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供给侧改革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21:07: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供给侧改革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二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四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决总量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下行趋势。当前,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背景

全球低增长困境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购买资产和债券、降低利率甚至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等方式,大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但从实际效果看,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可见,单一的需求刺激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虽在抵御危机冲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对结构性改革提出紧迫要求。过去一个时期,欧美国家是主要的产成品消费市场,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三角”分工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欧美国家信贷消费模式难以持续,转向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高端制造业出现回流;能源原材料生产国迫于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压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全球分工格局加快调整,跨境资本重新配置,各主要经济体都力求通过结构性调整提升分工位势,争取更有利的分工地位。

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这就要求我国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过剩产能和积压的库存沉淀了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增大了民营企业进入障碍;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释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

供给和需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调控,重在引导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避免经济下行与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配合。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经济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避免增大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当前,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根据改革的总体部署、时序安排和推进节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革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提振需求的作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比如,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中的保障房货币化,在棚户区改造中以货币化形式鼓励搬迁住户购买存量房以及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等,在去库存的同时将拉动装修和家电等相关消费。“补短板”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来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需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当前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行业出现周期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的相互叠加,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库存规模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较长的消化周期。通过“去产能”,逐步化解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归,扭转企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通过“去库存”,减少资金无效占用,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可以发挥房地产业体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作用,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

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当前,我国企业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化工和房地产领域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上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债务,加快资产重组,提高资产收益率,改善资产质量,避免潜在风险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降低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的压力,引导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实体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重塑中长期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还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推荐第2篇:供给侧改革

1、材料一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高频词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而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严重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市场监管有效的股票市场,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具体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措施。(12分)

①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从产业层面改善供给;②通过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③完善企业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方式,从资本层面强化供给的稳定性;④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新供给,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持久动力。(每点3分,共12分)

2、(24分)材料一:从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案例看,当经济在高增长结束之后,经济增速就换挡了,中国也一样,10%的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应该是一个6%左右的经济增速。如今经济转型还没有如期推进,现在还面临着制度约束,环境的约束,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很高。供给侧改革的

核心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材料二:全球性结构性产能过剩,全球经济面临深度的结构性调整和新旧动力的持续转换。在这样的全球化条件和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要保持中高速增长,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纠正和解决资源错配,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解决这些问题,短期内必须加快去无效产能、去无效库存、去高杠杆和防风险,缓解中小企业负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长期内则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错配的体制机制

问题。

(1)结合材料

一、二,请用《经济生活》相关内容为供给侧改革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提出相关合理建议。(12分)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好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合理投入。从制度、环境上改革,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来推动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②要加快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提高工业增速,通过拉动有效需求有效供给来推动全要素生产力提高。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技术进步,深化改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来实施有效的供给侧改革。④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落实改革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转变发展模式来推动供给侧改革(每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

一、二,从《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为什么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从通过内需拉动转变为“内需和供给”一起拉动

的方针?(12分)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中国经济后续增长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的是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必须正视。(2分)②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的问题,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已经由单纯的“内需不足”向“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有效需求”转变。经济政策就要跟上变化发展了的形势。(2分)③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方式,既要继续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也要通过增加供给,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来刺激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4分)④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供给侧动力的提出是其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的扬弃的过程,既吸收了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合理之处,又增加了共同供给提供动力的因素,是创新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政府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4分)

38.(26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早已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短缺”,取而代之的是旧产能过剩与新供给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需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好供给侧改革这盘棋,既需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这只有形手的作用,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 材料二

2013年,中共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0 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巧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下好供给侧改革这盘棋,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因。(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从11月10号到18号,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改革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供给侧改革”是面对中国的经济现实情境即经济下滑、投资减速、高成本和效益下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

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材料二

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其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行政体制,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政府要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其二是降低企业的臆性成本,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切实发挥企

业家的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

(l)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面两图(图

11、图12)反映了哪些经济问题?并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如何作为?(12分)

(1)经济信息:①图11说明2014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过高,各种税费负担重,主营利润偏低。说明企业成本、费用过高令企业盈利艰难资本回报率低。(2分)②图12表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自2013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15年工业企业收入增速接近零增速,利润增速出现负增长。(2分)③两图共同表明2013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的高成本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发展困难。进行资本要素

改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本回报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行。(2分)

政策建议:①国家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②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推动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改革,降低企业财税成本;③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财务(融资)成本;④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⑤推动建立互联网+战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费用,增强企业的预期和信心。(任答4点给满

分8分)

(2)①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要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3分)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政策环境;(3分)③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内在活力;(3分)④科学、民主决策,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断创造财富。(3分)(如学生从经济职能、社会建设职能等角度答题,只要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4.(26分)2015年11月10日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一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

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主义,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材料二

在供给学派理论中,研究的多是“供给侧管理”。然而,中央这次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宽泛意义上的“管理”被“结构性改革”

取代,指向非常鲜明。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长期以来税收、土地、资源价格等相关机制都是注重鼓励工业发展的,服务业发展的成本较高,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此外,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等领域,也存在着很多短板。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上看是结构问题。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

的必然选择。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强化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12分)

【参考答案】(1)强化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扭转粗放式经营模式,依靠科技和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3分)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有利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3分)通过有效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环境,克服市场产能过剩;(3分)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3分)通过给侧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

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解决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2)党:发挥纵览全局作用,为供给侧改革做好顶层设计;(2分)通过召开重要会议,做出重要决策方式,加强供给侧改革;(2分)尊重经济

规律,科学执政,推动供给侧改革科学合理进行。(2分)

政府:简政放权,还权市场,充分发挥竞争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与水平;(2分)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解决供求矛盾;

(2分)加强社会建设,清除市场障碍,为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搞好公共服务。(2分)

5.我国制造来面临四大忧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忧患

一、从蜂拥投资到产业转移。随着中国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制造业开始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成

本等挑战很大。

忧患

二、从成本优势到微利时代。“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词,技术 含量很低,现在制造型企业面临的是成本高涨而售价不涨,

利润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

忧患

三、由粗放式生产到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管理升级 。而管理正是中国制造

业的短板。

忧患

四、由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当前整个世界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制造业多年来的疯狂投资、不重视技术研发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更是有

目共睹。

(1)面对四大忧患,从经济学的角度,国家应该做什么(14分)

(2)面对四大忧患,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请你为中小企业发展提几条建议。(12分)

(1)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b.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进优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对4点就可14分)

(2)①面对四大忧患,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改变企业的战略定位,实现产业优化升级。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降低成本,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③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④企业要诚信经营,变价格竞争为质量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⑤企业要面对现实,在经营困境难以破局的情况下,可以与优势企业联合,或者转产。(答对4点

可得12分)

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

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

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价格极高。

材料二:“供给侧”涉及商品的价格问题。当前,我们的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交由市场决定,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由历史形成的“硬骨头”,放开价

格管制的阻力主要来自垄断生成的利益让既得利益部门不愿松手。

2015年10月,中共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为价格改革的核心,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剑指重点领域、政府定价、依法监管与宏观调控。价格市场化改革迎来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搏杀。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16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搏杀中应发挥的作用。(10分)

(1)①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4分);②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4分);③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4分)。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

处理现实生活中供求矛盾(4分)

(2)①党中央: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在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搏杀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时俱进,把握经济规律,提高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4分)②国务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厘清地方政府在价格改革中的职责,促进其转变政府职能;在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审慎行使权[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行政监督体系,依法加强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监督。(每分句2分,答出 3点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推荐第3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专业:会计一班 姓名:郭嘉玮 学号:15030110713

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一、洪荒之力;

二、吃瓜群众;

三、工匠精神;

四、小目标;

五、一言不合就XX;

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七、供给侧;

八、葛优躺;

九、套路;

十、蓝瘦,香菇。今天我就用经济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何为供给侧改革,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看待中国经济摆脱“速度情结”。

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与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基本判断相关。虽然经济下行不排除仍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发展中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所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我国试图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问题是被激发出来的消费需求没有形成对本国产品的现实需求,而是转向国外,没有起到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早在2012年底“新供给”学说就已经被我国一些经济学者提出,这一学说的最初提出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主张一经提出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持续发酵,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结构性矛盾和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这集中表现在部分重要指标回升基础不牢、短期波动较大、筑底趋势未明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将对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转嫁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希望供给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增长效果。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增速回落符合规律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黄朝翰近日表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而“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黄朝翰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面,显然忽视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符合中国关于总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论述。“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相对而言,供给侧的调整要比需求侧的调整时间更长。因此,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切合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张永军强调。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 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阵痛”属于必要成本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面对名医扁鹊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却采取了讳疾忌医的态度,虽然回避了短期治疗的阵痛,却为日后重病缠身埋下了隐患。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根据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去杠杆”和“降成本”的目标都是激发企业活力,实质是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以调动其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现在实体经济企业背负着“三座大山”:高税、高息和高负担。再加上连续46个月工业品价格指数(PPI)的负增长,企业有产量无效益,许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就江苏企业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杠杆高(互相担保)导致企业成为“僵尸”。在此背景下,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话题。面对这种状况,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关停“僵尸企业”,而应该在“去杠杆”和“降成本”基础上为企业减负,让更多企业轻装上阵。

从发展的角度“去杠杆”和“降成本”,着力点是要使企业这个经济细胞活起来。“去杠杆”是针对企业金融债务过高而提出来的。企业过高的金融债务不仅造成过高的利息负担,还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有些地方企业之间的贷款联保还拖累了一批本身并无严重的企业。因此去金融债务的杠杆需要精准,需要寻求在债务链条中的突破口。政府和银行需要从中寻求为负债企业解套的有效方式。有限度的精准的加必要的杠杆来去企业杠杆,不失为是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对某些有发展空间的高负债企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尝试。再就“降成本”来说,其必要的途径就是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息、减费(如五险一金问题)、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需要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突出企业利益。一方面,职工既要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也要分担企业风险,如果企业承担不了职工的负担而关门或裁减员工,最终受损的还是职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企业让利。前一时期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是取消下放审批;现在则需要取消和减少各种收费。这对企业的起死回生必然起到杠杆作用。

供给侧改革不能被引向“保企业”和“保职工”之争。在以上“去杠杆”和“降成本”的基础上处置“僵尸企业”,范围必然会缩小。它不是指所有困难企业,而只是指采取各种激励方式后仍然激不活的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需求侧的市场淘汰的方法。但是考虑到降低社会成本,不能简单采取破产倒闭的办法。保企业还是保职工之争实际上是伪命题。保职工固然比保企业成本小,但国家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保这些失业的职工呢?因此,处置“僵尸企业”应该在供给侧更多采取并购重组的办法,依靠优势企业带动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从而降低处置“僵尸企业”的社会成本。

推荐第4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它背后是一个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供给学派。供给学派主张减税、减开支、减管制、减货币发行或控制通胀。

供给学派最著名的模型就是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一个简单的描述税率与税收关系的模型,意在说明,提高税率不一定能增加税收,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供给学派重视发展生产,凯恩斯主义主张刺激消费,由于知识立场的分歧,他们提出的政策主张完全对立。供给学派主张给企业减税,恢复企业活力;凯恩斯主义主张民众多掏腰包,必要时政府帮忙消费。供给学派反对通货膨胀,认为那样是稀释纸币,不利于储蓄;凯恩斯主义则一再鼓励央行放水,恨不能将利息降至负数。中国人素以高储蓄闻名,在前者眼中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在后者眼中却是阻力。

里根上台后,于1981年将供给学派的主张结合货币学派的主张一起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并分解为削减不包括军费在内的财政开支,对企业和纳税个人实施大规模减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逐年平衡预算等措施。这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从里根经济学的实践效果看,总体是正向的。从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1984年,美国一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虽然对贫困家庭的补贴减少,反映了供给学派“劫贫济富”的性质。在此后的30年中,美国只在克林顿时期再次做到这一点。此外,美国的通胀率也由13.5%回落到低于5%。

什么是“供给侧”?从字面理解,“供给侧”就是相对于需求侧,涉及供给的各个方面。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中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结构问题。这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改革(或供给管理政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一则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二则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则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及时淘汰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等,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推进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保增长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四万亿投资推出后GDP增速自2009年一季度的6.5%快速上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12.1%。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为什么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核心原因恐怕是没有完全找对病根,没有对症下药。

其次,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副作用和后遗症。钢铁、电解铝、水泥、建材、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许多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多数居民的承受力,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逼近2%的警戒线。这促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第三,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追求的发展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少消耗资源能源、保护好环境,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发动“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而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培育“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推进供给侧改革可以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供给侧改革的定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更全面地为“供给侧改革”下了定义:

其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将加快。这关系到产业层面供给的改善。

其二,“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实际上,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这是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

其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再次确认。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仅因为这一行业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在于从推进“人的城镇化”考量,房地产业的发展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这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其四,“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一论述表明了最高领导层对股市发展的态度。股市既是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也是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的主要平台。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这些层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可竟,这也表明“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供给侧改革理论并非始自供给学派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绝非始于供给学派,只不过供给学派提出了较鲜明的供给管理政策而已。

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来看,供给管理政策而非需求管理政策在历史上居于主导地位。古典经济学大师斯密全面系统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劳动和资本等“供给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键作用,强调政府只能发挥“守夜人”的作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将供给管理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西方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四减四促”(减税、减管制、减垄断、减货币发行,促私有化、促市场竞争、促企业家精神发挥、促进技术创新),其中多数确也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中国体制具有特殊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方面,其中有些政策主张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比它要丰富得多。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2015年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年12月18日,北京12月17日凌晨消息 美国FOMC利率决策0.25%-0.5%,预期0.25%-0.5%,前值0.0%-0.25%,这是美联储2006年以来联储首次加息。美联储维持0%利率已长达78个月,超过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经历的任何一次低利率复苏期。

美国经济的好转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但由于美国的消费尚未完全企稳,所以美国的缓慢复苏对中国出口的刺激作用不大。但美国的复苏及预期的加息将使中国的国际资本的外流压力进一步增加,也刺激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进一步扩大。在美联储于2014年11月退出量化宽松后,加息就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依据就业与通胀的数据及趋势,市场普遍调整了原先2015年年中加息的预期。美联储加息速度和力度的预期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如果超出预期,则可能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这些国家出现大幅度资本流出,汇率大幅波动,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减少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即使忽略由于国际游资特别是热钱出逃所引起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负面冲击 而单纯探讨美联储加息如何通过贸易途径影响中国,我们可以得到其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最保守估计也是不容乐观的。

推荐第5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公共经济学)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一.内涵及其实质

内涵:“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质:“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二.改革原因背景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暴露一些经济上的问题,我国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消化过剩产能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三.供给侧改革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曲线分析

投资消费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可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投资对GD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消费对GDP贡献率始终呈现增长趋势。“三驾马车”变化明显,重新分配格局。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供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给跟不上需求矛盾突出,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 服务业发展趋势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曲线可知,自2011年起,中国服务业呈现增长趋势,在市场规模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并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大。随着服务业行业的发展,能缓解中国的供需矛盾问题,解决部分社会现实问题,对增加就业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四.供给侧改革分析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五.供给侧改革措施

1.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优化企业税收机制,尽量减少税收,避免偷税漏税,避免重复性收税,以此来减轻企业负担。放低门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2.放松行政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开放绿色通道,给有良好信誉跟诚信的企业放低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手续,使其尽快生产,融入市场。

3.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针对垄断企业给予取缔,争取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利于企业的发展。 4.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革。

5.改进资源和基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由市场自动形成价格,减少垄断和国家干预,从而减少通货紧缩。

6.有效控制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成本。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公平使用,同时降低基础设施使用成本,督促市场共同维护,以减少维护成本。

六.供给侧改革影响

1.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稳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一方面,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形成“宏观调控+改革”的政策组合拳,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要举措。这实际上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则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新一届政府强调宏观调控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拓展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使发展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宏观调控可以更多的采取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而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这既能增强市场信心,又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2.是努力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举措。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即简政放权、深化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大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解决这些制度性的障碍的关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键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为例,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创新性文化基础薄弱,投机性发展氛围过浓,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人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智力花在投机取巧上,热衷于泡沫投机活动,是导致实体经济不振、创新动力被抑制的重要原因,这有文化因素,也有发展观短视、政绩考核制度等问题,更有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束缚了企业手脚的供给体制问题。深化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新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3.是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的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危机四伏,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国际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有拉美化现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结构转型升级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是突破中等收入的关键。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是制度创新,即对关键领域的改革能否深化,形成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也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4.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改革并不仅是简单的放权,是对旧体制的“破”,更关键的是在于“立”,即“立什么样的新规”?成功的改革就是要靠法治来巩固,来扎根,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即形成公平而富有激励性的新制度,以此减少不稳定性,同时增加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能力。改革的深处就是法治。一方面,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和定型,其完善的标志就是法制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是仅提供一时的激励,当一放就乱时再收回,像一些不够深入的改革那样形成“收放循环”,而是在打破一些关键领域的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制,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正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两方面要求,使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

推荐第6篇:供给侧改革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商学院 班级:会计6班

姓名:寇朗婕 学号:201622349132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措辞。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所作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6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产业升级、扩大内需

一、供给侧的概念

(一)什么是供给侧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供给侧”的“侧”字并不是“侧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需求侧;“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这几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前我们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要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但现在我们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来买蛋糕,但现在是我们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这样就不愁没有人来买蛋糕。

(二)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1.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特别是工业产能过剩的弊病,特别是钢铁产业,虽然产出的都是好钢,但是销售严重下滑。这十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日渐蓬勃,国有企业很多该转型的企业都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过渡工业化,扎堆集中于第二产业,而对于第三产业,比如服务业、互联网,物流业,则几乎没有涉足。

2.民营企业部分大多都是偏向于生活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代理,奢侈品,互联网方面。在有效整合需求的同时,存在零散,混乱的问题。

3.房地产库存严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房地产库存严重超量,不仅要通过适度降价促销,政策支持,还要鼓励房地产企业相关的创新,比如租赁,融资租赁,地产银行等形式。争取每年消化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库存。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抵押,都要创新模式。不能够把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到一个篮子里面。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方面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化解过剩产能

在我国,一方面传统行业比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由于国内需求减弱、国外同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这些行业在今年上半年都处于下滑状态,从效益情况看,煤炭行业在今年1—5月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业利润下降60%多,冶金行业利润下降36%,这些行业都属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行业。山西是我国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形成了煤炭、化工、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但不幸的是,这些产业均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不但不受国家鼓励,而且在市场的恶性竞争下快速走向衰落,由于这些产业占到山西经济规模的80%以上,与山西经济一损俱损,这些产业走向衰落,可以预见的是,山西社会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可以建立企业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为了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应当从源头上入手,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规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产能利用率评估系统,以评估企业是否存在生产过剩问题,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理智地进入市场,防止过度投资。至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各地就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它的范围,采取具体措施,中央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来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2)化解房地产库存

去库存方面,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

三、四线城市。昨天发布的消息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对去库存会起到促进作用,现今也正在鼓励新市民购房,推动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货币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这些群体,政府不一定去盖保障房,可以把现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购集中起来,再安排给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户区改造的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房地产的库存。

(3)调节成本

降成本方面,现已在调查制定方案,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有不合理的收费,还有其他一些过重的企业负担,都要降下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去年底对全国2526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反映的最主要困难中,超过七成企业家选择“人工成本上升”,超过半数企业家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当前,还需警惕不少企业“吐槽”的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束缚了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4)补短板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1.脱贫补齐民生短板

截至2015年底,全国依然有5000多万贫困群众,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总量。面对最后的“锅底人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脱贫工作列在补短板领域首位,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2、拉伸经济动能短板

拉伸动能短板,要培育新产业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拉伸动能短板,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

3、发力社会事业短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中,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任务艰巨,职工安置问题凸显。必须意识到,减法做到哪里,加法就要做到哪里;去产能去到哪里,社会保障就要补到哪里。

三、结束语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是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四、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新华网2016-01-27 [2]李抒望.《再解读:供给侧改革深意何在》中国青年年报2016-2-22.02版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宏观经济2015年第12期

[4]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第33卷第6期 [5] [] [] [] [] [] []

推荐第7篇: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有多重要?

习近平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习近平指出,国内经济现在面临“四降一升”。结构性改革必须进行,而重点就在供给侧。

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传统门类生产过剩。传统门类出现生产过剩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有的农产品生产缺口很大,而有的农产品增产则超过了需求增长;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上。

这种结构性问题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必须改善供给结构,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习近平说得很明确,就是改结构。习近平特别强调,“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

习近平说,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西方供给学派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

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改革的内涵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改革的要点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权威人士指出,去产能,要加大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能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各项改革决策,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把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的各个方面。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创新能力不强,被习近平喻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指出,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这十二个字可谓创新之“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都需要贯穿始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跨越古今中西,用大篇幅对“五大发展理念”分别阐释。这不是“碎碎念”,而是“重要的问题讲N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让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通稿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习近平强调,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

【通稿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1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后,各地区各部门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制定了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成效逐步显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有些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有的地方还没有有力行动起来,有的工作抓得还不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勇于担当,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要突破重点难点,坚持重点论,集中攻关,以点带面。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解疑释惑;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盯住看,有人管,马上干。要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意减少风险隐患。

习近平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

推荐第8篇:供给侧改革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来说的,就其本身的含义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事物。经济学家把经济问题分成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研究都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需求侧,就是买方,也就是花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方,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

消费包括个人消费,也包括政府和企业购买的一些商品和服务;投资就是购买可以长期(几十年)使用的资本品,比如投资修一座大桥,可以理解为花钱买了一座大桥;出口就是外国人来购买我们的商品和服务。

从需求侧来搞改革,就是想办法提高这三种购买力。比如出口退税,促进商品出口;政府发行国债来投资;前几年搞家电下乡,给农村购买家电提供补贴,刺激农村消费,都需求侧改革。

供给侧,就是卖方,把东西生产出来卖的。生产东西的主体是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有了企业,还需要明确企业之间的交易规则和再分配机制,这主要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关键。

此外,经济学一般会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研究生产和供给,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这些东西。现在环保问题突出,所以还应该加上资源环境。这些要素,主要就由企业和政府来负责组合和分配。

总的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改变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之间,以及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参与生产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关系理顺了,生产就好搞,经济增长就快;关系理不顺,就要出问题。

我们之前的经济增长,比较重视需求拉动,特别是投资拉动。需求拉动的一个特点就是问总量不问结构,一千亿的投资砸下去,产生一千多亿的产出,经济就增长了。至于产出的东西是什么,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并不重要,反正投资是纳入GDP核算的,GDP数据上去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实现了目标。

但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这一千亿的投资砸下去,砸出来个什么东西,就很重要。

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央拿出4万亿刺激经济,其中有很大部分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上去,结果砸出来个高铁,那就很好,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年的GDP数据,还可以产生几十年的效益,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好处;还有一些砸到了豪华办公大楼上去,或者砸到一些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上去,也能拉动当年GDP增长, 但产生不了实际效益。这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因为投资一般都是以负债的方式取得的,投下去没有效益,将来还债的时候就要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来还,就会降低投资,引起经济衰退。

如果供给侧的效率得不到改善,投资的效益一定会逐步降低。

还是拿高铁举例,刚开始修几条大城市之间的高铁,经济效益比较好,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都被挤爆了。但是随着高铁越修越多,特大城市之间都连起来了,再建就只能连接一些非中心城市,它的上座率、经济效益就会下降。上一轮经济刺激,高铁发挥了大作用;这一轮刺激,再靠高铁投资,也可以,但效果肯定就没有上一轮那么好了。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以前有些地方大规模投资建设钢铁厂、水泥厂,但是现在产业升级转型速度很快,中低端的钢铁水泥需求量没那么大了,如果再继续把钱砸到建设钢铁厂上面,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动、亏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也很大。所以现在要压缩落后产能。

之所以要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因为同样的钱投下去,产生不了以前那么好的效益了。以前花四万亿,经济立刻就嗖嗖嗖的往上涨;现在花八万亿,也不一定有当年的那个效果,需求管理对经济的拉动不那么管用了,这就说明供给侧的资源使用效率不够高,需要改革。

二、历史上的供给侧改革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供给侧改革”,应该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村的私有土地变成集体土地,把私营的工商业变成国有企业。生产粮食和商品的主体整个都改变了,当然是供给侧改革。

从1953年开始,国家又搞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和计划经济,把农业剩余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中去,强行改变经济体系的产出结构,让中国从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为主体的国家。这也是供给侧改革。

计划经济搞了几十年,出现了体制僵化的情况——国有企业官僚主义严重、创新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资源要素都拿去生产重工业产品去了,普通老百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大规模供给侧改革——把土地承包给了农民,国有企业的管理自主权和市场化程度提高,逐步的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供给侧的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大变化。

从1997年前后开始的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也是一次重要的供给侧改革。这次改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过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内部人腐败私吞国有资产、工人下岗生活缺乏保障、教育医疗费用高涨等问题。

到2003年,内部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做法被叫停,开始强调国有经济做大做强,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某些乱象也得到了纠正,这又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至于国外的供给侧改革,那也很多。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供给侧改革就是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新政”。1929年,自由资本主义的无序竞争和投机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崩溃。罗斯福当选总统以后,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穷人以基本的社会救济、禁止使用童工、制定八小时工作制、扩大政府权限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制定各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等等。这些改革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美国二战后的经济大繁荣打下了基础。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权力的继续扩张,社会福利开支也膨胀的很厉害。这就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在有些地方管的太严,有些福利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压抑了经济体系的活力。到了1981年,里根当选总统以后,又开始搞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大幅度的放宽了政府管制,促进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种放松在航空业和信息通讯行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但是,里根的改革又有一些市场化过度的问题,特别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市场化,导致了美国医疗成本迅速上升,很多穷人就买不起市场化的医疗保险看不起病了,结果就是直到今天美国的人均寿命都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人均医疗支出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

花双倍的钱,却买到了更差的医疗服务,这就说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了大问题。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奥巴马总统上台,大力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就是针对里根改革的弊端来的。

三、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拉动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的一体两面。关于供给侧改革,总书记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句话要放到一起理解,不能割裂开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拉动是一致的,不矛盾。

大部分“供给侧改革”都是跟“需求拉动”同时进行的。罗斯福新政除了供给侧以外,也还有扩张政府开支、兴修水利工程等投资拉动的政策;里根的改革除了简政放权以外,还有扩大政府赤字、提高政府债务、加强军火出口等以需求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1997到2002年间,朱镕基总理主导的改革,在改体制的同时,也配套了发行国债、扩大政府赤字来加大投资的需求侧改革。

相比较而言,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长期,是对经济结构比较深入的调整;需求拉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

需求侧改革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用财政的钱或者借钱来扩大投资,或者减税鼓励消费;货币政策就是放松银根、降息降准之类的,让金融体系创造出来更多的货币。

通俗点说,需求拉动就是多花钱、多发行货币,创造新的购买力,然后就等着经济体自己来响应这些需求,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出来,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了。见效快。

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扩张需求不调整经济结构,投资效益就会下降。如果花更多的钱但是生产不出更多的产品出来,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为生产要素的总量或者说供应速度是有限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就那么多,供给侧的资源配置不优化、生产效率不提高,需求扩大了,要素价格肯定往上涨。

要在需求扩大的同时,实实在在的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出来,就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的改革比需求拉动要复杂的多,涉及到人、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诸多元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改起来很麻烦,不是一个简单的宽松还是收紧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化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它一定是一个结构化的问题,也就是在有些地方要更宽松,在有些地方则需要收紧;在有些地方要加强市场化,在有些地方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习总的原话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的“结构性”三个字是很重要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结构化的调整方向也不一样。像罗斯福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自由市场扩张过度了,以加强政府干预为主要改革方向;里根的改革,就是政府管制太多了,以放松政府管制为主要改革方向。到底在哪个领域朝哪个方向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供给侧改革需要面对的十个关系

具体到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可以总结出来这么“十大关系”,现在大部分经济问题上的争议、热点,都跟这十大关系相关。能不能理清楚这十个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大小的关键。

第一个关系、反腐倡廉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政府内部)

今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下面的商标局闹了个笑话:因为采购纸张不及时,竟然七个月没发出去一张商标注册证。

这是一系列改革的连锁反应。首先是2014年5月的新《商标法》把商标审结时限压缩到了九个月,特殊情况最长十二个月;而以前的平均审结时间十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到三十六个月。然后,国家又发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新注册企业数量陡增。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又将商标注册费用从800元降低到了600元。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商标注册量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年之内翻了一倍都不止。

商标局购买纸张必须从政府采购网走招投标采购程序的。为了防止内部人吃回扣贪污腐败等问题,政府采购程序一直都搞得比较复杂。起初提交的采购量没有考虑到商标申请注册的爆炸性增长,临时要想增加采购量,又得重新走一遍程序。这套程序一走下来,大半年就过去了。

这个事情从表面来看是合法合规的。但程序和规范都是根据历史经验来制定的,一旦现状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程序和规范就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去突破和改变这个程序规范。像商标局这个事儿,媒体一炒作,引起了比商标局更高层的领导重视,很快就纸张采购到位,开始加班加点的印刷了。

类似的领导重视、特事特办、突破常规的做法在之前曾经十分普遍,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地方或部门的一把手权力失控和腐败,但也确实能够提高政府效率。

比如,地方项目建设中常见的“未批先建”:有好的项目要落地,主要领导重视,那么在土地指标、开工证等多项手续还没有办完的前提下,项目就已经开始建设了,一边建一边补办手续。

这是违反程序和规范的。但是它有效率。因为土地审批、规划审批的程序非常麻烦,一套流程下来花个一两年是正常现象。我们的经济要以每年百分之八九的超高速度增长,一个项目落地之前光审批就要一两年,中国经济还怎么按照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给行政体系带来的压力,可能会让官员们片面强调程序的执行而忽略最后的效率。高压之下,会产生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反正一切都按照程序来办事,慢一点就慢一点,别出岔子。

这个地方慢一点、那个地方慢一点,最后整个体系运转就可能大幅度的放缓。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国家发改委密集的批复了数万亿的投资项目,但是批复了之后这些项目投资落实的速度很慢,老是见不到成效。不像2008年的时候,国家一说要增加四万亿投资,地方和各个部门就像战场上冲锋一样到发改委抢项目,立项要钱,争着大上快上。资金落地速度极快,对经济的拉动可谓立竿见影。

现在需要建设投资的项目还是很多,但大家都怕犯错误,都要按照程序规矩来,速度就慢了下来。

政府的廉洁和高效之间,是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长期来看是统一的,廉洁才能高效,腐败必然低效。但是从短期来看,又可能出现矛盾。从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中国政府的腐败问题确实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现在要反腐败。但同时也要看到,这又是地方政府鼓足干劲、大力创新、成效卓著的十年。这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跟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敢做事、敢改革是分不开的。

中纪委机关报今年三月份发文说,组织上应保护为发展而犯错的干部。看起来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句话如何落实,其实是个大课题,不是发篇文章就能解决的。改革总要冒风险,并不能保证成功。真要突破陈规干点事,一旦没搞好了,追究起责任来,按照现有的机制,肯定还是谁突破的谁被追责。

在提高政府廉洁度的同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基层干部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像之前的十年那样大力探索创新,在原来的政策体制内是不太容易解决的,而应该探索一种新体制。这是供给侧改革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

第二个关系: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政府和企业)

2014年12月,很多媒体都在转发一条新闻:天津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把某些审批程序从109个章减少到了1个章。

四个月之后的2015年4月,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大爆炸,死伤四百多人,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震惊全国。这次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审批不严(注:本轮改革之前的审批)。在爆炸的那个地方按照规划就不能建危险品仓库,但是这个仓库竟然通过了审批。而主管部门对其消防安全措施的监督也有很多漏洞。这就体现出了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的矛盾。

还有,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大幅度的修改了出租车管理条例,为“滴滴打车”等刚兴起一年的网络打车开了方便之门,简政放权速度不可谓不快。这是好事。但两会刚结束,就有媒体爆出:深圳网络打车的司机中发现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这又不免令人担忧:如果放的太开,乘客的人身安全可以难以保障。

简政放权是大趋势,把决策权下方给第一线,有利于降低制度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局部的问题就否定简政放权这个大方向。但在经过过去两年较大规模的简政放权改革以后,显然应该更为细致的去梳理和反思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甚至还有哪些要管的更严、收的更紧。把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督结合起来,实现简政放权的精细化、合理化,是供给侧改革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关系:国有经济与民营资本的关系

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全国垫底,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列倒数第

一、倒数第三和倒数第四。辽宁省竟然降到了2.6%这样的水平,令人大跌眼镜。统计数据一出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立刻出现了很多指责东三省经济体制的声音,认为就是因为东三省国有经济比重太大、民营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有关国有、民营的优越性之争,再次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2012年之前,国有经济几乎完全控制资本市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在生产销售领域竞争。现在的情况是民间资本市场也壮大起来,百度阿里等大型民营企业都建立起了跨越保险银行的金融系统,各种民间投资基金入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开始转型做专业的投资人。民营资本从投资到生产销售的整个链条已经被打通了,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生态体系。民营经济的独立性因此大大增强。

一个民营企业家从创业到做大做强,以前他可能离不开国有银行的支持,而现在他需要考虑的可能是如何拿到天使投资,然后经过几轮融资发展壮大,最后被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参股投资或者控股收购,从而走完整个企业成长周期,中间完全不需要跟国有资本发生关系。民营经济获得了完整意义上的独立。

国有与民营的关系,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都已经从经营层面上升到了资本层面。这是一个重大转折。

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民间资本的作用和他们发挥作用的范围,以及它们和国有经济的关系。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控股金融公司的组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等等,都是这个问题的折射和体现。

第四个关系: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资金与技术)

所有人都希望经济尽可能多的由创新来驱动。但社会创新只是最尖端的那么一部分。它是领头羊,而不是整个羊群。经济增长中的大部分,还是要靠投资来拉动。

创新出现之后,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来把创新成果产业化。比如,研发出来一款新型电动汽车,最后总要批量生产,就要到处占用土地投资建厂、采购原材料和配件。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去支持。

中国现在投资量很大,路桥和建筑物的建设量比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都要多。但是如果按照人均水平或者国土密度来算,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再建设十多年可能才赶得上。所以不管是创新驱动还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投资都是必须的。

我们三年前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这本书里面讲过,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政府负债率长期偏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投资和债务太多。

中国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应该大力借钱负债来搞投资。只要投下去产出来的东西是有用的,投资多一点是好事。天津从2007年到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最高是2009年,增长49%,其次是2008年,43%,是GDP增速的好几倍。现在回落到15%左右,经济增长也减速了。但天津现在经济有大问题吗?并没有。总体来说还是很健康。

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健康的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经济增长。大家都去消费,吃喝玩乐了,这种经济增长肯定不可持续;只有多投资、多建设、多生产,这种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美国人可以搞消费拉动,因为它是全球霸主,背后有几十艘航母和许多海外军事基地做支撑,靠发钞票和搞金融就能把全世界的资源买过来,然后尽情消费。它的消费品生产基地和资源大都在海外,消费地在本土。所以美国的经济学家就喜欢研究消费驱动型经济理论。

美国的这套理论现在被写进中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但是它对中国不适用,不能照搬。因为中国不是世界霸主,该理论成立的基本条件就不满足。中国只能专注于搞生产,生产搞上去了才能消费。生产必须远大于消费,多出来的要用于再投资和出口创汇,用劳动制成品、高科技产品去购买全世界的资源。搞供给侧改革,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创新,都不应该否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是说现在强调创新驱动了,投资拉动就应该减少。投资改革的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限制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投下去要建起来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控制总量。

第五个关系:土地供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土地)

中国经济发展并不缺土地,缺的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中国所有的城镇建设用地加起来,只有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49%。而美国2.4亿城镇人口居住的地区则占了其国土面积的3%。全世界的城市占地球陆地面积的比例是2.7%。中国的城镇建设用地已经非常集约高效了,有提高优化的空间,但整体来看不存在低效浪费的问题。

就算现在所有的城市占地速度按照过去三十年那样快速增长,再增长三四十年,城市占地面积翻一倍,城镇建设用地也不会超过国土面积的1%。

而且,中国的农村建设用地是城镇建设用地的好多倍,只需要适度的把农民集中居住,在不减少耕地的条件下也足够我们再发展几十年。还有现存的城镇建设用地中,低矮的平房和单层的厂房又占据了很大部分,通过改造提升,也可以获得很大的空间。

中央划定的耕地保护红线是18亿亩,但2013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是实际耕地超过20亿亩,中间有2亿亩的富余。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0.2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因此,2012年一年,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约120万亩)。按照这个速度,2亿亩耕地可以支撑中国城镇化再发展160年。

所以,对中国来说,自然条件和耕地保护允许的可建设用地并不缺乏,问题主要还在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制度。

经济增长需要空间。土地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瓶颈。这也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这就跟投资和创新的关系一样,要拉动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增长,只靠创新驱动是不够的,建设空间在量上的增加仍然是保持经济增速的必备手段。

现在的问题是,规划控制越来越严,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缓慢,城镇拆迁成本又越来越高, “三管齐下”,把增加建设用地供应的渠道都给限制了,导致了用于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过度紧缺,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障碍。

要改善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有三对小的关系需要协调好。

第一是规划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2016年刚过完农历新年,一份中央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决定就把网络舆论搅得天翻地覆,这个决议说要打开封闭式小区。由于文件本身的说法比较简明扼要,大家都以为是要把封闭式小区的围墙给拆了,很多人担忧治安问题、老人和小孩的安全问题等等。搞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出来辟谣,很多规划专家也出来解释,但解释过来解释过去,普通老百姓还是不太理解。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封闭式小区好不好,关键是在全国层面对这么细节的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似乎并无必要。中国那么大个国家,大大小小那么多城市,要说全都建封闭式小区,肯定不好,但要说所有地方都不要建封闭式小区,似乎也不太合理。这种事情,是很地方化的事情,连省一级都不用统一规定,各个城市甚至各个城市的区一级政府来决定就可以了——根据社会治安、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实际情况,该开放就开放,该封闭就封闭。这不是很好吗?

这个事情说明一个道理:城市规划并不是层级越高、管的越细,就一定越科学、越严肃。逐步打开封闭式社区的决定,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的通知,没有比它更高的了。但因为争议太大,反而影响了中央权威,显得决策不够严肃。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分工的变化速度太快,带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很快,每个地方的情况又都不一样,规划论证再严谨,总会遇到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问题。调整的形式可以很严肃,公开透明、严防利益输送,但是不能太繁琐、太死板,在程序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严肃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合理划分不同政府层级之间的规划权限。

规划权限的划分是比较专业的问题,一言难尽。总的来说跟简政放权改革一样,应该是以放为主,中央和省管的粗一点,市县两级管的具体一点。要给予市县级政府更多的规划自主权,中央管总量、管比例、管环保等大原则,具体规划方案、土地用途的调整市县可以更灵活一些。这样才比较合理,土地和空间的供给才能更有效率。

第二是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关系。

2012年国家发改委起草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时候,我们曾经参与过部分支撑性的前期研究工作。当时,我们就提出,地方上搞城镇化探索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包括成都、重庆、广东云浮、浙江嘉兴等,都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有较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在后来的规划文本中体现的并不充分。

这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各项规划目标虽然定的很好,但到了地方上要落实,一遇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马上就卡住了。医疗教育社保这些要花钱,但毕竟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肯定是住房。住房确实只能自己买,地方财政真承担不起,最多只能优惠补贴一点。但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很难买得起工作地的房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把农民工在农村的资产——土地进行流转来解决。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这些提法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如果只围绕人的市民化说事儿,新型城镇化很难落实。有学者提出,要人的城镇化,不要土地的城镇化。这个说法太理想化了。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有土地的城镇化来做支撑。重庆等地的成功经验都表明,人的城镇化的一次性开支,大头只能从土地城镇化上来。土地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前提和抓手。土地制度不改变,人的城镇化是要落空的。

要想两头兼顾,让农民在农村保留宅基地,在城市打工还能自己挣钱买房,大部分农民工也做不到——房租会消耗他们收入的很大部分,而农村的宅基地空在那里并不能产生现金流。早点进行资产置换,农民工在城里有房子不用交房租了,才能积累财富,才能真正的市民化。不然永远会被房屋租金剥夺大部分劳动收入。随着租金和房价越来越高,农民就会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在城市永远居无定所,这是很糟糕很糟糕的。所以土地流转不能拖,拖得越久农民工越吃亏。打着保护农民利益的旗号反对土地流转,其实是有损农民利益的,让农民工的收入不断的被城市房租所剥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跨市县的土地流转,还应该建立起一定条件下的跨省流转。

“穷人进城,富人下乡”、“农民进城、资本下乡”,这种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是很好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式。挣够了钱的人去农村或者大山沟里住大房子享受好空气,想多挣钱的农民进城来工作提高收入,把农村的土地租给有钱有闲的人休闲旅游养老,对两边都很有利。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这个步骤一定要经过。让农民守着青山绿水不动,它变不成金山银山。

通过宅基地流转让农民在城市拥有产权住宅,通过耕地流转让他们长期享有土地租金,通过村集体留用地流转开发让他们长期享受经营收入分红,这才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最佳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圈地开发赚钱,那也是应该的合理的,谈不上是资本对农民的掠夺。关键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的名义去跟社会资本合作,不要让农民分散的去面对市场和资本。做到这一条,土地流转就没问题。

第三是拆迁与居民权利保护的关系。

现在城市拆迁,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的成本太高。2009年,北京南锣鼓巷改造的时候,补偿价格就到了每平米15万到30万,那时候周边上商品房才每平米两万元左右。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做过一个北京拆迁调查,南锣鼓巷一居民老大妈,8平米的平房要价1500万现金,而且搬到通州回迁房得按照每平米2000块钱卖给她才愿意搬迁。

过去十多年,有些人打着保护弱势群体的旗号,把城市改造更新中的小问题、偶发事件无限放大,让城市改造拆迁变成了少数人一夜暴富的方式。很多拆迁户的预期也被吊的很高。这种巨大的成本最终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

拆迁补偿要合理,要让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不能过度强化房屋或土地的私权利,因而妨碍城市发展、损害公共利益。

要健全集体谈判、公开补偿制度,这在很多地方已有成功实践。拆迁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集体公开谈判,不搞单独协商、秘密补偿。拆迁范围内居民赞同补偿方式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就说明补偿条件是合理的,对不同意的极少数,应该坚决采取强制手段,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闹得越凶越占便宜。这样既可以避免弱势群体利益受损,也可以避免少数钉子户漫天要价,阻碍城市开发。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空间,以合理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持续不断的实现内部更新。

第六个关系:劳动保护与企业负担的关系(人与企业)

今年的两会,降低社保交费率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因为有太多的企业抱怨给工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负担过于沉重,最后的结果是企业需要缴纳的社保给降低了2.5个百分点,社保缴纳总额从占工人工资的40%降低到了37.5%左右。相当于国家给企业的一次小规模减税,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学过发展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个“刘易斯拐点”,就是发展中国家从农业剩余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到变得非常紧缺的这么一个转折点。从2003年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区间,劳动力成本一直快速上升。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企业,因为不能承受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破产倒闭;还有很多国际品牌也纷纷把制造基地从中国转向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

劳动力成本上升,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确实给企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倒逼企业升级转型,淘汰那些技术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企业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破产倒闭,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现象,对中国经济是好事情,不能怪到《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上来。

在劳动者权利保护方面,政策即使有所松动,也不会有太大的空间,不可能抵消工资的上涨幅度。企业如果把生存或盈利的希望寄托到劳动力成本降低上来,是不切实际的。加快转型升级,用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精细化管理等方式来降低用工开支,才是正道。

对政府来说,通过降低社保缴费这样的方式来给企业减负,也不宜多用。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工资收入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缴费的绝对数字就不变了,缴费占工资的比例是下降的,它带有累退的性质。降低社保比例主要受益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端产业受益比较小,不符合促进产业升级的大战略。相比之下,提高个人所得税或者初创企业所得税的起征点可能更有意义。此外,像与二胎政策配套的产假,如果政府用降低社保所花的成本来给休产假的女性支付工资补助,让企业不必承担二胎产假期间的工资,既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也可以改善女性的求职环境,有没有可能会更好一些呢?

总之,在劳动保护和企业的营商环境改善的关系上,政策应该充分的统筹兼顾,在不损害劳动者权利的前提下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尽可能用体制创新来做到双赢,不宜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供给侧改革如果以降低劳动者权利为代价来推进,可能会偏离方向。

第七个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环境)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好像减肥和吃饭的关系。如果减肥是靠饿瘦的,也不健康,还容易营养不良。合理的饮食加上运动锻炼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环保不能靠“不吃饭”——不发展地方经济来实现,把自己给“饿”成青山绿水,而是应该靠持续的经济增长(吃饭)和产业升级(锻炼)来实现。而且,落后地区好的空气质量弥补不了不好的医疗卫生状况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所以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始终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中心城市,而不是西部农村。

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极大,落后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都是很严重的。落后的轻工业比如纺织服装造纸等废水排放量惊人。只有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才能真正的带来环境的改善。

虽然有很多学者几十年前就在高呼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回顾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实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并没有避开。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可能也就没有办法避开。又要想不污染,又要想以经济10年翻一番的速度完成工业化,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不太可能实现。

好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度过了污染最严重的阶段,开始进入“后治理”这个时期了。从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一再提高。落后产能、污染严重的轻工业小作坊,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被淘汰。

当前在处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一些环保主义者存在极端化倾向,把环保看的比人类自身的发展更重要。有很多达不到科学论证标准的环保理论,却被很多人相信并传播,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这是很糟糕的。

比如,我国西南山区水力资源丰富,当地人民因地理条件限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发展水电,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或者以相关收益来推动山区移民,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有些人以环保为名,呼吁保护地质原生态,却无视地区人民的艰苦生活长期不能改善的现状,干扰水电建设。

修水坝发电,确实对某些鱼类的繁殖不利,但相对于水坝的价值来说这样的影响可谓微不足道。而水库与气候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关系,实际上没有被严格的科学研究证实过。很多人却拿着类似的理由,大力鼓吹水坝的危害,并且实际上阻碍了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这就是不科学的环保理念错误的干扰了经济发展的例子。

还有像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基因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之一,转基因食品对解决人类食物来源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早已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是能够过关的。但是有些人混淆视听,过度夸大长远的、虚无缥缈的、可能存在的危害,以此阻止转基因技术的市场化应用。用不负责的煽动来取代严肃的科学研究,以激起大众非理性的恐惧心理,这也同样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的。中国急切需要取得转基因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如果失去市场化这样大的推动力,纯粹闭门搞科研,我们在基因技术方面就可能大幅度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一定要避免出现的。

环境科学是一门非常前沿的科学,就算是发表在一流学术期刊上的结论,也未必都可靠,更不要说网络传言了。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它很容易被利益集团利用。除了转基因,还有像某些化工项目的上马,会影响某些房地产楼盘的市场价值,相关利益方就可能夸大其危害,声称这种项目排放的有害物质会在方圆几十公里内致癌,煽动民众来集体抵制该项目,让项目建设流产。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如何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制定好环保政策和宣传环保理念,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课题。

第八个关系:金融创新与实体产业的关系(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

第九个关系:“大物移云智”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技术进步)

第十个关系: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人、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综合关系)

这第

八、第九和第十个关系,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以e租宝为代表的P2P互联网金融创新接连爆出诈骗问题,“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还需要重新讨论。这些方面的讨论很多,本文就不必多说了。

总的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是一个相当综合的系统性改革。现在有人一提“供给侧改革”,就是去产能、市场化。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可能会失之于简单化。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还是应该多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思考,才能把供给侧改革推进的更加深入、更有成效。

推荐第9篇:供给侧改革

导读:供给侧改革指的是提高经济体供给能力和效率的改革,包括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促进投资者更有效地进入各生产领域。中国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这一点经济学界有基本共识,笔者2008年就提出“滞胀风险呼唤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学派”。当前中国表面上看,产能过剩严重,但作为大国,潜在需求仍然巨大,潜在的短缺仍然不少,需要在供给侧下功夫,挖掘增长潜力。十三五期间的供给侧改革任务繁多,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加快生产侧的新陈代谢,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亟需业态升级,即,在沿海建立一批依靠进口铁矿石和煤的新产能,取代大量布局于内地的钢铁厂;二是设法增加当前短缺的公共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品以及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等服务的供给;三是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改革现有行业如出租车业的管理体制,提升就业、改善服务,加大社会亟需的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供给侧改革多次被国家决策层提起。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供给侧改革最有可能的几个发力点在何处?显然,这些问题值得仔细分析。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针对需求管理而提出的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概念,其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初,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二战后几十年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之后。

供给侧管理的概念批判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总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的方法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想方设法增加对企业产出的需求。这种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通常被称为总需求管理,所以有人并不夸张地讲,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起源是凯恩斯主义,就是总需求的管理,因为在凯恩斯主义提出之前,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供给和需求是匹配的,市场是自动均衡的,因此宏观只是微观的加总,没有必要专门研究宏观经济学。而凯恩斯认为,从单个企业来看极为理性的决策上升到整体经济层面却往往不合理,从整体层面上看,市场会出现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格局,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宏观经济学,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发力点就是想方设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美,其出发点是彻底批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供给学派是从理性预期学派开始的。他们认为,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微观经济体,会对政府的各种宏观政策作出理性的预期,并采取对冲措施,最终使得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化为无效。这一论据最巧妙的构思,是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教授(Robert Barro)所反复论述的“李嘉图等价”,那就是,当政府试图通过减税刺激家庭消费时,家庭的决策者会理性地判断这种措施会带来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将会在自己未来的经济生涯中被政府的加税行为所弥补,或者由自己的子孙付出更多的税费来弥补,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地减少今天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为政府未来加税提前做好准备。 在经济政策层面,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竞选中起用了一大批保守经济学家,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的马丁·菲尔斯坦教授(Martin Feldstein)以及当时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不久的年轻经济学家拉弗(ArthurLaffer)。他们极力主张政府应该减轻对市场的干预,且为企业松绑、减少税收,以增加有效供给,而经济由此自然会变得更加活跃。

当时,拉弗为了给那些不谙经济学理论的媒体记者解释自己的经济学思想,在一家餐厅的餐巾纸上随意画出了一条倒U形曲线。这条曲线说的是,当税率很低时,适当地提高税率会提高总税收;而当税负已经很高时,提高税率反而会导致偷税漏税,最终政府的总税收会下降,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拉弗本人后来也成为里根总统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会委员。

综上所述,起源于英美的供给侧管理指的是设法降低企业税负,帮助企业更高效率地运行,以及投资者更有效地进入各种投资领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以此提高总体经济效率和活力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笔者在2008年就提出“滞胀风险呼唤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学派”(详见下文)。这一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在2008年整体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企业效率,来应对即将爆发的金融危机。七年之后重读该文,笔者仍然坚持其中观点,那就是中国经济仍然需要供给侧的改革,也就是需要中国特色的供给学派。

二、为什么中国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

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当前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发展的问题,而并不是短期的宏观调控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国经济从整体上讲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人均GDP仅为发达经济体美国的20%,中国存在着大量没有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有大面积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以中部省份安徽和江西为例,这两省紧邻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和福建,但人均GDP还不足这些发达地区的一半。而中国经济作为大国经济,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跨省流动的困难,因此,安徽、江西等省份应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反观经济发达地区,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以广东为例,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从生产鞋帽到生产无人机、高铁零部件等产业升级的飞跃,其潜力也是巨大的。因此,当前,尤其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根本任务是想方设法提升供给量。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虽然中国经济中存在在过剩产能的问题,但更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生产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能提供百姓需要的很多产品。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中国每年有1亿人次出国旅游,每人在海外的平均购物金额是5000美元,很多人到邻国去抢购中国本可以生产的产品,这就证明很多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国内供给的满足。比如说,中国的养老需求十分巨大,但目前缺乏高质量的、值得信赖的养老机构;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就导致二胎政策刚刚放开,消费者已经在海外疯狂购买奶粉。再比如说,中国百姓当前对于公共交通和环境治理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由于各种政策的缺位,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仍然非常拥挤,北京的地铁一号线目前在高峰时期拥挤不堪,乘客往往需要等待2-3班车才能挤上地铁。

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经济当前仍然面临着一个潜在的供给短缺的局面,虽然公开的短缺已经不存在了。这需要我们在供给侧下功夫,需要一批企业能够尽快地进入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相关的产品。

三、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的改革任务可谓相当繁多,这也是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从大的方向来讲,需要进行三类供给侧改革。

第一类,加快生产侧的新陈代谢,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产能的进入。以钢铁行业为例,这一行业虽然有十万亿的生产能力,产能严重过剩,但我们的产能却是低端的、黑色的、污染的,亟需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包括补贴政策,加快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尤其是北京附近的一些产能,东北包括鞍山一带的部分产能也应该逐步淘汰。

通过淘汰这部分产能,将使得钢铁的价格有所回升;此后,政府通过一定的鼓励政策,可以使沿海地区建立一批现代化的、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和煤的新型钢铁产能,这就保证了生产是干净的、清洁的。当前,国际市场的煤和铁矿石价格往往比国内低一半,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钢铁行业的利润也可大幅提升。将钢铁等重化工业布局在沿海一带,也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当未来印度等国家经济起飞之时,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能力远远不足,我们这些现代化钢铁厂正好可以把大量的产品销售到这些地区。如此,中国一大批城市将重现蓝天白云,因为城市空气最大的污染源就是周边的重化工业;同时,也能让一大批事故频发的煤矿和铁矿得以关闭。

为什么要关闭一批煤矿和铁矿?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断上升,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惜程度日益提高,而国内的矿山往往生产成本极高、需要极大的劳动力代价,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本身也要求我们的矿业进行调整。

第二类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是,想方设法为百姓提供一大批到目前为止尚且短缺的基本产品和服务,这其中一大部分是公共产品。比如,公共交通和城市的基本设施服务现在仍然不足,即便是建成的地铁、地下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基本需要。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担当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产品主要靠政府提供,这一点必须高度明确。笔者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呼吁,应该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的方式来为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创造条件。具体说来,应该在中国建立若干个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其功能类似于世界银行,一方面由政府担保发行相关的债券,另一方面基于社会效益精心选择公共产品。中国政府担保的主权债务目前在国际上极受欢迎,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

在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社会的需求日益高涨,政府也应该想方设法,放宽准入,提供相应的优惠条件,帮助潜在投资者尽快进入这些领域。同时,近期物业管理也成为一批新兴企业重要的投资方向。相关的投资不仅能够带来新的增长点,也能切实带来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类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利用好新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由此改善相关产业的业态。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互联网领域,通过让交易双方直接对接,能够带动参与者的迅速甚至指数型上涨。以城市出行为例,有了互联网工具,交易双方能够很快达成协议,乘客也可以很方便地获知司机过去有没有出现过投诉事件、是否安全等信息,而不需要出租车公司等机构设立投诉机制。这种互联网机制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类似“人民战争”的网络,使得传统上难以改变的旧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政府应该拥抱这种新的互联网技术,以此为推动力来改造相关领域。出租车行业如果能够改善,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更多的百姓出行便利,促进经济的发展(详见《新财富》“大国战略”专栏2015年7月文章《互联网+的最大发力点应该是推进改革》)。与此类似的是互联网金融和其他互联网服务领域,政府应该抱持试验和开放的心态加以引导,帮助市场逐步形成和完善。

总之,加快供给侧的改革,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出现一批新增长点,中高速经济增长将重返中国。

推荐第10篇:供给侧改革

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浅述供给侧改革及其短板

一、何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二、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三、何为供给侧改革短板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仍感到有所匮乏。统计显示,当前有些行业产品供过于求,比如,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服装等行业供应过剩,大量库存积压。而中高端制造业(爱基,净值,资讯)、服务业产品则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医疗、健康、养老等服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务行业资源有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出境消费和海外购快速增长,反映出国内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问题。

不同领域发展呈现“长短板”在所难免,但不能任由短板停滞不前。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短板重点体现在产业经济方面,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容小觑。过去我们在产业等领域留下了很多欠账,一些短板亟须补齐,否则容易给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而补短板重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助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经济发展亟须补齐的八大短板: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如要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增长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三是民生建设的短板;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 五是环保生态建设的短板; 六是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 七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 八是防控金融风险的短板。

四、短板形成的原因

短板形成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由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局限所带来的,一种是由体制机制的障碍带来的。比如因为我们的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而缺乏关键的高技术产品供应能力。”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分析。

然而,补“短”并非易事。如何引导资金流向短板领域是个难点。比如民生领域要求社会效益优先,这使民间资金投资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对于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政府资金不足,需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但一些政府官员对这种新型投融资模式把握不透,积极性不高,知之而不为之,造成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落实起来不尽如人意。

高科技领域投入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其不足不仅表现在资金上,更表现在技术、管理、人才的投入上。这些短板的存在都制约着经济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如何补齐短板

当前补短板需从“软硬”两方面入手。“硬短板体现在信息、数据、网络等基础设施。软短板则表现在制度层面,例如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创业,是否能够促进竞争,是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

补短板可以从产业、区域、企业三个层面发力。产业层面就是支持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化解过剩的产能,推动中国制造20

25、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批新业态、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改造生产模式;企业层面,“十三五”关键任务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区域层面,政府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新区域发展战略。 2016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补齐体制机制方面的软短板尤为重要。对于是政府体制机制没发挥好造成的短板,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解决;对于市场机制没发挥好造成的短板,要通过培育市场机制,让市场自觉地发挥作用来完成。

造成短板的核心因素是全社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应当扫除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制度性制约,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及微观主体自主创新的动力。同时要调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形成促进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要补齐供给侧改革的短板,就是要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关键是补齐短板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配置。在要素投入上,要注意通过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来促进经济增加;在方针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历程,把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停提高的历程。一是改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侧重高学历教育的失衡现状,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本领,注意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以适合将来产业升级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即除经济增加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第11篇: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老王本来是个卖西瓜的,后来城里每家人都买了他的西瓜,市场饱和,需求不足,他想扩大经营规模,挣更多的钱,已经不可能了。老王有一天突然豁然开朗,再围绕卖西瓜做文章,是不可能挣更多的钱的,思路得从怎么卖更多的西瓜,转向卖什么比卖西瓜更赚钱上面去。这叫供给侧改革。

老王瞅了瞅,发现扫帚比较好卖,马上关闭了西瓜厂,投资建了一家扫帚厂,开始生产扫帚。从产西瓜,转型为生产扫帚,这个叫做结构调整。

很快,大批的扫帚生产出来了,大获成功,老王又挣了很多钱。大家看老王卖扫帚这么挣钱,都纷纷加入扫帚行业,世面上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起来。老王渐渐发现,卖扫帚的利润越来越低了。怎么办呢,老王灵机一动,决定发明一项黑科技来打击他的竞争对手,他把扫帚升级成了吸尘器。老王的吸尘器,大受欢迎,他又赚了很多钱。从生产扫帚到生产吸尘器,这个叫创新驱动。

老王发现,很少有农村人买他的吸尘器。他感到很奇怪,便到农村调研,发现农村人都不铺木地板,所以吸尘器根本没有市场。怎么才能让农村人购买老王生产的吸尘器呢,老王陷入了沉思。老王认为,要让农村人能买他的吸尘器,就得先把他们变成城里人,这个构想,就是小城镇建设。

给农村人建好了小城镇,发现吸尘器在这个几亿农村人口的大市场里还是销售不畅。老王又去调研,发现他们虽然居住环境改变了,但是他们的消费结构依然还是没有改变,因为他们购买力有限,不舍得买几千块的高级吸尘器,平时买个十块钱一把的扫帚对付下就行了。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想要让这几亿人都买他的吸尘器,那么就得想办法让这些人的购买力增加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有钱呢,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有钱,这个理念,叫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得落地变成现实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富裕呢,靠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村的消失,农民的消失,原始农业的消失。看来人口的大聚居,才是大势所趋,小城镇建设那一套,可能行不通了。这需要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就是农业3.0。

农业现代化解决了,几亿农村人口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全面城市化,现有的城市硬件建设,远不足以满足新进城的农民的居住和生产生活需求,怎么办呢,这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城市化建设。这个概念,叫做三纵两横,多中心城市。

沿海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民,发现内地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口和土地,资本和技术,都齐备了,那么他们就可以把生产的活,转移给这些没活干的地区,它们专门负责设计,创意和服务。这个叫做,产业转移,沿江经济带承接区。

老王的吸尘器生意越来越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他为了卖吸尘器,在每个城市每个街道和小区和商场,都得租一个店铺,成本压力太大,严重的侵蚀了老王吸尘器生意的利润。老王觉得把实体店关掉,把销售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这样成本的大幅度消减,让老王又多赚了很多钱。这个叫互联网+。

隔壁卖肉夹馍的老李,看老王从一个卖西瓜的,到转型为卖吸尘器的,生意做的这么成功,也深受启发,也开始了生意转型,这个现象,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老王需要转型,老李需要转型,那么推而广之,是不是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转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要对各行各业,都进行这样的升级和转型,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就需要一次顶层设计。

经过顶层设计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操作系统,都需要升级换代,迭代后的版本,就叫经济新版本。

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了,但是老李还是开心不起来。有一件事,让他发愁,那就是库存问题。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永远消除库存的生产方式吗。如果打通销售和生产的壁垒,让他们连成一张网,让生产和销售实时互动,消除信息孤岛,让制造全面信息化,那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这个构想和规划,叫做中国制造2025。德国人把这个工业互联网叫做工业4.0。

吸尘器的库存问题,终于解决了。那么推而广之,有没有可能,让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产生库存和过剩呢,答案是有的。把所有的人,产品,流程,事物,都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和生产过剩,永远的消除经济危机。这个构想,叫做万物互联。

现在老王手里有了三张网,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网。整个国民经济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一日千里。但还是有一件事,让老王心理不痛快,那就是以前他开西瓜厂,积压下来的库存和技术储备,都闲置浪费了。老王放眼一看,发现很多国家还在吃草,穷的吃不起西瓜。老王打算把西瓜厂的技术,设备,产能,库存,都输出到这些国家去,让们也尝尝西瓜的滋味,这个计划叫一路一带。

那些吃草国的酋长说,开西瓜厂,对发展我们的经济的确是个好事,但问题是我们没有钱投资开办一座西瓜厂。老王说,没关系,不要为钱的事发愁,我借钱给你。为了借钱给这些吃草国,老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银行,叫亚投行。

吃草国学会了生产西瓜之后,开始变得有钱了,老王的吸尘器,也就可以倾销到这些吃草国了。把吸尘器卖到其他国家,这属于国际贸易,一个吸尘器值多少钱,用什么计价呢,因为中国是吸尘器生产第一大国,所以必须得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用什么货币呢,双方秉承着尊重平等,睦邻友好,团结合作的原则,经过愉快的协商,一致同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人民币成了计价货币,结算货币之后,这些国家为了发展和中国的贸易,就得储备更多的人民币,这样以来,人民币就成了储备货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再到储备货币,这个货币输出过程,叫做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大获成功,这抢了小美帝美元的大生意。一条街上,显然不可能同时容下两个收保护费的组织。美国拎着砍刀就来约架了,中国抱着胳膊冷冷一笑,这年头打架打的都是钱,你砍刀倒是挺不错,问题是你有钱吗?小美帝听闻此话,顿时嚎啕大哭,刀是最炫酷的刀,可是没钱打架谁都不敢砍啊。小美帝悲痛欲绝的滚回家了。失去了保护费这块收入,小美帝回家后,不久便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小美帝死后,中国开始了一个全球化新时代,万邦来朝,四夷威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民币成了国际通用货币,汉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孔子学院,取代了蛮夷们的教堂和寺庙。世界终于实现了天下大同,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战争,永久的消失了,人类终于实现了永久和平的梦想和希望。中国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中华民族完成了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个构想,叫做中国梦。

强大起来的中国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因为中国要称的是王,以王道莅天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霸道害而不生,王道生而不害,在王道的沐浴下,人类终于过上了永久太平和幸福的生活。

第12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高层在会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称去年最重要指示。首提“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信号重大,它预示着在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中,在管需求还是管供给的左右纠结中,已有清晰定论。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怎样理解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而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针对供给侧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供给政策”是指为进行供给管理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制定的配套政策,像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属于供给政策的范畴。

图1 供需侧与经济增速关系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本质: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三、西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四、如何认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和特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过去多年里,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议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办法,来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不回避矛盾,面对问题,并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去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激发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的活力。

二是重视效率。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三是着眼长远。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故凯恩斯指出“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是侧重制度。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政府政策的作用,故常常运用财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来管理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制度的作用,强调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化解深层次矛盾。

五、供给侧改革的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打赢这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图2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手段

六、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效应——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

第13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习近平提出这四个“不能”,是对供给侧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阐述。

供给侧改革有多重要?

习近平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习近平指出,国内经济现在面临“四降一升”。结构性改革必须进行,而重点就在供给侧。

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传统门类生产过剩。传统门类出现生产过剩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有的农产品生产缺口很大,而有的农产品增产则超过了需求增长;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上。

这种结构性问题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必须改善供给结构,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习近平说得很明确,就是改结构。习近平特别强调,“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

习近平说,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西方供给学派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

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我们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改革的内涵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

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改革的要点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权威人士指出,去产能,要加大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能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把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各项改革决策,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把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的各个方面。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创新能力不强,被习近平喻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指出,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这十二个字可谓创新之“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都需要贯穿始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跨越古今中西,用大篇幅对“五大发展理念”分别阐释。这不是“碎碎念”,而是“重要的问题讲N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让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第14篇:以色列供给侧改革

以色列供给侧改革

大家知道,以色列历来举世瞩目,亦是媒体“高引用率”的焦点,但其对笔者而言仍然仅仅停留在“熟悉而陌生”的认知层次上。据说犹太裔人占据华尔街精英的半壁江山,其中包括股神巴菲特,还有谷歌和脸书的创始人;世界范围内富可敌国的犹太家族更是数不胜数;当然不能遗漏的还有爱恩斯坦、费米和哈珀等不一而举划时代的科学巨人。但是,读懂以色列远非易事,在笔者看来远胜“蜀道”之难。

初次入境的顺利曾一度让笔者喜出望外,心中默念了中以友谊万古长青,但出境时严苛的安检却让人悲从中来,领教了百米之距“三小时”漫漫之旅的煎熬,甚而激怒了紧随之后的以色列大妈,作痛不欲生状地揶揄“为什么他们问了我一百多个奇怪的问题?”。“法网恢恢”的程序设计抑或与“怀疑一切”的基因有关,尤其Check-in之前无休止的“拷问”,之后还要重复一遍的“温习”程序,总之,随身的物件通通地需要疏而不漏。

得知入境的当天晚上八十高龄的阿莫斯要接风设宴,但在赴宴之前,以色列的同事善意地提醒“形式”并非必要,客随主便自然免去了更换正装的??嗦。后来得知在商务方面,精通商道的以色列人大多会忽略细枝末节的礼仪,往往会直奔主体。从特拉维夫的城市建筑亦可见一斑,相比迪拜机场土豪金色调,本古里安机场的“行头”未免简陋而寒酸,前往酒店的路上目之所及也大都属于原始的中性打扮,路上来往的车型大多都是经济实用型,想必以色列大都属于“摆谱”的绝缘体,同样亦是深谙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之道。

晚餐之前阿莫斯带着笔者拾级而上了海边的雅法古城(Old Jaff),当然亦是入乡随俗地布道犹太人那段“苦其心志”的文化苦旅。晚餐中亦是贯穿了阿莫斯的“劳其筋骨”的个人奋斗史,三十多岁离开基布兹(集体农庄)负笈海外求学,学成后返回以色列,曾经担任过以色列驻中国首任商务代表。“饿其体肤”成了阿莫斯战斗不息的动力,至今这位老者仍然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并且身体力行,甚至会在凌晨一点及时回复收到的电邮。在谈及其八十多年的心得时,他认为始终不渝地重视教育,无论对自己及子女的教育都是如此,甚至现在还赞助埃塞俄比亚的贫困儿童。以色列的同事还为笔者补充介绍了老者的辉煌军旅生涯,甚至爆料Youtube上关于中东战争的宝贵视频大多出自阿莫斯之手。

晚餐之后,阿莫斯仍然不忘兜售以色列的“精细化”,指着斑驳的墙根下的“水阀”告诉笔者这可以根据统计随时对用水异常的情况报警,以防止跑冒滴漏。那么,就不难理解弹丸之地的以色列能够赢得欧洲“冬季厨房”的美誉,毫无疑问,地表上手指粗细的黑色塑料管道完全可以智能且精准地浇灌农作物。

历史上,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往往被排斥在“衣冠赫奕”的仕途之外,自然而言,“内秀和慧中”成了其不二的选择。有数据显示,仅占全球0.2%的犹太人口却贡献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20%。毫无疑问,荣归故里的犹太人为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尤其是这也是其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的重要资本,在以色列复国后长达25年的时间里经济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成功跨越了拉美创造的“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了OECD国家行列。但是“衣锦还乡”的犹太人仍然络绎不绝。或许是基因助力于其“万众创新”,而嗜书和重教无疑是其民族生生不息和经济动力永不枯竭的重要原因,或许“包子有肉可以不在褶上”。

第15篇: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局良好将完善补贴促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改什么? ——破解资源错配增加有效供给

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关乎民生,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矛盾,亟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捋顺”思路,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从农业供给侧角度出发,为破解农业发展中的矛盾与挑战开出了“药方”。

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改革到底是在改什么?从上述文件和官方多次表态来看,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的同时,农业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矛盾主要体现在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5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此前指出,这种资源的错配已经成为现下农业供给侧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有大量的缺口,另一方面有大量的过剩。比如说大豆缺口是8000多万吨,需要大量进口,但棉花、玉米却有大量库存。”

改革进展如何?

——农业发展开局良好正重点推进多领域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余欣荣表示,今年农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目前农业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实现了今年农村工作、农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农业部表示现阶段正在重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体包括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

余欣荣称,农业部专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时期主要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了总体设计,其目的就是引导各地按照科学的、生态的和可持续的要求,按照功能区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

来自农业部的预测显示,“种植业改革开局良好”。农业部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恢复性增加,预计今年可增加600多万亩。

“从改革重点来看,中央所布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略有不同,农业改革重点包括‘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程国强称。

程国强解释称,“去库存”是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降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价格提不上去、补贴无法增加的背景下,节约成本就是增效;“补短板”则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等农业薄弱环节的建设,增加市场紧缺产品的生产。

经营方式有何创新成效?

——新型经营主体已成粮食生产主力军

“近些年,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在上述发布会上直言。

在这方面,黑龙江省提出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黑龙江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224家,总投入140.6亿元,配备大型先进农机装备5.2万台(套),入社农民18.4万户,自主经营土地面积1160万亩。

发展合作社有啥好处?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郑联邦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作社将分散农户和零散土地组织起来发展合作化生产,加快推动了农业经营由小机械生产向大机械作业、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经营、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确保了农业增产增收增效。

早在2013年11月,官方就对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根据上述文件,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位得到明确,这些经营主体相比传统的小农经济来说具有不少优点。

谈及现阶段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农业合作社的经营创新还需要不断加强”,现在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多数还停留在农机合作上,应尽快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的规模经营。

不难看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打破了此前个体农户的“单打独斗”,通过合作达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除了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农业供给侧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挑战性越来越大。

为此,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

保障农民增收要从哪些方面下手?一般来说,农民收入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家庭经营务农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转移性支付,包括政府补贴和社保;财产性收入,比如土地出租、房屋出租等。

“未来这四方面收入增长都面临不小的挑战”,程国强直言,从农业经营收入来看,全球包括中国在内农产品价格均处在低迷状态,政策上又给价格设置了天花板,价格回升难度非常大;同时务工收入同样面临天花板,特别是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农民就业相对较难;再就是转移支付,包括政府给农民的各种补贴;而财产性收入和土地经营制度有关,如果不释放红利,继续增收很难。

“探索农业结构调整新途径和发展方式转变新突破,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也会显著地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在李国祥看来,全国范围内归集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且归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可能性比较大,同时让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主体能够成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一部分收益主体。

对此,农业部也表示要加强补贴政策对农业改革的支持。余欣荣说,为维护玉米调整区农民的利益,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了32.5亿元资金支持玉米结构调整,重点用于补助发展粮改饲和粮豆轮作;同时,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改革,由过去的临时收储政策改变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另外还将推动完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和其他支持渔业发展的转方式政策。

第16篇:供给侧改革试题

供给侧改革试题精选

1.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 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以下有关供给侧改革论述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 A.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B.供给侧改革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在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政府宏观调控,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

D.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改革总体思路的调整

2.2015年I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 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3.2015 年 11 月 10 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的需要

③调整生产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④社会主义本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中低端的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却疯狂“海外扫货”,抢购海外国际品牌商品。仅去年一年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1万亿元。这说明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 ②我国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③要通过创新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 ④要规范消费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

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11.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

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8分)

答案:(1)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8分)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

13.(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9分)

(1)参考答案: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 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 ②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 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 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分) 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2分) (2)参考答案:(每点3分)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 轮驱动”。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 重要举措。 ③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14.“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 (2)根据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9分) 答案(1)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

15.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4分)

(2)在新的一年里,面对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企业应如何应对才能取得更大发展?(4分) 答案:(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2)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高新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良好企业品牌和形象。(每点1分,结合材料1分,共4分)

16.(3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 年 10 月 22 日,由工信部等部委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汇 报会”召开。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 键零部件制约。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 但零部件基础相对薄弱。 科技部已在年初发布征求意见稿, 4 拟对新能源车的 12 个模块进行链式扶持,特别是电池、电机 等上游零部件领域。政策面对于 新能源车零部件发展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 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 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三: “十二五”期间, 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 政府采用了 “西医” 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市场需求结构的变 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 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 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 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0 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 (12 分) 答案:(1)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个要点 3 分)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分)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2 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 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此要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国。(3 分)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 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产业、以基本建设为支柱产业、以高速路发展为基础产业,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的优势产业——不是以某个产业为优势产业,而是以整个产业结构为优势产业。它不仅是优势产业,而且是产业优势;它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化解产能过剩,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以化解产能过剩为契机,自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从资源配置型向资源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开发型增长方式转变,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增长方式向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从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使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自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有历史的必然性;化解产能过剩,只是为这个必然性开辟道路的偶然性。

供给侧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供给侧改革,首先要确立科学的经济理性,把价值机制确立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金融体制改革——由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向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转化;通过直接投融资去杠杆化,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主体性与经营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习近平论说供给侧改革 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

问题的实质

“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21]

提出背景

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消化过剩产能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 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 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更全面地为“供给侧改革”下了定义:

其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

“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将加快。这关系到产业层面供给的改善。 其二,要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实际上,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这是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

其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再次确认。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仅因为这一行业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在于从推进“人的城镇化”考量,房地产业的

发展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这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其四,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一论述表明了最高领导层对股市发展的态度。股市既是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也是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的主要平台。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这些层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可竟,这也表明“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第17篇:钢铁供给侧改革

钢铁供给侧改革:压缩1.5亿吨产能波及50万职工

2016年01月30日10:22 经济观察网

导语:这是一场50万人的大迁移。它不是春运,但其过程之艰难、波及范围之广、对中国经济未来影响之深远,无人敢低估。

一 这是一场50万人的大迁移

它不是春运,但其过程之艰难、波及范围之广、对中国经济未来影响之深远,无人敢低估。

迟京东采用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人均吨钢生产率,粗略计算出了这个数字。这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说,按照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目前中国钢厂人均产钢300吨,此轮钢铁去产能意味着,将有50万左右的钢铁职工面对调整或重新选择。

指导这场50万人迁徙的纲领性文件名为《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目前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或将在春节后正式下发。与此同时,与这份文件相关的8份具体配套政策文件,也即将由相关负责部门起草完毕,这些配套政策分别涉及财政、银监、环保、安监、土地等内容。

1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央行等八个部委要求称,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这5个具体要求,意味着最高决策层希望看到一场扎实有效的去产能过程。

一些敏感的钢铁行业人士从习近平的5个要求中揣测到了更多的信息。

一位来自大型国有钢铁集团的高层说,“这表明高层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至少要做到去产能的彻底化。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说,‘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可见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首要任务,前几年钢铁行业也经历过多次产能淘汰,但从结果看,根本不彻底。”

几乎所有的钢铁行业人士都明白,这次去产能的过程将不同以往。1998年曾经出现的下岗、再就业等历史记忆将不可避免地回到现实。景象如此相似,只是当年的“入世红利”、“房地产和投资红利”如今都已不再。这一次,钢铁行业的转型、中国经济的换挡只能依靠自身提供源动力。

以1月26日下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为起点,在1998年之后,中国力度最大、用意最深的一场去产能行动正式登场。

据称,《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将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但大部分工作目标将在2016~2018的三年时间里解决掉。因此,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

具体而言,1亿到1.5亿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将通过强制淘汰和引导淘汰两种方式解决。对于前者,将通过《环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能源利用、技术方式等行业文件来限定。也就是说,那些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要求的钢铁企业将全部被强制关停淘汰出局;而政策引导淘汰的,主要是已经主动退出市场,或者不符合地方发展规划,需要搬迁改造,以及主动进行兼并重组类的企业。

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猜测说,在未来两到三年,国家会向地方分配相应指标,各地也会制定各自的去产能目标。对落后产能进行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从政府角度来讲,可以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补贴,相应的处理好银行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有利于鼓励钢企进行改革和创新;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控制好银行风险。

二 一位参与《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起草讨论的人士说,钢铁去产能,不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

但在参与起草了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的经济学家看来,国有企业才应该是去产能的核心,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因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是没有条件去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政、金融资本的。“安乐死”成为去产能的焦点话题之一。这位经济学家表示,“安乐死”是指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多用兼并重组的手段,少用、缓用直接破产的方式。对很多国有企业来说,兼并重组无非就是让一家好企业重组一家差的企业。这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两家企业重组后,产能下去了,效益上来了;另一种是,差的企业反过来会把好的企业拖垮。“中国目前不具备1998年进行大规模国企改革的现实背景,必须要考虑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安乐死’也是不得已。”

那些经历过1998年国企改革历程,经历过钢铁行业黄金十年,也经历过行业兼并2007年兼并重组大潮的人士,对“安乐死”也有一些担心。

攀钢集团原副总经理周家琮说,多兼并少破产,自然是处置困难企业的美好愿望,也曾是国企解困的理想途径。但据国家经贸委当年介绍,企业通过兼并解困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不成功的教训却比比皆是。今天处置僵尸企业,不应忘记这一段历史教训。目前提倡“多兼并、少破产”,其愿望固然良好,但僵尸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处置,还是一要遵循经济规律、二要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究其根源,今天僵尸企业累积成患的困难局面,很多时候正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破产千方百计拖延躲避的结果。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实际上根据破产法,破产分破产清算和重整两类,这意味着一些企业有可能通过重整而获得新的生命。

对于决策部门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权衡和选择:通过“猝死”去产能,还是“安乐死”去产能?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权威人士”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文章中,给出了确定的答案。“权威人士”说,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

据这位经济学家说,钢铁行业几乎贯穿了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起草讨论的全过程。“安乐死”的提出,意味着此轮去产能并不会采取一刀切的休克疗法。这些讨论成果,最终转化成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中的具体政策安排。

工信部的官员说,钢铁行业涉及就业人员多,还涉及到地方财政税收等诸多问题,解决起来需要诸多配套政策同时跟进,逐步协调解决。

这些争议,让外界看到了改革甫一开始就面临的复杂局面。这正是这场决定中国未来经济换挡成功与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面对的现实处境。

然而这也是中国经济绕不过去的阵痛。一如权威人士所说,这是一朝分娩的阵痛,不可避免,但也值得。“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

三 困难还不止这些。

对于需要给《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做具体配套改革政策部门而言,还有诸多棘手的问题在前面。比如,财政究竟该如何为淘汰的1亿~1.5亿吨波及到近50万钢铁职工托底?以及被关停钢厂长期形成的呆坏账,该如何核销和解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职工安置全部由财政托底,这个政策基本是明确的。问题是涉及人员和范围太广,不同地方、不同区域和不同企业的特点以及历史问题又不一样,所以问题会非常复杂。50万人,不可能全部买断,那样财政肯定兜不起;也不可能全部内退。还有呆坏账的处理问题,不可能全部核销掉,又不可能按照1998年的债转股那样再来一遍。现在,各个都正在核算可能需要的财政资金。

为了托底职工安置,1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称为支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1月1日起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并明确了征收方式及各地区征收标准。该项资金在下发时,还将配套一部分地方资金,未来将主要用于解决钢铁和煤炭行业大量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

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按照财政部的文件,每年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超400亿。迟京东说,这一轮去产能,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但估计还会存在不小缺口。这就需要利用更多的手段来消化。

但更多的手段是什么?迟京东说,我们期望能够在土地使用方面给出更优惠的条件,或者通过兼并重组,进行资产经营,从而把资产盘活。这些政策呼吁,行业协会已经向有关部门反映了。

还有呆坏账的问题。迄今为止,外界尚无法估计依附在1-1.5亿吨钢铁产能上的负债规模,以及其背后可能蕴藏的局部风险。业内人士说,如果按照,10亿吨钢铁产能负债3万亿,粗略测算1亿~1.5亿吨产能的负债规模至少应该3000亿-4500亿元。

参与《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起草讨论的人士说,央行和银监会将会起草一份关于处理呆坏账的文件,但可以肯定,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做呆坏账核销。这样以后就企业没法搞了。呆坏账核销政策,重点还是会考虑国有企业,因为他们历史上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国企毕竟有国企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属性。

但也许,改革要面对的形势并没有预估的那样严峻。

虽然这场艰巨的供给侧改革即将在2016年开启,但实际上,就钢铁行业本身而言,去产能周期在2015年已经登场。中国联合钢铁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年中国钢铁行业停产产能达6725万吨,其中整厂或某个生产基地全部停产的为5325万吨,部分停产为1400万吨。全停的企业有30多家,涉及到的企业类型大多是民营钢厂,中型或小型的民营钢铁企业,其中基本上绝大部分都是小型民营钢铁企业。

不过,中国联合钢铁网总编胡艳萍说,现有停产产能不完全等于去产能,中国钢铁去产能周期会相对漫长,去产能过程会有所反复,比较痛苦。因为中国目前国有和民营钢企约各占一半,这是体制问题;还有中央与地方博弈;钢铁行业本身的重资产性质决定了去产能成本会很高。

行业部门也如此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不能说一些钢厂目前停产就是实现了去产能,只有2015年停产的产能真正实现彻底停产,永远不会再恢复生产才能算是完成了1亿~1.5亿吨的钢铁去产能任务。

四 中国究竟为什么要对钢铁行业进行一场代价巨大、困难重重的去产能手术?

参与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讨论的经济学家说,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两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钱。

这位经济学家回忆说,当时决策部门讨论供给侧改革文件时曾认为,产能过剩行业存在不少“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现象尤以国企为甚,它们早已负债累累,亏损经营,本来在就应该被市场淘汰掉,但却继续浪费国家财政资源、信贷资源,并用这些资源来养活职工。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去产能,就是让这样的“僵尸企业”彻底死掉,把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解放出来。

这样讨论如此大胆透彻,有如此具体细微,它超乎外界想象。同时,这也意味着,决策层指导发动的这场以“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供给侧改革核心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对中国经济的现实处境洞若观火。

中国冶金规划院院长李新创说,中国绝大部分钢厂都拥有一个沉重的职工队伍,河北钢铁集团有职工14万人;武钢、鞍钢员工均超过20万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单靠钢铁主业,很多钢厂根本养不起那么多职工。但是绝大部分负债率极高的钢厂又不得不季度贷款融资,在明明越生产越亏损的情况下,钢厂的贷款其实是为了养活职工。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8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长期维持在3万亿以上。但这还只是显性负债,除了大规模银行贷款,不少地方的钢铁企业还需要地方财政不断的输血。

中国联合钢铁网提供的样本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2月底,仅包钢股份(2.960, 0.27, 10.04%)、凌钢股份(4.810, -0.38, -7.32%)、重庆钢铁(2.630, 0.09, 3.54%)、抚顺特钢(6.930, 0.19, 2.82%)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合计获得各类政府补贴、补助及贴息总计29.2亿。其中包钢股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先后8次获得财政补贴,总计18亿;而早已陷入亏损泥潭的凌钢股份在2015年12月25日一次性获得政府补贴7.92亿。

或许从2016年开始,这种现象将会明显减少。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文章中,“权威人士”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

这便是这场影响深远的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图景: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放这个国家再次起飞所需人力和信贷资源,但却不得不先用巨大的代价,来解开那些在产能过剩行业盘错已久的人和信贷的死结。

但无论怎样,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必须迈过的坎。这个国家需要用这场改革里的诸多手段,谨慎避免再次步入改革的体制陷阱,来坚定地解决掉诸多久拖不决的体制顽疾,打通传统产业和发展模式中的死结,纾解胫骨,实现经济体制的更新再造。

1月26日下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强调了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他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上说,“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有人说我们有‘机遇’,没错!‘挑战’就是我们的‘机遇’!”

3年时间、1到1.5亿吨等待彻底去掉的钢铁产能、50万职工身份的转变,是这场供给侧改革的序曲。

场景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改革如此陌生,亦如此熟悉。

第18篇: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系列评论之二

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当前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仍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近年来,择校热问题较为突出,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高价学区房在各个城市渐次出现。在基础教育普及之后,公众对教育的供给显然有了更高要求。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94.7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他们的教育问题,既不容忽视,解决难度也较大。

其实,上述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供给机制上。笔者以为,这就需要改革教育供给机制,而这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是相呼应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在笔者看来,竞争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这一公共服务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深化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为关键。

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各方资源投入办学。尽管保障和发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直接来办学校。换句话说,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也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主动对社会开放,允许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存在,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如,近年来,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的机制束缚着民办教育的发展。一是对现有民办学校的限制,比如像公办学校一样对民办学校的生源进行划片,这对民办学校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二是对成立民办教育机构的限制,与发起设立公司相比,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难度还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等方面。

可以通过推行学券,促进公办学校之间展开竞争。学券制度的要害是学校拨款机制的改变。政府可以给每位适龄儿童颁发学券,学校凭借最终的入学人数——也就是学券的多少来向政府申请办学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各个学校就更有动力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同。如果学生对学校不满意,可以转入其他学校。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了选择权,学校失去了垄断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之间对学券的竞争,会在整体上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此外,可以通过教育集团化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在现有的体系中,优秀的教育机构很难跨区域提供服务——既无法跨区域招收学生,也很难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假如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像教育培训机构那样,通过“连锁经营”实现跨地域经营,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尽管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进教育集团化,但并不普遍。需要指出的是,集团化不是很多人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而是通过优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人民对市场经济的满意,来自于市场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相信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将给受教育者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能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相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会有很大改善。(傅蔚冈,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5日第2版

第19篇:浅谈供给侧改革

浅谈供给侧改革

唐先德(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 )

内容提要:2015年底和2016年初,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会议,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等。作者分析总结中国的结构性,主要存在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动力结构、质量结构、教育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十个方面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放松供给约束、减少供给抑制、打破经营垄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内升动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其核心是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等。

关键词:供给侧;供给体系;结构;改革;创新、转型;高端;质量;效率。

一、浅谈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概述

1、概念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

2016年1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改革的角度

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垄断经营,其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

从企业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去除无效和中低端产品过剩产能的包袱,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质量、补短板”。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去除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补充供给短板和化解结构矛盾等具体方面。企业依靠创新(包括政策制度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附加值含量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获得更好的国际竞争力。

3 改革的主战场

供给约束、供给抑制和供给结构老化是中国供给侧的主要矛盾和普遍现象。供给侧,包含了政策、人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产品等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这些主战场发力,让资源从产能过剩及低端产业流动到有更高需求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去,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二)、供给侧改革改革的历史背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多次呼吁,各国务必落实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家长久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央企严重亏损

最近10多年来,央企的体制与机制很陈旧,央企变革是改革的深水区之

一、“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很缓慢。第一是央企的体制机制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第二是政企不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牢牢捆在一起;第三是央企的发展以扩张型为主、缺乏创新、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第四则是央企长期垄断经营、被内部人控制严重、腐败较重。

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电解铝等几大行业,产能过剩很严重,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亏损面已经达到80%。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许多都是一方面亏损多,而另一方面收入偏高,老百姓意见大,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2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质量和科技含量不高。中国一方面是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国人出国旅游却疯狂抢购马桶盖、净化器、奶粉„„;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但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侧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3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保(稳)增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保(稳)增长的效果,但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后遗症和结构性的问题。供给侧要通过产业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减少或去除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低端供给,增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高端”见注1)供给,提高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我国供给侧存在的十大结构性问题

我国供给的结构性问题(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质量结构、教育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叠加,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壮士断腕”的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持久的改革。

1、供给结构

习主席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首先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标准的政府改革。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以政府改革为先导的,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率、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三个方面。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大城市病严重。为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房地产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等,推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和人口的区域分布合理化。

区域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例如,有些地方享有很多“特权”政策,有些地方发展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为此,需要推进区划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解决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3、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简称“三高”行业)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比重偏低。在产业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带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全方位的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如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产业等。

4、投入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质量不高,而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业少、产品好、人才少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快科技体制、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培养更多高端创新人才,实现创新驱动。

5、排放结构

中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食物、水、空气、土壤污染严重、互相残杀。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6、动力结构

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过多依赖“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和出口)来拉动,特别是过度依赖基础建设投资和资源、能源消耗来拉动。今后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7、质量结构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人才为本、以质量为先”战略,彻底改变中国产品在市场上的“粗制滥造、低质廉价、简单模仿” 的质量结构,和在食品领域的“质量信誉危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和对质量、安全、健康的更高要求、向质量要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教育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推动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及培养模式的转变,推动师风师德、教风学风和文风、学术的转变,推动高考改革和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人才结构的优化,推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改革,使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和消费需求相适应,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人才是基础、质量是保障,迫切需要培养各领域、各方面的中高端创新型、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9、分配结构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同时精准扶贫,缩小贫富差距。

10、消费结构

中国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贫富差距都很大。一般居民为满足基本生活的消费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类型、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差别也较大,加之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及产品(服务)质量等原因,导致个人不愿、不敢或不放心大胆消费,尤其在中高端日用品、耐用品、奢侈品和旅游、服务领域更是如此,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国外疯狂旅游购物”的现象。

(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特点时特别强调,中国经济面临三大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重大调整。推进供给侧改革应当以推进这三大结构调整为重点,同步推行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1、经济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调整产品结构包括生产性消费品结构和生活性消费品结构,要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动力结构

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与投资贡献率最高。美国次贷危机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已步入自然回落周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内需逐渐成为主要动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要适应和推进动力结构的调整。

3、增长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经济新常态第三个特点时指出,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将创新发展确定为五大发展战略之首。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在供给侧理论、供给侧制度、供给侧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

4、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步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忽略另一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都亟待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是“低质量”供给过剩和“高质量”供给不足并存。

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调整,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五)、供给侧改革的难点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我们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减税力度、取消更多行政管制、放松供给约束;解除对人口和劳动力、土地和资源、资本和金融、技术和创新、制度和管理等五大财富源泉的供给抑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与医疗改革、户籍与社会保障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内升动力;提高供给的质量、提高供给有效性和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并依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政府本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破除垄断等,这是充满挑战、痛苦而艰辛的过程,也是改革的深水区,涉及到某些部门、行业和个人的利益,必定存在一定的阻力。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一定能够夺取这场“供给侧改革”战域的伟大胜利。

注1:“高端”,指的是质量、等级、档次、品牌、价位、技术等在同类中较高的,如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会议;

参考资料

1.供给侧改革成中国经济热词 国企加速清退僵尸企业 .新浪网.2015-12-17[引用日期2015-12-16] 2.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 .新华网.2016-01-27[引用日期2016-01-28] 3.专家: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浪网.2015-12-15[引用日期2015-12-16] 4.结构性改革该如何推进——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 .新华网.2015-11-10[引用日期2015-12-16] 5.结构性改革:改什么 怎么改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11-23[引用日期2015-12-15] 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 .新华网.2015-11-10[引用日期2015-12-15] 7.[视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央视网.2016-1-26[引用日期2016-01-27] 8.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供给侧改革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12-08[引用日期2015-12-16] 9.《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 滕泰

东方出版社,2013年9月 10.《新编全面质量管理学》 (NTQM)唐先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11.《新全面质量管理学》 (NTQM)唐先德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唐先德,男,1963年出生,四川广安人,民主党派,市政协委员,硕士,高级工程师,大学生创业指导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研究所负责人。 联系方式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园兴西街2号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邮编:621000 联系人:唐先德 办公电话:0816-6354214 手机:15828651310 邮箱:2369264560@qq.com

第20篇: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下的教师素养的提升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这一热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备受关注,人们在探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关注到教育供给侧与教师发展、教师“需求侧”的关系。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有一支适应这项改革的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是整个教育战线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本是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领域,教育本身就是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供给侧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与市场脱节,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传统僵化,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然而,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教师的问题。个性化、满足多样需求,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特点和要求?将经济发展领域供给侧改革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更应是行动的变革。笔者认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人文知识。俗话说“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爱读书。读书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是一个引领者的需要,是一个示范者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热爱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与书为友;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博览群书中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思考,在躬身实践中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常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1 不善者而改之。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和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 乐实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见识短浅的“移动书柜”是谈不上人文素养的。一个人想提高人文素养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读读社会这本书,积极地投身社会,到社会上接受风雨洗礼。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精师甚至名师。教育供给侧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的现实意义是唤醒了学生的人才意识。青年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把他培养成具有人文思想的人要比把他们培养成文字的人,语言的人更紧迫的多,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培养的目标也是人,以人为本,体现了走进新课程之后的人文关怀。过去学生不敢说、怕说是因为惧怕教师、同学的批评与嘲笑。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课堂中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优秀者表扬,对后进者鼓励,使学生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其责任心必然增强,会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尤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对当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及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有科学、合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新观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开放精神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意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教育科研能力,能科学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自觉的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动手综合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现代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第一,要具备最广博、最现代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首先,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于任何职业,都存在着对本专业知识的起码要求,否则,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

2 应更高、更系统、更扎实。其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范围内,类似画地为牢的活动,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绝不是单方面发展,更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的获得;教师面对的是知识来源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他们总是带着种种问题在知识领域孜孜寻觅,这些问题常常超出某些专业范围,甚至超出目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再者,知识本身是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教师应加强对科学史学习。教师加强科学史(包括教育史)学习是针对新课程改革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策略。科学史记录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产生、发展、规律等,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素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史是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师知识素养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学好科学,把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从中体会科学精神,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史的传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进行一般性的科学史学习,再通过实践就科学史中的某一科学知识或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第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当代教师崇尚科学的根本。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规律可循。教师应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的真正作用就在于:不伤害学生自尊、保护学生个性的提前下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中都有一个最敏感的地方——自尊,一切教育都源于此,伤害自尊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对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简单粗暴地加到另一个学生的头上,课堂上所有学生喊出一个声音只能证明你的教育的彻底失败。教书育人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这种自由空间主要是指精神的自由空间。对照这个要求,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考试中答案的唯一性,教师的权威性,“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以升学率作为名师名校的衡量尺度„„很多时候,媒体还要对名师名校的高升学率大肆宣传,每当中考、高考,电视都要专门学习指导,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高分决定一切的气氛。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为新课程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扬科学精神,探索教学、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在自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把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小结

3 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更有特色,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必然带来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所以,21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我们要始终明白,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师又是教育的主体,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和造就新时期的“好老师”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教育科研与实验》 1998(1):41-46 【2】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5年7月 【3】国外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评述 刘文华 《外国教育研究》 1998 【4】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政策依据与制度保障 李艳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4

供给侧改革作文范文
《供给侧改革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