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5 18:01:1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科研论文怎样写

教育科研论文怎样写

论文的篇幅应该根据题目的大小,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一般说来,篇幅过短,难以把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同样,洋洋数万言的论文也不容易写好,很容易变成资料的堆砌,杂乱无章。从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来看,一篇论文的篇幅一般以四千到八千字左右为好,这也比较符合阅读者的心理。

1.确定题目

一般说来,在开始研究之时已经确定了课题研究题目,但课题题目和论文题目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尤其是一些周期较长、内容较广的教育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往往需要通过几篇论文才能表示出来的。因此,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题目。它可以和课题研究题目相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论是否一致,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颖。真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教育科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教育研究就难以发展。因此,题目必须新颖。

新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即要有动向水平。具有开创性的题目,就很新颖。二是指在原有的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具有新颖性。

(2)宜小。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即切口要小。题目过大,容易写得空泛,初写论文时更是如此。如《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个题目就太大了,难以写好。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初探》,这样的题目比较小一些,容易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问问论文提供论文发表绿色通道Q/微信1269292199职称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学术,建筑论文,医学论文。有必要说明,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大题目,只是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3)准确。这是指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一篇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影响初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几个因素》,哪几个因素不具体指明、还可以问题式的,如《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

(4)简短。题目要简短明 ,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如果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减弱兴趣。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论文发表老师Q 2043944129 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长了些,可以改成《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明确,也没有违背原来的题意,阅读者看了,同样能理解论文所要研究、阐述的问题。

2.拟定提纲

题目确定之后,就要根据题意,拟定写作提纲,对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进行设计、安排。因此,提纲实际上是一篇论文的写作设计蓝图。

提纲的种类。提纲一般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初写论文者,可尽可能地把提纲列得详细些,以便写作时较为顺手。一份好的论文写作提纲,一般要求能做到三点:

①安排好全文的布局。如主要论点与次要论点的排列,论证的逻辑展开等,使论文各部分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推论合乎逻辑。

②安排好材料的使用。如基本材料和副次材料的排列,各部分、各个论点下需要枚举的材料等。使研究过程中搜集和积累下来的大量材料组成一个层次清楚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提供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和事实。

③安排好论文的篇幅。如全文大约多少字,各部分大约多少字。有了这个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更有计划,避免东拉西扯,离题太远。至于一篇论文到底以多长篇幅为好,这并无规定。评价一篇论文的水平优劣和质量高低并不是看字数的多少,而是根据论文的科学性、学术性、理论与应用价值等等。因此,论文的篇幅应该根据题目的大小,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一般说来,篇幅过短,难以把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同样,洋洋数万言的论文也不容易写好,很容易变成资料的堆砌,杂乱无章。从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来看,一篇论文的篇幅一般以四千到八千字左右为好,这也比较符合阅读者的心理。

3.论文写作

拟定了提纲后,就可以按提纲进行写作。由于研究的内容不一样,研究者的写作水平、习惯等也不一样,因此,论文写作过程往往因人而导。但下述四点是写作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应加以注意。 (1)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论文是科学研究的结晶,丧失了科学性,论文就不成其为论文了。因此,在写作中,提出论点,运用概念,进行推论时都应该充分注意是否科学、严谨,任何夸大其辞的表述都会降低论文的质量。

(2)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一篇好的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述严密,形成三者间的逻辑统一。因此,只有观点,没有材料,固然会使人觉得空洞无物,缺乏说服力;但不加取舍,大量堆砌材料,同样也会使一篇论文不得要领,缺乏深度;而有了论点、论据,却缺乏合理、严谨的论述,仍然会使人感到杂乱无序,理不出头绪。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提炼、取舍,精选出最有价值的论据,来支撑论点。同时,在论证过程中,层层论述,以便论点、论据、论述三者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

(3)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为了科学、准确地表述研究成果,在一篇论文中必须提供数据,尤其是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测量报告等以直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更要十分重视数据。但是,有的初学论文写作者,便因此认为只要有数据,就可以证明研究的成功,从而在论文中大量罗列数据。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一篇论文中,数据只是供作分析的素材,主要的部分还是文字表述。缺乏数据固然会削弱说服力,只有数据则会混同于统计报表。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有选择地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同时,也应该重视对数据的逐层分析,展开充分论述,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理论深度。

(4)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以往,我们比较重视典型分析,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解剖和分析,来论证某个观点。近年来,在教育科研中,随着计量研究的兴起,人们又转而重视对总体、一般的分析。其实,两者各有长处,典型分析较为生动、丰富,但往往缺乏普遍意义。而一般分析正好与之相反。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应该注意两者的结合使用,才能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一篇运用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提高差生成绩的实验报告中。研究者列举了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对实验对象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实验的有效成果。如果能再补充一些典型事例,如某个原来十分突出的差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情绪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就可以使论文更丰富、充实,更有深度,从而也可以更为有力地表明、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4.推敲修改

论文写完后,不仅对文章的立论、结构要进行认真推敲,而且对每个句子、字词,甚至标点都要细加斟酌。在论文修改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作者对自己的文章难以割爱,明知是多余的,却总不想删去。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章的修改就是删削。通过删芜去繁,使论点更为突出,论证更为有力,文字更为精炼。

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总之,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如果带着“自我欣赏”的情绪修改自己的论文,那就必然难以下笔。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还可以请周围的老师或同行审阅,以征求更多的修改意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问题,论文撰写者自己难以察觉发现,旁人却很容易看出来。在请别人阅读指正时,一要诚恳,抱着诚恳的态度虚心请教,别人才会以诚相见。提出修改意见;二要虚心,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认真考虑,寻求其合理性,认真进行修改。

俗话说,好文章是磨出来的。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正是在不断的推敲修改基础上形成的。

5.誊清

论文修改完毕后,不论是投稿,还是参加某个学术会议进行交流,都要誊写清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最好打印,在计算机上是很好修改的。

6.署名和致谢

署名一般放在论文题目下面。有些集体署名的,可以在正文后面列出课题组参加者的名单。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给以切实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同志应该致谢,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致谢一般放在全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行,加括号。例:本文写作中曾得到xx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表感谢。

推荐第2篇:小学教育科研作业

叙事教育研究作业

主题:我的学习生活

布置作业的用意:

学习应该是终身的,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有自己的终点。

如实地记述过去,真切地反思自我,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也是为更加如意的将来所做的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必要准备。

而今,我们就站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上……

基本内容:

记述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把其间令人印象深刻的过往或某些关键瞬间展现出来,并将自己的看法适时地融入其中。 形式要求:没有一定之规。

全文字数:可长可短。

截止时间:4月30日(周一)

叙事教育研究作业

主题:我的学习生活

布置作业的用意:

学习应该是终身的,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有自己的终点。

如实地记述过去,真切地反思自我,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也是为更加如意的将来所做的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必要准备。

而今,我们就站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上……

基本内容:

记述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把其间令人印象深刻的过往或某些关键瞬间展现出来,并将自己的看法适时地融入其中。 形式要求:没有一定之规。

全文字数:可长可短。

截止时间:4月30日(周一)

推荐第3篇:小学教育科研的

加郡中心小学教育科研的

课题选择和方案设计

一、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

1、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和应用开发性、描述性和开发性、综合性和单一性、总课题和子课题、委托课题和自选课题

2、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的来源

从当前教育科研重点和热点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选题;从遇到的困难中选题;从有争议的问题中选题;从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中选题;从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选题;引用和推广别人的研究课题;从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提供的课题中选题。

3、一个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必须有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应当具有科学性和明确性;应当具有创新性;应当具有可行性。

4、选题的一般过程

产生初步设想---检索文献资料---理论构思和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课题---论证、申报、审批、立项。

二、文献的探索、理论构思和研究假设

1、选题过程种的文献检索。检索适应思考的问题、检索过程和方法。

2、研究课题的理论构思;研究理论依据、目的意义、关键概念的内涵、研究的具体内容 和方法、变革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

3、研究假设

三、制定研究计划的项目

课题名称、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背景和依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的具体内容、与其突破的难点、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持续的时间、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预期成果的形成、课题领导小组、参加研究的人员及分工、经费预算。

四、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问卷、访谈、观察、检测】

2、教育实验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

五、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评价和推广

1、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个案等】

2、教育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撰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阶段报告、结题报告等

科研室

22013年3月

推荐第4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宁路第三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长主管,下设分管领导。通过制定学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课题申报、中期管理、具体实施、奖励等方面更加规范。

二、学习制度

1、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为自己的科研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2、学校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创造条件,聘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的研究。平时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及时为课题研究的进行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三、申报制度

1、学校及时发布区级课题的申报信息,并组织力量做好课题立项、论证等工作。

2、每年

9、10月份,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并认真填写校级课题申报表,申报者要比较详细地写出课题研究的方案,由学校审核批准为校级重点和一般课题。

3、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积极投入课题研究,特别是骨干教师、青年教师(40岁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课题。

4、申报课题的形式可个人申报,也可以教研组申报,个人参与合作共同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要贴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小而实,要服务于学校的重点课题。

5、一经申报,课题组的教师或个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上研究课。课题负责人对情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课题一旦结题,要做好归档工作,按时完成结题报告。

6、课题实施时间超过一学期的,课题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汇报。

7、学校每年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课题组购买图书资料、问卷及资料的复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奖励制度

1、为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励广大教职工参与课题研究,学校每一年举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经有关专家及科研小组评审,获成果

一、

二、三等奖的,在考核中分别奖励120元、100元、80元,鼓励奖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区、校级课题立项成功,校方向课题参与者发放课题开题奖,奖额视参与人数而定。教科研荣获市、区级成果等第奖的课题组负责人奖400元、300元,其他组员视承担课题的多少奖200~100元不等。

3、在区、市、国家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奖励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为先进。文章在区、市会议上交流的奖120~160元。在校级汇报交流的奖30~60元。

4、教育科研获奖的将记入教师本人的业务档案。

5、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将评选教科研个人先进。

6、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科研研讨会,进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评奖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基本按时,案几划完成课题方案;论文符合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论文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可读性。

8、征文在区、市、国家范围内获奖的奖80元、100元、120元。

9、课件在校、区、市、国家范围内获奖的奖60元、80元、100元、200元。

推荐第5篇:和平小学教育科研

和平小学2014年教育科研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以坚守,创新,服务,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作用,面向实际,开拓创新,突出实效,以扎实高效的工作业绩,进一步扩大教育科研在兴教,强校,塑师方面的影响力,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我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主攻方向,增强教育科研实效性。

2、以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科研队伍为关键,努力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促进教育叫徐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3、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

4、以成功推广位媒介,充分挖掘科研的潜在价值,实现智力资源共享。

三、具体工作

1、围绕高效课堂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学校建设等确立研究课题。按照我校《教育科研长远规划》的要求,注重教师的科研培训,多渠道、多层面、多途径开展教科研培训活动,不断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2、举行高效课堂经验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学项目等各方面的成果推选活动。

以省,市论文大赛为抓手,依托国家、省、市级各项课题研究和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踊跃撰写论文,叙写教学日记,剖析教育教学案例,俯拾反思点滴,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向报刊杂志社投稿,让校本研究成果见诸于各级报(刊)端,让教科研思维的火花绽放光彩。本学期举行一次校本的论文评选活动。

3、学习和实践高效课堂创建的先进经验,积极参加和举行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树立我校各个学科年段,个人的典型。凝神聚力,统筹协调,锐意创新,做好学校的各项各项重点工作。

4、课题研究——撬动教改支点

首先建立有效的管理网络。采用“校长室领导——教导处组织——课题组负责”的管理模式。教科研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科研活动,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舞台”。

5、做好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阶段做好课题阶段研究计划,并根据计划中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活动,活动过程要详实,有计划、总结、过程材料、音像材料,课件,教案等。

(2)做好每阶段的总结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形成阶段性总结。

(3)做好课题的材料归档工作,课题负责人要做好材料收集和归档工作,课题档案要独立装档,管理要规范。

(4)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和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并做好记录。

(5)及时总结经验,产出成果,有论文发表。

(6)课题研究作为学期末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并做为教师年终考核、三年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没有材料将不予加分。

四、加强队伍建设和科研理论培训

加强教师全员科研理论培训,普及推广科研知识,形成浓厚的大科研氛围,充分自身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引领教师全员研究,规划职业人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1、抓好主导课题的研究工作,学习经验,总结和提升成果,做好结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抓好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进度,深入学校听取课题研究情况汇报,结合学校高效课堂的创建活动,做好各项工作。

3、做好教育局,李局长和崔局长的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推荐第6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规章制度 B15-2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施行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搜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想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施行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施行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搜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现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连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 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详细检查计划的施行情况。

(3) 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8、承担课题计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制度

(1)5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有科研课题,要有阶段性成果或课题的总结性论文作为学年末评为优秀等级教师的条件之一。

(2)50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系统总结教学经验,作为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学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侧面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总结作为学期末考评为优秀等级的条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论著(在市级以上书刊发表论文及教学经验总结、区级学会论文一等奖、市级学会论文二等奖以上、省级三等奖以上及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学校将其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教师以及晋级职称、奖励工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9、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展示和推广

每年12月召开校级科研成果报告会。通过报告会的召开,总结经验,展示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交流信息,开阔思路,同时给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成果的机会,并推荐、表彰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课题管理方法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详细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 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省、市、区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详细,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推荐第7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为了提升我校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使教育科研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依托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1、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活动;评估教研组、备课组工作。

2、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包括课题的申报、实施、结题与推广)。

3、组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育科研水平。

4、负责论文评审交流的事务工作。

5、收集教育科研情报,向教职工提供教育科研信息。

6、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科研课题的管理

(一)课题的申报与立项管理

1、申请课题立项的集体或个人,领取申报表,按要求填写科研目的、内容、方法、研究阶段、结题时间及最终成果形式等项目。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已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的教育科研项目必须在教研处登记备案,学校支持各种研究和实验。

(二)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1、课题立项后,应写出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课题阶段(学期、学年) 实施检查评议,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矫正偏向,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实验研究正常开展。

3、课题组及成员每学期末、学年末应写出阶段总结。

4、检查各课题组阶段实验及调查资料、数据、论文、总结等资料的收集、管理情况,为课题评审作准备。

5、组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调查研究、学习考察与资料研究。

6、省、市级课题一般由教研处进行常规管理并组织实施;国家级课题由校长领导实施。

(三)成果管理

1、教育研究的成果形式一般应体现为两部分:一是教育实践效果的变化;二是文字总结。文字总结的成果形式为:论文、论著、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教育科研文章等。

2、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3、对通过评审结题的课题应进行登记,相关成果及资料存入教师业务档案,并按等级颁奖。

4、组织科研成果的推广。学校每学年举办教育科研论文交流会。宣传推广先进的研究成果。

四、教师的培训与提高

1、每学年举办1-2次教育科研知识讲座,普及教育科研知识,或请专家、教授讲授现代教育动态和发展趋势。

2、学校支持教师学习、进修提高。鼓励教师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成为本学科领域的行家里手、学科带头人。

3、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教学研讨会、学科年会、观摩优质课竞赛。

4、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系统、人事系统安排的继续教育活动。

5、邀请县、市教研员来校,具体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6、定期向教师发放科研学习资料以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资料。

五、教科研经费的管理

1、教科研经费的来源:上级申报单位拨款,学校划拔或外单位资助。

2、教科研经费的使用:

(1)科研成果奖励:科研成果是指科研报告、教学论文及专业论文、调查报告、论著、教材、经验总结、教育科研文章、自制电教软件、教学电视录像片、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2)教师出席全国范围的学习交流会,凭会议通知交教研处备案,并呈报校长批准后,按学校规定报销住宿费、车船费等。

(3)教师递交学科学术研究会的论文,评审费用一律自理。由省级选送上级学术机构交流的论文,其评审费由学校负担(凭通知)。

(6)科研人员的实验费用(如资料、摄像、照片等)、考察费用等。经费由校领导审批报销。

推荐第8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 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 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年度(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年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年度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 (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 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 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表现主要是:①量少;②错较多;③软件封闭;④使用不方便;⑤难以网络共享等。为寻找理想的教学软件模式,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应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采取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模式,以培养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二是如何开展教师教育观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工作?如何在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活动及课件制作的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探索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规律、原则、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是:建立具有资料库特性的、适合于网络共享的、面向学生个别学习的辅导软件;建立具有素材库特性的、全开放的、面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辅助教学的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探索。

推荐第9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 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 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8、承担课题计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制度

(1)4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有科研课题,要有阶段性成果或课题的总结性论文作为学年末评为优秀等级教师的条件之一。

(2)45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系统总结教学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学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侧面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总结作为学期末考评为优秀等级的条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论著(在市级以上书刊发表论文及教学经验总结、区级学会论文一等奖、市级学会论文二等奖以上、省级三等奖以上及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学校将其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教师以及晋级职称、奖励工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9、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展示和推广

每年12月召开校级科研成果报告会。通过报告会的召开,总结经验,展示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交流信息,开阔思路,同时给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成果的机会,并推荐、表彰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课题管理办法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 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省、市、区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5、开题:

课题开题工作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与课题组共同完成。

(1)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

(2)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6、课题实施:

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7、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各级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认真登记。登记表由教科室统一印制。每次登记应填写阶段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两份报市、县教科室备查,一份学校教科室存档。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年度(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2345678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年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二、培训类别:

1.青年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初、中级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高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导师的认定及职责:导师的认定坚持高一级职称教师指导、培训低一级职称教师的原则。导师应根据学校总体培训规划,完成以下工作。

(1) 制定针对青年教师个体的指导、培训计划;

(2) 搞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的教育、引导工作,从听课、上课、拟订教学计划、写教案、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指导、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教师形象等方面的指导,对青年教师教案进行鉴定,下鉴定结论。导师每月听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课不得少于4次,青年教师听导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得少于8次,听课时数记入工作量考核。

(3)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工作;

(4) 对青年教师实施定期考核,作好考核记载;

(5) 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青年教师的培训及成长情况;

培训要求:总体目标是一年入格崭头角,两年有为求发展,三年整体合格成骨干。

具体要求:

(1) 青年教师半期内基本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 青年教师一学期内,基本能按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学科教学规律及学校的教学改革特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进行常规教学,达到入格标准。

(3) 青年教师能在一年内推出有特色的公开课、研究课;

(4) 青年教师能独立地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5) 青年教师二年能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参与校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课件。

(6) 青年教师三年内在学科教学体系研究上,初步显示出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特色;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突出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教师岗位培训以职务培训为主,包括应急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培训。

具体要求:

(1)每学期至少参加5次说课,至少听课10节,上1次汇报课,评3节课。

(2)能用普通话教学、会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

(3)至少参加1次教师基本功与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包括讲演、三笔字、板书设计、备课比赛等)

(4)必须参加业务培训讲座

(5)能开展教科研工作,有1项教科研课题。

3.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1)(2)(3)(4)(5)(6)(7)(8)

培训内容:

(1)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学实习等;

(2) 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3)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

选拔办法:

(1)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显著,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已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学专业应与其所教学科相关),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在一线任教,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英语学科教师要能听懂外籍教师授课并用英语参加讨论。

(4)具备上述条件,并曾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省市级以上教育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承担面向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的地区或学校任教的教师优先考虑。

(5)培养对象的选拔应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同时注意兼顾初、高中的合理分布。骨干教师培训实行“滚动式”管理,淘汰不能胜任学习的培训对象,允许特别优秀者插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常用办公处理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

5.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理念:

(1)将教师个人追求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校本培训应努力使教师的个人追求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和同步,教师的成长进步也意味着学校的成功,学校的成功将使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创造一个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把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作为学校不懈的追求。在学校工作中倡导团队精神,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团队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追求个人目标的合理性,满足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教师通过实践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追求,在工作中感受满足和乐趣的手段。建设一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工作与生活、物质与精神协调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教育技能,还应具有责任感、协作精神以及爱心、耐心和韧性。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与学校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

(2)全面发展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学校的生存之道,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个性化着想;社会、家长的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培养一名成功的学生比吸引更多的新生更重要,学生的成长要求是教师前进的动力,营造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提供超出社会、家长和学生期望值的服务,我们的事业就迈向了成功。教书育人需要用心去做,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要将真爱融于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相关细节之中。一个教育的失败例子,学校需要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培养成功一名学生不难,难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尊重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具有特色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12345678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年度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2】【3】【4】【5】【6】【7】【8】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 (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 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 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表现主要是:①量少;②错较多;③软件封闭;④使用不方便;⑤难以网络共享等。为寻找理想的教学软件模式,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应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采取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模式,以培养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二是如何开展教师教育观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工作?如何在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活动及课件制作的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探索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规律、原则、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是:建立具有资料库特性的、适合于网络共享的、面向学生个别学习的辅导软件;建立具有素材库特性的、全开放的、面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辅助教学的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探索。1 2 3 4 5 6 7 8

推荐第10篇: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镇中心学校 李宜红

1、选择课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它关系到论文的内容和价值。选题最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找准切入点,不能偏、怪、旧,要以创新为基准,针对自己感受较深的方面有感而发。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①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已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②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③学生心理的研究。如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④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⑤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

⑥“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具有相对性。

选择课题的主要途径有:

①从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寻找研究课题; ②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 ③从教育教学成功的经验中提出课题; ④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

⑤从教育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寻找研究课题。 ⑥阅读、跟踪别人的文章发现课题; ⑦在中高考的试卷中寻觅课题

2、搜集资料

确定选题后,接着便是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查阅文献资料体现了教育科研的特征之一,即继承性。据权威统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占了全部研究时间的52.9%。

成功的研究者都善于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论文写作就是资料的搜集、学习、利用和再创造的过程。搜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等等。

1 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

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

①从图书期刊中搜集资料。多看多读,从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课题,产生写作的灵感。

②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资料。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是素材积累和产生的重要场所,学生询问的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引发我们去思考、去研究,教学实践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论文创作的原动力和策源地。

③从教后感搜集资料。教后感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教学效果的评析及总结,也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从设计—实施—效果的反思或心得体会。

④从互联网络中搜集资料。 ⑤通过调查和实验搜集资料。

3、构思谋篇 ①拟写标题

标题不但要传神达意、画龙点睛,具有吸引力,而且还要简明地概括出论文的主旨。论文稿一般要经筛选、初审、复审三关,第一关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论文的题目,因此拟好论文题目是论文写作的重要因素。标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过大,往往由于水平有限,材料不足,造成顾此失彼,意多文乱,甚至会产生写不下去的困难,很可能半途而废,即使成了文,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或虚有其表、华而不实。最好抓住一个小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讨,把它讲深讲透,写出有独特见解的论文。标题的常见形式有句子式、词组式、主副式三种。

②概括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论文的灵魂,是全篇的纲领。中心论点必须准确,不能有偏差,更不能有错误。中心论点要深刻,所反映的问题要深入透彻,切中要害,揭示本质。最好能写出“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见解来。中心论点要集中,要明确突出,必须“从头到尾一条线,中心论点贯全篇”。中心论点还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要写新鲜新颖的内容,不要千人一面。“文贵创新”,有无创新关系到论文价值的大小,因此中心论点要突出一个“新”字。

③建立论文的理论框架

论文的论点在阐述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理论框架,论文的理论水平往往就从这里彰显出来的。理论框架如同纲,纲举目张,论文就成一体了。没有写作提纲,就要走弯路,甚至中心不突出,层次不分明,逻辑混乱,别人就会质疑结论的价值。

④安排层次和结构

安排好论文的层次和结构,有利于层次清晰、重点明确、一目了然,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引用,使写作更有计划性。

4、执笔写作 ①关于序论

2 序论又称引言、引论,属于论文的起始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对本课题研究历史作简要回顾;指出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

引言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从解释概念入手,可从提出问题入手,可从研究过程入手,也可从批驳的问题入手„„,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不可过于分散,语言要精炼,让人一看就知道要研究什么,准备如何研究,有何意义,这样一来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②关于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最好用规范段写作。所谓规范段是指集中一具完整意思的单义段。一个观点一个段,全段文字围绕这个小论点服务。在写作中常常只用一句话把这个段旨概括出来。这样既能使作者写作时不至于不着边际,节外生枝,又能使读者一目了然。概括段旨的这句话,可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尾揭示。

正文所用到的论证方法一般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等等。正文的语言要精确,一般不宜用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用记叙和说明为主,以事服人,以理服人。语言也要平易,要考虑读者的层次和阅读能力,慎用专业词汇,非用不可的专业术语最好做点儿深入浅出的诠释。

③关于结论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论部分可以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也可以写出课题的展望,将研究中遗留的问题或需要做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一一提出来。当然,如果序论对论点的概括已经比较清楚,而本论部分的论证又比较集中连贯,结论部分也可以省略。

5、修改润色

好论文是研究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修改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

①结构修改

首先看全文结构是否完整,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等是否齐全。然后是主要检查正文部分各层次、各段落是否围绕中心论点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轻重、主次是否得当,各部分的过渡、照应、衔接是否自然等等。

②论点修改

有许多情况,论点并非在论文动笔写作之初就已经十分明确,而是在写作过程中,在具体的语言材料论证过程中逐步显露出来的。随着在写作过程中对材料的深入发掘,一些在作者构思提纲阶段不曾想到的新问题、新思想会随之显现出来,它补充、完善、调整甚至冲击原有的论文构思。这时,论文的初稿很可能包容若干发现、若干思想的火花,但这些新见、创见可能难以构建成统一的总论点。这个时候,对这些芜杂的观点和思想加以整理,从中提炼出一个更具概括性的总论点,这就是在修改论文初稿时应做的工作。通过对各个分论点、小论点的调整与疏理、修改与增减,最后达到论点严谨、明晰、统一的目的。

3 值得一提的是,一篇论文完稿之后,原有的思路可能具有“滞后性”,一写完立即就修改,往往跳不出作者原有的思路圈子,这样的修改效果并不好。这时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等搁置一段时间之后再来修改,并且在搁置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看看是否与已成共识的理论相违背,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对理论有新的发展。多看一些报刊杂志,看看是否与别人重复,别人的观点对你有什么新的启示。多回顾自己的实践历程,看看哪些还需要总结、补充、完善。多问问研究水平高的同行,发扬“登门求教”的精神,虚心接受别人的高见。

③材料增减

论文的材料是论点的源头,也是论点成立的基础。选取材料的标准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能够有力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材料必须准确可靠,不能歪曲原意滥用,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如果不符合这些要求,就要增减调换。去掉失实的,增加翔实的,把空泛的换实在的,把分散的理集中,把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坚决删除,把零散脱节的加以连贯统一。

④词句修改

词句修改包括对病句、错字、标点等方面的修改。修改词句时,要细读慢吟,错误的使之正确,模糊的使之清晰,晦涩的使之明白,冗长的使之精炼。

论文的修改常用的方法有冷置法、参阅法、讨论法、诵读法。列提纲时,可对提纲修改;写初稿时,可边写边改;写完后,既可热改,也可冷改,可以说,修改伴随着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修改是苦的,但也是甜的。

第11篇:教育科研论文撰写规范

教育科研论文撰写规范

一、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

(一)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又称题目或题名,要求能明确地反映研究的主要内容,要简练、具体、醒目且有一定的新意。一般不要用新闻报道式的标题,不要用文学表述式的标题,要以论题式的标题为最佳。如《关于县域教育投资评价的几个问题》就是典型的论题式标题,该文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县域教育投资评价的若干问题;再如《从学校批评看学校不能承受之重》,该文也是极佳的科研论文标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挖掘隐藏在学校受批评的背后社会深层次的原因。

(二)署名

在标题下方标明作者及工作单位全称,以示文摘自负;同时,标明所在省、城市及邮政编码,以利于读者联系。作者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字与名字之间应用逗号隔开。

(三)摘要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摘要要用简洁的文字介召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是科研论文观点的概括,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图表、公式和其它一些非常见的符号和缩略语。一般性的论文,摘要的字数应控制在200字以内;而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字数可适度增多。

(四)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看作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论文摘要,它比摘要更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是论文中反复出现的,起到点明和强调论文题旨作用的关键概念、术语等。一篇论文的关键词语应控制在三到五个,用分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和摘要一起出现,写在摘要下面。

(五)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的分解及论证过程,是作者研究方法的陈述及研究成果的体现。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的过程。一般要阐述取得研究成果所用的理论,通过由表及里、

1 由此及彼地推理论证,显示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正文部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一般采用分解法或分步法,即将中心论点分为若干个分论点再分别进行论证。也就是要分若干个分标题即按照现在出版社规定的五种序码,一级序号:

一、

二、三 „;二级序号:

(一)

(二)

(三)„;三级序号:

1、

2、

3、„;四级序号:(1)(2)(3)„;五级序号:① ② ③„逐层展开论述。

(六)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不但可以注明材料出处,也可以对所用材料加以解释和说明,还可以对正文的某个观点作进一步阐述。但这种解释和阐述应该言简意赅,不宜在注释中展开过多的论述;并且一般采用脚注形式置于本页页脚,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圈码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标上“参考文献:”(左顶格),参考文献的序号都用方括号标注,如“[1][2][3]„„”。

二、科研论文的格式要求

×××××(标题字体:小二号或者三号黑体加粗)

(空一行)

××× (作者姓名:四号楷体) (××× ××× ××× ××××)(所在工作单位、省、城市及邮政编码:五号楷体)

(空一行)

摘 要(五号黑体):××××××××××××××××××××××××××× ××××××××××××××××(五号楷体)

关键词(五号黑体):×××;×××;×××;×××(五号楷体)

(空一行)

正文内容:小标题(小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注释:一般采用脚注形式置于本页页脚(五号仿宋体)。

(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空两行)

(左顶格、小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1]×××××××××××××××

[2]×××××××××××××××(五号宋体)

附录一: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附录二:论文范例。 附录一: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2.专著类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2]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1—42.3.报纸类 :[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3]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4.论文集:[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例】[4]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5.学位论文:[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M]. 【例】 [5]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1-7.6.研究报告: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例】[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实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287-290.8.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8]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DB/OL].http://www.daodoc.com/,1998–08–16/1998–10 –04.其他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附录二:论文范例

3 虚拟环境下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罗军强

(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在虚拟环境下,由于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网络犯罪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强化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虚拟环境;青少年;网络犯罪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2007年6月30日,CNNIC发布了“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5%。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形势严峻

2007年,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熊猫烧香”的制作者,被公安机关抓获,令人震惊的是,这6名犯罪嫌疑人最大的年仅25岁,最小的才21岁,实在很难让人们将这充满朝气的年龄与肆虐互联网的毒王“熊猫烧香”的作者联系在一起。“熊猫烧香”病毒是继CIH之后危害中国最严重的病毒,国内数家权威病毒监测机构将其列为十大病毒之首。

1998年,超级电脑病毒CIH,曾导致了几十万台电脑即时瘫痪,给电脑用户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制造这种可怕病毒的竟是一名平时表现良好,文质彬彬的台湾大学生。“熊猫烧香”感染了国内多家门户网站,个人用户感染者已经高达几百万,这一病毒还在互联网上引起恐慌。年仅25岁的李俊并没有上过大学,中专毕业后参加了网络技术职业培训班,2004年毕业后,李俊曾多次到北京和广州找工作,希望能够从事IT方面的工作,尤其钟情于网络安全公司,

但由于学历太低和其它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遂后为了发泄不满,李俊开始编 写病毒。2003年曾编写过“武汉男生”病毒,2005年编写了“武汉男生2005” 病毒 ① 本文为罗军强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JK06CDY020.

4 和“QQ尾巴”病毒。李俊等6名制作、改装和传播“熊猫烧香”病毒的嫌疑人,通过改写、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构建“僵尸网络”,通过出售“熊猫烧香”病毒源代码、盗窃各种游戏和QQ帐号等方式非法牟利10万余元,而由此他们也将会面临着被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熊猫烧香”的作者虽然已被抓获,但由此所反映出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现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互联网中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甚至是色情、暴力成为影响、误导甚至诱使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长顾建国,在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说道:在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犯罪年龄在18-35岁之间青年占到80%左右,平均年龄为23岁。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繁多,有网上窃密、网络诈骗、网上淫乱、网上洗钱、电子盗窃、网上恐吓、袭击网站、传播病毒,以及制作、复制、传播淫秽资料等。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破获的大量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案的犯罪嫌疑人,大部份是青少年。因网络成瘾而导致网络犯罪的令人触目惊心,据丁文亚统计,以北京为例,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给社会的政治、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也给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

青少年网络犯罪,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青少年犯罪与网络犯罪的结合,是其个体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

1、生理原因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成熟的特殊阶段,青春期的青少年,体内机能进一步健全,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所以满足性的生理需要较强烈。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而自制力相对较弱。现在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引发了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社交障碍。网络以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网络交流可使人们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改变和修订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络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为他们寻找和接触异性提供了机会。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快乐与满足时,由于他们相对较弱的自制力,这种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些青少年沉迷于网恋,有些青少年通过网络色情接受了两性方面的刺激,使他们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长期堕落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2、心理原因

青少年心理成熟要滞后于生理成熟,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易使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代社会,青少年学业、就业竞争异常强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使青少年的成长,面临更大的困惑与挑战,这些都使青少年不得不去寻求其它的出路,互联网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选择。青少年由于无法正确估计自我,容易走向偏执和极端的境地,盲目认同自己喜欢的事物,形成网络心理障碍。网络心理障碍分为两种: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和网络双重人格。具体表现为上网时间失控,沉湎于游戏,依赖虚拟现实,而忽视了现实的存在,或是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常常导致离开了网络以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丧失,出现角色混乱,反社会人格等偏差。他们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有的人会把匿藏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青少在网络空间里,不再受限制,不再担心是被动地接受者,不再担心自己的观点孤立,他们可以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畅所欲言,为所欲为,最大化地表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犯。

3、家庭原因

父母网络知识缺乏,使得他们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束,许多家长认为,网络是高科技,上网主要是学习娱乐,不管孩子在网上做什么,总比看电视要好。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6.6%的网民上网成瘾。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网络当作电子保姆,对孩子的上网并不干涉,也不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对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也,不加以过问。一旦发现孩子沉溺网络,家长又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简单粗暴把互联网拒之门外,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他们以为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保护孩子免受互联网的引诱和威胁。不少家长缺乏对青少年的管教的耐心和方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理解、支持与帮助,而家长在此更多扮演的是控制、要求、责备的角色,使得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隔阂与障碍,从而促使青少年去寻求其他的交流渠道与空间,网络就成了他们理想的选择。

4、社会原因

现代社会与与传统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完成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现代社会,网络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成为信息化时代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逐渐成为青少

6 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媒介,青少年通过互联网接受大量的信息,在知识、技能,尤其是价值标准、角色学习方面,开始出现无师自通的情况。作为一个喜欢追逐时尚、偶像的群体,又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较容易受互联网负面影响。此外,社会的飞速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以及对于社会竞争和社会责任的恐惧与逃避,也使许多缺乏社会竞争力的学生,选择上网来求得安宁和超脱。而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社会,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其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青少年置身其间,就是溶入社会大熔炉之中。

三、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思考

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人格,让青少年学会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娱乐,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学会正确的使用网络,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的最积极的办法。

1、开展青少年网络心理辅导

提高青少年自我意识水平,帮助他们解决主观我与客观、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将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把互联网当作学校生活的补充,而不是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要支持青少年参与网络活动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青少年网络失德行为,不应简单地给予惩罚或制止,应尽量想办法让青少年继续表现主动性,但同时要让青少年知晓网络失德行为的危害,以及哪些网络行为是应该避免的,使其认识互联网上的情感交流的不真实性。开展自主选择的体验活动,使青少年不仅在网络上,更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价值,培养青少年的自律意识、自我约束能力,面对网上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够做到不为所动。

2、加强青少年网络伦理教育

这需要转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规范网络伦理,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消除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冲击。通过办好主流网站,占领网上思想的教育阵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网络上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可以健全网络伦理教育组织,通过网络系统对青少年进行在线指导。

3、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7 加强家长、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引导作用,杜绝网瘾。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防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青少年提供尽可能更多、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未成年人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理性、崇尚法制的良好意识。家长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要讲究教育的方法,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并教育孩子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自觉抵制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以积极的心态,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健康娱乐的机会和场所,力所能及地陪伴孩子一起游戏。学校要开设网络法制教育课,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题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

4、强化网络管理

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源头是关键,对青少年引导和教育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对源头的治理。如果网上是一片净土,青少年自然就不会被污染。净化网络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加强技术防范,从技术上提高网络防控的能力,防止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的网络色情、赌博、暴力等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的侵入,一旦有色情和非法网站出现,便能自动阻断,全方位地为青少年网上健康之行护航。加强网络管理法制建设,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针对相关法律缺失的情况,需要加强网络管理立法工作来规范网络秩序,将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菁.熊猫烧香作者被捕凸现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DB/OL].

http://202.108.34.166/kjxx/gnxx/.[2] 彭科莲.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公安教育,2003,(6).[3] 吴竞.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长顾建国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2-04-05.[4] 丁文亚.九成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N].北京晚报,2005-11-22.[5]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Z].

第12篇: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校本培训材料: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一.论文种类

教育科学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基础研究。也称为基本理论研究或纯理论研究。这多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人员的工作。基层多写的是议论性论文和思辩性论文。理论研究论文规范写法至少应有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建议少写这类论文,如有的教师写\"论素质教育\",太大又太空,难以写好。

(二)应用研究。基层较多进行的是应用型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的研究。它既是实际工作过程,又是研究过程;既是学习过程,又是理智的思悟和创造过程。从而探索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后面将重点讲述应用型科研论写法。

(三)其他研究。如调查、教育史、综述等。

有关上述方面的论文为教育科研论文。而有些论文是非教育科研论文,如学科专业论文、译文、规则、随感及杂文等。

二.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拟好论文题目

一定要反复推敲拟好论文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洁、醒目。一般有两类题目:一是价值取向标题,二是研究内容标题。上述两类标题一个可为主标题,一个可为副标题,例如,题目的主标题可以是\"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副标题可以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二)掌握论文结构

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常需要写

三、

五、八部分。

1.最少结构,应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主导思想,或叫理论基础。即论文的基本思路,它是一篇论文的灵魂。主要内容是针对问题应有的科学观念和基本理论。做为科研论文,这些观念和理论要提出来单独写,不能混在文章里写,这是论文和一般随笔文章的主要区别。

第二部分是实践操作,或叫研究的实施。在写具体实践操作前先简要写一下研究的目标和运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实践操作是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主要内容,是核心部分,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一定下功夫把这部分内容写好。具体内容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层次分明。工作要有程序,要善于对工作进行分解表述。因此,具体的操作要有个大

一、

二、三,小1.2.3的内容,表明工作充实、系统、完整。

②小标题要醒目。小标题可用操作内容为前句,价值内容为后句,例如\"抓好交流推广,注重成效迁移\"等。提练小标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工作归纳、总结、概括、提高的过程。这最值得下工夫。它有利于实践的深入改革,有利于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的内容和水平大都体现在实践操作的小标题上,一定要把小标题写好,写出水平,写出创意。

③要突出工作特色。思路和操作上的特色部分要突出地写,明确地写,给人的印象越深越好。

正因为论文的实践操作部分是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无论论文发展到多少\"部分\",这部分内容也要占论文总体内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第三部分是效果和结论。

效果要和研究的目标相对应。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型论文,首先应写学生方面的效果。学生的效果又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化情况统计。二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统计,应有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标准差统计,为达到国际交流水平,应该有Z检验、t检验等显著性检验统计。三是学生能力和品质方面的成长,这是成果方面重要部分。其次,是科研方面的成果。包括教师、干部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情况及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情况。还有,如果在教育理论上有什么新探索,在实践操作上有什么创新的模式,也应该写在效果当中,有特色的成果部分要突出地写好。这样来写效果才是全面、完整的科研效果。

结论的写法:结论部分的内容要写得精练。对于研究的结论要明确、肯定,对于实施的可操作性应给于评价,特别是对于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更要给于强调。

2.一般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般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法常写五部分,就是在上述\"三部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一部分\"即可。

前加一部分是研究背景,或叫做问题的提出。一般常写两个背景:一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背景。二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国家、社会形势发展的背景。简明、扼要为好。

论文最后面加的一部分是问题分析和建议。应该把研究中的问题如实地、扼要地进行一下分析,如能形成一些教育、教学原则或建议更好。

上述\"五部分\"结构也可以做为研究报告的结构。所谓报告,是对立项的课题进行研究实施后,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来的论文称做\"报告\"。报告分为课题工作总结报告、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实验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多偏于工作情况汇报,严格来说它不是教育科研论文,所以,不要拿\"课题总结报告\"字样的东西去参加有关的论文评选活动。注意,就是运用\"经验总结法\"进行课题研究后,也不要写\"总结报告\"。做为课题研究论文,应该写\"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研究报告有时也用\"六部分\"或\"七部分\"来写,就是在研究背景后单写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大家参考一下较好的研究报告,可根据自己课题情况灵活来写。

3.\"实验报告\"的写法

以\"实验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的报告称为\"课题实验报告\"。类似自然科学实验那样严格地来完成报告。报告内容应该有:选择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试验假设(目标内容),实验组织、实验因素的操纵(自变量的操作,因变量的检测,无关变量的控制等),实施方法和步骤、实验效果统计和结论、问题分析及建议等。详见有关实验报告,此不多叙。

三.教育科研论文的评价

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题目要准确、简洁、醒目。

1.科学性。即看论文的科学观念和理论如何。

2.创造性。即论文是否突出了\"新\"字:新思路,新策略,新教育教学模式,新材料,新效果,工作有特色等。

3.实践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即实用价值如何,是否是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可重复操作情况如何等。

4.规范性。理论明确、实践科学、体系完整。

应用型教育科研论文不把看法、做法混着写,而是把思想理论、工作模式、效果结论分开写,这是很有好处的。它突出了实践操作模式,有利于上升到理论,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实践,更有利于交流和推广。

四.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意义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着五个方面重要的意义。

1.体现工作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要善于总结,它既是强化,又是提高。

2.体现成果

学生成绩好,有时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把思想、操作、效果统一起来才是真正完整的成果。

3.体现价值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是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联系起来。只有撰写出教育科研论文,才能进行交流和推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教育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4.体现发展

进行教育科研。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可以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我国和世界上,教育问题还很多,急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和把握更深层次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规律,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

四、教育科研论文撰写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育科研

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地分成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本能活动是维持我们生存的基本活动,属于种族遗传性质;经验活动是人类将自己一代代活动的经验积累起来,传给下代,属于原始模仿性质;而有意识的反思则是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对活动的特点、过程和规律进行理性的分析,属于研究性质。

当一种活动进入研究水平,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事这项活动的自主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备了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可能性。教育科学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在我国也已有3000的历史了。在漫长的教育活动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等等,他们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教育见解,对人们加深对教育意义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有深刻的意义。但是,从整体上说,古代教育基本上是经验性教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化都比较缓慢。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教育的变革也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像蔡元培、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改革家,产生了对教育性质、特点、效率的回顾和反思,形成了一大批教育改革的理论。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理论,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家。

现在,社会的发展更迅速,教育的差异性更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深刻,教育科学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强烈。

2.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予以阐述,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1)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国还要特别强调教师是一种专业,说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同程度还不够。认同程度之所以不高,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历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作教师,没有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从客观上说,人们不会对律师、医生、会计的专业性发生任何怀疑,也不会有一名从未学过律师、医生、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直接谋求这些职业。而对于教师职业很多人就有胆量来尝试,因为它的专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与律师、医生、会计等职业同样的程度。但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这就是《决定》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2)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的工作。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的:相同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同,所以对相同年龄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教授同样的内容,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然而,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在智力上,7岁儿童的实际智力水平在4—11岁之间;在性格上、认知风格上,五颜六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家庭背景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就注定了班级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3) 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质量观也不断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没有现成的、千篇1律的经验可以模仿。事实上,绝对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的,在现代社会,有特点才有质量,没有特点就没有质量。如何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教育工作充满了复杂性和丰富性,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根据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自身条件创造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不加区别地模仿,即使模仿得再好,也只能形似神不似。一位教育工作者有没有自己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有没有自己对教育的个人见解,有没有自己对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孜孜追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是区分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所有这些,都是以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自觉的研究活动为基础的。

总之,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要作“研究”

随着世界进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包括培养与培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教师们已经不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希望从“教书匠”变成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和“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非常专门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目前在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1.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总之,通过参与研究,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

由于了解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进而采取行动改进自己的工作。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意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了解,则不可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更不可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看,参与研究还可以使教师反省学校的功能、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上学的意义,进而提出具有社会改造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3.从教师自身的发展看,参与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从所谓“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4.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破除教师群体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

通常,中小学教师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果,虽然有关教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一线的教师几乎无人问津。教师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而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做法感到不满,认为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

其实,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已经在从事不同类型的研究。据了解,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他们已经(或正在)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他们所作的是一种朴素的“行动研究”,将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然而,由于忙于日常事务,特别是缺乏文献资料、技术指导和系统学习的机会,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提升。教师如何重新反思自己已经(或正在)做的工作,将其理论化、系统化、严谨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操作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进而从事更加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研究工作。

(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2、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3、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教师反思应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莱因哈特和格里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

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柯奇伦、史密斯等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4、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一是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二是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三是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四是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第13篇: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主讲人:汪朵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概念和类型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因此,应有一些学术性、思考性。

(二)教育论文的基本类型

教育论文的类型很多,就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容易接触到的教育论文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教育案例(反思)、经验总结。

(三)教育论文的特性

1.学术性

2.科学性

3.创造性

4.理论性

5.探索性

6.实用性

二、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l)题目

用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如《对小学生课外读物类型的调查》《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等。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法等。尤其是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等,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二)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一般来讲,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内容侧重点是不同的。

开题报告的表述结构如下:课题名称,隶属和周期,还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课题的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研究方法、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支撑性理论、人员结构、研究内容等。结题报告的表述结构如下:研究过程(这是报告的主体)、研究者的思考、今后的研究方向、不足之处、研究的组织与管理、主要物化成果和主要的经验等。

(三)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或称教育个案)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教育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提示寓于教育个案中的教育规律。这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必需的,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必须的。教育个案研究,既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学习、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行进一步使理论向实践靠拢的一个具体措施。从其篇幅大小分,有短篇案例和长篇案例(1500字以上)。从其内容覆盖面的宽窄分,有一事一例的专题型和多侧面描述的综合型案例。从其内容性质分,有经验型案例和问题型案例,从其内容表现形式分,有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或实录案例等等。我今天讲的是书面文字的案例写作。

案例,主要由标题、正文、附录及评析等要素所构成。

(1)标题。案例的标题力求真实、正确、具体、形象、朴实无华。标题要与案例内容相符合,既不能脱离开案例事实本身去拟题,又要分寸掌握适宜,切合实际,力戒概念化、模式化。案例标题一般多以案例事实点题,如“一分之差”、“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案例标题。

(2)正文。对特定教育组织内部某一情景的描述,一般应交代发生的背景、时空环境,以及事态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它要求通过准确、具体、生动的事实材料,来衬托和反映案例的主题思想。在案例正文编写过程中,必须为读者提供充分而又必要的背景材料。所谓背景材料,是指人物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周围事物的联系。任何人物行为或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会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有它特定的客观条件或情景。因此背景材料的作用是:说明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和独特原因;用背景材料对比、衬托,有利于树立主题、突出主题、深化主题;对案例涉及到读者不大熟悉的问题和较为新鲜的材料作必要的解释和介绍,以丰富案例内容,增强知识性等。若能因文而宜地灵活穿插背景材料,使其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能大大提高案例撰写的质量。

(3)评析。是案例撰写或读者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就事论理,使在对确正性事实的分析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丰富和发展理论。

(四)经验总结

经验,即经历和体验,本原是指本人实践中亲身感受的感性知识、体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则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要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规律,

经验总结主要指能反映规律的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更偏重实践中的作法和自身感受。经验总结要体现三性:实践性、概括性、个性。

(1)题目

宜小不宜大。如《教三年级学生练习使用冒号、引号》,一个教师要写《小学教学整体改革》这样大的题目就不切实际。

(2)正文

有四种构思:①按工作的过程写,报流水账,最后讲些体会;②按解决的问题写,提出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把做法写出来,必要时可对问题的原因、及办法的根据加以说明;③按体会来写,把问题、过程、作法、感受结合起来,夹叙夹议,哪几点体会最深就写哪几点,讲清内部联系更好,不讲也可以,但体会不能抄别人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特色;④按理论性的归纳来写,这是比较深层的总结方法,强调抓本质、抓联系、抓规律,如《怎样上好阅读课》提出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文与道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文能力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等。

(4)结尾

对正文的表述再一次概括,是总结的总结,是经验的精髓,因此,语言要准确,给人印象要深,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写总结了《语文课堂启发六法》的结尾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启发”有的在谈四步法教学之后说:“教学方法的好坏,关键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调动的就是好方法”。结尾也可以概要说明本经验之不足,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第14篇:科研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邱淑丽

大量的作业占据了学生的许多时间,造成了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抑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有流畅性。教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连接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转换是否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是否清楚,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例如,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设计上可以大胆突破,将平铺直叙的教材设计成问题,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同时在提出问题后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引起共鸣,形成共识。最后再利用实验验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活动与活动之间宛如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由此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出新,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教学环境

如今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知识传递,同时也有师生互动而产生的新的知识,也是形成“学生式的教师”、“教师式的学生”的过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这样的课没有人爱听的,这样的课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15篇:科研论文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校近年来在校本研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学校着眼未来,以教师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集教学研究和培训为一体,以分层培训为亮点,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初步形成了教师校本研训的特色。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师专业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爱护和有力鞭策,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形势?怎样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呢?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

现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就教师个人而言,只有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才能拥有“能量”与“太阳”!就学校管理者来说,应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予以必要的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以务实的精神,积极地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求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校本的培训方式,努力使学校从过去的仅被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地方,使学校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校本”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学校。“校本”的教师培训从本质上讲应该属于行动研究范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培训方式。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我们实施了结合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师培训工作——“校本研训”,为教师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和过程,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紧密相连。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

一、营造研训氛围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本身,只有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开展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以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

(一)转变观念,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

人们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必须想要学习。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即使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要我学”的情况,也必须通过培训来改变这些思想。人们可能是因外在因素而产生学习行动,如争取工作表现更出色、晋升、加工资、学历文凭等,但促使学习更有效的则是人本身内在的动机──获得自尊、更多的认知、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等。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活动很多,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自主学习活动就可能更容易进行和得到保证。校本培训过程应该更多地回避“强制性”的培训及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参与过程,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参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我学习的负责,这一点尤其适合校本研训中教师的学习。教师是成人,成人的心理学定义是“一个达到了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自我概念的人”。所以,我们在校本研训过程中突出教师的参与性,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主动学习。

(三)关注个性,满足教师主动学习差异性。教师培训以教师为本,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在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同样适合。因此,我们制定的校本研训计划,充分考虑到学校中每个教师的需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研训之中。我们每学期两次的教师分层座谈、讨论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了解每个教师的发展需求,与教师一道共同制订个体发展的目标,并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融合到整体的校本教师研训之中。校本研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中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统合,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内在努力,也就是主动的学习,由此,我们校本研训的框架体系中包括适合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这样,现校本研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和最大化的效果。

二、精选研训内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我校对教师的研训,在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实践的过程。如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们进行了教案精备辅导、“说课”辅导、“评课”辅导、教学基本功训练(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定期向教师下发“现代教学理论学习材料”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我们依据理论联系的原则,要求教师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课堂实践,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同一教材集体备课活动,共同分析研究、共同执教,撰写教学反思。这一过程让教师群体成为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共同体,这种校本研训模式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很多执教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使他们在教学知识面和教学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从这一点来说,研训一体的探索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灵活研训方式关注教师岗位特点

(一)常规性教师培训,关注教师整体性。我们的常规性教师培训是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总结传承校本的优势经验,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以及不同阶段段中教师的教学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老师明确实际操作的抓手。这一层面的培训主要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方式每双周五下午3点至5点为全体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每单周

二、三的下午第

一、二节课分别是语文和数学教研大组的学习时间,单周四上午第

一、二节课是技能大组的业务学习时间。

教研组是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我们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教导主任为教研组大组学习活动第一责任人,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教研性和实效性。教研组的学习组织性和纪律性都非常强,学习有严格的点名制度,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到教研资料有积累,活动过程有记载。每学年校长室和教导处将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年度先进教研组。

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除了对教师进行共同的培训外,还根据各教研组特点,挖掘教研组的研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训。如数学教研组,根据教研组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小学数学的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来,由高级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知识点的讲师,培训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确认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教材教法的把握,更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教学个性。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导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实施“人人一堂好课”活动。“人人一堂好课”活动中有骨干教师的“创新示范课”,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青年教师挂牌课”、有我们各学科组组织的“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抽签上课”。一堂“集体备课抽签上课”的课,各学科组的每一个成员将经历集体备课,个人承担,最后再回归集体进行“微格分析”这样一个历程,最终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每一种课型结束后,将由教导处或者学科组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人人一堂好课”的分层实施让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与研讨中提高,也让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得自主,学得轻松。

对教师的听课学习我们也分层次进行具体要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51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新进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7节,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教导主任点名并做好记录。 每个学期结束时,都由教导处结合教学常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校行政依据考核的等第给予奖励。

(二)跟踪式培训,关注教师的发展性

跟踪式培训中跟踪的对象是具有“可塑性”的青年教师。对这部分教师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锁定目标,强化训练”。例如,学校青年教师崔慧妍,刚进来的时候,是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工作主动,基本功扎实,教导处第一次听她的上岗课时,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教学缺少历练。针对她的特点我们首先在师徒结对活动中为她聘了师傅,然后由教导处和她的师傅一起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给她开出了一份“跟踪”菜单:每周商议一份精品教案、每周互听一节课、互评一节课、每月合作一节汇报课,外加教导处的“推门课”。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跟踪策略”在小崔老师身上产生了可喜的效果。 我们觉得,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在原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也需要给予关注、给予赏识、给予机会!我们在教师中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式”培训,推动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激活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师资力量呈阶梯式可持续发展状。

(三)结对式培训,关注教师的互助性 “赢得青年教师就赢得未来。”这两年我校新进较大数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校今后的发展。学校一贯重视新教师的成长,这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良师益友”结对的形式来进行,并具体落实新进教师上岗要求,建立业务档案。要求师傅从基本功、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式培训,学年结束对新进青年进行综合评价。老教师的经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老教师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有着鲜活的思想,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因此,学校采用老、中、青教师结对的形式,来促进各个层面的教师共同提高。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名师带教”、“学科带头人带教”、“骨干教师带教”等多种形式的带教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科教研组自研自训的落实。“教师知识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其实践性,教师实践知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的。要获行丰富的实践知识,只能躬行于实践,在实践中多体验、感悟和反思,才能获行这种实践智慧。”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新教师在工作中向老教师学习的必要性。

四、两点思考

校本研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又是每个教师教育生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校实践工作来看,我们认为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

(一)校本研训必须重视“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的思想。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包括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包括职业信仰、师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内涵。因此,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应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特点来推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力地保证了校本研训工作在一个较高的思想认识平台上开展。

(二)学习无处不在,研训也无处不在。校本研训,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学校应该努力创设适合本校特点的研训文化,让研究在工作中、让研训在生活中、让学习在管理中。我校围绕学习抓培训,重视抓好以中心组骨干学习带动其它年级组的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工学习制度,开设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论坛”,开展了“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与教育创新”、“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班主任工作创新”等主题交流活动,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有效的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它在建设一支既有团队精神,又有实战能力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第16篇:小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

许多学生不喜欢语文,问其原因,多数还是不喜欢语文中的作文。其实分析一下学生怕习作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一些方面:

1、学生读的好作品少,一流作品少,缺少积累。

2、命题作文多,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

3、小学生被条件所限制,生活单调枯燥,见识面窄,面对作文,真的是无话可说。

而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庞大的“素材库”。这样,学生在习作时便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自然会下笔千言,有感而发,从而“乐于书面表达”愉快地习作。我在日常教学中便作了一些探索。

一、多阅读优秀范文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而心理学认为,原型启发是顺利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或改革,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鲁班发明锯子受到小草的启示,雷达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人类发明飞机是从蜻蜓 飞行中得到发明创造的灵感等等。可见,优秀范文也可以为学生习作的创造性想象注入无穷无尽的活力,就像一位作家不是横空出世,也同样是“饱读经书”后来才成为作家。所以,离开优秀范文,离原型,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也会枯竭。

其次创造性想象需要丰富的表象作为基础,头脑中的表象愈丰富,提供创造性想象的空间也就愈广阔,服装设计师、建筑师画家都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头脑中才会有形形色色的表象,创作是才会游刃有余。同样,学生的优秀习作也需要丰富的表象,优秀范文习作的生动,具体、新颖,会一直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成为最有生命力,最能激发创造性想象的优质表象,学生创作优秀习作就有了活水源头,想象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要是没有优秀范文习作的积累和优质表象,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将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

再次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只是说说而已的空洞抽象的事物,其实优秀的习作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旦能熟练掌握运用就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写作技能。如:饱览了石林的奇妙景色,当我们踏上归途时,由衷地感叹道:“石林啊,大自然的杰作,你就像镶钳在祖国锦锈山河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学生积累多了自然就懂得了,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当然,写作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只要按教师定向指导,学生练习,反馈强化等步骤有序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已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切不可操之过急。

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优秀范文片段描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自身应该注意对优秀习作的积累和消化。

怎样才能积累更多的优秀习作范例:现实中,优秀习作举不胜举,涉猎的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从教科书中积累好词好句,还可以从生活中去积累如,作文选、报纸杂志、电视都有许多值得吸收积累的好词好句。

为了及时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消化,可以让学生把优美的句子,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自已的读书手册手中,并在后面写上一点感想或模仿写上一段习作片段,制成卡片,并且要做到时时去翻阅,要写作前,针对性的看看相关的描写,这样时间久了,用得多了,就会熟记于心,最终成为自已头脑中的东西。

2、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习作,为学生提高写作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我们小学教师平时作文教学历程可以发现:这一次训练是什么样的习作,如:《记暑假中的一件事》,教师就让学生查看有关的作文选没有做系统的准备,让学生简单的模仿,忽视了触类旁通的创造性阅读,忽视了让学生模仿创造。作文竞赛时更是把学生习作当成了手术台,教师成了习作的主宰者,这种连主题思想都由教师预设好了,而且全文经过手术后,充满了政治的,道德的、教化的味道,学生的童真、童趣就在教师手中被抹杀。要让学生成为作文小能手,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优秀例文,不偏不倚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的语言。

二、从生活中积累经验。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因此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学生在描写四季时,常常按照所接触到的文章经验来写,千篇1律地写成“春天的新枝,夏天的骄阳,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这些和我们周围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河里什么时候涨水了、各种花儿开在什么季节,平常能看到什么鸟儿等等,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这些除了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从课本中学到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河流山川、花草树木,并作好详细的记载,定期交流,学生有了这些经验,才不会在习作时信口开河,张冠李戴。

三、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会到人家的经验,接触到人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流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感情,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我在教学第十册《月光启蒙》一文时,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他让明月星光陪伴着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这句话,并且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谈体会,说看法,及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在积累本上。在后来写关于家庭的习作时,许多同学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题,感情真挚地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感受爸爸妈妈的爱,以后要怎样报答他们的爱。家长们在看了孩子们的习作后感慨颇深:孩子们真的懂事了!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空旷的土地,往里种啥便长啥。如有可能,我们何不种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呢?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积累范文的自觉动机。首先,让学生认识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其次,要从实践中引导学生去体会积累的好处,利用学生的心理,组织学生优秀习作范例,选择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习作,如:比较有特色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特等,让学生去品味让学生去举一反三,把积累变成创新的源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督促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每个人都有惰性,特别是小学生,经常会不自觉的遗忘,没有督促,明知有意义的事也会轻易放弃。为此,教师可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规定每位学生收集若干优秀习作,每个星期进行检查、批阅、既强化又鼓励,这样持之以恒,反复训练,积累就将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行为。

3、摆正优秀习作范例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还是弊多利少呢?对于相对偏僻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是拓宽知识所有可缺少的,如:范例中描写到公园,动物园的景物,学生看了自然对公园,动物园有所认识,然而,有些学生会不自觉受到范文的影响,会去简单的模仿,甚至抄袭、教师要及时发现,加以引导,范例是学生走入习作之门的指引,建立“摘抄-模仿-创作”的一个过程,对于好的学生的要求要高一些,对于一些习作“困难户”教师要时时关注,以免学生陷入无范文无法习作的尴尬局面。所以,教师在引导积累,创作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切不可把它当作走过场。“语文课程标准”给习作的定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摆正思想、确立方向,相信积累中创作的习作思路会给学生指明一条习作之路。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精神航向。习作中要有学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倡导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表达。所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加大习作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消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真正实现习作教学由“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要写好”,达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的目标,同时从习作中真正学会怎样去做人。

第17篇:小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看看下面的小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

【摘要】既能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能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

【关键词】小学生 读书训练 教学质量 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注重立足文本,“双基”训练,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抓好教材,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作文教师,应抓好教材,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语文课堂就要紧扣教材重点,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和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篇、章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学习语文。

而当下语文课仍有不少教师是脱离语文教材的教学,偏离主题,漫无边际的拓展,形成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再者,由于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因此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贴近教材适度拓展,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借鉴课文“想怎么就怎么”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放飞想象,将情感融入语言,写出了许多精彩的语段,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

2.重视阅读实践,丰富语文积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来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②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③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既能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能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读”时,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做到:①有明确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很多,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教师应给予引导。要训练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

在读中积累语言,即“初读感知——精读领悟——品读玩味——诵读积累”;

②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切忌“走马观花”。

3.加强听说,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因此,语文课堂应该加强“听”的训练。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

既要听得到,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而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亦是语文学习的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安排听力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安排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部分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但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可以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学生敢于表达,并表达有条有理,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还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营造练说的机会。可以用晨间新闻直播、课前几分钟演讲、每堂课上每人至少发言一次的惯例、根据文本设计练说环节等方法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②营造敢说的氛围。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然、大胆地说出心中的话;

用小组发言竞赛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发言;

教师还应打消学生的顾虑,用“举手是积极勇敢的表现”、“说错了也没关系”等语言激励学生;

③教给练说的方法。我们要抓好每一堂语文课,要求把话说完整;

要学会用几句话阐述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观点;

教师应适时地传授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在训练中不断强化。

4.引导精思,更现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着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为此,课堂上应该注意:

①提出的问题要值得思考,所提出的问题要精心筛选,答案不能一伸手就摘到,也不能高不可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创设的问题要紧扣内容,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

创设的问题要新颖,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问题。

②要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琢磨,是真正的感悟。例如《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话,“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我们就回去。”如果不加体味、琢磨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笑”,才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通过对诸葛亮“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

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

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全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会有如此生动而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③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在听课时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一个问题刚提出来就要求学生回答,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还谈什么思维训练,并且每个学生理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对全体学生,不要为了赶所谓的进度,完成所谓的教学流程而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必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唯有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8篇:教师教育科研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育教学 教育理念 教师学生

论文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教育的进步是建立在时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要能做到真正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认真研究我们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以培养教育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良好个性品质为目的,扎实认真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的发展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提高教师群体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永远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所以说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求发展,以建设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根本,以提供优质教书育人环境为特色,以培养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师梯队为手段,以出名生、育名师为契机,不断培养出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学生和老师.扎实认真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等等,一切的落脚点都是来自于教育科研。

一、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一)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教育科学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从整体上说,古代教育基本上是经验性教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化都比较缓慢。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教育的变革也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像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改革家,产生了对教育性质、特点、效率的回顾和反思,形成了一大批教育改革的理论。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理论,就没有教育家。现在,社会的发展更迅速,教育的差异性更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深刻,教育科学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强烈。

(二)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予以阐述,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这就是《决定》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的工作。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根据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自身条件创造出来的。一位教育工作者有没有自己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有没有自己对教育的个人见解,有没有自己对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孜孜追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是区分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所有这些,都是以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自觉的研究活动为基础的。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程度受到自身和外界的影响。

1 科研的片面认识。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真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创造,即通过探索、思考新的情况和问题,认识客观规律,求得新的发明与发现。教育科学研究也是这样,但在实际中常常存在片面强调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具体形态,即重形式上的结果的展现,如发表论文、出版论著等,而忽视研究过程。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根据教师实践活动的特点,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发挥其在教育科研中的实践优势。

2.参与教育科研目的误解。

有人认为教师仅仅是为评职称而写论文、搞教育科研。事实上,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只有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定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科研对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实现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3.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客观条件不充分。

教育科研不同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实践,必须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包括提出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调研分析、总结经验、写作论文等具体能力。同时还要求具有从事科研的信心,面对困难不畏缩,有勇于探索、不断自我完善的毅力和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自信等。这些都是主客条件。同时,必须为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比单纯的教学实践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保障教育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包括时间保证、提供资料、配备设备等。领导的支持至关重要。

三、对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几点思考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虽然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但是我们应该克服现状,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是搞好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具体操作者,因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如果教师的理论水平达不到科研的要求,就很难想象教育科研能够顺利进行。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校和社会也要为教师的这种需求,创造宽泛的条件和环境,给教师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

2.提高教育科研课题提出的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来自于研究的课题。课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理论,二是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实际,教育实践中有着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取之不竭的课题,当然,即使来自实际的课题,也必需学习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3.针对科研需要选准文献参考。

教育科研要适应两个需要:一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符合我国崛待更新、转变的教育观念的需要。针对这两个需要,教师应先阅读有关论著,掌握材料,写好文献综述,它是回顾、综述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或概论研究.它使研究者理清某些研究发展的脉络和背景,成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提出问题研究,为提出假设提供经验和依据。文献综述不是对材料的简单罗列,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既客观—已有的有关研究,又主观—按自己的研究需要汇综而成。

4.加强全社会的参与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保障。

教育科研的成功,要依靠“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教育科研正是由这三股力量推动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更须体现这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

总之,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既是一个操作者,又是一个学习者。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成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19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摘要: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和生存压力,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幼儿抗挫能力普遍低下,因此研究何如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幼儿园的课程、课间过渡环节和幼儿园周边环境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关键词:挫折教育、幼儿园课程、课间过渡环节、心理素质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里发展规律,创设或利用日常生活情境,通过自然方法妨碍或干扰幼儿某些目标的实现,从而对他们进行经受挫折、摆脱依赖、增强对困难承受力,建立起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最后获得成功。人的一生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让幼儿经受一定的挫折是必要的,特别是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是这个社会必须的,也是一个紧追的时代任务。

一、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孩子在小班的时候赏识、激励的教育可以偏多,但是到了中、大班孩子就要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这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孩子在慢慢承受挫折的过程中,才可以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很好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渐渐学会自我调节,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往往会忽视一些对子女的教育,直接把孩子给奶奶或者保姆来抚养,甚至还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

(一)挫折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儿童的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决定儿童是否能够成才的重要方面常常是那些易被家长和教师忽略的非智力因素。一个儿童如果能具有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毅力,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挫折教育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孩子长大以后要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竞争强烈的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里素质及环境适应能力的人才。事实证明只有具备以上几点那你成功的机率将明显提升,从小就被父母保护着的孩子,由于一直过着顺境的生活,心里的优越感非常强烈,只听了赞歌,受不了批评,对自己的认识性不足,因此在当他彻身投入到这个社会的同时,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工作处处碰壁,由此变得消沉,毫无斗志。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也说明只有让孩子从小接触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锻炼幼儿的挫折感是非常重要的,经不起挫折磨难的人成不了栋梁之材,终将会被社会淘汰。

(三)挫折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心里就会产生沮丧,失意或者紧张的情绪,这就是挫折感。挫折感是导致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原因,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现小朋友与同伴争抢玩具,在抢不过对方的情况下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这就是挫折感产生的,幼儿由于抢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情感到非常的失落,而产生了挫折感至此发生了攻击性行为。也许这只是一件和平常的一件事,但是他却需要教师与家长及时做适当的引导。

正如我们班的郭露琪小朋友,在班级里看到他喜欢的东西,就去抢过来,其他小朋友不给她,她就去打他,其他小朋友不让她,她就用力哭。如果任其发展恐怕会产生一些关于“唯我独尊”“什么都是我的,凡事我最大”等一些心理问题。当今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行为。很可能都是因为幼儿在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因此挫折教育就成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进行幼儿挫折教育,我提出一下观点: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如在一节小班折纸《喇叭花》当中,黄米琳突然用力哭了起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是不会折才哭的,于是这个时候我对她说:“剪这个折纸本来就是有点难的,那我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呢?对了,要多加练习,多试几次,不懂可以问老师或者其他会折的小朋友。于是我便再跟她说了一次折喇叭花的方法,终于在她试了两次她成功了。她大声叫着:“老师,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帮助幼儿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是在挫折教育的重要的一点,对一些对陷入严重挫折中的幼儿要及时引导,对于一些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也不要过于积极的表扬与赞同。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

由于孩子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成人常常替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可能有对挫折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我正要准备上语言课的时候,却发现还差一张挂图,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甜甜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摇头不去,因此我便对他说:“没事的,你去试试看,老师相信你可以的。”这样她便鼓起勇气往门口走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她,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甜甜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这时候金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甜甜,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挂图。当拿着自己借来的挂图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甜甜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在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会锻炼孩子的耐挫个性。

三、在幼儿园开展多种途径的挫折教育

成人在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让幼儿接受挑战之前,应该由浅入深,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成人们过于急功近利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作用。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急于求成一下子就不顾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们往往由于没有做好心里准备无法完成家长的意愿,这样会让幼儿感到灰心,丧失斗志,以后接触到类似的事情,便会产生恐惧感。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在其成长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他们抗挫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个由低到高、从非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们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一)挫折教育融入幼儿园教学

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通过教学计划的实施,挫折教育就变成了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每个学期我们班级都开展一周的挫折教育主题活动,以下是我的一节课程设计实例:

以上这个活动只是在开展挫折主题教育当中的一个活动,我还设计了健康活动《勇敢的跳高运动员》,语言活动:故事《狐狸和兔子的故事》,艺术活动:美术《小鸭洗澡》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幼儿对感受和理解挫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比以前坚强了很多,遇到困难一般会通过自己来解决。

(二)一日生活中的挫折教育

1.整合游戏

挫折教育课程应与游戏、竞赛结合起来。因为游戏和竞赛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开展挫折游戏和竞赛活动,容易让儿童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在“骑自行车“的游戏中,在我讲解完怎么骑自行车之后,很多幼儿对于这个一坐在上面就会滑的东西充满了恐惧,都不愿尝试。这个时候我就请了班级里几个胆子大的幼儿先示范,这些示范完的幼儿纷纷说:“很好玩很好玩”,这个时候也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很多幼儿也纷纷去试验了,几个胆小的小朋友我便先站在他旁边先扶着她,然后告诉他不要害怕,要慢慢练习,失败了还可以再继续这样经过了两个多星期的练习之后,班上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会骑自行车了。于是我又在这个基础上请幼儿来一次自行车比赛,更让幼儿在输和赢当中体会到挫折与成功。

2.运用建构玩具

在平时玩建构玩具中。我发现我们班钱多多小朋友一个人站在那里,于是我便过去说,多多,来我们一起玩,这个时候他说,我不要玩,我不会玩。钱多多小朋友自尊心非常强,她不愿意面对失败,因此他宁可不玩,也不要让别人知道他不会搭积木,因此我便跟她说,这个积木可好玩了,我先叫他拿积木让我来搭,接着再她拿积木我们一起搭,当我们一起搭成功之后,她居然说:“老师,我好想有点会了,让我自己试试吧。”于是我便再边上看着她搭,果然她搭出了一把小手枪。在今后玩建构玩具中,也都能看到多多认真搭积木的身影了。

3.利用滑滑梯

在挫折教育方面,教师更要做好榜样,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冷静、勇敢。如在玩滑滑梯当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的,老师和你一起到医务室看一下就好了,下次要注意一点。”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当然如果是很严重的伤的话,教师也要冷静的,及时带幼儿到医院治疗,并鼓励幼儿,让幼儿在你的鼓励中战胜痛楚。

4.结合盥洗活动

幼儿平时一日生活活动当中,盥洗环节是一个很好的挫折教育活动。在盥洗活动中,刚开始我们班的厉舒如小朋友每次去上厕所都说自己不会拉裤子,在刚开始我们帮她拉了几次之后,更是全部都依赖我们。当我发现这点之后,她每次拉小便的时候,我就躲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我惊奇的发现她看到我不在便自己拉起来了,虽然拉的不是很整齐,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每次他上厕所我都躲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这样久而久之,她便学会拉裤子。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家长和老师们要是肯放手,给他们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幼儿的抗挫能力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5.深入评比活动

今天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就颇有良效,我们每天都按照学号的顺序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小老师每天都要分条跟,点名,带操等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一些胆小小朋友们都很不熟悉这些流程,于是我便在旁边鼓励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并请一些胆大的小朋友先带头,做的好的给予积极的表扬,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小朋友们很快就战胜了这些困难。现在对于能当小老师这一职务都非常的开心了

(三)通过环境创设内化挫折教育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对于幼儿的挫折教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开展挫折教育主题活动那一周,在班级的主题墙上也展示了健康活动中《勇敢的跳高运动员》的照片,《摔倒了爬起来》的调查问卷以及幼儿通过努力完成的手工作品《折衣服》等等,还在图书角中放置各种有关于挫折教育的图书等等。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与环境相结合的方式,本班幼儿有了明显的进步。

立体地接受挫折教育,提高和检验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这是挫折教育的较高层面。我觉得之所以我们现代幼儿抗挫能力越来越差,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幼儿到幼儿园外的大自然中体验挫折,如:春秋游、野餐、爬山、放风筝,到附近的农村参加秋收,与山区的幼儿园“手拉手”,让城市幼儿体验山区幼儿的艰苦生活,让幼儿有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多与人交往。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徒步走,十分自然地让他们开扩眼界、磨炼意志、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战胜未知挫折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国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在乎的是心理健康,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是关键的,挫折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勇敢的去面对,当然挫折也不可以过度的去强化,要不然只会弄巧成拙,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不敢面对失败。因此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来确定施加挫折的频率,以防给孩子心理带来创伤,要慢慢的,循序渐进的,从易到难的施加挫折,这样便能使孩子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应付激烈的明天。

第20篇:小学教育科研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长江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始终秉持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用务实的作风认真落实教研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辩证的思维反思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用公平的态度评价教师们的成长效果,最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结束。

一、管理规范。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二、活动有序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本学期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1、以调研抛砖引玉,促进教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

XX年9月,全州四年级数学调研考试分析会在恩施召开,我校教师代表巴东农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做了专题分析,并糅合全州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实例分析,在本校数学组加以说明,使之明白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有效的辅助学生的想学。

2、以课例研究课堂,促进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

10月2日,官渡镇英语课例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妥善的安排了本次比赛活动,并按照要求将相关资料收集和发放,体现教学研讨讲、听、说、评、比、改的特色。

10月10日,全县江北片区英语课例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县教研室,从食宿、时间、分班、会场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等各方面使得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显现了本校各个处室协同一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与会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以主题突出目标,促进常态课堂显现超常的作用。

XX年11月3日,全县小学数学主题研究交流会在茶店小学召开,我校数学组长谭玉波就本组进行的有效建构空间观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五节数学课使我们受到启发,也更好的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促使我们不断的针对常态课堂进行研究和改进,使之发挥超常态的作用,体现以研促教的研究目的。

4、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成长学研一体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个教研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成果丰实

1、学校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1)、个人课题有序铺开, 本学期,我校六名教师申报的州级个人课题得到正式立项通知,然后,各个课题在教师个人的合理安排下,正在按计划进行研究之中。 (2)、留守课题成果结集

在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国家级留守生的转差与培优课题得到顺利结题,其结题资料汇集了各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已被印刷成册。 (3)、环保课题资料完备,等待结题。 自xx年年开题以来,我校环保课题组从环保活动的开展和环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经过多次课题组成员会商定和布置,环保课题的各项过程性资料已经整理装订成册,环保教材经县教研室各位领导的审核通过,结题所需的主件和附件材料已经装订完毕,将在下学期初正式申请结题。

2、成果展示综合实力增强。

在这一学期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20多节;高璐老师的英语课获得镇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税典松老师参加州级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由环保课题组承担并实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送州参评,荣获州级一等奖;教师在省校本研究网上上传文章1000余篇,使得本校在网上排名跃居全省第七位,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了本校的教育科研良性发展。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尽管其中蕴含许多精彩之处,但问题与遗憾同时并存:

1、本校各项活动组织得多,应付检查次数多,在时间上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压力较大,从而也使研讨过程之中的形式比较单一,质量有所下滑。

2、本校现存的研究课题,大部分已经结题或面临结题,尽管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使得部分教师的后期研究有主题,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后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可能进入随意和无序状态,因此,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应该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本着以活动育人的教师成长理念,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丰富,渠道上要拓宽,在组内锻炼提高的基础上,联片教研是另一种渠道,送教下乡也可以在本镇内尝试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坐井观天,要善于广听群言,交流经验,善纳良议,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4、网络教研名存实亡,令人担忧。因为研讨时间上的冲突,以及研讨次数的减少,本学期的网络教研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条渠道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改进的话题。

5、教研评价机制的继续完善,取决于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量,当然,各项教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制度的完善修订也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要点。

尽管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陪伴我们走过这匆匆岁月的教师们,是领导的支持使活动圆满;是组长们的协助使活动有序;是教师们的配合使活动精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小学来年的工作将更加灿烂。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