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农村中学简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12:00:2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简介

Xxx中学学校简介

我校位于xxxxxx,xxxxxx中心位置,坐落xxx,面对xxxxx。占地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xxxx人,学生xxx人,校园环境优美,桂樟林立。花香四溢,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之所。

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全体教师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提质创优,办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创办省合格学校。

新建了一栋三层食堂学生宿舍综合楼。学生食堂宽敞明亮,一次可容200余人同时进餐,学生宿舍共十九套,新添200余套学生住宿设备,能容纳近200人住宿。重修了学生仪器室、实验室,且仪器、实验的设备均为高级装备,还新添近万册供师生阅读和参教的各类书籍。目前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各功能室一应俱全。且正发挥着各功能室的作用。

学校领导不仅重抓学校硬件建设,而且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取得可喜成绩,上学年初中毕业会考,综合成绩排名xxxxxxx,一次性合格率100%,升学率xxx%;全市抽考获全市xxxx。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校师生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居家思变,再创辉煌!

xxxxxx学

xx年xx月xx日

推荐第2篇:农村中学

农村中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山东杜朗口、江苏洋思初中“课堂革命”简介

向仕斌

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

•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 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

《农村教改新星的打造人》 《农村教育改革的拓荒者》

校长崔其升

杜郎口中学以其令人惊讶和感佩的教改奇迹成为齐鲁教育星空中一颗新崛起的耀眼的明星。

《中国教育报》

一:杜朗口中学的过去和现在

山东杜朗口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中学,八年前是被划入撤并行列的薄弱学校,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学生辍学率接近三分之二。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依靠其扎根课堂教学实践创造的一整套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产生了极为壮观的教改效益。山东杜朗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巨大成功,带给杜朗口中学最为明显的“效益”显然就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惊人提高和学校考评成绩的巨大改观。去年中考全校报考示范高中的268名学生竟然有167名被录取;杜郎口中学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自2002年始,每年综合考评竟然都跨进全县前3名。

改革以后学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聊城市把杜郎口中学树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校,省教科所先后四次来校调研,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多次来进行交流。现已接待市内外参观人员15000人,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2006年5月10日全国教育方法研讨会在该校召开。 进行教改的原因 :

(1)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厌学,导致大量学生辍学。

(2)教师的理念落后,总认为听老师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上课安安静静听讲的学生是好学生,认为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3)教学效果低下。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一节课真正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少,相反走神、捣乱的学生太多。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低下。

进行教改的历程

(1)首先改变课堂评价标准:就看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学生活动人次是否多。

(2)展开多层次的课堂教学带动工程:让优秀教师上示范课,一般教师上达标课,较差教师上过关课,很差教师上整改课。定期举行杜郎中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学校发津贴。

(3)保障措施:取消讲台,从形式上消除教与学的界限,板书全部由学生写,教师几乎不写板书,一个教师不按学校规定上课实行捆绑式处罚,从该教师到备课组组长,到教导主任相关责任人一并处罚等等。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

0+45——10+35——

三、

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模式体系:

1.时间模式:10+35(老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2.组织形式: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 3.教学方式(“三三六”):

课堂教学三项要求: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

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基本要求

上好“三课” 1.上好示范课

2.上好过关课 3.上好跟踪课

“一谈二警三停”

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

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

三停,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杜郎口中学究竟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一是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

杜郎口中学首先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无论是“10+35”模式还是“0+45”模式,说到底都是一个的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说话的权利,让学生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动就动,“我的课堂我主宰”,主人的体验本来就该是这样的。杜郎口中学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这是确立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关键一步。 话语权二是确立了“教服从于学”的教学原则

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必须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调整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则颠覆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做法,突出了以学为主、“教服从于学”的基本原则。怎样才能把“教服从于学”贯彻到底呢?杜郎口中学的绝招就是让学生放开,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

三是确立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曾让教师无限留恋的三尺讲台不见了,教室三面墙壁都是大大的黑板,按几何顺序排列的课桌变换了模样,课桌分列两排,学生面对面交流,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却变成了现实。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中,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整个改革的关键性的一步;若从课堂教学本身来讲,这一变革则是具有革命性的。

四是确立了预习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三个模块,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三三六”的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预习提高到了前所未有重要地位,由辅助性环节演变为整个教学模式之本的独立的教学环节。在“三三六”的模式中,预习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小组合作中实施的,这就保证了预习的良好效果。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预习是“三三六”模式成败攸关的一个模块,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预习就谈不到反馈,预习是“三三六”模式之本;甚至也可以这样说,预习模块的设置,在教学论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建树。

五是确立了“动而活”的课堂灵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不是“静听”课堂,而是“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动而活”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灵魂。 “动”是因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生命力的迸发;“活”是因为学生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是对新生命的追求。由动而活,由活而生成,而发展,而“让效果好起来”。

六是确立了一堂好课的新的评价标准

杜郎口中学认为一节好课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或者说,评价一节课好差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看学生是否大面积的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生成了新的发展。杜郎口中学坚决推行这一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如果教师没有把课堂完全地还给学生,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这样的课都不能成为好课。杜郎口中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是确立了“0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杜郎口中学,他们的学生课下无作业。“0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什么能够成功?答案就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是以学为主的课堂,是“动而活”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归根到底,使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就能自主地达成教学目标,作业已经失却了存在的意义。

八是确立了“以学控辍”的保学办法

杜郎口中学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除了电灯以外没有更多的电器”,按照一般的常理,这里的辍学率恐怕要在两位数以上的。然而,让人们惊讶的是,这里没有一名学生辍学,没有一个孩子流失!辍学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答案在哪里?还是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自主的,快乐的,成长的。学校是他们的乐园,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又怎能会离开这里呢?

九是确立了教科研的行动研究特征

杜郎口中学没有举起“科研兴校”的旗子,但他们却切切实实地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的路子,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首先来自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校要生存下去,这是杜郎口中学和新校长崔其升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他们没有走“等、靠、要”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从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这一具体问题开始,通过推行“10+35”课堂模式,开展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措施,远离了“最危急的时刻”,拓通了学校发展的康庄大道,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学习模式,开辟了学校教育的新纪元。

十是确立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最佳接口

素质教育落实不到课堂教学上,学生的应试就要成为问题,升学就没有希望,这样,家长不会答应,社会不会满意,学校也无法交待。偏离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杜郎口中学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的最佳接口。成绩就是硬道理。杜郎口中学的中考成绩从全县倒数第一,到一举跨越为全县中考的前列的事实,充分证明他们昂首通过了应试这一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是靠着加班加点、死磨硬泡等陈旧的教学方式,不是靠着牺牲学生的健康和未来等非人道的做法,而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取得了中考的优异成绩。考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目睹学生自由、活泼、舒展、自信的学习状态,人们分明的感到,素质教育已经同课堂教学浑然的融为一体。可以大胆预言,杜郎口中学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曙光,中国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二:洋思中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蔡校长的教育理念:

1、一个人的发展,不是靠教师教出来、逼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

2、教师进教室是干什么的?不是去讲、去教的,而是去组织学生学的;

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不是讲到了、讲清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

洋思的办学思想

• 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 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教好

• 适当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

洋思中学近10年来从一所薄弱学校成为模范学校的实践向我们证明,既没有不能成才、成人的学生,也没有不能办好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学历水平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付诸实践。

蔡林森校长“洋思课堂公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在其中只是“向导”“路标”,起着“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为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答疑中当“参谋”、“顾问”。 每当向来宾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时,蔡林森校长总会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公式:

先 学

后 教

当堂训练

(看、练)

(兵教兵)

(练)

(生)—— (生)——

(生)

洋思模式简介

6个环节:

①出示课堂学习目标;

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④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⑤组织师生交流讨论;

⑥当堂练习、当堂巩固。

6个方面的先进性:

①精讲多练

②自学辅导

③以学生为主体

④帮助学生学会练习

⑤教师指导下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

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以上教学理念,正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重点,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8个具体问题

纪律问题、

注意力集中问题、

认真学习问题、学习效率问题、

学困生问题、

差异性问题、

学习兴趣问题、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问题。

三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好的学生-----超过书本要求 中等学生-----达到书本要求

差的学生-----基本达到书本要求

洋思课堂教学的三条基本理论

1.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适当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

2.让学生自学,在班级授课制下实施既集体学又个别指导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3.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确保学生课堂上真正理解和真正会做,进而使课堂教学任务当堂完成。

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关于“兵”教“兵”:

①“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 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三清运动”与验收制度

1、有学习疑问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三清”运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2、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

3、“三清”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

4、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对堂堂清不了的学生,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老师帮助其“清”。

5、“周周清”:实施周五验收制度,主要验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单周验收数学,双周验收英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

洋思教学的十大战术

1、基础性战术

学校与班主任、与所有的任课老师签订的责任状中,都要确保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从初一起始年级开始抓后进生。只有抓好这一开始的基础,以后的教学才能成功。

2、三本战术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

以教材为本,确保自学和当堂训练的顺利展开。

以质量为本,把学生会不会做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

3、让学生自学的战术

4、当堂练习、当堂巩固战术

5、兵教兵战术

6、班级授课制下既集体学习又个别指导战术

7、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补差培优同时并举战术

8、教考一致的心理战术[紧张]

9、因材施教战术

10、堂堂清战术

“紧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志

• 蔡林森说:

• 自主学习是学习,不是玩耍;

• 越是要减轻学生负担,就越是要每节课都像考试一样;

• 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紧张了,教师的教才会高效,学生的学才会高效——“紧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志。 • 能使学生紧张起来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蔡林森将这种让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紧张地自主学习的作用,形象地概括为“七能”

一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能真正理解知识,提高质量; 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七能确保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紧张是人们工作效率更高的一种促进力量。 人太闲散了,会对周围环境感到无所谓。没有一种进取精神,久而久之会使身体的内分泌机能受到抑制,进而出现各种功能的衰退。这对身体成长和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对待基础差的学生有着独到的做法:

一是注重抓好起始年级。

二是合理编班、分组、排座。 三是重点辅导后进生。

四是优生带后进生。

五是实施后进生验收制度。

洋思的基本经验是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坚持\"从严治校,科学管理,事事求实,细致入微\"的优良作风。

洋思中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学洋思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 • • • • •

1、硬性规定“先学后教”中的学和教的时间。

2、人为地把课堂切成三大块。

3、“先学后教”中的学并不是撒手不管让学生盲目地学。

4、“先学后教”也并全是教师的教也不是重复所教学的内容。

5、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作业。

6、这种课堂教学结构教师会无亊可做。

推荐第3篇:农村小学简介

钟山小学学校简介

一、学校概况

钟山小学位于贵州省纳雍县锅圈岩乡钟山村一组

,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438人。其中一年级有51人,男生30,女生21,二年级(1)半39人,男生14,女生25,二(2)班39人,男生10,女生29,三年级47人,男生21,女生26,四年级(1)班54人,男生31,女生23,四(2)班64人,男生30,女生34,五年级80人,男生34,女生46,六年级64人,男生33,女生31。有教师19名。学校占地面积两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其中教室10间。

二、办学特色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学校管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是我校的管理策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不但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及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注重音、体、美、劳的教育。努力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三、点滴成绩

我们认真规范学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教学管理、艺教、体育等工作的有序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正在创建“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 ”;培养“勤奋、活泼、严谨、博学”的学生。构建和谐、民主、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 ,我校一定会成为有特色的、家长满意的农村学校。

推荐第4篇:农村幼儿园简介

子洲县师家坪大村幼儿园简介

冯早春

子洲县师家坪大村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辐射续家湾、车家沟、张家边、冯渠四个自然村。幼儿园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校舍3间;幼儿园设园长1名、教师9名,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水平;在园幼儿193名。

本园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那就是大自然。利用农村环境资源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春季在春季,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捕捉昆虫,如蝴蝶、蜻蜓、等,教幼儿制作生物标本,供幼儿观察,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秋季我们组织幼儿到田间和成人一起收花生、掰玉米、帮家长捡土豆。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如稻草、树皮、树叶、胡萝卜、黄瓜、土豆、瓜子壳、各类种子等,如可以编花篮的玉米皮;可以扎成飞机、眼镜、小车、简单的小玩具或陈列品,供幼儿玩耍、摆设,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泥土是农家之宝,除了探究土壤,玩泥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泥,也可以带一些泥土到幼儿园来,让幼儿通过捏、团、搓等“工艺”制作一些游戏用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通过玩泥,提高幼儿的绘画、粘贴、塑型等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所以我园成立了家委会,定期召开家委会代表会议,随时和家长们取得联系形成沟通,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

我园遵循“幼儿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的办园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们将继续为幼儿捧出我们的诚心,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第5篇:民族中学简介

化隆民族中学简介

化隆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3年,1993年创设民族高中部,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双语完全中学”,肩负着全县17个乡镇的“双语”教学任务,课程设置采用“藏汉双语”教学形式,高考实行“民考民”的优惠政策,汉语参加MHK等级考试。现有教职工86人,女36人,共产党员22人。汉族45人,藏族27人,回族10人,土族3人、蒙古族1人。特岗人数为12人,临聘教师2人。研究生2人,本科54人,大专29人,中专1人。共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34人,其中女465人。高中学生549人,女283人。初中学生382人,女182人。

2005年获得“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授予“优秀示范家长学校”;2007年荣获完全中学教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同年获县“平安校园”;2008年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先进集体”。2009年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

推荐第6篇:水寨中学简介

水寨中学简介

水寨中学始建于1963年,当时为一处完全小学。,1968年更名为章丘县第十四中学,开始招收二年制高中生。1982年改招三年制初中生。1986年划归乡镇管理后,更名为水寨镇中心中学。1988年可容纳12个教学班,15个办公室,2个多功能教室的教学办公楼投入使用。1995年集实验、办公、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原水寨、苑李、张林三处初中合班并校。2002年建成容纳800人就餐的餐厅。2005年容纳900人的学生公寓投入使用;现正投资4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的教学实验综合楼,预计2012年可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学校各项硬件配备均可达省定I类标准。学校现有班级28个,学生1391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创建章丘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着力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文明、守纪、遵师、励志”为校训,大力倡导“严、导、细、爱”的教风,“好学、深思、严谨、求实”的学风,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不断取得优异的教学业绩,赢得优良的社会美誉。

学校不断强化教师素质提升,牢牢把握集体备课、有效课堂创建、教科研活动、青蓝工程、教学联席会议等有效手段,夯实教学根基,转变教学理念,灵活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素质。

学校加大学生自我管理力度,强化体验式发展理念,凝炼形成各具特色的级部文化。初一级部“自理自主,是新月异”,要求以习惯培养为核心,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主,天天有变化,月月有进步;初二级部“善学深思、立志有恒”,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自立自强,坚持不懈;初三级部“拼搏进取,荣校报

国”,要求以成功为核心,进取为动力,成功做事,优秀做人。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与管理:落实好全校教职工一岗双责,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新机制。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进行社会公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学生品德、基础素养等级动态评价。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有效课堂创建活动,实行校本教研制度。探索分层目标教学,培养尖子生,提升边缘生,帮扶问题学生,让不同学生追求不同的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进步。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校师生将以更高昂的热情,更扎实的态度,更科学的方法,共同谱写水寨中学更辉煌的新篇章!

推荐第7篇:通州中学简介

发展中的通州中学

通州中学创办于1958年9月,目前有教职工85人(含新聘的3名保安),学生近1500人,班级27个。在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6人,大专学历的52人,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21人,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州级骨干教师3人,州语文教育学会会员2人。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大的“世贫项目”教学楼、“义教工程”、“寄宿制”综合楼已完全投入使用;昔日破旧的学生宿舍,现已被四栋高大崭新的公寓式宿舍所代替;新学生食堂的建成和高规格的管理,完全解决了学生的就餐问题,并且让学生享受到了周到热情的服务和卫生可口的食品;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吸引着广大师生到知识的海洋里来畅游;具有现代化先进水平的两个计算机、一个多媒体教室和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使课堂教学趣味横生;全封闭式和电子摄像监控管理,为广大师生安全提供了坚强后盾;领导教师值周制度的落实,让学生体会到了师生间的和谐和大家庭的温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自1994年以来,学校被州、县、镇党委政府授予“州级合格团委”、“县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县教育局的历次年终考核中,学校荣获了“教学质量优秀奖”、“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目标考核二等奖”、“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新闻宣传一等奖等殊荣。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和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活动中,我校的学生表演队荣获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组织奖、一个编导奖、一个优秀表演奖。在每年的学科统考中,获全县名次奖的教师近100人次。自1995年以来的全国读书教育活动作文竞赛中,荣获全国特等奖1人,一等奖6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若干人,有5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辅导奖,并因此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在“两基”迎“国检”期间,有7名教师分别被县委政府表彰为“两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研成果获得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数学、化学等学科全国竞赛中近10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的学生作文近20篇,教师论文近50篇。

通州中学优越的交通条件,冬暖夏凉的怡人气候,绿荫环抱、繁花簇拥的幽雅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校容校貌,使校园历来成为师生们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理想圣地。

推荐第8篇:中学少年宫简介

中学少年宫简介

中学少年宫是依托第二实验中学建设的一所青少年活动场所,也是我校特长学生的活动中心。

少年宫坚持开放式、多元化建设,做到室内室外相呼应、课内课外相结合,将整个少年宫园地打造成为一个立体的育人大课堂,为我校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让广大学生及特长爱好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对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对孩子进行校外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的实际情况,学校在少年宫内开设了二胡、古筝、竖笛、舞蹈、围棋、书法、剪纸等文体活动班,并相继开放了“科学探究室”、“图书室”、“舞蹈室”、“古筝室”、“围棋室”、“二胡室”、“竖笛室”、“绘画室 ”等九处集休闲、健身、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选聘校内 12 名执教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优秀的辅导员,带领学生聚集在这里进行特长训练。并在选聘校内专职辅导员的基础上,特聘了临沂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对特长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与培训,促进了训练水平的提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充分挖掘艺术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整个校园呈现出生机盎然、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古筝、二胡、舞蹈是我校少年宫的优势项目,所培养的学员中有5人已过古筝、二胡考试九级,九三班许广云同学的拉丁舞、国标舞在中华国标舞协会考察时摘得过银牌,舞蹈班学员编排的舞蹈《军民一家亲》在临沂市第八届小学生艺术节上获三等奖,大型团体操《扇舞龙年》在2012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获优秀表演奖。

第二实验中学少年宫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兴趣培养为主导,着力造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各项技能发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县委县府核定为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定点验收单位。今后,少年宫将乘借我县争创全国文明县城的有力东风,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力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推荐第9篇:中学基本情况简介

赵县高村乡中学基本情况简介

赵县高村乡中学建于2009年,地处赵县高村乡北王村村西,西邻元氏,南邻高邑,是三县交界处的偏远农村初级中学。该校是依据县政府和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精神,由高村中学和西封斯中学于2011年9月合并而成。

新学校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占地面积28665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56万元。现已建有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4914平方米;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220.53平方米;男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3478平方米;食堂1座522平方米。正在建设综合实验楼1栋,建筑面积3138平方米;女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2156平方米;厕所1座共661平方米;辅助平房一排共538平方米;操场占地12000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可达24个教学班,容纳1200名学生。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579人,教师41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本科学历18人,占教师总数44%,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搬迁至新校后,各功能室进一步健全,各功能室在原有设备和仪器的基础上,今年学校将自筹资金增加功能室投入,理、化、生、仪器橱投资7万元,仪器补充6万元。音、体、美教室投入6万元。图书室新增书架和阅览桌投资3万元,图书投资4.2万元。微机室新增40台微机价值15万元。多媒体新增11台价值19万元,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其他教学工具投资1.7万元。大大提高办学条件。

校园环境规范整洁,设施设备齐全。信息化教育进一步推进,实现生均占地面积42.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2.09平方米、现有图书35294册、生均60.96册、专用教室设备达标,办学质量和水平将会明显提高。

学校能满足辖区内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能使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寄宿制就学,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整合并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更好的实现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注重安全“无缝隙”管理,秉承“以智慧启迪智慧,以高尚塑造高尚,以健康培养健康,使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办学思想,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才,让每一个家长收获希望。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从教育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兴趣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致诚、致善、致精、致美,团结进取,严谨求真,宁静致远,勇于创新”的校风。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工作能力强、领导得力有方,校风正、士气高。严谨治学,得到上级和乡亲们的认可。她正以健康和充满活力的风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进取着。

推荐第10篇:马甲中学简介

马甲中学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位于泉州市风景名胜区仙公山脚下,南与仰恩大学毗邻。是一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却依然风姿绰约的省“三级达标完全中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占地面积77537㎡,校舍建筑面积22280.6㎡,绿化面积达28300㎡。近几年来,我校率先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接入宽带网络,网络覆盖各办公地点、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和教师宿舍楼,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学及展示平台、卫星教育信息接收系统,是洛江区第一所实现“校校通”的学校,并顺利通过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验收和福建省NIT考试(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试模块)考点。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市心理健康实验学校”、“泉州市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Ⅰ级学校”、“泉州市先进基层工会”、“泉州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泉州市特级教师教研基地”等十多项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马甲中学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让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体验幸福,让家长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树立改革发展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近年来高考成绩斐然,高考各项指标完成率均居洛江区前列。高中会考合格率、优秀率

达到省二级达标学校的水平。近5年来,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荣获省级一等奖一人,省级三等奖二人,市级奖项百余人。通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校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体育、艺术特色教育与培养方面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体育(篮球项目)传统学校等,高考体育、艺术类本科上线率达70%以上。在市中学生篮球甲级联赛上以及各级各类田径运动会、艺术类比赛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近四年来,共有59人被授予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 等荣誉称号。

马甲中学历经五十八个春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学校现有教师148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62人,是洛江区历史最悠久的省级达标中学,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近四万名初高中毕业生,办学业绩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如今马甲中学正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校园文化气氛浓厚,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学子们健康成长的理想乐园。

第11篇:凤城中学简介

连江县凤城中学简介

经过凤中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励志、笃学、明德、博爱”的校训,孕育了“严谨、勤奋、拼搏、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教学相长,求是拓新”的”办学思想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的办学理念,弘扬“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凤中精神,积极进取,励精图治,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市课题实验先进学校”、“县级文明学校”、“教育质量工程先进单位”、“连江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凤城中学校训 连江凤城中学校训

励志笃学明德博爱

励志---奋发志气

笃学---专心好学

明德---彰显美德

博爱---对全人类的爱

第12篇:某中学简介

xx中学

【创办历程】学校创建于1974年秋,初设初一级2个班,初二级2个班,高一级1个班,学生223人,教职工17人。1975年9月学校扩大高二级1个班,成为完整的中学(初中、高中均为两年制)。1995年学校迅速扩大,只设初中(学制三年),班级增至20个班,学生人数增至897人,教职工增至52人。1996年顺地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双基达标”验收。2003年6月学校晋升为县一级中学。2005年晋升为xx市一级学校。

【基本情况】学校分教学区、运动区区、学生生活、教师生活区四个区,布局合理。校园绿草如毯,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我校占地面积2298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217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9.2%,现有18个班,学生729人,教职工69人。

【设施建设】按市一级学校的标准配齐了相关的设施设备。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66名专任教师,中教一级教师50人;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25人;县教坛新秀16人;近几年来,评为县优秀教师20人,县优秀班主任15人。市优秀教师2人。

【办学特色】学校秉承“立志、健体、笃实、活泼”的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崇德、爱生、严谨、善教”的教风和“笃学、全面、求真、进取”的学风。凸现出“学科创新、培育人才”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和群众较高的赞誉。

【学校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xx县文明单位”、“xx县‘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体育竞赛成绩突出,文艺表演频频得奖, 2003年11月,我校舞蹈《破浪腾飞》代表xx县参加“xx市第八届‘英东杯’中小学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近二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4人次,获市级奖16人次,获县级奖20人次。教师撰写的论文26篇获市级奖,40篇获县级奖。教师优秀课例获国家级奖4人次。升中成绩喜人,考入省市县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升学率逐年增高。

【未来展望】目前xx中学正在总结适合农村乡镇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现代教学模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教育教学质量较高,有一定特色的农村初级中学。

校长:张xx 副校长:吴xx电话:xx

地址:xx县一六镇初级中学邮编:xx

第13篇:拔群中学简介

拔群中学简介

东兰县拔群中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东兰一中,后改名为武篆中学。武篆是早期农民革命领袖韦拔群烈士的故乡,为缅怀烈士,教育后代,1991年经东兰县人民政府批准,再次更名为拔群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22490平方米(33.7亩),总建筑面积11891平方米。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数930人,教职工 60人,专任教师 57人,合格率达100%,其中本科和本科在读共43人,占专任教师76%,中高级职务17人。已建成电脑室、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校医室、乒乓球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和绘画室等功能室,教育卫星接收站已投入使用。配备专职实验教师2人、电脑教师1人、图书管理员1人和各功能室兼职管理员。学校图书有25700册,生均27册。“普实”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I类标准。校园人工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人。学校拥有四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七个乒乓球台。

2002年学校获义教工程项目一栋学生宿舍楼;2003年获得大会战工程项目四栋楼,其中学生宿舍两栋,学生食堂一栋,综合楼一栋,总面积为4532平方米,总投资181.537万元,这四栋楼现已全部投入使用。05年底又获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一栋教学楼。现学校校舍总面积为10091平方米,生均校舍为10.85平方米。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 学校加强全方位管理,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尤其在“普九”工作方面,动员全体师生,密切联系家长和社会,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辍保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学校”、“东兰县普九先进集体”和“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抓住机遇,努力创新,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这是拔中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目标。

第14篇:清华中学简介

重庆市清华中学位于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南引道旁——交通便利的花溪河畔。它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园林式的校园格局,水木清华实为主城区内城郊结合部理想的求学圣地。 重庆清华中学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指示,经清华大学在渝校友积极筹办,创建于1938年。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办,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学校设施优良,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网络中心控制室及学生多媒体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智能双向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观摩评估系统、校园电视台等现代化设备已属全市重点中学领先水平。 重庆清华中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目 录 1巴渝名校——重庆市清华中学 2简介 3发展前景 4历届英才 1 巴渝名校——重庆市清华中学 重庆市清华中学渊源于清华大学,创建于1938年。因筹办者和主要任课教师均系清华大学校友,经清华大学校政当局和校友总会同意,学校命名为重庆清华中学,首任校长傅任敢先生亦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委派。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办,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1984年恢复“重庆清华中学”校名,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82年学校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被确认为重庆直辖后首批市级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2007年被国家汉办、重庆市教委批准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被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绿色环保学校”。目前,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先生担任重庆市清华中学首席顾问,研究员级教师尹先国同志担任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重庆清华中学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清华大学“求实”校风和“自强不息”校训,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近七十年风雨兼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23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拥有80多个教学班、4000多名在校学生、住校生2800余人的大型寄宿制高中。学校先后培养出以两弹元勋、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为代表的七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专家、学者及党政军界杰出人才。“水木清华”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施设备、光荣的办学传统、悠久的育人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重庆主城区的“育人乐土,求学圣地”。

为积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学校继续弘扬“求实”校风和“自强不息”校训,确立了“厚德载物,人人成才”的新时期办学理念和“学校家庭化、办学民主化、管理精细化、育人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五充满”(充满责任与自信、充满关怀与温馨、充满个性与和谐、充满信任与尊重、充满激励与活力)的育人环境和“四注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模式。学校根植于清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附中,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正向着\"环境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中华名校目标挺进!

清华人,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清华人,正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重庆市清华中学位于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南引道旁——交通便利的花溪河畔。它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园林式的校园格局,水木清华实为主城区内城郊结合部理想的求学圣地。 重庆清华中学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指示,经清华大学在渝校友积极筹办,创建于1938年。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办,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学校设施优良,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网络中心控制室及学生多媒体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智能双向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观摩评估系统、校园电视台等现代化设备已属全市重点中学领先水平。

第15篇:十字中学简介

十字中学简介

全椒县十字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县城东郊,与滁州市毗邻,创办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办学历史悠久。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校园面积达到299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7392平方米,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教学设施齐备 。目前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19人。拥有一支治教严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富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10人。学校以“崇德、启智、博爱、创新”为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严谨、博学创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走特色办学道路,在教学上以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突破口,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制约,自我发展”,既注重学生的学业水平,又注重学生的整体水平,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校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

几年来全体师生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激情,播种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全文明单位”、“德育甲等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科普示范学校”、“先进集体”等称号。在新的世纪,学校将秉承优良传统,继往开来,以质量和特色为双翼,开始新的飞跃„„

第16篇:巡检中学简介

奋进中的巡检中学

巡检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初级中学,位于南漳县巡检镇卞和街西端,始建于1958年,原为南漳县第四中学,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2人,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8人。学校办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

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始终坚持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发展人人,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凸显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努力实践“建多元评价模式,绘内涵发展蓝图”办学策略,坚持走“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努力营造“办学规范,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和谐进取”的育人环境。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集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近几年,经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学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被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市教育局授予“课改先进单位”、“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放心食堂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宿舍”、第二批“五园创建”示范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教育局评为“后勤工作管理先进单位”、“师德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县教育局授予“初中教学先进单位”。

办学特色:全面实施快乐校园工程,营造安全、和谐、快乐的环境,让师生快乐生活、活动、学习。

校训:钟爱严谨勤奋创新

师训:敬业勤奋进取协作

第17篇:永丰中学简介

梦想从这里起飞

广丰县永丰中学现有6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7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建有塑胶运动场、实验室、图书室,校园双向教学控制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家校网络平台、电子白板等先进教育设施。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0余名,其中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0多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60多名。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师生2+1达标工程”、“做人工程”,深化以“个性+完美”为核心、以“乐享”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做人工程、注重美育、多元评价、乐享教学、自主管理”五大办学特色!

学校连续十余年中考成绩、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全县第一,教师参加基本功、自制教具、课件制作和优质课评比等竞赛活动捷报频传,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150余人次、省级奖200余人次,市县级奖近千人次;多次成功举办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展示现场会,先后获得江西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江西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等先后多次对学校进行了深度的报道。

我们的发展目标: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把学校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性初中”。

第18篇:潍坊中学简介

潍坊中学简介

山东潍坊中学是一所古老而年轻的普通高中学校, 其前身为创建于1883年的百年名校——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学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2006年7月12日,为整合市区教育资源,优化市区中学布局结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我市城区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调整,潍坊二中高中部整体搬迁至现址(潍坊市奎文区中学街1号),更名为潍坊中学,为市直属高中学校。2007年7月,原奎文实验中学整体并入潍坊中学。

学校校园占地10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丰富,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塑胶场地、学生餐厅、公寓、电子阅览室等设施齐全。全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42人,离退休133人,其中高级教师155人,获得国家级综合荣誉称号的5人,省级8人,市级52人。现有在校生4100余人。学校有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和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和全员聘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他们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精心培育栋梁之材。

学校在传承潍坊二中百年精华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以“选课走班和分层次教学”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力求做到“点上突破,面上深化”。紧紧抓住 “三个点”:立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个生存点,抢占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这个制高点,选准“双十行动”这个

切入点。对教育教学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教育即服务”的思想,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社会。学校以“追求真理,服务人类”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严格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强化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管理求特色,质量求一流”的办学目标,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在纵贯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学校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人才。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潍坊市高中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等。

面对深化素质教育的新机遇新挑战,潍坊中学全体师生正以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更强的信心,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坚持“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向着“潍坊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第19篇:北京中学简介

北京中学简介

拉萨北京中学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1118万元,于1998年援建的自治区级重点高级中学。学校占地9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千万元。短短的几年来,在区、市两级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治区重点高级中学”、“2005年全区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优胜学校”、“拉萨市文明学校”、“拉萨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学校的奋斗目标是“两全、三高、创示范”。即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学管理高效益,学生素质高层次;争创全区一流的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

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均按国家级重点高中的标准配备。学校每个教室均安装了教学用电视,每位教师均配备了电脑,并同因特网联网,为教师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教学课件等提供了方便。学校拥有300米塑胶跑道及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该校办学初就从市直各中学选拔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从内地各名牌大学招聘了一批德才兼备,立志西藏教育事业的优秀大学生,他们已成为学校骨干。目前,该校教职工总人数136人,专任教师总数11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4人,中学一级教师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4.9%,平均年龄33.32岁,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形成梯队。后勤人员(包括6名临时工)共20人。

目前,在校生达2000人。自99年第一批毕业生开始,该校高中毕业生的合格率达99%以上,升学率逐年上升。2005年该校参加高考学生608名,有551人考取了大专院校,升学率90.7%,本科率60.9%。全国20多所名牌重点大学都有该校毕业生。

第20篇:新华中学简介

元谋县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简介

元谋县新华乡地貌为高山深切割和由河流冲积形成的狭长河谷地带,南宽、北窄,略似葫芦形,古称“芦头坝子”,又因传统的小枣种植,素有“小枣之乡”的美誉。乡内矿产资源和物产丰富,神奇壮观的浪巴铺土林环绕着秀美的河尾水库,彝家特色浓郁的花灯小戏和草皮调,以及纯朴的民族风情,让你尽情领略心旷神怡的乡土风味。这里气候宜人,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的彝家人民诚邀您“春游水库景,夏摘野生菌、秋聚彝家寨、冬饮小枣酒,领略浪巴铺土林的神韵”。新华乡位于元谋县城西部,距县城50公里,东与平田乡接壤,南与牟定县戌街乡毗邻,北接大姚县龙街乡,境内最高海拔1955米,最低海拔1193米。全乡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辖华丰、新华、新平、大河边4个村民员委会,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94人,是一个民族聚集乡。

我校于2012年8月由原新华中学、新华小学合并,全称为“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系边远、贫困、民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坐落在新平村委会河尾村河尾水库前,学校占地面积2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4842平方米。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现有教学班8个,教职工32人,其中专职教师18人,支教教师7人,后勤合同制工人3人,临时工4人;有中共党员1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在校学生355人。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明确,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教育教学工作蒸蒸日上、日异月新。

新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前新华中学)于200

6、2011年荣获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受县委、政府表彰奖励;2007年5月,在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第二专题校本培训中,成绩突出,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中央教科所和省教育厅表彰奖励;2009年,荣获州级 “绿色学校”荣誉称号;在2008年全州教育系统“爱与责任”师德师风主题教育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9月被中共元谋县委、元谋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学校。

我校本着“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师生共享学习快乐”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全人格的阳光少年儿童”为办学目标,努力建设“自强不息、责任为先、宽容并包”的校风,培养“慎教善导、追求实效、有教无类”的教风,养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善于合作、崇尚超越”的学风;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开展篮球赛、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革命传统教育等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德育活动。在现有硬件设施基础上,我校力争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把我校逐步建设成为教育环境优雅、教风学风严谨、教学质量优良的山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农村中学简介范文
《农村中学简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