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循环水技师论文 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9 15:04:5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循环水岗位职责

循环水系统岗位职责范围

1.贯彻执行公司及事业部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公司各生产装置的冷却水供应,确保个各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3.负责循环水系统各种水量的统计,水质的监测与控制。

4.负责循环水系统各种设备的运行,检查,维护及各设备运行参数的记录,统计。

5.严格按循环水系统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完成循环水系统各项工艺指标。

6.负责消防泵的运行,维护保养,保证消防泵随时都能投入使用。

7.负责两台深井泵的运行, 维护,巡回检查,及运行参数的记录

8.负责公共给水、污水、雨水管网的巡检、管网阀门的切换、阀井的清理。9负责循环水泵房,两座深井泵房室内外环境卫生的清扫及保养。

日常巡检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用水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保障水的正常供应,操作人员每天对公司室外供水设施的检查项目如下:

1、检查室外给水管,主管闸阀,消防栓是否损坏和漏水;

2、检查进户水表的运行是否正常:抄表掌握好公司的日用水量和进户水压;

3、检查公共供水管线是否有人擅自接水;

4、检查施工单位及用水大户的水表运行是否正常;

7、检查室外盥水台水龙头是否漏水;

8、检查各用水单位的水表是否损坏漏水;

9、检查供水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循环水岗位操作工岗位职责

1、坚守工作岗位,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公司各生产装置生产、生活用水。

2、负责水泵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3、经常巡查管线,掌握好全公司用水情况,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注意观察循环水系统各机组的运行参数,水质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运行参数。

5、搞好泵房内外环境卫生,做好水泵的保洁工作。

6、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

7、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抄表工作程序

1、各生产装置、两台深井泵出口总表、安定水厂进公司总表每日抄一次水表,时间为每日上午12:00以前。

2、办公楼、食堂、职工宿舍、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经警宿舍等用水户,每月抄一次水表,时间为每月的1日。

3、水表抄好后,数据立即交核算员。

4、抄表要认真负责,不要漏抄,误抄、不抄。

交接班制度

一、交接工作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交班者要做到完全彻底,接班者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交班人员必须填写好本班内的值班记录,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及清理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交班人员应将下列情况向接班者做好详细交待。

1、设备运行情况。

2、上级指示和命令。

3、本班内未完成的工作及注意事项。

4、本班内发生的事故,不安全情况和处理情况。

5、各种设备情况,如工作用具,消防器材等。

三、接班人员应做到:

1、接班前不准喝洒。

2、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到达交接班室。

3、认真听取交班人员的介绍并阅读运行记录。

4、检查信号装置是否良好,并巡视设备等运行情况。

5、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等情况。

6、检查工具、仪表、安全用具、消防器材等。

四、接班人员因故未按时接班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岗,交班人员发现接班人员喝洒或精神异常,应拒绝交班,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五、接班时若遇运行故障,应停止交接班,接班者应协助交班人员共同处理好故障。

六、交接班人员履行好相关手续后,双方应在运行记录上签字。

推荐第2篇:循环水供热规程

循 环 水 供 热 规 程

1、本规程根据《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及部颁典型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参照制造厂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2、本规程在执行中,如发现与部颁规程相抵触,均以部颁规程为准。

3、本规程经下列人员审核、批准。编制: 审核: 审定: 审批: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一章 总则

一、电力工业生产具有高度地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要保证电厂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和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是电厂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汽轮机运行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安全、低耗、满发、多供的目标。

二、运行人员值班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三、值班过程中应做到“勤检查、勤联系、勤分析、勤调整”,努力降低发电成本。

四、运行人员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达到“三熟”、“三能”(熟悉设备系统,熟悉操作及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章制度。能正确分析运行情况,能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缺陷,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的技术要求。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工作岗位,值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六、搞好文明生产,做好生产现场和设备的卫生清洁工作。

七、值班期间要服从上一级值班人员的指令(严重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者除外),不应自由主义,各行其是。

八、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制度,搞好巡回检查,按时正确记录运行情况,保持各种记录齐全准确。

九、做好事故预想,发生异常情况应认真处理,如实反映,对发生的事故应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教训得不到吸取不放过,整改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十、值班人员接到指令时应复诵指令内容,确认无误后执行,使用生产电话时,应先互通姓名,后通话。

第二章 交接班制度

一、运行人员必须按厂规定的交接班内容,按要求办理交接班手续,做到交班清楚,接班明确。

二、交班人员必须做到:

1.交班时交班人员提前1小时对管辖的设备全面检查一次,整理好现场所用工具、仪表。各种记录应齐全完整,现场设备清洁完好。

2.当班的操作、试验、切换等工作应全部完成,当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设备缺陷等应记录清楚。

3.主动向接班人员介绍本班的运行情况、操作试验内容,有关上级通知,下一班需要进行的工作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接班人提出的询问。

4.发现接班人酗酒或精神不正常,应拒绝交班并汇报班长。5.交班者未办妥交接手续或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应汇报班长,等待安排,直到有人接替为止。

6.双方交接不清或发生分歧时,双方应分别汇报各值值长,由双方值长或班长协商解决,不得在班中争吵。

7.双方正点交接班,并在值班记录上签名,正式交接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工作现场。

8.交班后,参加值长主持的班后会,并回报当班工作情况。

三、接班人员应做到:

1.接班前30分钟到厂,进入工作现场后,认真听取交班人口头介绍,并查阅运行日志和值班记录。

2.对汽机系统设备按照分工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向交班人员提出询问,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

3.因事或有病不能正常上班时,应提前四小时书面向车间领导或运行值长请假。

4.运行人员接班前四小时不准饮酒,严禁酗酒上班。5.各项工作交接清楚后于正点在值班记录上签名,正式交接。 6.班长接班后二十分钟内应向值长汇报接班情况,听取值长下达调度指示和交待注意事项。

7.遇到发生事故或重大操作时,交接班双方应暂停交接班,接班人员可以在取得交班人员同意后协助处理事故,待事故处理完毕后或重大操作告一段落时,经双方值长同意方可交接班。

第三章 巡回检查制度

一、运行人员应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不断提高巡回检查质量和对设备隐患的判别能力,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巡回检查必须由责任运行人员执行,不得由实习人员、学徒工或其他人员代替。

三、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如:手电筒、听针等),检查中做到认真细致,不得有漏项。

四、巡回检查要根据设备运行特点,采用听、看、嗅、摸、试等方法来判断分析运行情况,但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注意人身设备安全。

五、巡回检查时可同时进行设备清洁、加油、调整冷却水等维护工作,同时也应进行防火检查。

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或设备缺陷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汇报班长,尽快消除缺陷。

七、值班人员应对运行系统设备全面检查,每1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如设备发生异常时,不受规定时间限制,必须随时监视异常情况的变化。

第四章 供热首站岗位责任制

一、在行政上受车间主任的领导,在运行操作上受值长的领导。

二、值班人员应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熟悉现场规程、热力系统、设备特性,并具有较多的现场实践经验。

三、值班运行人员是安全经济运行的负责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贯彻执行各项规程制度和上级指示,确保安全经济运行,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当发生异常或事故时,应立即汇报值长,并按规程立即进行处理,事后向值长和车间汇报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以及处理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五、每小时全面检查供热首站各设备运行情况不少于一次。

六、值班人员有事须离开岗位时,应得到值长的同意,并向其他值班人员说明去向,以便联系。

七、值班人员负责抓好交接班工作,开好班前班后会。

八、搞好文明卫生工作。

第五章 卫生管理制度

一、文明生产是体现设备管理及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运行人员应保持生产现场设备、管道、门窗、栏杆、楼梯、地面等处的清洁。

二、运行人员交班前应将所辖的设备、地面全面清扫。仪表、工具齐全完好整洁。接班人员接班时应认真检查设备和地面卫生情况,不合格可拒绝接班,直至清扫干净。

三、车间应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卫生情况,并纳入岗位考核范围。

四、检修工作完毕后,检修人员应把检修场地、设备打扫干净,否则运行人员可拒绝验收试运。

五、运行人员的卫生范围由车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第六章 供热循环泵运行

一、设备规范

1、1#供热循环水泵 型号:SLOW 400-550 双吸泵 生产厂家:中国上海连城(集团)有限公司 流量:2418立方米/小时 汽蚀余量:7m 转速:1480r/min 扬程:71.6米 效率:81% 电机型号:YKK450-4 电机功率:630kW 定子电压:6000V 功率因数:0.9 电机厂家: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2.2#供热循环水泵 型号:SLOW 400-550 双吸泵

生产厂家:中国上海连城(集团)有限公司 流量:2420立方米/小时 汽蚀余量:7m 转速:1480r/min 扬程:71米 效率:81% 电机型号:YKK4504-4 电机功率:630kW 定子电压:6000V 功率因数:0.86 电机厂家:西安西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供热循环泵启动程序

1、打开供热循环泵进口阀门、打开供热循环泵进口放气阀,稍开汽机冷凝器出水进供热循环泵房隔离门进行补水,管道满水后开大汽机冷凝器出水进供热循环泵房隔离门,此时要注意保证机组运行正常。

2、放气阀出水后关闭放气阀,打开供热循环泵顶部放气阀,有水冒出后关闭。

3、关闭滤水器旁路门,打开市区回水进除污器进口门。打开市区回水放气门。

4、全面检查供热循环水泵及电机,注意轴承加油。

5、检查供热循环泵泵出口门处于关闭位置(或稍开)。

6、启动供热循环泵。

7、全面检查,检查电泵振动,电机电流,轴承发热等。

8、缓慢关闭汽机冷凝器出水进凉水塔门,同时缓慢开启供热循环泵出口门,注意电机电流不要超过360kW电机的额定电流( A),注意监视电机温度。

9、检查吸水井水位,若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则停供热循环泵,否则开始打循环。

10、正常循环30分钟后,打开滤水器旁路门,关闭滤水器进口门,打开滤水器排污门进行排污,排水干净后打开滤水器进口门,关闭滤水器旁路门,进行正常循环。

11、汽机凝汽器出口放气门稍开,若回水过少则全开,直到放掉空气为止(此时汽机循环泵正常运行),此时要注意凉水塔水位。

12、检查供热循环泵房出水压力在0.30—0.35MPa之间,回水压力在0.17—0.2MPa之间,电机电流正常,电机外壳发热不超过90℃.

13、试验补水泵正常后,投入到自动补水状态。

14、缓慢关闭汽机循环泵出口门。如机组参数正常则停汽机循环泵。

15、缓慢降低汽机真空(最低到-0.07Mpa),提高循环水出口循环水温度到55℃—65℃,直到正常供热。此时要保证机组各参数正常,特别是振动、轴向位移、油温、推力瓦温度、后汽缸温度。

16、冷油器、空冷器温度高时改用工业水,切除循环水。

17、检查出水压力、温度,回水压力、温度。检查循环泵房电机正常,做好记录,汇报领导。

三、停泵程序

1、打开汽机凝汽器出水进凉水塔门。

2、开启汽机循环泵,观察多功能阀打开。

3、缓慢关闭市区回水进凝汽器门,同时关闭凝汽器出水进供热循环泵房门。注意真空变化门。

4、市区回水进凝汽器门、凝汽器出水进泵房门全关,汽机凝汽器出水进凉水塔门、汽机循环泵出口门全开后,检查正常后关闭供热循环泵进出口门,停供热循环泵。

5、停运后若管道压力高可开除污器排污放水卸压。

第七章 事故处理

一、供热循环泵突然停运的处理方法

1、迅速开启凝汽器出水进凉水塔门。启动汽机循环泵,打开出口门进行机组正常运行的水循环。汽轮机组运行人员及时调整负荷,保证机组真空。

2、关闭泵房供热循环泵进出口门,关闭市区回水进凝汽器门。

3、全面检查正常后汇报领导,并做好记录。

二、汽轮机真空下降的处理方法

1、开凝汽器出水至凉水塔门少许。

2、开补水泵补充凉水。

3、调整供热循环泵进出口及汽轮机真空,达到供暖要求。

三、回水压力高的处理方法

1、关供热循环泵进出口节流调节(反应慢)

2、关市区回水进滤水器门节流(反应快)

第八章 除污器反冲洗

1、开启除污器旁路门,关闭除污器进口门(注意检查机组运行正常,如有异常则处理好后再反冲洗)。

2、带开除污器排污门,进行反冲洗,无杂物后关闭。

3、开启除污器进口门,关闭除污器旁路门,正常运行。

第九章 供暖结束

供暖结束后,除了设备正常停运外,下列阀门应处于以下位置:(个别阀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关位置)

1、供热循环泵进出口门 关闭

2、除污器进口门 关闭

3、回水进凝汽器门 关闭

4、除污器旁路门 关闭

5、除污器排污门 开启

6、凝汽器出水进凉水塔门 开启

7、凝汽器出水进供热循环泵门 关闭

第九章 设备的保养

一、换热器

1、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时,应对换热器进行清洗。

2、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查,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执行。

3、设备停止运行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防止设备腐蚀。

二、供热循环水泵

1、当水泵停止运转时,关闭进出口门。如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打开泵体下部的四方螺栓放净水,以免冻裂。

2、长期停止使用时,应拆开水泵,进行防锈处理。

附:循环水供热热力系统图

附:循环水供热热力系统图

2#凝汽器名称电动门逆止阀水泵阀门凉水塔来水回凉水塔 图例名称热量计安全阀 图例水表1#凝汽器循环泵供热循环泵凉水塔来水市区回水回凉水塔补水泵凉水塔来水加热器分汽包来汽除污器循环水供热热力系统图去市市区回区水

推荐第3篇:循环水事故案例

循环水连通管堵塞处理

一、循环水流程介绍@g

我车间水泵组负责2#一万四制氧机空压机、氧压机、两台氮压机、空气予冷系统冷却用水的供应。供水流程:换热后的热水回到凉水塔顶部通过喷头均匀喷出流下在水泥架滤料中与风机抽上来的风进行换热换质,水被冷却,并流到下面的水池,然后通过连通管,流到吸水井,再由主泵提供给各换热器,如此不停地循环流动。平时两台主泵一开一备,过滤器采用无阀全自动式,操作简单,反冲洗自动进行。过滤水源可通过过滤泵或回流热水旁通阀提供,冬天和春、秋季节采用旁通阀,这样停开过滤泵,减少电耗及维护。夏天则须开过滤泵,因为开旁通阀则有100m3/h的热水不能回凉水塔被冷却,直接回到吸水井,使吸水井里的水温温度超高。吸水井水位低于4m,电动补充水阀自动打开,高于4.2m,该阀自动关闭。吸水井水位高于4.7m通过溢流管自动溢流。水压低于0.35MPa,或出水总管流量低于1500m3/h时,备用泵自动启动,工作泵停止运行。水处理剂采用我公司附企生产的,缓蚀阻垢剂分低温和常温两种,低温药剂主要是针对凉水塔里的低于15℃的低温水,防止结晶堵塞,该种药剂三班平均投加,直接加到吸水井里,空分系统停运时,停加,以节约药费。常温药剂每天定时一次性投加到搅拌器中,搅拌均匀,流入吸水井中,24小时流完。杀菌灭藻剂分固体、液体两种,交替投加,以防止菌、藻产生抗药性,失去药效。循环水重要水质指标每天化验一次,若有不合格项目,及时进行调整。凉水塔风机夏季两台全开,冬季开一台,甚至全停。旁通阀在空分系统检修,只供氮压机用水时,打开,以降低水压。\"a

2二、事故经过XIj

元月12日下午13点43分,五车间水泵房吸水井水位突然由高水位4.40m(因为13点补水阀热过载出现故障,无法操作,一直处于开的状态,所以水位较高,13点水位4.3m,13点40分水位升至4.40m。)下降至3.45m,10分钟之内下降0.95m。当时值班人员正好从吸水井人孔处加药发现水池水位低,立即关闭排污阀。查看补水阀实际运行状态,有补水量75m3/h。14点大水池点检未发现异常。当时分析水位降低原因以为一是过滤器正好4个仓一块反冲洗,消耗水量大,致使水位降低。二是水位计13点40分之前显示有误。所以未引起足够重视,只去关了关补充水阀,实际这两条理由都不充分,不成立,因为过滤器刚开始投入运行时,在反冲洗时,曾有吸水井水位稍有下降的现象,但自从加装流量计水量控制得好,过滤器工作正常,不再出现水位下降的现象。二是补水阀一直开着,到现场查看水位下降幅度确实很大。15点发现冷却塔水池向外溢水,这时才确定两水池之间的连通管堵塞,致使冷却塔水池内的水不能流回到吸水井,导致吸水井水位降低,冷却塔水池内的水因进出不平衡,进大于出,所以往外溢。感觉问题比较严重,赶紧向车间汇报。车间人员到现场询问、查看后,认为问题确实严重,马上向厂里汇报。同时临时增加一路消防水作为补充水,以防止吸水井水位进一步降低,危及水泵运行。AX])

三、原因分析K>H80E

凉水塔水池里的水往外溢,吸水井水位低,说明两个水池之间的连通管堵塞了。两个水池之间通过一个管径为DN800mm防水套管联通,在凉水塔水池侧进口处装有用φ6mm圆钢制作间距@50mm的挡网。吸水井水位能稳定在3.7m,说明并没有完全堵死,只是部分堵塞。但堵塞物不能确定,可能是防腐沥青脱落块或淤泥或以前就存在的杂物突然堵塞挡网。clQY1]

四、处理方案2

这种事故制氧厂也是首次碰到,没有处理经验,当时不太清楚堵塞程度,被堵塞的连通口位置再哪,堵塞物是啥。一旦处理不了,将停水处理,这样对公司生产影响很大,因为冷却水一停,将使整个2#一万四制氧机组全停,氧气将少供应1/3多,氮气的停供,将使公司炼钢溅渣护炉停,炼铁喷煤不能正常使用,同时只有三车间一台六千活塞压氮气,供应1#一万四制氧机氧压机密封气,氧压机运行隐患很大。而排水、处理、灌水空分再启动,大概需三天多时间,这样损失太太大。即使采用全开补充水 阀,增加一路消防补充水法,能稳定水位,但长此这样运行,补充水量很大,相当于排污量很大,水处理剂量将大增,同时隐患很大。因此情况很紧急,大家都比较焦急,厂调度马上通知公司总调,总调人员也及时来到现场。并从技术科找来图纸,查看凉水塔水池结构布置情况,确定堵塞流水口位置。最后研究决定:首先由机修用6分钢管制作一六米长抓钩(经初步计算6米长足够用),看看能否把堵塞物拉出来。最稳妥可靠是找一潜水员下去把堵塞物拿出来,这由总调负责寻找。

五、事故处理_4Qkxq

首先再投用一台过滤器,这样可使回吸水井水增加100吨/时,这样保证吸水井水位稳定,维持正常供水。Ru{p;T

车间钳工先把处理口处不锈钢挡网拆下机修三个主任亲自上去进行处理,同时参考图纸,进一步确定挡网口位置。然后把这个专用工具伸进水里探索,还好,很快确定到坑口位置,照着挡网的大概位置不断地钩拉,16点40分疏通有明显效果。凉水塔水池水位开始下降吸水井水位升至4.05m,关闭消防补水,17点 水位4.3m,17点10分水位升至4.47m。从两边水位看,联通管基本疏通,很快两水池水位平衡问题得以解决。[6#)-

最后总调说安阳地区没有潜水员,不能直接下去清理堵塞物。虽然联通管疏通,水池水位正常,但因为堵塞物没有确定,没有拉上来,所以不能保证这样的情况不再一次发生。为了应急,决定再往大水池里加放一潜水泵,一旦再出现类似情况,马上启动潜水泵,这样可维持循环水系统运行,为进一步处理赢得时间。VF

六、总结SK

因凉水塔结构布置的比较合理,处理措施也很得当,另外运气也比较好,挡塞物粘的不是很牢,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虽然这种事故本系统第一次出现,也是我厂首次出现,但从发现到判断、处理有许多地方值得总结。水位突然下降很快,这是一种不正常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应把问题往更深处想,不能只牵强地认为反冲水量过大,水位计不准,应付、搪塞问题。同时点检应更细心些,应该勤查看一 下两水池水位变化,应及时向车间汇报。另外就是遇到事故时,虽然很危急,结果可能很糟,但不要慌乱,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法,往最小损失方面去努力做、解决,这样往往就能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

一起循环水泵短路跳车事故分析

2009年1月14日19时36分,某公司动力厂循环水岗位当班操作人员打扫泵房卫生时,使用水冲地,导致。B01B线间短路跳车,同时影响到后续装置部分停车。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公司安全稳定生产,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公司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月14日19时30分,某公司动力厂循环水当班人员徐某吃过饭后,采用水冲地的方式对当班所辖卫生区进行打扫。19时36分,伴随着一声巨响,正在运行的循环水泵B01B突然跳车,同时现场有电弧出现,泵房照明突暗一次。徐某和当班人员迅速进行停车处理,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及该厂领导,并重新要电开水泵B01C。19时45分开启循环水泵B01C,循环水系统恢复正常。此次事故造成公司全厂停车,影响公司产量近200t,并使公司6个高压爆线桥直接爆毁,价值近7万元。

二、事故原因

此次事故是由于该动力厂当班员工在打扫卫生时所采取的方式不当,在使用水冲地时水溅入循环水泵的接线箱引起接线柱短路。

1.该岗位人员打扫现场卫生方式不当,责任心不强,对事故发生的预见性不够,在冲地时造成飞溅水沿电线接线盒底部进线口进入接线盒内,形成线间拉电弧是此厂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该动力厂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未能及时发现用水冲地打扫卫生的不当行为并予以制止。

3.循环水泵B01B水泵接线盒打开后发现接线盒的下部原有挡板已经断裂破损,也需要电气厂定期维护。

三、整改措施

1.动力厂要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区分卫生区的不同性质,采取合理的清洁措施。

2.动力厂要召开专题事故分析会,认真分析,深入整改,彻底从安全意识上使员工入脑入心。

3.动力厂要从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各类基础管理,由专人负责落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动力厂要制订详密的安全培训计划,针对生产厂的生产性质,严格落实培训内容。

水换热器内漏导致循环水水质恶化

事故经过:

2000 年 1 月上旬开始,某装置循环水的水质逐渐恶化,COD、异氧菌等主要水质指标超标, 系统滋生大量灰色生物粘泥, 沉积在凉水塔布水槽、水冷器换热管束及循环水管网中,严重影响换热效率,生产负荷被迫降到 80%维持运行。

从 2 月份开始,使用“舒而果” (Shur-GO)对系统粘泥进行了为期 2 个月共4 个周期的处理。通过投加“舒而果”以及水稳剂 WP-4D、分散剂 T-225 等,控制有机膦浓度 1.5~2.5mg/L,Zn2+1~3mg/L,浓缩倍数 2.0~2.5,使换热器粘泥松散、脱落下来,被循环水带走,通过排污不断排出系统,同时,根据部分水冷器循环水流速低,疏松后的粘泥无法带走的情况,各工艺装置根据换热器压力变化情况,对出、入口适时进行反冲洗。

通过采取上述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危机,但不足以把系统中的粘泥清洗干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堵住漏点,根除微生物产生的根源。为此,2000 年 4 月 6 日全厂停车 6 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生物粘泥得到清除,循环水的水质明显改善,系统恢复正常。

原因分析:

1、循环水换热器泄漏是生物粘泥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换热器制造质量较差,1999年12 月下旬在裂解装置丙烯塔顶冷凝器(E-1555A/B)、丙烯机段间换热器(E-1699A/B/C)的检修中竟发现有 200多根管泄漏,虽经多次修复仍有泄漏。这次加上一段稳定塔塔顶冷凝器(E-1725)和丁二烯第一精馏塔顶冷凝器(E-2301)的大面积泄漏,加剧了循环水出现乳化油的现象,结合水中的絮状物,形成深色粘泥,导致水质变黑。粘泥和油垢沉积在凉水塔布水槽、水冷器换热管束及循环水管网中,严重影响换热效率,迫使装置降低负荷运行甚至停车。

2、循环水杀菌用药单一。日常投加的非氧化性杀菌剂一直延用低泡沫的 JN-2A,细菌已对其产生抗药性,杀菌效果不明显。

3、循环水系统投用时预膜效果不太理想。

整改措施:

1、在大修后系统投用时应进行酸洗,置换合格后,进行预膜处理。

2、正常投用后的强化杀菌,严格控制异氧菌和生物粘泥,防止细菌再次大规模繁殖。

3、强化日常生产管理。一是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对冷却塔逐间停运一段时间进行凉晒,以清除填料上黏附的残余澡类、粘泥。二是加强旁滤,在不影响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除去水中大部分微生物及微生物粘泥。三是完善循环水换热器出口取样管,实行定期监控,及时发现、消除泄漏点。

循环水系统事故应急事故预案

为了更好地加强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水系统发生故障而影响公司的正常冶炼生产,特制定本车间循环水系统的应急事故预案。

一、发生原因及现象

1.因水泵本身原因(叶轮烂、轴断) 2.电气原因,电动机烧毁 3.进水口堵塞。 4.水位低 5.严重漏水情况

二、事故危害

1.会给电炉设备造成短时间内烧坏,造成电炉铜瓦、水冷电缆的於堵。2.会造成其他水冷设备的裂纹漏水,不能工作。 3.造成停炉事故。

三、预防措施

1.加强操作工的学习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

2.加强车间管理力度,严格制止窜岗、脱岗、睡觉的现象。

3.加强操作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保证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4.加强操作工的爱岗敬业教育,加强自觉巡回检查的力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应急预案

1.如果东水池溢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应及时打开备用泵,并注意观察西水池水位情况。

2.如果西水池溢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3.如果西水池缺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 4.如果冶炼车间缺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应及时打开备用循环泵,如果循环泵工作正常,就应检查西水池是否缺水。

5.如果冶炼车间有气化现象,表明循环水温度高,应检查冷却塔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及时处理。如果冷却冷却塔工作正常,应加开备用循环泵,增大循环量。

6.如果需要加开备用泵时,应注意各台泵的电流,如电流没有达到额定电流时,应作排气处理。

7.冶炼五车间使用的两台循环泵,如有跳闸,需等十分钟之后方可开启。

事故名称:中冷器列管腐蚀。

发生日期:1993年1月18日。

发生单位:天津某厂。

事故经过:19日15时45分中班接班后2#氯压机组运转正常,各项控制指标均符工艺要求。16时50分中冷器下水pH值出8.5下降到7.1,当班值岗人员认为中冷器下水pH下降原因可能是周围大气中含氯浓度高溶解至循环水中所致,但也不排除中冷器漏,氯气跑到循环水中,因此采取加大往循环水池中补充水量的措施,用以置换pH值低的循环水。但经30分钟的置换,循环水的pH值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至6.5。鉴于此,对机组各级中冷器下水和循环水池的水取样滴入药液均呈红色,并有絮状物沉淀(平时用比色法分析水中游离氯含量,当时此仪器坏了),说明循环水池中的水和各级中冷器下水含氯大大超标。18时15分再次取样分析,发现三级中冷器下水有明显氯气味,从而判断三级中冷器已漏。于是同调度及有关岗位联系,氯压机停车处理。18时20分纳氏泵与Ⅱ型泵并网,氯压机氯气往纳氏泵切换,并注意氯压机各级出口压力,停下循环水泵并排掉中冷器中冷却水,18时30分切换完华,空气运转10分钟后停主机。翌日8时打开三级中冷器氯气进口,发现三级中冷器氯气进口管及三级中冷器气相中潮湿,证明三级中冷器确实漏了,同时也说明二级中冷器气相中有水。此时怀疑机中进水,但将一级进口加空气管法兰断开后,示发现积水。当时欲将一冷、二冷、四冷氯气进口管断开,检查是否有水,保全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将3#中冷器换新后进行空气运转约10分钟,循环水变黄(在空气运转前已将循环水池的水用清水置换完毕),余者正常。后将循环水再次置换变清,为稳妥起见,夜间不通氯,在空气运转期间与仪表联系做含水分析,因含水分析仪有问题,故未做。19日9时通氯主机电流波动,主机声音不正常,停机。将四台中冷器氯气进口打开皆有大量水,打开机盖后,发现各级叶轮腐蚀严重,尤以二级叶轮为最。后将四台中冷器全部试漏检查。仅2#中冷器未漏,余者皆漏。

原因分析: 1.冷器漏的原因

(1)置于循环水池上的次氯酸钠罐中的次氯酸钠,曾多次溢流至循环水池中,次氯酸钠是强氧化物,从管内腐蚀列管(水走管内)。

(2)1月18日14时10分,钛管(氯气处理工序)加酸管冻,用蒸汽吹化,蒸汽冷凝水顺着电缆流进配电室,造成钛管电气系统掉闸,后经抢修于l4时45分送电开车。在长达35分钟时间里,电槽出来的湿氯气未经冷却、干燥直接进到氯压机中(一级进口温度48℃,出口1l℃,造成氯压机和中冷器的严重腐蚀。(风险管理世界-riskMW.com 世界安全员门户网!专业风险研究,欢迎安全风险投稿,谢谢关注!)

(3)2#机在运转过程中,中冷器两次停水(一次换水泵出口阀门,一次换l#机中冷器阀门),使中冷器氯气进出口温度升高。

(4)1#中冷器已使用三年以上。

2.三台中冷器(1#、3#、4#)是何时漏的

(1)1#中冷器是最先漏的,因为钛管停车高温湿氯气首先进一级,然后进l#中冷器,经冷却后的水蒸汽冷凝成水,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和HClO,造成对1#中冷器的严重腐蚀。二级叶轮腐蚀最严重也证明了这一论点。因为该厂进中冷器冷却水压约0.04MPa,一级出口氯气压力为0.03~0.04MPa,1#中冷器漏后水要进到氯气中,故对二级叶轮造成严重腐腐蚀。1#中冷器小漏是不易被发现的,因为水要进到氯气中,氯气很少跑到水中,但要仔细分析观察还是能检查出1#中冷器下水pH和游离氯变化的,特别是该厂1#中冷器气相与液相压力相近的情况下,水能跑到氯气中,氯气也能跑到水中,故L#中冷器列管遭到里外腐蚀。

(2)3#中冷器漏容易被发现,因为三级出口氯气压力较高,加之该厂三级中冷器曾漏过多次。

(3)2#机空气运转时该厂与仪表联系要做一级出口含水分析,但仪表单位认为不能做,若能做,也能判断币冷器是否漏。

(4)发现3#中冷器漏,打开其氯气进口管有水,就要全面检查四台中冷器是否漏。

(5)空气运转10分钟后,发现冷却器下水变黄,也说明中冷器漏,不要继椟空气运转。

(6)通氯主机电流波动,主机声音不正常,是中冷器及机里有水受阻所致。

(7)4#中冷器排水有气,说明该中冷器已漏。

教训:

1.钛管(氯气处理系统)掉闸超5分钟,切换纳氏泵,然后进行空气运转,待钛管生产恢

复正常后再带量进行正常输氯操作。

2.氯压机通氯前进行空气运转,空气含水和一级进口含水合格后,方可进行通氯运转。

3.每班要密切注视冷却器下水pH值的变化,若冷却器下水pH值达到7.5,要每小时对

每台中冷器下水含游离氯分析一次,当其游离氯达到3mg/L时,要停中冷器和主机。

4.中冷器使用一年后不管是否漏要进行检查。

5.氯压机运转中发现一台中冷器漏,余者均要检查试漏。

推荐第4篇:循环水水质化验

化验室水处理检验规范

编纂

修订

审核

2008年9月20日

1

目录

pH值的检测

3页 电导率

4页 悬浮固型物

5页 溶解固型物

6页 浊度

碱度

硬度

铁离子

锌离子

铜离子

铵离子

氯离子

磷酸盐

7页

8页

9-10页

11页 12-13页

14页

15页

16页 17-19页

PH值 测 量

1. 按剂量来配置标准缓冲溶液,复合电极使用前应在3.3mol/l的KCL溶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

2. 接通电源前,先检查供电电源电压是否与本仪器相符,为使仪器工作正常,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3. 开启电源开关,拔去复合电极前端的保护套,且与仪器连接,然后进行标定,测量。 4. PH值标定

a.将配好的PH6.86,PH4.00(或9.18,根据被测溶液酸碱度而定)标准溶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少许,测量该溶液的温度,将温度补偿器转到该温度处。

b.将电极浸入PH6.86标准溶液,稍加搅动,静置,待数值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数值与该温度时的标准值一致。 c.取出电极,洗净甩干,浸入PH4.00标准溶液(或9.18)标准溶液中,搅动,静置,观察数值并与标准值对照,如误差超过允差,调节斜率调节器,使数值与标准值在允差内。 d.动过斜率调节器,应重新回到PH6.86标准溶液中调节,然后再到4.00(9.18)溶液中调节。如此反复,直至数值与标准值对照在允差范围内,校正完毕。

5. 将校正好的电极清洗,甩干后浸入被测溶液中搅动,静置,待数值稳定后,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该被测溶液的PH值。 电极和仪器的日常保养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

3

电 导 率 测 量

1.接通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10分钟左右。

2.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液的温度后,将“温度”电位器置于被测液相同的温度刻度上,当“温度”置于25℃,则无温度补偿作用。 3.“校正-测量”开关置“校正”位,调节“常数”电位器,使数字显示值与电极常数标称值相一致。

4.将“校正-测量”开关置“测量”位,将“量程”开关扳到合适的量程挡,待数字显示稳定后,仪器的数字显示即为该被测液在25℃时的电导率。如果首位为1,后三位数字熄灭,这表明被测液值超过量程范围,应将量程开关扳高一挡来测量,如读数很小,为提高精度,可扳低一挡量程来测。

5.如要测高纯水,应在密闭的容器内,采用流动状态测量才能显示正确的电导率值,否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将明显明显影响测量的正确性。

6.仪器在使用中应防止湿气和腐蚀性的气体进入仪器内部,电极插头,插座应保持清洁,干燥。

7.电极在使用完毕后应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盛放溶液的容器应干净,防止其他离子沾污。

电极和仪器的日常保养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

4

悬浮固形物测量

1. 用硝酸溶液清洗过滤器,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105-110℃烘箱中干燥1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冷却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

2. 将过滤器安装在吸虑瓶中,启动真空泵。将水样摇匀,准确吸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徐徐注入过滤器中,最初滤出的200毫升水样应重复过滤一次,滤液可留作全分析。

3. 过滤完毕后,用少量水冲洗取样用具和过滤器数次。将过滤器移入105-110℃烘箱中干燥1小时,出置于干燥冷却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量。重复干燥,冷却,称量操作直至恒重。 4. 水样中的悬浮物含量为(G1-G2)*106/V,式中G1为玻璃过滤器与悬浮物的总重量,G2为玻璃过滤器的质量,V为水样体积。 5. 无玻璃过滤器时,可用铺有5mm厚石棉的古氏坩锅过滤或用普通玻璃漏斗和滤纸进行过滤,这时应先将滤纸放入称量瓶中烘干至恒重后再使用。

6. 用不同的过滤材料,所得的结果不同,报告分析结果时,应注明过滤材料。

7. 取样体积取决于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多少,一般悬浮物含量大于50毫克每升,取500毫升;悬浮物含量为20-50毫克每升时,取1000毫升。在20毫克以下时可采用总固体与溶解性固体之差求得。

5

溶解固形物的测量

1. 取直径100mm的玻璃蒸发皿,洗净后在101-105℃烘箱中干燥半小时,称量。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

2. 吸取一定量的已过滤的水样,逐次注入已经恒重的玻璃蒸发皿中,在沸水浴蒸发近干时,移入101-105℃烘箱中干燥1小时,出置于干燥冷却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重。

3. 水样中的溶解固型物含量为(G1-G2)*106/V,式中G1为水样蒸发后残渣和蒸发皿重量,G2为蒸发皿的质量,V为水样体积。 4. 取样体积根据溶解固型物含量多少而定,一般所取水样中含溶解性固体100毫克为宜。

5. 若使用其他过滤材料,则在报告中应予以说明。

6

浊度的测定

1. A液:称取10.00克六次甲基四胺溶于少量无浊度水中,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2. B液:称取1.000克硫酸肼溶于少量无浊度水中,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3. 标准贮备液 移取5.00mL A液和5.00mL B液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后在25±3℃下静置24小时,然后稀释至刻度。此标准贮备液的浊度为400FNU。

4. 吸取25.00 mL上述标准贮备液(其浊度为400FNU)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对照液的浊度为40FNU.取此溶液2.5,5.0,7.5,10.0,15.0,20.0,25.0mL分别置于7只50mL容量瓶中,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无浊度水为参比,用3cm比色皿于42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以标准浊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取摇匀未经过滤的水样于3cm比色皿中,以无浊度水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A,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水样的浊度。 6. 采集来的水样应立即测定,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

7. 当测定色度比较大的水样时,要用慢速定量滤纸或孔径为2-5um的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水样,然后测定该过滤水样的浊度。再从未经过滤的水样的浊度值中减去过滤后水样的浊度值,即为被测水样的浊度。

7

碱度的测定

1. 取100.00mL透明的水样(若水样混浊必须过滤),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

2. 若酚酞加入后水样呈红色,则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刚好褪去,记下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P(mL),再在水样中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橙色,并记下盐酸的总用量T(mL)。

3. 若1中酚酞加入水后水样呈无色,则表示水样的酚酞碱度为零。再在水样中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橙色,并记下盐酸的总用量T(mL)。 4. 碱度的计算:

酚酞碱度=P*C*1000/V mmol/L 甲基橙碱度=T*C*1000/V mmol/L 式中C为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为水样的体积,mL.P为滴定至酚酞褪色时消耗盐酸的体积,mL.T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消耗盐酸的总体积(即使酚酞变色和甲基橙变色过程中滴定盐酸消耗的总体积,mL.5.上面碱度是以mmol/L(H+计)为单位来表示的。若以mg/L(以CaCO3计)为单位来表示水样中的酚酞碱度,则为P*C*0.1001*106/2V,甲基橙碱度为T*C*0.1001*106/2V。

8

硬度的测定

一 钙离子的测定

1.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1+1硫酸溶液和5mL40g/L过硫酸钾溶液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到室温。

2.加50mL水,3mL1+2三乙醇胺溶液,7mL200g/L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2g钙-羧酸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二 镁离子的测定

1.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1+1硫酸溶液和5mL40g/L过硫酸钾溶液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到室温。

2.加50mL水,3mL1+2三乙醇胺溶液, 200g/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近中性,再加5 mL PH =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3滴铬黑T指示液,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三 结果计算

钙离子含量=CV1*0.04008*106/V

mg/L 镁离子含量=C(V2-V1)*0.02431*106/V

mg/L 式中V1为滴定钙离子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9

V为所取水样的体积,mL

V2为滴定钙镁含量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

铁离子的测定

1. 称取0.863g硫酸铁铵,精确到1mg,置于20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水,10.0mL硫酸,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2. 取上述所配的浓度为0.100mg/L溶液稀释10倍,只限当日使用。 3. 分别取0,1,2,4,6,8,10mL0.01mg/L铁标准于7个100mL容量瓶中,加水约40 mL,加0.50 mL1+35硫酸溶液调PH值接近2,加3 mL20.0g/L抗坏血酸溶液,10.0 mLPH值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0 mL2.0g/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5分钟,用分光光度计于510nm处,以试剂空白调零用3cm的吸收池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铁离子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 取5-50 mL试样溶液于100 mL锥形瓶中(体积不足50 mL的要补水至50 mL), 加1.0 mL 1+35硫酸溶液,加5.0mL40g/L过硫酸钾溶液,置于电炉上,缓慢煮沸15min,保持体积不低于20mL,取下冷却至室温,用1+3氨水或1+35硫酸溶液调PH值接近2,备用。

5. 将上述已调好PH值的试样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3 mL20.0g/L抗坏血酸溶液,10.0 mLPH值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0 mL2.0g/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于室温下放置15分钟,用分光光度计于510nm处,以试剂空白调零用3cm的吸收池测吸光度。

11

锌离子的测定

1. 称取0.500g优级纯锌(或基准氧化锌0.6224g)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1+1盐酸20mL,缓慢加热溶解,冷却后全部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2. 吸取50.00mL上述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 分别取0,1,2,3,4mL上述标准液于5个50mL容量瓶中,加水约30 mL,加10mL硼酸盐缓冲溶液和5mL锌试剂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用分光光度计于620nm处,以1号试剂为参比用1cm的吸收池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锌离子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 含有机膦酸盐的水样 取10mL试样溶液于100 mL锥形瓶中,另一锥形瓶不加水样做空白,各加0.5 mL0.5mol/L硫酸溶液和1 mL过硫酸氨溶液,再加去离子水30 mL,加热煮沸5min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各加1滴0.02%甲基橙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溶液呈黄色,再分别加入10mL硼酸缓冲溶液及5.0mL锌试剂溶液,转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后,在与标准曲线测定的相同条件下以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5. 不含有机膦酸盐的水样 在两只50mL容量瓶中,一只加入水样,另一只不加水样,再加去离子水30 mL,分别加入10mL

12

硼酸缓冲溶液及5.0mL锌试剂溶液,以下步骤与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相同。以不加水样的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13

铜离子的测定

1. 称取电解铜0.100g于烧杯中,加3mL H2O2和8 mL1+1盐酸溶液,待溶解后加热煮沸以分解剩余的双氧水,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并稀释到刻度。

2. 将上述铜离子标准溶液稀释成0.005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移取此溶液0.00,0.20,0.50,1.00,2.00,3.00,5.00 mL于7只分液漏斗中,加水至50 mL,加5.0 mL EDTA-柠檬酸铵缓冲溶液和4滴甲酚红指示剂,用1+1氨水调至溶液由红色经黄色变为紫色为止,加5.0 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摇匀。静置5min,加10.0 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2min,静止分层后在1小时内进行测定。

3. 吸干漏斗颈管内的水分,再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弃去最初的有机相,然后将有机相移入1cm比色皿中,在440nm波长处,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各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溶液中含铜的毫克数为横坐标作图。 4. 供测铜的水样在采样时应即刻加入硝酸酸化,硝酸加入量为2 mL/L。水样中含有有机物和悬浮物极少时,取酸化后的水样50.0 mL于烧杯中,加2.0 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冷却后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水稀释至50 mL,加5.0 mL EDTA-柠檬酸铵缓冲溶液和4滴甲酚红指示剂,以下步骤与标准曲线绘制操作相同。

14

铵离子的测定

1. 准确称取2.965g已于105℃烘干后的氯化铵,溶于去离子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铵离子1000mg/L,贮存塑料瓶中,用时逐步稀释成10mg/L的溶液。 2. 将铵离子标准溶液稀释成浓度10mg/L的溶液,分别吸取0.00,1.00,2.00,4.00,6.00,8.00,10.00mL于7只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再加酒石酸钾钠溶液或EDTA溶液1-2滴,充分混匀。各加纳氏试剂1mL,混匀放置10min后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30nm处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铵离子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取50mL水样于50mL容量瓶中,加酒石酸钾钠溶液或EDTA溶液1-2滴,充分混匀。加纳氏试剂1mL,混匀放置10min后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30nm处测量吸光度。根据所测水样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铵离子的含量。 4. 水样中铵离子的含量为1000a/V mg/L

a为从标准曲线上查的铵离子的毫克数。 V为所取水样的体积

5. 混浊水样需要先过滤,最初的200-300mL应弃去,以防止滤纸中的氨混入水样中,样品少于50mL时应用蒸馏水补至50mL后再加其他试剂。

15

氯离子的测定

1. 若被测水样含有5 mg/L以上的聚丙烯酸一类的水质稳定剂,可在100mL水样中加入6滴2%Cu(NO3)2溶液,煮沸半分钟,形成聚丙烯酸铜絮凝沉淀,过滤后再进行测定。

2. 吸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NaOH和0.1mol/L的HNO3溶液调节水的PH值,使酚酞由红色刚变为无色。再加入50 mg/LK2CrO4溶液1mL,在不断的摇动情况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记下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3. 用100mL蒸馏水取代水样,按上述步骤做空白试验,记下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0(mL).4. 计算

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为(V1-V0)*c*35.46*1000/V V1为测试水样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为空白试验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为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为水样的体积。

16

磷酸盐的测定 1.称取0.7165g已于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于100mL Ⅲ级试剂水中,并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 1mL含0.5mgPO3-4。

2.准确吸取100mL贮备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 液1mL含0.1mgPO3-4。

3.准确吸取0,0.5,1,2,3,4mL磷酸盐标准溶液(1mL含0.1mgPO3-4), 分别加到六支50mL比色管中,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10mL。

4.向各比色管中准确加入4mL钼酸钠-硫酸溶液及1mL0.15%硫酸肼溶液,混 匀,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立即流水冷却,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5.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对照,在波长66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以 吸光度为纵坐标,磷酸盐(以PO3-4计)含量(毫克)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准确吸取10mL经慢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30~60mg亚硫酸钠或片剂一片及4mL钼酸钠-硫酸溶液,混匀,在 已煮沸的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加入1mL0.15%硫酸肼溶液,混匀后继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用 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立即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对照,在波长66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 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总无机磷酸盐(以

17

PO3-4计)含量(毫克)。

7.当水样中硝酸根离子浓度超过20mg/L,可适当稀释后再测定,否则 结果偏低。测定磷-锌预膜液中磷酸盐含量时,水样可适当少取。

8.水中总无机磷酸盐的含量X(mg/L)按式(1)计算:

Xa1000 (1) V式中 a——从标准曲线查得的磷酸盐含量(以PO3-4计),mg;

V——吸取水样体积,mL。

9.水样中聚磷酸盐的含量X1(mg/L)按式(2)、(3)、(4)计算:

X1(以PO3-4计)Xb (2)

X1(以Na5P3O10计)X1(以PO3-.(3) 4计)129X1[以(NaPO3)6计)X1(以PO3-.(4) 4计)107式中 b——正磷酸盐含量(以PO3-4计),mg/L;

1.29——正磷酸盐换算为三聚磷酸钠的换算因数;

1.07——正磷酸盐换算为六偏磷酸钠的换算因数。

9.总有机膦含量的测定 先测出总磷含量,总磷含量减去总无机磷酸盐的含量即为总有机膦酸盐的含量。从试样中取5 mL试验溶液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1 mL1+35硫酸溶液,5 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溶液体积约为25 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煮沸15min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

18

加入2 mL钼酸铵溶液,3 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不加实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以 吸光度为纵坐标,磷酸盐(以PO3-4计)含量(毫克)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推荐第5篇:工厂化循环水养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排污和人们生活排污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河流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南美白对虾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着病害频发、单位面积产量低、对恶劣气候条件的抵抗力弱、对水环境污染大等缺点。因此,优质、高产高效、对环境友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采用在养殖池之间设生物净化器的方式,将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循环重复利用,理论上可以实现了养殖的零排放,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持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的讲,就是在具有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氧, 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溶解氧,不仅供养殖对象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内水质条件;通过适量换水,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供应和补充有益物质,保持优良的水质条件;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 建立一个优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以优质的饲料保证对虾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从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和生长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之目的。工厂化养虾的优点是产量高、多茬养殖和拓宽上市时间,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所有的对虾类中南美白对虾是一个最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虾种。在无意外情况下,一般每平方米单批可产白对虾4-7kg,一年可养殖4-6批。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基本设施

工厂化养虾厂的基本设施有供水和水处理设施、养殖池及保温升温设施、供气增氧设施,废水净化及循环设施。

1、水源和水处理设施

有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应尽量采用地下水,其最大的优点是病原体少,在对虾白斑病毒病仍很严重的今天,使用地下水具有明显地防病作用,而且设施简单成本较低。只需打井和建一个贮水池, 其容量可是养殖总水体的1-2倍,其作用是暴气氧化水中还原物质并起升温之作用。

2、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核心系统,一般含有集污池、生物池、微虑机、蛋白分离器、水体消毒器等系统组成,使养殖水体循环再利用,实现零排放标准。

3、养虾池及暖棚

工厂化养虾池多种多样,但较好使用的有两种,即圆形或近圆形池及环道式养虾池。其共同特点是池水可做环形流动,不仅可使池内水质条件均一,而且可将虾的粪便等废物及时排至池外, 保持池内清洁。养虾面积可大可小,池深1.2-1.5m。池壁一般为砖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池角弧形,避免磨伤虾的额角。 池底水泥砂浆抹面需平整光滑以微小坡度(0.5%)顺向排水口。圆形池中央排水口周围约2m半径范内围建成锅底形以利于聚集污物。精养池塘多在1 0亩以下的小池塘中进行, 其形状和结构与上述方形水泥池相同,亦有不设中央排污管,利用水泵或虹吸管吸出污物。

为了提高水温延长养殖期,还可建塑料大棚或具有透明屋顶的温室。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4、动力及增氧系统

养殖池内水的流动及增氧是高密度养虾的必需条件,它不仅可使池内水质条件均匀,还可把虾的排泄物集中于排污口排至池外,保持池内水质清洁。动水有三种方法: 较大的池子以使用水车式增氧机为佳,具有动水及增氧的双重效果,每亩水面早期使用一台1kw的增氧机,中后期增至两台。小型虾池可使用拐嘴气举泵动水兼增氧, 利用罗茨鼓风机或其它无油鼓风机送气。每分钟的供气量应达养殖总水体的0.5-1%以上。水源充足者也可利用喷水推动池水流动,喷水管由水面以上斜向喷入池内推动池水流动, 并可将空气带入水内,流水养虾法的日供水量应达养殖总水量的4-5倍。也可根据已有条件,采取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并用。

5、加温系统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实现全年不间断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要设有升温系统,一般装锅炉加温,有工厂余热和天然热源的地方,可利用该热能提高水温进 行多茬养殖,可提高虾场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三、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1、用水处理

水源必须清净,无病原体特别是应不合白斑病病毒及其携带生物。海水必需经砂滤池或砂滤井严密过滤。再经消毒后方可使用,海水消毒可用15-30ppm的漂白粉,撒药后应经充分搅匀, 做到彻底消毒。

盐碱地区可利用地下渗水或咸井水,地下水不需过滤和消毒,但必须经充分氧化后才可使用。某些地区地下水是不能直接放养虾苗的,放入虾苗后虾苗表现翻滚不安,久之则死亡, 经研究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地下水中钾离子含量不足引起的,但是并不决定于钾离子的绝对含量而是决定于钾和钠离子的比值,正常海水中钾的含量是钠的3.6-3.7%, 而许多地区钾离子是钠离子的1%以下, 经试验要想使虾苗成活,必需使钾离子含量达钠离子的2%以上,因此,,需补充钾离子(氯化钾)后才能放苗,根据以上道理,越是低盐度池水,需补充的钾离子越少。

2、浸池与消毒

新建水泥池必须经过10天以上浸泡时间,溶出咸性物质及其它有害物质.使用过的虾池,也应浸泡数日,而后用30-50ppm的漂白粉消毒,并开动增氧机将药物搅匀,做到彻底而严格地消毒。 使用过的精养池塘必须彻底清淤,有小虾、小蟹及蜻蜓幼虫(淡水池塘)的池塘还应在放苗前一个月用0.2-0.3ppm的杀灭菊脂或2ppm的含量80%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的敌敌畏毒杀干净,2日后排除池水。而后灌入半池海水, 再用80-100ppm的漂白粉泊毒,并开动增氧机将药物搅匀,做到彻底而严格地消毒。

3、繁殖饵料生物

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是促进虾苗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用量的有效手段,工广化虾池可于放苗前一个月施肥繁殖浮游植物,每立方米施尿素5克、过磷酸钙2克,以后每天施前量的1/2, 使透明度达30cm左右,再投入活卤虫100克或卤虫卵10克。

4、放苗

(1)虾苗选择 虾苗选择的关键是选用无病和不带白斑病病毒的虾苗,肉眼观测大小整齐,体长0.6cm以上,越大越好。虾苗应活泼健壮,无病弱苗和死苗,溯水能力强,体色透明,不发红, 肝心区黑褐色。取虾苗试养1—2天,死亡率不应大于5%。有条件者可取50尾虾苗,送有关 部门进行病毒检测,选用不带白斑病毒之虾苗。最好选用由夏威夷购进的第一代SPF亲虾繁育之虾苗。

(2)放养时间 南美白对虾是高温虾种,在低温环境中不仅 生长缓慢且易发病,最好水温升至2 3℃以上放苗,或者先在有供热的池中暂养,以延长养殖期,养殖大规格构商品对虾。

(3)放养密度 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放苗300—500尾,暂养后的大虾苗可减少20%-30%。实行三级养殖时第一级每平方米可放养虾苗1000-1200尾, 二级每平方米放养500-800尾,三级池每平方米放养300-400尾。

(4)虾苗的淡化 在低盐度或淡水中养殖白对虾时,必须对虾苗进行淡水驯化,在育苗室淡化速度每日盐度降低不超过5,降至5时便可直接向微盐池塘中放苗。 在淡水池塘养殖时亦可先向池塘内加20-30cm的淡水,再用出盐前的卤水或海水素将盐度调至25—30,可直接放养未经淡化的虾苗,经数日暂养后,再逐日加入淡水。

(5)虾苗的中间培育 除直接放养外,尚可对幼小的虾苗进行中间培育,其好处是放养大规格虾苗的成活率较稳定,便于养成期的管理。其二是增长养殖期,在露天池尚达不到放养水温时, 可先将虾苗放在有塑料大棚或其它升温条件的池内暂养一个时期,待露天池水温上升后再分池养殖以延长养殖期。中间培育的放苗密度可是养殖池的3-5倍。

5、饵料投喂

饵料是白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充足优质的饲料不仅可保证白对虾快速成长的需要,而且还具有健体防病之功能,因此,一定要保证白对虾对饵料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虽然曾有报告白对虾对蛋白质的需求较低,20-25%即可满足生长。但生产证明,高蛋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白饲料效果更佳。如:使用蛋白质含量为48-50%的日本对虾饲料,60天体重可达10-12g,投饵系数为0.8-0.9; 使用蛋白质含量40-42%的斑节对虾饲料,70天体重可达10-12g,投饵系数1.0-1.2;使用低蛋白的白对虾饲料,150-180天体重可达ll-15g,投饵系数为1.8-2.0。 而且在低盐度水体中体内能源来源倾向于蛋白质,而不是脂肪, 所以,在淡水中养殖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应该选择蛋白质更高的配合饲料投喂。由此看来,南美白对虾摄食高蛋白饲料确实更有利于生长,尤其对于生长期较短的北方,可促使其在60-70天的适温期内达到商品虾规格。

早期最好投喂卤虫或优质的0号配合饲料, 投饵尽量做到少投勤喂,一般工厂化养殖在仔虾期每日投饵6-8次,中后期每日4-6次,日夜均等投饵或白天稍多于夜间。

投饵量可按体重计算,3cm虾苗日投饵量为总虾重的8%,以后逐渐下降,至养 殖末期减至总重量的4%左右。 幼苗时投饵应全池均匀投撒,3cm以后应沿池四周均匀投撒。为了掌握投饵量,每池应设数只饵料盘,投饵时与池内一样投饵,投饵后两小时提盘检查。此时,所投饵料应基本吃完, 虾的饱胃率和多胃率应达70%以上。如在投饵三小时后投饵盘上仍有剩饵,就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投一次饲料。亦可用小操网,操起底泥检查饵料的剩余情况。投饵时应关闭增氧机1 h , 否则饵料将被旋至池子中央与排泄物堆积一起而不易被摄食。南美白对虾还具有嗜食性,吃习惯了某种饵料时不愿摄食新的饵料,在更换饵料时应逐渐更换,避免浪费饵料和影响生长。 水中溶解氧下降、氨氮升高、水温下降均能影响对虾的摄食量,此时应相应在虾病流行期间,应严禁投喂由海中捕捞的鲜活杂鱼虾。

6、病害防控

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疾病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肝胰脏细小病毒病(HPV)、红体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细菌引起),还有由细菌引起的烂眼病、烂腮病、烂尾病等。 在美洲尚有桃拉综合症病毒病(TSV)及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V)。该虾对白斑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带有白斑症状的虾仍可以养殖到商品虾,但当与细菌等并发感染时则死亡非常严重, 这是目前威胁南美白对虾养成的主要疾病。

防病的基本原理是:优化生态环境,保证营养需求,增强对虾体质,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杜绝或减少虾体和水环境中病原体的数量;控制细菌或支原体等的并发感染,减轻或避免白斑病的暴发。 为此水体的严格消毒及使用无特异病原(SPF)虾苗是首要条件。保持池水盐度和水温的相对稳定,减少对虾适应环境剧变的能量消耗也可防止疾病暴发。池塘内安装增氧机使溶解氧始终保持在5mg/L以上,不仅可满足对虾呼吸需要, 还可改善水质条件,减少氨及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因此 也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7、收虾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工厂化养殖收虾比较容易,根据需求量的多少,可以采用旋网、抬网、拉网收捕,大量收虾时亦可从排口放水口收虾。由于虾的密度较大,在对虾基本达到商品规格后就应进行逐步地间收, 以降低池内压力。一般应在水温10℃前收虾完毕

铜仁锦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第6篇:化工厂循环水的水质处理

化工厂循环水的水质处理

A、阻垢杀菌

循环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降温的需要,少量的水在冷却塔中蒸发,而盐分仍留在系统中,产生盐类浓缩作用。同时由于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循环水中二氧化碳逸出,从而破坏水中碳酸平衡状态,引起水质不稳定,在系统中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因此必须对水质进行稳定性处理。外界的污物(如有机物、微生物、藻类)也会影响水质。

水垢主要是水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在换热器及管道形成沉淀物,天然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钙镁的重碳盐类和游离二氧化碳。他们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当水中原有二氧化碳大量逸出时,则破坏了上述平衡状态,使反应右移动。产生了碳酸钙沉淀,趋向与产生水垢,在循环水中二氧化碳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但当水温升高后,由于平衡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升高,也会使水具有产生水垢的性质。反之,当水温降低时,水中二氧化碳的需要量降低,如果低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则此时水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侵蚀性,使水具有腐蚀的性质。另外循环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使管道内产生大量粘垢,它即妨碍了热的传递,同时也造成了强烈的腐蚀。 为了保证水质的稳定,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向水中投加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目前我循环水场采用补软化水式,暂时未投加药剂。

B、为了保证循环水场的水质,设置了旁流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吸水井,以减少循环水中的悬浮物的含量。为了防止矿化度较高的补充水在工艺设备冷却系统中结垢,定期加阻垢剂,设加药系统。旁滤罐填料层(由下而上) 第一层砾石d=32-64mm厚280mm 第二层砾石d=16-32mm厚150mm 第三层砾石d=8-16mm厚100mm 第四层砾石d=4-8mm厚100mm 第五层砾石d=2-4mm厚100mm 第六层砾石d=0.5-1.2mm厚700mm 补充水及排污:

循环水场循环水在塔内蒸发、风吸、排污等损耗需及时补充一定量软化水,其水温不超过30℃,水压0.15-0.2Mpa,补水量为循环量的2.7%,为了保证水质的浓缩倍数的要求排污量为循环量的0.67%。

推荐第7篇:循环水考试题库加药

循环水题库(加药)

一 填空题

1、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即(直流式)和(循环式)。

2、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有蓄水池、(循环水泵)、换热器、冷却塔、集水池、补水管、(过滤器)及它们的连通管道及沟道组成。

3、浓缩倍数是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中某离子的含量)与(补充水中某离子的含量)之比。

4、碳钢在冷却水中的腐蚀形态可分两大类,即(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循环水场的水质处理工作就是避免设备(局部)腐蚀。

5、水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他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动能)或(势能)。

6、循环水的供水的混凝效果受(水温)、(PH值)和(浊度)影响较大。

7、通常,把( 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物)三者统称为污垢。

8、240P101A/B中,240指( 单元号 )、P指( 设备代号)、101指( 设备编号)、A/B指同类设备编号。

9、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现场检测方法有(旁路挂片)、(监测换热器)、(旁路挂管)、(细菌总数的监测)。

10、化学清洗的方法有(酸)、(碱)、(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方法。

11、冷却塔,是用来冷却换热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塔内,热水与空气发生两种传热作用,一种是(蒸发传热),一种是(接触传热),(蒸发传热)带走的热量约占冷却塔中传热量的(75%-80%)。

12、神华煤化工循环水装置工艺控制指标,其中一循供水水温(15~30℃),供水压力(0.45~0.50 Mpa),回水压力(0.15~0.20 Mpa),吸水池水位(4.8~5.5米)。

13、对循环水质的控制,主要是控制(结垢)、(腐蚀)和(微生物)。

14、冷却塔根据空气进入塔内的情况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15、国标规定循环冷却水中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不得大于(0.075) mm/a。

16、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的真空高度及汽蚀余量。

17、物理清洗有几种方法:(人工)清洗、(机械)清洗、(空气搅动法)清洗。

18、神华煤化工循环水装置水质控制指标:其中浓缩倍数(≥4.0),PH:(7.9-8.4 ),电导(<5000μs/cm), 浊度(≤30NTU)。

19、提高用水单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供水装置可以通过( 提高供水流量)和( 降低供水温度 )两种方式

1 来实现。

20、风机在运行中要经常检查润滑油的( 质量 )、(油位)是否合格。

21、氯气为(淡黄)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一体积水能溶(2.5)体积氯气。

22、缓蚀剂按化学性质分为( 有机)缓蚀剂和( 无机 )缓蚀剂两大类。

23、循环水系统中如果钙离子和镁离子大量减少,说明系统中有(结垢)发生。

24、化工装置常用单位换算:1公斤等于( 10 )米水柱压力,等于(0.1)兆帕。

25、氯气进入水中后,不仅会降低水的PH值,还会增加水的(腐蚀性)。

26、挂片安置在需要监测的换热器(回水管线)上,使其尽可能地与需要监测的换热器有同样的(温度)、(流速)等腐蚀条件。

27、循环水系统中总铁不断上升,说明系统中不断有铁溶解,系统中腐蚀(加剧)。

28、神华煤化工循环水装置管道介质代号:CWS指(循环冷水)、RUD指(回用水)、IA指(仪表空气)BW指回收水管线,SD指生产生活污水。

29、加氯量是由(需氯量)和(余氯量)组成,用于抑制水在管道中传输过程残存细菌再度系列所需少量氯称为(余氯量)。

30、循环水供水温度偏高,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增加风机运行台数)、( 增加上塔水量)。

31、敞开式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并不是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控制在 (4 - 5)之间。

32、一级用火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级用火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33、循环水的电导率为1200,补水的电导率为200,则循环水系统当前的浓缩倍数约为( 6 )倍。

34、控制腐蚀的方法有投加(缓蚀剂)、(电化学)保护法,(涂料)覆盖法。

35、工业污水排放中油含量的最高允许浓度是(10mg/L)。

36、人在含氯(0.1-0.2mg/l)的空气中呼吸(30分钟)以上即可导致死亡。

37、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38、安全生产中对事故的“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9、(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40、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汽或粉尘的(爆炸下限)。

一、单选题

1、水中含盐量大小可用( A )大小来表示。

(A)电导率( B)酸度 (C) 总碱 ( D)碱度

2、氯气杀菌主要起作用的是( C )。

2 (A)氯气 (B)盐酸 (C)次氯酸 (D)氯离子

3、能达到迅速有效地杀伤微生物,应选择( D )加药方式。

(A)连续 (B)间歇

(C)周期 (D)冲击性

4、从经济角度和循环水阻垢要求来看,循环水的排污量( B )。

( A)越大越好(B)不超过3%为宜(C)不超过5 %为宜(D不超过8 %为宜

5、碳酸钙、磷酸钙等属微溶性盐,它们的溶解度随( A )而降低。

( A )温度的升高(B )湿度的增大(C )质量减少(D )溶剂量减少

6、调节提高浓缩倍数的措施是降低( C ) ,减少排污量。

( A )循环量( B )蒸发量( C )补水量( D )药剂量

7、在循环水冷却水系统中,补充水的细菌数应控制在( D )以下。

( A ) 108个/mL ( B ) l07

个/mL ( C ) 106

个/mL ( D ) 10

5个/mL

8、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可采用的方法有( D )。

( A )原水预处理和投杀生剂( B )过滤和投杀生剂

( C )原水预处理和过滤( D )原水预处理、过滤和投加杀生剂

9、一般循环水pH 值应控制在( C )。

( A ) 5.5 -7.5 ( B ) 6.5 -8.5 ( C ) 7.5 -9.2 ( D ) 7.0 左右

10、在实际应用中,( A )法消毒因具有价格低、设备简单等优点被使用得最为普遍。

( A )加氯(B )臭氧(C )紫外线(D )超声波

11、滤料长期使用会被杂质堵塞而失效,所以每( B )需要反洗一次。 ( A ) 12h ( B ) 24h ( C ) 48h ( D ) 72h

12、循环水含油是由于( A )漏油造成的。

( A )冷换设备(B )过滤设备(C )机泵管线( D )隔油池

13、储存氯瓶时,氯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D ) ,不得有火种、热源物质,夏季不应受日光曝晒。( A ) 70 ℃ (B )60℃ (C ) 50 ℃ (D ) 40 ℃

14、水垢加人盐酸后能缓慢溶解,向溶液中加人氯化钡溶液后,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则此水垢为(水垢。

( A )碳酸盐( B )硫酸盐(C )硅酸盐(D )磷酸盐

15、按药剂的化学组分,属于无机盐缓蚀剂的一组是( B )。 ( A )聚磷酸盐、硅酸盐、胺盐(B )聚磷酸盐、硅酸盐、硝酸盐 ( C )聚磷酸盐、胺盐、硝酸盐( D )胺盐、硅酸盐、硝酸盐

16、水温对设备腐蚀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B (A)水温高加速腐蚀 (B)水温低加速腐蚀 (C)摄氏4度时腐蚀加剧(D)不影响

17、滤池发生物堵塞的原因是( A )的存在。 (A)藻类

(B)细菌 (C)有机污染物 (D)昆虫

18、冷却水中的水垢一般是( A )盐类。 (A)难溶或微溶 (B)易溶 (C) 悬浮物

19、经过水煮沸后易生成碳酸盐沉淀析出,这种硬度称为( B )硬度。 (A)永久 (B)暂时 (C)总硬 (D)碱硬度

20、循环水开工后对加药岗位的要求是:严格控制加药量及投( C )时间。 (A) 氟 (B)氮 (C) 氯 (D)盐

21、单位时间内流过水泵的液体从水泵那里得到的能量叫做( D )。 (A)效率 (B)扬程 (C)轴功率 (D)有效功率

22、对循环水旁滤效果影响最大的物质是( C )。 A 溶解盐类 B 微生物 C 石油类 D黏泥

23、加( A ) 的目的是络合Ca2+

,吸附或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保护膜。 (A) 缓蚀剂

(B) 水稳剂

(C) 阻垢剂 (D) 破乳剂

24、加氯时在液氯钢瓶上淋水的目的是( B )。

(A) 防止氯气泄露 (B) 加热 (C) 降温(D) 防止氯瓶腐蚀

25、特别是对有( D )设备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必须严格控制氯离子的浓度。 A 碳素钢 B铸铁 C 铜 D不锈钢

26、若系统有不锈钢、铝等设备时,不能选用( C )清洗。 A硫酸 B稀硝酸 C盐酸 D 磷酸

27、循环冷却水系统危害较大的细菌有铁细菌和( C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硫酸盐还原菌 (D)真菌

28、浓缩倍数调节主要靠调节( D )实现的。

(A)循环量(B)回水量 (C)排污量

(D)补水量及排污量

29、一般防腐阻垢剂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在( D )以内较为合适。 ( A ) 5h ( B ) 10h ( C ) 25h ( D ) 50h 30、由于其他离子在水中的含量较少,所以通常把Ca2+

、Mg2+

的总浓度看做水的( B )。( A )浑浊度( B )硬度( C )色度( D )含盐量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 \" )

1、冷却水中的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真茵。(×)

2、混凝效果受水温、水的PH值和水的浊度影响不大。(×)

3、对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控制就是要求金属绝对不发生腐蚀。(×)

4、循环水浓缩倍数越高节约的水量越大,因此,浓缩倍数越高越好。(×)

5、循环水系统的清洗方法可以分为水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

×

6、控制冷却水的PH值,可以控制金属的腐蚀。(√)

7、钢管的承受能力强,但不耐腐蚀。(√)

8、综合治理要求水处理药剂要对腐蚀、水垢及污垢各方面同时进行综合处理。(√)

9、离心泵的转速或转数,是指泵轴每分钟的转数,一般用符号n 表示,单位为r /min 。(√)

10、当水体污染严重时,水中溶解氧会增大。( × )

11、水中除了溶解气及溶解盐类以外的一切杂质称为固体。(√ )

12、水中的总固体和总溶解固体在数量上都比含盐量高。( √ )

13、水越浑浊,反射光和透光度越弱。( × )

14、由于水中含悬浮物的数量和直径不同,水的浑浊程度也不同。(√ )

15、金属的腐蚀速度与溶解氧的浓度成反比。( × )

16、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氯气的大。( × )

17、循环水用氯气做杀菌剂时,一般游离氯控制在小于0.5 mg/L。( × )

18、浓缩倍数降低可以节约用水和降低药剂费用。( × )

19、循环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大于浓缩倍数和补充水碳酸盐硬度的积时,一般要产生水垢。( × ) 20、应用化学清洗法时应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材质来选择确定所用化学药剂和清洗方案。(×)

21、现在循环水处理中,一般采用单一的方法或单一的药剂。( × )

22、金属钝化预膜后,其腐蚀速度有明显的升高。( × ) 四 简答题

1、适当地提高浓缩倍数有何意义?

答:适当提高浓缩倍数可以节约补水量和减少排污量,在一定条件下,补充水量减少,则供水费用降低,排污量减少,用于稳定水质的药剂水泵量也会随之减少,使水处理的药剂费用降低,有益于降低供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水垢形成对系统的危害? 答:水垢沉积在换热器传热表面,形成致密的碳酸钙水垢,其导热系统小,严重影响传热效率,降低传热效率。严重时,需要停产检修,甚至更换换热器。

3、投加氯气方式有哪几种,哪种较好? 答:有连续加氯和间断性加氯两种。

间断性加氯缺点:(1)由于一次性加入量大,产生的盐酸改变系统PH值,易产生腐蚀;(2)产生大量黏泥,堵塞管道;(3)氯离子浓度高加速对设备的腐蚀。故应选择连续性投加氯气。

4、简述循环水中水垢的形成?

答:水中溶解有多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其中溶解的重碳酸盐,如Ca(HCO3)2、Mg(HCO3)

2 等,最不稳定,容易分解成碳酸盐,当它通过换热器表面时,会受热分解成碳酸钙或碳酸镁,在金属表面形成水垢。此外,水中溶解的硫酸钙、硅酸钙等,当其阴阳离子的乘积走过其本身溶度积时,也会生成沉淀,沉积在传热表面上,形成水垢。

5、为什么要对循环冷却水水质进行稳定处理?

答:采用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高浓缩倍数运转的循环冷却水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但循环水冷却水结垢,腐蚀现象严重,容易生菌源。因此需要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处理。

6、循环水正常运行过程中水质有何变化?

答:(1)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2)碱度的增加;(3)浊度的升高;(4)溶解氧浓度的增大; (5)PH值的升高;(6)含盐量的升高;(7)有害气体的进入;(8)工艺泄漏物的进入; (9)微生物的滋长。

7、影响腐蚀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答:(1)水质的影响;硬度高不易产生腐蚀,所以软水比硬水易腐蚀,盐类高腐蚀性增加,

(2)PH值的影响;PH值低时,易破坏碳钢表面的氢氧化铁,导致腐蚀,而且还易破坏碳酸钙垢层,导致腐蚀。

(3)溶解气体的影响;多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加剧设备的腐蚀,

(4)水温的影响;80度以内,温度越高,氧的扩散速率增大,腐蚀速率越高。 (5)水流速的影响;流速高,有利于氧的扩散,加速腐蚀,

(6)悬浮物的影响;悬浮物易在水流速慢处沉积,形成浓差电池,加局腐蚀,

(7)微生物的影响;最主要是铁细菌和硫酸盐不愿菌的存在引起的腐蚀;有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使水质发生变化,加剧腐蚀;

8、如何控制水垢?

答:水垢主要是指碳酸盐水垢,控制碳酸盐水垢大致有以下办法: (1)从冷却水中除去成垢的钙离子;

(2)加酸或通二氧化碳,降低水的PH值,稳定重碳酸盐; (3)投加阻垢剂,控制水垢形成。

9、微生物有什么危害?

答:① 形成生物粘泥;② 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作用;③ 微生物影响冷却塔的效率并对冷却塔本身造成破坏;④ 微生物对水处理药剂的影响:妨碍保护膜的形成,分解水处理药剂。

10、什么是预膜处理?预膜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

1、为了提高某些缓蚀剂的成膜效果,常常在初期投加较高的药剂量,待成膜后,再降低药剂浓度,使其用量能维持修补保护膜就可以了,这种处理方法就称为预膜处理。

2、预膜处理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金属表面上能很快地形成一层抑制腐蚀的保护膜。

推荐第8篇:循环水结垢原因与防止

循环水结垢原因与防止

1、固相物的生成 ⑴形成污垢的原因:

①多组份过饱和溶液中盐类的结晶析出; ②有机胶状物和矿质胶状物的沉积; ③不同分散度的某些物质固体颗粒的粘结; ④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生成物等。 以上混合物沉积总称作污垢。 ⑵形成水垢的原因:

水中溶解盐类产生固相沉淀是构成结垢(水垢)的主要因素,其产生固相沉淀的条件是: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些盐类的溶解度降低,如Ca(HCO3)

2、CaCO

3、Ca(OH)

2、CaSO

4、MgCO

3、Mg(OH)2等;

②随着水份的蒸发,水中溶解盐的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程度;

③在被加热的水中产生化学过程,某些离子形成另一些难溶的盐类离子。 具备了上述条件的某些盐类,首先在金属表面上个别部分沉积出原始的结晶胚,并以此为核心逐渐合并增长。之所以易沉积于金属表面,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在微观上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微观上的凹凸不平成为过饱和溶液中固体结晶核心;同时加热面上的氧化膜对固相物也有很强的吸附力。作为构成水垢的盐类——钙镁,在过饱和溶液中生成固相结晶胚芽,逐变而为颗粒,具有无定形或潜晶型结构,接着互相聚附,形成结晶或絮团。固相沉渣的生成与胚芽核心的生成速度有关,即与单位时间内出现的结晶核数量与结晶生长的线速度有关,而这两个因素又与水温和水中含盐浓度及其它杂质的存在有关。

2、重碳酸盐的分解

冷却水结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含有较多的重碳酸钙,在加热过程中失去平衡,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溶解度较低,因而首先在冷却设备表面沉积下来。温度、压力等因素也影响结垢的强度与速度。重碳酸钙是反溶解度盐类,在超过一定温度(临界点)时,其饱和浓度急剧减小。

3、钙、镁碳酸盐水垢

碳酸盐水垢通常以致密的结晶沉淀在加热器壁面甚至冷却塔填料或壁上。但当水温在过热面超过100℃时,CaCO3沉淀是海绵状的絮状体。虽然,在沸腾温度以下,也有可能出现硫酸钙的沉淀,但这只能是特例,因为硫酸钙的三种状态:CaSO

4、2CaSO4·H2O、CaSO4·2H2O三者的溶解度都很大,因而在冷却水的具体条件下,可以完全不必考虑硫酸钙的沉积问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是随温度升

但在一般情况下在水中不会生成氢氧化钙,因而也不必考虑。重点在于钙镁的碳酸盐:

Ca2++2HCO3=H2O+CO2↑+CaCO3↓ Ca(HCO3)2=CaCO3↓+H2O+CO2↑ Mg(HCO3)2=MgCO3↓+H2O+CO2↑

MgCO3的溶解度比CaCO3的溶解度大六倍以上,而且在水中的MgCO3会很快水解。 MgCO3+H2O=Mg(OH)2↓+CO2↑

在水中以Mg(OH)2状态存在,而Mg(OH)2的溶解度因温度升高所起的变化较慢,基本上很少会沉积,况且在天然水中的钙离子远远大于镁离子,镁盐的沉积在数量上影响较微,可以忽略不计。

4、垢成份及来源 ⑴污垢的分类:

无机盐类的沉积称为\"垢\",它有固定晶格,比较硬,其主要成份为Ca3(PO4)

2、CaCO

3、SiO2,镁盐和铁的氧化物。而有机物、菌类、藻类、悬浮物等称为\"污\",即水中呈胶体状的粘泥。它比较软,无固定形态。 ⑵污垢成份:

污垢包括水垢、腐蚀产物、生物污泥、悬浮物沉积等。其主要成份为:SiO

2、P2O

5、SO42-、Fe2O

3、Al2O

3、CaO、MgO、CuO、CO

2、灼烧减量等。⑶污垢来源:

胶体有机物泥、原水滓、污物、可溶性铁、微生物沾污物、灰尘、空气带入;活性气体:H2S、SO

2、NH3等;源水垢:CaCO

3、CaSO

4、MgSiO3;腐蚀产物:Fe2O

3、循环水生产中泄漏物:烃、硫化物、微生物污垢。

冷却水系统中的污垢,不单纯是钙镁碳酸盐的结垢沉积,污垢的成份及其形成的因素是复杂的。

①结晶:溶解盐类的析出,以如前述,主要是钙、镁的碳酸盐;在热交换器加热面上也有可能产生硅酸盐水垢(当水中SiO2含量>200PPM时),以及含有钙、镁、铝、钠等复盐的硬垢。而当水中磷酸盐和铁含量较高,而碱度又低时,则有可能产生铁磷酸盐的水垢NaFePO4。结晶水垢的种类大致有: a、低温下的重碳酸钙热分解:α-CaCO3松软水垢; b、高PH时Mg(OH)2的沉积:Mg(OH)2; c、壁面致密的碳酸钙 β-CaCO3; d、过剩的铁离子:FeCO3。

②沉积:腐蚀产物、粘土、砂尘的沉积,如补充水中带入的泥砂或悬浮物,进冷却塔空气带入的微尘粒子;换热器中渗漏的工艺杂质、油脂、细菌、藻类、真菌类所生成的粘泥。这些沉积物往往吸附在化学反应晶体水垢表面上而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加速了污垢的形成。

③反应与聚合:油泥、有机氧化物等的沉积。

⒌阻垢机理

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磷酸根等结合生成难溶的小晶体,这些小晶体不断碰撞并按一定的方向增长变成大晶体。水中的钙、镁盐晶体及其不溶性微粒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与管壁上的水垢结合生成体积更大的垢的结晶力和水流的剪切力,当结晶力较大时便易使垢增长,当结晶力较小时(如加入阻垢剂后)或剪切力较大(如水流速较大的部位)时,垢无法增厚,水中的微粒只能以水渣的形式被水冲走。 ⑴增溶机理

有些阻垢剂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比碳酸钙等难溶盐更稳定的可溶解于水的络合物,使钙、镁无法形成碳酸钙等小晶体。这种阻垢剂不但能阻垢,若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还能起到除垢的作用。 ⑵晶格畸变的机理

阻垢剂的活性基团与碳酸钙等晶体上的钙结合,由于阻垢剂分子的空间阻扰,使碳酸钙等难溶盐无法按正常的晶格方向增长,结晶力被削弱,垢变得松软,易被水流冲掉。 ⑶自解脱机理

阻垢剂分子与难溶盐小晶体共同沉淀形成垢,由于阻垢剂分子破坏了垢的晶格顺序,垢之间的结晶力较弱,这种垢无法形成坚实的垢,只能形成软垢。随着软垢的增厚,受到水流的冲击力也增大,当冲击力大于结晶力时,软垢与阻垢剂分子一起脱落被水冲走。因此加了这种阻垢剂循环水只能结一层薄薄的水垢。 ⑷分散机理

某些阻垢剂分子加入水中后能水解电离出高分子阴离子,这些阴离子能强烈地吸附在水中的各种微粒表面,使这些微粒都带负电荷。由于静电相斥力的作用,这些带负电荷的微粒无法碰撞生成大晶体,只能呈分散状态悬浮于水中。 ⒍控制结垢的措施 ⑴水的软化

用石灰软化法、反渗透法或离子交换法对循环水作软化处理,降低或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因无法形成饱和溶液而使水垢无法生成。

软化水消除了生成水垢的隐患,却无法防止污垢的生成。同时,软水的腐蚀速度要远远大于硬水的腐蚀速度。许多行之有效的常用缓蚀剂须有钙、镁离子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使用软水作循环水水源给缓蚀剂的筛选带来限制。 ⑵加酸或通CO2气体

重碳酸盐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Ca(HCO3)2=Ca2++2HCO3- HCO3-=H++CO32- Ca(HCO3)2=CaCO3+H2O+CO2↑

从上述离解平衡可看出加酸或加CO2都可使Ca(HCO3)2稳定。但这种方法只能防止碳酸盐垢的形成,而对其它垢则不起作用。

加酸若控制不当,如加酸过多,或加酸速度过快,造成局部浓度过高等,都易造成金属的腐蚀。 ⑶增加旁滤设备

对于敞开式冷却水系统来说,增加旁滤设备可有效地减缓污垢的生成。因为空气带入的灰尘,菌藻的尸体,补充水带入的各种杂质可被旁滤设备过滤去除。但这种方法无法防止水垢的生成。 ⑷电子处理

电子处理对小型系统或某一特定的对象(如冷凝器)有较好的防垢、除垢的效果,但对大型系统或循环周期长的系统效果欠佳。 ⑸投加阻垢剂、分散剂

从污垢的形成机理可看出,污垢的形成需先生成晶核,形成少量的微晶粒,这些微晶粒由于布朗运动和金属器壁碰撞,从而吸附于金属表面并不断变大。因此可加入阻垢剂破坏水垢的晶格,抑制水垢增长变厚。或加入分散剂,把这些微粒稳定地分散在水中,防止在器壁上沉积变成污垢。

①酸化降低PH值:通常用硫酸,用量80~90mg/L,把PH值控制在6.0~6.5。 ②添加螯合剂,如聚磷酸盐,硫代磷酸盐,多元醇酯类,也称结垢抑制剂。

推荐第9篇: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的实施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的实施

天津华能杨柳青电厂 郑卫东

摘 要:华北地区缺水形势日趋严重,处理循环水排水并重复利用是电厂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本厂水质及设备实际情况,如何合理的确定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

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严重缺水的京津地区,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300MW,二台机组分别于1998年12月及1999年9月投运,锅炉为德国产液态排渣炉,凝汽器铜管为HAL77-2A及B30(空抽区),其它冷却器材质为B10。冷却水系统为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子牙河水。通过动态模拟试验,目前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率控制在2.5倍左右运行。

2000年杨柳青电厂委托西安热工院,着手进行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工作。从经济运行和保护环境出发,初步设想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目标为:结合本厂水质及运行设备情况,从减少河水的取水量及减少循环水排水量着手,确定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达到节水的目的。

1 全厂用水、排水现状分析 1.1全厂补水总量

2000年全厂取子牙河水总量统计见表1,根据表中数据统计结果,2000年全厂平均取水量为1392.5m/h。

表1 2000年循环水补充水量统计结果

31.2循环水系统

表2为2000年循环水量、补充水量及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的统计数据,根据表中数据统计结果2000年平均循环水量为38197.7m/h,平均循环水补充水量为1343.6m/h,循环水系统平均浓缩倍率为1.93;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按循环水量统计值的0.1%即38.2m/h计,则可以推算出循环水系统的年平均排水量为658.0 m/h,蒸发损失为647.4 m/h。

对于杨柳青电厂,由于无水冲灰系统,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量要占到全厂总耗水量的90%以上。 表2 2000年循环水量、补充水量及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统计结果

3

33

3

3

1.3化学制水系统

化学制水车间用水为子牙河水,2000年化水车间的除盐水供水量通过全年统计,平均除盐水供水量为25.8m/h;化学制水车间的自用水率按30%计,则年平均用水量为25.8 m/h /(1-30%)=36.8 m/h。 33

31.4 其它系统

1.4.1、浇花草及冲厕用水

取自循环水,浇花水量估计值为6.3 m/h 。冲厕所水量估计值为6.5 m/h。 1.4.2、热网系统

2000年热网系统供水水量为2.8 m/h。 1.4.3、制氢站冷却水

制氢站冷却水为河水,水量约8.1m/h,冷却后水排至水塔。 1.4.4、至煤场喷淋补水

取自循环水,水量约100m/d,即4.2m/h。 1.4.5、至粒化水补水

取自循环水,水量约50m/d,即2.1m/h。 1.5水平衡现状

根据上述数据绘制的2000年全厂实际水量平衡简图见图1。

3

33

3

33

3

3

由此可见,全厂2000年平均补水量为1384.4m/h,不包括热网供水的年平均耗水量为1380.4 m/h。根据统计的2000年平均负荷为398MW。由此可以计算出2000年的平均耗水率为0.96m/GW.s,这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耗水率0.50m/GW.s有较大的差距,可见节水潜力很大。 2 循环水处理方案分析

杨柳青电厂循环水处理选择了两个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二个初步方案为:

1) 对全部循环冷却系统的补充水进行过滤—弱酸离子交换处理,将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率提高至4。

2)循环水系统维持目前水质不变,对循环水排水进行RO处理后,RO产水回至循环水系统。 下面就上述2个方案进行技术分析

2.1 循环水补充水过滤-弱酸处理方案

2.1.1、方案概要

子牙河水经过滤除去悬浮物并经弱酸离子交换降低具有结垢性的离子成分的含量后,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由于补充水中的结垢性离子成分的降低,可以使冷却水在较高浓缩倍率下运行,从而达到降低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量及减少排污水量的目的。

由于弱酸氢离子交换处理只能除去水中的暂硬,因此,为了保证处理效果,通常要求进水中的全碱度/全硬度≥0.60。统计1999年~2001年河水、循环水的水分析记录,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全硬度范围为3.8mmol/L~12.0mmol/L,全碱度为2.4mmol/L~8.0mmol/L,水质变化较大,但其全碱度/全硬度均在0.65左右,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33

32.1.2、方案技术特点及应考虑的问题

● 处理工艺简单。

● 需用酸进行再生,再生废水较难处理;考虑到无水冲灰系统,处理费用高。 ● 子牙河水氯离子含量一般在100PPm以上,特殊时期氯离子含量超过500PPm,弱酸处理后循环水中含盐量及腐蚀性离子将成倍的增加,对冷却设备的腐蚀加剧,如果控制不力,将对冷却设备产生极大的腐蚀隐患。

浇花草及冲厕水源需更改,循环水水质已不符合要求。 基于以上考虑,不考虑该技术方案。

附表3为杨柳青电厂接近2000年平均水质的全分析报告 表3 子牙河水水质全分析

2.2循环水排污水RO处理方案

2.2.1、方案概要

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循环水排水进行处理,循环水排水中的绝大部分盐分随RO系统浓水排出循环水系统,RO产水大部分回至循环水系统,使循环水维持在较低的含盐量水平;RO产水一部分至化学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经离子交换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水,一部分作为热网系统补充水,在热网不需要供水时,则返回至冷却塔。RO浓水排水作为煤场喷淋补水及粒化水补充水,多余部分水量排至原排水系统。 2.2.2、方案的技术特点及应考虑的问题

● 可以利用原化学水处理车间及化学热网软化水系统的现有预处理设备。

● 循环水水质较好,对冷却设备的腐蚀减缓,系统运行较安全。循环水处理方案可以维持现有的方案不变。

● 在维持目前循环水水质的情况下,系统的实际浓缩倍率可以得到提高。 ● 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对运行工况的要求高。

基于以上考虑,重点考虑该技术方案。

3.循环水排水RO处理系统计算及工艺 3.1、系统出力计算 3.1.

1、计算依据

1)循环水水质维持在目前浓缩倍率2.0倍左右时的水质,以表3水质为计算水质,则循环水补充水的TDS为737 mg/L,循环水的TDS为1474mg/L。

2)RO系统脱盐率为97%,回收率为80%。

3) 由于计算的为夏季工况,因此,热网供水量未考虑。 3.1.2 出力计算

RO处理循环水排水时,循环冷却系统的水量、盐量平衡关系见图2。

图2 循环冷却系统水量、盐量平衡关系

根据图2冷却塔的水量平衡关系为:

Qm+QRO=QV+QW+QB+Qqt …………………………………………………(3) QB=QRO+QRO1+QROB 将式(4)代入式(3)得

Qm=QV+QW+QRO1+QROB +Qqt………………………………………………(5) 循环水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盐量平衡关系为:

…………………………………………………(4) Qm·TDSm+QRO·TDSRO=(Qqt +QW+QB)·TDSC………………………(6) 式(5)中: QV=647.4 m/h; QW=38.2m/h;

根据表3,冲厕平均水量~6.5m/h,浇花草平均水量~6.3m/h,因此Qqt =6.5m/h+6.3m/h=12.8 m/h;

根据统计化学除盐水2000年平均供水量为25.76m/h,推算至满负荷供水量~38.9m/h,RO后继除盐系统自用水量按1.5 m/h计,则QRO1=40.4 m/h;

设RO系统的回收率为80%,则(RO预处理系统自用水量未计入):

QROB =(QRO+QRO1)/4=0.25 QRO+10.1……………………………………(7)将以上数据及式(7)代入式(4)

QB=QRO+QRO1+QROB= QRO+40.4+0.25 QRO+10.1=1.25 QRO+50.5…………(8) 将以上数据及式(7)代入式(5)得: Qm= QV+QW+QRO1+QROB +Qqt =647.4+38.2+40.4+(0.25 QRO+10.1)+12.8=0.25 QRO+748.9…………(9) 式(6)中 TDSm=737mg/L; TDSC=1474 mg/L;

TDSRO=1474·(1-97%)=44.22 将以上数据及式(8)、式(9)代入式(6)

(0.25 QRO+ 748.9)·737+ QRO·44.22=(12.8+38.2+1.25 QRO+50.5)·1474 计算得QRO =250.0m/h,即循环水排水RO处理系统产水需补至循环水系统的最大水量为250.0m/h。

将QRO =250.0m/h代入式(8)及式(9)计算得: 33

3333

33

3

3

3

333QB=1.25 QRO+50.5=363 m/h Qm=0.25 QRO+ 748.9=811.4 m/h,即循环水系统河水的最大补水量为811.4 m/h。 在此工况下循环水的实际浓缩倍率K为: K=(Qm +QRO)/(QW+QB+Qqt)=2.6 3.1.3 方案2实施后的全厂水量平衡及水耗见图3

图3 循环水排水RO处理系统方案实施后的水量平衡图

由此可见,在循环水排水RO处理方案实施后,在平均负荷工况下耗水量为811.4m/h,较原平均负荷工况取水量减少573 m/h,排水量减少583 m/h,耗水率由0.96 m/GW.s降至0.57m/GW.s。

3.2、循环水排水RO处理系统工艺及设备

根据上述计算,在仍维持目前循环水系统水质不变的条件下,则在平均负荷工况时,循环水排水RO处理系统产水需补至循环水系统的最大水量为250.0m/h,考虑到至化学除盐车间40.4 m/h(后继除盐系统自用水量按1.5 m/h计),因此反渗透处理循环水排水系统最大产水量应为290.4 m/h。

3.2.1、水处理工艺模拟试验结论

由于循环水中杂质被浓缩,其中致结垢、致污染成分含量将大大超过通常RO膜元件对进水水质要求,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将这些成分降低至符合反渗透膜元件要求的进水水质范围。而对高浓缩的循环水排水进行RO脱盐处理,在国内应用实例较少,且因循环水水质的不同,反渗透前处理工艺的可借鉴性也不大。因此,为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系统出水水质,进行了此次RO前处理的现场模拟试验,以选择适当的RO前处理工艺,确定RO前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为设计、调试和运行提供依据。

2001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西安热工院技术人员在我公司现场实际取循环水,进行了反渗透处理循环水排水前处理模拟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反渗透处理循环水排水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得出了RO前处理的运行方法和经前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试验结论如下:

3.2.2、试验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的循环水水质条件下,循环水经NaOH软化、PFS混凝澄清、澄清水pH调节、NaOCl杀菌、PAC二次混凝、细砂过滤、活性炭吸附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系统出水水质符合RO复合膜元件对进水水质的要求,系统出水的SDI测定值可以稳定在4~5。在实际工业应用时,建议通过适当和严格的运行调整试验,使各阶段处理过程在较好的条件下运行,从而取得较模拟试验更好的系统出水水质。 3

3333

3

3

3

3

3

3

33.2.3、在现阶段循环水水质条件下,经试验确定的系统各种药剂的最佳加入量为: NaOH加入量为2.5倍的循环水中HCO3的mol数;PFS加入量30mg/L;H2SO4(或HCl)加入量~4mmol/L;NaOCl加入量为5.0mg/L;直流凝聚剂PAC加入量为9mg/L。

3.2.4、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并对照电厂现有的RO预处理设备及系统,提出以下预处理系统设备的设置及各水处理剂加入点的建议:增设加NaOH系统:NaOH的加入量(在不考虑增设石灰系统的情况下的加入量)以现阶段的水质条件应不低于17~18mol/m·H2O,相当于每吨循环水排水的NaOH加入量为~700g(100%NaOH计);NaOH的加入点建议设在澄清池进水母管。

3.2.5、增设直流凝聚加药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入PAC二次混凝时,SDI测定膜的膜面状况较未加PAC二次混凝时为好;另一方面增设直流凝聚加药系统可以适应因原水水质的变化而可能引起的加药方式的变化。PAC的加入量按3mg/L(以固体PAC为100%计)进行控制,加入点建议设在过滤器进水母管。

3.2.6、选用双滤料机械过滤器:此一般为与直流凝聚的配套通用设置,主要是增加过滤器的截污量(反洗周期延长)。在双滤料过滤器投运时投入直流凝聚系统,可以缩短过滤器的正洗时间,提高系统出水水质。建议双滤料过滤器滤料的配置为细砂0.3~0.5mm/800mm,无烟煤0.6~1.2mm/400mm。

3.2.7、加酸点建议设在清水箱至清水泵的管路上(加NaOCl前);pH调节用酸选用硫酸或盐酸均可(试验时采用硫酸),一般情况下选用硫酸较为经济,加硫酸可能引起的主要问题是在RO膜面的硫酸盐析出问题,以目前的水质情况进行计算,RO浓水中的硫酸盐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3.2.8、试验期间循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试验结果表明经软化、混凝处理后,其CODMn

3-仍在6mg/L左右,为了保证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保证水与炭滤层的接触时间,建议活性炭过滤器选用较高的炭滤层(>1800mm),并在设计时选取较低的运行流速(10m/h左右)。

3.2.9、根据经验,软化澄清池的运行效果对后续处理过程的出水水质有较大的影响。在工业应用时软化处理的效果与处理设备的运行条件有关,在相同的软化剂量条件下,出水水质有差别。因此,工业应用时应通过调试确定。为了保证澄清池的运行效果,应保证澄清池进水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建议澄清池的停留时间≮1.5~2h。

3.2.10循环水RO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西安热工院《水综合利用技术咨询报告》及现场实际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了如下工艺流程:

此方案主要特点如下:

1、可以完全使用现有的热网软化水及锅炉补给水系统的预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及富裕容量的反渗透系统。同时,能够满足四期扩建锅炉补给水的用水量问题,避免重复投资。

2、整个系统的取水、回水均就近实现,减少工程投资。3.2.

11、水处理设备

原化学水处理车间全部用作处理循环水排水,原热网供水车间的预处理设备也全部用作处理循环水排水,可用设备及出力为:

凝聚-澄清-初滤设备:

锅炉补给水水处理设备:3×100m/h=300 m/h 热网软化水处理设备: 3×1000m/h=300 m/h 合计600m/h,根据图3水量平衡图,需处理的最大循环水排水量为363 m/h,因此不需要新增凝聚-澄清-粗滤设备,可使用原锅炉补给水水处理系统及热网软化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设备即可,避免重复投资。

已运行的RO设备:

锅炉补给水水处理设备:3×40m/h=120 m/h 根据图2水量平衡图,RO系统的总出力为290.4 m/h,考虑到四期扩建的要求,因此在热网软化水处理车间新增加RO系统出力3×80 m/h,可在原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预留位置增设出力50 m/h 的RO设备一套,总计新增290 m/hRO设备。

华北电力设计院据此进行了设计。 4. 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

2003年4月份整个节水工程安装完毕进入整体调试阶段,经过一个月的调试,系统运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水处理系统处理前后主要水质如下:

333

3

3

33

3

3

3

3

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系统的脱盐率基本上达到了95%。 5. 经济效益评估

华北电力设计院经过经济效益评估,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每年少取水372万吨,按照人均每天用水200升计算,可供5万1千人一年的用水量。每年直接节约水费338万元。

第二,从技术角度考虑,热网补给水使用恶化后的水质,由于氯离子急剧增加,软化后的水质已经严重威胁热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大大缩短热网系统及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节水系统投运后,热网补给水水质极大改善,热网运行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第四,节水项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热网预处理澄清、过滤设备,如果不加以利用,该部分设备每年的折旧费很高,也不能发挥经济效益。长此下去,该设备将逐渐损坏。

节水系统使用反渗透系统,适用性强,子牙河水含盐量自600mg/L急剧恶化至2000mg/L,该节水系统仍然可以发挥作用,是其他水处理系统所不能达到的。

第五,对于严重缺水的天津市,对循环水排水进行处理,减少河水的消耗,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推荐第10篇:循环水真空泵操作步骤及使用方式

循环水真空泵操作步骤及使用方式

循环水真空泵操作步骤_循环水真空泵是众多常见泵中的一种,购买时一定要熟读使用说明书,以防不当操作造成泵体的损坏。如果你忘了一些操作步骤,又找不到说明书,那么就快收藏本篇文章,仔细研读吧! 循环水真空泵操作步骤:

1.在使用循环水真空泵前,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开箱后应检查装运质量。2.首次使用时,应先打开箱体的盖子,查看箱内的水是否足够,如水不够,应倒入清凉的凉水,当水面即将升至水箱后面的溢水嘴下高度时停止加水,可重复开机使用,不再加水,但最长时间不可超一星期,避免水质污染。

3.抽真空作业:将需要抽真空设备的抽气胶管接到抽气嘴上,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查看真空泵背面的循环水开关是否关闭,将开关置于关闭位置,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即可进行抽真空作业。

4.真空泵在使用中,应注意观察真空表盘,如有不正常,则应立即停止使用。5.注意当本机长时间工作时,水箱内的水温会升高,从而会影响真空度,此时可将放水软管与水源(自来水)接通,溢水嘴可做排水口。

6.当需要为反应装置提供循环水时,将进水、出水管分别接到循环式真空泵的出水、进水嘴上,转动循环水开关至ON位置上,即可实现循环水供应。

最后,注意当仪器使用完毕,应关闭电源,并将仪器清扫干净。

热电联产135MW的机组的循环冷却水主要是为凝汽器装置配套,补充水采用地下水和从蒸汽加热器末端出来的凝结水。循环冷却水使用的目的是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热污染,但循环冷却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水中的有害离子成倍增加,再加上天气风沙灰尘,冷却塔在室外长年受阳光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飘落,会产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的滋生,由此而产生的污垢将堵塞输水管线,引起腐蚀穿孔、换热效率下降等一系列水质危害,威胁装置的正常运行。为防止设备产生结垢、腐蚀现象,确保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转,必须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处理。

由于热电厂循环冷却水具有循环量大,热介质温度高,换热材质单一的特点。本方案是针对贵厂使用的水质特点、现场工艺参数以及热电厂以前所用药剂使凝汽器结垢,结合我们为国内诸多电力行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经验,经试验筛选出一个适合于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处理方案,以供选用。

本处理方案是针对电厂循环水为中硬度的水质及工况特点而制定的。本方案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化学处理和微生物控制药剂的配方、药剂投加方法,控制指标及处理

效果的技术标准等。

第11篇: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材料]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PH值的测定方法 方法:PH计直接测定 1.开机前准备

a、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开机

a、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b、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min, 接着进行标定。 3.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 b)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c) 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

d)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e)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f)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 6的缓冲溶液中;

g)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PH值相一致(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时,PH=6.92);

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PH=4.00(或PH=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PH值一致。 i) 重复(f)--(h)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测量PH值

经标定过的PH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测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

(2)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调节“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值。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电导率仪直接测量

1.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30min。

2.校准:将“量程”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 刻度线,“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mS•cm-1。 3.测量:

(1)调节“常数”补偿旋钮使显示值与电极上所标常数值一致。

(2)调节“温度”补偿旋钮至待测溶液实际温度值。

(3)调节“量程”开关至显示器有读数,若显示值熄灭表示量程太小。

(4)先用蒸馏水清洗电极,滤纸吸干,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把电极浸入 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读出溶液的电导率值。 4.结束: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关机。 5.注意事项

1.清洗电极等过程应将“选择开关”置于“检查”位置。

2.使用完毕请将电极浸泡在蒸馏水中;关闭电源开关,不要拔下电极和电源插座!

循环冷却水总硬度测定方法

一、主要试剂 1.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5.4g氯化铵溶于20mL水中,加入35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mL。

2.铬黑T指示剂(固体):称取1.0g铬黑T和100.0g氯化钠混合,研细混匀。(液体):称取1.0g铬黑T加75mL三乙醇胺,再加25mL无水乙醇混溶。 3.0.02M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分析纯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44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直接法配置:准确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1.9克,用少量除去二氧化碳的温水溶解,定量转移至250毫升容量瓶中,摇匀,定容。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m/372.09)/(250/1000)。

4.0.01M 氧化锌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2g,精确至0.0002g,加入10mL 1:1盐酸,加热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标定:准确吸25mL0.01M氧化锌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70mL水及10mL pH=10 的氨缓冲溶液,加入少许铬黑T指示剂,用0.01M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成纯兰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作空白试验。

EDTA溶液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c(EDTA)= 式中:V——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V0——空白溶液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m——称取氧化锌的重量,g;

81.39——氧化锌的摩尔质量,g/mol;

二、测定步骤

取50.00mL水样(必要时先用中速滤纸过滤后再取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pH=10的缓冲溶液,加入少许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水样的总硬度X为

X= 式中:V1——滴定时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mL; V——所取水样体积,mL; 100.08——CaCO3的摩尔质量,g/moL; C(EDTA)——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三、注意事项

水样中含有铁、铝离子时它们会干扰测定,故应在加缓冲溶液前先加1:2三乙醇胺溶液2mL掩蔽铁和铝。水样含有锌时,则在加缓冲溶液前先加抗坏血酸0.1g和巯基乙醇0.5mL,再加1:2三乙醇胺3mL。含锌较高时,须另行测锌,再从总硬度中减去锌。

循环水中钙离子的测定方法

一、主要试剂

1.氢氧化钾溶液:20% 2.EDTA标准溶液:C(EDTA)=0.02mol/L 配置及标定方法见总硬度。 3.钙红指示剂 4.盐酸:1:1溶液。

二、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水样50mL(必要时过滤后再取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1盐酸3滴,混匀,加热至沸30s,冷却至50℃以后,加20%氢氧化钾溶液5mL,加少许钙红指示剂,在黑色背景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钙离子的含量X 为 X= 式中:V1——滴定时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mL; V——所取水样体积,mL;

100.08——CaCO3的摩尔质量,g/moL; c(EDTA)——EDTA溶液体积的浓度,mol/L。

三、注意事项:

1.水样中大于10mg/L的EDTMP、大于6mg/L的六偏磷酸钠和大量重碳酸根存在时,对测定有干扰,加盐酸酸化后加热煮沸可消除它们的干扰。 2.水样中含有铁、铝离子时,用三乙醇胺消除它们的干扰。

3.水样含有锌时,增加氢氧化钾的用量使溶液pH≈14,可使锌沉淀为氢氧化锌消除干扰。

循环冷却水总碱度测定方法

一、主要试剂

1.酚酞指示剂:称0.5g酚酞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 2.甲基橙指示剂:称0.1g甲基橙,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取3份1mg/ml溴甲酚绿乙醇(95%)溶液与1份2mg/ml甲基红乙醇(95%)溶液混合。 4.盐酸标准溶液:C(HCl)=0.05mol/L 4.1.配制:取4.5ml浓HCL用水稀释至1L,摇匀。

4.2.标定:准确称取经270-300℃烘干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并恒重的基准碳酸钠0.08g左右,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约 50ml和10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用0.05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浅紫色,记下HCL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V。 C(HCl)= 式中: m——碳酸钠的质量,g; V——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mL; 53——1/2Na2CO3的摩尔质量。

二、测定步骤

吸取水样5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用0.05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紫色出现,记下HCL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T 。水样总碱度按下式计算:

X=C T×1000/V mmol/L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T—滴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ml

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一、主要试剂 铬酸钾:5%水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1.配制:称取分析纯硝酸银1.25克左右放在烧杯内,加水使之溶解稀释至500ml,置棕色瓶内,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0141N,待标定。

2.标定:取氯化钠于瓷坩埚内,于500—600℃灼烧50分钟,冷却后,准确称取2.0605克溶于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每毫升0.1410N的氯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5mg氯离子,称贮备溶液。

吸取贮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内,稀释至刻度。没毫升0.1410N的氯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0.5mg氯离子,成为标准溶液。

吸取0.1410N的氯化钠标准溶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90ml,加1m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到淡砖红色出现,记下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 吸取水100ml于另一250ml锥形瓶中,加1m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保准溶液滴定至淡砖红色出现,记下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V0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V1×N1/V-V0 (mol/L)

式中:N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1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 V0 ——空白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N1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 ——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二、测定步骤

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子中,加铬酸钾指示剂1mL(1滴管),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纯黄色变至淡砖红色,记下所耗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三、计算:

水样中氯离子含量X(mg/L)按下列式计算: X= 式中:V1——滴定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5.45——氯的原子量。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铁离子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

1.邻菲罗啉溶液:0.12%水溶液; 2.盐酸羟胺溶液:10%水溶液; 3.1:1氨水 4.1:1盐酸

5.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216g 硫酸铁胺(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加0.625 mL 硫酸,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1ml含0.1mg铁标准溶液。吸取上述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ml含0.01mg铁标准溶液。 6.分光光度计 带有厚度为3cm的比色皿。 7.1:1盐酸 8.刚果红试纸

二、测定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浓度为0.01mg/mL铁标准溶液为0.0、1.0、2.0、3.0、4.0、5.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25ml,各加1毫米长的刚果红试纸,在试纸呈蓝色时,各瓶加10%盐酸羟胺1mL,0.12%邻菲罗啉2ml,混匀后用1:1氨水调节使刚果红试纸呈紫色,再加一滴1:1氨水,使试纸呈红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10min后于510nm处,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的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总铁离子的测定:

吸取50mL水样于150mL锥形瓶中,放入1毫米长的刚果红试纸,用1:1盐酸调节使水呈酸性,PH<3,刚果红试纸呈蓝色。加热煮沸10分钟,冷却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10%盐酸羟胺溶液1mL,摇匀,1分钟后再加0.12%邻菲罗啉2ml,用1:1氨水调节PH,使刚果红试纸呈紫色,再加一滴氨水,使试纸呈红色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10min后于510nm处,用3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三、计算

水样中总铁离子的含量X为 X= mg/L 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试样中含铁的毫克数,mg;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循环冷却水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ZB/T G76 002-90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6878/1《水质、磷的测定、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一、主要仪器与试剂

1.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 2.硫酸:1:

1、1:

35、1:3溶液 3.抗坏血酸,20.0g/L溶液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4.钼酸铵:26g/L溶液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到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1/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硫酸溶液(1:1),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5.过硫酸钾:40g/L溶液

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6.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02mgPO43-;

称取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已恒重过的基准试剂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g,溶于500mL水中,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1mL=0.5mg(PO43-)。取此溶液2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1mL= 0.02mg(PO43-)。

二、测定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空白)、1.0, 2.0, 3.0, 4.0, 5.0, 6.0, 7.0, 8.0mL磷标准溶液于9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向各瓶中加入约25mL水,2mL钼酸铵溶液,3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 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mg)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总磷含量的测定

取水样5—10mL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mL硫酸溶液(1:35),5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约25mL,置于可调节电炉上缓缓煮沸15min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mL钼酸铵溶液,3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3.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取水样2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2mL钼酸铵溶液,3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4.总无机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取水样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mL硫酸溶液(1:3),用水调整容量瓶中溶液体积至约25mL,摇匀,置于已煮沸的水浴中15min,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滴管向容量瓶中加入1滴酚酞溶液(1%),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20g/L)至溶液显微红色,再滴加硫酸溶液(1:35)至红色刚好消失。加入2mL钼酸铵溶液,3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三、计算

以mg/L表示的水样中总磷、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X)计算:

X= ×1000

式中:m——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总磷含量(以PO43-计)mg. V——移取水样的体积,mL。

循环水中总溶解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一.方法概要

移取过滤后的一定量水样,在指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二.仪器设备 1.干燥箱 2.分析天平

3.滤板孔径为2—5μm的玻璃砂芯漏斗 4.蒸发皿 直径100mm 5.干燥箱 6.恒温水浴锅 三.操作步骤

将待测水样用砂芯漏斗过滤,用移液管移取100ml过滤后的水样,置于105—110℃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再将蒸发皿蒸发皿于105—110℃下干燥至恒重。 四.结果计算

水样中溶解性固体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X=(m2- m1)×106/V

式中:m1—蒸发皿质量,g m2—蒸发皿与残留物质量,g V— 水样体积, ml 五 注意事项

1.将水样蒸发至干时,不得将蒸发皿直接置于电热板或电炉上加热,否则水样沸腾时水滴飞溅造成损失,使测定结果偏低。

2.为防止蒸干烘干过程中落入杂质而影响实验结果,必须在蒸发皿上放置玻璃三脚架并加盖表面皿。

3.测定溶解固形物使用的瓷蒸发皿,也可以用玻璃蒸发皿代替。优点是易恒重。

循环水中硫酸盐的测定

一、方法概要

在酸性溶液中氯化钡与硫酸根离子定量地产生硫酸钡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后,求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二、仪器设备

1、恒温水浴

2、高温炉 0—1000℃

3、干燥箱

4、瓷坩埚 20ml

5、分析天平

6、坩埚式过滤器 孔径5—15μm

三、试剂药品

1、1:1盐酸

2、硝酸

3、甲基橙指示剂(1g/L) 称取0.1g甲基橙,溶于70℃三级试剂水中,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

4、氯化钡溶液(100g/L) 称取10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三级试剂水中,并稀释至100ml。

5、硝酸银溶液(17g/L) 称取8.5g硝酸银,加0.25ml浓硝酸,再加200ml三级试剂水溶解,稀释至500ml。

四、操作步骤

1、准确量取经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后的水样100—200ml于烧杯内,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滴加1:1盐酸使水样变红后,再过量2ml,加三级试剂水至200ml。

2、煮沸5分钟,在不断搅拌下,徐徐加10ml约80℃的氯化钡溶液,一直滴至溶液上部澄清液不再出现白色浑浊,说明硫酸盐已安全沉淀,再多加2ml氯化钡溶液,然后将烧杯放在80—90℃水浴中,加热2小时。

3、用已于105℃干燥至恒重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热的三级试剂水洗涤烧杯和沉淀,并将沉淀全部转移至滤纸上,一直洗至滤液加一滴硝酸银溶液不产生沉淀为止。

4、将坩埚式过滤器在105℃干燥0.5小时,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五、计算

水样中硫酸根离子(以SO42-计)的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X=(m-m0)M1×106/VM2

式中 m— 沉淀于坩埚式过滤器质量,g m0 — 坩埚式过滤器质量 ,g M1— 硫酸根摩尔质量, g/mol (M1=96.06) M2 —硫酸钡摩尔质量,g/mol (M2=233.4) V— 水样体积 , ml 。

循环水中铜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直接光度法

一、方法概要

在PH = 8—9.5的氨性溶液中,铜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换棕色络合物,采用淀粉液做稳定剂,于波长440nm处直接测量吸光度。

二、仪器及试剂

1、分光光度计

2、具塞比色管 50ml

3、硝酸

4、淀粉溶液 5g/L 现配现用

5、乙二胺四乙酸钠盐-柠檬酸 称取柠檬酸铵【(NH4)3C6H5O7】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20g,溶于三级试剂水并稀释至1L。

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溶液2g/L,称取0.2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于三级试剂水中,并稀释至100ml,置于棕色瓶中。

7、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9) 称取氯化铵7g,溶于适量三级试剂水,加氨水4.8ml,稀释至100ml。

8、铜标准贮备溶液 (1ml含0.100mg铜):称取五水硫酸铜0.3930g溶于三级试剂水,加硝酸2ml移入1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9、铜标准溶液(1ml含0.00500mg铜) 移取铜标准贮备溶液25.0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1ml,稀释至刻度,摇匀。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铜标准溶液0,1,2,3,4,5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25ml左右,加入5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溶液、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1ml淀粉溶液、5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0分钟后用20mm比色皿,于波长440nm处,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测吸光度。以铜含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四、测定

移取酸化后的水样2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溶液、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1ml淀粉溶液、5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0分钟后用20mm比色皿,于波长440nm处,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铜含量。

五、结果计算

水样中铜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X= 1000m /V 式中 :m—由标准曲线查出的铜含量 mg; V—水样的体积 ml 。

第12篇:技师论文

送审论文

提高烧结法熟料窑热能利用方法的探讨

张三

中国铝业重庆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

提高烧结法熟料窑热能利用方法的探讨

张三

(中国铝业重庆分公司,重庆市南川区)

摘要:五号宋体

关键字:低温固液熔体;液相量

正文:四号仿宋字体

1。。。。

。。。。。。。。。。。。

2。。。。。。

1、。。。。。。

2、。。。。。。。。

3。。。。。。

。。。。。。。。。。

4。。。。。

。。。。。。。。。。。。。。。。

1、。。。。。

(1)。。。。。。。

(2)。。。。。。。。。

2、。。。。。。。

。。。。。。。。。。。。。。。。。。。。。。。。

5结语

。。。。。。。。。。。。

参考文献:

[1]张三.氧化铝生产工艺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0.

[2]张三.氧化

第13篇:技师论文

技师论文

题目:浅谈冲压模具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

姓 名: 身份证号:、等 级:技师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 鉴定单位:

日 期:2011年06月1

1日

目录 引言 论文主题 第一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二章 2.1 2.2 2.3 第三章 3.1 3.1ABCDEFG

3.2 3.2ABC

2

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冲压模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

引言: 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其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生产都依靠模具成形。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部分,模具对产品质量、效益起决定性作用。一直以来冲压模具占据模具行业中实现零件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是否合理还有安装调试后如何维修保养就至关重要了。本论文是以冲压工艺学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各种冲压工艺基本运动的分析,提出对冲压模具设计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安装以及对模具的合理维护保养,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做出最合理的模具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制造 安装调试 维修保养

论文主题:

模具设计是否合理是一个模具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而一个设计合理的冲压模具怎样安装调试是影响模具寿命和冲件质量的关键。而在前两种都具备的前提下在工厂中怎样维修和保养模具也至关重要。

一、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

1.首先制件的设计要合理,尽可能选用最好的结构方案,制件的设计者要

考虑到制件的技术要求及其结构必须符合模具制造的工艺性和可行性。 2.模具的设计是提高模具质量的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结构的可使用性及安全性,模具零件的可加工性及模具维修的方便性,这些在设计之初应尽量考虑得周全些。

3.冲压模具选材是整个模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模具材料的选用既要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还需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及其在设定周期内的强度,当然还要根据模具的类型、使用工作方式、加工速度、主要失效形式等因素来选材。 模具选材需要满足三个原则,模具满足耐磨性、强韧性等工作需求,模具满足工艺要求,同时模具应满足经济适用性。 模具满足工作条件要求

1、耐磨性

坯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变性时,沿型腔表面既流动又滑动,使型腔表面与坯料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模具因磨损而失效。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另外,耐磨性还与材料中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有关。

2、强韧性

模具的工作条件大多十分恶劣,有些常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从而导致脆性断裂。为防止模具零件在工作时突然脆断,模具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模具的韧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含碳量、晶粒度及组织状态。

3、疲劳断裂性能

模具工作过程中,在循环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往往导致疲劳断裂。其形式有小能量多次冲击疲劳断裂、拉伸疲劳断裂接触疲劳断裂及弯曲疲劳断裂。

模具的疲劳断裂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强度、韧性、硬度、以及材料中夹杂物的含量。

4、高温性能

当模具的工作温度较高进,会使硬度和强度下降,导致模具早期磨损或产生塑性变形而失效。因此,模具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以保证模具在工作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5、耐冷热疲劳性能

有些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处于反复加热和冷却的状态,使型腔表面受拉、压力变应力的作用,引起表面龟裂和剥落,增大摩擦力,阻碍塑性变形,降低了尺寸精度,从而导致模具失效。冷热疲劳是热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类模具应具有较高的耐冷热疲劳性能。

冲压模主要承受周期性载荷,易引起表面疲劳裂纹,导致表层剥落,那就要选择表面韧性好的材料;另外还需要考虑采用与制件亲和力较小的模具 4

材料,以防粘模加剧模具零件的磨损,从而影响模具的质量。

4.冲压模具结构设计时,尽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还要保证模具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模具结构允许时,模具零件各表面的转角应尽可能设计成圆角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对于凹模、型腔及部分凸模、型芯,可采用组合或镶拼结构来消除应力集中,细长凸模或型芯,在结构上需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于冷冲模,应配臵防止制件或废料堵塞的装臵(如:弹顶销、压缩空气等)。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减少滑动配合件及频繁撞击件在长期使用中磨损所带来的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在设计中必须减少在维修某一零部件时需拆装的范围,特别是易损件更换时,尽可能减少其拆装范围。

5.合理选取模具材料及实施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保证模具寿命的关键。对用途不同的模具,应根据其工作状态、受力条件及被加工材料的性能、生产批量及生产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对上述要求的各项性能有所侧重,然后作出对钢种及热处理工艺的相应选择。

① 生产批量

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很大时,设计模具时,模具的工作零件凸模和凹模的材料应选取质量高、耐磨性好的模具钢。对于模具的其它工艺结构部分和辅助结构部分的零件材料,也要相应地提高。在批量不大时,应适当放宽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以降低成本。

当被冲压加工的材料较硬或变形抗力较大时,冲模的凸、凹模应选取耐磨性好、强度高的材料。拉深不锈钢时,可采用铝青铜凹模,因为它具有较好的抗粘着性。而导柱导套则要求耐磨和较好的韧性,故多采用低碳钢表面渗碳淬火。又如,碳素工具钢的主要不足是淬透性差,在冲模零件断面尺寸较大时,淬火后其中心硬度仍然较低,但是,在行程次数很大的压床上工作时,由于它的耐冲击性好反而成为优固定板、卸料板类零件,不但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变形小。另外,还可以采用冷处理和深冷处理、真空处理和表面强化的方法提高模具零件的性能。对于凸、凹模工作条件较差的冷挤压模,应选取有足够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的模具钢,同时应具有一定的红硬性和热疲劳强度等。 ②材料性能

应考虑材料的冷热加工性能和工厂现有条件。 ③ 降低生产成本

注意采用微变形模具钢,以减少机加工费用。

④开发专用模具钢

对特殊要求的模具,应开发应用具有专门性能的模具钢。 ⑤ 模具的选材

在给模具选材是,必须考虑经济性这一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选用价格较低的,能用碳钢就不用合金钢,能用国产材料就不用进口材料。

另外,在选材时还应考虑市场的生产和供应情况,所选钢种应尽量少而集中,易购买

6.冲压过程中的机械运动

冷冲压就是将各种不同规格的板料或坯料,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压力机,又名冲床)对其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变形或分离,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一般生产都是采用立式冲床,因而决定了冲压过程的主运动是上下运动,另外,还有模具与板料和模具中各结构件之间的各种相互运动。

机械运动可分为滑动、转动和滚动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在冲压过程中都存在,但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不同,对冲压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既然冲压过程存在如此多样的运动,在冲压模具设计中就应该对各种运动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模具设计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中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机械运动,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冲压过程的主运动是上下运动,但是在模具中设计斜楔结构、转销结构、滚轴结构和旋切结构等,可以相应把主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模具中的转动和模具中的滚动。在模具设计中这些特殊结构是比较复杂和困难,成本也较高,但是为了达到产品的形状、尺寸要求,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2、制造工艺及设备

现代化的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行业发展的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冲压模具的制造过程也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一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也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模具整体装配情况,除掉设备自身精度的影响外,则需通过改善零件的加工方法,提高钳工在模具磨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若模具整体装配效果达不到要求,则会在试模中让模具在不正常状态下动作的几率提高,对模具的总体质量将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为保证模具具有良好的原始精度—原始的模具质量,在

制造过程中首先要合理选择高精度的加工方法。 这些高精度加工方法主要有:

①.高速铣削加工

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a.高效 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b.高精度 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10μm,有的精度还要高。

c.高的表面质量 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3°C),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d.可加工高硬材料 可铣削50~54HRC的钢材,铣削的最高硬度可达60HRC。

鉴于高速加工具备上述优点,所以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替代部分磨削加工和电加工。

②.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是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用成型电极加工模具型腔的新技术。像数控铣削加工一样,电火花铣削加工采用高速旋转的杆状电极对工件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无需制造复杂、昂贵的成型电极。日本三菱公司最近推出的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的水平。

③.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目前,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技术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最大切割速度已达300mm2/min,加工精度可达到±1.5μm,加工表面粗糙度Ra0.1~0.2μm。直径0.03~0.1mm细丝线切割技术的开发,可实现凹凸模的一次切割完成,并可进行0.04mm的窄槽及半径0.02mm内圆角的切割加工。锥度切割技术已能进行30°以上锥度的精密加工。

④.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

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精密模具制造广泛使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及自动抛光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⑤.数控测量

有了这些高加工精度方法的同时,同时应注意模具的精度检查,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及通过试模验收工作综合检查模具的精度,在检查时还需尽量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于那些成形表面曲面结构复杂的模具零件,若用普通的直尺、游标卡就无法达到精确的测量数据,这时就需选用三坐标测量仪之类的精密测量设备,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二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

模具的安装调试是检测模具是否研发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它基本上用到了压力机所有的操作:装模高度调整、微调、工作台夹紧与放松、工作台开出等。从模具的角度看,在模具安装拆卸调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工装事故,容易对模具产生致命的伤害,另外装模调整的合理性对模具使用寿命、稳定性及冲压件的质量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还有从生产的角度看,熟练掌握调试装卸模具的工作要领有利于缩短换模时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模具安装调试和拆卸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说明。

A、单动模具安装调试与拆卸: 1.工作台开出并清擦干净:

开出前清擦工作台导轨,将废料等杂物清理干净,检查模具台两侧是否有物品超宽,以防止工作台开出时与压机主柱相干涉,引发事故。工作台所停的位置要合理,以方吊模和放模为标准,但要与导轨的挡块留一定的安全距离;

2.单动拉延模根据《作业指导书》把顶杆装好并确保顶杆长度一致: 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顶杆图选用顶杆和顶杆位置,放好顶杆后要进行检查,保证顶杆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为了使模具摆放位置准确,根据《作业指导书》在模具相应的位置上放置定位销。另外顶杆孔的盖板要定置摆放,以防丢失;

3.模具吊上工作台并将中心与压机的工作台中心对齐:

模具放置前要将模具的底面及上表面清擦干净,模具放好后检查各安装槽与压机T形槽的对齐情况,以方便安装;

4.工作台开进并夹紧:

工作台开进前对压力机底座进行清擦,工作台开进时一定要开到位后方可落下和夹紧;

5.调好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存放高度+10cm);6.单动拉延模在离模具上表面20-30cm处试顶杆,顶杆正确后将气垫落下; 7.将滑块开至滑块底面与模具上表面触后,将上模螺钉装上并锁紧,下模螺钉放上即可,切记不要锁紧;

8.滑块开到上死点,将留模样件取出,取下存放限置器;9.对模具进行清擦润滑;

10.精调装模高度,滑块空行程两次后将模具合上,锁紧下模螺钉(空行程时注意模具各部份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模修工);

11.单动拉延模要调整好气垫压力值;

12.首件调试合格后投入生产,填写《模具日点检表》和《自检记录表》。B、双动模具安装调试与拆卸:

1.工作台开进与夹紧的步骤与单动模具相同;

2.调整好模具的安装高度。(双动模的安装高度是在模具的装模高度的基础上加上调整值,调整值一般在0.5-2.5之间);

3.将滑块开到下死点(注意液压垫压力表的表值),将内外滑块夹紧器放松,并检查放松情况,待确认放松后用微调点动将滑块开到上死点。由于操作人员无法看见内滑块内部的情况,故在滑块下行时一定要有专人看内滑块压力表的表值,当指针有动时,说明内滑块与模具已经接触,如果此时不在下死点,就应向上调整装模高度。注:滑块夹紧器放松后,操作人员一定要逐个检查夹紧器的放松情况,以保证工作安全;

4.安装螺钉,锁紧上模螺钉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

5.将内外滑块夹紧后把滑块开到上死点,对模具进行清擦和润滑;

6.滑块空行程二次后用微调将模具合上,锁紧下模。空行程过程中模具的凸、凹模之间不应墩死,以保护模具型面不受损害;

7.首件调试合格填写《工装日点检表》和《自检记录表》。C、单动模具卸下:

1.认真检查模具各部位是否完好、废料是否清除干净,并将模具各部位清擦干净;

2.存放限置器放上,合模(使存放限置器轻微受力变形,若是刚性存放限置器则在快接触时使用装模高度调整)后将上下模具螺钉卸下;

3.将滑块开到上死点后,工作台放松并开出;4.模具吊至存放地,清理工作台。 D、双动模具卸下:

1.认真检查模具各部位并清擦干净,零件归位;

2.将装模高度调整到模具的安装高度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安装高度为模具安装放松垫板时压机的装模高度;

3.将内外滑块放松后滑块开至上死点,卸下安装螺钉。夹紧器放松后一定要逐个对夹紧器进行检查;

4.滑块开到下死点后将内外滑块夹紧。夹紧器夹紧后一定要逐个对夹紧器进行检查;

5.滑块开到上死点,将工作台放松并开出;6.模具吊至存放地,并清擦工作台面;

7.模具吊回存放地点,用塑料布盖在模具上表面上。E、模具的联合安装:

联合安装指的是在一个工作台面上,同时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具进行生产。其优点有:提高设备的使用率、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但其存在装卸不方便,模具制造要求高,另外生产的安全性下降等缺点。

模具联合安装的条件:①模具的闭合高度要求必须等高;②联合安装后冲压力的中心必须与压机的压力中心重合;③生产中操作必须方便。

三 模具的维修与保养

1模具的修理指的是模具在不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或制件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对模进行的修复工作。此项工作由模具修理工完成。以下就几种模具常见的故障的修理方法及要求进行说明。 A、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崩刃,都会对制件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见的修理内容之一,对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骤如下: ①根据崩刃的情况,如果崩刃很小时,通常要将崩刃处用砂轮机磨大些,以保证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②用相应的焊条进行焊接,目前我们采用的是D332焊条来对刃口进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选好修理的基准面,包括间隙面和非间隙面; ③.将刃口的非间隙面修平(参考事先留下的基准);

④对照过渡件进行划线,如果没有过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准进行粗磨间隙面;

⑤上机台对间隙面进行修配,可借助粘土等辅助研配。在修配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开动压力机时尽量慢,必要时用装模高度调整向下开,以避免刀口啃坏的现象发生;

⑥刀口间隙要合理,对于钢板冲压模,单边刀口间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用板料试冲的办法来检验间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后制件的毛刺达到要求即可,一般情况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标准是,毛刺高度不大于板料厚度的1/10;

⑦检测刀口的间隙面是否与剪切的方向统一;

⑧.间隙配好后,用油石将刀口的间隙面推光滑,以减小生产中板料与刀口的磨擦及废料下落的阻力。

B、毛刺:

制件在修边、冲孔和落料时易出现毛刺过大的现象,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为模具刃口间隙大和刃口间隙小两类:

间隙大时:断面光亮带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见,毛刺的特点为厚而大,不易除去;

间隙小时:断面出现两光亮带,由于间隙小,其毛刺的特点为高而薄。 a间隙大时的修理方法:

①修边和冲孔工序采用凸模不动而修整凹模的办法,而落料工序时则以凹模为基准,即凹模尺寸不变,通过修整凸模的办法。以上的区别是为了保证产品尺寸不在修理前后受影响;

②.对着制件找出模具刃口间隙大的部位;

③.用相应的焊条(D332)对此部位进行补焊,以保证模具刃口的硬度; ④修配刀口间隙(其方法与刀口崩刃的方法相同)。 b间隙小时的修理方法:

①.具体的情况依据模具间隙的大小进行调整,以保证间隙的合理。对于修边冲孔模而言,采用间隙放在凹模的办法,而对于落料模而言就应采用放大凸模的办法,从而保证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后不变;

②.修理完成后,要测量其间隙面的垂直,并用板件试刀口间隙是否达到合理的要求。

对于冲孔模,其产生毛刺后,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损,可以找相应的标准件进行更换,如果没有标准件,可以采用补焊或测绘进行制造。另外,特别指出一点,对于合金钢材料等焊接性能较差的材料,要进行特殊处理后再进行焊接,如:预热等,否则会引起模具的开裂。 C、拉毛:

拉毛主要发生在拉延、成型和翻边等工序。

解决方法:①.首先对照制件找出模具的相应拉毛的位置; ②用油石将模具相应的位置推顺,注意圆角的大小统一; ③.用细砂纸将模具推顺部位进行抛光,砂纸在400号以上。 D、修边和冲孔带料:

修边和冲孔带料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修边或冲孔时模具的压料或卸料装置出现异常。

解决方①根据制件带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应部位; ②检查模具压卸料板是否存在异常; ③对压料板相应部位进行补焊;

四.结合制件将焊补部位进行修顺,具体的型面与工序件配制; ⑤.试冲;

⑥.如果检查并非模具压卸料板的问题,可以检查模具的刀块是否有拉毛现象。

E、废料切不断:

针对废料切不断现象,首先分析其为什么切不断,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对废料进行清理,造成废料的堆积,最后在上修边刀块的压力下造成废料刀的崩刃,其修理的方法与修边崩刃的办法相似,在此就不作详细的介绍,只是在修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修边刀块的高度。如果修得太高,会造成刀块与上修边刀块干涉,从而造成废料刀块的再次损坏;如果修得过低,会形成废料切不断现象,故在修理废料刀时不光要考虑到刀

块的间隙面,同时刀块的高度也很重要。其修理的难度比单纯的刀口崩刃难度要大。但是只要在修理前选定好基准面,修理起来还是可以得心应手的。 F、冲孔废料堵塞:

冲孔废料堵塞是在冲孔模中较常见的一类故障,产生的原因大概有:废料道不光滑、废料道有倒锥度、废料没有及时清理等。下面结合图片进行分析:

1、下模基座

2、冲孔凹模 如上图:出现废料堵塞的原因有:

1.A面或B面不光滑,其面上出现了加工纹等;

2.A面或B面出现倒锥度,造成废料道上大下小从而废料堵塞。修理办法:只要保证A面和B面都处于光滑和等直径状态就可以保证废料不会被堵塞。

G、翻边整形制件变形:

在翻边和整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制件的变形现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会对制件的质量产生多大影响,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点变形就会给外观带来很大的质量缺陷,影响整车的质量。 分析产生制件变形的原因:

①.由于制件在成形和翻边的过程中,板料发生变形、流动,如果压料不紧就会产生变形;

②在压料力够大的情况下,如果压料面压料不均匀,局部有空隙的话,也会出现以上情况。 解决办法:

1.加大压料力,如果是弹簧压料可采用加弹簧的办法,对上气垫压料通常采用加大气垫力的办法;

2.如果加大压力后,在局部还存在变形的话,可用红丹找出具体问题点,检查是不是压料面局部出现凹陷等情况,此时可采用焊补压料板的办法;3.压料板焊后与模具的下型面进行研配。

2、模具的保养:

模具的保养指的是在生产中操作人员对模具进行的日常保养,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A、装模时的保养:

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不受压伤及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擦干净,特别是导向机构,对于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

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涂润滑脂;

4.模具各部份的检查,特别是安全件。如:安全侧销、安全螺钉、侧护板、冲孔废料道等。

B、生产中的保养:

1.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分进行涂油。如: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等;

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的小孔废料道进行废料的清理。C、生产后的保养:

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2.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3.将模具内的废料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

4.将模具的使用状态和使用后的情况如实地反馈到《模具使用工作传票》上。

三、总结

定时维护和保养模具,认真做好模具安装调试,虚心学习模具制造先进技术,合理经济设计研发模具。

参考文献

1、《冷冲压模具》 主编:翁其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 2.百度网 模具 百度百科 3叮当网

4《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14篇:技师论文

通过技术攻关

是减少制动机故障的主要途径

我是怀柔北机务段怀北检修车间制动组的一名制动钳工。自中专毕业和师傅搭帮干活起,就一直从事制动机检修,屈指算来也是十二年有余。十二年时间里,经历了机车换型2次,经历了高级工和工人技师备战,通过充分准备加上日常善于向师傅请教,善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丰富和机车高速、重载的运行,更加深切体会到制动机的作用良好是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以及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也一直树立走行、制动无小事的观念,在工作中一直以安全生产和机车质量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结合自身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对制动机的专项技术攻关,从而降低制动机故障是我工作的主要目标。

我所在的班组各项检修成本横向比较起来,制动机是个成本支出大户。制动机是个“娇嫩”部件,易损部件,一年时间统计下来故障率很高。这也正是我这个制动钳工选择解决的问题。

一、只有专项攻关制动机故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减少因制动机故障而发生的机故、临修及不安全隐患和减少碎修的件数,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节省人力物力。

1.制动机故障是近期的惯性问题,因为它的故障还容易引发机故和临修,已经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只要制动机故障,必然不能使机车正常运行,影响机车质量和制动机的定检周期及使用寿命。

3.制动机的高故障率,有些乘务员不懂故障后处理办法,使我们的乘务员不能安心操纵,总是提心吊胆,精神过度紧张,不利于机车安全运行。

4.由于我段的机力紧张,回库整备时间短,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使零碎修件数明显提高。

5.由于制动机故障率高直接导致成本猛增,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给节支工作带来不便。

6、机车在运行途中发生的故障情况,在入段后的信息反馈上不详细准确,不利于故障的排除,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

7、机车长时间使用,空气管路内的杂质、水份较多,一旦进入制动机配件上会造成动作不灵活和卡滞现象,因此导致发生制动机故障。

8、制动机闸盖手柄取出位开口度的大小,也经常容易导致制动机发生不该发生的故障。

二、通过调研分析,找准制动机故障的直接原因:

受气候条件、环境不良影响,空气管路内的水份、杂质较多,尤其是冬季和夏季是制动机故障的高发期,而且易引发其它故障;受工作者责任心不强,橡胶材质较差影响,工艺范围不落实,也易发生故障;客观分析,也许由于乘务员的操作不当,出现故障后容易慌乱,回段检修时反馈的信息不够详细准确,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不利于及时消除故障,空气管路脏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三、“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坚持以下方法并做到持之以恒。

针对工作者责任心不强,工艺执行不认真,技术业务不熟练,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进行制动机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的学习,加强自检、互检制

度的落实,对工作者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质量、安全意识。

针对橡胶件的材料差问题及时和材料科联系,确保配件质量。 针对空气杂质较多,我们先从进入空压级的空气开始过滤,对空压机滤清器进行清洗检查,确保进入总凤缸的压缩空气没有杂质。

针对管路内的杂质较多,我们在辅小修期间扩大检修范围,对机车的所有滤网进行分解检查,并进行吹扫管路,不良滤网及时更换,确保滤网良好,能过滤掉杂质,确保制动机动作正常。

和运转车间联系,要求乘务人员在运行途中发生的故障,在回段检修时,尽量反馈的详细准确,以便工作者排除故障。

和技术科协商,在所有机车制动机座垫上的总风孔处增加一道滤网,直接过滤掉进入制动机的杂质,来减少制动机故障,并在每个辅小修都要检查滤网的状态,及时清扫杂质,确保良好。

(二)制定的对策就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针对技术业务水平低的问题,利用空余时间加强工艺和范围的学习,熟知工作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其业务水平尽快的得到提高。

有不合格的配件积极与材料科联系使其辅助配件良好,对出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库,认真分析、总结,实现知识共享,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追踪检查,提高惯性问题的控制能力。

利用辅小修对制动机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查、对制动机管路的滤网进行扩大范围检查修理,并认真吹扫制动机管路,对空压机滤清器进行彻底清洗检查,首先确保进入空压机的空气质量,减少杂质。

在每台车制动机上的座垫滤网进行状态检查,及时清扫杂质,并对不

良滤网进行更换,确保良好。

对乘务员反馈的制动机故障,认真分析,找出故障点,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制动机作用良好。

在修程当中对制动机闸盖手柄取出位开口度的大小,做好检查,避免发生制动机故障。

四、技术攻关得到认可

在和技术科协商并征得同意下我们先对3台机车的制动机进行了扩大范围的检修,检查所有制动机的滤网,仔细吹扫了制动机的管路,并对制动机座垫的总风孔加装了滤网,并对空压机滤清器进行清洗,使其达到良好状态,并在一个辅小修期内对3台机车进行跟踪检查,发现3台车在整备车间的配合下无一台车制动机发生过故障现象,通过对3台车的试验,可以看出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要向全段其它机车全面推广,用于全段的机车,使我段机车的制动机故障率降至最低,提高机车质量。

经济效益:每年我们花费在每台车制动机的花费大约3000余元,活动后每台车每年500余元,每台车节支2500余元,全段能节支一笔可观的费用。社会效益:通过对制动机座垫的加装滤网,我们将此故障现象降到了最低,制动机的作用良好,直接影响到制动机及其它用风部件的安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使乘务员能够安心操纵,从而保证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求我们对每台辅、小修机车,须在日常辅小修时做好对制动机的检修工作,吹扫管路,认真试验,保证其作用良好。还要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和范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常抓不懈。在班组内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每周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1-2次,每月开展技术

演练活动2-3次,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难题,积极开展讨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班组每周召开班组会,加强思想教育,必须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对各种违章行为严格考核。同时,坚持安全与质量一起抓,做到安全第

一、质量至上。

以上是我十二余年的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真实写照,多有不周之处,还望领导批评指正。

第15篇:技师论文

加强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电网调度工作责任重大,做好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调度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电网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电网调度员是电网运行最直接的指挥者,必须将调度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作为电网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从而增强调度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调度员的安全管理行为,提升调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等几方面阐述了加强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电网调度工作中,人,是工作的首要因素,如何进一步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是调度工作首要的、必须的一个环节,将它作为一个切入点,从根本上夯实了调度工作安全运行的思想基础。

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宣教,形成安全的工作氛围。安全与否与调度员安全意识有直接的关

系。调度员的意识增强了,安全职责强化了,责任心到位了才能保证调度运行安全。所以,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调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调度员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责任心,为安全运行夯实思想基础

第16篇:技师论文

摘要

数控装备首先是在传统装备基础上,引入了数控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数控技术与装备技术的日益融合,装备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数控加工中心一般是指具有复合加工功能的数控机床,可以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换刀,实现多种不同工艺方法的切削加工,如铣、钻、镗、铰、攻、切甚至车、磨等加工,因而能在工件一次装卡后自动完成上述多道工序的加工。自动换刀能力是加工中心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加工中心也可称为带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并且能利用绘图软件(如:MasterCAM、UG等。)进行绘图及自动编程(后置处理),对该图纸进行工艺分析及安排,并能在机床上进行手工编程及实际加工操作。在加工过程中能合理选择加工参数、刀具选择、夹具选择、加工路线等。

关键词:加工中心、软件、参数、刀具、夹具

数控装备首先是在传统装备基础上,引入了数控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数控技术与装备技术的日益融合,装备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使装备的传统结构不断简化,另一方面一些具有新概念的新型结构和功能部件不断涌现,使现代的数控装备与传统装备有了很大的区别,甚至是本质性的区别。这种变化在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行业尤为明显。

数控加工中心一般是指具有复合加工功能的数控机床,可以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换刀,实现多种不同工艺方法的切削加工,如铣、钻、镗、铰、攻、切甚至车、磨等加工,因而能在工件一次装卡后自动完成上述多道工序的加工。自动换刀能力是加工中心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加工中心也可称为带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

我们在学校期间(08~09学年)开始实习数控加工中心,主要学习手工编程、利用绘图软件(如:MasterCAM、UG等。)进行绘图及自动编程(后置处理),对该图纸进行工艺分析及安排,并能在机床上进行实际加工操作。

下面我介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该如何选择切削三要素、刀具选择、夹具选择、加工路线等。

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经济有效的加工方式必然是合理的选择了切削条件。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 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切深对刀具的影响虽然没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大,但在微小切深切削时,被切削材料产生硬化层,同样会影响刀具的寿命。 用户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适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

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于不锈钢和耐热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来说,可以采用冷却剂或选用刚性好的刀刃。

2.合理选择刀具

1) 粗车时,要选强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便满足粗车时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

2) 精车时,要选精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 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3.合理选择夹具

1) 尽量选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2) 零件定位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

4.确定加工路线

加工路线是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 应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

2) 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

5.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

目前,在数控车床还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条件下,一般应把毛坯上过多的余量,特别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如必须用数控车床加工时,则需注意程序的灵活安排。

6.夹具安装要点

目前液压卡盘和液压夹紧油缸的连接是靠拉杆实现的,液压卡盘夹紧要点如下:首先用搬手卸下液压油缸上的螺帽,卸下拉管,并从主轴后端抽出,再用搬手卸下卡盘固定螺钉,即可卸下卡盘。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节省加工时间和以高精度提高生产率:如:Index公司的G200车削中心集成化加工单元具有模块化、大功率双主轴、四轴联动的功能,从而使加工时间进一步缩短。与其他借助于工作轴进行装夹的概念相反,该产品运用集成智能加工单元可以使工件自动装夹到位并进行加工。换言之,自动装夹时,不会影响另一主轴的加工,这一特点可以缩短大约10%的加工时间。

此外,四轴加工非常迅速,可以同时有两把刀具进行加工。当机床是成对投入使用的时候,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常规车削和硬车可以并行设置两台机床。

常规车削和硬车之间的不同点仅仅在于刀架和集中恒温冷却液系统。但与常规加工不同的是:常规加工可用两个刀架和一个尾架进行加工;而硬车时只能使用一个刀架。在两种类型的机床上都可进行干式硬加工,只是工艺方案的制造者需要精心设计平衡的节拍时间,而Index机床提供的模块结构使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精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G200车削中心进行加工时,冷启动后最多需要加工4个工件,就可以达到±6mm的公差。加工过程中,精度通常保持在2mm。所以Index公司提供给客户的是高精度、高效率的完整方案,而提供这种高精度的方案,需要精心选择主轴、轴承等功能部件。

最后,我觉得:实际机床加工操作不可墨守陈规,生搬理论的东西,一定要结合当时工件的实际情况,开阔思路,详细分析,制定一套实际可行的工艺路线,这样即能减少经济成本、节约时间,能更好、更快、更精确的完成零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该零件的技术要求。

综上所述,数控技术的发展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发展同步的,同时也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现在数控技术已经成熟,发展将更深更广更快。未来的CNC系统将会使机械更好用,更便宜。

参考文献

[1]冯之敬.机械制造工程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2]廖念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1

[3]方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

[4]刘会霞.金属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

第17篇:技师论文

山东省“金蓝领”培训统一考核鉴定 汽车维修工技师论文

浅谈汽车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姓名:梁恩星

身份证号:372424197209145017

所在单位: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

浅谈汽车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摘要: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多年工作经历,对于汽车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诊断出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就无法动手修理;若盲目拆卸分解检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容易造成零件的损伤和损坏,致使维修工作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的状况,简单论述了汽车故障的诊断及维修,仅供汽车使用和维修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故障、诊断、维修、

前言

汽车制造出来后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故障,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使用安全性等发生变化。汽车故障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是逐渐形成的。当汽车发生故障时,能够用经验和科学知识准确地快速地诊断出故障原因,找出损坏的零部件和部位,并尽快地排除故障,对汽车的使用和维修有利。很多维修人员在判断故障时失误较多,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欠缺,而是在诊断过程中过于急躁。遇到问题时不能冷静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确定维修思路前,千万不要忙于动手。首先要排除杂念,然后再遵循问诊、故障确认、分析、假设、验证、这样的诊断基本思路。

一、分析故障原因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故障是相对的,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是必然的。汽车故障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一)存在易损零件。汽车在设计中不可能做到所有零件都具有同等寿命,有些零件为易损零件。例如:空气滤清器滤芯,火花塞,离合器摩擦片等使用寿命较短,均需定期更换,如没有及时更换就会发生故障。

(二)零件质量差异。汽车零件批量大,并由不同厂家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质量差异。

(三)运行材料质量。汽车上的消耗品主要有燃油和润滑油等,

这些用品质量差会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使汽车易发生故障。加入劣质燃油和机油对发动机危害极大。

(四)使用环境影响。汽车使用环境变化很大,涉及气温高低,风霜雪雨,道路不平使汽车振动颠簸严重,容易发生故障或引起突发性损坏。

(五)驾驶技术影响。驾驶技术对汽车故障的产生影响很大,使用方法不当影响更大。如汽车新车磨合期超速超载,不定期维护,就会使汽车损坏和出现故障。

(六)维修技术影响。汽车在使用中要定期维护,出了故障要作出准确的诊断,及时排除。要求汽车使用、维修工作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汽车技术性能和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二、汽车诊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详细的汽车诊断参数。汽车诊断参数是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解体的条件下直接测量结构参数十分困难,因此必须通过状态参数进行描述。此时用来描述系统、零件和过程性质的状态参数称为诊断参数。一个结构参数的变化可能引起很多状态参数的变化。究竟选择哪些状态参数作为诊断参数,应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综合分析来确定。

查找合适的维修信息。对于装有自诊断系统的待检查的汽车来说,检查诊断的第一步就是查找合适的维修信息。必须拥有修汽车的说明书,不能用推测、猜想,如果实在找不到原车说明书,用同类车型作参考也可以,但要注意数据的差异。除此之外,最好拥有要维修汽车的服务通报。如案例:

故障现象:一辆桑达纳2000轿车,故障为无法启动。

故障检修: 检查蓄电池电压正常,启动系统正常,无故障码。检查油、火时发现不喷油、不点火,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正常,最后怀疑是电脑故障。正好车间里有一辆完好的桑塔纳车,将该车的电脑换到故障车上后重试,依然无法启动,此时维修进入僵局。当天晚上回家认真的查阅了有关桑塔纳轿车的书籍和资料后,发现防盗系统电路中的点火开关处有读码线圈,钥匙内有防盗芯片,目的是禁止使用其他钥匙启动车辆,这些是笔者在检修故障时所不知道的。以前只知

道防盗系统控制起动机的情况,虽然有了新的发现,但该车问题是否就出在钥匙上呢?第二天向车主询问了一下情况,故障原因果然是和钥匙有关。原来车主在外面还另外为该车配了一把钥匙,而交给笔者使用的就是后来配的没有防盗芯片的钥匙,车主取来原配钥匙重新启动该车,一切完好无任何故障。同时,必须拥有汽车的电路图和结构图,没有相应的电路图对于诊断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制造商提供的维修手册、通用维修手册或电子数据系统中必须载有维修程序信息。诊断结果可以由专用的输出传感器表明是否有故障,但无法显示故障是出在传感器本身还是出在导线上,必须有合适的检查程序以确定出准确的故障原因。一本部件位置手册可以帮助找到汽车上的某一个部件,从而节省时间。

(二)合理使用汽车诊断方法。汽车在工作过程中,各种零件和总成都处于装配状态,无法对其零件进行直接测试,例如汽缸的磨损量、曲轴轴承的间隙等,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是无法测量的。因此,对汽车进行诊断时都是采用间接测量,如通过振动、噪声、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来间接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由于采用间接测量方法进行判断,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准确性\",例如,发动机工作时,曲轴主轴承的工作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和不正常状态两种情况,如果采用机油温度作为判断轴承工作状态的特征,并将油温分为\"正常\"、\"过高\"两种情况,则可能会产生误判。因为机油温度过高,固然可能是由于轴承运转失常所致,但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如机油粘度不合适、机油量不足、机油散热器不良等)造成机油温度上升。

\"故障树\"分析法,是根据汽车的工作特征和技术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的树枝状图形,来对故障的发生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能用逻辑代数运算对故障出现的条件和概率进行定量估计。这是一种可靠性分析技术,它普遍应用于汽车等复杂动态系统的分析。树枝图分析法用于汽车诊断,不仅可以分析由单一缺欠所导致的系统故障,而且还可以分析两个以上零件同时发生故障时才发生的系统故障,还能分析系统组成中除硬件以外的其它成份,例如可以考虑汽车维修质量或人员因素的影响。

汽车故障的发生带有随机性,属于偶然性事件,如若建立树枝图,

并用它来分析故障,则有助于弄清楚故障发生的机理,除可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可以根据树枝图中影响故障发生因素的出现概率,定量地预测出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即故障发生的概率)。积极的查找故障。有些汽车的间歇性故障是难于诊断的,除非是你检查汽车时正好故障显现。换句话说,当我们进行诊断测试时,故障症码不出现,故障就难以诊断。当故障码一出现,立即直接到现场去诊断故障。这一方法对无法启动的故障尤为适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告知顾客不要再试图启动汽车。这样做的费用可能偏高,但有时候,这可能是成功地诊断故障原因的唯一方法。一定要乐于多跑上几千米为顾客诊断,排除故障。

电控发动机在多数人眼里仍然很陌生,仍沿用传统观念,利用经验法进行维修。这种方法是不适应电控汽车维修的。因为电控汽车目前类型较多、系统型式较多,如果每辆车都只有积累经验后才修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只要能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共性,并拥有其详细维修资料,即可主动维修,从而再积累经验。为此:①电控发动机出现故障后,对于一般的故障可用经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排除,例如与电控系统无关的机械性故障等。②在读取电控发动机故障代码之前,有必要对发动机进行基本检查,即对发动机基本怠速和基本点火正时进行检测与调整,使发动机处于所要求的待检状态。不同车型的基本检查步骤、条件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总之,一旦查清故障原因,那么维修起来就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所以汽车故障诊断是汽车修理的重要环节,它即要求诊断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汽车诊断技术的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将是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王文清,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 王静文.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90-120.

第18篇:技师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的产

量、

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是,

交通事故的伤亡和损失不知给多少个

家庭、

亲人带来灾难和痛苦,

也不知有多少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

丈夫失

去妻子,妻子失去丈夫,父母失去儿女,孩子失去父母,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 散,驾驶员支付巨额赔偿,人财两空,十分凄惨。虽然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作用,

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车祸成为世界一大公害,

有人把汽车说

成是:

杀人的凶器、吃人的老虎、流动的棺材。

。现针对黄河基层汽车驾驶员

如何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使广大驾驶员能找到主动提高

能力

的方向,在预防事故安全行车方面一定会迅速收到成效。

一、做为汽车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

-

-

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

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

操作行为和车

辆技术状况。

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

态,

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

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 态和心理活动、

安全行车知识、

驾驶员操纵技术;

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

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

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

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

纵方法;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 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

这人复杂内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作

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要达到安全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

驾驶员行车素质

驾驶员素质中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即没有良好的思想素

质和必需的身体素质,

就不能发挥具有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技术的作用。

它因素都具备只是

精神状态

不佳也会破坏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驾驶员素质的

决定性是有条件的,如果在行车,并停止其开车则有

素质

引起的可能性就被消

除。

如果驾驶员素质条件具备,

但是在行驶中出现不当的操纵行为或车辆技术状

态不佳,也就可能破坏安全行车,此时,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操纵行为,或车辆故 障。

二、做为汽车驾驶员要熟悉和掌握

信息处理特性

、要正确处理信息。

在路途中

,

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

通等的各种信息,

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

通过汽车各个操纵机构使其

做出相应的运动,

一次控制的结果如车速与方向往往与希望有偏差,

此时汽车的

运动情况又做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将其头脑中的予定值进行比较, 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

如此的反馈不断通过多次控制,

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它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

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予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 则将会

第19篇:技师论文

水轮发电机组值班运行是集脑力与体力的综合性技术工作。水轮发电机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效率最高,发电量最多,耗水量最少,事故发生时保证损失最少是水轮发电机组值班的技术核心。因此,水轮发电机组值班技术是保证水电厂乃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的根本保证。

根据对水轮发电机组值班的严格技术要求,我在业务技术上刻苦学习,努力追求新知识、新技术,并取得可喜硕果,多次获厂内操作技术能手,1989年获四川电力局运行优秀技术能手,1997年获得水轮发电机组值班技师证,2000年从电力职大毕业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知识,2004年2月获得水轮发电机组值班高级技师证。由于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自己的水轮发电机值班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能针对机组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判定,分析和处理,提出较好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如1980年机旁保护屏增设直流220V、直流48V刀闸,渗漏水泵采用两段电源控制到2002年的机组AGC远方控制时省调应关闭机组振动区间时段及主变压器冷却器PLC应采用全部温差控制,从而在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都有所成绩,对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上百条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研究成果等,较好的发挥出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安全高效发电作出奉献。

要保证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就必须根据变化的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的状况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在技术革新中我作了:上厂机组与下厂机组同开度下少带负荷分析与采取措施;3号主变压器高压套管B、C相油标改造;主变压器冷却器成组切换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3号深井泵烧轴承原因分析与改进润滑水方案,龚站地下厂房夹墙渗漏水治理改造;防止发电机冷却器漏水引起烧发电机及发电机冷却效果的改进方案(厂在1988年专门为此召开技术论证会);汛期3000m3/s流量以下最佳水位调度方案等主要技术改造工作。

在技术攻关中根据运行工作围绕节水多发电,提高经济性以及处理分析运行设备存在问题而作了以下技术工作:充分利用等微增原则分配负荷,增加发电量;如何缩短开、停机时间,实现节水多发电;在电力市场中如何提高本厂发电经济效益;6F励磁调节器电源1DK、2DK运行中掉电分析及处理办法;机组LCU在厂用电倒换成中断时引起负荷波动分析与处理;机组LCU改造水机故障信号引入中控室;线路检修时线路开关不能合环运行分析;跟踪自动化改造设备投运,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安全运行。

作为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在工艺革新的主要任务就是操作的准确性与少走弯路,省时省工并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并在群体性的作业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和在实际工作中修订、完善运行规程,使其规范和准确标准化。在技术工艺革新中我作了如下工作:运行人员操作要素;怎样保证巡回检查质量;消除生产薄弱环节与人为事故;运行人员怎样防止误操作;发挥班组“内聚力”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设备改造时运行人员的先期工作与设备安全运行的保证。

在技术治理工作中,每年自己都制定出班组技术培训年计划、月计划,主持班组的技术考问讲解,设备异常分析,提出事故预想,组织反事故演习。在生产中注重将图纸资料编号分类有序收集,将设备缺陷、设备异常状况、事故及故障原因、检修作业情况、定值修改、调度命令及调度运行方案、设备运行方式,设备更改等技术工作逐一归档治理,并参与本厂93年龚站运行规程机械部分的修订工作;并拟定过大型事故演习方案,主持汇编班组各类操作票,主持班组的安全工作并连续实现5年生产无一差错的优秀生产工作成绩。主编永乐电站的油、水、风阀们编号并安装,效核永乐电站电气设备双编号及设计制作,制定永乐电站使用工作票、操作票的两票规定,起草了永乐电站安全生产现场治理标准,拟定了永乐电站运行启动与施工现场安全间隔实施方俺,制定永乐电站安全标示牌实施计划,参与永乐电站运行规程的效核,主编永乐电站水工机电运行规程。在技术治理工作中,自己对水电站的整个生产流程的技术治理流程有较强的了解和治理能力,能针对水电站的各个生产技术环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技术要领,能提出生产计划、班组规划,生产重点、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能抓住生产季节不同的技术要领,具有较强的技术治理综合能力。

在培训工作中,自己注重抓好值上的考问讲解、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异常分析。并共带过7个徒弟,任过四个大学生实习一年的指导师傅,他们均在各自的岗位上已作出奉献,并有的已当上领导干部和成为生产骨干。

200X年3月至今在永乐项目部对维护人员进行运行知识培训,分别讲解了油、水、风、主机、运行规程、故障分析、事故处理,为永乐项目部实现运维一体化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能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各类正确的操作和正确处理设备异常和事故就是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必须具有的专门技能,假如不具备这一专门技能,在操作中将发生误操作造成人为事故和处理设备事故中扩大事故,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和巨大经济损失。我能对任何型式的水力发电机组进行停、送电,主变的停、送电;线路的停、送电;机组、主变、线路递升加压等大型操作及电站运行设备的全部正确操作;能做水轮发电机组的各种试验。对水轮发电机组的各种事故、故障能正确判定处理,先后处理过:机组过速,主变差

动联跳机组,主变压器非全相运行,发电机着火,厂用电中断,系统振荡,顶盖漏水,渗漏水泵手、自动不启动危急机组厂房,机组开、停机异常,运行中溜负荷,机组、主变温度过高等事故。非凡是在处理本厂4号发电机冷却器漏水烧发电机事故中,我沉着冷静,在事故停机回路不动作情况下,采取有力果断的人为停机措施,并未按规程开消防水对发电机灭火,而是视其着火情况令提水灭火,为事故后检修发电机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损失。在自己运行值班中经历上百起事故和故障都能正确判定处理,目前尚无失误,所以对水轮发电机组的各类事故具有较高的专门技能处理水平。

水轮发电机组值班人员的非凡技能就是能发现机组运行中异常问题,能正确分析、判定和处理异常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我具有对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判定的能力,并能提出妥善的防范处理措施,非凡能发现设备中的异常问题,如本厂7号发电机组在运行中大轴进气挡水板脱落,我在中班接班时听见机组振动异常,立即到7号发电机水车室检查,发现风洞有水流下,对风洞检查转子在甩水,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机,避免了烧发电机事故的发生,为企业挽回了上百万的经济损失;又如龚站上、下厂6KV联络线检修后,头天中班投运带下厂6KVⅡ段运行,我在白班接班后发现5号发电机2#压油泵声音不正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电机在反转,因其未停电检修过,判定母线相序有问题,进而对二段负荷检查发现所有电机均反转,立即停用6KVⅡ段,检查结果为联络线相序接反所致;能分析各种异常情况发生的因素,如渗漏水泵改造后,多次检修小井被淹,自己分析判定为深井泵倒水所致,其定值过高,及时提出修改后再未发现此异常运行现象。在我从事运行工作中共发现各种设备异常缺陷上千项,具有发现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设备异常的非凡技能。

第20篇:技师论文

研发中心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 简介:润滑油研发中心,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兰州石化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检测及润滑油研究开发基地。而润滑油研发中心的二号压缩机是唯一的一台大型设备,由于一号压缩机泵故障无法修复,所以二号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更为重要。通过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各种故障,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故障扩大,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 关键字:研发中心压缩机,常见故障  。

一、通电后压缩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2.故障排除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丝;③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④改正接线。

二、通电后压缩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干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⑤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2.故障排除①检查空气断路器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能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修复空气断路器接点;③消除接地点。

三、通电后压缩机不转有嗡嗡声

l.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压缩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对于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或轴承损坏。

2.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首末端是否正确;③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④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或让修泵。⑤检查是否把规定的△接法误接为Y;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⑥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⑦修复轴承或更换新轴承。

四、压缩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压缩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

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低;②△接法电机误接为Y;③笼型转子开焊或断裂;④定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③修复电机绕组时增加匝数过多;⑤电机过载。

2.故障排除①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②纠正接法;③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④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⑤恢复正确匝数;⑥减载或修泵。

五、压缩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1.故障原因①重绕时,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②绕组首尾端接错;③电源电压不平衡;④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2.故障排除①重新绕制定子绕组;②检查并纠正;③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④峭除绕组故障。

六、压缩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

1.故障原因①笼型转子导条开焊或断条;②绕线型转子故障(一相断路)或电刷、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

2.故障排除①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②检查绕线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

七、压缩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

1.故障原因①修复时,定子绕组匝数减少过多;②电源电压过高;③Y接电动机误接为Δ;④电机装配中,转子装反,使定子铁芯未对齐,有效长度减短;⑤气隙过大或不均匀;⑥大修拆除旧绕组时,使用热拆法不当,使铁芯烧损。

2.故障排除①重绕定子绕组,恢复正确匝数;②设法恢复额定电压;③改接为Y;④重新装配;③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⑤检修铁芯或重新计算绕组,适当增加匝数。

八、压缩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1.故障原因①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②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③定转子铁芯松动;④轴承缺油;⑤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⑥定转子铁芯相擦;⑦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⑧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2.故障排除①修剪绝缘,削低槽楔;②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③检修定、转子铁芯;④加油;⑤清理风道;重新安装置;⑥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⑦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⑧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九、运行中压缩机振动较大 1.故障原因①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②气隙不均匀;③转子不平衡;④转轴弯曲;⑤铁芯变形或松动;⑥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⑦风扇不平衡;⑧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⑨压缩机地脚螺丝松动,即找正不好;⑩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定子绕组故障。

2.故障排除①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②调整气隙,使之均匀;③校正转子动平衡;④校直转轴;⑤校正重叠铁芯,⑥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⑦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⑧进行加固;⑨紧固地脚螺丝即重新找正;⑩修复转子绕组;修复定子绕组。

十、轴承过热

1.故障原因①滑脂过多或过少;②油质不好含有杂质;③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过松或过紧);④轴承内孔偏心,与轴相擦;⑤压缩机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⑥压缩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⑦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⑧压缩机轴弯曲。

2.故障排除①按规定加润滑脂(容积的1/3-2/3);②更换清洁的润滑滑脂;③过松可用电镀修复,过紧应车,磨轴颈或端盖内孔,使之适合;④修理轴承盖,消除擦点;⑤重新装配;⑥重新找正,调整皮带张力;⑦更换新轴承;⑧校正压缩机轴或更换转子。 十

一、压缩机过热甚至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发热大大增加;②电源电压过低,压缩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③修理拆除绕组时,采用热拆法不当,烧伤铁芯(针对电气车间而言);④定转子铁芯相擦;⑤压缩机过载或频繁起动;⑥笼型转子断条;⑦压缩机缺相,两相运行;⑧重绕后定于绕组浸漆不充分;⑨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⑩压缩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定子绕组故障(相间、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内部连接错误)。

2.故障排除①降低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请动力厂电工执行),若是压缩机Y、Δ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②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粗供电导线;③检修铁芯,排除故障;④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挫、车转子);⑤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⑥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⑦恢复三相运行;⑧采用二次浸漆及真空浸漆工艺;⑨清扫压缩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⑩检查并修复风扇,必要时更换;检修定子绕组,消除故障。

循环水技师论文 范文
《循环水技师论文 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