计学分析方法(method of statistic analysis)

这部分的陈述程序一般为:研究设计 → 研究对象性质 → 处理 / 干预方法 → 测定 / 观察手段 → 统计分析

除指示性说明外,如:“病人资料见表1”(Data of the patients are shown in Table 1)“材料与方法”和“结果”两部分一律用过去时表达。

3) 结果部分总的要求:This section tells the reader what happened in your work.Remember: let your

results speak for themselves and don’t embellish (leave that for the Discuion section), 即:让研究的客观结果说话,不要添枝加叶。

具体要求:

1) 对所获结果进行概述(overview of the results);

2) 说明所获资料或数据的统计意义(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统计支持(statistical support),包括图,表,照片等 (凡用图表表示的内容不再用文字详述)。

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表述结果,如: “ The results tended to be greater than…”, “… showed no promising trends”, “It could / might be inhibited by …”。

4) 讨论部分

总的要求:The author should tell the reader what the results mean by placing them in the context of previous published studies of the problem, 即:与先有研究相比,本研究有何意义。具体要求:

A. 简要说明研究背景(background)

B. 简要介绍总的发现(general findings);

C. 介绍具体要点(introduction of points)

D.与现有发现(若有)进行比较(comparison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studies)

E. 意义(suggested meaning)

F. 结论(conclusion)

G.前瞻研究(future studies)

结论往往是论文中最长也是最难写的部分,主要原因是作者要对研究结果和发现进行分析、推断、演绎和推理,要求作者具有很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文字组织能力。此外,这部分时态比较复杂,要分清实验过程和结果(过去时)与分析意见(确定:现在时;不确定或假设:过去时)的区别;他人研究结果(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与本研究结果(过去时)的区别;普遍适用的结论(现在时)与只适用本研究的结论(过去时)的其别等。因此,对于however, may, might, could, would, poibly, probably, be likely to 等词(组)的使用以及we believe (think / consider) that, to our knowledge, in our experience (practice) 等插入语的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5) 致谢部分

总的要求:Always get approval of your intention to mention someone in the acknowledgement and approval of the form in which you will present the acknowledgement, 即:致谢词和致谢方式必须征得受谢人或单位的同意。

6) 参考文献

总的要求:Reference styles should be specific to each journal, 既:根据各杂志的具体要求,因为各杂志对参考文献部分的编排顺序和格式不尽统一。现将URMSBJ要求的20多种参考文献中最常见的5种格式列举如下:

1) Vega KJ, Pina I, Krevsky B.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Ann Intern Med 1996 Jun 1; 124(11): 980-3.[标准杂志文章]

2) The Cardiac Societ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Clinical excise stre testing:Safety and performance guidelines.Med J Aust 1996; 164: 282-4.[作者是个组织]

3) Cancer in South Africa [editorial].S Afr Med J 1984; 84: 15.[无作者名]

4) Shen HM, Zhang QF.Risk aement of nickel cardiogenicity and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994; 102 Suppl 1: 275-82.[某杂志增刊]

5) Browell DA, Lennard TW.Immunologic status of the cancer patient and th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on antitumor responses.Curr Opin Gen Surg 1993; 325-33 [无期无卷]

7) 插图说明

总的要求:Type or point out legends for illustrations using double spacing, starting on a separate page, 既:插图说明要另页双行打印。当插图中有箭头(arrow)、符号(symbol)、数字(number)或字母(letter)

时,要在这部分(不是在插图页上)对其方向、位置等作出非常明确的说明。

8)插图

总的要求:Design your figures for the appropriate reduction, 即:插图要按杂志的版面大小比例进行压缩;不要把插图拍成照片。

9)表格总的要求:A table should be a totally self-contained unit of information, 即:表格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另页打印。表格要简明清楚,完整(标题、内容和脚注),即使只有一张表格也要标Table 1。

第13篇:医学类专业实习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药学专业

题目:浅谈抗感冒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浅谈抗感冒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摘要: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栏目,主要讲述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如今感冒药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而且往往不止一种。但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造成了如今抗感冒药在很大程度上的滥用,如不注意合理用药,也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

感冒及抗感冒药常常不被重视,“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也越来越多的被患者所认同或采用。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咳嗽、头痛、流涕、咽痛都服用,甚至还常用来预防感冒,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造成了如今抗感冒药在很大程度上的滥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不注 1

意合理用药,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1.抗感冒药的应用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新型抗感冒药的不断增加,如何应用好抗感冒药至关重要。

1.1 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目前国产常用抗感冒药物主要有;康必得、帕尔克、白加黑、尼克、臣功再欣、力克舒、康泰克、感冒通、速效感冒胶囊、速效感冒片、丽珠感乐、小儿感冒片等,其处方组成主要有:①解热镇痛药:在上述的抗感冒药物中,除臣功再欣含有布洛芬,感冒通含有双氯芬酸,康泰克含有苯丙醇胺外,其余抗感冒药都含有剂量不同的对乙酰氨基酚。②抗组胺药:除力克舒外,均含有马来那敏、苯海拉明、特非那定。③收缩血管,减轻鼻粘膜充血水肿的药物:帕尔克及康泰克均含有苯丙醇胺。④中枢性镇咳药或兴奋药物:右美沙芬、咖啡因等。⑤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大青叶、人工牛黄等。由此可见,在十余种抗感冒药中很多药含有相同成分,应尽量避免合用,以免造成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应。大多数抗感冒药物中含有抗组胺药,对于驾车或操纵机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选用无抗组胺药物的力克舒。

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用药

感冒的症状较多,对发热、头痛、肌肉痛、咽喉痛的患者可选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和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的抗感冒药。流泪、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含有抗组胺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的药物。但苯丙醇胺具有神经兴奋、心悸、神经紧张、厌食等副作用,不宜用于儿童的抗感冒治疗。应避免用于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性高血压、青光眼的患者。咳嗽症状较重者可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药物,该药可抑制咳嗽中枢和外周双重性镇咳作用。

1.3 合用抗病毒药物

因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感冒同时合用抗病毒药物非常必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阿糖胞苷、吗啉胍、聚肌胞等。多数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同系物,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癌作用,对于妊娠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可选用抗病毒中药制剂,主要有双黄连注射剂、口服液、板兰根注射剂和冲剂。

1.4 合用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调节剂可使年老、体弱及儿童流感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加速康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胸腺肽、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康必得、臣功再欣等含有葡萄糖酸锌,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机能的平衡,提高抵御疾病侵入的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可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缩短感冒病程。

2.抗感冒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目前抗感冒药的品种繁多,如:康必得、康得、感冒清、新康泰克等。由于抗感冒药多为复方,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若选用不当,易造成重复使用,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感冒虽不是疑难杂症,但往往是症状复杂多样,迄今尚无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一般多采用复方制剂,同时,所致不良反应也是复合的。

2.1解热镇痛药感冒发热的温度虽不高,但常伴有疼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解热镇痛药可退热,缓解头痛和全身痛,常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较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对乙酰氨基酚短期服用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但也有报道①。服用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易引起出血。双氯酚酸钠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用药量成比例②。

2.3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是抗感冒药文献报道最多的。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等。解热镇痛药大都有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在肾功能低下时容易引起肾损害;过量或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肾损害③。因此,肾功能不全者感冒时应慎用含上述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此外,双氯酚酸钠对血小板也有损害作用,可引起血尿。

2.4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抗感冒药致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低,多数停药后即可缓解,但已患有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慎用,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抗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成分也可引起出血,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本身存在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加重凝血障碍而引起出血。对乙酰氨基酚有致大量鼻出血的报道④。

2.5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报道口服对乙

3酰氨基酚可致过敏性休克⑤;另外过敏反应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中较为多见,例如:复方阿司匹林,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因此哮喘病人禁用阿司匹林,对含其他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

2.6 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此类药物减轻鼻窦、鼻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例如伪麻黄碱。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系统,如:头痛、心慌、血压升高等。大剂量可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者的患者禁用含此成分的抗感冒药。伪麻黄碱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此外,含有苯丙醇胺的复方易引起心血管反应⑥,故苯丙醇胺目前已不用于抗感冒药复方制剂中。

2.7 抗过敏药抗组胺药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有明显的枢抑制作用,本类药物虽有抗过敏作用,但有少数患者可以对它产生过敏反应,类似药物间还可能产生交叉过敏⑦。

2.8 中枢兴奋药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嗜睡作用。偶有过量服用,可致恶心、头痛或失眠,长期过多服用可出现头痛、紧张、激动和焦虑,成人致死量为10g。

2.9抗病毒药此类药物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复制,如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惊厥、癫痫等。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剂量在200mg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增大。老年人中,金刚烷胺半衰期可延长至34h,长期服用可产生蓄积中毒,出现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或错乱等。金刚烷胺过量中毒可出现眩晕、嗜睡、抑郁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见于用4倍常用量时;严重的情绪或其他精神改变;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恶梦。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期和哺乳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感冒,而用药则主要表现为孕期延长、对胎儿有毒性、哺乳期闭乳症等⑧。孕妇应禁用含有阿司匹林、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成分的抗感冒药,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成分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哺乳期妇女⑧应用抗感冒药以及用药时继续哺乳应注意以下情况:(1)氯苯那敏有抗M胆碱受体的作用,可能抑制泌乳,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用。(2)金刚烷

4胺可从乳汁小量排出,可能使婴儿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乳母不宜使用。

4.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4.1目前抗感冒药的品种繁多,对于广告的宣传不可盲从,另外,由于抗感冒药多为复方,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若选药不当,或盲目合用,易造成重复使用,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累加,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感冒药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且不能服两种以上的抗感冒药,以免相同成分造成药物过量。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去医院就诊。

4.2抗感冒的药物一般是非处方药物。药店里销售的抗感冒药剂种类繁多,有些药物虽名称不同但处方却大同小异。若消费者不去了解感冒药中的组成成分的作用,盲目去择药、吃药,极易导致用药的不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在购买非处方药物时,一定要读懂其说明书,特别注意药品的组成成分和含量,对症使用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4.3婴幼儿应禁止使用感冒通之类的药物!因为感冒通之类的药物中的双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婴幼儿服用后可造成血尿。因此,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不全的儿童来说,不能使用此类药物。

综上所述,抗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但多数症状轻微、可逆,即便如此,如不注意合理用药,也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器官损伤甚至死亡。此类药物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常用的非处方药,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复方合用,同时,切勿滥用抗生素。用药中应注意观察,以早期发现和处置不良反应,尤其是孕期、哺乳期妇女,老人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穆兆英,王秋华.对乙酰氨基酚致胃出血1例.小儿急救医学,2002,9(1):64.

[2] 王淑洁,韩丽丽.感冒通引起药物性肠病.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4:264.

[3] 靳婷.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肾损害.首都医药杂志,2006,1:38.

[4] 董莉.口服扑热息痛致大量鼻出血1例.军队医药杂志,2001,11(4):53.

[5] 况兵,侯金成.口服药物致药源性过敏性休克8例.医药导报杂志,2002,218:527.5

[6] 谭子梅.常见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中国药业杂志,2001,10(7):63.

[7]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猷.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3;166.

[8] 许青,吕迁洲,蔡映云.特殊人群感冒药的合理应用.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4):243.6

第14篇:医学伦理学论文1

摘要:“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医者德为先。医德医风与医疗技术是一 个医生的两大法宝。可以说,医德医风与医疗技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无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今大家眼见为真,不可否认的,大多数的医生是具有高素质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医生群众得病不医,医药回扣等情况,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本着对人民负责,把人民的健康摆在第一位的处事风格,应该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看来,在医学生的医技与医德方面的培养,应该加强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医技 医德 医患

正文

在上个时期,领袖人物坚持把医德与医技结合起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并且也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 随着现在社会的开放与自由化,人们的物质文明程度逐渐取代了精神文明,面对以这种社会问题,当前,如何教育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有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员,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民爱戴的好医生。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可以了解,医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分配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此可以看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不够严格,应该具备优秀的医德与技术,因为一个医疗单位医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事业的发展。据我了解一有些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怕苦怕累,只求有个毕业证,不求自己的能力是否能促进这个工作的进步,工作能力低下,仅仅满足于学校老师教给的那些书本理论,只求经济效益不求技术高超,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去奉献,没有脚踏实布的作风。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医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教育,严格考核,因为人们的健康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医德的教育和医技的培训,是一个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当代医学生医疗技术水平、医德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成为德技兼备的医生。

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一个腹泻的小孩病了几天了,脱水症状很严重,身体很虚弱,身上血管很难找到,可此时最急需的就是给小孩打上针,补上液体,家属很着急,央求着那位同事帮忙,并哀求如果打上了针给200元当作酬谢。那位医生先是安抚家属,然后仔细在患儿身上寻找,终于在手背处给打上了针,孩子有救了,可面对200元,她拒绝了,只是对家属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工作,这钱不用收,我得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啊!由此可见,这件事虽小,在我们工作中并不少见,我们就得经得起考验。因为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医疗队伍,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一套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一个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始终是大家心目中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见要做到这些就要有以下几个规则:

1、提高医学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人们需要的,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原则。

2、对医学生加强基础训练。基础知识是关键,就像一个试金石,只有它牢牢的固定了,那以后的发展就离成功不远了。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首先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 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学术讲座 活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观察能力,可以掌握更多的临床基础知识,为以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医疗活动时,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主修专业,应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

3、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中庸.明辨》又曰“故君 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在进行医德评价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动 机、效果、目的、手段都是其评定的依据。孙思邈在其毕生心血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云:“凡太 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 医德素养的高低, 不在于个人主观判断, 而在于他人的评价。

医德与医技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医德是医技的灵魂,医技是实现医德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医德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有追求技术上的精湛。把医德与医技结合起来,是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不仅医生、护士要提高自觉性,而且医院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紧紧的跟上来,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人们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你,你就要负责。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护士,要做到的为人民的生死负责,为大家的健康着想,我

‟想这对于医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古语有„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

即一个医生,心地要像菩萨一样善良,对待病人应该温和如春;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对待病人应该妙手回春。”这是我国著名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的一句平凡语言,但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医德、医术与医患和谐之间的千丝万缕。

大医至诚是医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精湛的医术,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医者的评价与看法。一个好的医生他的职业就是很神圣的,在我看来,我认为最高的层次就是换来人民的健康。下面几个例子很好的说明医生的职业情操:

裘法祖每次手术前一定要对病人做出全面的分析最终认真的制定一个最佳方案,他说“医生在工作中只要有一点疏忽,就会造成病人多年的痛苦,甚至终身残疾”;

吴孟超每次用听诊器给患者听诊时都要用手把它捂热,再放到患者身体上,他说“再治疗中,任何人为地给患者增加痛苦都是有罪的”;

南丁格尔注重从护理的每个环节做起,身体力行,创建了神圣的护理行业,她说“护理工作时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心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由此看来,在我们对待病人时应该有热心、细心、耐心、爱心,自己的责任心与良知,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花费、自己的努力来服务病人,这样医患之间就永远和谐相处;反之如果对病人漠然置之,在医疗诊治中粗心大意,酿成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终身疾苦,而使自己也陷入“恶医”、“庸医”等骂名之中,这些品德是我们以后在医生岗位必不可少的,一切还是应为人民的健康着想。

当然了,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具备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健康的社会,热爱本职工作,把业务做精、做细、做好,以德技双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救死扶伤,是学医的明确目的。如果一味地追逐名利,只想个人的成就辉煌,工作时心有旁骛,为了发财致富,收“红包”、拿“回扣”、受“贿赂”,从而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和“恶医”之骂名当中。这样下去人类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怎么为建设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呢?唐朝著名医学大家孙思邈的一番话是对为医者医德、医术最好的诠释。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其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饿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可见做好自己的人格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医术而无医德的医生,会令我们厌恶,最基础的没有做到又怎么能上下一个台阶呢?想想仅仅有医德但又失去了精湛的技术,这样的医生又怎么能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份和谐呢?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这个社会推崇的,这必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知责任重大,每当我穿上白大褂,时时提醒自己我是来救死扶伤的。做实验时,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针见血,避免多受一些痛苦。每天晚上上完课后躺在床上,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勤奋踏实的做好每一个细节,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本着人民的利益,不为荣誉,不为金钱,为着心存已久的信念,支持医学护理事业。相信明天是更美的,时代的步伐会踏上云端,我们也将为这份信念而努力奋斗!

, 参考文献:

1、张坤《医学生医德教育四要素》 卫生职业教育

2、管文贤 李开宗《医德医技与医疗消费》中国医学伦理学

3、蔡建章 李小萍《医学伦理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4、蔡建章 李小萍《医学伦理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第15篇:如何写医学检验论文

写论文首先就要选一个题,这非常重要。很多的人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检验的特点就是每天接触大量的常规工作,基本上没有空闲的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劣势其实也是一个优势,因为在大量的常规工作的背后是大量的数据,所以做个有心人非常重要。我总结的选题有以下几种:

1.一种是就某种疾病检测某种指标。

这里要结合自己科室的特点和地方的特点,有特点才有特色。比如一些地方病,比如自己所在的科室开展了一项比较新的检验项目,如果这些都没有,也不要紧,只要自己的资料收集的比较详细,内容比较丰富,也可以成论文的。

确定了自己要研究的某种疾病的某种或者某些检验指标,这时就可以去查查文献,看看这些东西人家是怎么做的,有些什么意义。当然有人会说,别人已经做了写了,自己再写就没有意义了,这样的想法不完全对的,别人写了一方面的,你可以写另外一方面,别人写了这个指标,你可以加其它的指标,共同的参考,别人写了这个指标在某个疾病上的变化,你可以写这个指标在类似的疾病上的变化,就象人类基因测序一样,你测了人的我可以测水稻测其它的等等。这样做也是很有意义的,大家看看尿液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就出了很多很多的文章。资料查了,写起来就有话可说了,也能给你自己的文章提供参考。

最后最重要的是资料的收集。检测指标要尽量的全面,数据要尽量的真实可靠。也许有人说现在很多论文是你抄我抄大家抄的,但真正要发点有质量的,上档次的,原始的资料还是要准确的,比如检测一个糖尿病人群的血脂水平,全瞎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而且也不可能真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收集了数据就开始写论文了,有了前面的这些工作,写起来就容易多了,通常的写法大家可以参考很多的关于论文写作的书和文章的。

这里举个例子:王清涛.孟娟.胡永翔 等.尿毒症和肾移植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01期。首先作者选了尿毒症和肾移植的这个特殊群体,观察了血清透明质酸这个检测指标,剩下的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看原文。再比如:肖东杰.汪运山.孙善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06期

2.第二种是就某种方法检测某种指标。

这样的选题也不难,前提还是要结合自己所在科室的特点来选。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指标,这样的指标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最好是还没有广泛开展的,如果已经广泛开展了,那就要这个检测方法还比较新。比如酶法测肌酐就叫苦味酸法测肌酐要先进。

选好指标和测定方法后就开始收集数据了,最好是多收集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比如同一个指标的不同检测方法的数据;同一指标的不同类型的患者的数据。

就这些方法和指标当然要查文献,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样。比如酶法测肌酐,别人比较了和苦味酸法的不同优劣,你可以加个高效液相色普法。别人做了尿毒症的,你可以加个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等等都可以。

当然也可以是评价一个检测方法,这样的文章和很多,只要做全了,选个新点的检测指标一般都能发表的,关于方法的评价,比如灵敏度,回收率,相关性等等都要做全了。

举例子:魏然.陈彬.甘田福 等.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细胞的活化程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01期.

张彦.范成明.张晓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gG_0的研究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06期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很多。

3.第三种就是很多方法对同一指标检测的比较。这样的文章也比较容易发表。其实基本的选题刻做法都跟上面的第二种差不多。比如:王建中.屈晨雪.三种流式细胞术计数血小板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01期

4.第四种就是试剂或者检验方法的建立。这一般比较难,适合于一些研究单位和条件比较好的检验科。但是也是最具有意义的。这一般要先多看文献,特别是国外的文献,感觉某个指标有意义了,就去查相关的资料,比如某种抗原的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等,需要多试验,投入也比较的大,这样的题一般可以去申请基金的支持,所以前期的文献查阅非常重要。这里也可以这样的,别人用某种方法发明了一个试剂盒,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发明类似的试剂盒。比如:金慧英.陶开华.李越希.大肠埃希菌O157:H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04期 .李建新.王红.杭勤.罗伟.纤溶酶-α_2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06期

5.第五种是回顾性的实验总结。比如某种疾病人群种的某种细菌的药敏变化,这些都是有知道临床用药的意义,所以一般都能发表的,当然也要从选题上别出心裁,找些特殊病例,比如精神病患者合并什么什么,比如心脏移植患者,比如骨髓移植患者,比如吸毒成瘾等等。还有的回顾性文章是总结一下某种试验方法中出现的某个特殊

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某种抗生素会引起尿蛋白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等。或者环境影响某种检测的结果等,这些就需要在工作中多注意观察总结,做有心人,就自己负责的一项化验项目多比较,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同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的差异等等,不要没有做完了就不管了。

当然还有其它的很多种,比如试验方法的诊断学评价,试验方法的标准化研究也是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以后有机会希望和广大检验同行共同探讨。

最后这些事情都做了,就要成文了。文章的写作方面注意事项和方法策略有很多这方面的书和介绍,我就不多说了,写成文章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文字流畅,语气的客观科学简洁,统计方法的准确选用,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等等。最好要参考一下拟投稿杂志的稿约要求,走到文笔流畅,表达准确,尽量不要有一下的事情发生:错字别字很多,统计处理不当,公式书写不准确,术语表达不准确等,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书写不和要求等等。

第16篇:医学信息概论论文

学号:10161015 姓名:杨宝钦 方向:医学信息工程 分数: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体制中的作用

我国医疗改革走到今天,困难重重。从总体上讲,医疗改革是不彻底的。30年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其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投入的效率低。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经过11年的改革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农村没有的到彻底解决,特别是偏远山区。医疗问题是一个不可不察的民生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全国人名的切身利益,毕竟民生是国之大计。学了医学信息概论后,认识到医学信息技术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现状

(一)卫生资源总体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优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且分配不合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社区和农村承卫生发展严重滞后。由于全国的医疗资源大多数在城市,而城市的医疗资源主要在大医院,因此,在偏远农村地区看病难现象尤为突出。

(二)医疗保险覆盖面小

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和大医院集中,而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严重落后。医疗保险覆盖面小,保险金额落实不到位。

(三) 医疗费用昂贵

医疗费用昂贵是我国目前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虽然现在有医疗保障体系,但是在许多农村,老百姓的医疗费用得不到可靠的报销,例如,本可以报销60%的变成了40%,甚至更低。

(四)药品领域混乱,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追求经济利益,与卫生服务的服务性严重背道而驰。为使药品挤进各类医院,企业不惜采用各种手段,致使商业贿赂猖獗。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致使药品审批、生产、流通、购销领域混乱。

- 12 -

第17篇:医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度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首先感谢护理部及护士长对我的信任,给我机会让我在护理组长的岗位上锻炼。自2011年9月从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由护理部安排我负责科室护理教学工作以来,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护士长的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教学任务。现将全年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年度共接受了55人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其中大专生20人、中专生35人,总实习周数31周。实习期间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 根据各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护理部制定的相关教学计划,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入科培训计划、入科测试、出科理论及护理操作(女性导尿术)考试并严格按计划进行考核。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制定详细教学计划:

(1)、认真解读并执行前教学组长制定的本年度教学计划。

(2)、加强与各实习小组长及各教学组长的联系,主动与各教学组长进行沟通交流,虚心学习她们的带教经验。对实习同学在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3)、做好入科培训工作。为新入科的同学详细做好科室情况介绍,由于,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所以,在认真执行已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同时,还新加入了有关医疗安全的相关内容。如:加强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及其标准预防原则等内容的学习。要求实习

同学带笔记听课。指导本科室实习要点,根据本科室情况及实习同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带教老师。要求产前组的带教老师根据所带同学的情况进行带教,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同学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学有所得。

(4)、对新进科室的同学进行入科测试,针对同学在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的方面加强培训。

(5)、紧扣教学大纲及各学校的实习计划,根据科室工作重点,设制具有专科特点的出科考试题目。

(6)、护理操作考试:采取统一授课、示教室现场操作演示、每个同学亲手操作练习、严格操作程序并根据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严格进行考试。

二、与护理部及护士长紧密联系,学习她们丰富的临床教学管理经验,在带教过程中不懂的管理问题,我及时请教,对护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及时汇报。

三、不定时的对实习同学的工作情况及劳动纪律情况进行了解。要求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带教要求、规范操作示教,要求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培养实习同学的安全意识。

四、组织、策划、参与我科室护理应急演练一次,课题是《羊水栓塞》;院内讲课一次,课题为《异位妊娠的护理》。

五、对本科室护理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改进和反思。

1、本年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本年度实习同学中,昆明市卫校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认真;专

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较差;工作主动性差,有的同学不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间玩手机游戏和打电话的现象较突出。

一年的教学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在此,我要感谢护理部在各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科护士长以及我科室各病区带教老师的支持配合;让我认真、负责、安全的完成了2011年度妇产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妇产科:李燕萍

2012年3月2日篇2:医院2012年科教工作总结 ******医院2012年科教工作总结 2012年,医院科教工作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贯彻实施“科教兴医”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兴院”步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研水平,落实科研、教学、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带教、理论教学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顺利完成了各项科研教学工作任务,现将201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方面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我院教学制度化建设

今年,科教部紧紧围绕“***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创建工作,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新下发了《教学工作考核与奖惩制度》,修订了《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学专家督导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医院教学管理制度,推进了医院教学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加强实习学生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医院实习生管理工作在全院带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年度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学管理日益规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促进实习学生角色转变

今年,医院共接收*****等各医学院校专业实习学生共计**人,其中临床专业**人、护理专业**人、药学专业*人、检验专业**人,影像专业*人,口腔专业**人,中医康复专业**人。全部纳入为期* 天的岗前培训。通过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使实习学生快速转变角色,较好的保证了实习质量和医疗安全。 2.加强实习生理论学习,促进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 医院定期组织院、科两级的理论教学讲座,加强实习学生日常理论学习,促进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今年共承办全院性理论大讲座8次。同时,各教研室根据教学工作安排,制定了详细小讲座安排计划并严格组织落实,每周定期开展1次小讲座,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3.加强临床带教管理,不断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1)制定实习轮转表,将临床实习带教任务落实到科室,分解到人头,每科固定专职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切实确保了带教质量。

(2)制定《带教目标责任书》,从带教计划、入科登记和入科宣教、学生考勤、基本操作技术、教学运行记录、教学实施任务、出科考试和集体评议出科鉴定、教学小结及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并分别与各科室负责人、带教老师签订责任书,以明确带教任务和目标,确保圆满完成带教任务。

(3)加强实习生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技能操作、沟通能力、小讲座、教学查房等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4)认真落实学生入科教育、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4.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督查,确保各项教学工作落实到位

(1)为不断提高科室教学工作质量,教学督导组专家深入临床科室进行教学质量督导5次,及时发现科室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限期予以落实整改。

(2)为不断规范科室日常教学工作,根据教学工作要求,每月对科室日常教学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确保各项日常教学工作落实到位。 5.积极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组织教学工作会议3次,布臵各项教学工作任务,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安排,解决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举办各项教学活动,如“示范性临床教学查房竞赛”“实习学生理论知识竞赛”等,丰富了日常教学活动,使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院校合作,使理论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共接收院校结合班学生**人,院内聘用授课教师**名,共完成15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并根据院校结合合作学校要求及教学工作要点,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使理论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1.严格教师资格准入,保证教学质量

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组织教师试讲活动,从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学历及资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来选拔优秀的教师。 2.强化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采取院内、院外多种形式培训,组织各科教学骨干参加***理论培训及上岗前培训,不断提高了教师理论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3.积极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如“集体备课”、“优秀教师评选”等,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教学相长理念,促进教师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提高,特别是带动年轻教师成长和进步。 4.加强教学实施环节质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对教师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检查,确保教学计划得到全面落实,使学生系统学习各科知识。

(2)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防止重知识轻德育、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强的现象,抓任课教师备课、上课等环节,由班主任和分管院长随机抽查课堂情况记录,并填写《教学检查记录表》;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3)坚持听课制度,制定听课计划,教学督导、教研室、科教部、授课老师组成的听课小组,进行常规和不定期抽查听课,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及教学质量评价表》,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动态,做好听课意见的反馈与改进工作。

(4)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探讨教学、学生及管理等方面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5)做好教学双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匿名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测评;二是任课教师对所在班级进行《学风测评表》,并对学生进行分析。 5.加强学生技能培训,突出院校联合的优势和特点

(1)严格按教学大纲及计划的要求,严密组织、统筹安排学生的临床实训和见习,实行床旁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作好“实训记录”。 (2)除常规的见习安排以外,,每周还分别安排不同的临床科室见习。各科室选派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带教。在见习过程中,为了督促见习带教工作高质量的完成,要求学生每天填写“见习情况记录表”、“每日小结”,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开展院校结合班学生临床实践责任护士的比赛活动,各科派出优秀的责任护士进行带教指导,从责任护士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学习,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评比,强化学生“以病人的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为学习和临床实习打好了基础。

(四)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实习及人身安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严格执行《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加强学生管理,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规章管理制度、学生守则规定的内容等。

2.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学生班主任及安全员工作制度,促进学生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3.院校结合班设臵专职班主任,加强学生的各项管理和教学安排联络,并制定《班主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提高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继续落实实施学生问题解决绿色通道及学生宿舍夜查房制度。每周至少1次对学生宿舍归寝情况、安全情况及清洁卫生进行夜查房学生宿舍进行夜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书面登记。篇3:临床实习生带教工作总结

临床实习生带教工作总结

临床医学来源于临床实践,不断的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完善和发展的关键。合格的临床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一个转折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确保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总结如下:

1、带教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带教老师是医学生临床工作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带教老师的言行、举动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医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信任,会成为他们认真实习的一种动力。带教老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在带教中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并自然地结合医德医风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医学生刚从学校踏入医院实习,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甚至语言问题,这都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花许多时间来解释和教导。带教老师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出,耐心教育,热情、不歧视,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

2、学习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近几年医学模式正从“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患关系逐步从医方主导地位、病人盲从型的模式,向医患关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面对新型医患关系,教师和学生都要根本转变思想意识、观念。医患关系的处理也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会尊重病人。要做好一名优秀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在与病人沟通上往往欠缺和难以领悟,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不断摸索和培养。临床实习在注重知识的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培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包括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沟通的基础是语言,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患者由于疾病或心理因素,经常拒绝实习生的询问和体检。对选择的教学病例要事先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学生也要善于与患者沟通,要尊重、关心、体贴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可适当承担起护理患者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勤”,赢得患者的心,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只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更有利地开展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相得益彰。

3、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相结合。

实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习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习学生进科后副主任医师负责教学小讲课及教学查房。教学讲课不应简单重复理论课内容,除了把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基本技能, 如病史询问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 各种穿刺方法和要点等向实习同学讲解外,还应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以求融会贯通,特别要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讲课中以症状或症候群为题目,把相关疾病的知识串连起来,开阔学生思维,以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或者以本病区特有的业务内容作为讲课题目,以补充教材与理论课的不足。教学查房是实习中培养学生如何观察诊疗病人,学习处理医患关系,当一名合格医生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教学查房,应使医学生逐步掌握临床工作基本规则,如:病史采集与归纳分析、体格检查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病情演变与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合理的医嘱、正确的病程记录等。老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加强学生智能的培养,活跃学生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得出新结论。一次好的教学查房,不但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拓宽知识面,还能使学生在教师为人师表的感染下接受一次医德医风教育。教学病例讨论是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构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定期开展病例讨论,特别是疑难病例讨论,开发学生的思维。实习学生实行24小时待班制,急诊病人、特殊病例接诊和危重病人抢救及处理时,带教老师随时通知实习同学回科室参加处理。这种临床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整个临床实习始终不脱离临床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又到理论,一边当“医生助手”,一边复习临床知识,系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临床实际能力,训练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临床技能能力和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规范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示范指导是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获得操作经验的最原本、最直接的途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该项诊疗技术的应用指征、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练和提高。掌握技术操作规范,必须贯穿整个临床实习。规范的技术是衡量医务人中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良好的习惯必须从一开始踏入临床实践就养成。因此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员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各项技术性工作,将标准的操作和高尚的行为贯穿个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树立医院美好形象。

5、组织实习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卫生活动。

在临床实习医院的义务卫生活动中,积极组织实习学生参加。例如:到敬老院为老人免费体检、就诊;下乡体检;大型异诊等。医学生在活动中能深刻地接受济世扶贫、奉献爱心的高尚医德教育。而且在活动中医学生还会认识到自身知识的贫乏,树立一定要认真学习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为更多贫困病人解除疾苦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教学,先进行理论授课,再进行临床实习,在时间和形式上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而且许多医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差。所以实习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带教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从学生式的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际,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 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篇4:2013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 2013年山阴县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 工作总结 2013年我院继续按照山西省卫生厅有关继续医学教育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我院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确保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2013年新增竞聘人员19人,现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共65人。其中执业医师33名,执业助理医师1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1人。他们分别在各自不同岗位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群众,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也以自己不同的形式,不断的提高,为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活力。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并完善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和计划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我院制定了《山阴县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和《山阴县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计划》,明确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成立了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专职人员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使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2、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落实情况

按照年初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 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医院内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每周二下午进行中医护理培训,每半月进行中医护理操作示教,每月进行临床案例讨论会,我院资深大夫定期举办临床常见病专题讲座,每周一次大查房等的培训,共培训60多人次。每次学习都进行记录和签到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注重专科人才的培养,积极选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选派1名临床医生和3名护士到本县上级医院进修重症医学、血液透析医学。

3、继续医学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继续医学教育,我院职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年度学分达标率达到95%以上,技能考核及格率达85%。

三、存在问题

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急需完善、改进的地方。

1、有些工作仅停留在表面,落实不到位。

2、继续医学教育面较窄,由于某些科室人员较少所以外出学习无法落实,只能通过自学。

3、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较单一,只是通过了自学,医院内业务授课的方法,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

4、部分卫生技术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科室与科室之间差距还很大。

5、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安于现状,求知欲不强,以获取学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6、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四、今后设想

继续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特别是医学教育。年后,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将坚持“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注重质量和实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调动我院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落实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及性,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使我院卫生技术人员能够方便的学习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力争将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为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教覆盖率达100%,年度学分达标率达到85%以上,技能考核及格率达80%。

2、有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全年分期分批共举办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相关知识,城镇职工、居民保险相关政策、知识、威远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算管理办法、心肺复苏(2010版)、cyc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等的培训10期,共培训1200人次。

3、注重专科人才的培养。各临床科室高度重视专科人才的培养,积极选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选派6名临床医生到县级、省级医院进修重症医学、职业病体检、妇产科、呼吸内科及耳鼻喉科;选派2名护士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加四川省静脉治疗和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选派1名护士参加泸州医学院助产士规范化培训;

4、约有113人参加好医生网站远程学习;组织相关科室参加华西医院远程医学网络平台项目,3—12月参加远程教学59次,远程会诊咨询5例;外派约70人参加县、市、省级有关医、药、护理、检验、医学影像及医院管理等学术会议或培训。

5、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镇乡村医生的培训方式采取镇村两级培训管理,每月召开村卫生站站长及妇幼卫生人员定期会,1-12月我院开展全镇乡村医生培训5次,共约培训800余人次。

6、加强了社区卫生人员全科培训。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根据市、县卫生局统一部署和安排,选派2名医师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名医师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1名全

第2/4页

科医师参加全科医师骨干再培训,4名护士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目前,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再培训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员经培训均已取得培训合格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尚在培训中。

五、存在的问题

1、科室、门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还不够平衡,重视程度不够,对继续医学教育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科室与科室之间差距还很大。

2、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安于现状,求知欲不强,以获取学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4、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还比较单一,目前仍还局限在传统的医院内业务授课,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进一步加强《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急诊急救技能的全员培训工作。2012年计划分期分批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急诊急救技能培训。

六、加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可及性,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方便的学习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七、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执行情况的督查工作,保证全年督查率不低于15%,力争年度学分达标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学质量。

八、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专(兼)职 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法规、政策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篇5:2014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度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卫生局有关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安排,围绕我院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确保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4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以副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成员分别由医疗和财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办,由晋二芳兼职负责继续医学教育日常工作。

(2)、加强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 (3)、研究和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方法;

(4)、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做好学分管理工作

为晋升职称和年度考核挂钩把好关口。 按照晋城市和县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要求,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不断增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使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教覆盖率达100%。提高继续医学教育

人员的学分达标率达到80%以上。达到绩效考核目标要求)。

三、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今年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坚持“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注重质量和实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有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全年分期举办了本院的专题知识讲座。

2、注重主要岗位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专科人才的培养,积极选送一名工作人员到县妇幼院进修学习。

3、8人人参加“晋城市基层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平台”网站远程学习,3人参加华医网合理用药培训和麻醉药品管理用药培训。

4、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辖区乡村医生的培训方式采取镇村两级培训管理,每月定期召开村卫生室卫生人员培训会,做了相关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派出11名村卫生人员参加“乡村医生合理用药培训”和县卫生局组织的村医培训2次。

5、本年度我院开展辖区乡村医生培训10次,20余学时,共约培训100余人次。

四、本年度继教存在的问题

1、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还不够平衡,重视程度不够,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2、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安于现状,求知欲不强,部分同志对学分不够重视,部分同志以获取学分为目的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

的意义认识不足,还要加以宣传、领会。

4、目前仍还局限在传统的医院内业务授课,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18篇:医学教学工作总结

医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首先感谢护理部及护士长对我的信任,给我机会让我在护理组长的岗位上锻炼。自20xx年9月从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由护理部安排我负责科室护理教学工作以来,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护士长的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教学任务。

现将全年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年度共接受了55人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其中大专生20人、中专生35人,总实习周数31周。实习期间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根据各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护理部制定的相关教学计划,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入科培训计划、入科测试、出科理论及护理操作考试并严格按计划进行考核。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制定详细教学计划:

(1)认真解读并执行前教学组长制定的本年度教学计划。

(2)加强与各实习小组长及各教学组长的联系,主动与各教学组长进行沟通交流,虚心学习她们的带教经验。对实习同学在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3)做好入科培训工作。为新入科的同学详细做好科室情况介绍,由于,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所以,在认真执行已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同时,还新加入了有关医疗安全的相关内容。如:加强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及其标准预防原则等内容的学习。要求实习同学带笔记听课。指导本科室实习要点,根据本科室情况及实习同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带教老师。要求产前组的带教老师根据所带同学的情况进行带教,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同学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学有所得。

(4)对新进科室的同学进行入科测试,针对同学在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的方面加强培训。

(5)紧扣教学大纲及各学校的实习计划,根据科室工作重点,设制具有专科特点的出科考试题目。

(6)护理操作考试:采取统一授课、示教室现场操作演示、每个同学亲手操作练习、严格操作程序并根据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严格进行考试。

二、与护理部及护士长紧密联系,学习她们丰富的临床教学管理经验,在带教过程中不懂的管理问题,我及时请教,对护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及时汇报。

三、不定时的对实习同学的工作情况及劳动纪律情况进行了解。要求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带教要求、规范操作示教,要求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培养实习同学的安全意识。

四、组织、策划、参与我科室护理应急演练一次,课题是《羊水栓塞》;院内讲课一次,课题为《异位妊娠的护理》。

五、对本科室护理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改进和反思。

本年度实习同学中,昆明市卫校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认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较差;工作主动性差,有的同学不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间玩手机游戏和打电话的现象较突出。一年的教学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在此,我要感谢护理部在各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科护士长以及我科室各病区带教老师的支持配合;让我认真、负责、安全的完成了。

医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时间过的很快,20xx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作好本职工作,是组织,是同志们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就一年来承担的医学一系临床教学管理以及附院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xx年医学一系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xx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xx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皖南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xx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芜湖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

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

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本年度的教学查房竞赛自4月15日起已进行了两个月,聘请6名教学督导专家作为评委,参赛选手为我院21个临床科室共30名副主任医师。教学查房实行全程摄像,由专家现场打分和观看录像打分相结合。查房内容为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入选病例由选手自行提供。此次竞赛不但强化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带教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查房的规范开展,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2、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为促进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一领导和协调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院于今年9月成立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在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指导、管理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经培训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班开始了理论和实践授课。本学期侧重公共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共计93学时。

3、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20xx年中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第三周期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临床药理学、消化内科、性医学科、超声医学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疾病科共九个学科负责人分别就本周期第一阶段学科建设情况作了相关汇报。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了各学科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为顺利完成周期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4、科研工作

截止20xx年12月14日,全院共发表论文258篇,其中sci期刊2篇,国家重点期刊20篇,国家级期刊89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5、继续医学教育:

本年度我院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共参加人数750人;主办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23项,共参加人数2600余人。同时组织了院内及院外专家共举办学术讲座20余场,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医学影像、卫生统计学、心理卫生、医疗卫生法律、医学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并兼顾了医院各学科的特点。平均每场讲座听课人次达到100余人,除本院医务人员外还有来自芜湖及周边地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医学教育方面真正起到了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教学中心的典范作用,在芜湖市及皖南片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我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中,除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的培训外,把临床急救技能的培训放在重点,组织了6次有关临床急救技能知识的系列讲座。并对临床主治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和心电除颤技能考核。

以上是我本人20xx年所作的一点工作,我深知离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本质工作。

医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临床医学实习后,感想诸多,实习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实习留给我的思考还在脑子里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这些思路留在心里面是好还是坏。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对我来说这次实习心得作业仿佛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都要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不能下笔。脑子里面的东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但是难以将它们定位。如果下面说得太乱,还希望大家见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誊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誊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习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自己对能够体现”责任”的亮点格外关注、”病历报告”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习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批着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俺当年极其羡慕医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够白,每星期还能换两次。可是我无论是拿奥妙、汰渍还是白猫,洗出来的始终都差强人意。因为,医院里是统一送出去洗过浆过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我们试过自己拿笔在白大衣上写个号码,成功过几次,不过后来也懒了。男生们更是常常数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施教授曾经要求实习同学7点进病房,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8点到,不过几天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虽不要求早到,但底线是不要迟到。当然,现在根本也没有带教会管你,有很多带教也是迟到的楷模。但是,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把该量的血压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有时还可以帮带教把早饭买好。这样,带教会很欣赏很感激你决定中午请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的(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习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东西。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QQ号码、电邮和MSN。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更重要的是,被一些老教授看到了要狠狠K一顿的,比如外科的老张教授。其次有听诊器和钢笔。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那还了得!轻则瞪你一眼重则叫高年给你打不及格重实习!口袋里最好再装一只固体胶水,这样可以避免popo在骨科的不幸遭遇。病房里确实是经常找不到胶水的。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有人做得到的。在实习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经常交流一下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不失为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因为一个组里一般总有个把强人的。记得在呼吸科的时候,俺们那绝顶聪明的组长就总结了一个关于咯血病人的临时医嘱的口诀。“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三大常规血尿粪,B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黏度。结核抗体PPD,胸部CT加增强。纤支镜再加活检,实在不行开胸查。”组长还教我们用画图的办法学习那复杂的心电图。所以,再次体现了分组的重要性。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组长共处了一年,尽管期间经常招人误会。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应该不是。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习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这就是实习生的优势——倚小卖小。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今天我们老总给全内科的实习生做了个小讲课。主要是教我们读CT片。以前都学过影像学的,所以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力。平时科室里面经常有疑难的病案讨论,我们组里面也会搞一些小专题。读片的机会很多,不过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没有讲课上面的那么典型。对一个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可言的实习生来说,要读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

实习了一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上级医生当然不用说,护士老师也相当棒。今天又有一个闭式引流,我去给水封瓶装生理盐水。钳子很不好使,那个金属的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护士老师上来几下就开了,真是帅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第19篇:医学教学设计

篇1: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西北民族大学

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临床医学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篇2:医学类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1 2 3 4 教案末页 5 篇3:教案设计模板

二、教学设计基本模板

注:蓝色字体标注可写可不写,要略写;红色字体必须写,详写;黑色写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要简写,学情分析要多;写几十个字就可以)知识处于***水平

*******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

情:教育心理学常识及学生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主线) 例:本课要完成的*********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2.难点:**********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课时(一般就考1课的教学设计,可忽略不写)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主体)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二)深入探讨,探索心知

(三)知识延伸,拓展升华

(四)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板书设计]

课题:**************** 一:**************** 1.****************** 2.******************* (1)*****************

******* (2)*****************

三、教学模板主体板块的扩展内容讲解

1、首先要做的是熟悉你所考试科目的课标和教材(通读和精读)--百度可搜索

(一)教学目标: 1.实验:

2.目标(具体化、操作化)与目的 3.怎样确定目标:课标要求,学生实际

使学生记住***事实,理解***概念,形成***技能,经历***过程,掌握***方法,应用***定律分析***问题,坚定***信念,养成***习惯***热情。教给学生******,教师将分析****。(黄字标注不能出现)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主要列出几项即可)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以利用谈话、提问与复习旧知识导入;也可以创设故事、游戏、

生活、问题等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直观演示等手段导入,使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

2.探究新知:包括讲解、探究等: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

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关键处做适当点播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演示实验,阅读,朗诵,学生实验 4.巩固练习:纸笔,操作 5.课堂小结:教师,学生

6.布置作业: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统筹、分层、定时定量

(四)常用教案示例 1.条目式 2.表格式 3.卡片式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并加强指导和培养,建议采用条目式和表格式教案(教案集展示)

(五)流程

课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确定

演示实验的特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配合课堂教学,而对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实验,它主要把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跟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手段,它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演示,往往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的特点

趣味性;灵活性; 时间性; 简单性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

2、演示实验要精心设计,设计要准确无误,操作步骤要合理,时间安排要得当,可见度要大,趣味性要强。

3演示实验要充分准备。

4、演示实验要操作规范

5、演示实验要引导启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而来的。化学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或技能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1、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

3、利用实验教学,增强实验创新,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4、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常是根据教学单位的规模和师生交往的程度来划分教学组织形式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合班教学):按照师生交往的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等)和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广播电视教学,计算机教学等)。

二、化学课堂导入案例(97)

(一)社会导入(97)

(二)实验导入(97)

(三)旧知导入(97)

(四)问题导入(98)

(五)直接导入(98)

(六)实物导入(98)

(七)录像导入(99)

[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方法。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以便检测目标的达成度。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要以“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策略,加强基础训练。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布置作业]应控制数量,控制难度;作业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作业的题型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务必使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到充分地落实。

第20篇:医学综述论文汇总_综述医学论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汇总

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HAMD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7.8%,对照组治愈率为57.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有益。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心理护理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内抑郁的累计发病率在40%左右[1],它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其出现种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2],同时还影响患者神经及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3]。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4],经颅脑CT或MRI确诊;②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公布的CCMD-2-R抑郁诊断标准[5];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17分以上;④病程>14天;⑤无意识障碍、失语、严重的智能障碍及精神病史。

入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针刺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2.67±10.09岁;其中脑梗死35例(77.8%),脑出血10例(22.2%);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平均21.4±5.2分。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3.77±11.51岁;其中脑梗死37例(82.2%),脑出血8例(17.8%);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平均20.5±4.9分。两组在性别、年龄、卒中分型、抑郁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接触患者,尽可能让患者倾诉其内心的痛苦与烦恼,减少其心理压力。②改善睡眠:晚上入睡前让患者听轻柔的催眠乐曲,给予适温的饮料如牛奶(避免饮咖啡、浓茶),洗温水澡、热水泡脚等。对早醒患者予安抚,指导缓慢地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使其延长睡眠时间。对睡前过度焦虑,遵医嘱给予安眠药。③保证营养的供给:选择患者喜爱的富含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陪伴患者进食等。必要时可采取喂食、鼻饲、静脉输液等,保证营养摄入。④预防患者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夜班护士在清晨3:00~7:00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不让患者单独活动,使其不具有自杀的工具,发药时检查口腔,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吞服等,试体温时,做到手不离表,严防咬吞体温表,同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加强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⑤寻求家庭及社会系统的支持:积极向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时为患者家属宣教相关的知识及各种注意事项。⑥积极进行康复指导:鼓励、帮助、指导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注意保持患者瘫痪肢体的良肢位,协助患者翻身和各关节被动活动,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幅度以患者能承受为限,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造成关节的再次损伤,给患者增加痛苦,对康复失去信心。根据患者的肌力水平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项目。

疗效评定标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HAMD评分。疗效评定:痊愈:HAMD评分减少≥75%;显效:HAMD评分减少≥50%;有效:HAMD评分减少≥25%;无效:HAMD评分减少<25%。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略)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5

讨论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卒中前的个性、社会环境及卒中后导致的躯体和认知障碍、不良的家庭、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有关。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急,心理上难以承受,重者还有紧张、早醒、思维缓慢、幻觉和幻想、绝望及自杀等。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评估其心理状态,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正常心理防御机制,改善和清除抑郁症状,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1):63-65.

2 蔡焯基,主编.抑郁症-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0-125.

3 Parikh RM,Robinson RG,Lipsey JR,et al.The impact of poststroke depreion on recover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ver two years follow-up.Arch Neurol,1990,47:785-789.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 中华医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摘要】

从冠心病(CAD)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型的客观化研究、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中药复方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这也是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中医辨证论治

由于冠心病的辨证分型具有多样性,其中医临床治疗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分析众多医家的治疗方药发现,多以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补阳还五汤、生脉散、参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不同的病理阶段,兼有气虚血瘀或肾虚血瘀,治疗中始终坚持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益气药与补肾药通过调节激素分泌及细胞代谢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的耐缺血缺氧能力。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

以丹参、红花、川芎为主要成分:“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丹参在冠心病的活血化瘀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活血与补血并行,临床中常用中成药如丹参滴丸,注射剂则以丹红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为佳。组方中之丹参,其药理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腺苷(cAMP) 浓度;其水溶成分能兴奋前列腺素(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PGI2 生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中PGI2增高,血管扩张[1];丹参还是强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去氧化,稳定细胞膜,其效果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似,作用与剂量呈明显正相关。此外,丹红注射液中的红花,冠心宁注射液中的川芎也在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冠心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红花中主要含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其活性成分具有扩血管作用,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川芎中含有川芎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文献资料表明,川芎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

益气治本为主中药:临床常用药物以人参、黄芪为主组成,成药如通冠丸,注射剂常用的有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等。以人参为主要成分的制剂,人参的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2]能增加心肌细胞Ca2+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衰竭心肌 DNA 和蛋白质的合成,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纠正心衰。人参皂苷还可明显提高心肌缺氧的耐受能力,对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以黄芪为主的制剂,黄芪主要功能为补气升阳,并有扶正固本、托毒生肌之功效。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芪对心血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功能等功效。

以银杏叶为主要成分:银杏叶是近年来研究开发较多的心血管用药,临床常用药有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 EGB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类、银杏萜内酯类。银杏黄酮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释放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从而持久地扩张冠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3]。银杏萜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抑制血栓素(TXA2 )生成并促进前列腺素(PGI2)生成,从而调节血管紧张素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组织血供。

以三七为主要成分:临床常用的血塞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可以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黏滞血症,抑制血栓形成;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调节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脂蛋白代谢异常;增加心肌供血量,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

以灯盏花为主要成分:灯盏细辛注射液作为常用的临床药物,主要成分是灯盏花素总黄酮,化学名为4、5、6-三羟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可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功能及供血,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促进纤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及缺血再灌注,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减低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提高红细胞SOD活性。

问题与展望

中医治疗冠心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活动耐力、减少冠心病发作,甚至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长期预后方面,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大量小样本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药物剂型上做了大量研究和改进,出现了中成药和注射剂等。此外,中医药临床治疗冠心病,运用辨证和辨病结合的理念,将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变化纳入中医辨证的范畴,进行个体化、整体化的辨治,更能体现中医临床的疗效优势。但对其辨证分型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缺乏权威性的诊断,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指标研究较少,且样本数小、科学性低、量化性差,对药物疗效的判定尚无统一的客观标准,这些均严重阻碍冠心病中医药的治疗进展,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引进循证医学手段及远期疗效观察,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并大力开展实验研究,为冠心病的治疗乃至中医药现代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毓治,谢金生.细胞膜流动性与中药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1):699-701.

2 刘明,姜莉芸,周立明,等.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临床食道电生理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1(6):455-456.

3 吴益萍.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9):2697-2698.

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梗死

危险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是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多向研究证实其能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其机制可能是高血糖促进氧化,产生氧自由基,抑制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Mcleod等报道,血糖超负荷时,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血清可溶性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而脑组织缺血反过来进一步促进ICAM-1的表达,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脑梗死进展。研究还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抑制tPA而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纤溶系统活性,进而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和恶化。也有学者认为,高血糖促使神经损伤恶化主要与加重酸中毒有关,这是因为缺血细胞的正常血糖氧化机制严重破坏,血糖越高无氧酵解途径越活跃,乳酸堆积就越严重,乳酸堆积是脑缺血损伤进展的重要因素[1]。

高血压:脑梗死急性期,由于脑动脉血管阻塞,缺血区脑血管完全或部分丧失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量与血压的关系几乎变成线行关系,并直接受限于血压的变化。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可能成为梗死扩大的部分,机体通过增加脉压差,以保证半暗带脑灌注,提高这个敏感区的血流量。Jorgensen等研究后认为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早期进展危险降低0.66倍。临床上常见医源性不合理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得过低而导致脑灌注不足、血流瘀滞,使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性加重,特别是对于有长期高血压和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如果平均动脉压>130mmHg或收缩压>220mmHg,方可适当谨慎地采取降压措施和应用扩血管药物[2]。

发热:研究证明,高热可加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造成梗死体积扩大;体温每升高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对危险度增高82倍[3]。发热原因主要与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有关。急性肺部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增加。白细胞行为特征为变形、聚集及粘附,在微血管内白细胞轻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在粘附聚集过程中伴随释放自由基、水解酶等有害物质,并且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聚集过程紧密相关,造成进行性脑损伤,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

炎症反应:感染和脑缺血本身引起的炎症反应在脑梗死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标志的C-反应蛋白(CRP)的增高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与心脑血管病发作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作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预警指标。还有研究认为,血浆CRP水平是脑梗死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不恰当的治疗:在不恰当的时机采用了不恰当的治疗措施,如过度脱水、降血压、扩血管、应用细胞代谢活化剂等治疗方法很可能造成危险度加重或进展。正常脑血管扩张可致缺血区盗血或扩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影响脑灌注,导致缺血加重。急性期应用细胞代谢活化剂会使非缺血区脑细胞代谢旺盛,而缺血区供氧量相对减少,加重无氧代谢,诱发或促发脑梗死后缺血损伤的瀑布效应。

小结

总之,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了许多可以干预的靶点,从而可能针对靶点积极干预,遏制脑梗死的进一步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辉,殷延岭,迟兆富.进展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71-72.

2 刘柳,何远宏,晁志文.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临床荟萃,2007,22(9):629-630.

3 刘丽萍,王拥军.体温与卒中的关系.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267-270.

心脏生物起搏进展

【关键词】

生物起搏 基因生物起搏治疗 细胞生物起搏治疗

心脏生物起搏进展

心脏生物起搏是指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对受损的自律性节律点或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进行修复或替代,使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得以恢复。

生物起搏的主要方法包括基因生物起搏及细胞生物起搏两种。

胚胎干细胞治疗:胚胎干细胞为全能干细胞,具有建系传代、全能分化、干细胞永生化、增殖能力强等优势。理论上讲,胚胎干细胞能产生任何组织、细胞或器官,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Xue等联合使用电生理和成像技术发现:具有电活动的供体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在体外通过重组特定的病毒载体进行稳定基因修饰后,可以和受体中静止心肌细胞在功能上成为一体,产生节律性的电活动和收缩活动。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有起搏功能的细胞种植在豚鼠的左心室上,利用实时激动标测系统证实了电活动从注射部位向周围心肌的传播。当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详细描述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例如人胚胎干细胞时间依赖性的电重构等问题;第二,如何驱动胚胎干细胞向窦房结等自律细胞分化以及如何鉴别、分离和纯化,最近有学者发现α-肌凝蛋白重链的测定可以用来鉴定和描述早期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起搏和心房细胞,利用研究鼠胚胎干细胞的技术很容易实现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纯化;第三,胚胎干细胞具有向终末细胞分化的特性,而分化为终末细胞则失去起搏特性,因此精确控制干细胞分化并终止于窦房结细胞阶段并使分化好的窦房结细胞能够驱动心脏可谓“绝技”;第四,鼠的胚胎干细胞存在着致心律失常的潜力,人胚胎干细胞也可能存在这种现象。另外胚胎干细胞还存在干细胞的共性问题如免疫排斥、定向分化、瘤生成和伦理等问题。

成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分化潜能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尤其是骨髓中,可从骨髓分离获得,自体移植无免疫原性。这类干细胞呈现稳定的表型,易于分离、培养,可自我复制、多系分化,有高度增殖潜力,可分化为肌细胞、神经细胞、造血支持细胞等多种间叶组织细胞。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上述容易分离培养、多系分化增殖、无免疫排斥等优点,在修复损伤心肌及建立心脏起搏点方面有很大临床应用潜力。

当然这些研究还存在它的不足之处:第一,成人间充质干细胞被移植到心肌的游离壁上,对收缩来说这个位置不是最佳部位。然而近年来用导管把起搏基因注射到犬的左束支系统上,提供了比游离壁产生更规律更正常的激动和收缩的可能性。第二,关于这些“起搏器”的寿命问题。另外,成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状态在原位是否会改变,是否这样的分化会影响HCN2基因的表达或者影响其生物物理的性质?成人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干细胞的共性问题,诸如随机的整合可以增加在细胞周期中的基因分裂和瘤形成的可能性等。

展望

利用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建立生物起搏器,为缓慢心律失常病人的治愈带来希望。虽然近来的实验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真正应用于临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生物起搏器替代电子起搏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将来生物起搏器可能成为缓慢心律失常病人治疗的一项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旭斌.心脏生物起搏的进展.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6):711-714.

2 张萍,郭继鸿.生物起搏.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1):62-63.

3 雷印胜,郭兰敏,邹承伟,张海洲.心脏生物起搏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医学与哲学,2005,285(2):50-51.

4 刘凡.生物起搏器与基因疗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增刊:97-98.

关节软骨的修复

作者:卫永鲲 马慧玲

作者单位:723000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骨科

【关键词】

软骨修复

软骨修复最常规的处理是清创灌洗术,其目的是清除软骨碎屑,修整软骨轮廓。这种处理可以祛除关节交锁的病因,缓解滑膜炎和疼痛,以及降低炎性介质的浓度,从而减轻临床症状。但其疗效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尤其是当缺损>1cm2时,许多病人出现骨关节炎的表现。研究发现,用“关节钻孔”及“微骨折”等方法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所产生的多维软骨,主要由Ⅰ型胶原和多能蛋白聚糖(versican)等蛋白多糖组成,具有较低的抗压能力,这最终导致了软骨和周围组织的退变和软骨缺损修复的失败。

Hunziber EB[1]应用自体软骨膜移植治疗膝关节全层缺损,1年后观察,90%以上被软骨样组织填充;但8年后观察,60%失败。O\'Driscoll[2]应用自体骨膜移植,15例患者中9例获得满意疗效,6例在数年后治疗失败。结果表明,软骨膜和骨膜移植缺乏持久的疗效,而且病理检查显示,缺损处修复的组织并非透明软骨。大量资料显示,骨膜和软骨膜移植常产生骨化现象。自体软骨移植,是取自体非负重部位的圆柱状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缺损的修复。临床观察表明,移植物的骨性部位可以愈合,而软骨部位的长期存活能力和生物机械功能改善并不十分理想。另外,移植物取材部位的预后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异体软骨移植是用异体的骨软骨组织代替骨软骨缺损。这种移植物虽然存活时间较长,并发症和关节退变的几率较小,但供体缺乏及排斥反应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治疗软骨缺损的第二个细胞来源是间充质干细胞。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的思路主要来源于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胚胎软骨发生的重现。骨髓和骨膜中都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和骨的能力,具体的分化方向取决于局部的刺激因子。

用于软骨修复的第三类细胞来源是基因转导细胞。这是将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例如: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可以将BMP-7基因转导入兔的骨膜细胞内。形成的转导细胞至少可以持续表达BMP-7达8周。将转导细胞的支架复合物植入直径为3mm的关节软骨缺损处,8周后,缺损完全为透明软骨样组织所修复。而对照组的修复能力则较差,所形成的主要为纤维软骨。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目前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3],从骨膜或骨髓中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定要向骨组织分化,所形成的软骨细胞则处于软骨内化骨阶段。需要在适宜的氧浓度及成软骨因子的作用下才能保持软骨状态,所以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肥大的软骨细胞,并最终被骨组织所代替。另一种理论则认为:从骨膜和骨髓中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尽管是多潜能干细胞,但更易于向软骨细胞方向发展。

软骨缺损处的软骨下骨是否暴露,对软骨缺损的成功修复有很大影响。目前认为,软骨下骨的暴露,对软骨缺损的修复产生的主要是不利影响,理由有二:其一,正常软骨细胞处于无血供、相对乏氧环境中,合适的氧浓度对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有重要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氧浓度都对软骨的生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二,软骨下的松质骨在关节活动受力时是重要的“减震器”,当软骨下骨暴露和损伤后,修复时在损伤处会有骨痂形成,使局部骨质硬化,破坏软骨下骨的“减震器”作用,最终导致软骨组织的退化。

目前用于软骨修复的组织工种技术共4种:①软骨细胞的植入或与生物性好的材料复合植入。②具有软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如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植入或骨膜、软骨膜的移植。③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单独植入或与生长因子复合植入。④以基因修饰的可表达修饰因子的植入。

【参考文献】

1 Hunziker EB.Biologic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9,367S:S135.

2 O\'Driscoll SW.Articular cartilage regeneration using.

3 鄂征,刘流.医学组织工种技术与临床应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

作者:李海宽 白鹏飞 高海东

作者单位:719000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论证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过程。方法:采用中西医辨证、辨病治疗。结果:中西药结合应用,降低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提高有效治愈率。结论:注重中医辨证施治,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积极配合心理学疏导治疗。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 慢性前列腺炎 辨证施治 心理学

中医学对CP的认识

CP在中医学中属“劳淋”、“白淫”等范畴。肾藏精,其气通于阴,劳伤肾虚不能藏精致精液随小便排出[1]。或闻淫事,或见美色,或思想无穷所原意不得,或入房太甚,宗筋纵发为筋痿而精自出[2]。有精浊和便浊,精浊出血精窍与便浊出血溺窍者大异,其出不因小便,茎中或痒或痛,甚如刀割火炙,而小便自清,不相混也。

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下焦湿热”、“气化失调”所引起,依《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本病拟名“精浊”。精浊主要责之于湿热余邪,阴虚火旺,精室瘀阻三方面。①湿热下注:可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酒醴,以致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之邪,阻遏下焦,由精道入侵;②阴虚火旺:素本阴虚或纵欲太过,损伤阴精,阴虚则火旺动,寻致下焦气化不利,或封藏失职;③精室瘀阻:湿热久滞不清,肾火郁而不散,或外邪遏阻气机,或五志过极而化火等,久则气滞而血瘀,久病而入络,精道气血瘀阻。此外肝气郁滞,心脾气虚,肾阳不足等都有可能成为本病的发病因素,其病位在前列腺,病机却涉及肝、肾、心、脾,开始发病多以邪实为主,久则转虚,常见邪气未尽而正气已伤,所现虚实夹杂之症。

中医治疗

湿热久蕴:尿频、尿痛、尿急,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尿色黄赤混浊。尿末有分泌物尿道溢出,前列腺液镜检WBC(++)以上。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八正合剂三妙汤加减,药用:木通、滑石、车前子、扁蓄、蒲公英、灯心草、瞿麦、甘草梢、苍术、黄柏、生苡仁。湿热重者加龙胆草、败酱草、虎枚、金钱草,血精者加小蓟、白茅根、生茜草;射精痛者加元胡索、川栋子、王不留行。

阴虚火旺:手淫过频、房劳过度、腰膝酸软、周身乏力、会阴坠胀、尿道滴白、尿后余沥,伴口咽干燥、便秘及阳事易兴、小便短赤。舌红、少苔。前列腺液镜检WBC(+)以上。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利湿。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知母、黄柏、山萸、茯苓、山药、丹皮、泽泄、女贞子、旱莲草、萆薢、金钱草。腰骶酸楚加续断、桑寄生、杜仲、失眠多梦加远志、枣仁。阴损及腰膝酸痛,尿频清长,尿道滴白,少腹拘急,手足不温,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前列腺液镜下卵磷脂明显减少者,上方去知柏二至加菟丝子、沙菀子、淫羊霍、巴戟、砂仁、小茴。

气血瘀滞:病程较长,经久难治愈的患者。会阴、小腹和腰骶疼痛不适,睾丸坠胀,尿道滴白,前列腺液镜检可见红细胞。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方用前列腺汤加减。药用:丹参、赤芍、红花、桃仁、泽兰、王不留行、山甲、乳香、没药、玄胡索、川楝子、白芷、青皮、败酱草、益母草。会阴刺痛加生蒲黄、五灵脂,腺体有结节改变者加三棱、莪术、皂角,小便涩痛加滑石、扁蓄。

中医针灸治疗:针灸可疏导经络,调合气血,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取穴位: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中极;腰阳关、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命门、志室、三阴、足三里;双俯卧行针,深刺并小幅度提插,捻转后留针20分钟;中极仰卧行针每日或隔日1次,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并可配合艾温灸,10~15次为1个疗程。

中医的外治法:贴脐,中药热坐浴,中药经尿道保留灌注,中药灌肠,前列安栓肛管外用等均有一定疗效。

西药治疗

广谱抗菌药物:常用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如阿夫唑嗪、多沙唑嗪、萘哌地尔、坦索罗辛等,疗程应在6周以上。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塞来昔布对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疼痛疗效显著。

植物制剂:对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受重视,主要为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如普活泰、槲皮素、沙巴棕等,疗程以月为单位。

M-受体阻滞剂:对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BA)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明显梗阻患者,如托特罗定等[5]。

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可以改善情绪障碍症状,减轻身体不适与疼痛,选择三环类抗抑郁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苯二氮类药物。

别嘌呤醇:可选择性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

其他治疗

骶管封闭:采取俯卧或侧卧位,选择骶管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U,胞二磷胆碱0.25g,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20ml注入骶管后卧床休息15~30分钟,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

常规前列腺按摩:促进前列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对局部炎性改变较轻者,疗程4~6周,每周2~3次。

热理疗: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利于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手段,对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

前列腺注射治疗:经会阴穿刺、耻骨上穿刺或B超引导下穿刺,注入先锋Ⅴ号1g,地塞米松5mg,10%利多卡因20ml。

青年健康教育: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和疲劳;保暖,加强体育锻炼,热水坐浴。

【参考文献】

1 隋²诸病源候论²虚劳尿精候.

2 明²医学入门.

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关键词】

蛛网膜

临床资料

2006~2007年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通过细致观察,认为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的因素有再出血、持续性发热与意识改变。所以,对此病的观察、护理尤为重要。

观察及护理体会

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①本组出现再出血3例,其中2例24小时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故必须密切观察。若患者经治疗后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瞳孔不等大的临床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再出血的发生,注意预防再出血。②绝对卧床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4~6周,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和体检,避免情绪激动,对于复发者卧床休息8周以上,即使完全恢复也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为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应坚持喂水,喂饭,递送便器。④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因昏迷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呕吐物易流入气管,痰液不易咳出,极易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加重脑缺氧而危急生命。所以,病人一入院,就要立即清除口腔内的凝血块或呕吐物。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角,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同时,加压给氧,遇有呼吸窘迫,口唇紫绀,痰多不易咳出,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应气管切开吸痰,并每日3~4次的雾化吸入,又要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防止肺内感染的发生和颅内压的增高。④防止剧烈咳嗽、防止躁动:对咳嗽剧烈者,给予止咳剂控制咳嗽,防止剧烈咳嗽导致血压和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病人有躁动,应找出躁动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如尿潴留、体位不适、高热、休克、缺氧、疼痛、病室吵闹等。⑤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严重颅脑损伤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记录鼻饲量,以补充机体因呕吐、脱水所致的消耗。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按医嘱给缓泻剂,如开塞露、蜂蜜等,并嘱患者排便时不宜用力,以免引起再出血。⑥保持情绪稳定:安慰患者及家属,减少探视,避免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病愈出院前不可突然通知,以免过度兴奋或激动而复发。

持续发热的观察与护理:如病程中持续发热超过2周,常与并发症有关。本组中有3例发热患者,2例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持续高热4周以上,1例再出血后引起中枢性高热。经积极抗感染处理,2例渡过了高热关,其中1例中枢性高热死亡。预防继发感染措施:①意识障碍者每2小时翻身1次,动作轻柔,将肢体安放于舒适位置,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碎屑,防止褥疮的发生。②对于留置导尿的病人,膀胱冲洗每日2次,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尿袋每天更换1个,尿道口消毒每日2次,尿袋不能高于床平面,以防止泌尿道的感染。对于泌尿道有感染者鼓励多饮水,同时给予必要的抗生素治疗。③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④昏迷患者眼睑不能闭合者,盖以凡士林油纱布,并定时滴入抗生素或涂以金霉素眼膏,以防暴露性角膜炎或溃疡的发生。

意识障碍的观察及护理:①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肢体活动,头痛程度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对症状不典型者要密切观察初期变化,并与其他疾病加以鉴别,使患者及时得到妥善处理,重者入睡时也要定时唤醒,以防与昏迷混淆。②如发病在2~3周左右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两侧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呼吸节律和深浅度改变时,都应积极报告医生,并按医嘱予以降血压,止血等措施。③避免一切可致颅内压及血压增高的因素,如颅内压高时给予20%甘露醇250ml在20~30分钟内快速静滴。

心理护理:病人刚入院时,都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要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介绍病区情况,让他们看到希望,避免一切精神刺激,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自体下颌肿瘤骨灭活后再植42例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下颌肿瘤骨灭活后再植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方法。 方法:对1994年6月~2007年10月行下颌肿瘤骨灭活后再植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除2例因感染再植未成功外,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关键词】

下颌骨 肿瘤 再植 护理

资料与方法

1994年6月~2007年10月对42例下颌肿瘤骨行灭活后立即再植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22~60岁,术后常规拍X线片检查以了解骨破坏情况及确定切骨范围。术前病理诊断:成釉细胞瘤22例,角化囊肿17例,颌骨中央型血管瘤3例,术后定期X线拍片连续追踪观察骨愈合情况。

手术方法: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常规下颌骨截除术切口,按颌骨肿瘤外科原则切除病变骨,加以修整,将骨块用蒸馏水煮沸15分钟,清洗净残存的变性组织后浸泡在庆大霉素中备用。在煮沸的同时处理创面,然后将骨块植回原处,并用钛板坚固内固定,置负压引流管,将骨膜及肌肉包绕骨块严密缝合,再缝皮下组织及皮肤,清醒后颌间结扎1~2周。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增强信心,能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

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抽取口鼻腔内分泌物、血液等,抽取时动作要轻柔。病人术后放置引流管,负压调节要适宜,压力为15~22mmHg。观察引流液的量与颜色,若引流量>250ml/日,色鲜红、易凝固,考虑有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引流量<20~30ml/日,术后48~72小时常规拔管。通过细致地观察与护理本组患者均能顺利拔管。

保持口腔清洁:病人全麻清醒后需颌间结扎1~2周,因此术后口腔护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口腔护理不能满足该病口腔清洁的需要。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使病人取半坐卧位,头偏向健侧,先用灭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伤口,再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然后再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液体,反复数次至清洁为止。每天冲洗口腔1次,常规口腔护理3次。告知患者禁止自行漱口。通过采取相关口腔护理措施,保证了口腔的清洁,防止了口内创口的感染。

鼻饲饮食护理:术后病人不能自口进食,需鼻饲7~10天,术前插胃管影响手术进行,故选择病人手术清醒后插胃管。插胃管前要告知鼻饲饮食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可给匀浆膳、牛奶、果汁、蔬菜汁、面汤等鼻饲,量可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增减。有些病人置管后出现胃部不适,可遵医嘱给西咪替丁针剂0.4g加适量温开水鼻饲,每天3次。拔除胃管后由先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软饭、普食。

尿管的护理:由于手术时间长,需术前留置尿管,根据男性生理特点,我们把男病人术前导尿放在麻醉后实施,这样,可避免由于病人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尿道黏膜损伤。一般术后24~28小时,行膀胱冲洗后拔除。我们采取此方法后无1例男性患者因导尿引起尿路感染及尿道黏膜损伤。

出院指导:增加营养,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按医嘱进行颞颌关节锻炼。出院后

1、

3、6个月复诊。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跟踪观察,除1例因术后感染再植未成功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天。

小结

下颌骨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颌面部肿瘤术后面部外形和功能的重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体下颌骨再植的优点为不增加新的手术创伤,外形恢复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本组术前、术后通过采取以上相关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平安康复[1]。

【参考文献】

1 张现军,耿宏杰.自体下颌肿瘤骨煮沸再植17例.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7(4):36.

中医“神”理论与临床研究综述 作者:石松超

作者单位:471123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卫生院

【摘要】

研究认为,心主神明、七情,肝胆谋虑决断,相当于心理学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七情致病多气郁、内伤心肝,表现心神无主、谋虑决断不能、神魂失舍等心身疾病。七情致心肝肾功能异常相当于精神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平衡失调。

【关键词】

“神”理论 综述

中医理论认识

心主神明:《灵枢²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说明心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亦即认识的心理过程。“神明”是指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思维活动。说明心能够产生精神思维活动,又能对体内脏器的功能起统帅、协调作用,从而共同维持生命机能。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脑的功能认识不足。“血气者人之神”说明血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关系密切。研究认为,中医“心”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部分脑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精气神与元神之府:肾藏精生髓通于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出于心。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属脑络肾贯心,总督一身之阳气。精能舍气、气能化精、精化为气的同时就表现出神。可见脑主持人的精神活动。研究认为,中医的“肾”除指泌尿系统和部分脑的功能外,主指内分泌腺,尤其是性腺功能。

肝胆谋虑决断:心主神明需肝胆谋虑决断。研究认为中医肝相当于大脑、丘脑、垂体-肾上腺和植物神经的功能。谋虑决断物质基础是精血,其中含“脑-肠肽”[1]。

七情内伤,神魂失舍: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胆为甲木,喜温和而主升发。五志唯心所使,七情有心神主导。可见七情内伤,轻则心神无主,重则肝胆谋虑不能,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痰瘀作祟,神魂失舍,表现为精神与神经、内分泌平衡失调的某些心身疾病。

现代医学认识

心理学观点: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感情、意志三个方面。认识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以及想象和注意,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主要由“心主神明”来完成。情感、意志又称意向,主要由七情活动和肝胆谋虑决断在“心主神明”基础上完成。

精神与神经、内分泌学观点: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受到大脑皮层下中枢影响,并通过植物神经的作用来调节躯体内脏的活动,且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气郁证的产生与精神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内分泌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和甲状腺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调节人体水、脂肪代谢,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此观点认为七情内伤气郁致心肝肾功能失调。

新医德含医术观点[2]:根据心身医学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解除病人病态的心理,调动战胜疾病的信念,是新医德重要内容,也是医德治疗价值的具体体现。

临床应用探讨

急危重症神志昏迷是大脑功能高度抑制严重意识障碍。情感异常、神志无主常见心身疾病、精神分裂症、神经内分泌失调疾病。

老年痴呆症、高血压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身疾病,是脑血管性痴呆的重要致病因素。纵观上文所述中医、现代医学认识,老年痴呆症应从心脑肾论治。临床重在补肾养心,化瘀软坚,调节情志。化痰瘀通心窍,软化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改善大脑功能,延缓大脑组织萎缩,防止痴呆症发生。康复医学提出心理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恢复有重大影响。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病范畴。通过祛痰化浊,行气解郁以达清净胆腑而复其用。此病常因精神刺激而复发或加重,要重视心理疗法运用。

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以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致精神情志改变为特征,应用刺五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解郁化痰调肝,补心益肾养神,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杜少辉.难病奇方²温胆汤.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沙洛.新医德亦含医术.健康报,1998:313.

3 医宗金鉴.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 作者:张瑞清 崔丽英 吴利华

作者单位:030006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29岁,已婚。主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3年余,皮肤发黑6个月,头晕3天入院。患者多年来自觉乏力、虚弱、食欲减退,消瘦,体重减轻约7kg,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皮肤、口唇颜色逐渐变黑,皮肤干燥,乏力加重,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入院前3天无诱因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在当地医院给予输液及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来我院诊治。既往于2002年11月足月顺产一男婴,产中、产后出血量一般,未输血,产前月经规律,产后至今经量较少,色暗。查体:体温36℃,脉搏96次/分,血压90/60mmHg,发育正常,体型消瘦,全身皮肤色素加深,尤以面颊部、掌纹、乳晕处明显,口唇、牙龈及舌表面均有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不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正常,血沉16mm/小时,空腹血糖3.99mmol/L,血钾5.06mmol/L,血钠119mmol/L,血氯7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9mmol/L,血浆皮质醇8:00时64.6nmol/L、16:00时58.2nmol/L、0:00时60.0nmol/L,ACTH 272pg/ml。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26mm,无水疱。头颅CT:未见异常。肾上腺CT:左侧肾上腺正常形态消失,可见约2.0cm³1.6cm³2.0cm类圆形软组织影,其内可见点状钙化影,右侧肾上腺结合部增粗,内外侧支显示清晰,考虑肾上腺结核。诊断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给予激素替代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例2:患者,男,27岁,面部色素进行性加重,伴有乏力、消瘦,脱发2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0次/分,血压105/70mmHg,发育正常,体型消瘦,颜面部、双手色素沉着,以皮肤皱褶处明显,乳晕加深,口唇、牙龈及舌表面均有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不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3.83mmol/L,血常规白细胞6.7³109/L,淋巴细胞2.2%,巨大不成熟细胞2.6%,肝功能总蛋白53.9g/L,白蛋白29g/L,血钾4.5mmol/L,血钠121mmol/L,血氯73mmol/L,血钙2.05mmol/L,血沉31mm/小时,甲状腺功能FT3 5.2pg/ml、sTSH 4.85uIU/ml、ACTH 569pg/ml,血浆皮质醇8:00时85nmol/L,16:00时51.6nmol/L,0:00时43.2nmol/L,尿、便常规正常。结核抗体阴性,PPD阴性。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占位,右侧可见约2.3cm³1.5cm³1.9cm软组织影,其内可见点状钙化影,左侧肾上腺可见约1.3cm³0.9cm³1.9cm软组织影,考虑肾上腺结核。垂体核磁: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给予口服激素替代治疗,入院第6天患者外出受凉后出现恶心、呕吐,当时测血压80/50mmHg,体温39℃,诊断为 Addison危象,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盐水、葡萄糖静滴,2天后体温、血压正常,改口服激素替代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长期随访,2例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变浅,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病情稳定。

讨论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Addison病,本病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延误治疗。通过以上病例,我们认为对于不明原因的乏力、纳差、消瘦、血压偏低、血糖偏低、恶心、呕吐患者,尤其是发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的患者,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时检查激素水平,并给予相应处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临床诊断中应抓住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这一主要矛盾,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如电解质代谢紊乱、感染等一些疾病误导。

【参考文献】

1 Renee CLP Addison\'s disease Medicine:1997,38(11):15-17.

2 罗湘杭,廖二元.内分泌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7-948.

肺癌误诊肺结核50例分析 作者:邓辉

作者单位:130123吉林省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摘要】

通过对在院50例肺癌误诊肺结核病例,分析讨论肺癌误诊的原因。结果:50例肺癌病人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17例(34%),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33例(66%)。重点讨论几种易与肺癌相混淆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影像。对上述疾病与肺癌共有的X线影像片影,肺门块影、肺野块影以及胸腔积液等做具体分析。探讨了在疾病影像初诊时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怎样与肺癌相鉴别。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会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误诊

资料与方法

2004~2007年收治在外院全部误诊的肺癌病例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0~78岁,平均51.3岁,40岁以下9例(18.6%);城市36例,农村14例;有吸烟者20例,平均吸烟指数均>200支/年。本组病例记录完整,50例肺癌病人均有病理及细胞学证实。误诊时间4个月~8年,平均3.62年。其中来本院后继续误诊12例,误诊时间5~40天,平均22.3天。

结果

50例肺癌首发症状:咳嗽36例(81.9%),胸痛25例(58.4%),发热22例(49.8%),气短15例(39.4%),血痰18例(32.9%),乏力10例(23.4%),盗汗8例(16.2%),咯血8例(16.2%)。

50例误诊病例X线表现,见表1。

病理、临床分型及转移情况:50例肺癌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腺癌18例(42.8%),鳞癌12例(28.5%),未分化癌3例(7.1%),低分化癌1例(2.3%),未定型8例(19.0%)。中心型肺癌24例(57.1%),周围型肺癌12例(28.5%),未定型6例(14.28%)。来本院前发生转移者10例,淋巴转移4例,胸膜转移3例,食管转移1例,气管旁淋巴结转移1例,纵隔转移1例。

讨论

本组病例误诊最多的为浸润型肺结核17例(40.9%),结核性胸膜炎15例(35.7%),肺炎14例(33.3%)。调查表表明肺癌的首发症状为咳嗽、胸痛、发热、气短、血痰等呼吸系统常见病症状,故人们患病后首先考虑到炎症,多数经抗炎治疗一段时间不见好转者,考虑到结核。由于病人对肺癌的认识不足,加之对诊断肺癌有恐惧感,所以很少考虑到肺癌,这即是来自病人本身的肺癌误诊原因。

医务人员对肺癌的理论基础掌握的不够全面,缺少警惕性,并且对X线诊断以及与胸科其他疾病和鉴别诊断方面缺少临床经验,尤其在某些诊断手段较欠缺的医院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更加困难。

由于以上两种原因,使肺癌在临床中误诊率较高。

X线是临床胸科医生普通使用的一种诊断手段,现将胸科常见的易与肺癌相混淆的几种疾病如浸润型肺结核、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等在X线诊断方面与肺癌鉴别诊断提几点看法:①肺野片影:本组10例X线表现片影,占本组病例的23.8%(包括整个肺野大片状阴影及某个肺野孤立片状影)。对于孤立片影应考虑:炎症、周围型肺癌、浸润型肺结核。遇此种X线影像临床应积极提检血常规、痰结核菌、痰脱落细胞。如痰菌阴性者,应抗炎治疗至2周,如病变无好转或病变有进展趋势,应考虑肺癌。因浸润型肺结核X线孤立片影无子灶者临床很少见,故应进一步检查做肺CT,必要时做支气管镜检病理。这样可明确病变性质以早期作出诊断。对整个肺野片状阴影如气管向患侧移位,肋间隙变窄,有胸膜反应等,并注意其密度是否均匀一致。如密度不均并有间接X线影像应考虑毁损肺,密度均匀一致有间接X线影像应考虑中心型肺癌合并全肺不张。如密度均匀一致,气管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考虑胸腔积液。掌握上述X线特点对整个肺野大片状阴影初步X线诊断会比较明确。②肺野孤立块影:对此种X线表现应首先警惕肺癌的可能性,要立即拍侧位胸片明确病灶确切位置非常重要,并注意其大小密度,周围是否有毛刺、切迹、分叶等,并注意密切动态观察病变,如密度由淡变浓,由不均变均,由小变大应考虑肺癌。结核瘤在抗痨过程中吸收不明显但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发展。③肺门块影:对肺门块影无间接X线影像者应考虑肺门肿大淋巴结。如为中心型肺癌,在其影像周围肺组织由于叶、段支气管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塞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含气不良。但不能完全除外管外型肺癌,可通过抗痨治疗效果除外此型肺癌。④肺不张:常见的肺不张可由炎症、结核、癌肿引起,这几种原因引起的肺不张在临床中不易鉴别,故应尽早拍侧位胸片明确不张的肺叶乃至肺段对临床诊断有期重要意义,并注意以何种症状首发,是否有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如无特殊记载应抗炎治疗2~3周,病变无吸收应考虑结核及肺癌,经抗痨治疗1个月便能加以区别。条件允许可做肺CT、支气管镜检病理,即可明确诊断。⑤胸腔积液:本组胸腔积液者14例(38.3%),全部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单纯胸腔积液10例,肺野块影合并胸水2例,肺不张合并胸水2例。此14例胸腔积液者血性胸水7例,草黄色胸水3例,未排液者4例,从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2.55个月。胸腔积液之所以误诊率较高,原因是临床结核性胸膜炎血性胸水逐渐增高,使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水在临床中不易鉴别。对单纯胸腔积液者多数人很少考虑到癌性,故忽视了查胸水脱落细胞这一重要环节,是临床漏、误诊的主要原因。故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有单纯胸腔积液者无论是否血性应将查脱落细胞列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胸膜活检,并在每次排液后胸透,以早期发现肺癌原发病灶,早期诊断。

通过上述对几种常见X线表现分析,对结核科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怎样排除肺癌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但对每一个病人应综合分析,如X线表现结合年龄、吸烟史、首发症状等。目前肺癌的发病年龄虽有提前,但总的发病率青年小于中老年,故对40岁以上患者应提高警惕,对可疑者做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及脱落细胞检查,密切动态观察、随访,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TP方案联合得力生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观察 作者:冯文娜 邹明雷

作者单位:454001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与T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得力生注射液+TP方案治疗,对照组用TP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者占66%,对照组好转者占40%,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0.05)。消化道反应对照组Ⅰ、Ⅱ、Ⅲ度占80%(24/30),治疗组占50%(16/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得力生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对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作用。

【关键词】

得力生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生活质量

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组,设治疗组(得力生+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30~76岁,平均53岁;腺癌20例,鳞癌12例;临床分期:Ⅲ期17例,Ⅳ期15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1~75岁,平均53岁;腺癌21例,鳞癌9例;临床分期:Ⅲ期17例,Ⅳ期13例。两组近1个月内均未接受抗肿瘤治疗,化疗≥2周期,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治疗前肝功、肾功、心电图、血象正常,有可测量临床或X线观察指标,可以评价近期疗效。

治疗方法:均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静脉给药。得力生注射液3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00ml水中静滴,每日1次。化疗方案:紫杉醇135mg/m2,dl,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180分钟;DDP80~100mg/m2,dl,静滴,化疗时给予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消化道反应,21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标准:按WHO标准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化疗毒性根据抗癌药物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生活质量每增加10分记录为增加,下降10分以上记录为下降,两者之间为稳定。

结果

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50%,其中CR 0例,PR 16例,NC 10例,PD 6例;对照组CR 0例,PR 14例,NC 9例,PD 7例,有效率43.75%,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生活质量:治疗组增加者17例(53.13%),稳定10例,下降5例。

对照组增加者12例(37.5%),稳定11例,下降7例。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0.05)。

消化道反应:治疗组Ⅰ、Ⅱ、Ⅲ度占50%(16/32),对照组Ⅰ、Ⅱ、Ⅲ度占80%(24/30),差异有显著意义(P

讨论

得力生注射液由人参、黄芪、生蟾酥、生斑蝥四味中药经现代科学技术提炼加工而成。该药治疗肿瘤机制可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利用补益中药人参、黄芪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其主要显示上述两味补益中药能够调节肿瘤患者失调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提高血液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以达到调动机体内源性机制而发挥间接的抗肿瘤效应。动物实验证实,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降低cGMP而抑制肿瘤生成,并可刺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这对晚期肿瘤、复发转移、高龄体弱患者无疑会使其极大受益。同时,对手术、化疗、放疗后脏器功能恢复也有促进作用。其二是利用具有解毒抗癌效应的蟾酥、斑蝥以达到缩小瘤体、缓解疼痛的治疗目标。其主要显示在于:四味中药伍用具有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调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作用。同时,在消除残留肿瘤、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的增敏效应等方面也有益于患者。联合化疗可以增效减毒、抑制肿瘤细胞增值,促进肿瘤细胞调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效应。因此,得力生注射液多机制、多靶点、综合效应的抗肿瘤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和潜在的应用前景[1]。

紫杉醇(PTX)系抗微丝作用的新型抗癌药,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的M期,能特异性地结合到小管的B位上,导致微管聚合成团块和束状,通过防止多聚化过程使微管稳定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顺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用于S期,与PTX联合有协同作用。文献报道,PTX联合顺铂的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可达30%~40%。目前4~6个周期的TP方案成为中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紫杉醇、顺铂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损伤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脱发、周围神经毒/疼痛、转氨酶异常等[2]。严重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甚至因些改变治疗方案或放弃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3]。化疗是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目前正从姑息性向根治性过渡,已逐渐成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本组结果提示应用得力生注射液确实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力生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方案尤其适用于中晚期体质较弱的病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医学教学论文范文
《医学教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