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现代教师观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0 06:02:4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现代校长的教师观

“ 众 里 寻 她 千 百 度 ”

——谈现代校长的教师观

徐 跃 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师资先行。在新的一轮课改如火如荼的进程中,作为现代校长,要管理好学校,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管理好教师。因为教师的角色具有双重性,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校长只有先管理好教师,才能通过教师管理好学生,管理好学校。校长要管理好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而教师观作为进行教师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不仅仅是一个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它反映了校长的管理观和教育观,表明校长对理想教师形象的勾勒和追求,依靠什么样的教师,办什么样的学校,实现自己的办学观。那么,校长该树立怎样的教师观呢?

一、知心朋友观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校长们的一句流行语:“作为‘一校之长’,我一定要„„”在“一校之长”的观念支配下,校长容易把自己当作是学校最大的一个“官儿”,而把教师当作是自己麾下的“士卒”。校长立足在校园的制高点,在工作决策中习惯于发号施令,对教师管理习惯于指手画脚。校长对教师持这种“士卒观”,必然使自己疏离教师,降低自己对教师的凝聚力和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长应当确立“朋友观”,坚持“平等”的原则,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看待。这样,校长与教师之间便会无所顾忌,无所遮掩,直言不讳,直抒胸臆,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融汇,最终在认识上趋于一致,在行动上形成合力。校长设计办学方案,思考工作策略,就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志与教师的客观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再者,朋友间具有牢固的情感依赖,常常表现出不计得失,亲密无间,有困难会甘愿赴汤蹈火,甚至勇敢到两胁插刀。这种关系是以相互信赖、相互忠诚为基础,经过长期友好相处,甚至患难与共而建立。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是给“老大干”。只要你去走访,校长在处理很多棘手问题时,往往喊的就是他的朋友——信得过关系好的人。由此,如果我们的校长把每一个教师都当朋友,在教师有困难的时候,真心地帮助和关怀,那么,校长与教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认同、默契、感激的朋友关系,进而深化为相濡以沫的情感依托。试想,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能有推行不了的工作吗?这样,校长在管理中就会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二、合作伙伴观

校长把教师看成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是实现校长办学价值观的依靠力量。将教师纳入学校组织管理系统中,使之成为管理的一员,不仅是被管理者,同时又是管理者,因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们的管理效能。校长与教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合作伙伴就是主人。校长要激发教师主人翁精神和工作中的自主意识,突出教师在教学关系中对学生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功能,放手让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之光去辉映学生的心灵。即使是学校改革的大计方针,校长也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容纳教师的聪明智慧,使学校的决策能够代表广大教师的心声和意志。真诚地尊重教师,为教师施展自我才华,发挥自我能耐搭建平台。让教师感到与校长是伙伴,是合作者,学校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学校的成败就是我的成败。从而树立教师的主人意识,并以主人的脚色参与工作。只有如此,校长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合作伙伴需要民主监督。长期以来,“监督”一词成为许多校长的“心疾”,虽然校长口头上常常讲“欢迎民主监督”,但是在校长“说了算”的管理环境中,始终没有建立起“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好像“民主监督”是一道“防线”,一旦突破了,学校管理就会出乱子,而只有让校长“当家作主”,学校才能“大治”。学校教育是一项很特殊的人际交互影响、心智提升发展的活动,其中的规律性的内涵丰富而复杂,校长一个人的认识毕竟有限。如果不运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力量,上下一心参与管理,校长的管理行为必定会陷入僵局。所以,校长一定要从学校发展大计出发,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制”,让广大教师也掌握学校管理的主动权,生发出协同力和向心力,从而让学校管理达成和谐的状态。

三、发展创新观

一些校长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成型模具”,需要发展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教师“成型观”的左右下,校长忽略对教师的继续培养,最终使教师像“蜡烛”一般燃尽光,像“春蚕”一般吐尽丝,以致“囊中羞涩”。新教育理念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能力只有在科学的氛围里,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机智的激励和合理的组织,才能获得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必须以教师的良好发展为前提。因此,校长对教师要树立“培养观”,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建立和运行教师培养机制,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持续性、终身性发展。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学科教学实际,在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下,自觉地致力于教科研,探索规律,创新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培育绿色的环境。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上,要建立必要的投入机制,辟出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为教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校长还要鼓励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破除因循守旧,不断开拓创新。要求教师追求成功,形成个人的教育魅力,在教育态度、教育艺术、教育成效方面,对学生产生心理吸引力,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校长则为他们创造条件,对教师大胆“放行”,尊重教师个人智力运作的特点和脑力劳动的规律,鼓励教师发扬探索精神,生成闪光的思想和观念,创新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只有让教师获得教学创新的自主权、自由权,才能使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灿烂局面。校长还要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政策性支持,为教师教学改革排忧解难。

四、快乐幸福观

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着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追求做一个幸福教师,追求幸福教育过程的三种境界。一直以来,校长对教师过度地推崇其奉献精神,聚焦于他们的“吃苦”、“辛劳”等精神品质,而对教师物质和精神方面“幸福”、“享乐”的追求则不予认同。在校长的价值体系中,教师要像“春蚕”、“黄牛”、“蜡烛”,要为学生献出无私、无尽的“爱”,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追求自身的“幸福”,否则就是“违背师德”,“失去风范”。许多校长在敲定教师管理制度时,强制教师必须“付出”,压抑教师合理“索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很难体验到快乐,在职业生涯里很难享受到幸福。试想:连自己都不快乐、不幸福的教师,又怎么能让学生快乐、幸福?因此,校长在培养和使用教师智力资源的同时,应该更新观念,让学校管理的制度、方法等不要成为教师的“枷锁”,而要成为激发和生成教师幸福感的动力,让规章制度生发出人文的光彩。校长要把学校精心地营造为教师的快乐家园和事业栖居地,让教师对学校集体产生浓郁的皈依感。校长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幸福、精神幸福,而且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幸福、物质幸福。只有这样,校长才能与教师共同快乐,共同幸福!

曾有统计公布,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疾病、工作焦虑、职业倦怠等指数都居行业前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心。教育是唤醒灵魂、人格塑造的事业,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心残者”,是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的。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个人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必需,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其中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幸福!幸福应成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是一种充满了创造精神与生命色彩的过程,它要求管理者一定要注重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反对简单机械的充满了功利色彩的教师观,提倡民主合作的充满了生命意义的教师观,这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也回归了教育管理的本源。校长在新旧观念冲突中,要尽快完成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换,不断端正教师观,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素养,以校长的人格魅力吸引教师群体,不断开拓前进,在教改实践中带出一支现代教育的实践者和开拓者的队伍。

推荐第2篇:现代教师要更新职业观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现代教师要更新职业观

作者:许粉善

来源:《当代教育探索》2013年第11期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无论是更新知识观,还是更新育人观,最终都要落实在更新职业观上。如果说,师之“智”是教学的前提,那么,师之“德”则是教学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新职业观念,这是现代教师心理素质的决定因素。

更新职业观,要崇尚理性。虽然现代社会存在“知识有偿、科技重奖”或受“经商热、拜金凤”诱惑,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毕竟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与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重任。就拿自己来说,从教近二十年,我从来不后悔自己是一名教师,反以被尊为灵魂工程师而自豪。这里既有育天下英才之荣耀,又包孕着“吐尽蚕丝,温暖学子”之崇高。这实际上是教师的本质属性及其心理素质的体现,就像抒写着一首理性追求的“师德教育课”。在这种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与积甸性的大氛围中,我们中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迷失方向,或“向钱看”或“心躁动”,妨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削弱了教育所应具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我们既要理性对待自己,又要理性对待学生,这是教师心理素质成熟、成型的外在反映。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来看,要坚持“三原则”的理性结合,即改变过去那种灌输说教,居高临下的僵化对峙模式,以“理解、尊重、关心”为原则,协调教学心理关系。当教学双方的理和情相通时,不论是主导审美的教师,还是主体唤美的学生,都会产生引力作用,“理解、尊重、关心”正是其最佳作用的理性传染因素,同时,在对待理性与情感关系上,应侧重于理性,晓之以理比动之以情更持久,更具有活力。

因此,我们必须构筑“三转变”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一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二是变零星化教学为规范化教学,主要指科学管理。如电化教育和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教学应用。三是变保姆型教育为引导型教育,主要指自我教育。如:从学生学到什么到会学什么等。现代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培养现代知识经济人才的启蒙和先导。面对多层面、多人面的教学实践,我们常有“脱节”之感,所以,作为现代教师我意识到专业不仅要专,更要拓展;工作不仅要尽责,更要有新的职业观。

推荐第3篇: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安徽师范大学孙 德 玉

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都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好教师,在许多方面确实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思想,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职,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也正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孔子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一泓流动的清泉;爱自己)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二是对学生,不仅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而且还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无私、无隐”、还要使受教育者不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还无私、无隐,他曾对学生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隐其学而不教的。《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侧感人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门受业,弟子陈亢怀疑孔子给儿子以特殊的教导,于是便问孔鲤“有异问乎?”孔鲤说吾父教导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故退而学诗、学礼。陈亢没有听到什么“异闻”,便得出“夫子远其子”的结论,即孔子对儿子和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的指教,而是一视同仁。这就是以说明孔子具有教育家的伟大胸怀。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圣人”并没有什么神灵之光,不过是一个具有“仁且智”品格的优秀教师而已。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大加发扬。

三、以身作则,知行统一。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学高与身正哪个更重要?)

四、立志乐道,志存高远。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成为弘道扬道的仁人志士,为“道”奋斗终生。

其次,强调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此即所谓义、利关系。他要求士君子必须做到“见得思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财兼备、义利并行)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再次,要坚持长期艰苦磨炼,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能经受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坚守志向,实

现理想。

五、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这是孔子强调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因此,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其次,要善于自我省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次,自我克制,要克制一切私欲、贪念和非礼行为的产生,做到视、听、言、动皆中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就是长善救失、扬是抑非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态度,怎样对待“过”。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他要求:第一,有过必改,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学而》)“不二过”,“内自讼”,不文过饰非;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此外,要“乐多贤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友辅仁”,要相互“忠告而善道之”。

六、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孔子十分重视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并寄予后生很大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孔子自己觉得不如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不幸短命也”。(荀子的“青出于蓝”、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后代与前代总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后代总是站在前代的肩上,比前人高。孔子的“后生可畏”正是揭示了这一真理。孔子主张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在真理面前完全平等。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

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这种“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的风气、师生关系才得以融洽,老师也深受学生的尊敬。孔子虽和子路、冉求、樊迟等争执很多,但孔子仍将他们培养为高材生。同时,他们对孔子也十分爱戴。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上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教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概念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给予概括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特长、志趣、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孔子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 启发诱导是孔子教学的最高深的一条原则。他把启发式教学表述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愤”、“悱”的时机,适时地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求知;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孔子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第一,掌握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其时”而教;第二,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其可”而授;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第四,教师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善于运用“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第五,存疑问难,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最后,教师要“循循善

诱”、“谆谆教诲”,使学生始终处于欲罢不能、欲进不已的状态,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特点。

推荐第4篇: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

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

经营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企业应持怎样的市场营销观念呢?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的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 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 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要求企业营销管理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 将管理重心放在善于发现和了解目标顾客的需要, 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它,使顾客满意, 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建立关系营销观。企业在赢利的基础上,建立、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关系营销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逐步形成网络营销观。网络营销可视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它并非一定要取代传统的渠道,而是经由信息科技发展,来创新与重组营销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营销必然会给传统营销造成冲击,因此商业界必须要注意这种趋势,并与软件产业作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以广告业为例,在最新媒体时代,销售是从开始到完成的一贯作业,就是说由吸引注意、引发兴趣、造成购买欲、进行采购,一气而成,而广告公司将参与营销的全程。商业企业也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新媒体部门的功能,引进兼具营销素养与电脑科技的人才,未来才能具备市场的竞争优势。

竞争的国际化和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客观上要求企业不仅要适应快捷变化的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创新市场和独占市场。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才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推荐第5篇:教师观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做好学之师”

中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中说:“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主要是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我们知道: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但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可见,好学的教师最重要。我们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老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老师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发展,学生才会有不断发展的力量。所以,教师要努力做“好学之师”。

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好学”,如何进行“自我学习”,我们应该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平等互动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就是教师要有学习意识。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实现向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互相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

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示范作用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按预定目标发展,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提问的方法,乃至衣饰、姿态、表情等。

教师要善于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交流中做“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学习。

2、“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虚心互学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老师学,跟大众学,更学生学,更朋友学,更大自然学,也要跟大社会学,不但学的专,也要学的博”。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也会有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相信学生吸纳知识的速度和能力,有时会比老师懂得多,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现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应该是终身学习者。教师要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已不完全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需要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引导学生去“挖泉”。

教师要由“导师”向“学友”转变,虚心向学生学习,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3、“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激励互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不是传授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巧妙地办法使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富有情感地学习,学生只要有了这种活跃的情感,教师就不必额外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他们“必定会热爱教师,热爱学校和课本”。教学艺术的魅力则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真、善、美发生乐趣,并心甘情愿地追求真、善、美。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的细微的进步,教师应当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并以对明天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教师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激情和能量。

最后,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好学之师,使我们越教越想学,越学越快乐!

谢谢大家!

鲁春燕2013-12-17

推荐第6篇: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

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

作者/ 史文青

“生态观”一词最早来源于自然科学,是论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的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学说。近年来,由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生态问题备受关注,更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究“生态观”背后各主体的深层关系,并将其嫁接到其他领域,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等新兴概念。在全社会高唱生态之歌的大背景下,公文作为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积极加入“生态论”体系,更是大势所趋。

一、公文生态观的概念与时代背景

“生态观”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为将其引入现代公文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公文生态观具体是指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现代公文发展系统,着力解决公文写作与文书运行中存在的资源不合理运用、发展进度不平衡,以及外在因素对公文环境的污染等生态问题,对公文发展领域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维护公文运行的良好秩序。这一观念的践行,不仅是公文领域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广大文书工作者与研究者正视现代公文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修补目前我国公文发展中的一些漏洞,将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引向规范、全面、有序的发展轨道,营造我国公文写作更为健康的大环境的需要。这一观念的践行与推广,要求广大公文研究者敏锐地捕捉“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潮流化的社会认知趋势,为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研究提供新角度新方法,并结合现代公文性质特征、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对公文写作与处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诊断,尽可能实现公文领域的“生态和谐”。

值得肯定的是,现阶段,公文生态观的运行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众所周知,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应用文书,它承担着传递国家治理策令的特殊使命。要真正发挥公文的社会功用,公文撰写者就必须正确把握公文运行的政治环境,这也是公文撰写者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四川省秘书学会会长叶黔达教授在《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一文中指出: “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是办文工作中有待树立和强化的一个新观念,在历史的新阶段,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就必须以世界眼光、法律眼光、民主眼光、现代眼光、规范眼光、群众眼光直至政治眼光来要求、审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这里所指的“公文环境”,即指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中央对当时政治格局提出的新认识、对治理国家提出的新要求。现如今,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公文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种公文环境为公文生态观的推行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公文虽不具备很强的文学性,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具有某种精神导向作用,它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公文的性质及发文、受文者的关系看,它作用于政令的上传下达,周转于各级党政机关之间,它的发展理应属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举国上下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之时,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公文发展观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反观公文运行系统内部的“生态指数”,实现公文自身“生态和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使整个国家全方面的“生态和谐”。

二、现代公文写作与文书工作中的“非生态化”现象

在公文写作与处理中,逐渐显露出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现象,这使得用现代生态观来指导文书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公文领域的生态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受到污染。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章第十九条指出,公文拟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概括而言,可以说准确、严谨、精练是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的具体规定,而一切破坏这种基调的行为均可视为这里所说的“污染”。回顾近几年的公文发展现状,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首先要说的是伪造公文的现象。2011年8月23日,新浪财经转载了《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称“有人”竟盗用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伪造了《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即“47号公告”,该公告严重误导了纳税人;2012年10月25日,华夏经纬网发表了题为“台“环保署”批云林县府:假公文误导环保团体”的评论文章,指出云林县府公然出具“捏造数据、篡改事实并推卸责任”的公函,行为恶劣。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文的社会公信力,大大降低了公文服务政府管理的功用,说其污染公文运行环境不足为过。另外,2012年网络语言进入政府公文的现象同样引发了争议。2012年6月7日,新浪网新闻中心公布了福州警方用网络流行的“淘宝体”撰写的一条通缉令:“亲,现在起至12年31日止,您拨打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110,包全身体检、包吃住,还有许多聚划算优惠套餐……您对此满意吗?满意请给全五分评价噢!。”除此之外, “咆哮体”“甄嬛体”也相继进入公文,虽然有公众认为公文中适量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利于改变公文一直以来给人的死板印象,增加政务工作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网络语言的大面积混入,已经开始污染公文原本的运行环境,它不仅会削弱公文的威严性,还可能影响公文原有的行政效用。诸如此类的“污染”还有很多,譬如公文用语不当导致观点变味、模糊语言大量使用影响公文的准确性等,若此类现象继续蔓延,就容易造成公文性质模糊不清、公文效力减弱,甚至导致政府信息传达的阻塞。

(二)公文写作中文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2012年4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明确列出了15个公文种类,并用法规形式对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撰写者在公文写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公文运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文种使用不当的情况。譬如,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几个文种,从不考虑文种的具体适用范围;有的公告、通告、通报不分,运用时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复函、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代替;有的在一篇公文中混用多个文种,如《关于请示领导出席旅游节开幕式的报告》《关于召开第x届党代会的请示报告》等;还有的自创文种,将汇报、建议等列入公文范畴,套用公文格式进行写作,如《关于认真贯彻××副省长批示精神的情况汇报》《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的建议》。这郁是不合理开发运用文种的表现。其实,在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源不合理的开发运用还不止这些,诸如文头不规范、标题成分残缺、主送机关排列混乱等公文格式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越级上报、多头行文、请示一文多事等行文规则方面的混乱现象,都有悖于公文法规的具体规定,均可理解为对法规规定不合理的实践运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公文书写规范的不统

一、公文办文秩序的混乱,从而破坏公文写作与运行环境的“生态和谐”。

(三)公文运行状况发展不平衡。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务工作中信息量的与日俱增,办公自动化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公文载体由纸质转向电子文书成为公文处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公文管理呈现出三种不同进度:一是完全进入了电子公文化办公模式,二是半电子公文化模式,三是纸质公文化模式:这体现了如今公文运行环境下公文模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既不利于我国各地区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公文信息的汇总与管理,也影响了全国上下公文发展大环境的统筹协调。

三、“生态观”在公文领域的践行

现阶段要大力倡导公文发展领域的生态观,即要求文书工作者“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在充分认识公文写作与运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观念更新与实行其事并行,理论传播与实际监管并重,促使公文“生态观”建设全面化、系统化。

(一)树立正确的公文生态观念

推行公文生态观念,即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倡的健康、平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力求营造纯净、有序的公文运行环境,确保公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秉持公文生态理念,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切实原则、有序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切实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切实保证公文的纯真性,用真实的政令、确切的数据支撑公文,用真诚的态度、淳朴的语言撰写公文,严厉杜绝公文语言华而不实、内容千篇1律、数据漏洞百出的现象;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实际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公文写作,避免大量使用批转文件、普发文件传达信息造成信息堵塞;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应时功效,保证公文发布的及时性,以免对政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坚持有序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遵循公文写作与运行的普遍规律,从文种选择到行文方式的运用,都严格遵守已有的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公文工作,防止现代公文工作止步不前。现阶段,推行电子公文与实行无纸化办公是公文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为此,就要在公文载体的节约与环保、公文归档的持续与便捷上谋求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公文领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公文文种的节能减压等,也是今后走公文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公文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机遇现代公文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大文书工作者才能在这个岗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现代公文生态观的推行,同样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积极配合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规定,不将个人情绪带入公文创作之中,不受外界文风影响随意改变公文的写作基调等二其次,在职业道德方面,从业人员要秉持求真务实的观念,不弄虚作假,保证办事流程的公正公平、办事方法的合情合理,不为一己私利做任何有悖职业道德之事。在业务能力方面,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公文运行的大的政治环境,熟悉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使用方式、行文特点及党和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相关规定等。另外,新时期的从业人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精准地概括情况,周到地汇报情况。在工作态度方面,从业人员应戒骄戒躁、严谨细致,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的使用,都要仔细斟酌,确保自己制发的公文“零差错”。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盛行和无纸化办公方式的推行,从业人员在保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更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能力,顺应不断发展的公文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标准化管理

要切实增强公文生态观,就要在确保已有制度有效施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文管理制度,建立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标准,杜绝出现公文“非生态”现象,保障整个公文体系的健康、和谐。

目前,党和国家发布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傥政机关公文格式》等标准法规,虽然有效保证了公文运行大环境的基本稳定,但文种乱用、行文混乱等影响公文运行秩序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法规落实不力及法规自身不合理、不完善,这就凸显了强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乃至各个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的有关规定,增强公文法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更具针对性的公文管理规章;注重对公文撰写者写作能力的培养,明确对公文质量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公文是否合格的鉴别以及对办文程序合法化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优秀公文撰写者进行表彰,组织学习优秀公文的撰写方式,对违规办理公文的人员进行严惩。另外,对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及时修正完善。譬如,现行法规中有些文种之间界限不清,在用途上多有重复; “通知”的用途太广,负担过重,导致某些公文撰写者为减少文种使用错误,频繁使用一种公文;《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公文处理等。为此,有关部门及现代公文研究者,应积极地收集现行条例的各种漏洞,分析原因,并尽可能提出最为完善的行文标准。针对电子公文的特殊性,可制定具体的电子公文处理法规,来保证无纸化办公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公文生态观在当代社会形势下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这种观念的合理运用必将净化现阶段国内公文的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清除公文写作与运行中的不和谐现象,营造绿色、生态的公文环境。另外,公文作为政务管理的工具,它的健康、完善同样会影响整个政治环境,可以说推行公文生态观是党中央整顿文风口号最实际的行动回应。公文领域生态体系的建立必将影响社会其他领域,这种行动的接力,最终出现的必是全社会、各领域的生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但是,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会有一定的曲折与坎坷,一种新兴观念更是如此。用生态观来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生态观”,现阶段虽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要真正融入现代公文研究之中,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磨合。纵使它的发展道路充满荆棘,这种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的研究方法,仍是新时代每一位公文研究者的追求,只有将创新与尝试的理念带人现阶段的公文研究之中,我国现代公文发展才会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第7篇:读后现代课程观有感

读《后现代课程观》心得体会

玉兴镇中心小学校

曾宏英

当前世界正由工业文明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转型, 教育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挣脱出来, 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双重挑战。教育观念变革成为整个教育领域思考的一个重点方向。而我也想结合最近在读的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谈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念中些许对于我国的教育观念变革的启示:

第一,重新解读与建构课程与教学观, 实现两者有机地整合。课程的含义是复杂的, 但是很显然当前人们对其认识存在许多分歧。多尔把课程不再视为固定的跑道, 而是个人转变和发展的通道, 它只强调“ 跑道过程” , 而不把它作为“ 模式” 。我国目前的课程强调统一性、标准型;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服从和机械记忆, 不鼓励批判精神,导致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持久对立, 造成学生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将我们的课程设计成如多尔在书中所述的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的课程,“并且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环境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促成多重用途、解释和观点”。

第二,破除教师绝对权威神话, 建构新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接收者,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居于主体地位。但在多尔的理念中却教师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 正如多尔所说“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 而是得以重新建构, 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向与学生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中, 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 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教师不能仅仅是教材的讲读者, 而且必须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其次,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 还应是课程的研究者与实施者, 实施时要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过程, 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方交流的、发现和发展知识与文化的过程;最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伙伴,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第三,立足时代发展, 开发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启发性的课程内容。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内容整齐划一, 统一成一个标准, 忽视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差异性。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动态性, 让动态性在时间与空间的特性中体现出来。如农村地区的课程内容应有意识的注意加强现代科技基础知识的内容, 而城市地区则应注意体现孩子们与自然接触的内心需要,这样可以补充不用地区教育的短板。

第四,解构传统的教学方式, 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当今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教育已不再限于校园,深入社会, 走进千家万户, 终生教育、继续教育更加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 将我们探索出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可以将我们原来在理论上建构的、可行的, 但实践上受限制的得以实现。后现代主义对智能机器寄予极高的期望,认为 “ 对传递确定的知识而言, 教师并不比存储网络更有能力。” 尽管这些看法似乎有些偏激, 但积极的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从理论上讲,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存储容量、高速运行性、对话性和开放性是与多尔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相一致的, 并为其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如在教育的目的观上启示我们, 培养“ 完人” 的教育主张实际上是忽视多元文化和区域差异的产物, 是忽视个人差异的表现, 是难以在实践上达到的,但这些理念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后现代课程观得到更多更丰富的启示。

推荐第8篇:观《大染坊》 思现代企业管理

观《大染坊》 思现代企业管理

最近,一部名为《大染坊》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热播,笔者一连看了几遍,仍感余音绕梁。该剧最“抓人”的地方当属其波跪云谲的商战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民国期间陈寿亭这样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乱世奇商”的传奇经历,他从一个小染匠一路奋斗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工业巨擎,陈寿亭的雄才大略和商业智慧让人倾倒,这一形象的传奇性体现在传统文化侵淫下的民间智慧方面,他虽然目不视丁,但却胆识过人,“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民间流传的智慧成了他的制胜法宝,面对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他总能游刃有余、出奇制胜,他的一些战略战术,即使在现代商战中也堪称绝招,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善于运用价格战

在日军侵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价格战成为帝国主义催残民族产业的匕首,而对价格战的遏止和反击,则体现出本土商人的商业谋略。其实,无论在过去和现代的任何条件下,发动恶性价格战都有可能对整个产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而身陷高度竞争的商家,则往往缺乏“跳出圈外”看世界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陈寿亭的一些招数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

一、行业领头羊的一举一动,是避免出现价格战中常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风向标 在日本人藤井的指使下,模范染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场批量抛货,企图冲跨本土企业,面对恶意挑衅,作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的企业家,宏巨染厂的掌门人陈寿亭没有进行正面反击,而是在第一时间联合当地的主要印染厂,共同制定“以退为进”的应对策略。一般情况下,价格战一旦打响,只要有跟进者,就可能形成一发而不可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对于行业长远发展来讲不啻是一场灾难。市场领头羊此时必须借助同仇敌忾的势能和累计多年的号召力,将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连横”的对象,建立阶段性的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来犯之“敌”。

启示

二、厂商与核心代理商联手,是打乱竞争对手战略部署的最有效手段 “连横” 只是宏巨染厂的缓兵之计,毕竟低价格产品对市场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模范染厂来者不善,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其四处挖竞争对手的墙角,策动渠道商倒戈。危机时刻,陈寿亭果断采取“合纵”策略,调拨资金支持华东地区核心代理商“吞掉”模范染厂的大批产品,继而向其他地区抛售,这样既减少了宏巨染厂在市场重点覆盖区域的影响,又保证了渠道商的获利空间。

生产商和渠道商之间的“双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相当一部分厂商高层管理者的潜意识里,尚未摆脱“渠道商只是销售工具”的概念。他们认为:渠道商更容易受利益的驱动,是见利忘的主。就是在现代,又有多少厂商扪心自问,是否将渠道商当作平等的合作伙伴?是否在制定策略时充分考虑到了渠道商的利益?倘若这些基本的前提都不存在,指望渠道商“危难时刻献真情”只是一种妄想。

二、经商讲谋略

在商场上,陈寿亭几次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把产品销路打开。这其中不全是他工厂的技术好、产品质量过关等原因。首先,他重视信息的收集,经常去市场了解市场行情,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惜找人去当卧底;其次,善于借势,例如,在“五四运动”时期,他拿出四十匹窄幅布让反日游行的学生做广告,提高了大华染厂的知名度;第三,重视营销,请布料商在大饭店吃饭,住住高级宾馆,在谈生意之前就给足他们面子,取得心理上的优势;给销售商“反利”、给布铺伙计提成的做法在今天的生意场上更是屡见不鲜。

三、重技术

陈寿亭对技术非常重视,早先,在他还是小染坊的时候,就很注意“偷师学艺”,没多久就把师傅的技术学到手,最终把要价过高的师傅赶出了家门。成立大华染厂时,陈寿亭的东家也就是合作伙伴是从德国学纺织的洋学生卢家驹,二人土洋结合,开发出独特的染料配方,使产品的质量高于竞争对手;上印染项目时,他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设备,他也舍得拿出工厂未来五年利润的40%换取技术,并以高薪从上海请来技术员,这在当时民族资本家当中是不可想象的。

四、领导有风格

陈寿亭严格管理工人,认为“慈不带兵”。他严于律己,要求厂里的小汽车是为拉客人用的,不能私用;他关心工人,有一回过年时,染厂工人每人二十块大洋,这在当时许多工厂只管饭,没有工钱的厂家来讲是难能可贵的;他还不顾危险地救过两个抬硫酸的工人,管理过程中,有时骂工人过头时,也会向工人道歉;在竞争激烈,形势不妙的情况下,有人建议他把从上海请来的师傅的工资降下来,或者辞掉,他有从长计议的眼光,停产期间工资仍然照发,保住了师傅,也就保住了东山再起的资本;他总是在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同吃一锅饭,看过该剧的人都知道,至今人们还记得那个光着膀子在车间干活的掌柜;他还下过跪,下跪的对象是上海有名的林氏企业的老爷子,自称是为了赔罪,其结果是得到了林家老爷子的赏识,与陈家由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正是这一跪提升了他的人格的魅力。

五、陈六子的“不识字文化”

卢家老爷子看上了陈六子的为人和本事,决心出资在青岛办染厂,请陈六子任掌柜,儿子陈家驹不服,以为陈六子是一个要饭出身的文盲。卢老爷教训儿子说:“„„不用说周村,就是在张店,一提起陈六子,哪个不翘大拇指?„„不错,这陈六子是不识字,但不是没文化。光知恩图报这一条,二十四孝不过如此”。

这段言论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这陈六子是不识字,但不是没文化。”道出了识字和文化的关系,乍看起来,似乎与理不通,但是,实际上是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一般来讲,大家认同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化的传播、继承有两中方式,口头的和书面的。在古代,主要靠的是第一种方式,因为,那时的文字不普及甚至没有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书面文字的发展和传承,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特别是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以来,表现的尤为突出。但口头的方式并没有被废止,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被废止,永远是文化传播、继承的方式之一。

就是到现代,人们从剧院、电视、电台等媒体所获得的文化知识,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陈六子虽不识字,但每天都有陈家驹及后来的文起给他读报,所以对当时时局和政策都有相当的了解。

由此,我联想到今天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是什么院校毕业、什么学位为首要条件,唯文凭试问的现象比较突出,忽视了实际能力,这样招聘来的人才,有许多是眼高手低,理论一大套,动手能力差。陈六子“不识字,但不是没文化”的事实,也许能给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点启示。

六、陈家驹与陈寿亭之间的关系

在世人的眼光中,陈家驹这位东家是一个浪荡公子。在德国留学几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醉心于穿西装、吃西餐、包二奶,对谈情说爱倒是有一套,不屑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而陈寿亭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一天不干活、一天不操心就活不成的主。在我看来,这是恰恰一个懂事长和总经理的最佳搭档。陈家驹具有战略思维,认识问题,观察问题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对模范染厂的经典一役,就凝聚了陈家驹高超的智慧;另外,德国留学生的身份是也很好的名片,以至于倾倒了风情万种的贾小姐;是他给具有管理奇才的陈寿亭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如果没有这个舞台,陈寿亭再有本事,最终也只是周村一个小染匠。他二人的精诚合作,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现代企业中,可以讲,有许多企业的懂事长和总经理弄不到一块,懂事长总是操总经理的心,总经理总是干懂事长的活,互不信任,相互提防的事例时有发生,有的企业招聘了总经理以后,不能给总经理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对总经理不放心,时时处处受制于企业的各种额外制约;有的企业在企业创业时候真心使用总经理,等到企业作到一定的规模、有一定影响的时候,便一脚“踢”跑了功臣,相信《大染坊》中陈家驹和陈寿亭的关系会给我们一点启迪。

推荐第9篇: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第二章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李志岐、许家成

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特别委员会通过被称为本世纪联合国最大工程之一的《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是该国际公约的最先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2000年3月,残疾人国际、融合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和来自各大洲、各国家的残疾人代表,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等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为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制定世纪战略”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终于诞生了,它将揭开世界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2008年9月,第13届残奥会将在北京召开,将吸引近万名来自海内外的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参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不仅关注那十余天的比赛期 1 间的组织工作和赛事进展,而是从残奥会的申办、筹办和赛后,全面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市民对残奥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关注北京和中国能够通过举办这次赛会,留下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否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人民和志愿者,如何看待残疾人,残疾人权利是否得到落实。

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必将为推动《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落实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残奥会志愿者,肩负这一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一节

残疾人观发展简述

“残疾人观”是指人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如何认识和对待残疾人与残疾人的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国际社会残疾人观的演变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残疾人观。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的人类,沿袭生物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残疾个体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在欧洲奴隶社会,残疾人被视为“魔鬼的化身”,从肉体上被消灭,生存权遭到剥夺。之后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残疾人备受愚弄和歧视。

自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了反对剥夺人权的封建僧侣制度,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残疾人的人权才开始得到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 2 重视。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此相应,看待残疾和残疾人的理论模式,也从原来的“医疗模式”理论转向“社会模式”理论。

医疗模式理论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群体。依据这种模式,社会活动被分为“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创造的;残疾人是“非正常人”,是社会的包袱和麻烦,只能消耗而不能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社会的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设施、服务都是为“正常人”而设计的,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这些领域当中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予其特殊的服务、帮助、救济和施舍。

社会模式理论将残疾定义为:社会对于有缺陷人群施加的障碍和限制,包括偏见、排斥、缺乏计划性、缺乏足够的通道和防护措施。这种社会模式理论认为,“行动的限制不是因为身体缺陷,而是社会组织的结果。”残疾的原因是社会未能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及未能提供残障人士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社会模式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

营造无障碍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

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被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应当赋予残疾人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3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残疾人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恐惧、灭绝  歧视、隔离  融合、共存,由只关注社会的主流群体  关注社会的全部群体这样一个演变轨迹。

二、我国残疾人观的演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仁爱”,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

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仍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尽管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善举,但这并非是社会的主流。

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残疾人事业乘势而起,迅速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在新的更高层面上被重新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三、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 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这些政治上的优势,为解决残疾人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财力增强,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施展能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益改善。所有这些,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进行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各项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提供了依据;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已经制定、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五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表彰残疾人自强模范,开展残疾人自强活动;进行宣传和公众教育,倡导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风尚;开展残疾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施这些重大措施,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数百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就业率由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由6%提高到77.2%以上;1300万贫困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解决了温饱;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趋丰富、活跃;残疾预防得到加强,减少了残疾的发生;残疾人事业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系统发展的道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做法和成就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先后授予我国“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等十余个奖项。

(三)社会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这一美德传承至今。到了当代,扶残助残的美德被赋予新的意义,注入新的内涵,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残疾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他们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历经种种痛苦和磨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维护自己生存的权利,并创造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业绩。“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惨遭不幸,发愤著述《史记》,千古流传。在当代,以吴运铎、张海迪、丁晓兵等为代表的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热爱祖国的情怀、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残疾人的优秀代表人物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全社会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四)国际社会关于残疾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我国响应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批准《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积极参加“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年)行动,倡导并促成“亚太残疾人十年”(1993—2002年)行动,参与制定《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所包含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提高了我们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随着《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制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而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将为推动各国履行这一国际公约提供重要 6 的实践机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包括五个基本观点。

一、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是指生理、心理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受损的人,例如失明、失聪、活动能力受限以及智力发展缺陷等,其中包括在生命某一阶段受伤、患病等导致的行动受限等。按联合国现行标准,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共有6亿5千万人。按照现行的残疾分类标准,我国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829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遗传、疾病、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残疾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在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不可逾越的界限。健全人由于某种原因致残,就会成为残疾人;而残疾人通过康复脱残,也可能成为健全人。

另外,残疾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残疾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在一国较为宽泛的残疾标准下的一些轻度残疾人或某些类别的残疾人,在另一 7 国比较严格的残疾标准下就会被视为健全人。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残疾现象的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残疾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预防残疾的发生,控制残疾的发展,使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得到进步。社会的进步,是以广大残疾人在事实上承担了残疾所造成的后果为前提的。因此,残疾人的残疾,客观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一种代价。残疾现象促使人类对自身作出更深入的思考,丰富了对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应当善待残疾人。

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范畴,可以说,人类有多少种生产活动就有多少种能力。判断残疾人的能力,应着眼于他能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干什么,这是认识残疾人能力所应持有的态度。虽然残疾使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是通过发挥其他的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从而使残疾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由于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可以肯定地说,残疾人总体上是有能力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和创造力,一些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超乎常人的能力。只要对他们施以适合其特性的教育,并为其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他们就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施展才能、创造财富,最终的受益者不仅是他们自己,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成员。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千百万的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他们中的佼佼者,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特别杰出的贡献。

二、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 8 位,正常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界障碍,给予特别扶助。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残疾人,是对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在认识残疾人问题的视角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原来只从残疾本身找原因,转向更多地着眼于从社会方面找原因。造成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这是因为,任何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补偿条件,社会补偿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残疾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如果不提供相应的社会补偿条件,障碍就会随之产生,残疾人就无法与其他人在同等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本应享有的均等机会就会丧失或受到影响,权力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就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譬如台阶对于依靠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无字幕影视节目对于聋人、常规印刷文字对于盲人等,都是显而易见的障碍。显然,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外界障碍。因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特别扶助,减轻和消除外界障碍的影响,使残疾人能够无障碍地享受社会服务、使用公共设施、接受教育,从事生产劳动、参加文体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等,以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三、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对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给予帮助,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产生缺陷的条件进行弥补以及对致残后的种种后果进行处理的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关心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补偿。我国《残疾 9 人保障法》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减轻和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辖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残疾人服务。

四、共产党人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他们不受侵害。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给予特殊的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反对以肤色的不同、民族的大小强弱和性别的差异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种族解放、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也反对以人体功能是否有缺陷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残疾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不但必须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所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它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对健全人而言,是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友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的 10 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着社会解放的意义。残疾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是人类从残疾人的解放中获得新的解放。可以说,残疾人的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之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的兴起,为残疾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依照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作为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医疗康复权利、文化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以及获得特别扶助的权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并不等于这些权利就能在现实社会中自然而然得到实现。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残疾的歧视和偏见,侮辱残疾人、侵害其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在实现基本权利方面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行政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给予保障。这些年来,我国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社会扶助、无障碍环境、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等,这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有力手段。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是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残疾人问题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残疾人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五、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履行应尽义务。

社会的发展、社会帮助的增多和社会补偿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效也要取决于自身的奋斗。社会的帮助和补偿,只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残疾人这个主体自身的奋斗,平等参与社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残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残疾人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有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练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上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公民,残疾人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节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体现

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残疾人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吗?参加体 育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不是有些残酷?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有什么意义?

残疾人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从生理因素或精神因素看,只要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条件,大多数残疾人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的。众多的残疾人不但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且有

12 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还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关于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意义,北京奥祖委执行主席、中国残联主席、“联合国人权奖”获得者邓朴方说过:“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

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积极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康复。这是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初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伤残士兵康复中心活动小组,因战争而致残的人们,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获得康复,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很快,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康复作用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于是,残疾人体育运动逐步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体育手段对残疾人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各器官、生理系

13 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补偿因为残疾所带给他们的不便,使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逐步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对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残疾人在参加体育活动和进行各项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可以给健全人以极大的激励作用。许多观众在观看残疾人体育比赛后激动地说,健全人比赛的紧张、激烈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而残疾人体育比赛则震撼了我们心灵的内核。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方面说明残疾人体育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残疾人运动员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国际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中国8300多万残疾人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形象。正如残奥金牌获得者们所说:健全人为祖国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代表中国;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夺得金牌之后,照样升国旗、奏国歌,我们残疾人也代表中国。这也反映了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举办一届与奥运会同样精彩的残奥会的心声。

第四节

以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指导志愿者的工作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新世纪社会

14 的文明进步,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8年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是推进全社会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千载良机;也是促进人类和平事业,构建和谐国际社会的一次重大活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一次重要贡献。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残奥会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集中体现。一批具有自强精神的残疾人将在残奥会期间展示自己作为强者的风采,志愿者将是成功举办这次残奥会的重要力量。残疾人运动员和志愿者之间的合作、互动,将成为彰显“人文奥运”精神,建立和谐社会的典范。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数万名志愿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把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渗透到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接受志愿服务的人的心中。在运动员日常起居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活动,在运动员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在运动员观光旅游的每一个景点和场所,志愿者都将为运动员营造一个“平等、参与、共享”的环境和气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推荐第10篇: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

观后感

心理学是什么?我读了《现代心理学》后才明白心理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与脑,情绪,压力与健康等等,而我认为一个人的心理能影响一个人行为,性格,处事方法等等,所有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身体的健康,跟需要心理的健全。

大部分的现代人身体都属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是其实我们的心理是否也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呢?随着现代的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经济加速发展,然而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要随这飞速的步伐与时俱进。但是年轻人为了适应这社会的形势过程中往往产生不少的心理上的问题,如在当今的社会的情况下,竞争大,挑战大,难免出现一些心理的问题,现在有不少的学生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而不科学地埋头苦干,甚至利用休息的时间去读书,却由于心理的压力往往导致考试的成绩底下,继而,引发情绪消极,产生严重心理不平衡,甚至走向极端,当然这不仅仅指学生,社会中各个层次的人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有不少的高校的学生有自杀倾向,而且这种倾向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学生时代是充满幻想,激情和美好的,而自杀中80%却是来自于青少年!这很难让人理解!而我作为一个学生来讲,却能更好的去阐述这个问题,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肓的政策下,很多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然而过分严厉的管教,又过分的要求孩子,(如家长为了孩子比别人聪明,占用孩子的假期时间而参加补习班,没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为了使自的家长滿意而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而一旦做的不好,则产生不少心理压力、心里不平衡等等不良心理因素。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现实中往往很多人对此却是抱不屑的态度,他们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总认为是有不良行为或者是有见不得光的事,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件耻辱的事情;觉得心理不健康就不是正常人!殊不知,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存在这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很好的去梳理这种心理,导致久堵缺梳,容易让人走上极端。鲁迅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如果

这些人把内心的压抑用一个合适,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那么或许再次打开报纸的时候就不会让我们为某件事而感到惋惜了。

我现在的观点,是看了《现代心理学》之后的切身感受,我前面有提到心理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等等,其实还有一些生理也是可以被心理所牵动的,比如我们常有的失眠也可能是心理上引起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身体情况,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状况。

上面讲到压力与健康方面的心理只不过是心理学一小部分,其实还包括认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总之我认为心理是一个人枢纽,能正确的梳理它,你将会拥有年轻心态,顺利的工作,美满的爱情生活。

第11篇: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中国残联理事长王新宪

在为《自强之歌》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世界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着眼于我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历史地、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他指出:“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生产力解放的问题,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容忽视”;“对残疾人这个社会脆弱群体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其不受侵害。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还应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如何认识与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残疾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这些政治上的优势,为解决残疾人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施展能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益改善。所有这些,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开掘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践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源泉。残疾人通过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增强了平等参与意识,也使社会认识到了残疾人的能力;社会通过对残疾现象的研究和残疾预防,对残疾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外界障碍是残疾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认识到社会补偿、扶助的重要性和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在这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概括了残疾人事业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形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基本内容。

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到了当代,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被赋予新的意义,注入新的内涵,成为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残疾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他们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历经种种痛苦和磨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维护自己的生存,并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体现出了极其宝贵的自强不息精神。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得到广泛宣传和弘扬,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并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国际社会关于残疾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住机遇,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所包含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提高了我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内涵

江泽民同志关于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内涵。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遗传、疾病、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残疾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

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残疾人的残疾,客观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一种代价。

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政治经济根源,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障。依照我国宪法,残疾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保障法又对残疾人权利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其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残疾人作为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医疗康复权利、文化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以及获得特别扶助的权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应看到,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并不等于这些权利就能在事实上自然而然地实现。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侮辱残疾人、侵害其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在实现基本权利方面,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行政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范畴,可以说人类有多少种活动就有多少种能力。判断残疾人的能力,应着眼于他能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干什么,这是认识残疾人能力所应有的态度。虽然残疾使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通过发挥其他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仍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除了极个别者外,几乎所有残疾人都具有生活能力、劳动能力、接受教育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由于残疾的磨炼,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外界障碍的存在,使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社会应尽的责任。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产生缺陷的条件进行弥补以及对致残后的种种后果进行处理的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关心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补偿。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减轻和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残疾人服务。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有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炼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公民,残疾人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残疾人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与其相协调。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残疾人事业,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既缩小差距又不超越现实;要贯彻“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方针,既立足当前,优先解决残疾人迫切需要而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又着眼长远,抓好关系残疾人根本利益和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作;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激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与自强精神,充分重视和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残疾人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致康复国际第十一届亚太区大会的贺辞中指出:“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反对以肤色的不同、民族的大小强弱和性别的差异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种族解放、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也反对以人体功能是否有缺陷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残疾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不仅必须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对健全人而言,是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友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的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着社会解放的意义。可以说,残疾人的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的共产党人,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为实现残疾人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新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强盛复兴的世纪。新世纪社会的文明进步,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不断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我们相信,在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这颗人类思想的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12篇: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意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的精神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思想、知识、文化、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物质的认识几乎等于物资。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物质概念的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就逐渐清晰。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精神的本原不在于自身,而是来自物质,物质对于精神和思想具有本原和决定意义。同样,人们也从对生活实践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中,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的根据和本原。在长时期内,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一直难分伯仲,与此相适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一直平行发展,谁也不能最终战胜谁。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 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既千差万别又有共同本质、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知的,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可认知的事物。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要依靠强大的经济背景,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表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

一、求真理与求价值相统一的基本精神,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人类认识世界后利用和改造世界的表现。我们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同时必须依照自然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观规律。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就是我们认识资源,利用资源的表现;发射人造卫星为人类提供科学研究交通、通讯、气象预测等便利就是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后,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改变世界的表现。人们不能用想象出来的不存在的物质的燃料来取暖,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类所有的实践都依赖着物质世界,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

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3[-2],263[-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10.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3篇: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

第14篇:教师观课体会

《酸的和甜的》观课体会 李家湾小学 刘龙

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小组合作读,小组展示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叶澜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堂好课,应当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今天这堂课,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孩子们都活了,整个课堂洋溢着一种很热烈的氛围。孩子们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充满着一种激情。所以我感觉到,我在这样的课堂当中感受到快乐。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 1,因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他的思维,他的表达都是各有各的特点。特别是,有些问题提出去后,孩子们应该要这样答,可是他偏偏就不这样答,这时候怎么办我想,这时候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引导。在这种等待当中,慢慢的引导孩子,使得在这堂课当中体现一种生成性,使孩子,由原来的说得不好到说得好,由原来的理解得不深到后来的理解得到位,那么我想,课堂上就是要体现这样的一种生成性。

2,感觉到在课堂上,有一些地方,该放手的,让孩子大胆的来提问,大胆的来辩论,像这样的一些地方,自己感觉好象还放的不是很开,老是有一种,希望能够把孩子抓住,或者说课堂的结果能给抓住。希望这个课能够上得比较完美,然后也不拖堂,时间到了,这个课就上完了,还是多多少少有受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该尽量的避免这样的一种约束,让自己的课堂更开放,更充满人文化的生命活力。

对一堂课来说,我们可以追求他成功。所谓的成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生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不能追求完美。因为完美,实际上他是不可预期的。

2.《酸的和甜的》观课体会

首先,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了对生字的学习,并且通过教师的识字大转盘完成了生字部分的拓展延伸训练。老师对于生字部分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基本所有的同学都能达到对生字的熟练认读。同时,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也完成对本课迫不及待、硬说、一串串等重点词语的理解。

其次,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抓住重点词语,加动作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子。从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学生在“大口大口地”、“迫不及待”等重点语句的朗读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再次,从课堂反映的情况来看,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非常轻易地得出了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大部分同学整节课表现出兴趣盎然的学习热情以及认真的态度,效率较高。 在朗读体会上,学生基本都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在对语句表达效果不同的抽测中,有百分之10左右的同学,不能较好地体会语言的准确表达,重点词语的理解上,有部分同学不到位。个别同学不能理解课文的主要意义。

3.《酸的和甜的》这一课,课 堂生动、有感染力,使我受益匪浅。

一、教师的个人魅力

以前也听过很多公开课, 授课的教师各有各的特色, 而于小妮老 师和蔼可亲的面容、委婉动听的声音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都让我印 象很深刻。她在上课前是这样为孩子解释“聪”这个字的:聪明的孩 子在学习的时候,会用(耳朵旁)耳朵认真的听,用(两点)眼睛仔 细的看,用(口)嘴巴大胆的讲,用(心底)心想。孩子们都想让老 师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自然也就照着这样做了。我想,教师有 时严肃的表情和严厉的要求,还不如这样一个聪明的解释有效果。

二、回忆教学过程

于老师从家乡美食(岐山臊子面)的特色酸、辣、香入手,问学 生喜欢吃什么,又联系所讲课文,是与食物及其味道有关系,导课自 然,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课堂的字词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整个字词教学也都贯 穿于朗读之中。通过学生边读边标记、把词语卡片送到小动物旁边、齐读、开火车读、给字找伙伴、在句子中着重读等多种方式学习字词, 由浅入深,越读越牢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教师还别出心裁,让学生 写完后用符号对自己写的字进行自评, 效果很不错。 想到自己平时的 生字教学,真是单一枯燥、没有创新。

第一课时的小结,于老师打破常规,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然后将 学生回答的话编成了一首儿歌,引人入胜,更加深了记忆。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课程目标的实现对象是学生。这种主体性是学生感官的充分调动、自我质疑和体验;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论辩、相互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参与,更是自我思维的发现、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思维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共同成长,学生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正是“活水”的源泉。这表现在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等四个方面。

在认真观摩了老师的《酸的和甜的》一课后,有感触,更有感动。老师围绕“在阅读中识字”组织教学,努力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创设情境、引导阅读到大转盘识字、生生讨论和质疑,丰富多彩而又有条不紊。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质疑和用心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酸的和甜的》观课体会

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很饱满,在一个个高潮中,学生越学越带劲,争相发言,积极参与,读读、议议、演演、练练,下课了,余兴未尽。

一、生活的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课堂教学又何曾不是生活!然而,很多时候,课堂被我们异化了,课堂没有了生活的情趣,生硬灌输,死气沉沉。以致孩子不喜欢语文,害怕学语文。在我们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问卷调查中,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体育、音乐、美术„„最后才是语文。我们把自己的母语教得连孩子都不感兴趣了,甚至都害怕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你看老师,非常自然亲切地带领孩子进入了一个生活的情景:“今天这么多人来听课,咱们得注意什么呀?”“徐阳妈妈,听见徐阳发言了吗?”一下子把老师、学生和家长拉到了一起,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搭起了和谐交流的平台。“谁能告诉我糖是什么味的?”老师与孩子一起研究起生活问题,从从容容走进了课文。识字教学历来比较枯燥,但陈老师却给枯燥的字赋予了情感色彩,形成了富有情趣的语境。在第二课时,老师把生字制作成卡片,卡片背后隐藏着与之组成的词,几个卡片连起来就是一句话。例如,在教授“串”字时,老师是这样进行的:卡片正面展示“串”字,反过来的词语是“一串”,句子是“一串葡萄”。然后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情发挥对“一串”的理解和联想,有的孩子说“一串糖葫芦”,有的说“一串钥匙”,有的说“一串辣椒”„„一个孩子说“一串人”,“能说一串人吗?”老师马上让孩子展开讨论,大家争论得脸红面赤。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串”的基本用法。

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说教的舞台,这是老师的过人之处,也是值得每个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生成的课堂

课堂当然是预设的,我们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备课、备孩子本身就是一种预设;但预设的不尽是现实生活,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课堂是一种生活,充满了各种变数。因此,在我们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如果对预设的东西亦步亦趋,就会陷入僵化的泥潭。在解决生字过程中,有个孩子突然说出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在二年级上学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一般情况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点,我们会轻轻带过,最多表扬孩子一句:“看,这个小朋友还知道‘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不简单!”或者搪塞一番:“这个成语我们下了课再研究好吗?”其实这个问题到底还是没有解决。老师没有这样,而是暂时停下了识字教学,与孩子一起研究和探讨起“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深刻含义。表面看来这是节外生枝,但它实际上使陈老师的课堂顿时变得丰满起来,生动起来。这样的课堂不是为老师的教学预设而存在的,而是为孩子的学习、为孩子的需要而存在的。

三、人文的课堂

在语文教育中传递一种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怎样传递?许多老师感到茫然无措。让我们来看看老师的教学。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孩子“请教”:以后我要是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怎么办?孩子们争着告诉老师:要尝试!这种细节教育已经超越了学科,它着眼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锻造!类似的细节还有:当大家知道狐狸在骗人时,纷纷要打死它。其实这不过是孩子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老师并没放过这个细节,而是用幽默的语言对孩子们进行了提示。这同样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在两节课的休息期间,有一个小细节尤其让人难忘:面对着叽叽喳喳嚷成一片的孩子,老师亲切地说:“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看到忙活了一节课的孩子静静地“睡”在那儿,是不是会让每一个家长怦然心动?这不就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吗?

6.《咏柳》这堂课,教师导入干脆利落,由柳树引入春天,让学生由春天联想到草,复习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孩子学习起来轻松自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7.卢老师在整堂课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在听和说这两方面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创新的能力,给予学生自由想象和独立思考的最大空间。

8.创造性阅读,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深化,使他们在愉快的积极的思维中,更加喜欢阅读。

9.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青海王莹老师执教的《酸的和甜的》一课正是基于这一教学思想,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突现了学生这一主体,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10.李老师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李老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第15篇:观最美教师有感

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

为了让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陈俊德从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一直坚守到年近花甲、双鬓斑白。武秀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研发了“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形成了“三合一”教学模式。窦东立用优异的教改成果哺育自己学生的同时,还关注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孩子......观看了最美教师颁奖晚会,我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所打动,同时也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也是教育战线的一员。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她们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们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因此我暗暗下定决心:学最美教师,做最美教师。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

身为教师的我,对照最美教师老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首先我要学习她(他)们能够耐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不放弃,不嫌弃,从而想方设法去转化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惰性;还要学习她对工作的那份进取心,像她那样真正的付出努力,把工作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业来做,不断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努力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去完善自我,从而超越自我;更要学习她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虚心改正,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有爱、热情的教师,真正能够担当起为师的责任。

学习“最美教师”还要学习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最美教师”的平凡而伟大的举动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最美教师”的事迹不在于偶然,是无处不在的责任心所致。她们使我对“爱与责任”有了更一步的认识。爱事业如爱生命,她们的事迹鼓舞着大家,我们要像她们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们要以她们为榜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面对的学生特殊,这就更需要我们拿出一颗“慈母之心”,循循善诱,对学生要耐心细致的去做,去为这些学生服务。就是要学习他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这个响亮的名字为全体老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总之,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孩子!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我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工作,学最美教师,做最美教师。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

第16篇:观最美乡村教师

观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2006年,肖山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五指山深处的海南琼中,肖山老师放弃足球俱乐部三万元的月薪,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建立起海南省第一支业余女子足球队。在这里,他的薪水,一个月只有1500.过去的六年,他带着大山里的姑娘,从零开始,一边练球,一边开荒种菜、捡破烂筹集资金,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障碍与阻扰,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一度夺取了全国比赛的季军。

他因为坚持梦想,放弃高薪,走进大山,点燃山里孩子们的梦想。他用超乎寻常的付出,教会孩子们成长,让她们真正懂得,用奋斗来改变命运。6年里,肖山老师改变了很多姑娘的命运,他把一些原本初中就辍学的姑娘送进大学、国家队,享受到足球与团队给她们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让姑娘们真正懂得用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又有一些我们很多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在六年前他刚到琼山中学的时候。那里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足球,而且他们都已经错过了足球的最佳训练期。一部分孩子由于家里贫困根本就没有上学,都在家干活。肖山老师是一位专业的足球教练,从这些每天在山间穿梭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她们的潜力。从此,每天早上五点都能在琼中中学的操场上看到肖山老师训练学生的身影,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也正是一滴一滴的成就了现在的她们。最后他们都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在颁奖台上,在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颁奖后孩子们一拥而上将萧山老师围成一团,都掉下泪水,场下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看到萧山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肖老师这些年如一日的对孩子们的教导对孩子们会产生深远影响。我也从肖老师身上看到了那份坚持和执着,那种对孩子孜孜不倦的教诲和在生活上对孩子们的帮助。在他教学的6年中他一直在付出,但是没有渴求回报,不仅自己投入其中而且还得到妻子的全力支持。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们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我国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可信赖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所以我们教师的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刚踏进教育领域的大门不久,面对着门外形形色色的诱惑,许多人容易迷失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如何取舍。对工作开始散漫,对孩子开始厌烦,渐渐地失去了教师的责任感,忘却了人民教师肩头的重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经常抱怨周围的种种,但是今天当我们认真地听完优秀教师们的总结后,深感惭愧!这才明白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责任。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上的一员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扎实工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习肖山老师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17篇:热血教师观后感观

“热血教师”观后感

看了美国电影《热血教师》,心潮澎湃。我深深地被影片主人公克拉克老师的精神所感动。他能够把一个差得转换了五次老师的班教成比优等生班考试成绩还要好的班级!他对学生的爱,他的奉献精神和乐观的性格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看看原来那一群可恶学生干的坏事儿吧:泰肖安喜欢把教室画得一塌糊涂;阿丽塔总是在上课时嚼口香糖;莎美卡爱教训老师……。因为这帮学生的确太难教了。可是克拉克却没有放弃。第一天,学生们自由散漫,想干啥,就干啥。克拉克为了这个,定了班规:第一:大家得时刻记住,我们是一个家庭!第二:互相得彼此尊重。第三:出入都必须排队……。克拉克老师的成功在于他的理念“敢于做梦 勇于冒险”,在教育教学中,他都秉承这样一种观点,时时、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在他的学生身上,他也贯彻这种理念,有了这种理念,这种思想,他的心中就会有一份自信,一份不服输的动力。如果教育能激起孩子心中的那份动力,教育就一定会成功!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他会时时、处处去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发现孩子的优势,不断地鼓励他们,坚持不懈,“敢于做梦 勇于冒险”,就一定会成功! 从克拉克身上我看到,身为教师自身要拥有优秀的素质和高贵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爱心、耐心、尊敬、信任,且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这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也在反思我的教学中该向克拉克先生学习什么。今后,我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家人。不离不弃,共同进步。

第18篇:观最美教师有感

观“2015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有感

今天晚上收看了河南都市频道,为庆祝第31个教师节而首次举办的“2015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真挚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对于我们所有教师无疑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一张张及其普通的面孔,一颗颗善良而质朴的内心,一件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书写了一个教师真正的灵魂。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可能很多事很容易就办的到,他们却日复一日重复不断的做着,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念: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上学,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圆一个上学梦。

“恩慈姐姐”颜志伟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多年来,对于各单位历次提出的特定学生心理咨询或大型心理辅导讲座的邀请,她都乐于义务提供援助,有求必应,挤出时间认真完成。由于求助学生多,时间紧,她就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接待咨询者,把一批又一批的求助者从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中引领出来,使他们逐渐走出心理阴影,找回自信,打开心灵迎着生命的阳光微笑。身为国家优秀教师、“河南省001号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在历次重大灾害发生时,都能看见冲锋在红十字工作第一线的颜志伟教授,并且每次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少年来,仅在历次爱心援助活动中,她的慈善义举涉及各类款项已达352860元。她的日常生活消费很简单,但却情系大别山区的孩子们,多年来,她已资助136位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虽然她年近花甲,却青春洋溢,处处传递着正能量。我希望这种正能量在教师队伍中能不断传递,因为这是美的传递,这是爱的传递。

韩保学是来自我们安阳市安阳县都里镇东岭西村教学点的一位教师,韩保学不但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孩子们的慈父和知音。学生韩志国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有病,韩保学就承担了他的学费和文具费用,韩志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小山村走出的3名研究生之一。学生王龙威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韩保学就把他领到自己家吃住„„2009年,积劳成疾的韩保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他一直没有外出就医,只是暑假里去小诊所通过按摩进行治疗。2010年以后,他的病情加重,直到不能行走,才勉强到市里的医院住院治疗。为减少住院时间,他没有接受医生要他做手术的建议,坚持保守治疗。亲戚朋友都劝他去医院做手术,他却说,我明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有的是时间做手术。

每有慕名而来的记者要采访他,他也是憨厚地说,我是一个山里教师,就该在这里干好自己的工作,有啥好炫耀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里汉子,一位执着于梦想的山乡教师,在莽莽大山深处,用40年的坚守铸造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韩老师四十年坚守贫困山区、创新复式教学方法,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自己却从挺拔的小韩老师坚守成了腰背弯曲、一腿残疾的山里老韩。韩老师朴素的信念,知苦而行、知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学习。

最美教师,你们用一个个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要用一颗有爱的心真真实实的走下去,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平实实,无悔自己爱教育的心。

第19篇:魏书生的教师观

魏书生的教师观

一、把教师这份平凡的工作看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其实小看自己就是在自己作践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不会有任何改变,能改变只是自己的心境,当自己把自己看得无所谓的时候,内心只能时刻处在煎熬之中,外在的表现就是缺少底气、自信,多了的是牢骚、应付)教师的劳动至少有三重收获,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要眼睛向内,多提高自己,少埋怨环境。边教学边研究。

二、老师要紧的是和学生设计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厌学一是“性格矛盾性”,即学生在家里娇弱的性格与在外面成人化性格形成了冲突,导致了部分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逃避情绪。二是教材偏难,教师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

不符合学生实际,就不要让他去学,而要学适合他、他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很实在。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三、凡是学生能作的事,老师不做

有了这种观念,才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长主人翁的责任感。”

这和我们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相同的。

四、

魏书生的教师观

一、把教师这份平凡的工作看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其实小看自己就是在自己作践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不会有任何改变,能改变只是自己的心境,当自己把自己看得无所谓的时候,内心只能时刻处在煎熬之中,外在的表现就是缺少底气、自信,多了的是牢骚、应付)教师的劳动至少有三重收获,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要眼睛向内,多提高自己,少埋怨环境。边教学边研究。

二、老师要紧的是和学生设计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厌学一是“性格矛盾性”,即学生在家里娇弱的性格与在外面成人化性格形成了冲突,导致了部分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逃避情绪。二是教材偏难,教师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

不符合学生实际,就不要让他去学,而要学适合他、他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很实在。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三、凡是学生能作的事,老师不做

有了这种观念,才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长主人翁的责任感。”

这和我们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相同的。

四、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

只有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助的,教师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正是因为坚信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他才培养了那么多助手,他才能面对各种繁忙的事务,轻松、有条理地应付自如。

五、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去发现、扶植积极的一面,教书必须育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魏书生的职业生涯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第二位的是育人,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位才是教书。(细细思量我们的工作,我们确把教书放在了首位,当然这有客观原因,有教师评价的不全面性,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强化了前两位,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

只有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助的,教师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正是因为坚信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他才培养了那么多助手,他才能面对各种繁忙的事务,轻松、有条理地应付自如。

五、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去发现、扶植积极的一面,教书必须育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魏书生的职业生涯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第二位的是育人,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位才是教书。(细细思量我们的工作,我们确把教书放在了首位,当然这有客观原因,有教师评价的不全面性,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强化了前两位,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

一、把教师这份平凡的工作看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其实小看自己就是在自己作践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不会有任何改变,能改变只是自己的心境,当自己把自己看得无所谓的时候,内心只能时刻处在煎熬之中,外在的表现就是缺少底气、自信,多了的是牢骚、应付)教师的劳动至少有三重收获,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要眼睛向内,多提高自己,少埋怨环境。边教学边研究。

二、老师要紧的是和学生设计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厌学一是“性格矛盾性”,即学生在家里娇弱的性格与在外面成人化性格形成了冲突,导致了部分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逃避情绪。二是教材偏难,教师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

不符合学生实际,就不要让他去学,而要学适合他、他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很实在。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三、凡是学生能作的事,老师不做

有了这种观念,才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长主人翁的责任感。”

这和我们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相同的。

四、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

只有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助的,教师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正是因为坚信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他才培养了那么多助手,他才能面对各种繁忙的事务,轻松、有条理地应付自如。

五、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去发现、扶植积极的一面,教书必须育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魏书生的职业生涯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第二位的是育人,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位才是教书。(细细思量我们的工作,我们确把教书放在了首位,当然这有客观原因,有教师评价的不全面性,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强化了前两位,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

第20篇:我的教师观

我的教师观

看了许多教育著作,从中国的《论语》、《学记》、《陶行知教育文集》到国外的《理想国》、《爱弥儿》、《民本主义与教育》;从外国的自然法则、班级授课制、白板说到中国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再到周弘、李镇西、朱永新等人的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民主教育、书香世界新教育等等;从关注王策三和钟启泉关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争论到南京的“高考之痛”的反思,等等等等,这些内容中既有启发部分也有疑惑部分,情不自禁也想一吐为快。

先说说我的教师观吧:教师是什么?

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该是什么?人们用“春蚕”、“红烛”、“园丁”等来赞美教师,这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它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教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但它很片面,因为它说明了社会看重的还是教师劳动的外在社会价值,还是把教师劳动的性质看作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并未涉及到教师职业劳动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并未涉及到教师能否在日常的职业工作中感受到对自己的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对自己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

其实,教师就是一种专业性社会职业,是从教之人与受教之人一同成长同时又是从教之人赖以谋生的一种职业而已。与其它社会职业一样,它也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但它加工培养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工具而已。至于说到教师要扮演“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要“有亲和力、渊博知识、责任心、事业心、教育事业的热爱、专业素养、幽默机智”等等要求,这实际上都是教师本身职业的固有组成部分。试问一下,其它各行各业没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没有自己的内在素质?没有自己职业本身的要义?这样一想,我们就觉得有许多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比如说家长、社会就完全没有必要把各自的责任人为地强加到老师头上。家长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家庭教育工作做好?社会为什么不加强好教育立法、司法,加强好对教育的投资、教育的管理?教师为什么要这么热衷于弊端很多的高分率?学校为什么要强求一个模式来加以管理?„„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的话,家长还有必要去宴请老师?南京教育局还有必要再搞那个什么吃力不讨好的电脑派位?老师还有必要从“睁眼忙到闭眼”?教师还会有那么多英年早逝的例子?

所以说,简而言之,教师只不过是一种专门教人育人的社会职业而已,是许许多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

现代教师观范文
《现代教师观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