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看本质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5:05:4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合作学习模式中潜藏的建构主义学习原理

07级教育技术学 赵洁

摘 要:架起基础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桥梁的必要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者、教学设计人员对教学方法的探析无不建立在深厚的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与掌握上。可以说,学习理论为教学策略的理智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基础。而建构主义又以其特有的对人类学习本质的关注,对创建合作学习模式从一个侧面做出了指导。无论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还是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建构主义的身影都无处不在。当然,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种现存的学习理论都不可避免地难以成为解决一切学习问题的万能之匙。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不足,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取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 关键词:建构主义;图式;平衡;学习型组织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识中的学习发生的方式,一直对我们试图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着重要启示。研究学习理论的目的即在于对人们教学的方式从本质上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果人们能够深层次地理解学习理论,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就能将它们推衍至具体的情境。

[1]

这就像医生不经过适当的诊断便不能开治疗处方一样,离开了对学习原理的认识,科学的对症下药又从何谈起?

既然现今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无不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其坚实的基础,追本溯源一番,从已有的学习、教学模式身上便不难窥到各种学习理论的影像,它们或模糊、或清晰,褒贬不一,却无不重要至极。

建构主义以其特有的对人主观能动性及人所处情境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创立及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那么由此及彼,只要对合作学习模式加以深入的探析 ,便不难从中寻得建构主义的“玄机”。

一、宏观定位——建构主义充分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对学习所下的定义为:“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学习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定义。孔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人的认知不是如Plato所言,预先便已经存在于人脑中的,只有不断与人类所处的各种情境产生交互的作用,才能使认知图式日臻完善。这些情境,既包括有自然情境,也包括社会情境。而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向学习者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在这里,个体可以充分享有与他人交流互补的权利。

建构主义同时还从人类认知的本质上肯定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象的,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界的理解也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才能使人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 由此看来,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对话与协作,而合作学习模式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拨开迷雾看“世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在本质

要建立合作学习模式,则创建学习型组织便是必要的,也是基础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彼得·圣吉所提出的五项修炼,[2]

[2]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正是贯穿在整个修炼过程始末的。

从最初的“自我超越”到最终的“系统思考”,建构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使我们对每一个修炼步骤的理解不再停留于“怎么做”,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它就像一把心灵之匙,开启了人类认知结构的神圣殿堂。

(一)“自我超越”的再认识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内部都存在一个图式,这个图式包括了个体以往的经验与认知,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3]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已认知事物的程序,即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图式。作为创建学习型的组织的第一步——自我超越——其内在本质正在于此。彼得·圣吉将自我超越阐释为:“不断理清并升华个人愿望,在纷繁的世界中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加强定力,客观而冷静地观察现实,用智慧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正是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其内在的发生过程——不断地经过自我调节,经过同化、顺化与反身抽象,打破原有图式的平衡,通过丰富认知结构的细节,调整图式系统间的架构,建立新的更趋于精密的平衡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了发展,超越了自我,实现了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与摄取。

(二)剥开“心智模式”的“外衣”

创建学习型组织还要求学习者改善心智模式。彼得·圣吉的研究发现,新的想法在组织中无法实施,常常是因为它和我们已植入心中的关于周遭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看法与行为相抵触。不可不说,他的观点正与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认识不谋而合。

不难发现,彼得·圣吉所谓的“心智模式”与皮亚杰强调的“认知图式”其实同属一物,那么彼得·圣吉提出的“相抵触”就很容易理解了,正像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的那样,知识是个体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学习者由于其个人的特征、阅历必定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图式,当环境中的新刺激与他原有图式中的各系统无法相容、甚而相悖的时候,同化与顺化发生的过程自然较为艰难、坎坷。这就好比一个超重且高得有些异乎寻常的家伙想要穿上统一的制服,进而被编入集体的队伍。可事实摆在眼前,他既穿不上,便进不去。结果便必然要被其驱逐出“境”,选择有两种,抑或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如减肥;抑或量体裁衣,对原有的一套制度模式作出一番调整。学习的进程亦是如此。面对陌生的,又或有些相厌的知识,要么尽力探寻其内在本质,找出它与个体已有经验的潜在联系;要么对现有的认知图式“动动手术”,由旧有的平衡过渡到更高水平、包罗愈广的新一级平衡,从而使整个认知结构日臻完善。

(三)心怀憧憬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建立共同愿景,同样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桑新民教授强调共同愿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团队成员真正共同享有一个憧憬时,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才会凝聚起来,产生共同的力量。这一点与《大学》中所倡导的个人修养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既然每个学习者在经验、感知事物之前,都已先验性地存在有一个认知图式在那里,而学习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又不过是图式的重新构建。那么如何构建?构建成什么样的形式?话语权当然掌握在学习者的手里。如果预先便怀揣着这样一个蓝图,做了一番绸缪,我们可以说,切实的“开展”过程一定会不可避免的顺利许多。事半而功倍是不是正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呢?

(四)“系统思考”——通过“认知的螺旋”登上最高的阶梯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修炼——系统思考,也可以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找到其抽象内化出的原型。 彼得·圣吉眼中的“系统是一个能够被感觉的整体。其中的元素彼此联系,长期不断地相互影响,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作。”这样一个系统便颇神似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认知图式”了,图式中的各子系统正是如此。它们之间相互依靠,彼此联系,无论是协作性学习、个体化学习,又或是团队模式下的学习,其学习的过程和开展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的目标却无外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每一种学习模式都好比一条曲线,开始的时候可能相去甚远,时间的洗礼之后却会殊途同归,趋向于共同的渐近线——构建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图式。在这样的一个图式中,所有的子系统紧密相联,彼此依存;知识建构的网络纵横交错,繁复密集,整个认知的螺旋向上繁衍着,宛若通往天国的阶梯。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容忽视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构建知识结构的源泉。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者理解、建构知识会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个人的认知图式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的;另一方面,知识不是死的,却也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与针对性,学会如何抉择,既不是呆板地【1】生搬硬套,也绝不是恣意地天马行空!

(一)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

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良好的交流氛围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小组成员间没有了互动、协商、交流,又哪来合作可言?建构主义肯定交流的意义,同时从认知的角度说明,何以交流是如此重要的。

在建构主义学者看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形式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4]

由于建构图式要获得的意义是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因而意义的建构便可以通

[4] 过交流来进行。另外,由于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的进行便必须依赖于具体

[4] 的情境了,这种情境不仅有与小组成员交流共享而来的心得,也有合作进行中的各种情绪体验,如:激奋、恐惧、快乐等等。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二)、坚持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必然不可能出现每个人都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由于每个学习者自身固有的经验、能力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便必然是能者多劳、优异者处于核心地位的。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时,教学者还是应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的获得是构建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的完善。

(三)、“稳性知识”的设计

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理解某种练习,或是刺激时,他才能真正学会它。”这种理解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主动的知识摄取与知识构建。

在合作学习中,设计支持稳性知识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潜移默化地领悟所需要的知识,同样是极其重要的。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建构主义所注重的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与矛盾、通过思考与动作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它也绝不是可以适用并解答所有现实问题的。要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却也决不能赞成杜威那种让儿童凭兴趣自由摄取零散知识的观点。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教师虽不曾亲自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与研究中去,却像大海中的探照灯一般,犹自起着“领航”与指引的作用。在学习者整个认知图式的构建中,他们功不可没,绝不可等闲视之,如:合作学习学习什么呢?虽然皮亚杰不像行为主义者那般关注“学习的任务”在学习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学习的意义绝不在于漫无目的地随意攫取。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后继步骤的前提条件,每一种已达到的相对平衡状态的构建,都为新的不平衡提供了可能性。[3]

[4]

只有学习者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在与他人的交流、协作中不断进行同化与顺化的过程,使已有的认知图式得到真正由此推之,如果之前的学习能使往后的学习更为容易的话,那就得提供一个一般的

[2] 图景,按照这个图景,使先前与往后所遇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弄得清楚。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意义正在于此,他们怀揣着整个理想中要企及的图景,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的开展与进程,他们所布置的任务,正是建立在对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的了解之上的。他们通过科学的观察与研究,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扩建着他们的图式,加强了他们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结。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憧憬与蓝图固然美妙,学习者由于在自身运演能力、成熟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所同化与顺化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毕竟正如皮亚杰所言,认知是一个“S→←O”的过程,它既不完全依赖于主体(即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也不完全由个体所决定(即主体所处的环境),而是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的。学习既从属于发展,那么即使身处同样的学习情境中,由于各人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平衡、反身抽象能力的不同,在处理认知结构中子系统间、整体与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时,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宏观指导的过程中,并不必过分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将知识掌握到相同的程度。有些同学可能笨些,但笨鸟先飞,也未必便就无法栖身于最高的枝头!

从学习理论的诞生,到发展,学者们始终在不懈地研究、努力,虽然各执一词,方兴未艾,却也正是在争论中促使对学习的认知得到了完善与充实。理论的意义从不在于理论本身的玄奇,而在于它对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对生活于世界上的生物精妙而神奇的诠释。胡克说:“上帝创造了世间的一切,而牛顿却发现了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说,教学设计创设了情境,教会了人们学习,而学习理论却诠释了“设计”内在的真谛。

无疑,建构主义理论以其特有的理论特色被教学人员拿来用于建构合作学习模式,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到创设合作性氛围,建构主义都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和其他的理论一起,谱写出“合作着学习”的美妙旋律!

在研究与应用的道路上,人类不断探索着前行,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脚步,有收获、有启迪,更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与勇气。

参考资料:

[1] Peggy A .Ertmer,Timothy J .Newby(美),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上)(下), 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2] 桑新民等.《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施良方.《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 [5] 张琳.《浅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 创新教育

推荐第2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最佳选择题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 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 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例2 ]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题例3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题例3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题例4 ]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了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绵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绵条断开,稻草遇到氧而燃烧,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题例5 ] 小灵 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题例6 ]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题例7]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破译思路

这是在2001年新出现的组合 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入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类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其立意、情景、设问角度都比较科学、可信、新颖和灵活,对考生的能力也就较高。

解决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背景材料,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全面理解背景材料是前提,而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则是解题的关键。 题例4问小灵、小敏为什么能取火成功。这里的重点地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想、做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小灵、小敏在迷路时,不是惊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终获火种而脱险。这正是因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选B。A项和D项不是取火成功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所以不选,而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也不能选。

题例5 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引申了出来的,问他们处理了什么关系。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火”时,显然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了规律,从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应选C。

题例6,就设问“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怎么样做?”而言,显然是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他们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难题,能学以致用。所以应选A。

题例7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么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B项“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项“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和D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取火成功是因为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火产生的原理。因而应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1]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题例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题例3] 唐朝诗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 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战役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限制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之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题例5] 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提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转移的

D、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破译思路] 这是一组依托唐诗而成的不定项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联系语文、历史、地理知识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考辩证法和认识认的几个知识点。能让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既新又活,一举多得,值得重视。 [题例3] 白诗描绘了在同一时间“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色,这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所以选取CD是符合题意的。既然,描绘的是不同地方的景色,就不可能表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性,更不能表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所以A项和B项都不能选。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调查研究;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从白诗对现象的描绘到沈括的对景色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因此,选取ACD是正确的,而B项中沈括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属于认识的范畴,而不属于实践的范畴,也就谈不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所以不能入选。

[题例5] 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提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了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C项本身就是错误的,A项和D项则不是能够科学提示这一景色的原因。因此,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 简答题

[题例1] 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四) 辨析题

[题例]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注:如考生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答题, 也可酌情给分。

推荐第3篇:关于扫黄打非透过表象看本质

色情产业在全国各地都有,我敢说一二三线大城市的色情业比东莞更发达,因为中国男女失衡的客观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色情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几千万的剩男一辈子娶不上老婆难道都去买越南女人?)。我国法律规定卖淫嫖娼是违法的,但实际是默许的。如果真想打击的话,卖淫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形成产业。这就跟曰本很像,我们知道曰本的卖淫业是不合法的,嫖娼只能以自愿发生关系的形式进行。但是这么大一个产业总需要管理,于是交给黑社会,由黑社会收保护费,办产业,同时控制性病风险。而曰本的黑社会是合法的。这就等于政府默许卖淫寻在,而出了事或者引起批评则把责任推给黑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后各种制度都像曰本学习(曰本的社会制度在发达国家里是最落后的),面对问题不敢正视,什么都依靠潜规则,把头埋在沙子里。而卖淫业一边得打通关系交保护费(有的地方干脆由政府间接控制),一边又面临被查处的风险。这就造成黑色垄断,另一方面,违法风险很大,只有有关系者才能进入该行业,增加各方成本,卖淫女为社会服务却没有地位,缺乏有效保护,性病也很难控制。获利最大就是控制该产业的地方政府,但此收入却是黑色的,上不了账面。

扫黄打非我很赞成,但前提是要一视同仁,真正从根本上铲除色情业,任何人不能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但是现实却很难。所以我希望色情业可以在公开,阳光,合法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同样交税,同样受人尊重,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推荐第4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励志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哑巴,每当新知府上任,都要来献上一根木棒,莫名其妙的招惹官府的责打。

这一年,包拯上任,哑巴又来献棒。包拯想,此人定有冤情,不然,每次都挨打,为何还来献棒。但是这个哑巴既不能说,又不识字,更不会书写,无法得知其中的缘由。

于是,包拯嘱咐手下,无论哑巴如何折腾都不许打他。这天,哑巴又来献棒,包拯让手下人把猪血涂在哑巴身上,做出一副打得很重的样子,然后把哑巴绑了拉去游街示众。随后吩咐手下人,若有人替哑巴喊冤,就带回来问话。

果然,在哑巴游街时有一老人大喊冤枉。于是老人被带到了知府大堂。

老人说:“这个哑巴是我们村的石哑子,他自幼不会说话,但可以听见。他哥哥石全吞并了他的万贯家产后把他赶出了家门。哑子每年都用献棒的办法到衙门告状,但每年都被杖责,今天又被打得浑身是血,我今天实在看不下去,故此替哑子喊冤。”

包拯马上传石全到衙内,但石全死活不认这个弟弟。包拯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包拯便心生一计。他先放走石全,然后教给哑巴说:“以后你撞见哥哥就去打他。”哑巴吃惊地望着包拯,又是眨眼,又是摇头,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包拯说:“不要怕,你只管打,有本官为你做主。”

几天后,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石全前来告状,状告哑巴不尊礼法,殴打亲哥。

包拯问:“若是亲弟殴打亲哥当然不能轻饶,不过若不是亲弟弟则另当别论。”石全不知是计,一口咬定:“他真是我的亲弟弟。”

包拯听后,厉声高喝:“既然是你亲弟弟,为何你独吞家财,不分家产给他?”石全这才明白上了当,原来这一切都是包拯安排的。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只要认真观察,精心思索,你就能把握问题的实质。

推荐第5篇:从故事看绩效管理的本质

从故事看绩效管理的本质

文/赵日磊

前面从多个角度解读和诠释了“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交流的一个过程,绩效管理的价值在于帮助员工成长”的理念,下面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管理故事,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绩效管理的理念,故事中的绩效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刻! 第一个故事:

唐僧分伞

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培训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逃生。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势必有一个人没有办法使用降落伞逃生。这给师傅提出一个管理难题。

为了做到公平,唐僧想到了一个办法,对各位徒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谁可以得到降落伞,如果考核没有通过,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受苦,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师傅说,“好,你也答对了,给你一把伞。”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考大家。师傅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师傅说:“好,给你一把。”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沙僧也得到了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的问题是,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再次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履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个问题:

1、企业经常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想到绩效考核这个工具。

比如企业发现某些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经常完不成任务,比如企业面临奖金分配,不知道如何分才能让大家满意的时候,比如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需要裁员的时候。

就像故事中的师傅唐僧一样,他也是在飞机发生故障的时候才想到考核这个工具。

这样的操作思路完全违背了绩效管理致力于帮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的管理理念,既没有预先设定组织目标,也没有和员工沟通绩效考核指标和衡量标准,只是企业单方面的决定,按照企业的逻辑对员工实施考核。因此,这种操作方式不可避免地把员工推向对立面,遭到员工的抵制,就像八戒最后表现出的绝望一样。

2、绩效考核指标的衡量标准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

绩效考核指标的衡量标准应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员工跳一跳可以够的着,这样的考核指标最有效。衡量标准过低,没有挑战性,无法引导员工追求高绩效,会让员工养成懒惰的习性;衡量标准过高,无论员工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那么员工也会失去信心,甚至开始抛弃考核指标,他们会想:“反正我无论怎么做也达不到,不如干脆落个轻松自在,扣分就扣分吧。”,于是,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故事中的八戒每次都接到无法完成的考核指标,最终无奈失去了信心。相信如果还有下一次旅游的话,八戒一定极力主张师傅不要在坐飞机了,太折磨人了!

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这种指标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的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如果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 这种逻辑是实际上强盗逻辑,表现出了经理的无能和无助,只知道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殊不知,指标背后的行动计划才是真正帮助员工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指标值本身不是。

其实,设定一个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值,然后,帮助员工制定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并帮助员工去实现,才是经理的价值所在,经理做到了这一点,才是实现了帮助员工成长的目标,才真正体现了经理的价值! 第二个故事:

制度的力量

这是历史上一个制度建设的著名例证。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谋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能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 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3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能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和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的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海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去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远大计,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步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份收入。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很重要,企业的绩效导向决定了员工的行为方式。

案例中,最初的考核导向是以上船人头数计算船主费用,那么船主在船离岸之前已经拿到了自己的费用,所以,船主就不再关心离岸之后的事情,于是,造成了大量烦人莫名其妙地死亡。当英国政府发现了这些问题之后,开始增设监督机制,增加教育培训,但是由于考核导向没有改变,英国政府所做的努力基本上是徒劳。最后,英国政府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改变了考核导向,变按上船人头数计算费用为到岸人头数计算费用,问题得到解决。

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也是如此,企业的考核导向是什么,员工才会按照什么方向去努力。

如果企业认为绩效考核是惩罚员工的工具,那么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的时候,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监督员工不犯错误上,那么员工的行为就是避免犯错,而忽视创造性。员工忽视创造性,就不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增长,那么企业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如果企业的绩效导向是组织目标的达成,那么企业的考核导向就是在组织大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和考核指标制定,在这样的导向指引下,员工的行为就趋于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分解组织目标,理解上级意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经理成为绩效合作伙伴,在经理的帮助下,不断改善,最终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

什么样的考核导向决定了员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把员工和组织绩效关联的考核导向,一定会让员工想办法努力达成目标,在组织大目标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我,保持和组织发展同步。

第三个故事:

老鼠偷油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它们找到了一个油瓶,但是瓶口很高,它们够不着。三只老鼠商量出一个办法,“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叠罗汉轮流上去喝”。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上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

回到老鼠窝,它们开会讨论为什么失败。

第一只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觉得第二只老鼠抖了一下”。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是因为最底下的老鼠也斗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说,“没错,我好像听到有猫的声音,我才发抖的”。 于是三只老鼠哈哈一笑,那看来都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第四个故事:

俄罗斯矿山爆炸

在一次企业季度绩效考核会议上,营销部门经理A说:“最近的销售做得不太好,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也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时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太少了,就是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部门削减了。没钱怎么开发新产品呢”?

财务部门经理C说:“我是削减了你们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一直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投在研发部了”。

采购部门经理D说:“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的价格上升”。

这时,ABC三位经理一起说:“哦,原来如此,这样说来,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这两个故事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当员工的绩效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喜欢归罪于外,喜欢推卸责任,而不是共同查找导致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案例中老鼠和企业的经理们都找到了在他们看来“合适”的理由,最后都把责任推给组织以外的人,目标最终未达成,和自己无关。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而不是分清责任,当绩效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绩效而不是划清责任。

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责任是个伪命题。遇到绩效考核指标完不成的时候,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责任,如何把责任归罪于外,把责任推出去,是一些人首先做的事情。

其实,如果都像案例中的老鼠一样,把责任归罪于外,那么,我们会发现,最后大家都没有责任,而事情却没有做成,目标没有实现。

遇到问题,就想到分清责任的思维,还是与企业对绩效管理的定位有关。如果企业把绩效管理定位为落实战略、帮助员工成长,那么,在出现绩效问题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的行动计划是什么?实际的结果是什么?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少?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做才能把目标完成?

当大家把思维集中于达成目标的时候,责任就不再重要了,因为大家的目标是找到能够达成目标的措施,而不是未达成目标的借口。

第五个故事:

关上你的窗帘

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面谈是个重要环节,如果通过面谈帮助员工找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理帮助员工成长的重要技能。

通常,很多经理经常无法深入地帮助员工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他们通常浅尝辄止,在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就开始下结论,开始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实际上,经理对员工提问越深入,越容易发现解决问题之道,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提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既有“根本解”,也有“症状解”,“症状解”能迅速消除问题的症状,但只有暂时的作用,而且往往有加深问题的副作用,使问题更难得到根本解决。“根本解”是根本的解决方式,只有通过系统思考,看到问题的整体,才能发现“根本解”。

我们处理绩效问题,若能透过重重迷雾,系统思考,追本溯源,总揽整体,抓住事物的根源,往往能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就如杰弗逊大厦出现的裂纹,只要关上窗帘就能解决几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这是那些专家始料不及的。 各位经理在遇到重重绩效问题迷雾的时候,你真的能关上你的窗帘吗? 选自《轻松做绩效,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

推荐第6篇:透过表面现象看国企改革的核心本质

透过表面现象看国企改革的核心本质

国企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具体如何,仍是人们猜测的题目。其实,从三中全会后不久上海公布的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它还是透露出了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些端倪。

2014年的两会上,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被数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何这次国有企业改革再度成为舆论注意的焦点呢?综合起来看,国企改革当下成为中国政府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的外部市场环境没

1有明显好转,经济增长不得不从依靠外部市场拉动转向依赖内部市场发展。为此,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国企是政府可以依靠、容易调动的力量。用中国俗语来说,以国企改革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个四两拨千斤的做法。

二、经济结构调整中,重要的是加强技术创新,取得某些技术上的突破,以保障投资收益的增长。中国是典型的“追赶”型经济结构,缺少原创性技术,更缺少为原创性技术提供资金的渠道。换句话说,没有风险投资机制限制了中国大量推出创新技术的能力。但是,在“追赶”型经济中,国家投资往往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代替机制。政府瞄准了一些工业领域后,可以采用特殊优惠政策(即产业政策),鼓励向这些领域投资,而国企又往往是这种投资的载体。国企改革也包括如何找到刺激国企更好地走向技术创新的办法。

三、前些年,为了防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国企承担了许多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在刺激计划中显得一枝独秀。国企虽然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环境中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也被冠以“借用垄断地位发横财”的恶名。2013年底18届3中全会指出,未来的经济改革要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臵的根本性作用。所以,国企改革也是为了部分退出市场,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益服务质量改善成为

百姓关注的另一个题目。然而,公益服务利润空间不大,甚至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所以在大部分国家,公益服务都是由国企承担的。然而,如何才能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让普通百姓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是负责公益服务的国企需要考虑的。那就只有通过国企改革,甚至通过改革政府对公益国企的管理方式来确保百姓能享受更好的公益服务。

国企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具体如何,仍是人们猜测的题目。其实,从三中全会后不久上海公布的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它还是透露出了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些端倪:

一、国企分类管理成为大趋势。国企虽然很多,但其实种类繁多,政府对它们的评价不容易一致。按照上海的方案,国企起码可以分成三类:公益服务类企业、技术创新带头型企业和竞争领域的企业。明眼人马上可以看出,管理这三类企业用统一的标准是不行的,必须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来评估这三类企业的经营结果。公益企业主要看服务质量,创新企业主要看新技术创造能力,而竞争性企业主要才看赢利情况。

二、根据企业的性质,政府对它们的控制也会不同。比如,某些国企仍然会主要由国家掌控。公益性企业不赚钱,当然只能由政府管。创新性企业风险大,一般民营资本也不愿意进入,而且还涉及到国家竞争力问题,所以政府全面负责的可能性很

大。竞争性企业的存在虽然有历史意义,但政府不一定会继续完全掌控。

三、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将逐渐过渡到混合所有制。其实,从法律角度上看,许多舆论认为是国企的大型企业,已经不是政府完全控制的企业了,因为它们已经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非常复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混合型”企业了。但是,因为这类企业中小投资者虽然是股东,但对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未来可能要增强混合制企业中其他投资者在董事会中的声音。

四、混合所有制中,国家控股将逐步减退。竞争领域的国企变成混合制后,政府可以逐渐减少持股,将这类企业回归市场。政府办企业的目的终究不是赚钱,而是弥补空白。当然,如果混合制企业能给国家财政提供更好的收益,减少社会成本,那将是更好的结果。政府对某些领域的控制不一定体现在持多数股。根据欧洲某些国家的经验,在那些改制的国企中,政府仅凭“黄金股”,即某种少数股,也拥有对企业关键决定的否决权。

如此看来,未来的国企改革能为民营投资者提供什么机会呢?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参股分红。竞争领域的国企对外开放资本,私营与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某些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国企利润不菲,投资参与这些企业可以分得可观的利润。

二、进入某些特殊市场。中国的市场是逐渐开放的,比如政府采购等有些领域至今仍未完全放开。投资参与某些国企便可以进入某些特定的市场,是进入这些市场的一种捷径。

三、参与企业管理,改善经营水平。改革国企,把国企变成混合制企业,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当民营和私营投资者参与国企的投资与管理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

四、如果在参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私营或民营投资者能表现出他们的作用,能大大改善企业的经营结果,它们在未来的国企改革中,肯定能获得更大参与权,获得更大的利润。

推荐第7篇:透过安婚姻观的现象看本质

透过《劝导》中安“谨慎”婚姻观的现象看本质

正如简奥斯丁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中提到的,“当两个年轻人考虑结婚时,他们就会很坚定,无论他们曾经多么贫穷,多么轻率,多么不可能给予对方舒适。”。所以我想倘若八年前两人的真心相爱是美丽的童话,那么在是否答应求婚的问题就将其打回了残酷的现实。

在处理是否结婚的问题上,安的教母事实上即是埋藏在安内心深处极度迷恋物质财富和权利地位,以及无法冲破传统门第观念束缚的另一个自我。教母的劝导和阻止只不过一扇挡箭牌,在安处理其与cw的关系时不难看出,她也对cw的未来的前途命运充满忧虑,她的拒绝同时便包括他对cw的事业不认可,她不自信cw可以开阔自己的事业。虽然对cw极度迷恋却缺乏信任,,也未曾让理智被爱情冲昏,不认为爱情可愿意代替面包。

由她决定听从教母劝导的一瞬开始,便决定了她已经向封建传统道德礼教的成员的成功转化,她以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来衡量自己的爱人,而非两人相互的感情,标志她内心沉睡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觉醒,是其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观念的最完整体现。

八年的之后再度相爱,不能否认夹杂了太多的物质因素。因为事业有成的cw的归来,安重新燃起对cw的爱情烈焰,但此时她深爱的男人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一无所有的cw,不禁让人联想,此时的安选择接受的是cw还是,还是拥有财富地位的cw。设想如果此番归来的是一无所有的cw,她又将如何抉择,是继续在爱情与面包里苦苦挣扎,或是“迫于无奈”再次听从教母的劝导?

不可否认精神食粮是无法代替物质生活的,所以即便安爱的是拥有财富cw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安所表现出的更多是上流社会的贵族世俗化的保守的习气,她始终无法冲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大胆追求恋爱婚姻的自由,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仍然属于胆小者与弱势群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版权所有,请勿模仿作者:周薇

推荐第8篇: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201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在北京时间11月7日落幕,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第57届总统。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此次大选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呈下降趋势。美国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和普世价值观受到质疑,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政治制度腐朽衰落的特征日益显现。此次大选所暴露出来的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更是为美国推进海外民主和人权外交蒙上阴影。在新形势下看清美国大选本质,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理解。

美国选举制度和运作确保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当选总统

首先,美国独立后,逐步确立了以保护垄断资本主义利益为核心的选举制度和与之相关联的政党制度。概括起来就是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组织选举,实行简单多数当选、由选举人选举总统的制度。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也是以这—制度作为规范的。我们从上述角度分析一下美国的这种选举制度,首先,由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组织选举,无法摆脱政党纷争的“顽疾”,所产生的代表也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选民人数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有—个组织来组织、动员选民,在这种背景下政党开始出现,并逐渐把动员日益增加的选民作为获得权力的手段。1800年美国成为第—个组建初具规模的全国性政党的国家,并开始通过选举将政权从一派转到另一派手中,两党制日趋制度化,形成了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主张的两大政党—一民主党和共和党。一般而言,民主党的力量核心主要是“少数民族、劳工阶层和各种族群的联盟;共和党更多地从大学毕业生、收入较高的家庭、专业人士或者商人那里获得支持”。 这种制度有利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控制选举,排挤其他小党,左右选民投票倾向。

其次,竞选资金是赢得总统宝座的最基本条件,广大中产阶级和贫民的真正代表不可能当选总统。总统候选人把筹款当做头等大事,并把金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谁占有更多资金,谁就占据优势。资金短缺的候选人往往在初选中就被击败,有人说美国总统当选是靠金钱托起来的。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两位候选人共筹得将近10亿美元的竞选经费,其中奥巴马向支持他的320万名捐助者筹得高达6亿4100万美元的经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以投票率计算,平均每张选票的价值将近8美元。相比之下,2004年每张选票只值5.5美元。据人民网今年3月报道:2012年,美国将迎来史上最烧钱的大选。美国媒体估计,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总体花费将达到创纪录的60亿美元。这个数额比东非国家卢旺达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美国的政治捐款愈演愈烈,选举成了政治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选举严重脱离人民此选举严重脱离了人民,两党候选人与选民的接触交流服从竞选策略需要,政策宣示和打民意牌的目的都是为了捞取选票,赢得大选。极其复杂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为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赢得大选布下多层保险网,中产阶级和低收入劳动者难有作为。各州各异的法律限制剥夺公民的选举权。美国人民经过近200年的长期抗争,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赢得普选权。因选民登记手续繁难,至今仍有部分选民没有选举权。另外,奥巴马和罗姆尼口头上都表白为国家和人民竞选,行动上却始终把赢得大选放在首位,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降低失业率、减少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等问题,多的是相互攻讦,少的是有效的举措和对策。同时,美国国会成了共和、民主两党争权夺利角斗场美国的民意机构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2011年8月24日,美联社发表的民调显示,美国国会的支持率下降到12%,总体来说,87%以上的人不支持国会的表现。2012年1月16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

新闻网公布的民调,84%的美国人不赞同美国国会的表现,支持率只有13%。100多年来,投票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次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均在63%以下。当选总统所得选票仅占适龄选民的40%以下。

选举制度腐朽,已不适应时代的实际情况,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选举制度的改革动力不足,步履维艰,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脱节。制宪者200多年前创立选举人制度意在维持总统与国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利平衡,保障人口稀少的小州的权利。当时,政党政治尚未现身,竞选活动规模小,运行方式与现在相比也大相径庭。面对选举的严重缺陷,选民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呼声强烈。改革选举人制度和废除竞选中的政治捐款的要求尤为突出。但废除政治捐款改革,因最高法院裁定政治捐款属言论自由而被扼杀,其他改革也因事关美国根本民主制度,难以真正启动。

其次,选举对解决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作用有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美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贫富两极化越来越严重,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被两大政党滥用,成为内斗工具。

第三,选举结果往往难以兑现竞选承诺、体现选民诉求。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下,政治、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只能在国会参、众两院简单多数、甚至三分之二多数和总统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后才能实现。目前,两党立场迥异,时常把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和选民利益之上,致使一些事关国家发展和选民利益的关键性议案胎死腹中。美国两党严重对立、党派利益至上理念愈演愈烈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在它的生产关系中产生的自我限制、自我破坏的腐朽特征。这种特征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下不会自动消失。

其实,为了限制富人操控总统选举,美国法律以前曾规定,个人向总统竞选人捐款的上限为2500美元。但这个规定却因著名的“公民联合组织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而改变。这一判决结果,意味着对政治献金的限制被取消。可以无限额地为特定总统竞选人融资助选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也随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总统大选变成了彻底的、公开的“金钱选举”。 “金钱选举”公开化使富人可通过手中的金钱来控制总统选举从而控制美国。目前,美国已注册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数量有363个,直接参与竞选广告投放的非营利团体有14个。其中,仅仅是共和党的同盟者美国商会这一个组织在最高法院刚刚开启大门后,就为2010年的中期选举投入了3000多万美元。

其实,剖析美国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背离了孟德斯鸠、洛克和托克维尔等西方民主思想发展者的理想的“金钱选举”,其大行其道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美国社会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有产物和必然产物。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总统竞选时对于竞选捐款、筹款等就无矩可循,当时的美国民主政治也被人们调侃为“股权政治”“富人政治”。在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声中,美国国会迫于压力,终于在1907年通过《迪尔曼法案》,明确禁止银行、企业在联邦级别的选举中进行政治捐款。1910年,又起草了《联邦腐败行为法》,要求对政党进行监督和财产申报。192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联邦腐败行为法》修正案。而到了1947年,通过了《塔夫特-哈特利法案》。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会又多次对《联邦选举法》进行修改。但美国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联邦选举法》虽然对正规筹款限制很多,却有意无意留出了不少灵活空间。对那些用于行政开支、旅行费用等选举中的所谓“非直接项目”,公司、工会和个人不仅依然可以随意捐款,竞选团队也可以自由开销。

“金钱选举”是由美国民主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怎么监管也无法根治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候选人为了赢得总统大选,不得不四处筹款,尤其是要讨好那些身价不菲、

影响力巨大的富人。而赢得总统大选后,就必须给予较好的回报,回报方式包括召入内阁、派驻条件优越的国家任大使以及制定有利于捐助者的政策等,这就是西方民主的“钱权模式”。这种“钱权模式”导致总统大选后权力向金钱倾斜。

“金钱选举”越来越大行其道使得富人们彻底控制了美国。《时代》周刊评论指出,在美国政治体系中,金钱已经成为选举的王牌,最高法院认可企业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有利于其经营的政策和候选人,同时抵制有损其商业利益的政策和候选人。美国民主制度的资本化越来越严重,金融资本挟持了政府甚至整个经济社会。而富人则通过控制总统选举控制美国。

对于美国那所谓的“民主”,不知道美国当局有何认识,只是希望美国当局能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还美国人民一个真正的选举权!

推荐第9篇: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如今,华西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看看历届国家领导人对华西村的评价吧!毛泽东:希望之地!邓小平:共富之地!江泽民:幸福之地!胡锦涛:不简单之地!

华西村硕果仅存,钦定“中国农村的希望”,已然成为集体经济的圣地,如同革命之圣地延安一般,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恍似立于不败之地。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内涵的三个基本点

为什么许多乡镇企业能白手起家,高速发展?因为农村有地方,自己可以盖房子,人工便宜,这是城里无法相比的优势。比方过去社队办工厂,农民工是拿工分的,到年底才分红,这样企业前期投资就很小,周转资金就灵活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抑或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结底,都将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与以往社会的根本区别,不仅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在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如果不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并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难以行得通、立得住,它所导致的只能是普遍贫穷。而“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早在七十年代,华西村就实现了家家户户有电视,电冰箱,沙发,村里修建了长廊,直通每家每户。下雨天走家串户都不用打伞。村里办起了集体企业,上班的和下田的都一样拿工分。老人们住上敬老院,村里有食堂服务等等。这些年华西村发展更快,实现了一村两制,既有集体所有制,也有个体所有制。依我看,还有第三种所有制,就是股份所有制,自由投股,集体可以投资,个人也可以投资。

华西村坚持的是集体所有制,他看中的是为华西人民服务,不是什么家族企业。避免了剥削从根源消灭了两极分化.

“最终大到共同富裕”,也同样是不能完全离开前两个基本点单独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不解放、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就没有物质基础,从而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即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只能是两极分化,而绝不可能会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华西村的致富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人们常说“两个人比一个人强,五个人比三个人强”,在市场竞争场上,集体所有制,共同艰苦创业,股份制显示出了发展优势。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乡镇集体企业人多势众,比个体单干的发展快,而且规模大。团结才是力量,集体才有幸福。 华西村本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一篇不朽的传奇。

推荐第10篇:从利比亚事件看资本主义的本质[推荐]

从利比亚事件看资本主义的本质

关于利比亚事件,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方面来谈谈。

这一场战争从本质上来看,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战争的原因:首先,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利比亚的石油,利比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输出国,西方各国的石油集团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投资。为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同时也为了不让在对西方政治态度上下台。其次,就是卡扎菲是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西方国家真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除掉他。再其次,利比亚虽然富裕,可是他的军事力量相当落后,多国部队用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他时没有还手的能力。

我觉得由此可以看出,利比亚是多么的无辜,利比亚的人民是多么的无辜。试想如果利比亚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就没有利益存在,难道真正回去吗?战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军费是那么的昂贵,我想,是不会有那么笨的人。那么军费开资从哪来呢?而且,需要什么样的理由让自己的士兵服从呢?这是个问题,一个严肃的问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出各式各样的战争,无一不是经济侵略。所以,很明显这又是一次经济上的侵略。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比亚的军事力量不是很好的,如果利比亚的军事力量有俄罗斯那么强大他们敢去攻打他吗?

以史为界,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猖狂。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的同时,剥削范围也扩大了,剥削形式趋向了多样化。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无限增殖,是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我相信以后还会是这样。早期资本主义的剥削主要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随着西方民主运动的推进,以及福利制度的完善,这种早期的剥削形式受到严重的阻力。在国内矛盾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为寻求新的资本价值增长点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开始在全球范围扩张势力,并进行殖民统治,从而导致了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出现。

再从这里看看利比亚战争。利比亚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只大肥羊,对于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来说,什么是都有可能会发生的,特别就是处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未缓

解过来的经济危机上。从美国的华尔街的游行示威到法国到英国,一无一不是像一座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欧美的罢工事件不断,居高不下的福利水平使各国财政负担日益加重,这时候需要有一个借口,来转移国内的政治经济矛盾。而利比亚反对派的出现刚好给需要借口的欧洲各国可乘之机,于是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同时也可以除去卡扎菲这一颗眼中钉,于是对利比亚进行空袭开始了。我想这或许也是之前美国侵袭伊拉克的原因吧。

可是他们从来不考虑人民的感受,战争中最可怜的人民。利比亚事件所带来利比亚人民不断伤亡,那些原本风景迷人的城市也跟着沦陷为废墟。曾经那么美好的一个世界,就这一场战争中变成了回忆。就算卡扎菲再该死,也轮不上你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去插手利比亚的内政吧。所以,这足以说明资本主义的又一特性——血腥。用以人民的生命和别人的经济别人的国家,来换取自己的利益,我想你们资本主义国家怎么可以心安理得的。

就目前的情形,卡扎菲被抓被处死,卡扎菲政权灭亡了。可是资本主义国家想过没有,就算你们给过的“帮助和扶持”

再大,又有哪个国家就白白成为你的傀儡呢,除非一个卖国贼当政。

更何况现在,对于谁当政还是一件很渺茫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谁的决策可以绝对。

所以发动对利比亚空袭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或许也获不了益,同时说不定还要带来很大的麻烦。

你看着利比亚的石油什么丰富,可是并不是战争就可以得到一切。战争带来的是石油的主产区受到战乱影响,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未来的开采、储量的保护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这个国家陷入战乱的时候,反政府力量已经控制的利比亚东部地区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产区。

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最初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的这些力量都是想从中获益的,但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让它们始料未及。它们从利比亚的乱局中获益也很难,受损的可能性反而很大。正所谓竹篮打水一场空,给资本主义国家也来个措手不及。[

第11篇: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

时寒冰

研究趋势是一件充满挑战和趣味的事情。

我深信,很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但是,对于趋势的判断尤其提前做出的判断,短期内,很多人尤其专业研究人士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在专业领域迷失太久,局限了自己的判断。反而是很多普通投资者根据常识甚至直觉,更能洞悉本质。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常识是最宝贵的。当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告诉你,只有通胀预期而没有通胀时,你还不如问问买菜的大妈,她会给你更真实的答案!趋势不是短视的趋势,而是真正有指导意义的趋势。当我在2008年底撰写的《中国怎么办》预言全球性严重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时,受到了许多人尤其专业研究人士的嘲讽,因为当时是通货紧缩,而当半年过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日益强烈的通货膨胀不再有任何怀疑,因为它就在眼前,已经被证实。可悲之处就在这里。人更容易相信眼前信息涵盖的趋势意义,而不能看得更远。

我写“大道至简”系列的目的,也是想让大家回归到常识中来。投资并不复杂,普通投资者根据常识即可,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需要花钱听演讲,常识就能帮你做到做好。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习惯于把黄金和美元当成跷跷板的关系。2008年年底,在郑州演讲的时候,我大胆推断,美元和黄金同步走的现象将阶段性出现。2010年5月5日深夜,我在《五月决战,无硝烟的残杀(含投资)》中提到:“欧元身上爬满了形形色色的寄生虫。它们期待希腊等主权债违约风险逐渐加大并向欧元国扩散,如是,那些隐藏在CDS羽翼下的大鳄才能轻松获取暴利。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强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我此前演讲中已经断言:在这一过程中,金价与美元同步的现象,将成为常态。我们应该习惯于目睹这种现象。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开始,直至这个时间段的结束。失去欧元制衡的美元,将变得肆无忌惮——决战结束之时,也是美元强势终结之时,也是资源类周期开始之时。”

博文发出20多个小时的时间内,5月6日,美元与黄金价格同步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到达85.26的年内新高,黄金到达1211.9的年内新高。黄金与美元的同步达到了完美的地步。2010年5月14日,美元指数创出86.29的年内新高,美国黄金(06)创出1249.7的年内新高。

这种罕见的现象,是人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提前作出同步的判断并且公布于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种同步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当然是阶段性的),又为什么需要我们“习惯”?

抛却晦涩的专业表述,我们不妨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做分析和判断。我在博文中是这样写的:“我们同时应该习惯于,把黄金看做一种信任度最高的货币,而非一种单纯的贵金属。否则,将无法正确评估黄金的价值。而且,应该放在一个周期内去评估投资品价值,任何抛却时间段对投资品的估算都可能犯下严重错误。”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黄金具有双重属性:

1.它是贵金属,属于商品范畴。

2.它是货币,属于金融范畴。

当黄金作为贵金属或者作为商品存在的时候,它与美元是跷跷板的关系,此跌彼涨、此涨彼跌。

而当黄金作为货币存在的时候,且当与美元有竞争关系的货币处于弱势周期时,黄金与美元便具有了内在性质的重叠性,外在表现就是同步关系,即都属于能够让人信任的货币——当然是就阶段或某一周期而言——或者说,黄金是高于美元的一种信任度更高的货币。由此,两者的趋势同步。就是说,在货币特性面前,黄金与强势货币首先趋于一致,而当黄金体现出商品特性特征时则分离。至于何时体现出商品性何时体现出货币性的判断和分析,在此暂不公布。

那么,为什么说“失去欧元制衡的美元,将变得肆无忌惮”,并且,判断“决战结束之时,也是美元强势终结之时,也是资源类周期开始之时”呢?

在3月底,我写了《“资源为王”第二阶段》,开头直言“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时间就在2010年5月后。”

因为,此前,我根据多种分析,欧元大决战的日期确定在今年5月。我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同时得出5月决战的结论后,才敢最终公布出来。这种结论不是随便就能下的,期间费了很多心血。

事实证明,5月,欧元反击战全面打响,当5月10日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推出,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毫不怀疑,5月的决战已经正式展开。

一个简单的月份,包含了多少内容!难的是提前做出判断,且精确到月份之内。

攻击欧元与欧元保卫战的全面展开,必然意味着美元的走强。诚如我在博文中的判断“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强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美元走强,资源品(贵金属和粮食资源除外)调整,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要知道,此次美元的快速走强,并非是美元自身的原因,而是唯一能与它竞争的对手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虽殊死拼杀,亦难逃武功尽废之命衬托出来的。在此期间,美元必然走强,确切地说,是“被走强”。在奥巴马仍为就业问题焦虑的时候,美元的快速走强并非他愿意看到的,尽管他一定会为重新看到美元霸主地位的重新确立和强化而欣喜。

美国需要时间。美元将来会更强,走得更远,但不是这一次一步到位的完成!美国承受不了!

美元的强势周期很快就将走完,它需要一段弱势帮助美国解决好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投资者应该静心等待机会,因为,美元“被走强”的过程为低位建仓资源品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对中国的杀伤力,也恰在新周期开始之后的节点上:其一,欧元大幅度贬值,中国配置的欧元资金大幅随水。其二,间接使人民币相对欧元升值,抑制了中国相关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其三,美元紧随其后的贬值,使得中国已经全面展开的大规模投资机会,需要支出更大的成本。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严重困扰中国(我此前已经对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产能过剩共存的现象进行分析)。其四,在先后废掉与美元有竞争力的英镑、日元、欧元后,美元的趋势将变得更加自如,中国经济未来更加艰难,不确定性更大。尤其是当美元在欧元被废武功后的走弱,有可能出现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升值的现象,中国出口雪上加霜,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为艰难,加之比中国商品更有竞争力的越南、泰国等东盟制造业的崛起,及阿拉伯国家的转型,中国经济体有巨大崩溃危险——这实际上等于间接废掉中国的影响力。

随后,在绞杀中国这一经济上的潜在对手的过程中,为了加速泡沫的破灭,美元将会走出真正意义上的令人瞠目的强趋势。而在这次5月决战而构建起来的虚幻的强周期结束之时,就是资源为王第二阶段的正式展开。 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已经做了深入分析,全球大印钞已经为恶性通货膨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催化剂(人民币2009年20%左右的贬值就是明显的例子),人们对纸币的不信任感正在将“现金为王”这种陈旧的观念送入垃圾箱——尽管它的忠实信徒还能由于短期的机会沾沾自喜——纸币向资源品的流淌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

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投资者,只做趋势。2009年8月底,当我从重仓黄金(当初我强烈看好黄金时,市场中蔑视黄金价值的声音还是主流)调整到农业板块至今,已经8个月,黄金类股票现在刚刚回到我调仓的位置,而所持粮食品种已走出新高。这实际上意味着投资资金效率的提升。这8个月,有许多诱惑,比如创业板的短期暴利,但我坚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不单纯地追逐概念走。我永远把控制和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这8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是漫长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有这种耐心。但很多人缺少这种耐心,缺少耐心的原因是心中无趋势。如果提前看到现在菜价、粮价上涨的情形,当初何至于那么心慌意乱?趋势投资的区别就在这里。提前推导出趋势并坚定持有。粮食类不如黄金股,短期内上涨了

五、六倍,它的收益很平稳,但却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锁住了此前已经非常丰厚的利润!在没有暴利、没有波澜的平静日子里,作为一个投资者,他要做的,只是等待。如同播种下真正的种子,要等它发芽、出杆、开花、结果,而不是今天播下种子明天就等待收获。无论是在短期获取暴利的日子,还是长期获取微利甚至被套的日子里,他都需要能够做到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定力有多大,他所能承载的财富重量就有多大。

真正的投资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丰富和开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容易,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会筛选、分析这些信息为己所用。对于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看一个判断结果,而是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学会分析并逐渐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和风格。比如,我的分析与跟我完全相反的分析文章,大家可以通过比较,更好地作出分析判断。再比如,我与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眼:揭秘股指期货》中的对话,里面提及了大量信息。谈到了股指期货后对中国股市形态的改变。此前股市一直围绕钢管舞跳,长达半年多,等的就是股指期货。在此前的至少三次演讲中,我分析股指期货推出后将有一波快速打压洗盘,但通过调仓依然可以规避,如农业板块之母的种子等(以后得空会讲些调仓技巧之类的)。股指期货的推出,打开了上下通道,原来的区间将不复存在,或者说,上限下限同时与保证金比例同等的变动。调整幅度与保证金比例的问题,实际上说的主力厮杀的点位——必须让一方全军覆没才可全身而退。这正是资本市场残忍的一面,股指期货放大了而不是缩小了风险,相信,再重新看“揭秘股指期货”那个视频,很多人会更多的感悟。关于这些东西,以后再专门写。

另外,由于几位朋友来信询问,我也回答一下。我的确计划2012年底或之前辞掉工作,且已坦诚向上司讲了想法。我想照顾好奶奶和父母,教育孩子,跟随老师学古琴研究,读书,做研究和投资。更想承包点土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像我的长辈那样,吃自己种出的粮食和青菜。长期目睹各种不平与不公,心里感到很累,远离尘嚣,或者,更符合我的理想。除此,没有任何其他意思。

于2010年5月15日深夜

第12篇:不畏浮云遮望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深刻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一)

【技法指导】

什么样的作文最能给人以启发,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无疑是那些能抓住事物本质、见解深刻的作文。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我们知道,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联系,也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有一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剖析逐步走向坚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韧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深入分析各种现象,找到其背后人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的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由此可见,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出眼光,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以上只是笼统的讲了一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特征和方法,如果具体的具体文体的写作上,我们可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写记叙文要深入发掘,找出“不平凡”来。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人物“思想”,二是发掘发掘事件的意义。不论那种发掘,都须凸现最根本的,最动人的,最深刻的那一点。一些专家认为,可以采用高屋建瓴法,即善于提高一步,开拓一层,善于从似乎不相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现息息相通的共有规律;可以运用小中见大法,即从小事情中悟出大道理,在小人物身上显示大精神;可以运用质疑审问法,即要追根究底,要环环相扣,剥茧抽丝,等等。李然的《吴老师言行录》就很有这个方面的特色。文章截取吴老师因少了一颗大门牙说话就漏风的风采、语文早读课上当一回齐宣王的情形、古文课后劝“我们好好配合医生打针”的语言及我们为他描绘一幅箭步如飞的可笑画面时他的神态、发现他抽屉里带过滤嘴的香烟他还大讲一番尼古丁如何害人而又喷云吐雾的行为以及看昆曲《琵琶记》时的感慨等5个片段,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吴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倾心关爱与纯如清水的友情。吴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中不乏潇洒超脱,庄重严肃里寓含诙谐调侃。几件小事一经点染,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这得益于作者善于捕捉细节,采用小中见大之法。

二是写议论文要透过表象,抓住问题核心。议论文是同学们选择较多的一类文体。写作时应注意在纷纭复杂的问题表象中,拨开层层掩盖的现象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有的专家提出,可以运用深海探珠法,即要“有的放矢”立意准,开小口子挖掘深;运用联想立意法,即锐意穷搜的联想,比较对照选优的概括。福建考生《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很典型。文章在开头亮出“真正的革命者总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中心论点之后,第2节写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周恩来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旧中国,和其他革命志士一起,把全部的生命之“热”,化为点点闪光的火星,去散发,去传播。第3节写新中国普通战士的楷模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熠熠的贡献之光。第

4、5节解决问题分作两步,第一步引用周恩来和雷锋的话回答“生命之热”怎样才能发出“贡献之光”,使内容渐趋深入。第二步,进一步引申到在实现四化新的条件下青年应如何发光上,赋予文章以跳动的时代脉搏和崭新的时代精神。本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显示其严密的逻辑性。 【例文解析】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

一考生

草船借箭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这篇故事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特别是将三国中几位重要人物刻画得逼真传神,将主角诸葛亮的智慧与肚量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老实巴交,曹操的疑神疑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因此,这样经久不衰的典故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关注,有人提出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故事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万支箭三天交清,否则治罪。这不能不让人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大雾飘散,曹军箭少,就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白忙一场,最后让周瑜抓住把柄。

其实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人们常批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那么,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也就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了。故事要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这一做法就是文章的重点。仅凭这一项就足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假设诸葛亮只借箭八万支,或者五万支,想必众人也会为他的机敏大胆所征服,还有人会给他治罪吗?周瑜必定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毕竟想不出如此计策的周瑜是没有脸面就箭的数量说三道四的。

因此,作为比周瑜还不如的我们,是不应该为足不足十万支争得面红耳赤的。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草船借箭,而不是十万支。哲学的辩证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我们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已经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古人和今人一样有理由抓住事物的本质,唐朝时有一位白袍将军薛仁贵,用兵如神,为唐王朝攻取辽东。大唐天子笑逐颜开:“我不喜欢得辽东,喜欢得将军。”唐天子是聪明的,他懂得,拥有一位用兵如神的将才,何愁天下不定?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身手,抓住问题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数学题,什么X啦,Y啦,都只是一只逃窜的狐狸,你只要抓住它,就完成了一次打猎。”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狐狸”,要做一名合理的猎人就不应该被路边的风景所吸引,也不要被拦路的荆棘所吓住,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原则。

当我们学会抓住根本时,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不远了。到那时,十万支箭,八万支箭,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们懂得了草船借箭的智慧。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满分佳作。辩证法有云:看待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必须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作者才不在细枝末节上去纠缠,而是深入骨髓,透过“借箭不足十万支”的现象去看事情的本质,去看草船借箭的智慧。这就为行文机智地选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话题的角度,令人赞赏。文章开篇概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以作引子,然后直入主题,提出主张: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如果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就有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观点鲜明而深刻。然后,作者辩证思辨,立足故事,审视古今,或例证,或引证,或喻证,或假设推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思维清晰,佳句迭出,处处闪烁着辩证思辨的光辉,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观点具有启发性

阐述哲理引人思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二)

【技法指导】

好文章看后应人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它能解人心之忧,它能平人心之烦,它能给人启迪,指引未来。这样的文章既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观点具有启发性。 所谓“观点”,就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观点包括主题,但不等于主题,观点的外延要远远大于主题。所谓“启发”,就是阐明的道理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辩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读者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总之,不是读完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作文中要想让我们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如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观点新颖,亮人眼球。那些老看法,旧观点肯定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阐发自己的独特理解,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写那些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论。例如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谁是凶手》:

一提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很多同学必定对她咬牙切齿,认为她活活地拆散了一对恋人,但殊不知,焦母和刘兄同样也是受害者,杀死兰芝的凶手应该是“三从四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兰芝仲卿成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牺牲品,而焦母又何尝不是牺牲品呢?我们从焦母对儿子之爱,对“夺爱”者儿媳之恨,对自身心理失平衡之悲,看到了她心灵的战栗。焦母的心理显然是与她那多年的寡妇生活有关的。

正如《寒夜》中的汪母所说:“我们寡妇的心,在丈夫死后,就全盘放在儿女身上,儿女就变成我们精神上的情人。我们这颗孤寂的心,被媳妇由儿子身上挤出来,着实没地方安臵。少年寡妇更加痛苦。”封建时代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是依附男子而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信条死死地捆绑着她们。她们没有工作,丈夫另有所爱,她们的痛苦既在于渴望爱而不能被爱,也在于有所爱而无处施其爱。处于这种境地的妇女,有一种是在宗教里去寻找解脱,她们吃斋念佛,苦度今生,渴望来世幸福。

焦母一贯是人们批判的对象,因为他破坏了一段美好的婚姻,而这段文字作者却由“三”联想到“三从四德”,一反传统的批判之观点,表达了对焦母的理解和同情的新观点。独辟蹊径,以新取胜。

二是拒绝单一,辨证分析。我们知道,无论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要单一的去看,而要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事物,同样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作点辩证分析,才能加深人们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如果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的过分,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另一面,就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也不能启发读者以深思。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当走则走,当停则停。它直接导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奋斗不止的过程,而停是一种历经大风大浪后的心境。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了时的慰藉。正确的走与停,让人用理性的画笔为人生挥洒出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这段文字作者从走与停各自的特点有二者关系入手,辨证分析,入情入理。特别是论述走与停的关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加深了人们对走与停关系的理解。

三是提高认识,入木三分。不论什么观点,如只在同一个认识层面,它给人的启发就不大,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还必须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同样一个道理,大家都能讲出一些道理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就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抓住事物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潮》:

然而,不得不重视的是,自嘲不是自欺,不是要我们在一次次的自我嘲弄中学会麻木不仁,不是让我们摔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道德瓷罐!自嘲是解围的小技巧,是偶尔的阿Q一回,却不是自我麻醉,丧失人格尊严以求苟全的止痛针,所以请“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

这段文字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阿Q的认识与看法,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肯定了“阿Q”精神中积极的一面,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提出“自嘲不是自欺”、“‘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的观点。提升了文意,深化了中心,令人警策。

四是标新立异,发人深思。固定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我们看问题不易出新,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彻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激发起自己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也只有这样,在我们的文章中才能阐发出全新的、发人深思的观点。如“近墨者未必黑”“‘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弄斧必到班门”“名师未必出高徒”“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卷未必有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这一组全新的观点,带给人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弘扬。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嘲》:

总也忘不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形神兼备的人物:阿Q。先生写他时是以笔为矛,直刺向国人心灵深处那层纸糊的玄虚,而时至今日,又有人大胆提出,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

这段文字,作者标新立异,突破常规的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思维独特,见解新颖。

五是着眼长远,彰显趋向。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肯定是着眼长远,能彰显事物发展趋向的。因此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淮南子·说山训》中说:“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它告诉我们从与事物密切相关的某些细微迹象中,可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对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的正确估计,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思维的睿智。例如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如不听信郑袖之词而疏远屈原,楚国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如不宠信伶人,重用伶人,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欺庙堂,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如不听信马谡自以为是的承诺,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四不瞑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对真理的探索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知也不能掺杂感情。

这段文字,作者写作时并没有仅仅站立在一个方向,一个时代,而是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去研究分析,明确的提出观点: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反映出思维的睿智。 【例文解析】

所以忘记,所以铭记

一考生

绽放在泪光之后的笑容,代表忘记了失败与挫折的痛;浮现在落红之中的笑容,代表记住了开花与美丽的乐。

——题记

六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二战的炮火声。尽管这样,此刻有两只紧握的手,更能让我们的目光久久地停留。那是一只来自德国的手和一只来自波兰的手。两只手上都有血,透过那殷红,我看到纳粹的铁蹄,我听到波兰人民愤怒的呻吟……两只手又握得那么紧,看不到复仇的裂痕,更看不到挑衅的黑洞。我只能看到他们共同写下的忘却,忘却历史的创伤,忘却种族的仇恨,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共同享有一个世界,只为我们共同追求的发展。

他从海峡那边飞回来了!如同一只迷路的大雁,在旷野徘徊了五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归家的路。他飞回母亲怀中,飞到了皇帝陵前,飞进了兵马俑中。

他怀着游子的思念,用最正宗的乡音倾吐着对亲人的牵挂。他代表百万像他一样的孩子,用最古老的叩首表达着他对根的眷恋。从他的举手投足,我看得到:他没有忘。没有忘记自己永远的黄色,没有忘记血管里奔腾的是中国的血,五十年的时间,足够忘却许多,尤其对一个在外流浪的孩子来说。可他没有忘,反而更深沉地铭记着。或许这是由于“天涯共此时”的长久守候,又或许仅仅是由于那一枚寄托了乡愁的小小邮票。不管怎样,他铭记了,而这种铭记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有位哲人说过: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又有人说过:只有忘记以前,才可以迈向更精彩的明天。不必去追究谁对谁错,这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命题。因为忘却和铭记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喜玛拉雅能够千百年来无悔地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也只是因为它忘了赶路的累,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德国与波兰的牵手是因为要发展而选择忘记,他从海峡飞来是要享受团圆的快乐因而铭记。因此,我想说:发展所以忘记,快乐所以铭记。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观点具有启发性”的满分佳作。文章切合题意,立意大气。立意是作者临场审题时提炼出来的主旨、意趣,它是文题与作者思想碰撞而发出的火花。文题,众人同一,而思想则千差万别,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小情小景,无病呻吟。作者从大处着眼,关注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用德国、波兰的牵手,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等重要新闻作为材料,诠释“忘记与铭记”的主旨,贴切自然,雍容大度,时代感很强。只有热爱生活,关注时事,体察世态人情且善于思索,胸中有“大我”,有豪气,才能写出这样有思想、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纷繁杂乱因果

神机两眼揭穿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三)

【技法指导】

作文写的深刻不深刻,这在高考中是有评价标准的。《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作文要想写得深刻,除了要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两点外,还要做到要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考生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穷根究底,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与“结果”是世界上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一个现象。“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需要辩证的思维,深刻的思想,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我们写作时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找准根本原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无论哪种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都应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要找准根本原因,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区分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例如以“毁树容易种树难”为题作文,不少考生把题目中的“种”与“毁”理解为“成就”与“破坏”,进而联想到“毁人才容易育人才难”,或者引申出“破坏生态环境容易保护难”“破坏事业容易建设难”,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论说时却因缺少具体分析而陷入了片面性。其实,“毁树容易种树难”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树”根深叶茂或者“护树”措施得力,“毁树”也不见得容易;也就是说,出现“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状况,根源还是出在“树”本身及“护树”措施的落实上。二是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是一种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联系,是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至于某人死于什么病、什么时间,这是一种偶然联系,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又如“时势造英雄”,时代与英雄的联系是必然联系,谁在这一时代成为英雄则是一种偶然联系。三是明确因果联系是对立统一的。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是结果,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引起另一个,另一个再引起另外一个,其中某一个就可能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比如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话题展开思考,会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气候”通过“森林”来调节,而“森林”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同时,“气候”反过来影响“树木”的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的状况。这样,“树木”“森林”“气候”间就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了。只有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明白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注意的事项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具体方法。

一是由因及果,层递拓深。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面对一个原因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例:幸福不是金钱买来的。马克思是幸福者,但他的—生大多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苏州青年杜芸芸得到养母的十万元遗产,她把钱全部捐献给国家,却将幸福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幸福不装在钱袋里,幸福属于那些创造新生活,为人民为祖国奋发努力的人。例后推因的基本公式是“所以”“因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等等。

二是逆道而行,假设论证。如果面对一个结果,从正面找不到原因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反面假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假定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论述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

例一: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无不是经过艰苦努力,目标专一而取得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要在上百吨的废铀沥青矿石中提炼一点点镭。这是—项极其艰苦的劳动。中途,居里曾动摇过,然而,居里夫人却坚定地鼓励他干下去,终于取得了成功。试想,如果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目标专一的毅力,镭的发现不知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例二: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而犯罪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这两个例子都很典型,例一属正例反设,例二属反例正设。例后假设的基本公式是“假设”“如果”之类。

【例文解析】

文章无法

一考生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

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

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极可能使鲜活的“溪流”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凤头、猪肚、豹尾”,请问,老师们,你们能不厌烦吗?

“文章有法”,不仅仅限于作文的有法。它的实质,是限制个性,是指令我们顾头、顾尾、顾中间,按理想化的程式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说,“文章有法”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的丰富多姿、文章的千变万化来讲,“文章有法”也是不可取的。试想一下,如果古代诗坛的诗人全是杜甫的风格,将会怎样?那无论我们高兴不高兴,都要“沉郁顿挫”一番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杜甫有杜甫的写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写法。李白有李白的写法。同写长江,我们可以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便是文章写法的多姿,这便是文化的多姿,这便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多姿!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拘礼法”。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好学者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心肠,是从做人的角度说的;头脑,是从学术的角度说的。学术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学者的推动。只有心肠而没有头脑,固然能稳当地写出一些“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来,但对文化的丰富却无益。优秀的学者必须有头脑,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无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我不否认“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一种形式,但我坚信:文章无法!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的满分作文佳作,它生动的体现了高考“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要求。 此文不赞同命题中的价值取向(“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认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作法和人生追求,不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这不是刻意而为的“唱反调”,相反,充分体现了这位考生的胆量与见识。这是因为,命题所称颂的是一种“完美”,一种“理想境界”;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许多事,总是平平淡淡的,既无“凤”、无“猪”,也无“豹”可言。作者仅仅是“实话实说”而已。

再者,此文是“规范”的议论文(即作者所笑称的“何氏八股”),分论点之间层层递进,由作文说到教育,再到文化和整个人类精神文明,不断拓展、深入,把为什么“文章无法”的原因阐述得明白透彻。

第13篇:从分数的本质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分数的本质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数学教育热点问

题系列访谈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改变,新的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重新审视小学数学的内容及其本质。小学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哪些概念特别重要?为什么重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

和史宁中教授进行了畅谈。

问:新时期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养。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这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话题。史教授,作为关注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应用数学家、教育家,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史教授:我们先从分数的数学含义谈起。就整个中小学数学来说,分数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有理数出现的一种数,它能和其他的数一样参与运算;另一个是以比的形式出现的数。而后者是小学分数教学的重点。因此,最重要的分数应该是真分数,它代表一个事物或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其本质在于它的无量纲性。比如,盘子的1/2与足球场的1/2,它们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在讨沦分数时又是等价。

但是,对于“等价”的使用一定要慎重,特别是对于与“记数”有关的事物。

问:分数有时也表示成百分数,二者是等价的,但又有区别?您认为应该如

何理解这个区别?

史教授:以1/2为例。在通常情况下,1/2=50%,二者是等价的,但是,二者的意义并非完全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真正等价。如投篮球,连续投30次投中15次,与投2次投中1次,这两种情况的命中率虽然都是50%,但是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的命中率显得更稳定一些,而后者可能是偶然的。

问:我们注意到,分数有比的含义。您如何看待这里的比与数学上的比以及现

实生活中的比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史教授:1/2虽然等于1:2,但二者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在小学数学中,对于以比例形式出现的分数,在计算加法时更要十分慎重,有时候用加法计算后的结果可能与原意不符。比如,甲乙两个队踢足球,第一场2:3,第二场1:2,如何描述总的结果呢?如果用分数加法计算,结果为2/3+1/2=7/6,这

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处理分数的加法,有时候需要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对于上述的这个例子2+1/3+2还是比较较合理的。

下面的例子更为明显:在某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试验人员对一批患者进行了疗效跟踪调查。其中,男性患者50 名,有疗效的23人;女性患者50人,有

疗效的27人。此时,男性有效率为46%,女性的有效率为54%。现在需要描述

总体疗效,总的有效率只能是50%。

在小学数学统计内容的教学中,可能会涉及像上例这样的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了解数的运算,还需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解数的本质和运算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时,教师应当思考其中是否有合理的成分,是否有生活的背紧,而不能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怪想法”。

问:分数的无量纲性是国内外首次出现的新观点,您能否进一步说明一下它的

重要性?

史教授: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能够把事物的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成可比的状态。这一点,有时候对于数学活动,特别是对于数学建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个小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与一个大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可比的。但是,一旦转换成人均GDP而得到GDP指数或者恩格尔系数,就可以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了。

(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人均 GDP是衡量—个阔家富有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也用GDP指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人之比。对—个国家而言, 这个国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就越高;反之,这

个国家越富,其恩格尔系数就越低)

问:从分数的无量纲性,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小学分数教与学的侧重点。那么,就整个小学数学而言,您认为,小学数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或者说,小

学数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史教授:现代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度量和非度量。在小学数学中,数是度量的基础,而图形是非度量的具体体现。对于数而言,重要的在于对数的本质的理解和感觉(即《标准》上所讲的“数感”)。我理解,数的本质是“多与少”或者“大

与小”,从而过渡到数的顺序。

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动物的感知。比如说—条狗,它可能敢与一匹狼争斗,但如果有两匹狼它就会害怕,如果面对一群狼它就会逃跑。这说明动物也知道“多与少”。我曾经查过一本书,书上的故事说明动物有明确的“多与少”的感知。1938年出版的《数:科学的语言》(丹齐克著,苏仲湘译) 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只乌鸦在一家庄园的望楼顶上建厂个鸟巢,庄园主对此很生气,决心杀死这只乌鸦。可是,每当庄园主走进望楼,乌鸦就离巢而去,直到庄园主走出望楼才回巢。庄园主想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个朋友, 两人一起进去,然后走出一人,希望留下一个人去杀乌鸦,但是乌鸦并没有上当问巢。后来是三人进去两人出来,四人进去三人出来,依然如故。直到五人进去四人出来,乌鸦才分辨不清,回巢了。这说明乌鸦关于数的悟性至少可以分辨到4或5。那么,如果人不会数数的话,能辨别到几呢?后来我请教儿童发展心理专业的老师,他们说有实验表明,人也只能辨别到4或5。由此可以推断,在数学方面,发明了计数之后,

人类才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差异。

有了“多少”这一概念,人类才能理解“有序”、“后继数”等概念。从l开始,

借助“后继数”,便形成了自然数系; 通过自然数的四则运算,形成了有理数系;通过有理数的代数运算,最终形成了实数系。诉以,“多少”的概念,以及由其自然产生而不是通过运算产生的自然数,才是数学最本质的概念,也是小学数学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就成为小学低学段数学教学的重点。教会孩子对“数”的感悟, 建立起关于数的直觉、形的直观,对于孩子未来的发

展非常重要。

问: 东北师大也有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作为大学校长,您如何看待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除上面所说的需要感悟数学本质、重新审视小学数学的核心

内容之外,还有哪些东西更重要?

史教授: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给他们以智慧。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是要感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本质,二是要感悟教学工作的本质,不断地反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之所以用“感悟”这个词,就是说,有许多能力不是仅仅通过学习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反思,这是—种感悟,只可意会而很难言传。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就可能娴熟地

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访谈者的感想: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不掌握,你就很难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作为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感悟、反思和体验已有的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是找到并真正感悟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那些核心内容,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与他人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才能不断加速自己的专业化进程。

现在的一些数学课,特别是公开课,往往冠以“开放教学”的名头,然而却不是为学而设计的,而分明是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为教师的出彩、为教师的表演设计的。热闹的背后掩盖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空乏—一在似是而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除了热闹之外学生一无所获。小学数学教育从来就应当拒绝赶时髦、追流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永远必须教给学生明确的数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有理有据的思维习惯。

案例二:一个幽默的数学故事

这是一个并不算太新奇的数学故事。—日,教师为测学生的智商出了一题:树上有十只鸟,有人开枪打死了一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学生答案之丰富,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从一只到十只都有,而他们反问教师的问题 是让人瞠口结舌:有没有一枪二鸟,有没有耳聋的鸟,有没有用无声手枪。有没有怀孕在肚子里的小鸟,有没有不怕死的鸟……在相当多的人的眼里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学生——敢于质疑、具有独特的思维。

反思二::追求数学之“善”——教给学生合情合理的数学

最合乎情理的答案(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古怪稀奇的想法,可悲的是这样的数学教育似乎很流行,很受欢迎,并被很多教师模仿。这个故事也许有一定的虚构,多少有点夸张,但却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小学

数学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错误倾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等同于培养学生刁钻离奇的思维。但作为数学教师要十分的清醒:我们所教授的是数学,而不是脑筋急转弯;我们所面对的是活泼纯真的少年儿童,而不是在

培养有着奇思妙想的侦探小说家。

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发展,社会需要的绝大多数人才永远是具有合情合理思维方式的人才。试想如果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刁钻古怪的思维和举动,那将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但书法上有一句话:出格必须先入格。数学教育同样如此,必须重视基础、发展基础,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合乎情理的数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符合情理的思维方式.再谈创新,惟有如此,才不是在建造空中楼阁。

反思三:追求数学之美——教给学生简洁好懂的数学

旧课程的繁、难、偏。旧是引发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数学课程改革也试图降低或删减旧教材中某然偏难、偏旧的东西。但事实上,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尤其是教师都普遍感觉到教材不是更易了而是更难了。难怪不少一线的教师都认为,新教材只适用于中上的学生。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过去有过之而无及。翻开各种版本的新数学教材,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显然教材的这种编排与本次课程改革的初衷是有点貌合神离,背道而驰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要为学生打牢这体操的基本功—一练就墓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或方式。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效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能对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进行,如果要求全体掌据,无疑是揠苗助长,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学数学应当教给学生相对简单好懂的数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使数学教育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是值得庆幸与自豪的。在滚滚课改浪潮中,我们努力学习各种新理念,不断地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式,汲取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丰富的教学新信息,有时让我们觉得有所获而豁然开朗,有时又让我们产生疑虑而茫然失措.但是数学就是数学,简洁、抽象、严密是数学学科的本质,正是她美之所在,也正是她能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哪种教学理念的引领,无论选用哪种课程标准、哪种版本的教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始终应该坚守数学教育的底线:以人为本,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教学,在坚持发扬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双基,注重思维训练、注重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再来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做到洋为中用。万丈搞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何谈创新,何谈发展。

第14篇: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处理方法

生产科

1、存在问题:二1 12040胶带顺槽沿空掘巷,顶板破碎,特别是过钻场期间,易片易冒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过钻场期间提前变更棚距、放小炮、打设管缝锚杆,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存在问题:二1 12150胶带底板巷

1、当一8煤在巷道顶部时,易造成顶板破碎;

2、敲帮问顶不彻底,易片、冒伤人

防范措施:

1、当一8煤在距巷道顶板小于0.5m时,则把此岩柱放下;

2、如大于0.5m时,加强敲帮问顶、及时临时支护

3、存在问题:二112140胶带底板巷

1、现正头为砂质泥岩,岩性破碎;

2、当一8煤在巷道顶部时,易造成顶板破碎。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锚网紧跟正头;

2、按照标准画轮廓线,多打眼,少装药;

3、及时初喷,及时掌握一8煤位臵,当顶板破碎严重时要进行套棚加固

4、存在问题:二1 12040轨道切眼掘进时顶为砂质泥岩,岩性差,易落矸伤人

防范措施:

1、加强敲帮问顶制度;

2、严格控制装药量,锚网紧跟正头;当伪顶厚度小于1m时,破伪顶掘进

5、存在问题:二2 11050胶带顺槽车场联巷敲帮问顶执行不彻底,易落矸伤人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6、存在问题:二211050胶带切眼

1、煤较薄(1.5m左右),放炮易崩倒棚;

2、易落矸伤人

防范措施:

1、正头退后第1-5棚顶部使用小圆木打设戗杆,防倒棚装臵使用符合规范,防棚崩到;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7、存在问题:二111080胶带顺槽

1、U型棚做钻场时,钻场内部第1棚距正巷U型棚间距大,致使此处顶部的背设无承担物,顶板来压后,容易造成该处顶部冒落;

2、顶帮片冒伤人

防范措施:

1、可以用12#3m的工字钢来做承担物,两 端用卡子固定,避免U型棚巷钻场口冒落;

2、避免拖砂质泥岩直接顶掘进;

3、切实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8、存在问题:二114020胶带顺槽

1、顶板破碎,易片冒;

2、回棚时如果加固不到位,老棚易推扭

防范措施:

1、放炮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多大眼少装药 或采取放小炮分次放炮的方法,放炮后;

2、放炮后先处理 顶部离层、活矸,确认安全后施工;

3、打设管缝锚杆或木钎子超前支护;

4、抬棚紧跟正头,顶部及两帮部背严背实;

5、经常观察顶板变化情况,若顶板确实破碎严重,无法施工时采取顶板超前注胶,待顶板稳定后再施工;

6、严格按照措施提前打设3路抬棚加固30m 综采队

隐患

1、12020工作面上下拐头自移大杆拉移时不打防倒柱或只打一根防倒柱。

采取措施:拉移自移大杆时必须提前在移动的自移大杆两侧分别打上2根防倒柱,防倒柱必须升死打牢并系防倒绳。

隐患

2、工作面架间流煤流矸,支架工背设不及时,造成支架顶部空顶,支架初撑力达不到要求。

采取措施:12020工作面架间流煤流矸时及时背设,支架工要不断检查并处理。

隐患

3、12020上下巷点柱压弯的比较多,更换的可缩型点杆卡缆紧固不到位。

采取措施:把压弯的点杆及时更换成可缩型点杆,把可缩型点杆卡缆螺丝紧固到位。

隐患

4、12020绞车坡部分地滚被淤泥掩埋不转动或转动不灵敏。

采取措施:对绞车坡设专人管理,及时清挖淤泥,保证地滚转动灵敏。

隐患

5、12020绞车坡挡车梯落不到位或偏离道心。采取措施:对绞车坡设专人管理,调整吊桶配重及挡车梯偏差。

隐患

6、工作面上下巷单体支柱卸液漏液,初撑力达不到要求。

采取措施:每班接班及交班对上下巷单体支柱重新补液一遍,班中及时检查,发现卸液柱及时更换单体柱。

隐患

7、工作面上下巷单体支柱个别不及时系防倒绳。采取措施:每班接班及交班对上下巷单体支柱防倒绳情况检查,发现没有系防倒绳应及时绑上。

采煤队

1、上巷拉跑道和转载机时,链条崩断易伤人。防范措施:人员撤离安全距离可预防

2、打钻时煤墙片帮易伤人。

防范措施:敲帮问顶、捣掉活矸可预防

3、上、下巷移抬棚拉自移大杆倾倒易伤人。防范措施:打好防身柱、配合好可预防

4、上巷转载机拱桥下清煤易伤人。

防范措施:经常检查拱桥处连接螺丝,打好柱子可预防

掘一队

一、作业地点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14020胶带顺槽:

(1)联络巷内地坪底鼓,影响防突风门正常开关。 (2)巷道内多处36U型钢棚棚梁压弯、压断且淋水大。 (3)14020胶带顺槽属于沿空掘巷,在重大安全隐患自查中发现巷道内温度高气体异常。

整改措施:

(1)对联络巷地坪重新破除并进行卧底,原地坪更换为铺设地砖,使防突风门恢复正常开关;

(2)先使用彩条布将巷道内淋水引至帮部,减少职工施工困难,再使用废旧风筒搭棚引水,将顶部淋水改引至帮部顺水沟自流至泵坑排出;然后对巷道内压弯、压断的36U型钢棚全部替换并打设点杆,在修棚段加打单体柱或临时点杆,确保支撑有力

(3)已报告矿上要求安装一氧化碳探头。

2、12040胶带顺槽

(1)12040胶带顺槽需打设点杆加强对36U型钢棚支护。 (2)12040胶带顺槽属于沿空掘巷,在重大安全隐患自查中发现巷道内温度高气体异常。

整改措施:

(1)12040胶带顺槽巷道内打设工字钢点杆加强支护。 (2)已报告矿上要求安装一氧化碳探头。

二、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管理

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对员工队伍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员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方,坚持岗前培训凡是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做到全方位、全过程抓薄弱环节、盯关键部位,解决生产环节关键问题做到了不图形式、不走过场。

三、加大对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管理

1、建立危险源的辨识。

2、在开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3、对存在的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按专项施工方案并对职工进行学习、讲解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技术要领。

4、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关措施,做到提前预防。

5、群检员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危险部位作业进行旁站、对旁站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整改处理。

掘二队 掘三队

安全隐患:14020胶带顺槽及底排巷: (1)绞车坡坡度大,而且距离长; (2)巷道属于沿空掘巷,正头水大; (3)正头顶板已破碎,有离层现象。 (4)水仓内淤煤较多。

整改办法:14020胶带顺槽及底排巷 (1)加强绞车坡管理,电工和绞车工在接班时,要对绞车进行认真检查,包括信号、开关、钢丝绳有无断丝、钩头是否完好,一坡三挡设施、制动装臵等,等全部检查完毕并保证全部完好时才能开动绞车;(2)认真学习防治水措施,工作上跟生产科、地测科多交流,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工作面水能及时排出;(3)加强正头顶板管理工作,放炮后敲帮问顶,及时上梁,背好顶,严禁空顶、空帮;(4)开泵人员和验收员定期检查水仓情况,有淤煤时,及时清理,保证西区能正常生产。

安全隐患:11100工作面下巷 (1)正头锚杆没有及时打设。

(2)巷道设备多,有的电缆悬挂不符合要求,离地面较近。

(3)绞车、溜子、皮带机尾点杆有些出现松动。 整改办法:11100工作面下巷

(1)认真学习作业规程,按规程要求施工,锚杆一定要紧跟正头,严禁滞后,加强正头支护,跟班队长、验收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督促每件工作落实到实处(2)机电队长要对整个巷道的机电标准化方面给班长下达任务,搞好质量标准化,要根据公司质量标准化的文件要求,规范地吊挂电缆,管理机电设备等(3)电工和各设备工要时常检查各设备的点杆状况,发现松动时,及时加固。

开一队 存在问题:

1、11050轨道正头顶板正压力大。整改措施:前探梁架装链条,确保前探梁本质安全。 存在问题:

2、11050轨道钻场,锚索梁松动。整改措施:定时定期专人检查,及时胀紧。

存在问题:

3、11050胶带联巷下坡扒矸机需加强稳定。整改措施:在地锚和卡轨器基础上加打4根呛子,确保扒矸机下坡使用时不上下移动。

存在问题:

4、11050胶带联巷绞车配合扒矸机使用时避免绞车运行时撞坏扒矸机。

整改措施:绞车配合扒矸机使用时,测量好绞车绳下放位臵,并在绳上做上记号,在有人打停车信号的同时,确保胶车停放位臵,避免绞车运行时撞坏扒矸机。

开二队

11080工作面胶带顺槽存在问题

1、正头顶板不好,容易掉碴伤人.采取措施:加强敲帮问顶制度,及时锚网控制顶板。

2、前探梁挂钩松动,容易掉梁伤人。

采取措施:前探梁挂钩加工合格,挂钩螺母上紧上牢,严禁前探梁松动。

3、挖柱窝期间,肩部煤墙容易片帮砸人。

采取措施:上梁后采取小圆木戗帮+金属网+荆芭进行临时护帮处理,防止片帮直接砸人。

4、36U型钢大面积不接顶容易造成局部冒顶事故。采取措施:支架背设必须靠帮接顶,班班检查,严禁软关门。

5、11080工作面胶带顺槽车场联巷口向里30m段绞车坡(2°坡),人工下车容易车撞伤人。

采取措施:必须严格使用小绞车进行下放及提升矿车,严禁人工推车。

6、开启设备期间,容易造成设备拉人事故。采取措施:开启设备前必须打信号进行联系,回信号后方可开启,无信号回应严禁开设备。

7、皮带尾清理回头煤期间,容易造成皮带滚筒伤人事故。

采取措施:皮带尾必须装防护网,清煤期间必须停机,并且与皮带司机联系好,防止清煤期间突然开机。

11采区中部车场存在问题

1、全岩巷道,放炮后顶部处理不好容易掉碴伤人。采取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放炮后进入窝面前及时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浮矸活石,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2、36U型钢大面积不接顶容易造成局部冒顶事故。采取措施:支架背设必须靠帮接顶,班班检查,严禁软关门。

3、岩巷架棚施工,放炮容易崩坏支架。

采取措施:支架用小圆木在底、帮、肩、顶进行加固,卡缆螺丝上紧上牢,连扳棚棚连设,并成一直线。

4、耙矸机耙矸期间钢丝绳甩人伤人。

采取措施:严禁在耙矸机运行范围内行人、作业。如需过人耙矸机必须停机,联系好后方可过人。

5、耙矸机漏斗下推车时钢丝绳容易伤人。

采取措施:漏斗下推车时,耙矸机必须停机。严禁耙矸机运行期间或没停稳情况下进行漏斗下推车。

6、两辆及以上矿车同时推运期间,容易造成矿车撞人事故。

采取措施:两辆矿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后面推车人员精神集中,时刻注意前方车辆推运情况。

开三队

一、存在隐患:

1、设备按钮摆放集中,易误操作。

2、刮板输送机检修单人操作,设备运行过程中处理问题易发生意外。

3、皮带运行期间进行皮带尾清理易发生意外。

4、12区煤仓联络巷1#绞车提升安全设施不具备设臵条件,使用期间易发生意外。

二、处理办法:

1、在各设备按钮上贴标签,定期检查更换,保证字迹清晰,避免误操作。

2、刮板输送机检修期间必须有检修工或班组长现场监督,严禁设备运行期间处理问题。检修时开关必须关闭打到“零”位。

3、皮带尾加装防护网,运行期间人员严禁进入护网内进行清理。皮带尾发生积煤(矸)时,必须停机清理。

4、根据现场情况加装临时挡车设臵,保证绞车坡提升安全。

综采预备队

1、隐患内容:回棚时顶板易掉碴、流煤。

对应措施:回棚前使用单体柱+道木或π型梁支护顶板。

2、隐患内容:卸U型钢棚卡缆螺帽易崩飞。对应措施:螺帽前方30°范围严禁站人。

3、隐患内容:单体柱压力达不到7MPA以上。对应措施:单体柱底部垫煤袋、方木。

4、隐患内容:架设的工字钢梁易推棚。对应措施:每棚打设4根撑木。

5、隐患内容:顶部托煤压力较大,工字钢棚下沉量大。对应措施:工字钢棚梁下打设三路抬棚。

6、隐患内容:风水管路容易脱节。对应措施:每班进行巡查。

7、隐患内容:U型棚肩窝易片帮、流煤。对应措施:使用单体柱+半圆木进行支护。

8、隐患内容:积煤较多通风断面不足。对应措施:每班及时清理积煤,压架口先卧底5m,保证巷高2.4m。

9、隐患内容:帮部容易出现鼓包。

对应措施:帮部串杆成对使用,间距不大于0.3m

10、隐患内容:矿车掉道容易发生。对应措施:一坡三档齐全。

11、隐患内容:矿车跑车容易发生。对应措施:钢丝绳断丝率符合标准

12、隐患内容:绞车不稳固。

对应措施:绞车地锚和四压两戗齐全。

13、隐患内容:卡缆掉落易砸伤

对应措施:拆除卡缆螺帽后及时拆除巷道内一侧的卡缆。

14、隐患内容:中腰线及扭矩容易偏。

对应措施:中腰线交接班,严格按照中腰线施工。

抽探队

1、钻机压车柱松动,经常检查可预防

2、防喷装臵必须严密不漏,螺丝上紧可预防冲孔时喷孔伤人

3、抽放管路和煤水导流管连接不严会造成负压流失抽放效果不佳,安装到位可预防

4、沙箱灭火器齐备,着火、有害气体增加时可用消防设施

5、现场必须有安全确认牌版及打钻现场记录牌版,可以随时有效记录现场打钻情况,

6、打钻现场文明卫生及管线吊挂,必须整齐吊挂,预防正头打钻片帮时有避灾通道。

钻探队

一、存在问题:

1、抽放管路漏气

2、高压管路吊挂不整齐

3、集气箱有积水

二、解决方法:

1、针对抽放管路漏气现象,我队组织专人进行管路维护,每班都有人进行巡逻,如发现漏气现象,及时封堵。

2、按质量标准化要求,横平竖直吊挂正人,并派专人进行验收。

3、组织放水人员定期检查集气箱积水,及时放水。

皮带队

1、清理皮带下方积煤易发生人身事故,停机处理可预防

2、巡回检查设备转动部位易发生人身事故,保持安全距离可预防。

3、皮带接头发生开裂断带伤人,停机处理可预防

4、皮带转动和传动部位易夹伤,防护装臵齐全有效可预防

5、电器设备触电伤人,保证完好不接触可预防

6、电器火灾烧伤,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可预防。

通风区

一、瓦斯检查

1、目标: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工作

2、隐患:

局部较高、较深地点瓦斯检查不到位

3、解决方案:

为了加强局部地点的瓦斯检查工作,购进了专门的瓦斯手杖,巷道冒顶区域或巷道较高的地方都能检测到位。

二、局部通风管理

1、目标:局扇、风筒

2、隐患:

(1)我矿局部通风中存在个别局扇消音器损坏,噪音较大问题;

(2)掘进头面正头风筒吊挂乱、破口较多; (3)正头风筒续接不到位、煤巷经常出现用荆笆遮挡风筒口等隐患。

3、解决方案:

(1)加强局扇检修工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做到每半年将局扇升井检修一次,凡是消音器有故障的及时更换。

(2)掘进队放炮前将必须将正头3节风筒更换为烂风筒,放炮后再将烂风筒更换为好风筒,同时,通风区风筒工加强各头面的风筒管理及维护工作。 (3)各区队必须做好正头洒水降尘工作,保证煤尘不飞扬,另外,凡是瓦检员检查到用荆笆遮挡风筒的,及时向通风科汇报,由通风科进行处罚。

二、通风设施管理

1、目标:风门、溜子道

2、隐患:

(1)我矿构筑的风门现在存在问题为风门门板门缝漏风,

(2)墙体周边受压出现空缝导致漏风; (3)溜子道挡板在溜子停机时漏风等问题。

3、解决方案:

(1)针对风门门缝漏风问题,专门购进了玻璃胶进行堵漏。

(2)门体受压及地理因素导致的风门墙体及周边漏风我们采取的是在风门墙体漏风处灌注聚氨酯进行充填堵漏,然后再在墙体四周喷浆。

(3)计划将现有的溜子道挡板全部更换为气动溜子道挡板,现正在试验。

三、防尘方面

1、目标:煤巷防尘、岩巷防尘、打钻防尘

2、隐患:

(1)井下煤巷工作面掘进头煤尘大; (2)开掘进头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岩尘大; (3)打钻过程中出现粉尘、煤尘飞扬,

3、解决方案:

(1)我矿针对煤巷进行了巷帮深孔注水,正头浅孔注水的控制方法,结合巷内净化水幕对巷道内的煤粉尘进行有效控制。

(2)针对岩巷岩尘飞扬我矿采用了除尘风机负压抽出式除尘结合泡沫除尘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岩巷的粉尘进行控制。

(3)打钻过程中的煤尘问题我矿设计加工了孔口除尘器和煤水分离器,对打钻过程中钻孔内喷出的煤尘进行有效控制。

四、井下隔爆设施

1、目标:井下隔爆设施

2、隐患:

井下主要巷道、采掘头面隔爆设施安设不到位

3、解决方案:

(1)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安设主要隔爆设施,采掘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按规定安设辅助隔爆设施,爆破材料库要安设隔爆岩粉棚,以保证在受灾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起到控灾作用。

机运队

1、11区料车、绞车急停急开不安全。

防范措施:开车时按章操作可预防。 2.地面矸石山外来人员多,物料易丢失 防范措施:矿上安排保卫科管理可预防

机电区

1、2#变电所地鼓,顶板离层,造成砸伤设备或电缆等隐患。防范措施:及时处理,挂网锚固。

2、大巷风水管路垫子老化造成跑风、跑水。防范措施:发现跑冒滴漏及时更换衬垫。

3、锅炉房炉膛出灰。炉渣温度高烫伤手脚。

防范措施: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使用专用工具、钩耙。

4、机修厂电焊弧光刺眼。防范措施:加设护板罩。

5、机厂龙门吊起吊设备,可能引起脱钩,砸伤设备或人员。防范措施:每次起吊前,检查老钩及吊挂钢丝绳是否牢靠。

6、主副井筒掉杂物损伤井筒电缆。防范措施:及时清理井筒杂物。

7、水仓水含煤泥多,造成水仓积水体积小,造排水泵磨损等隐患。

防范措施:工作面设水池或加大净化药量,使煤泥沉淀速度加快。

8、乏风氧化站检修时蒸汽排放不净,防止余热气伤人。防范措施:外排阀门打开不关闭,或降温后再处理。

监测队

安全隐患危险源:

1、井下施工现场监测传感器吊挂位臵不标准,会影响监 测环境参数的准确性。

2、监测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得不到很好的防护,造成 监测电缆破皮,甚至监测信号中断。

3、监测系统中各机电设备不完好性、失爆等现象。

4、要求工作面瓦斯超限断电灵敏可靠。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监测对巡检人员、职能科室下井人员对现场监督指导 施工区队探头管理人员加强对监控系统传感器标准吊挂与日常管理。

2、放炮撤出监测传感器,施工时对监测线进行现场保护。

3、监测对维修人员加强现场机电设备的巡检与维护,严 禁出现失暴现象。

4、加强瓦斯传感器管理,严格执行井下现场断电试验,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安全隐患。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

安全隐患危险源

1、未根据井下巷道进度更新定位分站,人员定位会出现盲区。

2、人员定位分站故障,不能有效的进行定位数据接受,致使人员漏检定位不准。

3、下井人员定位卡电池没电,导致定位卡失效不能正常定位与考勤。

4、部分人员信息更新不及时,下井人员调动未来改人员定位系统人员信息。

5、人员定位系统中各机电设备不完好性、失暴等现象。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监测队要及时根据井下工作面、掘进巷道的施工进度更新人员定位系统定位接收分站。

2、监测队巡检人员加强对井上下人员定位系统各设备进行安全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定位卡携带人员,经常观察自己定位卡的电源指示,发现电池没电及时到监测队进行维修。

4、各个下井部门人员变动要及时把信息报送监测对更改定位卡人员信息,防止信息出错考勤不准。

5、监测队维修人员加强现场机电设备的巡检与维护,严禁出现失暴现象。

第15篇:5本质

2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包含的要点是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社会公正、公平、公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是()。

A、毛泽东B、陈云C、刘少奇D、朱德

23、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D、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3、(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惟一途径;(1.5分)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手段;(1.5分)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1.5分)

(4)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1.5分)

31、“发展才是硬道理”。

正确。(1分)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1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分)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2分)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分)

第16篇:企业文化本质

企业文化 第一文 一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中所形成的企业多数成员价值标准和所共同

遵循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二 企业文化构成 第一层面精神文化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一核心价值观 二理念 三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五典礼仪式 第二层面制度文化 一一般制度 二特殊制度 第三层面物质文化 一产品 二企业名称企业风貌标识标准色厂歌 二 企业文化构成 第一层面精神文化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一核心价值观 二经营管理具体领域理念 三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五典礼仪式 一核心价值观 1企业核心价值观精神价值 2企业经营管理哲学 3企业精神生命价值 4企业使命存在的价值 5愿景共同价值 1企业核心价值观精神价值 1企业价值观含义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管 理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2企业价值观构成 ① 利润价值观 ② 对员工自身价值实现方面的价值观 ③ 企业互利社会价值观 案例同仁堂核心价值观 可以养生可以济世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价值观的层次 1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2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一个基于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观的社会在文化 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这样的社会在经济上也是缺乏 效率的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增进不会 对我们的福利增加产生好处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获得者剑桥大学美籍印裔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 3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兰德公司20年跟踪了500家大公司最后发现其中100 年不衰的企业共同特点有超越利润的指标具体为遵 循上述三原则 2企业经营管理哲学 1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含义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是指 企业家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受时代精 神影响 2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构成 ① 对待经营管理的态度体系 ② 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行为方式 案例海尔的经营管理哲学 态度体系真诚服务到永远 行为方式快鱼吃慢鱼斜坡球理论 狼来了怎么办 二 企业文化构成 3企业精神 1企业精神含义企业精神是指为企业多数成员共 同认可的并能够指导员工行为的理念或价值取向 2企业精神构成 构成 精神理念价值取向 案例东亚毛纺厂 做事人若不做事生之何意 人若只做自私之事生之何意 人若不为大众做事生之何意 人若只为名利做事生之何意 若无事做要我做什么 若无艰难事做要我做什么 若不效忠国家要我做什么 4企业使命存在的价值 1企业使命的含义企业使命的含义是指企业存在的 价值 2企业使命的构成 ① 对顾客的价值 ② 对股东的价值 ③ 对代理人的价值 ④ 对员工的价值 ⑤ 对社会的价值 思考企业有五大利益相关者 顾客员工股东代理人社会 五大利益相关者形成价值共识企业才能无内耗 而强凝聚不分心而有追求 案例 华为公司使命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 体 万向公司使命 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 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 5愿景共同价值 1企业愿景的含义企业愿景是指一个长远的 对于企业和全体员工都有很大价值的目标 这个目标值得员工竭尽全力为之奋斗 2企业愿景的作用 ① 凝聚全体员工精神和力量 ② 激发员工为之奋斗 案例 北大纵横公司愿景 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企业 博士伦公司愿景 在世界的眼里博士伦将名列第一 思考 1每一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想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 的事 2组织的目的必须承载着这些意义与价值 3团队成员必须认识到他们的目的是一个更大的愿景中的一部分 4团队成员必须认识到他们只有合作才能实现 愿景和达到目的 5组织的发展成就了个人的幸福 二经营管理具体领域的理念 1经营管理具体领域理念的含义经营管理具 体领域的理念是指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

营管理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具体关领域的理 念如管理理念营销理念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安全理念等 2经营管理集体领域理念的构成 战略理念营销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人 力资源管理理念发展理念环境理念成本理

念质量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利益理 念交往理念等 三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1道德标准的含义道德标准是指导企业和员工在处理与各方面干系人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2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作用 ①控制企业行为与社会发展一致 ②控制员工行为与干系人利益一致 案例 玫琳凯公司 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 同仁堂公司 弘扬德诚信三大优良传统 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1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含义典型人物与典型事 件是指能够承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的 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 2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的作用 1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是形象化的世界观 2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可供员工学习效仿 3典型人物的事迹和典型事件也可以称为是管理的 案例案例与真理最近案例 鞍钢宪法大庆大寨平型关大捷孟泰王进喜 海尔首问制录像资料 五典礼仪式 1 典礼仪式的含义典礼仪式是指企业在经营 管理活动中的程式化的经常化的管理活动形 式 2 典礼仪式的作用用活动成在企业精神固 化员工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案例之一海尔6S大脚印 案例之二好样的勋章 第二层面制度文化 一一般制度 二特殊制度 第三层面物质文化 一产品 二企业名称企业风貌标识标准色厂歌 鉴于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第二和第三层面就必介绍了 案例分享 白沙集团企业文化 一白沙理念 一 白沙的使命与追求 用智慧科技和文化的力量使白沙集团在这个充满争议的行业成长为令 人尊敬的四满意企业 消费者满意--------用精细化的服务通过品牌使消费者获得愉悦 政府满意-----------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政府排忧解难 合作伙伴满意-----共生双赢和谐发展 员工满意-----------为给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以实惠舞台和未来 二 白沙的核心价值观 三个A级能力 3A 学习凝聚创新 学习Ability on Learning 海纳百川厚积薄发白沙人以博大的胸怀 接受一切先进的知识和经验点的积累持续改进不断超越 凝聚Ability on Unity 天地人和 上下同欲白沙对外奉行共生双 赢和谐发展对内倡导员工与企业心手相牵同舟共济使企业成为坚不可摧 的金刚石组织 创新Abiity on Innovation与时俱进创新每天把握时代脉搏引 领时代潮流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明天比今天做的好 二 HOT有质量的热情 H----人性化的设计Humanity Design 沟通听求真求善换位思考完工汇报异常反馈不仅提出问题更 要解决问题 培训推行教练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 简明快捷80∕20原则驭繁就简的思维方式通达的预警系统宽道窄 距的扁平式结构 职业化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做一个让组织和团队放心的人 O---- 有序Order

法理情从情理法走向法理情从混沌走向有序 简约集约责任明确程序简洁处理问题干净利落 自信从容整合资源有条不紊不大无准备之仗 T----企业目标Target 长寿的企业经营长寿企业

长寿的品牌打造强势品牌 常受的白沙人不仅活着还要快乐地生活 三白沙形象规范 一VIS视觉识别体系 徽标释义千年的白沙古井优雅高贵的白天鹤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二企业形象员工队伍 长烟企业形象代表职责定位 长烟企业形象代表指导思想 长烟企业形象代表选拔要求 三企业形象主题歌《我心飞翔》 四企业广告 四白沙职业规范 一职业化的白沙人 二白沙行为准则 五飞翔文化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品牌价值 品牌内涵 品牌建设 品牌之本 品牌之魂 六鹤文化 自信 稳健 合作 和谐共生 文化渊源----井 第二化 第一节 推进企业文化的传统范式 一 提出理念与价值观 一提出理念与价值观 二找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人物和事件 三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 物和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 价值观培训 典型行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虚 的理念变为形象好理解变为接受 影响其他人 将优秀行为制度化强迫人接受 由精神到制度化到行为方式形成 二 找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人物和事件 一 英雄和典型事件是形象化的企业价值观 二 以师正人以师教人 三 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 物和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

一 价值观培训 二 典型行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虚 的理念变为形象好理解变为接受影响 其他人 三 将优秀行为制度化强迫人接受 四 由精神到制度化到行为方式形成 第二节 案例管理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案例分享 案例 润物细无声 案例分析 大多数员工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共 同的行为方式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标 志 案例分析 1案例管理法机制 人民战争 2宣讲案例机制 自己教育自己 3狼机制 负激励 4羊机制 正激励 5轮值班长机制 同理心赛马 6红黄旗机制 竞争 7道场机制 场 案例分析 案例管理法简介 案例管理法 案例管理法是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沿着问题产生的原因责任人和解决问题方法的三 段模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编写管理案例并将其 做为载体推进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实战型管理模 式 案例管理法是江广营先生原创 江广营哲学家强势文化文化场理论创始人当代中 国最著名的实战派管理大师 案例管理法机制 案例管理法评价 一管理深处是哲学管理深处是人性 二破译达芬奇的密码 三道家思想的精髓帝王术宗教传播 和成功企业推进文化的秘笈 四大道至简 第五单元 企业文化探索 一 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制度和制度化 二制度的功能 三制度建设 1制度的建设要体现控制和激励双重功能 2制度建设注意系统性 3执行中强化员工的行为 二 ISO9000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ISO9000制度文化的经典 二客户为中心领导的作用流程控 制可追溯持续改善是管理文化 的精髓 三引以为训的案例 四科学认识ISO9000 三 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五项修练包括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团体学习5统思考景 二学习型组织以人为中心以创新为目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学习型组织 四建设途径 四 CI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CI是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 的简称 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三个要素构成 1企业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 2企业行为识别B IBehavior Identity 3企业视觉识别1CI

VI

Visual Identity 说明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CI战略建立在行为科学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之上 五 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华文化本为的研究 一 中国文化的特点 1强大的包容力 2重视天人关系 3强调伦理道德 4追求自然之道 5注重中庸之道 6维护君主权威 7学而优则仕 8宗教影响不强 五 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华文化本为的研究 二 中国文化的本位研究 1父本位 8农本位 2夫本位 9人本位 3官本位 10仕本位 4君本位 11集体本位 5师本位 12土本位 6祖宗本位 13对称本为 7古本位 14平衡本位 五 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华文化本为的研究 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1西方文化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2中国文化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3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为其根本精神的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六 企业文化在管理系统中的定位 管理三大系统 七 企业文化运作的机制 八 文化如何落地问题探讨 一 文化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 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 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十六大报告》 二 三个代表 三 八荣八耻 羊的 机制 狼的 机制 红黄旗 机制 轮值班长 机制 案例 管理法 道场 机制 演讲案例 机制 文化场 文化场 文化场 文化场 超我 本我 自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超我 自我 本我 超我 自我 本我 建设企业文化 重建主导价值观 重塑超我 让人们走向奉献 建立弹性的激励机制满足 人合理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将人们行为引向组织目标 建立刚性的制度约束本我中 伤害他人组织社会的为 将人们行为引向组织标 本我与超我并重制度与文化结合的管理模式 组织目标 权责体系 事 人 文 化 文 化 流 程 流 程 超我 本我 自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超我 自我 本我 超我 自我 本我 建设企业文化 重建主导价值观 重塑超我 让人们走向奉献 建立弹性的激励机制满足 人合理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将人们行为引向组织目标 建立刚性的制度约束本我中 伤害他人组织社会的为 将人们行为引向组织标 本我与超我并重制度与文化结合的管理模式 组织目标

第17篇:本质安全

安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教育的施行,可以看成是一个“外推力”,受教育的个体是否会发生行为的改变,要看这个“外推力”,并经过自我消化和吸收,就会产生一个内在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会促使个体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发生改变,所以,安全教育是一个外在的作用过程。安全教育的作用如

何,则取决于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安全育人的形式。我们应该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层次,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科学的教育形式。

一、理性灌输法

主要由施教者将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向受教育者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引导职工理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的目标;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理性灌输,来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员工不仅仅知道怎样去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教育方法的优点是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理论性,能一次对多人进行教育并且能降低教育成本。其缺点是理论性过强,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采用这种教育方法时,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并尽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感性知识相结合,在形式上多采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二、情感启迪法

在安全教育中,必须注意“情”,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员工,要让员工感受到你是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关心。即使是批评人,也要顾于情,达于理。情感启迪法的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其方式可以是个别谈心、交心,工作中善意的提醒,以充分的依据来证实他的所作所为之不妥,以及采用外围方式,利用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亲友情等,安全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活动熏陶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这一类教学方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其形式丰富多彩:一是活动类。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在职工中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不伤害”活动;“危险预知训练”活动以及“安全月”、“安全周”活动等。二是表演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文艺汇演,“安全在我心中”演讲会,安全生产书法、漫画、摄影展,安全教育故事会等。三是竞赛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等。四是参观类。组织各种参观学习活动,如到兄弟企业去参观取经、参观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成果展览会等。

四、情景模拟法

单位通过生产事故预演等方式,让演习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建立类似于真实情景的局部环境,让演习者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五、言传身教法

在安全生产中,企业领导者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持久的安全生产局面。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树立榜样,实际上是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让员工明白领导的态度和要求。所以,企业应大张旗鼓地表彰安全生产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人人珍爱生命、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做好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风气。

六、氛围感染法

安全教育还应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文明、整洁、有秩序的作业环境,醒目的警示标志,让人看了心存暖意的宣传标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在向员工传递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等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暗示和约束作用。作业者受到良好环境和氛围的感染,会自愿地使自己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情绪和行为,不文明作业、违章作业等行为便受到约束。

七、期望激励法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下属的期望微妙地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业绩。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角色期待所产生的效应,正面激励员工的安全行为,弱化其不安全的行为。

安全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教育的形式千变万化。现实中,应根据人的性格、气质、身体素质、年龄、文化素养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科学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如:老工人经验丰富,但可塑性小,不易接受新东西,应侧重组织他们进行新成果展览等。青年人不够成熟,可塑性大,接受新知识快,但耐久性差,情绪起伏大,对他们必须强化培训,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安全表演、读书、竞赛、安全文艺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年青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形成安全行为。领导干部工作繁忙,安全教育应以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注重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为主。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引起思想的共鸣,这样外因才能通过内因的响应起作用,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安全教育效果才能持久。

第18篇: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机械设备本身所固有的安全,也是指一般水平操作者,即使发生人为的误操作,由于设备本身的安全措施,仍能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本质安全型(化)

本质安全型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外延,是指在一个人——机——环境系统内,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手段,使整个系统具有可靠的预防事故和失效保护机能,使设备达到即使操作者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本身发生故障时,仍能自动保障操作者及他人人身安全及设备本身不受破坏。

本质安全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个特定的人——机——环境系统内,三者组成有机整体。在一般作业场所属于本质安全的起重机械,而在石化作业场所就可能变成非本质安全的起重机械。本质安全型的实现一般可由人员本质安全化、设备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管理本质安全化四个方面组成。

本质安全型企业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该模型建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

事故致因理论

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比较出名的有:

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在50多年前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因果过程是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的缺点的原因,人的缺点是产生不安全行为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引起事故和伤害。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

博德(F.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1.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但直接原因不过是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一种表面的现象。如果只抓住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间接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压力、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等环境因素。

3.根本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就使得能够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出现。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入手。

多米诺骨牌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就好象一系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它引用了多

- 1 -

米诺效应的基本含义,认为事故的发生,就好象一连串垂直放置的骨牌,前一个倒下,引起后面的一个个倒下。当最后一个倒下,就意味着伤害结果发生。

最初,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沿着如下顺序发生、发展的:人体本身—按人的意志进行动作——潜在危险——发生事故——伤害。

这个顺序表明: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是人的本身素质,即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知识、意识、技能方面的问题等,按这种人的意志进行动作,即出现设计、制造、操作、维护错误;潜在危险,则是由个人的动作引起的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事故,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潜在危险就会引起事故发生;伤害,则是事故发生的结果。

后来,我国有关专家对此又做了一些修改,变为: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意外事件——伤亡。也就是说,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是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是这种原因造就了人。这里强调了社会和管理的作用,但却忽略了人本身的先天和后天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

根据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例如:尽一切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则伤害就不会发生。

当前,我国正在兴起的安全文化,其目的在于消除事故发生的背景原因,也就是要造就一个人人重视安全的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从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来解决安全问题。这样,无论从管理上、技术上都不会发生人为失误,从而以上三个环节都不存在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发生的问题。

人与物的交互连锁论

轨迹交叉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止和减少飞机飞行事故而兴起的事故判定技术及人机工程等,对后来的工业事故预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人的因素:遗传、环境、管理缺陷----不安全行为

-----事故 -----伤害

物的因素:设计、制造缺陷----- 不安全状态

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但是应该注意列,人与机器不同,人的行为受各有思想的支配,有较大的行为自由性。由于人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控制人的行为是件十分困难的工作。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避免事故。通过改进工艺,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装置,根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等等。但是,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完全地根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日本广泛以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作为指导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北川彻三从四个方面探讨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身原因体。④精神原因。认为从三个方面是事故的根本原因:①管理原因。②学校教育原因。③社会或历史原因。

本质安全

20世纪

六、七十年代以后,在国外的安全工作中比较强调实现生产条件、机械设备的安全,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为此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在安全工程中,我们把机械设备、物理环境等生产条件的安全称作本质安全(SubstanceSafety)。

本质安全本来是电气设备防爆的一种类型:“本质安全电路就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

全部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mJ, 即可燃气体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 当用本质安全来描述机械设备、物理环境等生产条件的安全时,在青岛贤司的《安全用语事典》中,把“操作人员在使用和操作电气装置或机械设备等的时候,这种装置或设备无论从结构方面,还是从性能、强度方面来看均不存在危险性部件,称之为本质安全。”

人们相信,只要实现了本质安全和产品安全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在这种安全观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严格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和精心的维修保养努力实现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和产品安全。物的因素的控制成为一个时期的安全工作的重点。本质安全和产品安全强调实现机械设备、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安全,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本质安全也是相对安全,属于可接受的危险。

“不存在危险性”的本质安全、产品安全并不存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实现了本质安全、产品安全,我们仍然需要小心谨慎。

人的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同时又是有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人的本质安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本质安全行为的员工可通俗的解释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即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具备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安全环境系统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结果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者。

“本质安全”理念的提出,符合企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和员工自身安全防护的需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预防,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是安全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本质安全和企业安全文化紧密相关,属安全管理的文化范畴,其实质内涵是实现人的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眼下,安全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各类事故依然频发,根本原因就在于安全文化的缺失。“临阵磨枪”也许能保得一时安全,却不能保障长治久安。对企业来说,安全文化的建立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安全生产活动则是第二位的,它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进程和质量的高低。

可喜的是,我们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举办了“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活动中,就明确提出了把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分侥幸、十分危险”,“事故猛于虎”,只有把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上,溶入企业的血液中,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中,固化于一言一行,企业的本质安全才能最终实现。

第19篇: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趋势)总结之六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趋势)总结之六时寒冰

“两个礼物,你要哪一个?”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都要!”

而很多成人则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然后选择一个,尽管你并没有给他限定“只能选一个”的条件,但他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了那个条件。

大道至简的思维,归根结底,就是重视常识,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思维。对趋势的判断亦然——当然,一些复杂的判断仅靠这一点是不行的。比如,我2008年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对2010年欧元大决战的推断,及今年3月对“欧元大决战具体时间——5月、决战过程——不会持续很久、决战目的——废欧元影响力而非致其于死地”等等的系列判断,及2008年对美元与黄金同步性特征的论断,需要借助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尽管如此,这些复杂的判断仍然离不开常识性思维。

常识性思维得出的判断,对于投资来说,足够用了。

2010年5月16日,我在《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中写道: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所谈及的板块所对应的个股,如今超过60%的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贵金属黄金,在滥发货币成为世界性选择的时候,必然走强。诚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有关黄金的未来趋势,

以后觉得有必要时会专门论述。

我为什么强调“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呢?诸如稀土、钽等等品种,一般与煤炭一起,被归为黑色金子之列。在国际金价走强的情况下,强势传导必然在次贵金属品种全线展开,原因是,这些次贵金属,比贵金属的黄金具有更大的一个优势:工业用途。

我们知道,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80%用在了首饰业上,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连10%都不到。而次贵金属很多都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品种,随便查询一下诸如稀土、钽这样的金属用途,你都会忍不住大吃一惊。因此,强势力量一旦传导到这个领域,工业价值+货币价值,其力度一定空前。

粮食同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更宝贵的资源。我将其与黄金一起,归到黄色的金子当中,原因即在此。

2008年10月,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强力看好黄金,并在博客中明确写了出来。但从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当时的农业是最不被看好的板块,而国际金价继续在上涨。但事实证明这种配置是符合市场趋势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黄金类股票价格大部分刚刚到达或超过我当时调仓的价格,个别的仍在下方,而粮食类尤其我数次强调的种子类品种,大部分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种调仓的原因同样是基于常识:国内的投资品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超前反映某种利好因素,黄金类股票在连续上涨6倍的情况下已经完全透支了随之而来的国际金价涨幅,二者之间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背离。

那么,粮食类尤其其核心种子板块为何如此强劲?

答案就在常识中。去年的干旱连着今年的洪水,甚至没有经历一个过渡期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而且今年的水灾几乎全在粮食主产区。不仅中国,全球的多个粮食主产国粮食减产。另外还有转基因种子肆虐因素,这是一个令人悲伤和忧虑的因素,简短的话无法说透……鉴于形势的变化,我延长了以粮食为核心的品种配置时间——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具体投资品的变化(而非大周期的变化),需要随机应变。比如,对于上证综指下限的判断,当股指期货推出后,在财经郎眼中,与郎咸平教授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我即做了调整。2319的前期低

点,与调整后的点位相差无几。

同样作为黑色金子的煤炭,在新周期中,连续受到发改委的价格管制,这种管制长期看会导致更大力度的反弹,但短期看,它会影响人们对煤价将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的预期,这种预期将使其力量的释放时间略微延长,而绝不能改变其突破方向。

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把握大趋势。关于新周期,我曾经连续写了多篇文章,并强调不要以短线客的心态来看新周期。2010年6月8日,我在《值得重视的周期转换》一文中写道:“在市场中充满恐惧与困惑的时候,我要说的是,尽管惯性的延续显得阴森可怖,但伴随着5月的渐行渐远,或许,更应该关注机会,以与新周期共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时候,市场中的气氛是何等的恐惧和黑暗。

鉴于货币的超发冲动难以抑制,以资源为主线的投资思路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当大盘在10%位置上下震荡的时候,许多此前博文中提及的资源品所对应的品种,大都走出了超过50%的强涨势(有关新周期的这种奇怪特点,我早在上半年的演讲中都已经做过详细分析)。

我需要再次强调,任何投资品都必须放在一个周期或区间内来分析才有意义,因此,我此前写的周期分析问题,都特别重视时间坐标,离开了时间坐标的判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是一个从实战走出来的趋势研究者,更注重趋势的可操作性,而这种操作性必须通过周期的转换与时间节点的对应,才具有实际意义。当越来越多的人刻苦钻研各种投资秘诀的时候,却逐渐脱离常识。脱离常识的投资,仿佛随波荡漾的浮萍,既不知道自己身居何方,也不知道风速、水流处于怎样的趋势当中,所以,结果只能是成为趋势中的玩物。

当然,投资者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技巧和基本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合理分配资金,以安全、稳妥的组合,在市场中获利。

附:黄色的金子——黄金、粮食;黑色的金子——稀土、钽、铟等稀有金属和煤炭;液体的金子——石油(油砂、油页岩亦归于此类)、水。

说明:1)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2)最近一周博文更新会适当快些。3)本人已在博客中明确声明,不

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请谅解。于2010年8月31日

第20篇:人力资格:面试就像剥洋葱(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力资格:面试就像剥洋葱(透过现象看本质)

面试用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当面考试,这就需要面试官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如果人看走眼了,那么招聘工作就流产了,它会带来一些后续的延伸性问题......那么,要如何避免呢?上元资格: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层到里层剥的一点不剩。

一、确保招聘的两大维度

1、言语真实性

(1)细节追问法:运用5W2H的方法追问面试者一个事件的原委。

(2)颠倒顺序法:打破常规面试方法,随机提问面试者问题。

(3)间断重复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发问,面试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4)快速插话法:在面试者滔滔不绝的时候快速发问,这样重复几次,看面试者是否能对答如流面试官的问题。

2、人员符合性(五维度十要素)

二、如何建立自己的面试问题库

方法一:自建问题库

方法

二、借鉴整合

(1)对照问题库,根据每个维度进行盘点,把问题归类,列出每个问题想了解面试者的哪个要素

(2)对问题进行整合,找到相同类可以验证的问题

(3)对问题库的话术进行完善,最好变成自己能理解的语言

(4)最后就是融会贯通

三、稳定性评估

1、求职动机

看求职者换工作的行业、年限以及职位判断是否稳定

2、客观因素

看求职者的性别、年龄、家庭距离以及家庭状况看是否稳定

3、个性特质

看求职者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

4、匹配度

看求职者的能力、工作风格、沟通风格、价值观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四、面试核心专业技能

可以让求职者通过现场模拟来考察他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

五、面试时间

1、不适合的人少问几项问题就结束(50%以下) 5-10分钟

2、拿不准的人多问几个为什么(70%左右) 15-30分钟

3、感觉优秀的人全问(90%左右) 45分钟以上

对于问几个问题觉得不合适的应聘者,就应该早点结束面试,免得浪费双方的时间,对于拿不准的或者感觉比较优秀的就可以多问几个问题,互相验证对方各方面的符合度。

六、人岗匹配原则

1、追求什么(忠诚)

2、喜欢什么(敬业)

3、能做什么(绩效)

面试过程中做到以上你就能轻松拿下候选人,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看本质范文
《看本质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