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物理学课题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5 12:05: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物理学论文

重庆理工大学

改变生活的物理学(结课小论文)

作品名称:物理学与管理学

目 物理学与管理学

院 会计学院

学 号 112060201

学生姓名 杨雪珂

日 期 2013.11.23 摘 要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既然是交叉性的学科就与生活中的物理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本文简略的介绍管理学利用物理现象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一些管理学离不开的物理知识。

关键词:管理与物理 人工降雨 汽车上的物理

其实在管理学中利用物理想象来达到理想的管理目的的例子很多,下面我就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介绍管理学与物理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工降雨。

“„„傍晚可能有雷阵雨。”8月8日的北京,潮湿闷热,像是憋着一场暴雨,让人无法不相信这样的天气预报。

“这雨怎么还不下?先下了晚上就不会有影响了!”对于晚上将要上演的奥运会开幕大戏,天气这个角色将如何上场,所有人都揪着心,盼望着天公作美。

直到8月9日凌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国家主体育场“鸟巢”滴雨未下。有人认为是气象台预报错了,有人说是老天爷开眼了。其实,所有功劳都应该记在气象人身上———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成功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也是奥运史上在开幕式阶段首次实现人工消雨。【1】

这也是人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物理现象而达到的一个重要而且完美的管理与物理结合的例子。

下面就介绍一下人工降雨所利用的物理学知识和好处。

一、人工降雨的方式

呼风唤雨曾经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一梦想已变成了现实,人工降雨便是其中一种实用的方式。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滂沱而至,温度下降,空气湿润又凉爽,该是如何的惬意!同理,冬季里人工降雪即可以水土保墒,又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细菌的产生,还可以给人们带来雪中的情趣。 目前,我国的人工降雨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利用飞机把冷却剂(干冰、液氮等化学药剂)播洒到云中,使云层温度下降,同时细小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最后形成降雨;另一种是在云中播洒吸湿性强的凝结核(如食盐、氯化钙、碘化银、硫化铜等无机盐),使云滴增大为雨滴降落下来;还有就是利用高射炮、火箭等向云层轰击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云与云发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来。【2】

我国的人工增雨始于1958年,当时吉林省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国家和吉林省的有关科学家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第一次飞机人工增雨试验。辽宁省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高炮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全省潜在春旱发生面积达到2200多万亩,1991年正式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每年发射炮弹2万多发,平均为辽宁增加降水12亿立方。从原先负责朝阳和沈阳增雨作业的第一架飞机正式进驻阜新进场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火箭增雨系统3架飞机将和360门高炮、56套火箭发射系统。2005年厂家提供608发火箭弹,1万发“37”高炮人工降雨弹,增雨催化剂准备充足,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3】

但人造雨水是不是像自来水龙头那样拧开就来呢?目前我国还办不到,只有俄罗斯、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无云降雨技术。所以我们的方式是把云留住,只要有云彩才能够降雨。干旱时,如果天空飘来一片云,就是人工降雨的好条件。早期的人工降雨对自然气候的要求较高,必须有足够厚实的云层,合适的温度和风向等条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实施人工降雨。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有不同的降雨方法,但惟一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大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蒸气。也就是说,天空中的云层是水蒸气最好的载体,只要干旱地区上空有充足的云层,便可进行人工降雨。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人工降雨,有利的气象状况都是必要条件。如果届时天空万里无云或云层不多、不厚,气象部门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望天而生叹。另外,人工降雨的成本相对较高,其中包括租用飞机和机场的资金,因此只能是应需而为之。

二、人工降雨的好处: 好处之

一、一场人工降雨可降温5℃以上!

实践表明,火箭降雨降温的效果极其明显,在夏季采取人工降雨过后,气温一般要下降5℃—1O℃。南京曾为缓解干旱采取了人工降雨的方法。降雨前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8.1℃,火箭降雨后,南京的最高气温降至29.5℃,一场人工降雨竟让气温降了8.6℃。

好处之

二、采用人工降雨手段,缓解夏天的用电压力!

夏天人工降雨以降低气温应对缺电,减少开空调耗电的压力。上海今年夏天有约500家企业面临避峰让电的境况,并前后有7批企业进行轮休。杭州市政府甚至号召各企业到北方度假旅游避暑。夏天,我就曾经接待过两批浙江的网友,因为当地高温酷暑,单位集体放假到沈阳度假。后来因为实施人工降雨,江浙一带解决了这个问题。

好处之

三、实施人工降雨向天借水。

由于科技的发展,由过去的旱季作业扩展到雨季作业,从单纯农业抗旱转向水库蓄水、用以改善水资源生态。专家介绍: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后回波强度会增大5dBZ左右(什么东东我也不清楚),会出现小到中雨,对于增加地表蓄水,改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据测算,一片约30立方千米的云块,若按每立方米含水量为1.74克计算,这片云大约有5.2万吨降水量,对干旱地区而言,可谓是“液体黄金”。每年我国都有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特别是云南、广东、台湾等省纷纷遭遇严重旱情。面对干旱形势,人工降雨几乎成了具有立竿见影之效的最后一道法宝。为了解决农田干旱灌溉问题,北京市就利用飞机在密云和官厅水库上游羊河、桑乾河、潮河、白河流域5万平方公里进行了22次液氮人工增雨作业,创造了1.7962亿元的产值。工作人员乘安—26专用飞机飞赴北京西部和河北怀来、宣化等地进行增雨作业。三小时内,在北京上风方向4000米高空处共播洒液氮400升。北京喜降入夏以来头一场通透的大雨。人工降雨缓解了旱情,庄稼“喝”得过瘾。目前,北京市已在海淀、延庆、平谷、昌平等区县设立19个作业点,拥有高炮37门、火箭发射器6部,地面作业人员150余人。今年,北京市还将积极实施人工消雾、消雨的影响天气作业。各省气象部门陆续成立了人工降雨办公室,浙江省今年又借助热带风暴,实施了两次增雨。浙江省气象局消息说,人工增雨的效果明显,对缓解浙江全省性的干旱和高温天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飞机从杭州笕桥机场升空,飞往绍兴、台州、温州、丽水东部、金华、杭州南部等。据气象部门监测,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浙江的温州、台州地区下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绍兴及丽水东部、宁波南部的部分地区下了小到中雨,金华局部地区下了阵雨。

好处之

四、防止冰雹、大雾、霜冻

在冰雹形成期间人工降雨,会使冰雹变成雨水,当天空大雾弥漫,实施人工降雨,会使雾气结成雨滴,很快消散。当霜冻来临,人工降雨会迅速化解霜冻。 好处之

五、人工降雨还可以救火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曾发生火灾,由于在火场上空实施了人工降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火灾得到全面控制。以前森林发生火灾,完全靠人力去扑救,效果甚微,还容易发生伤亡,而且一烧就是很多天,救火其实主要靠开辟防火通道。如今,人工降雨,帮了大忙。发生森林大火的天空云量较多,水气含量较高,实施人工降雨,出动增雨飞机,在云层上面投洒碘化银,促使云层中的水滴增大,形成降雨。【4】

汽车上的物理。

汽车生产者、司机还是交警对于汽车来说都是不同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通过掌握和利用不同的物理只是来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下面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些物理知识与其应用。【5】

1、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2、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前进的动力——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4、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5、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6、汽车急刹车(减速)时,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 ;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变摩擦成滑动摩擦

7、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

8、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9、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

10、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11、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②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结论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论述了物理知识与管理学结合的成功例子,根据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本文能够更好的了解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文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首先简单的介绍了一个管理与物理结合的完美的例子,用来说明管理学的实施和物理学的密切关系。然后介绍了人工降雨的物理原因与其好处,再介绍了一些物理知识在汽车上的应用。

论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只是,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注意,了解,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现象。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北京奥运会开幕专题.2008.08.09 [2] :董国华,孟宪起,等, 物理百科(中学生百科丛书),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6-1.[3] 《环境标准》-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2005年 [4]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气候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12-23 [5] 唐杰.杨沿平.钟志华.童一帆, 汽车先进技术论坛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1

致谢

学了八周的改变生活的物理学,我坚持每节课必上,不迟到不早退,在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中,我在物理方面的收获确实不少。在初高中的我是对物理学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其中的一个志愿就是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可惜,很遗憾的事与愿违。不过庆幸的是在大学的选修课中能够有幸上到周密老师的课,有幸在大学生活中得窥物理学冰山一角实属荣幸。

心得

我认为要掌握好这门知识要做到

一、善于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科学。这些现象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且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

二、要勤于思考, 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

推荐第2篇:课题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现状研究个人中期工作总结

一、通过前期研究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多边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但现行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合作过短

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二)、合作过滥

有些教师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组织多次讨论,时间长达二十多分钟。课堂上合作次数过多,且不论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如何,单从合作学习所占课堂教学的比率看,可以想象:课堂教学被大量的讨论“侵占”,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很难使教学目标在规定时间内达成。

二、可行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组建好的合作小组应力求小组间力量均衡,无明显差异,这样更能体现小组间竞争的公平、公正,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二)、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小组内谁是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决),谁负责记录、汇报等,使小组内成员能各司其职,避免 “吃大锅饭”,达到组内同学间的优势互补。组内同学担任的角色不一定固定不变,分工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变换,使每个同学都能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合作。

三、改进措施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之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其中,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评价和奖励方式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助、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质上的多样化的奖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希望能对我们各位教师有所启迪与帮助。相信我们只要平时注意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具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推荐第3篇:课题论文

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综合素质技能人才①

刘德华 刘春华 高志伟 许秋华 孟庆勋 豆银霞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的能力。

关键词:文理科 人文 专业课 实训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部分院校为了弥补生源,出现文理兼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则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工类考生,分析问题思维敏捷,但人文素质较弱;文史类考生,思想活跃,方法灵活,但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对口类考生,有的学校为了升学和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和实验过程,专业理论薄弱,缺乏实训,文化课基础差。

上述现状及欲解决的问题,是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探索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程设置和创新是关键,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的能力。教育以学校为本,学校以教学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过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单纯强调“就业导向”培养目标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高职”不能“高质”现象的产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国情特殊,任务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使得大学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不少问题。首先表现在教育模式有弊端。造成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匮乏,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不少障碍。其次理工、人文学科发展失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高

校以市场为指南针,过度强调专业教育和应用学科,不顾及通识教育,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开设,各学科平衡发展的空间还有待提高。第三功利思想膨胀,精神世界空虚。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一些“短平快”的实用科目;大学生的“务实”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上,往往着重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对实用技能的学习热情远胜于人文知识;把技能证书的获取作为学习的目的。同时,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方面也出现了偏差,道德水平滑坡。另外,不少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原理空泛,缺乏崇高的信仰追求,生活和工作中讲求实惠,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1.1加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支持、配合与管理。

毫无疑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加强高校教师的认识。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的、相互支持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1.2强化知识传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和社会上对人文科学的轻视等原因,许多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文知识面狭窄,甚至出现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因此,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思考,从而学习和借鉴。。

1.3营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塑造在各理工科院校目前还比较缺乏。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大力举办学生参与性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动,如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学校可以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举办具有特定目的的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开展学术活动,利用好网络、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2.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综合多方面的调查和调研,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操作技能掌握甚少,创新能力缺乏。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很难全面系统掌握,实训环节操作不熟,这与社会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相差很远。

经过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职业院校应该是培养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基本功过硬,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和技巧,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程度创新能力,能适应生产、管理、策划、设计、经营与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存在着理论学习比较抽象,不利于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学习具有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只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面对这一问题,我校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为试验,积极推行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化,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化,理论实习一体化。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交叉按一定课时比例进行的一种尝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问题,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以下是部分课程实例:

单片机技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特点、结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特点、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存储器原理、CPU与外设交换信息的方法、中断过程的方法;学习输入/输出过程、采样原理A/D和D/A应用、常用I/O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以生活实例(如广告牌的闪光灯、定时电子铃等),带领学生做几个小产品,最后使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小型单片机系统。以达到了解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方法。

可编程控制器: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构成原理、硬件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地工作原理、常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使学生会进行PLC系统的初步设计。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交通灯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电梯控制、自动物料输送系统等实验,最后,根据工艺要求,使学生自己设计、绘制梯形图,编写出完整的程序并进行程序的调试。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突出应用

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此来设置课程或重组课程。基础课要精选学科核心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那些完成相同功能的多种分析方法,只讲生产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专业基础课的整合中,我们把重复的教学内容坚决地删除,定量分析尽可能的简化,定性分析要讲清楚,学会工程应用。把联系比较紧密地教学内容整合为新的课程体系,使其具有新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基础课老师定期参加专业教研活动,以便更好地实现‚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生产中已淘汰的内容要坚决地删除,追踪新知识、新技术。教材跟不上,可以以讲义形式弥补,要求教师上网查阅资料,进行深度加工处理。例如《视频音响技术技术》课程,传统的单元电路分析内容已毫无意义,如今都是大规模集成芯片,只要讲清方框图,掌握芯片外特性、外围电路应用等知识即可。专业课还要扩大知识面,不一定深,但要广,了解性的内容要多,可以少学时。我们的限选课、选修课、技术讲座等就是落实该思想。

3.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正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习环节的设置、开发和实施,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质量;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培养和能否体现理论与实践是否能够紧密联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实验手段,加强校企联合,加强社会实习环节,把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引入学校,指导学生在校的实验和实训内容。作为省级试点专业,认真研究学生现状和理论课内容,大胆地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开发和实施作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习效果。作为国家级实验室,充分利用我院电子专业现有实验室。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通过真实岗位能力分析,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四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了每一门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再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实验、实训项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必须有实验实训讲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实验实训报告等内容。

我院十分注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志良.单片机原理及控制技术(第 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①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10]-JKGHAG-0632。

推荐第4篇:课题论文

浅谈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我 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课外作业应重点体现四个特点,即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学科性。

一、愉悦性

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首先考虑作业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尤其在一年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如问一问,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查一查,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

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了能使学生既复习汉语拼音,又能记住所学生字,我们经常设计“猜字谜” 的课外作业。教师将谜语用拼音和会认的字写出来,发给孩子们。如在学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课文.教师出的一组字谜是:l.一 zuò fáng,四 miàn qiáng,只要说话用着它。2.huà

时圆,xiě时fāng,dōng天duǎn,夏天cháng。 这样的作业,既轻松又有意义,让学生在看似玩中巩固了拼音,记住了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刚入学的孩子善于表现自己.可以设计“我来当老师” 的活动。如让学生把当天所学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教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爸爸、妈妈学会了,奖励一朵小红花。还可以布置其他内容的作业,然后利用晨读,在小组内或全班开展我教大家“背古诗,学儿歌”等活动。孩子们在自学、教别人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捡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性

课外作业应体现“自主性”原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而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体现层次性,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自由。

每学完一课,我们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兴趣爱好,设计多样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完《菜园里》一课后,教师布置了这样几项作业:1.读一读:①把儿歌读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一评读得怎样。②把你读的儿歌录下来,和家长一起听,一起评。2.说一说:①把课文中你认识的蔬菜瓜果的名字和它的样子说给小朋友听。③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认识哪些蔬菜、瓜果,

学着课文的样子,说说它们的特点。3.认一认:到超市或菜市场去认识一些蔬菜、瓜果。这些由易到难,形式多样的作业,有利于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践性

(一)以“动眼”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例如:学习完《静夜思》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走进大自然。

(二)以“动口” 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 。课外可以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为主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读一读;叙事性较强的,可以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利于表演的,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演一演;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如听录音故事,看电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说话、朗读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三)以“动手” 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做,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在布置“动手”作业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学科间的整合,可以让学生结合其他课的学习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小科技作品。这类作业,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有了自由发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学科性

语文学科虽然综合性强,但它也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因而,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应结合教材,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多关注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像实验、游戏、作画、计算……这些作业形式都可以运用,但必须是为语文服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总之,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应该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乐园。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姬玉枝

2010年6月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学生作业的设计呢?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因此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第二天,有的同学做好了知识卡片,有的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有的还剪出了西沙群岛美丽的剪纸……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高兴,有时连家长也会参与,一举

多得呀!

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他所知道的东西犹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

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如用“参加”一词造句时,要求后进生只要造一句即可,中等生必须造出一句以上,而对于优生就要求必须把“参加”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末造句。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减少机械性抄记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再如,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一个较难的问答题或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这样很好的照顾

了个别差异。另外,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例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

四、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1律的练习形式。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如教学了《不合群的小蝌蚪》和《爸爸的咳嗽》这两课书后,我布置学生养几只不同类型的小蝌蚪,不时的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这一作业的设计不但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了许多自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以及爱护小动物的爱心。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姬玉枝

2010年6月

推荐第5篇:论文课题

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上学费用的调查分析

由市场调查分析民营企业创业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管理相关分析研究

调查分析师发张前景与展望

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swot分析

抽样调查在(某个方面)应用研究

抽样调查的误差计算问题研究

男女收入差距与社会的调查分析

调查某地区物价水平

调查某地区近年来房价情况

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经济信息管理作用研究

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关于网络文化对高职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首次就业目标分析

浅析影响商品房价格变动的因素

分析利率的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我院在校生的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大学生手机用户对联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眼镜消费调查研究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趋势研究

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研究

网络营销的若干问题研究

网络时代下社会变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变革

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特征、素质及知识结构的研究 基于URP(大学资源计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

推荐第6篇:论文课题

论文课题:《让课堂成为作文教学的桥梁》

让课堂成为作文教学的桥梁

作者姓名:周丽萍所在学校:昌南实验学校

作文需要“规则”和“技巧”,但在怎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把“规则”和“技巧”教授给学生,使他们不至被这些戒律束缚而疏离了对作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亲和力,却是一种重要的作文教学艺术。这种教学艺术就需要教师灵活地教学作文,把作文教学贯穿于课文讲解中,在每一篇课文的讲解中,目的不要只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而应更多地把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体会透彻,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课本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向课文学习,做到读写结合,既密切了读写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做到读写相长,不断提高。课文选材广泛,寓意深刻,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在这方面,我比较注重学以致用,每次讲解课文时,都会归纳出一些写作方法,并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一、从课文中学写描写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课本第九册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有不少关于小孩子受委屈后的描写,其中有一段“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夫,也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情”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要通过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等表现出来。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受了委屈也会有这样的感受,甚至也会跑到自己的小房间,把门一关,趴在床上生气,但是真正在作文中写出来,却没那么生动形象,所以我在讲课文时,要他们在课堂上就背诵积累这些语句,并比较一下自己以往写的这种感受、经历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什么不同,分析出哪些感受、经历是自己也经历过但写不出来的,下次作文时如果碰到类似的经历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都各有各的特点。而学生在写人的作文中,在外貌描写上总是存在“千人一面”的问题,描写起来都是从眼睛到嘴,无一遗陋;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时,也总是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本第十册第七单元课文《刷子李》,对指导写人作文就很有帮助。这篇课文作家抓住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一特点,而且外貌描写上也很有针对性,别的眼睛鼻子什么样,都没写,而和他刷墙相关的一身黑衣服文中却多次提到。教学本课,在让学生感叹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同时,更多地要让学生体会作家是怎样把他这一特点写出来的,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只有小说中所写的人物是这样,如果我们去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是各有特点的。借着机会,我在课堂上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找准一个目标人物,开始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找出他最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外貌上,要找准他和别人不相同的地方,进行小练笔。

课本第九册课文《学会看病》,有不少有关一个母亲对孩子担心的心理描写:“从他出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在讲课文的时候,我特意把这些心理描写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让他们知道,心理描写是要写出整个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像他们作文中所写的“我很高兴”、“我很难过”。比如:妈妈给你买了滑板,你很高兴,原因是你以前看到别人玩时就很是羡慕了,现在妈妈给你买了,你就可以像他们一样,自由潇洒地滑翔了,所以很高兴,这些心理过程都可以写入自己的作文中。尤其是描写时间过得慢的这句,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感受,但能比喻得这么好的却很少,类似这样的句子,学生都可以多积累,多模仿。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

二、从课文中学设置悬念

作文教学一人一事,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事例写得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故事情节要能吸引人,就要设置好一个个悬念,在文学作品中一帆风顺的情节是很少的,一般都是不能一下子就把结果告诉读者,只有情节曲折动人,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正所谓“得来容易,去之不惜”。

如第十册课文《刷子李》,在写刷子李刷墙时,先是描写他刷墙动作之优美,一身黑衣之神圣,后又转至身上出现一白点,这一白点的出现,让徒弟曹小三觉得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塌,这一悬念的设置,势必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但到 最后却揭示出白点原来是抽烟烧的洞,可谓是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层层相吸,一步一步把读者带入到最高境界。教学本课,在体会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的同时,我更注重让学生领悟作家高超的写作技巧,大部学生在写事例时,往往过快就把事情交待清楚,让人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呢?当时我想到上个单元刚写的习作《童年趣事》,其中有一篇学生习作,有一段是写在莲塘公园钻黑洞的事,因为淘气的哥哥怪叫想吓吓几个年纪小的。当时那个学生写到听到怪叫时,就说那是哥哥吓我们的,这样一写,让读者没有一点想象的余地,情节也不生动。如果在此设置悬念,先描写声音如何可怕,再渲染一下当时的恐怖气氛,最后再揭开谜底。这样,整个事件就生动曲折多了。

三、从课文中学谋篇布局

一篇文章如果想给人一种条理清晰的感觉,就需要在谋篇布局上下点功夫。人教版第十册中的课文《与象共舞》,作家抓住了大象的特点,采用了很清晰的先概述后分述的段落结构,一个一个特点地有条理地写下来,而且在二到五自然段中,开头都是先写一个中心句,然后再具体介绍这一特点。这种段落结构很值得学生学习运用,因为在以往的习作训练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在条理上都比较乱,组织材料上比较差,总是想到哪写到哪。在教学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体会写法上,帮助学生总结出写事物的作文可以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比如:学生习作经常要写《我的家乡》,以前,一谈到写家乡,很多学生都习惯把家乡的景物零零散散地写下来。现在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再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可写的东西就多了,可以写家乡建筑物的特点、家乡人们生活的习惯、娱乐等,然后采用每段先用中心句概括再具体分述的方式,有条理地把文章写下来。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关键,通过阅读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写作方法;而运用在课文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推荐第7篇:物理学论文农村物理教学

浅谈对农村中学生的物理教学

夏林 2008061239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教学知识点多,说理严密,单位和公式复杂等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学生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和教学设施差等问题,所以存在诸多教学困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具残缺带来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这对农村中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物理 教学 兴趣

Discuion on the physics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Xia Lin 2008061239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Physics is a natural science, has the teaching points of knowledge, reasoning closely, units and formula is complex wait for a characteristic, in the teaching proce requires a large amount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Due to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tudents to learn physical no interest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other problems, so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irst of al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use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make teaching aid incomplete imp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1 Key words: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Teaching;Interest

中学物理主要研究的是中学生面对着的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幼年起,每个人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从而对于学习物理就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学生的成绩除了他们与自己的兴趣有关之外,还和家长有一定的关系。农村学生的家长,有这样两种典型的类型。一类是认为读书无用,只等初中混毕业,学一门技术,长大了或成年了好让孩子外出打工。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管好坏,完全放任不管,学生学得好,得不到来自父母的鼓励,学得差,也没有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消沉、厌学。另一类家长,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吃了没文化的亏,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但在对待成绩的问题上,又过于简单粗暴,考得好,奖励钱物,考得不好,怒骂、罚跪甚至暴打。这又造成学生每次考试都如履薄冰。初中物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吃力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外,还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通过情感渗透,真诚关爱他们,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老师,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取得应有的成功。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讲,如果学生对某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和钻研,但是假如是没有兴趣被迫学习的话,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主要动力,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如今的农村,虽然早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和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常见的就有学习资料不如城市的学生多、起步价段较城市的学生要晚、学习的时间比城市学生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浓厚,再加上农村教学设施的短缺,学习兴趣就更加淡薄。而物理又是较难学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内容是“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所以很多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厌学心理。

基于以上问题,我将在本文中以我自己实习时的所见所闻为例,来谈谈我对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因教材的残缺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要学习,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他们会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对学习物理没有了心理上的恐惧,才可能有信心学习物理。而要有信心,首先的让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究的欲望,才能克服恐惧心理。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轻松的学习,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2 所以,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好新课引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但他们的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和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会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讲,农村学生由于环境的原因,对很多科学信息的接收相对匮乏,学习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比城市学生晚。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物理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是完全陌生的。我们应该利用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好奇,设计好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吸引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注意力和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课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成功引入新课,不仅能让学生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及规律的掌握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实验则是取得感性认识的最佳手段。物理实验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力”一节教学时,为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采取一个策略:叫一个学生一起来做这个实验,由于缺少实验器材的原因,我们可以用门来做实验。我叫这个同学用自己感觉一样大小的力推门的不同位置,比如用手推门的边缘和靠墙的部分,还有就是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的同一个部位,比如门的边缘,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这些做法的结果都是大家知道的,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结果,他们却不清楚。刚开始的时候,会引起全班同学的笑声,而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全部同学的注意,在全部同学的欢笑声中完成实验。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实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强烈的好奇心,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的神奇和趣味。

2、重视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尤其是那些有趣或不可思议的实验现象,更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实验具有典型性、重复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不但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有效掌握知识的环境中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动手、动脑和观察、总结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例如:在“电路”教学中,教师先用一些电路元件,分别接成串联和并联两种

3 电路,打开开关后,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自己探究实验,经过学生自己去探查电路,他们就会发现,两电路中两只灯泡的连接是不相同的。再者还会发现串联电路如果有一只灯坏了,另一只灯也不会发光,而并联电路就不一样,两只灯泡互不影响。这样,教师再给学生提出两种电路的区别和实质在什么地方?找到后,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种电路各自的特点。最后,教师作介绍性的总结谈话,通过教师总结谈话后,再让学生去研究,这样就能很容易的提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在农村,教学设施不完善,很多的实验器材都没有,因此就有很多的实验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完成。比如说“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个实验,我实习所在的学校因为时间的太久,实验器材损坏严重,游标卡尺等器材很少,这个实验就只能是在实验室拿一把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给学生传看,让他们认识,再由老师来演示使用方法。虽然没有按教学大纲完成试验,但是新奇的实验器材也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老师的讲解。趣味教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的方法,实验和实验过程不仅能使学生自觉地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和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多观察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做好实验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初中生刚接触物理,给学生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是整个初中教学中关键的关键。

3、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中学生正处于爱玩、爱摆弄的年龄特点与物理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适当地与学生做一些和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小型游戏,这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现行物理教材中大部分实验都是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思考,让学习在兴趣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在讲“声音的产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出直尺来做这个实验,在他们感觉实验有趣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有趣的现象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产生学习的兴趣,但要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还必须靠有效的激励手段,经常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更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兴趣的稳定、乃至难忘。

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标准时,心理上会有一种满足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想继续下一个学习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

4 生学习能力的信心,进而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4、加强学科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与时俱进,确定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认识本质。学生从生活中走来,对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感觉也比较亲切。教师在讲解理论时,用实际事例来说明理论;讲完理论后,又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可使学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在我上课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同学犯错误了我会先问他做错的事情里面包含有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物理知识,能答上来的从轻处罚,答不上来的适当加重处罚,促进他们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5、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学习上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农村中学生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刚离开父母到校学习,还不习惯学校的生活,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适时鼓励和肯定学生。

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产”。廉姆杰尔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肯定之后,他们在学习上才会更有信心,在课堂上才会和老师配合的更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农村,无论是从物资、信息方面还是从社会环境、人员交往常识方面都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和学生谈教育、谈学习兴趣必需合乎农村的实际。农村中学生,多半较“害羞”,不擅于向他人表白,学习也不太主动、大胆,因此,更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怀和鼓励。当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后,把这种关系带到学习的当中去,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才会主动提问,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生活上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学习上得到了肯定,学生自然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自然就会轻松了。

二、选择教学方法,弥补教具不足

只是学生有了兴趣还解决不了农村中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因为教具的残缺也会影响到教学。因此老师还得选择正确的方法,尽量来弥补教学设施不齐全带来的影响。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效激发探究欲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经常对学生的知识状况缺乏正确的估计,总认为他们是被灌输者,需要老师扶着、牵着,甚至很多方面往往是包办代替,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独立性。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学,要放权于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释放自己潜在的能量。然而在农村的现实中,很多教具残缺,无法按照教学大纲来给学生讲课。为此,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巧设一些开放性、趣味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时,叫一个同学现场演唱《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随后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词中的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的?”学生兴趣盎然,针对歌词中的声音一一思考,解答。接着又提问: “同学们,刚才的歌声你怎么会听到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探究的气氛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2、积极引导逆向思维,发掘科学探究

物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光靠书本上的内容不可能把这些知识都包罗万象地研究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经常运用学生的逆向思维来挖掘探究一些未知的知识,这样一来做可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时,先用三棱镜演示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然后要求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思考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向导用七种单色光通过三棱镜能不能复合成白光的问题。又如讲完“电生磁”后,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思考“根据电流能产生磁场”这个原理,你想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这个很值得我们探究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而且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再如探究完“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的沸点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后,要求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又是如何改变它们的?”“平时哪些地方需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需要减小压强,又是如何实现的?”“在高山上煮鸡蛋不会熟,怎么办?”,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逆向思维,很容易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乐于探究物理的冲动和发掘可以探究的科学题材。

3、巧设课堂实验,开展实验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实验课题,给学生以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教师引导性问题的指引下,去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现在的农村中学,很多都存在实验器材、设备短缺,或者实验器

6 材陈旧、老化严重,因此很多的实验都只能由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例如,在教“电磁铁”一节时,没有那么多的实验器材,怎么办?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教师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进行大胆的猜想。教师仅仅充当一个配角,并将学生的猜想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与电流有关;与线圈匝数有关;与铁芯的粗细有关等等。然后动手做实验。“那么又如何用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多个因素有关呢?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探究呢?”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掌握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同时在怎样控制变量,怎样设计方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等方面作一些必要的提示,要求学生把实验中遇到的现象、碰到的故障等一一写在作业本上。实验完成后,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实验现象,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农村初中实验条件有限,很多探究实验在实验室里根本找不到现成的实验器材。即使有,也只能找到一套,最多教师拿来做演示,要想让学生参与探究,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多动脑思考,花费气力去寻找一些适合的实验材料,而且应该是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简单的东。例如: 在教“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叫学生每人带两只乒乓球和一根细竹管,学习“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让他们都带一只透明的矿泉水瓶并且在离瓶底不同深度处钻上小孔„„。像这种可以因陋就简地利用农村家庭找得到的材料来进行探究的实验很多,作为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挖掘,这样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深奥的物理道理,寓教于乐,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索的兴趣。

4、结合生活、社会、科技教育,进行课外探究活动

由于物理学紧密联系着生活和社会,而且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或指导他们挖掘生活中的课题进行探究,积极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研讨和探究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课题时可从生态、环境、交通和居住等方面考虑,结合本地实际,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研究电冰箱内外温差和所耗电能的关系”、“常见的噪声污染调查”等。也可根据课题进行课外阅读,收集资料,观察记录,可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器材进行实验,通过分析、论证,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例如在教“乐音和噪声“一节时,就安排学生周末在家的时候注意观察,回到学校后在分组讨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来源,并分析产生噪声的原因,提出减弱噪声的办法。在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进行各自得补充完善,再写为作业上交。由于农村初中生的阅历、智力局限,所以进行课外科学探究时,题目布置要切合实际。我想要使学生争取通过自己的探

7 究获得比较满意的结论,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保持比较浓厚的探究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其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物理课程之中。总之,通过教师观念的转换,在课堂上多设提问,多开展些课堂实验,课后多开展些社会科学调查,这既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成绩。

5、多方互动,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对于前面提到的第一类家长,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邀请他们到课堂上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们的成功与进步,这样会对他们有所触动,从而改变以前的看法。对待第二类家长,考试后,可以邀请他来共同分析试卷,找出学生不足,并布置家庭查漏补缺方法,让他们既和学生相处愉快,又能管好学生。针对物理课的特点,还可以安排这些内容。物理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将部分学生实验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并要求家长督促。对于上课要用的实验器材,有部分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准备,家长协助。每次布置家庭任务后,都将学生的完成情况及表现反馈给家长,要求对学生给以鼓励。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关心学生,掌握情况,做到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方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增加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物理成绩。

本文结合了农村中学资源缺乏和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以及自己实习时候的亲身经历,谈论了怎样来进行农村中学生的物理教学,给在农村中学进行物理教学的老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是因为实习时间短暂,了解到的只有一小部分,这对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教学质量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的了解不足之处并逐步完善,为广大的农村中学生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母小勇, 李代志.物理学教学新论[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2] 郭英, 戴艳, 游永恒.学校心理学[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 钭方健,物理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探索[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2 (4) .[4]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Ⅰ].人教出版社,2006, 6.[5] 周忠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6]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指导老师:赵华(讲师)

推荐第8篇: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物理学有五个基本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线,原子物理学。

你所知道的物理学家。

推荐第9篇:物理学

物理学

学科:理学

门类:物理学类

专业名称:物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开设院校

全部高校>>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辽宁大学 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长安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西北大学 湖南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推荐第10篇: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选修课)分解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浅析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

学生姓名: 谢 云 艺 所在学院: 管 理 学 院

专业年级: 工商管理111班

学生学号: 1111010141 指导老师: 唐延林老师

2013 年 12 月 13 日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物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相对论,是一个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相关原理和现代时空观以及他们在当今社会中的巨大影响方面,来论述“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笔者初次题写物理学类文章,多有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朋友们海涵。

关键字: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等效原理 四维时空的不变论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现代时空观 洛伦兹变换

目 录

一、前言....................................................................1

二、相对论的概念............................................................1

三、狭义的相对论............................................................3

1、狭义相对论概念.......................................................3

2、狭义相对论的提出背景.................................................3

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4

4、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5

5、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6

6、质能关系、质能转化...................................................6

四、新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7

1、广义相对论概念.......................................................7

2、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8

3、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及一些预言.......................................9

4、相对论的时光观.......................................................9

五、相对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10

六、论文小结...............................................................11

附:参考文献...............................................................13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 页

一、前言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又过了半个学期,这半年来,在唐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下,我们完成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学习,临近期末,是课程结束的时候,也是我们的知识用到实处的开始阶段。还记得老师讲授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四章的内容——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由于个人的原因,对爱因斯坦有着莫名的崇拜,同时也对他老人家的相对论非常感兴趣,以至于本人对这一堂课印象非常深刻。本来就有想写点东西的想法,再加之老师交给我们完成课程论文撰写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务须对本次课程的学习总结反思一番,鉴此,笔者作如下小论一篇------浅析相对论与现代时空观。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有力工具,物理学又是一种哲学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为我们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物理学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直接地推动作用,几次工业革命便是最好的验证。其都是由于物理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构成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技能。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又有了崭新的进展,带来相应的新技术革命。

二、相对论的概念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2 页

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数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3 页

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三、狭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绝对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即绝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2、狭义相对论的提出背景

在19世纪末,人们知道光速是有限的,在测量光速时发现,木星卫星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相同的,而不管地球是朝向卫星运动还是背向卫星运动。这不符合物体运动的速度叠加原理(A参照系相对于B参照系速度为v1,A上发出相对A速度为V2的物体,物体相对于B速度为V1+V2),而符合波的性质,因为当时已知的所有波都有介质,因此人们假设光也有介质,定名为“以太”,光在以太中稳定传播,所以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由于地球并非宇宙中的特殊天体,以太应该对地球有相对运动,而著名的迈克耳孙(A.A.Michelson)和莫雷(E.W.Morley)实验证明了相对地球运动的以太不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以太,以太就是对地球静止的,这里和一些人认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4 页

为的证明了以太不存在,叙述上有一点点区别。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两条假设:

1。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也就是说,所有惯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都是等价的。(够绝对的)

2。光速不变原理:在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考系中,所测得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等的。

1964年到1966年,欧洲核子中心(CERN)在质子同步加速器中作了有关光速的精密实验测量,直接验证了光速不变原理。实验结果是,在同步加速器中产生的一种介子(写法是派的0次方)以0.99975c的高速飞行,它在飞行中发生衰变,辐射出能量为6000000000eV的光子,测得光子的实验室速度仍是c。

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相对性原理——所有的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均一样。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5 页

(2)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均相同。

4、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 (1)同时的相对性

在车厢上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地面上看来并不同时发生。

同时性具有相对性。

(2) 时间延缓

(3)长度缩短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6 页

表明空间也是相对的,在不同参照系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在一个参照系看物体是一个正方体,在另一个参照系可能是长方体;在一个

参照系是球形,在另一个参照系却是扁球形的。

表明物体的形状是相对的。

5、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

狭义相对论中,距离和时间在不同的参照系是不同的。然而 s(ct)(r)(1)质能关系 22

2 是四维时空中的不变量。表明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相互间存在联系!

6、质能关系、质能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例如氢与氧结合生成水,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氢和氧的质量之和。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被认为是氢和氧原子中储存的化学能,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能量和质量分别守恒。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7 页

爱因斯坦要使物体运动定律既满足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又要求低速下与牛顿定律一致,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物质可以转化为运动能量,能量也可转化为物质。

物质与能量相互等价

Emc2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

静止质量可以转化为运动质量:如正负粒子相互湮灭成光子,而光子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反之亦然。

(2)质能转化

氢与氧结合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氢与氧的质量和与水的质量之差(也称质量亏损)。

化学反应的质量亏损比例约为一千亿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核反应的比例约为一万分之一到一千分之一。

50克物质全部转化为能量,可将西湖中的所有水加热到沸腾。

四、新的引力论——广义相对论

1、广义相对论的概念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物体的运动方程即该参考系中的测地线方程。测地线方程与物体自身故有性质无关,只取决于时空局域几何性质。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8 页

而引力正是时空局域几何性质的表现。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仍然顺着最短距离进行运动(即沿着测地线运动——在欧氏空间中即是直线运动),如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太阳转,造成引力作用效应。正如在弯曲的地球表面上,如果以直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地球表。

2、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广义协变原理

自然规律对于任何参照系而言都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2)等效原理

匀加速参照系可与均匀引力场中静止的参照系等效。

比萨斜塔实验 m引=m惯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9 页

3、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及一些预言 (1)结论

引力大的地方时间过得慢 ;

引力导致空间弯曲。 (2)预言

恒星光的引力偏转;

雷达回波延迟;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4、相对论的时光观

(1)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均匀的,相互独立的;根据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即在不同的参照系时间是不同的,物体的形状,质量等都是不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2)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参照系中的所有钟都校准了,即相互同步的,在另一参照系看这些不同地点的钟都不同步了。 (3)四维时空中的“不变论”

相对论(relativity)不同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理论。

寻求不同参照系中各观测量之间的联系,重点是不同参照系中的共性,即所谓的“不变性”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参照系中是不变的,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在不同参照

2GMT12tcr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0 页

系中是一样的。

时空会影响物质的“内在的特性” !

物质也会反过来改变时空! 时间与空间不仅是相对的、相互关联的,而且与物质存在有关,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五、相对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大家都知道时间也是相对的,是和质子裂变的速度的比较.这个事情推论到人的身体要素上也是成立的.当人体机能所进行的分子裂变超过正常的时候,也就是新陈代谢大量造物的时候,即新造的多而代谢的少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体内质子裂变将明显超过时间相对的质子裂变的速度,因此在这个人的内心的心理时间就会比外界的正常时间长.比如小孩子,由于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他们的内心就我们正常人的时间感觉长,因此他们表现的好动.不过这个心理时间可以通过人的意念,欲望所控制,因此有些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比较安静,比较镇定,那是他们从心理上把肌体质子裂变的比例因子用意念给缩短了.如果这种意念能够长久的保持和利用,这样的孩子在成人以后多能表现的临危不乱,很容易成大事.而且这个肌体质子裂变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受到临时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人在焦虑,忧愁,烦恼,悲伤的时候,此时人的体内的质子裂变激烈,质子的剧烈裂变导致激烈的心理暗示.这个心理暗示是在加速质子裂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影响,因此此时的心理暗示比正常情况下普通的心理暗示强烈的多,因此人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1 页

们在危难,忧愁,烦恼前的心理暗示往往是极其激烈的,激烈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理念信仰.相反的,如果人类利用这个心理暗示加速自己的战斗决心和意志力,这将无形的增大这个人的意志力.就象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其实不是爱情有力量,而应该是质子裂变下心理暗示所造成的能量的累计.因此21世纪更伟大的生命科学将从浅层次的人类心理意识行演变成引导这种心理意识革命的更伟大的战斗中去.到那时,人类的很多极限将需要重新谱写.

六、总结

我们的物理学有许多的哲理性的解释、原理和概念,它都可以被借鉴推广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多领域的创新,使我们社会、个人健康发展过程中积累智慧,不断合理前进。当前不管是社会、民族、科技都朝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爱因斯坦、莱布尼茨、波尔、费曼、杨振宁等世界物理学大师都很欣赏中国古代的系统而有机的思维,并试图用系统的东方思维方式寻找自然界中各种矛盾理论的大统一理论。爱因斯坦为这一方向做出了前期的贡献。狭义、广义相对论正是统一各前期各学科理论矛盾后得出的伟大物理理论。他还历史性地提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事实上这种表现方式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有了,并且早已成功地运用到中医学中。在中医学中,爱因斯坦的“质”被解释为“血”,“能”则被解释成“气”。质能的辩证统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经以“气血”的辩证理论,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健康问题而服务。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2 页

我们在学习各领域学科时,应该不忘记与自然、历史、思想、文化、人类社会和积极的处世哲学相联系。在学习自己的学科时,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综合以上论述,物理学自其诞生便作为一门能够不断改写和更新人类文明的学问而存在并不断丰富发展着;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是每一位科学家有目共睹的。物理学不仅满足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对工业科技进步及其它自然科学发展潜移默化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物质生产开拓了新的空间,而且为人类精神世界积淀了丰富的宝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通过这一次的理论实习,我受益匪浅,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习得很多平时都见不到的物理学理论,真的好不容易。同时,我也在反思,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为了学习理论而来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啊,我想老师授课的初衷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很多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该学会自己实践,用现实实践来补充书本理论,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武装自己,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现代知识分子。

正如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曾所言: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所以,这一次,我学会了物理学理论,也理会了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任重道远,然我将继续奋斗到底,争取有一天能够将物理学继续发扬光大。

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第 13 页

附录

参考文献:

【1】马文蔚 .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版上册

【2】理查德•费恩曼.费恩曼物理学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千年版第一卷 【3】胡盘新、汤毓骏、钟季康、程守洙 .普通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上册 【4】哈里德 .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物理学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六版 【5】哈里德.哈里德大学物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六版上册

【6】[EB/OL]相对论: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243/8836415.htm 【7】[EB/OL]洛伦兹变换:http://baike.baidu.com/view/33340.htm 【8】爱因斯坦(著)刘道军(译) .相对论的意义[J].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9】R.P.费曼 .费曼讲物理:相对论[J].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1篇:德育课题论文

每月一件小事,人生一件大事

——新都小学省级德育课题《小学生体验式德育的实践研究》学年研究总结

新都小学 梁璐珉

“育人比教书重要,情感比认知重要,体验比说教重要”;传统的德育模式常常表现为说教式,即老师说、学生听。体验式德育,对学生而言,是亲身体验、经历、感受,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我教育;对教师而言,则更多的是策划与指导。体验式德育抓住体验、反思和分享三个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体验式”是多感官参与感知活动的方式,它较好地实现了“解放大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陶行知语)。这种教育远比说教式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大且久远。本学期,我校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一月一事”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合理确定主题

一月:让我们学会吃饭 (节约) 二月:让我们学会扫地(奉献) 三月: 让我们专心听讲(敬业) 四月:让我们不闯红灯(遵纪) 五月:让我们学会知错就改(诚实) 六月:让我们玩球去(健康) 九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爱国) 十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感恩) 十一月:让我们自觉排队(文明)

十二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友善)

二、规范操作程序

每月初,德育办确定本月主题宣传,再由各个年级制定适合本年级的具体活动计划。结合晨诵午读,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开展丰富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知行结合、实践体验;通过暮省反思活动,提升认识、内化习惯。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让我们学唱一首歌(爱国)

我校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中队会,倡议大家学唱国歌,抄写歌词还有拼国家版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让我们学会扫地(奉献)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我校开展了“让我们学会扫地”活动,培养劳动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情感,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学会了扫地!孩子们在学校、在家里都有了热爱劳动的表现,许多家长高兴地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3.让我们不闯红灯(遵纪)

不闯红灯,并非一件小事,其背后是“规则”的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世界,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小到游戏,大到外交,规则让我们成为有信用的人,文明的人。通过开展“不闯红灯活动”,我们还让学生们知道,除了交通,生活中间处处有规则,规则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和谐的保障。

4.让我们学会知错就改(诚实)

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享用终生的财富,我们也应该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愉快而自然的去接受良好的诚信教育。于是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活动前布置学生收集身边诚实的人和事。收集、阅读有关名人坚守信用的故事和他们的名言,查找并摘录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及故事。通过讲诚信故事,背诵诚信名言等活动,让学生知道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和撒谎、不讲信用的危害,并努力做到说话做事诚实、不撒谎,知错能改。

当然,如果要在体验基础上实现道德智慧和道德能力的提升,那还需要有反思性调整。所谓反思性调整,就是在反思基础上的调整。没有理性反思的调整不能保证调整方向的正确,只有反思没有调整则反思没了任何意义。一种调整使学生在体验收获了大量生命感动之后,自觉进行的思想和行为调整,另一种就是在老师帮助之下进行的被动性调整。所以每个活动开展完了以后,一定要讲评和总结。

卢梭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开展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帮助少年儿童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领悟做人的道理。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让学生的理想在体验中放飞;良好的道德在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在体验中锻造;实践的能力在体验中强化;创新的火花在体验中迸发。

第12篇:论文课题论证

附录一——课题论证

人类对万有引力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科学史上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此做了贡献。由于万有引力在航天和国防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所以现在各国都还在投入很大精力来研究万有引力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天体运动的轨道问题而且解释了许多以前不能理解的现象。

本文介绍了万有引力的发展历史,将通过万有引力在航天方面的应用,分析嫦娥三号轨道修复问题和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低重力的环境下需要克服的困难,以及航天实验的现象。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爵士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发表的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定律内容如下: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公式表示:F=G*M1M2/(R*R)。由公式能看出来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彼此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两个物体距离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小。因此我们知道嫦娥三号卫星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它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受到的引力变小,最后挣脱地球的束缚到达月球。在太空中受到的万有引力比地球小很多,很多在地球上的实验现象与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实验现象有很大的区别,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就是由于万有引力导致的。在太空有许多星系,太空环境很复杂,在太空中不是只受到某一个星球的引力,会受到许多星球的万有引力,情况复杂。这给航天事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13篇:科学社会主义课题论文

浅析中国改革的经验与不足

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史,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部伟大史诗,它符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与不足。

一、中国改革的经验

1.“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这一改革思路最先由邓小平提出,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该思路不仅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 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但若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也不会盲目采用市场或经济手段。在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而是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不仅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1979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从1982年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1984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到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经济体制,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2.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集体经营,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因此,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再次,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并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从1982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至1983年底,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首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同时,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了示范和经验。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改革的主要思路。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3.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1978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78%,集体经济大约是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2006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35.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64.3%。鼓励和扶持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整个国民经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时,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都变得可以接受。

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 4.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1979年,中央政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决定对14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固了改革基础,使得改革不可逆转。 其次,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 第三,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的最大贡献。 二.中国改革的不足

1.政治改革进展缓慢,与经济改革现状明显不适应

1989年的“六·四”事件,带给中国的创伤是深远的。内地的言论、新闻自由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至今仍未恢复到1987年十三大时的水准。前广州市长黎子流都认为,现时的村官直选、扩大差额选举等,仍嫌“步伐太小”。 2.官员中的贪污腐化,引发各种社会冲突

社会的不公刺激了社会矛盾,仅从1993年到2003年间,内地集体请愿示威或骚乱已由1万宗增加到6万宗。杜导正就认为,“共产党开始腐败,各方矛盾正在积累,必须尽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城乡、东西部以及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各种矛盾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40.7%窜升至2004年的47.3%,已处于拉丁美洲国家水平。坚决反对改革开放的中共元老马宾表示,在他住的部长楼里,几乎每天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对现实不满的退休干部和上访者。

4.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造假、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 从制贩假药、假酒,到生产毒奶粉,内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的是30年来的信仰缺失造成了道德的沦丧。打假14年的民间“打假英雄”王海认为,如今内地假货泛滥愈来愈严重,而且表现得愈来愈具隐蔽性。诗人汪国真说,他的诗集《年轻的潮》竟有40多种盗版本。

5.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

调查显示,13亿人中有3亿人喝不上安全的食水,北京的沙尘暴、太湖和滇池的蓝藻、沿海的赤潮,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频仍的矿难和工业意外,也是不顾人命安全只顾掠夺性赚钱的结果。

只有同时看到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才能为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愿祖国繁荣昌盛!

第14篇: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古田县第二小学游锦燕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有百益而无一弊。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在多年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在小学

一、二年级时,还不会阅读,或者没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每周抽出时间引导孩子阅读,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阅读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阅读完一篇故事后,还可以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读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后,可问问孩子: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文章内容,还培养了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一个记录本上,简单签出阅读时间、书名、效果。老师每周检查一次,对坚持好的学生,发给阅读激励章等方式奖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已调动,且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进入

三、四年级后,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此时家长由原来的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可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进入高年级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课外阅读要求:

1、根据各年级语文大纲的规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了量的要求,老师要在每学期末对学生提出下学期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让学生与家长提前作好计划安排。

2、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初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与每周末拟定下周的《周

阅读计划》。

《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内容包括:第一确定本学期要读的课外书籍,即:老师指定的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书籍,老师、家长、同学推荐的书籍和学生自选的书籍。第二拟订阅读完这些书籍的时间安排。《周阅读计划》,具体安排每周阅读什么,阅读多少。家长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并以签字的方式反馈给老师,并且填写《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家长要详细写出孩子阅读时的表现,并加以评价,之后反馈给老师写建议,再反馈给家长,家长根据建议指导并关注孩子后期发展,再写评价再反馈给老师,如此循环往复两次,可以让老师与家长更具体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如果能利用好我们的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并和阅读考级结合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推荐读物时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第二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深、过古、过洋的读物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收效甚微,而且会把学生引进死胡同。第三要有趣味性。枯燥、乏味、缺乏艺术力量的读物难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初期,更要注意课外读物的选择。此时,老师要因材施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定位指导,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图书给他们。一般而言,

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具有配图的小故事或者动画片的配图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图文版的《三字经》、《海尔兄弟》、《安徒生童话》等;

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看带有小故事性的文章,可让他们看《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喜欢读一些世界名著等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有助于他们对于故事情节的构造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当然,同一年级的学生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女生喜欢故事性的书籍,而男生喜欢科幻、体育等内容一些书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有意地将同班同学根

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人数可不固定,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并在班级建立的图书角贴上小组喜欢看的书籍名称,并写上推荐理由。以此吸引不同小组的注意,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事实证明,好奇心在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和人员间的变换很频繁。这样,不仅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积极促进学生读书心得的相互交流。第四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所以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第五要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三)、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一定要提高阅读能力,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速度。要求学生每周写不少于三次的读书笔记,分层次要求学生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多种方式完成。老师每周检查一次,给学生写上评语。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读书笔记的评价,让家长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心理。我们可从三方面考虑。

1、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遮盖速读法”操作方法是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另一种是“限量速读法”即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2、运用迁移。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我教古诗《牧童》时,通过感情朗读,观察图画,理解诗意后,学生深深体会到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浓、景真情切,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每周都提供一首古诗让学生理解、背诵。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因此以通俗易懂的五言绝句为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语文功底,加入七言绝句、律诗也不成问题。好多学生还自己买了《唐诗三百首》、《四季古诗》等书进行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3、养成默读的好习惯。首先明确默读的要求:要正确地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做到不丢字,不掉句,不漏行,逐步达到手不指、唇不动。注意每一个标点,注意每句话的语气。要读得流畅。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养成正常的眼动习惯,克服不必要的回视和不正确的扫视。要集中注意力读。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稳定,好动不好静,所以要养成静读,不怕干扰的习惯。要理解地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文中不懂的地方绝不轻易放过,要反复看多遍,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动脑认真地分析、思索,使之真正弄明白课文内容。达到了以上四点要求,也就是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默读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默读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三不三到”。 “三不”就是不出声、不动唇、不用手指着默读。“三到”就是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要一句一句地读。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什么?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什么?写自己的看法、疑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到“三不三到”,再加上有效的训练途径,就一定能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指导学生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我觉得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l、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读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

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3. 教会学生做读书卡片。读书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特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读书卡片上可以记哪些内容呢?一张卡片,可以记下一本书的简要介绍,记下一篇文章的内容提要或它的出处,记下一个论点或有说服力的论据,记下一段格言、语录,也可以记下一则资料、一张图表、一个公式、一个典型例题,等等。总之,凡对自己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或收获、体会都可以记录下来

(五)、建立激励学生阅读的机制。

阅读激励机制的建立,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书读得多了,知识面也广了,这时,就可以开展一些展示交流、读书交流、竞赛、专题创作等活动,如:“新闻信息传播会”、“谈天说地” “即兴演讲”、“编手抄报”、“快速作文” “童话专集”、“幻想小说”等等,对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可采用当堂阅读、帮助投稿、选登在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上、编印班级作文集等,这样既延续了学生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支撑生命,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带着书本上路,人生会变得精彩无比。”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也难立竿见影,它不是一个摸得着的过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涉猎广泛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礼,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去延续历史,让他们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研究。

第15篇:课题研究论文

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陈云仙

摘要 :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改革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应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数学教学和探究活动之中,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水平,以增加课堂中的技术含量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卓有成效的在教学当中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深刻了解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作用

1、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现代远程资源在创设情境氛围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多种表现形式,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一课时,远教资源中有一个FLASH课件,里面包括快乐学堂、生活应用、快乐岛、练习区等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快乐学堂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然后在练习区中练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在生活应用中应用有关的统计知识、最后在快乐岛中畅游。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位置 》一单元时,远教资源中提供了大量的课件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远教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知识的储备量也有限,所以在感知事物时还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在判断事物时经常会以外部特征为标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远教资源的各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办法表示出来,从而发展学生的的思维,拓展

2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化难为易,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利用远教资源动画课件: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凸现“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标出“边”。这样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清唽明了地展现出“角”的图形和“角”的画法,学生对“角”的画法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并为学生架设了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力的突出《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教学重点和难点。

又如:二年级《平移与旋转》一课中,学生对于平移的距离判断时很容易失误,如果教师恰当地利用远教课件,先直观地演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跟着数平移的距离,初步感知平移。然后在物体原来的位置用不同颜色标示出物体的一个点或者一条线,以这个点或这条线作为参照来判断平移以后的距离,并抽象概括出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从而顺利的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3、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了学生学习视野,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内容非常丰富,模式一的学校配有

3 1-6年级的DVD教学光盘,每节课都有课堂实录,教师可以自己借鉴光盘中的教学设计并结合班级的特点进行教学,还可以与光盘中的教师同时进行教学,形成资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模式二中,不仅有配套的光盘,还可以接受中央电教馆传送的远教IP资源,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每课的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资源、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练习和单元测试等等,还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等栏目。不同的教育专题,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学生能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提出“闰年为什么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又闰”等疑难问题,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单靠教师传授性的教学,是很难弄明白的。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到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可到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学生通过查找“科学家的解释”、“年历的传说”等内容,自已去探究这些问题,并能从自身的认识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网络在线和BBS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

4、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运用远程媒体资源结合多媒体,首先展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动画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某种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1)把圆按照相互垂直的直径4等分,能拼成什么图形。(2)把圆8等分、16等分,按照上面的方法能拼插成一个什么图形。(3)把圆32等分、64等分„„继续拼插,得到的图形接近了什么图形?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出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插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具体地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当学生认识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把圆等分16份后能不能拼插成我们熟悉的其它简单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探究教学插上了翅膀,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小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1、深刻认识现代远程教育

由国家启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改变农村学校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陈旧、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是一项“翻身工程”、“民心工程”、“亮点工程”。

同时远程教育资源内容非常丰富,模式一的学校配有1-6年级的DVD教学光盘,每节课都有课堂实录,教师可以自己借鉴光盘中的教学设计并结合班级的特点进行教学,还可以与光盘中的教师同时进行教学,形成资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在模式二中,不仅有配套的光盘,还可以接受中央电教馆传送的远教IP资源,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使用指南、网站导航等栏目。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用于师资培训,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

2、提高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

在现实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讲求形式的多,注重实效的少;比赛中用得多,平时用得少;网上下载的多,有效整合资源的少等等。这说明,我们尽管有了比较先进的教育技术环境,但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操作上的原因,更与人们的认识密切相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认为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运用,关键是要讲求整合策略,注重整合效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网络环境,将现代远程教育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育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措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创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提高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能力

我们尽管有了比较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但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加强操作培训,实行培训一个熟练掌握一个,争取人人能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同时现有的教育技术越来越体现人性化。应用者只需稍微培训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充分应用这门技术,从而感悟这些技术对我们的教学和生活的便利之处、有益之处。

4、正确恰当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为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于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要根据数学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具体的情况,对远教资源进行筛选和再加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师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时,还需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会能力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远程教育资源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远程教育资源必将以更优的设计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服务。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势不可挡,只有我们迎头而上,不断探索、努力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田慧生主编远方出版社出版 2003年5月

2、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田慧生主编远方出版社出版 2003年5月

浅谈电教在数学中的应用

李宇

电化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电教媒体和教学内容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在电化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系统的观点来规划和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完美地结合起来,并采取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探解决方案、评价教学结果等步骤统筹兼顾。近年来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优合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电教手段形象直观,激发意向。

投影仪教学可以使教学图象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电化教学能把静止的实物图和直观图变为活动的

8 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首先用幻灯演示,草地上有8只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运用抽拉片使屏幕上又走来了三只羊,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目意思。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接着根据题意和已建立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的“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8和3或3和8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化教学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使学生真正能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电化教学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小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些同学对被乘数和乘数的实际含义不不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在投影器上摆花朵图,每人摆2朵用3个人来摆,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2= 再让学生摆“□”图,每组3个,共4组,并写加法算式,然后再让学生摆“△”图,每组摆4个,共5组, 也写出连加算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

9 的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区别同数相加时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的不同含义,强化“相同数连加”的认识。最后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导入乘法算式,特别是在很多个相同数连加很麻烦,可以数一数多少个这样的相同数连加,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最后师生再根据乘法的结合顺序,编写成儿歌,通过录音机放出来,如3个2是2×3或2×3,5个4是4×5或5×4,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这样使原来的加法知识结构得到了巩固,又使新的乘法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

三、利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化难为易。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可以化难为易。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利用电化教学能使学生观察基本规律和概念的形成,把抽象的客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容易掌握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因此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含义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首先运用了投影手段,首先出示“一个苹果图”让学生说出这是几个苹果,可用整数“1”来表示,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画面,把这个苹果从中间切开,问:这时苹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教师利用抽拉卡隐去其中的一半,问学生这时是几个苹果能不能用整数来表示

10 了?由此让学生知道类似这种情况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时,可以利用一种新数──“分数”来表示,使学生对分数建立了感性认识。然后演示抽拉卡或复盖片把一个饼、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从中取出的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演示三组旋转片,把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让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加以抽象概括,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思维能力。

在当今各种教育手段竞相发展的时代,电化教育手段以其特殊的功能和优越性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努力改革传统教法,探索电化教育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规律和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郝瑞清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其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化形象;复杂的化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是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一、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的最佳情绪的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审美情趣。恰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由于老师、学生生活在内的,对我国南海上的西沙群岛了解甚少。所以上课前,我首先要引导学生观看彩色纪录片《美丽的西沙》,通过观看,大家知道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海防前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生动、优美、逼真的声音使学生仿佛走进了西沙群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富饶”二字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由此来把握学生思路,引导其学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易受新异事物的影响,再如学习《黄河魂》一课,上课之初,教师可播放壶口风光录像,让学生走进一个感受壶口,了解壶口的特定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本人在上课时,先借物导入,创情景,出示50元人民贝放置实物展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景物,猜想这是什么地方?(壶口瀑布)伴着同学们的回答,播放乐曲《我的中国心》,教师动情地介绍道:“壶口瀑布是黄河的一大奇景„„黄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请看——”(放壶口瀑布录像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整体感受壶口

12 瀑布的磅礴气势,致令观者为之惊叹、为之自豪。学生心中激情荡漾。这时问:“同学们看后,你有何感想呢?”学生情绪激动起来,“太美了!”“十分壮观!”“气势雄伟!”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如此壮美的景观,作者是怎样将看到的、听到的跃然纸上,又给作者本人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们自然会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课文、感受壶口美景的情境之中。

二、善于捕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契机,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效果。

学生的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即以多媒体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如在学习《学奕》时,为了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奕秋教两人学下棋的画面。同时,使画面动态化,先出现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下棋的情景,再出现另一个一心二用,左顾右盼的情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对比鲜明,会使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更加生动。随即多媒体中后一个人抛出一句话:“学不好,是我的智力不好。”这样学生纷纷就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结合画面提示,发表个人见解。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达到共识后,多媒体又出现问题:“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练说,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显示,把两种不同学习情形浓缩成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并引导学生视觉、语言、思维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学生对古文蕴含的道理的理解。

13 犹如教学《鲸》一课,在理解课文难点“鲸为什么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并用电脑演示:在太平洋举行一场鱼类运动会,鲸宝宝也来参加,鲨鱼拿着刀就是不让它进去,鲸宝宝心中不解,只好问妈妈。难点就是鲸宝宝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难点在情景中得到突破,教学过程的重点也在情景中变得更为突出。最后,学生把收集到鲸的资料互相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的情感的投入,达到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课堂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我创造,调动学生实践。教师的教学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的第三课时,当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再伴以清新的课文朗读后,在明理的基础上,出示“狼龇着牙,咧着嘴,恶狠狠的嚷道„„”老山羊说:“你不会活多久了„„”此时戛然而止,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的空间,他们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可能„„,可能„„)这对写作材料的多角度叙述都利于积极主动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反馈,既方便、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再见了,亲人》1课时结束后,我准备了一个练习概括课文内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出的牺牲和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我用多媒体出示这一部分的问题,学生口头填空,填一处,我按一下鼠标,屏幕上即显示出红色的填好的答案,这对于调动学生积 14 极性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又巩固了课文内容,增进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多媒体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才会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现代教学中的优势

菅凤阁

教育资源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利用信息资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学科课程教学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使教材“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制定以实施计划:

1、为了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学科教学中。

2、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已经走进了基础教育的课堂,这种模式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为人的学习提供多种可能,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

15 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获取共享资源、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凭借多媒体和网络,有利于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大量的资料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更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学科课程生活化

学科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过的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教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亲历学科知识的形成

学习教学知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教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学知识”。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这是此次课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16 者”。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5、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用于教学、面向学生,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6、改变过去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7、加强各种培训、学习、研究活动,通过现代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及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育人水平的提高。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

17 “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

2、李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 《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3、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

4、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教育研究》

浅析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探究

马晓旭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

19 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探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向,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功能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本文就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探究和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新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轻易理解和把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喜好。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

20 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统计的信息。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征,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校有位教师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327国道路口交通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探究统计新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喜好的话题进行统计探究。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喜好,激发学生创新。

二、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有机整

21 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索,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征。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和,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熟悉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外形各异的漂亮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再如:在《角的初步熟悉》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

22 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和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摘要: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布置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功能。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办法,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摘要:把常用的

23 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新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把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新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新的技术上的新

24 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摘要: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熟悉,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和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喜好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和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熟悉主体的地位。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和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

25 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功能、教师和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索新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

3.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和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练习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喜好、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气,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

26 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章剑卫摘要:《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探究,2000.

2、王跃摘要:《数字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三种途径》,中国电化教育,2002.4

3、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

27 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何克抗

5、《现代教育技术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6、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余胜泉

陈莉

7、《小学数学教学概论》

金成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怎样利用教育资源上好低年级数学课

吕俊兰

内容摘要:

利用 教育资源给小学生上课,是我们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事,以前看到城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我们非常羡慕。这几年,国家为教育大量投资,没有忘记我们农村小学,让我们也有机会,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上课了,我们非常感动。作为一名 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深感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给学生上课,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容量大,重难点突破快,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我们知道利用 教育资源,能改变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农村教师提高数学

28 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语言讲授为主,一本书、一支笔,单一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禁锢了教师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空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 教育课程资源为我们提供的课件上课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完善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利用 教育

资源

上数学课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音像多媒体等多种媒体介入学校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新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事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辨别、计算和应用。 教育资源的出现以她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我们农村教师的青睐,她借助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 达到让更多的教师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的一种新兴教育事业。充分满足了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 我深感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给学生上课,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容量大,重难点突破快,学生掌握知识扎实。利用 教育资源,改变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农村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课程 29 资源为我们提供的课件上课。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低年级学生上好数学课 在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同时,我发现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内容比较多,有时学习内容还没有练习完,下课铃声就响了,弄的我不是拖堂就是遗憾的按时下课了,经过不断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又经过和同事们多次交流,发现他们有时也有时间不够用的现象,这时我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从而使我的教学流程不再死搬硬套跟着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给我提供的课件上课了,这是我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好课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在我的带动下,许多教师都能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编辑自己所增加或减少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我们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把它用于课堂,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探索的精神及求知欲。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这课时之前,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的课件演示几遍。之后,发现原有的课件提供的相关突出重难点的内容比较少,我就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了适合我们学生学习的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孩子们开始积极的参与,并主动的观察,正确的回答问题了。这节课学生们学的非常认真。我又教育学生回家后随时观察钟表、认识时间,逐渐的使学生更 30 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养成了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当我打开农村远程教育课程资源时,人教版各学科的课件尽收眼底,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美术,健康等等。其中包括数学学科1—6年级数学 “课程资源”、“学习指导”、“教师发展专题”、“为农服务”等栏目,有全国著名数学教师新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法,给我了很大启发,他们的教学行为直接体现了当今我国数学教学的最新理念。我开始接受这些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理念了,经过我多次的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现在我终于能把数学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还能利用动感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及书写》时先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然后教师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主动学习后,师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

31 示的?请你拿出1根小棒。”我又用以上的方法教给学生认识了

2、

3、

4、5。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 板书:

1、

2、

3、

4、5(全班齐读:正、反读)教师又问学生: “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教师说,学生操作,接着教师请学生:

1、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通过学生伸手表示、用眼观察,用笔绘画,用小手摆圆片,用口说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判断操作等能力。经过多次提问,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分辨、理解、记忆这些数字。学生练习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的掌握和运用,再安排下图,让学生认识图中有几个实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实物的个数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在练一练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物体的数量。

32 通过依次出示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的图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数学课,能为教师节省许多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上。为我们更好的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课堂形式多样,巩固练习知识的容量大,学生通过练习能在一节课中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不吃夹生饭。在讲课中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这是现代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的最有利的服务。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水平。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上自习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到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所带的这个班学生很喜欢上数学课。我感到欣慰。我认为,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能经常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组织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研究下

33 去,我们相信教学质量一定能得到很大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充分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了,我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四、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上数学课,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

课堂上需要板书的知识要点、例题、图表等内容,课件早已设计好,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详解教学重点、难点,辅导学生练习,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本课的判断题,哪些是三角形在下面划上对勾,有的同学很容易判断出来,有的同学判断不出来。通过课件中图形的闪烁,那些判断不出来的同学便恍然大悟了。以前我讲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节课时,课件完全是自己做的,确实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现在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我们学校远程教育方面的专职教师下载了很多和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现在想讲哪一课,只需到教师资源共享库中便可查到我想要的数学教学课件。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提供的课件教学,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方便。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对我们农村地区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小学生上课,能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激

34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他们的见识。实事证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小学生上数学课,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8、《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35

第16篇:写字课题论文

文章类型:论文

三年级钢笔字学习三步曲

姓 名:宋瑞玲

单 位:安阳市园林路小学 撰写时间:2015年2月 联系电话:13613721649

三年级钢笔字学习三步曲

安阳市园林路小学 宋瑞玲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有利于学习、工作和交际。新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功能,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三年级是练习钢笔字的起步阶段,学生想尽快用上钢笔,写好钢笔字的愿望也很强烈。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一开始都能写好钢笔字,有些学生一二年级的铅笔字看起来还不错,可是一用上钢笔,字就歪歪扭扭,而且大小不一,笔画、结构、都不到位。作为三年级老师,担任学生钢笔字的起步练习,也是基础阶段,责任重大。写好钢笔字不容易,尤其是在学生初写钢笔字时,更需要我们下大功夫,需要毫不松懈的坚持,需要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更需要家长和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不惧怕写钢笔字,养成书写习惯,从而熟练地写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的正楷钢笔字。在实际教学中,我的做法如下:

一、家长明白书写要求,强化指导意识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义务,更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为使三年级学生开好头,学生刚一进入三年级,我就开家长会,要求家校统一认识,家长尤其要明白书写要求,明确自己的指导任务,强化指导孩子书写的意识。

1、用心选择合适的钢笔及墨水

钢笔的种类很多,价位高低不等。买钢笔时,不要只追求价格高,也不能不仔细挑选,随便买一支,而是要注重笔杆粗细适中、长短适宜、轻重适当,以利于学生把持、书写;大厂家的钢笔一般来说还是能够用得住的,比如:英雄牌的就有几款3元、5元、8元不等的钢笔,确实不错。钢笔选合适了,墨水也不能大意,选择纯蓝墨水为宜,因为这种墨水不易沉淀,不会堵塞笔头。

2、正确指导孩子写字姿势和科学的执笔运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科学的执笔方法是写好钢笔字的关键和保障,不容忽视。让家长们知道:写钢笔字时,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平时注意眼睛和笔尖的距离还要随字大小作适当调整;脊背挺直,略向前倾;胸部要舒张,保持呼吸自如,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两肩应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双手配合,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时时监督孩子的执笔姿势,及时发现及纠正孩子错误的执笔姿势,直到达到要求。再有,良好的坐姿有助于提高写字质量,所以还要时时指正他们的坐姿,使孩子养成“头正、身直、肩平、足稳”的写字习惯。

执笔方法科学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执笔时做到:分别用拇指、食指、中指的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从笔杆的前部的左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微前伸,而用中指的右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笔尖约一寸左右,指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紧靠中指的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不能接触纸面。笔杆的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斜。笔杆

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这里我让学生注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 握笔要轻松,不要太紧,这样书写时才能灵活的运笔,提高书写效果。

运笔方法指的是写各种笔画时怎样运笔,怎样着力。良好的运笔习惯有助于把字写好。汉字有“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教孩子把每个笔画写正确,也要教他们如何把书写和运笔指导结合起来。写字时,严格按照书上田字格的字来写,掌握每个字各部位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再按字的笔顺规则一笔一笔认真写,特别注意要让孩子掌握笔画的细微差别,例如竖有长竖、短竖,点有左点、右点、长点、短点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把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写正确。

3、调动孩子浓厚的写字兴趣,发挥家长示范作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孩子对写字课产生了兴趣,就能激发他们对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并逐步形成用心学、认真写、刻苦练的学风。

家长可以故事激趣。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从古到今有许多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向学生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王羲之吃墨》《王献之依缸习字》《柳公权戒骄成名》等。这样既教育孩子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了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家长自己练好过硬本领,发挥示范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学习书法知识,苦练好钢笔字基本功。认真做到三个字,努力做到写钢笔字时工整、认真。还应经常向身边的“书法大师”学习,请其传授书写技艺,、指出自己书写中的不足,努力改进自身书写中的毛病。发挥好做家长的示范作用。另外,每天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练写,做到“提笔就是示范时”、“提笔即是导字时”。

二、教师遵循书写规律,讲究指导方法

1、渲染情境,激发写字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动人心弦的音乐声中,诉诸动人的语言,不但能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而且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把音乐和识字写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如在识字写字活动中,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使得这些文字所表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然后再指导书写,便会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写字兴趣和愿望。

如:在教学基本笔画“点”和“提”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有雨声的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听了这段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中国汉字里的哪些笔画?然后出示范例讲解:今天,我们要练写的基本笔画“点”就好像是落在水里的雨声,而“提”就似被弹起的水珠„„最后,学生在有雨声的音乐中很有兴致地练写。

又如:在教学基本笔画“卧钩”时,我很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个可爱的孩子平躺在床上,他的头轻轻地(突出此笔画起笔要轻)枕在稍高的枕头上,两只脚一起顽皮地向左上钩着。”而且,一边说一边做出动作,孩子们便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个大家认为难写的基本笔画的要点。

2、营造氛围,养成认真习惯

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当然,在进行写字教学时更要对学生强调:写字前要看清楚,想明白,对字形要有十分清晰的识记,不能凭自己的想当然;写字时要专心、细心,不要丢一笔少一画;写字后要认真检查所写字的正误,同时还要和其它同学或字帖比较一下,辨别优劣。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3、规范指导,掌握书写要领

写字教学中,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不少学生的字和老师的字相似。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练就一手规范的字。能用钢笔、铅笔、粉笔等进行范写。不管是课堂板书还是批改作业,都要做到字迹清楚、正确、工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一是告诉孩子们要看清字形,把字写正确。这是写好字的最起码的要求。指导之前,应先让学生看清字帖上所要练的字的字形,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如“豪”的中间不要多一横,“末”的下面一横短,而“未”字下面一横长,“临”是左右结构,而非上下结构,“落”是上下结构,而非左右结构等。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细心写好字的习惯。

二是教孩子们分析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字课上,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并准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具体指导书写,让学生掌握把字写端正的要领,即正确摆好左中右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等字的每个部件的位置,处理好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的疏密得当问题。可利用字帖边指导边示范,让学生懂得书写时在分析字的结构的基础上,认清笔画位置,瞻前顾后,写上面的考虑下面部件位置,做到每个字的结构要合理,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匀称,整体感觉端正。

三是让孩子们寻找差距,把字写美观。练字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能写一手规范、工整、美观的钢笔字。遵循这一要求,我们应进一步严格要求学生,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这一高度激发学生的写字情趣。每次写好字,应让学生自己跟字帖上的字作比较,看哪些字临写得很象,哪些字还有差距,要进一步改进。

四是在孩子们掌握了写字的要领以后,需要反复的练习。在练中学,逐步掌握书写的规律。我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三五分钟,细水长流。我还利用每一节的写字课,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书写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经常练习会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不管是写字课里的字,还是作业里的字,或是在阅读过程中写字,教师都要认真指导,严格要求,要始终提醒学生认真执行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笔顺等。要求学生每一笔都要认真,每一个字都要端正,每一行都要整齐,每一篇都要整洁。发现了错误,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

4、重视批改,发挥评价激励功能

一位同行曾说过,老师批改作业对学生来说,可起到指明学习方向,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的作用。

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除了看其书写正确、认真的程度外,还对每一个字进行比较。哪一个字像课本中田字格的范字,就给它画上一个红圈,甚至某一部位符合要求的,也给它画上红圈。写得不好的字,如:笔画不规范,间架结构配合不匀称、大小比例不合适等都给画出来,让学生重新照着田字格写。当然,老师也可写上范字,对个别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对三年级学生写字作业的批改,除了老师批改以外,不定期可以请家长批改(这里的作业指家庭作业)、学生互改(如同桌互改、四人一小组互改、同年级学生互改等)、学生自改(如:找出自认为写得很好的字)。批改时,要求家长、同学也要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从严着手。这样从多方面督促学生写字,反复地观察、分析和比较,认真写字的态度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就培养起来了,学生定能写出一手合乎要求的汉字。

三、家校合力持之以恒,重视培养习惯 作为写字启蒙教育的小学,应责无旁贷地抓好写好教学工作,认真指导好每个学生的习字,切实把素质教育抓好抓实,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认为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并不单纯是语文老师的事,别的学科老师和家长都应着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抓好写字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决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要与各科教师以及家长之间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努力杜绝学生“在校认真,在家马虎;语文认真,其他瞎混”的现象。语文老师要及时与各科老师和家长联系,让其多督促,并要求科任老师也要对作业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书写质量,更利于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写字是一种技能,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因此在掌握写字要领之后,需要反复地练习,在练中学,在练习中逐步掌握书写规律。要课内练,课外练。还要练得精,就是说对练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对练的方法要加以指导,对练的时间要加以分配。研究表明,分散练习写字胜于集中练习,练习的次数要多,但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应过长,相当于“少吃多餐更益于身体健康”。

对于初学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每天要保证练习写字一次,时间宜在20分钟左右。经常练习会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不管是练字还是写作业,不管是写字课里的习字,还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或者阅读作文课中的写字,家长和教师都要认真指导,严格要求。要始终注意提示学生认真执行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书写顺序;要求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齐、篇篇整洁。发现缺点和错误,家长和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只有这样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会养成工整书写每个字的好习惯,收到好效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探求。

第17篇:课题申请论文

《新课标下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和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马腰中学的学生全部为走读生,习惯于“朝七晚五”的生活方式,在校主要学习新知识,如何能让学生课后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要求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每一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都在进行大胆的创新,层出不穷的教学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作业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的学生往往陷入各种语文抄写、练习题、考试模拟卷中,有些学生望而生畏,干脆不写或者抄袭作业。每届都有,每班都有,由来已久,经久不衰,而且愈演愈烈。我曾经多次采取严厉措施制止抄袭,但收效甚微,屡禁不止。使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马腰中学地处南浔经济开发区(新行政区划),工业发达,地板厂众多且全国有名,学生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本地留在本校生源中25%以上学生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一般由老人监管;外地学生数占50%,只有20%的优良学生能认真完成自主性作业,但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已。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的种种弊端影响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设计势在必行。构建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自主性作业,研究出能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自主性课外作业,才能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自主性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本课题选题角度小巧、准确,符合新课标理论。本选题的理论依据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新课标”为纲,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托,面向马腰中学农村学生实际,面向学生的个体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计符合本校学生课外自主性作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包袱。同时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起课题组成员学习的热情,改革的意识,把新课改视为自己在终身学习历程和促个人专业发展的又一个挑战和机遇。课题研究使得课题组语文教师转变为研究的实践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最后,以课题研究促进语文课课堂实验,推动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世界各国教育家都在思考各国教育如何改革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自主性作业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德国教授米特先生在谈及“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教育家首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时,提出要“扩大中小学在课程决策方面的自由度。”他指出:学生们要了解书本以外的事情越来越多,教科书不可能迅速跟着进行改编。而很多事物的学习又是对学生来说很实际,很有用的。甚至建议今后教学计划只能规定60%的课程安排,让出40%自由决定余地,让师生共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我们认为这个“自由度”也正含概了中国教育教学上的“学习训练”,狭义地讲就是“自主性作业”。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指出“家庭自主性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项目)教学法在美国的初等学校和中学的低年级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帮助他们设计项目,提供资料和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长来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对新型自主性作业的设计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学者库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家庭自主性作业》,对自主性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研究;艾普汀确定了 10 个布置家庭自主性作业的原因,她称之为家庭自主性作业的十大目的。她认为:课外自主性作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自主性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的礼物。研究还发现,养成良好家庭自主性作业习惯的学生更能认识到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在家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并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环境。为了发挥家庭自主性作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对自主性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自主性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二)国内研究综述

近几年,国内教育者加大了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力度,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自主性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自主性作业”、“主体性自主性作业”、“发展性自主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自主性作业形式、激发学生课外自主性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通过上网查阅CNKI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通过关键词、篇目检索“语文课外作业”有2848篇,“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有134篇,“农村初中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设计”仅1篇。有些文章对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索,例如张晓青、王奋勇、饶文华、李旭英;有些文章对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有效处理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如陈爱梅;有些文章针对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布置与检查做了探索,如梅震宇、朱慧 。以上所提到的作者仅对课外自主性作业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索,或对自主性作业优化,或对课外自主性作业的形式,或对课外作业批改与处理的方法,或对课外作业布置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未能全面、深入的研究。任晓冰在《例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谈到,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素材,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地开展本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1.马腰中学学生语文自主性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2.语文自主性作业主体的研究

3.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研究

3.1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功能。使“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作业系统之中,优化语文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

3.2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内容。使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3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形式。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为设计出源自于师生双方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

3.4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容量。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4.语文自主性作业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课题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作业理念,通过对马腰中学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作业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课外自主性作业设计观念,提高师生设计语文作业的能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努力提高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自主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调查了解学生们喜欢的语文自主性作业形式,每天语文自主性作业所占用的时间、实际效果。课题研究后期,调查课题实施的方法是否收到实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成效。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前、中、后期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自主性作业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1.(2014年1月-2014年2月)准备阶段

全体成员参与(1)文献查阅(2)学习、研讨相关理论(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014年3月--2014年4月):调查访谈、信息收集阶级:

(1)采用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类、个别访谈,调查了解现有学生作业状况及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待其作业内容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倾向;

(2)和学校语文组老师交流谈论,了解他们在实际作业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或困惑,听取他们的建议。

3.(2014年5月--2014年6月):信息整合、准备实施阶段

(1)实施初步行动计划

(2)在行动研究中进一步学习理论著作和论文

(3)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制订并实施下一步行动计划

4.(2014年7月--2014年9月):具体实践、反思修整阶段:

(1)召开研究中期报告会(2)制订并实施第三步行动计划(3)填写好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及成员研究材料归档完成课题中期报告、课题活动档案及后期行动计划等

5.(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分析、总结阶段。

(1)整理、汇总课题研究材料

(2)召开结题研讨会

(3)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及课题成员研究成果档案等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及课题成员研究成果汇总档案等依据新课标理念,通过课题研究能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的理论,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一线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周新:主研人员,整理资料、主持理论研究、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全面策划、组织实执施课题研究工作。

周登峰:德育主任分管语文教学工作,组织、协调、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赵淑兰:课题组成员,主要是协助负责人全面搞好课题研究,参与本校七年级语文自主性作业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学生实验计划,收集资料,撰写案例、论文等。

宋月翔:课题组成员,主要是协助负责人全面搞好课题研究,参与本校九年级语文自主性作业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学生实验计划,收集资料,撰写案例、论文等。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研究人员具备了研究的精神动力,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课堂改革的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保障。

3.具备了师资保证。本课题研究人员,都经过了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经过了新课程有关培训,曾做过其他课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成员常年坚持订阅报刊杂志和网络学习,有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各成员既有一定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严谨的探究精神,并且得到学校及领导的大力支持。

4.学校所在地区优势明显。我校处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孩子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主要参考文献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任晓冰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9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布置的偏差及对策 梅震宇 教育科研论坛 2010-01-20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张晓青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6-05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王奋勇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06-05 论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朱慧 学周刊 2013-05-05

第18篇:小课题论文

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贫富差距”的问题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似乎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小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更有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们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缩小“贫富差距”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后进生”进步,缩小差距,消除“贫富差距”的横沟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给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可以营造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题目),在课堂上多关注那些学困生,多一些鼓励的评价,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1.教会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花了不少功夫,但学习成绩却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

2.教会学生质疑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学生只有自主学习,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促成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努力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学生参与教学应着眼于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抽象、完善整个过程。

学贵有悟,感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学生的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感悟”的情境。当然培养学生“感悟”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只要教师平时多注意每一个细节和体会,循循善诱,必将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赋予灵性。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彼此融洽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寻找到温暖和安慰,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希望学生成才的期待上。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眼神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来表现关心学生。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与呵护,就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教师对学生挚爱的感情“投身”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亲近感和信赖感,进而把教师的爱转移到他所学的学科上。具体表现为学生喜欢听自己敬慕的教师的课,积极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的作业。他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遇到困难也会克服,碰见疑难问题也会主动问老师,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就越学越有兴趣。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三.强化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信息沟通。

学生在校的时间占了大部分,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他的孩子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这包括学习、思想、生活等等方面的信息,若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也能被及时纠正或者制止。作为老师,从家长所提供的信息中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总之,新课程小学生学习贫富差距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对于新课改中学生贫富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以缩小贫富差距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搬用或借鉴。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课改的深入开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探索。

第19篇:物理学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撰写时间:

年月日 1

一、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中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极其严峻,就业大军不断

壮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而也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

题之一,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深刻理解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

的严峻和会形式,因此,大学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显得尤为

重要。

我作为一名沈阳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将来的职业

发展肯定是一名物理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呢?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求得一片立足之地?如何在短暂

的大学生涯中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发展?如何完成每一步小小的

任务?这些严肃的问题都将是这份职业生涯规划书需要探讨和

解决的问题。

二、自我认知

1、我的性格

优点:乐观、外向、积极开朗,待人处事真诚。做事有上进心。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讲信用,诚实守信。

尊敬别人,待人礼貌,比较认真负责。做事积极认真。

缺点:做事缺乏耐心和持久的毅力,常常是一时兴起;

说话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展示自我和表达思想。

有事自信心不足,出现问题是会怀疑自己,否定自我的实力,

缺少信心。

2、我的才能

学习能力较强,空间想象能力还可以。同时动手实践能力较好!喜欢在钻研问题。

三、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来自于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父母依靠务农和打工维持生计,同时家庭负担较重。选择师范专业能很大程度缓解父母的家庭负担,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也能减少我大学学习的心理压力。

2、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十分困难。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比较低。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处于光荣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生活在共和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家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大,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发展,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3、学校环境

我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这是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具好良好的教学理念,而且很注重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可以使我有更多的工作经验。并且,学校拥有偌大的图书资源,可供我们拓宽知识面,学习更多的知识。学校还有很多如家教的兼职,可以使我减 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和积累经验。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教师方面发展。围绕这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作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如下:

1、学业目标及规划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顺利通过每学年的学科测评。大一: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做一些兼职,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大二:通过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考试,教师口语考试。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继续学好乐器,并尽量过级。能够去农村支教一次。大三:继续学好专业知识,并了解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求职技巧。完善教师有关方面的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大四:准备实习,并且准备找工作,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考研。

2、评估调整

这只是目前对自己职业人生大致的一个规划,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会根据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坚持不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第20篇:物理学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姓名:

性别:

籍贯: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专业:毕业学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com家庭地址:

专业介绍

物理(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本专业注重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以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长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着重培养了学生师范技能,在讲课、说课、三笔字等方面着重进行了培训,为学生在师范教育一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理论物理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电子线路、教育科研方法、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班主任与德育、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微格课、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中学物理高考与竞赛专题、中学物理创新实验设计、等中学物理教学的相关课程,并选修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学等专业课程 个人概况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品学兼优

曾担任班级文娱委员,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平时学校生活中,做过很多兼职例如:家教、电话访问员、酒楼服务员、派传单、问卷调查,还到工厂打过暑期工,锻炼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尽心尽力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让我在人生事业中走得更高更远 专业能力:物理学教师资格证

三笔字:合格(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计算机能力:全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高级office二级,熟悉Office等应用办公软件 语言能力: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交际能力较强

英语四级,听说读写能力较强◇普通话国家二级乙等

综合能力:责任心强,独立工作能力强,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

具有良好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做事细心和有条理.数学运算能力较好,思考、逻辑能力较强

物理学课题论文范文
《物理学课题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