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七星岩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5:09: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肇庆七星岩

对于肇庆的七星岩,早就从图片上欣赏过。那文雅的风采,女性的妩媚,风情的神秘,不知感染过多少人。多年来,我把那里当作美丽的梦想,不曾有过什么奢望。想吧,我在北方老城,七星岩在南国一偶,相隔几千公里,除了距离产生的美,剩下的就是渺茫了。时至行前,我还不知道七星岩的确切方位。

或许苍天总不让追随者失望。去广东前和朋友聊起了这件事,不想朋友说,这有什么,我的战友在广东,我来帮你。从深圳到达广州的当天,朋友果然来电话了,说明天下午不要出去,有人陪你去七星岩。我不知道七星岩在广州哪个方向,有多远,也怕麻烦人家,就想推辞。朋友很坚决:别客气了,等电话吧。

这真是莫大的福气。第二天中午,他的战友真来了,来车接着我们,随即向肇庆进发。

原来,肇庆在广州西面,大约有90多公里。过去这里交通不便,坐车去肇庆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如今刚开通了高速公路,一下把距离拉短了,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七星岩在肇庆的北部,是一处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区,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60%是水面。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水中的山和山中的水凝成了独特的景色。以天柱岩、石室岩为中心,与东面的阆风岩、玉屏岩,西面的仙掌岩、蟾蜍岩,加上北面的阿坡岩,与里湖、仙女湖的烟波浩淼,构筑了一幅天上人间的景色。水似天,岩似星,构成了星湖风情。七座岩石的分布如天上的北斗星,所以有了七星岩的称谓。

从七星岩景区的西门进来,沿着那水上小道行走,宛如走进一幅画中。这七星岩不像西湖那样,是一周山围着水,山是山,水是水。这里,山生在水里,水环绕着山,像一个硕大的盆景。遥望七星岩,除了突起的七座山,便是一望无际绿莹莹的水,让人察觉不到平坦的陆地。这里没有多少建筑,到处透露着自然的魅力,似远离人间。走进七星岩,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种浓浓的绿。那稠密的绿色情怀像不解的春情,缤纷洒落在天上、水上、还有人们的心里。仲春天气有些阴郁,于是,湖里、岩上、还有空气中便泛出了一层积淀了千百年的绿。走在水边,回味七星岩,发现这里有超然的宁静和神圣。七星岩的宁静、淡泊、雅致,独到而少见,很容易让人想起“仙境”两个字。无扰的山水,似乎是一种期待了千百年的寂静,让人忘却喧嚣和浮躁,而那超凡脱俗的高雅,又诠释了真美的寓意。这里有既有西湖风情,也有阳朔文雅,难怪叶剑英题诗道: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有典型的溶岩风貌,又有无数的南国植物,好似天然植物园。进了景区,首当其冲的是,无数的三叶梅从山墙上半垂下来,喷放着艳的红潮,似一道红色屏风,像娇艳的火。开放的紫荆花,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竟相争艳,演绎出无数缤纷的遐想。水杉告别了秋季的粉、冬季的黑之后,展露出细碎的嫩绿,给大地一抹清新。虽说凤凰树还没有发出新叶子,可那洋芋已把巨大的叶子长得翠绿鲜亮。众多的水松、水杉、蒲葵、蒲桃、樱花、木棉、扶桑,柠檬桉、白千层、水石榕、大叶榕、芒果树以及罗汉竹等,和那许多叫不上名来的植物,造就了七星岩的郁郁葱葱。

每座岩各有自己的形态,也有各自独特的情怀。其中,最有神韵的算是天柱岩了。这座高113米巨大石灰岩,一峰翘立,独柱晴天。山上悬崖绝壁,怪石峥嵘,古树参天,让人感到几多沧桑。山下溶洞条条,地下暗河流水潺潺。天柱岩的植被种类很多,最多的则是榕树。这种大树冠的细根植物在岩石缝隙里寻找着生存的空间。山崖上,许多榕树的根已经与山石长在一起,千奇百怪的样子显露出生命的顽强。山上有许多红豆树,其中一棵已有七百年的树龄。榕树的顽强与红豆树的相思,展现了天柱岩的风姿,也道出了“生命和爱情”的人生主旋律。或许这情景也打动了郭沫若先生,他曾赋诗一首:“七星落地上,天柱欲中流。山多红豆树,葱对白浮洲。月下开凌镜,云间结彩镂。勾留过一宿,烟火是端州。”

端州是肇庆的古称,曾辖两广,这里盛产名砚——端砚,也曾接纳过清官——包拯。这位青天大老爷曾在端州任知州,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关心民众而深得人们爱戴,也为七星岩添了美好的意境。天柱岩下有包拯石刻,其弃砚西江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朋友说,七星岩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采,春季的幽,夏季的亮,秋季的爽都值得一看。这次来得仓促,以后还要常来,我还陪着。他说,肇庆鼎湖山也值得看,山上有仙湖,风景也很好,可惜时间来不及了。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很感激。来看七星岩,原先只是一个没有期望的梦,是一种模糊的向往,而今有些意外地实现了,真的很知足。是啊,世上许多事能让人高兴,但有什么能赶得上梦想成真呢

七星岩风景区位于肇庆市北约4公里处,其风景自古就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而著称。景区主要包括了星湖和七座山峰,它们似北斗七星散落湖中,因而得名;星湖烟波浩瀚,总面积达649万平方米,湖堤长达20多公里,串起数个翠绿的小岛,景色十分人,国家体委在该湖建有划船基地。

七星岩基本上分成两行,可由东向西进行游览。七岩是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坡岩。峰岩陡立峻峭,妖娆多姿,好像点缀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故称七星岩。有岩必有洞。星湖的精萃就在于岩峰和岩洞。在具有热带特色的峰林石山地形上,由石灰岩组成的岩石峰洞,宛如在上的群星点缀在湖中。七星岩主要景点:摩崖石刻

现存石刻489题。初唐文学家和书法家李邕在洞口刻下的《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最早的一题摩崖石刻。历史上的李绅、包拯、周敦颐、张居正、陈献章等名人和现代的朱德、叶剑英、陈毅、郭沫若、周扬等都在这里留下过题刻,陈毅元帅称这里为“千年诗廊”。石刻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面貌, 196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岩主要景点:“东方禅林”

座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七星岩内阿波岩景区的大型佛教石雕艺术园林——“东方禅林”,是正在兴建的肇庆星湖国际旅游文化景区“东方禅园”的分景区之一。“东方禅林”依托风景秀丽的七星岩景区,从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精湛的石雕艺术和独特的园林布局向人们展示着中国佛教的文化风貌和禅学的神韵。

记得读小学时,在没有彩色插图的白纸黑字间读到过、想像过七星岩的遥远和神奇。弹指间近四十年过去,今年初秋才有幸步入七星岩的仙境,一睹她的芳容和风姿,零距离体味她的女性色彩和青春活力。

从广州出发,沿高速公路西行百余公里,便是七星岩风景区所在地的市。肇庆古称端州,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这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四季如春,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便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首个湿地公园,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仅城区就有一江浩荡、两湖映碧、三峡峥嵘、四塔擎天,五楼斗丽、六岗七岩八景,相映成趣,交相呼应。

七星岩座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因七座秀峰列峙如北斗七星而得名。传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在人间的七块灵石;也有说是王母娘娘的七仙女到此沐浴,留恋羡慕人间的美景,独爱肇庆山水而下凡不归。七星岩的开辟始于唐初,那时因其风景绝佳便已成为岭南著名的浏览胜地,此后历代皆有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理山治水、绿化园林、修葺古迹、增添新景、建设基础设施,使七星岩更增迷人风韵。

穿过宽阔热闹、人声鼎沸的七星岩广场,走过巍峨高耸、古色古香、由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七星岩”三个大字的景区牌楼,便是七星岩景区的正门。进得园门,整个景区便画卷般展现在眼前。景区由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等七座岩峰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和仙女湖等五大湖组成。乘船远望,七星岩湖面壮阔,总面积达460万平方米的湖区,碧水缠绕,波光岩影、亭楼阁榭,桥路相接,船行鹤舞,树动莲笑,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真不愧是“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天然山水盆景”“粤西小桂林”。当年,叶剑英委员长的四句诗写到:“借得西湖水一园,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真实高度概括了七星岩的诗情画意。 七星岩景点繁多,其中较大的有牌坊揽胜、平湖幽堤、玉屏叠翠、阆风反照、天柱摘星等二十景。但最让我驻足并流连忘返的是摩崖石刻和东方禅林。七星岩有历代骚人墨客、文武将相、僧侣香客的石刻529则,是我国罕见的庞大而密集的石刻群。其间有诗词歌赋、楹联散文;集真、草、隶、篆书法艺术之大成,名家流派竞展风采;有的镌于幽谷石崖,有的刻于洞府殿宇;或吟咏性情于天地之间,描写大自然的神韵、赞叹其丰姿;或触景生情,抒豪情于山水之外,缅怀过去、赞美现在、憧憬未来。其中唐代大文豪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抒发了天上人间所有美景奇观都在端州的感慨,是目前存世的唯一块唐代正楷石刻,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些石刻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遗迹,而且成为研究唐朝以来各时代政治、军事、文化、天文地理以及民俗风情的珍贵史料,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正如陈毅元帅提诗所赞:“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

欣赏完摩崖石刻,步行到阿坡岩和犀牛岗之间,便到了占地20万平方米的东方禅林。这座始建于1995年的景观,由佛光大道、祖师岗、罗汉岛和莲花湾四个景群组成,共有15个景段,1000多尊佛像。进入园门,走在佛光大道上,真有佛光普照、苦海慈航的仙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和分立两侧的“风调雨顺”的四大保护神,紧接着便是肃立的东方三圣、西方三圣和八面观音。之后,走到罗汉岛便进入了禅林的主体景区。岛中央是释伽牟尼卧佛,塑像连底座计长7.6米,宽2.2米,高4.8米重20吨,是用一块整体汉白玉巨石雕刻而成,为中国罕见,世界少有。佛祖作“吉祥睡”状,500罗汉分列五排,背向卧佛,或立或坐,神态手势各异,栩栩如生。莲花湾就在罗汉岛和祖师岗中间,这里半月形的浅水湾为放生池,水石莲花展笑,游鱼欢畅,俨然一派声平世界。由此向西走就是祖师岗。门前有禅宗祖师达摩的汉白玉雕像,循级而上,是三世佛,傍有四大菩萨和佛祖十大弟子威严肃立,仿佛在谈禅论道,保佑平安……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园门,夕照中回望七星岩,天然奇观——卧佛吞日涌现在眼前,真是奇妙壮观之极。此时,七星岩广场上全国目前最大的露天音乐喷泉,正在播放着《千手观音》的乐曲,数万名群众翩翩起舞。这天上的奇观,人间的美景,真让人如痴如狂,如醉如梦!

推荐第2篇:七星岩英文导游词

七星岩英文导游词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境。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星岩英文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That the group, everyone! Welcome to the travel agents to participate in our youth a twoday tour of the Miion Zhaoqing.Today, accompanied by everyone fortunate enough to visit, I am very happy,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share good times together.First of all, to introduce myself.I am a tour guide this trip, I called XXX, you can call me or Zhu Ming Tsai on the list.Now, I have to talk about the journey w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ake a look at what we have to go to fun places to play.This is the tour we Zhaoqing, Zhaoqing is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first batch of China\'s excellent tourist city.To Qixingyan, Dinghushan Xinghu composed of scenic spots is the first batch of key national scenic spots and is also the first batch of ten national demonstration sites of civilization, one of the tourism landscape.First of all, our first stop today is going to Qixingyan, Qixingyan, the lake area of 530 hectares, of Yanfeng 7 tall and straight, the sky like a big dipper.Lake in the mountains, the mountains are holes, the holes have a river, known as the \"first Lingnan wonders.\" The \"wonders of the Lingnan first\" name the Qixingyan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outskirts of

Zhaoqing.Seven different forms of limestone stacks standing lake, the Big Dipper layout of the shape of the sky, named \"Qixingyan.\" Wind Langzhong named Rock, yuping rock, stone chamber rock, Tianzhu Rock, Toad Rock, Rock仙掌, the ArabIsraeli rock slope.Lake Qixingyan five or six posts, seven rocks, composed of eight holes.Out of seven Weizhi Beidou Yanfeng as mounted on the square kilometers of the lake rippling blue waves, constitutes a picturesque landscape like; east fairy Buddhist concept, the Millennium Temple (a mdong); West wave Zhaohui sea; south gate the night, the first musical fountain in Asia; north Awa springs (dualsourcedong), Eastern Buddhist temple (500 Ocean Island); in yuping Pinnacle, champion Liufang, the moon in the water rock clouds, Shishi poeion odd poem Millennium Gallery, Tianzhu Reaching for the Stars, such as wind仙掌spots, favorite people to linger.Qixingyan to set \"Mountain Guilin, Hangzhou Water\" and is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Qixingyan is located in the City Center, backed by mountains, Northridge.Qi Zhi 7 out because if the Big Dipper, it got its name.Qixingyan many legends of the origin, it said that the seven peaks Qixingyan Nuwa 7 SkyHole Patching Lingshi left; there are said to be the envy of the world the sky seven fairies, independence and love zhaoqing下凡not return, and so on.Qixingyan the ope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began in the early years, after which bo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history.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through the rationale for mountain water,

landscaping, repair of monuments, adding a new downtur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facilities, so that even more fascinating charm Qixingyan.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1982 to become the first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Langzhong Qixingyan Scenic Area by the wind, yuping, Shishi, Tianzhu, toads,仙掌, slope, such as Afghanistan and East Lake 7 Qifeng, Qinglian Lake, Center Lake, Baltic lake, Lake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ive Great Lakes.The whole ring of water around the scenic mountain, pavilion pavilion pavilion, shimmering rock video, the iue as a whole, the best natural scenery, to have \"the first wonder of Lingnan\", \"humanxian JING\", \"natural landscape bonsai\" of reputation.Over the years thousands of famous people do not know how many letters dumped and left countle poems.\"West Lake water by a circle, but also shift reactor Yangshuo Mountain 7;堤边Liu added fishes, long fram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to stay.\" Chairman Ye Jianying\'s poem summarizes the Qixingyan highly poetic landscape.Attractions Qixingyan many of which pay homage to the arch of the landscape, Pinghu Youtong embankment, Langzhong Sunset Wind, yuping Pinnacle, Shilin kurtosis bones, Hongqiao雪浪, the moon in the water rock clouds, song get on Taiwan, odd stone chamber, the Millennium Poetry Gallery, Ha Youngok, Tianzhu Reaching for the Stars, Lianhu boating, the ArabIsraeli slope springs, stay drunk桂轩, cups peak floating green, open days, Cave, soul on Songtao,仙掌wind, Zhaohui, such as Baltic 20 King.Walls and then to Song, Mei Um, white mother of Sharon Temple, the last dianthera Park.Then we will stay tonight, Zhaoqing City International Hotel.After dinner, we also show the evening is to Zhaoqing Square arch to see Asia\'s first lasermusic musical fountain, and Sung Dynasty Village cultural show Zhaoqing Zhaoqing Paul Plaza building in the simulation, \"Sung Dynasty Village,\" will be the Millennium Song Zhaoqing culture, enrichment about 4500 square meters in one of the \"Sung Dynasty Village\",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ourists to visit for three months free of charge.The cost of laser musical fountain musical fountain is million yuan, for the fanshaped fountain, points up and down the two pools, upper and lower pool 88 meters outside the arc length, arc length within 78 meters, 15 meters wide.The pond along the South (positive) on both sides of face and under the pool arrangement, the three meters wide, the pool of water to 1600 tons per hour down the flow of直泻form or water.Pool Fountain South (positive) surface for more than 40,000 square meters of Paul Place, the North (rear) side Xinghu wide lak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famous Lake Qixingyan (mountain).

推荐第3篇:广西七星岩导游词

景区介绍:

说是1959年发现并不很确切。因为在人们打开这个岩洞时,在它的石壁上看到几十则纪游题名,都是唐宋时代的,可见1000多前,它就被人们发现,并成为游览胜地,只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它又被封闭起来。因此,把1959年的发现称做再发现似更确切。

芦笛岩于1962年开放时,因当时全国开放游览岩洞为数不多,而芦笛岩又比较瑰丽,因此一下子名扬四海,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芦笛岩洞内曲折上下,变化多端,洞内有大量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并自然形成可以拟人拟物的自然景色。

七星岩是我国最早开放游览的岩洞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成了游览胜地,因此,洞中留下了不少题词。洞中有的景点的名称,如\"大象卷鼻\"、\"狮子戏球\"、\"仙人晒网\"等,从明代起,一直流传到今天。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进七星岩考察。七星岩的游程约800多米,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沿内温度常年的摄氏20度左右。解放后经全面修整,铺设道路,装置灯光,游览称便。

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桂林导游词 ·星岛湖导游词 ·广西漓江导游词

推荐第4篇:广西七星岩导游词

说是1959年发现并不很确切。因为在人们打开这个岩洞时,在它的石壁上看到几十则纪游题名,都是唐宋时代的,可见1000多前,它就被人们发现,并成为游览胜地,只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它又被封闭起来。因此,把1959年的发现称做再发现似更确切。

芦笛岩于1962年开放时,因当时全国开放游览岩洞为数不多,而芦笛岩又比较瑰丽,因此一下子名扬四海,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芦笛岩洞内曲折上下,变化多端,洞内有大量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并自然形成可以拟人拟物的自然景色。

七星岩是我国最早开放游览的岩洞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成了游览胜地,因此,洞中留下了不少题词。洞中有的景点的名称,如\"大象卷鼻\"、\"狮子戏球\"、\"仙人晒网\"等,从明代起,一直流传到今天。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进七星岩考察。七星岩的游程约800多米,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沿内温度常年的摄氏20度左右。解放后经全面修整,铺设道路,装置灯光,游览称便。

推荐第5篇:秋天的七星岩

秋天的七星岩

我们一家趁着国庆节放假的时间,一起去了肇庆的七星岩游玩。听说肇庆是历史文化古城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路上,我们都欢天喜地,等待着到达七星岩的这一刻的到来。

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目的地——七星岩。而七星岩还是肇庆的一处旅游胜地呢!刚进景点就有几片黄色的叶子悄悄地从树上落到了我们的脚上,这顽皮的树叶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一路上,成片的落羽杉已由翠绿色变成了金黄色,像个金色的海洋。我向周围看了看,只见那里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美丽极了!美丽的星湖中间耸立着七座岩山,美如人间仙景。主要的景点,那七座山峰: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远远望去,就像排列成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湖面上。我这时心想:应该正是这几座山峰,“七星岩”这个名字故而得名的。秋风送爽,这时,眼看周围,景色迷人,到处都是花草树木。你瞧!那里的花朵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像一个个漂亮的小姑娘。你瞧!那里的小草翠绿无比,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七星岩的湖水也非常美丽。秋天的湖面多了一些散落的树叶,在美好的秋光里湖上泛舟。湖水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泛起了厚厚的波纹。小船走后,湖水再次寂寞的平静。就像一块透明发亮的镜子。整个景区就像一副美丽的山水画。而七星岩最高的山峰是天柱岩,我们一家也登上天柱岩,体会登到山顶的乐趣。虽然路是那么的陡峭,但是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天柱岩,周围的树木上的树叶碧绿、碧绿,丝毫没有秋天的感觉。山顶上修有一座凉亭,因为此山高,站在凉亭上好象能摘到天上的星星,所以人们又叫它“摘星亭”。站在摘星亭里往下看,不但可以看到整个七星岩景区的风景,还可以看到肇庆市城区的高楼大厦。往北面看,可以看到东方禅林里的五百罗汉,正中间是一座睡佛的雕像。天柱岩的下面有一处自然壮观景点——“七星洞天”,它是自然形成的钟乳石洞,里面的钟乳石奇形怪状:有的像手掌,有的像花蓝„„形态各异的岩石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变得非常神奇!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太阳就已经下山了,我们都依依不舍的离开这迷人的景点——七星岩。

推荐第6篇:七星岩景区景观介绍

七星岩景区景观介绍

七星岩景区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星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七星岩景区分为四大游览区,其中中心游览区、仙女湖游览区是景区的精华所在,共有景点50多个。中心游览区又分为红莲游览片、石室游览片、玉屏游览片、阿坡游览片等四个片区。

七星岩景区以岩峰、湖泊、熔岩地貌为主要景观。七座岩山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广阔的湖面上,岩峰挺秀,湖水清澈,山环水绕,相互映衬,绰约多姿。摩岩石刻,历史悠久,雕刻刀工,令人叹为观止,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仙女湖充满仙气、灵气、古朴自然;“禾花仙女”、“出米洞”等传说故事,美丽动人;灵鸟仙鹤,展翅飞翔。“卧佛含丹”天然奇景,蔚为壮观。登高远眺,湖山秀色,尽收眼底。水上泛舟更是快意悠悠,船在水上行,宛如画中游,如梦如幻。七星岩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

Introduction

Star Lake Scenic Spots, known as one of the first key National Scenic Area, consists of Seven Star Crags and Dinghu Mountain, and covers 19.56km².This spot which is divided into 4 tourist portions with

the sights of over 50 is the most famous resort, moreover, Fairy Lake is the centre of attraction.

Seven Star Crags consist of crags, lakes and caves.The seven crags, seen like the Big Dipper at a distance, stand one after another around a vast expanse of dark green lake waters.With strangely shape crags, fantastic caves and beautiful lakes, Seven Star Crags have long been reputed as a wonderful place boasting picturesque scenery of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and the Hills in Guilin.There are 531 pieces of cliff inscriptions in this place.It is a maj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 under state protection.In addition, there are Fairy Lake, Fairy Stone Statue, Rice Flowing Carve, Reclining Buddha … All are so fantastic and unsophisticated.Seven Star Crags enjoy the reputation of the No.1 Wonder in South China and the Fairyland on Earth.Ye Jianying’s poem says: With waters borrowed from the West Lake, seven hills transferred from Yangshuo.The picturesque scenery will last ever under the sky.What an exact depiction!

推荐第7篇:广东导游词肇庆七星岩

肇庆七星岩

讲解线索:

【天柱岩】—【千年诗廊】—【水月宫】—【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

【湿地公园】

七星岩位于肇庆城北约3公里处,是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游人到此游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1982年,取七星岩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称为“星湖风景名胜区”,这是旅游行业界定的,广义的“星湖”,它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当时全国首1999年、2000年星湖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前面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星湖”一名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了。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组成。总面积约为6049万平方米。

清代陈恭尹写了一首《七星岩题名歌》:“娲皇未补星辰漏,神人驱石如云走。赭(zhě)鞭鞭断云不前,天风吹落西江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七星岩“盖帝车之精所成”。这就是七星岩得名之由来。从东到西,依次为阆(làng)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边的阿坡这七座岩。

【天柱岩】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进入七星岩景区了,整个景区的面积共8.227平方公里,今天我们只能游览其中的几个景点。

面前这座岩山就是天柱岩,高约114米。峰顶上的摘星亭,是七星岩最高的建筑物。

天柱岩犹如独柱擎天,半山上的天柱阁,曾住过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也曾在此就餐。当年郭沫若十分欣赏此阁,曾作诗留记:“七星落地上,天主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fú)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

我们在附近找找,看谁能捡到散落在地上的红豆——相思豆。

【千年诗廊】

1962年2月,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游七星岩,曾写下一首古体长诗,其中对石室岩的摩崖石刻有这样的赞美:“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

什么叫“摩崖石刻”?中国人自古习惯把刻有图文的方形石板称为“碑”,圆形的则称为“碣”;对于镌刻在天然岩石上的图文,则称为“摩崖石刻”,也简称为“摩崖”或者“石刻”。“摩崖石刻”原来是为了铭功和记事的,发展至后来,也加入了选刻诗文、佛经、佛像等内容。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室岩的龙岩洞内外及莲花洞。自唐宋以来,历代诗人墨客在此赋诗题字者,络绎不绝,现存有摩崖石刻410余件。这些石刻,有古今体诗、长短句、四言韵语、四六骈文、歌行、散文、游记,还有对联题名、题榜及经文。论字体,篆、隶、真、行、草,样样俱全。使人恍如置身于碑刻书法艺术的宫殿,浏览于诗文荟萃的长廊。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幅李邕(yōng)的《端州石室记》了。

像初唐其它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仍沿袭汉魏六朝赋体骈文的句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残缺难辨了。宋朝时,这里又多了个马蹄形的损痕,所以后人又称它为“马蹄碑”。

这篇《端州石室记》的价值,在于它是七星岩现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还在于它的作者“文名满天下”!连李白和杜甫都崇拜和颂扬他。更在于它精湛的书法艺术,开一代书风,印证了初唐疏朗瘦劲书风向盛唐丰厚磅礴书风的转变。

唐代在这里题刻的名人还有稍后的李绅。李绅,他是中唐时期的有名诗人。对于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有两首古风,倒是家喻户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后,,宋代的清官包拯、《爱莲说》作者哲学家周敦颐,哲学家祖无择、诗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 )、“永历三忠”之一的陈子壮等,都留下题刻。至于清代的石刻更不胜枚举了。

所以,2001年这条“千年诗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月宫】

大家都看到山门檐下的“水月宫”三个字吧,宫名为“水月”,一说岩下本有一座观音堂,供奉着水月观音;一说取“水月双清”之义。

水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三年重修扩建,后废,崇祯九年又重建,并铸造铜像。1985年春由国家拨款重建。

水月宫占地6000平方米,红墙黄瓦,采用了中国传统沿中轴线布局的院落式格局。

大殿里特设供奉“摩利支天”。所谓“天”,实际上是神的异名。佛教说共有二十天,他们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沿用其说,把他们作为护持佛法的神。我国许多寺庙的大殿内两侧都塑有二十诸天神像,但像这里这样把摩利支作为主神而专祀,在国内倒是罕见的。

摩利支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阳焰”、“威光”、据《摩利支天经》说,她常常行走在日神跟前,但有隐形法,使日神看不见她。所以在古代,摩利支天是武士崇信的偶像。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设殿专祀她,据说就是因为他派遣两广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在征剿刘香的海战中,得到摩利支天现形助战而大获全胜之故。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摩利支天铜像,是1986年重铸的,高5米,重6吨。她旁边两位是天女。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摩利支天菩萨得以重铸金身。

【阆风岩、玉屏岩】

我们面前的石山东西相连,气势雄浑,并列如屏,古时合称为“屏风岩”。明朝开辟这岩时,人们将东、西峰分开,东峰称“阆风岩”,古书云:“高门为阆、阆风乃昆仑山极顶之门户”;西峰称“玉屏岩”,陈毅元帅形容“玉屏如铁墙”。

早在明万历年间这里就修了蹬道,清乾隆年间又再次重修,所以沿途可见明、清的摩崖石刻。

好了,都上来了吧,这座亭名为“十友亭”,从这里俯瞰,平湖幽堤、村落城郭,一览无遗。请过来看看这副石刻,它叫“状元碑”、诗是清代诗人、书画家黄培芳作的,字却是清代广东三状元之一的林召棠写的。待会我们还可以看到

清初诗坛著名的“岭南三大家”——顺德陈恭尹、南海梁佩兰、番禺屈大均的题名石刻。

各位游客,参观了三仙观,过了扶啸台、环翠台,我们终于来到玉皇殿了。 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59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建筑物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檐下的斗拱铺作繁多而且精细。瞧,这就是“莲花托”,这就是“燕尾昂”。支撑殿顶的四根金色木柱,前两根镂刻云龙,鳞甲毕具,形若飞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往西走,经过玉屏峰的小石林、叮咚井、一线天、双珠径、到马鞍亭下山。

【阿坡岩】

我们现在抬头看见的这座石山,就是阿坡岩,阿坡是“阿婆”、“禾婆”的转音。

相传古时有一仙女,在这里教打鱼为生的乡民种植水涨禾高的大禾,使四乡获得鱼稻双丰收。她老了,乡民便称她“禾后”、“禾婆”。至今在岩山东北麓还有明代阳刻的“禾后岩”三个大字。

阿坡岩下周围的石壁上,遍布当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很有书法价值。

岩下这个水洞,全长300多米,是七星岩“八洞”中最长的一个水洞。这是属于冷冻型的脚洞,夏天进去,凉风习习,令人暑气全消。如果乘船进洞探胜,里面的钟乳石丰富多彩,景象为七星诸洞之冠。

【湿地公园】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片湖面是东湖的一部分,因禾花仙女的传说而称仙女湖。它是星湖湿地公园的核心游览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水深平均达2米,是最能体现湿地环境的游览区。现在请各位上船游览。

湿地公园你们听说过吗?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咸水、咸淡水的水体,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它是鸟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的乐园,是物种的基因库,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这个概念早在1956年由美国政府提出,1971年由美国等36国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共签订了《湿地公约》。1994年我国开始全面履行《湿地公约》。2004年12月12日,我国首家湿地公园——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正式被确认。

大家请往两旁看,招鸟岛、月亮岛等20多个小岛浮现在湖面之上,前方的岛上就是南中国第一大的丹顶鹤园了。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只丹顶鹤,中国约有1000多只,这个园内有50只,这在中国排第四位。丹顶鹤被誉为“湿地之神”,成语“童颜鹤发”、“松鹤延年”的“鹤”都是意味着长寿。园中还有火烈鸟、白鹳(guan)、蓑羽鹤、白枕鹤和冠鹤等,共几百只珍惜禽鸟。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充满欢乐和诗意的天地。

各位游客,1961年叶剑英元帅曾以诗句对七星岩景色作了最精确的概括:“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也算多了,但这只是七星岩景区的一部分。其实,七星岩景区包括“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二十景”,有些景点我们还未涉足呢!

今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地理广东七星岩(优秀)

七星岩--北斗七星在人间

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中北部,南临城区,北倚北岭山,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6.5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湖中耸立着七座峻峭的石灰岩山,七座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如镜的湖面上,形似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岩”,围绕七星岩的湖名曰星湖,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

鼎湖山-“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以亚热带天然森林、溪流飞瀑、深山古寺见长,具体分东西两片。东区为天溪--天湖景区,;西区为云溪--老鼎景区。鼎湖山还是著名的天然氧吧,经测定,鼎湖山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05600个/立方厘米,是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

中国第一滩 --“东方夏威夷”

中国第一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茂港区南海半岛上,离茂名市区25公里,有一级公路直达,交通便利。是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也是茂名市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 。区内有12公里长,沙质洁白细软、宽阔平缓的沙滩,沿沙滩外侧是连续不断宽达800——1000米的沿海防护林带。蓝天白云下,洁白的沙滩映衬着葱绿的林带,为国内少见 。

推荐第9篇:广西七星岩景区内导游演说词

景区介绍:说是1959年发现并不很确切。因为在人们打开这个岩洞时,在它的石壁上看到几十则纪游题名,都是唐宋时代的,可见1000多前,它就被人们发现,并成为游览胜地,只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它又被封闭起来。因此,把1959年的发现称做再发现似更确切。 七星岩是我国最早开放游览的岩洞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成了游览胜地,因此,洞中留下了不少题词。洞中有的景点的名称,如\"大象卷鼻\"、\"狮子戏球\"、\"仙人晒网\"等,从明代起,一直流传到今天。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进七星岩考察。七星岩的游程约800多米,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沿内温度常年的摄氏20度左右。解放后经全面修整,铺设道路,装置灯光,游览称便。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推荐第10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肇庆七星岩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从5月30号到6月1号,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在肇庆七星岩,黄埔区蟹山公园,华农树木林及教三附近进行了地质地貌学的实习.

5月30日肇庆七星岩

石灰岩山峰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七星岩由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就像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

从表面观察,七座山峰为灰色与少量白色相夹杂,可以初步判断为石灰质岩石;由于此地区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灰岩山表面有许多较大的裂痕.通过这些裂痕,可观察到其解理完整。

实习指南上对七星岩的形成过程的图解,可知为先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溶洞

肇庆七星岩地区另一个特色之处就是其岩洞。实习过程中,老师指出溶洞形成之处是位于地表水层的水平流动带,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洞穴,这些洞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下河的通道。由于地质运动,这些溶洞慢慢上升出了地表,出现在了人们视线。我们在一溶洞入口处观察时,老师还指出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溶洞经历过4次发育,可是我们观察到洞内顶部都比较平滑相连,是因为再溶洞露出地面的漫长时间里,由外力作用使得洞内每个发育的连接处发生岩石的掉落,使得顶较为平滑,而在地上,还可以见到坍塌下来的大石块。

我们进入溶洞,里面到处都有石钟乳。而石钟乳的成因是:由于洞顶部渗入的地下水CO2含量很高,对石灰岩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呈饱和碳酸钙水溶液。溶液下渗时失去部分CO2而处于过饱和状态,于是碳酸钙在水滴表面结晶成为极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碳酸钙与顶板连接成为钙环。下渗水滴不断提供碳酸钙,钙环不断外下延伸形成细长中空的石钟乳。七星岩溶洞内喀斯特地貌极其发育,石钟乳随处可见,并被加以人工遐想,成为千姿百态的景观。

平原

在往返肇庆的路上,我们并没有发现高楼大厦,而且听身边的同学说,肇庆没有高过20层的大楼。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奇怪,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有原因的。肇庆位于西江附近,其陆地为冲积平原。地面可见河漫滩相红黄、红黄白花斑色粘性土占踞了肇庆冲积平原大部分面积。这样的土地不易于建太高层的楼宇。

5月31日黄埔区蟹山公园

进入蟹山公园后,我们对这里的岩石和地质进行了观察。蟹山从表面上看,出去植物和人工建筑后,其泥土和岩石主要为红褐色。我们对这里的岩石进行了分析。

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粉砂岩,此外还有泥岩和页岩。在一处多岩石碎块的地方进行了观察,发现这里的岩石碎块硬度较低,用手指就可以揉碎,揉碎后的颗粒非常细,应属粉砂岩。老师讲解的时候告诉我们,这里的物理风化相当强烈,因此形成的碎屑非常细小。通过对某一大石块观察见到,石块明显分为好几层,每层之间有一条约5厘米后的、由鹅卵石排成的一个面。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地区为河流冲击成的平原,经过多次沉积下来的泥土经过物理变化又形成了沉积岩。老师后来还说到,这里的岩石固结时,气候非常稳定,为类似扬沙的天气。而这里的岩石为红色,是因为岩石形成时,主要胶结物含有3价铁离子。

6月1日华农

老师带我们去了树木园看已经风化完全了的花岗岩。我们发现,这里的花岗岩风化之后的层黄色为主,夹杂了红色及白色。用手对风化了的花岗岩搓揉,可感到里面有许多细小颗粒。经过较完全风化后的花岗岩,只剩下透明细小的石英,因为花岗岩的成分中,石英最不易分解。花岗岩的风化为化学风化,主要由肉红色的正长石,白色的斜长石,黑色的黑云母和透明无色的石英组成。在华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化学风化得非常好,用手就可以从石头上弄下写石块。而华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有呈椭圆的,也有呈片状的。老师解释,这是因为由于某些花岗岩本身有裂缝,而有的却没有,通过流水侵蚀,有裂缝的花岗岩裂缝越来越大,使花岗岩不断侵蚀形成片状;没有裂缝的,由流水侵蚀使形状越来越趋向球状。

结束语

我们这次的实习尽管只有短短三天,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

华农05土管3班梁柏荣

200530250315

第11篇:肇庆七星岩的优缺点[小编推荐]

肇庆七星岩的优缺点

10旅专班

现在本人身处肇庆,而肇庆七星岩也去过几次,对于它是由不少的了解与感情的!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那下面我就对七星岩进行一定的评价吧!

首先,我就七星岩的优势来说说。第一:七星岩的地理位置优越,恰好位于市中心,游客在七星岩游完之后可以直接出来到了市中心区逛街购物、吃饭等,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在全国的景点来说只有少数景区做到了这一点;第二:交通方便,景区的可进入性好。由于七星岩位于市中心,而且又分别有东、南、西、北几个大门,东门靠近市中心,北门又靠近国道,所以这几个大门召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第三:七星岩的景点组合较好,有山有水而且还有喀斯特地区的溶岩地貌。对于自然景点来说,要有旅游价值,一般都要有较好的景点组合,就像桂林一样,山因水而灵,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动!七星岩湖面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而配上几座小山,显得灵动而秀气,这就是七星岩景点优美宜人的地方;第四:在七星岩里可以享受到休闲度假的骑车绿道游。七星岩的游览于绿道相结合,这是七星岩的优势,也是肇庆旅游的品牌特点。本来肇庆就是一个宜居的城市,那七星岩的旅游与绿道游相结合就达到了一种休闲度假的目的。

而关于七星岩的不足之处也有不少。第一:在七星岩旅游游览的内容会比较单一,特别是现在来七星岩的都是一天游的游客,对于这样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很难享受多到七星岩的美,也就达不到七星岩旅游目的。本来七星岩适合的是休闲之旅,而对于急匆匆的游人来说根本感受不到;第二:七星岩的旅游没有与肇庆的品牌—端砚文化相结合。来七星岩旅游感觉总是少了那么一点东西似的,虽然在来的路上导游也会跟游客讲很多有关于七星岩的传说,在七星岩里也有不少的摩岩石刻,但给不了游客一种文化的厚重感,会让游客觉得来哦这里就是看看山看看水;第三:七星岩在造景方面也有欠缺,就好像现在从东门进去的那些动物观赏区,只是弄了一个动物的造

型和一些围栏,除此之外就没了。可能在早期这里还可以看见动物的真身,现在却无影无踪了,而且这些观赏区又不集中也没有主题;第四:近年来新增的而一些建筑影响到景区的美观与质朴,就好像里面的一些饭店、酒店等。本来自然景观就要以它的原始面貌与质朴而见美的。

综上所述的观点,下面我对七星岩景区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做旅游宣传时,着重从文化品牌出发,与端砚文化相结合,先借助端砚文化这个品牌把七星岩推广出去。因为现在肇庆闻名于外的就是端砚,我们不但要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更要吸引省外、国外的游客;

二、转变七星岩旅游宣传的重点,除了放在山水、溶洞之外,着重介绍关于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与历史古迹(石峒古庙);

三、大力发展肇庆的低碳旅游,以此来带动七星岩的旅游发展,打造七星岩的品牌;

四、重新对七星岩的构景方面做出修缮与拆除,保留它原来的质朴、自然的面貌;

五、在肇庆市区或周边城市增加一些关于七星岩的旅游指向标或指向图。因为平时出到市区都无法看到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指标,如果是第一次来肇庆的人想去七星岩那里卡就是相当的难,我发现这一方面也是很多城市或景点都没做到的。

如果,七星岩景区完善了以上这几点,那七星岩就可以与桂林相媲美了, 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第12篇: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

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洪灿哲

02地理科学0232130237

前言: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为了巩固《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2004年7月9-11日,我们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150名同学在高全洲老师、刘祖发老师和杨清书老师的带领下到肇庆市七星沿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而且我们目前专业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有限,确实很难对肇庆七星沿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有很透彻的认识,但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等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干流—西、北江流域。地势由北部、东北部渐次向中部和东南部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市区背靠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北部为北岭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东西两端重峦叠峰紧锁江流,形成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境内孤丘台地疏落散布,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形成五湖、六岗、七峰、八洞的独特自然景观,成为驰名中外的七星岩风景区。正因为肇庆独特的地质地貌风光,它才成为我们实习的首选之地。

本次实习从7月9日开始,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路经中山,江门、高要等市,并在途中的西江大桥到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然后才到肇庆党校。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岩风景区对其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具体路线如下:

7月9日:告别中大珠海校区——西江大桥——卸媒码头(上南岸)——肇庆党校——北岭山南——东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滑坡和二三级阶地地貌。

7月10日:肇庆党校——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阆风岩,玉屏岩,观音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婆岩。这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平溶洞(双源洞)和断层及洼地地貌。

7月11日:上午:肇庆党校——三榕峡(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采石场。此次目的是观察断层及其层理结构。下午实习结束,返回中大珠海校区。

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常见的七种地貌类型分别如下:

1)侵蚀低山。其相对高度

2)侵蚀丘陵。其相对高度

3)侵蚀台地。其相对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缓,一般

4)洪积阶地和冲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北岭山麓;

5)河流阶地。主要是指沿岸二级、三级河流阶地;

6)冲积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滩和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

7)喀斯特丘陵。岩性为壶天灰岩或石磴子灰岩,主要是指七星岩等喀斯特石峰。

实习内容:

7月9日早上7点,我们从中大珠海校区乘车出发。沿路可以看到公路有很多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岩石大多已经风化成砖红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岩保存下来。而正是由于肇庆的基岩出露状况比较好,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地质、地貌实习的基地。

整体上来看,肇庆七星岩地区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冲积平原,肇庆七星岩喀斯特丘陵就是位于这个平原上。我们三天考察的地貌类型按顺序大概如下:滑坡与阶地,冲洪扇与洪积平原,充填构造,喀斯特丘陵与溶洞,落水洞,背斜与断层。下面我就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肇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

第一天:

我们从珠海出发乘车经过江门、新会、高要,在开往肇庆党校的途中顺道考察了西江大桥南岸东侧的卸煤码头(上南岸),这是一个半埋藏阶地。

上南岸是一个潜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没有再次滑坡的趋势和迹象。滑坡是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它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据老师介绍,该地在2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滑坡,现仍可以看到当年的滑坡壁(上图山坡凹处),滑坡体由于采山取石和植树造林等原因已经看不出。1983年12月16日上午约9时至11时该地发生一般规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发时该处卸煤码头上有四个民工在小屋内睡觉,后来只有一人逃脱。据首先发现滑坡的当地民工讲,滑动是首先从下面开始的,后来才看到上部滑动,由此可分析判断此滑坡属牵引式或称拖带式滑坡,广东地区的滑坡多是这种小型滑坡。

根据老师的分析介绍,我们知道了造成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地处于西江凹岸,终年被流水冲刷而造成岸壁不稳定;

②滑坡的上部阶地上有一个水塘(现在已经填平),并且有地下渗透带,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形式与江水互渗,使中间土体遭到破坏,土质疏松,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③滑体主要是花岗岩的风化壳,为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很不稳定;

④滑坡上的码头堆积了大量的煤,负荷太重,其重力对滑坡的发生是一个间接的推动力;

⑤整个肇庆地区的粘土含量普遍较高,滑坡发生的前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雨,粘土的膨胀系数大,雨水对其影响很大,造成土质松软,从而引发了这次滑坡。

此滑坡范围宽134米,10多米厚,滑动后形成5个阶梯,滑坡体伸入西江,由于规模不大,所以没有造成西江淤塞。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又考察了阶地,据资料介绍,阶地的类型有常态阶地(或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其中后两种是阶地变形的结果。(1)常态阶地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源头区。如鉴江信宜、漠阳江春湾、北江韶关,是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故称常态阶地,简称阶地。(2)半埋藏阶地是原先的第一阶级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构造下沉,而与全新世堆积的高河漫滩类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没的阶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冲积平原,如肇庆市西江与七星岩之间的地貌即为第一级半埋藏阶地。(3)埋藏阶地是半埋藏阶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渐被全新统覆盖形成,,分布在入海三角洲,这是最高和最年轻的埋藏阶地。[1]

据老师介绍,我们现在所走的公路和卸煤码头就是建在第一级阶地上(左图)。看完第一级阶地之后,我们就爬上公路旁的小山去观察第二和第三级阶地。第二级阶地分布在上南岸码头公路旁的小山咀,高度大约为10米,在这里可以找到磨圆度较好的鹅卵石。为什么阶地会跑到山上来呢?在第四纪,此处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滩抬升,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二级阶地。沿途可见地上鹅卵石的成分多样(下图左),岩性复杂且较脆,风化程度较大,体现此处基岩的多样性,也显示了该二级阶地是西江干流经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第三级阶地位于西江大桥南桥头东侧的自来水厂高地,高度大约为15至16米,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岩石年代更为久远,鹅卵石风化程度更深,质地松化,一踩即碎(下图右),不过现在由于人工作用,很多被水泥盖住,已经很难找到地面证据——鹅卵石。

通过我们的观察,结合老师的分析,得出此处阶地鹅卵石的几个特点:(1)磨圆度好,粒径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长时间的搬运,所经距离远;(2)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由于是主干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质被带下来沉积,形成当地复杂的岩性;(3)阶地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长,风化作用越强,岩性越脆,越易碎。

该地阶地示意图如下:

肇庆市西江河谷地貌横剖面图[1]

下午,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到了东岗村附近的北领山地考察,这里是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洪积扇是由于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沟谷出山口后,坡度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就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积锥或洪积扇。[2]如果扩大到整个山脚(四周)即称为洪积群,如果面积继续扩大,即可形成洪积平原。老师介绍了关于东岗村附近这些地貌的形成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由北领山地冲积而形成的,另外一种是由西江的冲积而形成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右图),这里的岩石以沙叶岩为主,砖红色,有一定的磨圆度,但有些有棱角,大多为砾石,粒径较大,较疏松,而且颗粒由上到下、由山里到山外是由粗变细。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话,那么这里的岩型应该会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冲积物复杂),颗粒一般是为圆形的,磨圆度较好,没有棱角,质地也会比较硬,而且纵观整个地貌类型,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么宽度应该很大(比冲洪积扇大的多),但是此地的扇形宽度并不是很大。故我们判断,这应该是由北领冲积而形成的洪积扇。

从而我们也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走的公路、广茂铁路以及它们两边的建筑物、还有我们住的肇庆党校都是建在洪积扇上的。因为洪积扇是经过很上的时间堆积而成的,坡度比较平坦(这里只有3到5度),在上面建一些东西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岩石不是很硬,地基不是很好,所以不宜建高层的建筑,这也是我们在路旁都没有见到高层建筑物的原因。

下午四点,我们到了另外一个点——在石牌村北面的公路边观察洪积扇的中部剖面。这里刚好是有人搞建筑,对洪积扇的中部进行了横切,从而使我们能够清楚的观察洪积扇的内部结构(下图)。我们所观察的这个洪积扇剖面有

六、七米高,据老师的介绍,这些岩层组成是第四纪时代的岩石,北领的岩石主要是泥盘系的砂岩滚下来再堆积成第四纪岩层的。据我们观察,裸露在外面的红色岩石是砂岩,由长石、石英组成,风化后很容易敲碎,因带有Fe而呈红色;沉积物颗粒有大有小,有一定的磨圆度,总体上来看,岩石自上而下,从扇顶到扇缘,依次是由粗到细的砂岩,符合老师所说的“一般情况下,洪积扇底部的沉积物粒径较大”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充填结构(又称透镜体,左图凹处),充填结构就是洪积扇停止生长,被大水冲出大沟,以后洪水又挟带物质填上而成为的一种地貌现象。充填结构里面的东西因为是后来填上去的,故其物质组成跟周围的岩石有很大的差别,成分比较复杂多样。

第二天:

旅游胜地七星沿坐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来历传说很多,有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有说是天上七仙女羡慕人间、独爱肇庆而下凡不归等等。七星岩于1982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七星岩风景区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向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天然山水盘景”之美誉。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委员长的诗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风景的诗情画意。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早上8点多,我们就到达七星沿这个风景名胜区开始新一天的实习考察。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在路的左边是沙页岩形成的一些侵蚀丘陵,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我们向前走,大约到了一座招财佛像前时,面向佛像仰望,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边的地貌景观有很大的不同,左边马栏岗是砂页岩经风化后形成的低矮山丘,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高耸奇峰,由于两边岩性的不同,其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类型和稀疏程度也不同,马栏岗上的植物多草本,非常茂密,而右边山峰上生长的植物多为藤本或木本并很稀疏。

很快的,我们走到了位于阿坡岩下面的双源洞的一个出入口。双源洞是七星沿风景区里面最长的一条静水地下河,其实就是一个喀斯特地下溶洞,它长270多米(据我查证,它长并不是320米),洞中有两条溪水汇合,向东流出洞外,故称“双源洞”。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有关的地质地貌知识。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纪下统的壶天群石灰岩,主要是由白云石灰岩组成的,呈浅灰色,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隐晶质(或称泥晶质)结构,个别地方有粉晶结构,为厚层状构造。因为存在白云岩的缘故,故用10%的稀盐酸滴在这些岩石上,岩石并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岩石磨成粉,却可以起泡,这是因为岩石成分里面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因这些岩石比较坚硬,故其经历了千万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峰。在双源洞的洞口上,我们可以见到断层、节理、褶皱以及强烈的根劈地貌。(右图)

在这里,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双源洞的形成原因。双源洞的水是来自地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的供给,在溶洞发育初期,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等)流动,并进行溶蚀,当空隙完全被水充满后,水就具有了承压性,溶蚀能力加强,随着空隙的扩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机械侵蚀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隙迅速扩大并合并,形成了地下河。在洞口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两个断裂面交叉形成的X形断裂,这是岩溶发展得最好的地方:在X节理处,裂隙最大,因而这里水流动最快、最多,溶蚀力最强,侵蚀最厉害,因此两条溪水在这里汇合形成双源洞。据查,在历史上,双源洞的地下水是一条弯曲的河流,一直溯源到北岭山区。水的整个路线为:北岭山地来水——洪冲积扇——地下水出露与喀斯特水相汇合——进入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

我们继续向前走,转过阿坡岩,到了一处名为奇观的钟乳石前,这是一个外露的石钟乳(左图),是原来岩洞崩塌后留下来的,属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是经过石灰岩的不断融蚀、再沉积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个石钟乳是浅灰色的不透明体,这是因为虽然矿物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里面含有太多的杂质。

看完石钟乳,我们向前走到了双源洞的另外一个出入口,在这里,地表水进入地下成为了盲谷。在洞口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白云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披麻状构造(右图),岩石表面好像是老阿婆的脸一样布满了横七竖八的“皱纹”。在这里因为不是沿着岩石的走向,所以岩石的倾角大概有40到50度,如果是沿着岩石的走向看的话,岩石都是水平的(在阿坡岩的背面就是这样的)。在这里又可以看到岩石相互交叉的层面、节理(下图),这些地貌特征对岩溶的形成很有利。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是:①岩石必须是可溶的。从成分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酸岩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第二类是硫酸岩类岩石,如石膏,芒硝等;第三类是卤盐类岩石如食盐,钾岩等。它们的溶解度依次增大。②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就是说岩石必须有裂隙、节理等。③水具有侵蚀性。即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它溶于水后于水反应产生HCO3-,把CaCO3变为Ca(HCO3-)2溶于水。④水具有流动性。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个溶蚀就不发生了,岩溶也就无从发育了。如果这四个条件具备,随着时间的增长,溶洞也就会发育的越大。双源洞的岩性为石灰岩,而且又位于两节理的交汇处,裂隙发育,空隙比较大,有利于水的渗透和流动,洞里面有两条水源与外面的湖相连,主要水源使雨水,使地下河水不断循环流动,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水的侵蚀性。也正是由于双源洞的具备了这些条件,经过日积月累,终于发育成为七星沿里面最长的一个溶洞。

看完了双源洞,我们原路返回到那座招财佛,从旁边的一条小路登上马栏岗。这是一个石灰岩与沙页岩的交汇处,马栏岗主要是由石炭纪下统沙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经过上千年的变迁,现在已经远远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据老师的介绍,这是一个背斜,马栏岗是背斜的中部,由于页岩的抗风化的能力比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于张性大,收到挤压而造成岩石的支离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蚀,再加上这里是沙页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可溶性岩石与不可溶性岩石交界处喀斯特水的溶蚀作用一般比较强烈,受到侵蚀背斜逐渐被削低,发育到现在就成为现在的马栏岗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了,而且地表水在这里汇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落水洞(左下图)。这也是符合课本里面有关的背斜成谷理论的。

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一般发育于不可溶的沙页岩和可溶的石灰岩的交界处,喀斯特作用特别旺盛。据我们的观察,这个落水洞比较大,由于其四周长满了植物,阳光很难直射到落水洞底,从岗上望下去,一片绿荫,根本就看不到洞底,很难判断这个落水洞究竟有多深。

接下来我们到了玉屏岩西面山脚观察断层和学习用罗盘量产状(岩石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这是一个右行平移的断层,玉屏岩和观音岩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后来观音岩向南东方向移动,玉屏岩向北西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左旋的断层,其断层面呈弯曲形,这也说明了断层面不仅仅是平直的事实,印证了课本上所说的。在两个断层的中间破碎带,由于很容易被风化侵蚀,形成的粘土透水性很差,日积月累蓄满雨水而成为湖。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我们判断了断层面的走向:微观上根据擦痕判断,用手摸断层面,若光滑则是沿其走向;纵观上根据断层的阶步,顺则是其走向。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用罗盘定地物方位。基本方法是先打开罗盘盖,让罗盘盖上的镜子中轴线前端对准远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线的后端指向观察者的胸前。稍后,指北针转动、静止至微动,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针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对所指地物的方位。

下午1点左右,我们齐聚天柱岩脚下,准备登上这个七星沿风景区最高的喀斯特山峰。在山底下,我们听取了有关天柱岩的一些情况:天柱岩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层溶洞,最低的一层由于在地下,我们见不到,越往上,溶洞的年代越久远,这是由于抬升运动造成的,现在上面的三层溶洞已经停止了发育(缺少了有侵蚀性的水)。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开始登山了,在登山之前,下了一场阵雨,使到我们的登山考察更具有情趣。在大概25到30米左右的高度,我们见到了第一个溶洞,它属于第二层溶洞,但是它比较小,我们就没有进去看;再继续往上爬,到了50米高度左右,我们见到了第三层的溶洞,这个洞比较大,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已经被开发成为一个庙宇,我们只见到洞口进去5米左右的地方,在佛像的后面(不只5米的地方)由于光线太暗,我们无法看到这个洞究竟有多深,估计应该至少也有几十米深。在这个洞里,我们可以看到洞顶比较光滑,有些地方还向上凹入成为一个倒扣的“脸盆”,即石锅,这是由于过去经常受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而局部地区又受到强烈的紊流作用,水压增大,溶蚀、侵蚀力加强,结果这些地方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洞顶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发育有石钟乳,但是目前已经停止发育。四周也是比较光滑,并且发育有石幔,这是由于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继续往上,我们在大约75米高的地方见到了第四层溶洞,但是这些溶洞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现在已经变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个凹进山壁的窟窿了,但是从这些“窟窿”里面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溶洞的痕迹的,比如有些岩层上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反映出静水沉积的作用。

大约13:30的时候,我们终于登上了天柱岩的最高点――摘星亭。从山顶眺望,七星沿风景区一览无余,青山绿水,奇峰异景,无不让人赞叹。整个七星沿地区的地形也尽收眼底(左图和下图):北领山脉自北向南过渡,背面有很多的别墅建在洪积扇上面,山前右倾斜平原过渡到冲积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阶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冲积平原上是市区;七星湖上是其它六个喀斯特山峰。这些山峰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蚀挖空之后的两翼形成山岩的(称为残峰),它们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抬升和平移运动,它们才逐渐断裂分开发育成为今天的这种地貌类型,断层中间破碎带由于风化和搬运作用,就发育成今天的五个大湖。

接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到了龙岩洞参观。龙岩洞是七星沿石室洞中的一个著名水洞,其实就是一个第一层的溶洞,里面有关于溶洞地貌如石钟乳、石柱等各种景观都发育的特别好,如花似卉,类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里由于长期受自由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所以洞顶平坦,某些地方形成向洞内凹入的槽状结构(原因在前两段有说明)。洞内充满水时冲击力很大,石柱等不易形成(但还是有的,就像我们触摸过的姻缘石),故洞口在洞上方,易为冷气积聚,形成清凉世界。让人惊奇的是,在乘船游洞登岸处有一个石鼓,一个工作人员用草席击拍它,竟然发出犹如古代战鼓的声音。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游完龙岩洞,我们又到了旁边的碧霞洞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发育的非常好的落水洞(上图),这个落水洞现在已经不发育了,它的洞口是在山顶上,高大概有10几米,洞口比较小,但是到下面就逐渐变大,下面还发育了一些石笋,有一个还特别像一只抱着儿子的母猴,让人叹绝!

第三天:

第三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早上不到8点半,我们就到了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三榕峡考察河流峡谷地貌和背斜、断层和节理地貌类型。三榕峡为于西江的中下游,峡谷段河流狭窄,水流速度很快,水特别深,侵蚀能力也比较强。

我们沿着公路从南往北走,在车上粗略的观察了三榕峡附近这个大背斜的南翼、核部和北翼,然后在背斜的北翼下车开始考察。我们所对的大山整个就是背斜北翼的一部分,该背斜发育于泥盆系底层,主要是沙页岩,页岩具有明显的岩理,节理发育(岩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裂开的裂隙为节理。),与泥岩一样都是由粘土矿物组成。在北翼这里,背斜向南倾斜,地表大部分为沉积岩多覆盖,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节理和层理。在这里,老师为我们演习了怎样来用罗盘来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然后由我们自己实践,我粗略测出背斜北翼的岩层的倾角是向北南40度,层面倾向是北偏西30度,走向是40度。

接着我们向南走来到一个采石场,这里就是背斜的核部了(右图)。由于背斜的核部受到两边的挤压,岩石支离破碎,抗风化能力很差,使得土壤层较厚,植被比起背斜的两边要茂密很多。而且这里岩层倾角近似水平(即倾角几乎为0),节理最发育,形成很多的X形节理,并且有一些节理面两面岩层有着显著的位移,形成了断层,甚至局部有些岩石受两边岩层的挤压,形成小型的褶皱。由于这里受挤压和顶部的张力,岩石容易破碎,故在这里采石比较容易,这也就是这里为什么会建有一个采石场而在背斜的两边没有采石场的缘故,但是这里生产的岩石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坚硬度不是很高,一般不适合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物的材料。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石英砂和粉砂岩,据我们所知,肇庆著名的端砚就是用本地产的很细的石英砂和粉砂岩制作的。

考察完背斜的核部,我们就再往南走,没多久就到了背斜的北翼了。这里的岩层都是向南倾斜的,据我所测,这里的岩层倾角是向北48度。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一个发育特别好的X形节理,但是可能因为人工的破坏吧,有一个角已经掉了(如右图)。看完了背斜的北翼,我们就合影留念,实习也就告结束了。

地质地貌发展史

1.地质发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构造为地槽构造特征,这个时期的褶皱比较强烈。在距今5.7-5.0亿年的寒武纪时期,肇庆地区是个浅海地区,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积达1000-1500厚,这些堆积来自华夏古陆(即今潮洲一带)。奥陶纪时期发生的广东范围的郁南运动使奥陶纪地层不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海相同时发生了变化,海水深度受地壳,气候等的影响而由深到浅,志留纪(S)后,距今4.0亿年,发生了著名的加里东运动,影响了整个肇庆地区抬升为陆地,而高要,德庆,罗定等地还残余狭长的海湾。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构造进入了准地台阶段,七星岩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2)为陆地相,肇庆地区已形成山地丘陵,没有沉积。中泥盘世(D2)有桂头群石英岩,海陆相交互有浅海相沉积。海水从广西方向涌来,发生海侵现象肇庆地区由陆地向海洋转移,沉积物自西向东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石炭纪时期继续沉积成浅海环境,相继形成测水灰岩,煤系,壶天组灰岩。从二叠纪到三叠纪,仍然呈海陆相交互,为滨海沼泽环境。

上三叠世到下侏罗世发生的印支运动使整个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抬升为陆地。肇庆地区也从此脱离了海洋环境。在第三幕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现在西江南岸的花岗岩群。至此,地质发育情况趋于稳定。

2.地貌发展史

第四纪中更新世(Q2)以前,由于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构造作用以及以后的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庆地区的基本轮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蚀低山,南面为丘陵,中间形成东西向的西江以及宽阔的西江低地,旱坡,羚羊峡。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阶段的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了北岭南坡的洪积扇,西江两岸则形成河漫滩,在七星岩的水平流动带形成地下河。

在中更新世时期的陆像环境,早更新世末期与中更新世初期之间,七星岩地区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这是根据第三,第四层水平溶洞之间的高度差值估算出来的)。由于基面下降,地壳的快速抬升形成了水流下蚀,karst水向下溶蚀加强,使七星岩地区首先的水平流动带抬升为干溶洞,成为垂直上升带。西江河漫滩上升形成河流阶地,原河床上升为河漫滩;北岭南坡形成洪积扇,而后洪冲击扇抬升为洪冲击阶地。当地壳处于稳定阶段后,七星岩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岭山上河流带来桂头群的角砾石(第二层溶洞堆积物)在地下沉积,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滩,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积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阶段,地壳开始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干溶洞,石灰华,钙华地貌,原先的河漫滩又抬升为河流阶地,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冲击阶地。

在晚更新世(Q3)时期,地壳大幅度抬升几十米。由于构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床的基岩面由此形成,第二级河流阶地也形成,中更新世的七星岩的地下河抬升形成干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以后,从此地壳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为主要运动方向,出现了埋藏阶地。虽有局部的上升,实际冲积层厚度超过了正常冲积层厚度。

至距今两万年,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对河流阶地产生了两个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蚀,有利于河流阶地发育;(2)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积减少,荷载减轻,牵引大陆构造抬升,冰期过后,广东大陆下降,第一级和路阶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没,形成第一级半埋藏阶地。这一时期地壳表面以风化侵蚀为主,颗粒小,呈红色,剧烈风化。

结束语: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意犹未尽,期望着实习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习知识。通过这三天的实习,尽管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却学到了很多过去课本上讲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考察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期待着下次实习的到来。

参考资料:

[1]广东河谷地貌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月第36卷第1期;

[2]地貌学严钦尚曾昭璇高等教育出版社;

[3]肇庆市地方志编委会,肇庆市志(上),1999,第二章(15页、192页);

[4]晚更新世以来,北江和西江的阶地、地壳运动及其生产利用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p135-142。

[5]肇庆旅游网http://www.daodoc.com/

第13篇: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

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洪灿哲

02地理科学0232130237

前言: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为了巩固《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2004年7月9-11日,我们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2级150名同学在高全洲老师、刘祖发老师和杨清书老师的带领下到肇庆市七星沿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而且我们目前专业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有限,确实很难对肇庆七星沿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有很透彻的认识,但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等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干流—西、北江流域。地势由北部、东北部渐次向中部和东南部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市区背靠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北部为北岭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东西两端重峦叠峰紧锁江流,形成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境内孤丘台地疏落散布,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形成五湖、六岗、七峰、八洞的独特自然景观,成为驰名中外的七星岩风景区。正因为肇庆独特的地质地貌风光,它才成为我们实习的首选之地。

本次实习从7月9日开始,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路经中山,江门、高要等市,并在途中的西江大桥到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然后才到肇庆党校。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岩风景区对其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具体路线如下:

7月9日:告别中大珠海校区——西江大桥——卸媒码头(上南岸)——肇庆党校——北岭山南——东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滑坡和二三级阶地地貌。

7月10日:肇庆党校——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阆风岩,玉屏岩,观音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婆岩。这次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水平溶洞(双源洞)和断层及洼地地貌。

7月11日:上午:肇庆党校——三榕峡(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采石场。此次目的是观察断层及其层理结构。下午实习结束,返回中大珠海校区。

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常见的七种地貌类型分别如下:

1)侵蚀低山。其相对高度

2)侵蚀丘陵。其相对高度

3)侵蚀台地。其相对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缓,一般

4)洪积阶地和冲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北岭山麓;

5)河流阶地。主要是指沿岸二级、三级河流阶地;

6)冲积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滩和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

7)喀斯特丘陵。岩性为壶天灰岩或石磴子灰岩,主要是指七星岩等喀斯特石峰。

实习内容:

7月9日早上7点,我们从中大珠海校区乘车出发。沿路可以看到公路有很多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岩石大多已经风化成砖红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岩保存下来。而正是由于肇庆的基岩出露状况比较好,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地质、地貌实习的基地。

整体上来看,肇庆七星岩地区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冲积平原,肇庆七星岩喀斯特丘陵就是位于这个平原上。我们三天考察的地貌类型按顺序大概如下:滑坡与阶地,冲洪扇与洪积平原,充填构造,喀斯特丘陵与溶洞,落水洞,背斜与断层。下面我就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肇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

第一天:

我们从珠海出发乘车经过江门、新会、高要,在开往肇庆党校的途中顺道考察了西江大桥南岸东侧的卸煤码头(上南岸),这是一个半埋藏阶地。

上南岸是一个潜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没有再次滑坡的趋势和迹象。滑坡是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它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据老师介绍,该地在2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滑坡,现仍可以看到当年的滑坡壁(上图山坡凹处),滑坡体由于采山取石和植树造林等原因已经看不出。1983年12月16日上午约9时至11时该地发生一般规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发时该处卸煤码头上有四个民工在小屋内睡觉,后来只有一人逃脱。据首先发现滑坡的当地民工讲,滑动是首先从下面开始的,后来才看到上部滑动,由此可分析判断此滑坡属牵引式或称拖带式滑坡,广东地区的滑坡多是这种小型滑坡。

根据老师的分析介绍,我们知道了造成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地处于西江凹岸,终年被流水冲刷而造成岸壁不稳定;

②滑坡的上部阶地上有一个水塘(现在已经填平),并且有地下渗透带,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形式与江水互渗,使中间土体遭到破坏,土质疏松,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③滑体主要是花岗岩的风化壳,为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很不稳定;

④滑坡上的码头堆积了大量的煤,负荷太重,其重力对滑坡的发生是一个间接的推动力;

⑤整个肇庆地区的粘土含量普遍较高,滑坡发生的前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雨,粘土的膨胀系数大,雨水对其影响很大,造成土质松软,从而引发了这次滑坡。

此滑坡范围宽134米,10多米厚,滑动后形成5个阶梯,滑坡体伸入西江,由于规模不大,所以没有造成西江淤塞。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又考察了阶地,据资料介绍,阶地的类型有常态阶地(或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其中后两种是阶地变形的结果。(1)常态阶地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源头区。如鉴江信宜、漠阳江春湾、北江韶关,是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故称常态阶地,简称阶地。(2)半埋藏阶地是原先的第一阶级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构造下沉,而与全新世堆积的高河漫滩类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没的阶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冲积平原,如肇庆市西江与七星岩之间的地貌即为第一级半埋藏阶地。(3)埋藏阶地是半埋藏阶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渐被全新统覆盖形成,,分布在入海三角洲,这是最高和最年轻的埋藏阶地。

据老师介绍,我们现在所走的公路和卸煤码头就是建在第一级阶地上(左图)。看完第一级阶地之后,我们就爬上公路旁的小山去观察第二和第三级阶地。第二级阶地分布在上南岸码头公路旁的小山咀,高度大约为10米,在这里可以找到磨圆度较好的鹅卵石。为什么阶地会跑到山上来呢?在第四纪,此处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滩抬升,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二级阶地。沿途可见地上鹅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卵石的成分多样(下图左),岩性复杂且较脆,风化程度较大,体现此处基岩的多样性,也显示了该二级阶地是西江干流经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第三级阶地位于西江大桥南桥头东侧的自来水厂高地,高度大约为15至16米,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岩石年代更为久远,鹅卵石风化程度更深,质地松化,一踩即碎(下图右),不过现在由于人工作用,很多被水泥盖住,已经很难找到地面证据——鹅卵石。

通过我们的观察,结合老师的分析,得出此处阶地鹅卵石的几个特点:(1)磨圆度好,粒径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长时间的搬运,所经距离远;(2)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由于是主干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质被带下来沉积,形成当地复杂的岩性;(3)阶地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长,风化作用越强,岩性越脆,越易碎。

该地阶地示意图如下:

肇庆市西江河谷地貌横剖面图

下午,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到了东岗村附近的北领山地考察,这里是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洪积扇是由于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沟谷出山口后,坡度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就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积锥或洪积扇。如果扩大到整个山脚(四周)即称为洪积群,如果面积继续扩大,即可形成洪积平原。老师介绍了关于东岗村附近这些地貌的形成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由北领山地冲积而形成的,另外一种是由西江的冲积而形成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右图),这里的岩石以沙叶岩为主,砖红色,有一定的磨圆度,但有些有棱角,大多为砾石,粒径较大,较疏松,而且颗粒由上到下、由山里到山外是由粗变细。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话,那么这里的岩型应该会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冲积物复杂),颗粒一般是为圆形的,磨圆度较好,没有棱角,质地也会比较硬,而且纵观整个地貌类型,如果是由西江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么宽度应该很大(比冲洪积扇大的多),但是此地的扇形宽度并不是很大。故我们判断,这应该是由北领冲积而形成的洪积扇。

从而我们也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走的公路、广茂铁路以及它们两边的建筑物、还有我们住的肇庆党校都是建在洪积扇上的。因为洪积扇是经过很上的时间堆积而成的,坡度比较平坦(这里只有3到5度),在上面建一些东西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岩石不是很硬,地基不是很好,所以不宜建高层的建筑,这也是我们在路旁都没有见到高层建筑物的原因。

下午四点,我们到了另外一个点——在石牌村北面的公路边观察洪积扇的中部剖面。这里刚好是有人搞建筑,对洪积扇的中部进行了横切,从而使我们能够清楚的观察洪积扇的内部结构(下图)。我们所观察的这个洪积扇剖面有

六、七米高,据老师的介绍,这些岩层组成是第四纪时代的岩石,北领的岩石主要是泥盘系的砂岩滚下来再堆积成第四纪岩层的。据我们观察,裸露在外面的红色岩石是砂岩,由长石、石英组成,风化后很容易敲碎,因带有Fe而呈红色;沉积物颗粒有大有小,有一定的磨圆度,总体上来看,岩石自上而下,从扇顶到扇缘,依次是由粗到细的砂岩,符合老师所说的“一般情况下,洪积扇底部的沉积物粒径较大”的规律。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充填结构(又称透镜体,左图凹处),充填结构就是洪积扇停止生长,被大水冲出大沟,以后洪水又挟带物质填上而成为的一种地貌现象。充填结构里面的东西因为是后来填上去的,故其物质组成跟周围的岩石有很大的差别,成分比较复杂多样。

第二天:

旅游胜地七星沿坐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来历传说很多,有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有说是天上七仙女羡慕人间、独爱肇庆而下凡不归等等。七星岩于1982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七星岩风景区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向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天然山水盘景”之美誉。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委员长的诗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岩风景的诗情画意。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早上8点多,我们就到达七星沿这个风景名胜区开始新一天的实习考察。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在路的左边是沙页岩形成的一些侵蚀丘陵,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我们向前走,大约到了一座招财佛像前时,面向佛像仰望,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边的地貌景观有很大的不同,左边马栏岗是砂页岩经风化后形成的低矮山丘,而右边却是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高耸奇峰,由于两边岩性的不同,其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类型和稀疏程度也不同,马栏岗上的植物多草本,非常茂密,而右边山峰上生长的植物多为藤本或木本并很稀疏。

很快的,我们走到了位于阿坡岩下面的双源洞的一个出入口。双源洞是七星沿风景区里面最长的一条静水地下河,其实就是一个喀斯特地下溶洞,它长270多米(据我查证,它长并不是320米),洞中有两条溪水汇合,向东流出洞外,故称“双源洞”。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有关的地质地貌知识。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纪下统的壶天群石灰岩,主要是由白云石灰岩组成的,呈浅灰色,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隐晶质(或称泥晶质)结构,个别地方有粉晶结构,为厚层状构造。因为存在白云岩的缘故,故用10%的稀盐酸滴在这些岩石上,岩石并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岩石磨成粉,却可以起泡,这是因为岩石成分里面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因这些岩石比较坚硬,故其经历了千万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峰。在双源洞的洞口上,我们可以见到断层、节理、褶皱以及强烈的根劈地貌。(右图)

在这里,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双源洞的形成原因。双源洞的水是来自地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的供给,在溶洞发育初期,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等)流动,并进行溶蚀,当空隙完全被水充满后,水就具有了承压性,溶蚀能力加强,随着空隙的扩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机械侵蚀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隙迅速扩大并合并,形成了地下河。在洞口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两个断裂面交叉形成的X形断裂,这是岩溶发展得最好的地方:在X节理处,裂隙最大,因而这里水流动最快、最多,溶蚀力最强,侵蚀最厉害,因此两条溪水在这里汇合形成双源洞。据查,在历史上,双源洞的地下水是一条弯曲的河流,一直溯源到北岭山区。水的整个路线为:北岭山地来水——洪冲积扇——地下水出露与喀斯特水相汇合——进入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

我们继续向前走,转过阿坡岩,到了一处名为奇观的钟乳石前,这是一个外露的石钟乳(左图),是原来岩洞崩塌后留下来的,属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是经过石灰岩的不断融蚀、再沉积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个石钟乳是浅灰色的不透明体,这是因为虽然矿物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里面含有太多的杂质。

看完石钟乳,我们向前走到了双源洞的另外一个出入口,在这里,地表水进入地下成为了盲谷。在洞口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白云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披麻状构造(右图),岩石表面好像是老阿婆的脸一样布满了横七竖八的“皱纹”。在这里因为不是沿着岩石的走向,所以岩石的倾角大概有40到50度,如果是沿着岩石的走向看的话,岩石都是水平的(在阿坡岩的背面就是这样的)。在这里又可以看到岩石相互交叉的层面、节理(下图),这些地貌特征对岩溶的形成很有利。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是:①岩石必须是可溶的。从成分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酸岩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第二类是硫酸岩类岩石,如石膏,芒硝等;第三类是卤盐类岩石如食盐,钾岩等。它们的溶解度依次增大。②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就是说岩石必须有裂隙、节理等。③水具有侵蚀性。即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它溶于水后于水反应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产生HCO3-,把CaCO3变为Ca(HCO3-)2溶于水。④水具有流动性。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个溶蚀就不发生了,岩溶也就无从发育了。如果这四个条件具备,随着时间的增长,溶洞也就会发育的越大。双源洞的岩性为石灰岩,而且又位于两节理的交汇处,裂隙发育,空隙比较大,有利于水的渗透和流动,洞里面有两条水源与外面的湖相连,主要水源使雨水,使地下河水不断循环流动,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水的侵蚀性。也正是由于双源洞的具备了这些条件,经过日积月累,终于发育成为七星沿里面最长的一个溶洞。

看完了双源洞,我们原路返回到那座招财佛,从旁边的一条小路登上马栏岗。这是一个石灰岩与沙页岩的交汇处,马栏岗主要是由石炭纪下统沙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经过上千年的变迁,现在已经远远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据老师的介绍,这是一个背斜,马栏岗是背斜的中部,由于页岩的抗风化的能力比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于张性大,收到挤压而造成岩石的支离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蚀,再加上这里是沙页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可溶性岩石与不可溶性岩石交界处喀斯特水的溶蚀作用一般比较强烈,受到侵蚀背斜逐渐被削低,发育到现在就成为现在的马栏岗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了,而且地表水在这里汇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落水洞(左下图)。这也是符合课本里面有关的背斜成谷理论的。

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一般发育于不可溶的沙页岩和可溶的石灰岩的交界处,喀斯特作用特别旺盛。据我们的观察,这个落水洞比较大,由于其四周长满了植物,阳光很难直射到落水洞底,从岗上望下去,一片绿荫,根本就看不到洞底,很难判断这个落水洞究竟有多深。

接下来我们到了玉屏岩西面山脚观察断层和学习用罗盘量产状(岩石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这是一个右行平移的断层,玉屏岩和观音岩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后来观音岩向南东方向移动,玉屏岩向北西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左旋的断层,其断层面呈弯曲形,这也说明了断层面不仅仅是平直的事实,印证了课本上所说的。在两个断层的中间破碎带,由于很容易被风化侵蚀,形成的粘土透水性很差,日积月累蓄满雨水而成为湖。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我们判断了断层面的走向:微观上根据擦痕判断,用手摸断层面,若光滑则是沿其走向;纵观上根据断层的阶步,顺则是其走向。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用罗盘定地物方位。基本方法是先打开罗盘盖,让罗盘盖上的镜子中轴线前端对准远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线的后端指向观察者的胸前。稍后,指北针转动、静止至微动,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针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对所指地物的方位。

下午1点左右,我们齐聚天柱岩脚下,准备登上这个七星沿风景区最高的喀斯特山峰。在山底下,我们听取了有关天柱岩的一些情况:天柱岩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层溶洞,最低的一层由于在地下,我们见不到,越往上,溶洞的年代越久远,这是由于抬升运动造成的,现在上面的三层溶洞已经停止了发育(缺少了有侵蚀性的水)。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开始登山了,在登山之前,下了一场阵雨,使到我们的登山考察更具有情趣。在大概25到30米左右的高度,我们见到了第一个溶洞,它属于第二层溶洞,但是它比较小,我们就没有进去看;再继续往上爬,到了50米高度左右,我们见到了第三层的溶洞,这个洞比较大,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已经被开发成为一个庙宇,我们只见到洞口进去5米左右的地方,在佛像的后面(不只5米的地方)由于光线太暗,我们无法看到这个洞究竟有多深,估计应该至少也有几十米深。在这个洞里,我们可以看到洞顶比较光滑,有些地方还向上凹入成为一个倒扣的“脸盆”,即石锅,这是由于过去经常受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而局部地区又受到强烈的紊流作用,水压增大,溶蚀、侵蚀力加强,结果这些地方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洞顶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发育有石钟乳,但是目前已经停止发育。四周也是比较光滑,并且发育有石幔,这是由于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继续往上,我们在大约75米高的地方见到了第四层溶洞,但是这些溶洞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现在已经变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个凹进山壁的窟窿了,但是从这些“窟窿”里面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溶洞的痕迹的,比如有些岩层上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反映出静水沉积的作用。

大约13:30的时候,我们终于登上了天柱岩的最高点――摘星亭。从山顶眺望,七星沿风景区一览无余,青山绿水,奇峰异景,无不让人赞叹。整个七星沿地区的地形也尽收眼底(左图和下图):北领山脉自北向南过渡,背面有很多的别墅建在洪积扇上面,山前右倾斜平原过渡到冲积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阶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冲积平原上是市区;七星湖上是其它六个喀斯特山峰。这些山峰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蚀挖空之后的两翼形成山岩的(称为残峰),它们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抬升和平移运动,它们才逐渐断裂分开发育成为今天的这种地貌类型,断层中间破碎带由于风化和搬运作用,就发育成今天的五个大湖。

接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到了龙岩洞参观。龙岩洞是七星沿石室洞中的一个著名水洞,其实就是一个第一层的溶洞,里面有关于溶洞地貌如石钟乳、石柱等各种景观都发育的特别好,如花似卉,类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里由于长期受自由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所以洞顶平坦,某些地方形成向洞内凹入的槽状结构(原因在前两段有说明)。洞内充满水时冲击力很大,石柱等不易形成(但还是有的,就像我们触摸过的姻缘石),故洞口在洞上方,易为冷气积聚,形成清凉世界。让人惊奇的是,在乘船游洞登岸处有一个石鼓,一个工作人员用草席击拍它,竟然发出犹如古代战鼓的声音。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游完龙岩洞,我们又到了旁边的碧霞洞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发育的非常好的落水洞(上图),这个落水洞现在已经不发育了,它的洞口是在山顶上,高大概有10几米,洞口比较小,但是到下面就逐渐变大,下面还发育了一些石笋,有一个还特别像一只抱着儿子的母猴,让人叹绝!

第三天:

第三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早上不到8点半,我们就到了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三榕峡考察河流峡谷地貌和背斜、断层和节理地貌类型。三榕峡为于西江的中下游,峡谷段河流狭窄,水流速度很快,水特别深,侵蚀能力也比较强。

我们沿着公路从南往北走,在车上粗略的观察了三榕峡附近这个大背斜的南翼、核部和北翼,然后在背斜的北翼下车开始考察。我们所对的大山整个就是背斜北翼的一部分,该背斜发育于泥盆系底层,主要是沙页岩,页岩具有明显的岩理,节理发育(岩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裂开的裂隙为节理。),与泥岩一样都是由粘土矿物组成。在北翼这里,背斜向南倾斜,地表大部分为沉积岩多覆盖,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节理和层理。在这里,老师为我们演习了怎样来用罗盘来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然后由我们自己实践,我粗略测出背斜北翼的岩层的倾角是向北南40度,层面倾向是北偏西30度,走向是40度。

接着我们向南走来到一个采石场,这里就是背斜的核部了(右图)。由于背斜的核部受到两边的挤压,岩石支离破碎,抗风化能力很差,使得土壤层较厚,植被比起背斜的两边要茂密很多。而且这里岩层倾角近似水平(即倾角几乎为0),节理最发育,形成很多的X形节理,并且有一些节理面两面岩层有着显著的位移,形成了断层,甚至局部有些岩石受两边岩层的挤压,形成小型的褶皱。由于这里受挤压和顶部的张力,岩石容易破碎,故在这里采石比较容易,这也就是这里为什么会建有一个采石场而在背斜的两边没有采石场的缘故,但是这里生产的岩石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坚硬度不是很高,一般不适合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物的材料。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石英砂和粉砂岩,据我们所知,肇庆著名的端砚就是用本地产的很细的石英砂和粉砂岩制作的。

考察完背斜的核部,我们就再往南走,没多久就到了背斜的北翼了。这里的岩层都是向南倾斜的,据我所测,这里的岩层倾角是向北48度。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一个发育特别好的X形节理,但是可能因为人工的破坏吧,有一个角已经掉了(如右图)。看完了背斜的北翼,我们就合影留念,实习也就告结束了。

地质地貌发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2004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展史

1.地质发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构造为地槽构造特征,这个时期的褶皱比较强烈。在距今5.7-5.0亿年的寒武纪时期,肇庆地区是个浅海地区,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积达1000-1500厚,这些堆积来自华夏古陆(即今潮洲一带)。奥陶纪时期发生的广东范围的郁南运动使奥陶纪地层不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海相同时发生了变化,海水深度受地壳,气候等的影响而由深到浅,志留纪(S)后,距今4.0亿年,发生了著名的加里东运动,影响了整个肇庆地区抬升为陆地,而高要,德庆,罗定等地还残余狭长的海湾。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构造进入了准地台阶段,七星岩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2)为陆地相,肇庆地区已形成山地丘陵,没有沉积。中泥盘世(D2)有桂头群石英岩,海陆相交互有浅海相沉积。海水从广西方向涌来,发生海侵现象肇庆地区由陆地向海洋转移,沉积物自西向东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石炭纪时期继续沉积成浅海环境,相继形成测水灰岩,煤系,壶天组灰岩。从二叠纪到三叠纪,仍然呈海陆相交互,为滨海沼泽环境。

上三叠世到下侏罗世发生的印支运动使整个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抬升为陆地。肇庆地区也从此脱离了海洋环境。在第三幕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现在西江南岸的花岗岩群。至此,地质发育情况趋于稳定。

2.地貌发展史

第四纪中更新世(Q2)以前,由于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构造作用以及以后的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庆地区的基本轮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蚀低山,南面为丘陵,中间形成东西向的西江以及宽阔的西江低地,旱坡,羚羊峡。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阶段的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了北岭南坡的洪积扇,西江两岸则形成河漫滩,在七星岩的水平流动带形成地下河。

在中更新世时期的陆像环境,早更新世末期与中更新世初期之间,七星岩地区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这是根据第三,第四层水平溶洞之间的高度差值估算出来的)。由于基面下降,地壳的快速抬升形成了水流下蚀,karst水向下溶蚀加强,使七星岩地区首先的水平流动带抬升为干溶洞,成为垂直上升带。西江河漫滩上升形成河流阶地,原河床上升为河漫滩;北岭南坡形成洪积扇,而后洪冲击扇抬升为洪冲击阶地。当地壳处于稳定阶段后,七星岩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岭山上河流带来桂头群的角砾石(第二层溶洞堆积物)在地下沉积,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滩,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积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阶段,地壳开始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干溶洞,石灰华,钙华地貌,原先的河漫滩又抬升为河流阶地,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冲击阶地。

在晚更新世(Q3)时期,地壳大幅度抬升几十米。由于构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床的基岩面由此形成,第二级河流阶地也形成,中更新世的七星岩的地下河抬升形成干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以后,从此地壳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为主要运动方向,出现了埋藏阶地。虽有局部的上升,实际冲积层厚度超过了正常冲积层厚度。

至距今两万年,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对河流阶地产生了两个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蚀,有利于河流阶地发育;(2)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积减少,荷载减轻,牵引大陆构造抬升,冰期过后,广东大陆下降,第一级和路阶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没,形成第一级半埋藏阶地。这一时期地壳表面以风化侵蚀为主,颗粒小,呈红色,剧烈风化。

结束语: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意犹未尽,期望着实习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习知识。通过这三天的实习,尽管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却学到了很多过去课本上讲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考察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期待着下次实习的到来。

参考资料:

广东河谷地貌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月第36卷第1期;

地貌学严钦尚曾昭璇高等教育出版社;

肇庆市地方志编委会,肇庆市志(上),1999,第二章(15页、192页);

晚更新世以来,北江和西江的阶地、地壳运动及其生产利用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p135-142。

肇庆旅游网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德庆盘龙峡三天(杨)1

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德庆盘龙峡、包公祠汽车三天

第一天:早上于指定时间、地点集合,湛江乘旅游车往素有“西江明珠”之称——肇庆,午餐后

游览“桂林之山、杭州之水”集于一体美称的七星岩风景区(末含电瓶车25元/人),七

星岩以喀斯特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峰巧布

在面积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

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可在水月宫求签烧香许愿,可到石室洞观赏书

法宝库,有“千年诗廊”的摩崖石刻,可到观鱼池旁喂鱼玩耍,再到东方禅林寻找属于

自己的保护神罗汉。往益生园(参观40分钟),了解各种植物和中草药的药用价值;继

而前往游览千年古庵,国之瑰宝----梅庵,观广东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护城墙,参观肇庆包公祠,岭南最古老的包公祠,一睹一代英豪包拯的风采)。晚上观赏东南亚第一大

音乐喷泉,牌坊广场工艺品夜市,感受肇庆的传统牌坊揽胜,晚住肇庆长信大酒店;

第二天:早餐后参观驰名裹蒸粽制造坊(参观30分钟),了解裹蒸粽的制造过程,参观德国士革

马刀具城(参观40分钟),德国士革马刀排名全球第三,十七世纪开矿金属做成的,现

在采用新型乌钢材制造,其品质优良,具有坚硬、锋利、耐磨等特点,而且备有各种适

用于现代家庭需要的刀具--切肉刀、解冻刀、和各式精品刀具。远观阅江楼,观肇庆近

年交通变化的西江双桥,后游览广东四大名山——鼎湖山(未含环保车15/人),此乃为

岭南四大名山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

与生物圈”保护网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高等植物1850多种,被誉为“绿色植物宝库”、“北

回归线上绿宝石”。鼎湖山古木参天,飞瀑如练,空气负离子含量为全国之最,为最理

想的森林浴场,是我国南方最理想的休闲度假及避暑胜地,山上的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

刹之一,与珠三角、港澳及海外香客有久远香缘;世纪宝鼎、品氧谷、飞水潭、步行沐

足健身区、珍稀植物园,后乘车赴德庆,晚住德庆登云大酒店

第三天:早餐后前往德庆游览盘龙峡生态旅游区(末含环保车10元/人),青山秀水、绿茵常驻,

参观“还是家乡好”的[外婆湾]景区,观看“瑞来运转”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和气势磅

礴的腾龙飞瀑。继往金林水乡街参观,金林水乡位于德庆县官圩镇,与盘龙峡生态旅游

区相邻,是一充满古色古香的水乡村落。它历史悠久,从隋末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

历史。少数民族居所,赏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水云涧(40分钟)午餐后于指定时间集合

乘车返湛江,结束愉快旅程!

价格:

接待标准:以上行程仅供参考,景点不变的情况下景点安排次序以当地旅行社安排为准!

住宿:挂牌三星级酒店标准双人间(若出现自然单间,房差客人自理)用餐:正餐八菜一汤(2早6正、早10元、正20元)

用车:空调旅游车(37座豪华旅游巴士、金龙牌、1年内车)

门票:景点第一道门票,不含园中园门票

导游:优秀导游(从事导游工作三年以上)

自理:鼎湖山环保车15元/三程、盘龙峡上山环保车10元/人、七星岩电瓶车25元/人

赠送:十万元旅行社责任保险、精美旅游帽

购物店:益生园,裹蒸粽制造坊,德国士革马刀具城,水云涧

七星岩范文
《七星岩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编辑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