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组织学习简报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26 15:03: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简报(组织)

工作简报

(第一期)

Xxx党政办公室2012年3月13日

2011年,在县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梅

江镇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探索新思路。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会不到人,一件事多次走、办不好等问题,梅江镇努力探索新思路,转变政府综合职能,大胆作为。梅江镇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深入开展工作。

一、服务前移,精心建设民事代办窗口。

梅江镇将工作服务窗口前移,在镇政府大厅成立综合民

事代办窗口,同时在兴隆坳、吏目、晏龙、巴家建起“民事代办”服务点4个,扎实开展农村“民事代办”工作,全面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不断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体制。主要采取“六个一”措施,即设置一块醒目的标识标牌、建设一个开放式的服务大厅、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构建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设计一张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图、制作1200张温馨便民的服务联系卡,狠抓“民事代办”服务工作的落实,使政府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家门。

二、民事自调,创新建立村级“和事堂”。社会的大发展带来大的矛盾,梅江镇在创新民事纠纷调

解机制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在兴隆坳村,创新性的成立了由离退休干部、老村干部、党员和妇女代表组成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日常接待群众办公室“和事堂”,通过社会影响力较高的老同志在“和事堂”做纠纷调解,有效地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村集体组织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问题。“和事堂”的建立,让一些民事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还极大程度地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党建示范,沿路打造党建示范长廊。

在深入调研、综合考评、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将沿304线的兴隆坳、吏目、新联、新营4个村确定为“党建示范长廊”示范点创建村。同时,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增加了双河村县级示范点的创建。目前,兴隆坳示范点已通过市级验收,新营、双河宣传橱窗建设已顺利完成。我镇打造示范长廊体现了抓党建工作有大手笔、大气势、大作为,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重庆市村(社区)基层党建示范点物化效果展示基本规范的要求,力争尽快形成各有特色、亮点突出、作用发挥良好的示范长廊。

四、职能转变,试验提出“3+2”、“4+1”。

一是在镇原职能办公室编制不变的基础上,优化工作资源配置,成立社会管理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农村经济发展中心和党政综合办公室、行政效能监察室。形成对上不变,对下统筹的综合服务型政府。二是在各村设立群众工作室、农村文化服务室、农村经济服务室、村级卫生服务室和民事代办窗口。使得村上工作更加细致,职责更为明确,为群众服务更为周到。

通过以上四项措施的狠抓落实,梅江镇的各项为民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全镇5个“民事代办”服务站、点,覆盖村组达100%,服务村民9616人次,办理各类证件489个,发放各项惠农资金56万元,维护水利电力电视通讯设备935次,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798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6件,为群众提供体检建立健康档案5851份,极大地服务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融洽了干群关系。“和事堂”共为群众解决各种矛盾纠纷X起,其中涉及与村级组织的的纠纷X起,因XX引起的XX矛盾X起,使得全村群众关系和谐,团结氛围浓厚。党建示范长廊的建成,为党务政务公开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使群众和干部监督提供更加有力,促使我们干部干事更加公正公平。

推荐第2篇:马集镇组织学习规定简报

学习《规定》简报

第一期马集镇组织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 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尽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5月15日至5月17日下午,马集镇组织镇全体领导干部、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认真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在学习活动中,镇纪委书记李娟就全镇干部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造就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正确行使权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等内容进行讲解并组织开展专题讨论。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农村基层干部应当坚定理

想信念、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为民奉献;应当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应当自觉学习,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应当正确履行职责和自觉接受监督,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应当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崇尚科学﹑移风易俗。

关于成立马集镇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中办发„2011‟21号,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县委统一部署,马集镇决定成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学习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刘斌(党委书记、镇长)

副组长: 曹顺(人大主席)

李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恩峰(党委委员、副镇长)

代峰(党委委员)

王立功(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袁世杰(党委委员)

张亚军(副镇长)

马霄(副镇长)

成员: 陆乃飞张向辉李修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马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学习《规定》简报

第二期马集镇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为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根据县纪委《关于开展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马集镇积极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系列活动。开展自查自纠。要求镇全体党员干部、村干部严格对照《规定》结合实际,开展自查自纠,分别对照《规定》中的“19个不准”和“22个不准”规定,并结合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逐条逐项开展一次自查,着力查找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撰写自查自纠报告,然后按照《规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调研走访。马集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分别到13个行政村开展走访活动,通过邀请村班子成员、群众

代表,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对村委会班子团结、战斗力、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情况及成员在政治、思想、工作和廉洁履职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走访。组织廉政考试。组织马集镇机关干部、各村干部、各站所负责人进行了《规定》知识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基层干部掌握《规定》情况,考试合格率达100%,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防腐拒变防火墙。

推荐第3篇:组织生活会简报

“三创一办 党员争先”组织生活会简报

根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三创一办‛活动领导小组安排,2010年3月26日15点,2007级化学党支部、2007级应用化学和科教党支部与结对的教工二支部全体党员在化学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三创一办,党员争先‛专题组织生活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三创一办‛活动精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会议由学院教工二支部支部书记许亮同志主持。会上,许亮同志首先宣读了院学组【2010】2号文件---关于开展‚三创一办 党员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及筑创卫发【2010】2号文件---关于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通知,大家共同学习了相关的文件精神。接着,在2007级应用化学党支部支部书记田义春的带领下,大家进行了市民健康知识123题问答及市民创卫知识问答活动,增强了健康意识,同时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对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党员‚畅所欲言‛环节上,许亮同志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谈了自己对‚三创一办‛活动开展的看法:‚三创一办‛,‚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这项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党员同志需要提高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认识,树立起更高的工作、学习信心和决心,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党员如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许亮同志提出了要求,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基础做起,从小事

做起,按照言行举止的基本要求做起。紧接着,教工二支部的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在教工二支部同志的带动下,各位学生党员同志均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剖析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今后的努力方向。讨论交流活动既热烈又不失真诚,大家对‚党员如何在‘三创一办’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怎样从自己做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学生党员提出‚部分以街上零售的小吃摊为生计的人群,因为环境整改失去了收入来源,从长远来看引发的安全等社会问题‛后,讨论进入了高潮,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许亮同志总结说:从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可以看出党员同志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希望市政府制定相关的措施,既搞好‚三创一办‛活动又统一规模、规范管理,安顿好这部分人群的生计问题,以达到社会长期和谐发展。

整个会议气氛融洽,讨论热烈而深入。大家一致认为,党员同志一定要本着‚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实效,为‚三创一办‛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7级化学党支部2010年3月27日

推荐第4篇:学习简报

学习“三究四学”,深入开展新课改

2013年12月6日,我们随中心校组织的新课改小组,到襄阳参观学习,前进路小学的高效课堂,米公小学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故事墙”,花草“童话园”,菜地“活动室”,无不展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回来后,学校立即着手,购置活动黑板,精心策划校园文化喷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模式,使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展示、交流、讨论、探究、总结的舞台,而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学习,老师们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建设、学生培训、导学案编写、课堂模式等各抒己见,掀起了新课改讨论的热潮。学校还结合我校实际,吸取“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步制定了新课改方案。

如今我校的老师们对推进新课改充满了信心,我校的新课改正在“风正一帆悬”地直驶彼岸。

朱湾小学

推荐第5篇:学习简报

学习简报

第 16 期

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0年10月25日

本期要目: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综述

●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今天正式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对全体新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到中央党校来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有些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骨干,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中都会遇到文风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改进文风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为什么要大力改进文风

文风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我们党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延安整风以来,一直为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在这方面,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人茅塞顿开。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带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党的优良文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他反复强调:“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明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思想,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他指出,有些文章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同样重视文风建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全党抓文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优良文风逐渐得到恢复,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发展。文风与党风同社

1 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弘扬优良文风、纠正不良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

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可以说,一切不良文风都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都是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的。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二、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文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改进文风的首要问题。针对上面所说的不良文风的三个字,我想另外提出三个字,就是短、实、新。

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古人说“删繁就简三秋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1975年,邓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周恩来总理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只用了五千字。后来谈到这件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有许多短小精干、言简意赅、思想深刻的文章、讲话。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现在,不少地方和部门按照中央改进文风会风的要求,提出以“能少则少、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为原则,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这“三短”,就是我们应当

2 大力倡导的风气。

当然,也不是说长文章一概不好。有内容、有见解的长文章,人们也是喜欢读的。文章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短则短,宜长则长。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有些非长不可、篇幅短说不明白的事情则可以长些。《庄子》上有这样几句话:“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意思是说,野鸭子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写文章。就今天来说,把“野鸭子的腿加长”的文章太多了,提倡短文章、短讲话、短文件是当前改进文风的主要任务。

二是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实事求是,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毛泽东同志笔下的愚公、白求恩、张思德,我们今天记忆犹新,就是因为这些人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过激烈震荡,所以讲出的话饱含深情、富于哲理,能深深植入人民心里,引起共鸣。

这里需要说明,一些关于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性要求,事关全局,事关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及政策连续性,事关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需要在重要文件和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这和形式主义的套话、穿靴戴帽是两回事。

三是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正所谓“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一个文件、一篇讲话毫无新意,那么制定这样的文件、作这样的讲话还有多少意义呢?可以说,能不能讲出新意,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里所说的新意,既包括在探索规律、认识真理上有新发现、前人没有讲过的话,又包括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话;既包括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又包括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需要指出的是,讲出新意,并不是要去刻意求新,甚至搞文字游戏。更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标新立异。

三、怎样大力改进文风

文风不正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真正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这里强调三条。

第一,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文风问题上下都有,但文风改不改,领导是关键。从领导干部自身说,文风不正是不是主要由这样几个因素、几种情况所导致的:一是有的干部由于知识、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故而难以讲出新话、管用的话来。二是有的干部思想懒惰,不愿去下深入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苦功夫,只会在现成的文件、书本上讨生活、照抄照讲。三是有的干部认为只有照讲文件上的话、报刊上的话,才是同上级和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四是有的干部认为讲长话就是对工作重视和认真的表现,给哪个部门讲的话长就是重视那个部门。这也是一种误解。五是有的干部不负责任,别人写什么念什么,写多长念多长。明明知道用处不大,但照念不误。六是还有的干部认为讲大话、空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最保险,不会犯错误。其实这是个人患得患失的思想在作怪,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些因素和情况,都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有关。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与人的素质是紧密联系的。领导干部改进文风,需要在两个方面努力。一要学习。学习什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此作为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充分合理地继承和运用。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二要增强党性修养。坚持以德修身,努力成为高尚人格的模范。只有自己的境界高了,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人们才愿意听、愿意看。如果言行不

一、表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内圈外两种表现,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相信你。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带出好文风来。这里很重要的是自己要亲自参与重要文稿的起草。邓小平同志说过,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素养在不断提高,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还是要尽可能自己动手。一些重要讲话和文章应当全程参与,出思想、谈看法、拿主意,在大的方面把好关。

第二,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呼声。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

4 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能和群众谈心,你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些地方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不少干部住村蹲点后感慨地说:“在老乡家拉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能够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学到在办公室学不到的新思想、新话语,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这些体会给我们许多启示。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第三,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党风统一起来,特别要大力改进会风。不良文风的总根源,主要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会议太多,会风不正。现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对文风不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改进会风,能不开的会尽可能不开,没准备好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最好合并开,必须开的会也要能短则短,对会议的时限、数量、质量、规格等加以规范,提出明确要求。条件具备,会议可以直接开到基层,多利用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者网络会议。改进文风会风,要努力活跃党内生活,扩大党内民主,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风气,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的宽松环境。

围绕文风问题就讲这些看法,与大家探讨和交流。让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改进文风的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在弘扬优良文风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最后,祝全体学员在党校期间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5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

全体会议综述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日前在辽宁大连召开。此次高校咨询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国内一批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其它部属高校以及省部共建高校组成。教育部通过这个平台,研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传递新的改革信息,总结交流办学经验,布臵新的工作任务。

咨询委员们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特别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咨询委员普遍反映,这次会议紧扣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使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更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此次高校咨询会安排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四个专题论坛。

“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题论坛由吉林大学校长展涛担任主持。专题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作主旨发言,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等校长参与讨论。

“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陈骏说:“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今年年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讲话,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前提是,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在今年5月份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也指出了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臵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

陈骏坦言,从以上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我国怎样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陈骏介绍,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南京大学于2009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用新

6 的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被简称为“三三制”模式,即实行“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三个培养阶段”是指本科生在四年当中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路径”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阶段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条,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陈骏说,“三三制”模式背后的原理,概括来讲,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

当前改革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在陈骏看来,应通过新生研讨课计划、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以及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等举措,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眼中,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使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学科拓展的增长点。而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也十分重要,例如对现有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业设臵给予更灵活的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建设给予更多的改革空间,这些政策投入无疑将会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达到新的高度。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教育改革实施主体是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教师能力跟不上,不仅是理念问题,还是教育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问题。大学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有多深,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过去我们的改革取得的进步是实施了较多的量化式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活力,但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人尽其才的原则,常常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杨卫介绍,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浙大将现有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及团队科研/教学岗等不同类型岗位。此外,浙大还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类引导、科学评估、强化激励、动态调整”,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杨卫介绍,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先后出台了新教师职业导师制、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原有培养措施进行整合发展,努力把青年教师更快地推向学术前沿。

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研究条件的同时,怎样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上的困扰,促进他们潜心研究,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一直思考的问题。王书记如今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与王书记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他在讨论时建议:“政府部门应推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除了青年教师住房,教师总量不足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也引起咨询会上书记、校长的关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认为,当前教授很多都集中在40岁到50岁,学术资源过少,竞争激烈,导致急功近利情绪。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成为书记校长必须直面的问题。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

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基本前提。这三个前提,一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内涵的理解,二是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和体制前提的理解,三是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旨意的理解。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顾海良认为,“党委领导是核心”,就是说党委负有对事关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班长”,重要的是要摆正书记个人与党委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好书记个人在党委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校长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职权之间的关系。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如何理解“校长负责是关键”?顾海良分析,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负责是关键”,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教授治学是根本”。顾海良认为,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构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这三个方面,也涉及高校基本资源即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臵问题。显然,能否实现高校资源

8 的最优配臵,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受到很多传统因素制约,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

两天的发言讨论,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高端智库”,20年来,高校咨询会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今,高校咨询会成为高校交流办学成果和经验的重要平台,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机制,成为政府部门与高校加强沟通的重要桥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大学书记、校长的心声。“一所优秀的大学必定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我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发展、担当国家重任的优秀青年。能否使我们的青年承担起与国家地位相称的责任,肩负起全球视野下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恰恰是由今天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付出的努力所决定的。”

9 努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

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上个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四个文件,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继承创新、开拓前进的光辉历程。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对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任务和全国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这首先要求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的精神。我体会,会议和纲要核心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贡献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把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历史新高度,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方位和崇高使命。高度重视教育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战略方针。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从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民生性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教育的崇高使命,既强调了教育在支撑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在改善民生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进行了新的定位,对教育承载的使命进行了新的丰富。中央的判断,充分体现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教育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一是新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上,强国必先强教,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好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二是新世纪的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支持和知识贡献。三是新世纪的中国,人民群众对通过教育提高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多样教育的要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四是新世纪的中国,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参

10 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作为依托。可以说,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教育规划纲要与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一起构成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顶层设计的三个方面。这是会议和纲要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第二,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化了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特别是从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等五个方面得出了基本结论。这些基本结论科学精辟、实事求是,凝聚着广泛共识,体现了中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第三,鲜明提出了新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强调了“五个必须”的基本要求。这次会议的鲜明主线,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以“三个优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以战略目标体现教育优先发展,以体制机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二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育人为本中的“人”不仅涵盖学龄人口,而且包括全体公民;学习不仅在校,而且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更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人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坚定、自觉和主动开展教育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主要责任在政府,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社会共同推进。五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五个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第四,全面部署了未来10年的教育工作,确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这次会议和纲要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确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其特点是:继续强调了巩固和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重点;首次对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进行系统谋划,构建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薄弱环节,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并把民族教育、特

11 殊教育列专章予以规划;增强了针对性,对群众高度关注的学前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给予了明确回应。二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方向。其亮点是:首次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并摆在改革的首位;注重整体性,系统设计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考改革、高校管理、民办教育、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等提出了解决思路;强调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听取意见。三是以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领导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特别是要求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体现了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这些部署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教育理念创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相互支撑,明确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

第五,发出了振兴教育全民有责的号召,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求全社会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这些思想和部署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的理念,对消除“办教育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的片面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蓝图已经绘就,部署已经明确。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历史责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以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大学的功能进行了充分和清晰的阐释,体现了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当前,我国有2600多所高校,学生总规模达2980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样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我们必须充分肯定。但是也要看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等教育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和纲要精神,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勇于开拓,大胆探索,奋起直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历史性跨越,是立足国情、脚踏实地、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目标的内涵式跨越,要在质量上有一个新的提升,人才培

12 养模式改革上有一个新的突破,结构布局上有一个新的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有一个新的贡献。当前,要在以下九个方面下大力气推进。

第一,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使命。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要在政策导向、资源分配、评价考核、投入保障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一要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现在有的学校重科研而轻教学,弱化了人才培养功能;有的学校生师比过大,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实验条件跟不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种现象要尽快扭转。学校领导的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臵、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的方针。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定期研究教学状况,解决实际困难。教学资源要更多向教学一线倾斜,特别要提高本科教学经费比例,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高校要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二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抓住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契机,开展教育观念和教学工作大讨论,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在人才培养中,要更加注重创新性,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注重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注重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过窄、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

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在,一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符合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做法,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评价要向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模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二,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标志。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必须充分发挥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的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更大责任。一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瓶颈制约,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理论创新、传承文明、引领风尚、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二要加强基础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80%的面上项目,要稳定一支高水平研究

13 队伍,持续有力支持,鼓励自由探索,注重长期积累,推动基础研究向世界水平迈进。三要重视培育创新能力。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特别是在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进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相互开放。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注重吸收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四要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论文不重应用、重专利不重转化、重争取经费不重产出成果,是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下决心改革评价机制,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克服简单化、一刀切和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不同研究领域采取不同评价标准,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应用研究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第三,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又面临着产业升级、体制转轨和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迫切要求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一要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紧紧围绕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人才结构、学科设臵和研发攻关等方面提前布局,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二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三要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在职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积极参与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服务。四要成为国家和区域高水平的智囊团和思想库。面向国计民生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比如,围绕宏观调控、“三农”问题、气候变化、资源能源、收入分配、社会民生、公共外交、国家战略安全等重大课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高校只有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自身才能实现高效益、强后劲、可持续的发展,真正确立高校的社会声望和存在价值。

上面阐述的是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关系。从大学发展历史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逐步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应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支撑人才培养。

第四,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10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质量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有的学校质量意识还比较薄弱,没有摆上应有位臵,没有转化为具体措施;有的还没有把握规律,缺乏有效抓手和有力保障。同时,在质量标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些地方单纯以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学校层次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成效,

14 有些高校简单以论文数量衡量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贯穿于高等教育办学的全过程。

从宏观层面讲,要紧密围绕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加强宏观调控。探索对高校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政策导向和资源配臵,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科学定位,防止低水平重复,克服同质化现象。

从微观层面讲,提高质量的要求贯穿于高校具体落实三大功能中,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加强质量保障。一要健全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明确教育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探索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质量标准体系。二要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在教师教材教法、教学科研设备、社会实践基地、经费投入安排等方面保障到位。三要健全多层次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对现有的监测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探索校内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鼓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质量进行评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教评价模式。

第五,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

建设结构合理、富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现在有的高校学科建设面铺得太宽,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有的学科建设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就业。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势学科,国家对高校支持的重点也要转向支持学科和专业建设上来。一要完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要着眼世界科技革命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的新趋势,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突出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支持重点学科做强做精,打造一流的学科群体。二要构建合理的层次结构。本科教育要注重开放兼容,探索通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实践性、技能型,发展产业升级亟需学科;研究生教育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不断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三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交叉融合是当今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领域,要及早谋划部署,搭建交叉融合的学科平台,组建跨领域团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第六,始终把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依托。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本。一些学校不重视教学,一些教授不用心教学,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项目和经费在教师职务晋升和收入分配中占比过大。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纳入教师职务评聘办法,教授给本科生教学要成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教师分类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形成引导和保障教师专心教学的机制,津贴和奖励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教师要正确处理科研与

15 教学的关系,不能脱离教学一线,注重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学。高校要涌现出一批扎根讲台的名师,真正把精力和心血用在学生身上。

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和创新团队为重点。近年来,高校补充了大量新生力量,中青年教师已占很大比重,他们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时期,是高校的骨干力量。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挑大梁。要关心他们的业务发展,改善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等问题,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坚决打破近亲繁殖和门户之见。领军人物是团队的核心,多年来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一直制约着我国高校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集聚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打造一流的科研教学团队。一个学校如果有几支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优秀团队,将对整体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产生极大带动作用。

第七,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

当前,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促进质量提升,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要创新管理体制,形成新型的政府与高校关系。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责任既是管理、更是服务,应当更加注重宏观指导和间接管理,不能直接干预学校的微观管理,这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现在,政府部门对高校既存在着管得过多过细的越位现象,也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的缺位问题。因此,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搞好这项改革,不是简单地在政府与学校之间进行权力划分,而是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的管理体制。

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新型的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要鼓励民办高校多样化发展,重点发展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民办高等教育也要体现公益性,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要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密切合作、资源共享的模式,把社会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动员起来,共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新型的高校内部治理关系。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建立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形式,推进高校科学民主决策。

第八,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有效途径。

对外开放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必须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品

16 牌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一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地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构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更为开放的课程体系。要善于引进、择优引进而不能盲目引进,并结合实际融合创新。二要鼓励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这个问题在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框架中都达成共识并写入合作文件,关键要抓紧组织落实。三要创新合作办学的形式。办好中外合作学校和办学项目,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创造联合培养人才的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重大科研项目,在高端科研课题、国际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加强研究合作。四要加强以学生为重点的人文交流。大学在文化交流融合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为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贡献。要通过学科优势和增加政府奖学金规模,吸引更多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注重国际理解教育,支持毕业生参与海外志愿者活动,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快推动汉语走向世界,高校要投入更大的力量,派出优秀的教师和志愿者,研究探索符合海外教学实际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水平。五要加强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较为深入的长期跟踪研究,为国家的外交战略服务。高校可以发挥生力军作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专门研究不同国家的机构,努力成为高水平的国际问题智囊。

第九,始终把大学文化作为深厚土壤。

大学文化是高水平大学内在的精神品格,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精神、价值、作风和对理想的追求上。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我们正处于思想大活跃的时代,各种观念激烈碰撞,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一方面新思想、新观念和不同文明交融的新成果进入了大学,另一方面大学里也产生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风。培育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大学文化刻不容缓。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校内形成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对社会形成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二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既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强其基,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培植以育其魂。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适于育人的和谐校园,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三要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我国高校的风气总体是好的,但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利益诱惑,个别人耐不住寂寞、追求短期利益,甚至出现抄袭剽窃和学术造假现象。高校作为神圣殿堂,应当成为一片绿色净土。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探求新知的风尚,践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真诚合作的氛围。对学术不诚信要采取“零容忍”政策,规范学术管理,健全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切实净化学术风气。

三、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治校,不断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高校领导特别是书记、校长肩负重要责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办学治校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第一,切实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践行者。要把班子建设摆在办学治校的首要位臵,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带领师生团结奋进的坚强集体。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历史选择。要准确把握这一制度的内在要求,既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集体讨论决定,保证这一制度有效运行。二是书记、校长要努力成为懂教育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教育家。要以政治家的敏锐和坚定,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好领路和保障作用;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思维,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前瞻性和创造性;以教育家的理念和风范,善于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方法办学治校,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三要建设党性强、讲团结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注重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注重加强班子团结,密切沟通协商,遇到问题相互理解、相互补台。团结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高校领导大多是专家学者出身,作为知识分子有个性是特点,但作为领导干部更要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形成领导合力,使班子更有战斗力。

第二,强化高校领导的职业化意识,全身心投入高校的科学发展。高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大学领导者职责所在。大学领导者又是一个经验积累型的职业,成长周期比较长,一个成熟的大学领导者需要长期的锻炼和积累。很多高校领导本身是优秀的学者,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担任大学领导必须有所取舍,特别是书记、校长要处理好领导工作和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学生培养、抓班子带队伍工作中。学校事业发展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意义远远大于个人取得的学术成就。

第三,改进管理和服务,充分激发高校科学发展的内在活力。高水平大学更要有高质量的管理。作为人才聚集之地、智慧灵感涌流之地和学术前沿探索之地,高校的管理有其特殊规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和改进。一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校其他工作都要紧密围绕这三大任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8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依靠教师办学和提高育人质量作为高校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部门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积极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二要改进高校管理方式。要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坚持调查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科学论证。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学校发展上来。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制定和完善富有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三要努力克服行政化倾向。高校越发展越需要科学的行政管理,但加强行政管理并不等于“行政化”。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及其部门要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高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改变简单套用行政机关的做法,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以领导干部的作风带动校风学风教风,为高校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良好风气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但“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书记、校长是高校教职员工的一面旗臶,只有率先垂范,成为品德和人格的楷模,才能以良好的作风正校风、促学风、带教风。希望书记、校长做创先争优的表率,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营造团结奋进、勇于争先的浓厚氛围。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坚持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善于从政治层面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形势,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同师生交朋友,带领广大师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改革创新的表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校,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方案,做好风险分析,争取改一项成一项。其他高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改革探索。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实干兴校,注重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监督,带动整个校园更加风清气正、心同气顺。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使命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不断开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发:院领导、各科室

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办公室编印

共印11份

推荐第6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简报

找准问题 认真查摆 增进团结 促进工作

2014年8月4日、7日,鹿鸣乡分别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摆和解决班子、领导、和干部职工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氛围。县委彭常委等领导参加民主生活会。机关全体党员参加了组织生活会。

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的工作要求,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鹿鸣乡党委从三方面入手为开好高质量民主生活会。

一是会前交心谈心到位。交心谈心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步骤,是提高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重要途径。乡党委前期对党员领导干部交心谈心作出安排,明确交心谈心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二是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广泛征求意见和交心谈心的基础上,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撰写。主要领导亲自撰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不断征求意见、修改和完善。

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到位。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当成自检的机会,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找好找准问题,做到真正做到触及思想灵魂。 组织生活会上,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全体党员积极发言,对照党章党员义务实事求是查找个人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查找支部工作及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委书记孙德昌全程参加会议并进行点评,他指出: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

中,我们还有存在不够深入剖析自我思想、不够深入查找问题根源现象,要要继续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推荐第7篇:双向组织生活会简报

第十八期

瓮安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九日

城乡党支部携手开展 “双向组织生活”活动

5月6日上午,瓮安县离退干局盛情邀请老坟嘴乡党员

及观塘村党支部共40余名党员到瓮安县老干活动中心共过“双向组织生活”。会议安排观看了党史历程记录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交流淡心、党员健身文娱活动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离退干局局长、

离退干局党支部书记何端,老坟嘴乡党委书记赵德平、观塘村党支部书记邓德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近40分钟的党史记录片和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大大加强了党员们对党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的认识,特别是在听完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后,党员们被他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所震憾,纷纷发言,表示以后要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多为家乡谋发展,做贡献。

“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是双向组织生活会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老坟嘴乡观塘村党支部一直是离退干局的党建扶贫村,在党建扶贫工作中,离退干局与观塘村党支部积极协调,密切配合,使涉及该村的水利建设、困难学生帮扶、贫困户致富脱贫等工作完成效果突出,但由于两支部的党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不同,对彼此工作目的、方法的不适应、不理解,致使部分工作缺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双向组织生活会,给了机关党员和农

村党员一个交流谈心的平台和机会,党员们在会上用心交流和发言,统一了认识,达到增进了解,加强协作,共建友谊的目的。

离退干局退休干部、老党员蒲万兴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有感慨地说:“象这样的组织生活会,对我这个有50多年党龄的人来说,也是第一次,这样的会议既让农村党员对机关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也使机关党员干部了解到农村工作的复杂和艰巨,为以后的工作协调奠定了基础”。

联系人:王

话:13765472221

推荐第8篇:组织留守儿童活动简报

xxxx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参观省博物馆 为了丰富辖区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让留守儿童了解和掌握古代历史文化以及古生物生存和进化的过程,我xxx于x月xx日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参加了由xxxx举办的“假期奇妙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展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xxxxxxxx等多个展览,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标本让大家兴奋不已,各类动物化石活灵活现,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参观结束后,又组织留守儿童和家长一起完成了捏泥人、拼图、竹签书法、挖宝等别具特色的亲子活动 。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大家的环保和团结协作意识,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们和家长的感情。

推荐第9篇:开投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简报5)

简报 (第期)

重庆长寿开发投资(集团)开发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月日 开投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2009年月日下午,公司党组书记孔祥文同志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员干部必须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电教片。 观后,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党组书记孔祥文同志率先发言,他说,对于我们党员来说,从入党宣誓举起右手的那一刻起,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就成为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一项基本义务。如果我们不能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就会违法乱纪,丧失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资格,甚至堕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他说,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

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锻炼,才能自觉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纪检组长杨俊勇同志紧接发言,他说,党员干部学习遵守党的纪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纪律的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使自己在党内的活动和一切工作中有所遵循。党员干部要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养成自觉按组织原则、制度和纪律办事的良好风气。

讨论会上,许多党员同志在阐述提高党性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组织纪律观念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实际,对执行

和遵守党的纪律方面的片面认识以及遵守和执行不够坚决、不够彻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纷纷表示,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折不扣、坚决彻底。只有这样,党才能存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只有这样,党才能统一意志,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推荐第10篇:学习组织

株洲高新区四大举措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10-9-7 14:24:00来源:【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标签: 株洲 党组织建设>>>点击发表评论

株洲网讯(通讯员 余婧 胡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株洲高新区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四大举措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精心设计,丰富学习内容。结合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学习主题,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明确学习内容,让广大党员“按需进补”。一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使广大党员成为践行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结合新区实情,立足岗位,掌握区域经济、“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新知识新技能,不断优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今年2月,工委、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学习邀请了湖南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生导师陈晓春教授和中国长城战略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赵慕兰,分别就低碳经济与发展园区经济进行了专题辅导。

完善制度,强化学习管理。完善学习机制,注重学习进度与质量的统一,使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入脑入心入行”,以“常制”保“长效”。一是集体学习制度化。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保证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每季度不少于1次。建立健全档案、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有成效。二是教育培训科学化。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进修班、专题研讨班、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等培训方式,科学安排岗

前培训、业务培训和理论培训等。2002年该区在新加坡建立了境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选派7批188名干部赴新加坡就循环经济、城市建设规划等进行专题学习。2008年该区联合新华大学建立了国内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有2批86名干部参加了学习培训。此外,高新区每年举办村(居)书记、主任集中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三是学习考核具体化。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把学习情况作为年终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目标,纳入党员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创新手段,保证学习实效。一是搭建学习新平台。开设新区讲坛,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时间,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形成学习新氛围。积极推进网络学习园地建设,在农村社区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习群体,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基层文化站点、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和单位图书阅览室等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学习服务平台。二是“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到企业、部队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学习考察。今年6月,工委、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走进军营,开展“军事日”主题的学习活动,全体学习成员体验了军营生活,增强了国防意识和党管武装的政治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和领导国防建设的能力。近年来,高新区先后组织300余名优秀干部赴珠海、深圳、大连等地学习考察,扩宽了领导干部的视野。此外,该区加强与知名院校的对接和沟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发和利用“客座资源”来区举办“短、平、快”式的专题讲座、研讨论坛,增强学习培训的多样性,加快知识更新。该区先后举办项目包装策划、园区建设管理、招商引资等专题培训班,培训干部1000余人次。

科学引导,营造学习氛围。一是突出“三个结合”。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把学习考评情况与党员干部的发展使用结合起来,同要求、同部署、同推进,营造尚学重教的浓厚氛围,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动力和持久力。二是分类指导,全面覆盖。积极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品牌。高新区劳动人事局邀请了市委党校教授进行了“提升执行力,做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的专题辅导,使全局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得到了全面提高。马家河镇党委组织全镇村干部听取株洲市农办调研员上了一堂生动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解读课”,使广大村干部对中央对农村发展的政策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企业增强了经济活力,农村加快了发展动力,机关提升了管理服务执行力,街道社区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三是依托媒介,形成合力。《株洲新区》和株洲高新网开设专栏、专版和专题,各级党组织悬挂横幅60多条,制作宣传板报68块,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政策措施和重大意义,宣传全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开展。

第11篇: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理论(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roy,OLT) [编辑] 什么是组织学习(释义)

Chris Argyris和Donald Schön在1978年给组织学习(OL)所下的定义是: “诊断和改正组织错误”。 1985年,Fiol和Lyles对“学习”做了更为准确的定义,“通过汲取更好的知识,并加深理解,从而提高行动的过程”。 Dodgson对组织学习的描述是: 企业围绕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企业文化,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知识技能以及组织例行公事的一种方式;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员工所掌握的各项技能,从而发展组织效能的一种方式。 (1993)。 Huber指出,如果信息交换时组织的潜在行为范围发生变化了的话,那么学习活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

Dodgson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那些为了提高和最大化组织学习,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框架构建和战略设计的组织(1993)。当下,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日益盛行,因为越来越多的组织都意识到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强调的是组织的一种持续变革的特征。 现在,对于学习活动的关注重点已经从个人学习转移到了组织学习。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人成长的要素, 学习对组织成长同样重要。作为个人集合体的组织,必须以一种适当的形式、流程来保证组织学习,从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当然,组织学习绝不仅仅是个人学习行为的总和(Dodgson,1993;Fiol、Lyles,1985) 。 当组织成员离开时,组织的学习能力并不会因此遭受损失。 组织学习会对[[组织记忆](Organizational Memory])发挥巨大的贡献作用。 因此,组织学习不仅会影响当前的组织成员,而且会对未来成员发生影响,这归功于通过组织学习所累积起来的组织历史、组织经验、组织规则以及组织故事。 “对于任何组织而言,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仅仅是一半的挑战(”Prahalad & Hamel, 1994),同等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非学习型组织”。这一貌似荒谬的概念言下之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也必须要学会忘记部分历史。学习活动正是在各种因素的冲突中产生的(Dodgson,1993)。 [编辑] 三种类型的组织学习

1.单循环学习(Single-Loop Learning)。单循环学习是指,发现并改正组织错误,使得组织能够保持当前政策,去实现既定目标。根据Dodgson(1993),单循环学习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将组织所需的知识、技能或规则植入组织,同时不改变组织现有形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单循环学习亦被其他学者指称为“低层次学习”(Fiol & Lyles,1985)、“适应性学习”“复制式学习”(Senge,1990)、或“非战略性学习”(Mason,1993)。

2.双循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 双循环学习是指,除了发现并改正组织错误外,并且对组织现有的规范、流程、政策以及目标提出异议和修正。 双循环学习包括对组织的学习基础、特殊能力、例行常规进行变革(Dodgson,1993)。 双循环学习亦被其他学者指称为“高层次学习”(Fiol & Lyles,1985)、“创造性学习”“拓展型学习”(Senge,1990)、或“战略性学习”(Mason,1993)。 根据Mason,战略性学习就是组织与所处环境相适的一种努力过程,在此基础之上,组织才能够充分占有各种资源,并以这些资源去追逐、拓展并实现组织目标 (1993:843)。

3.第二次学习(Deutero-learning)。当组织知道如何执行单循环学习和双循环学习的时候,组织就开始了第二次学习的过程。 如果组织对于学习无意识的话,就不会有前两种学习。 “只有认识到无知,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Nevist et al,1995)。 这意味着在促进学习之前,需要找到学习导向、方式、流程以及结构等学习促进因素。 Nevis等人(1985)找到了七种学习方式和十种影响学习的促进因素。 例如,其中一项促进因素就是,找出目标业绩与真实业绩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到这一差距后,组织就能够想到学习,以及想到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和流程。这同样也会使组织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冗长的积极反馈、或者是沟通交流事实上会阻碍组织学习(Argyris,1994)。

双循环学习与第二次学习都非常关心组织为什么要变革和如何变革,而单循环学习则被动接受变革,不做深层思考。 Dodgson指出,组织学习的类型还取决于组织学习所存在的不同组织部门。 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出现于不同的组织功能部门,如研发、设计、工程、制造、市场、行政、以及销售,等等。

1 概述

“学习”一词最早出现在组织理论是赛蒙(H.Simon)在公元1953年探讨美国经济合作管理局组织成立的文章。赛蒙认为政府组织重组的过程即一种学习的过程。希尔特(R.Cyert)和马区(J.March)于《商业组织的行为理论》一书之中,把组织学习一词列在探讨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正式把组织学行当作“理论”研究,是甘吉洛西(E.Cangelosi)、迪尔(W.Dill),两人于1965年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学习:对理论的观察〉一文。阿吉利斯(C.Argyris)、熊恩(D.Schon)两人于1978年著《组织学习:行动理论之观点》一书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组织学习的意义为:“组织学习是为了促进长期效能和生存发展,而在回应环境变化的实践过程之中,对其根本信念、态度行为、结构安排所为的各个调整活动;这些调整活动借由正式和非正式的人际互动来实现。”

建立在组织学习机制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机制是公司形成管理优势的源泉。在组织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组织学习绝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加合。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交互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组织文化的构建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特征。

2个体学习组织学习的概念

实际上是从"个体学习"(personal learning)借鉴引申而来的。因此,大多数关于组织学习的论述都是基于这种类推。组织是由个体构成的,也只有人才能学习,因此,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但另一方面,组织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组织学习也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组织没有"大脑",但它确实有记忆和认知系统,通过这些功能,组织可以形成并保持特定的行为模式、思维准则、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组织不只是被动地受个体学习过程影响,而且可以主动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因此,必须把个体视为一个有机系统的一部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作用。阿吉瑞斯和萧恩(Agris and Schon)等学者深入地探讨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指出,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组织学习过程比个体学习过程更为复杂。

那么,如何区分组织学习与组织中若干个体学习呢?要确认一个组织在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②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③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因此,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实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的过程。 与此相类似,人们对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如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用"知识创造型公司"来描述学习型组织,指出知识创造型公司的特征是"发明新知识不是一项专门的活动„„它是行动的一种方式,是存在的一种方式,在其中,每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派得乐(Pedler,1991)等认为:"学习型公司是促使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学习,并不断改革自身的组织。"加尔文(Garvin,1993)指出:"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马恰德(Marquadt,1996)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科姆(Kim,1993)则认为,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学习,不管其是有意还是无意。学习型组织是指那些有意识地激励组织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组织;而非学习型组织则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从而一步步削弱了其学习能力。 3层次

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层次应包括: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关于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我们都比较熟悉,而团队学习是彼得·圣吉倡导的五项修炼中的一项。圣吉认为:团队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团队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只有团体进行了学习,组织才能学习。团队学习的修炼是从“深度会谈”开始,它包括学习找出有碍学习的互动模式,即找出并打破组织、团队、成员间的自我防卫。

组织间的学习是组织学习非常重要的学习层次。向竞争对手学习,与同行同业者交流,都是组织间学习的重要方式。马奎特曾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其中的人员要素就谈到了组织间学习:把整个业务链上的利益相关者(领导、员工、顾客、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社区等),都视为学习型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客户通过识别需求、接受培训等方式,与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构成组织学习系统的一部分。业务伙伴和联盟、供应商和经销商、社区团体等都可以通过与企业分享知识、参与企业的学习项目而获益并有所贡献。中国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很多组织忽视了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没有把握好学习型组织的这一核心要素。 4类型

从学习的过程看,组织学习主要分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

单环学习发生在发现错误和立即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它能够对日常程序加以改良,但是没有改变组织活动的基本性质。单环学习适合于惯例、重复性的问题,有助于完成日常工作。它是一种企业日常技术、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基本学习类型。

双环学习是指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仅仅是寻求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要检查工作系统、工作制度、规范本身是否合理,分析导致错误或成功的原因。双环学习更多地与复杂、非程序性的问题相关,并确保组织在今后会有更大的变化。双环学习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它能扩展组织的能力,注重系统性解决问题,适合于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它不仅包括在已有组织规范下的探索,而且还包括对组织规范本身的探索。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

所有的组织都需要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只不过组织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会选择不同的学习类型。如,组织在根本性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双环学习,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如何学习"的过程,通过反思组织视野、组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中的不足,组织得以迅速把握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从而能够不断地以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组织在渐进性创新过程中,单环学习经常是一种主导学习模式――在不改变系统的根本价值观的情况下,监测和纠正错误。

在组织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经常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组织学习。例如,在组织创新思想形成阶段,有以获取新的组织知识为主导的学习形式;在组织诊断与模式选择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在观念震荡中学习;在创新设计与时机选择阶段,又主要是在组织冲突中学习;而在实施阶段和创新评价阶段,学习的主导形式是在组织的重新社会化中学习。不同形式的学习有不同的特点,并在组织创新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从组织学习的方式看,组织学习主要有适应型、预见型和行动型学习等。

适应型学习是指团队或组织从经验与反思中学习。当组织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采取行动时,适应型学习的过程是从行动到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是反思与调整。 预见型学习是指组织从预测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中学习。这种方式侧重于识别未来发展的最佳机遇,并找到实现最佳结果的途径。预见型学习是从先见之明,到反省,然后落实到行动。

行动型学习是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侧重于获取知识,并实际执行解决方案。它是一个通过评估和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更快地学习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工作难题的过程。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重视学习成果的持续转化,学习的效果要体现在行为的改变上,因此,行动型学习就成为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5环节无论是单环学习还是双环学习,组织学习都要从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吸收开始,经过传播、扩散到整合、共享,再通过应用、创新到储存、共用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学习准备

这个过程包括:尊重和激发员工、团队的学习愿望,强化学习的动机;识别学习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将学习和变革与发展目标、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鼓励员工、团队开展自主性学习等。 信息交流

这个过程可以使员工获得丰富的信息,改善其知识、技能和行为。它需要:营造开放的、协同共享、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深度汇谈。 知识的习得、整合、转换与增值

这个过程是将从各个方面获得的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应用到工作中。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创新知识。将学习的成果转换为工作的成果,进而实现创新。 在这个环节中,还隐含着一个组织学习非常重要而又无法的问题,或者说假设:知识的整合、增值是如何实现的?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效果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日本学者竹内宏高和野中郁次郎有着较为深入地研究。他们认为,组织可以通过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也有文献称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来创造和利用知识。这种知识的转换有四种模式:⑴共同化(socialization):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⑵表出化(externalization):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⑶联结化(combination):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⑷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这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所在,它描述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如何在“质”与“量”上面得以放大、以及由个人到组织内部,直至在组织间进行扩展。竹内和野中得出结论:知识创造始于共同化。从共同化开启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形成一个螺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在组织的层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知识创造的螺旋更快、更好地上升。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还涉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探讨。 评价与认可

考察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对工作绩效的改善情况,奖励和认可努力学习或通过学习改进知识、技能、行为的员工和团队。

总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实现组织学习,是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组织知识的创新,这种知识即包括组织的外在,如结构、制度等,更包括组织的文化、组织成员的态度与技能等,也包括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非物质、软性的资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在组织学习方面取得实效,才能真正走向深入。关于这一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真正推动中国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走向深入。

6重要性学习是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

如果把公司视为一系列知识、资源的结合体,不断地获取知识、资源,更新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就成为组织的基本职能,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学习就是组织天生的而且是最重要的职能。而实际上,在西方企业管理界,这种基于知识或资源的企业观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组织不仅是处理信息的机器,而且要善于创造出新知识。沃-玛特(Wal-Mart)和麦当劳(McDonalds)成功的秘诀就被认为是由于它们有能力管理、运用知识,并且能顺利地将组织惯例中蕴含的知识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同时,为了顺应形势变化,企业必须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不仅要对产品、过程或结构等外在的要素进行调整,而且要对影响组织运行的各种内在因素,包括企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基本假设乃至根本目标进行改革。说白了就是要求企业不断进行学习。正如哈瑞森·欧文斯(Hudson Owens)所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赚取利润。但现在,企业有了一项更优先、更主要的任务,那就是要成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之所以这么讲,并不是说产品、利润不再重要,而是因为,在未来社会,如果没有持续学习,企业将不可能赚到任何利润。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企业(busine)的主要工作(busine)是学习,其他工作都靠后排。" 组织学习为组织振兴提供了良机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界就象一个时装展示会,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从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到再造工程、标杆战略„„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很多理论都变成"过眼云烟"。其原因就在于世上本没有万能药,对于企业管理这一庞杂的系统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人们认识到,在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形篇〉)。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组织学习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是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较好的解决之道。因为组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企业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人、组织、决策、沟通、技术等。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周密筹划的组织学习过程,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弥补缺陷与不足。在战略管理名著〈竞争大未来〉一书中,盖瑞·哈默尔(Gary Hamel)与普哈拉(C.K Prahalad)把学习看成累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与取得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技能与技术的基本手段,是改变企业"基因密码"、扩大管理框架、实现基因多元化的必由之路。在〈基于能力的竞争〉一书中,哈默尔与黑恩更是详细论述了组织学习与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的关系。他们认为,竞争优势并不来源于产业结构和网络中企业间的关系,而是对难以模仿的知识、技能、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占有。因此,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比竞争对手能持久地创造出核心竞争能力; 需要企业至少占有一种核心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和环境条件,所以组织必须不断地强化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不能给予,只能从企业内部构建。有两种途径来开发核心能力:一是开发和学习新的能力;二是强化现存的能力。这两种途径都必须通过组织学习来完成。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组织学习。 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像人一样,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譬如开发一种新产品,引进一项新技术、新方法,或者改造企业的组织机构、推行新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企业更新原有知识,吸收或创造出新知识,这不都是一个个学习过程吗?圣吉曾说过:"学习智障对孩童来说是个悲剧,但对组织来说,学习智障是致命的。"因此,他认为,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归根结底,作为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学习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这可以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得到体现:从企业内部来看,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将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长期以来,西方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很多公司中,由于员工不了解公司的情况和自己的工作任务,因此他们的工作就成了单纯的应付。为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很多管理者和管理学家费尽心机,但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全部潜能,就必须借助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使组织成员在组织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而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只有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和组织才会真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其次,质量已成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质量将不再是一种竞争优势,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起码保证。在多年的研究中,圣吉及其同事们发现,学习型组织与"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在指导思想、方法等几方面十分吻合。每一个认真从事质量管理的公司都非常适合进行"学习修炼"。 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环境看,组织学习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为了跟上顾客需要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必须具备越来越强的能力。这必须使公司里各部门的人紧密协调,配合无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努力,而这一切,正是学习型组织追求的目标。其次,学习型组织对环境的变化反应更快,这是因为人们知道如何预料即将来临的变化,也知道如何创造他们想要的变化,变化与学习并不严格地等同,但它们密不可分。当今时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将在未来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更好地生存,因应时代变迁,而且学习型组织将会创造新世界,并不是简单地对其做出反应。

第三,学习型组织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很多复杂、渐进的问题。综观人类历史,对生存的威胁主要来自恶劣的外部环境.洪水猛兽、地震、其他部落的进攻等。而今天,最严重的威胁却是来自我们自己造成的缓慢、渐进的过程,如环境破坏、全球军备竞赛和教育、家庭、社会结构的衰败等。按照传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人们无法理解这类问题:没有杀人元凶,没有小人作祟,没有人该受责备一一这一切只需要我们换一种想法来理解相互依赖模式。个人的转变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我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集体层次一一从组织、群体和社会层次上来思考。第四,合作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与生存方式,而学习不仅是合作的重要目的,而且是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法若克·康采特和彼得·劳瑞吉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一学习对方关于市场、生产的知识,学习对方的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商标等),学习对方与政府、顾客、供应商相处的艺术等。朵斯(Y.LM)也指出,成功的合作要经历一系列"学习-评价-调整"的循环过程,学习过程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而盖瑞·哈默尔与普哈拉则把学习看成是改变联盟力量对比,在战略联盟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90年代组织学习变得特别重要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早在1983年就大胆预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Internet)的横空出世和飞速壮大,今天,信息社会真的就在我们眼前。而信息社会带给我们的变化是深远、巨大的,很多因素决定了人们必须重新认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和它在组织中的地位。这些因素表现为: ⑴知识的重要性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都提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是创造财富的基本要素。在20世纪中,这些要素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除了上述要素之外,还得加上可能是更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创意与信息,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知识。奈斯比特说:"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但是在我们新社会,战略资源是信息。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自人类社会跨越了工业社会之后,知识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有学者将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当今各种产业中,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厂商通常是那些善于开发、改良、更新、保护知识,并且迅速、持续不断地将它们转化为进步的产品或劳务的佼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体,它不断地吸收知识,转化并产出新知识。企业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正如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 ⑵变化中的工作性质

1984年,派瑞曼(Pemlmm)说过:"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扎波夫(zubof,1988)则指出,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看法。她说:"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是一个学习机构,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识一一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知识本身,而是使组织怎样更有效率的核心。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是同义词。一句话,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改变。正如美国著名民意测验专家杨克洛维琪(Daniel yankelovtch)所称,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工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汉诺瓦保险公司总裁欧白恩(B 0'Brien)说:"当你工作两天所赚的钱比你的父辈们工作一周挣的钱还多时,大家开始渴望建立比遮风挡雨及满足物质需求层次更高的组织,而这种热望将不竭止,直到理想实现。"这是促使我们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深层次的社会动力,而这种变化也是工业社会演进的一部分。

同时,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个人不仅直接从事与知识、信息有关的工作,从工作中学习,而且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也将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 ⑶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挑战

15年前,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当前的一大趋势是从过去的一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各国合作生产已经成为新的全球模式,"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发展经济或者左右世界经济的局面已经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带给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今天的企业不仅要在本土与本国企业竞争、与国外企业竞争,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企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短期来看,公司竞争依靠的是价格、产品等;而从长期来看,公司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灵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是组织集体学习的结晶(1990)。壳牌石油公司的德格(deGeus,1988)曾说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引起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协调控制工作的难度空前复杂、不同文化的交叉,企业不能将原来的经营管理方法简单地推广到全球,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和各国实际情况调整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高超的学习能力。

同时,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对经营全球化以及核心能力的强调,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包括你的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将变得日益普遍。在未来的新环境里,竞争者们将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总之,合作性竞争将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一这个变化尽管姗姗来迟,但的确在发生。所有这些可能将为被传统束缚住手脚的企业敲响警钟,任何忽略组织学习的企业都将丧失探索商业和技术新前沿的良机。 ⑷企业正面临着日益剧烈、飘摇不定的变化

借用生态学的一个公式:L>=C,瑞万斯(Revans,1980)指出,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L)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环境变化(C)的速度。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面临的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分崩离析、连横合纵,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因此,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学习能力。正如圣吉所言:"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要更增强,才能适应变局。企业不能再只靠象亨利·福特(Henry Ford)、艾尔弗雷德·P·斯隆(Alfred P.Sloan)或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J.Watson)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⑸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社会现在的世界

各行各业已经不再是一两家大企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了,新兴企业异军突起、飞速飘升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在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社会。欧美企业师法日本,而日该企业又在效法欧美和韩国企业,甚至从中国古代兵法思想中汲取营养。面对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趋同,因此了解别人、善于从别人处学习将对企业增强竞争力有特殊意义。

7开展研究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最近10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也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管理大师。然而,时至今日,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并未形成十分成熟、广为接受的、定型的结论,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甚至在最基本的语义定义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分歧。笔者认为,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⑴进一步明确和统一关于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征与判断标准。它必须合理、可行、易于操作,并有广泛的代表性。大多数学者给出的定义过于抽象、过分注重逻辑上的完善,而忽视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⑵深入研究组织学习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组织状况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描绘出具体的组织学习模式或过程,给出衡量组织学习的标准或尺度。

⑶加强实证研究,整合相关理论与实务,给出各种理论、工具与方法的适用范围。人们需要清楚的行动指南,必须有具体的行动建议,而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定理或理念中。时至今日,对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缺乏具体、详尽、可信的实践指导和从理论转化到实践的研究成果。

对于中国广大企业管理人员和理论工作者而言,从事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更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首先,中国企业素质普遍较差,企业能力低下,大部分的管理水平还处于原始状态,制约了中国管理研究事业的发展。其次,中国企业管理研究起步晚,水平低,没有形成气候,缺乏"大师级"的研究人员。第三,中国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很多复杂的实际问题,既迫切需要深刻而实用的理论指导企业经营,全面增强体质,提高竞争能力,又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做法,必须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讲求中国特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组织学习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中国企业在组织学习方面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很多企业也存在独具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与此同时,我们在开展组织学习研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首先是文化与观念优势。东方文化注重整体、联系与感性。在对待个人学习问题上,不仅主张从书本上学习,而且强调实践;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洞悉问题的本质,而且要体察它与整体的关系、与其他问题的联系;不仅认为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而且强调必须尊重规律、循序渐进„„这些观念都与学习型组织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时,存在较少的观念障碍。其次是中国优良的组织文化传统。虽然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但这并未压抑平等、体恤下属等思想的发展。·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孙子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位列五事之首的论断与"爱民如子" 的主张,直到建国以后被广泛宣传的集体主义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甚至现在悄然兴起的"儒家管理思潮",都为我们开展学习型组织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组织文化基础。 虽然中国在开展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困难是显著的。笔者认为,结合中国实际,跟踪国际企业管理发展潮流,在目前大力开展对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1.组织学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是组织学习研究中的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国企业的组织学习包括组织间学习、组织层学习、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利用式学习、开发式学习六个因素。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组织学习集体层面的四个维度通过个体学习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情感承诺;在组织层学习水平高和利用式学习水平低的组织里面,满意度、情感承诺对离职意向的预测力更强。多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通过组织创新来影响组织财务绩效。这些结果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和管理实践都有很重要的启发。

2.基于跨文化分析架构,就中国和荷兰的社会文化对组织学习过程、组织学习氛围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比较,

3.在总结国外学者有关组织学习、社会资本和公司创业研究的基础上,表明组织学习、社会资本和公司创业相互促进,但这些相互促进关系在新兴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早期企业比较侧重于利用式学习、强关系和渐进式公司创业之间的促进关系;而在中期企业则倾向于在原有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式学习、弱关系和激进式公司创业;经过不断地调整,在后期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逐渐清晰和明显,并达到平衡。

4.This research design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alliance and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government from the union and the government level to guarantee the succeful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 study to innovative coalitions保证组织学习创新联盟的成功实施, provide help to rapidly promot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自主创新能力 of middle-small enterprise.

5.【摘要】组织学习行为在国内外方兴未艾,组织学习测度体系的建立是提高组织学习效率的首要前提。文章在国内外组织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的实践行为,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若干种因子分析方式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得出关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现状的若干结论,以期对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7.【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组织学习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组织学习的实践中,企业文化是关系组织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对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的研究,从不同学习阶段学习主体的不同和组织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流动方向入手,研究了组织学习过程中组织文化的作用机理。

8.【摘要】 组织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组织学习活动和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重点在于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组织学习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具体影响。认为组织社会资本为组织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机制,适应型社会资本有助于组织利用式学习,而创新型社会资本有利于开发式学习。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必须以组织学习为导向,强调对两类社会资本的整合与管理。

9.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及企业创新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三者的关系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都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学习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结果发展和丰富了组织学习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具有有益的实践指导意义。

10.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三大组织学习要素,即组织学习源、组织学习方式和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得出结论: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部学习源对其的促进作用。两种组织学习方式是不同学习源转化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特征,环境动荡性,影响组织学习方式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11.创业导向以及其中的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维度对企业成长有正向影响作用,创业导向的先动性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作用未得到验证;创业导向及其子维度对组织学习有正向影响作用;组织学习及其子维度对企业成长有正向影响作用;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12.假设(1):组织认同对组织学习有直接的显著正作用;假设(2):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显著正作用;假设(3):组织认同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显著正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组织认同与组织学习进行融合性研究。

13.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学习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而是通过动态能力这一中介变量发挥作用,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学习才能获取知识,才能在动态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动态能力也会作用于组织的学习过程,两者协同进化。

14.本文基于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理论,从互动机制与知识创新出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习能力越强,技术转移绩效效应越强;在组织学习影响技术转移绩效中,互动机制起调节变量作用,即组织学习与互动机制的交互作用会显著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知识创新在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影响中起有限中介作用。

15.深入探讨技术授收双方互动和知识创新分别对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关系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授收双方的互动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知识创新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有助于理解组织学习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的机理,使组织学习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技术转移实践。

16.组织学习方式的选择对管理创新活动的绩效存在显著影响,组织文化的信息准确性和交往坦率性对组织学习的四种方式(纠偏学习、反思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与管理创新四种活动(理念创新、结构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四个维度)的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调节作用.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成效的影响:理论学习方式对各种管理创新活动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实践学习对理念创新和方式创新成效存在正向的影响作用, 反思学习对理念创新和结构创新有正向影响, 而纠偏学习只对制度创新成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学习方式与管理创新成效关系的影响作用:使用层级回归方法分别对组织文化的交往坦率性和信息准确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坦率程度对纠偏学习与方式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对反思学习与方式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对理论学习与理念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对实践学习与结构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信息准确程度对纠偏学习与结构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对反思学习与方式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对理论学习与理念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不同组织文化中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李燚,芮明杰,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8月,第20卷第4期

17.本文试图通过两个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来分析组织学习在知识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互为你我,互相促进和作用,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在这种新的组织形态中知识的有效流动是核心目标,学习氛围、学习机制、组织沟通等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学习可以加速组织中知识的转换和共享,从而改变组织的知识拥有状况,而组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从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看组织学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孙晓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一期。

18.

第12篇:县实验小学组织学习十严禁、十不准简报

第十期

平坝县实验小学

2013年11月6日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思想素质

——县实验小学认真组织学习“十严禁”和“十不准”规定

2013年11月5日下午,县实验小学校长陈先涛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党员认真学习《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贵州省党员干部作风 “十不准”》的相关规定。

会上,学校领导宣读了“十严禁”和“十不准”的具体内容,并强调全体教师党员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贵州省党员干部“十严禁”和“十不准”等相关规定,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推动者,更应该模范带头、严格遵守。会上,全体教师党员在学习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党员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关爱学生,自尊自律,努力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塑造光荣的人名教师新形象。

会后,全体教师撰写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13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报 第五期

大足县农业局农经科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本 期 要 目】

农业部、中国银监会: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

社的金融支持

● 重庆: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个一”示范化建设 ●

陈晓华:要从五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 杜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组织者 ● 大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 促农增收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横店养鸡专业合作社

● 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大足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

召开蜂农代表大会

政策在线--- 农业部、中国银监会: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2009年2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 1 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着力点,中国银监会、农业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构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意见》明确,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一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四是改进服务方式。五是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

(来源: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重庆: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个一”示范化建设 推进示范化建设,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个一”示范化建设:即一个良好的产业依托、一个灵活的运行机制、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个团结能干的领导班子、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各区县(自治县)要紧密结合柑橘、生猪、蔬菜等市级主导优势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每年培育3―5个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里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每年从区县(自治县)示范社中优选50个进行试点,重点开展体制、机制及制度创新与产业链条延伸试点,着力探索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农业项目贷款、农村治理机制、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培育、合作社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的示范专业合作社。

(来源:《重庆市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2

讲话回放--- 陈晓华:要从五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近日就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认为,当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要着力从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突出产业政策倾斜,各类农业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委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持续化、制度化。三是加强金融支持,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四是加大税收优惠,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成本。五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规划。

(来源:广东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网)

杜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组织者 200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组织者,也是扎根基层、服务于广大农民的服务者。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将对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解决“小农民”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信贷支持“三农”工作新的切入点和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3 行动播报--- 大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市农委和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大足县积极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要向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方向靠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迅速发展的趋势。

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33个,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的有124个,专业协会有9个,成员总数24158人,带动非成员农户数9802户,获财政扶持资金的专业合作组织53个,财政扶持资金总额298万元,按《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以种植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有35个,其中蔬菜专业合作社17个,水果专业合作社15个,以畜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有45个,其中生猪专业合作社就有32个。

在我县发展的所有专业合作社中,多数都是以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为主,其中,拥有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3个,实施生产质量标准的专业合作组织4个,拥有注册商标20个,共计培训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农民31448人,资产总额9916万元,成员户均纯收入0.89万元。

大足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之迅速,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在为当地老百姓谋福、造利。

(来源:大足县农业局农经科)

乡镇动态--- 4 促农增收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横店养鸡专业合作社

大足县龙水镇横店养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刚成立时,该合作社吸纳附近规模蛋鸡养殖业主48户入社,养殖规模30余万只,占全县规模养殖总量的近50%。现在,已发展入社社员147户,饲养蛋鸡45万只,年产值达4300万元,经济效益700多万元。

横店养鸡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加强信息技术交流、饲料组织、产品的组织销售等服务。目前,该合作社已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了有效改善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条件,保障专业合作社周边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该社于2007年引进了一家生物有机肥料厂,投资总额1500万元,现已基本竣工。该厂投产后,可以完全消化本专业合作社和全县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禽畜粪便,大大提高该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

该合作社的建立带动了当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全县养殖专业合作社中起到了一个带头和榜样的作用。例如,该合作社成员之一吕本松,他家的蛋鸡养殖规模是村里最大的,蛋鸡数量超过4万只,日产鸡蛋近4万枚。正是他加入了该专业合作社,在购买饲料等原料和鸡蛋销售方面都对他有很大的优惠,不但使他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也激发了他的养殖积极性,吕本松只是该合作社的一个成员代表,其他的入社社员也跟他一样,在加入了专业合作社以后,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来源:大足县农业局农经科)

5 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大足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召开蜂农代表大会

2008年,大足县被定为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县,在市农委的指导下,在县委、县府高度重视下,大足县农业局制定了《大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方案》。目前,该方案“完善机制模式”发展完善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已正式启动。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现已建成了一条完整的蜂蜜生产流程线,并且已顺利通过QS认证,成功申报了绿色食品,在2008年被市政府评为模范专业合作社。

为能更好地发展养蜂专业合作社,使各地蜂农能够相互交流养蜂经验,2月25日,在蜂业园区会议室,召开第二届蜂农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足、铜梁、荣昌等地蜂农代表,农业局、畜牧局、供销社、宝顶政府等领导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该合作社办公室主任霍志能主持。

会上,该合作社股东之一龙训民作了讲话,主要回顾了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在2008年取得的成绩,他说,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合作社实现总产值1.3亿元,户均收入13.5万元,同比增长25%。龙训民还对2009年的工作计划作了安排,结合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办公地址临近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胜地大足石刻优势,2009年该合作社准备投入120万元修建蜜蜂博物馆,投入60万元修建产品展示厅,以增加合作社知名度。投入20万元修建蜂具加工厂,降低社员成本。该合作社还将入社社员实行生产合同制,价格保底制,对社员所交的产品实行标准制,利益分配实行双赢互利制。所有这些计划投入使用后,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将更具规模化,入社蜂农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会上,农业局、畜牧局、供销社等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发言,都对该专 6 业合作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要求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团体意识、品牌意识、发展意识和安全意识,更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愿意为该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服务。

会上,大足片区蜂农代表郭友仁的发言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他是一位74岁高龄的老人,戴着一副眼镜,精神饱满,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更年轻,在会上,他讲了他这几十年来的养蜂感受,以及他经过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养蜂经验,他还说,做一项事业,首先你要热爱它,然后你要用心去做,一定会取得好成绩。郭老的一番话,得到了全场所有人的热烈欢迎。

会议最后,还表彰了2008年对天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工作作出贡献的片区负责人,奖励了蜂具三套,面网三包等一些适用的养蜂工具以示鼓励。

(来源:大足县农业局农经科)

区县取经--- 重庆市武隆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五大特点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后,重庆市武隆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呈现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带动农户多。2005 年到2008年,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2个,入社农户19515 户,覆盖农户达34567户,占全县96200户农户的 60 %左右。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40户,最多的如火炉镇华禹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户496户。从产品看,烤烟带动的农户最多, 7 全县118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户达到6081户。二是覆盖范围广。从种养植面积看:专业合作社履盖面积达191189亩,占全县农耕面积20 %以上。从产品看:履盖几乎涉及所有种养殖业的农产品,如粮食、烟草、蔬菜、畜禽、水产、果品、中药材、茶叶等。从业态看:有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流通、服务业等。三是发展势头好。合作形式已从最初的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发展,管理由各自为政向集中统一管理发展,销售由各自对外向统一对外发展,核算由单户核算逐步向统一核算发展,服务由分散指导向统一服务发展,种(养)技术由传统向现代标准化发展,发展模式由单一的种养植(殖)向种(养)、加、销发展••••••如风来乡绿林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吸收社员255户,2008年发展榨菜2000亩、辣椒1500亩,建成榨菜池10口,能腌制榨菜3500吨,并已签定协议引进人才指导加工。

四是培养了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农村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如火炉镇华禹生猪养殖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采取赊销饲料、指导饲养、回收活猪、对外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效果很好。2007年收购销售生猪30000多头(其中专业社内收购12000多头、户均30头以上,社会收购17000多头),养猪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较好地带动了火炉镇的养猪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促进了增收。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不仅促进了观念转变、增强了科技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同时学到了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拓宽了致富门路。如火炉镇梦冲塘村四季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32户,发展水产养殖120亩,实行统一发展规划、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对外销售。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8万元,平均每户收入3.5万元。文复乡兴隆村社员王峰是一名种植日本甜柿的大户,在加 8 入专业合作社前每亩产量只有250斤左右,亩平收入只有500元左右,2007年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的9亩甜柿平均亩产500斤以上,亩平收入突破了1000元。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第2369期)

抄报:县委办、人大办、县府办、政协办,并江书记、周县长、颜常委、文全副主任、建华副县长、家胜副主席,重庆市农委 抄送:各街镇乡人民政府

发:农业局各科、站、场、校,各街镇乡农技服务中心

9

第14篇:组织廉政知识测试简报

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廉政知识测试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廉政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扎实推进公司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市惩防办)要求,公司党委于8月11日组织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开展了廉政知识测试活动。

此次知识测试由公司党委统一出题,从市惩防办发布的《反腐倡廉建设日常测试题库(500题)》中抽取产生,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副职以上共40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了测试。

为了组织好此次测试活动,公司党委进行了周密安排。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廉政知识测试的通知》,就测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测试要求;及时在OA办公系统上发布《反腐倡廉建设日常测试题库》,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提供了参考。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测试活动,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因工作原因未能参加此次测试的人员,公司党委特于9月组织了补考,提高了测试活动的覆盖范围,实现了廉洁自律的整体性。

据统计,此次测试活动领导干部参试优秀率(80分以上)达92.5%。通过参加廉政知识测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

学习了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全面掌握了具体内容,熟知了党纪政纪和组织处理的相关规定,使广大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

第15篇:学习七一讲话简报

简报 第十八期

小金县双柏乡党政办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专心学习认真领会 务求实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小金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在小金县木坡乡精心组织了一次学习宣讲活动,双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机关职工、各村“两委”负责人共18人参加了本次宣讲活动。

会上,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建党90周年中华民族走过的艰难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下一步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并结合我县实际,着重介绍了“十二五”规划蓝图。大家听后,了解了我党的艰难历程和光荣奋斗的历史,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我县“十二五”规划为工作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为双柏的发展努力工作。

第16篇:学习经验交流简报

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

在全党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是党中央在经过三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事关民心向背,事业兴衰,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以学习实践“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已在全校有条不紊的开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科学的把握了我党作为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赋予党的性质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指导思想鲜明的时代精神,赋予党的宗旨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鲜明的时代特征。“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就是更加扎实深入地用“八荣八耻”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站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

工程。我们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创优服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式、新任务相比,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等方面存在不适应,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激活党的细胞,强健党的肌体,使我们党永葆青春和活力。

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我们每个党员要克服搞与不搞意义不大、麻痹松劲、厌战情绪,要按照要求,高标准、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敢于超越自我,扎扎实实的搞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教育活动装进脑子里,放在心坎上,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识大体、顾大局,体现在具体工作上,认真思考,勤于琢磨,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借助教育活动,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得到更大提高。

第17篇:学习楷模简报

简报 第()期

XXXXXXXX镇委员会2011年7月19日

见义勇为树新风 弘扬正气促和谐 7月25日,我镇根据区委文件精神,关于开展学习宣传李潇、纳振东见义勇为英雄事迹活动通知,组织全镇镇村党员干部学习两位英雄的先进事迹。

镇党委领导组织大家学习了李潇、纳振东的英雄事迹,大家一致认为“李潇、纳振东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不畏艰险、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青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新一代青年学习的楷模。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两位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在进取和奉献中全面发展,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镇党委书记XXX在会上做了讲话,他强调,我们大家要以李潇、纳振东为榜样,组织全镇村民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把奉献社会作为最大价值,在平凡与伟大中,诠释年轻一代应有的风貌。

第18篇:学习简报1

简报

“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开展” 第一期

游仙区朝真卫生院党支部 二0一二年四月十日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我院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我院实际,于2012年3月4日组织全院职工,会议由支部书记李定富同志主持召开。

会上李书记传达并学习了绵游卫委„2012‟6号文件,即《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卫生局委员会关于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好四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形成“抓两头促中间、以点促线成面、推进整体发展”的工作局面,本着一类党组织上水平、二类党组织上台阶、三类党组织换面貌的工作思路,分类定级,到期考评升级,实现整体推进。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逗硬考核奖惩,经党支研究,成立了“三分类三升级”领导小组,确保工作能落到实处。全院党员认真领会了会议精神,明确了“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要求,准备积极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逐步实施

第19篇:政治学习简报

政治学习简报

为了响应《关于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意见》,我校在党组织宣传部,组织部及团委的组织安排下,于2012年10月31日上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专题政治学习活动。全校各系各班积极响应号召,听从组织安排,在各教室进行了政治学习。学习采用了传抄理论文件,教师宣讲,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同学们纷纷在老师有组织的带领学习下,畅所欲言,谈论自己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及作为一名党员同志今后如何在实践中履行职责,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讨论气氛,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师生的思想觉悟。

在本次学校开展的为期两天的争先创优活动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10月30日上午进行校范围的卫生大检查,分别对教室,宿舍,卫生区就卓有成效的检查整治工作,当日下午

又于校大礼堂进行了以师生喜闻乐见专题讲座。同时开展的宣传栏,广播等手段,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了活动典型,切实增强了宣传工作的感召力。

创先争优活动以深入学习开展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长治久安为主题。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学校的根本保障,加强思想文化工作,巩固各族

共同团结奋斗为基础。因此创先争优学习活动在我校的开展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加强民族团结是具有极高积极作用的,为了更好开展,学校党委团委进行了严密科学的组织安排,紧紧围绕《关于在高校党组

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意见》文件进行开展。同时团委组织人员进行了集中检查和抽查。

本次政治学习收效良好,广大党员师生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思想理论素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了全校理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校团委

2010年11月1日

第20篇:学习雷锋简报

学习雷锋简报

3月5日,我校X班在教室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共创和谐校园”主题班会,并邀请学校团委成员及各年级班主任到现场观摩。

本次班会通过观看《雷锋生平》视频,了解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学生浅谈观后感,并争相朗诵雷锋名言,介绍身边的好人好事,还表演小品《学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大合唱。最后由班主任进行小结,表彰班级学习雷锋先进个人,本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以本次“雷锋月”为契机,结合学校“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营造人人争做新时代的雷锋。正班风,树正气,共建和谐班级体的良好氛围

组织学习简报范文
《组织学习简报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