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战略分析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5 15:06: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潞安战略分析报告

潞安战略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省属七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能源企业集团。其前身潞安矿务局成立于1959年,曾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矿风誉满全国,率先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区”。2000年8月,潞安矿务局改制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及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潞安集团大力实施“建设亿吨煤炭新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开创幸福潞安新天地、全面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的“三地一新”发展战略,坚持“高端化、低碳化、国际化”和“循环型、创新型、效益型”的“三化三型”发展方针,逐步形成了“326”新型现代产业体系,“3”是煤炭、煤基合成油、煤电一体化三大主导产业,“2”是硝基肥料与硝基化工、现代新型焦化两大产业,“6”是光伏产业、装备制造、建筑建材、铜材加工、现代高效农业及金融贸易六大辅助产业,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优势叠加、创新集成、协同发展。同时,企业正由战略引领向价值引领转型、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型。

截止2012年底,潞安集团拥有资产1260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46 家,分公司14家,参股子公司21家。2012年煤炭产量

Page 1 of 11

8008万吨,营业收入1730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在2013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潞安集团首次跨入并排名430位。

二、企业使命

潞安集团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坚持以煤为基础,延伸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煤电、煤油、焦化、电化四大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坚持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等,推进了企业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综合效益型转型。坚持“与能人携手,和巨人同行”,与美国博地、亚美大陆、泰国班普、加拿大西鹰、南非萨索尔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在煤炭、电力、煤层气及煤制油等项目上进行了广泛合作。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紧紧围绕战略发展,构建了立体化的人才队伍。始终把“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了没有,员工生活质量提高了没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和各级班子工作好坏的两条根本标准,在促进企业大发展的同时,努力让企业发展成果普惠员工、造福社会。员工收入大幅增长,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Page 2 of 11

2013年,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价格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环保压力增大、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以及煤炭价格低迷。虽然当前市场的“复苏”行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些许希望,但在抑制产能过剩毫无起色的背景下,业内预计煤炭价格今年仍将低位弱势运行。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倒逼煤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2014年,煤炭市场可能有一下大事发生: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有望启动;2013年下半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煤炭需求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仍将是决定煤炭需求的基础;中国的煤炭资源和生产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这也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特征明显。

2、经济环境

预计2014年GDP增速将继续保持在7.5%左右。一方面经济增速难以明显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短期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出口增速再度回升难度较大,而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速同样乏力。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将努力保障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保持稳定,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重点工程项目政策支持力度,最终促使经济增速保持在一个各方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因此,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2014年煤炭

Page 3 of 11

需求具备继续小幅增长的基础

3、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气环境快速恶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而燃煤被一致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被认为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环节和措施之一。9月份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止行动计划》提出“禁止进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研究出台煤炭质量管理办法。”11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再次提出“按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研究制订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

另外,由于雾霾已经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大气环境引发的关注日益升温,新一年,碳税和环境税或将再度引发各界热议,其启动实施步伐也将加快。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Page 4 of 11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分析

最近几年,面临国内外竞争的新的严峻形势,我国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高度重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自觉摆到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安徽淮南矿业集团、陕西煤化集团、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十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依托兼并重组和占有优良资源,煤炭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持续大幅增长,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依托政策保护,煤炭企业之间在国内几乎不存在什么竞争,作为能源行业也不存在潜在的对手威胁。

2、供应商分析

木材、钢材、煤矿专用设备、配件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很多供应商不愿意供应价格再被锁住,迫使煤炭企业必须接受弹性价格的合约;供应商可依据原物料工本的波动,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工本弹性反映在对我们供货的价格上,由我们与供应商共同承担原物料涨价的风险。

3、买方分析

中国煤炭市场从原先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原先的预付款模式转变为应收款模式,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煤炭行业资金链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迎合买方的条件。同时

Page 5 of 11

买方在主导地位也直接影响着煤炭行业规模的发展。

4、替代品分析

近期由于页岩气等煤炭替代品的出现,国外煤炭对中国大量出口,导致国内市场持续下滑。而且受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更倾向于低碳环保的能源,煤炭市场会受到持续不断的冲击。

四、综合分析

(一)业务组合分析---BCG矩阵

1.中国神华集团

战略思路:煤、电、路、港、油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成为保障和稳定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最主要的煤炭供应者,以及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加工基地。

Page 6 of 11

主要规划目标:产煤2.5亿吨以上,电力装机20000MW,煤炭液化形成油品及煤化工产品能力1000万吨。

2.中煤能源集团

战略思路:重点发展三大核心业务,包括煤炭生产、煤化工和煤机装备制造业务;努力完善“两个延伸”,即以煤炭为主的产业链的延伸和以资本运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的延伸。

主要规划目标:产煤1.5亿吨,煤炭贸易、煤焦化、煤机制造、煤矿建设等规模位居国内行业前三名。

3.山西焦煤集团

战略思路:延伸“煤炭—电力—建材”“煤炭—焦炭—化工”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商品煤出口基地。

主要规划目标:原煤产量1.2亿吨(全部入洗),商品煤1亿吨,电力装机10000MW(包括参股),焦炭化工1000万吨(包括参股)。

4.大同煤矿集团

战略思路:建设一个煤电化能源大集团,实现“五个同煤”(“绿色同煤”“科技同煤”“诚信同煤”“小康同煤”“和谐同煤”)。

主要规划目标:产煤1亿吨以上,电力装机5000MW。 5.淮南矿业集团

战略思路:“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在煤炭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增强电力、焦化、液化、煤层气支柱产业,建成全面小康的能源基地、绿色环保的能源基地、科学管理

Page 7 of 11

的能源基地、和谐文明的能源基地。

主要规划目标:煤炭产量8000万吨,电力规模7500MW,瓦斯利用3亿m3,水泥规模140万吨。

6.陕西煤化集团

战略思路:做大做强“一体两翼”主业,即以煤炭产业开发经营为主体和基础,以煤化工和其他非煤产业为双翼,形成煤、化、其他非煤产业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主要规划目标: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煤炭产能1亿吨,煤化工产品500万吨,电力装机5000MW。

7.龙煤矿业集团

战略思路:形成煤炭、煤电、煤焦化三大经济板块,将龙煤集团建设成为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的重要依托和东北(蒙东)地区的核心煤炭企业。

主要规划目标:产煤1亿吨。 8.潞安矿业集团

战略思路:拉长变粗“煤—电一化”“煤一焦一化”“煤一油一化”三条主产业链。建立两个国家级基地,即在潞安建设第一个国家级煤基合成油基地和中国喷吹煤生产基地。

主要规划目标:产煤7000万吨以上,力争1亿吨;年销售收入500亿元。

9.兖矿集团

战略思路:以煤炭、煤化工、电铝和煤机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产

Page 8 of 11

业,形成煤基链条协调发展。建设三大基地,一是山东鲁南地区煤化电工业基地;二是贵州煤化电工业基地;三是陕西榆林地区煤化电工业基地。

主要规划目标:煤炭5000万吨以上,甲醇400万吨,焦炭200万吨,油品200万吨,电解铝20万吨,醋酸60万吨,电力装机2314MW。

(二)SWOT分析

1、S优势:

煤炭是潞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建设潞安能化大集团的根本性产业,我们把它作为本源性的“金牛业务”来发展。数年来,通过技术改造、整合扩张、新井开发等多种手段,潞安煤炭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建设了长治北铁路交接场,缓解了煤炭铁路外运瓶颈,实现了矿区铁路的自营和产业化,还大大拓展了煤炭公路外运。

2、W劣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气环境快速恶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而燃煤被一致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被认为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环节和措施之一。

3、O机会:

Page 9 of 11

绿色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正导引着经济发展进入一个以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为目标的文明时代;充分利用煤炭、电力、电化、焦化生产过程中的伴生物和废弃物,变废为宝、“吃干榨净”,实现矿区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和“绿色”环保,这既是潞安建设新型煤电化工基地的客观要求,也是潞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T 威胁:

煤炭需求有望继续小幅增长,但由于国内煤炭产能较为充足,煤炭价格很难再现持续上涨。受需求季节性变化、煤炭行业相关政策调整、节能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内外煤市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国内煤价有望整体呈现震荡走势。

五、公司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又成为总体战略,是由公司的战略使命和战略意图而产生的。指一家公司在多个行业或者产品市场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业务组合进行选择和管理的行为。它是企业的总体战略和最高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公司层战略有发展性战略,退出性战略等。

根据潞安的愿景,使命等可以看出他们实施的是发展性战略: 三地一新”,即建设亿吨煤炭新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开创幸福潞安新天地、全面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按照国家转变

Page 10 of 11

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及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高端化、低碳化、国际化”和“循环型、创新型、效益型”的“三化三型”发展方针,着力推进“5+5”产业格局,即重点发展煤炭、煤基合成油、煤电一体化、硝基肥料、新型焦化等五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光伏产业、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物流贸易、金融服务等五大辅助产业,深入推进战略引领向价值引领转型、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型的“三大转型”,到2015年,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将双双达到2000亿元以上,建成“双两千亿企业”,为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潞安集团网站:http://www.daodoc.com 中国煤炭资源网站:http://www.daodoc.com

Page 11 of 11

推荐第2篇:苹果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期末考试

苹果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蒂诺。1971年,16岁的斯蒂夫·乔布斯和21岁的斯蒂夫·沃兹尼克经由朋友介绍而结识。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组装机器之后再拿去推销,他们的另一位朋友罗纳德‧韦恩(Ronald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成立苹果电脑公司。1980年苹果上市的时候,他们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上市以后任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都要多,而且比任何历史上的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百万富翁。在五年之内该公司就进入了世界公司五百强,这是当时最快的记录。乔布斯离开苹果电脑后,苹果公司经历了业务的衰退、市场份额的丢失期,各界开始期盼有能者管理苹果公司。1997年乔布斯刚回归时,徘徊在破产边缘的苹果公司的市值仅17亿美元。乔布斯回归后大幅度改革公司管理,并开发诸如iMac等的一系列新产品。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到他辞职之前,苹果以超过3350亿美元的市值取代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这个数字,还相当于欧元区前32大银行市值的总和。乔布斯留给苹果公司的,是一个好得令世界上每一个CEO都会羡慕不已的财务状况:几年来,公司的毛利润率一直维持在将近40%。

苹果辉煌的起点,是从2001年推出的iPod播放器开始的。iPod外观流畅简洁,成为时尚的象征。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自此,智能手机市场的原有格局完全瓦解。

过去的10年里,苹果公司借力这几款明星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水平。2004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平均利润率近32%。同时期,索尼公司的增长率最高为13%,最低为负增长,其平均利润率近23%。

苹果战略密码一:乔布斯倾力打造用户体验

个人电脑刚刚诞生的年代,苹果公司曾经辉煌一时,风光无限,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Wintel联盟兴盛后,苹果逐渐成为对图形、设计方面有专业需求的利基品牌。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经营问题,公司严重赤字,以及内部管理的分歧,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NeXT和皮克斯(Pixar)动画工作室。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大力调整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重新树立起苹果式的创新文化,并将此作为成功营销的基点。

1996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1997年出任临时CEO后接手重整苹果公司,将公司正在开发的产品由40种削减到4种。1998年,有着水果色、水滴形状塑料外壳的iMac问世,苹果公司硬件业务得以重振。2000年1月,乔布斯在

MacWorld大会上发布了操作系统Mac OS X,自此实现了苹果公司所有主要产品的彻底革新,同时,乔布斯宣布出任常任CEO。随着iPod/iTunes以及iPhone的相继推向市场,乔布斯成功的打造了苹果文化的品牌形象:设计、科技、创造力和高端的时尚文化,成为全球业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简化是苹果公司设计流程里最重要的一步,瓦斯寇(Wasko)为QuickTime以及iPod设计的界面都是忠于“简单易用”的界面原则。乔布斯的领导力向来被媒体广泛关注和评价,但基本上业界一致认为他是苹果公司的灵魂、核心资产。乔布斯推崇小型的“A级工作组”,由精选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力图组织人员建立只拥有“A级”参与者目标的共识。总裁乔布斯追求其领导下的组织机构简单直接。不同于大多数公司随着规模扩大而雇佣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设计师,变得越来越繁复的官僚机构,苹果公司核心部分一直保持由最优秀的成员组成的较小的规模。来到苹果公司的人才得到了有效的激励和创作空间,同时乔布斯会扮演小组指挥员的角色在工作小组努力工作、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指导合作。最优秀人员来到苹果公司后都会拥有大额的股票期权,同时会被充分给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自由,不被官僚气氛妨碍。乔布斯虽然对苹果公司的各业务亲力亲为,但是他喜欢用争论和辩论的方式在团体工作的环境中开拓创造性思维。

通过别出心裁的营销手段和紧凑的供应链,苹果公司对用户体验的打造有效的动员了其目标客户群。口碑营销让充满神秘感的苹果产品诱惑无限,引消费者先夺为快。苹果每年只能开发出

1、2款产品,但几乎每款都力求将每种科技发挥到极致,既能让人们吃惊、兴奋,又知道如何使用它,成为口碑营销成功的最强基石。苹果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是总裁乔布斯也很会利用Mac-world年度大会为媒体和消费者创造谈资,在每个新产品发布前引发各界强烈地谈论苹果。

苹果公司成功的实现了文化、产品、品牌和口碑之间的良性循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更多的消费者,扩大“苹果迷”以外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认知,苹果零售店(Apple Store)精心设计了呈现 “数字生活中枢”的用户体验场。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的覆盖面,2001年史蒂夫推出打造Apple Store的计划,截止今天,全球共有285家Apple Store。Apple Store打造的是数字生活全面体验的空间,店内的区域都以“方案解决区域”为中心设计,方便顾客创造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为了实现产品与顾客生活体验的契合,店里没有晃眼的灯光、嘈杂的音乐或者推销产品的售货员,顾客可以摆弄各种机器。店里设有一对一的零售店会籍,通过面对面的私人培训Mac 使用的基础知识,从旧电脑到苹果电脑的转换,或者其他高级别的项目。

苹果战略密码二:借势 “数码生活”

苹果CEO乔布斯发现,如今IT公司应该主攻的战场在消费者的右脑与左心

房:科技产品应该参与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与他们一起激动、幻想和创作;早年同样以创新闻名的索尼公司则因为过分沉迷于其对产品创新的“杀手本能”,自满于其品牌力量、出色的技术及经营效率,忽略了如何在薄利时代竞争中真正打动消费者。2001年iPod发售时,苹果公司开设了一个iPod Lounge网站,iPod的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用户信息,制造自己的iPod附件,给改进iPod提出建议和点子。这个论坛由苹果公司的员工维护,整理建议,并把最好的点子推荐给苹果公司。

21世纪伊始,苹果公司便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数码生活(中枢)”战略。2001年开始,苹果公司就在年报里陈述了其“数字中枢”的商业战略。 2001年时,基于个人数码设备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纪元的预测,苹果公司锁定个人电脑自然将会成为数码中枢设备。个人电脑满足数码中枢设备的特征:运行复杂的程序,高质量的用户界面,存储能力的经济性,与外接设备及互联网的易连性,为接入的设备提供有增加价值的应用。

200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融合消费电子产品成为苹果新战略中的重点,“数码中枢”的定位拓展为“数码生活”。2004年7月,经iTune音乐商店售出的音乐单曲数量过亿;而同年8月,苹果公司宣布iPod已占有美国数码音乐播放器58%的市场。

2007年,苹果公司进军手机市场,再次成就了一款明星级便携数码产品:iPhone。苹果不再局限于定位在一家电脑公司,苹果有成功的网络、渠道平台技术和服务,还有iPod、iPhone、AppleTV等消费电子类数码产品。经过两年内的几次软硬件升级,如今的iPhone4S已经可以媲美个人电脑的基本运算功能、同时丰富的娱乐功能加上便携性,使其成为数码生活的核心产品。

数码生活(中枢)的战略布局。数码生活的核心是使个人能通过一个终端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甚至一个遥控器,便利地获取和管理被联网的、个性化的资源。1998年,个人笔记本电脑已经基本具备了数码生活中枢设备的特点,但是被联网的资源还十分分散,未有应用功能上集成度很强的平台,也还没出现个性化的服务。iTune音乐商店是第一个将版权音乐集成联网的商业平台,客户端可以个性化管理,同时与便携设备“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奠定了“数码生活”用户体验的基础。iPod加iTune虽然仅仅是对数码音乐生活的个性化实现,但是奠定了苹果公司在数码生态圈中的特殊优势,同时积累了了解数码中枢使用模式的消费者规模。

2007年第一版的iPhone虽然好像是加入了通话功能的iPod外加高质量的用户界面,但是因为有苹果公司操作系统的植入,它已经具备了运行音乐软件以外程序的能力。数码生活不会停留在音乐等娱乐需求和移动通讯的结合,当用户对随时随地获取联网了的个性化资源形成习惯,比iPhone更易用的数码中枢终端将不难普及。如果“云端”存储在业界更普及、用户群更成熟,iPhone、iPad呈现的平台加终端的方式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优势。

随着iPone SDK对第三方的发布,Apple Store的应用服务方面吸纳了基于iPhone SDK的第三方软件应用开发商。App Store没有资质限制,任何软件开发商或者个人都可以在App Store上销售软件,但是苹果公司有审查和批准在App Store发售的软件质量的唯一裁定权。

苹果公司这种打造生态圈的方式是很经典的“价值网”共赢。苹果公司成就的生态圈“价值网”纵向上是供应商(比如提供存储硬件的三星)和苹果产品用户,横向上包括附件生产商(如iCase)和内容提供商(如软件开发群体)。目前iPhone加iPod Touch在全球售出近6亿台,以及App Store上超过14万可下载的应用程序,这个生态圈的领先程度暂时未有竞争者能与其匹敌。附件产品及内容提供商因分享了苹果的客户群盈利,而苹果在这个生态圈中的核心地位即便于其管理iPhone的用户体验,同时保证了其对生态圈内收益的提取。苹果战略密码三:搭建苹果公司生态圈

iTunes平台的搭建成功的启动了苹果在市场上的一系列成就,首次成就了硬件加软件服务方式的优越用户体验。苹果公司提供“硬件加软件平台”的集成,而软件上的内容,和硬件设备的附件产品提供则由参与生态圈打造的第三方提供,苹果公司承担了看护者的角色。iTunes在音乐发行方集成了EMI、SONY等主要版权音乐发行方,同时因为支持用户购买单曲,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买版权音乐的门槛,将付费数字音乐推向主流。而iPod和iTunes的集成使用户音乐资源与播放器之间的传输实现了“即插即用”,操作简洁,优化了数字音乐播放器的用户体验。而内容提供商和附件产品的厂商通过iTunes、iPod的用户吸着力分享到了这块由苹果公司做大的“蛋糕”。

iPhone加App Store与iPod加iTunes是完全一样的经营模式,唯一的变化是App Store的第三方是更广泛的软件开发群体,iPhone终于引爆了移动终端应用的大发展。iPhone2007年面市,是计算与随身娱乐的苹果式体现,作为“数码中枢产品”拥有基于iTunes的影音内容提供,内置Google互联网服务,以及近5000个应用软件

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导致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苹果产品iPod、iPhone的产业基础。进入21世纪后,移动电话在全球的普及率迅速提升,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需求亦劲增,苹果公司面对的是一段很长的辉煌期,苹果的未来无可限量。

注:1.2000字左右。2.用A3只打印。3.十六周周二提交。

4.试卷左侧写明姓名,本专业,班级,学号,所选修专业(标明双专业或双学位)。

推荐第3篇:可口可乐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总部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是世界软饮料销售的领袖和先锋,拥有近400种饮料品牌,畅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日销量超过15亿杯,占全世界软饮料市场的48%,并拥有全球最畅销软饮料品牌前五名的四个,包括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

可口可乐积极推进本地进程,目前所有中国可口可乐装瓶厂使用的浓缩液均在上海制造,98%的原材料在中国当地采购,每年费用达8亿美元。可口可乐系统自1979年重返中国至尽已在中国投资达12。5亿美元。到2005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已建有29家装瓶公司及37家厂房

二、外部及内部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近几年,中国饮料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饮料厂商,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当前我国饮料行业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显现,饮料品种已由单一的汽水发展成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等十大类,同时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 饮料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贯穿于“十一五”期间。未来五年我国将调整饮料行业结构,在继续提高生产总量的同时,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比例。

功能饮料比例上升,功能性饮品的产品数量继续增加(特别是含有益菌的品种),并将乳品概念注入到果汁领域中来;果汁及果汁饮料中将添加一种或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此外,果汁饮料和乳品饮料、果汁饮料和能量饮料的界限将更为模糊。

碳酸饮料比例下降。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就我国整个饮料行业的状况来看,2006年产品品种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传统的三大主要品种之一的瓶装饮用水的比重首次出现下调,1~11月其比重为37.7%,比上年同期下降3.17%。其他两个传统品种,果汁、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46%和下降1.67%。

“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其他品种的高速发展造成的,这也表明了今后饮料行业品种结构调整方面的大趋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长赵亚利说。

关于产品集中度方面,2006年的资料显示,碳酸饮料和瓶装水两个行业里,产品集中度非常高,14%的碳酸饮料企业数量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21%,瓶装饮用水的企业数占全行业25.6%,但它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将近60%。

2、经济环境

2007年的GDP为246619亿,增长11.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2007年至2010年,整个食品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为食品工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原料;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为食品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食品工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2007年,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主题下,与之关系密切的食品饮料行业有望继续取得较好的发展势头,人均收入的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对食品消费质量诉求的提升等将带动对葡萄酒、中高档白酒、啤酒和黄酒等酒精饮料、安全肉制品、健康乳制品等的需求,而且这种消费需求的增长将是一个长期的慢热过程,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3、技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饮料业的生产技术与包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PET瓶装饮料使用塑料防盗盖替代铝盖,从而将塑料防盗盖推到了饮料包装的前台。此后,我国国内有实力的包装企业和饮料生产商纷纷引进国外设备,开始了塑料防盗盖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如今,既轻薄又易于开启的塑料防盗瓶盖用于饮料包装不仅方便了消费者,同时也加快了饮料业的发展。

由于国内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不少知名饮料企业都采用了最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这使我国的制盖机械和塑料盖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在塑料瓶盖生产领域,注塑和压塑工艺之争也拉开了大幕。技术创新无疑是塑料防盗盖快速发展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饮料企业在产品的包装瓶盖上下足了功夫。同时,供应商们也推出了不同功能和形式的盖。这样不仅适应了产品需求,也给终端用户企业带来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对于现在的饮料行业,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供应商们将目光聚焦到了PET瓶口上面。让瓶口变短成了他们的有利措施,在欧洲,短瓶口的PET瓶最先应用于啤酒行业,并获得了成功。

2005年,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关注短瓶口的PET瓶,他们也想将这种瓶子和相应的短瓶盖应用在果汁和碳酸饮料产品上面。但是,这样的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主要是体现在碳酸饮料上。大家都知道碳酸饮料顾名思义就是在饮料中注入了碳酸,使得饮料具有更好的口感,但是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碳酸饮料的包装瓶内一般会存在6—8个压力,相对于普通果汁饮料来说,就给瓶口和瓶盖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理论上来说,瓶口与瓶盖之间是靠相互之间的螺纹接触来密闭瓶子的,当然,螺纹与瓶口之间的面积越大,密闭的程度越好。但是如果将瓶口缩短,瓶盖也要变短,相应的,螺纹与瓶口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为之减少,这样不利于密封。所以,经过复杂的测试(如跌落测试、运输测试等),现在已经有企业设计出了最佳的瓶口和瓶盖的螺纹设计,能够满足饮料产品的密封要求。

2007年第四季度,可口可乐公司有计划将其所有的无菌产品都采用这样的短瓶口包装。无疑,饮料行业PET包装迎来了它的重要革命。

4、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希望拥有“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使饮料市场不断细分,饮料企业推陈出新,果蔬饮料和茶饮料贴近消费者生活理念,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更天然、更好喝的饮品。

5、自然环境

温室效应使得全球的气温变暖,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人们对饮料的需求量。

三、公司层战略及选择

公司层战略又成为总体战略,是由公司的战略使命和战略意图而产生的。指一家公司在多个行业或者产品市场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业务组合进行选择和管理的行为。它是企业的总体战略和最高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公司层战略有发展性战略,退出性战略等。

根据可口可乐的愿景,使命等可以看出他们实施的是发展性战略。

(一)合资战略—共赢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主要采用的是合资和特许经营的方式。

企业之间总是竞争与合作同在。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的雀巢食品集团和美国饮料巨人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宣布:将加速共同努力,开拓热门的饮料新市场。这个领域曾经一度由百事可乐公司领先。来自雀巢的一位发言人说:“雀巢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合资公司将推出新型的健康饮料,这些饮料包括以茶饮料为主的各种类型的饮料,其中也包括各种的冰冻茶,这类饮料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另外可口可乐公司的冰冻咖啡已经在日本市场十分畅销,可以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其他市场。”这位发言人还说:目前的雀巢和可口可乐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各占一半,合资公司即将改名,并且将由一个独立于两大公司的机构来进行经营。

目前这个合资公司所有的品牌除了雀巢茶和雀巢咖啡以外,可口可乐还增加天与地和阳光茶系列,雀巢公司还将增加Belte的投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布拉伯克说:“在过去4年内,我们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合作非常成功,我们的合作业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的品牌打入了20多个不同国家的市场,所以现在我们认为也许是我们迈出下一步的时候了。新的公司将完全由自己做主,他们将在苏黎世设立总部,由来自可口可乐公司的非常优秀的经理们经营,开发的业务主要是将与健康业务有关的新业务,我们认为雀巢公司所掌的技术和可口可乐销售能力有机的结合是非常独特的,我们信心十足地认为我们的合作前景十分光明。”这家公司球饮料伴侣(BPW)将主要致力于新型饮料市场的开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即时饮用的咖啡以及健康型饮料,包括草药的饮品。

关于可口可乐公司与雀巢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战略是在有效的盈利前提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它的饮料系列。

(二)本土化战略

所谓越是国际化,就越是本土化。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后就充分采取了本土化战略。 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准确的定位并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要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得把其产品的信息准确迅速地传达给消费者,树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建立消费者对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偏好,从而鼓励消费者从其他品牌转向购买可口可乐,为此,可口可乐必须以广告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传播活动。它将自己的强势国际品牌也融入了中国文化。可口可乐在既结合当地文化又不失“国际一流品牌”形象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在中国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可口可乐、雪碧、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四个国际品牌外,可口可乐公司拥有的品牌还包括“醒目”果味饮料系列、“天与地”非碳酸系列、“津美乐”、‘雪菲力”、“岚风”蜂蜜绿茶饮料以及“阳光”茶饮料系列,产品类别覆盖汽水、茶饮料、果汁等。这种多品牌战略,以可口可乐这一强势品牌为核心,雪碧、健怡可口可乐、芬达为两翼,其他本土品牌为补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航母编队。在这一体系下,可口可乐品牌仍可保持它的吸引力和实力,二线品牌既可从核心品牌强有力的形象和认同中获益,又可保持自己的个性,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

可口可乐为了迎合节日气氛的外包装,充分挖掘中国的民族特色,如2001年春节泥娃娃阿福贺年的外包装:双双怀抱可口可乐两金童玉女,笑容可掬,在新年热闹的市场上显得十分亲切醒目。另一款是12生肖的新包装的易拉罐(据说是全球首次以中国为主题的一套纪念品),这一套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包装,是可口可乐公司首次在全球运用中国文化设计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性包装,在一套12听装可口可乐包装上印上生动可爱的12生肖卡通形象设计,包括“魔术蛇”、“正义狗”、“柔道虎”等具有个性的生肖形象。可以看出,中 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可口可乐公司迎接新世纪的市场灵感,通过新年吉祥物的本土化的形象实现了与消费者的进一步沟通。

可口可乐广告注重中国元素的使用。据调查75.4%的消费者对饮料品牌认知是通过广告渠道的。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重视广告宣传,其进入中国市场也不例外,每年投入几千万元进行宣传。从1999年开始,可口可乐根据中国的风土人情对其传统的广告策略进行了调整,中国当红明星、传统吉祥物出现在了广告屏幕上。下表概括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广告策略的改变,改变后的广

(三)、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一个企业充满活力最好的见证就是新产品的开发。从总的趋势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生命周期在缩短,因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弱的标志。这说明企图以现有产品长期保持原有市场地位,必然会置企业于衰败的境地。

可口可乐公司明白,使公司更具实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开发新产品,这是实现梦想的最有效的方法。

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生产不含糖的可口可乐(即后来的减肥可口可乐)一直是可口可乐公司梦寐以求的愿望。但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当时技术部不辞辛劳地工作,志在创出新产品的努力在最后时刻却被保罗奥斯丁一笔勾销。不过,这无非只是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打了一个小的折扣,职工的心里都很不舒服。

直到1982年秋天,即可口可乐公司介入电影制造业8个月之后,减肥可口可乐工程才得以重新实施。在此过程中,可口可乐人通过以前的经验以及其他企业的案例总结出新产品

的开发程序必须包括:设想与构思、创意的整理、产品概念的形成和检验、产品全面审查、市场检验5个阶段。然后,可口可乐人又注意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意的形成。然而创意可以从消费者活动中了解市场需求获得,可口可乐人还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了创意。而激发可口可乐人生产减肥可口可乐的创意的是:难点的解脱。在当时,减肥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可口可乐的味道又是非常吸引人的,但对好多人来说,喜爱但不敢多饮。因为其中含糖。这是销售的一个难点。可口可乐人把握住了消费者的这一种心理,提出了解决难点的方法,那就是开发新产品——减肥可口可乐。

在减肥可口可乐方案经历了一些困难后重新实施时,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首先利用现有商标的影响力,创出可口可乐新品牌,接着凭借一系列新产品与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增进与装瓶商的关系,最终用可口可乐品牌取代百事可乐公司同类产品的地位。

四、总结

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在企业战略管理各方面已经做得足够优秀,但还是要在维持其品牌的基础上,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同时警惕面临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可乐帝国。

推荐第4篇:屈臣氏开店战略分析报告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分析报

组员: 王刚( 宏观分析 )

王刚( 发展现状 )

陆爱军(SWOT分析) 陆爱军( 开店战略 )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一、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均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日常生活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高效生活的不断追求,随着手中热钱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作为构成市场的要素之一,是市场分析必须研究的问题,在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347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74924元,分别增长8.4%和9.1%,按国家公布的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分别达9292美元和10968美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科技环境

目前化妆品产业正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快速进展,并将成为科技应用的新兴行业。化妝品制造业属于化学工业,对国内一些相关化工产品制造商,只要具有化工制造背景,跟足化妝品业界应不难;同时化妆品制造业为一高附加买值的产业,社会无须为其支付太多的能源与环保成本

二、企业发展现状

屈臣氏集团——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3300多间零售店。去过的人真切地享受到它舒适的购物体验,没去过的对它“个人护理专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自1989年4月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如今已发展到四十多家。2002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人民币610多亿,仅中国便超过5个亿。

第1页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近年来,屈臣氏这个国内第一家以\"个人护理\"概念经营的门店,在\"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理念的指导下飞速扩张。一些城市繁华地段的\"屈臣氏\",其每家店论面积不过数百平方米,论货品,多不过千,按规模来衡量不过是一家迷你超市。然而它目前已经在国内1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700家分店及11000多名员工,并拥有超过一千万会员,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美容护肤品零售商的地位。

屈臣氏集团系和记黄埔集团之分支,旗下拥有屈臣氏商店、百佳超级市场、丰泽电器、冰淇淋、蒸馏水、饮料等 制造业及卫星资讯服务,系颇具历史且以品质著名的集团。屈臣氏集团一惯重视品质,致力为亚洲区各地提供优质店铺和购物设施, 以及种类丰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从而改变了香港及亚洲区零售及用品制造业的面貌。

去年12月,屈臣氏内地第1000家门店日前在上海浦东开业。这家规模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两年前规划的“百城千店”计划终于完美收官。

尽管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领先优势已无人能敌,但与两年前相比,竞争环境已大为改观。联华联姻日本GROWELL集团、华润万家成立VivoPlus,开始进军个人护理店,丝芙兰也加速扩张,药店则涉足专业护肤产品,还有来势汹汹的网上竞争者。趋之若鹜的追赶者让屈臣氏不敢掉以轻心。

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屈臣氏正酝酿在2016年之前将实体门店规模扩大至3000家。据悉,屈臣氏在开通网店正式进驻淘宝商城后,从今年开始,屈臣氏将在线上线下展开二次起跑。

三、屈臣氏的SWOT分析

(一)、內部分析

1、优势 :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个人护理商店,屈臣氏有以下优势:

第2页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1) 产品多样化:在屈臣氏的店里,你可以选购到大部分你所想得到的化妆或者个人护理用品,甚至包括零食等。对于那些不喜欢在商场里四处寻找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去处。而且,屈臣氏里还有国外原产的食品,这更吸引了很多喜欢国外食品的消费者。

(2) 店内品牌都是知名品牌:在屈臣氏的店内,你可以放心选购商品,因为商品均是来自有名厂商,有保证性,而且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零售店,它的信誉也值得保证,消费者可以不用担心买到假货。

(3) 人员服务好:进入屈臣氏,你可以享受到十分周到的服务,售货员小姐会十分耐心地带领你选购商品。

(4) 商家想法周到:屈臣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门口的架子放上近期主打推销的商品或者降价打折的商品,消费者可以轻松了解近期的优惠,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 分布广:屈臣氏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分店,而且分店很多,几乎每个城区,大商店里都有。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购物,不用满城跑。

(6) 理念积极:屈臣氏以“健康”“美态”“乐观”作为自己的理念,引导消费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7) 店内区域划分清晰:屈臣氏店里的各个区域划分清晰,每个区域销售什么东西消费者一目了然,不用四处寻找。

2、劣势

(1)市场定位不明确:虽然屈臣氏在市场上定位为药妆店,但店内还贩卖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导致有一些顾客对于屈臣氏究竟是买什么的并不清楚。

(2)大部分为年轻消费群体:店内的大部分消费者多为年轻女性,缺乏男性和中年女性,客源相对比较狭窄。

第3页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3)无法满足顾客一次购买:店内的商品皆为生活用品或者零食,没有生鲜食品,对于那些想要购买此类商品的顾客还要去其他商店寻找。

(4) 商品价格较高:相对于商场里的商品,在屈臣氏里面相同的商品价格要相对贵一些,这也是一些消费者不愿去那里购买商品的原因。

(二)、外部分析

3、机会(Opportunities)

(1) 爱美女性的增加:如今的女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保养,而屈臣氏正好是销售此类物品的商店,因此这也让屈臣氏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2) 网络购物: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一种方式,尤其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是一种时尚。屈臣氏也开通网络这一渠道,以销售自己的商品。

(3) 会员制度:屈臣氏开通会员制度,使那些加入会员的消费者可以享受一些专属的优惠活动。

(4) 国际化:屈臣氏除了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拥有分店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菲律宾、泰国、土耳其等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分店,这样可以使许多消费者随处可以购买它的东西。

(5) 自有品牌的商品:屈臣氏内有很多自有品牌的商品,而且大部分是物美价廉,这可以吸引很多对价格相对敏感的顾客。

4、威胁

(1)所售物品商场上都有:屈臣氏里面所销售的商品在其他地方大部分都能买到或者类似的商品,因此消费者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屈臣氏购买。

第4页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2)相关企业威胁:台湾的康是美也是属于药妆店,而且近几年这在逐渐的赶上屈臣氏。

四、开店战略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趋向复杂,中国外贸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方向,有利于投资、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仍然可期。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按照中国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年均要达到9%的增长水平,零售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全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消费升级,有利于消费向多极化发展,市场细分巍零售商创造了商机。

中央“十二五”战略发展机遇期内,预计政府将在稳定物价、房价、创新发展、升级产业结构等方面继续出台各项政策,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经济转型期,零售行业将发挥基础作用,零售业的整合重组将会加剧,零售技术的提升和优化将会成为各企业业绩表现的关键。针对这一特殊时期,屈臣氏明确了如下几点未来的新店发展战略:以「区域领先、全国占优」为指导思想,继续坚持集中化发展策略,巩固规模优势和领先地位,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强调依托区域公司和业态公司立足区域集中发展,强化以区域资源集中的业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全国资源的共享。

屈臣氏十分重视新开门店培育机制的完善,择机购置网点物业,确保现有优质网点的稳定性,以及获取潜在优质网点。上海是屈臣氏进行深度、集中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并对有发展潜力的网点加大土地或物业购买力度,以巩固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已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保持在其它已进入城市继续发展的势头,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质网店实施物业购置,以提高持续竞争力。

该战略的基本内涵有四点。 (1)巩固强势区域

目前,屈臣氏所处的强势区域也是竞争最为强烈的区域,任何的放松都会让竞争对手追赶,甚至超越。因此,新战略期,屈臣氏一方面要通过经营提升,增

第5页

屈臣氏的开店战略

强既存门店的市场竞争能力。直营店打造的“旗舰店,加盟店加强营化”管理。另一方面,要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去发展,确保目前的市场地位。

(2)培育增长区域

对于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区域,目标是在新战略期,力争有1-2个区域向强势区域发展。

(3)机培育区域

对于目前战略布局的区域,一方面要避免孤军深入的门店遭遇过高的财务平衡压力,通过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严格的管理,提升单店综合竞争力和经营绩效。同时,重点择机寻找并购对象,最终实现并购目标与战略布局网点的完全对接,力争有1-2个区域向增长区域发展。

(4)加强业态创新

战略期内,屈臣氏将尝试推出若干个业态创新和经营手段。包括药妆、快捷、电子商务、批发与团购业务、上下游产业战略投资。

依托实体店逐步向电子商务领域发展

由于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传统战场已经不单单是实体店的竞争,而慢慢蔓延到了电子商务领域,因此企业应当更加重视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的平台抢占网络这一巨大的市场。屈臣氏电子商务紧紧依托屈臣氏庞大的实体网点、采购系统、配送体系等巨大的资源优势。目前网上品种数达11000多个,涉及百姓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质优、物美、价廉和可供性广且丰富多样的商品。

第6页

推荐第5篇: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

李林骏 罗忠平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企业使命 ...........................................................................................................................4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

1、政治环境 .....................................................5

2、经济环境 .....................................................5

3、社会文化环境..................................................6

4、科技环境 .....................................................6

5、环保因素 .....................................................6

6、法律环境 .....................................................6

(二) 微观环境分析 .......................................................................................................6

1、产业的寿命周期 ................................................6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

(一) 企业资源分析 ...........................................................................................................8

1、人力资源分析..................................................8

2、物力资源分析..................................................9

3、财力资源分析.................................................10

4、技术资源分析.................................................11

5、信息资源分析.................................................13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

1、S—优势 .....................................................13

2、W—劣势 .....................................................14

3、O-机会 ......................................................14

4、T-威胁 ......................................................14

六、公司战略建议 .................................................................................................................15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

七、参考文献 .........................................................................................................................16

2 / 16

中央财经大学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 优势环境 乐观战略

3 / 16

中央财经大学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 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4.3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擎,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4 / 16

中央财经大学

与福祉。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华为致力于消除全球数字鸿沟;在西非埃博拉疫区、日本海啸核泄漏、中国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现场,华为深知灾难面前通信的重要性,他们选择了坚守;他们在全球开展“未来种子”项目,为各国青年学生提供来中国培训实习的机会。

为奋斗者提供舞台。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以责任贡献来评价员工和选拔干部,为员工提供了全球化发展平台、与世界对话的机会,使大量年轻人有机会担当重任,快速成长,也使得十几万员工通过个人的努力,收获了合理的回报与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L

1、政治环境

国家政策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并且对出口企业也有不少的优惠,这对于华为与外国企业竞争来说是不小的优势。但是国家也大力鼓励创业,并积极扶持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这对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者来说也是有力的优势,对于华为的发展有所威胁。

2、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一直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国家也已定下目标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收入普遍增长,人们的购买力增强,有利于华为的发展。

5 / 16

中央财经大学

3、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人民的爱国情感日益高涨,这对国货来说是一种优势。同时,人们的审美也开始追求简洁,并且高技术的产品。而华为一直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

4、科技环境

在电子行业科技发展的速度一直很快,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华为在科技这一方面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还需要继续保持。

5、环保因素

华为的产品中部分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国家的标准,需要对废弃物妥善地处理。

6、法律环境

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有关企业的法律法规也已经较为完善,所以在我国华为的发展是较为有力的。但是在外国由于政策的不透明,许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这对于华为的发展来说又是一种挑战。

(二) 微观环境分析

1、产业的寿命周期

目前智能手机产业寿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是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结构是竞争对手增多,产品种类繁多,无标准化。财务上能够带来巨额利润,再投资减少,形成现金来源。

智能手机产业是华为的重要现金来源。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相比其

6 / 16

中央财经大学

他智能手机公司,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并在这上面投入大量精力。重复购买是顾客行为的重要特征,华为面临的风险较小。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1)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小

a.进入障碍非常大

结构障碍非常大,第一智能手机产业的规模经济很显著,华为企业相对于新的进入者而言有成本优势。华为企业拥有众多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并且在2015年国际专利注册数量蝉联第一。在市场优势方面,华为的品牌优势非常明显。这是华为智能手机产品差异化的结果。 b.行为性障碍较大

虽然华为的手机普遍价位比较高,但小米的智能手机价位比较低。相比于小米,在没有产品差异化的情况下,进入者的利润非常少。

(2) 退出障碍较高

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较高,退出产本较高,内部战略联系小,情感障碍一般,政府和社会约束小等因素导致智能机产业退出成本高,推出障碍大。

(2)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小

直接产品替代和其他品牌的产品替代能力较小,间接产品替代基本上不存在。

(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一般。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

7 / 16

中央财经大学

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经销商基本上无向后一体化。智能手机的标准化程度低,差异性明显。购买者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和需求了解较多,但对手机成本了解较少。

(4)供应者的议价能力一般。

智能手机部件分为核心和非核心部分。前者供应商数量较多,议价能力较差。虽然核心部分的垄断情况比较严重,但华为公司巨大的销售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供应商的垄断优势。并且在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9使用的是自己生产的麒麟960芯片,使得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减低。

(5)产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在智能手机产业拥有众多的厂商:华为,小米,魅族,oppo,苹果,步步高,三星,酷派等,数量众多且实力比较均衡,但华为相比其他公司实力上升比较明显。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3亿,而全球的手机出货量达到14.3亿。大部分手机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而且智能手机偏高,转换成本比较高。在库存成本方面,因为更新速度快,产品降价快,因此库存成本高。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一) 企业资源分析

1、人力资源分析

目前,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

22数据来自华为2015年年度报表

8 / 16

中央财经大学

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其中包括大量的工程师、管理者、市场销售等等。同时,华为用开放的心胸,引进各行业、各专业、各事情类别的精英人才。

华为形成以任正非、郭平、孙正芳等为代表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他们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了公司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图1-华为管理体系)

2、物力资源分析

华为拥有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及有效封装的核心工艺能力,保障了华为产品高质量、高品质, 支撑华为制造过程达到了 5.99西格玛的质量控制水平。

华为目前已在全球设立大量的研发中心及联合创新中心,她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不断巩固着其全球化成果。

9 / 16

中央财经大学

华为还通过全球16个研究院/所、36个联合创新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创新合作,通过共享对ICT技术发展的洞察,推动技术进步以更好地建设全联接世界。

3、财力资源分析

(图2-华为五年财务概要)

华为五年销售收入、营业利润持续增长和总资产表明华为公司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充裕的现金流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同时也为其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差异化战略提供经济保障。

10 / 16

中央财经大学

(图3-华为合并财务状况表)

4、技术资源分析

华为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目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服务遍布全球。

11 / 16

中央财经大学

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华为通过实施产品与服务双驱动战略,支撑着全球1,500多张网络的运营,覆盖了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图2—华为业务分布情况) 在企业业务领域,华为践行业务驱动ICT基础架构(BDII)行动纲领,引领企业IT向云架构和企业网络向SDN转型。

(图3-华为业务的地域分布情况)

2008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数超过了西门子和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另外,华为在无线网络领域、固定网络领域、核心网领域、企业网络领域、网络能源领域、电信软件领域、云计算领域、服务 器领域、大数据领域、存储领域、下一代移动通信领域、未来数据中心领

12 / 16

中央财经大学

域、人工智能领域、电池领域、视频领域等高新技术领域均有重大技术创新,独创的技术帮助华为实现差异化战略。

5、信息资源分析

华为持续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对运营商客户、行业客户、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根据客户反馈,梳理和识别Top问题并进行改进,实现问题闭环管理,持续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公司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过程中,以平衡记分卡为组织绩效管理工具,通过战略解码,将公司战略目标 转变为各层组织的组织绩效目标,并通过层层述职、员工个人绩效承诺管理、加强组织及个人绩效结果运 用等方式,保证公司、组织、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和全体员工对战略的有效理解和支撑落实。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为公司财务审计提供有力保障。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S—优势

产品和技术。华为为知识力密集型企业,知识力使得产品或服务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优势。华为公司员工中有85%具有大学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40%。 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华为致力于立足用户需要,努力实现本土化的

13 / 16

中央财经大学

服务。华为产品的开发一直围绕着客户需求,并以创新手段来提供支持,以及从整体角度去降低客户成本。

2、W—劣势

财力资源相对薄弱。由于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融资比较困难,相对其他财力比较雄厚的竞争对手要薄弱的多。

宣传力度不足。低调的公关风格和不足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3、O-机会

过硬的技术优势。华为很早就开始WCDMA测试终端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及在很多城市乃至全球设立研发分支机构。

4、T-威胁

a.战略风险

ICT产业发展迅速且复杂多变,电信业新技术概念层出不穷IT产业云服 务的商业模式正在飞速发展,跨行业竞争正在发生。在ICT产业的变革中,技术、商业、交易模式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b.外部风险

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挑战重重,金融和地缘政治风险在加剧,华为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将可能增加。

法律风险:在一些业务所在地区,由于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存在各种难以预见的风险。

贸易壁垒: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发展本地经济就业为各国政策首选。随着华为业务持续增长,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贸易方面的挑战。

14 / 16

中央财经大学

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疫病等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华为某一业务环节的正常运作。

特定国家风险:华为目前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由于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纷繁复杂,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会涉及一定的特有风险,例如内乱、经济和政治不稳定、货币汇率急剧波动、外汇管制、主权债务危机、经 营权监管、劳工问题等。

业务连续性:在当今高度国际化的社会分工背景下,华为的制造、物流及服务等业务都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第三方厂商或专业机构,他们的业务中断将直接或间接对华为的业务和运营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C.财务风险

包括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销售融资风险,这些风险是公司运营过程中时刻可能出现的。

六、公司战略建议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15 / 16

中央财经大学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沿用用华为倒三角人才结构。如2013年华为人才结构:研究和开发人员占46%,营销、市场和服务人员占 33%,生产人员只占到12%,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

同时,继续使用全员利益共同体的股权结构。华为86%的员工拥有公司98%的分红权(虚拟受限股),任正非只占到了华为股权的1.24% 左右。由此形成了一个全员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华为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七、参考文献

1.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美]詹姆斯·斯通纳,爱德华·弗里曼,丹尼尔·小吉尔伯特.管理学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3.王玉,王琴.企业战略----谋取长期竞争优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4.苟敏,“基于SWOT方法的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13年15期

16 / 16

推荐第6篇:洗发水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洗发水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

行业产业集中率及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

由于洗护发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在营销上占显著优势的强势企业(品牌)主导市场,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

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

排位前四名的厂商是宝洁(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共44.88%,若包括伊卡璐品牌则达到49.17%)、联合利华(夏士莲、力士共19.39%)、丝宝集团(舒蕾、风影共12.34%)、重庆奥妮(奥妮系列、百年润发共7.46%)。我们将其市场占有率相加,可以得到全国大中城市主要零售渠道四厂商集中比率为:CR4=84.07(若宝洁包括伊卡璐品牌则为88.36)

1-3 八厂商集中比率CR8

在CR4的基础上,加上排位5~8的企业上海花王(花王、诗芬共6.06%)、伊卡璐(4.29%)、温雅(0.21%)、强生(0.22%),可以得到全国大中城市主要零售渠道八厂商集中比率为: CR8=94.8

5利润年增长率

研究表明,从目前洗发水行业及丝宝集团等行业主要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企业利润率基本持平,约为30%左右(含税)。受价格下降的压力,行业利润率亦受到影响,但主要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推出新品、升级老品一系列措施努力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有效控制成本,其利润率变化不大。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与价格及销售额的变化有关。从目前看,主要企业通过推出新品牌、新品种扩大市场规模,销售额增长更快,利润总额略有增长,约为7—8%。

行业发展方向与问题

随着新进入者的不断加入,市场日渐成熟,洗护发市场产品及市场结构正在重整,市场的新一轮分化整合即将到来。

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洗发水市场将面临来自营销环境与企业自身更为深远的挑战。

(一)洗发水市场的成熟与价格竞争的压力

在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合力开垦下,洗发水市场主要功能的细分已经完成,产品同质化日趋显著。过剩经济的来临与产品同质化,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消费者心态日益趋于保守谨慎。飘柔下跌13%,夏士莲下跌8.1%,舒蕾下跌3.3%,其中,济南、南京、武汉、沈阳的价格下跌更为显著。

(二)品牌激增,竞争加剧

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要功能细分基本完成,竞争品牌纷纷进行产品延伸入侵主要领导品牌的功能定位。东洋之花、三九日化、南风、纳爱斯、美晨等大型日化用品公司挟强大品牌优势

与完善的销售网络进入。新进入者在进入方式上多利用原有渠道资源和代理商网络及客情关系“搭便车”,以扩大品牌消费群体,迅速进入终端渠道,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品牌不断激增,使得业者建立品牌和维持品牌地位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难,可利用的营销资源越来越难取得。

另一方面,中低档洗发水(200ml装零售价10元以下)市场尚缺领导品牌,而这一市场随国民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的成熟正日益扩大。并正在成为日后改变中国洗发水市场格局的契机所在。现有行业领导品牌忙于中高档市场的争夺,无暇顾此,留下的空白正是众多中低档品牌极力争夺的生存空间。

(三)消费者对品牌差异感觉的下降

通过调查发现,在洗发水领域的一些主要品牌正在逐步失去它们的市场份额,而消费者购买的品牌总数却在一直增长,事实证明消费者对品牌差异的感觉正在下降。品牌转换已成为洗发水市场消费者的基本购买行为。据IMI调查,有40%~50%的消费者在将来6个月更换洗发水品牌的考虑。而品牌的转换将会在一个消费者心目中业已存在的品牌清单内进行,能否进入这个清单也便是品牌或沟通的价值所在。

(四)专业洗护发市场发展迅速

在国外,成功的美发师可以销售洗发水产品占产品销售额的20%,而在国内却只有不到1%的份额。威娜(中国)2000年开始再次生产洗、护分开的专业洗发水品牌,在美发店通过美发师向顾客销售,并将“发廊柜台销售”的要领引进中国市场,希望它能使美发师从技术和外卖上均得到更大的收益。巴黎欧莱雅专业美发品部推出“专业美发之专家洗护系列”,指出大众洗护发产品在国内有很强的市场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美发产品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专业品牌与大众产品相比更加注重品牌的形象,有品牌的形象才有信任感。随着专业美发师群体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令消费者更多的信赖,所以欧莱雅、威娜等企业认为专业市场的扩展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产品功能的虚拟化与复合化

对价格相近、功能相同的同质化商品而言,概念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索芙特负离子洗发露的推出使得“直发”概念成为2001年市场中一个新的竞争焦点。其成功来自于其一贯擅长的市场细分和概念营销。宝洁公司2001年新推出的黄色包装的全新飘柔多效护理洗发露,预示着在洗护发产品新的功能概念未出现前,功能概念正由单一化发展到复合化。概念与概念间的有效组合也将创造新的卖点。随着市场发展与产品同质化,证明并非一种利益定位最佳,竞争加剧将导致双重甚至多重定位。

2、产品研发方向

(一)二合一洗发水亟待改进

1985年美国柏格公司率先推出洗发护发二合一香波,1988年日本资生堂推出了二合一洗发水,1988年我国也有了二合一洗发水。二合一洗发水洗护同步,使用方便,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显然二合一洗发水是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但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彼此消弱,相对而言护发作用就不甚明显,有时甚至很微弱。因此很多化妆品专家建议:洗护分开才是护发之道,即洗发水和护发素分开使用效果更好。

若能巧妙地运用配方技术、选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的高效护发物质,使得产品在

具有足够的洗净效果后,又具有明显的护发作用,使二合一洗发水洗护作用名副其实,真能达到洗发水与护发素分开使用的效果,则普通的护发素将会逐步从市场上消亡。总之,洗护二合一洗发水还是市场的主流,但对其护发效果还应加强。而护发素产品将向专业化发展,如宝洁推出的“润妍”,凭借其天然植物精华护发的概念,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二)天然植物配方的产品成为洗发水市场新的关注点

综观欧洲和美国市场,可以看到知名品牌更注重产品的天然植物成分和有药效成分的配方,大众品牌则注重生产的技术配置。显而易见,消费者异常重视对头发的保养和调理,他们愿意使用那些可以保证效果的洗护发产品,对产品的技术和配方要求更高。目前在染发剂销量增长的带动下,含有天然成分在内的精细配方将面临大量需求。

从产品配方来看,消费者越来越崇尚天然配方。众多植物概念洗发水的兴起与宝洁环保包装的推出,对许多的无环境与绿色观念的国内企业而言无疑是个考验。据芝加哥信息资源IRI公司统计,1997年天然洗护发品销售增长了31%,而一般洗护发品共增长1%。

企业竞争格局

1、市场竞争状况

洗护发品市场在所有日化产品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国际日化及合资企业宝洁、联合利华、丝宝占居主导位置,国产品牌仅狭存于中低档部分市场。洗发水由开始的高档消费品变成普通日用消费品,

由于宝洁、联合利华等市场垄断者长期坚持的撇脂定价策略,形成的市场空洞吸引了众多竞争者低价进入,最终引发洗发水市场的价格雪崩。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品牌塌陷和市场重整,将在一至两年内重铸中国洗发水市场格局。澳加美进入洗护发市场以先期切入中低档市场为佳,以避免与市场主导企业(品牌)发生正面冲突。

2、竞争者地位分布

市场领导者:宝洁,占40%左右的市场份额。

市场挑战者:丝宝、联合利华,占30%左右的市场份额。

市场跟随者:花王、奥妮、美日、脱普、棕揽、强生、索芙特。

市场补缺者:欧莱雅、威娜、太阳神、莹朴、荷丝。

3、竞争者类型

中国目前有超过1600个洗发水生产商,洗发水品牌超过2000个。我国的洗发水市场格局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跨国公司的知名产品基本上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忠诚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国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则相对比较小。高档 资生堂、华伦天奴、露华浓、圣艾芙、采莹 多为进口化妆品品牌延伸而来。多为国外生产、国内代理,主要在大中城市高档商场销售。基本采用洗护分开方式包装,强调特殊修护功能、高营养性能和多种香型,成份趋于多样,多种维生素、丝肽蛋白、植物提取精华等概念均有提出。消费群相对稳定。

中高档 飘柔,海飞丝,沙宣,潘婷,夏士莲,力士,舒蕾,风影,润妍,伊卡璐,诗芬,百年润发,天街小雨,蓝蓓丝,欧莱雅,奥妮 是目前洗发水市场的主流,几家主要品

牌(尤其是合资品牌)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原料大部分为国产原料。以城镇中青年女性为主要销售对象。绝大部分采用洗护二合一方式,强调功能,但功能趋于雷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中低档 蜂花、海鸥、东洋之花、好迪、可蒙、快美 各地地方品牌差异较大。产品大多生命周期较短,以成本低,销量大求取短期效益。占有部分二级市场并迅速渗透县乡市场,但缺乏主导品牌,主要面向城市中低收入消费群和农村消费者

本公司的经营战略

1、

1、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定位

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智中位居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这就是定位。市场定位应来自于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并较对手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这种差异即可能来自产品属性层面。如海飞丝的去屑主张,潘婷的维他命原B

5、伊卡璐的植物概念,也可能来自心理感受层面,如力士一贯强调的明星效应、沙宣宣扬的时尚,前卫。在品牌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产品线延伸,但必须警惕因附加功效而牺牲品牌定位,运用二合一技术的“潘婷”及“海飞丝”之所以成功,同其提供了附加功效却无损于海飞丝去头屑和潘婷健康亮泽的品牌定位。而奥妮之所以落败,也就在众多产品(如香水洗发水)冲淡并混淆了植物洗发水的基本定位。随着市场发展与产品同质化,证明并非一种利益定位最佳,竞争加烈将导致双重甚至多重定位。如飘柔除二合一令头发更柔顺的定位外,又增加了令消费者更为自信的情感定位与低价格的价格定位。在保持品牌价值主张与认同不变的情况下,品牌定位改变的思考焦点应从产品属性转向消费者利益。本公司以“功能卓著”为突破点,将健康,积极的生活形态赋予品牌塑造全过程,以获得了预期的品牌效应。

2、

2、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

品牌像一个人,有自身的形象和内涵,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同时品牌个性也代表一种竞争导向,现代社会只有秉持个性才具有特殊价值,才能引发共鸣与崇拜。同时在为品牌创造个性,持续不断进行沟通过程中使品牌产生差异。个性反映品位,并成为品牌定位的深化。正如宝洁所定位那样,飘柔所代表的是青春、智慧,面对挑战富有自信的现代女性;润妍所代表的是小心、谨慎、渴望自然的传统东方女性;海飞丝代表的是为人合理、思想实际,更乐意与人亲近的现代女性;沙宣所代表的是活跃、富有时尚吸引力的都市女性;潘婷所代表的是自信、优雅的职业女性。本公司突出潮流、生活、富足、健康,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将本公司比喻成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热爱生活的朋友。表现出的亲和力,让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品牌信任感

3、

3、品牌与企业结合

在今日成熟的洗水水市场上,经销商与消费者把关注重点放在价格上,产品创新经常遭到冷遇,如何使品牌与众不同,并维持优势,重要途径就是品牌识别与企业结合。在洗水发市场上将产品放置企业的品牌广告后,附有企业标榜。利用企业影响将产品品质、创新能力的承诺传达给消费者,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对

企业形象的推广也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十周年纪念推出广告,让消费者评价“这是一家有价值的公司,它会为消费者考虑。”由此可见,即可以由品牌联想到企业,也可使组织联想成为品牌个性的一部分。

4、

4、适时的改变

品牌必须具有活力,并不断改变,以适应由于科技与时代进步而使消费者品味及行为发生的改变。适时的改变策略,采用全新的产品包装,适中的产品价格,并适应年轻消费者追求自然、冒险的个性需求而创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公司不厌其烦的更换产品包装,升级产品配方,更新品牌标识,启用新的形象代言人,占领男性消费群体实践中,可以不断传承的品牌通常具有诚恳、真实、年轻、时髦的特点,洗发水品牌需要不断超越时代,能够在演变过程中即具有当代性,又然能够维持熟悉的感觉。

5、

5、有效的沟通与传达

品牌的个性与差异化的利益需要有效的与目标市场沟通,才能使营销战略富有竞争力。公司一个有效的电视广告包括,“回忆、有没有试用潜力、有没有说服力和独特性”,只有在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分数,才是有效的。营销即传播,要将产品、价格、渠道、包装、广告、促销等营销组合要素在与消费者的接触中反应出一定的定位。有效的沟通应是有力的并且具有竞争优势,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在自己最有优势的沟通形式上,才是效率化的沟通。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于品牌建设,本公司要在短时间确立品牌经营战略,立志品牌的永续经营。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了以市场策划总公司为中心,下设各个品牌专业公司的品牌策划部门。今后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升级,终端形象整改,更换形象代言人的工作,以期树立时尚、潮流的公众形象。

品牌经营策略

二合一 全渠道分销策略,为经销商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指导、技术支持。目前在实施一体化营销改造计划,并成立针对零售机构的专门队伍。 高密度电视广告为主,近年广告投放重点有所转变,目前也重视终端宣传、推广。在营销方面了解顾客需求,创造产品差异;善于发现独特卖点,与消费者广泛沟通;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占领广阔市场;多品牌战略与品牌更新,实现品牌永续经营。

正在适应变革,巩固与强化新一轮竞争壁垒,主要有:强化品牌资产,频繁升级配方,使品牌与企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强化消费者对品质的认同;通过产品线延伸与品牌扩展,密织市场细分,巩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改革分销体系以适应渠道变化;注重促销等战术手段运用,有力反击竞争对手。利用企业影响将产品品质、创新能力的承诺传达给消费者,为公司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推荐第7篇:物流战略考试分析报告

顺丰企业的战略分析 顺丰速运成立于1993年4月,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及报关、报检、保险等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安全、优质的服务。顺丰专注于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拓宽服务区域,逐步搭建起立足华南,拱连华东、华北,拓展华中的战略网络格局,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速运服务。20年来,顺丰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运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顺丰在中国速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顺丰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强大自有网络、高效运营速度和优质客户服务为后盾,力图将“顺丰”品牌塑造成为中华民族速运企业的“百年老店”,为中国速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战略目标

与国企之争,实行三步走战略

低调处世,不与国企正面交锋,这是顺丰十多年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原则。然而在面对EMS这些国企的优势政策打压下,顺丰深谙其道,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哪怕邮政不断给自己罚款,不断地出台政策为EMS开路,给民营企业制造诸多限制,它都是一无怨言地照着政策走,罚单来了就立即交钱,从不跟邮政对着干,长年累月,顺丰以低调顺从的姿态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官方支持,自身实力、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但一味妥协并不是长久之计,当然也不能过于张扬。应对国企的竞争,顺丰可以分三步来走,原点是低调处世,第一步是业务创新,积聚实力;第二步是行业联盟,直面邮政;第三步是分庭抗礼。

和民营企业和睦相处,暗地较劲

许多快递企业对市场的作用是蚕食性的,每一点市场份额加起来就是半壁江山。而顺丰要做的就是企业联盟、合作,跟小企业地头蛇合作,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地域优势来完善自己的营运网络,并且学习他们的长处,在合作中不断渗透顺丰的品牌实力,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将竞争者逐个击破,扩大自己的实力。集聚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应对特殊情况游刃有余。

发挥本土优势,边学习边抵御外侵

学习外国快递行业在其本土的优势,抓住本国的本土优势,完善自我管理,提升企业实力。一步一步地探索,向第四方物流发展并推广。而顺丰在国内最具优势之一就是速度至上的价格优势,在这一点应该继续发扬下去,同时要持续学习,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还有顺丰有一个实力,那就是公关,不打广告做公关是顺丰的一大发展利器,继续利用好这一实力,顺丰可以在发展路途上走得更加顺畅安全。

二、优缺点

1速度优势

速度是快递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快递企业必须把速度放在第一位。据了解,无论是同城快递还是成绩快递,民营快递企业都比EMS快约50%,而顺丰,则依然比其他民营快递快约20%。与此同时,顺丰在2010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有着自己的专运货机,这无论从配货的机动性上还是从输送快件的时效性上来看,都是富有相当的主动的,显而易见,是速度造就了顺丰的成功。

2经营灵活

顺丰速运的经营方式相对于中国邮政和国营快递就更加灵活。在服务方式上,民营快递实行门到门服务,手对手交接。上门收件送件,对大客户还可派驻专人到客户处提供收发快件服务。且对寄件封装、重量、尺寸,运递要求没有过多的限制。

在服务时间上,灵活的民营快递企业更具竞争力。顺丰目前实行的两班制,属于昼夜不间断的运营机制,保证客户的快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中转派送。

3企业文化

顺丰有着自身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以及较为健全的交通输送网络,可以保证速度与服务质量的高效完成;有着自己崇高的企业愿景,即“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速运公司”,也有着全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民营快递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普遍不高,行业技术含量低,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行业利润较大,容易进入,并且廉价劳动力市场充足,因此导致快递市场很不规范。另外,国家对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相对“真空”,有些企业仅追求短期效益,管理松散,人员流动性大,失信于客户的事时有发生,这大大影响了民营快递企业的整体信誉。

2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通畅

物流快递企业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FedEx、UPS、DHL每年都已几十亿的投入来扩大和完善其服务,而顺丰速运却是完全采用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维持着企业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顺丰的快速壮大。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尚为强大,但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依然有很大制约性。从全国工商联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看到,民营企业融资通过银行贷款仅4%、非金融机构2.6%、其他渠道2.9%,二自我融资的比例高达90.5%。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3快递网络局限

EMS作为我国邮政快递的龙头老大,它以无人能比的网络优势在开展国内快递。而对于顺丰来说,与EMS及其他大型民营快递相比,其最大的劣势在于网络的相对不健全,在涉及偏远或较不发达地区,顺丰的快递业务尚未触及,这或多或少的减少了顺丰的发展机会。

4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都存在着同样的人才缺乏问题,包括民营快递的领头羊——顺丰。

三、建议

1 加大网络覆盖率。在偏远的地区也建立网络营业点,因为目前很多快递企业都不专注于偏远的地区服务,使得这一片区域的市场处于“真空”,如果顺丰利用好这一块不那么发亮的市场区域,就可以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赢取到很大的大众民心。

2 提高服务质量。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消费观念里,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在交付的金额越多的情况下需要得到相应的质量回报,这样才会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所以质量的重要性非常大。在内部进行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组织人员的团队合作强度,进而提高效率和质量。

3 做好售后服务。很多顾客会做二次消费主要是因为售后服务让顾客觉得很满意,所以顺丰应该在这方面也要做好,让其对顾客的印象做好,打好顺丰这个品牌,对以后的拓展发展有绝对的好处。

推荐第8篇:2.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

一、公司介绍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近年来,集团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出口创汇及海外终端数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自1997年以来,同仁堂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经济指标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每五年翻一番。截至2011年,集团资产总额140亿元,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利润13.16亿元,出口创汇3392万美元,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4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汉办签署了联合推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运用孔子学院平台进一步加大了同仁堂文化的海外传播力度。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拥有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5大类1500余种产品;25个生产基地、75条通过国内外GMP认证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工装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500余家零售终端和130多家医疗网点;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同仁堂研究院和同仁堂中医医院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十一五”期间,共开发上市新产品194种,为同仁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二五”规划的整体部署,同仁堂集团制定了自身“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力打造首都中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确定了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即“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零售及医疗网点突破2000家,新产品研发上市300种,落实四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逐步形成六大(二级)专业型集团公司框架”的“123456”计划,真正实现健康、和谐、跨越式发展。

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以较高的幅度持续增长,GDP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近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恩格尔系数也是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医药消费支出所占比例相应增加。据测算,人均生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药品消费水平将增加1.37个百分点。中国年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由1993年约50元增长到2010年近300元,每年以16%的幅度加速增长。另外,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药品消费仅为13本的1.6%,为美国的2.3%。国外最新研究分析报告认为:未来2—3年内,中国的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达到美国的20%,也就是说中国医药商品净销售额将达到350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政治环境

2008 年,我国医药管理相关部门遵循精简、统

一、高效的改革原则,落实国务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对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医药管理部门职责的调整标志着我国卫生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3、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中国医药产业产生影响:

A、人口数量。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l0年中国人口持续增长。据预测,今后20年左右,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考虑一些复杂多变因素,按总和生育率2.0计算,2l世纪中叶的2043年,人口将达到15.57亿。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

B、人口结构情况。当人口数量一定时,人口结构不同,用药水平也不同。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人口数量下,老年人占的比例愈高,医药市场容量一般愈大。中国已步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据测算,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左右的幅度增长,2025年将增加到2.66亿,占总人口的16.44%;到2050年将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29%并达到顶峰。老年人比例的持续增长将带动中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C、人口城乡结构。众所周知,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中国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与城市人口相比,保健意识不强,因而药品消费量较少。在全国总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城乡人口比例不同,医药市场容量会有很大的差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和小城镇的兴起,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市人口。因此医药市场容量还会进一步加大。

D、疾病结构变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城乡差异逐渐缩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增加,加上吸烟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致使中国城乡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快速上升,这种局势将会带动中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4、技术环境

在科技部的大力推动下,“九五”期间,国家“1035 工程”项目共投入1.8 亿元,带动地方、企业投入近6 亿元,获得1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三类23 个单元技术平台。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新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共投入8.5 亿元,带动地方、企业投入26 亿元,获得15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8 类61个单元技术平台。在“九五”、“十五”期间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为进行医药体系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30 年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强、厚实的经济基础,为新药研发的经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外,我国还具备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条件开展这次重大专项。

5、创新环境

目前,举全国之力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正在为国内新药创制产业提供新的机遇。“重大新药创制”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等11 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目前已安排经费53 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和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首批确定的121 项课题已启动实施,共安排经费10 亿元。而其最终目标是研制一批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产品,为我国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建立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形成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三、行业分析

1、同仁堂隶属行业

北京同仁堂由以现代制药业为主、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为辅,隶属产业为医药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 754-2002 C类C27)。医药行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行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

2、行业特征 A、高科技: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医药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B、高风险:

医药行业是受政府规制最多、最严的行业之一,是受政策影响最深、最大的行业之一。影响医药行业的宏观政策因素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保险及报销制度、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以及药品的注册、生产和流通体制等等。 C、高投入:

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 年的时间,耗费8 亿~10 亿美元左右。以同仁堂为例的传统中药制造企业,R&D 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西药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D、高回报:

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例如,2007年至2010年间,同仁堂的的营业利润率平均值达14%之多(一般行业的营业利润率达到10%就相当高了)。 E、相对垄断:

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全球药品市场依然主要集中在美欧日,但新兴市场日益受到关注。据普华永道发表的一篇报告认为,被称之为“E7 集团”的7 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在2020 年的医药市场份额将占全球总额的1/5。 F、行业周期性较弱:

医药产业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很难说存在成熟期,是永远成长和发展的产业。由于药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医药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较小,在经济萧条时期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御风险能力。在过去几年中,医药行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医药行业仍然保持较稳的增长态势。

3、五力分析 (1)新进入者的威胁

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推广方面都有较高要求,且还有政府相关条文的限制。虽然有较高的进入障碍,但由于产业市场巨大,回报很高,所以挡不住别的产业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购药企进入,同时国际市场大的药企也在意图以各种方式进入金砖四国丰厚的市场中来分一杯羹。 (2)同行业间的竞争

由于巨大规模市场持续丰厚的利润,在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医药产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重复多,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整体竞争力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近些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医药企业的市场化意识已经明显增强,国内医药企业间竞争的程度已愈发激烈。我国医药产业的竞争项目和范围逐年发生变化,已经经历了从简单的数量竞争到质量竞争、从价格竞争到促销组合竞争、从品牌形象竞争到企业形象竞争、从营销实力竞争到综合实力竞争等各种变化。 (3)替代品威胁

如单从医药制造业来说,从当前世界的科学技术来说,几乎不存在有替代品威胁的情况。

同仁堂这家企业主要从事医药业的子行业中成药制造业,从子行业来说,该行业有个极大的替代品威胁就是化学药品制造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药替代中药。 (4)供应商议价能力

供应商议价能力总体上来讲,较低,由于制药是高技术行业,所以其后向整合的能力也低。

医药产品的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植物药材、药用动物、化学用品及器材等。其供应商相对规模不很巨大、没有形成垄断、制造企业选择范围大,所以起议价能力也不高。 (5)买方议价能力 买方议价能力总体上来讲,非常低,其几乎不可能具有前向整合的能力。

医药产品的买方主要分三类:普通消费者、零售企业、医院。由于医药是关乎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对普通消费者或患者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议价能力。零售企业,在国内来将主要是药店或医药公司,相对规模都不大,连锁程度不高,所以也没有象国美大中家电行业的议价能力。 医院,大多都是各自分布在城市内单个企业实体,规模程度不高,并且由于能将医药产品成本直接转给普通消费者,更没有考虑其议价能力的必要。

4、价值链分析

(1) 以品牌效应带动产品国际化

同仁堂拥有三百多年的老字号招牌,在打入国际市场时,就会自然产生品牌效应,很多顾客就会慕名而来,无形之中就为企业做了宣传,帮助把同仁堂的品牌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品牌。质量塑造同仁堂不朽的品牌,而品牌的力量则推动了同仁堂更自信的走向国际。

(2)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际化

2002年,同仁堂集团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设计了集团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在整体框架下,集团将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1032”工程。

“10”为十大公司,已有的两个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初步形成的三个投资公司: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即将启动的医疗投资公司;重新组建的发展型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32”为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两大基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两个院: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两个中心:同仁堂信息中心,同仁堂培训中心。

“1032”工程使同仁堂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全面提升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同仁堂集团生产的产品品种也很丰富,有多个生产基地:大兴生产基地——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南分厂;昌平生产基地——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分厂;通州生产基地——由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药酒厂、通州分厂组成。生产剂型有蜜丸、胶囊、滴丸、散剂、膏剂等,常年生产的品种有20多种,其中乌鸡白凤丸、大败毒胶囊等为其主要产品。 (3) 采取适当的营销手段

同仁堂集团积极推出适时的市场营销手段,将文化推广蕴藏其中。比如在马来西亚的分店,同仁堂规定,凡购物满一定规模就赠送《大宅门》、《大清药王》的VCD,既促进了销售,又介绍了中医药历史。同仁堂将产品推广与文化推广并重。同仁堂是在经营一种文化,而不只是在经营一种产品,它从品牌文化入手,夯实销售终端网络的基础。在同仁堂落户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几乎都是当地最大的中药店,而且装潢讲究,体现出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气息,在其间消费,仿佛沉浸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在依赖代理商的同时,同仁堂加大了直接终端零售的力度。随着连锁药店的扩张,同仁堂真正形成了从原料采集,药剂制作,药店销售的一条龙集约化运作。

(4) 以直接投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98年,为掌握经营管理主动权的需要,开始的海外直接投资。集团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店共十家,每家的投资额在50万美元到150万美元之间。2002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办的第一家零售店这家店经营面积有500平方米,投资100万美元。也先后马德里协约国、巴黎公约国等国际组织以及新加坡、英国、美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进行了注册,建立合资公司,药店14家。

香港是世界金融,贸易,商业,信息中心,在香港设厂,把海外已有的研发、销售终端加以整合,然后形成海外市场经营总部。借助香港的政策优势,可较方便的班里各种投资与出口手续,快速进入国际营销网络。最终通过香港实现到产品输入国建厂的目标。 (5)“以医带药”促进海外销量增长

此为同仁堂国际化进程中宝贵经验之一。同仁堂认识到,中药离开中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药的发展必需要中医理论的支持。所以在同仁堂的外驻分店,都配备有中医专家或教授,形成特有的特色店(药+店+医+文化)。 (6)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开发

同仁堂集团依靠科技手段不断开发新品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产品中的塞隆风湿酒以及杞菊地浓缩丸、活血通脉薄膜包衣片、板蓝根颗粒(无糖)、愈风宁心薄膜包衣片等,均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现有产品的二次科研也是同仁堂集团开发新产品的重要途径。同仁堂的传统名特优产品,如六味地黄丸、同仁大活洛丸、牛黄上清丸等,因服用剂量大等缺陷制约了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仁堂集团选择这些产品进行二次科研,开发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现代制剂,研究制定先进高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制订国际认可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强化了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打开了国际市场的销路。

面对世界中医药界新的发展趋势,同仁堂集团新产品的开发目标锁定为提高传统药品的现代化水平,开发以中老年常见病、疑难病为对象的滋补保健系列产品,研制以欧洲为目标市场的国际天然植物药,同时将开展对重点药品的标准化研究。 (7)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中药国际化需要一批既有药学理论,又熟悉国外市场,适合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药政管理制度下灵活开展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故同仁堂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培养能过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搞素质国际化人才。

5、SWOT分析 (1)优势

同仁堂在300多年的发展中,历经战乱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国中药第一品牌,靠的是质量和信誉,其品牌优势十分显著,主要优势包括: A、行业地位突出;B、中药产品储备丰富,为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C、公司经营稳健,近年来加大了对外合作,以及资本市场扩张和利用,且成效显著;D、公司治理结构完善;E、产业发展方向明朗,是北京市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F、深厚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2)W劣势

同仁堂的不足之处在于产品繁多,拳头产品培育不足;许多产品功效相近,独有的治疗性药物不多;科研力量仍显不足;对品牌的优势运用不足;在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环节,公司仍有潜力可挖。劣势包括:A、品牌个性不鲜明;B、产品推广不聚焦;C、营销手段政策不对路;D、传统有余创新不足;E、中医药效难敌西医速效 (3)O机会

医药是朝阳行业。近20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7%,远高于世界医药市场和国内其它产业,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12%左右的高速增长。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对中医药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将受到体制改革政策的大力支持。由于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将成为新增市场份额最有利的竞争者。机会包括: A、传统优势中药中医化;B、药品打入新医保目录; C、医药产业集中度提高;D、中医药国际化道路 (4)T威胁

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销售力度的加强,由于医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中药企业均加大了销售网络的建设,还面临洋中药的挑战。由于传统药物二次开发的力度、速度落后于某些中药企业,更无法与跨国公司比较,而近期又没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问世,产品的净利润将越来越薄,如果不大力加强同仁堂的研发水平及品牌销售宣传,公司中长期的增长将有较大的阻力。威胁包括:A、产品遭同业侵嗜;B、中医就诊率下降;C、新医改政策风险;D、药价下调市场风险;E、原材料上涨风险

四、竞争策略分析

1、以公司层战略实施为主导 (1)品牌多元化核心化建设

同仁堂产品数量众多,应该在同仁堂大品牌的层次下,选择有代表性、赢利高、特性强的某些产品,来发展次级品牌.根据产品特点在产品市场销售宣传上注意聚焦,以便集中资源做最重要的事。

品牌延伸是品牌管理中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尽管如此,被誉为“金字招牌”的知名老字号仍应利用已有的品牌资产,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延伸,借以增加利润增长点,做大市场“蛋糕”。当然,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始终是品牌延伸的前提条件。 (2)加强品牌品类宣传力度

产品品牌传播方面要加大力度,通过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策略性的传播同仁堂品牌内涵。并将采用以大品牌带动拳头产品子品牌,再以拳头产品拉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模式。除同仁堂大品牌外,应加大百姓对拳头产品子品牌的影象,并了解该产品主治疗效。

(3)多层分销渠道体系建设

目前同仁堂销售,代理仍是主渠道。从同仁堂目前收入来源分析,80%来源于代理渠道,10%来源于自有销售渠道,10%来源于医院市场,整体上还是以代理销售(经销商)为主,总营销人员仅200多人,因此扩大渠道销售是当务之急。

利用同仁堂中药品牌的影响力,进行药品分销体系的建设。注意只在特别重要地区,建立一家自己的地区门店进行分区销售。避免过多建门店,浪费资源,又引起渠道网点间的竞争。通过地区门店,控制下面多层次销售网点的销售政策。另外也可以通过互连网,进行虚拟门店的建设,以迅速以最少的资源扩充分销体系。

(4)加大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

同仁堂目前销售过亿元的品种还不够多;传统产品虽工艺独特、疗效优于其它品牌的产品,但价格没有拉开档次,难以体现优质优价;缺乏速效、特效、高效的 “重磅炸弹”药物,替代产品较多,难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传统产品二次开发的力度不够,剂型的科技含量较低。

在生产技术层面,既要注重传统中药的技术传承,又要致力于现代中药技术的引进与研发上,即将着力于复古(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发展。

企业将与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准备精选一些配方独到的中药产品并加以传承推广。此外,还应加大现代制药的力度,以全面提高中医药技术的改造能力。与相关医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中医药领域的深度研发,以达到资源互补、互惠互利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

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建起了商业公司总部、连锁子公司分部、终端门店三级管理构架。通过互联网,将门店的日常运营全面融入医药行业GSP管理规范,实现总部对各项流程的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做到物流顺畅快捷,资金运作安全,信息管控科学合理,经营决策及时有效。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人才储备建设。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术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的三条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分类培养选拔,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职工打分、座谈、召开评测会、经营业绩评价等方式,保证聘用干部的质量,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商业公司打破“人才”瓶颈,建成了一支忠诚于企业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2、以国际化战略推广为补充 (1)中医文化国际化输出

2009年,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取得重大进展。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由中国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在中国设立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一方面彰显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传统医学中的引领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医药事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今后中医药文化在世界领域的传播、中医药行业加快迈向海外的步伐,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药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医药市场将会使优质企业从中受益。 (2)中医医院拉动制药业务

在中医医院设立后,同仁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医疗与制药业务相结合。一位老中医向记者透露,很多民营中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不会进较贵的中药,比如同仁堂的。而同仁堂如果自己办医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药,增加自家产品的销路,也可以增加新的盈利。

此外,同仁堂集团还计划利用医疗业务带动海外市场销售。2009年同仁堂集团销售目标定为100亿元,而这对于一家中药生产企业,可以算是艰巨的任务。为了提升制药业务尤其是海外药品销售业务,同仁堂计划其中医医院将向海外10多个国家的零售店派驻医生。目前,同仁堂拥有零售终端894家,其中海外店28家,遍布世界17个国家。

“目前,在国外的很多中医只会针灸等很少的治疗手段,而且用药也不讲究,这多少影响了中医药走出国门的脚步。将来,如果同仁堂可以将专业的中医送到海外看诊,不仅将有助于同仁堂的业绩,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国际认知度。”一位医药专家表示。 (3)企业国际化资本整合

同仁堂在同行业中率先启动国际化战略。同仁堂科技充分利用香港与世界接轨的科技开发能力及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加大对同仁堂传统产品的二次开发及向世界推广的力度。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研究、开发和营销中心,按国际GMP标准开发天然药物、中药及保健新产品,并对有市场前景的传统中药进行二次开发,同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将有利于同仁堂产品推广至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同仁堂与泰国福安堂无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同仁堂(泰国)有限公司,日前已在泰国曼谷开业,明年同仁堂将在海外建立10家同仁堂药店或合资公司。

3、以合作战略传播中医文化为促进 (1)争取政府更多支持

利用同仁堂在中成药制作业的优势,撑起中华民族中医药这杆大旗,获得国家政策上、经济上更多支持,以便能代表将中药文化发扬光大。包括利用政府机构,组建中医药协会组织,进行传统中医药研究,在新医改处方及非处方药方面向中药偏移。 (2)中医复兴医药路线

中医药药复兴,需要大环境的配合。集团在下属药店推广“坐堂医”、建立中医院等都是在复兴中医实践,对股份公司传统中药的销售提供了长远利益。

光靠一己之力自建中医院,很难能影响整个国内的中医界。应加强同各医科大学、中医医院、中医协会的合作,对中医进行系统研究整理,以带动中医药的相关销售,另外也可以考虑成立中医技术研究院。

将中医学进行系统研究,模仿西医进行理论数量化、分子化,去处中庸之道的笼统理论,使中医摆脱玄学影响,标准化。做到即能治病于本,又有论可寻。 (3)医药企业横向合作

同仁堂正在与台湾太丰有限公司合作筹备同仁堂太丰制药有限公司,为进入台湾市场作准备。与美国安荣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筹建北京同仁堂(美国)有限公司,准备进入美国市场。

同仁堂的营销体制改革以及与和记黄埔等国际化大公司的合作,将为同仁堂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以及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9篇:蒙牛的战略分析报告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tags:中国乳业

据悉,中美在2000年达成的农业协定中,美国要求中国农产品进口平均关税到今年降至17%。而中美农产品贸易协定中要求,乳制品关税从2000年到今年减让的幅度分别为:奶酪的平均关税由50%降至12%;酸奶的平均关税由50%降至10%;乳糖的平均关税由35%降至10%;冰淇淋的平均关税由45%降至19%;奶粉的平均关税由25%降至20%;其他乳制品的平均关税由25%降至1%。

根据这一协定的要求来衡量我国现行的乳业生产和贸易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乳制品进口关税减让。原因是,在我国乳制品进口环节中不存在进口限额或国家垄断贸易等非关税措施贸易壁垒;在我国的奶业生产中,基本不存在按单位生产量或其他形式的对生产者的直接支持;我国是乳制品净进口国,出口量不大,鲜乳制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且不存在出口补贴。

我国乳业面临新的挑战,降低乳制品进口关税后,可能造成乳制品进口量增加,从而冲击市场。

2:社会因素:目前国内乳产品人均占有量在10公斤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在百公斤左右。我国人均乳类消费量为13公斤,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7%。这说明我国现在的乳产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同时也说明我国乳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时期,我国乳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奶牛存栏和原料的产量继续增加,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化程度和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乳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加大,并将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产业环境分析

1:新加入者分析:2002年,资金雄厚的新希望集团全速发力,以强力姿态进入中国乳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8个省先后收购了11家乳品企业,目前已经形成12亿元的产业规模,新希望以资金支持为后盾,成功地进入了中国“乳品王国”的第一梯队。

2:新加入者分析 新希望从宣布进入乳品业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了资本运作的平台上,它的进入打乱了中国乳业缓慢的发展节奏,对中国1000多家乳制品企业来说,从容发展已成为过去。以至目前国内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寻找资金,扩大资本投入,以应对竞争。资本运作方式正在中国乳业巨头中全面展开。

3:奶源分析 在乳业生产上,我国良种奶牛严重不足,500多万头存栏奶牛中,真正的良种荷斯坦奶牛大概是150万头,剩下300多万头都是改良牛,产奶量相对很低。4:现有竞争者分析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1500多家,年销售额在500万以上的359家,突破亿元的只有12家。对于主要竞争对手,仅选取三家:伊利,光明,三元。

对三者的经营情况分析:(单位:万元)

1、伊利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004中期)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主营成本同比增长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液体乳及乳制品418304.3148.75% 283775.3453.48%32.16%-2.09%制造业

混和饮料制造业12968.1580.87%11531.2880.17%11.08%0.34%方便食品制造业3092.04-27.52%2721.82-4.90%11.97%-20.94%

───────────────────────────────────

其他238090.0054.81%————————

华北区106206.0024.45%————————

华南区90069.0020.74%————————

2、光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004中期)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主营成本同比增长 毛利率 同比增长───────────────────────────────────

乳制品等265650.2210.00% 173313.5211.86%34.76%-1.08%商业零售58877.1934.39%46790.6834.59%20.53%-0.12%其中:关联交易9212.020.00%7715.990.00%0.00%0.00%───────────────────────────────────

合计265650.2210.00%————————外地185383.0318.66%————————上海80267.20-5.87%————————───────────────────────────────────

3、三元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004中期)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主营成本同比增长 毛利率 同比增长───────────────────────────────────

合计54701.68-9.33%43419.40-5.51%20.63%-13.42%乳制品48425.69-9.80%38168.63-6.55%21.18%-11.45%房地产6275.99-5.56%5250.772.76%16.34%-29.29%───────────────────────────────────

北京地区32287.72-34.51%————————北京以外地区22413.96103.27%———————— 四大乳业巨头竞争情况略览:

竞争公司 现在的目标 能力和成绩 目前的战略 当前的看法和情况 劣势 可能的变动和战略改变

伊利 要在2005年实现做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目标,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乳品行业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美元,进入世界乳业20强。 伊利股份是我国第一只乳业上市股票,三季报显示,今年1至9月份,伊利股份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仍为行业领头羊。《中国1000大制造商》179位。 生产超高温灭菌奶为主,“以奶代粉”利用低价优质奶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超高温灭菌奶。一方面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主营业务,稳固实业基础。另一方面以资本经营为放大手段,把握国内产权重组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财力、体制、品牌等诸方面优势,通过收购、控股、兼并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乳业发展利润趋薄,肉类正成为伊利集团继液奶,冰淇淋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实现基地全国化。放弃争夺激烈、利润微薄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内陆发达城市为主攻对象的营销策略。四优势:1.在优质奶资源的占有上处于领先地位。2.成本优势。3.变革、创新优势。4.技术优势。 离主要消费市场较远,运输成本较高,且作为北京、上海等主要市场的后入者,营销成本较高。内部权力斗争,过于强烈的业绩导向,和文化中的不信任因素导致十几年中数百名人才的流失。公司自身目前仍持有上亿元国债,累计亏损已达数千万元。独董**虽然已有平息,但市场仍然耿耿于怀。 公司将集中精力做好主营业务,不再介入国债投资。

可能做民营化,完成MBO。(经理层收购)

与外资合作

从对奶源基地的争夺,逐步过渡到对主要消费城市的控制上。

强力阻击对手蒙牛。

光明 从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型。

向资本盈利模式发展。

坚持以“新鲜、健康”为产品导向、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在经营上,不断开发新品,提升盈利能力;在管理上,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杠杆的作用,确保以赢利支持增长。 在外埠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50%。在北京、西安、武汉、南京、杭州、无锡等地设立分公司《中国1000大制造商》193位。在上海牛奶市场中,光明牛奶以96.5%、93.4%的数据高居品牌提及率和购买率的首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酸奶生产企业光明成为第一家领取QS(食品安全)认证的乳品企业 要用全国的资源做全国的市场。

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建设奶源基地,以巴氏奶(鲜奶)为主(即保质期短,需冷藏)。 加快UHT 产品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宣传“新鲜”的价值,加快保鲜和酸奶等公司主要产品的开发力度,另外对相关产业如冰淇淋等也加大投入,更好地完善产品结构,拓展盈利空间,并通过建立和完善 经销商队伍,完善市场销售网络,提升公司对外扩张和赢利能力。 光明乳业被调出上证50 指数。光明冷饮、光明乳业可能再次分家。新疆、内蒙古、四川、辽宁希望为光明提供奶源。光明乳业 获“上海市质量金奖” 达能亚洲收购其股票达9.7% UHT 产品的快速发展,对保鲜产品的冲击依然存在。 公司积极在北方建立奶源基地,目前已在黑龙江、内蒙古、北京和德州等地采取兼并或新建的方式建立奶源基地和鲜奶加工厂,以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经营规模提供充足的供应。

从对奶源基地的争夺,逐步过渡到对主要消费城市的控制上。光明乳业和上海梅林打造民族品牌。

外资向上游转移

三元 进行大力度的机构改革,严格控制费用,加强绩效考核,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巩固北京市场份额的同时,稳步开拓外埠市场。

超高温奶在呼伦贝尔地区已占50%以上的市场份额,酸奶占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通过市场准入的乳品企业。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连续多年被选定为全国人代会和政协会特供产品。液态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持有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50%股权 在富含资源的地区投资建立资源型的企业。三元潜入伊利蒙牛腹地抢市场。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年前投资收购的呼伦贝尔三元乳业有限公司液态奶扩建工程如期完成,产能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三元用将近3年 时间建立了17个机械化挤奶厅和3个自建奶站 远离大草原,奶源供给有限,生产成本高。成本费用增加 投资乳品快餐连锁店系统。进行大力度的机构改革,严格控制费用,加强绩效考核,努力降低运营成本。

推荐第10篇:国美人力资源战略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集团

人力资源战略分析报告

设计人:丁元庆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指导教师:张宝生

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02日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一).公司背景 国美电器集团背景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国美电器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年销售能力1000亿元以上。 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开业,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9年来国美电器全面推进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的战略,以不断调整变化的服务模式满足客户的需求。于2010年完成了新的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并开始了全方位的实施与推进。国美电器将持续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为核心的战略,抓住市场需求增长的商机,进一步扩展网络覆盖保持有效规模增长,兼顾发展和利润,领导中国家电零售市场。 作为具有卓越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国美电器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美电器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30万人,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达15亿元以上。国美电器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被中央电视台授予“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为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中国保护消费者协会连续多年授予国美电器“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满意单位”。 作为社会企业公民,国美电器在重视自身发展的同时,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公益事业,回报社会。2010年中国内地发生严重旱灾和地震灾害,国美电器向重点灾区累计捐赠710万元现金和100万元物资。2008年5月,国美电器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6000万元现金和物资,并向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分别捐赠150万元和232万元,帮助贫困偏远地区建立医疗救助站和解决基本体育设施缺乏问题。2006年7月,国美电器向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资人民币500万元,作为奖学助学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品学兼优的星河奖获得者,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05年1月,国美电器发起“让世界充满爱”援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孤儿活动,并率先捐资1000万元,成为当时第一个帮助受灾国进行灾后重建的中国企业。

奉行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本着对广大投资者、合作伙伴、员工和社会负责的原则,国美电器将继续着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备受尊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优秀家电连锁企业

(二)集团组织结构

国美电器集团组织结构很清晰,主要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总部级,大区级,分部级以及直营门店。集团在总部的领导下全国根据地理位置共划分为6个大区。每个大区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分部,共42个分部。全国现有直营门店1300多家由分部直接管。具体国美电器集团的整体结构如下图

第二部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国美集团现有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在现代组织架构下公司现有员工126370人,其中主管级别以上人员为3795人,占员工总数的6.51%,其中店长副店长为2406人,占员工总数的4.12%,促销员

为67969人,组织结构相对符合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组织机构的庞大,组织机构人员的评价指标相对要求严格,对核心员工(包括副店长以上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考核压力较大。具体状况如下图

(二).员工学历年龄结构分析 (1).普通员工学历年龄分析:

国美集团现有员工总体素质水平与它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环境并不相匹配。从国美电器集团全国自有员工58402人的学历水平来看,大专以下人数占总人数的57%,大专以上人数占总人数43%,其中本科以上人数占比不到12%,员工总体素质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国美集团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年龄上看,国美30岁以下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8%,公司的员工结构相对年轻化,但是一线人员各方面经验不足,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再加上人力资源各方面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需

要加以改善

(2).门店主管人员学历年龄分析

门店店长大专及大专一下学历人员占总店长人数总额的82%,副店长大专及大专一下学历人员占副店长人数的86%,门店主任级别的占同一级别人数的93%,门店副主任级别的占同一级别人数的89%,员工总体学历较低, 整体学历层次偏低,特别是分部总及门店店长这种关键岗位的学历结构有待提升; 30岁以下人员占28%,级别越低,30岁以下人员的年龄层次越大。关键岗位(副店长以上人员)年龄结构偏低,管理团队成熟度不足;

(3).经理人员学历年龄分析 门店经理级别主管人员学历年龄分析

门店经理及经理以上级别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54.75%,相对来说高层管理人员素质较高,40岁以下经理人员占69%,年龄层次分布相对均衡但是相对来说外部招聘人员较多,从分部总的背景看,自营运体系晋升的比例过小

(三).人员变动情况分析

国美集团员工经历了人员增长高峰,后来通过人员调整,员工数量大幅下降,加上现有单一的编制模式不足以支撑分部的个性化差异,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强 。从人员离职情况来看,主动离职率明显高于被动离职率。离职原因主要

是薪酬福利的问题、工作压力问题及发展前景问题等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主管级别虽然大部分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规划理论,但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把握。顾此失彼现象严重。

公司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公司战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规划,用以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完善和发展。公司没有对人力资源部门提出战略管理要求。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未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概念支撑。公司长期以来忽视人力资源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现有人力资源部门各方面配备不足,以至于很难担起为企业最高管理层提供科学战略支持的责任。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公司领导还没有树立正确人力资本投资观,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资有顾虑

(二).公司未形成全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工作不充分。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部门的工作,应该是公司所有部门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中间管理层对方面认识不足。公司高层除总裁因兼管人事工作,其他高层很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难主动将自己主管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非份内之事,仅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行动上很难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

工作。例如各部门经理不能准确提供有关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信息;缺乏与员工的有效地沟通意识,极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去。

(三).人力资源部门本身存在的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相关的专业培训也比较少。加上人员、职位配置少,大部分精力仍放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从事的大多是发工资、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办理社会保险等传统事务性工作,对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了解少,很难有效展开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绩效评估和薪酬设计、员工激励、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公司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公司采取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少,组织架构相对平坦。战略决策层的职能重心是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上进行决策并制定宏观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层的职能重心是对宏观战略计划进行分解,组织下级机构实施各项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控制;管理执行层的职能重心是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工作指令,充当基础管理工作的执行者。部门的设置因职能的发展需要而定,有的部门由于未充分授权或因某些原因而未充分授权。公司集中化管理,导致有些部门相互之间的制约性未能体现。公司进入成熟期以来,内部因工作而产生的矛盾和压力,也导致了公司高层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化解。随着经营需要,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部门功能定位及职责划分、管理权限都正在明确,但是在实际工中作仍旧存在或多或少的多头领导、多头管理或推委扯皮现象。

(五).人力资源规划不充分

由于缺乏中、长期规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聘,缺乏发展观和动态观。

公司在人事政策规划、薪酬政策规划方面常常奉行倾斜性政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根据公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以至于制定激励人、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很难与时俱进。由于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没有制定人员的补充和接续计划,导致无法增员策略也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要求,甚至连关键岗位也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公司中各个层次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六).工作分析不明确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工作分析。企业战略目标一旦确立,围绕战略目标必然依赖一系列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链去实现目标。各个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应达到的指标和标准、工作环境条件及岗位任职者资格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工作分析是招聘、培训员工的标准基础,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工作评价和薪酬设计的依据,国美集团现在的工作分析问题是不能与时俱进的推进工作分析。部门职责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对部门职责进行科学界定,然后将部门责任分解到部门中各位任职者,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岗位职责。

公司有5个大部门(市场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行政人事部、事业发展部),只对其下设的二级部门制定了部门职责,没有对大部门进行部门职责的科学拟订,有的二级部门已经作了调整,但是部门职责并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和更新。,加上现有的岗位职责描述笼统、程式化,未能明确界定任职者的权力、责任、义务,很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有的部门岗位已经增设,但是没有对应的岗位职责去规范,任职资格不是建立在对职位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是撰写人凭经验或根据在岗人员的情况制订的。结果导致对有的职位任职资格要求过高,既无必要,实际任职者又不可能达到

(七).招聘与选拔准备不足

公司目前虽有招聘管理制度,其中提及了招聘的原则、程序等,而且制度中要求“用人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人力资源部门书面申请并附上需招聘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要求等”,但从未按此执行,加上公司管理层普遍考虑社会关系以至于公司内部近亲繁殖现象普遍。

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招聘和内部选拔方面,对于高端人才,网络招聘虽然覆盖面广,但收效甚微,时间期长。同时又没有建立有效地选拔培养机制,导致人才常常青黄不接。

(八).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不明确

公司每年拟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但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每年投入到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也微乎其微,只是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投入时间上较大,但效果不佳。例如年初对全年的培训作了总体的规划和安排,只是根据公司的计划安排培训项目,而且年初的计划也不完整,没有建立整套完善的培训内容体系,在过培训过程中甚至临时安排组织培训。缺乏有效地培训评估机制。培训形式和方式单一,以内部员工授课为主,虽然增加了“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将部门管理层的业务水平的培训提到工作中来,在总裁和副总裁的帮助下,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一对一培训,虽有流程规定在先,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履行原先拟订的培训流程,时间期拉得太长,培训结果也没有到人力资源部门备档。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缺乏对培训的需求预测及分析,公司所做的培训,大多数着眼于短期任务的完成上,整体长远规划不够,缺乏战略指导。

培训的内容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适应等方面没有放到重点上。;员工缺乏娴熟的与人交往的沟通技巧和技能;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上司而不是独立思考和解决。员工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致使有些部门人际关系紧张,跟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压力。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少评估和反馈环节,致使客观、全面的评价培训工作不能起到真正作用,对培训工作也缺乏借鉴意义。缺乏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虽为某些岗位员工设计了晋升路线,但没有明确的标准,主观因素较大,对公司和个人发展不利。

(九).绩效考核不科学

绩效管理体系正逐步科学化。虽然在原有的季度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原有的部门考核指标重新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新的各部门的KPI经济指标,但是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虽实施几年,但每次都流于形式,其中的考核指标过于复杂,不易于考评者评核。考评者本身的对考核流程不是很清楚,往往自己对员工进行评价后就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很难和公司调控力度保持一致

(十).薪酬激励不足

薪酬激励体系一直是公司的薄弱环节。目前公司的薪酬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年薪制、绩效考核制、固定工资制。年薪制的适用对象为公司副总监及以上人员。绩效考核制度适用于其他所有员工。有的员工对薪酬分配制度不满,对自己的收入感到不满,对实际分配的公平性产生怀疑。员工不仅仅关心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报酬的相对数量。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薪酬设计模式仍处于开发改进阶段,公司的薪酬水平也是借鉴同地区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而制定。导致员工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

(十一).文化建设各项措施不完善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基本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管理者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从而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但是至今企业文化并没有系统形成,公司上下并未对企业文化产生共识,公司高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具有一定认识,但是中间管理层起并没有多大的认识,或是口头叫得响,行动看不见,基层员工认为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认为就是高层领导的事情。公司事实上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进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部分.对上述人力资源方面问题的建议

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高层主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战略分析能力,增强他们对人力资源的系统性认识,树立系统化视野,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

(二).加强高层动员,全员参与,提高人力主管部门的权威性,提高各部门的参与意识,树立经理人员的责任感,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将工作做好

(三).积极引进和招聘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人才,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业性,加强交流,做好各方面人力资源工作

(四).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依据公司的基本情况,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公司的组织架构,使之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加强人才储备战略,做好长远规划,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到科学有效的做好工作分析需要和各部门加强交流和沟通,坚持与时俱进,明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制定人力资源工作分析计划,做到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

(七).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科学化招聘和选拔流程,努力避免各种认为因素的影响,增强各项招聘工作的公平性,努力扩展招聘渠道,利用网络招聘,内部选拨等多种招聘方式

(八).做好培训的各项工作,完善各种培训方案,做好长远规划,加强培训评估工作,做好效果评估,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配合员工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九).绩效考核要做到规范化和简易化科学化,易于操作便于理解以利于员工接受。

(十).改良公司现有的薪酬模式,引进科学有效的薪酬设计方式,提高薪酬发放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十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争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各部门的参与意识,增强员工

之间的互动性。

第11篇:中国工商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中国工商银行的战略实践、战略管理以及战略选择和运用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所处环境以及自身优劣势,以助于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立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中国工商银行 战略管理 发展 PEST SWOT 优势 劣势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PES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strategy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use for analysis.Mainly introduce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t present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es, to aid in th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Key word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trateg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EST SWO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引言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互联网化中的领先者,自2000年推出网上银行以来,交易量和用户人数均不断攀升。截止 2008 年,网上注册用户达到 5816 万户,交易规模达到 120.3 万亿,稳居行业第一,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柱型企业。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化的成功得益于充分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战略发展导向以及积极的合作意识。通过树立电子银行品牌和广泛的网络平面营销不断扩大影响力,“金融 e 通路”、“金融@家”等品牌均有相当的知名度。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化战略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银行宣传、业务替换、服务优 化以及服务创新。工行步入 2009 年以来,展开了互联网化战略扩张,将产品线由固网、电话渠道延伸至移动互联网以及 IPTV,全面布线优势渠道资源。在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工行面临电子商务战略不明晰、粗放型营销、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三大问题。工商银行需突破传统思路,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实践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上证A股:工商银行(601398)。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2010年8月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工行继续蝉联“中国最赚钱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7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2003年末资产总额52,791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134,586.22亿元,当前总市值14,344.70亿元,居全球上市银行之首。

1、工商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其总资产已超过35,000亿人民币。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以营业收入排序,工商银行列世界大企业500强第160位。《欧洲货币》和英国的《银行家》杂志以所有权益排序,工商银行列为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6位。

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有30,000多个分支机构,与境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0家银行总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与4万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牡丹卡是中国发卡量最大的银行卡,发卡量已达到5,800多万张。高效的经营体制是工商银行事发展的保障。中国工商银行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总行是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领导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工商银行信用卡权。

中国工商银行始终追求先进的服务手段,电子化服务手段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资金清算系统——资金汇划清算系统,资金汇划24小时内到账,可完成2小时加急资金汇划。

2、工商银行的竞争战略现状

工商银行不断推进跨国经营,加快建立本外币、境内外业务均衡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截至2004年末,工商银行在全球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有100家分支机构和控股银行,外币总资产495亿美元,各项外币存款余额309亿美元,外币贷款余额284亿美元。2004年全年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122亿美元,完成代客外汇资金业务1,489亿美元,结售汇业务量955亿美元,代客外汇买卖449亿美元。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的并购在香港成立了工商东亚和工银亚洲,2004年5月2日工银亚洲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成为其全资银行,并更名为华比银行。当年末工银亚洲总资产为993亿港元,实现账面利润7.6亿港元,按总资产排序在香港银行业中升至第6位。

2007年10月25日,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和印尼哈利姆(Halim)银行股东签署收购协议,将收购后者90%的股份。这是工商银行首次以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也是该行首次跨国银行收购。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印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印尼”)在雅加达举办了成立庆典。 2008年1月28日,工商银行以澳门币46.83亿元(相当于人民币41.47亿元)收购诚兴银行119900股普通股,占诚兴银行发行总股本79.93%。2009年7月11日起,中国工商银行澳门分行与澳门诚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4月21日,工商银行宣布,该行已经完成对泰国ACL银行大众有限公司的自愿要约收购,并于当日完成股份和资金交割。通过自愿要约收购,工商银行共收集到ACL银行约97.24%的股份。2010年11月3日,中国工商银行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庆典,宣布将其在泰国成功并购的ACL银行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银泰国”)。

2011年1月23日,工商银行与东亚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并于2011年1月21日(美国中部时间)在芝加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工商银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东亚银行持有剩余20%的股权。同时,东亚银行还拥有卖出期权,可在本交易完成后,按双方协议约定的条款和日期,将其剩余股份转让给工商银行。双方将随后履行监管报批手续。交易完成后,工商银行将负责美国东亚银行的营运和管理。这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

2011年8月5日,工商银行宣布,其已就阿根廷标准银行及其两家关联公司(一家基金管理公司Standard Investments S.A.和一家商务服务公司Inversora Diagonal S.A.)80%股权买卖交易与南非标准银行等达成协议,并于2011年8月4日(阿根廷时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文件。双方将随后履行监管报批手续。交易完成后,工商银行将负责阿根廷标准银行及其关联公司的营运和管理。

中国工商银行,经过27年发展,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 全面的电子银行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迅速增长,由2000年的1.93万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38.4万亿元,增长了20倍。2004年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35亿元,在线支付交易额57亿元,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 布局合理的营销网络,广泛而优质的客户基础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21000多家境内机构、100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领先的信息科技和电子网络,向八百多万法人客户和1亿多个人客户提供包括批发、零售、电子银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本外币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2004年末,现金管理签约客户3700多家,为这些客户的1.96万个上下游或附属单位提供了现金管理服务;个人消费信贷客户数397万户,贷款余额4,839亿元;个人金融业务高端产品--理财金账户客户总规模超过124万户。

· 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产品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通过信贷行业、客户和地区结构调整,中国工商银行巩固了优质的公司和机构业务市场,成功争取了多项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发一批跨国公司、大型优质企业和机构客户,拓展了优质中小企业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在巩固本币结算、国际结算和代理业务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大力开拓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9大类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3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04年的9.71%。

2004年人民币结算量150万亿元,市场占比45%。在国内首家推出“银保通”系统,2004年代理销售保险、代收保费和代付保险金748亿元,实现银保业务收入7.45亿元。银行代理保险市场占比30%。与证券、期货业的业务合作范围涵盖集合资产管理、融资、银证通、发债担保、资金清算等。与国内33家银行机构正式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代理了多家中央预算单位的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银关通”业务量达到10.6亿元,签约企业919户。独家代理了国税系统车辆购置税专户管理业务。2004年代理证券业务实现收入7.9亿元,增长44.5%;全年代销国债811亿元,同业占比33.7%;代理保险销售额244亿,代理基金发行额近300亿元。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清算金额400亿元,位居黄金交易所资金清算总量第一;同时代理了118家非会员单位的黄金及铂金交易。

中国工商银行是第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和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银行,也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托管银行,2004年托管资产总额1230亿元。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40只、基金资产1,128亿元,市场占比34.8%,托管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连续7年居国内托管银行之首。工商银行是国内首只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托管人,QFII托管客户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日本大和证券和德累斯顿银行等。

2002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业界率先建立了投资银行业务组织体系,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顾问、银团贷款、重组并购及资产管理等。2004年实现投行收入12.4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2004年全年通过货币市场融资14,661亿元,央行票据承销和交易量为3,477亿元,实现投资收益21.9亿元;现券买卖2,627亿元,实现收益2.8亿元。2004年末全行票据融资余额3,123亿元,市场占比升至27.22%,债券投资余额为12,354亿元。2004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839亿元,全年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1,708亿元,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125亿元,继续保持国内最大按揭银行的地位。2004年末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273亿元,其它消费贷款余额441亿元,当年实现个人中间业务收入39.6亿元,个人外汇及理财业务收入2.13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对银行卡业务实行专业化经营和集中化管理,目前拥有国际卡、贷记卡、准贷记卡、灵通卡等产品系列,总发卡量超过1.1亿张,2004年实现银行卡收入30.6亿元。

银行实力:工商银行具有强劲的盈利能力。2007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819.90亿元,较上年增长65.9%;自2003年引入国际审计以来,税后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8%。成本收入比为34.48%,继续保持合理水平。每股收益0.24元,增长41.2%。截至2007年末,总市值升至3,389.34亿美元,增长35%,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

为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工商银行不断深入实施经营转型战略。顺应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各项贷款保持适度增长,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结构、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大幅度增加资金营运收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点更加多元化。2007年净利息收益率2.80%,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非信贷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30.3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10.4%,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高4.49个百分点。

2008年,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工商银行深入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为公司股东创造了优异的回报。2008年工商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21%,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9.43%,分别较2007年提高19个基点和320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95%,较2007年末提高15个基点。成本收入比为29.84%,较上年下降5.18个百分点,保持了良好的成本控制水平。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3.06%,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75%。雄厚的资本实力保障了工商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息每10股人民币1.65元(含税),较2007年增加24.06%。

在2008年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下,工商银行能够取得如此亮丽的业绩,首先取决于其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工商银行目前拥有中国银行业最全面、最完善、最领先的风险管理系统,在内部评级法工程建设方面亦领先同业,非零售项目内部评级已达到高级法要求,并在信贷审批、风险定价、组合管理等领域应用。工商银行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发展及对全行各项业务的影响,相关风险特别是外币债券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008 年以来,工商银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大幅减持了涉险外币债券,并对相关涉险外币债券计提了足额拨备。截至2008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比2007年末下降了73亿元,不良率下降0.45个百分点至2.29%,连续9年实现了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的“双下降”,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30.15%,同比提高26.65个百分点,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3月25日公布的2009年度年报显示,工行去年税后利润达到1294亿元,较2008年增长16.3%,再次蝉联全球最赚钱银行称号。截至去年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全球客户存款第一的商业银行。年报显示,工行另一项“全球银行业第一”是股票总市值,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行总市值为2689.82亿美元,这一数字稳居全球银行业之首。同时,工商银行在全球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名也上升至第四位。

二、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

从政策环境方面来看:

1.政策环境: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中国银行业在资本管理水平上与世界接轨,中 国银行业面临新的资本环境和挑战。

2.法律环境:一系列有关电子支付以及电子银行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推出显示金融互联 网化环境越加成熟,相应的立法工作都在稳步进行中。

(2)经济环境

从经济环境方面来看:

1.宏观经济:CPI 下降与 PPI 上升形成的剪刀差,使缺乏避险手段的企业面临原料成 本上升,生产利润下滑的问题。对于传统依赖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也面临用户违约 形成的呆坏账比例上升的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从单一银行体系向 多元化市场体系过渡,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银行业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发展。

2.居民财富:2008 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已达 21.8 万亿元。随着居民财富 的增加,对新兴互联网化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迫切,这将极大的促进现代银行业互联 网化的进程。

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带来无限的商 机。然而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为网上银行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加剧。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对银行业支付功能的调整和完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

1.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据《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9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38 亿,较 2008 年底增长 13.4%,半年增长了 4000 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 3.2 亿,占总网民数的 94.3%,较 2008 年底上升了 3.7 个百 分点。这充分说明中国不论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网络普及方面都有了长足 的进步。

2.消费行为习惯:现阶段,中国银行业互联网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及运营商均未 得到普通居民的充分关注和了解,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有更多的银行客户会逐步使用 互联网化服务渠道,该市场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4)技术环境

从技术环境来看: 1.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银行业运作的基础,银行在效率大大提升的同时,对信息技术和 设施的依赖程度也远高于以往任何时候。 2.无线宽带网络技术得到长足发展,3G 技术正式被试用,成熟的 WIFI 技术被广泛采 用,更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建立“无线城市”的方案。无线宽带的发展必然将改变用户的使 用习惯和使用方式,银行业互联网化也将随着终端用户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2、微观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1)行业内竞争者

工商银行的行业内竞争者主要有国有独资银行、新兴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他的对市场进行抢占,银行市场竞争激烈,工商银行将面临严峻考验。

对私网上银行对比:

对公网上银行对比:

(2)卖方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大,业务品种丰富。2003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407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牡丹卡发卡量9595万张,消费额973亿元,2003年累计实现票据交易16771亿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达45%,在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清算份额保持在50% 以上;中国工商银行还是国内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托管基金共28只,托管总资产581亿元。

(3)买方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在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基础上,2003年工商银行成功投产了全功能银行(NOVA)系统,加上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技术基础的数据仓库,共同构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为业务和管理的进步提供了强健的动力。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工商银行各项业务不断创新。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网上银行开通城市超过400个,2003年电子银行交易额达22.3万亿元,网上银行交易额19.4万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是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领导指挥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负责,在授权和授信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管理模式,达到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潜在入侵者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潜在进入者,主要包括:外资银行、金融控股集团、转制后的政策性银行和储蓄性金融机构、改制后的地方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参股的中小银行。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行业,中国工商银行始终面临着其它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仍较小,业务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业务、固定收益产品交易等方面,零售业务还只是开始,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客户。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历史悠久,熟悉国际惯例,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有完善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高效、灵活的经营管理体制;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吸引力的薪酬体制和激励机制及高素质专业人才;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竞争策略。相比之下,中资银行除具有本土优势和国内网点优势外,资本实力较弱、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低下、经营效益差、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在这种背景下,进入的外资银行无疑将有很大的优势,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银行业竞争的主体结构,使原来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构成的二维主体竞争演变为加入外资银行后的三维主体竞争。

(5)替代品厂商

中国工商银行面临两方面的替代威胁: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

首先、资本性脱媒。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间接金融亦即媒介金融。随著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随著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使得以证券市场为中心资本市场功能日趋凸显,而传统银行媒介金融的媒介作用则趋於萎缩,利润下降,存放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难以维持生存的状况,此即所谓“资本性脱媒”现象。在证券市场及其他金融机构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工商银行依靠着信息优势,曾经是资金市场中“霸主”,成为社会资金吞吐的重要机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壮大,工商银行原有部分业务被取代和储蓄存款被分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证券市场、保险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已成为工商银行强有力的替代者,形成了极大竞争压力。

其次、技术性脱媒。技术性的脱媒是指就是IT也将会占领银行支付的领域,银行作为社会支付的平台,其支付功能是借助于IT实现的,当前很多IT企业,从微软到索尼到阿里巴巴,都在试图进入支付领域。网络技术的运用使银行业务的差异性很小,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此情况下,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三、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SWOT分析

1、优势

首先,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有着很好的客户基础,同时,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已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8%以上,市场广泛,市场占有率很高。

其次,中国工商银行是我国国有银行之一,银行目前的储蓄风险完全由国家来负担,工行吸收存款出现的风险均由国家买单,因此相比外资银行需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储蓄风险来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民更为信赖由国家承担风险的中资银行。

再次,我国政府对我国银行业实行的保护政策。银监会向部分外资银行下发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外资银行想要从事人民币零售业务(如存款、信用卡等),须在中国本地成立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只能从事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业务。这一规定降低了工行在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个人业务后所面临的风险以及竞争,更有利于工行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并取得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经过27年发展,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 全面的电子银行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迅速增长,由2000年的1.93万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38.4万亿元,增长了20倍。2004年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35亿元,在线支付交易额57亿元,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 布局合理的营销网络,广泛而优质的客户基础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21000多家境内机构、100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领先的信息科技和电子网络,向八百多万法人客户和1亿多个人客户提供包括批发、零售、电子银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本外币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2004年末,现金管理签约客户3700多家,为这些客户的1.96万个上下游或附属单位提供了现金管理服务;个人消费信贷客户数397万户,贷款余额4,839亿元;个人金融业务高端产品--理财金账户客户总规模超过124万户。

· 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产品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通过信贷行业、客户和地区结构调整,中国工商银行巩固了优质的公司和机构业务市场,成功争取了多项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发一批跨国公司、大型优质企业和机构客户,拓展了优质中小企业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在巩固本币结算、国际结算和代理业务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大力开拓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9大类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3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04年的9.71%。

2004年人民币结算量150万亿元,市场占比45%。在国内首家推出“银保通”系统,2004年代理销售保险、代收保费和代付保险金748亿元,实现银保业务收入7.45亿元。银行代理保险市场占比30%。与证券、期货业的业务合作范围涵盖集合资产管理、融资、银证通、发债担保、资金清算等。与国内33家银行机构正式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代理了多家中央预算单位的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银关通”业务量达到10.6亿元,签约企业919户。独家代理了国税系统车辆购置税专户管理业务。2004年代理证券业务实现收入7.9亿元,增长44.5%;全年代销国债811亿元,同业占比33.7%;代理保险销售额244亿,代理基金发行额近300亿元。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128家会员单位中81家的资金清算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清算金额400亿元,位居黄金交易所资金清算总量第一;同时代理了118家非会员单位的黄金及铂金交易。

中国工商银行是第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和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银行,也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托管银行,2004年托管资产总额1230亿元。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40只、基金资产1,128亿元,市场占比34.8%,托管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连续7年居国内托管银行之首。工商银行是国内首只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托管人,QFII托管客户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日本大和证券和德累斯顿银行等。

2002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业界率先建立了投资银行业务组织体系,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顾问、银团贷款、重组并购及资产管理等。2004年实现投行收入12.4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2004年全年通过货币市场融资14,661亿元,央行票据承销和交易量为3,477亿元,实现投资收益21.9亿元;现券买卖2,627亿元,实现收益2.8亿元。

2004年末全行票据融资余额3,123亿元,市场占比升至27.22%,债券投资余额为12,354亿元。2004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839亿元,全年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1,708亿元,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125亿元,继续保持国内最大按揭银行的地位。2004年末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273亿元,其它消费贷款余额441亿元,当年实现个人中间业务收入39.6亿元,个人外汇及理财业务收入2.13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对银行卡业务实行专业化经营和集中化管理,目前拥有国际卡、贷记卡、准贷记卡、灵通卡等产品系列,总发卡量超过1.1亿张,2004年实现银行卡收入30.6亿元。

2、劣势

首先,相比于外资银行,工行的服务态度一般,工作效率不高。单就国内各银行比较来讲,一部分工行营业网点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态度就远远低于当地的地方性发展银行,这也反映了工行在管理层面上的一个很大的漏洞,这将严重制约工行在外资银行前的竞争力。

其次,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在外资银行进驻后将给工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信用卡大量的泛滥发行,增高了工行的信用风险,存在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同时,为了片面追求信用卡发卡量而大量发卡,甚至出现个位数或是两位数信额的信用卡,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工行在其客户中的形象,从而制约了工行市场占有的发展。

再次,长时间作为国有银行,国家控股,国家承担风险,一部分中资银行的管理层已经失去了忧患意识,工行也在受此影响,银行竞争力不足、发展慢、管理创新不强,以及某些业务办理的手续繁琐、等待时间过长、效率低下,都将是工行在今后竞争中存在的劣势。

3、机遇

外资银行人民币个人业务的放开,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挑战与机遇,如何把握住这一次机遇,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将会是中资银行所考虑的问题之一。工行应抓住这次机遇,接受挑战,在竞争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使之完善,尤其是在服务、管理方面的改进,学会和外资银行竞争市场,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

4、挑战

首先是外资银行的服务态度,由于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因此在吸收市场方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将会为外资银行带来一大批客户,尽管只能够进行100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业务,在大额储户方面,工行很有可能失去它的一批客户,而且这些客户都将是信用良好的大额储户,而这些市场的流失将会降低工行的利润收入。

其次,国外的信用发展历史较长,信用卡发展较为完善,在信用卡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信用良好的储户可能会选择外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从而也将导致工行利润收入的降低,影响企业效益。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SWOT分析图。

四、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和运用

1、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

工商银行营销互联网化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策略:

l 品牌营销策略

工商银行在互联网化过程中采用品牌营销策略,通过对电子银行服务和产品进行品牌 形象塑造和宣传,实现与竞争者的区别,树立社会形象,推动业务扩张的各种决策的集 合。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为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 趋势,工商银行非常重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 97 年 12 月工行在互联网上开办了网站, 向社会公众发布中国工商银行信息及金融信息,宣传银行形象和业务。2000 年 2 月,中国 工商银行正式推出企业网上银行服务,同年 8 月推出个人网上银行服务,紧接着又推出手 机银行服务。随着电子银行产品体系的完善,中国工商银行又推出电子银行系列化品牌。 2000 年,中国工商银行确立“95588”电话银行品牌;2002 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金 融 e 通道”电子银行品牌;随后又相继推出了推出“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品牌和“工 行财 e 通”企业网上银行品牌。工商银行在品牌营销战略中采用多品牌战略,为工商银行传递理念、树立和拓展形象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2 伙伴营销策略 伙伴营销策略也是工行营销互联网化中的策略之一。工行银行将客户的身份由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对象变为合作伙伴,建立和发展持久的客户关系。从银行业务联网化的营销趋势上来看,伙伴营销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工行伙伴营销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战略合作方面,工商银行善于利 用合作伙伴营销资源构建自身的营销渠道,与支付宝的合作是典型的案例。通过合作,支 付宝 2.5 亿的用户规模可为工行所共享;二是口碑传播,工商银行在基于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在网站下设网上论坛,其中有各个网络的服务渠道讨论的子板块,利用自身的客户规 模建立口碑传播效应。另外,工行还积极利用外部论坛营销资源,发动口碑营销活动。

3 整合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策略是目前工商银行使用最多的营销策略,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对自身的 资源和能力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组合,形成竞争客户的整体优势,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 的经营理念,在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部门和所有营销资源,共同为满足客户 需求服务的管理过程。 “财智帐户”是工行整合营销策略下的企业现金管理综合产品,通过将现金管理服务与客户的资金管理流程深度整合,协助客户优化供应链管理,帮助客户拓展业务空间,将 银行业务、营销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充分体现了整合营销策略。

2、工商银行竞争战略的运用

2009 年 1 月到 11 月,银行业的广告投入达到了 22.51 亿元。其中,国有银行的广告 投放总量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市场投入紧随其后。 工商银行在 2009 年 1 月到 11 月金融行业的广告投放中排名第三,总体投放广告多。相较于其他大型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显示其在营销资金投入方面实力不俗。

中国工商银行 “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拥有 14 大类,70 多项功能,能够满足不同 层次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并可提供高度安全、高度个性化的服务。其中包括账户服 务,在线缴费服务,网上支付服务,证券交易服务,网上理财服务等等。 用户只需要拥有工行活期存折,便可直接登录工行网站“金融@家” 个人网上银行存 折版进行账务查询。或者使用牡丹卡开通个人网银账户享受更多服务。

传播人群:互联网用户,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用户,有网银支付能力的用户。 传播效果:拉动中国工商银行保险销售额,培养工行用户网上购险和网银使用习惯。 营销执行:

l 太平得意还本计划 形式:在活动期间通过工行网上支付购买太平得意还本计划保额为 50 万,既可获得五 克纯黄金的新年大礼。

媒介投放方案:主要门户网站财经频道

2 华泰人寿爱心阿姨保障计划

形式:活动会在首卖的前 300 张保单中抽取 26 名幸运客户,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 奖、三等奖以及纪念奖。在网站付款成功之后,系统便自动提示抽奖,并立即公布中奖信息。

媒介投放方案:主要门户网站财经频道

3 购中国平安意外险可参与抽奖

形式:购买一份平安意外险满 200 即 送柔暖羊毛围巾一条,还有机会赢取尼康 D60。 媒介投放方案:主要门户网站财经频道 4 购泰康保险获双重大礼

形式:在活动期间,凡在泰康在线网站购买在线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网上续期除 外)并用工行个人网上银行进行在线支付的个人客户,均可获得泰康在线提供的与保费百位数一致的国际漫游 IP 话卡(数字卡),满百即送,多买多送;保费超过 500 元(单张保 单)的客户,还将获赠 50 元手机充值卡。

媒介投放方案:主要门户网站财经频道 5 投保优惠

形式:通过工行网上支付购买“航空意外年度保险”,7 种方案自由选择,保险金额最高可达 200 万元,费用低至 6 折起! 通过工行网上支付购买安联保险产品即可获得 IP 电话卡一张。

媒介投放方案:主要门户网站财经频道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尽管工行依旧存在着种种的不足,但由于各项的政策支持,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基础,只要领导层能够把握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必将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故建议工商银行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产品质量,保护客户使用安全,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才能获得用户认可。并应突破传统宣传观念,加强精准营销思路,多元化、开放式地利用网络特点进行宣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中国工商银行——http://baike.baidu.com/view/16863.htm 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http://www.daodoc.com/icbc/ 《采购与供应案例分析》 易观国际

中国工商银行报

第12篇:铝的战略分析报告

简介

泰州市第一铝材厂有限公司。企业现有员工5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达75名。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1630T、800T和630T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各一条以及铝型材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着色生产线一条。具备从原材料铝锭进厂到棒料熔铸、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挤压、窗框成型、焊接抛光、氧化着色、静电喷涂总装测试出厂,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企业现有主导产品为铝合金汽车侧窗和工业铝材,年产量侧窗达五万台套、铝材三千吨,并通过中国方圆认证中心ISO9002质量认证。其主要品种系列有:三菱ROSA型、韩国现代型、日本碧莲型、中汽梅花型、丰田海狮型等;工业型材主要品种系列有:汽车装饰铝材、电梯铝材、装璜铝材、空调冰箱铝材、高速列车铝材、航空航天铝材。现企业已初具国家中型企业规模,市属重点工业之一,泰州市文明单位,并连续四年被评为省AAA资信企业,连续十五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

五力模型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江苏省泰州市第一铝材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虽然产品受原材料供应商的制约较大,但是供应商遍布范围较广,可供选择性大,各个供应商之间互相牵制,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因而这些会降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差异性较小,大都是铝材原料产,因而对于泰铝企业转换成本就相对较低。该产业往往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品质、可靠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作为选择铝材设备制造企业的主要标准,泰铝企业在零件设备采购时要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扩容性和供应商的后续服务。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终端消费:现在铝材行业的终端消费者,任然是以企业商用为主,少部分个人消费用。企业及个人消费的特点是:对产品个性化要求高,对价格变动较敏感,对质量及细节的要求也很高。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对铝材行业的了解没到普及的程度,因此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对中国的消费者显得更加重要。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铝材市场需求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消费增长趋缓。再加上高强度纤维材料的出现,消费者可选择范围增加,其议价能力正逐步上升。 经销商:经销商作为专门的销售商,对市场有着敏锐地并且深刻的了解和把握。经销商也与铝材产品的生产企业有着利益共存的关系,同时也分担着铝材生产企业的销售风险。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经销商与普通的终端消费者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谈判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

虽然江苏省泰州市第一铝材企业注重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和技术团队的培养,但它的产品都以铝材为主,没有其他产品,对铝材原料的及员工需求极大且任然是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如今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虽然技术对产品逐渐起着主导作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商品销售渠道,不断地冲击或改变传统行业,但是铝材行业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所以铝材行业的进入壁垒不高。尽管铝材企业之间打价格战,通过以不断地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消费群体的数量,但是这种现象只是短暂的并不会削弱行业新进入者进入该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对泰铝影响大

4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江苏泰州市有康泰铝材有限公司,盛达前亮企业,泰州民兴铝业有限公司等铝材企业,还有江苏省其他地区和全国的知名企业等等都是泰铝的竞争对手。现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的性价比提高,这些企业之间一方面在不断地研发新的产品,扩宽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达到多元化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新更好更多的产品,而泰铝只是单一的铝材生产。另一方面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以便达到削价的目的。这些企业都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加大广告宣传,加强品牌建设。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毫无疑问地都觊觎泰铝的市场地位,因此现有竞争者之间竞争激烈。

5.替代品威胁

由于技术的发展,生产和生活领域出现新的金属产品如:钛合金,锡合金等,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特别是绿色消费,人们日益关注产品的环保和产品的多用途,如:人们用木材做窗户,椅子,桌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铝材产品在一些领域可能逐渐被高轻度的纤维及其他合金产品和木制品替代,铝材产品的利润下降。

三、联想企业SWOT分析

A、Strengths 1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和较强的生产技术。企业现有员工5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达75名,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1630T,800T和630T,300T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各一条以及铝型材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着色喷砂生产线。具备从原材料铝锭进厂到棒料熔铸、模具设计与制造、型材挤压、窗框成型、焊接抛光、氧化着色、静电喷涂总装测试 出厂,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2产品数量多,质量较好。企业铝材年产量侧窗达五万台套、铝材三千吨,并通过中国方圆认 证中心ISO9002质量认证。

3公司产品类型多样,生产和消费领域广,多元化生产。公司生产铝型材、铝移窗、汽车玻璃、建筑玻璃、各种电梯用铝材、汽车用铝材。 4公司于1986年成立,成立时间较长,公司的底蕴较深厚。现如今任然在生产,且是市属重点工业之一,泰州市文明单位,故而公司的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口碑和形象好

5公司有着专业的技术团队,不断追求技术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注重售后服务的完善及体系的建立 6泰铝是股份有限公司,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可以加快资本集中(股份公司,可以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将超量的生活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当然是通过发行股票方法向社会公众募集资本的。).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相互牵制,使得企业获得利益机制的驱动)实现资本稳定性与股份流通性的有机结合

B、Weaknees 1.营销手段都以实体为主,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和线上的结合;产品都是铝材制品,产品单一,难以在国内市场上处于先进地位,缺少核心竞争力 2企业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的技术和素质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缺乏核心价值,企业文化对员工影响小,从而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低,员工的工作热情低。难以让员工将自身的发展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公司的管理制度或体系不健全,公司的一些政策不透明,使得员工之间不平等一级员工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产品质量受影响 4泰铝的知名度低,不被大众熟知;泰铝没有自身的战略品牌,产品蕴含的价值低,相比知名品牌竞争能力低;泰铝没有商标,产品的辨识度低。

5泰铝是资源密集企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公司的发展受资源的限制,公司的能耗大,利润薄弱,污染较大。

C、Opportunities 1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和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大赤字率,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降低对中小企业的税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可支出资金。 2泰州市第一铝材厂有限公司,座落于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328国道路口,东邻泰高公路,西邻引江河,水陆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雅。

3铝行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重点行业的发展机会较多,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也多。因此泰铝的发展机会多。

4我国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物价的总体稳定,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从而消费有能力购买铝材品。

5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同时增加了人们对泰铝的认识。当然也是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动更加敏感,从而调整产量和销售(制定经营战略)。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的质量提高和产品类型的更加多元化,更加针对消费的需求

6法律法规的更加完善及法律体系的健全,使得市场更加公正,公平;企业的合法利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7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市场的总体需求大,故而铝材行业的发展也较好。我国经结构的转变带动了铝材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D、Threats 1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增强,老年人增加,青壮年人口减少。我国人口的劳动价格上升。

2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企业,使传统企业的形势严峻.。

四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一)成本领先战略

泰铝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降低自身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泰铝可以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单位商品的成本。泰铝也可以降低商品的价格,通过增加产品的生产量。以低价格销售,就成功地夺走了其他铝材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集中化战略

使用整个企业的力量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将目标集中于特定的部分市场,企业可以更好地调查研究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彼”。泰铝应将重点放在玻璃和铝材的商用户上,放在东部地区。因为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更加发达,市场需求更家旺盛。而且泰铝本身主打玻璃和铝。

(三)市场开发战略

1泰铝可以将产品推广到新的地理区域。西部开发战略拖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市场是新的,市场没有饱和且市场的潜力巨大。 2泰铝可以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泰铝可以进入家居制造行业如:制造桌子,椅子,窗户等等。

(四)广告宣传战略

泰铝可以线上和线下宣传。线上:利用互联网做宣传。如:打广告,制作本公司的网站,淘宝注册等。线下:发传单,支助一些活动等。

第13篇:渤海证券战略投资分析报告

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Bohai Securities Corporation Limited 每日市场报告 2007年6月28日

李学纯 022-28451991 lixc@bhzq.com

【财经要闻点评】

 金人庆: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停征或减征利息税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今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市场重回调整行情

《会员管理办法》等配套实施细则也于同日发布。我们认为:经过前期的征求意见后,中金所本身的一系列规则终于发布。同前期出台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特别结算会员缴纳的基础结算担保金金额略有调整外,其余部分没有大的变动。《交易规则》出台意味着中金所的规则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股指期货推出又近了一步。不过,未来还有一系列其他规则将会发布,包括券商、基金、银行等市场参与者的管理办法,以及沪深300 期货合约细则等,而股指期货一些技术性的准备工作尚在进行,因此,我们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尚有时日。  财政部拟发1.55 万亿元特别国债买外汇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上看,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

其三,我们起初对外汇投资公司分析时,认为对货币供给的短期效果取决于发行速度和规模,以及央行会否压缩国债和央票的发行,今年央票到期达到3.1 万元,上半年发行央票2万亿元,到期资金规模还是很大的,如果压缩央票发行的规模,部分对冲了特别国债的影响。

第14篇:本田汽车品牌整合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本田汽车品牌整合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一、选择该品牌的原因与必要性

本田汽车集团(Honda)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本田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在英国也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二,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九。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七。

二、本田汽车的品牌形象分析

(1)品牌标识

本田公司在80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从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的三弦音箱式商标,也就是带框的“H”,图案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个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同时还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下的轻松感。本田S500本田宗一郎于1946年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即本田汽车公司),并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和商标。

“H”是“本田”汽车和“本田”摩托车的图形商标,是“本田”日文拼音“HOND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本田汽车商标中的字母“HM”是“HONDAMOTOR”的缩写,在这两个字母上有鹰的翅膀,象征着“飞跃的本田的技术和本田公司前途无量”。 “人和车,车和环境的协调一致”是本田公司的发展方向;动感、豪华、流畅是本田公司的一贯风格;设计动力澎湃、低耗油、低公害的发动机是本田公司的技术目标;靠先进而实用的设计、卓越的制造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更多顾客是本田公司的宗旨。“H”商标,这个世界著名商标,是本田公司立业之本,是本田公司成功之魂。

1960年,“H”商标首次在S500 跑车上使用,“H”商标伴随本田赛车,在1965年墨西哥举办的世界F1汽车大赛上一举夺冠,并在第二年的F2汽车大赛上取得胜利;更令本田辉煌的是在1967年在意大利大奖赛取得了F1冠军。1969年,本田公司为突出鹰的形象,而使用了纵长的“H”商标。1980年,为了体现本田公司的年轻、技术先进和设计新颖的特点,决定使用形似三弦音箱的“H”商标,该商标把技术创新、团结向上、经营有力、紧张感和轻松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2)品牌的市场定位

本田汽车的市场的定位中产阶级的收入提高灵活变化的,现在主要是以中高端运动休闲型轿车为主,怀着“向世界用户提供喜悦”的企业理念,竭尽全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本田根据“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生产”的基本方针,为了实现舒适而愉快的移动社会,本着“尊重人的精神”的基本理念,HONDA把安全作为产品制造的最大主题,HONDA在世界各国为实现三个喜悦的目标而积极地推进事业活动。所谓“三个喜悦”,即“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制造的喜悦”,也就是说,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并让用户感到喜悦,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3)整合营销传播诉求点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和大众驾乘习惯的改变。尤其是随着年轻新贵阶层的日益增多,他们有着高端的品味、紧跟时尚潮流、爱好运动休闲,对车的需求也渐趋个性化和时尚化。世界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从“拥有”的需求,转变为“差异化”的需求,新的细分市场正在孕育而生。

本田汽车通过整合传播宣扬个性、重视个人的体验,并宣传本田公司多款个性车型,借此培育了众多Honda的忠实用户群体。

本田汽车市场定位与整合营销诉求点存在高度对应。市场定位于中产阶级而这个阶层的消费者大多追求个性,整合营销传播注重消费者个性需求,二者不谋而合。但是过于追求个性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内部资源整合难度加大,进而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其次也要考虑该国的社会文化因素。

三、品牌资产分析

2012年度汽车品牌价值本田排在第六位,2013下降一位排在第七。但从品牌价值累积上看,是增加了品牌的价值,同排行榜前几位依然有很大差距。与排在第一的丰田汽车相差很大。丰田追求中庸舒适和销量,本田追求性能、省油和外观内饰的极致,质量和耐用性两者都是非常的好,但是,丰田产品线长,布局合理,高端车型也多,虽然本田有的车型和丰田竞争不落下风(比如美国思域比花冠贵,雅阁比佳美贵),但总的来说车型太少。因此本田才制定了个性需求整合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四、整合营销理论的运用

本田汽车的品牌传播提升了本田的品牌知名度,本田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公司的龙头之一,家喻户晓的品牌。“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在线广告+广播广告+事件+商场体验中心+产品宣传公交车+影院展示+新闻发布会„„”本田公司用一组创意组合拳加上超强超韧的执行力,使之成为整合营销的成功经典。

五、整合营销传播具体分析

(1) 让多种媒体组合齐步走

也许这个简单的本田可以看出这一次整合的力度。在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包括客户及实力传播集团6个不同的业务部门的20多人的超大团队,涉及“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在线广告+广播广告+事件+商场体验中心+产品宣传公交车+影院展示+新闻发布会”等的复杂整合传播方案,目标是通过运用ATL(Above-The-Line,线上)、BTL(Below-The-Line,线下)、事件、公关、新闻发布会和交互活动,最大限度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直观体验,引起人们的产品关注,激励他们购买产品。

(2) 活动出击与广告造势

整合营销的要素,是协同运作、创造和加强关系、保持一致性。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田公司从整体着手,放眼全局,运用多个不同的渠道,巧妙地与消费者互动,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本田将创新思考主要集中在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和非媒体广告等方面,特别是户外的广告和活动。推广活动在夏季开展,我们利用品牌创意广告,例如瀑布和拼图等,去重现夏季度假美景。产品体验活动在北京和上海的人流集中4s店开展,吸引了很多青少年男女的关注,纷纷在绚丽的广告前合影留念。” (3)用创新驱动执行

邀请一些目标受众来参加自驾游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本田车的性能,唤起目标受众购买的激情。在活动前期的宣传在报纸上刊登,同时电视打一些游动字幕,在活动进行的时候,邀请请一些媒体来报道。扩大品牌知名度。

(4)着力宣传服务之道

2012年,本田讴歌力求以更高品质、更高标准的售后服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加贴心和实在的售后服务,以实现客户终身满意度的承诺。这一年,本田讴歌将继续发力售后服务优势,以领先行业的服务政策为客户省去更多养车费用,以上百个纯进口零部件与高品质材料的供给传递本田讴歌品牌服务的高度和品质,以独具匠心的售后服务体系和措施为客户带去更贴心、更高效的关怀和服务,以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服务团队为客户奉上更专业的尊贵服务体验,本田讴歌向实现顾客的终身满意度迈进,为售后服务带去更多惊喜。

六、综合分析本田汽车品牌形象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丰田汽车的品牌策略的特点分为:层级分明、定位明确、条理清楚、系统整合。 (1)层级分明的品牌构架

本田汽车可以划分为四个层级,最高层级为企业品牌,也就是本田汽车;第二层级为业务品牌;第三层级为产品品牌;第四层级为产品标识,能具体细分为运动款、标准款、天窗版、LE版等多种型号,以示不同产品的区别。本田汽车的品牌架构层级分明,品牌地位越高,属下品牌成员数量越多,呈现为金字塔形状。在这个塔型品牌体系中,一目了然,能清楚的分辨出来。 (2)清晰明确的品牌定位

本田汽车“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3)产品品牌价格纵向延伸不宜过长,谨防相互冲突

本田汽车品牌下产品品牌名目繁多,多达三十几个子品牌,覆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领域,乘用车下有从轿车延伸到了跑车、SUV、MPV,商用车旗下包括中小型客车、皮卡和卡车。每类车车型下又有若干产品品牌。同时,我们看到本田旗下这些品牌规划有序,虽然在同一产品类别市场中,不同产品品牌之间通过价格进行区隔,并没有形成相互之间的激烈冲突和恶性竞争。 (4)产品品牌横向发展,适合小类延伸,不宜大类跨越

丰田在原来很多知名产品品牌进行了延伸,如在雅阁8代基础上开发了五门两厢车和具有尾翼新设计的运动型轿车,但二者都沿用了雅阁的品牌名称。研究发现,如果一款车的制造平台、底盘不变,只是改变车的设计类型,一般以子品牌的延伸品牌使用。这可以利用老品牌的影响力快速的带动新车型的销售,而这种品牌影响可以有效带动同一平台和品牌汽车车型的销售。但我们同时,这种延伸只适合小类间进行,如三厢车可以延伸到两厢时尚造型、可以延伸为运动版,可以延伸到跑车,但不宜进行大的品类的跨越。这样,在同一产品品牌中,花冠通过车身尾部不同的后缀表明了不同产品的类型,形成了产品品牌下第四层级的销售识别,使得品牌体系一目了然。

(5)高端品牌旗下产品采用系列标识,彰显豪华特色

讴歌(Acura)是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主要针对的是北美市场,由于该进入中国较晚,因此很过国内消费者还对这个牌子比较陌生,讴歌在中国大陆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为MDX、TL和RL,其中MDX属于SUV,而TL和RL则分别属于中型和中大型轿车的行列。

总之,本田品牌形象非常明晰。例如把Acura(讴歌)产品的“精之极,驭之极”竭力表现出来,突出品牌形象。整合传播的核心内容也在逐渐明确。例如针对年轻的车主采用一些更适合他们接触习惯的媒介形式,比如说新的网络类、数字类媒体,如微博、微信等。

第15篇:网易公司战略与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分析

电商之网易的经营战略分析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学 院: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1 电商之网易的经营模式和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团购的盛行,一大批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本文对网易的现状和销售策略做了相应的资料分析和总结,并参考了《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电子商务概论》等国内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网易的外部环境分析、公司战略、经营模式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网易

组织环境

战略分配

经营模式

一. 公司发展简介

创立于1997年6月的网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 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网易对中国 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网易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 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截止2005年3月31日,网易的日平均页面浏览量超过了4.39亿人次, 55,476位聊天室的同时使用者.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 国十佳网站之首.2001年12月,网易率先叩开了自主研发网络游戏的大门.大型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大话西游》因为更加完善和体贴的内容设计获得了众多玩家的认同,并 获得\"2004 年度最受欢迎网络游戏奖\".2004年1月,网易又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另一款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推出一年多便以最高同时在线突破76万人 的佳绩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网游!最近,2016年6月1日推出的网易游戏《阴阳师》也获得了游戏大众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一)用户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人数己经达到1.62亿、1.18亿个正地址、6170万台上网计算机、131万个网站。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互联网业的激烈竞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半年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在网民情况调查部分,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女性以45.1%的比重上升到历史新高点。中国女性网民规模己经达到7300万,男性网民规模已达到8900万。

中国网民总体收入偏低,1500元及以下网民占到总网民的2/3(66.1%),网民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比例仅有1/3(33.9%)。其中,有收入但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比例较高,这部分网民就已经占到总网民的3成(30.3%)。在1.62亿网民中,宽带网民(含专线)已经达到1.22亿。宽带网民数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居民的上网条件进一步改善,更多的网民可以通过较快的网速、较稳定的网络连接畅游互联网。宽带网民中,ADSL接入方式和专线接入占有较大的比例。

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月互联网消费额达186元人民币2007全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人均月互联网消费额将达到195.76元人民币,预计比2006年增长巧.4%。预计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将达3641.14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犯%。由于用户数量始终以每年2000万左右的速度够增长,与2005年相比个人用户的互联网消费总额几乎能够实现两年翻一番。2007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个人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达1618.n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下半年该数字将达到2023.03亿元,超过2005年全年互联网消费规模。但同时研究还表明,网民对互联网信任度较低。只有1/3的(35.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网民对互联网的过度不信任,会制约很多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二)政治法律环境

2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社会所酿就的信息化环境,它的确使人们徜徉于信息极其丰富的世界,由此,社会似乎变得更加松弛。但是,政府也更有控制信息资源的权力、调配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欲望”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传媒产业来看,它自身的自由和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传统媒体,这也导致了网络言行呈现出混乱无序状态,而这一状态已不能单纯的依靠技术手段加以解决,所以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网络媒体法规。

中国政府在互联网经济中一直充当推动的角色。鼓励政府机构建立网站、支持大专院校建立校园内部网,制定和完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条例,这都体现了政府的积极态度。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已经有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尤其对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加以规范,并且也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机构的职能,形成了有效的法律环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网络媒体的法律体系还不成熟的地方。首先,网络媒体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国也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却一直未能使该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现在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加入例如WTO之后,全面对外开放,境外网络游戏大举进入中国。但对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的立法保护尚不够完善,导致了部分玩家的利益损失。国家队网络游戏还是持扶持的态度,但是破迫于整个社会的压力,2005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推出了《防沉迷系统标准》,与七大厂商联手,进行网络游戏的一次规范的尝试。

网易公司作为定位互联网门户与网络游戏的专业服务商,将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对互联网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巨大支持,发扬拼搏精神,培育核心能力。

(三)技术环境

一直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就为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和内容的不断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网络媒体自身的不断革新和迅速扩张提供无限可能,所以对网络媒体的技术环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为求突破的网络媒体也更加专注于新技术的研发,所以新技术不断浮出水面,并与商业性推广达成完美结合,互联网产业新的形式使得网络媒体有了新的发展和盈利空间。互联网不是个新事物,但是新技术却不断为互联网创造新的热点,为网络媒体带来新的生机,如博客、工PV

6、网格技术、PZP技术、RSS,以及宽带技术、无线移动技术等等。

因为宽带,网络媒体才拥有了快快捷地为网民提供多元化选择的可能性,它也将为网络媒体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宽带之于网络媒体的意义,它让网络媒体从字节的时代走出,它让网络媒体成为现代人生活态度的注解,它更是网络媒体这一自由、平等而开放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最佳载体。

2005年网络技术层面的变革推动力则是Web2.O技术,而以个性化、自组织、开放性等为特征的博客更成为2005年web2.0应用与服务的经典之作。博客的繁荣,也预示着未来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格局将更加多元化和层次化。

(四)经济环境

2000年后,网络所营造的泡沫经济开始破灭,一个个盛极一时的网络公司纷纷传出裁员或倒闭的消息的同时,而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正在尝试开拓的前奏。2000年6月华彩公司正式发行中国大陆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RPG《万王之王》获得成功。随后,由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于2001年1月正式上市。

总体看,从2000年至2002年,这个阶段是网络游戏行业的崛起阶段,这个阶段的互联网企业规模都很小。几个人,代理一款游戏,就可以出来打天下。或者一个小作坊式的开发团队,迅速开发出一款不成熟甚至是不完整的产品都敢上线。大家比的时间,比的是产品。业务为先,没有人重视管理。

三.经营战略分析

3 (1)我国大力扶持IT行业的发展,网络游戏因此搭上顺风车而发展,我国的网络在线游戏的年营业额始终保持着上升的态势如图3.5所示。盗版的猖獗导致单机游戏厂商损失巨大,因为网络游戏几乎不存在盗版的问题,继而转向网络游戏的开发运营。中国在线游戏的年营业额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到21亿美元。成本投入

网易的产品一直是靠自主研发的,它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受到同行的尊重。尤其在游戏研发方面,为了保证游戏的平衡和稳定性,网易的研发队伍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研发投入仍保持递增的趋势。同样,网易它的主打产品之一——电子邮箱方面也投入很大力度,包括电子邮箱的安全技术研发投入。保证用户的传输和接收文件的安全性,以及设计个性友好的界面,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网易公司2015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研发费用的环比增长主要是由于折旧费用增加。折旧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购买更多的固定资产以及支持公司在线游戏,搜索产品和免费邮箱服务研发。

(2)营销模式

网易门户网在营销上表现的不余遗力的使用高新技术研发产品,靠产品应用聚拢人气。为了不断积累人气,网易联合其他商家退出了“集邮中心”,用户每发送一次邮件就可以随机获得一张邮票,集齐邮票就可以换区商家礼品。网站创立同年,网易自主研发了首个全中文免费电子邮件系统,接着又研发了著名的游戏《大话西游》网络角色扮演游戏,邮箱和游戏这两样产品为网易带来了旺盛的人气。除此之外,网易还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搜索工具,电子贺卡等产品。网易用自己的产品换来了社会公众对他的认可。扩大了网站的知名度。

(3)收入模式

网易收入由网络游戏,在线广告和无线广告三部分组成,并且收入结构非常稳定,其中,网易公司推出了门户网站、在线游戏、电子邮箱、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在线音乐、网易bobo等多种服务。一个收入增长节点就是邮箱,目前邮箱总用户已突破3.6亿,免费邮箱和收费邮箱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

四.公司层战略

(一)一体化战略

在一体化战略中,网易公司以纵向一体化为主。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在于:

1.带来经济性。采取这种战略后,企业将外部市场活动内部化有如下经济性,内部控制和协调的经济性;信息的经济性;(信息的获得很关键) 节约交易成本的经济性;稳定关系的经济性。

2.有助于开拓技术。在某些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提供了进一步熟悉上游或下游经营相关技术的机会。这种技术信息的对基础经营技术的开拓与发展非常重要。如许多领域内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前向一体化体系。就可以了解零部件是如何进行装配的技术信息。

3.确保供给和需求纵向一体化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也就是说,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当然,在交易的过程中,内部转让价格必须与市场接轨。

4.削弱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如果一个企业在于它的供应商或顾客做生意时,供应商和顾客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且他的投资收益超过了资本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需放弃的东西),那么,即使以他不会带来其他的益处,企业也值得去做。因为一体化削弱了对手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不仅会降低采购成本(后向一体化),或者提高价格(前向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减少谈判的投入而提高效益。

5.提高差异化能力。纵向一体化可以通过在管理层控制的范围内提供一系列额外价值,来改进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能力。(核心能力的保持) 例如 云南玉溪烟厂为了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香烟,对周围各县的烟农进行扶持,使他们专为该烟厂提供高质量的烟草;葡萄酒厂拥有自己的葡萄产地也是一种一体化的例证。同样,有些企业在销售自己技术

4 复杂的产品时(一汽),也需要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以便提供标准的售后服务。

6.提高进入壁垒。企业实行一体化战略,特别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可以使关键的投入资源和销售渠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而使行业的新进入者望而却步,防止竞争对手进入本企业的经营领域。企业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不仅保护了自己原有的经营范围,而且扩大了经营业务,同时还限制了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使企业的定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从而获得较大的利润。例如IBM公司即使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典型。该公司生产微机的微处理器和记忆晶片,设计和组装微机,生产微机所需要的软件,并直接销售最终产品给用户。IBM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理由是,该公司生产的许多微机零部件和软件都有准里,只有在公司内部生产,竞争对手才不能获得这些专利,从而形成进入障碍。 7.进入高回报产业。企业现在利用的供应商或经销商有较高的利润,这意味着他们经营的领域属于十分值得进入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其总资产回报率,并可以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集中战略

(二)集中性战略

集中型战略即聚焦战略,是指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或服务。即指企业集中使用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网易公司的集中战略具体表现为:

1.增加现有用户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使用量。

和其他运营网络游戏公司一样,网易不愿意失去老玩家。然而每款网络游戏都有其周期,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更新,那么很容易流失老玩家。所以网易适时对其各款游戏进行维护更新,保证游戏质量、开发游戏潜能,从而让老玩家不会厌恶这些游戏。

2.吸引竞争对手的用户。

在国内,有九城、盛大、金山、腾讯等几家网络游戏公司与网易竞争。每家网络游戏公司都有相当的实力,要想从他们那里吸引玩家非常困难。网易通过其出色的运营能力,赢得了玩家的普遍好评,其游戏情节也是吸引玩家的重要方面。但是相对较高的点卡价格成为吸引更多玩家的障碍,所以我觉得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兼顾运营质量和运营成本,做到“物廉价美”才行。

3.吸引新用户。

如何吸引新的群体成为各大网络游戏公司的难题。传统的网络游戏中男性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很多网络游戏公司都忽略了女性玩家,而网易通过其“Q版”的游戏画面,博得了女性玩家的青睐,为其带来了很大一部分新的玩家。在游戏情节内容方面网易也再努力,打破传统的观念,吸引更多新玩家。

4.实施商场开发战略。

增加不同地区的市场数量:网易会根据玩家填写的具体资料,调查玩家的意愿,从而发掘玩家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此地区建立地区专区。这样就方便了对游戏的管理和提高运营质量,由于是同一地域,所以其运营成本也会降低。这样就容易在这一地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网易在其各款游戏中均采用这种方法,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广东、甘肃、山西、青海等各省市专区,打破了其他游戏公司以北京、上海等级少数专区的模式。

5.产品开发战略。树立新产品特征:随着各种新型科技在游戏中的运用,网易正在研发的几款游戏均在现有的中国传统情节剧情的基础上,引入3D以及各类提高游戏画面的技术。 6.创新战略。作为一个网络游戏开发商,创新战略是必不可少的。自从2001年12月,网易率先叩开了自主研发网络游戏的大门后,网易向游戏市场推出了多款网络游戏如《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大唐豪侠》等,均受到了玩家的好评,成为国内游戏市场的领先者。

5

五.对网易公司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从最初简单的EMAIL和FTP发展到现在的OICQ网上寻呼、聊天室、个人主页、网上购物、网上游戏等。在无国界、无地域的网络世界里,网站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地方新闻网站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上线的网易游戏《阴阳师》更是占据了几大社交媒体头条版面更值得为CEO丁磊拍手称赞!

网易作为中国最有成就的互联网门户之一,与国内外几百家网上内容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网易自成立伊始就一直在苦苦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走过弯路,也遭遇过寒冬,可喜的是,网易从2005年开始发动强大的内容攻势,凭借拥有丰富的新闻媒体操作经验的内容团队,中国最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并掌握新闻、娱乐、体育、财经等各大领域广泛的合作资源,全站流量与用户数增长显著,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抓住未来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创新的持续性。

(二)不容忽视门户广告业务的发展,开放程度更加大,开放范围更加广

(三)网络游戏产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加主动和频繁对优秀文化的整合。

参考文献:

1《简析新媒体中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特点及优势》作者:杨海燕 2.《网易:做“有态度”的媒体电商》作者:丁毓 3.《网易分类体系探索》作者:刘延章 4.《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 5.《电子商务概论》

第16篇:福特汽车战略管理分析报告

福特汽车战略管理分析报告

一、背景环境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因此突飞猛进。好的市场形势令所有销售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企业都有所收获。可以说是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市场的黄金时期。然而资本总是流向热点的地方,大量的资金投入迅速的导致了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然而由于消费市场的增长更加的迅速,于是大家的投资回报率基本还都没有下降。但是钢材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汽车行驶所需燃油价格的急速上涨、各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紧缩、以及浪潮般密集的价格战、高额的使用附加费用、愈来愈拥挤的城市道路、国家对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以及回归理性后的消费者的持币待购等等诸多问题也一点点的摆在了所有的汽车厂商面前。为了生存与发展,于是众多的营销办法就相继出台了。汽车市场的营销办法在这几年变化的非常迅速,从侧面就可看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二、公司简介

福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林肯和马自达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福特汽车的标志是采用福特英文Ford字样,蓝底白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福特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样子的图案。除了制造汽车,公司还设有金融服务部门即福特信贷,主要经营购车金融、车辆租赁和汽车保险业务。今天福特汽车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行业情况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1、现有企业的竞争

(1)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工业增长较为缓慢,人们采用折扣和其他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增长。

(2)日本公司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许多美国顾客。

(3)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相比而言,日本的汽车公司使用了高科技,从而控制了成本。然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却在生产系统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与外公合作以使公司变得更有效率。

(4)美国公司郑采取措施收购以国外为基地的小公司,以使产品线更加多样化,并且利用小公司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

(5)日本公司正在大量投资美国工厂以避开进口限制,欧洲的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来避开进口限制。

2、新加入的威胁

(1)此时,规模经济限制了任何主要竞争者进入汽车工业

(2)汽车生产的资金要求极大的增长,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3)政府对尾气排放及油耗的新政策将进一步限制新加入者进入市场的威胁。

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单一供货来源和制造系统中用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增长趋势。

(1)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在其他国家建厂。

(2)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合同变得越来越普遍。

(3)通用汽车公司和它的两个主要的设备供应商签订了无限期协议。

(4)克莱斯勒公司和几家主要的工具生产公司已经签订了多年的合同。

4、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1)为了吸引客户,各汽车厂商竞相降价并给予折扣。

(2)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对售价、担保及其其他服务项目讨价还价。

(3)公司管理者逐渐采用服务等级来衡量销售绩效,这些等级常常用来决定净销售权的机会,获得广告基金和其他经济优惠的标准。

5、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1)主要的大公司不能像小的汽车公司那样只进入一个合适的细分市场。

(2)大城市居民面对日益增长的购车、保险、停车和维修费用等,纷纷转向使用公共交通。

四、公司环境分析(SWOT分析)

1、优势

福特是世界上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商。1988年,福特公司收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最高的。福特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达到了规模经济。福特公司的业务组织平衡得很好,其金融服务及产品生产的多样化能使其承受汽车销售的任何下降趋势。福特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集团中如福特玻璃公司生产了福特在北美的小汽车和卡车所用的全部玻璃,福特信贷公司在1988年为160万辆车提供资金并为分销商和大众消费者提供信贷。福特公司成功地与外国公司合资经营使产品多样化,更新厂商技术并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与马自达和尼桑公司的合作,福特公司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质量。多数福特公司的产品设计与生产都借助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2、劣势

与日本竞争者相比,福特公司更多地把收益花费在了养老金、补偿救济金等方面。福特并没有在生产中全部采用机器人和其他的高精尖技术。福特不得不出口产品以达到政府的规定:技术上还没有达到每加仑27.5英里的燃油效率标准。法律上,汽车的国产化低于75%被认为是进口产品。

3、机会

在日本有一生产厂。在汽车的生产和分销方面有降低成本的办法,称为阿尔发工程。为符合净化空气的提议而生产替代燃料的汽车。在重新建立的产品质量方面获益,“质量第一”。借助技术和整体的努力而使合资企业达到质量最佳。欧洲经济统一使全球市场潜力增大。

4、威胁

进口车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汽车行业销售缓慢。日元与美元的汇率。日本的厂商打入豪华车市场。日益增加的政府限制。面对这些竞争,福特要正确了解分析采取准确有效的战略决策,才能做得更大更强。

五、福特汽车公司战略执行

1、发展战略

(1)早期集中生产单一产品

当时在汽车市场内缺少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而该市场还未被充分的利用起来。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最大的益处就是实现规模经济,在生产上达到了规模生产,使汽车的生产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这一时期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给福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使福特公司在汽车销售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战略就会暴露出严重的不足。比如,规模化生产款式单一的产品,会加速市场的饱和,进而市场的需求会逐渐下降,这对公司的库存来说是个很严重的威胁。另外,顾客偏好的不稳定性、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程度在增强、技术变革、政策的改变等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构成威胁。

(2)纵向一体化战略

福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这种发展战略,例如:福特公司的塑料生产部门供应公司30%的塑料需求量和50%的乙烯需求量;福特玻璃生产部门实际上供给福特北美公司的轿车和卡车所需的全部玻璃,同时还向其他制造商供应玻璃;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为福特公司供应点火器、交流发电机、小型电机、燃油疏松器和其他部件。

这使福特对所用原料的成本、可获得性及质量拥有了更大的控制权,将一些成本变成了利润。另外也使福特公司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改善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但是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发展,这种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所以福特公司又及时转换成多样化发展战略。

(3)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

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实施了相关多样化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将福特汽车公司的品牌名称和在顾客中建立起的信誉转移到拖拉机这种新产品中,开拓了公司新的业务,扩大了公司的总销售额,提高总收益。

(4)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为了向经销商和零售汽车顾客提供贷款,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了信贷公司,并在后来利用这个部门积极从事非相关多样化经营。在1985年,收购了国家第一金融有限公司,1987年收购了美国租赁公司,其业务也涉及企业和商业设备融资、商业车队租赁、运输设备、公司融资和不动产融资等业务。

自此,福特汽车公司向不同的几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仅分散了经营风险,提高了收益的稳定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在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资源,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灵活性。

(5)收购、合资经营战略

1989年,福特汽车公司以25亿美元收购了捷豹私人有限公司,并把它看作是进入美国和欧洲豪华轿车市场的机遇。同时,福特汽车公司也采用了合资经营的战略,对象分别是马自达和日产公司。这一收购战略的实施,使福特汽车公司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生产设施,并利用同一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使现有的销售系统更有效率;而合资经营战略的开展则减少了国际贸易中正式或非正式的限制,同时也分散了投资的风险。

2、防御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福特汽车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福特汽车公司面对着某些经营单位的巨额现代化费用,由于不想支付这笔费用,公司在1989年卖掉了Rouge钢铁公司。另外,在1987年和1986年,分别把化工业务和漆料业务卖给了杜邦公司。这虽然使福特汽车公司的业务减少了,但是,它节省了大量的现代化费用,增加了公司的可用资金,为其他业务的发展和扩大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由于福特汽车公司的运营方式不善,车型款式显旧,部门缺乏沟通,员工工作不尽人意等导致福特汽车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亏损的局面。为此,福特汽车公司的管理层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以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减少运营成本,改变汽车的设计程序,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最重要的则是建立了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新型管理风格,强调联合行动和员工的参与,加强了公司内部的各种联系,并且更加强调员工、经销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调整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福特公司的亏损状况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六、总结

福特汽车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据自身内部情况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注重改革和创新,不断的调整自身状态,灵活运用各种发展战略,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这值得全球汽车制造商学习和借鉴。

第17篇:港口企业OPM战略分析报告

水运港口企业OPM战略分析报告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宏观经济的下行造成了一系列企业经营的不景气,其中也包括有水运企业。除了改善实体经营状态,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OPM战略”加强企业的资金流动以及资本聚敛成为成为市场整体不景气背景下的一剂“强心针。”OPM战略指企业充分利用做大规模的优势,增强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及其资金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的运营资本管理战略。本文试通过港口企业的现金与利润关系指标及WCR趋势分析水运港口企业的OPM战略。

一.水运港口企业WCR(营运资本需求)趋势纵向分析

WCR(营运资本需求)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的存货,应收账款等大致可理解为为港口企业被其他企业占有使用的资金,而流动负债的预付和应收账款则是港口企业占用其他企业资金经营的体现。因此是企业实现OPM战略的重要指标。

在港口企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历年的WCR指数分析中,多家公司WCR指数都体现了雷同的走势,即2013年度WCR指数骤降,2014年度WCR指数又有明显的回升。主要原因在于流动负债的大幅增减。从大环境上看2013年港口行业由于航运业的回暖信号又重新获得了投资者和供应商的信心和资金支持,而在2014年航运业再一次跌入低谷,使得港口企业失去大量资金支持。由此从纵向分析来看,港口企业OPM战略的实施与效益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与实力是否能够获取到资金的周转息息相关,以2014年为例虽然港口企业的销售收入有所增长,但营运资本需求增长的幅度更大,港口企业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目前而言,多数港口企业,包括上海上港这样的巨无霸型港口企业对于面对突然的市场逆境所体现出的对经营资金的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同时供应商和社会资本对港口企业也缺乏信心。这些对于港口企业OPM战略的稳定实施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水运港口企业WCR(营运资本需求)趋势横向分析

在各港口企业的横向对比中,虽然大部分港口企业历年的WCR趋势大致相同,但仍然可以发现一些港口企业的WCR值长期处于负值。有意思的是这些港口企业不是家大业大的上海上港,宁波港或是天津港。而是唐山港,,锦州港,重庆港九等相对规模较小的港口企业。

对照这些港口企业能够发现,他们的OPM战略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这些企业始终保持着较少的流动资产,即被其他企业占用的资金较少。其二,也是主要的原因:利润的质量较高。无论对于港口企业还是一般企业经营净现金都是最重要的的数值,没有经营净现金银行和股东都不会对企业产生持续的支持。

从依据各港口上市公司年报编制的现金与利润表格可以看出,企业唯有在每股经营性净现金,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折旧和摊销的现金保障程度,利息的现金保障程度长期保持稳定均衡才能获取一个长期较低的WCR指数。因此OPM战略与其说港口企业的一种运营资本管理战略,不如说是港口企业通过自生实力与运营能力在市场中转嫁成本获取支持的体现。

从近期的数值看,港口企业在经历2013-2014年度的“短暂辉煌”后又陷入了低谷。行业仍处于起伏不定状态,OPM战略的效益亦不稳定。

三.总结

港口企业OPM战略的实施效益取决于行业行情以及企业自身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同时OPM战略通过“做大做强”的盈利模式虽然需要港口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就港口企业而言,规模大小并不对OPM战略起决定性作用。类似上海上港和宁波港这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数一数二的港口上市企业,其营运资本需求也是居高不下或是骤升骤跌。因此港口企业实施OPM战略重点不在于如何拓展企业规模,而是如何改善企业利润质量以及财务管理运营能力。

财管142班

吴逸杰

201410730357

第18篇: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分析报告

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公司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品质并且引进了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20多年来,通过整个公司上下不懈的努力,缔造了娃哈哈在中国饮料行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

二、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的战略目标反映的是企业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当前,娃哈哈在立足主业的同时,继续做强做大,将在新领域接受挑战,做出自己的特色,未来5年,娃哈哈会在全国开100家欧美精品商场,

一、

二、

三、四线城市齐头并进、自建与租用商场相结合、以国际精品商场、儿童专用商品商场及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的形式,快速推进娃哈哈零售业的发展。娃哈哈正逐步向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奋进,力争能早日进入世界五百强,使娃哈哈成为世界的娃哈哈。

三、公司战略层次分析

企业战略通常有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只有娃哈哈将不同层次的战略彼此联系、相互配合,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实现。

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为整个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的方向。处于繁荣时代,成长型战略几乎是所有奋发进取企业的唯一选择,更何况娃哈哈的业绩蒸蒸日上。

(一) 密集成长型战略

1、市场开发战略

多年来,娃哈哈营销网络给企业带来了成本上的优势,但与可口可乐直接指挥的“直营队伍”比,娃哈哈对终端的控制力弱。面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的直营,面对大卖场的迅速发展,便利连锁遍天下的现代物流,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不能在大中城市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娃哈哈应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采取两条路线:在

二、三级市场,坚定不移的走联销体渠道,在大城市可以走普通的经销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销售公司,开展终端直营。

2、产品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无论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品类,无论传统的还是时尚的,无论是解渴的还是保健的,只要是饮料品类,娃哈哈都应全面的开发,积累娃哈哈的产品线优势。充分利用娃哈哈商标的影响力,打响民族品牌,在功能、包装、口味等各方面开发新产品。

(二) 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它能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娃哈哈应该通过拓宽产品线,化解存在的市场风险。通过品牌延伸走多元化经营的战略使公司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有效的降低因产品过分的集中某一行业所带来的风险。

竞争战略是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是实现公司战略的保证,娃哈哈根据自身的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的不同,主要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一) 成本领先战略

无论从价值链理论中的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到辅助价值活动(财务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还是从财务损益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觉中贯彻实施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二) 差异化战略

面对饮料业的激烈竞争,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的全面进攻。娃哈哈绕开激烈的一级市场,主攻农村市场,利用广大农村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的有利因素,以价格优势抢占农村市场从而取得成功。另外,为了适应健康、美味、营养的发展趋势,娃哈哈推出功能饮料,突出健康概念,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未来几年,娃哈哈应加强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产品的包装设计新颖、口味迎合大众,让顾客感知差异化,更愿意购买娃哈哈的产品。

职能战略是按照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的要求,从各个专业领域来考虑问题的,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各部门卓有成效的展开工作,积极的配合,因此,各部门是否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显得很重要。娃哈哈企业的职能战略包括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

(一) 财务战略

娃哈哈向来是不举债、不向银行借钱的企业,而且也很少涉及资本运作。这样做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出现财务危机,但仅靠娃哈哈自身的实力,不发挥财务杠杆的扩大效应,娃哈哈想要实现其 1000 亿元的战略目标,恐怕会很艰难。因此,娃哈哈在保障偿债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向银行贷款以扩大规模。

(二) 人力资源战略

作为横跨饮料、食品、保健食品等许多行业的大企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身兼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如此规模的集团竟然没有副总经理。宗庆后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表现在对人、对财物、对事的集权管理。正是这种模式下,在娃哈哈内部,宗庆后的威严不容置疑。手下十几个部长,做的是其他企业副总经理的事情,权力上却与他保持距离。但是管理层次减少,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张小卫201240070212工商管理1202

第19篇:天虹商场战略分析报告

天虹商场战略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 朱俏钧 2005041509 陈君豪 2005041521 梁婍灵 2004021374 张晓林 2007040577 唐川2007040610 刘骞2005041213 授课教师:刘莉教授 2008年12月30日 目录

一、天虹商场有限公司简介 2

二、天虹商场有限公司的愿景、使命 2

三、外部环境分析: 2

1、宏观经济 3

2、中产群体 3

3、竞争环境分析 3

4、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3

5、业态差异化程度增强 3

6、外资零售业进入提速 3

7、新型业态带来冲击 3

8、网上购物发展迅速 3

9、发展方式分析 4

10、发展区域相对集中 4

11、兼并收购成为重要的扩张方式 4

12、盈利规模保持增长 4

13、波特五力分析 4 ①、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分析 4 ②、潜在替代产品开发分析 5 ③、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 ④、购买者议价力量分析 5 ⑤、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分析 5

14、区域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6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6

1、企业财务状况 6

2、公司组织架构 6

3、天虹商场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6

4、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7

五、各矩阵分析

1、SWOT分析 7

2、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 9

3、天虹商场波士顿矩阵分析 10

4、大战略矩阵 13

5、内部-外部(IE)矩阵 15

六、战略选择 17 作业要求: 本报告根据《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要求而做.综合作业的要求如下: 1.选择一家企业,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进行调研、跟踪,完成一份对该企业的战略分析报告; 2.紧密结合本课程各章的理论或方法,对目标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及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对其更好地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每小组5—7人,要求成员分工、合作,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

一、天虹商场有限公司简介

天虹商场是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与香港五龙贸易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综合性商业企业,是深圳中航企业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公司成立于1984年,注册资本8,800万元.在人本、科学的管理,专业、高效的运营之下,天虹取得了卓越的业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在深圳、东莞、惠州、福州、厦门及南昌、嘉兴等地开设了28家直营商场及1家特许经营商场.天虹已连续7年进入中国零售百强企业,是国内最早引入精益六西格玛、平衡计分卡、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零售企业.天虹在国内首创"百货+超市+X"的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中心店和社区购物中心两种业态模式.成立24年来,天虹本着务实进取的精神潜心经营,赢得了接踵而至的荣誉:七次被深圳市政府授予"信誉好商店"称号,历年被深圳市政府评为"纳税大户"、"百万市民心中的诚信企业"、"最具公信度商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货商场"、获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最具爱心企业奖"、"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荣誉和赞赏不断激励和鞭策着天虹人继续以"真、诚、情、信"的企业精神面对顾客、供应商、员工、股东和社会.天虹将坚持"有效益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天虹塑造成全国一流的连锁零售企业,自始至终地为顾客倾注一点一滴的关怀.天虹商场发展历程: 1984年5月2日公司注册成立 ; 1985年1月18日深南天虹商场开业,正式开启零售业的征程; 1994年l月,制定了"质量第

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方针,坚持"商品质量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服务快捷"的经营特色;1999年7月31日,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深南天虹商场全面复业,成为福田区第一家集购物、饮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场,是天虹从传统百货迈向现代百货的重要标志; 2000年4月29日,首家大型连锁分店—东门天虹商场开业,从此天虹迈向了连锁发展的道路; 2002年10月l日,首家跨区域连锁分店南昌天虹商场开业;次年9月12日厦门天虹商场开业.异地连锁店的成功开业,为天虹的异地连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9月28日,"嘉兴天虹百货"入驻江南MALL,标志着天虹商场向长三角的迈进; 2006年12月22日、23日,福州天虹百货、厦门大西洋天虹百货相继成立,天虹在东南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06年12月18日作为第25家分店的南昌中山路天虹百货签约,成为天虹商场最大的城市中心店.

二、天虹商场有限公司的愿景、使命 愿景:将天虹塑造成全国一流的连锁零售企业."一流"的含义:

1、成为当地目标顾客购物首选.

2、为股东提供稳定的、超过同行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3、让员工得到当地同行中上水平的劳动报酬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4、成为供应商的良好合作伙伴,信守合约,友好合作.

5、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使命:自始至终地为顾客倾注一点一滴的关怀.

三、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

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连续上升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消费支出倾向明显,伴随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食品等基本生活支出比例继续下降,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居民在医疗保健、教育、居住方面的支出比例明显上升.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政策调整后,在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很薄弱的情况下,居民必须为自己的医疗费和未来的退休开支做储备,从而使居民的储蓄存款率持续增长.新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中国的社会生活异常活跃.透过喧闹繁华的表象,显现出新的消费群体正在孕育成长,新的商机等待挖掘.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群体追求自我实现、彰显强烈个性的价值观,他们用行动告诉世界:时代变了!随着这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和成熟,传统呆板的消费模式必将过时,强调体验、重视参与的消费方式会大行其道.因此,深入了解变革中的社会,寻找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成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成功的关键.

2、中产群体

无论中国新兴的中产群体还面临多少困惑,中产群体的生活品质己经毋庸置疑地显示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目前中国中产阶层人群数量已占总体人口的15~18%.在全球化、城市化和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超过2亿人的中产群体带来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潜力,以及对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的追求,为以经营奢侈品、个性化精品为主的百货零售业带来了福音.谁能与"中产"共舞,适应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竞争环境分析

中国零售行业的竞争环境依然严峻.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带动下,零售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保持了12.9%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业态的发展、外资集团的进入和新兴销模式的兴起,使百货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百货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

4、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从整体情况看,近年国内百货零售业的市场份额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

5、业态差异化程度增强

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也使消费需求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采取了多业态发展战略,零售市场从过去的百货商店、副食店一统天下的局面迅速发展成为多业态并存的市场格局.

6、外资零售业进入提速

2000年以来,外资大大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步伐.除了直接投资建店外,部分外资还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大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80%已经进入中国.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虽然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销售方法,但也加剧了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可以预见,百货零售业未来的经营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会更加激烈.

7、新型业态带来冲击

1.购物中心、专业店发展迅速,购物中心、专业(卖)店等新型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专业店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百货商店.由于专业店的扩张速度、产品线深度和自有品牌开发能力,以及服务的专业化都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店所经营的商品种类和品牌与百货商店有极大的重合性,造成了专业店与百货商在顾客资源上的直接竞争.

8、网上购物发展迅速

伴随电子商务的重新崛起,网上购物也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交易人数、交易量增长速度惊人.网上购物的兴起和迅速普及,对百货商店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网上购物具有便利、实惠、信息量大等特点,对消费者,特别是35岁以下的年轻顾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促使他们放弃或者减少光顾百货商店的频率,从而导致传统店铺客流、交易量开始下滑.

9、发展方式分析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零售业发展区域也相对集中于消费能力较强的地区.然而通过开店的方式其增长速度终有所限制,因而,实力雄厚的大型零售企业更多的选择收购、兼并的方式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10、发展区域相对集中

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国内各区域间的零售业发展也显现出不平衡的状况.据统计,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占有国内零售市场77%的市场份额,拥有绝对的发展优势,其中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是西北地区的9倍,而华东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西北地区的1.5倍,市场份额与收入水平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从百货行业的情况看,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基本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等地.在大型百货连锁零售集团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很明显.

11、兼并收购成为重要的扩张方式

国内百货零售行业的竞争仍很激烈,整个行业已经处于微利状态.企业效益的增长、市场份额的提升,除了提高现有门店的销售规模和盈利水平外,通过兼并、收购,使门店数量和规模在短期内得到爆发性增长,己经成为百货零售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

12、盈利规模保持增长

中国百货企业的盈利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表现为:行业整体稳步增长,局部地区表现突出.获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百货零售企业经过调整转型,经营业绩继续好转,获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13、波特五力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只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新竞争者进入、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购买者议价力量、供应商议价力量以及企业间竞争.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①、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分析

潜在竞争者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业壁垒、价格优势、资金投入、政府政策保护、规模、分销渠道、报复性对抗等.零售业进入壁垒"一高两低".规模经济壁垒高:零售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增加销量后,边际销售成本下降较快,因而零售业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技术壁垒较低.零售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政策壁垒低,零售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市场化改革的领域之一,各级政府对零售业的发展也一直持鼓励的态度,而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国家放宽外方投资者股权限制,取消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者规模等限制性要求,降低了外资企业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政策壁垒.地产商、供应商和制造商最有可能成为零售业的新进者,他们与零售业关系密切,并对零售业有一定的了解.国内地产商开发商业物业并自己经营的例子很多,如茂业百货、湾畔百货.而供应商和制造商则多与零售商合作,多元化经营是零售企业竞争扩张的方式之一,零售企业采取多业态经营,可以优势互补,增强竞争;例如人人乐从只做超市到开始经营百货.现有零售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利用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其他零售企业构成了竞争威胁.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国际零售巨头.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外资企业势必大量涌入,对国内零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外资企业在规模、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优势,并通过收购、兼并等途径扩展,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零售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疯狂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跨区域扩张,对区域内已有的零售企业产生竟争压力.天虹商场目前将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南片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这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零售业发展比较成熟,已有众多零售企业即潜在竞争对手;同时,各大商家比较看好这三个区域的零售市场,纷纷进入,增添大量潜在竞争对手.随着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企业将会更大数量、更大力度地涌入,成为对国内零售企业威胁最大的潜在竞争者;现有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和跨区域扩张,只是局部的竞争威胁,威胁性较小.②、潜在替代产品开发分析

影响替代品或服务的因素包括:顾客转换成本、顾客对替代品或服务的偏好、替代品或服务的性价比等.在零售业中,通常同类商品可以有不同业态的不同零售企业经营,例如电器,顾客在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和百货商场均可以买到,同时商家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强,造成顾客的转换成本比较低.在商品高度同质化、服务大体相同的条件下,顾客对各个零售企业不存在偏好,选择面很大.电视购物、网络商务、直销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对现有商业业态产生竞争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进一步提升.替代品或服务的竞争威胁主要指经营同类商品的不同业态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威胁,这种竞争威胁己经存在;而由新兴业态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威胁相对较小.③、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影响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因素包括:供应商数量、品牌知名度、商品集中度、转换成本、商品数量对供应商的重要性、分销渠道、原料等.我国特有的品牌区域代理制,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升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数量众多,零售企业可选择面很大,总的来说,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但区域代理制提升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况且某些品牌知名度高、拥有多种商品的供应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增加零售企业招商的难度.④、购买者议价力量分析

影响顾客议价能力的因素包括:侃价能力、购买数量、掌握信息、价格敏感度、行业竞争度等.零售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零售企业数量众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同质化,顾客有很大的挑选余地,转换成本较低.零售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时常发生,不但降低了零售企业的利润,也提高了顾客的价格敏感度,购物通常"货比三家".现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相当发达,顾客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提升了他们的议价能力.某些顾客需要购买大批量或者高价格的商品,对零售企业来说,这些顾客是重点顾客,这会提升顾客的议价能力,他们会要求商家提供折扣或更优质的服务.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商家众多并竞争激烈;顾客掌握的市场信息充足,对商家的选择面很广,并拥有较高的价格敏感度,因此顾客的议价能力很强.⑤、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分析

影响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程度的因素包括:行业增长速度、行业集中度、差异化、转换成本、品牌认知度、退出壁垒等.由前面的分析得知,我国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中产阶段队伍逐步壮大,提高其消费需求;同时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空间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地产快速发展,以上种种都将促进零售的快速发展.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名义增长率在12.5左右,2010年将达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020年将达2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零售业发展前景看好.零售业竞争白热化,零售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者运用各种手段(价格、质量、环境、服务、担保、广告、销售网络、促销创新等)力图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现有竞争者间的差异较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同质化,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竞争.零售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现有竞争者都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果退出将损失惨重,因此退出壁垒较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力量是企业所面对的最强大的一种力量.现有零售企业数量众多,但相互之间的差异不明显,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已白热化,再加上零售业发展前景看好,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剧了行业竞争.

14、区域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颇具规模的经济带,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纪之交,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中国已形成五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 从商业发展的环境来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商业氛围较好,目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较活跃的区域,但环渤海地区市场意识淡薄,政治氛围浓厚,如果进入,需要做大量前期工作;东北的优势产业是工业、制造业和农业,政治、经济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西三角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政治上有极大优势;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零售市场发展活跃,居民收入、消费水平较高.长三角、珠三角由于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较大的经济活力吸引了众多商家,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都在上述区域抢滩布点,东南片区北接长三角,南衔珠三角、东引台港澳与海外,西连内陆省份的区域经济一体,巨大的民生需求造就巨大商业发展.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财务状况

天虹商场2006年末帐面资产总额67亿元,负债总额51亿元,净资产16亿元,资产负债率76.12%;2006年营业额56亿元,利润2.59亿元,位居全省百货零售企业首位,相当于全国零售百强企业的第43位.但是,从整体来看,天虹商场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仍有几家跨区域公司是处于亏损状态,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目前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资金尚不充裕,尤其是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品流通企业,它们经过长期经营和对外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并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充经营网点,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2、公司组织架构

天虹商场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对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进行了扁平化、专业化整合,建立起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包括:招商采购、商场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但总部各职能部门单位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加强,才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天虹商场的组织架构天虹商场目前拥有自己员工6500人,专柜员工13000人,合计19500人.由于目前天虹商场是以百货为主的多业态经营模式,要求公司必须拥有百货零售业、物流配送、超市连锁等多方面经营管理人才.但是天虹商场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高级管理人才,外聘的职业经理人虽然有从事超市行业经历,但专业知识与管理水平欠全面.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个别商场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天虹商场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天虹商场共拥有25家分店,其中深圳15家,东莞3家,惠州1家,厦门2家,福州1家,南昌2家,嘉兴1家.以下我们将通过研究天虹的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盈利模式、业态规及运营状况来分析天虹的优势与不足.①、销售利润率比较

天虹的主要分店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顾客大多有较强的购买力,尤其是近年来对相对毛利较高的百货类商品需求旺盛,使得天虹与供货商的议价能力较高,在合同约定的提成率较高,从而最终取得很高的销售利润率.②、负债率比较

多年以来,天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债率,一方面说明天虹的资本实力较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天虹的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尽快通过上市融资来改善这种状况. ③、销售增长率

由于天虹加快了开店速度,故销售增长率开始遥遥领先于标杆企业和行业平均水平, ④、利润增长率比较

2005年,天虹关闭了效益持续不佳的汕头天虹使得利润大幅下滑,但仍高于行业先进水平,总体来说,天虹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长率.⑤、盈利模式分析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增大,天虹商场已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有着较为丰富的连锁开发经验及一批稳定的顾客群和供货商资源.

4、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①、资本实力较弱

天虹的财务杠杆系数明显高于行业同类企业,较高的财务杠杆系数反映了天虹的资本实力较弱,对于债务类资产的依赖程度较高.②、异地知名度较低,异地拓展较困难

由于宣传力度较小,天虹在异地的知名度不高,并且在当地缺少供应商、开发商以及政府等方面的资源;另一方面,天虹异地拓展经验还比较少,对异地陌生市场的把握不够准,面对异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高的租金水平,拓展速度较慢.③、品牌和招商能力较弱

首先,公司定位为大型的中高档百货商场,但由于公司招商能力较弱,商场现有品牌多为中、低档品牌,并且以广东省内品牌居多,缺少高档、全国性或世界知名的品牌,对高端顾客的吸引力较小.其次,从商场现有服装品牌看,中老年服装品牌的比重过大,而少淑、时尚的服装品牌相当缺乏,丧失了大量年轻顾客.④、连续高速扩张,人才储备减少

任何一所大学都没有专门的零售专业,因此零售业的管理人员都是进入这个行业后才开始逐步地积累经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再加上每年开6到8家分店,使公司的人才储备始终处于紧缺状态.目前,天虹资本、异地知名度、品牌招商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公司的赢利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速度.

五、各矩阵分析

1、SWOT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用SWOT理论将公司内外部关键因素组合,进行总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 天虹商场SWOT分析表 优势(s) 1.核心管理团队稳定、忠诚度高; 2.品牌在深圳被广泛接受; 3.通过1S09000认证,有完善的公司制度、业务流程; 4.以"百货十超市"的业态组合,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需求; 5.拥有较强拓展及资源整合能力,网点复制能力强.劣势(w) 1.全国知名度较低,跨区域拓展较困难; 2.对国内、国际一线品牌招商能力较弱; 3.连续高速发展,资本缺乏已成为较大瓶颈; 4.人才储备尤其是优秀的管理人员仍是发展的障碍; 5.缺乏对消费者的研究. 机会(O) 1.宏观经济保持增长,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大; 2.居民收入呈增长态势,消费能力日益提高,消费需求扩大; 3.80后与中产阶级成为追求品位时尚的主力; 4.行业政*面向好,规范行业管理,建立行业体系; 5.百货业发展超过零售业平均水平,品位、时尚及个性化消费渐成主流.利用优势抓住机会(SO) 1.充分利用品牌优势,保证商品质量、档次,吸引更多消费者; 2抓住大好机会,拓展内地市场,迅速壮大规模,做成全国性连锁零售企业; 3.利用优质资产积极申请上市融资,为快速发展筹集资金.利用机会消除劣势(WO) 1.资源向跨区域倾斜,努力拓展内地市场; 2.积极培训人才,改革用人制度,提高经营水平; 3.引入CRM,详细研究消费者需求,掌握决策依据; 4.提升品牌价值,吸引一线品牌进驻. 威胁(T) 1.零售业取消股权、地域等限制全面开放,外资大量进入; 2.零售业竞争更加激烈,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及网上购物等业态发展迅速; 3.居民医疗、教育、通迅等非实物性消费比重快速增长.利用优势化解威胁(ST) 1.发展大型连锁店,强化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2.坚持中高档定位,构造良好购物环境; 3.己开店做好精益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做好拓展后方.将劣势和威胁最小化(WT) 1.加快股份制改革,提高知名度和招商能力,吸引更多的一线品牌进驻; 2.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3.加强企业的培训,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吸引各方优秀人才,提升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

2、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 表2 项目 评分 财务优势(FS) 天虹商场2006年末帐面资产总额67亿元,负债总额51亿元,净资产16亿元,资产负债率76.12%;2006年营业额56亿元,利润2.59亿元,位居全省百货零售企业首位,相当于全国零售百强企业的第43位.由于天虹加快了开店速度,故销售增长率开始遥遥领先于标杆企业和行业平均水平.多年以来,天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债率,一方面说明天虹的资本实力较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天虹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合计 4.0 4.0 1.0 9.0 产业优势(IS) 2005年,天虹关闭了效益持续不佳的汕头天虹使得利润大幅下滑,但仍高于行业先进水平,总体来说,天虹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长率.从整体来看,天虹商场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仍有几家跨区域公司是处于亏损状态,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目前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资金尚不充裕.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高级管理人才,外聘的职业经理人虽然有从事超市行业经历,但专业知识与管理水平欠全面.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个别商场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计 2.0 1.0 1.0 4.0 环境稳定性(ES) 天虹的主要分店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顾客大多有较强的购买力,尤其是近年来对相对毛利较高的百货类商品需求旺盛,使得天虹与供货商的议价能力较高,在合同约定的提成率较高,从而最终取得很高的销售利润率.首先,公司定位为大型的中高档百货商场,但由于公司招商能力较弱,商场现有品牌多为中、低档品牌,并且以广东省内品牌居多,缺少高档、全国性或世界知名的品牌,对高端顾客的吸引力较小.合计 -1.0 -3.0 -4.0 竞争优势(CA) 由于宣传力度较小,天虹在异地的知名度不高,并且在当地缺少供应商、开发商以及政府等方面的资源;另一方面,天虹异地拓展经验还比较少,对异地陌生市场的把握不够准,面对异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高的租金水平,拓展速度较慢.坚持"有效益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天虹塑造成全国一流的连锁零售企业,自始至终地为顾客倾注一点一滴的关怀.历年被评为"百万市民心中的诚信企业".在国内首创"百货+超市+X"的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中心店和社区购物中心两种业态模式.合计 -5.0 -1.0 -1.0 -7.0 结论

ES的平均值为(-4.0)/2=(-2.00) IS的平均值为4.0/3=1.33 CA的平均值为(-7.0)/3=(-2.33) FS的平均值为9.0/3=3.00 向量坐标数值为:X轴:(-2.33)+ 1.33=(-1.00) Y轴:(-2.00)+ 3.00=1.00 天虹商场应该选择保守型战略. FS ↑ CA ↖∣ IS ∣ ∣ ES

3、天虹商场波士顿矩阵分析

表3 天虹各商场(深圳地区)的基本情况(数据处理过): 销售额 固定成本 净利润 利润贡献率

深南天虹商场 510600000 20500000 100000000 0.061 东门天虹商场 700350000 34000000 120300000 0.073 福民天虹商场 750000000 32000000 180000000 0.109 天虹购物广场 492040000 26500000 105000000 0.064 观澜天虹商场 563200000 25400000 142000000 0.086 深南天虹商场新店 674000000 30000000 174000000 0.106 宝安民治天虹商场 205000000 10500000 85000000 0.051 布吉天虹商场 250000000 10960000 82000000 0.050 宝安创业天虹商场 275000000 13000000 90000000 0.054 龙华天虹商场 280000000 14000000 89000000 0.054 龙岗双龙天虹商场 230000000 9000000 79500000 0.048 沙井天虹商场 162000000 8050000 60000000 0.036 梅林天虹商场 180000000 9000000 70050000 0.042 龙新天虹商场 168000000 8950000 65000000 0.039 宝安前进天虹商场 138000000 7600000 58000000 0.035 西丽天虹商场 96000000 6500000 48500000 0.029 松岗天虹商场 10600000 6000000 50000000 0.030 南山常兴天虹商场 10950000 8000000 54300000 0.033 合计 5889690000 1642650000 各类店面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图: 图1 以下为各类分店贡献柱行图: 图2 由图表可以得出: 深南天虹商场、东门天虹商场、福民天虹商场、天虹购物广场、观澜天虹商场、深南天虹商场新店六个点是属于金牛类,平均利润贡献率为0.083; 宝安民治天虹商场、布吉天虹商场、宝安创业天虹商场、龙华天虹商场、龙岗双龙天虹商场属于明星类,平均利润贡献率为0.051; 沙井天虹商场、梅林天虹商场、龙新天虹商场、宝安前进天虹商场属于问题类平均利润贡献率为0.038,; 南山常兴天虹商场、西丽天虹商场、松岗天虹商场属于瘦狗类,平均利润贡献率为0.030. 天虹各商场(深圳地区)波士顿矩阵图: 图3 明星类

处于第一象限,分店市场销售增长率上升阶段,在与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这类店面既有发展潜力,又具有竞争力,是高速成长市场中的领先者,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被形象地称为新星店面,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店面,宜采取追加投资,扩大业务的策略.采用发展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放弃近期利润来达到这一目标.使新星店面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拉大与竞争对手的距离,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利润源泉.金牛类

处于第二象限,分店市场销售增长率处于下降阶段,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品牌店面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销售规模较大,能够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收益,被形象地称为金牛品牌.企业通常以金牛店面,支持新星店面、问题店面或瘦狗店面.企业通常的策略是维持其现状,不再追加投资,以便尽可能地回收资金,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采用稳定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金牛店面的市场份额,增加短期现金收入,因为这类店面能够为企业挣得大量的现金. 瘦狗类

处于第三象限,店面的市场销售额下降严重,市场占有率低,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熟后期或衰退期.以对手激烈的竞争下,利润菲薄,销售额下降,气息奄奄.如果业务能够经营并维持,则应缩小经营范围规模,如果亏损,则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合或退出经营. 采用撤退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清理某些不景气的店面业务,以便把资金转移到更有潜力的投资上.问题类

处于第四象限,店面市场销售增长率处于上升阶段,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但店面的市场占有率不高,或存在着强大竞争对手,或自己的营销通路手段等有重大缺陷,但该店面市场潜力不明朗.因此,要分析自身的实力及优势,决定是否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 采用稳定策略:因为该类店面市场潜力不明朗,因此在决定是否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前,采用稳定策略,占住市场,以免给竞争对手机会.

4、大战略矩阵: 基本框架如下图: 图4 天虹分析: 市场增长率: 一家拥有20年历史的商业企业在只有短短25年改革开放历史的深圳并不多,天虹便是这不多者之一.20年前,天虹仅仅是一家4650平方米的商场,20年后的今天,它已是一个拥有17家上万平方米分店、销售额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的大型连锁企业.许多来深较早的市民,也许还能记起20年前深南天虹开业时的情景,而后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动后,天虹不断谱写出企业成长的新篇章:1994年1月,天虹制定了"质量第

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方针;1995年7月,天虹成功导入CIS系统,在企业视觉形象、行为和理念三方面进行整合提升;1999年7月31日,装修后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深南天虹商场全面复业,成为天虹从传统百货迈向现代百货的重要标志,天虹的20年,似乎成为了深圳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甚至是一个符号.虽然目前分店规模数量在国内百货行业中已位居前列,但天虹的雄心不仅于此.根植于深圳的天虹商场,目标是将天虹塑造成全国一流的连锁零售企业.赖伟宣表示,零售企业的资本积累,主要依赖三方面投入:一是现有股东投入,二是现有股东不分红,三是向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国内整个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仅仅依靠现有的股东投入,难以加快企业规模拓展.因此,以资本市场为平台进行融资,将极大拓宽融资渠道.以目前天虹的稳步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为此时天虹上市创造了条件.据悉,2006年,天虹的利润增长了约40%,销售额增长32%."天虹的盈利水平与同行相比,比国内上市公司要高一些."赖伟宣介绍,目前,天虹80%的分店属于开业当年盈利.他认为,中国零售业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只要零售企业有好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业绩也会持续增长.过去八年间,天虹销售额年均增长48%,利润额年均增长高达68%,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增长率现状及预期:市场高速增长 企业竞争地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颇具规模的经济带,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纪之交,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中国已形成五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 从商业发展的环境来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商业氛围较好,目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较活跃的区域,但环渤海地区市场意识淡薄,政治氛围浓厚,如果进入,需要做大量前期工作;东北的优势产业是工业、制造业和农业,政治、经济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西三角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政治上有极大优势;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零售市场发展活跃,居民收入、消费水平较高.长三角、珠三角由于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较大的经济活力吸引了众多商家,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都在上述区域抢滩布点,东南片区北接长三角,南衔珠三角、东引台港澳与海外,西连内陆省份的区域经济一体,巨大的民生需求造就巨大商业发展.影响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程度的因素包括:行业增长速度、行业集中度、差异化、转换成本、品牌认知度、退出壁垒等.由前面的分析得知,我国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中产阶段队伍逐步壮大,提高其消费需求;同时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空间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地产快速发展,以上种种都将促进零售的快速发展.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名义增长率在12.5左右,2010年将达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020年将达2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零售业发展前景看好.零售业竞争白热化,零售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者运用各种手段(价格、质量、环境、服务、担保、广告、销售网络、促销创新等)力图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现有竞争者间的差异较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同质化,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竞争.零售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现有竞争者都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果退出将损失惨重,因此退出壁垒较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力量是企业所面对的最强大的一种力量.现有零售企业数量众多,但相互之间的差异不明显,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已白热化,再加上零售业发展前景看好,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剧了行业竞争.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国际零售巨头.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外资企业势必大量涌入,对国内零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外资企业在规模、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优势,并通过收购、兼并等途径扩展,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零售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疯狂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跨区域扩张,对区域内已有的零售企业产生竟争压力.天虹商场目前将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南片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这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零售业发展比较成熟,已有众多零售企业即潜在竞争对手;同时,各大商家比较看好这三个区域的零售市场,纷纷进入,增添大量潜在竞争对手.随着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企业将会更大数量、更大力度地涌入,成为对国内零售企业威胁最大的潜在竞争者;现有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和跨区域扩张,只是局部的竞争威胁,威胁性较小.天虹的行业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地位应该是非常强大的 战略: 据大战略矩阵分析,天虹应加大市场开发,市场渗透,一体化战略,集中多元化

5、内部-外部(IE)矩阵 表4 IFE矩阵

关键内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 内部优势

1.现金流量大 .10 3 .30 2.良好的企业待客声誉 .10 3 .30 3.有经验的管理队伍 .05 3 .15 4.出色的物流管理 .10 4 .40 5.良好的财务状况 .05 4 .20 6.高效的领导团队 .05 4 .20 7.较低的经营成本 .10 4 .40 8.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 .05 4 .20 9.良好的客户关系 .05 4 .20 10.良好的公关营销团队 .05 3 .15 内部弱点

1.员工素质不高 .05 2 .10 2.管理层关系不协调 .10 1 .10 3.缺乏危机处理能力 0.5 1 .05 4.资源整合能力不够 .10 1 .10 总计 1.00 2.85 表5 EFE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 机会

1.国内市场容量庞大,市场潜力大 .15 4 .60 2.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0 2 .20 3.市场渠道方权利的增大 .10 3 .30 4.网络超市的发展 .15 1 .15 威胁

1.市场竞争压力大 .15 3 .45 2.销售价格低,利润空间小 .10 2 .20 3.规模经济的影响 .10 3 .30 4.经济波动的影响 .05 3 .15 5.电子商务的影响 .10 2 .20 总计 1.00 2.55 根据IE矩阵的分布情况,如图 图5 结论: 由于IFE 加权总分和EFE加权总分分别为2.85和2.55,落入Ⅴ象限,可知天虹商场业务适合采用坚持和保持型战略 .天虹商场的总体战略建议为稳步扩张,提高业务质量,走稳健经验,持续盈利道路.

六、战略选择

1、天虹商场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

公司战略主要回答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所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公司整体方向是成长、稳定,还是收缩(公司战略);公司参与竞争的产品或事业部相对竞争实力及其产业或市场潜力如何(竞争战略);管理层怎样在产品线和事业部之间协调活动、转移资源、培育能力(业务战略).公司战略主要是选择公司整体方向,在多业务大公司,公司战略还包括管理不同产品线与事业部,以使它们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同时公司总部要处理好不同产品和事业部的关系,协调这些不同部门的经营战略,以使整个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成功.这也正是天虹商场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公司当前商品确实有增长潜力,把资源集中于这些产品有助于实现成长战略.而天虹商场正是应当采用这样一种成长战略,抓住市场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开拓,加快培育人才及本身的经营能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2、天虹商场适用的经营战略

对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最核心的是要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即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上最常见的选择有: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业化.

3、天虹商场应以差异化战略谋求立足之地

零售商所要做的是提高其竞争优势.他们的销售努力和顾客的经验与观念决定了买方市场定位的办法.成功的零售要求对顾客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提供特殊差异要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零售商必须识别细分的市场,并且必须决定出哪些部分是其目标市场.无论是通过开发产品市场强度还是致力于生产力的优势,零售商必须开发和维护与其相关的特点.对于以生产力为主导的战略,要求严格的成本控制,而以产品为主导的战略要求按顾客对服务质量和挑选的态度来细分市场.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把企业化分为不同战略集团并区分其战略类别对战略管理者非常有用.战略集团是一组"用类似资源寻求类似战略"的事业部或企业,它是更好认识竞争环境的工具.由于公司结构和文化追随战略,处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属于同一战略集团的比那些属于不同战略集团的更为相似,竞争也更为激烈.对于像天虹商场这样过去较少长期规划的百货商场,目前的角色显然只是反应者,它所要做的是在集中力量改进当前经营效率后逐渐向分析者转变,即在传统商品销售领域,特别是多年来具有优势的领域,天虹商场应以防御者姿态出现,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高档娱乐、休闲等新型消费品零售领域成为探索者,以获取销售额.

4、市场定位战略

对百货商场产生极大挑战的各类综合超市、仓储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在商品经营结构上都是各有所侧重.各类超市以平常生活用品为经营对象,最大限度体现了购物便利性,不追求新奇和时尚;仓储超市则采用了"量贩"经营方式,批量大、变化小、价格低廉;而专卖店以生产企业为龙头,凭借企业自身资金技术支持,形成专业经营模式,满足消费者某个特定领域需求,经营商品范围很窄;专业店经营的商品是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如家电、手机等),集约化、高效率、规模化的生产使其价格越来越低,生产企业对零售企业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它们难以容忍组织流通所产生的成本,零售企业必须接*其给予的微利甚至亏损.百货商场必须尽早将上述这些商品逐出经营范围.天虹商场应避免与上述各类业态零售企业商品经营结构的趋同,而要确立自己个性化、品位化的市场定位,在商品经营上应定位于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而艺术含量高的商品.包括较分散、不便于大批量生产的商品,如珠宝首饰、工艺品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十学位论文大虹商场有限公司的战略选类以及一些拥有传统工艺的商品.此外还有广告成本和品牌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如名牌化妆品、服装等.诸多因素使这些商品附加值增大,这些充满个性的商品在社会进程中无疑将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主流,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商品必须依托百货商场优越的购物环境才能彰显其不凡特性,而引领高品质生活和时尚潮流的百货商场也只有以经营这一大类商品为主,才能维系自身发展和保证客流的稳定,才可以获得不断发展的基础.天虹商场要通过品牌价值链的分析,及早建立品牌特色,吸引并稳固独特的消费群体.小组成员及贡献

这份报告是我们小组一个学期来经过多次的讨论共同完成的,因此这份报告的完成离不开我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我们的报告从选题到内容的分析和数据的搜集经过了多次的讨论才得以确定,是根据刘老师课程的进度一步步完成的.下面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及大概的分工如下: 朱俏钧(组长) 2005041509 主要负责天虹商场研究的基本框架的确立,分配基本任务给各个组员,进行了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分析,以及SWOT分析,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陈君豪 2005041521 主要负责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以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分析,报告的整理排版.梁婍灵 2004021374 主要负责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的分析和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搜集.张晓林 2007040577 主要负责内部-外部(IE)矩阵的分析和相关资料搜集,图表的制作.唐川 2007040610 主要负责波士顿矩阵的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制作了相关的图表.刘骞 2005041213 主要负责大战略矩阵的分析.

第20篇:万科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上

万科集团调查分析报告

---宏观因素分析及行业竞争分析

一、政治要素

最近几年,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律来限制疯涨的房价。而这些具体的政策也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有:

1、政府调控采取了平稳的步骤

(1)前期----营业税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二手房市场

(2)部分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一直飙升,市场已经显得过热,房地产优惠政策适当退出。

2、限制房地产开发的的贷款管理。

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 35% 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限制了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规范了房地产行业。

3、加强住房消费贷款管理

商业银行应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 90平方米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包括本外币贷款,下同)不得低于 20%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 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 30% ;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 ( 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增加了投资者投资房地产的成本,减少了消费者购买房屋的成本。

二、经济要素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依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国内房地产的周期与GDP 增长有明显关系,波动基本一致,但波幅前者大于后者。但不管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的改变对于房地产这个对于经济政策敏感的行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的经济环境变化如下:

1、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这是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最主要的经济因素,因为只有需求的增加才能真正的促进供给的增加。中国连续GDP连续这么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也导致了购房需求的旺盛。同时导致了居民手中货币的增加,面对着资金的流向问题,不少人选择了买房。所以房地产业火热,房价上涨。

2、提高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存款储备金持续提高,这一提高将会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造成”银根”紧缩。不过,这些主要是针对股市的,所以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只是一种牵连。同时,由于现在的房地产行业的筹资方式多样化,致使很多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还是可以挺过去。

3、股市影响

股市和房市是一个互动的联合体,随着这几年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股市的发展早已脱离了正常的轨迹。随着去年中国股市的衰落,从股市大量撤下的热钱迅速流入房地产行业。同时,国内的调整股市的政策,经济规定都相应的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社会与文化因素

目前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向小型发展。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和离婚率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随着观念的改变,很多年轻人结婚后不愿与父母一起居住,家庭购房需求加大。

1、人口老龄化加快

人口老龄化对房屋类型和区位条件产生新的需求,养老型住宅目前缺口较大。

2、城市旧城改造规模大

我国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子如今开始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质量问题,因此,政府陆续对这些房子进行整修或重建。

3、社会城市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而中国旧有的农村人口密集将会逐渐向城市转移。每年约有1200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而这些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动房地产的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需求旺盛。说明房地产市场在不断扩大,房地产需求也在逐年变大,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好消息。

四、技术要素

1、技术创新

各种新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新的房屋防水技术能有效的降低房屋漏水渗透率和技术应用成本。

2、融资创新

现在房地产投资面临着最为关键的是融资,政府银行政策的改变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变得更加的困难。但是,房地产行业也有着自己的创新融资方法。因此在银行紧收钱袋之际,广大中小开发商必须积极谋求在资本市场一搏。首先是信托业的发展。其次是购房者的预付款,最后是公司上市。

3、销售创新

房地产行业在经过去年以及今年的政府宏观调节,银行的贷款要求严格,利息提高等政策,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市场环境。房地产行业也依据自己的销售特色,合理的选择了适合于自己的销售方法。

4、项目改造比例提高。

当大规模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瓶颈也会出现,大量旧城、旧宅涌现,地产项目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且越来越多。这类改造项目虽不如全新的地块开发容易操作,但由于未来新的土地供应越来越少,项目该做比例也将越来越高。

行业和竞争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呈现以下趋势:

1.经营状况:收入与利润保持增长, 但业绩增速呈放缓态势。 (1) 营业收入增速放缓, 业绩分化更趋明显;(2)净利润额达历史新高,但净利润率下降,与毛利率走势相背离。

2.股东回报:实际回报稳步提升,财富创造面临挑战。(1)净资产收益率再度提高, 有效保障股东收益水平;(2)资金成本快速上升,经济增加值普遍下滑。

3.财务稳健型:债务压力持续加大,现金流困局待破解。(1)有效负债水平创新高, 短期偿债风险需警惕; (2)回款减缓导致资金更趋紧张,七成公司经营现金“入不敷出”; (3)存货规模快速攀升,资产减值风险加大。

4.投资价值:估值水平仍处低估,龙头上市公司价值凸显。(1)房地产上市公司市值 仍处低谷,上行空间可期;(2)房地产上市估值抑制或触底回升。

战略分析报告范文
《战略分析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