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从军日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3 06:06: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军训作文:从军日记

关于军训作文:从军日记

有人说教官让我们跑十圈,我刚准备起跑,后面却传来愚人节快乐的声音,我气地咬牙切齿,可是谁叫今天是愚人节呢?

“哎哟,轻点,痛。”从家里传出我那杀猪般的嚎叫。我看着自己那又红、又痛、又肿的双脚,想起了下午在操场上军训的事。

“站直了,挺胸,抬头。”这些话,我们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可是教官那张嘴还是不厌其烦地说着,都快要被烦死啦。

终于可以休息啦,我们大家便闲聊了起来,有人说教官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又有人说教官是个魔鬼,大家都各说各的,不亦乐乎,因为今天是愚人节,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突然,有人说教官让我们跑十圈,我刚准备起跑,后面却传来愚人节快乐的声音,我气地咬牙切齿,可是谁叫今天是愚人节呢?

时间滴答滴答过去,我们的军训却没有停止,还在无休止的持续下去。突然,我感到一阵钻心的痛,原来自己的脚上有一块大石头,痛得我想哭,可是我转眼一想,如果我哭的话,那么那个搞恶作剧的人一定会大笑,而如果我不响,那么那个人一定很失望,于是我又装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

军训很苦,但我们也可以苦中作乐。

推荐第2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习生字“将”,它是一个多音字

2、提到将军,让你想到哪些词语?

3、你知道的历史上的著名将军都有谁?

4、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花木兰,介绍花木兰。齐读课题:木

兰从军(从是什么意思)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碰到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读词语找规律(从读音上找规律)读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三、为什么从军?

过渡:古代当兵的都是男子,为什么木兰一个文静俊美的姑娘要去从军呢?课文哪一小节向我们介绍她从军的原因?

1、读第二小节,理解词语(朝廷、征兵、理应、分忧、焦急万分,感谢万分,精彩万分,

激动万分,紧张万分)(万分感谢、万分激动、万分紧张)——渗透学习词语的方法

2、随课文理解词语,学习生字兵、男

3、读词语

4、齐读第二小节

四、从军过程

过渡: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此踏上了征程,哪一小节写道的?其中有一些动词用的很精彩,划出来,读一读。指读第三小节

木兰踏上了征途,她来到了战场,战场又叫什么?“前线”,她怎样来到前线的?划动词。 多年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查字典“赫赫”,

齐读这一小节

五、从军归来

过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从军十二年,终于归来了,她不愿意做大官,只想回到家乡。课文哪一小节讲到了木兰从军回到了故乡?读一读

学习胜 利

出示图例,找词语

再读第三小节

昔日、英勇善战、今日,文静俊美

六、快速默读

二、

三、四,概括节意、列小标题

英雄木兰 从军原因 从军过程 从军归来

七、补充题目

让我们回到题目: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木兰从军的故事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并且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

八、学习生字

推荐第3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2-03-28 18:42:37) 转载标签:

杂谈 ▼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说说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学习任务: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了解木兰从军时的情况。感悟木兰品质。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从木兰着女装感悟木兰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军是军队的意思,那么从是什么意思呢?(参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木兰从军的故事,了解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3、预期效果:想要达到这个我学习目标吗?那我们需要过三个关,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给我们写了什么时候的木兰。相机板书:准备替父从军的木兰、上战场、立战功的木兰、胜利归乡的木兰。那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

自主学习:

1、第一关的任务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从军?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多读几次。展示交流:

1、生交流默读思考所得。

2、师在学生交流中借机指导理解课文内容,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后果怎样?(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3、木兰看到征兵文书,想到了什么?想到父亲、弟弟,看出木兰是怎样的人?想到国家,看出木兰的怎样的人? 板书:爱国爱家

4、她怎样说服家人的呢?师扮家人,生扮木兰,反复饰演,说服。

5、指导朗读。

6、采用多种形式读,直到背诵。任务二

任务呈现:了解上前线、立战功的木兰。

第一关完成任务的同学为自己大声喝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第二关关口贴着一幅画,请大家先观察。这是的木兰可以用哪个词形容呢?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一幅图。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由几句话组成?每句话写了木兰的什么事? 展示交流:

1、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动作的词做好标记。

师引导想象:在过滚滚黄河时木兰会遇到什么危险?在过燕山时又可能会遭遇什么?(历经艰难、遭遇危险)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2、第二句话写了木兰什么? 抓住理解“赫赫战功”,了解木兰。

3、此时的你说对木兰说写什么? 任务三

任务呈现: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他们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我们进入第三关,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第二幅图,找哪一个是木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中勾画出形容胜利过来后的木兰一个词语。展示交流:

1、说说找到的是那个词。

2、抓住“脱下心爱的女装”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脱下女装,穿上战袍的。

3、当将士们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检测大家达到学校目标的情况。 检测: 我会填:

1、木兰是个( )的女英雄。

2、木兰告别亲人,(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立下了赫赫战功。

推荐第4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质疑激趣

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你们知道这首民歌写的是谁的故事吗?(生答:“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前就在中国流传开来,如今又被搬上迪士尼银屏,引起了巨大轰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军打仗

读了课题,你有没有产生疑问?木兰是位姑娘,却去参军打仗,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感知,检查字词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一屏 自由读词语,小老师领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二屏 师读,生读,男女读

这些四字词你觉得哪个词难记?带大家再读读。巾帼英雄、赫赫战功 3.多音字:燕 将,这句话你能读好吗?写将字

4.把字词带进课文再来读一读,这次能不能把课文读流畅。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女英雄、替父从军、文静俊美,

三、精读感悟,训练说话

1.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谁来读读这句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解“理应”和“分忧”词义。 思考:国忧有哪些?家忧有哪些? (1) 国之忧

在木兰生活的那个年代,敌人经常派兵侵犯我们的家园,践踏我们的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真是一位爱国的人。 (2) 不仅如此,木兰的家里还有更担忧的事。 此时,木兰担忧什么?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 在面对着国难与家忧双重压力下,木兰的心情——焦急万分

理解“焦急万分”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指名读。(评价:你急了,你很急了,你真是焦急万分了!) 齐读“家忧”段落。

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懂事孝顺的木兰作为家里唯一一个适合参军的成年人,她更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6.于是, 木兰毅然决定:引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家人会同意木兰出征吗?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师:你听,她的父亲说:“女儿啊,让父亲去吧,父亲年纪大了,死不足惜。”木兰拉着父亲的手说:……(相信父亲一定会被你的这份孝心所打动) 妈妈和弟弟又会说什么呢,木兰是怎样劝他们的?同位说一说演一演。 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木兰?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一段。 7.可是,仅这样想,只这样说,能不能就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接下来写了木兰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8.师:你从哪看出她是一位女英雄?

生:赫赫战功

师:真会读书,你直接找到了最能凸显木兰功绩的词。你还从哪句话读出了她是一位女英雄?

生: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师:这句话还真有点特别,你看都是几个字?而且第一个字都是什么? 老师来给他换几个词你听听,“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好不好。 披战袍什么样?(英姿飒爽)跨骏马什么样?(一气呵成动作干练)渡黄河(看黄河图,想象过黄河的艰难)过燕山(看燕山图,感受翻越连绵起伏的燕山的迅速)

师:这简单四个字,活生生地给我们展现了木兰勇敢顽强的女英雄形象,这就是我们语言的魅力。 师: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读的怎么样?

师:木兰随同大军跋山涉水,去的时候路途遥远,危机四伏,面对滚滚黄河水她没有退缩,而是。。。,翻过山势十分陡峭的燕山山脉时,她没有在半路被拖垮,而是。。。到了前线更是丝毫没有畏惧战场的残酷,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她。。。(勇敢与敌人作战)这对一个女孩子是谈何容易! 你想到哪些词来形容木兰?

这样的勇敢,这样的勇往直前,才称得上是女英雄,才能在多年的征战中,(生读)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木兰为国立下了什么功劳呢?请仔细听。

师:木兰从军 12 年,一次又一次打败敌人,多次缴获敌人的粮草, 收复了土地 ,在一次又一次的的战斗中,她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功,最终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为一名著名的将军。这就叫做——立下赫赫战功 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记住这一段描写。

9.师:敌人打败了,木兰胜利了,故事是不是就写完了呢?还写了木兰什么?

生说:木兰胜利回乡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课件出示)

师:前来探望的将士们有何反应?会惊讶地说什么?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一位女英雄。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都没看出来呀!

10.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她怀着对亲人、对祖国的爱心走上战场,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武功,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位女英雄,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赞花木兰吧!

“花木兰是一位( ) 的女英雄。”

四、作业设置:

1.课后查阅《木兰诗》,读读原文和解释。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3.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板书:

12、木兰从军

为国

赫赫战功

女英雄 为家

替父从军

推荐第5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感悟木兰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3、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加深感悟人物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比较,导入课文

1、看看这两幅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2、这两幅图其实是一个人,就是我们课文的主人公(花木兰)板书:木兰

3、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这两个不同的花木兰吗?

4、看到花木兰前后这么大的变化,老师心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你能猜到吗?

5、是啊,为什么一个文静俊美的姑娘会变成英勇善战的将军?(为了替父从军)

6、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 板书:从军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打仗一直都是男人的事情,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去从军呢?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答案。如果你找到了,就请坐端正,用眼神告诉老师

(再到前面去找找,看看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去当兵呢?)

2、“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经常”这个词上,你读懂了什么? “发生战争”意味着死很多人,“经常发生战争”呢?

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呢?(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能教教她应该怎么读吗?是啊,战争很频繁,经常要重读。你还突出了战争,我们好像真的看到血流成河。不能再打了,国家快没了。)

3、边境告急,国家危难,朝廷只好下令征兵。出示:“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紧急”告诉我们什么?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情况非常危急吗?(真急啊!前线需要立刻增援!征兵这件事刻不容缓!)

4、木兰看到征兵文书后,有什么感受?(焦急万分)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请你把这个句子换成“因为 所以 。”的说法 你还会这样说吗?“木兰 是因为 。”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个词是说急的,是什么? 不过焦急比着急还要急,急得心里都冒火了,发焦了。谁会读?

现在这个焦急不是一分两分,也不是十分,而是万分。谁再来读?(连表情都是那样着急) 把焦急万分放进句子,连起来读。

5、木兰到底愁什么?(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是木兰心里想的,是她说给自己听的,读的时候声音可以轻一些。即然这样,那就都别去了,成吗?为什么?(国家在危难中)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做出了什么决定?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开火车读

把理应换成其他的词语。请你代替木兰把她的决定读出来。开火车(评价:木兰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木兰觉得必须这样做。木兰下定了决心不动摇。)

7、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可是父亲、母亲、弟弟一开始并不同意她的决定。木兰是怎样一一地将他们说服的呢?请大家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8、现在,就让我们再现当年木兰说服家人的过程。师:木兰的父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为父的名字在文书上,应该让为父去才对呀!(不行不行!父亲你年纪大了,还是让我代你去吧!) 师:弟弟说:我是男孩,让我去吧!你是女子,怎么能从军呢?会比别人更辛苦的!(不行不行!你年纪还那么小,在家好好照顾父母吧,让我去!) 师:母亲说:既然咱家家庭情况这么特殊,就别去了。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呀!(不行不行!国家现在处于危难时刻,我更要为国家分忧。)

9、木兰就是这样说服了家里所有的亲人,可是古时候,女子不能当兵,所 以木兰只好(女扮男装)为国为家替父从军!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小节。 板书:为国 为家

推荐第6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第46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 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 初读指导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征 兵 父 病 弟 男 胜利 2. 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

朝廷 战袍 将军 渡燕山 男扮女装 赫赫战功 年老多病 指名读。 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 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 指名读。 2. 口头填空。 花木兰 ( )。 3. 小结。 4. 背诵第一段。

第47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述: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个要求,我们要做到8个字“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能做到吗?上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字字入目、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标点的停顿、边读边思、体会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请读第二小结的冠军选手示范读:

提问:你“着急”这个词读得特好。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读吗?花木兰为什么着急?师述: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

父从军 但其中又经过不少曲折,她一一说服全家人。(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

2、过渡: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我们请这位同学为我们读。仔细听他读得好在哪里? 出示句子:

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学生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披 跨 渡 过 赫赫战功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

3、出示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位年轻的姑娘。

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十二年,那么长的时间,怎么会没有人发现木兰是个姑娘呢?(出示图片2)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战火不断,马不停蹄更因为木兰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女子。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 自己有感情的读这一段。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一赞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花木兰。请读第一小节的学生读。指名读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 听了你们的赞扬,老师也想来赞一赞花木兰。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你听嘹亮的歌声在回荡,让我们把女英雄的形象牢记心中。

5、齐读全文

三、布置作业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 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花木兰 _______________孝顺 _______________勇敢__________________巾帼英雄

英勇善战 赫赫战功

推荐第7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三节,体会花木兰的英雄壮举,并从中深受感染。

2、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对《木兰诗》有初步印象。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齐读。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是这样介绍花木兰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1)人们用哪个词来评价花木兰的?指名说。

(2)英雄是胆识非凡、勇武出众的人。他们为国家民族不畏艰险、做出重大的贡献。

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出示: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

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指名说。(一心为民的孔繁森;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2、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请打开书,自由读一读。

想一想: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三、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2。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

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

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 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

(1)“焦急”就是焦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这是家人担忧。

(板书:为家人)

(2)她还为谁担忧?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

(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板书:为国家)

(3)读好词语“焦急万分”,体会木兰焦急的心情。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所以,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读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4、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

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5、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

(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

弟弟: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教学难点: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准备:自制简单的ppt 一个。 教学过程: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6、

看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

四、学习第三节

过渡: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1、指名读§3。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第1句。

(1)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里有一连串的短语,让我们觉得木兰怎样?

(潇洒,洒脱。)谁来读一读?

(2)齐读句子。师述:但从军的路上又怎会一帆风顺呢!小朋友,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3)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

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 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5)谁再来读一读。引导背诵。

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3、学习第2句。

(1)(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1)

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

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 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4、(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配乐齐读这一段。

5、读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五、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出示:()的花木兰

2、(出示图片2)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

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 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 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

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4、读到这里,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齐读§1。

5、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齐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

1、喜欢搜集的你: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2、介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中的两位女性:李春燕和邰丽华。

七、学习生字

1、出示:征。

(1)分析字形。

(2)文中出现了三个征,请在文中找一找。

(3)出示句子读一读。

2、练写“征”字。

附板书:

12、木兰从军

为家人

分忧

女扮男装

为国家

推荐第8篇: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花木兰的英雄壮举。 2.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对《木兰辞》有初步的印象。

4.认识一个部首,学会书写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1.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2.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准备: 1.课件一个 2.《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2、木兰从军

1.小朋友,看,这位就是花木兰,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威风凛凛 神气 英姿飒爽)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出示: 女英雄) 2.小朋友,英雄是了不起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指生读句,(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再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朝廷下达的一次紧急征兵说起,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出示:焦急万分)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读好词。指读(评价:你急了,你很急了,你真是焦急万分了!) 师: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呢?

3.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齐读句子“一天„„焦急万分。”

4.想想吧,父亲马上要到前线去打仗了,生死难料,而且自己的(引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5.而自己的(引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6.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 指生读句子“那时侯,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怎样的后果? 指生说话。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7. 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是什么意思呢?国忧,忧的是什么?家忧,忧的又是什么?我们练习册上有这样的题目,小朋友可要听好了。 于是,木兰下定决心,(出示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齐读这一段。(分男女生读)

8.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是怎么同意木兰去当兵的呢?(学生回答后引读)“说服了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呢?请大家做做木兰,先自己准备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

9.课堂表演: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弓背咳嗽掳须)父亲:“木兰呀,还是让爹这个破老头子去吧。你还年轻可不能去送死呀。” (抹眼泪)母亲:“木兰呀,你可不能去呀,战场上都是男子,你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娘怎么舍得你一个女孩子家上前线去呢?现在,我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拉着姐姐的手)弟弟:“姐姐,不要去,你去了谁教我念书,谁陪我玩呢?”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千万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10.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如果你是她的家人,你忍不住要怎样夸夸木兰呢? 木兰呀,你真是一个(孝顺、为家人着想 为国为家)的好孩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引读: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2.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想想木兰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赫赫战功。”(指读) 3.交流:会遇到哪些困难? 指生说说。

(她来到黄河边------只见黄河波涛汹涌,来到燕山脚下------又见燕山山高路陡。--------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相机出示图片。 尽管这样艰难,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4.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5.师:小朋友,从这“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些词语中(师范读)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6.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

指导第一种朗读:语速可慢些,低沉些。

女生(你读出了木兰一路很不容易,很艰难的样子) 指导第二种朗读:语速快些,声音激昂高亢些。 男生 (你读出了木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洒脱和勇敢)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花木兰)。

7.师述:在十二年的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 8.你们看,(图片)看到了什么?(,她披着大红的战袍,骑着战马,手拿着长枪,腰里佩着大刀,在奋勇杀敌。她的大刀一挥,敌人一个个倒下------)正因为花木兰的出色表现,她当上了花将军,你看,军旗上写了个大大的“花”字,背后成千上万的将士都是她的手下。多威武,多神气呀! 9.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0.出示:赫赫战功 齐读。理解词语。

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读好词语。 11.读好这句话。(评读:哟,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地竖器起大拇指了。)齐读“在多年征战中-------”

12.让我们再次用朗读来表现她威风懔懔,英姿飒飒的样子吧。 齐读。

13.此时此刻,你又想对花木兰这位英雄说些什么? 木兰呀,你真是一位(出示:英勇善战)的女英雄 !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战争结束,皇帝想把木兰留在身边重用,可是木兰没有接受,她太想念家乡的亲人了。

2.师:从军十二年,木兰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轻轻接着老师的话读下去,(引读)“脱下„„”(心爱 想穿很久了)(想了很久,虽然战功赫赫,她仍然希望自己是个女儿身) 3.(看图):战士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文静俊美)当将士们到了文静俊美的木兰时,一个个都大吃一惊,有的人忍不住惊叫: “天哪------ “啊!„„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再指生读话(读出惊讶)引读一遍。

4.小结:读到这,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相机出示:女中豪杰)(相机出示:巾帼不让须眉)

5.读完了全文,你认为木兰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让我们再一次夸夸她吧!总结。 出示: 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6.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再一次朗读来表达你的敬佩之情。齐读全文。

五、品味人物形象,进行课外阅读推荐。

1、花木兰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被人们津津乐道,更被文人写成了辞,题目叫《木兰辞》,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打开《补充习题》。

2、学生跟读《木兰辞》

3、你有何发现?你能在这首词中找出我们刚刚学的课文内容吗? 师提升:我们今天学的故事就来源于木兰辞。老师给大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找来完整的木兰辞,细细研读,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教学生字

1、教学生字:\"病\",病字头,是指一架病床,病人须躺在病床上,所以与病有关的字,都会含有这个病字头。

2、它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左上包右下,小朋友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了。会学习的小朋友,肯定会先看老师怎么写。

3、师范写病字,生再描红、临写。

4、教学生字:将,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中,它就有两种读法,出示多音字。

5、先看老师写,仔细观察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6、师范写,生再描红。

7、交流,反馈。

推荐第9篇:坚定从军信念

坚定从军信念

在讲课之前我先做一个意向调查: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兵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但是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通过层层体检、政审,是为了什么?为此我简单的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最多的几项是:第一为了找一份工作,第二为了父母之命,第三为了军营梦想,当然,还有一种结果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当兵。理想信念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很多人很迷茫。一位作家说的好:“人生在世,总要有所理想,没有理想的心田,乃是寸草不生的荒地”人们常讲“大志大飞,小志小飞,无志不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对我们而言,正值人生成长的黄金季节和建工成长的关键时期,选择和树立什么样的理想,直接关系到思想和才能的造就,影响着人生的成熟和收货,因此,坚定从军报国信念,应当成为每一名军人在人生道路上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一、坚定从军报国信念是军旅之路的精神支柱 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树立崇高的、科学的、革命的从军报国信念,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清坚定从军报国信念对革命军人的重要意义。

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为军旅生涯指明了奋斗目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使人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它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因

此,人生目标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意义。记得我刚刚参军的时候,也是十八岁,心情也跟大家的一样,比较迷茫,大家都有更好的出路可以选择,何苦来部队受苦。但是有一句话让我坚定的留在部队“我选择我无悔”。大家大多数都已经成年或者将要成年,作为一个男人,要真正的做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会成熟。“无悔”说的简单,怎样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无悔,选择了这条从军路,就要走的像个男人,像个爷们样,潇洒、从容而且要走好了,走顺了。新训三个月,可能是人生当中最多的一笔财富,在这三个月,会有苦吃,有罪受,但这是成长成熟的过程。我、连长,各位班长都是从新兵走过来的,可以和他们多交流,看看他们的成熟,那种人格魅力,三个月后,大家会有一个质的蜕变。

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为实现人生价值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目标产生强大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执着奋斗,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因此作为军人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业有所建,就必须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

在进入部队之前,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都已经为进入部队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准备了很长时间,满怀斗志希望能尽快的到部队施展拳脚。但在刚进入部

队后,一部分同志由于缺乏磨练,在与显示的碰撞中显得比较脆弱,容易在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前动摇,有时会因为领导的言词教导而感到委屈,因所会技能无用武之地而消沉,或对自己要求不严而受批评,以及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等遭受挫折。这时,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就要发挥作用,要不断总结与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事实上,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开始不顺利并不是坏事,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当过了这一阶段,那有期盼有梦想有目标的充满激情的状态便纷沓归来,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充满干劲。

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造就了人格和道德完善的军人。信念属于人的社会属性范畴,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主要标志。莎士比亚说“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信念。有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暂时困难压倒,就能在不断的时间中造就自己完美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挑战面前怎样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常的培育和锤练。新形势下,要注重加强思想改造,抓好点滴养成,严格纪律约束,切实树立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

(一)要靠科学理论指引。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学的越多,学的越深,思想越开朗,胸怀越开阔,立场越坚定,理想越远大。我们军人一定要把修身立德,坚定从军报国信念放到首要位置,努力在学与干的结合中奠定政治理论根基,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扎党的绝对领导的思想,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智慧的信念不动摇,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听党话、跟党走。

(二)要靠严格训练磨砺。实践证明,严格的训练是淬炼意志和信念的有效途径。新训三个月就是培养大家由一名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然而,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信念弱化,斗志消退,偷奸耍滑,逃避训练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十分危险的。要知道燧石在敲打中闪光,煤炭在燃烧中发热,石墨在高温下才可以变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我们一定要自觉投入到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吗,通过就爱你哭条件下的勤学苦练,培养锻炼坚强的信念。

(三)要靠日常生活养成。信念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在我们队伍中一部分同志内心其实很不愿受制度纪律的约束,不

愿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愿过直线加方块的生活,试问一旦到了关键时刻,我们理想信念从哪里来?战斗精神从哪里来?我们锤炼和培养过硬的从军报国信念,就要“一日教,百日养”,包括每一次队列行进,每一次操课,每一次点名,每一次集合,都要做到令行禁止,紧张快速,严守时间,不怕苦累做到操场上与操场下一个样,集体活动与单个活动一个样,这才能真正养成听指挥吗,守纪律的优秀士兵。

三、坚定的从军报国信念就要经得起风雨考验

古往今来,“天下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多吃苦,多奋斗,多摔打,多磨练。

(一)要经得起逆境的考验。理想成功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随时都会横在我们面前。人生的磨难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在磨难中奋起,愈挫愈勇,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盏灯暂时熄灭了而丧失信心。工作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而要豁达乐观,迎难而上,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鼓起进取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二)要经得起顺境的考验。在人生长河中,顺境是强者进步的加速器,是有志者成功的催化剂,可以帮组我们长风破浪。但它往往又是理想之旅的考验场,是意志薄弱者的麻醉剂,容易让人在优越感和飘飘然中养成娇气,丧失斗志。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牢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道理,牢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古训,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切实把身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挥聪明才智的强大动力。

(三)要经得起环境的考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诱惑。如果把握不好思想就会空虚,精神就会瓦解。只有抛开私心杂念,朝着坚定的目标奋斗才能走的更就更远。当前我们面对“岗位对酒楼,操场连市场”环境的考验,面对“灯红酒绿,花前月下”的考验,面对军地反差越来越大的考验,一定要以自己当初的选择、理想为奋斗目标,以实现理想为精神寄托,始终昂扬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军营施展才华,实现理想。

推荐第10篇: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刘学勤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时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 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与学生没有完全融在一起,交流不是很默契。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不断地在修改自己的教案、课件,但仍然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思维习惯掌握的不透,使有些课堂预设效果不佳。这时,我切身地理解了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备学生,所有的借鉴都要与自己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学生交流联想时,预设用第一人称讲述,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删掉这一环节,有点可惜。当堂应达到背诵全诗的任务没有落实,课堂环节不太紧凑是我最大的弱点,以后还需不断研究。

第11篇:十五从军征

【教学流程】

(一)吟唱古诗,乐府入诗

(课前教师播放音乐《十五从军征》,之后,同学吟唱古诗《长歌行》)

师:同学们,知道你们刚刚唱的古诗题目是什么吗?它属于哪一类诗歌?

生:《长歌行》,属于汉乐府诗。

师:你知道什么叫乐府诗歌吗?

生:将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搜集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来自民间的不知道作者的乐府诗歌。(板书:课题《十五从军征》)

(二)初读会诗,渐读渐透

1、读通诗文

生:读题

师:这是一首乐府叙事诗,想知道讲述了一个个怎样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诗歌。(课件出示整首诗)

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生:诵诗

师:有些字词总是比较拗口,比较陌生。(出示课件“柏、冢、狗窦、雉、舂谷、羹饭、贻”加拼音),指名读。

师:扫清了字词关,哪位同学再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只要是读得通顺了,我们就给予热烈的掌声,如果读出了诗歌的韵律,掌声就久一些!)

2、读懂诗意

师:即然是一首叙事诗,哪位同学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得不全,比较含糊也不要紧)

师:不错,你有一定古诗文的学习能力了!(随机多问几生:在理解上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助手,或许能帮你不少忙!(教师出示课件:部分难理解字词的意思!)

生:对照自学,适当做好批注,然后同桌之间说说文章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指名回答

师:老兵八十岁回到家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把这些说清楚!

生:指名回答(说得更具体)

3、读出诗韵

师:听完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悲哀、忧郁、凄婉„„

师:那你觉得该如何才能把这首诗歌读好呢?

生:试读(评价)

师:教师范读

一、二句,诗歌都有一定节奏韵律,你觉得这首诗在哪注意停顿好呢?

生:诗歌每句第二字与第三字之间。再读!(评价)

师:音乐的渲染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辅助我们朗读,老师这里正好收集了一首,忧愁型的曲子,或许对你们的朗读有帮助。哪位同学来挑战!

生:配乐诵读(评价)

师:从这些诵读中你听出了什么?你又懂了什么?

生:随机交流。

(三)深入研读,意境升华

1、老兵的似悲似喜,悲喜交加

(若学生在随机交流的时候能说到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相关联处最妙,顺势导)

师:听完这些朗读,哪一句诗直接写了这位老兵哪一年参军,什么时候回来的?

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你会怎么读这两句诗。(课件出示诗句)

生:个别自由诵读

师:为什么这样读(或读懂了什么)?(从军65年之久) 师:(接学生话茬)你怎么知道他从军65年之久?

生:“十

五、八十”两个数字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老兵在这漫长的六十五年经历过什么?

1、沙场征战无数„„

2、与死插肩而过„„

3、血流成河,从漫山尸野中爬将起来„„

师:这些经历,在许多的诗人的笔下都有体现,你知道哪些诗歌有类似的描写?

生1:“表请回军掩尘土,莫教兵士哭龙荒。”

生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3:“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师:老兵见过浴血疆场,见过堆堆白骨,见过血流成河,见过生离死别,见过腐尸成山„„对于这样一个日日沙场,夜夜枕戈,乡音久绝的老兵来说,他最渴望的又是什么呢?

生:归家(大字板书:归 家)

师:诗句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他日思夜想着的家?

生:“始”(教师课件凸显“始”字)

生:读出那份盼望

师:是呀!他一年盼着一年,一月盼着一月,在这65年期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泪水早已流干。可是他能回家看一看吗?

生:不能

师:战事频繁,士兵少得可怜的时候,连七岁小孩都有被征从军的,像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士兵朝廷能容许他回家吗?哀兮悲兮!有家却不能归。(板书:有家却不能归)

师:这都是谁造成的?

生:该死的战争!这不公平的兵役制度!朝廷的腐败无能!

2、体会现实的残酷,彻底绝望起来 {1}师:“如今八十岁了,战场上再也用不着我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碰到乡里人他是怎么问的?

生:“家中有阿谁?”

师:他心情会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生1:一丝淡淡的喜悦。(读)

2、一丝担忧(读)

3、一丝害怕(读)

师:然而不管怎样,他终归还是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乡。他充满了期望,满怀着兴奋。他最期望得到的回答是什么?

生:遥看是君家,炊烟袅袅处„„(如何引导学生出此经典?)

{2}师:可是乡里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师:当老兵听到这消息时,他还有那紧存的一闪即逝的喜悦吗?

生:没有了,他此时限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4}师: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映入老兵眼帘的是什么景象?

生:“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师:(出示课件:图片,并配上四句诗。)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凄凉、荒芜、杂草丛生、了无人烟„„(学生说到时,要求读出这份凄凉、荒芜、了无人烟„„)

师:这还是家吗?

生:明明是一乱坟岗,哪里是家呀!

师:原来的家呢?原来的家已然变成了——

生:“松柏冢累累”

{5}师: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我的家没有了遮风避雨的屋子,没有了嬉戏玩耍的院子,算得了什么呢?我不是还有我的家人吗?他抱着一丝希望——依旧在“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废墟里—— 生齐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师:饭熟了,他却怎么了?

生:不知贻阿谁„„

师:他本想送给谁吃?

生:阿爸

师:我们来改读这四句,把“不知贻阿谁”改为“我要贻阿妈”,读。

师:然而,阿妈来了吗?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反复问答式读)

师:我的兄弟,我的爹妈呢?这位孤零零的老兵回想起少年时候的那些个事呀!泪水湿透了眼眶。他想起了少时的什么?

生:自由联想。

师:课件出示: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0)?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他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生填空:“曾经是„„而今却是„„”)

师:老兵孤零零的站着,没有了居所,没有了亲人,他哪里还有“家”呀!“归时却无家”(板书:归时却无家)

师:尽管他饱经风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征战杀场,与死神几经碰面的老兵也按捺不住自己,他流下了晶莹的泪水——

生: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多指几人读)

师:他“看”什么?

生1:看到了儿时的快乐。 生2:看到自己的渺茫而凄惨的未来!

生3:„„

师:是呀,苦苦征战六十五年的战士呀,最后落个连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不曾有的结局,八十始得归,朝廷是真让他回家吗?哪儿有家?那分明就是黑暗社会为他挖掘的“冢”呀!(板书:把“家”字两点去掉,换到下面变“冢”字)(课件:“冢”字,音乐)

生:读全文

(四)再次升华,延伸主题

师:这老兵流的泪水仅仅就是他个人悲残一生的眼泪吗?

师:老兵流的泪其实就是生活在这种黑社会下所有百姓共同的泪滴。

师:是呀!(出示课件资料:汉代社会,经过初年短暂的休养生息以后,经济获得了恢复和发展,武帝时达到了昌盛时期。但是,这种经济繁荣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统治阶级凭借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穷兵黩武,对外长期进行战争,国内又大兴土木,人民受到的奴役和剥削都是很残酷的。武帝晚年,社会上就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景象。直到东汉末年,这期间人民暴动、起义在许多地方不时发生,彼伏此起,统治阶级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大肆征集兵员,延长服役时间。连年的战祸,带来的是家破人亡,土地荒芜。)

师:据有人统计,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只有392年是和平的,若把五千年看成一天的话,24小时中只有1小时是和平的!自古以来,征战不断,给多少无辜的人们带来伤痛,可恶的战争,让我们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板书: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第12篇:志愿从军申请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叛离军队。

我从小就树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这里都是我们祖国最可爱的人。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我在高考结束后毅然的选择了加入国防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并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四年磨一剑,现在,理想即将实现,我深知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分配,安心服役,献身国防。我早已做好了为祖国、军队、人民奉献一切的准备。

艰苦奋斗,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磨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这是我的人生发展志向。我志愿到部队需要的地方工作,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充分利用自己在高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科技强军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去,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命运和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把祖国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并时刻准备着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

第13篇:《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十五从军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以战争为主题的七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这首乐府诗因其独特的神韵美、形式美、内容美而被传唱了下来。《十五从军征》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滥缕、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故土上,流着眼泪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学习了许多古诗文,大部分学生能够自渎自悟诗歌的内容,但由于知识积累与对历史的了解还不够,所以对部分诗歌的内涵领悟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够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句含义。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歌包含的感情。3、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和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战争,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古诗。 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想一想,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从哪里知道的?) 3)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把课堂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有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机会,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机会,学生就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2、检查读书情况。

1)生读古诗。 2)集体正音,评价。 3)检查生字词

自学情况。4)主人公是谁? 5)、诗中写了80岁老兵的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生说。 2)余生补充。 3)师点拨。 4)同桌互说。 [这一环节的教学,能抓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歌的意思及内涵。在理解诗意时我抓住了:始(才)、窦(洞、孔)、贻(送给)旅葵(自生的野菜)舂(把谷类的壳捣掉)等字词,让学生联系诗句理解诗意,字词训练落到了实处,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体现。]

三、细读古诗,展开想象。

1.读了这首诗,哪一句对你的感触最深,影响最大?

(学生自由说感受,谈感悟。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相机板书。)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3.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意境。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诵读下列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积累摘抄以上诗句。

4、把《十五从军征》改写为一篇现代文。

附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残酷 凄凉 悲哀

第14篇:木兰从军教案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依依不舍”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CAI显示图片)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这位将军呢?

2、这位将军驰骋沙场数十载,建立赫赫功勋,这位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可她竟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这位巾帼英雄、传奇女子就是——花木兰。

3、学生介绍花木兰。

4、揭题质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故事——《木兰从军》,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木兰为什么从军?从军经历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生字词。

3、“赫然在列”和“赫赫战功”比较选择义项。

4、这些词语不仅含义丰富,还能帮助我们说清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谁能用上几个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走近木兰。

1、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读完后将相关语句划出来。

2、学生自主读书。回答读懂的问题。 (回到家里,木兰坐在织布机前,愁眉不展: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3、品味句子,指导朗读。

(1)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可是我们却“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此时的木兰愁眉不展,声声叹息。愁眉不展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说看?

(2)木兰愁什么呀?(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改成陈述句。(父亲年老多病,不能从军打仗。)为什么父亲不能从军打仗?

预设生1:父亲年老多病,如果病倒了可怎么办呀!师:是呀!多令人担忧呀!所以木兰用这样一个反问句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预设生2:父亲年老体弱,怎么能抵抗敌人的攻击呢?很可能会牺牲。师:是呀!多令木兰忧愁呀!木兰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得反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真让人愁呀!读好这句话。(评价读出了对父亲的担忧)(板书:担忧父亲)

(3)木兰还愁什么?(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弟弟当兵会怎样?(拿不动兵器,没有抵抗的能力。)让年幼的弟弟当兵,于心何忍!请女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这真是让木兰愁上加愁呀!请男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评价读出了对弟弟的疼惜)(板书:疼惜弟弟)

(4)木兰还愁什么?(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为什么不能违抗? a联系前文: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不断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 再读这句,体会到什么?(扣住经常、不断、紧急谈体会)

b从“不断”这个词语看出什么?(征兵次数很多、一次又一次、壮丁被征完了) 正因为国家危难、军情紧急,征兵打仗的名单中,连体弱多病的父亲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这不仅让木兰吃惊,更让她焦急万分。

c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情况紧急。(板书:国家危难、军情紧急)

d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发的征兵令,怎能违抗呢?这怎能不让木兰焦急万分更添忧愁呢?请小组读——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5)这一切一切,让木兰焦急万分、愁眉不展!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谁能把木兰的愁眉不展表现的最充分。

4、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木兰从军的原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

5、齐读

2、

3、4自然段。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人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毅然绝然做了一个重大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知道是什么吗?(男扮女装,替父从军)

7、在那个朝代应该是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家人怎会同意她一个女子从军打仗呢?木兰又会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

8、师生合作,情境扮演,感情朗读。

(1) 母亲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母亲。望着母亲忧愁的面容,木兰打定主意说:“娘,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做出了决定)

(2)弟弟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弟弟,看着天真年幼的弟弟,木兰打定主意说:“弟弟,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下定决心)

(3)父亲反对木兰从军,木兰说服父亲,望着年老多病的父亲,木兰打定主意说:“爹,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木兰不会动摇)

9、木兰的父母虽然舍不得女儿从军,但面对打定主意的木兰,又别无它法,可谓——无可奈何,只好含泪答应。就这样,木兰踏上了从军的征途。

10、学到这里,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姑娘,谁来夸夸她?

四、小结拓展。

1、北朝民歌《木兰诗》记录这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故事,下面这一节就记叙了木兰愁眉不展,并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情节。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伴随着悠扬的琵琶曲,学生轻声诵读《木兰诗》。下节课再接着感受木兰的英雄风采。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国家危难 军情紧急 爱国 担忧父亲 疼惜弟弟 爱家

第15篇:12 木兰从军

12 木兰从军

教学要求:

1.会认“扮、袍”等7个生字,会写“巾、达”等8个生字,理解文中生字词语的意思,学会“将”这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三、四自然段。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让她替父从军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品读重点语言。2.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学生查找关于花木兰的资料。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扮、袍”等7个生字,会写“巾、达”等8个生字,学会“将”这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3页插图:同学们请看,图上的这个人脚跨黑马,身着战袍,手拿红缨枪,英姿飒爽。你们能猜出她是谁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她就是我们古代的女英雄花木兰,也是课文中的花将军。

2.板书课题后,教师解释“从军”的意思:到军队去当兵。(学生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课前你们搜集到了哪些关于花木兰的资料?(指名交流) 4.导入:古代人是不允许女性上战场的,花木兰怎么能当上兵?她又是如何成为花将军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其中的答案。

二、展开竞赛,扫清障碍

(一)组织竞赛

导语:这节课,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二)看见出示竞赛程序和规则

1.学生自学: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将生字表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组内活动:

(1)轮读课文,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一人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读得是否正确。

(2)轮读生字,每个人读一遍生字,并将每个字组一个词,组内可以重复。 (3)解决问题: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她又是怎样进入军营的? 3.组内竞赛:每组抽一名成员代表小组,每完成一项任务,记1分,看哪个组得分最高,就获得“优胜小组”的称号。

4.学生自读,互读,为竞赛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5.展开闯关竞赛。

(1)第一关:飞夺“生字桥”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轮读。 ②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生轮读并组词。

③出示多音字“将”,要求学生轮读,并指导读准音。 3.第二关:勇渡“生词河”。

①第一组(二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竟然 巾帼 下达 征兵 理应 战功 胜利 将军 经常 战争 紧急 年龄 分忧 说服 探望 文书 惊讶 昔日

②第二组(三字词语,要求读出节奏)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③第三组(四字词语,要求读出感情)

焦急万分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赫赫战功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为国为家

(2)第三关:巧过“课文关”。

①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正确记1分,流利记2分,有感情记3分。 ②回答问题:花木兰为什么要去参军,她是怎样进入军营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汇报)

(三)宣布比赛结果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1.分类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1)你们有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在书写上有什么建议?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类总结。 2.指导书写。

3.教师范写,生书空,描红临写。

4.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好中差三种在班上展示评价,学生再次练写。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了竞赛,同学们表现得很棒!大家通过齐心协力的配合,认识了生字词,会读课文,还知道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进入了军营,那么她是如何成为将军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理解“征兵、文书”等词语的意思。 3.说书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高尚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1.听写词语。

2.质疑:“木兰从军”是什么意思?(木兰参军)

3.导入:木兰是如何参军,又是如何当上将军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1.质疑:你知道哪些英雄人物?在你眼里,英雄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汇报)

2.过渡:为什么说木兰是女英雄啊?我们接着看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木兰为什么从军?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2)教师指导默读:眼睛看准字,心里读,不出声,边读变动脑。 2.交流感悟。

(1)课件出示句子: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①提问:“经常”是什么意思?能换一个词吗?(常常)

②教师介绍:当时木兰的家乡遭到敌人的侵略,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老百姓,需要很多年轻人去打仗。可是,战场上太惨烈了,死了很多人,需要更多的人继续去战斗,部队召集新的战士,这就叫“征兵”,写着需要参军的人的名字的纸张,叫“文书”,上面盖着当时朝廷的大印。

③质疑:“紧急征兵”说明了什么?(说明前方急需召集新兵)

④追问:要是没有更多的人去参军,会怎么样?(敌人会入侵,老百姓会死的死,伤的伤,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⑤教师指导朗读:如果战场上少了战士,就没有人保家卫国了,那该多危险啊!谁能把这种危险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

(2)课件出示句子:“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①师生交流。

师:从“焦急万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后心里很着急。 师:你知道为什么木兰会焦急万分吗?

生:因为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不能出征。 师:是呀,前方战场需要那么多战士,但是木兰的父亲老了,又生病了,不能去打仗;弟弟又小,也不能去打仗。怎么办呢?所以----木兰焦急万分。

②追问:你能读出木兰的焦急之情吗?(指名读这句话) ③引导:木兰知道国家危急,她替国家着急;指导父亲年龄大了,不能出征,她替父亲着急;指导弟弟年龄太小,不能当兵,她替弟弟着急。那么,在你们眼中,木兰是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填空:木兰是个( )的人。

学生口头汇报,教师相机明确:尊老爱幼,热爱国家。

④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木兰尊老爱幼,热爱国家,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⑤引导:学到这里,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木兰为什么要从军?指名回答,教师明确:因为她想为国为家分忧,所以,决定自己去当兵。

教师小结:在国家危急的时刻,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木兰勇敢地站出来,勇于担当,这就是英雄行为!

(3)课件出示句子: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①引导:木兰参军,这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因为那时候,人们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严禁女人上战场。当木兰回到家,把想去当兵的事情告诉家人时,家里人一定会坚决反对的。那么,木兰是如何说服家人的?(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a.父亲一听木兰要去当兵,着急地说:“木兰呀,从来就没有女孩去当兵的,还是让我去吧,反正我也老了,不中用了。”木兰坚定地对父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弟弟听说姐姐要去当兵,拽着她的衣裳说:“姐姐,战场多危险呀!还是让我去吧!”木兰抚摸着弟弟的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母亲听说木兰要去当兵,伤心地说:“木兰呀,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受得了打仗的苦呢?还是别去了吧!”木兰替母亲擦着眼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师生配合演一演。教师扮演家人的角色,学生扮演花木兰,演一演劝说的过程。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木兰告别了家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为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1)指导:木兰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谁能读出木兰历经的困难?(指名读,同时指导学生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读重一些。)

(2)提问:从“多年”一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征战了很多年) (3)引导:“赫赫战功”是说很多很多的功劳,读到这儿,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填空:花木兰,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进行说话,要求学生将句子说完整。

2.教师引读:现在让我们带着对木兰的敬意,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战争结束了,木兰回到了家乡。(出示教材第65页插图) 2.提问:图中谁是花木兰?从将士们的表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3.启发想象:将士们面对穿女装的花木兰,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谁来演一演?(指名上台演一演)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文静俊美的花木兰,她爱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更爱国,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一位流芳百世的女英雄。

2.播放豫剧《花木兰》,学生欣赏。3.布置作业:回家讲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 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爱家

花木兰

女英雄

英勇善战 赫赫战功 爱国

第16篇:木兰从军 教案

木兰从军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著名京剧大师是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回故乡探望母亲的大元帅是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2、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对,她就是花木兰。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4、质疑:小朋友,这两幅图上的都是花木兰,你看到这儿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5、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6、(板书课题)

木兰从军,齐读

7、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A.跟随B.顺从C.参加D.次要的

8、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9.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二、初读指导

1、听录音,看课文动画

老师经常说: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边听边看,一会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1)看课文动画。 (2)学生交流。

2、自读课文

小朋友听得认真,收获也真不少,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把书翻到63页,听清要求。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屏显: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 二读课文,画下生词,标出小节号。

3、检查: (1)生字: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大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a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中有一种读音特别多?(后鼻音) b、同学们,你发现这里的多音字了吗?你能来做小老师,教一教大家吗? c、老师也想提醒一下大家。

燕山:山的名字,燕山在河北省北部,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读第四声时用法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将士:将读第四声;将军:将读第一声。

d读好了后鼻音能让我们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请小小组开火车读,哪列小火车先来。 e去拼音读 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认识吗?

(2)词语:读准了生字,还有一些词语和句子呢,有信心读好吗?

a“赫赫战功”小朋友们,这“赫赫战功”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啊,那是很大很大的功劳,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b“女扮男装”是指的男的还是女的?

c齐读词语(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了,词语就读得更有味道了,一起读一读。) :d焦急万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么多军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见了,多么焦急呀!谁来读这句话。 e年老多病 这个词语谁来读。生字“病”又是一个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

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这个词语,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3)【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a讲解:以前读什么音?燕的读第四声比较常见。读第一声时用法比较少,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

b介绍“燕山”这里“燕山”代表的是地名。“燕山”在我过河北境内,从河北的蓟县一直往东,连绵起伏,长达几百里呢!过燕山容易吗? c谁来读好这句话。

【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读好多音字“将”:两个词语中的“将”,读音不一样,谁来读一读。

4、检查课文:

会读词语和句子了,课文读得怎样呢,老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先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a、指名逐个小节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评比的标准是:字音读准,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读一读,随机纠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引导学生打开书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

(1)你读懂什么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2)生交流,师小结:为国为家分忧,为正义的事业,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 (3)指导朗读

英雄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花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想怎样来夸花木兰。 用夸奖的语气读一读。

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3、思考:文中哪些字、词、句让你觉得她是一名英雄?轻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

4、汇报交流。(依学生回答随机进行)

小朋友们,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实,那些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就是课堂上的小英雄,谁先来说。

四、学习生字

1、从哪儿看出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生字。

2、出示生字,按要求归类。

3、指导书写生字:

4、“病”认识“病字旁”;识记字;给“病”找找朋友,说说句子。 指导书写:

读帖: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

5、“征

将”左窄右宽;“利”左右宽度相当,重点指导“利”、“将”。

6、自学“征、胜”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病、征、胜、利、将”,每个写2遍,书写正确美观。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板书:

12、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2、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著名剧目《谁说女子不如男》,剧中唱的呀,就是我们第12课的主人公——花木兰!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3、能简单介绍一下木兰吗?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女英雄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感知从军前的女英雄形象。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看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花木兰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a那时候,北方边境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入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b发生战争,老百姓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c出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朝廷是多么需要打仗的人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2)而这份紧急征兵的文书上就写着木兰的父亲的名字,看到父亲的名字,木兰心情怎么样?点红:焦急万分。是呀,十分的着急就是焦急万分。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她想: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a那这句话里的“理应”还可也换成什么词呢?(应该、应当) b这里,“为国”国忧指的是什么?(为国解除危难) “为家”家忧又指什么呢?(为父亲、弟弟分忧)

(木兰对父亲尊敬,对弟弟爱护,这就叫做——尊老爱幼)

c木兰不仅想到了家人,更想到了国家,从这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d当时的社会,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义务,女孩子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杀头,但木兰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危险,真是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女英雄。当祖国有危难的时候,我们都该挺身而出。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木兰想得这一段话,体会一下木兰当时迫切想从军的心理。

(3)这国忧家愁让木兰心里万分焦急!木兰左思右想,最后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的决定就是——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家人同意吗?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家人不同意呢? 但是,木兰最终说服了家人,她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假如我是木兰的父亲,你们怎么说服我呢? 谁来做木兰,来说服我?

b、木兰家里还有谁?(弟弟、母亲……)木兰会怎么说服他们,你可以选择一个,和同桌位合作说一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知从军的英雄形象。

(1) 尽管亲人十分舍不得,而木兰心意已决,一定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她告别了父母开始了从军之路。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中你发现木兰还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板书:英勇善战)从哪读出的?

(2) 出示第一句话。 披着战袍,挎着骏马的木兰开始了参军的征程,参加战争的过程容易吗?

(3)出示:渡黄河 过燕山

a 木兰要渡黄河,看看这就是木兰所要渡过的黄河,你看到了怎么样的黄河?

b是啊,多危险的,黄河像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一不小心,就被卷入大浪中,多可怕啊!木兰有没有退缩?拿出你的勇气来读,读出木兰的勇敢。

c 这就是燕山.(出示图片) 想想木兰在爬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预设:累了,渴了,划伤了)(评价:你真会想象。)

d 多不容易啊,木兰遇到了这些困难,有没有没有害怕?多么勇敢的孩子啊。真不愧是女英雄,

e(出示句子)这句话一连串的使用了披、跨、渡、过这四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读好这句话,读出木兰的勇敢吗?

(4)你还从这段的哪句话可以读出木兰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呢?

a是啊,木兰就像你们所讲的一样,在多年征战中,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了一位将军,取得了多么惊人的成绩,为国家立下了,(引出)赫赫战功, b出示: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c 你知道“多年”是多少年吗?

d同学们,你猜猜看,在战场上,木兰还会立下了什么功劳? f你真会想象,木兰这样立下这么大这么多的功劳就叫赫赫战功。

(5)木兰跃马提枪,奋勇杀敌,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多么热爱祖国啊,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位女英雄的英勇吧!(配乐朗诵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段,感知从军后的英雄形象。

1、过渡:木兰和战士们齐心协力地打败了敌人,凯旋归来,英勇善战的木兰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2、(出示图) 一身戎装的木兰,摇身一变,恢复了参军前的样子。你觉得木兰怎么样?理解“文静俊美”(板书:文静俊美)

3、当和木兰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看到文静俊美的木兰战士有什么反应?

4、他们为什么惊讶?将士们不仅惊讶而且很惊讶,课文中有一个字,你找到了嘛?(竟)你真会读书,你来读一读“竟”所在的这句话。

5、同学们想象一下,同行多年的将士见到文静俊美的木兰会说些什么?你真会想象。让我们想将士们一样怀着敬佩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6、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花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此时,木兰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呢?

7、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五、全文总结。

1、参战前的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国家;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真是一位女英雄哈呀!让我们怀着自豪的感情一起再读一读《木兰从军》的故事。

2、小朋友们,其实木兰从军的故事就来自于我们的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爹征。

四 总结延伸、

1.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课文学到这里,说说你的感受,想对花木兰说些什么?(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 )

2“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女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也已传遍了世界各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木兰一样的女英雄 如:科学家居里夫人,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巾帼英雄穆桂英江姐、刘胡兰……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阅读。让我们走进课外阅读,搜集她们的故事,去领略她们的风采吧!课后,可以查找资料读一读她们的英雄故事。

板书: 12 木兰从军

保家卫国

英勇善战 女英雄

文静俊美

第17篇:木兰从军教案

鄂教版四上语文《木兰从军》教案

教材分析:

在中国,木兰从军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传说故事,讲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本篇课文以事为题,是对故事的提炼和概括。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文章先引出人物,突出描写对象,接着围绕人物叙写故事(发生——发展 ——结果),结构上完整清晰,花木兰这位彪炳千秋的女英雄形象焕发出动人光彩。在教学时,教师应多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理解花木兰的心理活动,同时组织大家围绕着“女英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读、思考、朗读、感悟。同时本课有一幅插图,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插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制勇敢的精神。

学情分析:

花木兰的故事,其实学生了解得并不多。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从而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更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圣光形色的形象画面,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有利于学生激起无限的想象。这些都会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课文阅读期待,为理解木兰的英雄形象埋下了伏笔。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木兰

同学们,你们对花木兰有些什么了解了?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板书:从军理解从军。

3、指导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想文中会写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③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口头填空:

花木兰是()。

3、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4、齐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木兰从军》。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

(1)“焦急”就是——非常着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这是家人担忧。(板书:为家人)

(2)她还为谁担忧?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板书:为国家)

(3)读好词语“焦急万分”,体会木兰焦急的心情。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所以,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读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4、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5、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

弟弟: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6、看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1、指名读。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第1句。

(1)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里有一连串的短语,让我们觉得木兰怎样?(潇洒,洒脱。)谁来读一读?

(2)齐读句子。师述:但从军的路上又怎会一帆风顺呢!小朋友,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3)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5)谁再来读一读。引导背诵。

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2)“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3、学习第2句。

(1)(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4、(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配乐齐读这一段。

5、读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四、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2、(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

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4、读到这里,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

5、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板书设计:

23、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第18篇:十五从军公开课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

向艳苹

设计理念:

积极尝试让学生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完成本课教学的重点时,采用了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的形式,大家共同研究,分析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旨,互相取长补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借朗读、想象、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意境。

2、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解疑—拓展—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伊拉克战争中家园被毁、人民流离、伤亡惨重的悲惨画面。教师随机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图片解说。)

师: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情的,它给世界和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它又给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百姓带来什么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二、初读诗歌,读顺诗句:

1、听录音范读(生跟读):正音

2、生自由朗读(反复);

3、小组朗读(其他小组同学点评);

4、全班齐读。

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意:

1、在预习中,除了字音,还有哪些词不太理解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决,组员都解决不了的词,请写在黑板上。(生在小组里交流)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字词问题。

3、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说一说)

4、带着自己的感情再次朗读整首诗。

四、探究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把本小组内不能解答的疑惑写在黑板上,并看看能否解答其他小组提出来的疑惑。

五、课堂练笔: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描写老翁回家后的心理活动(字数不限)。

教师适时点评。

六、拓展升华

1、是什么,让这个老人失去青春、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无限凄凉独自悲哀?(战争) 所以,老人的泪水中饱含着的是怎样的情感?(对封建兵役制度,对战争的控诉、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2、在汉朝,是不是只有老人一人在忍受这些痛苦

想象:失去孩子的老人,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母的孩子…..教师口述: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悲凉,无数的百姓承受着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痛苦。

3、再读诗歌。我们读的不只是这一个老人的心声,是无数百姓的心声。

4、那么,是不是只有汉朝才有这样的痛苦与悲惨呢?

5、历朝历代,战争从未停止,苦难始终相随。这苦难,不只是一个人的,也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就算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和平年代,也依然还存在着战争,伴随着苦难。

6、放映短片。

(解说词:滚滚硝烟弥漫天地,遮住了碧蓝的天空。

无数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走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 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啊,承受的是怎样的灾难?

一具具温热的身躯,失去了温度;一颗颗强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战争,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战争,毁去了多少幸福的家庭。 曾经美好温馨的家园再也找不到它美丽的身影。 曾经幸福欢乐的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灿烂的笑容。 人们只有抱头痛哭,相拥而泣。)

7、现在你对战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呢?

七、归纳总结: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坏,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我们要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与发展,创造人类共同的进步。

八、作业:

1、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课后搜集有关描写战争的古诗。

2、把你学完本诗的感想写成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久服役

失亲人 家凄凉

独悲哀

痛恨战争

渴望和平

第19篇:木兰从军教案

12、木兰从军》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课后生字和词语,掌握两个多音字。2.紧扣“女英雄”,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木兰是谁?男的还是女的? :木兰去哪里从军? :木兰为什么去从军?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好,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难读的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师:同学们读完了老师考考你,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出示小黑板)(指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认识两个多音字:燕 将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词语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能把句子读的也很好,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看看课文主要写了谁?是男的还是女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读好课文,体验内化。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主要写了谁? 生:花木兰

师: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女的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她脱下战袍,换上心爱的女装。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读一读) 师:a.谁来读一读?

b.师: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师:听出来了,他强调了女英雄。板书:女英雄)

c.她叫什么名字?谁能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 2.说心目中的英雄。

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 生:勇敢、不怕吃苦、英勇善战、武艺高强„„

师:是呀,花木兰既然是个女的,她会是这样一个人吗?而且,古代的女子是不给参军打仗的。花木兰既然是个女的,为什么要去参军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⑴ 自由读,划出描写木兰心里想的句子。 ⑵ 指名说。(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⑶ 谁来读一读。

⑷ 小朋友们,文中说:“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此时此刻,国有何忧家又有何忧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⑸学习生字:“征”:①你怎么来认识它?②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师示范书写,生描红写字。④组词。

学习生字“兵” ①你怎么来认识它?②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师示范书写,生描红写字。④组词。

⑹木兰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对呀!点出焦急万分。

能理解这种心情吗?不用说,用读表达出你的理解来。 师引导过程:不够味,还听不出来你很焦急呀。你想:国家正在打仗,军情紧急,国家有忧;家中没人可以参军,家里有忧。能不焦急吗?(生读) 师:听出来了,还看不出来你焦急万分的样子。(生再读) 师:看出来啦!你读的时候为什么皱眉头呀?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边读一边想就能感受到词句中含着的人物的心情。

2.想象情节,感知英雄形象。

过渡:如果是你,你会着急吗?(生:着急。师:是呀。国有难家有忧,谁不着急呀!)在危急关头,花木兰怎么做的呢?(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① 指读句子。 ② 她干什么啦?

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师:如果你是她的家人,你会同意她这样做么? 生:同意。(师评:你真是个深明大意的好孩子;你真是个为国着想的好孩子;)不同意:(师结:是啊,爸妈怎能舍得她远离家乡呀!怎么生活呢?再说,女孩子怎么能上战场打仗呢?军队也不收她呀!)

③ 不过,小花木兰们,你们一心想女扮男装,替父亲去参军打仗。你会用什么理由,用什么方法去劝说你的家人同意你去呢?大家讨论一下。 ④ 交流。(引导学生围绕“为国为家”的中心说。)

师:假如他父亲说:女儿呀,听说你要替我去参军打仗。你是个女的,人家不要你呀!还是我去吧!要不咱们都不去?

(师随机评价:聪明的木兰;心系家人,爱家的木兰;心系国家安危,爱国的木兰。)

师:你们真是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呀!

师:假如妈妈说:女儿呀,你不能去呀,打仗多危险呀,你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么? 生:我不怕。

师: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呀!

师:假如她提弟弟说:姐,我不让你去,你走了就没人和我玩啦!

生:弟弟,现在国家有难,我不能再陪你玩了,你也应该懂事了,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呀。

生:等我回家以后再陪你玩吧。

⑤ 小结:你看,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又读出了故事的情节!小朋友们,读书有趣吗?

⑥ 师:在品读中,我们感受到花木兰一心想到国家、想着家人的爱国爱家的高尚品质。(板:爱国爱家)

⑦ 你敬佩她吗?谁能通过朗读告诉我们呢!(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她这样做能行吗? 师:结果如何呢?我们向下读!

1.① 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师:先看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看看从这些词语中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结:一边读一边想,不仅读出了木兰的心情,读出了木兰劝说家人的情节,而且还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老师想说: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最美! 师:读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功劳大!

师:对呀!她在边疆一蹲就是12年呀,在这12年中她带领军队打败了敌人的许多次侵略。(生读)

师:她在12年的征战中,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大的战功。这就叫“赫赫战功”!(板书:赫赫战功)

③ 想不想看一看这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看书插图1) 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师:对呀,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指名读战功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战争结束了,女英雄花木兰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脱下了战袍,换上了心爱的女装,来探望她的将士们怎么样呢? 1.默读第四段,画出有关词语。 2.交流: 生1:惊讶。

师:对呀,由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变成了文静俊美的姑娘!能不让人惊讶么? 师:所以,来看望她的将士们都很吃惊呀!(看图2)如果你就是将军、士兵,你会怎么说呢? 再看看图,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来看望她呢?(朋友、邻居、小时候的小伙伴„„)、如果你就是她的朋友、邻居、小时候的小伙伴,还会问她什么呢? 3.齐读。 4.师:木兰竟然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真让人万分惊讶!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啦!带着你的惊讶之情读这一句。

五、老师对照板书总结,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课文,如果请你给课文加个结尾,来赞扬一下女英雄花木兰,你会怎么写呢?回去思考一下完成这个作业。

第20篇:《木兰从军》教案

10、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一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我个人认为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但因为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感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可以较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同时也出现竞争意识和荣誉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

2.口头填空。花木兰()。

3.小结。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曾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我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 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1、跟随

2、顺从

3、参加

4、次要的 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

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齐读

(6)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2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

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

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相机出示第

1、2句

(1)(小黑板)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陈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事不断)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 (2)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

4、(出示第

3、

4、5)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1)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相机板贴:老幼

5、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相机板书)为国为家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

是的,弟弟第一个叫了起来:“姐姐,你不能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呀?”现在请你们这些花木兰来说服弟弟。弟弟很懂事,于是他又说:“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的?

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点击放映动画片段)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8.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2.背诵第

一、

二、三段。

二.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穿将勇

四.作业

抄写字词。

从军日记范文
《从军日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