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9 09:02: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篇2: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 “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篇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张丹丹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孩子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孩子面前,我们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向孩子学习”,真诚地尊重孩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 强调了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孩子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促进孩子进步还是抑制孩子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但是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责任。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喜爱的老师,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篇4: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

(一)

在园长的推荐下,我用心的读完了这本书,本书作者李跃儿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跳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么究竟怎样才不拿走孩子的幸福。其实老师或家长都不是有意去孩子的,只能说我们还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李跃儿的书里处处写着真实的例子,幼儿被成人教育不当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孩子本来像花朵一样的美好,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孩子们承受心灵扭曲的各种苦恼。

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和感触就如书中写到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活在敌意中,就学会竞争,花在恐惧中,就学会忧虑;活在怜悯中,就学会自责,活在讽刺中,就学会害羞;活在嫉妒中,就学会嫉妒,活在耻辱中就学会负罪感,那么活在鼓励中,就学会自信,活在表扬中,就学会感激,活在接受,就学会了爱,活在认可中,就学会自爱;活在承认中,就学会了有目标,活在分享中,就学会感慨,活在诚实中和正直中就学会真理和公正等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说你受到的教育不同会影响你一生。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二十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少了爱何谈教育,智慧的爱能使孩子富于理智,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昧之爱。我们对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属于他们的空间内自由遨游,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

作为老师应该更多读有关于“教育幼儿的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读书笔记

(二)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点环节、喝水环节、如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集体教育活动环节。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集体教育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生活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基础性、独特性、真实性及多发性)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幼教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论、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八个生活环节的组织、实施和教育关注却普遍存在“关注少、包办多、高控制”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及教育。”他主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书中纵观幼儿园的八个生

活环节在组织、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各生活环节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不同程度的流逝了;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在长期的闲置;推动幼儿生命成长的最基础、最强大的动力在减弱甚至搁浅。因此,这本书将每个生活环节中潜在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开发、提炼出来,形成一套系统的生活环节课程,为我们刚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行动依据和篮本,从而有效的改善多年来幼儿园忽视生活环节教育的现状,避免今后的教育缺失,真正使生活环节成为全面增强幼儿生活能力、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环节。

本书共分八章,入园、盥洗、进餐、如厕、喝水、户外自由活动、午睡及离园等每个生活环节各为独立的一章。每章又分为两节,第一节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兼顾当前的教育现状及幼儿未来的发展远景,将幼儿在每个环节中的理想活动状态进行全面详实的定位,对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指导要点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使教师能够在全面把握每个环节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

第二节则针对当前幼儿园在生活环节组织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解读,提出了系统、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具体包括: 1、观察现场,诊断问题。 2、凝练核心,预设目标体系。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书中对每个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用八个关键词把八个生活环节的核心价值进行了高度凝练,集中体现了本书对生活环节教育价值的追求和定位。这八个关键词分别是:“入园好时光”中的“好”;“趣味来盥洗”中的“趣味”;“温馨进餐点”中的“温馨”;“轻松如厕去”中的“轻松”;“科学来喝水”中的“科学”;“活动懂自护”中的“懂”;“甜蜜午睡时”中的“甜蜜”;“幸福离园曲”中的“幸福”。根据这八个关键词定位,我们进一步预设了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目标体系,突出了“点目标、操作性、层次性、准确性”四个预设要点,保证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教育活动以“短、小”见长,学习与活动同步进行。陶行知指出:“教学不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根据目标体系中大量设置的“点目标”,书中在每个环节中设计了时间短、易操作、数量众多的“小活动”,这些“小活动”伴随着幼儿的实际活动进行。活动开始,学习也随之开始;活动结束,学习也随之结束。幼儿在这种亲力亲为、点点积累中不断收获真实的成长经验,真正实现了在活动过程中收获体验的目的。由于这些小活动数量较多,目标指向有所差异,书中就把有共同目标指向的几个或多个“小活动”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活动群”,用“活动群”共同完成每个环节的教育目标。比如:在中班入园环节,书中设计了“甜蜜的问候”、“快乐小值日”、“情绪大转盘”三个“活动群”,每个活动群下都设计了数量不等的小活动,然后用三个“活动群”的目标共同完成入园环节的总目标。对于难度较大,用时较长的目标,书中还采用了集体教学、音乐剧、童话剧等多种方式加以完成。 4、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有效对应。陶行知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对应学习中,书中始终突出了幼儿“做”的主体地位。

第一,说做一体学技能。书中提到研究发现:幼儿生活能力的低下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生活技能的欠缺,二是动作的不精确。因此,书中就把多项生活技能性动作进行了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加以形象地描述,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编成简洁有趣的儿歌,引导幼儿边说边做,让他们在语言与动作的对应学习中,熟练并精确掌握多项生活技能。此外,书中还把创编的儿歌配上幼儿实际活动的照片,制作成“生活小书”,把它们投放在小书橱、活动区、寝室等区域供幼儿自由阅读,随时给予幼儿直观的提示。这样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同

步发展。 第二,“暗示——引导”养规则。我们知道,学习和遵守集体规则、社会规则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进程。书中利用标记、符号,巧妙地将抽象的规则直观化、操作化,恰当地呈现在孩子最需要的场所,提供一种行为的暗示和引导,不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生和养成。比如:在水龙头上设置一条彩线、在地板上画上圆圈,在配餐桌上放置不同颜色的小盆,在书架和书的封面上贴上相同的标记。此外,幼儿还自己商讨制定了身体信号灯、最佳喝水时机、文明进餐公约及户外活动的规则。通过这种对应学习,每个幼儿至少获得三方面的收获:愉快的生活离不开秩序与规则;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遵守规则是必要的;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与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第三,思辨一体明是非。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幼儿之间的碰撞和矛盾会时有发生。而这些碰撞和矛盾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书中通过思辨的方法,及时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选择,从而促进他们情感、态度、理解、价值观等高级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举手表决”活动,通过“怎么举手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呢”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碰撞得出举手表决的正确做法。本书中,还运用思辨一体的学习方法开展了“睡前小讨论、运动后果预测,制定如厕常规和文明进餐公约“等活动,都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像我这种职初教师,各环节的组织与过渡一直或多或少存在着疑惑。本书为我们新入>职教师提供了许多经验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使我受益良多。 幼儿园读书笔记

(三)

今天看了《你很特别》这篇文章,我在想,什么才叫特别呢?特别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呢?我特别吗?班上的孩子,他们谁是特别的呢?聪明漂亮的叫特别,还是聪明有才的叫特别?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不断的在寻找这个所谓的“特别”。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我能对谁有“特别”吗?当我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面对班中的三十几位孩子时,她(他)们在我面前都是那么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是我要用爱心呵护的。如果我对这个“特别”太过于注重,后果会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会在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受到打击,这是多么的残忍。而这个“特别”意味着,老师对漂亮的幼儿、聪明的幼儿、让人看的顺眼的幼儿贴金星星,而对剩下的那些幼儿贴灰星星。没有了公平,没有了平等,对偶尔做错事,偶尔调皮的孩子给了一个否定,没有了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同样很多家长,为了在老师地方给自己的孩子搞一个“特别”千方百计的去讨好老师、取悦老师,希望老师给自家的宝贝多点的“特别”,这样的行为有意义吗?老师是教育者,处的就是教育,平等公平严格的对孩子,是对孩子负责,家长还要什么特别呢?我们也希望家长们更不要用“特别”看每一位老师,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个性,那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我们能给宝宝最好的最美的。我只想说:宝贝们,无论你是美是丑,聪明还是笨笨,你都是特别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条件。 这个特别无意的让我感到社会上存在的太多的有色眼镜,也就是书里说的“特别”。就因为有这个特别,让很多和睦离我们远去,让许多人开始逃避,失去信心。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成人都要保持一视同仁态度,保护好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保护好成人的自尊。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抛去别人会怎么看的顾虑、抛去世俗的标准,那些来自 别人给出的记号有什么意义吗?你就是你,做你自己就好。即使你再普通,你也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如果你够自信,如果你够坚强,那么别人给你贴灰点也好,星星也罢,都不能左右得到你。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跟行为变得随波逐流是非常可悲的,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说明正确的,客观的看待自己是一门艺术,不要被俗世的态度摧毁自己的价值。

推荐第2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北教场幼儿园 大一班 苏燕

这是教育者应该读的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范文之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另外书中的有些内容受时代和作者经历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去选择,从这方面来说思考也很重要。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拿来主义”,就是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书中的内容,有用的我们吸收消化,最后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没用的甚至有害的我们要毫不惋惜地抛弃,从这个角度讲,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推荐第3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小一班朱泓宇

2013年10月24日

今天,朱泓宇看了一个小故事——《小蚂蚁》。故事讲的是老蚂蚁告诉小蚂蚁到了冬天没有吃的了,就要存一些食物到洞里边,但是一些小蚂蚁不听,希望通过另外一些方式赶走冬天,但是没有成功,结果冻死了。这个故事对3岁的小朋友,稍微有点难度,因为有一些内容是他不能理解的,而且今天小朱就想着要去剪纸,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就采用了很多提问的方式,吸引他的注意力。大致的给他讲了一遍。总结的经验就是,下次买书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直接通过画面就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的书给他看,让他直接就能够看这种漫画书,然后读。以后再逐步的加深。

推荐第4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

(一)

在园长的推荐下,我用心的读完了这本书,本书作者李跃儿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跳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么究竟怎样才不拿走孩子的幸福。其实老师或家长都不是有意去孩子的,只能说我们还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李跃儿的书里处处写着真实的例子,幼儿被成人教育不当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孩子本来像花朵一样的美好,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孩子们承受心灵扭曲的各种苦恼。

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和感触就如书中写到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活在敌意中,就学会竞争,花在恐惧中,就学会忧虑;活在怜悯中,就学会自责,活在讽刺中,就学会害羞;活在嫉妒中,就学会嫉妒,活在耻辱中就学会负罪感,那么活在鼓励中,就学会自信,活在表扬中,就学会感激,活在接受,就学会了爱,活在认可中,就学会自爱;活在承认中,就学会了有目标,活在分享中,就学会感慨,活在诚实中和正直中就学会真理和公正等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说你受到的教育不同会影响你一生。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二十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少了爱何谈教育,智慧的爱能使孩子富于理智,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昧之爱。我们对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属于他们的空间内自由遨游,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

作为老师应该更多读有关于“教育幼儿的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读书笔记

(二)

我读的的书目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追寻生活化的幼儿教育。 这本书是山东省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教师的研究成果,该园教师长期以来坚持研究幼儿园生活环节教育,将幼儿园各生活环节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各生活环节之中。她们将如何组织幼儿来园、饮水、盥洗、进餐、午睡、如厕、运动及离园等环节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也巩固了教师们关注幼儿生活环节的观念。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点环节、喝水环节、如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集体教育活动环节。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集体教育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生活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基础性、独特性、真实性及多发性)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幼教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论、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八个生活环节的组织、实施和教育关注却普遍存在“关注少、包办多、高控制”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及教育。”他主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书中纵观幼儿园的八个生活环节在组织、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各生活环节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不同程度的流逝了;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在长期的闲置;推动幼儿生命成长的最基础、最强大的动力在减弱甚至搁浅。因此,这本书将每个生活环节中潜在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开发、提炼出来,形成一套系统的生活环节课程,为我们刚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行动依据和篮本,从而有效的改善多年来幼儿园忽视生活环节教育的现状,避免今后的教育缺失,真正使生活环节成为全面增强幼儿生活能力、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环节。

本书共分八章,入园、盥洗、进餐、如厕、喝水、户外自由活动、午睡及离园等每个生活环节各为独立的一章。每章又分为两节,第一节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兼顾当前的教育现状及幼儿未来的发展远景,将幼儿在每个环节中的理想活动状态进行全面详实的定位,对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指导要点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使教师能够在全面把握每个环节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第二节则针对当前幼儿园在生活环节组织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解读,提出了系统、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具体包括:

1、观察现场,诊断问题。

2、凝练核心,预设目标体系。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书中对每个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用八个关键词把八个生活环节的核心价值进行了高度凝练,集中体现了本书对生活环节教育价值的追求和定位。这八个关键词分别是:“入园好时光”中的“好”;“趣味来盥洗”中的“趣味”;“温馨进餐点”中的“温馨”;“轻松如厕去”中的“轻松”;“科学来喝水”中的“科学”;“活动懂自护”中的“懂”;“甜蜜午睡时”中的“甜蜜”;“幸福离园曲”中的“幸福”。根据这八个关键词定位,我们进一步预设了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目标体系,突出了“点目标、操作性、层次性、准确性”四个预设要点,保证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教育活动以“短、小”见长,学习与活动同步进行。陶行知指出:“教学不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根据目标体系中大量设置的“点目标”,书中在每个环节中设计了时间短、易操作、数量众多的“小活动”,这些“小活动”伴随着幼儿的实际活动进行。活动开始,学习也随之开始;活动结束,学习也随之结束。幼儿在这种亲力亲为、点点积累中不断收获真实的成长经验,真正实现了在活动过程中收获体验的目的。由于这些小活动数量较多,目标指向有所差异,书中就把有共同目标指向的几个或多个“小活动”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活动群”,用“活动群”共同完成每个环节的教育目标。比如:在中班入园环节,书中设计了“甜蜜的问候”、“快乐小值日”、“情绪大转盘”三个“活动群”,每个活动群下都设计了数量不等的小活动,然后用三个“活动群”的目标共同完成入园环节的总目标。对于难度较大,用时较长的目标,书中还采用了集体教学、音乐剧、童话剧等多种方式加以完成。

4、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有效对应。陶行知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对应学习中,书中始终突出了幼儿“做”的主体地位。

第一,说做一体学技能。书中提到研究发现:幼儿生活能力的低下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是生活技能的欠缺,二是动作的不精确。因此,书中就把多项生活技能性动作进行了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加以形象地描述,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编成简洁有趣的儿歌,引导幼儿边说边做,让他们在语言与动作的对应学习中,熟练并精确掌握多项生活技能。此外,书中还把创编的儿歌配上幼儿实际活动的照片,制作成“生活小书”,把它们投放在小书橱、活动区、寝室等区域供幼儿自由阅读,随时给予幼儿直观的提示。这样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第二,“暗示——引导”养规则。我们知道,学习和遵守集体规则、社会规则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进程。书中利用标记、符号,巧妙地将抽象的规则直观化、操作化,恰当地呈现在孩子最需要的场所,提供一种行为的暗示和引导,不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发生和养成。比如:在水龙头上设置一条彩线、在地板上画上圆圈,在配餐桌上放置不同颜色的小盆,在书架和书的封面上贴上相同的标记。此外,幼儿还自己商讨制定了身体信号灯、最佳喝水时机、文明进餐公约及户外活动的规则。通过这种对应学习,每个幼儿至少获得三方面的收获:愉快的生活离不开秩序与规则;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遵守规则是必要的;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与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第三,思辨一体明是非。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幼儿之间的碰撞和矛盾会时有发生。而这些碰撞和矛盾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书中通过思辨的方法,及时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选择,从而促进他们情感、态度、理解、价值观等高级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举手表决”活动,通过“怎么举手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呢”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碰撞得出举手表决的正确做法。本书中,还运用思辨一体的学习方法开展了“睡前小讨论、运动后果预测,制定如厕常规和文明进餐公约“等活动,都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淄博市实验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教育必须坚持《纲要》精神,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必须切实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幼儿园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幼儿园的现实问题出发,本着解决问题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踏踏实实,日复一日,不断观察和分析,勇于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幼儿园的课程才能真正为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服务,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服务。

像我这种职初教师,各环节的组织与过渡一直或多或少存在着疑惑。本书为我们新入职教师提供了许多经验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使我受益良多。

推荐第5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

(一)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

(二)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里很难受。本文出自点子创意网795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老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

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正因老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孩子了!

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

(三)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带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潜质,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必须的关联。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刻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带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群众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取,不好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个性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联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联的重要性。人际关联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联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爱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潜质。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用心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第6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大全(3篇)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一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二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里很难受。本文出自点子创意网795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

推荐第7篇:幼儿园读书笔记)

篇1:幼儿园老师暑假读书心得范本 幼儿园老师暑假读书心得范本

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为在组织个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史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姣好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学期,班级常规培养也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本学期,在常规培养方面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表现,在以后的常规培养方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规范言行举止

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欢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会看在眼里。

二、讲究方式方法

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情况分阶段提出。教师和幼儿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制定规则,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恰当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

三、规范物品摆放

教室的环境,应该便于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幼儿取放。可以在柜子上贴上和箩筐对应的标记,这样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能物归原处了。

四、创设有效环境

在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让幼儿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不良习性,以培养孩子喜欢学习、学会做人为基点,而认知应将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于让孩子体会教师让他们这样做的快乐,对孩子产生的行为要留给他阐述的机会、留给他解释的机会,然后用学习内容去吸引他,使我们的教育完全是立足于去发展每个孩子,从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相信孩子们的常规一定会培养的很好,成为自然法则。

篇2:《观察儿童》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观察儿童》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 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平,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可见,我们老师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其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比较正确的,只是在“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以及怎样去帮助他们”这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深入,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比较,会让我们的观察记录更加客观、科学、有效,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孩子的发展。 《幼儿教师处处要细心》读书笔记

这次环境布置,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特别的体育玩具,其中跳高的木头架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第一天把它拿出来时,那些男孩子都兴奋不已。看到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也仿佛乐在其中,心想:这个玩具总算没白做,孩子的兴趣正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回报。

我正沉浸在喜悦中,忽然,一个老人从我教室门口经过,他严肃地说:“你这个不能这样跳!”,他边说边把跳高架子换了一个方向,继续说:“你这样跳万一小朋友跳不过去,竹子绊一跤,头磕在地上就太危险了,如果这样竹子反对着小朋友,跳不过竹子也会很容易掉下去,就不会有危险了。”我连连点头,是呀,其实之前我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可真到拿出来玩时,我怎么偏偏忘了呢,我怎么这么粗心,我不停地责备自己。当时还有几位家长在场,我的心里真是羞愧万分。万一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这使我感到:幼儿园里无小事,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孩子年幼体弱,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处处留心、细心,安全意识要时刻放在心中,万事以安全为首,千万不要做马大哈,不要因为我们的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做事细心不仅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习惯,更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工作习惯,也是对我们的更高要求,以后一定要谨记。

篇3:《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本专业性比较强的书,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位老教师就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领域的教育很深奥、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门学科。当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心里对科学这两个字有了点模糊的印象。

后来学校专门开设了《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一课程,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从字面上理解了“儿童的科学”与“成人科学”的不一样:“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他们所理解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我们意义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学知识,而是具体的科学经验,是经验层次的知识。它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不是间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所以一旦要让幼儿说明具体事物背后的间接联系,或是解释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幼儿就显的无能为力。其次“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影响着他们现有知识结构,并且通过不断地同化和整合改变着知识结构,换句话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过程中的科学认识。最后,“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因为他们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如认为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很勇敢),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到之处。

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方法。特别是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如观察认识型活动、实验操作性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技术操作性活动都逐一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附了很多实例进去。

虽然当时“接受”了,但真的遇到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时,却仍然觉得很茫然。特别是这学期,我尝试着带了几个科学活动:小班的《水果全家福》、《苹果丰收了》、《树叶妈妈和孩子》大班的《庄稼妈妈的好帮手》等,就越觉得自己迷糊了,尤其是经过了《庄稼妈妈的好帮手》这一活动,从原先的《田野漫游记》到最后的《庄稼妈妈的好帮手》,整一个的磨课过程让我对幼

儿园的科学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无论是从对科学活动的目标制定,还是活动的过程制定,都比原来有了一个深一层次的了解。

从书中的角度看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它并不是让幼儿操作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语言讲述活动。它是建立在幼儿对小动物已有的或从其他途径(如从成人、电视、书本等一些渠道)建立的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交流学习活动。通过收集资料—共同分享来展开活动,并利用视听媒体的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他们的眼界。

其实书中还有提出了很多其它类型的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如观察认识型的活动、实验操作型的活动等等,此外还有如何对科学活动进行评价等等的详细描述,感觉书中的一些知识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真的比较有用,值得大家阅读欣赏。

篇4:《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活动中幼儿手脑并用,不仅发展了手部的小肌肉,同时还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怎样的引导幼儿大胆的绘画?以及教师怎样运用好美术活动中的范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从《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作者结合实践操作,给我们举出许多可行性的建议,获益匪浅。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充分肯定的欣赏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对幼儿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的。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得到禁锢,创造能力也受到发展的限制。其次,范例的描

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适合幼儿来欣赏。其三,范例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收获很多的,书中讲到关于美术方面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都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也进一步理解了“教育艺术”、“教育智慧”的含义。

篇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教育部于xx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一直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问题,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良好的发展,至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尽量简单和清楚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加入适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关于行为教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现代幼儿的教育中。而且将其具体和简单化,使家长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更好的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笔者了解到对于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农村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

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不同的幼教法规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进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纲要鲜明的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总之,幼儿教育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来进行。才能使幼儿教育有一个稳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以及幼儿园老师,都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幼儿以及幼儿教育身。

篇6:《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读书笔记 《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读书笔记

这几天,我细细阅读了《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这本书,从中得到的感悟和收获很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最需要什么?我需要一名在我遇到困惑时帮助的导师,需要一个在我无法做出答案时的朋友。我想,书是我最好的朋友,里边记载的是多位老师一起探究总结出来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面面俱到的设想。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等方面一定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教两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一名老师的辛苦,也知道我现在的能力很薄弱,还需要不断的进修锻炼本领,才能在教学上有更大的突破,但是我也总结了自己在这两年中有哪些方面的困惑需要解决:

一、新教师的心态要调整好

在刚开始,知道自己还是这个岗位的新手,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敢勇于表现自己,有时也可能怕自己丢脸。还有的时候,当家长与我聊天时,我显得有些不够自信,总是怕自己回答的方面是否不符合家长想要的答案,或者是我是不是在说的过程中表露了一些家长不愿意听到的话,这些原因常常会使我烦恼。

但是事以至此,不能坐以待毙,我在阅读《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后,里边有很多方面讲述了与家长如何沟通的技巧,这让我很受用。里边教会了我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法与家长交流,在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方面或者避讳什么话题。好多小点子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自己常常感叹怎么自己以前没想到呢,其实办法就是那么简单,经过书中的一提示,我豁然开朗,在今后的教学、沟通过程中我会更好的表现。

二、新教师要学会“多留个心眼”

自己在刚开始的教学时,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就是和孩子们游戏,我发现自己都没怎么去留意孩子有些什么习惯或者是什么奇怪的行为,总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态度过着日子。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不应该做这样的一名老

师,我要为孩子们负责,于是我就开始留心起孩子们的行为与反应,通过几周的观察,我的收获也是很多。这个时候的我才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心理都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的反应也很不同,甚至很多孩子都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发生事情时你就很难去判断、去处理,有时可能你会做出错误的绝定,所以我觉得想做一个爱孩子的合格教师,就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中写到了很多关于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案例分析以及老师如何处理的方式方法,有些案例呈现似乎很贴合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就是那么真实的呈现了出来,而我觉得“妙”的是,在案例后已经帮我总结整理归纳好了处理方法的要点,还很贴心的归纳了一块写给家长的小便条,帮助我们与家长如何沟通共同处理孩子的这一行为。我觉得这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成长很有帮助。

三、新教师要“多留一手”

自己毕竟还是一名新将,很多方面都很不成熟,在班级中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去学习,很多时候只有等到有了压力,我才明白不能做一只永远在原地踏步的候鸟,我一定要有所准备,迎接每一个挑战与考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这本书中写到关于班级管理的方面有很多,如常规、环境创设、沟通技巧等等,这些是我必须学会掌握的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把书中很好的点子用笔记形式记录在我的本子中,一些好词好句我也一并抄写在我的语录中,这些东西的积累就是一大笔财富,是任何都不能代替的。我常会在一段时间后去翻阅一下我收集的宝贝,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句子正是平时教学生活中我需要的金玉良言,我少了它们不行!

唐僧师徒历经十几年去西方取得真经普度众生,我只是一名幼儿教师,虽然我不曾背负要救世的使命,但是我面对的是一群幼苗,一群可能将来成为国家栋梁的人才,我的责任很重。俗话说“要给孩子半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必须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经验,我相信:书是我最好的选择!我要善于从书中获取教学的真经!

篇7:《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血泪史》读书笔记 《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血泪史》读书笔记

读完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血泪史》,我思绪万千,想了许多?? 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老师的工作特别是幼师工作,其中的苦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因此,一个幼师写了个“血泪史”,来释放一下自身的压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压抑释放之后,继续用“血泪史”那样的想法去对待工作,就是错误的了,那就只能是越做越累、越做越烦了。其实,幼师工作的“累”,表面上看是坏事,但换个角度,也未必就是坏事,因为身处幼教一线,自然就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心里有孩子,心里爱孩子,心里想着孩子的发展,就一定能成为能上出好课的名师,要学习雷锋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迅速让自己成长起来,让自己专业起来,让自己强大起来,用向日葵的力量,从孩子出发,向着阳光明媚的地方行进,愉快地享受工作和生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但其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中被低估,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还不顺畅,造成的当前幼教工作的劳动强度较大、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较低的客观事实,这个事实,恐怕短时间还无法改变。其实,不光幼师工作累,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的“累”,我们都羡慕公务员的工作,但不是也有很多身在基层的公务员,时常喊着“压力山大”吗?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变它,而是要去适应它。”当下,我们改变不了幼儿教育的现状却可以改变自己,既然从事了幼师这一职业,就要把爱孩子当成自己的天职,把幼教工作当成自己事业来做,要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不要过于纠结于一些功利之中,要爱孩子而且会爱孩子,要学会在苦累中寻找快乐,要学会用孩子的话,讲孩子的事,道孩子的理,去打动孩子的心,要在为孩子们创造“最好未来”的同时,也赢得自己的“最好未来”! 篇8: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 “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9:幼教读书笔记一篇 范文一: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推荐第8篇:幼儿园读书笔记(共)

篇1: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预知环节安排,幼儿不再盲从》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所以我们各班级在每个活动前后的环节衔接很乱,幼儿常常在班内追跑打闹,教师要一刻也不能闲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体的喝水,集体的上厕,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没有自主的空间。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这样一来,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看、可以说、可以玩,多了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两节活动课间的环节就显得顺畅多了。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如上阅读活动,就放一张书的图片和一张小椅子的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老师需要他们搬椅子到上阅读的地方上课。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做到让幼儿预知下面的活动,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幼儿从小学会有计划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时间,形成有序做事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

读书心得体会——《生命的留言》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这本书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带着强烈的身体痛楚、倾注个人的最后力量写成的。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在这样一种绝望下,他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淡淡的蓝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这已经是一种奇迹。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控制情绪的抖动,依然在悲伤中站立,是真正的坚强?还是绝望之后的平静或是身为男人的固执?

人生本来,可能都是绿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树,这也就难怪,病中的陆幼青,会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帮自己逃出家门,去湖边、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关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许只有绿色才能抚慰他。

读着此书,感觉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动,就像崔永元说的:陆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写什么都顿生难度。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如果你不快乐自己,那世间事岂不变成荒唐事,比如:无论你多么有钱都没有用,因为你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在诱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败者。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 世上本无所谓“忙碌人生”,忙的只是一群不晓轻重厉害的“无事忙”。

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记住:吃亏就是福,这是孕含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的一句劝告。傻,傻得可爱!

《五体不满足》之有感

听教授说完,我对乙武洋匡顿时充满了好奇,特想知道这个神奇的人物是怎样完成了日常生活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可他是怎样完成的呢?当我看到坐在轮椅上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自信、坦然。如果不是自己事先知道这是个没手没脚的人时,我压根不会相信这是个残疾人。

当这本书一篇篇地看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到人的潜能原来可能这样大。乙武他虽然无手无脚,但不妨碍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体育课、和同学们参加晨跑和游泳比赛;在读中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并成为比赛取胜关键的“秘密武器”;在读高中的时候参加橄榄球俱乐部,成为俱乐部里教练的得力助手和情报收集员;在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并和一帮热心于帮助残疾人的朋友们一起向早稻田大学的执委会提交了《无障碍建设建议书》,学校在接纳的同时也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合残疾人读书的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读书。乙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没有因为他身体的缺陷而过多地溺爱和纵容他,他们爱得很有理性,他们爱乙武的方式是让他锻炼自己,乙武能干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干。这样的一种理念,让乙武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当一位残疾人像常人一样生活、学习、

娱乐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吗?

这本书的文笔风格轻松、幽默,总感觉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促使我想快点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在字里行间只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情怀和心灵永不满足、顽强不屈、矢志奋斗的积极心态,却感受不到作者因自己是无手无脚的残疾人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悲、封闭自己的情绪。乙武虽是位残疾人,但他的心灵比正常的人还要健康、自信。人生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为完美而残缺,人生也因为有遗憾才懂得去珍惜。所有的挫折、失败都是人生历程路上的考验,能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走出这片晦暗的天空,本身就是对自己心智上的历练和升华。能用感恩的心态来庆幸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懊悔自己所失去的,这也算是一种豁达吧。 人生千变万化没法控制,能尽量做的是让人生这个过程变得充实、精彩、有意义,不管成功失败与否,毕竟曾经努力过。人生真的很短暂,懂得遗忘、懂得适时地懈下心灵的包袱,轻装上路,这样的人生也算是一种快乐的人生吧。

很喜欢乙武在后记里面写的一段话: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人,我五体(头、四肢)不满足,不仅不满足,而且五体中缺少四体,但父母没有放弃养育我的责任,朋友们聚拢在我的身边,我一天天长大,与轮椅一道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一点儿也没有感到不满足,我要大声宣告:“我是残废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谁也不能否认,有的人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但他的人生都是忧郁而昏暗的,有的人身体残废,却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积极进取! 分享阅读《上床睡觉》心得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 《上床睡觉》这本读本是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关于动物睡觉的故事,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到一张床睡觉,一个一个动物接着来,小蛇、狮子、斑马上床去睡觉,它们的表情都很高兴;但河马、大象上床去睡觉时,床上的动物表情又是怎样的,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床上的动物们为什么不高兴呢?到最后,床终于塌了,动物全都住院了。

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 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很强,能让幼儿充分体会阅读的乐趣。

《活了100万次的猫》读书心得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学校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为我们讲解图画书。记忆深刻的是,他在这场讲座里多次提到了一本书《活了100万次的猫》。当时一直很想看,可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这本书。今天终于有机会见一见这一只传说中的猫了。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只猫,它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当心爱的白猫死去了,这只100万年没有哭过没有死的猫,放声大哭,然后安然死去。

这是一本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蕴涵了自我与爱情,生与死的伟大哲理。 什么才是真爱?没有自我会有真爱吗?如果我们活得连自己是谁都不 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怕别人说这样说那样。那么我们有说爱的资格吗?那样的爱也同样是虚伪的吧。有多少人一生找不到“我”而找不到爱,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他”,变成另一个“你”。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确定自我,发展自我。

阅读心得

我个人认为《小熊的栅栏》这一本读本很值得阅读,它是接近生活的一个读本。读了这个读本就会感觉到是农村的生活一样,它体现的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常遇到的事情。小熊种萝卜,为防止小兔头吃萝卜而做栅栏,做好栅栏后萝卜还是不见了;小熊想办法,做栅栏要量尺寸,量高度,量宽度,量高度不让小兔跳过去,量宽度不让小兔挤进去;量好尺寸做好记号,做好栅栏萝卜还是不见,引发小熊想办法的一个过程,最后小熊大胆的想象出小兔会打洞,结束了读本内容。给孩子留了一个悬念。故事的每一页都具有连贯性,从小熊的栅栏引到生活中遇到事情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一步一步的深层下,作者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幼儿对这个读本很有兴趣,很值得幼儿学习的有:

1、让孩子初步学会使用测量的方法,大班的孩子应该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通过读本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高,有多宽可以一用尺子来量,比如木工做家具、裁缝做衣服、做楼房等等。

2、同时也能让幼儿知道尺子的作用,知道尺子的用处大。

3、通过读本可以培养幼儿遇到事情爱动脑筋的习惯,读本结尾能充分的发挥幼儿大胆想像。 故事的结尾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作者的大胆想象“啊!,兔子会打洞”,幼儿对这个故事的结尾各抒意见,有的幼儿说兔子不会打洞的;有的幼儿则说,兔子在栅栏的周围进不去就只好打洞进去了、、、、、、通过读本看出幼儿的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读《虫虫虫虫爬》的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翻开这个读本的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看时,就会觉得像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每一页图画与图画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先是由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陆续出场的角色将故事一波一波地推进,而且图画中也体现的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

其次文本的儿歌也是采取了循环的形式,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非常有利于幼儿进行预测,文字琅琅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幼儿朗读。

在知识经验方面,读本还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和谐的生活情景,还用了“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描绘了小动物的活动方式。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头饰,将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当“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等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但使幼儿可以很快掌握儿歌,还可以巩固“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也可以准备“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和“爬”、“飞”、“跳”、“游”的字卡,请幼儿匹配,说说除了以上的几种动物外,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爬”、“飞”、“跳”、“游”?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读本,相信除了我们孩子们也会很喜欢它。

读《世上最划算的教育》后感——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让守诺的庆龄快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 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我的影子》读后感

影子,从来都是孩子喜欢的伙伴,在阳光下追逐影子,一直都是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但是,孩子是不是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呢?是否考虑过影子和自己的关系呢?

在《我的影子》这个读本中,通过文本对影子的描述和画面对人物行为的描述,生动地讲述了影子和本体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启发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人物动作和影子的关系。找出太阳照射角度和影子形态、位置的关系,是这个读本的学习重点。

我在读完《我的影子》这个读本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上好这一节课必须先让孩子有“影子”这一方面的经验。我应该怎样让孩子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影子”的现象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要课前为孩子所铺垫好的。所以我必须通过一些“影子”的游戏,如: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把物体放在阳光下看看物体的形状与物体影子的区别等等来帮孩子铺垫好这些知识。但在课前如果天气不允许,没有太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取“影子”的知识呢?我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手电筒来代替吧。通过让孩子玩手电筒,让孩子在手电筒下玩“手影 ”的游戏。还有小朋友站着,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到小朋友的身上,让小朋友观察影子的变化等等的游戏。

在幼儿看书、猜图过程中,我还应该注意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我要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让孩子进行实践操作,使孩子能充分的理解读本的内容,引导孩子能在课堂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

《我的影子》是个很好读本,而且很有趣。文本的内容以“影子”为线索,一路牵引孩子的学习兴趣。读本本身又有许多地方是能够让孩子去操作探索的科学知识,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动手能力也同时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读书笔记——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

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使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

总之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机智和教育的挑战。

浅析《写给年轻妈妈》

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介绍本书的作者——卢勤。作者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才是著名的少先队工作者,《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和少年朋友有着密切的交往,倾听过他们的许多悄悄话,深知他们的欢乐与苦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能从不同的孩子 成长经历中反复比较,得出若干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三句话,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方法,这些是都是极其可贵的。她又能理解年轻妈妈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这时的她不仅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也是妈妈们的知心姐姐。

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最密切的关系。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家一户的事业。每一个做父亲、母亲的,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可能“学养子而后嫁”。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缺乏经验的年经父母难免要手忙脚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交往的扩大,又把一大堆新问题放在每个家庭面前。家长的心态,子女所受到的社会影响,都不是人们始料所及的。随着人们对子女期望值的上升,投入的增加,事与愿违的情况好像也更多了。这是家长的苦恼。他们有理由要求得到更多的帮助。

贯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人,他要自己长大,也只能自己长大,并且将投入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事业。大人们应当爱孩子,鼓励他们,实际上也代替不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样,强要用大人的想法套到孩子的头上去,代他们下决心,逼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去做,难免格格不入。

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应细心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扶持,表扬,并且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这些积极因素不一定同大人头脑里的框框完全一致,或者因其幼稚、细小而被大人所忽视,从而受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挫伤。

人们往往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育。其实,教育并不止是讲道理,设规范,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耳提面命。家庭教育尤其是渗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老舍说过,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由此可见《写给年轻妈妈》一书更能引起妈妈们会心的微笑,更是我们必备的好书之

一。要让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让我们每一个健康家庭都有一本必读的好书。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有感

我园的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让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梦想。可是,当许多人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却痛苦地发现,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成功固然离不开适当的外在形式,但更取决于内心的实质感受。也可以说,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谐即幸福。每一个成功的家庭与学校必定会有一个显著特征,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平等和谐,两代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人的一生都是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但是,3~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以,“成功计划”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计划,教子成功之路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之路。可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本书以现代教育的专业理论结合生活中孩子的实际问题非常生动地阐述了培养孩子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许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理念和方法,看过这本书后,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一个懂教育的合格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师都能看看这本书,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谓教

育者先受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自己,为孩子的幸福未来努力吧!

篇2: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一: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 “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二: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里,争吵、告小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点儿小纸片儿也会争起来,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常常是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

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教师这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该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争吵或闹纠纷,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 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 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 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 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接着我又用商量的口气对雨桐说:“雨桐,琨琨和你一起玩好不?” 这时雨桐想将轮胎送给老师,老师接过轮胎做了个向他们方向滚的动作,俩孩子“咯咯”笑着追轮胎去了。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雨桐和琨琨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

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叫声。原来,健健将水刷到了小岚的颈膊里,把衣服给弄湿了一片。只听小岚说“我给老师说,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健健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又不是故意的。”小岚边哭边说:“你看见了,是边笑边弄的!”这时,潋潋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小岚擦眼泪边说:“小岚别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将你的衣服弄湿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饭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这时,我找了一条干毛巾,悄悄交给健健,让他主动给小岚道歉并把干毛巾垫在小岚的湿衣领里。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天早锻炼罢回活动室,孩子们都去拿小椅子准备吃早餐。贝贝突然为自己做有记号的椅子和杨军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椅子,这个是我的。给我!” 杨军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你从家了拿来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给!”贝贝央求说:“是我爷爷给我刻的记号,你看。” 杨军将信将疑地看椅背上刻有“贝”的小椅子,然后还是不大情愿的说:“好吧,还是还给你。”贝贝大概见杨军没坚持不给,就说:“现在你先坐,吃罢饭了你还我哦?”杨军态度坚决地说:“不,给你。”贝贝也便语气温和地说:“我俩就坐一块吃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笑笑,一块去取饭了。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是很感兴

趣的。一把小椅子应该由谁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孩子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

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作为教师,应当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地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那天,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时,我将新换的插塑玩具发给孩子们拼插,孩子们兴奋极了,“哗”一大箱玩具像切西瓜似的被孩子们瓜分了。一会儿满怀成就感的叫声此起彼伏,有说“老师,您看我插的魔方”、“老师,您看我做的金箍棒”??这时,正在插汽车的森森对牛牛说:“牛牛,把你那个车轮借给我用一下好吗?”牛牛本来正忙着摆房子,但见森森插的汽车很新鲜,忙说:“我也要做汽车。”森森见牛牛的轮子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牛牛叫起来:“我喊老师,森森抢我的车轮子了!”森森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边说边生气的将轮子摔向牛牛。牛牛看见森森生气的样子,就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森森面前。两人一起拼起汽车来。 事实上,幼儿之间有时生生小气儿,撅撅小嘴儿反到能缓和缓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谦让。

我觉得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四、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篇3:安昌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46 安昌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教育部于xx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一直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别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问题,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良好的发展,至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尽量简单和清楚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加入适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关于行为教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现代幼儿的教育中。而且将其具体和简单化,使家长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更好的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教师的幼儿家长,由于长期与孩子,与教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民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重要诠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显示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笔者了解到对于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农村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各类教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

标,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家长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不同的幼教法规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进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纲要鲜明的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总之,幼儿教育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来进行。才能使幼儿教育有一个稳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以及幼儿园老师,都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幼儿以及幼儿教育身。

篇5:《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本专业性比较强的书,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位老教师就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领域的教育很深奥、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门学科。当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心里对科学这两个字有了点模糊的印象。

后来学校专门开设了《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一课程,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从字面上理解了“儿童的科学”与“成人科学”的不一样:“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他们所理解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我们意义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学知识,而是具体的科学经验,是经验层次的知识。它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不是间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所以一旦要让幼儿说明具体事物背后的间接联系,或是解释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幼儿就显的无能为力。其次“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影响着他们现有知识结构,并且通过不断地同化和整合改变着知识结构,换句话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过程中的科学认识。最后,“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因为他们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如认为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很勇敢),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到之处。

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方法。特别是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如观察认识型活动、实验操作性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技术操作性活动都逐一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附了很多实例进去。

虽然当时“接受”了,但真的遇到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时,却仍然觉得很茫然。特别是这学期,我尝试着带了几个科学活动:小班的《水果全家福》、《苹果丰收了》、《树叶妈妈和孩子》大班的《庄稼妈妈的好帮手》等,就越觉得自己迷糊了,尤其是经过了《庄稼妈妈的好帮手》这一活动,从原先的《田野漫游记》到最后的《庄稼妈妈的好帮手》,整一个的磨课过程让我对幼

儿园的科学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无论是从对科学活动的目标制定,还是活动的过程制定,都比原来有了一个深一层次的了解。

从书中的角度看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它并不是让幼儿操作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语言讲述活动。它是建立在幼儿对小动物已有的或从其他途径(如从成人、电视、书本等一些渠道)建立的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交流学习活动。通过收集资料—共同分享来展开活动,并利用视听媒体的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他们的眼界。

其实书中还有提出了很多其它类型的科学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如观察认识型的活动、实验操作型的活动等等,此外还有如何对科学活动进行评价等等的详细描述,感觉书中的一些知识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真的比较有用,值得大家阅读欣赏。

推荐第9篇:《幼儿园真谛》读书笔记

《幼儿园真谛》读书笔记

剑河县革东镇幼儿园:陶雪燕

仓桥物三是日本幼教界儿童中心主义保育观的确立人,由于其思想对日本幼教的影响巨大,故在日本享有极高的威望,被誉为日本幼儿教育之父。这段时间我翻了翻李季湄老师译的其作《幼儿园的真谛》一书,里面讲到的幼儿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本书由“幼儿园保育法’、”保育计划的实际”、和”保育过程的实际”三部分组成。其中,他阐述了如下作为诱导保育本质的重要内容。

一、教育要顺应生活

幼儿园中的生活该如何度过呢?仓桥先生在书中提到:通过顺应幼 儿园生活,让幼儿保持其本真状态的、生动活泼的生活。幼儿园教育不是让幼儿来到幼儿园,而是我们去幼儿游戏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真正的幼儿生活形态中实施包含着教育目的的保育。

二、幼儿生活的自我充实

幼儿园必须成为“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生活的自我充实能力的环境, 以及对此来说必须的幼儿的生活活动能够进行的地方。”换句话说,在教师直接接触幼儿之前,必须准备好能让幼儿对生活进行自我充实的适宜条件。在这预先准备好的环境条件的背后,隐含着教师的教育目的,可以说的,这与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三、充实指导

仓桥先生还讲到,在幼儿园中为让幼儿实现生活的自我充实,单单有 环境是不够的,充实指导是必要的,这种指导表现在帮助那些想荡秋千又不知如何荡,虽经过自我充实的琢磨、尝试,却仍然不得要领的幼儿,给他们推一推秋千,给他们必要的、适宜的支持,让幼儿对自己想要学习、想要充实的事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四、诱导保育计划

仓桥先生所讲的保育流程: 真正像幼儿那样的生活—自由.环境—自我充实—“充实指导”—诱导—教导。根据这一流程来展开保育时,每天在幼儿园里做什么,怎样让幼儿园的生活真正像幼儿的生活,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生活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但幼儿园必须定好长期目标,并围绕目标的实现而做好如何诱导幼儿的准备,仓桥先生认为诱导保育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五、实现诱导保育计划的保育过程的实际 仓桥先生用保育过程一词来表示具体现实的幼儿园日常生活,幼儿的一日生活是抱着一种目的感开始的,他们一到幼儿园就是想做这个玩那个,为此,早上的时间要非常重视自由游戏,它对每个幼儿的自由感和发展是很重要的。今天,已经有很多幼儿园是这样做的,而这一实践形态,仓桥先生早在昭和初期就已经考虑到了。

幼儿在自由游戏的同时,对隐含于环境的诱导保育计划的内容会产生兴趣,并将之吸纳到自己的活动。于是,诱导保育的主题常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得到展开,正因为如此,诱导保育计划也就可能变成幼儿自由游戏的目的了。这即是说幼儿本真的自然生活在向与教育目的一致的幼儿园生活靠拢了,仓桥先生认为,在这个被诱导的过程中,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从个人扩展到小组,进一步再从小组扩展到班级。这样,在重视幼儿的本真生活的同时,教师所重视的主题也就从个人发展到整个班级的幼儿中,并作为自由游戏而被大家共有了,这就是仓桥先生的诱导保育。

总之,仓桥先生以“幼儿生活的自我充实”、“充实指导”、“诱导”、“教导”、“诱导保育计划”等一系列概念勾画出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活保育论,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关于教育目标与幼儿生活、个性发展的关系,关于幼儿生活形态的重要性、幼儿园的定位、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位置以及幼儿园保育计划的性质等若干“诱导保育论”的基本观点与重要内容,仓桥先生的许多思想非常深刻,非常发人深省。

推荐第10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一)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二)

今天读到“生活化课程与教师发展”一章,作者真实的描述了幼儿教师的现状,并且要求“深入的研究教师”,强调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感受”等等,句句字字都拨动着我心中的涟漪。原本以为如虞老师这种大师级人物,只是关注大政方针、理论创新等理论层面的东西,可是读了这本书,我在心中由衷的佩服虞老,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在中国国情下的幼儿教育。虽然虞老的洞察和呼吁暂时还不能改变中国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现状,但至少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原来并不全是我们自己孤单的在承受、思考、挣扎,还有虞老这样的专家和我们作伴,也许只是语言文字上的共鸣,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和荣幸了。以下是部分思考:

你是否关注了教师的职业感受

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一般教师工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教师的职业感受经常产生于教师的地位、待遇、社会和家长评价及工作成效等很多的因素,任何教师都会产生特定的职业感受,但的确社会和管理者并不都了解教师的职业感受。

师幼是否能真正的平等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师幼平等”,而这种平等大多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可是谁又能保障我们教师自身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呢?对人类个体来说,与自己思维水平接近的人的对话能产生真正的思想互动,能获得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智慧激发,能对人的精神产生促进作用。对幼儿教师自身来说,他们与幼儿的沟通更多的是职业的而非个人生活需求性的对话,伦理上要求教师认识到这种沟通是平等的,但从心智上说,这种对话是不对等的,教师可以去在意、照顾幼儿的感受,但幼儿不可能像教师一样做,幼儿教师经常需要抛弃自己,迎合、照顾幼儿的感受。因而,幼儿教师自身的需求并不能在工作中真正得到充分满足,久而久之,作为成人的内心经常被搁置,可能的与成人对话的欲念被迫放弃,作为成人的幼儿教师的某些思维方式甚至某些思想慢慢的迟钝或部分泯灭。所谓童心永在,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褒扬,言说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师的职业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幼儿教师的一种职业无奈,甚至是对正常的、与其心智发展水平对应的对话的牺牲。

谁来关注幼儿教师的思维特点

作为幼儿教师,职业要求要求他们明了、具体、直观,但我们的各类管理部门又经常要求他们会抽象、能概括。其实,很多教师早就在职业生涯中习惯了明了、具体、感性、直观。有时候,要让幼儿教师从社会生活的宏大背景下思考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考虑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如何才是合理的,我们有没有真正帮助幼儿教师。我们认为,必须加强业务的沟通,加强思想的交流,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共同体,同时,又要让教师参与到更大的其他层次的教师或社会成员参与的更为广泛的共同体中,激活教师的思想。

对教师的要求和期待是否适切

对教师的要求合期待要适切,幼儿教师的核心职责是做好一个教师,至于“研究者”、“管理者”等是相对而言的。别对教师有过多的期待而让教师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和职业迷茫。对幼儿教师要多鼓励,少职责,多引导,不贬损;不能只说老师们做的不对,要引导老师们思考不对在哪里及什么是对的,当管理人员和专家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时候,最好别告诉老师他们错了,不要期待人人都是教育家,但可以期待人人尽力而为。

是否满足了教师的成就感

幼儿教师成就感的指向主要的不应是文本的和纸面上的成果,而应是每天日常的幼儿行为和表现。也就是说,能引发幼儿积极投入、努力创造、主动表达,能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是幼儿教师最大的成就。文本的、纸面的成就只是日常幼儿表现的副产品,不能主次颠倒,避免对能写的但日常课程实施行为并不突出的教师大加褒扬,而对书面表达能力一般但课程实施行为很有创意并真正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师加以忽视。因为,我们提出,回到一日生活过程中,回到教师的和幼儿的行动之中。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三)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能力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贵,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应该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爸爸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面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可以撕,这有一张纸,你可以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可以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可以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因为饥饿哭泣时,不要只是喂他,也要花时间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现在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可以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可以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可以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理解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爸爸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爸爸面前,听爸爸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爸爸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爸爸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爸爸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爸爸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第11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读《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一书有感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这几年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在不停的改革,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究竟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我们的孩子呢?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呢?如何实施以培养幼儿主体性为目标的生活教育呢?“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生活与游戏的价值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该如何体现呢?读了《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一书后,我深有感触,比起日本的幼儿教育,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只是物质文化层面上,更突出的还是反映在精神文化层面上。 一. 关于幼儿教育的目标:

1.引导孩子接触世界的方方面面,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和自然界等。让生活在家庭狭小范围内的孩子能够开阔视野,在活动中通过实际体验来学习,将幼儿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

2.帮助孩子发展自我。首先要让孩子敞开心扉,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兴趣,踊跃的参加各种活动。逐渐从与外部事物或人的接触中理解社会规则。 3.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接触才能得到教育。 4.孩子非常热心于游戏,并从游戏中得到成长。

5.孩子要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才能发挥潜力,向更高的水平发展。6.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相互接触会提高活动的质量。 二. 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方法:

1.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某一个幼儿,思考如何让他得到成长。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幼儿而异。并且要在当场,利用场合中的事物,对当时在场的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2.在实施教育时,在孩子的活动中,会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孩子做出了什么举动,教育工作者要马上及时的做出应对。如果要实施教育,一定要等待最好的时机,见机行事。

3.幼儿教育是一项综合教育,知识教育中有心理教育,社会性教育又融合着知识教育,心理活动关系到孩子的交友关系。幼儿教育常常要同时从各种角度复合的解读孩子的行为。

1 4.要随时感知孩子的快乐、悲伤、痛苦、厌恶的情绪。教育工作者能够感知孩子的心情对于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痛苦的时候,是否能够理解孩子的心情,能够包容,能否去拥抱这样的孩子,能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很重要。

5.幼儿教育是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伺机而展开的教育。同时,也是向各个方面扩展孩子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对孩子实施教育,创设教育环境,刺激孩子们的活动。教育工作者要特别营造这样的环境。

收获来自于真实。此书中共收录了27个有关日本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场景。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老师对在场的孩子们如何进行了因势利导的指导及帮助,在孩子们的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如何促进孩子成长,如何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及如何导入与发展游戏等等,都被详细记录在内。这些鲜活的真实记录,让我如身临其境般,很容易进入情况,加深理解,快速领悟,付诸实践!

第12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第13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能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内容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快地获得发展。教师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幼儿今天知道了什么,明天将学会什么,而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何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以及该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义。要求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对幼儿来说,生长是重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则。

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活动,爱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活动化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其本质是通过调动幼儿积极进行外部活动而引发积极的内部活动。这种内部活动不仅仅是智力运演,也是情绪调节、态度形成、知识结构化过程。

读后感:一节成功的活动设计,不仅能教会幼儿许多本领,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成功,那么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教学活动是我们老师值得思考的,在我们选择一节活动时,选材很重要,同时也需要教者有过硬的教学能力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网校 › 读书笔记大全

第14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张丹丹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班级管理、幼儿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孩子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孩子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孩子面前,我们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向孩子学习”,真诚地尊重孩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

强调了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孩子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促进孩子进步还是抑制孩子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但是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责任。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喜爱的老师,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

第15篇:幼儿园读书笔记200篇

幼儿园读书笔记200篇

篇1:幼儿园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北教场幼儿园

大一班

苏燕

这是教育者应该读的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范文之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

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另外书中的有些内容受时代和作者经历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去选择,从这方面来说思考也很重要。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拿来主义”,就是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书中的内容,有用的我们吸收消化,最后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没用的甚至有害的我们要毫不惋惜地抛弃,从这个角度讲,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篇2:2016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

下文是yjbys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一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二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 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里很难受。本文出自点子创意网795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老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

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正因老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孩子了! 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三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带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潜质,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必须的关联。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 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刻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带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群众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取,不好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个性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联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联的重要性。人际关联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联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爱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潜质。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用心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3: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 “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读书笔记200篇》

第16篇:幼儿园读书笔记(共)

篇1: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张丹丹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班级管理、幼儿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孩子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孩子面前,我们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向孩子学习”,真诚地尊重孩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

强调了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孩子真诚的爱。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促进孩子进步还是抑制孩子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篇2:幼儿园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

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 “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

篇3: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

篇4: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预知环节安排,幼儿不再盲从》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

读书心得体会——《生命的留言》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

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

《五体不满足》之有感

听教授说完,我对乙武洋匡顿时充满了好奇,特想知道这个神奇的人物是怎样完成了日常生活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可他是怎样完成的呢?当我看到坐在轮椅上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自信、坦然。

当这本书一篇篇地看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到人的潜能原来可能这样大。乙武他虽然无手无脚,但不妨碍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体育课、和同学们参加晨跑和游泳比赛;在读中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并成为比赛取胜关键的“秘密武器”;在读高中的时候参加橄榄球俱乐部,成为俱乐部里教练的得力助手和情报收集员;在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并和一帮热心于帮助残疾人的朋友们一起向早稻田大学的执委会提交了《无障碍建设建议书》,学校在接纳的同时也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合残疾人读书的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读书。乙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父母和老师的教导。

娱乐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吗?

这本书的文笔风格轻松、幽默,总感觉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促使我想快点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在字里行间只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情怀和心灵永不满足、顽强不屈、矢志奋斗的积极心态,却感受不到作者因自己是无手无脚的残疾人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悲、封闭自己的情绪。乙武虽是位残疾人,但他的心灵比正常的人还要健康、自信。人生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为完美而残缺,人生也因为有遗憾才懂得去珍惜。所有的挫折、失败都是人生历程路上的考验,能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走出这片晦暗的天空,本身就是对自己心智上的历练和升华。能用感恩的心态来庆幸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懊悔自己所失去的,这也算是一种豁达吧。 人生千变万化没法控制,能尽量做的是让人生这个过程变得充实、精彩、有意义,不管成功失败与否,毕竟曾经努力过。

很喜欢乙武在后记里面写的一段话: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人,我五体(头、四肢)不满足,不仅不满足,而且五体中缺少四体,但父母没有放弃养育我的责任,朋友们聚拢在我的身边,我一天天长大,与轮椅一道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一点儿也没有感到不满足,我要大声宣告:“我是残废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积极进取! 分享阅读《上床睡觉》心得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

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 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

《活了100万次的猫》读书心得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学校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为我们讲解图画书。记忆深刻的是,他在这场讲座里多次提到了一本书《活了100万次的猫》。当时一直很想看,可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这本书。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只猫,它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这是一本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蕴涵了自我与爱情,生与死的伟大哲理。 什么才是真爱?没有自我会有真爱吗?如果我们活得连自己是谁都不 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怕别人说这样说那样。那么我们有说爱的资格吗?那样的爱也同样是虚伪的吧。有多少人一生找不到“我”而找不到爱,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他”,变成另一个“你”。

阅读心得

我个人认为《小熊的栅栏》这一本读本很值得阅读,它是接近生活的一个读本。读了这个读本就会感觉到是农村的生活一样,它体现的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常遇到的事情。小熊种萝卜,为防止小兔头吃萝卜而做栅栏,做好栅栏后萝卜还是不见了;小熊想办法,做栅栏要量尺寸,量高度,量宽度,量高度不让小兔跳过去,量宽度不让小兔挤进去;量好尺寸做好记号,做好栅栏萝卜还是不见,引发小熊想办法的一个过程,最后小熊大胆的想象出小兔会打洞,结束了读本内容。

幼儿对这个读本很有兴趣,很值得幼儿学习的有:

1、让孩子初步学会使用测量的方法,大班的孩子应该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通过读本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高,有多宽可以一用尺子来量,比如木工做家具、裁缝做衣服、做楼房等等。

2、同时也能让幼儿知道尺子的作用,知道尺子的用处大。

读《虫虫虫虫爬》的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

读《世上最划算的教育》后感——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

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我的影子》读后感

在《我的影子》这个读本中,通过文本对影子的描述和画面对人物行为的描述,生动地讲述了影子和本体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启发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人物动作和影子的关系。

我在读完《我的影子》这个读本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上好这一节课必须先让孩子有“影子”这一方面的经验。我应该怎样让孩子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影子”的现象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要课前为孩子所铺垫好的。所以我必须通过一些“影子”的游戏,如: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把物体放在阳光下看看物体的形状与物体影子的区别等等来帮孩子铺垫好这些知识。但在课前如果天气不允许,没有太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取“影子”的知识呢?我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手电筒来代替吧。通过让孩子玩手电筒,让孩子在手电筒下玩“手影 ”的游戏。

《我的影子》是个很好读本,而且很有趣。文本的内容以“影子”为线索,一路牵引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师读书笔记——优秀是教出来的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

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

浅析《写给年轻妈妈》

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介绍本书的作者——卢勤。

成长经历中反复比较,得出若干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三句话,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方法,这些是都是极其可贵的。她又能理解年轻妈妈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

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家一户的事业。每一个做父亲、母亲的,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可能“学养子而后嫁”。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缺乏经验的年经父母难免要手忙脚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交往的扩大,又把一大堆新问题放在每个家庭面前。家长的心态,子女所受到的社会影响,都不是人们始料所及的。随着人们对子女期望值的上升,投入的增加,事与愿违的情况好像也更多了。这是家长的苦恼。

贯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人,他要自己长大,也只能自己长大,并且将投入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事业。大人们应当爱孩子,鼓励他们,实际上也代替不了。

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应细心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扶持,表扬,并且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

人们往往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育。其实,教育并不止是讲道理,设规范,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耳提面命。家庭教育尤其是渗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

由此可见《写给年轻妈妈》一书更能引起妈妈们会心的微笑,更是我们必备的好书之

一。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有感

我园的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让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梦想。可是,当许多人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却痛苦地发现,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成功固然离不开适当的外在形式,但更取决于内心的实质感受。也可以说,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谐即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人的一生都是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但是,3~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师都能看看这本书,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谓教

育者先受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自己,为孩子的幸福未来努力吧!

篇5:幼儿园读书笔记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要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现在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应该有这样消极的想法。

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不过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直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欢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特别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欢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因为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里很难受,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个问题很广泛,我觉得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没自信说自己是一个很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唯有把往专业那一方面靠近,而不会真正的做到专业。

书中介绍了专家的一些经验,以及以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

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多的去帮助儿童,也才能给儿童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一个教师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她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幼儿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爱心”是一个教师的首要具备条件!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读后感

稻田镇曙光幼儿园 张江玲

近一个星期以来,我正在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心二意”。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老师讲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

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化中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

总之,不管是吴放老师整本书所折射出的智性光芒,还是具体层面所流露出的教育光辉和“美”的光彩,都无不洋溢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

篇6:《观察儿童》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观察儿童》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

这次环境布置,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特别的体育玩具,其中跳高的木头架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第一天把它拿出来时,那些男孩子都兴奋不已。

我正沉浸在喜悦中,忽然,一个老人从我教室门口经过,他严肃地说:“你这个不能这样跳!”,他边说边把跳高架子换了一个方向,继续说:“你这样跳万一小朋友跳不过去,竹子绊一跤,头磕在地上就太危险了,如果这样竹子反对着小朋友,跳不过竹子也会很容易掉下去,就不会有危险了。”我连连点头,是呀,其实之前我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可真到拿出来玩时,我怎么偏偏忘了呢,我怎么这么粗心,我不停地责备自己。

这使我感到:幼儿园里无小事,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孩子年幼体弱,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处处留心、细心,安全意识要时刻放在心中,万事以安全为首,千万不要做马大哈,不要因为我们的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篇7: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有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精选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一: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

心得: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 “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教师这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争吵或闹纠纷,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 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 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 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 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叫声。原来,健健将水刷到了小岚的颈膊里,把衣服给弄湿了一片。只听小岚说“我给老师说,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健健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又不是故意的。”小岚边哭边说:“你看见了,是边笑边弄的!”这时,潋潋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小岚擦眼泪边说:“小岚别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将你的衣服弄湿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饭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这时,我找了一条干毛巾,悄悄交给健健,让他主动给小岚道歉并把干毛巾垫在小岚的湿衣领里。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

(三)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天早锻炼罢回活动室,孩子们都去拿小椅子准备吃早餐。贝贝突然为自己做有记号的椅子和杨军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椅子,这个是我的。给我!” 杨军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你从家了拿来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给!”贝贝央求说:“是我爷爷给我刻的记号,你看。” 杨军将信将疑地看椅背上刻有“贝”的小椅子,然后还是不大情愿的说:“好吧,还是还给你。”贝贝大概见杨军没坚持不给,就说:“现在你先坐,吃罢饭了你还我哦?”杨军态度坚决地说:“不,给你。”贝贝也便语气温和地说:“我俩就坐一块吃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笑笑,一块去取饭了。

趣的。一把小椅子应该由谁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

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 (四)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那天,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时,我将新换的插塑玩具发给孩子们拼插,孩子们兴奋极了,“哗”一大箱玩具像切西瓜似的被孩子们瓜分了。一会儿满怀成就感的叫声此起彼伏,有说“老师,您看我插的魔方”、“老师,您看我做的金箍棒”??这时,正在插汽车的森森对牛牛说:“牛牛,把你那个车轮借给我用一下好吗?”牛牛本来正忙着摆房子,但见森森插的汽车很新鲜,忙说:“我也要做汽车。”森森见牛牛的轮子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牛牛叫起来:“我喊老师,森森抢我的车轮子了!”森森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边说边生气的将轮子摔向牛牛。牛牛看见森森生气的样子,就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森森面前。

事实上,幼儿之间有时生生小气儿,撅撅小嘴儿反到能缓和缓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

我觉得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

第17篇:幼儿园读书笔记名言

最近,我在读一本叫做“不要说孩子想说什么”的书。其中有一章关于五个提示培养幸福,责任和潜在的孩子。

在学习这五个诀窍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自然使用的九种情绪:好奇,快乐,惊讶,痛苦,愤怒,害怕,耻辱,恶心,厌恶。

提示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感密码(尽可能不抑制孩子的情绪)。表情,好奇的情绪,是积极的情绪;那种痛苦,愤怒,恐惧,耻辱,恶心,厌恶,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

知道2,尽可能多的鼓励孩子表达很多的好奇心和快乐的心情密码(尽可能的积极情绪玩,以最大)。例如,孩子抓了一本书或一本杂志,开始撕开它。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贵,你可能希望找一段时间,看孩子撕开发出的声音,撕裂时间的感觉,撕裂自己有任何反应。或者你应该问自己,孩子不是模仿他的父亲撕下报纸的行动。然后 ,让孩子们知道你认识孩子的兴趣,但也表示赞赏:这本杂志是伟大的,对吧?顶部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大哟。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撕开杂志,那么另一张纸将被替换,孩子将被告知说杂志不能撕裂。它有一张纸。

知道3,消除造成痛苦的因素(尽可能消除你的消极情绪的原因)。有些孩子只是想看到戴眼镜的人会哭泣,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表现,或者孩子的哭泣被忽视,这样会让孩子误认为你不明白他的情感密码,所以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但会使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拿起孩子,让孩子回到那个人身上,也要求那个人脱下眼镜,或者可以问那个人是心灵,让孩子们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负面情绪。

知道4,用词帮助孩子表达情感的密码。例如,孩子因饥饿而哭泣,不仅仅是为了喂养他,而且还花时间跟他说话:我听说,孩子,你现在饿了,我们找到了 如果孩子被车角惊吓,你可以告诉他,声音是可怕的,吓坏了你。孩子很高兴挥挥秋千,你可以用字来增强这种体验对孩子的积极的感觉,夸张的声音,如哇哭泣,还是你玩得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的感觉得到承认,而且还要以孩子的身体感觉来描述语言。

知道5,了解孩子的愿望,他想成为与成年人一样。 1岁的索尼娅来到电视后面,想看看那些精彩的电线和插头,然后我父亲安静地说:索尼娅,如果插头插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摸它受伤了,来了对我来说,我给你看看这个没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或者玩这个有趣的球!然后索尼亚在前面去了他的父亲,听他父亲简要描述了使用电线和电流,高兴地打球。这时父亲可能想说:索尼娅,谢谢你不要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上,首先,父亲在一个平静的语调和孩子说话,干扰了她的危险行动,虽然孩子不能完全 理解父亲的意义,但她理解的词和语调的意义。其次,他给了索尼亚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球。最后,谢谢,我爱你!他用这种积极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是肯定的,指导索尼改变行为和奖励。所有的行动和反应的父亲,是给索尼亚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帮助她的未来成长为一种善良,冷静的态度和成人的情感和谐。

第18篇:幼儿园读书笔记摘抄

幼儿园读书笔记摘抄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第19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我们幼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 。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第1篇: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篇2:

读书笔记――《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分开的时候)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篇3: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读《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有感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描写景物的句子)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带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潜质,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必须的关联。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刻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带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群众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取,不好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个性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联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联的重要性。人际关联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联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爱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潜质。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用心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4: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你真棒!》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里很难受。本文出自点子创意网795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老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好文章大全)

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正因老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孩子了!

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篇5:

读书笔记《这就是幼儿教师》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情绪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幼儿老师的安全职责大;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7每一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8每一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儿园,因此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一样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快乐。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一样。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篇6: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刻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刻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联,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刻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刻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篇7:

与孩子共同成长

《指南》虽然细化描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指向性和显示可操作性,但是它并不是就简单的“说明书”,《指南》同时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确明白其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运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补教师专业空白,开启家长固化思维的工具。

一、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的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是经过多方论证和考量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构成自我决策的潜质并实现自我的价值,游戏会使得儿童体验成就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法力支援,《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从事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二、放慢脚步,慢慢成长

“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要尽可能让儿童在充裕的时刻自由发展,成长虽缓慢却发展彻底。

三、扬起所长,补齐缩短。

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的独特学习风格,只能所长各不相同。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全面的和谐发展。

篇8:

阅读是艺术,正因阅读就是探索的过程。我们透过阅读来实现一种对应,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我们的个人的体验一一对应。阅读,说到底,就是以设身处地的行为去探索世界,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他人的世界。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有书相伴的人生必须是快乐充实的,有“阅读”习惯的人必须是感恩快乐的。同样,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能够从阅读中得到,每一天给自己留一点时刻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乐趣。

一个教师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教师,如果一向能够坚持阅读,就能始终持续与最前沿的思想的声音的接轨,除了能够获得新知,还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力量。正因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外在的动机资源的输入,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动力不足的。坚持阅读,就能够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

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就阅读而言,只有在博览群书、遍赏芳华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开卷有益”的妙处和“万里清风来”的意境。从这个好处上讲,享受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忠实的阅读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

篇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心得

这段时刻我仔细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透过学习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年轻教师,我应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明白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还应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取活动资料,带给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并善于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此刻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很浓厚,很多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逼着孩子背古诗记单词,在孩子还不会握笔手指肌肉没有发育好时就要求孩子练字画画学乐器,完全忽视了幼儿的意愿,时不时埋怨幼儿老师不教这不教那的家长也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快乐、快乐的童年。

篇10:

读《三年前的教育日记》有感

――吴小灿

最近整理柜子,翻阅几年前的日记本,看到最近记录的一则教育故事,感觉很好。

秀哲是个比较懂事,并且很聪明的孩子,但也有调皮不听话的时候。这天离园前,他故意用外套去挥打别人来取乐,我二话没说就收了他的衣服。

他爷爷来接他了。只见他一声不响地从我面前走过,径直到走廊上,看他没有丝毫认错的意思,我故意不把衣服还给他,看他回家如何交代。

秀哲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想让我把衣服还给他,我就跟他说:“这天衣服不还他了,谁让他做错事了。”没想到这句话惹得秀哲一屁股坐在地上,脸涨得通红,“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好一个濑脾气的孩子。我就过去拉他起来,一边拉他起来一边告诉他:“我这天这样做是让你记住以后不能用衣服去打别人,懂吗?”看他乖乖地点头了,我才把衣服盖给他。

从日记中看到,自己三年前的教育经验还很不足,教育理念也很幼稚。但是此刻也在不断的学习。当我看到孩子用外套挥打别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处理的原则是决不容许、好好管教。其实这是典型的教师权威的表现,你不乖,我就没收你的衣服,让你急,让你哭,让你尴尬。但是如果是这天,我绝不会这么做,我会先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透过引导他体验,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让他明白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这天是我已经认识到,教师就应和风细雨般地去丝润孩子的心田,而不是暴风雨般地去打击孩子的自尊,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

第11篇《做一名充满奋斗感的教师》读书笔记

在没有读《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之前,自己一直想做一名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在读之后,我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仅仅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还要教给孩子“一杯水”的知识。怎样使孩子学到一杯水的知识,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心里还要充满着奋斗感。而这里的奋斗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感觉或行动。而是从很多方面去体现出来的。例如:怎样去做一超越失败的教师、怎样去做一名挑战自己的教师……。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里提到做一名永不放弃的教师,怎样做到永不放弃——那便是在自己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而不是劝自己放弃,给自己找理由放弃的人,自己都先放弃了那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做一名超越失败的教师——当自己失败了这并不可怕,自己应该反而高兴。因为自己最起码自己去努力做过了,虽然失败了,可是在这做的过程里自己可以反思到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在下一次准备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同样的失误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经验哪来的成功收获?没有失败过的人这次也许成功了,可是我们能保证不会发生偶然吗?在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和绝对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相信自己我可以,那就一定没有问题的!

做一名挑战自己的教师——作为新教师的我虽然没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但是我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也许我所努力做的事情有可能有经验的教师以前就做过了,现在再做一遍便觉得没什么了或者还可以做得更好。可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却没有接触过,当我去想到这个想法或创意的时候说明我进步了,我努力去做过了。在这做的过程中是我成长了,做过的事情在反思中就又会有新的想法,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做出一件作品或布置一次区域都能使自己充满奋斗感,因为我又学到了一种知识,也许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心里却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跟有经验的教师多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充满奋斗感的教师。首先肯定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没有问题的!其次要告诉自己因为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只要自已努力了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最后便是——贵在坚持!

第12篇

李跃儿老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美好的东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老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孩子的进步,孩子的退步等等。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老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孩子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孩子,观察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孩子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能力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么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况。这就是他,有着自己的世界,不接受别人,只有自己。这就是他,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面对这样特殊的孩子,有改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仔细的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不讲话的孩子。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想玩游戏,但是他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他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角色游戏时我说:“今天,我和你一起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天我是你的妈妈,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妈妈是怎么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他对妈妈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他一个一个的玩,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我们来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妈妈买给你好不好啊?”“是挂”也?什么声音?“是挂”再一次的声音,让我知道我并不是在做梦,他开口讲话了。“什么?刚刚妈妈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是挂”想了半天,没有明白这“是挂”是什么。“对不起,妈妈听不太懂,你能指给我看吗?”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面一指,原来是西瓜。“跟妈妈说:西瓜”于是我开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语言交流。

虽然只是短短的言语,但是他愿意和你交谈了,这是那么久以来我和孩子的第一次对话,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

资料共享平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大全20篇》(https://www.daodoc.com)。孩子的成长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说,只是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他的心,同时的他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孩子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几个音节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教育孩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孩子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老师所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但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老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孩子。

李跃儿老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孩子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第13篇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的答案:

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理解: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我的收获:面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助他的人给他提供可以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起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己……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第14篇

打开一扇窗,让花香散发

前天读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心爱的小猫死了,透过窗户,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小猫突然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时,他的奶奶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宝宝,你为何不打开一扇窗呢?”小男孩听了,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一扇窗户。一刹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小男孩不禁破涕为笑,心情大为好转。

由此想到了我们老师,面对各个不同的孩子,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尤其是面对家庭离异、身体异常、学习困难、活泼好动等特殊群体的孩子,更应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多看看他们的长处,尽力弥补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在日常活动中,有的老师会数落学习困难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有的老师当着别的孩子说:“这道题我讲过至少3遍了,你还不会做,真笨!”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和幼儿真诚对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一扇窗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在艺术上却意兴盎然呢?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挖掘了自己的特长,后来有了杰出的成就,散发出了沁人的芳香。

第15篇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晓畅明白,朴实自然,没有精英意识,即使现在阅读也有极强亲近感,很符合他倡导的白话文应该是“活”的文字。

书中涉猎的领域和年代跨度很大,从“五四”时期到五十年代,几乎收录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各种演讲内容,让我们看到胡先生历经学者到官员(驻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不同角色转化中为人,治学的态度,可以充分体现他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对书中感触颇深的是一篇对“五四”事件的回顾演讲稿,具体而详尽的过程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他明确表达了:对抗争政府的同情和对运动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宁鸣而生”。

另一篇极具特色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系统讲述了佛教在中国成长发展的过程。胡先生关于禅宗发展史的研究考证翔实,表述客观风趣。胡先生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从学问的视野进入。胡先生的禅宗研究源于他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他离世只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禅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弥补。胡先生对禅宗史下过很多功夫,颇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础上专门为影响很大,成为一代宗师却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会和尚传》;晚年,又花很多时间去考证《虚云和尚年谱》。虽然禅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学一隅,但严谨的态度足以描述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发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与他的一翻论战。胡先生对于禅宗史的研究体现了他在治学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用独立、理性、责任、正见、负责的言论来发表个人思考的行为特点。

如何深入的探寻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我们需要一生探寻的问题。

第16篇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可以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第17篇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幼儿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快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该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幸福的童年。

第18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作品,故事虽然简短却寓意深刻。书中描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发现了一条重量超过1500磅的大马哈鱼,并开始了长达3天3夜的搏斗,大鱼才终于筋疲力尽的浮上水面,被他杀死。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直至最后回港时仅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不仅仅是一部寓意深远的悲剧小说,更是一部英雄主义的交响曲。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故事中描写的老人圣地亚哥可以说是个倒霉的人,84天没捕到一条鱼,而别的渔夫也都把他看做失败者,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一场战斗的开始:果然,就在第85天,他真的发现了一条1500磅大马哈鱼,明知双方力量悬殊,成功捕获大马哈鱼的几率微乎其微,可他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对大鱼说:“我跟你奉陪到底!”,最后终获胜利。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鱼之后,考验却并没有结束。鱼因为又大又长,他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回航时,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于是,他用尽一切手段来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便用舵把来打。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意志。上天似乎并没有怜惜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他将厄运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最终他顽强的意志却并没能为他带来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看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地懂得: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屈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地斗争。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像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圣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极限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坚韧与自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为什么海明威不让老人最后获得胜利呢?这样不是更加能体现英雄的伟大吗?老人的故事不但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与意志力。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试问: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可以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失败总是一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打击。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故事中老人曾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让我想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曾经说过:“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他们说明了英雄的含义,生命的意义。而这正是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从这个方面看,这本书不是寓言,也不是童话,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胜利在这部小说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老人敢于挑战极限,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不得不让我们敬佩,他所带给人类的是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老人与海》给予我很多的人生启示: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要有跌倒了重新爬起来的勇气,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远不要失去面对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自己的人生梦想。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敢于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战胜自己,战胜挫折的人,他们有勇气完成自己也许失败了很多次的梦想,这才算得上是英雄。这时,成功已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拼搏过程中的努力付出,那种永不言败、永不妥协的精神,他支撑我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敢向前、搏击未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失败屈服,一旦屈服,那么所有梦想都不会实现,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觉得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鱼一样,会出现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因为没有努力而给人生留下遗憾,我们也会是生活的强者,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而精彩。

读《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感到我浑身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无论今后的教育道路有多少荆棘,多少挫折,我相信只要有老人那般不服输的品质,我就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老人与海》是一本值得去仔细品味的一本书,就象高尔基的《海燕》,能让我们在暴风雨来临前获得勇气、获取力量,能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怀揣梦想,直面困难,借圣地亚哥老人的勇气,相信自己定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奇迹,有所突破!

第19篇:《教师人文读本》读书笔记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篇20: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我的教育行动之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正因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发奋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质、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

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正因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联,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20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里,争吵、告小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点儿小纸片儿也会争起来,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常常是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教师这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该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争吵或闹纠纷,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 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 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 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 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接着我又用商量的口气对雨桐说:“雨桐,琨琨和你一起玩好不?” 这时雨桐想将轮胎送给老师,老师接过轮胎做了个向他们方向滚的动作,俩孩子“咯咯”笑着追轮胎去了。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雨桐和琨琨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二)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前天中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叫声。原来,健健将水刷到了小岚的颈膊里,把衣服给弄湿了一片。只听小岚说“我给老师说,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健健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又不是故意的。”小岚边哭边说:“你看见了,是边笑边弄的!”这时,潋潋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小岚擦眼泪边说:“小岚别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将你的衣服弄湿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饭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这时,我找了一条干毛巾,悄悄交给健健,让他主动给小岚道歉并把干毛巾垫在小岚的湿衣领里。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一天早锻炼罢回活动室,孩子们都去拿小椅子准备吃早餐。贝贝突然为自己做有记号的椅子和杨军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椅子,这个是我的。给我!” 杨军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你从家了拿来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给!”贝贝央求说:“是我爷爷给我刻的记号,你看。” 杨军将信将疑地看椅背上刻有“贝”的小椅子,然后还是不大情愿的说:“好吧,还是还给你。”贝贝大概见杨军没坚持不给,就说:“现在你先坐,吃罢饭了你还我哦?”杨军态度坚决地说:“不,给你。”贝贝也便语气温和地说:“我俩就坐一块吃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笑笑,一块去取饭了。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一把小椅子应该由谁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孩子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作为教师,应当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地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那天,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时,我将新换的插塑玩具发给孩子们拼插,孩子们兴奋极了,“哗”一大箱玩具像切西瓜似的被孩子们瓜分了。一会儿满怀成就感的叫声此起彼伏,有说“老师,您看我插的魔方”、“老师,您看我做的金箍棒”……这时,正在插汽车的森森对牛牛说:“牛牛,把你那个车轮借给我用一下好吗?”牛牛本来正忙着摆房子,但见森森插的汽车很新鲜,忙说:“我也要做汽车。”森森见牛牛的轮子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牛牛叫起来:“我喊老师,森森抢我的车轮子了!”森森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边说边生气的将轮子摔向牛牛。牛牛看见森森生气的样子,就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森森面前。两人一起拼起汽车来。 事实上,幼儿之间有时生生小气儿,撅撅小嘴儿反到能缓和缓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谦让。 我觉得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四、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网校 › 读书笔记大全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
《幼儿园读书笔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