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战火中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2 21:07:1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战火中的诗

战火中的诗

《三国演义》开篇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写战争

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长沟岁月无声,历史的喧嚣最终总是归于沉寂。然而那些描写的淋漓尽致的天算人谋、斗智斗勇,那些跨越了俗和雅的传奇故事、英雄人物却在时间的消逝中沉淀,酿成了一曲跨越时空的英雄战歌。

“政失治而乱而分,群雄逐鹿趋于三分,三国鼎立终于一统”,这就是《三国演义》分合话题的史实基础,而挣脱了史实的严密精深,演义用或实或虚,或详或略的战争将分与合相接,组成了这一幕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战争史诗。

围绕着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三国演义》共描写了大小数十次战争,各战斗之间因果相续,成败相连,作者也藉此巧妙串联起了三国的风云沉浮、势力变迁,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把成败看得最重,用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将一百二十年的分分合合轻描淡写地带过,而与史实不同,它的永恒魅力,在于把握住了一触即发、瞬间万变的沙场上那一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玄机,将战争的阳刚与阴柔相结合,非但没把战场表现得惨烈可怕,反而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谱写出一曲英雄的赞歌,洋溢出一份悠扬的诗意。毛宗岗曾评价说:“《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

首先,《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不把主要笔墨放在单纯的实力与武艺的较量上,而是注重虚实结合所带来的艺术效果。第一回写黄巾军程远志统兵五万前来,刘、关、张只“统兵五百”,便大获全胜,“投降者不计其数”;同回写张角亲自领兵,“满山塞野”、“盖地而来”,刘备领兵一千五百多人,与之较量,结果是“角军大乱,败走五十馀里”;长板坡一役,赵云的左冲右突,固然与曹操要活捉赵云有一定的关系,但张飞的武艺声威,也带有明显的夸张,张飞一声大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并连几十万大军也“一齐望西逃奔”,“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如山崩,自相践踏”。比起战争的成败和对史实的取舍,艺术的虚构成分才是这些情节的关键与精华所在,可以说,建立在美学理想之上的艺术创造才真正造就了这些人物与故事。

实服从于虚的创作手法也突出了《三国演义》对战争的诗化这一特点。小说文本中把赤壁之战所有的光环都给了诸葛亮,为此,甚至不惜扭曲历史事实。“舌战群儒”是赤壁之战的序曲,这在正史之中没有记载;而“巧说孙权”、“智激周瑜”、“诸葛祭风”纯粹是子虚乌有;关于“草船借箭”,真正的主角是孙权,真正的时间是赤壁之战后的濡须之役;而“火烧曹营”事实上是黄盖提出来的。这些虚构、篡改的情节不仅塑造了一个政治、军事天才——诸葛亮,也将战争的诗意推向了极致。试想,如果《三国演义》舍弃了这些虚构的情节,赤壁之战除了以少胜多之外还有多少吸引力?反之,那些在帷屋中的神机妙算、决策千里,却总能让人读到如痴如醉。可以说,正是这些亦实亦虚、虚实交错的故事情节使战争也带上了一些国画的写意、诗歌的柔情。

其次,《三国演义》叙述战争,不直接把兵法计谋和得失成败传达给读者,而是利用情节的波折、悬念引人入胜。在“草船借箭”一回中,当周瑜提出需十日造十万支箭时,诸葛亮明知是有意刁难,却淡定从容的用“只消三日”有力地回击了周瑜,同时也给读者布下一个谜:“孔明究竟会用什么办法在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呢?”这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作者非但没有把谜底立马公布于众,反在情节的发展中,使这个谜不断变得扑朔迷离。“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孔明如何造箭使人百思不得其解,读者的心也被紧紧揪起。“至第三日四更时分”,正是天将破晓的时候,孔明才终于密请鲁肃来到船中,而出口便是“特请子敬同往取箭”,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事气氛也就此推向极致,这时,才娓娓道出一计绝妙的“草船借箭”。这样的布局结构,不仅将孔明作为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华也一展无余,也使读者在豁然开朗之中体味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此外,这样的情节设置将诗歌“峰回路转”的写意性、“松弛有度”的节奏感也渲染了出来。

再次,对于对比手法的应用,也使《三国演义》诗化的战争描写这一特征增色不少。同样在“用奇谋孔明借箭”一回中,作者在曹操的奸诈紧张与孔明的机智从容之间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那一点传神的诗意,将一场战斗写得有浓有淡、有点有染。一边是雾、江、风、舟描画的宁静清幽的意境,成竹在胸的诸葛亮乘雾驾舟,与毫不知情的鲁肃在江中酌酒取乐,水墨画一般悠然自得、潇洒唯美;另一边却是兵、鼓、箭、雾汇成的紧张慌乱之境地,纵然曹操奸诈骁勇,无奈被一阵迷雾所隔,也只能“箭如雨发”,作者在细腻的环境描写中透出了曹操内心的慌乱与怀疑。这样的战争描写,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并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相辅相成,将人物心境物化,画面感极强。于是,当幽静正对喧嚣、从容正对慌乱,诗意便在双方的碰撞交错中油然而生。

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一回中,作者以一诗意如画的江上月夜,与数日后火光冲天的景象相对比,极喜极悲之间透出一丝诗意。同样,横槊赋诗骄盈自满的曹操,正包藏着他逐鹿中原事业的最大危机,这其间的强弱易位,也传达出小说最意味深长的寄寓。一切都在人谋,智略实可逆转劣势,尤其在从刘备阵营来看,贡献一个军师,打一场不费兵卒的移地战争,却分得天下的三分之一。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有失水准的表现也可以看作一种对比,他每一次企图摆脱被动的努力都被周瑜顺手牵羊地加以利用,而周瑜的每一次得意之笔,都被诸葛亮冷眼看破,这就造就了“强中自有强中手”、“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深远意蕴。

当然,除了艺术手法和叙述技巧的加入,《三国演义》本身就擅于在战争描写中穿插入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感受。赤壁之战足足用了八回的巨大篇幅,看来头绪纷繁,实则脉络分明、详略得当。曹操使用连环计可以说是赤壁之战高潮的开始,当以奸诈称奇的曹操始终没能逃过诸葛亮的重重计谋,而终于率领着八十三万大军,月夜横槊赋诗江上时,作者用细致的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恢宏壮阔而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曹操)乘大船一只于中央,上建‘帅’字旗号,两傍皆列水寨,船上埋伏弓弩千张”,“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景物如此壮阔而充满豪迈之气,这时曹操也不禁想起屡数“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的光荣事迹,满心期待收复东吴,与下属共享富贵太平,而作者也在此时把曹操的《短歌行》带出,将他踌躇满志的心境一泻而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整个画面的苍茫辽阔,与曹操的慷慨豪迈相融相承,诗意盎然。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象的变化总是人世间变化的预兆。《三国演义》在纷乱的战争里,充斥着关于天命、天道、气数、定数的描写。在书的末尾,有《古风》一首,在历述了三国兴亡的历史之后,写下:

纷纷世事无穷尽, 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 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是对三国兴亡历史的定命解释,也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从开篇来,一路轻天命重人谋,而末了却始终没能摆脱天命的主宰。茫茫天数、渺渺青天窥视着人间的起落,人事终究归上天决定。连算尽一切的诸葛亮都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英雄的不甘与天命拼死对抗,而滚滚的战火硝烟还是一步步走向尘埃落定,《三国演义》流露出的一股悲壮之气,像一首苍劲的古诗,刚健恢宏之下透出一丝无奈的苍凉。

参考书目:《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岳麓书社出版;

《漫说三国》 张国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 傅隆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第2篇:战火中的逍遥客

战火中的逍遥客——侯乐道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光阴回到百年前,平淡的乡村生活着弟兄五个,大哥率真朴实,富有文化,少时苦学求知,成为一代名师。其他四个,热爱劳动,及早踏入农村,勤奋苦干,扎根田园。今天在此我们共同回味老大的独特生活。回味战火中的逍遥客。

幼时爱学,一个自幼苦学之人,不可多见,家中父老花钱请来教书先生,在家授课。天资聪明,故而十二岁便学有所成,超过了教书先生,先生告别离去,又引领博学之客,教书不到一载,便自辞告退。十三学有所成,名扬乡里。十五岁便在家乡育才,做起教书先生。国家衰亡,战火四起,骤然而至,防不胜防。便率领学子,四处漂泊,躲离战火。

战火粉烟下,依然四处漂泊,不忘教学,多次与日本强敌擦肩而过,险些牢入敌口。险象纷生之时,躲在山沟田野,日夜蹉跎。颠簸流离数年,终于迎来胜利的那一刻。他四十多了,日本终于滚出中国。然而纷争四起,内战爆发。他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不肯放松自己的每一刻。五十多了,终于停止了战火,可以安心教育孩子了。

六零年后,家乡大水泛滥,家乡一片蹉跎。已经在家乡上班的爷爷不得不领着三个较大的孩子步行到南方要饭,老爷爷在家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光阴四载转瞬即过。家乡稳定,自己的孩子回来了,再也不能到乡政府做乡长了,在家一起务农了。他没有为己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爷爷也放弃了自己的为官生涯,陪同自己的老人孩子一起生活,快乐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人生总将过去,他七十三岁,终于要和昌琼说拜拜了。他去了,他没有给国家提出任何要求,没有向父老乡亲提出任何请求。他潇洒的走了,今天作为他的子孙,我要要用文笔纪录他生命中的每一刻。要写下他光辉灿烂的一生。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他,感激他。战火中的逍遥客。时刻铭记他生命中的每一刻。

推荐第3篇: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战火中的孩子作文5篇

篇1: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这个悲伤的日子,日军残忍地袭击了上海火车站,令人难以忘怀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的惨痛„„

在繁华的火车站边,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四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息。大家都没有想到,一场黑暗的噩梦正悄悄地来临„„

“轰!„„”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了天空的宁静,敌军的炮弹无情地摧毁着这繁华美丽的景象,祥和的气氛,热闹的火车站和街道,随着隆隆的炮火声,这一切瞬间化为乌有。断裂的天桥上的铁板摇摇欲坠,四处的残砖碎瓦和扭曲的铁路诉说着前一刻的惨剧,阻挡着人们慌张的脚步。人们惊魂未定,喊叫着蜂拥而逃,不时躲避着从天而降的炸弹和坍塌的房屋。有不少人葬身在枪林弹雨中,血流成河,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灰尘四扬,从远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传来几声哭喊、呻吟„„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废砖块和硝烟弥漫的环境中,竟坐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他还不满三岁,骨瘦如柴,衣衫褴褛,泪眼朦胧地望着茫茫尸海。孩子的父母呢?不知道。或许,他们已经在天堂注视着孩子了吧。孩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可是他的父母却无法回应他了„„为什么?他不明白,他的父母呢?为什么有人去欺负他们?为什么?战争摧毁了和平和>幸福,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幸福!孩子哭喊着,似乎想说什么。啊,我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他无助地望着眼前一片凄惨的景象,眼泪滴洒着„„或许多年以后,这个孩子会为国争光,制止战争,种下一株美丽可爱的“和平之花”,让我们为他祈祷吧!和平!

和平的白鸽倘若沾上鲜血就再难高飞。让我们记住战争的痛苦,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洁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远方的那一片湛蓝吧!

篇2: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作者:郑相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记者拍下了几张照片。现在,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其中一张,让我触目惊心。

轰炸前,上海火车南站显得那么热闹非凡,一切又是那么安宁详和。有人背着一个大包,对朋友说:“等会就可以见到爸妈了,再也不用打工了!”

也有一家三口来火车站接亲朋好友,男孩拉着爸爸的衣襟说:“爸爸,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到呀?”

“很快就到了”爸爸微笑着说,

“妈妈,我想吃糖”

“不行,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会蛀牙,很可怕的”

“„„”

这样>温暖的场在停留在火车南站的每一个角落,可是,在场的人们却浑然不知——死神要来了。

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黑点儿,起初,人们还以为是鸟类,可没想到,这几个“鸟儿”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甚至和飞机一样大,没错!那就是飞机,日本人的飞机,战斗机,有人已经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了——这里要变成刑场了!“救命啊!救命啊!快逃啊!”不断有人喊这句话,人群出现骚动,飞机已经抵达上海火车南站的上方。于是,便开始向拥挤的人群秋装投放炸弹,这边投一枚,那边投一枚„„

日本军人炸得满头大汗,不想再炸了,便乐呵呵的飞走了。轰炸后,上海火车南站到处是乌黑的硝烟,铁路弯曲了,天桥断裂了,房子倒塌了,到处是碎片,堆了一堆又一堆,底下还埋了许多人啊!埋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地上粘满了血,原本干净的地板现在变得如此肮脏。那甜蜜的一家三口本来是来接爷爷奶奶的,却被可恶的日本人拆散了,这个小男孩就变成孤儿了,再也不能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不能在爸爸的呵护下成长了,只能呆呆的看着他的爸妈躺在冰冷的铁路上„„

其实,像这样的孩子不止他一个,还有许许多多。战争是无情的,可恨的,他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而和来却是美好的,快乐的,幸福的,他能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篇3: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被一名记者拍下了一张令人心痛的照片。

在上海火车南站被侵略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坐在废墟中面对着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轨,倒塌的房屋,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而他的母亲和父亲被日本侵略者投下的炸弹炸死了。

他哭,他恨,他把脸朝向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的车站,朝向父母的遗体,他在想: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狠毒,为什么他们要杀死这些无辜的生命,难道这些狠毒的日本人都没有自己的亲人吗?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吗?都没有良心吗?

这个小男孩长大以后没有忘记心中的仇恨,所以他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现在还有许多身处在战火中的孩子啊!你们还那么小,你们的父母就离开了你们„„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重拾笑容,能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篇4: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有这样一张图片。那一张照片反映的是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时候的情景,照片上有个小孩,他不到三岁,坐在地上,看他身后被炸的桥,我感到很悲伤,那一个小孩身后是那些被炸的火车,都是那天被侵略中国的日军炸毁的。

那个小孩,衣服都被炸烂了,我不禁想到他的妈妈在日军炸火车的一瞬间就把自己的孩子扔出了窗外,然后自己被日军活生生的炸死了,我为此感到很痛惜。也为那个受了伤的小孩感到可怜。我马上想对日军说:“你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怎么忍心杀别人的父母孩子,为什么来侵略我们中国?那万一别人杀你们的父母孩子,你们怎么想?”

还有,我想对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一定要坚强起来,健康长大,只有我们足够强大了,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希望世界从此不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让我们一起共同来维护美丽的地球村。

篇5:战火中的孩子作文

1937年8月28日,一个妈妈带着自己刚满两岁的孩子去天津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爸爸。他们刚刚挤进了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在候车室等车时,就听见天空中传来轰轰的声音,原来是日本鬼子又来轰炸天津的火车站了。

从飞机上发射出的一枚枚罪恶的炸弹正向惊慌失措的人们袭来。突然,侯车室天花板上的一块碎片向母子俩砸下来,妈妈用尽所有力气把孩子推了出去,由于妈妈用的力气很大,孩子也撞上了一块碎片,孩子昏迷了。当孩子醒来时,火车站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断裂的天桥歪歪斜斜的支在那里,候车室已经变成一块块残片,就连结实的铁轨也弯曲了。

小孩子一看到这些场景,手里拿着心爱的玩具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喊着“妈妈„”当他又看见周围一具具尸体时,他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身边最爱他的亲人死了,小男孩用更大的声音哭着。

日本鬼子们,你们也是血肉之躯,你们愿意看到生死离别的场景吗?如果你们是小男孩,你们愿意吗!

小男孩以后会怎样我不知道,他有可能会像他妈妈那样去天堂,但我真心希望能有一个好心人收留他。

推荐第4篇: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一)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在芭蕾舞的世界中极度唯美,充满浪漫,抒发情怀,在战争的硝烟下,中俄两国军民英勇无畏,携手并肩的誓死抗击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的残酷战争的电影。电影中很巧妙的用芭蕾舞作为情感的纽带,来维系中俄两位年轻人的情感,用浪漫的舞姿去营造爱情的唯美。但最终的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惨状,让观众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受到了何为敬畏,何为伟大的真正意义。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一座小镇中,几千日本军人肆意横行,他们想残暴的利用毒气弹来摧毁这片白雪皑皑的黑土地。但在这座隶属于中俄边境的小镇中,在这样被战争的硝烟,被日本人占领的小镇中,每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在利用着自己的方式与他们抗争,无论是心中充满责任感的中年大叔,还是不经世事的年轻女孩,又或是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对日本人充满了憎恨,都把民族大义,保家卫国放在了首位。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中再一次为大家讲述了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在镜头的表现下,东北的这座小镇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冬天白雪皑皑,玉树银花,春天寸草春晖,玉树琼枝,到处都散发着如同油画般的美景,在自然界的美丽的氛围中,再加之鹅儿与安德烈浪漫唯美的爱情色彩的渲染,让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充满了和白色相互对冲的暖色调的明媚的色彩。

其实,电影中绝不仅仅光是有美人、美景演绎的舞蹈与爱情。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主题还是战争的残酷,被称作为抗日战争发生在黑土地山的\'最后一站\'的这场生死战役,在影片的结尾处演绎的是那样的真实。在抗战已经全面胜利,在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后居然还有几百的日本军队不愿意面对他们已经全面战败的现实,拒不投降,让东北抗联部队以及苏联红军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剿灭了这股日军。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不同,以及作为导演在电影中想表达以及融入的全部心意。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中俄两国的合拍片,正如电影中讲述的那样,它就是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战争电影,并且由有着\'俄罗斯斯皮尔伯格\'之称的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来出任监制。

在影片最终,大家应该可以预测到,鹅儿与安德烈的命运,也可能猜得到鹅儿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宽阔的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天鹅湖》的样子。不管是电影中国东北的鹅儿一家,还是从苏联远赴中国小镇的安德烈母子,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伟大代表。用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支舞蹈,一场战役,一段情感,来铭记历史的过往,来传递着战场的残酷,也来展现了爱情与舞蹈的动人,这足以让人铭记于心。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二)

《战火中的花蕾》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战时儿童保育会派出的《大公报》战地女记者、国民党将门之后的千金小姐沈君怡和第五战区上尉连长、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方鉴明,在1937年沦陷的徐州城邂逅,方鉴明从侵华日军的枪口下救出了沈君怡,两个人一起开始了拯救孤儿并掩护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危险行动。剧中的沈君怡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战争孤儿打成一片。在她身上处处散发着母性光环。她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母亲,除了管吃住,更要全力保护这些战地孤儿们的安全,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唤她\'沈妈妈\'.由于该剧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剧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因为真实,所以可信。剧中,孩子们命运多舛、经历枪林弹雨、跨越千山万水却依然乐观,努力求生,使这部电视剧在抗战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剧中除了对落难孤儿的主线描写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以外,对男女主角沈君怡与方鉴明之间的感情线的描写也是该剧的亮点。方鉴明原是在徐州守城的国民党青年军官,为了护送沈君怡和孩子们冲出日军的封锁,擅自做主带领20多个兄弟出城。不想很多兄弟都牺牲在路上,他也因为违反军纪不能重回军队。身为地下党员的他听从上级的指示留在保育院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孩子们。两位年轻人在日常相处中、在上千公里的艰难路途中、在穿越敌军的火线中互相帮助,共同保护孩子,并且相知相爱。两人既是亲密爱人,又是革命伴侣,也是这群孩子的爸妈,这样的爱情让人感动,而他们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感情更是坚不可摧。最终方鉴明为国捐躯,两人永远分离,敢爱敢恨的沈君怡因为方鉴明的去世终身不嫁,其对爱情的专一和忠贞让人敬佩不已。

除了刚正不阿的方鉴明,小姐脾气的沈君怡外,《战火中的花蕾》还塑造了一个个真实、鲜活,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无赖狡诈的高自尊,纯洁透明的文香,一根筋的董家祥,调皮聪明的路遥、马力……通过他们透视了那一段独特的历史。

一段时间以来,抗日题材影视剧数量泛滥,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制作出反映历史精神的抗战剧成为许多制片方考虑的问题。《战火中的花蕾》展现了真实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面临的残酷命运,对抗日题材影视剧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推荐第5篇:《战火中的青春》观后感

《战火中的青春》观后感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1月9日上午,高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集体观看了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红军荣军休养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战火中的青春》。

《战火中的青春》讲述的是晋中市红军荣军休养院一位九十三岁的革命英雄高晋文的传奇故事,他参加过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事,在战火中成长为炮兵连著名的“神炮手”。抗美援朝时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连队坚守8个月,战斗中他多次负伤,血染沙场,至今仍有十多枚弹片留在他的头颅里和身体各处。历经铁血淬炼和生死洗礼的他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通过学习观看,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革命传统再教育,大家表示,革命前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年轻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积极投入到高一年级的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实践中去。

观看后,党员纷纷发表观后感,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合格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老英雄的先进

1 事迹为引领,激励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党的事业服务,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本色!

2

推荐第6篇:战火中的青春4

《战火中的青春》心得体会

《战火中的青春》聆听老英雄讲诉自己随部队参加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事,并成为炮兵连著名的“神炮手”,在朝鲜战场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连队坚守8个月,战斗中多次负伤,血染沙场的先进事迹。2017年12月28日,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全体人员观看由晋中市委组织部和市红军荣军休养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老英雄的先进事迹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心灵。学习革命先辈晋中市红军荣军休养院93岁特等功臣高晋文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感悟英雄的力量,提升英雄的内涵。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比较自己武装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就应好好学习这种勇敢应对的思想和勇气。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一盏指明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万里长征留给后人的一个重要启示。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很少品尝到寒冷饥饿的滋味,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但是我们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光环下,不能只享受于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安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遇到困难时也不要轻易说放弃。想一想红军的长征!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也不需要长征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有坚定的信仰,学习当年老英雄高晋文团结进取、勤奋敬业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习红军同心协力的团结作风,就是要在处理一切相互关系的时候,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当然一个团体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只有把自己的整体素养提高到一定的层次那团队的力量就会壮大,自然就会对工作带来高效率。

作为一名综改区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一名工作人员一定要自强、自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老英雄的顽强拼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高晋文老英雄的精神激励鼓舞自己。

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

推荐第7篇:战火中的青春1(整理)

《战火中的青春》心得体会

2017年12月28日,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全体人员观看由晋中市委组织部和市红军荣军休养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战火中的青春》。老英雄的先进事迹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心灵。聆听老英雄讲诉自己随部队参加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事,并成为炮兵连著名的“神炮手”,在朝鲜战场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连队坚守8个月,战斗中多次负伤,血染沙场的先进事迹。学习革命先辈晋中市红军荣军休养院93岁特等功臣高晋文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感悟英雄的力量,提升英雄的内涵。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比较自己武装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就应好好学习这种勇敢应对的思想和勇气。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一盏指明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很少品尝到寒冷饥饿的滋味,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但是我们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光环下,不能只享受于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安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遇到困难时也不要轻易说放弃。想一想红军的长征!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也不需要长征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有坚定的信仰,学习当年老英雄高晋文团结进取、勤奋敬业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习红军同心协力的团结作风,就是要在处理一切相互关系的时候,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当然一个团体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只有把自己的整体素养提高到一定的层次那团队的力量就会壮大,自然就会对工作带来高效率。

作为一名综改区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一名工作人员一定要自强、自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红军的顽强拼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鼓舞自己。

产业规划与创新发展部

推荐第8篇: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美文

汉末的天下,犹如群雄逐鹿的舞台,滚滚的硝烟之中,貂禅便是撒进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生于风雨的一枝海棠。

她不会不知那专权的董卓,上有重权求倾天下,下有吕布为鹰犬。她不会不知那冒死行刺的曹操,最终功亏一篑,流亡四海。

可是,她更忘不了那垂泪的恩人——司徒王允,着汉室最后的忠臣,这忧国忧民的老者,当借予曹操的七星宝刀已一去不返时,他也仅剩下了视为骨肉的义女——貂禅

皓月当空,清泪四行,寥寥数语,一诺千金。

“徜有用妾之处,当乃万死不辞”!

于是,这个年方十六,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从此蹋入虎狼之穴。

如花的笑靥迷惑了吕布的眼神,轻轻的莲步踏乱了董卓的心思,升平的歌舞之下,包藏着一颗焦灼的心,貂禅没有运筹帷幄的大智,却能在二人间巧妙的周旋,貂禅没有过关斩将的大勇,却最终驱跑了恶狼。可叹吕布纵然勇武一世,此时竟也难敌美人摆布,忘却父子之义,倒戈相向。

董赋血溅罗帐,至此,貂禅的历史使命终告完成,一页风云释然翻过,惊天动地,又悄无声息。

天下重又回复到群雄并起的局面,她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她曾痴心关羽的豪迈义气,却断遭拒绝,含恨投江。

有人说,她历经世事,看破红尘,静心归隐,遁入空门。

有人说,她并非凡人,世间恩怨既了,便重披羽衣还九天。

貂禅带着重重迷雾去了,她的成功,却令天下英雄望尘莫及。

貂禅宛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般闪耀和短暂,她是历史在烟尘中的一个微笑,在沉思中的一声叹息。

推荐第9篇: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

英国从\"中间区域\"突围

——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一) 徐瑾 10月3日 14:55

中央银行大概是最神秘的银行,中央银行家也往往成为报纸头条主角或者阴谋论的核心。作为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曾经被冠之以“堡垒中的堡垒”,其诞生亦被视为当时最重要的金融革命,那么这座“堡垒”是如何平地而起的呢?

今天谈起中央银行运作规范,往往言必及英格兰银行以及美联储如何如何,以至于《xx战争》中大喝一声:“你知道中央银行是私人银行么”,不少人顿时傻眼,马上以为知道惊天秘闻,随即对于阴谋论之流五体投地。事实如何?历史犹如化石,永远是层层叠叠而就,真相总是比有的人想的单纯,也比另一部分人想的曲折。英格兰银行在17世纪诞生,其成立的主要原因其实只有一条,战争。

聪明不过希腊人,他们早说战争是一切缘由之父,而一切战争的母体则是金钱。作为大陆强国的法国和海洋强国的英国,在欧洲历史上一直斗争不断。法国在西欧面积最大,人口又是英国三倍,这些因素在冷兵器时代都非常重要,而英国之所以能够持续应对甚至在18世纪压倒法国,其背后离不开制度的作用,尤其金融体系的支撑与财产权的保护。

制度为什么如此重要?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奖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其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如此评价17世纪英国的处境,“法国的规模和西班牙的财政资源使这两个国家都成了欧洲的强国。尼德兰的效率达到了同样的目标。这三个国家都向英国提出了不断的挑战……英国必须寻找一个中间的领域。”

所谓“中间领域”,对于英国而言就是开拓新市场,学习新制度,使得原本在16世纪完全看不出冠军样的英国在18世纪领跑,成为一个“最有效率、发展最快”的国家。事实上,历史上的欧洲的地理分割纵然使得各类冲突绵延不断,但也造就了不同的制度竞争以及国家演化,谁占优,引来效仿,谁落后,难免淘汰。

依赖商业和贸易,英国面貌开始变化。按照经济史学家麦迪逊的数据,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末,英国人口增长大概4倍,同期法国人口只增加了四分之一,英国人均寿命以及城市化也高于法国,伦敦人口增加了13倍,伦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

金融业影响渗透入政治,反过来说,金融业的发轫更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变革。 比起欧洲的其他同侪,英国银行业起初委实不起眼。意大利人13世纪已经开展城邦债券,其北部城市热那亚的作用一度被历史学家认为比肩今日的国际结算银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16世纪已经孕育了现代期货期权交易,相形之下,17世纪末的英国的金融业远远谈不上繁荣。伦敦城的金匠们刚刚开始学习利用个人信用经营银行业务,比如保留一部分储户的现金,同时将剩余部分借贷出去,金匠的收据也开始作为银行本票的雏形大行其道。《利率史》中如是吐槽当时的伦敦,“没有货币市场,没有实质性的银行,没有组织有序的国家债务”,其运作模式被视为难以脱离中世纪君主贷款窠臼。

不仅因此,国王之手始终不时染指金融。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曾经因为财政枯竭而通知铸币厂不许支付,这使得商人们已经放入铸币厂的金银强行被国王“借走”。

当时,铸币厂的地位比起今天的银行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当年艾萨克·牛顿晚年就一直担任皇家铸币厂厂长,并且因为督办得力被封为爵士。如此所在,理所应当应该被视为安全的托管所在,但类似的事却发生过不止一次。1666年英国就规定了铸币自由,意味着只要付出一定熔铸费用,人人都将金银送去铸币厂换来足额货币。然而,查理二世在1672年再次犯规,让财政部汇票赎回暂停,此举令不少颇具声望的金匠破产,对公众打击不小——须知,英格兰早期的银行业与金匠业渊源甚深,不少人认为银行家主要来自金匠,但也有金融史学家认为银行起源不仅甚至不是主要来自金匠,还有商人、公证人、实业家、包税商。

类似事件使得英国民众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方面促使他们把现金存入伦敦金融城的银行家手中(如前所说,他们不少是金匠出身),另一方面日渐充盈的社会资本此刻非常需要可靠的储蓄之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银行。可以说,历史已经准备好了舞台,等待英格兰率先从中世纪突围,开启银行业新时代。(待续)

英国国王的信用原本在欧洲不差,尤其对比后来经过约翰.劳事件折腾的法国,但上述一连串铸币厂和财政部“停摆”、“出借”事件则让商人们人人自危,使得继任的英国国王信用降到谷底,陷入借钱困难的窘迫境地,也为民间商业力量有了更有利谈判条件埋下伏笔。

国王永远缺钱,中世纪银行很大一块主顾就是各国君主,主权信用不高在十七世纪也是常事。如果能利用原本信用不错的英国国王信用的暂时低落大赚利息,对于投资人是个可以善加利用的“优势”,但也得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私人产权的保护。换而言之,投资人必须免于被政府随意掠夺的恐惧,避免1640年与1672年那样状况重演,这意味着必须依赖对君权甚至公权的有力约束,这一前提条件随着光荣革命而成为现实。

光荣革命于1688年爆发,来自荷兰的威廉三世成为第一位立宪意义上的英国国王。他同时也是荷兰总督,随他而来也有荷兰商人的财富以及金融理念。 通过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进一步被“关进笼子”,财产的胜利则逐步使政府定位由压迫者变为保护者:与此同时,从阿姆斯特丹涌入的创新金融风潮也迅速被伦敦同行们学习领会。

从麦迪逊数据可知,在17世纪只有一个国家的收入增长超过英国并且达到更高收入水平,那就是荷兰,而伴随着威廉登基英国,使得英国经济制度以及金融创新都追随了荷兰的脚步,就像英国的追赶着学习英国那样亦步亦趋,当时英国媒体曾经如是抱怨荷兰对于英国的入侵,“我国的所有商人都正在变成荷兰的代理人。”

更大图景地看待,英国不仅有效学习了荷兰这一最佳版样,而且也契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民族国家的复兴。伴随着工业发轫,历史的潮流开始变化。历史的风向在转变,以往城邦领风气之先的趋势不再,历史学家把阿姆斯特丹的崛起几乎成为最后一个城邦的传说,一度因战乱、黑死病而陨落的民族国家的重新崛起,现代经济的扩张背后需要强大国家的支撑,国家力量与市场利益形成合力,“国家在为别人和为金钱出力的同时,也为自己效劳。”

对比之下,历史学家大多公认英国和法国虽然同为西欧大国,但在17世纪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布罗代尔认为,“作为早熟政治成果的民族国家很晚才过渡到作为经济成果的民族市场,而民族市场则预示着领土国家在物质方面的胜利”——这两句话各有指代,法国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个现代国家,但由于各种国内分割和牵制,却迟迟未能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英国不同,与欧洲大陆的地理隔绝,加上与苏格兰等地并入,英国成为首个形成民族市场的领土国家,并且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迅速转入商人统治之下”。

世代如落叶,城邦与国家的命运随着经济趋势的变化而流转。“在经济世界的中心,总有一个强大的、咄咄逼人的和享有特权的国家,这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充满活力,既使人害怕,又令人钦佩。十五世纪的威尼斯就是如此,十七世纪的荷兰,十八和十九世纪的英国,以及今天的美国,都是如此。”伴随着英国命运的变化,历史的舞台已经搭就,英格兰银行呼之欲出。

1694年,对抗法国的“九年战争”已经打了5年,英国每年开支由200万英镑上升到500万英镑至600万英镑,政府的财力已经山穷水尽。

来自荷兰的威廉三世几乎是英国对抗法国一个缩影,他的一生也都在对抗强大的太阳路易十四。他一方面以自己的名义四处举债,主要对象是支持他的辉格党商人,根据《利率史》记载,某些贷款利息甚至高达30%,另一方面政府也出面发放贷款,成本同样不菲,折算下来也高达14%,对比之下,荷兰等地的贷款利率仅为3%到4%,且无需贷款担保。面对如此沉重的财务成本,即使国王,也不堪重负。他甚至给属下的信中埋怨道“看在上帝的名义上,赶快决定为这里的军队找到一些信贷”,如果不能获得资金,国王自认将打败仗,“我必须去印度”。 旷日持久的战事,孤注一掷的国王,资本丰厚的公众,有贷款的需求,有投资的需要……数项因素组合在一起,作为救命稻草,英格兰银行作为最后一种筹资方法出现了,其首要目的就是为政府募集军事军费,以对抗强大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数月之内,千余家商家以私人合股公司方式组建,股本120万镑,以年息8%贷款给政府,与之对应,还款由轮船、酒类等税收和关税作为担保,英格兰银行获得4000英镑作为管理费,国王也授予其有期限的特许经营权,也永久性地免去每年缴纳十万英镑的义务。

回望英格兰银行的组建,今天不少观察家往往将其与为英国国王“分忧”等爱国主义情结直接联系在一起,其实究其根源,或许首要目的正是为了将国家目的与君王野心有所切割,让国家的归国家,国王的归国王,“由国家预算代替国王的荷包,由国债代替皇债”。

为什么股东(甚至公众)愿意做出这样的盘算?利益是人的本性,当年英格兰银行的股东包含各色人等,主要源自金融城的商业人士,也包含一些阿姆斯特丹人以及犹太人。金融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指出,除了为战争筹资,英格兰银行的私下目的是贷出银行券牟利;也有学者认为因为战争积累不少现金的商人急需投资机会。

无论何种具体动机,最终的结果促成英格兰银行,这样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机构诞生:“既不是金匠的金匠作坊演变为银行家的银行,也不是商人中的精英为了私人目的而创立了一个效率更高的支付机制”。

从更大格局来看,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对于英国的权力重新划分以及国家秩序重整也至关重要。当时的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与国王共舞是件微妙的生意,如果国王过分贫穷,那么可能国家不安全,国民不安生;如果国王过分富裕,那么难免浪费。如此情况之下,一旦引入英格兰银行的制度安排,国王的收入归国王,而军事以及其他费用归议会,这些费用由有产者提供,同时通过借款,也切切实实让当时积累财富的有产者获得稳定回报的渠道。一切安排背后仍旧权力与商业的勾兑与交换,正如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言,中央银行首先是权力与国际统治的工具,“我帮助你,救活你.但是你得听我摆布。”

回看历史,当时银行业最为先进的银行业诞生于荷兰和英国,与其制度环境紧密联系。专制主义仍旧是当时欧洲(甚至世界)的主流,英国略好于其他国家,毕竟13世纪就有约束国王的《大宪章》,而光荣革命的产物之一就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开始有了个人自由等字眼,其精髓也被世人认为是以法律权利代替君主权力。

在经济学家看来,英格兰银行的成功并非偶然,在资本竞争的时代,谁最能克服专制体制对于经济行为的阻碍,自然金融业也最为发达。 尽管生来和政府需求挂钩,也算拯救王国军队于水火,但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可没有什么稳定之类的央行义务,“最后一种方法”和“最后的贷款人”还扯不上关系,这家机构看起来仍旧只是一家对股东负责的私人机构。

作为一家私人银行,英格兰银行如果非要说起特别之处,仍旧是在于客户。毕竟和所有银行一样,客户始终是银行经营的关键,和当年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找了教皇作为主要客户一样,英格兰银行从成立开始就使得政府成为其首要客户。

尽管如此,在设立初期,为了避免人们的担忧,政府贷款局限于议会授权贷款之内,同时英格兰银行被禁止购买公有土地。关于英格兰银行特许权的经营时间和延长,并非容易得来,期间也经过多次讨论博弈,这又是另一段长长的故事了。学者塞耶斯在《英格兰银行1981~1944年》曾无不打趣地表述英格兰银行行长的职责为三项:其法定任务是确保钞票可以转换为金币,其政治任务是顾及政府的金融需要,其商业任务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收入。

在近日流行的《美联储》一书中,一位终身反对美联储的众议员曾经宣称“美联储就是一个十足的怪胎。”书中接着援引供职美联储近30年、担任达拉斯储备银行行长及美联储委员的菲利普·E.科德韦尔(PhilipE.Coldwell)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美联储会把自己看做是美国政府。但有些时候,避过某阵风头之后它又不把自己当做是政府。”

所谓怪胎,就在于是其官方与非官方的模糊与暧昧。作为美联储模板之一的英格兰银行,在其历史也一直面临类似纠结,从诞生之初种下的“特别”,也为日后英格兰银行的命运打上了烙印,中间的暧昧以及扭曲也造成了一连串故事: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特别”可以带来好处,但有时候则也意味着责任。

也正因此,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金融编辑白芝浩就在其巨著《伦巴第街》中指出“英格兰银行不但是金融公司,而且还是一家由辉格党创立的金融公司”,但他同时也承认,英格兰银行在他的时代可谓世界上离党派政治最远的机构。

从英格兰银行成立之日起,出售银行券牟利就被视为一个重大动机,金德尔伯格甚至认为19世纪英格兰银行发出的银行券不仅没有改善货币供应,反而使得货币供应更差。

银行券是当时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算是钞票的前身。早期的银行券往往可以随时兑换黄金,比起汇票更为便捷,都是私人银行发行,并且有多家银行加入发硬。与之对应,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也需要有相应的黄金储备,并不是如同今天的印刷钞票即可,因而资信良好的银行券也更受欢迎。马克思显然也是一位热衷谈论货币的狂热者,他的文章中多次出现对于英格兰银行以及银行券等的讨论,他曾经如此总结“只要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就决不能任意增加流通的银行券的数目”。 银行券日后被作为钞票、法币之类的衍生,也是在历史之中逐渐形成。18世纪的英国尚无如是认识,当时有超过200多家银行发行银行券,但是数额和面额甚至信用都无法和英格兰银行比肩——私人银行往往更为进取,但是银行券的初始发行往往难以克制,最终往往以挤兑破产收尾。

英格兰银行最开始主要是为政府债务,从事汇票、本票等普通银行业务,由于其资信良好,他们的银行券也大受欢迎。英格兰发行的银行券最初面额不菲,往往局限于伦敦地区,也不是寻常的零售方式,往往是作为大额交易中黄金的替代品。尽管英格兰银行资信良好,但它的利润和大多数银行一样,依赖于公众对于其发行银行券的自愿接受和流通,这意味着当有人需要兑换银行券时候必须给出回应,即使在危机时刻。

18世纪的历史仍旧波澜不断,无论是1720年南海泡沫还是1745年詹姆斯二世的孙子入侵事件,抑或1793年拿破仑的影响,伦敦都是**中心,政治事件都引发了金额危机。在面临挤兑时候,英格兰银行采用了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在1720年时还是1745年,面对兑换的要求,英格兰银行故意放慢支付行为,往往以较小面值的硬币支付银行券,同时又用“赢得的时间”召集伦敦商人表态愿意接受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

到了1797年,形势更是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法国人即将登陆的传言令伦敦银行难以为继,不得不暂缓兑付,索性由政府出面决定,而皮特首相不得不出台法案,在忐忑之中禁止兑换,后果如何呢?按照布罗代尔的叙述,少年得志的皮特素来自信,但也深怕这一法令产生不可收拾的后果,结果却令人意外,不仅一天之内就有1140商人签署了愿意接受银行券的声明书,同时 《银行限制法》也由原定的六星期变为实施了近四分之一世纪,期间一切运行正常,“拿破仑战争期间居留英国的一名法国人甚至说,所有这些年头,他未见过一枚金畿尼。一场本身特别难以支持的危机就这样度过了,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银行券原则上没有任何但保,但照旧流通,与铸币的比价保持不变、至少直到1809至1810年间是如此。”

英格兰银行的一小步,最终造就了金融史的一大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仅恐慌在千钧一发之际停滞,同时英国人接受了纸币。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取代了硬币,现代意义上的纸币开始流通来看,这是金融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不可否认,纸币虽然是中国人最早发明,但是大范围的接纳却是始于英格兰银行的系列实验,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带来革命性的意义,正如亚当·斯密早在就认识到纸币对于经济远远不是方便那么简单,而是再造了经济的空间与要素,“在任何国家流通中的,并使土地和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借以流通并分配给适当的消费者的金银货币,都是死的存量。货币是一个国家资本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但不给国家生产任何东西。 银行明智地用货币代替大量金银,使得国家能将大量这种死的存量变为积极的生产性存量。在任何国家流通的金银可以恰当地比作公路……用一个极端的比喻,银行明智行动……提供了一种空中通衢。” 值得注意的是,伦敦进行的一切金融实验甚至不完全依赖权力强迫,很多程度上基于英国公众的自由选择。按照里瓦尔的见地,“货币的强行流通并不等于说是合法流通。没有人被迫接受这些纸币作为付款。但是,伦敦的商家,仍然不打折扣地继续接受这些纸币。”除了爱国之心以及公民责任,民众的支持更多源于他们对于政府以及国家的信心,这种信心源于英格兰银行等机构的稳定经营,也基于政府议会的承诺的稳定性。

这是对整个英国体系的信任投票,而这种信任,反过来不仅促使了纸币的诞生,也为英国的称霸奠定了溢价;“银行券的保证金肯定不是金银,而是不列颠诸岛巨量的劳动产品。英国用它制造的工业品和它的转口贸易取得的收益向它的欧洲盟友提供数额惊人的资助,从而使他们能打败法国,维持一支在当时叹为观止的舰队以及庞大的陆军,从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扭转局势,使拿破仑陷于困境。在那个时代,任何别的国家都没有能力做同样的事。”

19世纪是欧洲全面迈入工业革命的大时代。根据经济学家麦迪逊的数据,从1870到1913年,几乎所有国家的贸易增长都快于他们的收入增长,这说明那是一个贸易加速的全球化时代,当时的全球投资非常活跃。这样的时代事实上或许需要一个帝国为之提供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英国充当了这样的角色,虽然一直被诟病为帝国主义,但是似乎比起其他同侪干得出色。

19世纪的英国远非17世纪的英国可比,尤其在金融领域。根据《世界经济简史》的记录,19世纪的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而且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内领先同侪,1870年时占据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1880年,其面纱和布料的产量超过其余欧洲国家总和。

19世纪末世界经济已经达到高度一体化程度,这离不开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贡献,尤其是19世纪英国也一直坚持金本位制,而18世纪时虽然宣称是复本位,但实际金子仍旧受欢迎得多,伴随着新世纪银矿的发现,白银愈发贬值,金本位的地位更是得到空前的巩固。

由此可知,这也一个金融狂飙的年代,各种币制实验以及理论层出不穷。货币攫取了每个人的关注力,不仅诸多李嘉图等经济学家都参与论战,各类大师对此着迷不已。比如,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存在各种解读,最有趣的说法是其发明权最早可以追溯到哥白尼,对比后来牛顿对于黄金白银比价的关注,难怪经济学家惊呼“这两位天体力学的英雄并没有忽视货币力学。”

金融不是一张白纸,货币起源注定不同金属都在交换中存在重要地位,但也造成困扰,从比价稳定到数量,最常见就是刚刚谈到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也是在金银固定兑换比率之下,当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譬如银的市场价格比实际价值高,那么意味着银被高估,同时也表示金被低估,那么人们就会融化金币,同时将银币花出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的金币越来越少,反之亦然。

于是,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之下,两种金属的不同比价往往导致重新铸造成为常态,从而可能进一步引发价格失衡,银子往往是麻烦的开始。

在崛起的过程之中,英格兰银行以及英国在历史上如何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呢?伴随着上篇所提及的英格兰银行券的广泛使用,也促成了英镑此后作为世界货币的第一传奇,这是一个偶然。考察英镑在长时间的历史表现,或许也可以帮助理解英国的独特:为什么英格兰银行出现在伦敦?为什么伦敦公众可以接受纸币这一安排,以及英国后来的衍生金融制度设计。

1717年,英镑按黄金固定价格,据说是根据牛顿的建议将黄金固定为3英镑17先令,这个价格持续到1931年,这年被认为金本位元年。此外,银子虽然不那么受欢迎,仍旧在使用,其非货币化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主要国家完成,对比中国,迟至20世纪40年代才最终放弃银本位制。

可以想象,英格兰银行以及英国政府、人民为之付出了相应代价,才使得英镑几乎以超然历史之外的姿态存在,但他们也收获了信用,英镑资信之佳,被认为接近黄金,因此四处被接纳,以至于学者不得不承认,金本位时期最通行的国际付款方式不是黄金,而是英镑的银行本票。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不仅制定伦敦的利率,相当长的时期也内制定了世界的利率,对比之下,英国的其他跟随者的各种实验往往以通货膨胀收场,也使得法国之类的国家无法像英国那样借钱打仗,而只能以硬通货交易。

麦迪逊认为英国在十九世纪的优秀表现与金融体系相关,除了稳定健全的公共信用和货币体系、相当规模的资本市场和公债市场之外,从1821年保持下来的金本位制度也相当关键,而这为旨在稳定汇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19世纪的下半个世纪,币制的不同也造就持续的争议和间或的混乱。金本位的英国和复本位的法国央行之间也有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合作。英国银行业期间针对贸易融资较多,大陆国家则有不少工业贷款,这或许展示两种银行业经营不同思路。

金融历史没有恒定不变的优势,即使是金本位制度,也不能永葆英国于繁荣,这也是20世纪一战以及大萧条之后的系列故事。二十世纪初时,大部分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发行货币以黄金为“锚”,意味着各国法币币值与一定重量的黄金挂钩,而黄金又受开采量以及黄金发现等意外因素影响,货币发行机械地受制于黄金储备,常规情况之下并无大错,但如果变动时代,那么最终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动荡与危机,比如大萧条时期。

在刚刚成立的第一个一百年内,英格兰银行成功活下来。这并不容易,正如我们前面介绍的,历史上的英格兰银行并非生来有垄断特权,也屡次遭遇挤兑,18世纪英格兰银行银行部也数次接受资助,上文提到1797年甚至直接停止兑付。

尽管如此,英格兰银行仍旧赢得信用。白芝浩(Bagehot)描述“英语世界的人都相信英格兰银行不会破产”,英格兰银行也被视为“伦敦各银行存放准备金最便捷、最安全的地方”。

民间中也有俗语“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可靠”(as safe as the Bank of England),用来形容一个组织足够安全,也用来形容不用担心某事出错。当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使用多少有点老套且不合时宜。不过,其“黄金”一样的信用背后,也离不开恐慌的推动,恐慌犹如大海中的鲜血,分分钟可能引来挤兑的鲨鱼,这对于银行业来说是强者恒强与排除竞争对手的机会,英格兰银行在其中屹立不倒。

进入十九世纪,英格兰银行的稳健经营使得其在国内继续获得特许权,在国外也赢得不少追随者。甚至法国学者让·里瓦尔(Jean Rivoi)也不得不承认“就像合众国和法国那样,整个世界在19世纪期间,开始慢慢遵循英国制度”。如此趋势之下,英格兰银行的模式也被世界拷贝,正是在19世纪,世界迎来第一波中央银行的热潮,期间设立了大概20余家央行,被视为几乎是英格兰银行翻版的法兰西银行于1814年成立,荷兰银行、日本银行、俄罗斯银行等也相续成立,其尾声是以美联储1913的设立告终,世界也追随英国的步伐开始拥抱金本位。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方案,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成为全国唯一法定偿还的货币;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又《银行特许条例》,这也就是所谓《比尔条例》,事实上使得英格兰银行获得货币垄断发行。该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为国家发行银行,同时其他银行不得增发钞票;同时规定英格兰银行一分为二为发行部与银行部,发行部限额为1400万英镑,这部分信用无需黄金准备;超出的部分必须保持足额准备。

这被历史学家们认为英格兰银行事实上是垄断了银行券的发行,不过直到接近一百年后的1928年,英格兰银行才算完全垄断银行券发行,而直到1946年,英格兰银行才收归国有。在19世纪这一百年间,英格兰银行对于自身作为中央银行的定位以及认知,仍旧是一场充满试错的探索。

英格兰银行地位不仅依赖于政府,更依赖于竞争的胜利。按照白芝浩的研究,直到1844年之前,伦敦私人银行如果有意,仍可以发行票据,但是在100年前,他们事实上已经被迫退出这个领域。也就是说,在相关法律的条款发布之前,英格兰银行事实上已经获得公认的垄断权。

至于1833年和1844年的法案变化,其背后也有众多原因。战争仍旧是一切的扳机。19世纪英法仍旧在学习之中继续敌对,拿破仑战争背后仍旧是金钱角力,英格兰银行负债剧增到8.5亿英镑,和成立之初的120万英镑成为云泥之别,随着英国政府开始转向资本市场筹资,英格兰银行的债务情况也开始稳定,而具体操作,就是我们稍后会介绍的英国特有“四角关系”。

英格兰银行逐渐成为银行中的翘楚,逐渐有了更多现代央行的角色功能,但这些都是在探索以及互动之中逐步促成。英格兰银行治理机构主要由理事会、行长及副行长组成,成员由政府推荐,英王任命,要求必须是英国国民,65岁以下,但下院议员、政府工作人员不得担任。理事会有轮流离任,往往选自金融城的商业精英,最开始本行往往是商人,不少是年轻人,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也曾经担任过期董事会成员,从董事会成员行业背景也往一窥英国的工业变迁。

白芝浩考察过英格兰银行的治理机构,结论是这个委员会尽管表现“堪称优秀”,但仍旧“权力不确定”,因此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犯错,以后我有机会还会谈到,譬如英格兰银行如何应对十八世纪的“钱荒”。

无论如何物换星移,中央银行家仍旧是金融市场的呼风唤雨者,他们可以被简单定义为利率的定价者,甚至进而也决定在市场可以发多少钞票的人。因为英格兰银行的榜样力量,大部分时间内,中央银行的私有角色与公共力量仍旧并存,他们对于股东和国家同时负责——直到二十世纪初期仍旧如此,大部分的中央银行家最重要的目标仍旧被定义为“维护币值的稳定”(更多细节可参见《金融之王》)。于是,这也注定了就业、增长、物价等衡量不被视为首要因素,中央银行举措也难以避免趋于保守,在对抗通胀方面或许卓有成效,但在变动的时代难免力有不逮,就像中央银行在大萧条期间的表现令人不满。

也正因此,中央银行这套系统今天看起来好像运行畅顺、完整无缺,但任何制度不会凭空出生于虚空,正如白芝浩所言:“当我们面对一项艰巨的任务时,就不应该认为面对的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或者说,当我们生活在一种人为状态中的时候,就不应该认为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中央银行并非设计的结果,却揭示了人类智慧的试错以及改进。中央银行的诸多行为原则以及最终目标,事实上也由一步步演化而来。从英格兰银行的模板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往往最早是私人设立,前身也往往是商业银行;这或许是对于习惯于一切国有化的国人难以理解,但却只是经济常识而已,就像货币的国家化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通过漫长的私人货币的演化而来,正如今天很多学人会对哈耶克提出货币的非国家化观点嗔目结舌一样——无他,多怪的原因,往往只是少见而已。

主要参考资料: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白芝浩 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英美中央银行史》约翰.H.伍德 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11年

《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特.托马斯著 华夏出版社著 2009 《西欧金融史》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利率史》悉尼.霍默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 《金钱关系》尼尔.弗格森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 《货币崛起》尼尔.弗格森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 《货币史》让• 里瓦尔 著 商务印书馆, 2001 《资本主义的动力》费尔南·布罗代尔 1997第1版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 费尔南·布罗代尔 1993年第1版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s: new and old.John H.Wood 2006 (http://www.daodoc.com/sites/cato.org/files/serials/files/cato-journal/2006/11/cj26n3-11.pdf) http://www.bankofengland.co.uk/

英国内在的“四角关系”

——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七) 徐瑾 今天 21:08 分享

按照历史学者尼尔.弗格森的总结,人类在十七世纪见证了三种类型的金融创新:阿姆斯特丹的威瑟尔银行开创了支票账户系统和直接转账过户,斯德哥尔摩的瑞典银行引入部分准备金体系做法,而应战争融资之需而诞生的英格兰银行也贡献了极大的价值,那就是利用部分的货币垄断权,采用本票没有利息的形式促进付款。

支票账户、存款准备金、本票付款,这些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寻常物件,在不经意间其实改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看似银行业一小步,却促进了商业社会的一大步,其背后逻辑何在?

之所以强调英格兰银行的重要意义,原因在于其发挥的效应不仅局限于商业领域,它事实上改写了私权和公权之间的运作关系,其背后也隐含以金融对抗专制的逻辑,商业以自己的力量实现了自身目的及政治诉求。英格兰银行这样的机构偏偏诞生在英国,并不纯粹是运气,而是英国的制度传统有关,据说即使在英国君权最为嚣张的时代,国王亨利七世也被要求靠自己过活。

(雨中的英格兰银行。图片来自网络。)

弗格森是苏格兰人,被视为一个彻底的\"帝国主义者\",他毫不掩饰对于大英帝国昔日荣光的缅怀。他的研究中多次强调英国制度设计中由征税机构、中央银行、国债市场、议会组成“四角关系”的优越性:首先,专业的征税官僚机构使得国家财政征收得力,优于法国的包税人制度,这也衍生了优秀的教育制度;其次,纳税人通过纳税来换取立法权,介入了国家预算各个环节,这无疑促进了私人产权的保护;第三,国债体系使国家开支稳定,不会因为战争而骤然变化、甚至掠夺民间,债市的活跃最终也带来资本市场的繁荣;最后则是中央银行,通过管理国债发行、征收铸币税,中央银行衍生出汇率管理、最终贷款人职能。

维持这一体系的核心要点在于什么呢?弗格森指出,维持纸币和黄金的可兑换性虽然是这个体制的关键,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回顾此前历史,例如当英格兰银行在1797年2月和1821年5月被迫中止“现金付款”时,它并没有对这个体系产生致命的后果,这受益于大规模、自由管理的金融市场的发展。 尽管这一整套机制日后被认为卓越,当时英国国债体系曾经引发很多讨论以及抨击,“英国公众认为这些新花样与股票投机是一码事,是奥伦治的威廉从荷兰的行李中带来的外国招数”。多少和今日美国国债的情况类似,19世纪英国国债也遭遇很多批判,有人计算1824年欧洲全部公债高达380到400亿法郎,英国超过四分之三,而当时法国大概40亿公债,经济学家萨伊对英国债务制度持严历的批评态度。

根据布罗代尔研究,“一直要等到十八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公债的优越性才为世人公认”。从税收变化可见一斑,18世纪英国税收比例高于法国,1715年为17%,1750年18%,1800年拿破仑战争期间令人咋舌的24%,差不多时期的法国仅为10%;此后开始出现变化,到1850年降为10%,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消化了政府赤字,英格兰银行的债务从1805年开始稳定。

到了19世纪初期,皮特首相甚至自信满满地在下院宣布:“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建立在国债的基础之上”,1774年的一条札记可谓道出英国崛起背后的本质“英国自身弱小,若无商业、工业及其仅存在帐面上的信贷、决不可能对几乎整个欧洲发号施令”。

英法数百年的争斗之中,法国赢得战争的胜利,却最终输掉了整个战役,英国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或许在下降,但是其经济的影响力却达到顶峰。很多学者都指出,与法国相比,英国在17世纪最大的突出成绩伴随着货币制度的现代化,英国设立一个健全的财政体系。财税体系的变化,也源自政治模式变化,国王资金来源从17世纪起主要依赖于地主以及商人控制的众议员,因为国会的制衡,也使得税收的合法性得到保证。

法国的税收和债务都低于英国,但是民众的不满却最终引发了革命,原因也在于英国的光荣革命为民众让渡部分权力,给出了经济上的可信担保,使得英国政府成为一个可信任的政府。换而言之,英国国债机制的成功来得并不容易,是几代人的努力与契约的结晶,其基础仍旧在于稳定市场预期基础形成极高的国家信用,法治的保障是市场与社会运转的基石,其背后需要英格兰银行这样机构的作用,更需要公众与政治的保证,正如布罗代尔所言,“因为源自所谓英国金融革命的这一体制不管多么巧妙,它必须对公债持有者按期还本付息。做到这一点与维持英镑的经久稳定同样是件费劲的事。”

回看历史,信用是金融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很多时候无需行动,仅仅是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就可以摧毁一家银行甚至一个国家的货币,建立信用往往比起摧毁信用艰难百倍,按照《英美中央银行史》的说法,政治革命造成“公共信用中的金融革命”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附,主要参考资料: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白芝浩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英美中央银行史》约翰.H.伍德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11年

《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著华夏出版社2009年 《西欧金融史》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 《利率史》悉尼·霍默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 《金钱关系》尼尔·弗格森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 《货币崛起》尼尔·弗格森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 《货币史》让·里瓦尔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 《资本主义的动力》费尔南·布罗代尔1997第1版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年第1版 《Independentcentralbanks:newandold》JohnH.Wood著2006年

推荐第10篇:战火中的孩子600字作文

战火中的孩子600字作文

小编导语:在语文课本里,有一幅图片,是一个在战火硝烟中的小孩,小孩失去了父母,然而他还在无助的寻找,他还在撕心裂肺的哭喊!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抱着三岁的小明,和爸爸走在上海火车南站的站台上,准备接小明的姥姥。天很蓝,能看见天上飞过的小鸟,偶尔还能听到炸弹声。

姥姥乘坐的火车终于到站了,爸爸妈妈让小明坐在长椅上,他们去接小明的姥姥。突然,一声巨响如春雷般震耳,原来是日本侵略者在向下投炸弹。

小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长椅已经被气浪掀翻,小明摔倒在地上,急忙往前走找爸爸妈妈。可是,小明眼前的景象完全变了样:原本繁华的火车站变成了一堆废墟,茫茫人海不见了踪影,有的被炸弹炸死了;有的受了伤;还有的匆匆离开火车站。地上血流成河。小明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顿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硝烟,没人搭理小明,小明拼命喊:“爸爸——妈妈——”可爸爸妈妈再也不能答应他了„„

可恶的战争让多少人的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少人无家可归;让多少孩子像小明一样可怜。希望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停止战争,让世界成为和平之神的家吧。

第11篇: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美文

汉末的天下,犹如群雄逐鹿的舞台,滚滚的硝烟之中,貂禅便是撒进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生于风雨的一枝海棠。

她不会不知那专权的董卓,上有重权求倾天下,下有吕布为鹰犬。她不会不知那冒死行刺的曹操,最终功亏一篑,流亡四海。

可是,她更忘不了那垂泪的恩人——司徒王允,着汉室最后的忠臣,这忧国忧民的老者,当借予曹操的七星宝刀已一去不返时,他也仅剩下了视为骨肉的义女——貂禅

皓月当空,清泪四行,寥寥数语,一诺千金。

“徜有用妾之处,当乃万死不辞”!

于是,这个年方十六,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从此蹋入虎狼之穴。

如花的笑靥迷惑了吕布的眼神,轻轻的莲步踏乱了董卓的心思,升平的歌舞之下,包藏着一颗焦灼的心,貂禅没有运筹帷幄的大智,却能在二人间巧妙的周旋,貂禅没有过关斩将的大勇,却最终驱跑了恶狼。可叹吕布纵然勇武一世,此时竟也难敌美人摆布,忘却父子之义,倒戈相向。

董赋血溅罗帐,至此,貂禅的历史使命终告完成,一页风云释然翻过,惊天动地,又悄无声息。

天下重又回复到群雄并起的局面,她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她曾痴心关羽的豪迈义气,却断遭拒绝,含恨投江。

有人说,她历经世事,看破红尘,静心归隐,遁入空门。

有人说,她并非凡人,世间恩怨既了,便重披羽衣还九天。

貂禅带着重重迷雾去了,她的成功,却令天下英雄望尘莫及。

貂禅宛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般闪耀和短暂,她是历史在烟尘中的一个微笑,在沉思中的一声叹息。

第12篇:战火中的孩子四年级作文400字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战火中的孩子四年级作

文400字

【1】

1937年8月28日,日本突然轰炸上海火车南站。那一瞬间,房屋倒塌,车毁人亡,天桥断裂,一片狼藉,到处弥漫着硝烟。

画面中有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只见他的衣服破烂不堪,瘫坐在地上,遍体鳞伤。边哭边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啊!”他无助的坐在冰凉的地上,号啕大哭,想着刚才的一幕幕,父母把他推出去,而自己却被炸得粉身碎骨。他盯着那片废墟,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够站起来再和他说几句话啊!可那永远只是幻想,他的父母已经不能再站起来了。

就这样,他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整天风餐露宿,沿街乞讨,此刻多么希望有一位好心人可以收留他啊!这样的苦难经历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永远抹不掉的阴影。

战火中的人们啊,侵略者们,你们也有父母,为什么不为了父母、亲人而和平呢?为了战火中的孩子,去争取吧,也许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变成了战火中的儿童,你们会怎样?

我们祈祷,我们期盼,能让战火中的儿童重拾笑容,能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2】

新爱的朋友:

你们好!

电视上,几乎每天都会播出你们那无奈的神情。啊,我看见了,你们美丽的家园变成了废墟,你们那双无神、恐惧的眼神,更是令我心寒。你们在亲人遗体前那凄惨的痛哭声,我听见了;你们心中的向往,对于和平那强烈的向往,我更听见了!

炮火摧残了你们的家园,当我得知你们还处在战争的硝烟中时,我就为你们感到伤心与难受。你们的家园毁了,失去了心爱的校园,失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也许还失去了其他亲人。当我们还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你们却过早地尝到了痛苦与折磨;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时,你们却失去了心爱的老师、同学……一切的一切,都是万恶的战争!

你们的生活本该是平静而又幸福的。罪恶的侵略者,让无情的子弹来摧残你们的家园,让你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你们的家园呢?老师呢?同学呢?亲人呢?书包呢?你们的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从此,你们的童年将会有一段不可磨灭的黑色的记忆!

我知道,你们恨战争,发自内心地恨战争,恨它毁了你们的一切。可我也知道,你们面对现实,是无奈的。和平,对你们来说一是一个遥远的字眼儿。平日里,你们饱经患难,吃不饱,穿不暖,巨大的悲痛又笼罩着你们的心灵,一想到这,我的心就像被揪着一样的疼。

尽管黑暗笼罩着你们的心灵,不过,只要我们携起手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我相信,一切就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们一定会重返校园,重建起你们美丽的家园!此致

敬礼

时刻关心你们的好朋友:xx

2018年xx月xx日

第13篇:《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750字

由于他的坚持,使解放军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总共只用了二十分钟。看到这,我想起自己平时做的一些事,有些不好意思了。记得每到冬天的早上,我总是为了多在温暖的被窝里赖上几分钟,让妈妈操心。妈妈为了让我多睡会,总是先将牙膏挤在牙刷上,把刷牙的水杯接满水,再把洗脸盆、毛巾摆放好。

由于妈妈的照顾,节省了我的时间。就这样,我还为了早饭不合口和妈妈生气。有一次,我刷完牙,洗完脸,晃晃悠悠的来到饭桌前,一看早饭是白米泡饭,当时我就皱起眉头不高兴了,把筷子放到桌上,闹起情绪来。妈妈看我这样,急急忙忙重新做起早饭。

后来,我知道那天早上妈妈为了我连自己的早饭都没来得及吃,饿着肚子工作了一上午。这件事后,我心里挺难过的,想想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可我为了一些小事不体谅妈妈,真是不应该啊!看了《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这本书,知道邱少云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就担负起照顾弟弟的任务,而我还要妈妈照顾,并且生活的那么幸福,真是不好意思。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是许多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后我们也许不会像他们一样,去流血、去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一定会教育、激励我们长大。

第14篇:战火中的青春——记张兴仁烈士

战火中的青春——记张兴仁烈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1 03:55:57

1986年4月21日上午,永寿县豆家乡南顺什村隆重举行张兴仁烈士骨灰安放仪式,数千人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将烈士的骨灰安放于他生前日夜怀念的故土。烈士墓周围栽上了长青松柏,摆满了花圈,寄托着人们的哀思。有一幅挽联特别醒目:“血洒老山英名永垂青史,为国捐躯丰功与世长存”,概括了烈士的丰功伟绩。

1961年5月,张兴仁出生在陕西省永寿县一个农民家里。他三岁就成了孤儿,是在人民政府和乡亲们的抚育下长大的。1980年他怀着保卫祖国的愿望参了军;1982年9月,被部队选送到西安陆军学校学习;1984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某部当侦察排长。

1985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皎洁的月光普照着祖国南疆的群山。为边防将士慰问演出的笛声,使张兴仁这位为国戍边的热血男儿遥想到温馨的家乡,想到了这么多年家乡人民对他的深情厚谊。联欢会后,许多战士给父母、恋人写信,他却找到战友马永瑞,商量给家乡人民写封信,表达自己誓死保卫祖国、为家乡争光的决心。信由张兴仁执笔,很快写好了。信中写到这样的肺腑之言:“作为军人,维护祖国尊严,保护人民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决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我们将挺身而出,英勇杀敌,为陕西人民争光,为家乡父老兄弟争光,以优异的成绩,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新的光辉壮丽的一页”。

这封信该寄给谁呢?他们想到了省长李庆伟同志。第二天,这封信连同一块中秋月饼,从云南前线寄往陕西省人民政府。不久,李省长回信了,信中称赞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热血青年,是有志气、有抱负的忠诚战士,是四化建设的勇敢捍卫者”。张兴仁读着回信,捧着随信寄来的大枣、核桃,热泪盈眶,激动地对战友们说:“我没有父母姐妹,可在我的家乡,有千万个亲人。我若打不好仗,立不了功,就没有脸见他们!”

张兴仁先后11次带领侦察小组执行任务。每次,他都是去时在前面开路,撤回时在后面掩护,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伤亡的危险留给自己。一次,他带领侦察小组在漆黑的深夜执行任务,照例在前面探路,不料一脚踩空,摔到一个3丈多深的沟坎下,当即摔昏过去。同志们找到他,要抬着他回去,他醒来后坚决不肯。命令战友:“你们快去完成任务,不要管我!”大家走出不远,他就跛着腿跟了上来。这一夜,他和战友们摸到距敌阵地150米的地方,潜伏观察了一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连队一举摧毁了越军一个“模范阵地”,取得歼敌30人而我无一伤亡的战果。

1986年4月23日是张兴仁25岁的生日,恰巧这段时间他要执行任务,领导和同志们要为他提前过生日,他谢绝了,乐哈哈地对大家说:“急什么?等我完成任务回来,庆功酒和生日酒一块喝吧!”却拿出一些钱给全排的同志买了罐头、奶粉、麦乳精等物品。听说战友马永瑞的父母因病去世,妻子患病,欠款很多,张兴仁又立即把自己多年积蓄的400元钱全部让人代他寄到马家。战友们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他却笑着劝慰大家:“看你们,这有什么?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钱现在没处花嘛。这样吧,等我给你们找到‘嫂子’,需要用钱时再找你们嘛!”一句话把战友们逗笑了。当天晚上,张兴仁带兵消失在夜幕之中。他们艰难地工作了11个昼夜,共排除地雷38颗,为部队歼敌创造了条件。

3月18日,他和战友们继续执行任务。下午1时左右,8名敌人突然窜出来,发现了张兴仁他们,接着,敌炮弹、高射机枪倾泻而来,我两名侦察兵负伤。张兴仁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首长命令:“掩护伤员,迅速撤退!”张兴仁让其他同志先撤,自己背起1名伤员,在炮火下爬行了200多米,把伤员交给了前来接应的战友,又孤身返回原地,布设地雷,封锁通道,掩护战友安全撤退。就在这时,凶残的敌人打来一排凝固汽油弹,燃着了两米多高的茅草,加上当时刮着四五级大风,十几米高的烈焰顷刻间向张兴仁扑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坚定地在报话中向指挥部表示:“请首长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一定掩护伤员安全撤出!一定……”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火海吞没了。战友们冲进火海,在一片仍然冒着黑烟的土地上,找到了他的遗体。只见他趴在地上,仍然保持着通话的姿势,胸口下面严严实实保护着电台和微型冲锋枪。

张兴仁为了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保卫现代化建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牺牲后,上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给他追记一等功。

张兴仁走完了他壮丽而又辉煌的一生,人们将永远怀念这位为保家卫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陕西永寿县革命烈士

张兴仁(陕西永寿县革命烈士)

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张兴仁(1961—1986),南顺什村人,高中毕业。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军第61师181团7连当战士。1981年9月,转陆军第47军教导队1中队学习,1982年9月入西安陆军学校2大队10队学习,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于陆军学校大专军事侦察队毕业,8月在62师侦察连任排长,继在成都军区第10侦察大队二连任副连长。1985年9月去云南老山前线执行任务,1986年3月18日在前线1828高地战斗中牺牲,骨灰安葬在南顺什(村)西,立有“张兴仁烈士墓”碑。

寻找陕西永寿籍一等功臣张兴仁烈士的亲人

12600多名烈士在呼唤:妈妈,您在哪里?

三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到而立之年,正是事业有成,享受天伦之乐之时! 三十年前,他们一个个都是有父母、有爱人、有恋人、有孩子的“最可爱的人”,如今他们却成了沉默了三十多年的12600多座坟墓。他们虽然无法表达,但却像在呼唤:妈妈,您在哪里?如果那个人是您,是我,会怎么样呢?

三十年间,有多少父母寻找儿子的辛酸故事,以至于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更为那些父母赶在有生之年寻找儿子的故事所感动,每当看到那悲怆的文字、画面或视频,我们的内心就会掀起阵阵波澜。于是,我们不停地问自己,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为国捐躯30多年的12600多名烈士做些事吧!

如果您知道他们的父母还健在,那么,就告诉他们的父母说:网上也有您儿子的陵墓了,可以上网祭拜!

如果您知道他们的父母不在了,那么,就告诉他们的亲人说:网上也有您亲人的陵墓了,可以上网祭拜!

如果您不认识他们的父母和亲人,您也不用长途跋涉,劳神费力,您足不出户,举手之劳打开电脑登录军魂网输入他们的名字就可以为他们献花、点烛、上香、敬酒、写纪念文章,以示我们对他们的敬重和缅怀,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文章来源:永寿论坛 我军对越作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次侦察作战

1985年8月,驻宁夏中宁某师奉命从师警侦连和驻青铜峡某团八连抽调184名官兵组成武装侦察二连,袁辉任连长,张新奎任指导员,孟军任副连长,隶属成都军区第十侦察大队,赴滇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在前线侦察作战中,全连官兵多次深入敌方排地雷、开通路、摸敌情、抓“舌头”,出色地完成前指赋予的各种任务,多数官兵荣立战功。1986年春节前夕,侦察二连奉命在老山西侧伏击敌军。这一仗,由于准备充分,敌情侦察清楚,仅用50多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歼敌40多名。

1986年3月5日至18日,侦察二连奉命在1828高地组织破袭战斗。1828高地位于中越边境2号界碑南侧,距国境线实地距离7公里,是敌军苦心经营了6年之久的阵地,地形复杂,设防坚固,经常对我实施军事挑衅。上级命令侦察大队查明情况,为我军拔除这个钉子做准备。侦察二连领受任务后,经过9天昼伏夜出,完成了至1828高地西南侧350米的开辟通路任务。3月15日晚,连长袁辉带领侦察兵潜入敌阵地前设伏,他们忍受着30℃以上高温的蒸闷、遍地蚂蟥蚊虫的叮咬,整整潜伏了一天两夜,未找到捕俘机会,到3月18日,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已经用完,仍继续潜伏待机。13时我军向敌发起攻击,1400多发炮弹准确地倾泄到敌阵地上,刹那间,敌阵地表面工事大部分被摧毁,毙伤敌几十人。先后摧毁敌驻兵房9栋,暗火力点6个。至14时47分,捕俘组又有2名同志负伤,为避免强攻造成更大伤亡,上级命令连队撤出战斗。

在我炮火掩护下,捕俘组迅速回撤,这时敌军向连队潜伏的地区打来两枚燃烧弹,燃着了指挥所及通路附近两米高的茅草,六七级的大风借着火势迅速蔓延,数十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卷起几丈高的烟火。与此同时,大火引爆了敌军布满遍野的地雷,到处轰响爆炸,情况十分危急。连队党支部决定无论有多大危险和困难都要组织部队冲出去,把伤员救出来。为了抢救战友,警戒组、保障组和破障组的官兵相继冲入火海,后方指挥所的侦察参谋周俊峰和工兵参谋张云江也冲入火海,奋不顾身的抢救战友。连长袁辉、排长李忠国带领46名战士快速回撤到一个小山洞,因洞小人多,袁连长站在洞口,用身体挡住大火,被烧成重伤,昏倒在洞口。指导员张新奎负责断后,先后5次冲进大火,救出5名战士。他发现志愿兵郭万福被火烧昏时,用自己的身体护在郭万福身上,最后壮烈牺牲,排长张兴仁在指导员牺牲后接替指挥,在他搀扶最后一名伤员撤离时,被一股火浪扑倒,壮烈牺牲。军医陈梅华边抢救包扎伤员,边组织人员撤退。敌人的炮弹炸伤了他的头部和胸部,身上多处烧伤,最后光荣献身。班长杨建平,先后10次冲入火海,抢救出10名战士,最后一次冲进火海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副班长王勇,因拉痢疾,卧病在床,当他得知大火包围战友的消息后,跑了11公里赶到阵地,3次冲进大火,救出2名战士,最后牺牲时“人中”上还扎着一根银针。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全连撤回驻地。在这次战斗中全连有5名干部和15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后,云南前线指挥部为烈士张新奎、陈梅华、张兴仁、沈建平、周俊峰、郭万富、王勇、杨建平、杨伯宾、张云江、孟永安追记一等功;为霍建平、薛治勇、金小军、王树林、辛廷峰、李永强、贠明尚、曹光荣、曹立国追记二等功;为其他奋不顾身救战友的官兵也分别给予记功嘉奖。

198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签署命令,授予张新奎“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成都军区授予侦察二连“团结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第十侦察大队侦察二连是一支有光荣历史的连队,战后该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团结战斗模范连”,现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大队特战八连的前身就是第十侦察大队侦察二连。1828高地破袭战斗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气象因素对侦察作战的影响,战前未得到充分考量和重视;对开辟通路后留下的痕迹消除也不够彻底。这次惨痛的失利是我军两山轮战期间侦察作战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牺牲的二十名参战人员有五人是干部,十五人是中共党员。尽管如此,这支英雄连队的光辉不应被遗忘,英烈们的事迹更不应被遗忘。1828高地破袭战斗2年后,第十五侦察大队侦察二连终于在1828高地地区成功实施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这次雨季敌后捕俘战斗的成功标志着越1828高地“反华模范阵地”神话的破产。

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张新奎烈士

张新奎,男,汉族,陕西省眉县人。1957年出生。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2月应征入伍。入伍后,曾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优秀班长,当排长所带的排是全师的尖子排,当连长3年他带领全连走遍陕、甘、青、宁戈壁沙漠,完成了各项重大任务,连队年年立功受奖,他的带兵经验被兰州军区多次推广宣传。

1985年5月,已被提升为驻青铜峡某团直政股股长的张新奎得知他原来所在的八连奉命赴滇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消息后,多次向上级要求回连队,被任命为兰州军区第十侦察大队二连政治指导员,赴滇参战。作战期间,英勇果断,每次执行任务都冲在最前面。在一次执行抵进侦察任务中,带领保障组为部队开辟通道。经过3个昼夜的奋战,他们用探雷针一寸一寸地探,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开辟,终于排除了8种不同类型的39颗地雷,开辟了一条1.5米宽、7公里长的通道。1986年3月,为确保对敌1828高地破袭战斗的成功,带领全连在敌军阵地前沿潜伏了整整7天。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持到战斗打响。3月18日,攻击命令下达后,他机智灵活,指挥果断,带领全连一举歼灭敌军60多人,炸毁敌军6门火炮。在回撤途中,敌军的燃烧弹燃着了通道周围的茅草,全连被大火围困。负责断后的张新奎临危不惧,和战友们一边扑打着烈火,一边指挥大家交替回撤重伤员。他自己背着全连个子最高、体重最重的一名伤员,一手护着伤员,一手抓着茅草,在崎岖的山岩小路上艰难地爬行,膝盖和双肘全被碎石磨破,汗水和血水流在一起。由于身患重感冒,加之连续7个昼夜的潜伏,极度疲劳的张新奎昏了过去。当烈火引爆地雷的轰响声将他震醒后,同志们都劝他先撤,他却说:“我是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只要还有一个战友在后边,我就不能走”。接着,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冒着生命危险在烈火中救出了5名战友。当他背着从战士身上接过的4支冲锋枪和2个背囊再次冲进火海,又背着重伤员郭万福往回撤时,终因过度疲劳和严重缺氧,倒在了烈火之中壮烈牺牲。

一等功臣杨伯宾

杨伯宾,男,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1964年7月出生,l983年1月应征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曾任驻青铜峡某团八连副班长、班长。1985年9月,组建侦察大队二连,杨伯宾任班长,赴滇参战。“3.18”战斗中,杨伯宾担负接应伤员的任务。战斗打响后,他立即随指导员张兴奎前去抢救伤员,刚把第一名伤员背出60米,右腿中弹负伤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连续往返4次背出一名伤员,抢出一门火炮和3盒高射机枪子弹。这时,敌军炮火燃着了两米深的茅草,刚背出的伤员又陷烈火中。他毅然冲入火海,奋力抢救。最后,终因火势凶猛,严重缺氧,和几位战友相继窒息在烈火中,全部壮烈牺牲。

一等功臣、大队指挥组副营职工兵参谋张云江

抢救战友英勇献身的一等功臣张兴仁

张兴仁,男,汉族,陕西省永寿县人,1961年5月出生,1980年1月应征人伍,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驻中宁某师警侦连班长、侦察排排长等职。1985年9月,抽调到侦察大队二连,赴云南前线参战。3.18”战斗中,他担任第一捕俘组组长兼第一捕俘手。3月16日上午,张兴仁带领第一捕俘组安全隐蔽地进入到潜伏位置。17日上午,他带领两名工兵开辟道路400米,排除了8颗地雷,秘密进入捕俘地点进行观察。

18日9时,为准确摸清捕俘区域的情况,他又带领捕俘小组抵近观察,及时将情况报告大队领导。尔后,潜伏在洞内等待战机,l3时47分敌人的一发炮弹在洞口不远处爆炸,并用高射机枪、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封锁洞口,在洞外担任警戒的霍建平身负重伤,张兴仁迅速冲出去将霍建平抱进洞内,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他积极配合连长袁辉指挥捕俘组后撤,背着霍建平低姿匍匐爬行了100多米,离开了火力封锁区。因连续作战,他昏迷了过去,战士杨武成连叫他几声才苏醒过来。突然,敌人打来的燃烧弹燃着了一人多高的草丛,战区一片火海,张兴仁先后5次冲入火海,指挥人员后撤,当他第5次冲入火海时,被烈火烧伤,再次昏倒,苏醒后,他和其他4名同志抱着霍建平奋战在烈火中,但是,由于火势凶猛,张兴仁等同志英勇牺牲。

第15篇:乌兰夫与战火中的内蒙古文工团

乌兰夫与战火中的内蒙古文工团

安柯钦夫

云海苍茫,往事如烟。要想集中回忆一段逝去的往事,就像黑夜漫游草原,茫茫四野,分不清东西南北,理不顺繁纷思绪。然而有时也有例外,虽然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忽然间从脑海里跳出来重新映现,清晰透明,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遗憾的是如遇这种情景,假如不及时捕捉,却又一闪而过,转瞬即逝。我想说的是对乌兰夫同志的印象。我从1946年春天在赤峰内蒙古自治学院初识乌兰夫同志,到198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参加乌老遗体告别仪式,整整经历了42个春秋。

在时间表上,1946年是充满喜悦和忧虑的一年。一方面是经过8年浴血奋战,从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获得解放的各族同胞,以狂欢的心情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一方面是蒋介石妄想独吞抗战果实,并且磨刀霍霍以武力相威胁,在人们心头又罩上沉重的阴影,当时的赤峰便是这种局面的典型写照。街头上随处可见水泥碉堡和弹痕累累的残垣断壁,各式各样的标语,也有各式各样的旗帜。人们都以焦虑的心情担忧着时局的发展。就在这个时候,一颗亮星在赤峰上空腾起,那就是乌兰夫所创办的内蒙古自治学院,它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数百个关心民族命运的知识青年。

我是1946年春天和几位同学结伴去投奔自治学院的,起因是一张招生简章。明文规定招收有志于从事内蒙古解放事业的各族学生。说明设有政治部和军事部,有本科和预科,有短期生和长期生。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理想的学府。更使我们激动的是乌兰夫这个人物,从照片上看满脸慈祥,双眸生辉,细长的眼睛和厚实的嘴唇使我联想起先民的血统,他那传奇式的经历更令我们神往。于是,我们决心去碰一碰运气。

出发的晚上,夜幕漆黑,万籁俱寂,只有几声刺耳的鸡鸣。我双手父母留给我的唯一遗产——一床棉被,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想到就此抛下养育我的祖父和孤零零的小弟,难免一阵心酸。这时,大娘从黑暗处悄然向我走来。哽咽地说:“孩子,你放心去吧,家里人我会照看,只是你这一走,不知哪一年才能回来。”我们唯恐家人阻拦,一律严守机密,不知她是怎么听说的,我只好说:“我只去看看,过不了多久就回来!”大娘道:“家里什么也没有,你就把这个带去吧!”说着塞给我一个小包,我接过来塞进怀里,给大娘磕了一个头,就向集合地点村边的大榆树下跑去。

大榆树下人影绰绰,先前到达的有王惠民、王海山、李鸿贵和李鸿义兄弟,可惜我们几个人中谁也没有去过赤峰,不知该走哪一条路,还是我建议:“从包古鲁村过老哈河,再奔乃林或平庄,到地方再打听吧!”记得头两天还算顺利,边问边走,笑语连天,李氏兄弟带的食物比较丰盛,可能是因为李鸿贵已经结婚,是他媳妇为他准备的缘故。只有我最可怜,幸好大娘塞给我的小包里除了一块银洋,还有半块月饼尚能充饥。待到第三天下午,翻过一道山冈,远远望见乃林车站,信号旗像是扬着手臂向我们招手。

李鸿义眼尖,看到水塔顶飘扬着的青天白日旗,急促地喊道:“你们看,那是啥?”我们没想到中央军已经抢先占领这个地方,顿时没了主意,都期待地望着李鸿贵,因为论年龄他是我们这伙人的兄长。李鸿贵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向我们嘱咐道:“就说我们的家都在赤峰,原在平地泉上学,因为失学要赶着回家去。”

我们临时改变主意,打算绕过乃林从旁边村庄插过去,为此故意拖延时间,直到日暮黄昏才小心翼翼地去进村子。随着一声吆喝,突然几个中央军端着几把刺刀对准了我们的胸口。为了躲避狗洞却又掉进了陷阱,真是叫苦不迭。当晚,我们被锁进库房,加了岗哨。第二天轮流审讯,硬说我们是八路军的探子,而我们反复都说那句话,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只好把我们释放。只可惜大娘送我那块银洋被他们搜去,心中好不伤感。

走进赤峰六道街西头,到处是乐曲飞扬,彩旗招展,一派喜庆气氛。先期到达的同学热情地帮助我们安排食宿。从此便投入了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

4月16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听说乌兰夫院长要来视察,全院师生既兴奋又激动,打扫环境,刷写标语,女生们还换上了鲜艳服装。我们坐在自己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等待着。9时整,老师喊了一声:“起立!”只见门口走进来一群首长,我一眼认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乌兰夫,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脸膛,发亮的眼睛,挺直的鼻梁,穿一件军呢大衣,年龄40左右,给人以风度潇洒之感。他微笑着把我们扫视了一遍,说了一句:“同志们好!”我们忙说:“院长好!”老师向乌兰夫同志介绍着学员们的情况。当走到我的课桌前,老师说了句:“他们就是穿过封锁线来的喀喇沁同学。”乌兰夫特意看了一眼,还欣喜地点点头。我理解这是表示赞赏之意。过了多年,乌兰夫就以他这个亲切的形象铸造在我的心中。

1946年冬天,一个异常严寒的日子,我们从辽南前线撤下来,经过20余天急行军,刚刚到达林西县政府招待所大院,还没有来得及盥洗,就带着满身灰土和一脸征尘,到会议室集合。

一迈进门槛,随着一阵扑面而来的温馨,闪出乌兰夫高高的身影。他伸出宽厚的手掌,和我们每个人逐一握手。他仍然穿着绿呢军大衣,脸色黝黑,青色的须茬,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语音里带着浓重的西部乡音,他见我们男男女女上身只穿一件土黄色棉衣、下身都穿单裤和单鞋,有的男同志腰里裹着狗皮褥子,有的女同志腰上系着草绳子,就颦蹙眉头向我们的团长责怪道:“我说你是怎么搞的?看把这些娃娃冻成什么样子?”回头向身边的一位秘书命令道:“去通知后勤部,马上送来21套军装,外加皮帽和毡靴!”接着,乌兰夫详细询问起我们在辽南前线宣传活动的情况,大家无拘无束,七嘴八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我们原是自治学院宣传队,在当时的赤峰颇有点名气,曾和前进剧社著名演员程云、莎莱同台合演过《白毛女》、《血泪仇》和作家萧军、马加畅谈延安见闻。还到过咯喇沁王府演出《兄妹开荒》和清唱《三打祝家庄》。9月由原班人马组建内蒙古文工团,由布赫带队当即奔赴卓索图盟(现在的辽宁朝阳和阜新地区)前线,演出歌舞节目,开展宣传活动。不料,局势严重恶化,国民党美式装备的两个机械师从葫芦岛登陆,疯狂向北推进,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负责保卫我们安全的乌兰骑兵支队也调去参加战斗。接西满军区指示,要我们火速撤离前线,去王爷庙(现在的乌兰浩特)找乌兰夫。于是,我们开始了逆风千里的急行军。

白天,为躲避低空飞行的侦察机,呆在老乡家里养精蓄锐,夜里则是沿着人烟稀少的山间小路向后方撤离。好在最艰险的地带正是我们两个月来演出活动区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我们突围。有一次在黑城子,奔走了一天终于找到一户村外人家,他们像看到自己孩子似的兴高采烈,马上蒸了一锅土豆。我们饥肠辘辘,正想饱餐一顿。不料突然枪声四起,有人跑来通告:“快走,中央军进村了!”我们拔腿就跑。老妈妈却端了一盆土豆在边追边喊:“孩子们,吃一个再走吧!”我们谛听着一声声凄凉的呼唤,流下悲愤的泪水。

我们全靠两条腿,走过了库仑旗的千沟万壑,横穿阿鲁科尔沁的天山草原,然后又折向东北部的梧桐赖莱,准备穿过沙漠地带直奔林东。刚到沙漠边缘又传来坏消息,贺子章率部叛变了,杀害了我们派去的政委和参谋,钻进沙漠深处。我忘记了被害的那位参谋叫什么名字,他正和我们一位戴眼镜的女演员谈恋爱。女演员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沉痛,把眼睛都哭肿了。我们不得不连夜撤回,再走新惠,穿过翁牛特草原,然后再去找那个遥远的王爷庙。

我们这伙人都是十

七、八岁的小牛犊,根本不怕虎。刚开头还觉得这种夜行军饶有雅兴,生活阅历比较丰富的汪焰,不时说出种种逗人发笑的笑话。幽默风趣的包德力则时时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可是到后来体力耗尽了,营养不良,眼窝塌陷,几个人患了夜盲症。我一到夜间,什么都看不见,只能拽着前头人的衣服走。闭着眼睛爱打盹,打盹还爱做梦,一会儿梦见飞机轰炸,烈火万丈,一会儿梦见江河奔腾,碧波汪洋。友人圆梦说这是饥与渴交织出来的幻景。有一天深夜,我从梦幻中被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叫声惊醒了,只见人们惊悸不安,叽叽喳喳地议论,原来走在队伍后面年龄最小的两个女演员不见了,而她俩又是我们的台柱子,珠兰是“舞蹈皇后”,春珍是“草原百灵。”不知过了多久,才从黑沉沉的山谷边传来她们呼救饿信号。平时我们是不准大声说话的,据说敌人的一个骑兵旅,正在尾随着搜捕我们,对我们的十二个大姑娘特别感兴趣。遇到这个特殊情况,布赫团长只好解除禁令。我们把双手做成喇叭筒罩在嘴巴上,齐声喊道:“我们在这儿哪!”夜深人静,声音传得很远,在群山深谷中荡起重重回音。他俩终于顺着声音找了回来。

布赫团长虽然刚满20岁,因为他经过延安窑洞生活的洗礼,性格沉默稳重,显得十分成熟。他不仅负责我们的行动,还担负着安全撤离危险区的重任。他绞尽脑汁改善我们的生活,增添欢乐的气氛,坚定突围的信心。假如没有他运筹帷幄,谁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接着乌兰夫的命令,新军衣运来了,我们每人一套,当场穿戴起来。一个个束腰挺胸,算得上精神奕奕,战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乌兰夫满意地笑着挥手和我们告别,预报内蒙古革命将有历史性的发展,让我们等待好消息。

漫长的冬天是在林东度过的。 林东地处巴林草原的腹地,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庄,由于是土豪贺子章的老巢,因而远近闻名。当然乌兰夫选择这里作为基地,主要因为它是能攻能守的军事要冲。这里有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有昭盟骑兵支队,有从赤峰撤退来的自治学院,还有我们内蒙古文工团„„

第16篇:给战火中的孩子的一封信战火中的伙伴们

给战火中的孩子的一封信战火中的伙伴们:你们好!我是来自中国大陆四年级的一名少先队员,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同住一颗蓝色的星球。首先,我代表中国儿童向你们问好。伙伴们,从课本里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战争的故事,了解了你们的生活。当我读到战争给你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时,我的心情随之跌至低谷,为你们泪如雨下,为你们的生活无辜受牵连而抱不平。可恶的战争,让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你们苦不堪言。我知道你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着,说不清那天就失去了生命,但你们也不要因此而放弃,厌世轻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们要努力躲避战火,在战火中勇敢地活下来。我理解你们面临的伤痛和失去亲人的悲伤,但你们一定要坚信,世界这个大家庭里还有好多好多小朋友关注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世界和平多好呀!为什么你们小小年纪就要承受战争无情的伤害?为什么国际问题一定非用战争来解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世界少一点战争,多一些和平。平时都能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能够吃一顿妈妈做的美味佳肴,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全家天天开心在一起。我衷心希望你们的愿望能早日实现。我企盼我们的世界早日恢复和平!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让和平之花开遍五湖四海,让我们共享美好的春天!

虽然我们还未见过面,但是我却了解到你们所在的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威胁着你们弱小的生命,伤害着你们脆弱的心灵。

直到如今,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不少人为私利而发动战争,造成家毁人亡的悲惨下场。因为战争,无数的老百姓无辜的死去;因为战争,而伤害了绝大部分的未来的主人;因为战争,而伤害了人类。战争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说也说不清的。我不想再看到妻子失去丈夫,儿子失去父亲,奶奶失去孙子的事情。战火中的孩子们,团结起来吧,用坚强的意志向世界发出呼,向他们告诫,不要再发动战争了!齐心协力,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一个个为和平而倒下的人们,他们有一种特别的荣耀,他们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们倒在了和平的圣坛上,他们是保卫和平的光荣战士!

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虽然暂时还不能脱那可恶的战争,但你们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坚强起来,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和平就在眼前,阳光、鲜花般的生活也会属于你们的!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我们向世界发出呼,为了永远的和平,为了不再伤害弱小的生灵,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要和平不要战争!

祝你们早日拥有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园

第17篇:战火中的孩子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战火中的孩子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我们祈祷,我们期盼,能让战火中的儿童重拾笑容,能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战火中的孩子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欢迎阅读。

篇1:战火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那天上海火车站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忽然,天空上传来了“轰轰”的轰鸣声。人们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其中有些人大声地喊了起来:“轰炸机来了,快跑啊!”就在这时轰炸机投下了几枚罪恶的炸弹。“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天桥断裂了铁路也扭曲了。

在一个草地上有一个男孩大概二三岁左右,衣衫褴褛在嚎啕大哭好像在叫爸爸、妈妈你们在那里?我好想你们,你们在那里?胳膊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二三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找到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成了孤儿。几年后,得救的孩子长大了。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因此,我希望所有的孩子能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在这里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篇2:战火中的孩子

回忆往事,我们大概会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让你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但是,当你看见这张老照片时,你就不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定会热泪盈眶。

1937年8 月28 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这张照片就是当时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这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突然,天空传来“嗡嗡”的飞机声。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地面上就传来了“轰隆隆”的爆炸声,那声音响彻云霄。不到三分钟,火车南站就像变魔术似的变了个模样:倒塌的楼房,炸毁的铁轨,无助的孤儿,无不述说着侵略者的残暴、凶狠,偶尔还能听到医生微微的呻吟,四处充满了悲惨

1 / 6 的叫喊声。

其中,铁轨旁还做着一个幼小的男孩,他似乎在呼喊着什么。哦,我知道了,同学们也知道了,全世界谁都知道了,他在喊:“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妈妈!妈妈!”小男孩脸上布满了晶莹的泪珠,像珍珠一样滚落在地上,述说着侵略者的自私、残忍,也述说着战争的残忍、无情。

这时,谁也不知道,这孩子的母亲到哪里去了。被炸死了,跑了……这都不能说明孩子母亲到底哪里去了。

眼前的废墟、孤儿,不都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么?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不正证明了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回忆往事,让你想起痛苦的、伤心的、悲惨的、快乐的事情,让你知道中国是怎样接受命运挑战的。

篇3:战火中的孩子

废墟中,我听到了一股凄惨的声音,十分悲愤。

原来,是一个孩子,一个战火中的孩子,在呆呆地坐上海火车南站,痛哭流涕,衣不蔽体。面对一片废墟,依稀可以看见铁路上的尸体,其中,就有他父母、姐姐哥哥的尸体。父母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保护了他。可是,他却成了个可怜的孤儿,成了个战火中的孩子。

他哭、他恨,他把脸朝向被日本鬼子炸毁的车站,朝向父母的遗体,他在想:我的命运将如何……

他哭,因为可恨的鬼子炸毁了车站,夺走了幸福,他的父母,也躺在废墟下,只有他免于此难。正当他们一家准备逃走时,凶狠的、恶狼般的日本鬼子,毫不留情地投下炮弹,让那可恶的炮弹吞噬人们的生命,只有幸存的、极少的人活下来了,孩子遍体鳞伤,却无人依靠,实在可怜……

战火中的孩子啊!你们命运该如何呢?你还那么小,父母又已牺牲,你的路还很长啊……

战火中的人们啊,侵略者们,你们也有父母,为什么不为了父母、亲人而和平呢?为了战火中的孩子,去争取吧,也许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变成了战火中的儿童。

我们祈祷,我们期盼,能让战火中的儿童重拾笑容,能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2 / 6

3 / 6

4 / 6

5 / 6

6 / 6

第18篇:四年级第四单元优秀作文(战火中的孩子)

四年级第四单元优秀作文(战火中的孩子4篇)

战火中的孩子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拍照的人,一次,我拍到了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不一会儿,黑点冲下来,越来越近,看清了,是飞机,飞机上闪烁着膏药旗,还可以看到飞机上的机枪,“啊,是飞机,是飞机,快逃呀,快逃呀”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开始蹿动,有的爬上火车,有的跑到月台,还有的东躲西藏,两架轰炸机飞得更低了,扔下了一枚枚炸弹,一枚落在火车上,一枚落在月台上,“轰隆,轰隆”两声爆炸响后,一些人被炸得面目全非,幸存者连忙逃命,日本飞机就这样轰炸了上海火车站,扔完所有炸弹才走,车站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我开始看四周有没有幸存者,这时,我听见了“呜呜”的哭声,就寻着声音找了过去,发现有一个大约四岁的小男孩,衣服破烂,手上流着血,一个人坐在那里哭泣,边哭边喊:“我要爸爸妈妈,我要爸爸妈妈„„”。一时间烟雾弥漫,哭声四起,惨不忍睹。我想,这个小孩的父母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牺牲了。

那里一片废墟,房子被炸烂了,桥梁炸塌了。突然,人们听见了“嗡,嗡,嗡”声音,随着天上出现了黑点,人们呆呆的看着,没反应。当时,他的父母感觉到敌人准备轰炸这里,用自己的身体,把孩子压在底下,尽量让他不受伤,顿时一个炸弹落下来,小孩被埋在了废墟里面,他一边哭一边用手一点一点的把身上的东西扒开,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惊恐无助的从废墟里爬了出来。

此刻,我想大声的呼喊: “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和平是多么美好,而战争却是多么残忍”。不知过了多久,从废墟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哭声,只见一个幼小的孩子无助地坐在那里大哭,他的爸爸妈妈为了保护他,不惜用身体挡住日本人的炮弹。行动起来,保护和平,制止战争。

悲惨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对上海火车南站进行了轰炸.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惨状. 照片里,被轰炸的房屋.桥梁全部塌了下来,现场是一片狼藉.在被炸毁的铁轨上,坐着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是血的小男孩,他正在号啕大哭着,而在他的四周,没有一个存活下来的人.可想而知当时他的父母为了让他活下来,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他,可这个小男孩的父母已经在这次轰炸中不幸死亡了.只有两三岁的孩子无比惊恐地从废墟中爬出来,坐在轨道上失声痛哭着,或许这个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他并不知道在他转眼之间已经失去了亲人,他也已经陷入了一个悲惨的境地.这个幼小的孩子,也许会被日本鬼子抓起来;也许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饿死;还有可能被好心人收养,让他过上好日子...... 看到这张照片,我被深深震撼了,日本侵略者杀害了这么多的中国人,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恶,令我们无法原谅他们!我们的国家要发展强大,决不能再受外国的侵略,绝对不能让那悲惨的一幕再现!

废墟中的哭泣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上海火车南站拥挤不堪,准备逃离上海的人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危险正悄然无息的来到。小男孩的哭声越来越大,看着这一幕,我把他带到了孤儿院,等他长大了,也去当兵,为自己的父母报仇。

孩子的哭声,仿佛在喊: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他的妈妈听到似的,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孩子听到了这是妈妈的声音,向发出声音的方向,拼命爬去,他懂事地抓开石瓦,只见妈妈满面是血,孩子赶紧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的乖孩子,你一定要活着,给爸妈报仇,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爸妈爱你,永远祝福你,再见了我的儿子!”说完,这位母亲便闭上了眼睛。

第19篇:初三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感受战火中的音乐》

初三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感受战火中的音乐》

在战火中响起的音乐,往往担当着各民族英雄颂歌的重任,它们唤醒民众,抚慰人心,点燃希望,把生命注入民族。中国的抗日战争孕育了《黄河大合唱》,而在同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里,我们找到了《黄河大合唱》的众多“同伴”。

一、穿越硝烟的《圣母颂》

海菲兹,这位出生于俄国,有着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演奏家,是当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11岁便开始以独奏家身份巡回演出,一生足迹遍布全球,征服了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的心。这不仅因为海菲兹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与贝多芬一样坚强而博大的心灵。他在世80余年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谓阅尽春秋。无论日本地震后,还是爪哇暴动后,甚至天津被日本入侵后,他都赶赴现场演出,以他宽厚的人道主义的琴声与那里的人民交融在一起。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上前线为战士演出300余场。他对战士们讲:“我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我将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他赢得战士们的掌声。《圣母颂》成为他为战士们演奏次数最多的曲子。1959年,虽然他已经宣布退出舞台,而且刚刚摔伤不久行走不便,为了参加庆祝人权宣言八周年的活动家,他仍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抱着小提琴,走进联合国大厅演出。

二、保卫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是在列宁格勒被德军围攻时开始创作的,直到1941年10月,完成了这部交响乐的前三个乐章后,肖斯塔科维奇才同意离开列宁格勒,疏散到莫斯科,后来又到了古比雪夫,在那里完成这部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此作品反映了作曲家在纳粹入侵列宁格勒时期的个人体验和回忆。作为空袭中的志愿消防队员,肖斯塔科维奇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它也是作曲家对自己所热爱的城市惨遭蹂躏的见证。三年的围困有60多万平民死去,作曲家把这部作品题献给在希特勒的暴虐袭击下仍坚持战斗的俄罗斯人民。1942年8月9日第七交响乐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奏响。

正如一位苏联评论家所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一部音乐作品本身,它已成为我们人民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深远的政治及社会意义,它已成为我们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巨大动力。”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对这部作品曾有过如下的描述:“第一乐章,一个交响乐快板,是在1941年8月列宁格勒那种感人的气氛下写成的。战争闯入了我们和平的生活„„我们的人民、工人、思想家。艺术家都成了战士。普通的人成了英雄„„这一乐章有点悲剧成份,它包含了一首安魂曲,以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英雄。然而,在这场卫国战争中,我们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我们知道希特勒会失败,侵略者的尸骨会撒在苏联土地上。因此,第一乐章总的面貌是明亮欢乐的,是生命的宣言。接着,当乌云聚集在我们国家上空,当红军的每一步撤退都在我们心中激起沉重而痛苦的回声时,而我们的人民仍坚信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时候,我写下了第

二、第三乐章──一首谐谑曲和一个柔板,这两个乐章表现了我们取得胜利,自由和欢乐的信心。第四乐章则是第一乐章的继续和发展,同样是个快板,如果第一乐章在某种条件下被称为‘战争’的话,这个乐章则是‘胜利’。这个乐章以一个为生存而斗争的主题开始,空虚主题最后发展成为胜利的狂欢。红军转入上反攻,祖国终于胜利了。”

三、集中营的歌声──《达豪之歌》

在音乐家齐佩尔的传记《达豪之歌》这本书里,记载了一首歌曲的诞生过程。它不是一般的歌,它来自地狱──二次大战纳粹的一个集中营──达豪。

慕尼黑附近的山城达豪,20世纪因纳粹在此建立第一个集中营而闻名。1938年5月,纳粹把奥地利作曲家齐佩尔关进达豪,也就把音乐送进了达豪。

音乐家就是音乐家,哪怕是在肮脏愚昧的包围中。齐佩尔在遇到营中的几位音乐家,也得知可以搞到一两把小提琴和吉他之后,他萌生了搞音乐会的念头。

7月初,“齐佩尔乐队”凑集了14位持有各种特制的、五花八门的乐器的演奏员,在星期天下午,在一个为集中营的扩大而修建的厕所里开始第一场音乐会。“没有人讲话,在短暂的音乐会过程中,他们在一种心领神会、彼此默契的气氛中坐着,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同样也有振奋、激动和对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的重新肯定,以及某种自由的感受。至少这里有一处纳粹没有完全控制住的呼吸空间。这种努力的严肃性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尊严,一种没有沦为纳粹企图把他们践踏成的渣滓的自豪感。”音乐不仅使人忘掉痛苦,而且能使人对其无遮蔽的、赤裸裸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达豪音乐会”一直持续到9月底。音乐会需要作品,9月初,齐佩尔与他过去的朋友、作家索耶弗在回集中营的路上讨论音乐时,偶然看到集中营大门上的标语:劳动创造自由。齐佩尔对索耶弗说:这能写一首好歌。几天以后,索耶弗写出了《达豪之歌》,齐佩尔为它谱了曲。9月中旬,达豪的所有囚犯都会唱这首歌了。

《达豪之歌》的歌词这样说道:“充满了死亡/高压线在我们的天地周围绕上了一圈锁链/无情的天空降下了炎炎之火、刺骨的冰雪和大雨滂沱/当我们默默地去做苦工,几千人行进在破晓的曙光中/生的欲望、我们的女人、我们的城镇离我们那么遥远朦胧/但是我们都懂得了达豪的训箴/变得坚硬如同磐石一般/达豪的兄弟,保持仁爱/达豪的兄弟,做个男子汉/尽力劳动达豪的兄弟/通向自由的惟有劳动。

铁丝网载负着死亡,/在我们世界的周转紧绷。/头上是无情的天空/传送着寒霜与骄阳。/所有的欢乐都离我们远去,/远去的还有故乡与女人,/每当我们成千上万走在晨曦的夜色/木木地步行着去劳动。„„”这首歌曾穿越过无数高墙,传唱到了法国、荷兰、英国甚至墨西哥的集中营,它又经历了战后年代,以口头传唱的形式保存下来。

1988年齐佩尔回到奥地利,第一次指挥曾经由达豪的囚徒们秘密地传唱的这首歌。30位歌手再也不用像那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那样只能偷偷地哼唱了,他们在乐队的伴奏下,在座落于悬崖上的露天圆形剧场上,唱出了这首表达人类精神尊严的《达豪之歌》:“„„但是我们都懂得了达豪的训箴/变得紧硬如磐石一般/达豪的兄弟,保持仁爱/达豪的兄弟,做个男子汉„„”

第20篇:烈火中永生

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夜幕中我家窗前还闪着点点灯光,灯下,我习惯地翻开语文书,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阅读了14课—《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一口气读完了全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邱少云和战友隐蔽起来,准备突击391高地,但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在火中严守纪律,最后壮烈牺牲了的事。

当我读道:“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灭……这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是啊,熊熊烈火烧身,不是凡人所能忍受的事,年轻的邱少云只要跳出来,随便打个滚都能扑灭身上的火,,但是他深知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为了这次作战计划的成功他严于律己,任大火放纵地在他身上燃烧,面对大火咆哮,邱少云又是怎么去面队的呢?我又急于读了下去。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般……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段我深有感触,泪水夺眶而出。生命,对于邱少云来说,是那样宝贵,但又是什么使他放弃了生命?是啊!是纪律!生至死,邱少云忍受了半小时烈火烧身的滋味,直到最后,守纪律的他没挪动一寸地方,就连呻吟也没发出,这怎么忍受得了啊!我仿佛看见邱少云咬紧牙关,眉头紧皱,五指深深地陷入泥土里,手背经脉突兀;背上,大火乱蹿。烈火无情地焚烧这为年仅21岁的战士,他的皮肉……我不敢再往下想了,那惨不忍睹的画面真让人难以想象。他同样是人,铁的纪律却让他忍受了凡人所不能忍受的酷刑。大火烧得噼啪作响,好似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想想邱少云我又想起了董存瑞、黄继光这一些英雄,他们也是为了胜利,不惜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他们都是那样自觉遵守纪律。因而成了模范。再看看我们自己,哪怕是一个小会议,甚至是一个小仪式,只要站上或安静地呆上半分钟,就全身痒痒,比起别人真是天壤之别。这时,我敢到无比惭愧。

读完全文,我的心潮还不平静,沉迷于书上情节,掩卷而思,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萦绕脑际:难道我们不应该像邱少云那样严于律己吗?

战火中的范文
《战火中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