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劳动精神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8 21:02: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激发劳动热情 振奋职工精神

激发劳动热情 振奋职工精神

在实现集团公司新跨越中建功立业

2008年12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矿区工会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工会工作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

2008年,是中国工会组织彰显力量的一年。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工会组织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努力把工会工作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思考和把握,在建设、维权、帮扶以及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等全方位工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10月17日,中国工会十五大隆重召开,工会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008年,是¥¥矿区工会创新发展的一年。紧密结合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关注“民生、民主、民心”的工作重心,工会工作明确了新思路、找到了新载体、打造了新品牌、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矿区各级工会组织的发展步伐更加坚定。主要体现在:

(一)精品群安品牌初步叫响。各级工会组织把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紧密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无事故、质量上台阶”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活动,大力开展“安康杯”竞赛。充分发挥特聘群监员现场监督的优势,利用井口信息站等平台,把隐患排查的触角延伸到最前沿、全过程,并实现了闭合管理。充分发挥女工协安员亲情、柔情的优势,广泛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送爱心等井口服务活动和安全文艺宣传、安全知识竞赛、挂靠区队“三违”帮教等活动。2“安全家书”宣讲、7矿“亲情1+1”帮教会、5矿“安全爱心套餐到基层”等活动,特色鲜明、满注真情。全年,共排查各类隐患6.1万条次,开展各类协安活动955次,逐步打造出“闭合监督、亲情感化、创新发展”的具有¥¥特色的“精品群安”品牌。集团公司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称号,并夺得竞赛连胜杯。

(二)经济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以争创“工人先锋号”竞赛为统筹,根据集团公司提高单进的目标要求,主题鲜明地开展了“快速掘进促达标、争创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对达标区队,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大张旗鼓地送贺信、送现金奖励,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到11月份,达标队共90队次,达标率达到48.4%。各单位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旅游赛、大会战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为集团公司加快生产建设步伐,为“三开工、两投产”和全年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努力,8矿开拓区、2开拓二队荣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完成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课题,制定下发了《¥¥煤电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完善三级评审机制,设立合理化建议专项基金,程序精简、周期缩短、激励到位,更加便于基层操作。各单位把提合理化建议与职工收入和评先评优挂钩,创新实施积分卡制度,不断提升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参与率、采纳率和实施率,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全矿区共征集合理化建议项目2104项,其中1224项得到落实。

(三)职工素质工程扎实推进。经过严格推荐、评审,五一期间集团公司隆重表彰了20名劳动模范、23个“红旗区队”和40个“模范班组”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矿区工会创新形式,成功举办了“劳模颂”颁奖典礼,展现了先进模范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在南方雪灾和“5.12”震灾期间,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捐款300多万元,彰显了皖煤人真情关爱、无私奉献的

精神。矿区女职委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三个一”活动,发挥女职工聪明才智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实现岗位成才。发挥现有图书馆和阅览室功能,加快基层职工书屋建设。6一矿被全总授予“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

1、

5、9等五个矿被授予安徽省“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8矿被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评为全国技协先进集体。

(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六届一次职代会上承诺的八件实事,七件已经落实,千亩小区建设正在落实,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企业民主进程,在六届一次职代会闭会期间,经代表团组长会议讨论通过了《集团公司员工奖惩暂行规定》、《集团公司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落实了职代会职权。在基层开展职代会“星级”评比活动,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7矿推行职工代表竞选和议题票决制,基层职代会质量显著提高。集团公司荣获了全市星级职代会“先进组织单位”称号,1等5个矿分别荣获了市级“优秀星”和“先进星”称号。全面推行借鉴ISO9000企务公开工作,开展“贯标”活动,进一步健全基层公开工作专责人和联系人队伍,坚持每月检查,确保程序文件有效落实,强化了职工民主监督效能。各级工会组织广泛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活动,加大两堂一舍、班中餐、拖班延点治理等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同时积极创新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机制,4矿工会建立“民主接访”和“周谈一人、月访一户”制度,接访184人次,及时为职工解疑释惑,化解矛盾;9矿民主管理畅谈会坚持三年不辍,有效提升了职工的民主意识。

(五)帮扶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春节、中秋两节期间,各级工会共组织慰问特困户3354户,发放慰问金447.9万元;集团公司全体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下基层、察民情、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第二年度共资助123人,资助金额83.5万元;育才关怀行动资助困难学子505人,资助金额85.4万元;全年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共赔付260人次,赔付金额达到39.4万元;5066名女职工参加了女职工防癌保险。基层工会在帮扶形式上进行较大创新,7矿开办了“爱心超市”,公司机关也在国庆期间开展募捐活动,充实超市“爱心商品”,探索了一条社会化帮扶之路;6一矿育才关怀、大病医疗分别延伸到学中和医疗过程中资助,实施以来,已救助11人,发放救助金2.8万元;3矿对周边四所中小学共计150余名学生进行育才帮扶,进一步和谐了地矿关系。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努力下,阶段性、日常性、互助性帮扶,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帮扶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有效缓解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六)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抓住北京奥运会和《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时机,主题鲜明地开展“迎奥运、展风采”和全民健身宣传月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桥牌、嗒嗒球等比赛,全矿区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9项。选拔优秀职工组队参加全煤系统“乌金杯”系列比赛,桥牌和嗒嗒球女子双打获得了全国亚军的好成绩。各单位开展的棋牌、球类比赛和摄影、书法展览等活动已经形成常态机制,8矿“同一首歌”、1矿“激情夏夜”电影展映等广场文艺活动丰富多彩,7矿文体俱乐部、2文艺协会等业余文艺组织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10矿首届“缘定

10、和谐百年”青年集体婚礼等活动独具时代精神,新矿激情四射、老矿焕发青春。矿区文体活动呈现出组织健全、互动联谊、自主自发、贴近职工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集团公司荣获“全国煤矿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

1、

7、4等矿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七)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继续开展了“会员评家”活动,共有1194位职工代表,对9个矿的职工之家建设进行了评议,有力地推动了职工之家建设。

8、5矿工会分别获得了全国、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培训,全年共举办WKB培训班1期,工会主席、副主席任职培训28人,各类专项业务培训36期。加强工会财务管理,4月份,组织了基层工会财务互审。加强工会机关建设,矿区工会机关长期坚持员工岗位考核和“三工”评比,10矿工会开展了“挑战自我、工作日清日结、周清周结”等工会内部竞赛;8矿工会积极借鉴ISO9000标准,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8矿、

2、

7、9矿分别在8个车间直接选举产生了工会主席,车间工会主席直选工作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自主攻关课题验收,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激发了基层工会活力。

特别要报告的是:在全体皖煤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集团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企业的最高荣誉,也是每名职工的荣誉!在此,我代表矿区工会六届委员会向集团公司全体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有感触:工会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矿区群众的积极拥护,工会干部正在努力成为改革发展的促进者、和谐¥¥建设的推动者、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抓工作的深度和细节完善上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在服务基层和职工方面需要进一步主动、热情、周到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直面机遇与挑战

当前,工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舞台、新动力,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

(一)中国工会十五大对工会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王兆国同志在十五大上的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反映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工会工作发展的特色和规律,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大时代课题,工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胡锦涛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工会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并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广大工会干部要以此为契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发展建设上来。

(二)当前经济形势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集团公司必然面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价格下滑的局面,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把问题考虑的周全些、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梳理得清晰些。动员、引导职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支持和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应对措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工会组织在维护矿区稳定,促进企业发展上责无旁贷。

(三)实现集团公司2009年发展任务需要工会组织有新作为。集团公司明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原煤生产要实现新突破,达到1400万吨的水平;销售收入要稳定,保持100亿元以上;特别是要稳定职工收入。在危机形势下,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优势,凝聚职工思想,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实现集团公司新跨越中建功立业。

面对上述形势,2009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集团公司实现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9年工会工作的主题是:

激发劳动热情,凝心聚力谋发展;

振奋职工精神,坚定信心渡难关。

三、肩负光荣使命 凝聚发展激情

危机来袭,然机遇共存。动员职工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热潮,与集团公司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是工会组织肩负的光荣使命,是当前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激发劳动热情。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针对形势,广泛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大力宣传发动,创新激励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劳动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引导职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工作重心,把竞赛的重点放在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节能减排和推动技术创新上来,围绕快速掘进队、百万吨采煤队建设目标,延伸和扩展竞赛的半径。最需要加强的是对竞赛内涵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工人先锋号”是一个荣誉称号,但绝不是单纯一个称谓。发挥先锋作用是其创建目的,车间、班组是其创建主体。各级工会组织必须紧紧把握住其内涵,把强化班组自主管理,推动班组建设,作为创建重心。让职工真正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来,转变被动工作和事不关己的心理状态,让发展激情从最基层的班组中燃起,在职工中燎原。明年集团公司将大张旗鼓地表彰第一批“工人先锋号”,为克服困难,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稳固安全防线。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当前尤为重要。今后,“安康杯”竞赛工作重心将进一步下移,市级以上包括全国性的优胜单位的评审推荐将以矿为主。工作中首先要抓关键点。抓住安全监督这一关键环节,群监员要“敢说、敢查、敢管”,做现场第一监督者。在把握“一通三防”等重点的同时,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监督。要以井口信息站为轴心,切实做到循环闭合管理。矿区工会将进一步加强特聘群监员上岗情况督查,确保监督作用发挥到位。其次要抓关注点。要以职工关注的劳保用品质量、井下安全卫生条件以及班中餐、统领统洗等方面作为主要内容,加强职工代表视察劳动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坚持签订劳动保护目标责任书,督促和协助行政解决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第三要抓突破点。继续发挥女工协安组织的独特优势,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在女工协安员挂靠区队,实施“三违”帮教上寻求突破。更多地倾注真情,创新手段,在制度严管之外,以直入人心的亲情感化,发挥独特作用,推动集团公司安全工作,由稳步发展向质的飞跃转变,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三)汇聚智慧能量。职工的智慧是企业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动力。职工的智慧能量凝聚发光,必将照亮我们迎难前行之路。一是要掀起职工头脑风暴。各级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全员降本增效、“过紧日子”的观念,围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可控成本,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以及市场开拓等主题,在全矿区职工中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提取劳动竞赛经费30%建立合理化建议专项基金,并确保审批使用顺畅,从而保证奖励兑现及时到位。通过广泛发动、有效激励,让职工的思维活跃起来、思路开阔起来、思想凝聚起来。二是铸造精英团队。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练兵等活动,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出能打胜仗、善打硬仗的精英领跑团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行为,

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时代先锋,做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行动楷模,与企业合力共筑抵御金融海啸的防线。

四、牢记服务宗旨 解除后顾之忧

萧萧青竹下,款款枝叶情。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突出帮扶困难职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才能做到企业与职工“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

(一)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面对危机,一定要稳定劳动关系,更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准确把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要,以职工为本,突出重点、把握节奏。必须抓住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应对经济危机的各项措施,稳定职工收入。必须巩固企业民主成果,发挥政治优势。全面提升集团、矿、车间“三级”职代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抓好车间职代会的规范化建设和职工代表竞选工作。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化企务公开程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抓公开工作的执行落实,坚决执行“三条红线”,杜绝克扣工资行为。探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逐步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必须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过程介入,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和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坚持扶贫帮困送温暖。越是困难,越是要关心职工生活。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的职工身上。在春节“送温暖”活动中,彻底对矿区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做一次摸底排查,完善困难职工档案。要深入发展互助互济帮扶机制,提高大病医疗互助、两项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的职工参与率,有效地发挥互助互济在扩大资金募集、缓解燃眉之急上的独特作用。要借鉴推广6一矿“育才关怀”行动学中资助的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职工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防止职工因病、因伤、因学致困。要全面推广“爱心超市”等创新做法,各单位要积极筹备,确保明年“七一”前,建成运营一批。从而大力营造互相互爱、无私奉献、亲如一家的社会化帮扶氛围。坚决做到在经济危机时期,不让一户职工以家庭困难而无法生活,不让一名职工因家庭困难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

五、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困难短暂,精神不倒。在困难面前统一职工思想、融合职工感情,积极营造昂扬向上、坚韧不拔的氛围,将是皖煤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强化职工思想疏导。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是战胜这场危机的前提和保证,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首要任务是让职工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传集团公司有关政策,特别是挑战中蕴藏的机遇。要在职工中讲清形势,讲清任务,讲清责任,讲出信心和干劲来。既要层层传递压力,也不要夸大危害和影响。在此,再一次强调工会干部要做到“三个了如指掌”。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愿望,及时发现和掌握当前形势下职工思想动态以及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各项措施上来,形成上下一股绳,全力迎战困难的局面。

(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越是困难越要豪情满怀!今后职工文体活动要更加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让广大职工在愉悦身心、锻炼体魄、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精神境界,鼓舞斗志,激发热情。集团公司将举办第四届

职工运动会和《皖煤之歌》大合唱两项大型活动,在建国60周年和建企25周年之际,充分展示风采!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壮大职工文体队伍,按照小型多样,月月有赛事、季季有活动的要求,坚持热烈而不铺张的原则,使基层文化体育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同塑信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同志们,2009年,集团公司迎难前行,任务艰巨。特殊时期必须发扬特殊精神,必须付出特殊努力。各级工会组织、广大工会干部,

一定要增强使命感。新时期工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置身于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中审视自己,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我们坚信,只要人人保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精气神,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

一定要增强大局观。我们必须坚持议大事、谋全局、求实效,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量,深刻认识、主动适应发展的新趋势、时代的新特点、思想的新变化;我们必须紧跟形势、把握机遇,围绕集团公司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新领域、新载体和新方法,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会组织必将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性和更加充沛的创造活力!

一定要增强凝聚力。各级工会组织,都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发挥组织能力,形成上下合力;全体工会干部,都要保持真诚的态度,按照“勤思考、敢负责、重执行”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切实转变作风;各项活动,都要体现群众化的特色,吸引职工广泛、自觉地积极参与;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沉下去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真正打造出一系列“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的工作品牌。我们坚信,只要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工会组织就会展示出风采,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上下齐心,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在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共同奋进、共渡难关、共同创造、共享未来,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推动集团公司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2篇:弘扬工匠精神唱响劳动之美

弘扬工匠精神唱响劳动美

大家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此我深有感触,强烈的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一线产业工人的重视。我坚信,严谨执著、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永远不过时。

那何为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品质,是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是达芬奇长达四年精心雕琢出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

众所周知,德国工业水平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德国人换井盖的视频,整整18道工序,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严谨细致,施工后如履平地,很难看出施工过的痕迹。这就是百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看工人们的工作过程简直是一种享受,有种温柔又和谐的画面感,我不禁感慨,原来劳动也是一种艺术,也可以这么美。

同样,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也涌现出众多的大国工匠。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一点不漏的超高精度的密封,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他能将焊接技术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焊接时间仅有0.1秒的时间误差,他如此艺高胆大,非常人所想。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所在。工匠不断琢磨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不要把我们的工作当做一场“苦行僧”,而应秉承工匠精神,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它,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任何一个大项目,任何一个新发明都需要不同的劳动予以完善,大技术大项目需要工匠,看似不起眼的平凡工作同样需要工匠,工匠无处不在,只有劳动者处处发扬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多出效益。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投入;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掌握谋生和为社会作贡献的技巧,以担负强国的重任。

社会发展永无止境,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勇于挑战,唱响劳动美,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工匠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推荐第3篇:学习七一讲话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学习七一讲话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陈宇龙 澄合铁运处工会

【内容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工会组织既是群众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又是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因此要始终把人民利益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 七一讲话 工会 和谐劳动关系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大社会团体之一。各级工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各级工会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一是要完善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推行企务公开,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要针对职工的思想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强大动力;二是要发挥好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组织、引导、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提高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积极热情地做好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努力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需要企业坚持实行企务公开制度、着力推进“阳光工程”,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工作,尊重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铁运处发展过程中,我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把共建共享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一是高度关注关系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实行企务公开制,制定下发了《铁运处站段工资奖金分配民主协商管理办法》,处工会牵头对基层各站段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和站段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处、站段、班组三级企务公开工作及时、规范、全面。2011上半年,处企务公开栏共公开陪餐费、处级领导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手机使用费等11项38份资料,基层职工关心的出勤表、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和分配结果等各单位都能做到按时与职工见面,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充分尊重;二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基层职工大会会前报告、会中参与、会后监督制度,制定了基层职工大会程序、材料审批把关制度,对所有上会材料进行把关审核,完善规范了基层职工大会,极大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此外,工会还通过职工代表会议、职工大会,铁运在线、宣传报刊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聚拢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及时收集职工提案、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二、努力提高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

工会是群众组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既要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工会干部要真正做到既是群众的贴心人,又是党政的放心人。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新变化出发,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受理调解中,劳动争议调解的问题要尽量第一时间、从源头参与切实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做到为党政分忧,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互利双赢。同时调解中不仅要坚持依法办事,而且要建立完善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努力为困难职工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要以困难职工为重点,着力解决好职工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问题。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切实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推动企业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促进职工群众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2011年铁运处紧紧围绕铁路运输中心、服务安全生产大局,各级工会组织把我处“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目标与“创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通过理论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有效形式,着力推进了职工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组织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和“降成本、增效益”竞赛。开展了“四四”警示教育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员创新竞赛活动,对2011年职工全员创新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制定了《铁运处职工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推评命名了23项创新成果,并参加了公司职工“五小”科技创新成果展,获金奖、铜奖各1个及优秀组织奖。三是组织开展了铁运处职工技能比拼竞赛活动。四是开展了女工巾帼建功立业活动。对劳动竞赛实行动态管理,借助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劳动竞赛的典型事迹及经验做法,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主题,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竞赛效果。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是企业的精髓和灵魂。企业要兴盛,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铁运处近年来,一是深入开展了“创争”竞赛、“书香铁运”全员读书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不断创造新形势,赋予新内容,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人才,从而大力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二是积极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扎扎实实地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实现企业盈利长期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实做细。

五、构筑职工保障屏障,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一是要探索建立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随着公司规模和职工队伍的不断扩大,我们积极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更好地体现职工的劳动价值,让职工更公平地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二是为职工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大力推进地面标准化建设,坚持每月进行地面标准化检查,营造了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三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注重解决职工遇到的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困难,帮助困难职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要加强安全生产运输工作,实现安全事故零增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劳动安全卫生的投入,加强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工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群众安全、家属协管工作。努力实现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

最后,进入七月份以来,天气酷热,雷雨增多,铁运处向全体职工发出了“战酷暑、防洪灾、保平安”安全倡议。一是对公司所有岗点的空调、饮水机、电磁炉及职工洗浴设施的辅助管道等生活设备设施进行了重新检查调试;二是利用班前会对职工讲解防暑防洪防雷电常识;三是对公厕卫生重新划分责任区、责任人并及时为各岗点配发了防暑药品;四是职工食堂每天定时熬制清凉解渴的绿豆汤,并由专人按时为一线职工送清凉,从而确保职工平安度夏,铁路安全运输。从工作的实际切实向着实现和谐劳动关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1年7月1日)

作者简介: 陈宇龙,1988年生人,男,山西临县人,本科学历,铁运处工会干事。

推荐第4篇:思想汇报——弘扬劳动精神 争做先锋模范

弘扬劳动精神 争做先锋模范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作为一名奋战在财政战线上的普通职工、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团员,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洪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国家、为民族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描绘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画卷,书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无数重大工程项目,无不凝结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高技能人才茁壮成长,技术工人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已经成为时代最强音。

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在日益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利益进一步实现,领导阶级地位更加巩固,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只有成为改革主力、发展动力、稳定基石,才能成为国家脊梁、社会中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造福工人阶级,又要始终依靠工人阶级。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不断开拓前进,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实现这场深刻变革的主力军。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充分发挥劳动者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丰富科技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争创一流业绩,科学发展才会有坚实的人才基础,自主创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发展质量和效益才会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广大工人阶级中的一员,我要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志信念。立足基本国情、树立世界眼光、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科学发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争做先锋模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历史征程上,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汇报人:

二○一一年五月

推荐第5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

辽宁省新民市城区第五小学鄂宏伟

劳动创造了人类。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类人猿正因为在生存劳动中,变四足着地为直立行走,用劳动工具自卫、生产,并在生产合作交流中产生了语言。劳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劳动并创造工具,改进劳动技术,使人类区别于动物,成为万物之灵,成为现在地球的真正统治者,这无疑要归功于人类理智而创造性地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及愈来愈新的方式适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因此,我们说劳动创造了文学、艺术、建筑、绘画......创造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当我们仰望人类文明的星空时,劳动则若隐若现地闪耀着永恒不灭的光辉。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我的劳动价值观或者说劳动的时代内涵。

第一、劳模精神、时代先锋。战争年代,需要英雄;和平时代,需要劳模。时代需要弄潮儿,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张海迪、时传祥、郭明义、孟泰、马永顺、魏书生.....听听他们的劳动感言吧,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工作可以是精神寄托,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前者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能创造奇迹;两者兼而有之的,工作能有成绩;仅以后者为终极目的的,不仅工作少乐趣,会陷在钱眼里难以自拔,而且工作也难出成绩。”以魏书生写《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例,从1992年9月26日开始写到1993年4月1日11时10分才6个月零6天。6个多月来,写作的环境不是很静,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有客人。这期间还要经常外出,北到俄罗斯,南到越南,国内在北京、沈阳、南京、玉林、梧州、桂林、汕头、淮阴、银川及本地等20座城市参加了16个会议,作了48场报告,天上地下赶了4万多公里路,这些显然都不利于写这本书,尽管环境不静,书还是写完了。此书近三十五万字,。每天近2000字,忙里偷闲,挤时间,多工作,这就是劳模精神,争分夺秒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代需要这种精神,国家和人民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纪东方的民族之魂。

第二,劳动精神,生存之魂。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源于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万里长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帕提农神庙,圣彼得堡大教堂......古往今来,劳动有主动被动之分。被动成为劳动奴隶,主动则成为劳动主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每个中国人,自然是劳动的主人,光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勤劳和智慧的劳动是我们的生存之魂。当我们把工作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载体,生命将变得有意义,生存自然不是问题。我们要有大格局,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把个人融入集体之中,融入国家和民族之中,我们将与时代的劳动精神合一,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合一。现在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更是一个劳动创新的时代,人类社会需要这种忘我,无私的劳动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第三,快乐劳动,幸福之本。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会对你哭。对生活的态度决定生活对你的态度。对待劳动亦是如此。你快乐地劳动不仅效率高,而且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我在上课时,针对六年级学生中个别同学,学习态度消极、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萎靡不振说过这样一段话:“学习是快乐的,游戏是快乐的;把学习看成游戏,你将得到双倍快乐;把游戏当作学习,你将拥有倍爽快乐!(2015年9月30日),学习是一种劳动,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是兴趣,爱玩甚至是人的天性。而劳动是人类的本性,有目的,创造性地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当天性与本性结合便有了创造,有了天才: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托尔斯泰,高尔基......他们哪一个不是快乐地劳动着,幸福着?幸福在劳动之中,劳动快乐!

第四,忘我劳动、创造之根。爱默生说过,人生最高的奖赏和最大幸运产生于某种执着的追求,人们在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和幸福。爱因斯坦更深有感触:“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是幸运。”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状态,那种快乐是无法形容的,而就在那个过程中,你正改变现在,创造奇迹,成就未来。投入到你所钟爱的劳动中去吧,忘我的,无私的,快乐的,心态将因劳动而变得美好,变得阳光灿烂,虽然外面还是星斗满天;世界将因劳动而更美好,牧笛声起,又见炊烟!晨钟惊飞鸟,吆喝声连连!清明上河图,李杜好诗篇,万里长城在,霓裳舞人间。春种秋收忙,夏耕冬又藏,麦盖三层被,来年更辉煌!

第五,诚实劳动,稳定之基。我们的劳动是光荣的,因为它是诚实的,靠自己的真诚,善意,无欺诈性的劳动创造着物质和精神价值。有些人则不然,费劲心机,巧取豪夺,不惜各种手段,欺骗,勒索,敲诈,妄图不劳而获,这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相符,有悖良知,侵犯了正常人的合法权益,合法所得,甚至触犯法律,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自然危害社会,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全体公民要秉着良知,用自己诚实而有创造性的劳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而快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每个人的诚实劳动就仿佛是一块实心金砖,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摩天大厦。

第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主义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在为他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他人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成果,互相为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排除万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十三亿中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已密不可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劳动中去吧,不断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改变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让世界成为美好人间。

第七,热心服务,为我人民。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民中的一员,来自人民,受父母的生养之恩,受师长的关爱之恩,受党国的培养之恩,受天地万物的滋育之恩。“抱怨短,报恩长。”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不息,服务不止。正如一位哲人所喻,人类历史就像一个火炬接力赛,我们的生命是前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前人生命的延续,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点燃别人,延续自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尽力而作,小而言之为个人,大而言之为社会、为人类。当把我们的工作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合二为一时,我们所做一切,便非常有意义。

第八,劳动之乐,通古达今。当我们站在长城之上,我们自豪欣慰,享受古人劳动成果,追思当年劳作之艰辛,因其勤劳智慧,故能光古耀今,历久弥新。当我们俯瞰秦陵兵马俑时,军威阵阵,飒爽英姿,大秦帝国的威武雄风,再现眼前。当我们登顶华山峰顶,忆念起步步惊心的台阶和铁索时,我们对先人和现代人的辛勤劳动怎能不生起由衷的感恩!劳动之乐不仅于当时,更延续至后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调快近黄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是诚实而有创造性的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让我们品之有味,受益无穷。这便是劳动于人类历史之最大贡献,火树银花,华灯初上,与月明星稀,河汉皎皎,相映成趣,这便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文明与自然之美的天人合一。

我们不一定成为劳模,但劳模的精神要具备,公而忘私,快乐忘我,无私奉献。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效果,快乐,忘我,诚实,热情的劳动精神,不仅有益身心而且利于创造,创新,于个人,于国家于人民有益。历览前程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劳逸结合,俭用结合。

放飞理想的翅膀,编织美丽的梦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分夺秒,日积月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劳动。每人一个梦,十三亿中国人变成梦的海洋。用勤劳和智慧去实现梦想吧!梦想成真之日,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故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国民,民智则国慧,民勇则国安,民善则国和,民孝则国稳,民忠则国立,民静则国定,民能则国恒,民勤则国昌!

执 笔 人: 鄂宏伟

工作单位:新民市城区第五小学

推荐第6篇: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精)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推荐第7篇: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南昌分校 (nanchang.offcn.com)

2015年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练习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出对策做铺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楼

南昌分校 (nanchang.offcn.com)

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文章来源中公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nanchang.offcn.com/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楼

推荐第8篇:申论每周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精)

2016申论每周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练习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 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 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 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 辉煌 ; 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 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 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劳模精神 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 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 重和鼓励 ; 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 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 出对策做铺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 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 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 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 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 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推荐第9篇:弘扬劳动精神,争做优秀少年演讲比赛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五月的鲜花绽放着劳动者自豪的笑脸,五月的目光敬仰着劳动者闪亮的勋章;是劳动创造了生活, 是劳动创造了世界,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一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后来,国际工人组织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把这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书声完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弘扬劳动精神,争做优秀少年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主持人:“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 来创造„„”每当唱起这支歌,亲爱的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呢?对,小喜鹊靠 劳动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劳动换来甜美的蜜糖,是劳动为我们带来幸福 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下面,由我们全班同学齐唱:《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劳动是人间最亮丽的风景线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请听诗朗诵

《五一颂》。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者,请听故事《我的名字叫 劳动者》

主持人:劳动者的世界丰富多彩,劳动者的心灵细腻透彻,传世的乐曲在思念

中 ,追述着劳动者的浪漫。

主持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听诗朗诵

《劳动创造幸福》

推荐第10篇:合同法解释论文:对《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的解读

合同法解释论文:对《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的解读

摘 要:本文试图探寻社会财富创造所应具有的劳动基础,通过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的解读,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财富的劳动应当体现劳动安定、劳动自由和劳动合作三种精神品质。

关键词:财富;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定;劳动自由;劳动合作

在一定意义上,劳动合同法可视为一种财富立法,因为劳动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因而调整和规范通过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便直接触及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配置问题。然而虽然财富主要是由劳动创造,但创造财富的劳动应当是怎样的?却是一个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劳动都有着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特征,这种规定性当前一般是通过法律制度来表达和确认。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即是这样的一部法律。该法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劳动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要求,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立法宗旨出发,对劳动合同制度作了大量的创新和发展。透过这些新的制度设计,我们其实不难窥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财富的劳动所应具有的品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借助对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的解读,探寻社会财富创造所应具有的劳动基础。

立法精神一般是指为实现立法目的所应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一部法律的旨趣追求和价值取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自审议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最终立法者选择了\"单保护表述\"的做法,将其界定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第1条)。劳动合同法的这一立法宗旨究其实质就是一句话: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然而何谓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又应通过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来构建?当前人们对此在对劳动合同法的解读中却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因而在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显然不利于该法的有效实施。在本文中,我们将力求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现行文本的全面分析和考察,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旨在能够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该法的立法精神。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之一:劳动安定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相对安定的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否相对安定,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自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却出现了诸如虚无化、短期化、空心化、试用化等诸多不安定现象,严重影响着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此次劳动合同法的制定,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矫正\"强资本、弱劳工\"设置的不安定格局,为劳资双方构建一个相对安定的劳动关系。可以说,追求和打造相对安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最引人注目的立法精神,该法的许多制度设计和创新,都是专门为此量身定作的。

(一)惩罚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由于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内容\"虚无\"不确定,因而劳动关系极不安定,为此劳动合同法对此采取了惩罚的态度,[1]该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10条),否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82条);而且工资如未约定,不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而是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11条);如果满一年还不订,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14条)。这既是说,处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用工作10年只需1年就可转化为长期化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推行劳动合同期限的长期化。劳动关系相对安定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劳动关系的期限在总体上相对较长,[2]此次劳动合同法为安定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的期限上,一改《劳动法》推行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的用工模式,而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提倡和鼓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法规定不仅是老职工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连续签了两次非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也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14条);同时为调动用人单位续签非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积极性,精心设计了一个独特规则,即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也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用人单位能以不低于原条件续订劳动合同的话则可以除外(第45条)。

(三)推行解雇劳动者的保护制度。解雇包括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显然如果允许用人单位任意地解雇劳动者,那么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便无从谈起,因此欲稳定劳动关系必须推行一种解雇劳动者的保护制度。在此方面,劳动合同法虽然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法定情形有所增加,但整体来看对其解雇权的行使规定得更加严厉,例如取消了《劳动法》实行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可以约定的做法,而改为法定化,规定只有本法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出现劳动合同才可以终止(第44条),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该法不仅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法定程序,而且明确规定有6种人被排除在外,尤其是规定用人单位在经济性裁员中诸如签了无固定期限或较长期限合同的劳动者等3种人应当优先留用(第

41、

42、43条);又如增加了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成本尤其是违法解雇的法律责任,该法第87条即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解雇劳动者,则用人单位尚需向劳动者支付2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四)控制试用期制度的滥用。滥用试用期是当前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劳动关系的试用化也必将危及到劳动关系的安定,因而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制度包括对试用的岗位、期限、待遇、次数等进行法律控制(见第19条、20条、21条),也无疑彰显了该法追求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精神。

(五)规制劳务派遣行为。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其最大特点是劳动力雇佣与使用相分离,形成一种\"有关系无劳动,有劳动无关系\"的特殊形态,因而极易导致劳动关系的\"空心化\",即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都不管的游离状态,这显然也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安定。此次劳动合同法首次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法律规制,限定了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规范了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明确了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见第57条至67条),因而必将有助于安定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六)采用承继原则处理用人单位变更问题。用人单位变更包括登记事项变更以及主体合并分立等情形,现实中这是劳动关系最易破裂最不安定的时期,此前对此问题的处理大致有对劳动合同解除切断、解除重签、协商变更和承继履行等四种模式。本次劳动合同法则统一采用了承继履行的原则(见第33条、34条),显然这一模式有利于实现用人单位变更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平稳过渡,体现出该法追求劳动关系安定的价值取向。因为用人单位的变更在实践中是一种常见、正常的现象,如果仅仅因为这一变化就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将没有片刻安宁。[3]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之二:劳动自由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其次应当是建立在劳动自由的基础之上,因为缺少了自由正义价值的劳动关系不可能是和谐稳定的。所谓劳动自由是指\"劳动者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事劳动,不能有任何胁迫、欺诈或者其他影响其意志自由的因素存在。概言之,劳动自由原则就是禁止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无论是基于国家法律、社会运动、经济发展、企业效益还是劳动合同的理由,都不能强迫劳动者提供劳动\"。[4]劳动者劳动自由的理论基础在于人身自由不得强制,由于劳动力的存在和支出与劳动者人身不可须臾分离,因而劳动关系被公认为具有强烈的人身关系性质。劳动关系这种人身性质即决定了劳动给付必须出于劳动者的自愿而不得强制,对劳动义务的强制,本质上即是对人身自由的强制和剥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坚持劳动自由的精神,亦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因而也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基于对以上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此次劳动合同的立法亦在许多制度的设计上体现和彰显了劳动自由这一精神。

(一)在基本原则上直接赋予了劳动者平等自愿订立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3条),劳动合同订立的这一基本原则虽然在文字表述上与民法、合同法基本原则高度重合,但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基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强弱地位不同,对其内涵和要求的理解应当有所差异。就自愿原则来说,在本法中,自愿原则所要求保障的自愿,关键是劳动者的自愿。[5]当然仅仅在原则上确立劳动自愿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提供特殊的制度安排予以保障。

(二)扩大了违反劳动自由精神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原因仅限于两种:即第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第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该法第18条),显然并未穷尽违反劳动自由精神的所有情形。劳动合同法则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法律反强迫劳动的范围,明确增加了两种:以乘人之危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亦属无效。不仅如此,为加大劳动者劳动自由的保障力度,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定,违反劳动自由精神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仅享有合同无效确认申请权,同时也享有即时单方解除权(第38条第一款第五项),而且此种情形下的解除,劳动者还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见第46条)。

(三)继续赋予并强化了劳动者自由辞职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无需任何理由亦不需用人单位同意,即可通过提前30天或3天(试用期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另外据该法第38条,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甚至可以无须通知用人单位即可立即解除合同,同时该法还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第32条)。这些制度设计最突出地彰显了劳动自由精神,清楚有力地表明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绝非一个\"卖身契\"。

(四)绝对禁止劳动中的人事担保。人事担保,\"是指为实现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中的债权而设定的特殊担保。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人事担保方式有两种:一是以特定的物作为担保,二是人事保证\"。[6]这种担保制度由于扩及到了劳动者的人身关系,可以说严重背离了劳动自由精神。故此次劳动合同立法对此予以全面禁止,该法第9条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并在第84条中设置了相当严厉的法律责任。

(五)一般禁止订立针对劳动者的违约金条款。在劳动合同中订立适用双方当事人的违约金条款,是过去用人单位\"留人\"、\"卡人\"的常用手段,这种条款貌似意思自治下的平等自愿,但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信息与经济实力严重失衡的格局中,明显对劳动者不利,究其实质,实属用人单位利用经济手段对劳动者继续劳动的一种强迫。有学者还认为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亦具有人事担保的性质。[7]为避免这种权利的滥用,劳动合同法第25条明确规定,除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和违反竟业限制的约定外,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六)明确和加大了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劳动自由权的法律责任。除了以上违反劳动自由精神需承担法律责任外,劳动合同法还引入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追究用人单位采取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以及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等方式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时的损害赔偿责任(见第86条);并集中在第88条中全面规定了用人单位各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之三:劳动合作

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利益对立和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欲在此格局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则有赖于劳资双方能够通过一种协商与合作机制来寻求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从而缓冲和化解这一对立和冲突。社会连带关系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同求的连带关系\"和\"分工的连带关系\",[8]无论那种连带关系都决定了双方协商合作存在的价值。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连带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及整个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社会伙伴关系,如果没有劳动者,用人单位就失去了利润的源泉,而如果没有用人单位,劳动者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可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指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有完善的协调机制,劳资冲突处于可控制的状态,[9]换言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构建应当建立一个协商对话的合作平台。本次劳动合同法为此所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亦充分体现了这一劳动合作精神。依我们的解读,劳动合同法所打造的劳动合作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的构架:

(一)劳动者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在此方面,劳动合同法始终致力于构建这种个别劳动关系运行的合作机制,强调双方协商一致的法律效力。根据该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需要双方按照合法、公正、平等自愿以及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协商一致才能有效成立(第3条)。为强化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这种协商合作关系,该法第8条还要求双方互负缔约告知义务,赋予双方不对等的知情权,这一设计的目的即是为双方的协商合作提供信息对称的制度保障。在劳动合同的履行方面,根据该法第29条的规定,也要求劳资双方相互关心、互助合作,第29条虽然未使用协作履行的概念,但其所要求的劳资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实际上应理解为已包括了协作履行、亲自履行、实际履行等原则。[10]另据该法第

35、36条的规定,只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双方都可以无条件地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合同的变更也只能通过双方书面形式的协商一致才有效。

(二)劳动者集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鉴于劳动者个体势单力薄,并不具备足以抗衡用人单位的议价博弈能力,欲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还必须建立一种双方集体协商对话的合作机制。在此方面劳动合同法亦进行了诸多制度设计和创新,例如,突破劳动合同法的体系范畴,以\"特别规定\"的形式,专门规范了集体合同这一集体协商和合作的重要制度的订立程序和内容,尤其是提升了集体合同的适用层次,允许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第53条),这必将进一步增强劳动者一方的谈判地位;又如,改变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和权利属性,将其由用人单位自主行使的管理权利变成了用人单位与工会、职工的民主共决制和公示制。[11]该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一处,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同时用人单位还负公示或告知义务。再如,在《工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的权力,依据该法第4条、第6条、第43条、第56条等规定,工会不仅拥有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共决权,亦获得了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监督集体合同履行、限制用人单位解雇等方面的权力,在此情况下,以合作代替对抗已成为用人单位的最佳选择。

(三)劳动者集体、用人单位与政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机制,即\"三方合作\"机制。\"三方合作\"机制是目前国际通行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率先确立的一种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基于单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劳资双方的合作不尽有效以及可能缺失正义的现实,而主张政府必须对劳动关系进行适度的干预。政府一般被界定为法律的捍卫者、市场的监管者和劳资冲突的唯一仲裁者,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必然离不开它的介入和干预。在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由过去利益一体型走向利益多元分化型的过程中,建立和健全这种三方协调的合作机制,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尤具重要意义。此次劳动合同法即在我国已有一些相关三方合作制度规定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第5条),同时该法第7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参 考 文 献

[1][11] 董保华,杨杰著.劳动合同法的软着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5][9][10] 王全兴著.劳动合同法条文精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 黎建飞主编.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全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4][8] 周长征著.劳动法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 廖正江著.用人单位适用劳动合同制度疑难问题解读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第11篇:以创新精神打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模式

摘要:本文以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论述了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模式必须在执法观念上从

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转变;在执法范围上从单一执法向全面执法转变;在执法重点上从不分主次向突出主题监察转变;在执法方法上从被动监

察向主动监察转变;在执法力度上从软弱无力向增加强制性转变。

关键词: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新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为创新是一个新事物否定和战胜旧事物

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事物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我们所从事的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如果总是沿袭以往那种陈旧的旧套路,不能以创新精神去开拓新的工作局面,打造新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模式,就势

必跟不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有负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教育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而要以创新精神打造劳动保

障监察执法新模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在执法观念上,从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转变。

我们应当看到,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思想观念影响还没有完全从现实生活中退走,还

在某种程度上对当前从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产生影响。从计划经济时期来看,那时的劳动保障监察任务比较单一,不像现在这样复杂。那

时,从城镇来说,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农村有乡镇企业,农民就是在社里种地。那时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也不那么

复杂,产生劳动纠纷和争议的机率也比较少;即使发生了纠纷和争议,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加之,那时企业中的工会也在职工劳动保障的维

护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面的工作压力。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发展,在城镇,外

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人企业也出现了;在农村,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

从而使我国的劳动关系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状况,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

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

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

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而我们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对这种

新的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这是产生因循守旧、缺乏开拓精神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认

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有计划地学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尽快使执法人员的观念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执法观念。这是做好新时期执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2、在执法范围上,从单一执法向全面执法转变。

以往我们的执法只是从一般的劳动工资和劳动条件方面的监察,这是很不够的,应当向全面的劳动权益维护转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然要求用人单位在更大程度上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广大劳动者能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就要

求劳动保障监察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劳动工资和劳动条件等经济权益层面的监察,必须向更高层面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职业培训与教育等发展

权益方面推进。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增强,他们也将不再满足于低级层面的劳动工资权益的尊

重和保护,将依法要求用人单位不但要尊重他们的经济权益,而且要尊重其发展权及其相关的组织权和政治权。这就要求我们劳动保障监察执

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提升监察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与之相适应

,除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性质的劳动标准外,劳动立法必须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劳动标准接轨。这就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必须向全面的劳动者权

益维护转变,以真正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全面执法,就是《劳动合同法》第74条中所规定:“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

其执行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和用工单

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

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

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因此,我们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其监察人员

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这些规定。

3、在执法重点上,从不分主次向突出主题监察转变。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监察执法联系广泛,工作任务千头万绪,各种劳动纠纷、劳动争议层出不穷,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能不分轻重

缓急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必须抓住重点,突出主题。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以维权联动为依托,联合公安、法院、工商、税务、安监、城建

、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针对特殊行业,特殊群体,特殊问题,有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女职工权益保护、非法使用童工、农民工

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等“维权主题监察”。在全面维护特殊群体权益的基础上,重点对改制企业在用人中劳动合同的订立

和兑现劳动合同的情况;对流通领域、学校、医院、银行等系统重点抓从业人员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对纺织、服务、商业等女职工较为集中的

系统,重点抓女职工权益保障情况;对城乡结合部的用人单位、私人企业、餐饮、服装等行业,重点抓非法使用童工的情况;对建筑施工装饰

装修等用人单位重点抓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

专项检查是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典型特色。近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集中精力抓了专项检查。2001年,我国各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主要是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两个确保”专项执法检查活动。2002年各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加大维权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重点组织开

展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女职工权益保护、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2003年,各地劳动保障监察

机构加大维权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在全国范围内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等专项检查活动。2006年在全国范围

内重点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这一系列的专项检查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执法方式上,从被动监察向主动监察转变。

被动监察往往会使得工作陷入被动和低水平状态,不得不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应对最紧迫的事件处理中,难以真正发挥公共职

能部门的全部职能。同时,也不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谓从被动监察向主动监察转变,就是从事后劳动争议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在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上,预防功能在新形势下日益受到重视,劳动保障监察的预防职能强调进行积极主动的监察,而不仅仅停留在事后的监察

上。国际上一直倡导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过程中,逐渐把重点放在预防和预防措施的需求上,使雇佣工人提

前采取措施,控制并减少那些威胁他们的体面工作的风险。目前尤其要借《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

施之际,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力度,严格执法,让劳动者自觉地知法、懂法、护法,使用人单位知法、守法。实际上,劳动保障监察重点

向预防转变,不仅仅是执法方式的转变,而是对劳动保障机制和监察工作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了劳动保障监察水平的提升和劳

动保障监察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5、在执法力度上,从软弱无力向增强强制性转变。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它虽然为劳动监察执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力度、强度还不能适应不断变化

着的劳动环境,其执法力度和强度远远不能与公检法等部门相提并论,即使与工商、税务、城建、国土等部门监察执法相比也还相差甚远。劳

动监察执法中,设有查封物品、冻结帐户、没收违法所得,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等强制措施;对拖欠工资,欠缴养老保险费等现象,劳动保障

部门只能处罚,对企业负责人死拖硬赖就是不还工钱、不缴保险、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处罚,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于申请法院执行

程度复杂,执行期限过长,并且企业普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可能完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应以《行政法》、《劳

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依据,修改相关法规条例,针对劳动保障监察难、执法难的情况,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赋予劳动保障监

察部门以查封、扣押、冻结帐户、没收违法所得等职权,以缩短劳动处罚执行时间,以使逃避责任的用工单位得到及时处罚。从而改变劳动保

障监察执法弱、执法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12篇:社会转型期要求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发挥创新精神

社会转型期要求劳动保障社会管理发挥创新精神

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必须立足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从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入手,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劳动保障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管理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搞好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必须牢牢把握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点,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基本制度来落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保障”的目标,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近几年,我区劳动保障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劳动保障投入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机制,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确保了就业局势、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

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坚持民生为重,进一步完善惠及民生的劳动保障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劳动保障民心工程,使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具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要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一是要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新时期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社会管理着力点放在引导和服务工作上,用创造性的思维和办法加强社会管理。二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途径。推动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定期下访约访、包案解决疑难信访问题等制度,着力加强事关创新发展、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结合实际,提出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三是要敢于攻克社会管理难点。目前,我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妥善解决。如新旧政策变动后要求重复处理的事项经常发生,企业转制、关停或歇业后职工要求享受改革成果的情况频繁出现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智慧、攻坚克难的韧劲,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制度安排和处理方法加以解决。

三、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基本功 加强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做好对人的服务工作。加强

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提高服务群众的基本功。一是要增强群众观念。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现实问题。当前,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我们既要注重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大多数群众得到实惠,也要注重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军转复退人员、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回应群众诉求。二是要强化执行能力。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政府最大的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之一,仅有好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落实,把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头上,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劳动保障系统党员干部执行政策、依法办事、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通过工作创新,把政策的积极效应发挥到最大,让基层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要提升服务水平。要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工作的核心,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逐步增加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内容,扩大网上办事业务范围,方便群众办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争创“优质服务窗口”、“基层满意基层站所(窗口)”。

四、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要健全基层工作平台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已经覆盖到所有城乡居民,延伸到镇乡、社区和用人单位,成为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

与此同时,我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重要性更加突出,健全基层平台建设的迫切性也随之加剧。2010年,根据省、市的工作要求,我区加快了农村社区基层平台建设的步伐,于5月底前实现了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全覆盖。同时,我区还存在着镇乡(街道)之间推进不够平衡等问题,亟待我们创新思路、强化执行、全面推进。下一步,我们将以继续以项目化管理来推进我区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按照平台建设“六到位”标准与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有效协调劳动关系、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劳动保障服务的基层工作平台与网络体系。同时,着力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切实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层平台建设、企业减负、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园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以保障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五、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 劳动保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牵涉各个层面群众的利益,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区劳动保障工作逐步实现了从部门工作向社会运作的转变,全区上下同心,集聚合力,多方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这几年,劳动保障事业的协调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面完成,正是这些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取得成效的体现。但是,随着劳动保障服务范围和业务的不断扩大,对现有的劳动

保障联动合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中,必须把完善和健全劳动保障工作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保障领域社会管理,不断健全完善群众利益表达和参与机制,建立起分工清晰、责任明确、合作有力、广泛参与的联动协作机制,使劳动保障工作与人口管理、安全生产、民政救助、工会维权、人民调解、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13篇:劳动

小学生劳动教育解读

劳动教育

摘要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封建思想的影响,出现了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导致新一代人劳动观念淡薄,影响了小学教育。现在,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抓好劳动教育。笔者认为,抓好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培养其劳动习惯和树立劳动观念:一是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二是通过劳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劳动的价值;三是在劳动中去培养人的素质。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打下爱劳动的基础,培养会劳动的习惯,树立劳动观念,锻炼毅力显得极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抓好了,就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素质。

基本内容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中,人人都要劳动才能生存。在阶级社会中,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剥削阶级把体力劳动者作为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是每一公民的光荣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①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即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体会劳动的乐趣。

“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当前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社会学家艾君2005年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这样解释。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

他在谈到劳模到底意味着什么时提出了一种观点。艾君认为,劳模,意味着“!”,它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他们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 编辑本段劳模精神

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劳模精神,实际它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

他指出,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他阐述说,穿越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英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的优秀品质,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不变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编辑本段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给他们以应有的光荣和地位,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让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再次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重视和对劳模精神的充分肯定。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劳模工作。195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12次大规模的表彰会,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2000余人次。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劳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先后采取提高劳模退休金和进行一次性奖励,以及保障劳模就业、不准安排劳模下岗、安排劳模体检和疗养等措施。在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过程中,有部分全国劳模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劳模的生活出现了暂时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从2003年起,每年拨出6000万元专款,由全国总工会负责,以全国劳模生活困难补助金、特殊困难帮扶资金的形式,每年分两次发放给收入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全国劳模。为提高劳模的素质,自1997年起,全国总工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办了劳模本科班,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可免试入学。各地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提高劳模待遇,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分别采取设立荣誉津贴和劳模帮困资金、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提高医疗待遇、解决劳模住房困难等措施,保障劳模的生产和生活。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评价劳模的丰功伟绩与社会作用。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赞扬全国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事业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词中,充分肯定劳动模范“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2000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高贵品格,他们不愧为我们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和人民的楷模。”

我们评选劳模、宣传典型,其目的是要倡导人们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

我们学习劳模,就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就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征程中,向劳模学习,让劳模精神光耀神州。(选自光明观察) 编辑本段劳模的时代性

“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这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争戴大红花的热潮。向世人表明: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劳动模范应成为人们心中最耀眼的明星。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李瑞环、倪志福、郝建 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等,带动了整个一代人,他们的精神激励鼓舞和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们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去学技术,鼓舞了一代人想去当个好工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现,全是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的。这一代劳模的精神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老劳模中,有的是通过发明创造,突破了重大的技术难关,使生产来个飞跃的发展。如倪志福的钻头,王林鹤的高压电桥,蔡祖泉的电光源,都是“改造了世界,变也么变了样。”

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 秀,从李素丽、徐虎、王 选、袁隆平,到李斌、许振超、王建军、李银环、于凯等。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也都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总的趋势,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判,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转变过程完全合拍。每一个时代所推举出的劳模,都代表着该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这是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

军人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大荣大辱,也最为崇尚荣誉。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就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我军是一支具有强烈荣誉感的军队,崇尚荣誉是革命军人高尚境界的鲜明标志。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是与凶残的国内外敌人战斗,还是与无情的洪水、疫病、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较量,广大官兵都舍生忘死、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壮歌,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续写人民军队的辉煌,为军旅人生增光添彩,就必须大力培育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崇尚荣誉,对于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和拼杀,更是意志、精神的较量和征服。对荣誉的珍视和向往,是官兵的战斗精神之源。朱德同志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胜利。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

崇尚荣誉,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我们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官兵牢记“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内涵,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真正把“八荣八耻”作为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依据和标准。要大力宣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和宣传普通官兵中的道德楷模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努力形成知荣明耻、见贤思齐、崇尚英雄、追求崇高的浓厚氛围。

崇尚荣誉,最重要的是创造荣誉。军人的荣誉主要体现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上,体现在苦练精兵、矢志打赢上,体现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上,体现在友爱互助、团结和谐上。当代革命军人崇尚荣誉、创造荣誉,就要像杨业功那样忠诚履行使命,像丁晓兵那样书写壮丽人生,像李向群那样勇于牺牲奉献,像苏宁那样献身国防事业,像雷锋那样热爱党和人民,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勇当先锋、建功立业。

关于劳动教育的名人名言

1.在我们的社会中, 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 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马卡连柯

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

——马卡连柯

2.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杜威

3.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4.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苏霍姆林斯基

5.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

6.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徐特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

8.当劳动是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高尔基

9.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歌德

10.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雨果

第14篇:临沂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答案: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5年临沂公务员报名时间:2015年5月5日至5月8日,笔试时间:2015年5月30日。中公教育温馨提醒,各考生合理安排好报名及备考时间,中公助力,助您考试成功!

2015临沂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答案: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练习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出对策做铺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信息来源临沂公务员考试网:linyi.offcn.com

第15篇:四川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模拟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 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 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坚。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 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 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

四川中公教育

新,淡 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出对策做铺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 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 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 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 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第16篇:精神

巨源煤矿职工医院 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

巨煤(2017)18号

文关于下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促进本社区的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完成,并对重性精神病突发事件的处置。经研究决定,下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

附件:《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性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

2017年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片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年度中心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一.目标

1.至2017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0%。2.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1.工作小组组长:罗义

副组长:张石佑

王开华

成员:何萍

吴利娜

黄燕

陈永秀

王胜丰

胡婷

2.工作小组分工

工作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1.范围:本社区范围内实施

2.实施内容: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村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信息收集。接受过严重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制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障碍损伤。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疾病诊断做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在建立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和集县疾控中心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弹的中心精神病患者信息。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评估病情评估会稳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游戏区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一从性质自治性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级数,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五定期随访对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四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观理念等方面滴信。洗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发随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理或转诊病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六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精神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社会影响形象行为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和康复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技术指导接受市区及专业技技术指导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中心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

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患者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逐一摸排的方式排查确认后,建立详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二.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

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服务》的要求,做好重性精神患者的随访工作,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经济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作用,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三.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对已经确诊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危险行为的患者,协助民政部门送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对处于稳定期的重性精神病疾病患者,应制定院外康复计划,由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患者信息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排查出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定期随访四次并且填写规范的随访记录。

2.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例会,增强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疾病防控知识,对于出版的卫生宣传栏要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3.对新增的重性精神病人或者家属签订《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4.每月到居委会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辖区内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共同防视重点病人。

5.每年定期布置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摸排并上报。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特制定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建立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 二.建立各种工作制度。

三.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部署本社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四.对本社区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及精神病家属进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

五.对本辖区内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救济,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六.配合上级重性精神病收治医院落实解锁方案,对发现的关锁病人解锁。

七.定期检查重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重性精神病防治控报表。 精神病防治工作职责

一.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精神病患者康复防治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 二.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根据病历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认真记录在案。

三.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卫生及家庭护理知识,自觉接受配合康复治疗。

四.保持与各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干部的联系,随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便指导治疗和服务。

重性精神疾病档案资料保健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 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中心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6.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7.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8.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服务随访制度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病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第17篇:谈劳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谈劳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宁司长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动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进一步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到素质教育,特别是引入到劳动教育中来。”李司长的话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和培养学生学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上,还应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劳动教育在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所以劳动课堂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行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如教《养金鱼》一课,我在上课前组织学生把金鱼缸带进课堂。在一开课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引导学生观察金鱼,说说金鱼的外形特点以及金鱼在水中的姿态,从而激发学生饲养金鱼的兴趣,探究饲养金鱼的食谱调配。教师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创造潜能。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这是乌申斯基的话。兴趣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便不会有灵感的出现。因此,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好新颖有趣的激起学生思维

火花和创造欲望的导语,使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一个饶有兴趣的学习状态。如教《制作彩色拉链》一课时,我先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制作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彩色拉链,再用这些拉链将劳动教室装饰一新。当学生进入教室时都瞪大眼睛,露出惊异的目光。等同学们坐下后,我问:“今天的劳动教室漂亮吗?”“漂亮!”学生大声回答。我接着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教室装饰一新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告诉他们:“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们应该以新的面貌迎接它。你们看!老师自己动手把

教室装扮得多漂亮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一双手装扮你们的教室呢?”“想!”同学们高兴地回答。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实施到操作过程中,因此,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设计与制作立体贺卡》的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方法把贺卡立起来,在反复实践操作中,对于不稳固的贺卡勇于质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结果学生创造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立体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跃跃欲试,气氛高涨,教师充分的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学生想象、讨论、实践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根本区别。长期以来,劳动课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先听教师讲解,再

看教师示范,最后自己动手。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新知形成和技能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且由于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先入为主,形成思维定势,很难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上,往往看到的是模式一样的“小板凳”,“晾衣架”等作品,这怎么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呢?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我采用“先摆--后议--再练”的教学法。即: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摆一摆;再在摆的基础上讨论操作步骤,概括制作方法;最后动手练习,形成技能。在学生拼摆、议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新的制作方法,使制作产品多样化。由此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而主体作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创新。这样教师就由传统教学的教导者、独奏者,变成现代教学的引导者、伴奏者,成为一位顾问、一位向导、一位参加者。如:六年级《做晾衣架》一课。如果学生依照课本去做,做出来的晾衣架肯定是一个模

式。所以,教学中我不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启发学生想象,除了书上教的这种形状的衣架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各异的衣架呢?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或不熟知的晾衣架的形状自己模仿或设计晾衣架。这里教师只是注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培养。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不再是只会模仿和抄袭的生产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知识共享、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情境中最易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将自己所知、所听溢于言表,积极提出问题,发表独特的看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通过各种途径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

联系电话:13793863104 6341020

谈劳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 丙 慧

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乡中心小学

第18篇:内蒙古政法干警申论每日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5.11)

http://nm.offcn.com 2015内蒙古政法干警申论每日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5.11)

打算报考2015年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中公政法干警特推出“申论每日一练” 栏目,小编将在每天11:00发布最新专项笔试练习题,并附专家详实解析,希望考生们能与小编共同坚持——每日一练,高分通关!

【练习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 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 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 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 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 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出对策做铺垫。】

http://nm.offcn.com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 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 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 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 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第19篇:劳动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是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实施后的违法辞退赔偿标准计算方式。另外单位违法辞退员工,不但要赔偿经济补偿金,还要结清所有工资;如果没签订劳动合同,还要承担双倍工资赔偿,未交社保,还要补缴员工入职以来的所有社保。

如果以上赔偿单位拒付,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1、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大庆陈山律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大庆市律师协会会员

律师执业证书编号:080827113957

电话:5211185

手机:13904593713

邮箱:chenlushi_1@163.com

网址:

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港

A1-2座502室(大庆书苑南50

米,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

会东邻,乘35路到大庆书苑站

下车)

第20篇:劳动解除

企业员工已经办理离职单位是没有权利扣押职工的档案的

发布日期:2010-4-8人气:20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案情

季某于1997年进某移动通讯公司工作,于1902年订立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岗位、工资、合同解除条件、违约金赔偿等均有明确约定。2009年,季某向该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当日下午季某离开该公司。从此,双方劳动关系已实际解除,但未办理有关季某档案的转移手续。后季某要求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不成,遂于2010年初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作出仲裁裁决,裁决该公司为季某办妥人事档案转移工作等。该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支持该公司不予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该公司称,季某在合同期内辞职,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辞职后又不按合同约定交纳违约金,故公司不予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季某工资收入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季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不合法,违反合同约定,应支付违约金4万元,请求支持公司不予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季某称,该公司的诉讼请求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要求驳回该公司的诉讼请求。

分析

该移动公司扣留员工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季某向该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后,于当日下午离开该公司,双方劳动合同已实际解除。在双方实际解除劳动合同后,原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押员工档案,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转递,该公司应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为季某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该公司以季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不合法及季某应承担违约金为由要求支持其不予办理季某档案转移手续的观点无法律依据,其提出的与季某之间的劳动争议,可通过劳动争议的一般解决途径处理,而不能拒绝为季某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18条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第19条规定:“转递档案,可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询问,以防丢失。”

《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中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将职工档案转到职工新的接收单位;无接收单位的,应转到职工本人户口所在地。

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不管劳动者以哪种方式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均应及时将其个人档案转出,用人单位以双方争议未解决为由扣押个人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后,以种种理由扣留职工档案的现象较为普遍。应该说,许多用人单位也有苦衷,有的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而被辞退或者开除,但员工本人不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只好把档案扣着;有的员工在离开时不退住房、不交纳违约金;有的员工和单位签订了在职培训协议,但提前离职,却不愿意向单位退培训费等„„但是,用人单位通过扣留档案的手段来制裁职工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员工的档案。

免责声明:中国职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职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劳动精神范文
《劳动精神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