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就业还是创业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3 18:01: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就业还是创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就业还是创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1推动创业,促进就业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环境困难为背景,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各高校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所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符合现代的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

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全社会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存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创业是就业之源,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拉动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对于高校而言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重担。

一、高校推动创业教育是形势所迫、时代所需

(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在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素质教育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大学生创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二)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逐年增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反而是社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由于高校毕业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社会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情况下,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可以直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由于创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

1、创建良好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学校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实施引导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为此如何营造好的创业氛围是大学完成创业时效性的关键。要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应注意下面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营造出一种创业文化的氛围。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关于创业的课程,组织学生听有关创业的讲座等形式,来宣传创业方面的成功事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努力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要理顺大学生就业体制,提高其自主就业的能力和思想意识。学校要积极给大学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最后,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给学生在创业中提供一定的保障体系,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健全的保障体系。

2、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创业型人才

只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应积极建设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创办创业园等,并且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本身,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科技型公司,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创业信息、选择创业方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指导学生选择创业的领域,创业项目,并且在所要选择的创业领域主要应与学生的专业有关,以现有资源和学生的智力为主。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教育,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著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这样方可造就出一批创业型的人才。

3、宣传创业文化,健全创业支持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有其显著的优势,也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形式要求,但是我们针对大学生来创业也有其我们必须要深入考虑的限制条件。比如说创业资金、创业的心理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等等,因为学生毕竟是出入社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父母,以及创业需要具备的成熟的心智,面对困难和挫折和不惧怕失败的正确心态。类似这些学校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去考虑,积极对学生进行创业过程的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辅导。并且要引导学生知道当前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明确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享有哪些优惠的政策,为创业实习打下基础。

4、积极实践指导,创造模拟锻炼的机会,体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不可纸上谈兵,口头理论,这样没有实际意义,学校应该以目前学生学习的专业和基础为前提,分析形势,选择相应的创业项目和地域,或创造模拟的机会,进行实际锻炼,教师进行实践的指导,通过这种体验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譬如,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通全面地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比赛,可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还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增强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5、增加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动手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模仿能力、想象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应该在大学生中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使得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学校应当在校内和校外创建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并且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综上所述,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创业来进行自身的就业是对大学生的现有就业观念的一种变革,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开展创业,推动就业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可行之举,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努力,让我们通过我们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广大高校学子提供一道创业的彩虹,营造一片辽阔的就业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6)

[2]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

6、9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2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摘要: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加强宏观调控。

关键词:和谐 分配 失业 就业 劳动力 政府 宏观调控

近年来,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官方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47。200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解决好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是健全社保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我国就业现状的主要特点

1、失业从隐蔽到公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主要通过以下的两种途径将我国的人口失业的真实情况置于隐蔽性状态:一是通过户籍制度的实施,将农村劳动力全部限制在土地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二是按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的要求,以牺牲企业的效率为代价,把城市经济的失业人口隐藏在企业内部。目前,随着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隐蔽性失业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出现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大量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潮的现象。

2、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成为突出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垄断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状况的国有企业,它们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组织;既是企业,也是社会;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府职能。如今,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减少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和政府的负担,突出其经济实体的功能,讲究经济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减员增效而造成的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主要包括七种类型: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辞退、除名或开除的职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3、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问题严重,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待解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人民公社制度给每个农村劳动力一个就业机会。并且每个劳动者都可以从集体劳动产品中分得一份几乎平均的收入:在这种体制下,即使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也不会有农民失业的问题。但是,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农业改革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率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再加上近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造成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实际劳动力剩余量估计在9000万~

1、2亿人之间,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新一届政府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4、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一胜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一种经济的发展过程总是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推进,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即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而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在这个产业结构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新兴的产业由于其突然崛起,出现了适合该产业的劳动的短缺;另一方面,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劳动需求步下降,进而出现失业的现象。应该说,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主要是经济结构性调整造成的。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

5、城市经济中新型失业比例不断上升。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失业是指因工作岗位不足,从而劳动力闲置,即一般性失业。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城市中个人职业选择性失业的势头不断增强,表现为对于某些脏、累、苦的岗位,城市劳动者不愿意就业。其主要特征是:客观上存在着工作岗位,但人们挑选职业,不愿去填补这些空缺,而宁肯继续等待合适的工作,形成了新型失业,也叫做自愿失业。而这种新型的失业比例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6、学生就业难成了新增的矛盾。据统计,在我国2005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人当中,学生占700万人。由于步入劳动者行列的学生受教育的时间较长,文化素质较高,其对就业条件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一些,因此自愿性失业在此类人群中的比例较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就业问题的新增矛盾点。

7、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以投资膨胀为起点,结构性瓶颈为信号,国家采取主动的宏观紧缩政策为结局的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引起失业的起伏:当经济扩张时,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就业问题就得到缓解;在经济紧缩阶段,由于金融紧缩,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失业率不断上升。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也曾经历了数个周期性的波动,从而引发了失业的起伏。

二、以人为本,就业优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新一届政府在其施政纲要中首次将“扩大就业”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普通老百姓的心愿,更是党的心愿。因此,面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解决就业问题呢?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不同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一是在移民可以前往国外的条件下,用劳动力外流的办法来缓解本国的就业压力:二是用限制劳动力流动,把劳动力就地安置在农村与工厂中,以隐蔽性失业代替公开失业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三是用加快本国经

济发展的办法,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问题。

应该说,在上述的诸多办法中,只有第三种才是可行的、长期有效的和我们所追求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以创业之策缓解就业难题。就业与失业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既产生于又解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越落后,失业率就会越高;经济越发达,就业的压力就越小。据测算,我国经济增长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要解决就业难题的最终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发展经济。

1、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解决失业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就业岗位。政府可以采取稳健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直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通过适当放松贷款管制,调整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创造新的就业。

2、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性矛盾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和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新政府应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寻求缓和失业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经济部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形成失业的主要原因。新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总就业的增长。

(2)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经济。由于国有企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面对社会增加的就业要求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确保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很重要的意义。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好“三农”问题。具体落实好以下的措施:首先要调整农产品结构,真正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要逐步建立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带。第二要加快农村的税费等各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第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四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4)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该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并带动全国整体经济提高的同时,也拉在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差距。这一差距的拉大,使占国土面积一半多的西部地区市场狭小,巨大的潜在需求无法变为现实需求,越来越强地拖住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加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综合国力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加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内需稳步扩大、就业持续增加的重要条件。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就业方针。要正确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与再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中的主要作用,主要措施有:科学制定就业规划,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之,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措施,是解决我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正确选择。

(三)选准再就业的重点方向。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时期,经济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制造行业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成为了失业的主要来源,因此,增加劳动就业的重点方向主要选择非国有经济领域,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新的天地。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第

一、将其世界上广为通行的灵活性就业引入中国,如过去一周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可视为就业;第

二、实行在市场经济国家更为通行的非正规就业制度;第

三、实行更为灵活就业方式;第

四、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又可以创造较为灵活多样的就业;第

五、鼓励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采取更为灵活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可能达到

45、5%。从统计口径看,非正规就业包括3部分:一是城镇私营企业,由1996年620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68万人,增长了

1、3倍;二是个体经济由1996年的170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410万人。第三项其他人员是指城镇总就业人数减去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以及私营和个体人员,是由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组成。据罗斯基(2007)估计,1996年约3,733万人,2007年为7286万人。那么1996年全国城镇职工、再就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非正规就业60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约

28、5%,到2007年非正规就业人员达9690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

3、62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

45、5%比1996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城镇新增加就业主要岗位是非正规或灵活就业,极少量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主要是大量进城农民工、正规部门下岗分流人员,还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四)必须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再就业服务。

(1)完善和落实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小额贴息贷款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要使国家针对解决失业问题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环节中。(2)强化再就业的转岗培训。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是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的并存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搭建多层次的、网络化的转岗培训平台,通过免费培训,提高动者的素质与技术来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实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五)巩固“两个确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下岗失业者,政府一方面要提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巩固“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失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劳动者在失业时生活能有所保障。

总之,一个国家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当前,我国新一届政府在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之一。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3以创业带动就业

摘要:就业创业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社会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帮助、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深受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就业 创业 高职院校

1、前言

创业不仅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并为社会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也是将一个新生的或者不成熟的企业创建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的过程。创业者必然要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等。可见,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与风险投资是紧密相连的。

2、影响创业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创业就业的因子有:

一是宏观环境的影响。政府管理和政府法规的变化会给创业者带来政策风险。相应地,经济发展和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则令创业就业面临社会风险。信息环境、市场环境、创新文化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除此之外的宏观影响因素还包括技术、物质环境以及相关的行业体系。

二是学校氛围的影响。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重视,对这方面的大力推崇,将给创业就业的学生最基本的支持。另一方面,越多的成功校友将给在校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更多的信心。此外,越多的大学科技园为创业就业的学生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良好平台,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完美的润滑剂。

三是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这里的社会网络关系主要指家人、朋友、亲戚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创业就业者。家人、亲戚主要从资金的支持上影响创业就业者,而朋友以及其他的创业就业者能给他们受用的建议支持以及社会关系和商业网络上的支持。

此外,创业态度、创业倾向、创业信念以及创业环境也是创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3、如何实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训

第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实施“双证”融合教学。只有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拿到毕业证,只是完成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行。因此课程设置,应该让学生们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的同时,也至少获得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一个通用技能资格证书。这样学生不仅学好了专业知识,又获得职业技能,对学生创业就业有极大帮助。

第二,实行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培养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实用型人才。学校可以寻求企业进行人才合作项目,这既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有利于企业以更少的成本获取人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第三,提高就业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就业指导课及相关的课程管理和课程建设。为了教材内容真正兼备全面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用性、指导性与生动性,应该请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编写教材。教材内容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服务。

第四,还要注意利用校外师资力量及校内学生社团的力量。一方面,鼓励和邀请人才市场和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来校进行宣讲会和招聘会,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社会,尤其是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邀请业界精英和成功校友来校做演讲,鼓励学生创业就业,或者特聘他们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此外,学生社团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应鼓励学生社团组织举行类似科技文化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比赛等活动,将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化,融入其富有特色的学生活动之中。

第五,组织校园就业双选洽谈会,为毕业生搭建平台。学校应制定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举办招聘会。此外,学校应该每年定期组织大型校园就业双选洽谈会,常年组织专场双选会,及时为学生提供校内外招聘就业信息,保持全年创业就业活动不断线,激励更多的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4、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中的一些问题

国家政策方面。国家普遍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差以及对高职毕业生政策方面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过程常遇到的瓶颈。

职业培训方面。尽管国家和学校会尽力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但是一方面毕业生的数量巨大,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职业培训的机会,甚至找不到实习。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去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培训与见习,这样又造成了有人才需求的部分企业找不到人才。

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够合理。学校设置的课程或者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或者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实践,忽略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老师的实际经验的缺乏,也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益。

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急切踏入社会,高不成低不就。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少,往往导致教育工作事倍功半。当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可能学习到了基本的就业创业知识、理论,但是缺乏创业就业实践,因此其授课可能只是泛泛而谈,毫无针对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脱离理论层面,与实践的融合自然也就无法实现。

此外,男性学生的创业态度比女性学生要强。而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业主均为女性, 她们大多从事服务性行业, 其创业成功率远高于男性创业者。

5、结语

大学生创业虽然已是社会热点话题,但真正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不多见。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特质以及创业偏好信息,控制学生的创业类课程选课程序,为创业人才尽可能配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和培训。高职院校可从教育管理模式建设着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进行改革,以解决其教育模式不完善的问题。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团学组织,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春法,校企合作教育下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0(31)

[2]任孝平,尹伟伟,谈如何提高高职设计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004(01)

[3]陈修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张雷,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5]张军,沈杰,北京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就业还是创业论文

4就业向创业转换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大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逐渐增多,毕业人数与日俱增,这就使得社会与学生自身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从我国艺术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切实地提出我国艺术类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系统的分析学院如何才能从就业指导有效的转化为创业指导,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 转换分析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大众化、人群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艺考热”持续高温,很多人都想成为艺术类院校中的一员,以便以后更好的在此行业发展。这样一来,艺术类院校的数量便会日益增加,而且对于生源的限制会适当降低,扩大其招生的规模,使院校自身的发展态势出现勃勃生机。但是对于从事艺术类的学生们,社会上的需求并不广泛,主要出现的都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艺术类的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独特特点,使他们的就业环境变得异常的激烈与残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这就需要社会与学校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尽可能的使毕业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在就业大军中站稳脚跟。

1 我国艺术类考生面临的实际就业问题

我国在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有大约一千余所高等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而且每年在招生中,学生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而逐年上升的招生人数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了人们对于相关艺术鉴赏与艺术设计作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对于我国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他们主要面对的是各类企业或者是演艺公司,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创业。从艺术生的就业情况上来看,他们的专业性较强,有着市场上需要的专业特质,相对来讲有一定的就业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艺术类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质量呈下降趋势,这就需要学生应该接受更多的、更专业的就业指导,以便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样的就业形势。

2 我国艺术类相关考生在就业指导上遇到的问题

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渐下降,学生生源的质量并不高,有时根本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的具体要求;二是,学校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在心态上就缺乏重视,仅仅强调书本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脱节现象;三是,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体上存在欠缺,没有就如何由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转换进行相应的分析;四是,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没有从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上出发,仅是浮于表面,缺乏实际性的指导;五是,无论在就业指导还是创业指导上,都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社会资源的严重匮乏,无法切实有效地提供供学生使用的社会资源。这些问题对于艺术学校的学生的整体就业造成了相应的阻碍。

3 就业指导成功的向创业指导转变的具体措施与想法

3、1 确立科学化的转化思路

对于艺术类的大学生,应当切实从实际的就业指导入手,在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确立一种系统化的、阶段化的转化思维与转化思路。具体的方式主要是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上要坚持一种共性指导与单一个性化指导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自我的人生规划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我们要看到,社会上对于创业有着一定的需求,根据这种需求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加强相应的创业指导,创业的内容要紧贴学生自我的特质。

3、2 制定切合实际的转化措施

首先,根据艺术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艺术课程指导中加入相应的创业指导课,让创业的思维贯穿于大学的整体学习过程。坚持创业与艺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并予以一种创业的大环境,切实的加强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理念与创业基本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切实的请一些在创业上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亲自来到校园对学生做一场专业性的创业指导课。

之后,应当设置一些专业的创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对于指导者也应该辅以较为有效的培训,从而更好的提高创业指导者自身的实际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创业帮助。要想切实的实现就业指导转向创业指导,学校还要更加广泛的开展与创业有关的实践实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业的专业技能。如:学校可以给学生设立真正的创业基地,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创业资金,通过较为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可以设立相应的虚拟化公司,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适应创业的氛围,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相信这样可以真正的实现就业向创业的转换,真正的满足社会上的需求。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艺术类学生的需求水平不断上升,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由此造成了艺术类学生就业形势的紧张与复杂。由此可见,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讲,应当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个人能力实践的具体情况,综合的完善就业与创业的指导。同时也应该积极地考虑如何将就业指导成功的转向创业指导,这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士考虑的问题。希望经过所有人的努力,能够早日地实现就业指导向创业指导有效转换的新目标,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培养出优质的艺术类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李云先、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刘卷、创意创业发展趋势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推荐第2篇:大学生就业好还是创业好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一直很困难分辨,但是我觉得因人而异,就业是为了扎实自己的经验,学到自己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一步的走上高层,创业,如何弄到第一桶金很难,有成功又失败,但是就创业来说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以说自行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来得已实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经验,当然创业的经历中也是受益匪浅的,要比在别人的指挥下运用技术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大得多,并且让自己有不断的蜕变和升华,其实最终要看个人的素质来定。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大有人在,不是他们傲而是有一部分学生是有创新却没有办法实现而反映的效果。而逆来顺受的学生,总是被埋没。却不反击,这样的学生最适合就业了,往往这样的人才最终能成为干部级但总不能成为头领马云就是英语老师出身的,不要奢求一毕业就开始创业,要现在一个行业里面摸清情况才能够创业,VC只青睐于28左右的创业者,年轻人虽有激情,但是缺乏经验,我刚工作,本来也是一腔热血想创业,但是分析许多情况之后暂时放下这个念头,准备扎实的学一点东西之后再去创业,到时候如果你的心还没有死的话,那就再去创业吧

创业信念:执著追求,甘于奉献

创业一定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

人很大的兴趣就是感觉一步一步地往自己设定的目标方向去努力!

没有奉献精神,创业很难实现。

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偏执也就是对目标的执著!

创业过程艰苦,困难不计其数,有一阵子我天天失眠,头痛,但我从来没有动摇过。

回顾中国所有优秀企业的成长史,没有哪一个不是善于因时顺势,同时又自强不息的结果。

“民营”就是四自,即“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审查”。 因为你穷.如果再不穿好一些显出信心十足,谁还敢与你做生意呢?

你们要显示的是实力,而绝不仅仅是勇气!

往上走是代价、是风险、是付出,也可能是机会。

为了我们自己不摔跟头,我们总得看人家为什么摔跟头。

推荐第3篇: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一、二八定律,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中国大学生的人数占中国总人口的8%,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大学生肩负的使命是什么?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要我们去做重复的技术性劳动,这时也许有人会说国家培养的就是高薪技术型人才,比如说IT业。现在除了大学有很多高专,中专等很多技校电脑学校一样可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大学生和技术学校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生是全面的人才,而技术学校出来的学生是精通某项技术的人才。难道对方辩友不认为让国家耗费这么多年的资金精力,寒窗苦读十六载去做这样的工作是对大学生的一种人才资源浪费吗?那么经过高等教育能力与专业素养超凡的我们不争当这20%的人还要指望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大学生都应该去当将军。

二、虽然你就业一定很长时间后,你却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期。大学生毕业这是一个最佳时期(①这是一个灵感爆发期、②刚从高校毕业我们没有外界的约束与羁绊,有一种初生牛不怕虎的勇气,这就是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大商——胆商③高校毕业生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这让初出茅庐的我们创业之路走得更加平坦,刚刚毕业的我们就是一张白纸,年轻的我们还输得起。

三、金钱、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有好创意但是没有资金、我想这是一个有创业想法但是没有付诸实践的通病即: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就是思想上的问题,资金从来不是问题,如果你坚信你的创意理念肯定会成功,你还会担心投资的问题吗?这就好比说有人让你拿出1000立刻就给你10000元,我想即使你现在连吃饭都困难难你也一定会搞到这1000元。

四、经验。①就业后的:俞敏洪:哪怕是富二代也要让家族企业先锻炼来学习管理经验,因为长辈会教会他经营理念。。但是,我们大学生毕业后要多久才能进入管理层,接触对于创业有帮助的最核心的东西。卧薪尝胆有创业想法的人在就业的时候会学习,先不说这种人有多少,就算你又这种想法,我想知道你能接触多少这种管理层的东西,他们每次开会会让你听吗,他们制定方案会让你看吗?他们的营销电话会让你听吗?他们会让你知道家庭会议的内容吗?②如果先创业,这时同样经过长时间,你创业经历这个过程会给你相对于就业这几年几倍的经验,因为你是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去长时间打拼,获得了许多作为员工永远得不到的经验。其中有许多的挫折教育,磨练心智,是就业所无法给与的。

五、畅销书《富爸爸和穷爸爸》:主人公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穷爸爸本身是高校毕业生,他在名企工作,所以他告诉他的儿子一定要去名企工作,而富爸爸。则只告诉他要拥有自己的企业。 所以思路决定出路、穷不怕就怕人穷志短、大学生历来都是世界上创业史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前途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六、(对方辩友刚才提先就业后创业的想法)就业后如何,就业的人有两种,(一种人一直就业,上班上了一辈子,陷入老鼠赛跑的怪圈中 仅靠工资维持,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努力工作。 第二种人,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选择先就业后创业,可对方辩友在这么丰满的理想背后,是否考虑过骨感的现实:①负担(家庭负担,来自你的父母,你的爱人。对工作的负担,你的客户,你的同事,以及已形成的人际关系等等因素、都不是一刀能斩断的。②没有团体③没有后路,这时的你已经输不起。所以选择先就业后创业,你们考虑过这些问题吗?再退一步,就算是就业了,第一你得不到你想要有的经验,第二在老鼠赛跑的圈中你也永远攒不够你需要的资金。第三恰恰因为刚才提到的种种制约条件,你再选择创业将会很渺茫。所以老鼠赛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七、江泽民指出: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现在很多的成功人士顺应并很好的理解了江泽民的话,《创业家》的创始人兼主编牛文文在同济大学创业培训演讲中说道:创业并不应该是就业的另一个选择而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接受的素质锻炼。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样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顺应着江总书记的讲话,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为什么?就是因为国家认识到大学生应该跳出老鼠赛跑的怪圈的重要性,不应该重复的想如何找工作。而是给它一个意识,一个思路,让他找到一个更宽的道路。恰恰因为这样,我们中国的大学生都会迎来一个新纪元。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创业的意识,创业的态度,我们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全去创业,更多的是让一部分人去创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创业的一种态度,一种拼搏的精神,提升人们的胆商,这就像我们XXX攀登上珠峰一样,我们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攀登上珠峰,更多的 是让一部分人去攀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攀登的一种态度,一种拼搏的精神,哪怕我们攀登的只是泰山,黄山,甚至是海棠山。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教育,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对于我们的国家而言,都是一种良性循环。

八、知识需要学习,能力需要锻炼,为什么有很多人能在校园成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尔盖茨在校园创业,创立了微软,戴尔在校园开始创业,创立了戴尔集团,这么多企业家都在学生时代开始创业。所以我恭喜你,你还不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把握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人生难有几回搏,此时不播更袋是和,与其羡慕别人翱翔的身姿,与其羡慕别人抱着自己的事业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如自己付出努力,付出一番事业。

从国家政策到时代形势,从客观规律到主观思路,从能力素质到精神意识。所以我们坚信大学生毕业应该首选创业而不是就业。

推荐第4篇:大学生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

大学生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

2014年,我省有约43万大学生,比2013年多了3万;武汉地区大学生也达到30万人,加上去年55000名毕业生未找到工作,两相叠加,2014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2014年就业形势分析》。今年,武汉市岗位供给预计较上年度增长5万个,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用工需求,预计全市空岗位总量将达到34万个。但因求职者呈现结构性矛盾逆差,所以仍有10万人面临就业困难。

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将迫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创业。而3月1日实施的‚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3万元的限制‛的注册资本等级制度改革新政,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据东湖高新区工商局介绍,仅3月份就有52家是由大学生创办,这也是东湖高新区有史以来单月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数的最高值。

‚我以前对创业没有任何概念,只凭一腔热情。参加了创业大学的免费培训后,心里有底了,遇到问题还可以咨询创业导师。‛曾有过数次创业失败经历的冯磊,经过培训后成功创办了一家专营纸盒的网店,月销售收入达100万元。

真实存在的就业难和低收入引发了创业热。我们就重点讲讲大学生创业之旅。

长期以来,整个社会仍停留在‘就业型’思维上,大学生创业意识不高。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知识、能力等要素,也不敢自主创业。于是通路易招就努力摸索,搭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平台。

针对大学毕业生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实际情况,湖北通路易招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创业促就业。该公司可以系统的学完全部的互联网热门项目其中包括国内国外广告联盟项目,竞价网商项目,地方门户运作项目,淘宝客项目,淘宝开店项目,SEO项目,推广客项目,软文写作项目,实业小项目等多达十几个项目和技术。不仅可以自主创业,更能让您成为全方面的社会人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社会形势多么的严峻,在通路易招的指导下,加上您的热情和坚持,我相信‚就业难‛和‚创业难‛对您来说一点都不难。

推荐第5篇:互联网时代,你是创业还是就业

互联网时代,你选择打工还自主创业?

打工与创业有什么区别,有人说都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生活…… 1.打工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创业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吃饭;

2.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能力,世界创业实验室消息: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

光创造一个平台;

3.打工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创业是要思考体系运作的每一个环节;4.打工的人期望的是一周有两天休息,创业的人是思考的是如何能低成本的运作; 5.打工的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收入,创业必须要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实力和财务状况; 6.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文凭应该值多少钱,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勤劳和策略

能创造多少钱; 7.打工时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吃饭,存钱养家,创业时候想的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赚钱养

活组织和员工; 8.打工的人一般都比较天真,认为辛苦和听话就可以长保无忧,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市场的变

幻简直就是日不可测,日不可知; 9.打工搞好上司和同事关系就可以生活,创业要搞好客户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生存; 10.打工要看上司和老板的脸色,创业看社会消费者和主管行政部门的脸色和媒体的脸色; 11.打工想的是今年我能存多少钱,发多少奖金,创业想的是今年能开多少店,占多少市场

份额; 12.打工人今天天下雨和下雪,没有客人就很高兴,可以放松偷懒,创业想的今天天气下雨下雪,心如火焚,着急无比,如何吸引客人上门; 13.打工碰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创业就要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怎么解决,还要怎么

预防; 14.打工碰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就回避,认为不能解决,创业碰到自己头疼的问题必须要勇敢

面对,并积极的想办法解决; 15.打工的时候把工作堆起来,能拖就拖,尽量少事情为好,创业的时候才知道问题堆在那里,就会成不定时炸弹,保不准那天公司和自己与员工就都被这问题炸死了; 16.打工时候看着钟点,踩着钟点来感觉很心安,创业的时候每天时刻都得想怎么生存发展; 17.打工的时候总是希望老板来请客,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创业的时候感觉请客就是一种

割肉,但是总是得大方的主动买单; 18.打工的时候到晚上八点就把电话关了,唯恐有人来麻烦,创业的时候三部电话放在床头

24小时不关机,希望有人来关照生意;

19.打工的人信心都在身体里面埋藏,创业的人信心都在身体外面张扬;

20.打工的人最不希望在大厅观众面前跟别人说自己是马仔,创业的人最怕在公共场合之中听别人说自己是老板,特别是没有成功时候;21.打工时候电话费总是要省了又省,最好的是公司的电话无偿使用,出门在外,给老板电话,也是响了一下马上挂了,创业的时候电话总是咬咬牙要拨打,即使长途电话,只要是自己的合作方和客户,总是要等对方挂线,哪怕心上很疼也得承受; 22.打工碰到一些困难就打退堂鼓,想圈起行李走人或是逃避责任,而创业碰到困难必须要面对解决,把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自己的手中; 23.打工时候听到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能力比自己强,总是对他有嫉妒和提防心理,创业的时候总是渴望能够网罗到比自己能力高很多的俊杰和能人。 24.打工就是做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好,创业就是做老师,要教好学生,还有想办法搞好学生思想工作,做好外部职称评定工作; 25.打工就是上大学,越自由越好,最好不要管理,越散漫越开心,这就是性格和酷,能随心所欲是欢喜不尽,创业就是办大学,最好是军训和男女不能同居,唯恐出一点点差错,毁

了所有的心血和劳动; 26.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管理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点点都看不起那些比自己低的人呢,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多么希望有个好的导师和善知识来指点和帮助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其实最没有什么了不起,所有比自己差的人都要尊重起来,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

短缺; 27.打工的时候想的时,无聊的时候有个恋人的问候和惊喜来温暖自己,创业的时候在无聊时候想的是有个重要的客户突然跟自己能签订一笔采购订单合同; 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这月能发多少奖金,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这月又损耗了多少的产品,能通过

什么方式节省下来; 28.打工的时候不知道感情到底有多么重要,不知道珍惜是什么,创业的时候才知道有个恋人人能在自己孤军奋战时鼓励和帮助是人世间最难的福报; 29.打工时候不知道要孝敬父母和事业有什么关系,要是没有钱花,自己干脆就忘记了家人,反正自己一个人吃饱就好,创业是时候才知道,做人都不好,根本就没有人来信任您,不孝

敬父母创业根本就赚不到安心的钱;

30.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求别人,不希望去打搅人,创业的时候天天都得去求别人,天天都得主动出击给朋友客户信息和短信,麻烦别人;31.打工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多学习很多的资格证书,最好是博士,再加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培训师等等的培训证书有十多二十个,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最好就是一个不知道一切的勇夫蛮汉,什么文凭和职称和证书根本就是百无一用; 32.打工时候看到对方给的名片是某某跨国公司的某某总监,年薪XX万,心理就羡慕和自卑,极度的恭敬和小心,创业时候,只有一个人,也敢对自己人说,将来要培养这样的总监经理

几十个; 33.打工的时候听到有人介绍别人这是这个行业里的教授、导师、专家、大师的、成功者的时候总是恭敬有加,创业的时候,每每听到这些心里就有些窃笑,知道学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讲得好,不如做的好,实践是产生智慧的唯一途径,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

34.打工的时候不怎么在意媒体和记者,创业的时候想记者又怕记者;

35.打工把产品当商品,当成谋生的东西,任其随意丢放,创业的时候把自己的产品当恋人,当另一半,烂了坏了,损伤了都心疼不已;

36.打工的时候把恋人当恋人,双方互不干涉,当盖身的被子,给自己取暖遮寒,创业的时候把恋人老婆当宝贝和珍宝,唯恐她跑了自己事业不能成功,必须要双方保稳定和同心协力;37.打工的时候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娶到老板的妹妹和女儿,这样就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创业的时候想的是原来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的坚强和努力更重要,天上不会掉馅饼; 38.打工的时候,想嫁给一个好老公,可以衣食无忧,做师奶,创业时候才知道,最不愿意找这样一个女人来跟自己分享自己的心血和财富; 39.打工的人是很喜欢热闹,喜欢群居的,所以打工的人是喧闹而享受的,创业的人是希望宁静和思考,所以创业的人是每每在欲望里对自己的身心做修正;

40.打工的人把希望寄托给伯乐,创业的人把希望交给自己;41.打工的人把梦想托付给机会,创业的人把生命交付给信念和上帝;

42.打工的人若是要能比喻就好比是家狗,创业的人是好比是野狼。这个世界上最终是狼比狗少,因为大部分人呢都愿意做狗。这是自然界的物种存在的现象; 43.打工的人占80%,创业的人占20%,因为打工的人都希望能够在创业者的大树下蒙荫; 44.打工的人不明白,自己拿比创业者少八倍的收入,其实是在一开始就决定了的,而创业的人也不明白,自己靠着那么多的心血智慧和付出赚了钱,居然产生原罪感是不应该的。

选择什么,得到什么,要什么,就要去选择什么。

推荐第6篇:工作还是创业

发现很多朋友创业的心里很矛盾,既有创业单干的激情,同时又有担心失败后悲惨的命运!所以很多朋友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等等再看,一月过了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岁月流逝,光阴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难以自拔,结婚供房,身上的经济枷锁日益沉重,无力再搏,最后只好认命,打工一辈子。

中国温州人号称中国最富有的人群,我认识好几个温州的年轻朋友,在她们还在上大学时,理念就与众不同,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或者“宁愿做生意一个月只赚1000元,不愿打工一月赚3000元”。 这些理念相信是他们的长辈在生活中告诫他们的,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心中做事情的原则。

这些原则就是一些理念,这种理念与其他众多地方的思维理念有很大差别的,即便现在有类似的选择,我估计很多朋友恰恰与他们的选择相反。

但是这种理念却是很先进的,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温州人与众不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

“思路决定出路”!!!

这句话很多人听说过,但是转眼即忘,但是我身边的事实却随时都在验证这个道理!

我所在的大学有一个女同学,是班级唯一的温州人,长的比较丑,学习也不用心,家里父母是开皮鞋厂的,所以经济宽裕一点。在班上每次考试都处于中下等,有点钱喜欢炫耀,挺拽,所以男同学不追她,女同学瞧不起她。

可是这个女孩最喜欢吹嘘自己毕业后5年内要买辆宝马车,送给未来的老公做结婚礼物,别人都觉得她是意想天开,更加讨厌她了。

但是这个女孩行为方式就是不一样,别人忙着考证过级,学习考研,提高知识储备将来好找工作,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学习,最喜欢的是晚上在学院门口摆地摊,从周围的小商品市场进来一些劣质小玩意,高声叫卖,不怎么赚钱,后来自己又卖糖葫芦,不赚钱后来又自己买个高压锅,晚上崩爆米花,两块钱一锅的那种,这样混到毕业,竟然听她亲口说自己大学四年共赚了近2万元。

毕业后,她没有找工作直接去杭州丝绸一条街,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小门面,三年后据说就发财了,同学聚会时竟然开辆本田来参加。5年还没有到,但是她原来说的送宝马车给老公的诺言,很多同学开始相信了。

这个现实的例子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女孩的理念比较先进,别人费了老鼻子力气在考研,在学习,在考证,她却认准了做生意,压根就没有想着将来去打工,结果毕业几年后就变成所谓的成功人士,而大学时代综合素质比她高很多的其他同学,要么拿着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要么刚刚研究生毕业,焦头烂额的去找工作。

这就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思路决定不同的出路!

这个女孩智力平庸,性格一般,人长的又丑,可是唯一可贵的是理念比较先进,认准了要自己创业做生意,坚持做下来比那些考上硕士,博士的同学都有出息。回头再说80年代的温州人和四川人。

80年代的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点零用百货,总之到处的流浪。

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打工。80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用勇气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抱以深深的恐惧。

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是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财致富道路。

29年过去了,温州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吸纳进的经商技能,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经商。

而四川农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大多在四川老家继续贫寒的生活,而他们的晚辈循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的拥挤到广州接受老板们的残酷剥削,成为社会最贫穷的一类人。

这说明什么?由于父辈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自己的后代!温州农民的艰苦创业让他们自己和后代彻底摆脱了贫穷,而四川农民的辛苦打工换来的是子孙悲无穷无尽的悲哀和贫穷。

思路决定出路,又一次的得到验证!

浙江人中出了一个经济学家,很了不起,他总结了浙江人的工作哲学:“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当然这话说的很极端,很多打工的朋友都不乐意听,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位老兄的话还真有点道理呢。

狼为了寻求自由,宁愿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天天奔跑在大草原上,肆意的猎杀牛羊,尽可能的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吃饱后就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想,享受阳光和自由的空气,他们是草原的主宰,他们有的是尊严。

不过当严寒来临时,他们必须学会抗拒暴风雪的寒冷,学会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寻找猎物,时常忍受饥饿的痛苦,随时担心自己冻饿而死。狼的生活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狗的生活恰恰相反,平时狗只能吃主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被主人吆喝着到处忙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有摇尾乞怜,狗的生活是有保证的,虽然从来吃不到什么美味,但是冬天到来时也不担心挨饿受冻,有主人的屁护,狗们感恩戴德,发誓下一辈子依旧为主人效忠,即便主人肆意的打骂狗们,狗们也多半不敢吭一声,因为听话和驯服是狗们的标志。

委曲求全是狗们的标签,为了稳定的饭碗,为了自己老时有一份固定的口粮,一切都认了!

如果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进行比较,估计我们大多都是过着狗的生活,稳定安逸,但是永远吃不饱,想离开主人家的狗窝,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

我感到现实中的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大多是做打工狗,而不是做创业狼。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刚出校门的学生,哪里有资本和经验去创业呀?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公司打工几年,储备点经验和资金,然后几年后有机会的话再自己创业。

其实这样的想法证明是很错误的,一个大学生单位工作几年后,不但赚不到创业所需要的钱,更是无法学到创业的经验与技能。

打工生涯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只能这么说,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最不需要的就是技术技能了。

更可怕的是,打工几年后,年轻人普遍会丧失创业的激qing,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越来越沉湎于单位之中难以自拔,后来创业的念头只能永远的留在心底,成为永久的遗憾。

等到年龄到了40多被老板辞退的时候,才后悔20年前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创业呀!

那么做创业狼的要求究竟高不高?

我的答案是:只要有做创业狼的理念,哪怕口袋里只有100元,照旧可以创业成功!

人家早一辈的温州人出来做生意口袋有几个钱?不是靠换鸡蛋换铁锅赚的第一笔钱嘛。你口袋里只有100元,至少可以在街边摆个地摊,冬天卖点袜子手套什么的,夏天卖点菠萝什么的,资金充足一点后可以搞个烧烤之类的,反正,钱再少,也能走上创业的道路,关键看你想不想做创业狼?

打工人生与创业人生一定是不一样的。

时间长了,打工者的性格与创业者的性格会有越来越大的差别。

我们扪心自问,打工时间长的朋友时不时觉得更加患得患失,害怕外面陌生的世界,害怕失业的危险,心灵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

心态不仅逐渐的疲惫和懒惰,整个人也没有了锐气和精神,只好安慰自己知足长乐,淡漠名利。

但是生活变得越来越平庸,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渐成为自己脖子上的经济绳索,勒的越来越紧,透不过气来,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逐渐适应城市小爬虫的定位,自己本来就是庸人,庸人何必自扰之,发财是人家的事情,咱没有那命。

最恐惧的第一件事情莫过于听到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员的消息,最要紧的事情和领导搞好关系,坚持学习恭维逢迎拍马屁,入乡随俗嘛。

思想麻木了,只好随大流,毕竟饭碗在领导或老板的手心里面,想让你滚蛋,就得滚蛋。

最恐惧的第二件事情,是看到自己年龄的日渐增长,可是自己的工作技能却没有获得任何提高,虽然靠着资历老工资也越来越多,可是看着那些新进来的年轻大学生,生龙活虎的干活,却只要那么一点的工资,老板的敲打在耳边响起,看人家年轻人吃的少干的多,你们这些老革命越老越不行了。

难怪,打工生涯的结果是越老越贬值,尤其到了40-50年龄段,简直是事业最悲惨的阶段,时刻濒临深渊,如同趟地雷阵,动辄下岗失业。

有人说过去10年是蓝领工人下岗的高峰期,未来10-20年将是白领工人下岗的高峰期,你一位自己曾经读个大学就是精英了?

社会不断进步,你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职业理念早就不如人家刚毕业的大学生了。老板是现实的,肯定率先在遇到危机时裁掉那些40-50年龄段的白领工人。

所以说你现在有个稳定的工作,你觉得安全,其实等与在你身边按了颗定时炸弹,等到10多年后,它会爆zha,你那时失业的痛苦与代价恐怕要比现在残忍100倍。

那么创业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

我有一个私人关系很好的亲戚,目前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他今年39岁。原来是退伍兵,后来专业进入一个国营单位一开始老是受气,个性强的他立即辞职选择下海闯荡。

十年后已经家产上亿,春节我们亲戚聚会时他告诉我:“XX,你是咱们家族中学历最高的,又在大学教书,告诉我年收入是多少”

我老实的回答:“年收入不足5万元”。

他继续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公司里为我打工的那些职员中学时代学习都比我好,所以学历最差的也是中专,我当年高中三年真是拼了老命,但是连了中专也考不上,只好去参军,所以一直对那些有学历的文化人很尊重,觉得他们智力高,工作能力强。可是现在我竟然是他们的老板,给他们提供饭碗,这个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接着分析:“我认为一个人失业的成功取决于三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智商,情商和胆商,但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的三商重要性应该这样排列: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目前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是很片面的,仅仅在智商上优人一等,可是情商与胆商根本没有包含在内。

而学校淘汰的人群中可能恰恰蕴含了大量的经营人才,所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逆淘汰,生产出来的毕业生产品大多是高分低能的庸才,虽然聪明,但是懦弱胆小,不擅交际,社会生存能力自然很低下。” 我听完我亲戚的话,大吃一惊。他的话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呀!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现实好像确实是这样,胆子大的在生存竞争中往往比聪明的人有优势呀。

而聪明的人往往胆子小,而胆子大的人往往不是太聪明。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读书越多的人越聪明,可是书读的越多的人,往往胆子越小,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三思而后行,凡而是那些读书少的人喜欢先行动后思考,但是这些行动力强的人往往率先成功。

从智商角度来衡量,中国目前智力水平最高的一群人,往往是所谓的硕士博士,教授群体,他们大多在高校里工作和生存,但是这些所谓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整体收入水平却不高,现在一个高校的博士年正常收入5万元,硕士4万元,教授也多半不会超过8万元(这是我所在的江苏地区的高等院校)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最聪明的群体收入却远远不是最高的,甚至连公司打工的高级白领都不如。

最后我想得出一个结论:学习好没有什么用!

中小学,学习好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大学学习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是社会现实是学习好的人群职业生涯收入并不高。其实表面看创业面临的现实风险比打工高很多,可是从长久看,打工带来的风险更高。

创业的风险是失去近几年的预期打工收入,甚至破产后还得赔进去自己借的一部份钱,但是毕竟年轻,能够屡败屡战,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和经验,经商水平与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逐渐融入经商人士的群体后,眼界和经验日积月累,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只要真正的跨入了生意门,将来的事业基本上一片坦途。钱也越赚越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相反,打工生涯持续下来,近几年确实平安无事,可是你其实在不断的贬值和缩水,而不是越来越强健。打工的时间越长,你会越来越心虚,越来越胆怯,10几年后,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炒掉鱿鱼,失业下岗,你看看那个风险大呢?

理念决定了你如何选择,选择决定了你踏上哪一条路,走上哪一条路决定了你将来的人生过程和结果。

古人还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其实很深刻。天下365行,其实行行都能做,但是同样一个人,选择了做生意和选择了上班,将来的区别就很大,真的太大了!

如果你选择了打工生涯,可能你绝对幸运,将来可以做上超金领,年收入不过几十万,如果你很不幸,做了低级白领,也许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猪肉涨价你家估计吃不起猪肉,鸡蛋涨价估计你家得少吃鸡蛋,即便这样卑微的生活,心中还常存恐惧,害怕失业。

如果你选择了创业生涯,可能你绝对的幸运,将来可以做中国富豪级人物,可以动辄捐助几个希望小学,时不时的享受高尔夫和私人游艇。

如果你经商能力不行,只能开个杂货店,甚至在菜市场卖个豆腐,白菜什么的,你也能赚个一两千元,和低级白领过差不多的日子。

但是你不怕失业,因为每天都有人来买豆腐,买白菜,这又是比白领生活强的地方。

可见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今天去理发,还是那个老理发店,剪一个平头5元,我是他的老顾客。这个理发店位于我家门口的巷子里面,大概面积15平方米,月租金只有350元,加上水电,不会超过500元每月。

理发老板是个35岁的南通乡下人,十多年前就带着老婆来扬州谋生,靠着在乡下学的理发手艺,竟然在扬州扎下根来,养了两个孩子,还买了一处老宅子。

我和他很熟悉,他是万事通,每次来理发总喜欢听他吹牛,也算了解新闻的一条重要途径。他得意的告诉我,扬州莱茵苑小区的房子在过去3个月内,涨了每平方米900元,我说那个与我们穷苦百姓无关,

可是他神秘的告诉我,与他有关,我好奇的问他莫非他在哪里有房产?

他告诉我前年时他在那里一楼临街的地方买了一处60平方米的商铺,当时价值50万,现在已经涨到近80万了。 他当时首付30万,按揭贷 kuan 20万,房子到手后简单装修户马上出租给一个私人诊所,叫木香诊所,就在扬州盐阜东路莱茵苑小区的路边上,扬州本地人去了都能清楚的看到。

他告诉我租金正好可以支付他的贷 kuan,现在他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唯一的梦想是再干20年,退休享受生活。

我吃惊的很,想到他的一个如此小的理发店,平时只有他一个人理发,按我的计算,每月赚钱不会超过2000元,和打工差不多,可是根据他买房的资金实力计算,他一年应该收入在6-7万,月平均收入在5000-6000元,我连忙问他月平均收入是否可以达到5000元,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也没有否定。

我不由感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做小生意的不赚钱,与他们打交道时甚至可怜他们收入低,谁知道很多不起眼做小生意的收入比我们打工一族高多了。

近段时间有机构在美国民众中做个实验,调查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

结果负面印象居多,当然也有好印象,本着学习改正的态度,优点咱就不说了,只说缺点。

1、中国人最缺乏的品质是诚信与责任感

2、中国人最常表现出的特点是自私与功利

3、中国人最不提倡的一种宝贵品质是:冒险。

看来除了1,2两点大家熟知以外,中国人最缺乏的重要品质竟然是冒险。难怪中国普通百姓生活只能够觉得平庸与无聊,卑微而绝望,关键在于缺少了冒险这一重要的佐料。

只有生命中增加了冒险这剂良药,一个人才能恢复激qing,回复战斗力,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中表现的像一名勇士! 勇士都会得到上帝的垂青和奖赏!

其实冒险是中国最最稀缺的一种优良品质。

很多人担心冒险后的失败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屡败屡战,冒险的人最终的收获要比普通人大的多。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结果。

绝大多数人习惯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越是智商高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个悖论中,难以自拔。

看来上帝是公平的,赋予人智慧的同时,往往剥夺他的勇敢。

所以世界上享有精彩人生的人总是少数。

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专家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打工者要想衣食无忧,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一辈子到底得挣多少钱?”

假设在正常情况下, 我们从出生到成年大学毕业时22岁,我们有幸一直工作到60岁,这样我们打工人的一般职业生命为38年。

那么这38年是为我们将来做准备而奋斗的,假如我们能够活到80岁,60岁到80岁这20年里,如果我们的每月1000元的生活必须开支,以及每月 500元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因为在那个时候疾病会频繁的光顾和困扰我们),所以必须应该要有3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这还算不上我们超过80岁的那部分开支呢!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假定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广大职业经理人为了维系简单的生活而生存,挣4000元就够了(还要有个前提就是基本的住房已经不是问题了),其中2000元用作目前的每月生活开支,1000元用作养老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年老时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子女的的教育费用投资。

如果打工人对于目前每月2000元的生活水准还充满恐惧,如果我们现在挣4000元还不够化的话,那么我们将来的生活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我们还有打算项目投资、打算深造、打算住更大的漂亮住房、打算出国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现在我们的父辈有单位可以依靠,有我们这一代天良未泯的儿女锦薄相助,有同事朋友的余温,还有社会的关注和关怀,但是如果等到我们二三十年以后,等待我们的更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推荐第7篇:大学生毕业 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引发争议

大学生毕业 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引发争议

2010年04月20日 09:37北京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2条

在今年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了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这次采访云集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万达总裁王健林等多位“中国式盖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的讨论。

一部分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有两大“害”。第一“害”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些。第二“害”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因为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遭遇了失败,成功的例子非常少。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

目前,时值应届生毕业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创业还是就业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关注,对此,各方专家也以切身经验为毕业生讲述创业还是就业的不同选择。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就业再创业”

观点一: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工作几年再来创业

4月8日下午,在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间学生实训咖啡厅,校长柳贡慧教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十几名同学和老师聊着天。张钊同学是广告学院2008届的毕业生,是“同学吧”网站的创办人,也是联大毕业就创业的联大校友。柳校长问他,你作为创业的过来人,你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好呢,还是先就业好呢?

张钊介绍,如果让他向现在的师弟师妹来交流经验,他的忠告是:毕业先就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在工作几年后再出来创业。“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是在每天不断的困难中苦苦的煎熬,只有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做出了别人无法达到的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功,我们正准备迎接更大的困难、承受更大的痛苦,这样方有成仁的一天。但是你想过你的家人吗?在你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你的家人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看着你有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但却由于你的这个决定,不得不背负和你同样的压力。” 北京联合大学柳贡慧校长介绍,2009年3月,为了扶持学生创业,学校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创业扶持基金,拿出20万元,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额度扶持10个学生创业项目。过了一年的时间,10个项目还有5个存活。所以从个人感觉来讲,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还是要慎重。大学生还是应该先就业,在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各种经验和人脉关系再创业。

观点二:创业困难多,学校知识不足

关于大学生创业有何种不利因素,张钊介绍了自己创业中经历的困难。他介绍说,矛盾出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资金严重不足:创业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积蓄和家人又赞助的2万元已经全部花光。大学生俱乐部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根本抵不了网站的开销。

其次是发展思路错误:自己的公司既有大学生俱乐部,又有网站。大学生俱乐部挣的钱不多,但却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反而制约了网站的发展。

三是技术方面的缺失:由于找建站公司做的网站,自身并没有技术人员,网站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修改,很多急需的功能无法按时完成。有一次网站被黑客攻击了,等了一个星期才得到修复。

四是团队逐渐松散:那会儿正好是毕业生该找工作的时候,创业团队成员的家里都给了或多或少的压力,看看前方依旧是困难重重,很多成员打了退堂鼓。

五是家人强烈反对:自己的家人也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家里甚至托关系给我找到了一个4A广告公司的工作机会。之后的每一次晚饭都变成了批斗会,父母强烈建议我找个工作。

据张钊介绍,他在大学时就是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办过同学俱乐部,做过市场推广、策划等活动,也为了开展校园活动找过赞助。他觉得自己算是个有主见的人,上学时选课就挑对自己创业有用的课来上。创业时,也是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后才做出的决定。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他上学时没有想到的。

观点三:大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技能

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表示,资金不足、技术缺失、团队松散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学校开设了创业基金,经常会有学生来咨询创业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请了一些企业家、投资人、创业人士作为创业基金的评委,从学生咨询的问题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对创业会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

北京青年宫副主任杨志宏介绍,为了鼓励青年创业,青年宫举办和承办过一些创业大赛。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个人并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杨志宏表示,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商业领域,这也不可能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从创建一个企业来讲,从刚开始的工商注册、招聘人员,到企业运作中的成本核算,大学生基本都不具备这些知识。因此,先就业,可以在企业和社会中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之后再寻求创业的机会。

●新闻回放●

俞敏洪反对“一毕业就创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是一个误导”的言论引起了很大争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时,俞敏洪先生依然坚持他的观点。

俞敏洪先生表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现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都尚不成熟,在面对极其复杂的创业环境时,会给创业增添几分风险。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

他说自己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仅有美国是在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国家。“我们讲创业就会谈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毕竟像比尔·盖茨这样具有天赋的人屈指可数。”俞敏洪说,大学是大学生认真研究、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却有这样一种时尚,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便开始琢磨如何去做生意,把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如何积累知识的使命给忽略了。因此,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这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严重冲击。

“如果说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话,请问我们有几个老师有过在校创业的经历?我们的老师会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吗?”他说,“每次谈到鼓励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这个话题,我都会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俞敏洪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创业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之后,首先,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通常情况下年轻的大学生不会自我反思,找出真正失败的原因以积累经验再次创业;他们只会怨社会太黑暗、极不公平,认为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他们还会怨人心,比如创业初期约定与几个同学合作,但当遇到问题时便会推卸责任,把问题归结于创业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而对创业团队、社会失去信心。

一旦一个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之后,未来的学习、工作就会没有激情。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创业,由于初期创业的诸多因素而失败之后便会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俞敏洪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即便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毕竟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者。他说,“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就会鼓励他到我这里来实习,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如何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与激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可以观察到老板在如何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尤其是在权衡利益与权力的人群社会之中,变成令大家折服的人。”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创业”

观点一: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素质训练

在本次采访中,支持创业的专家、企业家们也没有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创业,他们之所以被划入创业支持者的行列,其实是他们对创业抱有更多的激情和紧迫感,进而也就被人为地划入了“鼓吹”创业之列。

“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创业家》杂志创办人、社长兼主编牛文文对于目前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的问题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创业并不应该是相对于就业的另一种选择,而该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素质锻炼。

“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么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牛文文表示,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一些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适合进行创业。而如何判断是否具有这种素质呢?只有通过创业锻炼,而这一机会的提供更多的应该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各种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

而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牛文文认为,无论这个培养是成功或失败,都将会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极少数具备创业素质的人可以因此而开始自己的事业,而经过创业的训练发现自己不具备这个资质的人,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社会运作的机制,并且从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经过创业的过程,一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并懂得定位自己社会位置的成熟的人。” 牛文文还专门提到“创业指数”这个概念,“创业指数”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和中国的创业指数高,是这两个国家持续增长的重要点,而相比而言,日本的发展就显得不够有力。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创业型社会”。

观点二:鼓励创业,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相关人士介绍,以创业氛围比较浓厚的上海为例,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近年来逐渐显现。截至2009年12月,该基金会创业企业为219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612人。在创业者核心团队中,博士生所占比例为12%,硕士生37%,本科生42%,大专生9%。

“我觉得,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没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关键是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教育研究部总监李俊认为,包括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创业所需的资金准备、创业实践中的知识准备、是否充满着创业激情、是否具有明确的创业目标、是否具有创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自我判断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有激情、有目标、有能力的创业人才,那么可以毕业之后就去创业,如果没有的话,还请先就业,再去创业。在就业中为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就业紧迫的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李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缺乏。“鼓励创业,会带动大量的岗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本末倒置。就业是创业的结果,而不是目标。仅因为就业而去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创业,特别是鼓励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的创业。”

观点三:创业也是学习的过程

京东商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认为,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刘强东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创业的过程很曲折,也经历了挫折。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处事的道理,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大学毕业后我去‘就业’,在公司中学到大量的管理和运营的经验,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后,我又一次开始了创业,直到现在。”

刘强东表示,在不同的阶段,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后,你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做什么,是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去创业。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有精力可以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但学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创业,不要为了创业去创业。

作为另一个也在互联网上创业并刚刚尝到一点成功滋味的张钊来讲,虽然他列举了大学生创业之难,但他同时也在提交给学校的一份报告里说到:“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创业,那就坚定下来、坚持下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随时都会开出希望的花朵;在这片充满血腥的海域里,激情与挑战并存。在路上,你的家人会为你骄傲;在路上,你将证明你是一个强者。相信在到达彼岸的时候,你将感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快乐。”

●记者手记● 创业不分先后

创业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流行一个词叫“下海”,“下海”是指那些放弃铁饭碗,拿起“泥饭碗”的人,其中有人是给老板打工,有些就是自己创业。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创业的兴起,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维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其中一点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活跃的民营经济作支撑,民营经济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体现出了创业之难,进而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难,并不是岗位总数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创业难,所以就业难;只有创业易,才能就业易。解决了民营经济的创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对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创业应慎重,创业不分先后。

呵呵,那你想创什么业?根据你自身的能力去看好创什么业,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创业!

我是个创业者,知道创业的难处,我原先的学习也很好,一直梦想能上到大学,可是我的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我就很早算是辍学了,踏入了社会,我的家庭条件很差,于是就想自己创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家庭,当时没有任何的资金,没有任何的人帮我,连亲戚朋友都不愿意帮我,这就是家穷造成的!

于是我就边打工边学习,边打工边看领导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处理关系的,我从92年踏入社会,一直学到98年,七年的时间,我打工赚来的钱都投资在了学习请客打关系上,99年我拿着手里仅有的700元,创立了我第一支打工队伍!

又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索进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淄博双龙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现在好多了,那些亲戚朋友们也想争先恐后的借给我钱了,也想争先恐后的帮我了,可是我现在不需要了!

可是在创业中我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就是知识和学历的缺乏,自己干了这些年也有很多的关系了,有时有朋友让我往政界发展,可你知道吗?政界发展的第一要求就是学历!

朋友,听我的,先踏入社会给别人打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老板,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先当好一名员工,一个地方不要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太长了会磨灭自己的意志的!三个月就足够了,一定要学习一个企业的长处,学习每个人的生存观念,看看那些员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再看看好的老板是怎么管理的! 等到自己打工超过六个地方,一年半的时间,那时你就应该成熟了,知道员工和老板的区别了,那你就可以创业了,但是一定不要创大的,从小做起! 我把我的座右铭送给你:

一、相信自己!

二、为君者言出必行,行必果!

三、一定要冷静、沉着、缜密、恒心!

朋友,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恒心!一定要坚持,这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第一要点!那些半途而废的都是坚持不下来的!三分钟的热度是不行的!明白吗? 我原先酷爱写作,只是学历太差,一直怕自己写不了,可是我坚持写,在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办公室写,呵呵,现在我的小说有好几家出版社想和我签协议,行云之龙就是我的笔名,在主页可以搜到!

朋友,先学习后创业,我支持你!如果有创业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聊聊,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我会努力给你解答!

祝你早日创业成功,或许我们会成为以后的创业伙伴!我的联系方式在我公司的网站上有,我叫龙行云!

现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哪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任你选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裁员啊,你先找个单位,把工作岗位先占上,先挣着工资才是真的,觉得专业不合适以后再跳槽就是了,难道为了等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家先蹲上几年不成?你父母不唠叨你?早点自食其力才是真! 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呵呵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适应能力!!找工作无非就是看条件: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时间稳定,或者一个好的老板!这几样怎么也要有一条沾边的,不要再等了,祝朋友上岗成功!! 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我举一些例子给你! 1:择业是为了更好的去就业。

2:通过择业,可以培养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既然伯乐难遇,我们就应该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去寻找伯乐,择业是前提、基础,通过正确的择业,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通过择业能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4:试问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那所有工作岗位不都饱和?而且并没有择之以才,那么整个社会会怎样呢? 举例:1: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2:我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3: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 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

4:郭召良博士说,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我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5: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6: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我总是感慨,大学培育出来的“天子骄子”的你,到底都学了些什么?连对这个问题都还感到彷徨,亏你父母养育你这么久,你知道什么叫“羞耻”吗?平时你的自命不凡、嚣张跋扈呢?怎么到了现在就怂了?后悔没有学得更多更扎实?后悔之前缺乏社会实践?一次次求职被拒自信全无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看到别人顺利拿到offer你自惭形秽吗?

你一定很焦虑、很恐惧吧,有没有觉得自己现在像个乞丐,在乞求别人给你口饭吃啊?或者,像不像条没人要的流浪狗,只能吃些残羹冷炙,甚至是别人不要的垃圾?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还不是因为你的愚蠢。 你已经工作两年了,一直干的不开心,现在辞职待业,不太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刚毕业的大学生尚且可以姑息的话,那么作为已经踏入社会两年了的你,是不是白痴得彻底了一些?辞职后发现世道不一样了,工作难找了吧?辞职前跟老板拍桌子瞪眼的勇气去哪了?搞不清楚状况就冲动,活该你莽撞!不过你的出现还是有价值的,起码让那些毕业生们知道,不仅仅在离开校园时会遇到就业问题,即使工作两年了问题依旧。愚蠢跟年龄没什么关系。感谢你成为了有力的反面教材。非常感谢。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还在看我的文字。我从一开始就在挑衅你,侮辱你,你怎么还能坚持?喜欢被我的文字践踏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十八般武艺无数兵器。但是,刀枪棍棒你不学,你偏偏学“贱”;上剑中剑你不学,你偏偏学“下贱”。莫非你真的相信“人至贱则无敌”这句鬼话?那么对于你的无敌,我很无语。

言语是有力度的。你现在心情如何?在大动肝火吗?听到你愤怒的消息,让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想象你的情绪让你体内的细胞分泌出毒素然后隐藏在你身体里。用一些词语就能达到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效果,令人畅快淋漓。

无论如何,你已经看到这一行了,感谢你的宽容。事实上,我知道你不会那么仇视我的。因为,如果你真的在待业中,那么上面那些尖酸刻薄的词语,一定在你的脑海里浮现过,你一定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这些恶毒的负面言语。只是这次是由我复述出来而已。

原谅我用这么下流的手段 —— 给个巴掌,给个甜枣。其实我更喜欢香港那边直白的说辞 —— “一口砂糖一口屎”。

有时候我是个商人。在生意场上,客户是要经过挑选的。有些客户根本不会为你创造任何价值,那为什么要给他提供服务?

有时候我是个培训师。作为培训师,学员是要经过挑选的。我深刻的理解到,愚蠢的学员是不值得帮助的。因为除了耗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和苦心之外,留下的只是他的抱怨和咒骂。为什么不把心血花在更有价值的学员身上? 有时候我是个写手。当然,读者同样是经过挑选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喜欢我的诠释方式,又何必耗费时间呢?你一定有更好的选择。好吧,我不应该如此含蓄的。我的真实想法是,愚蠢的人根本不配看我的文字。我的经历、心得只愿意跟智者分享。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迎合所有人的胃口。

所有的人都无知。所以智者和愚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者知道自己的无知同时能坦然接受;愚蠢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无知,或者看到了却极力去掩盖,仿佛自己什么都知道。多么可悲啊,愚蠢的人总是一辈子忙着向别人证明 —— 自己不是人。

相信我,我做的蠢人蠢事比你想象得多的多!蠢事做多了,才会学着聪明了起来。当一个人开始坦然承认自己的愚蠢时,就已经不再愚蠢了。因为牛逼,都是从傻逼开始的。如果现在你依旧为你的愚蠢感到自责的话,先冷静点,别着急。在没有确定方向之前不要有任何行动。别再拿“渴望独立”、“要赡养父母”、“责任”之类的屁话来为自己的鲁莽找借口了。反正你已经蠢了20多年,再多蠢些日子又如何呢?用这些时间来参与【邪恶学堂】吧,我会在这里连载,帮你走出困境。三流的培训师给答案,二流的培训师给方法,而我是一流的,我会为你引导方向。

大学生创业网讯 昨天上午的“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不少委员提出大学生不必全往就业的道路上挤,应当鼓励创业;然后,也有委员立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当“先就业再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大学毕业生年纪很轻,有的是资本去闯一下。”徐冠巨委员说,这么多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国家就业压力非常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

王健林委员认为,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大学生不能创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业勇气,不敢去试。

不过,新东方的“掌门人”俞敏洪立即提出了不同观点。“假如我从北大一毕业出来就创业的话,我现在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他说,从现实来看,学生创业大部分是失败的,也许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

说法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鼓励创业,但不强求

大学毕业生,到底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现在面对大学生出台了很多创业优惠政策,在学校教育中就引进创业内容和创业辅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总的来说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还不是很热烈,2009年江苏有45.9万应届大学生,选择去创业的只有1000人左右,比例还相当少。 当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等于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创业,沈健认为,不要把个别的典型现象当做普遍现象。创业需要很多条件,有内容、有项目,还要有能力和物质条件等,对大学生创业,沈健的态度是,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去创业,但不过分要求每个人都去创业

大学生留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大学毕业后,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随着中国大陆的一阵“大学生创业”风潮的鼓舞,许多海外的留学生也纷纷受到鼓舞,在资金与海外阅历、背景的优势下,这些“海归族”“留洋族”在创业这个话题上似乎比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更具有先天性优势。

据中国某媒体报道,4月18日,在中国一高校举办的商界传媒企业家高校巡讲会上,与会的4名商界精英都对大学生创业态度保守,劝告大学生要认清自己、耐住寂寞,在就业阶段积累创业基础。而迈普通信执行副总裁罗鹏更加直截了当地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余下的99%都得失败。(成都商报4月19日)

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资深的企业家还是80后年轻的一批创业成功新秀们,都似乎不约而同的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持保守态度。此前,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指出,由于人生经验,人与人相处能力等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没有必要一毕业就创业。

媒体们喜欢捕风捉影的鼓吹那些创业成功的例子,但细数下来,从2005年到2010年这5年间,究竟数的出几个真正意义上通过白手起家、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典范?或许有人会立即哪那几位80后创业典范如李想,茅侃侃等人,的确在2000年初,当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正酝酿在一场IT、网络的革命性时期,不仅中国的一批80后IT精英随之孕育而生,美国的Facebook,MySpace 等等创始人也从大学校园里诞生。但这些奇迹背后的时代背景,却往往被一些鼓吹“大学生创业热”的人给“不经意”给淡化了。

也有冷静的旁观者说,大学生创业从来就没在大学生中热过——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毕业选择创业的不到1%——所谓的“大学生创业热”,其实是政府部门和校方的一厢情愿,他们将毕业即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出口,大加“鼓励”和“引导”。查阅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工作文件,鼓励大学生创业都是近年来的就业工作要点之一。因此,确切地说,企业家们应该为政府部门和学校引导大学生创业“热”泼冷水。

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创业者,但不能盲目的鼓励甚至虚构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热”的假高潮。

难道身在就业第一线的高校,都不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却需要企业家来泼冷水吗?并非如此,查看各高校发布的就业工作年度报告,往往有如下描述——“我校加大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有15位同学自主创业”,广西正源电机有限公司,这15位同学相对于这所学校六七千名应届毕业生来说(本科加研究生),比例只有千分之

二、三,哪有什么“创业热”可言。

但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所必须的主、客观因素还远远无法达到,那势必引来各界的抨击: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工作“重点”,需要重点宣传、重点鼓励。而原因也再明显不过了: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层、决策者真的认为当今大学生创业会达到多大规模吗?不见得,甚至压根就没有人回去期待,但这种积极的暗示、引导和鼓励,可以很光荣的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一定程度转移到大学生自身身上。

这是个很好的逻辑关系:政府部门和学校出台了多么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环境给你们创造了,毕业生们还是安于传统的就业观,墨守陈规,不敢创业,这就无怪乎就业难了!

近年来政府部门官员和高校负责人,总爱批评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对工作挑肥拣瘦,“有业不就”,这样一来,就业难的责任不就归属于大学生了吗?但有多少大学生“有业不就”呢?现实是,不少大学生甚至提出“零薪酬”求职,对于淘粪工、卖猪肉这类工作岗位,也趋之若鹜。连“打酱油”的也看不过去了。

让极少学生的创业作为解决千军万马毕业军团的“工作重点”,把极少学生、“富二代”的“有业不就”上升为普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不端正”,然后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根本原因”? 这样的论调,正能让明眼人士叹息:政府、高校们在为学生毕业求职的问题上已经“无计可施”了。

真正问题的根源无人深究:高校育才的方式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的供需脱节无人去反省;高校大学四年的综合素质提高结果与企业选拔人才时衡量的标准究竟有多大的鸿沟无人去探讨;而集中火力在凤毛棱角的大学生创业问题上?

就真的以以大学生创业而言,若教育部门和高校真正重视大学生创业,就应该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改变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对于独立思考,个性化的普遍性打压----试问,那些创业成功的80后们,放在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思路中,真的会被鼓励?

重视大学生创业,如果意识只是停留在一两次讲座和政策宣传就能起到作用,那就太幼稚了。

客观上说,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极低,但是,这不是靠几张文书宣传和讲座论坛就可以提高的。如果大学生在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中被“驯服”成缺乏独立思考与处世能力、抵抗压力的心理素质,就是有创业的机会也难以把握。

我国社会给民营企业留下的发展空间很是有限——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大学毕业生已把去国企作为就业的首选,就业的选择已是如此,遑论创业?当大学生本身能力具备,外界环境恰当,选择创业,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63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宏大背景下,讨论大学毕业是就业还是创业,“有业不就”,是否太过明显的避重就轻了?这些就算不至于为细枝末节问题,也绝对无法排到“重点”工作任务的名单上吧。 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舆论不要把大学毕业生都看作为冲动的、非理性的人——他们中可能极少数如此——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在做教育投入与回报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家庭环境的就业(或创业)机会。

大学生择业就业该有怎样的心态?听俞敏洪与大学生展开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他们或者即将毕业,正忙着找工作;或者已经毕业,就业出现了难题——今年,全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向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无疑使他们的就业道路出现了诸多障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最近与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对话,透过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热门话题,传递着诸多人生经验,或许,这对更多大学生会有启发。

关于面试 “面试中愿意弯腰捡两张纸的细节,摆明了他的踏实认真和仔细,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在就业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去面试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俞敏洪:在面试以前接受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这是必要的。比如说如何面对老板,怎样做到有问必答,答得恰到好处,包括眼神脸色到底应该怎么展示。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真正实在的内核,是把你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曾经有家大公司面试时,故意在地上放两张纸,所有的学生进去面试,都不去捡那两张纸,夸夸其谈说自己有什么才能。结果最后走进去一个学生,一句话没说,把两张纸捡起来放在总经理的桌上,然后才开始回答总经理的问题。结果总经理什么问题都没问,说“我录取的就是你”。为什么?细节!愿意弯腰捡两张纸这个细节,就摆明了他做事的踏实认真和仔细,当你的品德和特质露出来的时候,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相信您也面试过很多本科生,您最不满意他们哪一点?

俞敏洪:现在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是年轻人心态浮躁。看了锅里的、想着碗里的,看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来向我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地不公平。其实人的出身由不得你自己选择,但人生的终点,是由你们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跑的是一辈子。所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钱和社会地位是你可以争取来的吗?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农村,来自身无分文的家庭。任何一个只要把社会和别人当做自己敌人、当做自己生活不幸来源的人,你的人生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不会成功。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在社会中应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得靠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

关于第一份工作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学生:即将毕业的一个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成败与否?

俞敏洪:你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就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以后做成功了,那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如果说全力以赴以后依然做失败了,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只顾耕耘不回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一旦面临找不到工作之类的考验,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

第一,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你失去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这就是得失。所以我常常说失业能够知道生活的艰辛,失恋能够知道感情的珍贵。

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大学生的就业,而是大学生的心智和知识结构。我觉得浮躁本身不算一件坏事,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想要往前走的国家和人,才是存在浮躁,浮躁表明我们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国家。不浮躁死水一潭,就表明社会结构秩序已经全部完成,甚至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僵化。但是大学生浮躁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大学生活这四年,大学生除了为工作做好准备,还应该得到心灵净化和心灵提升。

学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毕业时肯定对职业的期望值更高,很可能第一份工作与内心期望之间的落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我这儿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其中大部分人表现得“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恨不得上来给他的一份工作,就是全世界工资最高的。这中间有很多爱面子的成分。其实,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时,就非常麻烦了。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不坚持自己的追求,你的尊严和自尊同样得不到保证。

我在面试时,有时会试着问:“同学,你想要的工作,我这儿都没有了,但是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意不愿意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愿意,实际上他在拒绝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表现是不是符合那种正常的坦然接受一份工作的心态?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如此干净,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给你打扫四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打扫干净以后,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你如果又干得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去?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MBA学完了,你回来你不当总裁谁当?

关于专业 “就业、职业、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学生:我本科是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

俞敏洪:你喜欢不喜欢你这个国学专业?

学生:我喜欢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快乐。

俞敏洪: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东西找不到工作?

学生:对,我们的硕士和博士的就业形势都不是很好,您对我们的建议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俞敏洪:如果说实在找不到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另外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假如说你在学国学的同时,你的英文水平很好的话就可以去当英文老师。

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对国学感兴趣,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不要父母养活了。所谓的职业就是一辈子我想做的职业,当你职业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自己出来开一个会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你把前面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现在的大学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工作不对接。解决的方法呢,第一就是大学生学专业的时候,和未来工作对接要思考得更多,尽可能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用上。第二个情况,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都在不断成长,招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建议,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切实的心态,先找到工作再谋求发展,最后再去寻求自己的事业。

学生:我是去年毕业的学生,今年也在做传媒。很多人失业了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工作会选择回学校继续读书,您觉得合适吗?

俞敏洪:这是一种逃避。已经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心得体会,未来自己喜欢这个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不够,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回去读书。大家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学会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去一拍这堆面粉就散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把它加点水揉一下,你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是还是一堆很松软的面粉,如果说你再不断地给它加水,把它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都不散了。你继续给它揉,它就不仅仅是一堆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它拉,它也不断,这就变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你才能去参与社会,在社会中间奋斗。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有度量和心胸的人,找工作一次被拒绝就不找了,那你说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

关于职业规划 “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

学生:有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准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达到事业的巅峰的?

俞敏洪: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确定自己一辈子事业的年龄是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所以中间可以做无数调整。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每天干活没劲呢?因为工作本身不是一个目标。有的人把工作本身变成了一个自己每个月能够拿点工资,每天来上八小时班,完成我的任务就算完了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生命也同样失去了目标。有目标就意味着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实现。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比较恰当。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你可以很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地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待在一个城市里,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这颗心。因为人是随着心来动的,你心想走到哪里,你人就可以走到哪里。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在一种习惯中间,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禁锢之下,而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创意,没有任何激发自己生命的那种动感和令自己感动的生活状态。其实仔细想想,你找不到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你的生命得到了甜酸苦辣的体验。未来你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多么值得你去珍惜。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你找得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我去年夏天毕业时,选择了一家电视制作公司,这个工作不是待遇最好的,但的确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但是这份工作我只做了四个月,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这是一个比较著名的韩国企业,他们当时给的职位、待遇更好,所以我受到了诱惑,可是去了之后我发现,我完全不能胜任市场部经理这个工作,最后辞职了。

俞敏洪:你是否问过自己,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当然第二份工作作为一种尝试,虽然最后你发现不适合,但其实是一种收获。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本来是商学院毕业的,也能找到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偏偏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感兴趣,所以她就申请去为天津电视台制作组的人拎包,扛机器,帮着收拾东西,而且没有工资。她的工作心态非常好也非常努力。一年后,大家觉得这小姑娘不错,就开始给她开工资了。后来又发现这个小姑娘说话也挺到位,所以就在小的新闻节目采访时候让她出镜,后来她就变成了天津电视台很好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这样你才能够做成事情。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相关链接 俞敏洪感言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的四件事情:

第一就是一定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勇气,只要你坚韧不拔地奋斗,只要你眼睛看向未来,生命就永远属于你,生命的辉煌也一定永远属于你。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这等于是沙滩上造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人生的道路,其实是很不平坦的,靠你一个人绝对走不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跟别人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当五个手指伸出来的时候,它是五个指头。但是当你把五个手指握起来的时候,它是一个拳头。未来除了是你自己成功,一定要跟别人一起成功,跟别人团结在一起,形成“我们”,你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

推荐第8篇:创业就业

2011年,天津市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健全服务阵地、深化工作项目、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社会化、系统化、市场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工作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年内,全市各级团组织培训创业青年2.5万人,培训就业青年5万人,帮助青年创业融资6亿元,创建300个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帮助8万名青年实现就业。

一、加大青年创业就业载体建设力度,实现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整体联动

继续着力推进各级各类服务青年创业就业阵地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类阵地职能,充分发挥各级阵地作用,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不断深化。

1、推动青年创业中心整体布局。各级团组织要继续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完善有农业区县青年创业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推进滨海新区青年创业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市内六区青年创业中心建设,实现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全覆盖。各级团组织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原则,在继续推动团内自建、团企共建、团校共建、团企校共建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团政合建、团团联建等模式,不断积累创办经验,在青年创业中心建设上各具特色。团市委将继续加大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各类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完善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大专院校)三级的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网络,力争实现全市各区县级青年创业中心全覆盖,形成市、区县、大专院校、街道、乡镇青年创业就业多级联动,扎扎实实地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项目扶持、职业介绍、金融服务等具体有形的工作项目,并创建项目采集推介平台、人岗信息互动平台、创业就业后援平台等信息共享平台,全面、高效的为广大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发挥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各级团组织要下大力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结合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根据本地的资源和条件,培育青年创业龙头企业,并依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全程服务,提高孵化基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创办孵化基地达到30个,创业园区15个。要全面加强对已建青年创业广场、青年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着力解决工作项目不多、自转能力不强和联动性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完善孵化基地与青年创业中心联动配合等机制,在全团形成合力。加大创业项目开发力度,继续在房租、物业、水电等方面实施减免。努力落实税费、贷款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减少青年的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积极为创业青年提供市场、金融、法律、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为创业青年打造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3、强化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发挥团组织的联结优势,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体现社会公益的基础上,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各级团组织要依托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成员企业,新建一批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逐步扩大基地的规模和数量,积极组织青年上岗见习,帮助青年提高社会性技能,满足各类青年的实际需要,为企事业用人单位搭建平台。今年完成1000个

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的建设任务,吸纳就业上岗青年10000人。全面落实《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加强现有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地的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基地自身作用。利用团中央台账系统,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岗位选择,区域选择,增强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之间的互动,形成双向选择机制,提高见习岗位对接成功率,降低岗位空置率。同时,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对参加试训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补贴。

二、抓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项目落实,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青年创业就业工作项目是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下大力气抓好工作项目的落实。要本着深化、完善、提高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巩固传统项目,发展创新项目。要把工作项目做大、做强、做细、做实,确保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4、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大力开展SYB、KAB等创业培训,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学校及相关组织向社会征集有志创业青年与团组织层层推荐青年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推荐青年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延伸创业培训工作手臂,开辟新的培训渠道,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参加,使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和大学生掌握企业构思、市场评估、人员组织、企业生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市内培训创业青年2.5万人,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基础准备。

5、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强青年的技能培训,各级团组织培训青年5万人。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根据劳动力供求关系,积极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培训青年就业的竞争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鼓励各级团组织因地制宜,根据城乡青年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积极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做到培训与需求相结合,技能与岗位相对应,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6、抓好创业项目展示推广。建立项目采集推介平台,按照创业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从中选出优秀项目。进一步充实“天津青年创业项目库”,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按照项目类型实施分级管理,实现收集、储备、推介和实施一体化,通过项目采集推介平台,利用媒体、网络手段,为不同需求的创业青年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相应的创业项目,增强项目推介的针对性,提高创业项目的成活率。

7、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各级团组织要把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重点工作纳入总体规划,努力寻求该类企业在融资、人才、技术及市场等多方面难题的破解方法,满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需求。联合科委等部门开展青年科技创业大讲堂活动,编制《青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训手册》。团组织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具

体扶持措施。组织各种形式的帮扶小组,对青年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8、深化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发挥“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作用,扩大募集资金渠道。 在天津银行“青易贷”、邮政储蓄“好借好还”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与农行、农商行等更多专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发挥滨海龙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公司、天津青年大明科创小额贷款公司、天津中企达青年创业担保公司、天津青年易生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成立青年创业金融服务中心,整合金融资源,更有效地为青年提供创业融资服务。

三、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创业。

深入扎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充实活动内容,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青年的创业意愿,培养青年的创业能力,完善青年的创业条件。

9、开展“创业就业大比武”活动。根据团中央台账系统及天津市共青团信息平台,针对市内六区、环城区县、农业区县及滨海新区制定各自的指标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对就业创业增长较快的区县进行表彰,分享工作经验。研究出台区县创业就业工作量化考核方案,作为年底评优依据。

10、开展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开展以“创业情,天津梦”为主题的首届天津市青年科技创业大赛, 在全市以及环渤海地区征集、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获奖项目可获得无息贷款支持。让创业者了解天津的创业氛围,吸引更多的青年在天津实现创业梦想。

11、深入开展创业就业大讲堂活动。重点在高校开展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抓住学生刚进校园和即将毕业两个重要时段,做好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导航。以“创业就业大讲堂”、“我的青春故事”——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为抓手,组织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校友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12、开展“创业对对碰”活动。在创业成功的企业中挑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与参加SYB、KAB等培训中的优秀学员结成对子,一对一的帮扶,企业可以为学员提供实习岗位,帮助学员熟悉公司业务流程,走向成功的自主创业之路。

四、进一步完善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机制,有序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各级团组织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不断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机制建设,理顺各种关系,抓好机制运行,不断提高机制的运转效率,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局部有新突破,整体上新台阶。

13、完善政策运行机制。及时与劳动、科委、农委等相关部门沟通,全面了解、掌握最新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创业、就业青年。同时努力协调、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扶持,重点抓好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实。建立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库,编辑文件汇编,发放到相关单位,强化政策实施机制,为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14、完善合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与劳动保障、发改委、经贸、教育、财政、税务、物价、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联结优势,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各级团组织要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为重点,依托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真正形成合力,实现全面推进。

15、完善实体运行机制。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实体组件要实现有稳定的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管理办法、有正规的服务途径,以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宗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履行相关程序,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办事,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自觉维护共青团的良好形象。正确处理好团组织与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实体的关系,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实体规范、高效运转。

16、完善载体运行机制。注重媒体手段的运用,特别是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青年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利用媒体传播思想可以扩大对青年的覆盖面、放大影响力。运用新载体如手机短信群发、手机报、专题网站、专属BBS、专题博客等结合传统载体如各级电视台、广播站、报刊杂志等开设青年创业就业专栏节目。注重文化传播的运用,通过创作青年创业歌曲、创业MV大赛、制作创业活动宣传画册、发布公益广告等形式,营造鼓励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17、完善信息运行机制。建立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平台,下设天津青年创业就业网、天津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台账系统、天津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库、天津青年创业就业论坛,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维护,数据更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对接、完成见习工作监督、见习人员维权、见习人员法律帮扶等活动,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推荐第9篇:就业创业

一、我市目前重点援助的就业困难人员都包括哪些? 答:根据安政【2008】51号文件,就业困难人员为:

1、城镇零就业家庭的成员;

2、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3、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

4、困难家庭中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5、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

6、失业的残疾人、城镇复员转业军人、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军烈属和需要抚养未成年人的单亲家庭成员。

二、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对象如何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答:符合条件人员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日-20日到街道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街道保障所于每季度第二个月的1日-10日携带有关手续到市劳动保障中心窗口办理;市保障中心于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日-20日输入社保局软件,合格人员从下个季度开始享受社保补贴。

所需手续:《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相关证件、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上季度工资证明、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养老需提交缴费单,医疗需提交存折复印件,失业需提交缴费单)、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等。

三、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对象有哪些?

答:按照城乡统筹就业一体化的要求,根据省、市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管理意见,《再就业优惠证》于2008年已停止发放。对城乡劳动者开展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具体如下:

1、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劳动者开办私营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应当自招用或现实就业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就业登记,初次登记的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登记就业信息。

2、失业登记。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且处于无业状态的以下人员,可到常住地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失业登记,初次登记的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登记失业信息。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①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后未就业的;②从各类用人单位就业转失业的;③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停止经营或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的;④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常住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失业的;⑤失地农民;⑥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⑦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四、失业人员如何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答:市区内失业人员申请办理失业登记,提交本人身份证件(必要时提交户籍证件),初次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需提交一寸照片4张、常住地证明以及个人相关失业证明资

料,如毕业生要提交毕业证、失地农民提交被征地证明、退伍军人提交复转退伍证明、企业失业人员提交解除合同证明等等。到社区申请办理失业登记,登记相关信息后,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办证,经核实符合要求的,办理失业登记;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将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情况提交区就业服务机构备案审批,由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统一打印证件、盖章签发。

推荐第10篇:大学生考研还是就业

大学生考研还是就业

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给还在考研和择业之间徘徊的同学)

文章来自网络,不过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

是考研还是就业

实际上很多同学都陷入了考研和就业抉择的怪圈,一部分同学天天在想:我是考研还是就业呀?结果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猛然回首,一切都随风而逝。

如果决定考研,那请问你自己:有独自享受寂寞的习惯吗?有坚持上自习的恒心吗?有对做学问锲而不舍的精神吗?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吗?有天天7点起床12点睡觉的保证吗?如果对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再加上感觉自己学习的悟性还不太差的话,请你放下就业的包袱,破釜沉舟,把考研进行到底。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当中的一种,请你在考研的问题上慎重:到教室上自习三分钟就想离开;社会活动太多并且经不起诱惑;有一个可爱的女(男)朋友并且天天要你陪她(他)逛街;酷爱打游戏和聊天;感觉自己很努力但学习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同学,我劝你们都要放弃考研的空中楼阁,好

好在就业方面盘点自己

就业模式与就业准备

很多同学以为只有考研要作准备,就业根本就是一种机遇,就是用人单位到了带上一本自荐书去面试就行了,就业都是水到渠成,都是一种缘分,听天由命好了,这是一种消极。

现在的就业模式变成了双向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在你选用人单位的时候更多的是用人单位在选你。那就应该认真想想在就业过程中到底该做什么?

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准备,现在很多单位已经越来越注意在面试前准备一次小型的笔试,笔试的目的不是要表现出同学在理论知识方面有多么深的造诣,而是考查一些比较具有时代特色的简单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主要是检验学生关心前沿技术和科技的程度,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关注,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是面试期的准备,面试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是否录取一个人的重要程序。面试期的工作尽量做到点面结合,这里所说的点是针对就业环节出现的小问题,如就业过程中的着装、言谈举止等问题,其次主要是针对一些用人单位的问题,如用人单位的职位设置、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实力等。这时就

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解——上网、到老乡处了解和咨询老师等都是不错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胸有成竹。

最后你要有签约的勇气,当用人单位把一份录取协议放在你面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给他一个答复时,实际上这个时候是考验你是否有充足的就业准备,是不是有签约的勇气。所以在应聘用人单位之前,你就应该有签约的心理准备,千万别把面试当成展示你才华的舞台,当过五关、斩六将,一份合同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却退缩了、犹豫了,这样的机会可能永远不会再来。

大企业、大城市与不发达、戈壁滩

就业中有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很多同学都有到大企业、大城市工作的愿望,这种想法当然无可厚非。的确,大企业、大城市环境较好,待遇也比较高,但当前越是大企业、大城市越是人才饱和,需求饱和,对高校毕业生的门槛也是越来越高,甚至有点吹毛求疵。

针对这种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避其锋芒,从另外一个角度想问题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去?一提到西部和不发达地区,许多同学就想起贫困山区,想起了戈壁滩、沙漠等荒凉景象。很多同学认为到西部去就要放弃其他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机会成本太

高;还有同学认为西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甚至认为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环境没有人才发展的空间,本科生到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去起不了什么作用。总之,他们认为,到西部意味着一种牺牲,没有足够的利益吸引。

但是很多问题都是相对的,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强调共同富裕,所以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一定会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位在甘肃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说:“我现在虽然一个月才1000多块钱,但是甘肃各方面的消费都比较便宜,生活过得还不错;另外有一套房子,户口也落实了,福利待遇也比较好。像我们这样的毕业生,要是在你们北京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另外,北京的竞争压力很大,有的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而我是我们单位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所以单位非常重视,对我各方面都比较关心。”

上面的话虽然比较实际,但确实说出了很多简单的道理,在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舞台上,你更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看看十年后的西部,想想十年后在西部工作的自己?

一、大二与大

三、大四

自身实力决定一切——就业准备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一个大学同学如果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那说什么就业准备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在当前应抓紧时间把国家规定的证书都拿到手,积极参加一些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多学一点知识就多学一点知识,这种知识最好包罗万象,理科的学学管理,文科的学学IT方面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的学学通信,工商管理的学学计算机,不管以后就业形势怎么变,但岗位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勇于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大家应该鼓励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数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不管结果如何,你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口才和思维方式也是在大

一、大二时锻炼的科目,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得到提高。总而言之,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机遇与挑战

大学四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马上我们大四学子就要

走向社会,接受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说上几句肺腑之言:

1.请记住不管你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永远有一天要接受就业天平的掂量,孰轻孰重,一称就知。

2.就业是自己的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你父母和学校的身上,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积极行动起来,走进大学就请为就业或考研作准备。

4.就业请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份成熟的思考和一双能听别人善意提醒的耳朵。

5.就业和考研不要齐头并进,永远要有重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6.自信是你就业成功的第一要素。

7.出击和等待、坚持和放弃,这些矛盾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并存。

8.找到一个好工作请不要沾沾自喜,谁能笑到最后,还很难说。

9.找不到工作请不要沮丧,人只有在最窘迫的时候,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10.就业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驿站,但永远不是终点。

第11篇:大学生毕业后创业还是就业的英语作文

大学生毕业后创业还是就业的英语作文范文

Should graduate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 or look for jobs? In my opinion,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orkforce is far le desirable than owning a busine.Undeniably, enterpreneurship involves risks and entails 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However, it generates greater satisfaction and a sense of acheivement.No glory without risk-taking is conceivable.Only when one is willing to take risks can one accomplish great things.Even if the busine does not work out at the end, one can learn a great leon from their mistakes.As such, the experience of setting up an enterprise is far superior to the secured but insipid life of a white collar employee.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 choose to start their own undertakings instead of finding a job after graduation.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this practice, and provides many preferential policies and facilitation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This phenomenon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However, why do so many college students take the way of starting their own undertakings? Firstly,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s.Many college graduates couldn’t find ideal jobs, which forces them to set up their own businees.Moreover, some ambitious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being employed by others.They want to develop and prove their talents by running their own businees.Besides, the government’s encouragement and the media’s reports on college students venture stars have stimulated more colleg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take this way.

As for me, it is a good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undertakings.However, it is a very difficult cause, which needs firm determination, clear mind, ability to endure hardship and a feasible project.Therefore, think it over and make full preparation before you decide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

第12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毕业季新考题:就业还是创业?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季永恒的主题就是如何能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

“我现在网上发简历有100多份,可是收到的面试通知却寥寥无几。如今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谈何容易?”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王君(化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5年大学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今年大学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

中研普华研究员鲁伶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因此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

“不过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此外,随着国家最近推出的国际经济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外语外贸类专业需求可能会有所增长。”鲁伶俐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典范企业在市场上收入平均增长23.4%,招聘规模达到38万人,平均每家招聘683位大学应届毕业生,比2013的606人增加了12.8%。但2015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可预计2015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因而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鲁伶俐向记者介绍,自2010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总体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

11、1.11和1.09,分别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0.0

1、0.04和0.01。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总体上是求大于供,2015年将延续这一趋势。

此外,博隆咨询分析师朱翔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下岗工人数会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淘汰落后产能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些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另外是农民工就业人数依然庞大,截止到2014年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预计2015年将继续有所增长。”朱翔进一步表示。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有媒体称,今年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出现下降,而创业意愿较高。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鲁伶俐认为,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并且很多人都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济原因也是目前一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每一个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的魅力可能是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也有调查者表示,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尤其是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

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特定的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朱翔则引用智联招聘调查的数据加以说明,自主创业27.4%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8%表示创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此外,19.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挣钱,自由也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

“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浓厚,政府对创业者的支持,包括开辟创业园、提供初创办公地点、提供类似天使投资的创业帮扶基金,都对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有更强的吸引力,让一些有想法、有激情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大潮中去。”朱翔进一步表示。

第13篇:大学毕业继续深造还是就业

尊敬的主席、评委,在座的同学们,大家好。

毕业生作为社会岗位的涌入者,对企业是新鲜血液,对社会是栋梁之才。时下继续深造,还是果断就业,摆在了毕业生的面前,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路之岔口,人生之转折。我方认为:大学毕业,应选择继续深造。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我方观点:

1、现实环境。当主流媒体“直击华尔街风暴”之时,我们早已感受到了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济萧条,此时,企业需要打赢这场战役,普通大众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一切,延伸到生活方方面面,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开始选择,甚至抉择。现实中,面对生活,大多毕业生会毅然决然选择就业。也就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怪现象:毕业生急于就业,“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以求职位。其实这是一种毕业生对自己定位不准所造成的,假如不自信,何不选择深造?现实就业竞争确实很大,不过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求职,是不可取的,此为“饮鸩止渴”。准备充分才是把握机会的条件,也是唯一性。急是一大忌,也只会增大求职碰壁的可能性,审时夺态定是智者。

2、急于就业不利于锻炼能力。有些毕业生急于迈向岗位,如是说减轻家庭负担,可在父母心里,安心学业才是切实的减轻家庭负担,只有做到安心,才会有一个良好吸取知识的过程,不虚,不燥。有人也许会说把大学当成避风港除了耗费金钱外没有别的意义,远不如到职场里去锻炼。这种说法有些许道理,可目前的毕业生准备好到金融危机下的职场打拼了吗?我们表示怀疑。这与和平年代的人在仓促中上战场有何区别呢?会有一部分人活下来,可死的会更多。更何况金融危机之下的职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吗?打个比方,金融危机之下的企业只需要几个仓库管理员,你侥幸去做了,当危机之后你还是个管理员而已,想要做到经理的位子还得努力,要知道,正常的经济秩序之下的锻炼机会要远远多于危机之下的锻炼机会。可怕的是危机之下有时连仓库管理员的位置都不会太多。

3、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名利机遇是永远眷顾“人才”的。社会活动需要能力即岗位需要“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能力。能力之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具备的,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毕业生选择深造期间,可以很好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于后期就业的满意度会更高,会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说,在经济危机时期岗位近乎零空缺的时候,选择深造更优于选择就业,日后人生会更容易成功。有感于如邓亚萍等体育明星的继续深造。对于他们而言,可谓已经成功,可在事业生涯中,毅然会选择深造,实应称道,向之学习。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在金融危机非正常的经济秩序下,仓促就业绝非上策,继续深造才能提升自身能力更有利于日后择业。

所以,大学毕业,应选择继续深造。

第14篇:创业,是起还是落

学习“中国创业学”的体会

本学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互联网营销与管理专业开了一门课程,中国创业学,主讲人是赵延忱老师,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创业师、创业导师资质认证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创业智库理事长、中国创业学奠基人,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富论》作者,填补国民创业投资思想的世界空白。课程中印象最深的观点是:创业,是有规律的。

1、创业基本问题是“魂”与“根”“魂”是从创业的主体揭示创业的本质,“根”是从主体的对象揭示创业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创业基本问题。

2、创业基本过程:项目—模拟—运转

3、创业基本矛盾:能力与实践

我们创业不能盲目,并不是几个人,不管阿猫阿狗的找几个人,商量一下,干点事情,就是创业

第一、创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能持续发展下去的项目,项目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先决因素。创业,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创造一个企业,创造企业是以项目选择为起点,以企业诞生即运转实现为终点的过程。

创业不是一个用计划书融资的过程,而是创业者浴火重生的自我再造的过程,资金需要项目的条件是有前期投入,在运作过程并显示出特殊优势的企业,而不是一纸计划书。赵老师在课程中这样讲道:“在资金问题上的任何实践,最终一定会证明这样两句话:一是“找

钱要比赚钱困难得多!”。如果你用找钱的时间和费用去创造、寻找,测试、培养和确证这个项目优势,比你在引资路上奔走时间更短,花费更少。二是“等有了钱再创业,那就一辈子也不要创业”。

第二、不要还没干什么,还没启动项目,就去慌慌张张的办理一个营业执照,创业之始乃至相当一个时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打造项目优势。这是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不做好这件事,做什么都没用。

下面引用赵老师文章中的几段话

要不要办执照?基本问题中的“根”是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创业之始要把精力的分分秒秒,资金的分分角角,用到事关项目存亡的最关键的地方。而 “洋二B”告诉创业者首先要建立所谓“合法组织”即注册办照。是有“业”可“营”才需要执照,有产品销售的时候才需要发票,进而税务登记进而工商注册。而在创业开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是无业可营的,不需要也不必要办执照。即便是办,也无须谁来教导。

还有若干个“要不要”。总而言之,创业之始乃至相当一个时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打造项目优势。这是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不做好这件事,做什么都没用。

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征程的时刻,面对的是充满诱惑又颇具风险的旅程,是一片陌生而神奇的领域。规律的作用是标出这片天地的脉络,听到理性的声音,这声音好比是探险者的指南针,旅行者的路线

图,三峡的航标灯。规律存在于创业的全过程,它解决着“从模拟到运转”中的问题,决定着创业销售的“点规模渗透”方法,它产生出必定成功的“三种典型模式”。

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对于中国的创业教育问题,我们不得不感叹,讲理论讲学术的老师也好,教授也好,也许并没有真的是一个创业者,而是理论的传授者,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鼓励学生们应用的实践中去,实践中才能学到和体会到创业学的真谛

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少都会有一些断章取义的嫌疑,为了更好的体会创业学的真谛,极力推荐《民富论》。

第15篇: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我方观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何谓在校大学生?根据国际惯例,就是在大学上课继续学业的学生,否则一个离开学校十几年而保留学籍的人是否仍是在校大学生呢?什么是创业?创业具有怎样的特性呢?创业,创办事业,既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他的特性包括:1创新性 2目的性 3系统性 4风险性 5延续性、经常性——需要较长时间和经常活动 6规模性——包括事业规模和投入的时间精力的规模。由此可见,创业必须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大,绝非对方辩友所说的一小部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同时对创业者的性格、人格、心智、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又具有怎样特性呢?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促进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包括人格的完善、心智的成熟以及人文素养的积累,而不仅是为了毕业后有出路; 其次,大学为实现这种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大学生有必要在这最合适的时间,做与之相适应的事,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了; 再次,多数大学生的性格、心智、人文素养、创业的知识和能力都没有达到创业相应的标准; 第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对于正在为自身素质提高而努力的大学生而言,学习本身就需要极大时间和精力,如果再加上创业,那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综合在校大学生和创业这两者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弊皆有,但是弊大于利。 诚然,创业机遇难得,合适的机会降临时确实不该放弃;创业活动可以提高创业能力;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创新力,是为利。 但是这些利都是创业之利,如果放在大学阶段可就不同了。 其一,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个人的成长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学习和创业都要倾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很难做到兼顾。 其二,大学生在没有全面成长,心智、品格不成熟,人文素养不深厚,只是不完备,能力有欠缺的情况下贸然创业,那不仅注定了失败,还会给未来人生带来阴影。 其三,这样一批素质不高的创业者会导致创业的低水准,影响未来商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所以我方认为评判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弊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否有利于创业成功,是否有利于未来商业的高水平发展。 创业本身没有错,一个在校大学生如果同时具备了知识、经验、心态、创新这四个条件,在遇上一个合适的机会,那么他当然也应该去创业。但是,对于广大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在校大学生还属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承担创业的各种压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校大学生还是把书读好要紧。创业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不应该提倡。

在校大学生还生长在家庭的摇篮中,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还未具备创业的心理条件;学生所学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社会关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很多大学生看到的都是著名人物的成功例子,自然把创业理想化;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年轻的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缺乏理智,还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在较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实践几年,积累下第一桶金,同时学习一些大公司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样创业成功的几率才高。

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学生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如果大学生投资创业失败,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

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难题。主观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瞬间即变的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经营理念很大程度上还是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客观上,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气氛还欠火候,一些客户对大学生老板抱怀疑态度,大学生的经营能力还得不到社会认可。

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很难一下子胜任投资者的角色。

在校大学生创业还有关于心态、技术、资金等难题。在校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是因为很多大学生创业没有具备“风险意识”,没有责任感,没有想到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同时忽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没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资金有限,唯有利用专利、专业技术或者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多数创业者都是由技术人员向管理和经营人员转化的。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把重点放在专业上,才能在以后创业拥有专业技术的优势。对于尚处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要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引入一些真正有实力、能提供增值服务、与创业者理念统一的投资者,而这些要求都不是在校大学生力所能及的。

反方攻辩小结: 大家好!我方观点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蔽大于利!刚刚我方和对方经过了激烈攻辩!非常精彩!!现在由我为我方做个小结: 1.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我们在坐的各位有些是属于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还告诉我们创业对个人的要求很严格,需要多方的条件.然后又说提倡我们这一群体去创业.2.但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最成功的行业也很低!!而他们却没有一个去创业,却要我们冒险去创业,这是什么道理? 3.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而对方辩友也告诉我们创业也是需花费极大的精力,这不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呀!而大学时期是一去不复返的学习黄金阶段呀,怎么可以丢了西瓜捡芝麻呢?而对方辩友凭什么提倡我们去创业呢?又凭什么说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蔽呢? 4.在校大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完成个人的成长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这一任务和目的,就得在其位思其职,就得学习呀!!而社会培养大学生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是企业家啊!!那对方辩友凭什么鼓动我们去创业呢?? 5.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个人长远的发展!!但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那么低,能上规模的更少的可怜!这又怎么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呢?这不是在严重的浪费社会资源吗?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好高务远,眼高手低,看不起蝇头小利,只看到第一桶金,心理素质不高,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创业的失败很可能会打击大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个人的长远发展啊!! 因此我们很有理由相信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什么是创业?它不是打辩论或是兼职打工这样简单,而是创立事业的过程。 1 我们谈的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利弊问题而不是成功与否问题。 即使创业没成功他所带来的其他利益还是很大的。即使创业失败了,丧失了金钱,花费了精力,受到了创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从创业过程,创业失败中所学的,将是他们受用终生啊! 2 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 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 3 创业基金 4你认为学校国家会会让你处于 弊大于利的境遇中吗?

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存有学籍的学生.创业,即创立 事业.和其他活动一样,创业始终是部分人的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的发长道路. 因此,我方认为此辩题应以正在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证明其创业活动利大

于弊,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但要注意的是利大于弊.并不代表着利益

最大化.例如苹果好吃,但并不说明苹果一定是最好吃的水果. 其次,我们来看看在校大学生的特性.一,在校大学生已经接受过12年的基础教育,有相对完善

的基础知识和人格.二,他们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三,,大学校园内资源整合的优势是

完全走入社会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由此特性,我将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来论证我方观点.第一, 从个人角度.首先:专业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充实自我的

必由之路.将所有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意识不到不足之后的有的放矢的学习.二者结合起来恰

是练就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修行!其次,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整合的优势.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将学习各门专业的人有机地聚在一起就是一组 黄金搭档 ,更何况知识

渊博的教授近在眼前,对于他们的创业我们翘首以待! 即使创业失败了,丧失了金钱,花费了精力,受到了创伤!正所谓吃一x,长一智,他们从创业过

程,创业失败中所学的,将是他们受用终生啊! 第二,从国家层面上说,创业成功当然好,促进经济发展.即使失败了,也能给其它企业提供经 验 教训,不致重蹈覆辙,提高创业质量,这对国家经济不也是一种促进吗?

第三,最有竞争力的民族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不应在别人的民族大力创新进取的时

候,悠然地坐在红木椅上闻着茶香.中华民族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努力,将推动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发扬! 首先,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实现。一方面,大学生个人特殊阶段的任务要求与创业本身是矛盾的。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备,社会化进程不充分,社会实践的时间精力等无形资本匮乏,而这些缺憾正是大学阶段所要提升与完善的,又是与创业所需难以匹配的。诚然,大学生需要人生历练,需要社会会经验。我们主张通过拓宽当前的教育手段,增加在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和兼职打工来有益地补充。但这与盲目鼓励创业并不等同。创业与在校的必然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巨大。人生的每个选择都意味着得失,但今天的大学生应该理性的权衡。大学生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是学习能力最强,可塑性最佳的时期。而大学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完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提升人格品质。指望创业来获得社会经验,并非大过,却不明智。以功利思想荒废学业,以浮躁氛围浸染学术,将物质的追求置于品格培养之上——从根本上讲,这与大学的超功利性取向是相背离的。打着“磨砺人生”的旗号鼓吹创业,以放弃学业为代价也只能换来失败,积累经验的初衷也只能导致抱憾终生。

其次,从社会良性发展的需求和现实来看。一方面,人才培育模式本身就考虑了人的发展阶段性特点,才组织对这一年龄段的人进行高等教育。个别令人尊重的成功案例不能掩盖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低成功率预期。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信用体系亟待完善,这些都加大了大学生有形无形资本的无效投入。这在客观上闲置了教育资源的同时,又浪费了社会资本,可谓双失的下策。另一方面,在校创业这种单一的甚至是偏激的人才锻炼模式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匮乏,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元的知识结构体系,使社会进步失去持续的智力支持。

利弊比较,是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进行衡量,在校大学生创业必然对个人、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然是弊大于利的。

二、大学生创业的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大学生创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经受了种种挫折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学生普遍有如下优点:(1)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2)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3)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4)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5)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6)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7)年纪轻,精力旺盛,故有“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之说;(8)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大学生还可能存在一些缺点:(1)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2)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3)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4)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5)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6)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甚至毕业后有继续依赖父母过日子的想法;(7)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8)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1.“人人都做经济人”,这是美国人的理念,也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应该成为时代经济的弄潮儿。虽然大学生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但是从事一点创业活动,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大有好处。是利大于弊的举措。 2.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范例当属比尔·盖茨和艾仑。他们当年看准了商机,不惜辍学创业。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创业,哪有今日的微软江山?除了盖茨以外,还有迈克·戴尔,他大一(19岁)的时候创办戴尔公司,33岁的时候就成为拥有200亿美金的大富豪,名列全球富人榜第十。被称为“一辆飞奔的金钱列车”。 3.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与其等待别人安排就业,不如自己动手创业。即使十个人有一个成功,也会带来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4.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重庆三中的一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后,自己发明了一个永不滴漏的水龙头,以技术参股投入生产,利润丰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比躬行。”这句话对文学而言是这样,对经济活动、商业活动、技术活动而言更是这样。当年盖茨要同他的一个同学开发财务软件时,他的同学说,等我将大学课程全部学完,我才有能力开发你所说的财务软件。几年时间过去了,当那位同学学明白的时候,盖茨已经绕过了原来的程序,开发出比那个软件快捷1000倍的新的财务软件。 5.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当年戴尔的同学大学毕业到处找工作时,戴尔已经是到处招募人才的大老板了。 6.一个人能否成功,创业意识至关重要。天桥把势,光说不练,到头来将一事无成。青年人是最少保守思想的,在大学就尝试创业,显然对今后的成功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中国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差,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之间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反差:在班上,中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是毕业后甚至没毕业,美国的学生就自己看准了方向,创办了公司,准备开发产品。然后请几个高人制定一个开发方案。然后请中国学生做开发人员。最后争大钱的是美国学生,而出大力的是中国学生。 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大学生创业可以让他们经历风雨。现在是网络时代,一切步伐都在加快。在美国硅谷里流行着这样一句格言:一个人30岁不成功这辈子就很难成功了。IT是年轻人的事业,过了这个年龄头脑就会变得迟钝,思想就会变得保守。 8.国家之所以建立创业基金,目的就是鼓励能创业的人都去创业。大学生更应该走在前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也是一种创新。 创业的利: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成功后还可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给他人带来就业机会,是一种群众利益。即使失败了你也已经获得了一次能力的锻炼,或得了一次洗礼。 创业的弊:耽误学习的时间,(在如今的大学讲究的是自主学习,身为一个大学生合理安排你的学习时间,至于学什么,也要有轻有重合理安排) 成功率低,消耗过多的精力,那我们学校为什么还要搞如此之多的活动,他们也耽误我们的时间啊,辩论赛也是啊,难道就因为辩论赛耗我们的精力而参加,那您为什么又参加了呢。创业可能会失败就不去,辩论赛也好,什么都好,都有可能失败,难道我们就不去做吗? 对方辩友说时间是有限的,可谁不是这样呢,谁在解释自己的身份不是有2个以上的身份呢,我们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别人的老师。我们可以是儿女,也可以是自己儿女的父母,我们哪一个人不具备多重的身份呢?哪一个不具备多重的要求呢?难道就没有人能把他们都做好吗?我做了个好学生,就不能做别人的良师吗?今天我们的辩论赛不也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吗?成功与失败都是次要的啊~ 如果一位同学学习的成绩不好,我们能说他求学的过程就是弊大于利的吗?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收获! 创业过程中的确会遇到困难,但正是创业会让他去解决问题,面对问题。 我们参加的四系联谊只有一个冠军是成功的难道我们就认为辩论赛是弊大于利的吗? (概率上)考研的成功率只有90%,人一生恋爱成功也只能成功结婚一次,难道我们就认为弊大于利吗?

“不可兼得”和“难以兼得”搞混了 事实上,大造出这些产业的人,也往往不是在大学阶段大造出来的。微软称霸一方时,盖茨同志都已经年纪不小了;新东方声名显赫时,俞敏洪老兄也已经工作多年了。所以说,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能开始做点儿小本经营,每月能赚个两三百(如今或许是三五百了)的吃饭钱,应该就算是成功的了。如此说来,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就不那么难,而且计划与现实的差距也就不那么大了。

首先,创业有助于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认识。我们要把白纸上的黑字变成自己的,不只要读读背背,还要把读过的背过的放到社会中去实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他们,而我们具体的实践也将成为理论知识新鲜血液的来源。江主席的四个统一中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创业将赋予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新闻了。古时学而优则仕,今日是学而优则食,为了吃饭,我们必须尽早考虑就业的问题。作为人才,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极佳的知识构成固然重要,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可少的,而且我们对工作经验的培养只可提前不可滞后。因为我想人才市场的用人单位会很好地以行动来诠释“择优录用”这四个字的。

再有,创业会让大学生早日认识社会。我们一直读书而不是读社会,且不论中小学校园的封闭性,就算如今开放的大学也只是半个社会而已。校园里人际关系的简单和书卷香的浪漫文饰了现实的残酷,以致天之骄子们一走出校园就被社会的复杂和现实吓一大跳而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反差,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社会,慢慢学会承受,不是一个很好的缓冲么?

最后,创业是减轻家庭负担的好途径。我们手心朝上,父母整日奔波。我们要减轻他们的负担,就从现在开始,赚一份自己的薪水,也许并不多,但对于父母和我们自己来说却会是一笔大的财富。在座的各位,你们认为呢?

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是一条自我完善之路。学习与工作并进,也许会很忙碌。但四年后我们一定会是这样一个人:他知识过硬而富于变通,他理想远大而敢于直面人生,他稳重成熟而不失青春活力,那是何等的令人向往呢?

也许会有人说,工作会耽误学习,可是,一个不能学会权衡而找到二者完美结合点的人,又怎能处理现代社会各种复杂关系呢?对于聪明而勤奋的你摸索出一条促进学习的创业之路,应该不是难事吧?

基于以上种种,我方有理由再次大声说:大学生创于利大于弊。

第16篇:就业创业政策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6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有哪些政策措施?

62.到中小企业就业可否在当地落户?

63.到中小企业就业档案如何管理?

64.什么是人事代理?

65.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人事代理?

66.什么是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67.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社会保险?

68.什么是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企业?

69.目前服务外包产业主要涉及哪些领域及地区?

70.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有哪些财政支持?

71.高校毕业生怎样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

72.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73.什么是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用途是什么?

74.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是多少?贷款期限有多长?

75.怎样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在哪些银行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76.哪些项目属于微利项目?

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6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有哪些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户籍与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62.到中小企业就业可否在当地落户?

对各类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各自有关规定执行)。

63.到中小企业就业档案如何管理?

目前我国对档案的管理主要有单位管理和社会管理两类:有档案管理权限的企事业单位可直接接收、管理档案;无档案管理权限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个体、私营、外资)在内的中小企业,可以由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政府批准的人才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档案不允许个人保存。

64.什么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批准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劳动等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

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办理:①人事档案管理;②因私出国政审;③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④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⑤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⑥其他需经授权的人事代理事项。

65.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方式可由单位集体委托代理,也可由个人委托代理;可多项委托代理,也可单项委托代理;可单位全员委托代理,也可部分人员委托代理。

对于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人事代理由毕业生的接收单位统一负责委托管理;对于离校时未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个人委托政府批准的人事代理机构办理委托管理。

66.什么是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本人或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67.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社会保险?

高校毕业生一定要关心自己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转移和接续。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有用人单位的,其所在用人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灵活就业的,本人应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用人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要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中断或转出等事宜。毕业生在与新单位重新确立劳动合同关系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手续。

68.什么是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企业?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企业是指其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中长期服务合同,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

69.目前服务外包产业主要涉及哪些领域及地区?

服务外包产业主要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

我国目前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

70.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有哪些财政支持?

为了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毕业生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企业每人4500元的经费支持。

71.高校毕业生怎样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

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践,接受普遍的创业教育,以系统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完善创业计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风险、促进创业成功。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创业培训方面的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另外,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开办了创业培训班,离校未就

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参加有补贴的培训。如“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

72.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⑴ 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① 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向当地指定银行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还可获得贴息支持。 ② 自愿到西部地区及县以下的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时,也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可获得50%的贴息支持。 ⑵ 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2年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⑶ 享受培训补贴

离校后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⑷ 免费创业服务

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内容。

73.什么是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用途是什么?

小额担保贷款是指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委托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由经办商业银行发放,以解决符合一定条件的待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一项贷款业务。

小额担保贷款主要用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开办经费和流动资金。

74.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是多少?贷款期限有多长?

国家规定个人申请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各地区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有不同规定,许多地区额度还高于5万元。合伙经营贷款额度更大。

小额担保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可展期一年。

75.怎样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在哪些银行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小额担保贷款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商业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

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都可以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经办银行。在指定的具体经办银行可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

76.哪些项目属于微利项目?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6]5号),明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微利项目的范围。主要包括: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旅店服务、餐饮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理发、小饭桌、小卖部、搬家、钟点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等。

对于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

25%,展期不贴息)。

就业新政1月1日起实施 高校毕业生可享税收优惠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30日从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为进一步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调整完善了支持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新政策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为鼓励创业,政策规定: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按规定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均可享受税收优惠。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政策同时规定,对商贸企业、相关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新的一年将着力做好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全面推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形成动态长效帮扶机制,增强就业稳定性。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突出作用,就业目标全面完成,就业局势保持稳定。预计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以上,年均达到1140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930万人增加2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500万人。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1.什么是基层就

业?..................

2.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包括哪些?...........

3.什么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

位?...............4.什么是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5.什么是公益性岗

位?...............

6.什么是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

贴?...............

7.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

贴?...............

8.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政策内容主要是什么?...........

9.国家实施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的就业地域范围包括哪些?........

10.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标准和年限是多少?.............

11.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12.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如何获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13.到基层就业如何办理户口、档案、党团关系等手续?.............

14.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15.什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16.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地区范围包括哪些?..........

17.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18.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招聘程序有哪些?.............

19.什么是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

职?.............

20.选聘到村任职的对象是什么?要满足哪些条件?.............

21.选聘到村任职的程序是什

么?....................

22.什么是“三支一扶”计

划?.................

23.什么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

划?.............24.参加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后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1.什么是基层就业?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2.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包括哪些?

⑴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⑵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⑶ 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⑷ 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3.什么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所谓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

4.什么是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在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开发或设立的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部分由政府出资,或由相关组织和单位出资。所安排使用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

5.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并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6.什么是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

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政府从当地财政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用人单位的资金补助。

7.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贴?

街道(社区)或其它经批准的劳务派遣组织安排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对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缴纳社会保险费、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由当地财政对用人单位给予补贴。

第17篇:妇女创业就业

优环境 强服务

全面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十一五规划”,把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劳动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使妇女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妇女创业就业现状

我区总人口25万,其中女性社会就业人员4.8万,女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00人,女性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50元,女性个体工商户经营者1.1万人。比例偏低,就业面窄。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许多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订单数量下滑,导致企业产值下降,生产形势严峻,影响部分职工就业;二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每年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返回家乡寻找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制约着就业形势的好转。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决策部署的实施,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大潮,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提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 1

优势。

1、妇女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区妇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和指导服务,为广大妇女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与此同时,妇女纷纷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投身创业大潮,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并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经济收入。社会环境优化、政策宽松、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女性创业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2、妇女创业的领域更为广泛。长期以来,女性创业大都集中在三产服务业中的商贸、餐饮、服务业等。如今,她们的创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涉足到装饰装潢、养殖业、种植业、医药卫生、教育等行业,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一批女企业家、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活跃在民营经济领域。

3、创业带就业的效应更加彰显。一是妇女积极转变创业就业观念,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安置向求职应聘、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并存转变,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二是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SYB、创业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创业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女性创业就业的新途径。同时,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与本地企业联系、外界联姻,转移劳动力,推荐安排下岗妇女6000余人,举办各

类培训19期,培训妇女1.2万人次。

二、“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区的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是创新功能的全面深化期、产业结构的转型突破期、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期、城市形态的明显提升期和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期。民生持续改善,为妇女提供了更宽松的生活生存环境,妇女合法权益和多样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维护和满足。

2、挑战: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严重。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结构性下岗问题越加突出; 三是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 四是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兴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我国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

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三、“十二五”期间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围绕我市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做好下岗失业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建立完善妇女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政策帮扶。要给予女性创业及女性非公有经济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为女性创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补贴、工商税务减免、为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从根本上关心、支持她们创业和发展;二是技术帮扶。在妇女就业过程中要发挥优势,在用人单位之间构筑信息沟通桥梁,按照企业的需求对妇女进行职前技能培训,开展了家政服务、保健按摩、美容美发、面点、烹饪等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企业需要,提高广大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能力,帮助大批妇女实现再就业。三是信息帮扶。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创业招聘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以及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发放各类政策宣传、招聘信息等资料为求职人员与企业搭建起对接交流平台,集中开展就业服务,把女农民工、女大学生、城镇下岗失业妇女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收集、发布适

合妇女的就业岗位信息,争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相关就业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妇女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四是社区帮扶。把社区家政服务作为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的主渠道,大力发展“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和服务网络,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兴办巾帼社区服务实体,开发了小饭桌、净菜社、餐饮部、托老所、幼儿园、美发店、鲜花亭、打字社、维修站等一大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组建了报嫂、月嫂、护嫂、保洁嫂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队伍。五是搭建就业供需平台。通过各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送岗位下乡、送岗进社区等形式,为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城市新增女劳动力、下岗失业妇女、“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妇女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服务,帮助妇女创业就业。

第18篇:创业就业春联

创业就业春联集锦

1、策马行空与时俱进

还羊务实举国小康

2、文明经商,门庭若市春满店

礼貌待客,宾至如家暖人心

3、著手成春,凭三代丰功,万象更新翻新页

与时俱进,载九州生气,五羊开泰起壮图

4、多钻研多学习争当企业主人

勤内务勤参与共创美好家园

5、继往开来开创新局面

与时俱进俱兴大发展 横批:前无止境

6、辞旧迎新心花怒放

知难而进金石为开 横批:锦绣前程

7、海纳百川 蓄势寻机谋大业

峰吸千壑 盘龙踞虎峙群山

8、盛世辉煌抒壮志

春光璀璨绘蓝图

9、拼搏岁月描锦绣

进取人生奏华章

10、学以致用欣就业

洒脱情怀创辉煌

11、就业抢手学益助

拼搏闲暇奋争先

12、宏伟大业平地起

无限商机乘风来

13、展鸿图得心应手

创大业马到成功

14、展鸿图方方顺利

创大业事事成功

15、一帆风顺创大业

万事如意展鸿图

16、勤劳创业财源旺

和睦家庭福寿多

17、励志照亮人生

创业改变命运

18、卓绝奋斗,小康路路路通畅

自主创新,大学生生生不息

19、创贯东西奔万马

业闻南北竞千帆 20、乘风破浪创伟业

戴月披星展宏图

第19篇:就业与创业

自我认知测试结果岗位适应性分析

我的气质测评结果为:多血质

根据测试结果,适宜我的工作岗位为:适合做社交性、文艺性、多样化、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如外交人员、管理人员、驾驶员、医生、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冒险家、服务员、侦察员、警察、演员等

我的MBTI职业性格测评结果为:有爱心、有责任心、合作 热情

根据测试结果,适宜我的工作岗位为:· 零售经理商场销售人员

· 娱乐、餐饮业客户经理· 房地产销售人员· 汽车销售人员· 市场营销人员

我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为:SRC

根据测试结果,适宜我的工作岗位为:SRC行政管理人员SCR理论家SCR营业员RCS工程技术制图人员CRS汽车机械师

我的职业能力测评结果为:察觉细节能力、动手能力、数理能力

根据测试结果,适宜我的工作岗位为:行政秘书或经理助理股票和经商

我的职业价格观测评结果为: 最高:经济报酬成就感人际关系最低:变异性美感管理

根据测试结果,适宜我的工作岗位为:证卷生意人

第20篇:就业创业总结

文史学院2010—2013年关于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文史学院一直以来以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为目标来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下为我院相关工作的总结:

一、我院2011—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情况。

1、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依然较大的情况下,我院积极开展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积极配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的目标。

2、2011年我院毕业生共200名增长至今年449名毕业生,至今年七月份就业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就业率可达到99.48%。考上研究生的人数由2011年的14人增长至今年的26人。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数不断的增长。

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1、一直以来我院在每学期都会制定合理的年度就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内部有明确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量化考核办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层层落实,及时通报就业进展情况,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方面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2、我院队伍结构合理,设施配备齐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常用办公设备齐全。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有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3人,配备了2台专用电脑供学生查询就业信息。

三、就业指导形式多样,毕业生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重点是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自主创业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组织毕业生按时参加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2、结合专业特色,经常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就业指导。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结合我院自身特色,开展一系列就业讲座:如自荐材料编写、面试技巧、创业教育、就业安全、就业协议签订及就业诚信教育;为使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积极做好毕业生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学院就业指导专职老师还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就业指导。如:一二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专题讲座;三年级着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四年级着重考研辅导、公务员考试指导、就业能力的培养等。

3、多方搜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院领导及就业指导专职老师定期到我院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各地人才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活动,及时准确掌握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通过院“毕业生就业信息通告栏”、QQ群、固定电子邮箱、飞信等形式公布最新招聘信息。

4、鼓励学生参加考研、公务员招考、特岗教师招考。

5、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聘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邀请我系优秀毕业生为学弟学妹介绍创业经验。

四、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2、是遵循“请进来,带出去”的思想。我院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积极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就业信息。

五、毕业生工作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今年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成功的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

院领导对毕业生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早准备、早计划、早实施

我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动员等工作在第五学期期中就已全面展开。

(三)毕业生各项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和要求

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毕业生满意”。通过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仍然需要加强对毕业生择业心态的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就业工作中,许多毕业生手里掌握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单位迟迟不签,抱着“猴子掰包谷”的侥幸心理,总想等到最后一刻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再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另外,现在毕业生频繁的跳槽行为增加了我们就业跟踪工作的难度。因此,在今后的毕业教育中,还要更加重视对毕业生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另外,从今年的毕业生流向来看,仍有部分毕业生贪恋大城市、大企业,不愿到基层就业,更不愿选择其他边远地区就业,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这也是今后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重点。

六、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想

2013届毕业生工作已经结束了,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开展2014届毕业生工作时将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水平、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工作重点,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为工作动力,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水平、规范就业管理制度为工作保障,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努力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就业工作品牌。计划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邀请企业人士(人力资源负责人、老总、人事部门)、来校招聘的企业人士、已就业学生、正在创业或创业有成的学生、本行业专家等来校做就业创业报告、开设就业指导专栏。

(二)开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努力抓好有形市场建设工作,大力开发市场,逐步渗透北方地区市场、积极推荐毕业生。力争初次就业率达到更高水平。

(三)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将2014届毕业生资源信息及个人电子简历在我院“就业信息网”上发布。通过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以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我院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四)建立毕业生个人跟踪档案

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回访用人单位及已就业学生,开展多形式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为已就业学生提供后续服务,将就业跟踪作出实效、作出品牌。

文史学院

就业还是创业范文
《就业还是创业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