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三农调查结果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3 09:05: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的问卷发放120份,有效问卷100份。通过对学生问卷答题的比例分析得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喜欢老师用激励的语言来表扬自己、喜欢老师上课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还要求老师保证每节课都要上的有意思,有趣,还要上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形式,要使地理教学要丰富多彩。由此结果,使我认识到,首先要让自己的基本功要扎实起来,知识要丰富,语言要风趣,课堂要丰富多彩。只有先做好这些才能实现课堂有效性。

推荐第2篇: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病患病情况及流行特征,分析全省结核病流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抽取9个调查点,平均每个点调查1 200人。对所有1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作X线胸片检查,对所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发现的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病相关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 894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6人,其中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患者7人,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14/10万和64/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在35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上升,75~79岁最高(969/10万);山区患病率最高(973/10万),分别是平原(194/10万)和丘陵(520/10万)的5.02和1.87倍;农村人群患病率(674/10万)是城市人群(194/10万)的3.47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中复治患者比例分别为35.71%和28.57%;无症状者占活动性患者的19.64%。结论

四川省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疫情不容忽视;复治患者比例较高,暴露出治疗管理上存在问题。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四川省是结核病疫情最严重省份之一。2010年全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结果表明,全省15岁以上人群活动性、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98/10万、104/10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测算15岁以上人群中有活动性、涂阳肺结核患者44.80万、7.79万,分别占全国的8.98%、10.82%[1]。2012年在9个县(区)开展了结核病患病率调查,旨在评价近2年《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规划)实施效果,了解全省目前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识别肺结核疾病负担较重的区域和高危人群,确定防控重点。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各调查点15岁及以上(出生日期在1997-12-31之前)的本地户籍人口(不包括外出超过6个月的人口)及外来常住人口。

1.2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村(社区)为最小行政单位组织实施。根据四川省第五次流调中各个市/州患病率的大小,将21个市州分为高、中、低 3层,每层随机抽取3个市(州),在每个市(州)随机抽取1个县(区)作为调查点,共9个,然后再在抽取的县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或社区),每个乡镇(或社区)随机抽取1个村(或居委会)。每个村(或居委会)抽取1200人,共计10 810人。9个调查点中农村、城镇点数之比定为2:1。入选的县(区)有金堂县、利州区、广汉市、江油市、古蔺县、威远县、南部县、通江县、仁寿县。其中,金堂县、利州区和广汉市为城镇点,其余6个县(区)为农村点。

1.3调查方法

为使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流调具有可比性,参考《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对调查点所有调查对象包括已知的肺结核患者均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X线片,行动不便者和孕妇可直接查痰,症状调查中发现的有咳嗽咳痰或及咯血症状且持续2周及以上者、已摄胸片疑似结核病影像者、已知活动性肺结核但线影像未见异常者都取即时痰、夜间痰、清晨痰份标本进行痰涂片检查。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全部填写《患者登记表》,记录患者治疗分类、痰涂片结果等。

1.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采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各调查点所有调查对象登记表进行录入。数据分析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 2结果

2.1调查点基本情况

调查点以村(社区)为单位,平原3个,调查人口3 621人,占33.24%;丘陵4个,调查人口4 807人,占44.13%;山区2个,调查人口2 466人,占 22.64%。农村6个,调查人口7 273人,占66.76%;城市3个, 调查人口3 621人,占33.24%。 2.2受检率

全省9个调查点抽样人口为30 146人,应检人口为11 926人,实检人口为10 894人;实检人口占抽样人口的36.14%,占应检人口的91.35%。

2.3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全省9个调查点共调查10 894人,其中男性4 594人,占42.17%,女性6 300人,占57.83%。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5~98岁,年龄的中位数为50岁,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39和62岁。调查对象中20~59岁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为6 639人,占60.94%,其他年龄人口为4 255人,占39.0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568人,占32.75%。调查对 3.讨论

肺结核至今仍然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2-3]。开展结核病患病率调查是准确掌握特定区域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核病患病现状等有效措施,有利于为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1四川省结核病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

调查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14/ 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4/ 10万。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比2010年流调分别下降了14.05%和38.46%,年递降率分别为7.29%和21.55%,说明近2年四川结核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治策略与措施得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结核病疫情仍较为严重。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涂阳比例仅为12.5%。分析原因,一是涂阳肺结核患者一经有效短程督导化疗,痰菌很快转阴,且随着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力度加大,疫情下降比较明显[4];二是患者发现工作加强,患者转诊、追踪及时,加之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患者发现延迟大为缩短,许多肺结核患者病情尚未发展到涂阳患者阶段即被发现,使涂阴患者相对增加[5-6]。

3.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从不同地貌地区来看,9个调查点中2个山区点古蔺县和通江县正是患者检出人数高居前两2位,患病率高达973/10万,分别是平原和丘陵的5.02和1.87倍。另外,农村人群患病率(674/10万)仍是城市人群患病率(194/10万)的3.47倍。较2010年流调的2.12倍相比,表明差距依然巨大。这主要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大多结核病防治工作总体投入不足、保障不力,经济水平较低,医疗服务半径较大等有关, [7-8]。另外,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病,除了其传染性外,其发病情况还与该地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速度及生产力水平等因素高度相关[9]。这些因素导致了本次该调查9个调查点患病率呈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在制定结核病防控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同时加强对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农村地区、贫困山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并给予政策上、经费上的倾斜和技术上的支持。 3.3复治患者比例较高

本次调查检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复治患者比例较高(35.71%)。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中初、复治之比分别为1:0.56和1:0.4,前者远低于2006年江苏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1:0.16[5]。一个地区在广泛登记,严密管理的前提下,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初、复治比例是衡量该地区结核病控制成败的敏感指标[10]。本次该调查发现复治患者比例仍较高,反映了结核病治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如病例登记力度不够,控制工作未触及重点,即初治涂阳病例上,仍循规于重复治疗已知患者,不能有效减少传染源[10]。李建涛等还发现[11],2010年我国中西部省国家级贫困县涂阳肺结核初复治比例低于非贫困县,说明贫困地区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管理不够完善。四川是农业大省,2010年末,四川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7.74%[12],而农村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是城市人群的3.47倍,患者基数大,复治患者也相对较多。复治患者容易发展为耐药患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会增强肺结核的传染性,威胁到健康人群,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村地区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疾控机构(或结防机构)不断加大结核患者的发现力度,及时治疗并规范管理患者,努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二是规范抗结核病药品管理,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将患者督导随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患者全程规范治疗和安全用药,提升药品管理质量和水平;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的督导,加强对患者治疗和复诊工作的管理,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合并症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规则治疗率,最大可能减少复治和耐药患者的出现。

推荐第3篇: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实行双向选择的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鉴于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形势,我们特此展开此次调查,以表现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优势与不足,了解企业人才的所需,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微薄的信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调查、建议

我们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调查范围覆盖北京物资学院所有院系。我们班负责的是物流学院的学生。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两种方式来回答问题。调查人员通过平均分配任务直接联系学生发放问卷来完成此次调查。据调查人员反应,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并积极的完成问卷,说明大学生也想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就业基本情况,审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心态以便顺利就业。

一、对调查资料的评析

(一)就业意向:就业成为第一选择

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考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考研,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二)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北京和经济发达即沿海开发城

市地区占大部分,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

(三)应聘时看重企业的哪些优势?

问及主要看中公司哪个方面,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公司的发展前景,对于工资福利都不太看重,这表明毕业生看重以后的发展前途而不求眼前的利益,倾向于未来的发展。过去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要首先考虑户口、工资、福利等,这些择业标准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指向现在。这种变化更有利于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选择工作,实现人生目标,也有利于企业去选择人才,减少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

(四)第一份工作薪水的期望

择业时,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即将毕业的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你对第一份工作薪酬的预期”时,五分之三的人选择了3000 ~4999,五分之二的人选择了2000~2999。这说明对于薪水的期望是普遍较高的。

(五)你最需要的就业指导内容是什么?

根据调查知道学生们有一般选择“职业信息发布”,而“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和“职业生涯辅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六)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就业的?

在回答就业途径的选择时,更多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不少的学生尝试网络招聘,利用现代的信息来为自己找出路;此外,广建人际网络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另有选择传统的信息渠道获得就业机会,如,

报纸广播媒体报导;选择毛遂自荐的人也有,这样更能找到适合的岗位,还有一部分选择父母亲戚朋友介绍。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伴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很多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因此,当代大学生坚持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很重要。

1.应该从大一开始抓起,并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大学期间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各种积极的思想,使其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掌握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

2.每个学生的辅导员以及各任课老师应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包括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知识结构、心智、体质及兴趣、特长、习惯等方面。教导学生不要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条件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寻求发展。要懂得理想职业的选择是相对的,当代大学生可以考虑去一些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或者是国家需要的地区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大学生就业空间受到挤压。

1.而目前的社会强调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正由于这种新的潮流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改变以前急功近利、求职主动性差、依靠心理强、缺乏奋斗意识的落后的就业观。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选择自己创业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2.另外一种新观念,就是选择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创造了的大量的就业机会,急切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但由于之前,还没有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而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应该重新考虑去基层和农村就业这样的选择了。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更给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

(三)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为了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大学生应该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解决自身就业的根本途径。而且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也很积极的针对大学生各种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每个人的思想状况进行教育与引导。不仅局限于此,学校还要研究市场,以便更好的来配合市场的需求来培养适合性人才,这样更具有效率性。更能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以便全面提高的速度更快。为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学校也适量的改革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设置,这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适应社会需求,使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加宽广和顺利,也能很好的治愈现代大学生谈“业”色变的心理。

结束语: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无论正视与否,现实都是客观存在的。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态度是脱离现实,逃避社会。现实是客观的,既有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有不利于自己的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这将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所以对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要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推荐第4篇:华农酸奶供应链的调查结果

华农酸奶的供应商是广州市奶牛研究所,地点在增城区,是广州市最优质的鲜奶的生产基地,它为制造商即华农酸奶的加工厂提供鲜奶,一天一次。但该加工厂每生产两天就休息一天,它每天早上5:00—6:00就派车去供应商那里拉鲜奶,10:00左右酸奶拉回来后就进行生产加工,下午4:00左右就生产完,鲜奶生产成了成品,再拿去冷藏12小时以上,就可以进行包装了。包装好后就可以提供给批发商或直接提供给经销商,批发商或经销商们都是早上来提货,提货的流程是开单→领货→交给门卫→放单。它有几个较大的经销商,例如该公司的老员工出去后成为了华农酸奶的经销商,华南农业大学校本部也是它的一大分销商,60%的产品都销往校本部。对于这些大的经销商,该制造商会直接给他们送货,批发商或经销商提到货后就给各零售商们送货,然后再由零售商卖给顾客。该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就通过赚个差价来获取利润。

我们小组这次是去调查了华农酸奶的生产加工厂即它的制造商,该制造商除了生产几种不同的华农酸奶外,最近还新上市了巴斯奶、豆浆。该制造商在忙季即开学、节日等忙季就生产两天休息一天。在淡季如寒暑假的时候就生产一天休息一天。它有可能会断货,所以它的库存可以满足顾客一天的需求量,该制造商通过ERP软件去预测库存,下午4:00就为第二天产品的需求量做计划,尽量降低库存,减少因库存占压的资金。它通过与华农合作,即组织校内创业小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的需求→番禺、深圳等地区,该生产加工厂有个QC留样间,对每一批次的酸奶发行前进行抽查 ,生产的工人共有12人,每天能生产9t产品,生产车间要清洁,即在没生产的那天进行杀毒清洗。该制造商会在后台进行自检与第三方检查报告的差异,再沟通,然后观测是否合格。这就是我们组去华农酸奶调查它的供应链构成后得出的结果。

推荐第5篇:调查结果

柳邕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二)北门露天赶集市场为以路为市,逢赶集日市场拥挤不堪,无固定摊位,游摊经营,缺乏最基本的监管;

(三)日常监管工作薄弱,无证经营情况突出,食品安全堪忧;

(四)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易设施简陋,场容场貌差,管理不规范;

(五) 存在一起“划地为市、占道为场”的自发露天菜市场,这些菜市场经营零乱无序,监管难度大;

(六)市场外占道经营较突出,车辆乱停乱放严重。

二、建议

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规范、整改:

1、基础设施。重点整治地面、摊位、排水、垃圾收运、排污处理、宰杀间、鱼池、防蝇防鼠防尘、公共厕所、消防安全等设施不完善问题。

2、布局分区。重点解决菜市场内熟食、水产、活禽、蔬菜等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

3、环境卫生。重点解决场外周边区域和场内蔬菜、水产、家禽屠宰、公共厕所等区域的“脏、乱、差”问题。

4、食品安全。重点解决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以及熟食防护措施不完善、市场食品不卫生或存在假冒伪劣商品等情况。

5、市场管理。重点解决市场业主、市场经营者和市场监管者的管理责任不清、市场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以及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无证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乱停乱放、违章搭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消费欺诈等问题。

推荐第6篇: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一)

一、您认为小区随便丢放垃圾情况严重吗?

严重:60不严重:12一般情况:28

二、您认为应该对此负责的单位是哪?

住户:18垃圾制造者:20物业:58泰山街道卫生部:4

三、如果要收垃圾清理费,您会交吗?

会:41不会:12看物业服务情况:47

四、您认为菜场的垃圾应该如何处理较好?

物业打扫:58摊贩打扫:42

五、您认为乱丢垃圾是因为什么?

清扫不及时:23垃圾桶少:34没有环保意识:4

六、您认为一幢居民楼下应摆放几个垃圾桶?

1个:82个:533个或3个以上 :39

七、您认为垃圾大都是谁仍的?

住户:47装修工人:19菜场商贩:32其他:22

八、您认为一天清扫几次垃圾最合适?

每天一次:15两个高峰期:54早中晚三次:31其他:0

九.你是否乱丢过垃圾?

从未乱丢过:61次数记不得: 15经常乱丢:6看情况而定: 20

十.您认为乱丢垃圾是因为什么?

垃圾桶少:23没有环保意识:46物业清扫不及时:39 十

一、您会如何处置手中的垃圾?

如果附近无垃圾桶就乱丢:14随便乱丢:9一直拿着放进垃圾桶:75 十

二、如果您看见有人乱丢垃圾,您会怎么办?

上前阻止:24帮他把垃圾扔进垃圾桶:55什么也不做:27 十

三、您认为怎样做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罚款:15设宣传标语:26提高居民素质:47其他:16

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二)

一、您认为小区内是否有乱堆、乱扔垃圾的现象?

有:56没有:24

二、小区内随意堆放垃圾、乱扔垃圾情况是否严重?

严重:35一般:37不严重:8

三、小区内处理垃圾设施是否完善?

不完善:29一般:47完善:4

四、小区垃圾桶清洁工的清理情况是否满意?

不满意:27一般:44满意:11

五、小区每天垃圾清扫情况满意吗?

较差:20一般:47很好:13

六、您觉得小区物业对垃圾管理情况如何?

较差:25一般:49很好:6:

七、您觉得小区居民爱护小区卫生的意识怎样?

较差:28一般:52很好:4

八、您小区的居民具有垃圾分配意识吗?

较差:43一般:32很好:5

九、如果您出门在外,手头上有垃圾,附近又没有垃圾箱,您能做到一直拿着它,您能做到一直拿着它,放到一扔垃圾的地方去吗?

不能:12偶尔:20能:48

推荐第7篇:三农

恶劣的越南热带丛林地理环境使美军深深陷入了泥潭,而丛林战似乎成了越战的代名词。山高谷深.密林沟壑、火热潮湿、虫蛇出没。这样的作战环境使美军完全放不开手脚.虽然美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了很大优势。而且许多武器甚至是手榴弹在丛林作战时的战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不针对环境创出许多新的方法,而这个代价是鲜血和生命。惨痛的教训使美军在越战后开始重新审视丛林战,并将其列入西点军校的训练项目。

在陆地边界上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朝鲜(以鸭绿江和图门江为界河)

北:俄罗斯(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同时大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的界湖)、蒙古(以贝尔湖为界湖)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它与中国关于帕米尔高原的划界也已经结束,原来地图上是虚线的“未定国界”变为实线的“国界”了。)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通过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1/3的克什米尔地区相接)

西南:印度(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称为“锡金邦”,1975年印度派军队进入该国内,几年后宣布其并入印度。中国原来一直不予承认,这也是中印之间的一个敏感话题。今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将一张印度地图送给辛格总理,上面就将锡金划入印度了。)、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广西东兴北仑河为界河),同时与越南的关于北部湾划界问题也将解决,中国将撤出几个实际控制的小岛,同时将北部湾北部的海域划回中国。去年报纸上还炒作过,某些的标题吓人的很。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 东为韩国、日本(隔黄海与东海) 东南为菲律宾

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以上都是以南中国海相隔)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公开承认并拥有核武器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不公开承认但确认拥有核武器国家:以色列。可能已拥有核武器国家:朝鲜。正积极发展但还未拥有核武器国家:伊朗。

推荐第8篇:三农

温铁军:三农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

——温铁军博士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被强调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社会各界便纷纷热炒“三农问题”。此刻应该提示的是有关背景: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广泛讨论和相关政策研究。兹摘要如下:

1989-1991年出现了改革以来首次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长速度为负数的情况。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曾经骑自行车考察20多个县,他关于农民负担过重的政策建议得到当时农业部刘中一部长的重视,中央十四大之前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也有很多老同志提出过关注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意见。

1993年农业部刘江部长组织大批干部下乡蹲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司杜鹰司长通过安徽调研写出了“一个农业大省面临的困境”,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当年5月《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解决农业问题“功夫在农外”。

此后,由于中国经济进入高涨和“过热”,这些同志所提出的问题被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城市改革加快掩盖了。

1994-1995年粮食产量在需求拉动和价格政策刺激下大幅度增加的时候,少数坚持搞农村基层调研的人提出“新一轮粮食过剩”的可能,1995年有“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不同意见分析”,以及对过度紧缩影响就业和内需的不同意见,1996年则有“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等文章引起讨论。1996年秋季,以“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为标题的文章,发表在《战略与管理》上,明确分析了“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从基层调研出发、比较实事求是的政策研究工作,都发生在1997年再次出现“卖粮难”之前,对那以后的问题,确曾提前予以警示。看来,不是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到位,而是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科学决策”客观上没有条件实行;或云“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一、“三农”问题是怎样被提出的?

社会上一般误认为“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才被决策层采纳的”。但有“温三农”绰号的温铁军却不能苟同。他在2003年4月9日回答安徽《决策咨询》编辑部记者采访时,针对性地回顾了十多年来关于三农问题的提出和观点的形成过程。

记者:温铁军同志,从我能够搜集到的资料看,是您早在1996年就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作为两个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提出的。我们的问题是,您为什么把农民问题置于三农问题的首位,为什么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是一个农民大国”?还提出“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农业经济科学”;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综合的改革,并且出路在三农之外,这如何理解? 温铁军:看来,你们是有备而来。但这几个问题在我1993年以来的文章中都作了很详细的说明,拿来读一下答案就出来了。为了不耽误读者的时间,也给你们一个“独家”,我想换个话题。

安徽不仅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之一,其实,也是我们10年前讨论并且基本上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观点的地方。因此,尽管我历来不愿意参与北京学术界的争论,但却认为应该把三农问题提出的过程作为背景介绍给安徽的读者。

其实三农问题的有关讨论的源头是比较远的,并不是近来才提出。而且应该说是科学决策的产物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说远,可以从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讨论开通城乡的政策算起;因为从那以后,耕地的“双重功能”问题、“8亿人给2亿人搞饭吃”的问题等等,农村政策负责人早就都提出来了。其实,我们历来就强调城乡二元结构属于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直到去年党的十六大把这个观点写入正式文件。所以,应该说经历了18年的反复了。

说近,可以从1991年后的关于农民负担的调研和政策讨论算起;从那以后,今天才引起人们关注的农村的税费改革、金融改革、机构改革和流通改革等,各种“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改革早已相继进入试验课题,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说最近,也得从1996年“三农问题”这个概念的正式见诸报刊发表算起。那以后的问题,似乎更加复杂、日益严峻。因此,最少也有7个年头了吧。

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的开通城乡的建议没有条件实行。1988年价格改革失利、通货膨胀发生,1989年搞“关停并转”导致城市“三角债”、经济下滑,在这样的宏观变化影响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连续3年下降,这在改革后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时,农业部范小建司长(现任副部长)骑自行车微服私访了20多个县,了解农民负担问题,并把调查结果上报给农业部,指出农民收入下降导致相对负担很重,已经影响到党和农民的政治关系。刘中一部长对他的调查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且力排众议,决定以个人名义实事求是地向上汇报。这时期,还有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前后的很多讨论。可见,90年代初期就已经发现并涉及到了三农问题的相关内容,政府有关部门是清楚的,只是还未引起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第二次关于三农问题的深入讨论是在1993年。政府换届之后,农业部的刘江部长组织人员到各地蹲点,当时农村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杜鹰同志(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农村司长)带人在安徽蹲点,对财政、金融、税收、计划和工商等各部门做了大量调查,形成了题为“农业大省面临的困境”的调查报告。该报告那时就已经强调,农业农村问题涉及到包括财政、金融、税收、计划和工商等的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不应该再就农业谈农业。刘江同志也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3年年中,我作为调查组成员,根据安徽调查在《经济日报》上公开发表了题为“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的文章,认为农村问题主要受宏观政策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农业问题。

之后的1993到1996年期间,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涨期,需求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又有增长,农村困境相对缓解;同期的城市改革力度加大,反映农村问题的声音虽然小了,但讨论却在不断深化。 一方面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朱副总理曾经强调“三不”,即:土地不能动,粮价不能低,负担不能重;另一方面,从1993年开始,在温家宝和陈俊生等领导同志的指导下,现在人们重视的问题,如土地制度、税费与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股权交易,以及西部贫困地区和山区、牧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已经列入政策试验课题。

尤其是在1995年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指出三大差距在扩大,并警告这样下去“恐会酿成大祸”(后来此话不幸而言中),使政策界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例如,当时尽管没有宏观部门统一协调,但仍然形成国家11部委于1995年自动联合起来,开展农村小城镇改革发展试验的现象,并在江苏昆山召开了第一次“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这在25年的改革决策中是前所未有的,表明决策研究领域的大多数同志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此外,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数千万农民工进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也提出来了。随之,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社科院、农业部农研中心等8个单位的专家联合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这就涉及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突破、城镇化如何发展等课题。具体政策实验也相继开展。可以说,从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问题不断演化,有关部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也有好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做法。

在1995年秋粮上市之前,我们对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调查。认为用价格政策过度刺激粮食生产,会导致1995-1996粮食年度出现过剩。在一次全国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上,我把粮食可能出现过剩的问题提了出来。与我同感的还有前国家体改委农村司的李铁,不过,那时我们确实是“少数”,尽管也汇报了,可那些跟从主流的人却没反应,我就写了“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大胆分析“丰收的代价”,从粮食周期这个农民都懂的常识谈起,分析粮食问题与财政、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相关。这与1993年写“功夫在农外”的思路是一致的。

由于1996年粮价继续提高、继续刺激粮食高产,因此,当年粮食产量提前4年实现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目标。从当时来看,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确实挺上去了,以粮为纲的感觉似乎又有了。但其结果是什么呢?由于人口并没有随着粮食产量而增长上去,也就是说,消费并未增长上去。简单说就是:有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而没有2000年的人口,必然出现过剩。正是基于此,“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一文才被许多报刊转载,大家开始觉得这种提法有意思了。学术界也有类似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宋国清教授关于粮价被动地受物价指数影响的量化研究,针对性地对当时主流认定粮价带动物价的观点提出反诘。

1997年后粮食果然积压,重现了1984年粮食大规模增产后出现的卖粮难问题。因此,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又连续下降,农业农村的矛盾又开始凸现出来,继而引起了那种“王顾左右而言他”式的讨论。我又写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不同意见分析”先内部征求意见,到1996年秋季,我在《战略与管理》上公开发表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综合以往政策试验的研究成果,提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认为只有宏观政策对应解决,或缓解这两个基本矛盾,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合理地解决。

至此,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正式见诸报刊。需要再次强调一下,三农问题的提出过程由来已久,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1985年“开通城乡”的提出;到1991年范小建的调查、刘中一部长对调查报告的肯定,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前后的讨论;再到1993年杜鹰同志主持在农业大省安徽的调查被刘江部长肯定;最后是1996年以后关于粮食政策的不同意见„„;总之,大凡了解农村基层的政策研究人员从来都坚持认为,农村问题主要是宏观方面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是怎样被研究的?

记者:这期间,决策层对解决三农问题搞过一些试点吗?

温铁军:在1993-1994年期间,直接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的农村实验区办公室提出了第二批试验课题,其中就有在安徽太和等地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那时就认为,税费改革是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但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当时是把税费改革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

这与后来搞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最大的不同在于:1993年税改与粮改相结合的办法本来就是基层创造的,很有“中国特色”:在免除农民税费的同时,一亩地缴一百斤粮。全国当时2亿亩耕地,那么国家会得到至少2000亿斤的粮食储备,足够平抑市场,不用担心粮食安全问题。而且,这2000亿粮食是按公粮方式收的,没有成本。正常情况下,政府手中只要掌握1500亿斤粮食就够了。当时全国有5个省份分别布置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有的地方农民缴100斤粮食不够,提高到120斤,复种指数高的“吨粮田”也不超过150斤。由于基本上防止了跑冒滴漏,把这些粮食折算成现金,农民负担最多也就70多元。

其实,坚持农村调查的人当时不光是提出问题、进行调查,而且还通过实验进行具体政策操作。除了上述涉及中长期发展的政策试验课题外,1993年还在河南搞了商、粮、供、贸、物五大流通系统全面改革的流通体制改革实验。也就是说,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都早已不在单纯农业领域中了。

客观上看,1995年我们为什么说“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1996年又写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上述的实验课题,根据基层的经验,从客观实际入手,逐步创造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因此,1993年以来的那些成果,都是根据基层经验和科学试验提出的,相关的政策思路也是清晰的。

综上所述,如果要按照温总理强调的,改变那些不适合或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或者上层建筑,既不能照搬某种理论,也不能就粮食谈粮食,就农业谈农业。需要认真反思,不惟书、不惟上,重新端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三、由决策层的重视到全社会的关注

记者:决策层和全社会是如何重视和看待三农问题的?

温铁军:中央对这个问题在政策层面上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深化。比如,1998年江泽民同志到苏南视察,指出乡镇企业是农村发展的大战略,同一年又指出城镇化是个大战略。温家宝同志对我们在政策科学中的试验和国家各有关部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予以肯定,决策的科学性逐渐在中央层面上反映出来。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正式形成了一个政治局讨论通过的跨世纪的农村工作指导性文件。之所以说这个文件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因为它把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城镇化都作为农村发展的大战略肯定下来。尤为重要的是,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农村改革是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这个提法之所以很重要,就在于重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

接着,1999年前后,中央的农村政策讨论中就不再单纯强调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结构调整,这是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在决策思路上的一个重大提法,它与以往在决策领域中做的研究和实验还是相关的。可见,中央对三农问题认识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在中央科学决策的鼓舞下,1999年夏季,我根据那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在中国农大做的博士论文摘要,改写成“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1999年12月份的《读书》杂志上,不仅把现在的三农问题,也把100多年来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做了分析。到2000年,我又进一步把课题报告扩充为一本书,正题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副题还是“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没想到的是,课题和文章都分别得了奖。这也许表明了学术界的认可。到这时,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的梳理大体上也清楚了。

2000年初,湖北李昌平给朱总理写了一封信,把三农问题形象概括为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期,1999年上海学者曹锦清到河南农村基层考察以后写出《黄河边上的中国》;李昌平又把他的信引发的一系列的事情,写成《我向总理说实话》,于2001年出版,进一步引起社会广泛反应。他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推动作用。

到这时,政策理论成果有了,社会反响也有了,那么,到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就正式变成一个不仅为决策层理论界关注、而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四、“三农”问题在政策思路上的变化

记者:从你的介绍可知,党和政府历来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那么,决策层如何破解三农难题?

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第一次写进十六大的文件中,这是从1995年2月江泽民同志对三大矛盾予以明晰以来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变化,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城乡差别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说明新的领导集体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对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清醒认识的结晶,是与时俱进的直接表现。

十六大之后,离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而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今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些问题的表述非常之客观,非常之现实,反映出“实事求是”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在十六大和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有明确的体现。三农问题在党的领导同志交接班的时候得到特殊强调,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日程中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今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个最重要的提法:“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结合在一起,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接着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又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我们从事农村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欣慰和深受鼓舞的。

因为有了这样的高度重视,最近一两年,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都在广泛地展开,比如农村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税费改革与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及农村土地问题、农民权益问题、村民自治问题等等。尤其是胡锦涛同志在平山县西柏坡讲的“两个务必”,这对我们关于三农问题严重性的讨论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好大喜功,文过饰非,不能坚持“两个务必”,就无法讨论今天严峻而复杂的三农问题。

记者:那么,有哪些迹象表明三农问题正在从政策层面上加以解决?

温铁军:我们应该看到,这两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都有很明确的政策思路。具体表现在“十五”计划提出“以人为本”,提出每年转移农民工进城的具体目标,并强调了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从“十五”计划以来,中央高层的政策思路是越来越清楚。再比如,尽管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试点遇到很多困难,去年仍然下发了“两办”文件强调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农民负担是“高压线”,谁碰就摘谁的乌纱帽。接着,今年国办一号文件出台了打破一切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要促进农民能够通过非农就业增加收入,就要破除一切限制和障碍,使进城的农民工得到公正的待遇。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的问题正在通过打工的政策得到体现。为此,各地也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前所未有的“干货”是,今年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财政新增的科教文卫开支,要向农村基层倾斜。另外,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又特别强调了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化。

最近,温总理又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信用社正朝着农村合作银行改制,农村金融的其他形式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温总理的高度关注下,国土资源部正在总结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的各项实验经验。进入一级市场的方式是,公益性的建设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股;工商企业用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租赁。这就是说,把土地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村和农民。并且中央正在出台文件,严格限制征占范围,只有纯粹公益性用地由政府出面征用,其他一律走市场。此外,在计划投资上,开始强调和农村、农民直接相关的一些领域要增加投资。比如说,适合农村发展的道路建设、水利建设,以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小工程”,将成为今后的农村投资重点。财政正在增加向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总之,党和政府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政策思路上都开始向农村和农民倾斜。

综上所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越来越清晰,这将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记者:但是我们在基层还可以随处看到乡镇企业频频倒闭、农民土地被征占„„

温铁军:问题当然很多,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些也是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遗留问题。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温家宝总理不仅特别重视科学决策,而且强调分区决策,他说,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生产力水平差别很明显,各地的经济结构有很大不同,恐怕不能一刀切。党和政府不仅已经下了决心,而且会更加实事求是,那我们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温家宝同志强调的农村“生产力”,我觉得应该是特指那2亿3千万小农户,其中40%是纯农户,37%是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农户,也就是说,我国77%的农户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这就是无法与照搬的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现实生产力,这就是我们考虑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

推荐第9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表才刚刚回馈了一点,我的内心就完全抑制不住地开始激荡,我们都深知建筑工人的艰辛,我们更加认识到建筑工人急需业余文化生活,他们目前的文化生活可以想知有多么的不乐观,知道吗?已经走过20载风雨的生几乎都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这说明了什么?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太不被社会所重视了!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这一点,有一点很显然,现如今在工地上做工的建筑工人大都是年龄介于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我曾经与一位建筑工人和我同龄的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说:“父亲是文化,但是他很聪明!”这不得不让我意识到,在工地上的多少个建筑工人叔叔都是有着相同遭遇的童年啊!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放弃学业~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就是现在在工地上靠苦力挣生活的一群人啊!他还说:“父亲不看报纸,只是偶尔看看电视连续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忙的,也没什么时间看。”“其实我觉得建筑工人最需要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关心,离家在外的他们其实最牵念的还是家,是家里的父母妻儿,是家的味道,是家里爱的感觉!”他补充到,“我爸是一有时间就会给家里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家里各个方面~”

今天28号了,他爸爸还没有放假回家,他告诉我说估计会是30号左右才会放假。建筑工人,是一群凭体力挣钱的一群人,就算如此,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是吗?此刻,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我们――一群关注建筑工人生活的当代大学生,更是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一定一定要做好!感触颇多

做完了问卷调查,感触很多~

最早发下去的是学生调查表,回收的时候,看着十多张上6,7题惊人的相同的答案――建筑工人非常需要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从来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有喜有忧,喜的是作为思想较为前沿的学生群体而言,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建筑工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忧的是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之匮乏,以至于并未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作用!群众表格是紧接着学生表格发下去的,表格汇总时发现群众普遍的反应也是建筑工人社会中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并不好,他们也很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其实,最震撼我的是深入工地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去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午饭时间了,首先遇到的是一群正在整理建筑材料的叔叔阿姨,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之后,没有我想象中的冷漠,反而,几位阿姨很是热情的回应了我――“你刚刚讲你们这个项目是?”,“嗨!你刚刚说是搞个什么活动?社会调查吗?”我一一对她们的问题给与了回答,告诉她们调查表如何进行填写,回收完调查表后,一位扎马尾的阿姨起身说:“让我打电话叫我家***”来看看这个东西~说完拿起电话拨了一下,就见从门卫执勤岗亭里走出一位头戴黄色头盔,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填完表格一位短发阿姨告诉我,在二楼还有一些建筑工人应该现在在楼道下的厨房里吃饭呢,让我去瞧瞧,我辗转来到一个所谓“厨房”的狭窄的小房子,本就不大的屋子里挤有六七位建筑工人,见到我来很是热情,问明我的来意后,都说:“人家孩子也不容易,我们就帮她填填表格呗!”纷纷索要表格,见我只带了一支笔,一位叔叔竟然告诉我说他有带笔,让我把笔给另一位叔叔,趁他们填写表格之际,我瞥了一下桌上,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大盆里盛的白菜豆腐汤

推荐第10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挺起中国脊梁”——关注建筑工人文化生活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繁华,建筑越来越高耸,越来越美丽。我们就这么兴高采烈、心安理得的住进了一幢幢新居,踏进一座座大厦。然而高楼林立之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能在外面远远看着自己亲手的搭建起的华丽高楼,他们只能在功成名未就之后慢慢走开。他们,总是被忽略的那一群人。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建筑工人。

当然,建筑工人们或许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凄惨,他们作为普通的工人,也有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自己的生活现状,并不是那么的差。然而当城市里的白领们下班后商量要到哪里去“happy”的时候,建筑工人们的文化生活却少人问津。他们几乎是没有娱乐休闲的文化生活,但是,并不是他们不需要,77%的建筑工人渴望着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然而现状却是,除了工作,他们很少休闲放松。工作之余经常有文化活动的工人只占调查人数的1.7%。我们从调查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是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历,但是,他们却比常人更加的渴望知识。在关于“对于文化生活您觉得你们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中,他们提得最多的是报刊、书籍,他们需要有视听的享受,且希望能有些广播或电视能够了解发生的事实及大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也想不断进步,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

欣喜的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学生们中,有将近72%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们乐于并且渴望参与到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中。社会民众们并不是没有留一颗温暖、关切的心给建筑工人。调查中,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活动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愿意投身到这个活动中来。我想,大多数的人还是心怀温暖,和我们的团队一样,愿意参与到建设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中来的。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温暖与关怀,今天是他们,明天也许就是你,只有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包容与体贴,才会建设出一个更好的氛围,建设出一个更加温馨的社会。我们也相信,在一群先驱者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个活动,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

无题

问卷调查表才刚刚回馈了一点,我的内心就完全抑制不住地开始激荡,我们都深知建筑工人的艰辛,我们更加认识到建筑工人急需业余文化生活,他们目前的文化生活可以想知有多么的不乐观,知道吗?已经走过20载风雨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太不被社会所重视了!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这一点,有一点很显然,现如今在工地上做工的建筑工人大都是年龄介于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我曾经与一位建筑工人和我同龄的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说:“父亲是小学文化,但是他很聪明!”这不得不让我意识到,在工地上的多少个建筑工人叔叔都是有着相同遭遇的童年啊!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放弃学业~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就是现在在工地上靠苦力挣生活的一群人啊!他还说:“父亲不看报纸,只是偶尔看看电视连续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忙的,也没什么时间看。”“其实我觉得建筑工人最需要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关心,离家在外的他们其实最牵念的还是家,是家里的父母妻儿,是家的味道,是家里爱的感觉!”他补充到,“我爸是一有时间就会给家里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家里各个方面~”

今天28号了,他爸爸还没有放假回家,他告诉我说估计会是30号左右才会放假。建筑工人,是一群凭体力挣钱的一群人,就算如此,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是吗?此刻,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我们——一群关注建筑工人生活的当代大学生,更是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一定一定要做好!!!

感触颇多

做完了问卷调查,感触很多~

最早发下去的是学生调查表,回收的时候,看着十多张表格上6,7题惊人的相同的答案——建筑工人非常需要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从来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有喜有忧,喜的是作为思想较为前沿的学生群体而言,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建筑工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忧的是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之匮乏,以至于并未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作用!

群众表格是紧接着学生表格发下去的,表格汇总时发现群众普遍的反应也是建筑工人社会中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并不好,他们也很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其实,最震撼我的是深入工地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去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午饭时间了,首先遇到的是一群正在整理建筑材料的叔叔阿姨,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之后,没有我想象中的冷漠,反而,几位阿姨很是热情的回应了我——“你刚刚讲你们这个项目是?”,“嗨!你刚刚说是搞个什么活动?社会调查吗?”我一一对她们的问题给与了回答,告诉她们调查表如何进行填写,回收完调查表后,一位扎马尾的阿姨起身说:“让我打电话叫我家***”来看看这个东西~说完拿起电话拨了一下,就见从门卫执勤岗亭里走出一位头戴黄色头盔,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填完表格一位短发阿姨告诉我,在二楼还有一些建筑工人应该现在在楼道下的厨房里吃饭呢,让我去瞧瞧,我辗转来到一个所谓“厨房”的狭窄的小房子,本就不大的屋子里挤有六七位建筑工人,见到我来很是热情,问明我的来意后,都说:“人家孩子也不容易,我们就帮她填填表格呗!”纷纷索要表格,见我只带了一支笔,一位叔叔竟然告诉我说他有带笔,让我把笔给另一位叔叔,趁他们填写表格之际,我瞥了一下桌上,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大盆里盛的白菜豆腐汤~~~

我们都是一群幸福的孩子,这话一点都不假,面对为了生计,为了家庭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奋斗的建筑工人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满足呢?

第一,从统计结果来看,建筑工人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比较单调,我调查的他们一般空闲的时候打牌,或者出去闲逛,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

第二,社会上群众包括学生在内对建筑工人的生活了解并不太多,我的感觉是社会对建筑工人的关心程度还不够.

第三,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有好的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接受调查的学生基本都愿意参加,愿意当志愿者,可见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都愿意为建筑的文化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我感觉也要多关心建筑工人的家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有个健康快乐的家庭,建筑工人才能安心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做关于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感想颇多。调查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农民工和非农民工的态度偏差很大。农民工几乎都对问卷很重视,并且一一认真选择选项,从他们的表情,我能看出他们在仔细的思考着。在工资多少的问题上,他们也真实的流露了各自不同的感受,而并非一味追求更高的工资,这是他们淳朴真实的体现。然而,很多非农民工对问卷调查的兴趣不高。他们有的只是烦躁似的匆匆看几下,就随便选择了选项,有的干脆拒绝填写。这样的现象着实让人痛心。不过,在我的调查中,学历

高的态度明显比学历低的好,尤其是大学生,态度很认真。另外,在非农民工中,学生较之其他类群态度偏好。

总之,我的调查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对农民工的关爱还远远不够。这个社会需要爱,中国的脊梁——农民工,同样需要。

那天去了同学家,我问她你们家附近有建筑工人吗?她说:“有”。我说:“他们现在的待遇怎样?”她妈妈说:“现在乡下的建筑工人的工资还可以,因为做这行的人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做这些了,在做建筑工人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的要求不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更是不高。”她说,“他们只要有电视看,打打牌就行了。”

我有一同学的爸爸也是建筑工人,我与他交谈的时候,他显得很害羞,当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问他对文化生活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却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写,我猜想他们都对文化的要求不高吧,工资的问题是已经不用愁的。

就我们这的建筑工人,对工资还是满意的,应该对他们的文化生活给以满足,他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要求,他们现在的娱乐生活就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实在不怎么样,那些被调查的人有的是建筑工人的后代大部分希望在文化方面有改进,但是说的都挺笼统的。

为了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 1月底我在家附近的学校 建筑工地和居民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态度和对农民工的认知让人较感欣慰,他们也对农民工投注了更多的同情和关怀。相对学生而言,社区的居民则比较冷漠,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情况都不甚良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人。但还是有热心的市民,也懂得理解体贴关怀农民工。

在对农民工自身的问卷调查中,我切身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他们有的人还对生活有着极大的热情,但些人已经对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感到冷漠而难以亲近!

所以,我们的活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一定要唤起农民工生活的热情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这次调查的对象分别是学生、建筑工人、群众。

我再次走入我以前的学校,在那里我将问卷发给已经下课的同学;走入建筑工地,将问卷交给正在休息的建筑工人;到大街上,将问卷交给路人。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懂得怎样组织语言跟陌生人交流,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在和建筑工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更进一步了解了他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对家人的思念,对儿女的期望。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生活的态度。

在对学生和群众的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建筑工人不了解,特别是学生,这是社会的悲哀,很少人关注社会底层人民,那他们的生活就无法得到改善,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有爱,人人都参与关注建筑工人,那还会出现建筑工人死伤的悲剧吗?所以在这次调查中我还看到我们社会人情的冷漠,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底层人民。

与往常一样,又是个寒冷的早晨,我恣意得躺在温暖的床上,享受那暖暖得感觉,尽管身边的闹钟已经声嘶力竭了……

或者这不是往常的那个寒冷的早晨,因为我匆忙的起床,收拾完毕后,让身体远离了那个温暖的被窝,来到了寒意袭人的路上……

或是胆怯,我不敢与这些陌生的面孔攀谈。但是一种莫名的勇气,我成功得将自己释放,进入了这些建筑工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年龄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只有一个简单目标:赚钱过上好日子。如果他们连这基本的目标都没有实现,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当他们的工资被拖欠,他们是怎样又挺起脊梁面对这破碎的现实。当我问到他们对于文化生活您觉得你们需要什么,他们大多摇摇头,这些对于他们只是奢望罢了……他们的心灵之湖即将干涸,以至于忘却了精神生活。钢筋水泥的生活给予他们的满是无情和冷漠,他们并不是不需要放松,只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太久没有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生活暗淡无光。我看到他们肿胀粗糙捏着廉价香烟的大手,颤颤地握着我的笔,在纸上写下那一个个热情又不无自豪的文字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工地上辛苦劳动的情景,或是酷暑,或是严冬……

我的问卷调查已经结束,但我的心情却好像被和煦春风吹拂过一般,因为我似乎从今天的调查中得到了些什么,一些最简单最朴素的感觉让我觉得,我要做的还有很多,为自己,也为了这些为祖国默默付出的人。

感谢团队,让我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感谢工人们,让我学会坚强。

第11篇:食品安全调查结果分析论文2

食品安全调查结果分析论文

前言:我们小组调查了100人次,分别对43个问题展开了细致而热烈的调查。调查者认真的完成了该项调查问卷。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民的食品消费与日剧增,食品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从去年3月份的双汇瘦肉精,到8月份的沃尔玛假绿色猪肉,食品安全事故让名牌企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同时,也让人开始关注这个越来越严重的话题。紧接着,地沟油、毒豆芽、回锅油、染色馒头、工业明胶的果冻、毒胶囊、假冒鳕鱼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危害了广大居民的健康。了解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从居民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便成我们此次社会调查的主要目标。

一、调查综述

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居民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的程度以及其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从居民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的原因,提出应该切实维护居民食品安全权益的可行措施,为今后传播食品安全知识、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社会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20名网友,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在实行的过程中,流动地点选取了轻工大有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而固定地点选取了武商量贩、

绿叶公寓周围、以及北校区。

3、调查结果

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及行为意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之间差异不同。居民有较强的健康饮食意识,有85%的人愿意接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改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4、调查结论

政府等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居民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加强食品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使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于买菜时所关心的问题分析

分析 :在此调查中,居民买菜时关心的问题中,我们发现有43名市民认为菜买回家老是担心洗不干净,有32名市民认为担心蔬菜农药超标,25名市

民认为蔬菜使用了剧毒农药。从此题的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蔬菜的安全性很关注,而且担心蔬菜的质量,所以解决之路任重道远。

2 食品安全的问题出在哪里

3 对食品问题的担心

6.购买食品的场所有: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 超市□ 便利店□ 马路市场□

分析:而对于市民购买物品的地点我们也十分在意。从此题的调查结果来看,100人中的37人选择了超市,3人选择了便利店,批发市场有12人,农贸市场有34的票,相对卫生情况较差的马路市场也得到了10的票数。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购物场所也相当关注,选择了相对安全的超市,农贸市场的场所进行购买。

三、调查结果

从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公民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缺乏。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

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

2、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对公民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只要是食品安全事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得不到公民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在目前整个社会处处可见。

3、食品安全知识入社区等活动做得还不够,主要是从政府的重视和媒体的宣传角度来说的。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食品监管部门人员也缺乏应有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统揽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全局的能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不高,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4、整个中国食品安全知识的通俗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需要一些食品方面的专家学者或学生去搜集筹备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并做一些口语化通俗化处理,使得有心学习的民众更易掌握。

而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有关的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 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 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

率在95%以上。因此,在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2.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最近几年, 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停止生产和使用部分剧毒化学农药的法规[13] 。2000 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3 周年总结会上, 农业部门将采取措施, 停止批准新增甲胺磷、对硫磷等5 种剧毒农药的登记; 部分省市决定在农药用药高峰之际, 全面禁止在蔬菜区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近十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显现出极大的生产和市场潜力,丰厚的利润和高额投资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4.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比1995年增加12.6%,达432万户,从业人员比1995年增加5%,达到门17万人。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8%,其中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增加值的29.48%。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采用定牌加工(0EM)模式进行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他们以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做技术保证,不断开拓

市场[17]。

5.是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7]。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破坏活动的案件越来越多,2002年9月发生在南京的特大鼠药投毒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03年因投毒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是引起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6.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自建国以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就致力于卫生队伍的建设,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10万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和20万人的技术队伍,但是,这与432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1117万人的食品从业人员相比,卫生监督资源显得十分有限

四、解决措施

1、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质。

教育是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各级政府应当在学校、农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食品监管部门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来向公众传递有关食品质量、营养、卫生等安全信息。首先,要通过媒体宣传,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其次,可以举办“食品安全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或“食品安全教育月”活动,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大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与法律法规;第三,有关部门和大中专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广泛开展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

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防范意识;第四,可以设立消费者热线应答消费者有关食品标签、食品标准、食品准备、食品分配的咨询。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准备有关食品安全准备和消费的影碟和小册子给特殊险人群,例如免疫失常、怀孕者、儿童和老年人。

2、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具有食品安全素质的技术人才。

由于我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比较薄弱,对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基本处于自流状态,部分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没有主动承担生产经营安全食品的责任,使违反安全生产标准、掺假使假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食品安全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培养具有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的食品安全职业技术人才。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并举的原则,全面提高正在从事食品行业或将要成为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质。

3、开展继续教育,提高监管者的食品安全素质。

为适应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对地方各级政府决策者应该注重食品安全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教育和培训,目的是为了增强决策者对以下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监管体制和机制;对公众健康、生命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食品国际贸易、食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农民增收;食品信誉和政府形象。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者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发展的能力、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

监管和整治工作的能力。

4、居民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如街头流动摊点的卫生问题、生产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个人的不科学饮食习惯等等。具体措施包括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和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就餐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馆,不购买无生产许可证、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日期的“三无”成品食品等等,同时多多汲取专家教给我们的识别商品知识,起码有几十种。从如何识别注水的肉、敌敌畏浸制的火腿、抛过光的大米、服过避孕药的黄鳝,到识别致癌的毛巾、人造的皮蛋、伪劣的卫生纸… 在个人习惯上,坚持贯彻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1、保持清洁

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彻底做熟

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鱼、黄鳝要吃鲜活的。

而从政府方向出发,又可以在这些情况下得到加强和改善: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国家明令淘汰和禁用的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损农事件和因使用违禁药物引起的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的监测,严格禁止含残留农药蔬菜和含瘦肉精生猪产品进入我镇市场。

3、强化动植物的防疫检疫。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的疫病净化和环境消毒,强化禽畜免疫,做到“防、治、控”一起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防止人畜共患的动物疫病发生。

三、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

一是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县质监局加强对米、面、香油、调料等获证生产企业的监管,协助和配合工商部门查处生产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加工单位的管理,搞好生产加工环境,提升

生产加工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市场的经营秩序;加强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对重点品种、重点企业的抽查频率和覆盖面,对抽查和检验中发现的影响或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对抽查不合格和问题严重的食品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

二是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县工商局对已实行市场食品准入管理的单位继续巩固、完善、提高,并积极推广经验,积极推进全县集贸市场、副食批发单位和超市的准入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和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制度;建立零售、批发、运输环节的安全追溯链条,建立层层责任落实机制,鼓励消费者检举、投诉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的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监督食品安全管理的氛围。

三是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监管。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度。集体食堂必须严格把好食品原料采购关,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组织对全镇学校、托幼机构集体食堂的检查,对校园周边的饮食摊点进行整治,依法查处、取缔无证经营行为;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按照各类餐饮业卫生规范,从卫生条件、卫生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严格审查,指导餐饮业全面认真地执行所有餐饮加工使用的原料必须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强化对无卫生许可和严重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餐饮单位的监管。

四是加强禽畜屠宰的监管。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建立健全生猪购入登记、检疫记录制度,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依法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全面遏制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进一步强化牲畜、家禽集中屠宰管理;健全生猪产地、宰前、屠宰检疫和猪肉品质检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定点屠宰场禽畜检验检疫和上市肉品检验工作。

五是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活动。针对不同时期食品质量状况,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重点组织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一手抓依法查处、一手抓热情服务,一手抓严格执法、一手抓规范管理,突出实效,做到抓一项见一项成效。 先后开展了集贸市场整顿、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和食品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仍在进行中。

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1、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工程,提高生产者、经营者对实施食品安全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假冒伪劣食品和违规企业进行曝光,引导消费者不光顾无证照饮食店,选择放心安全的食品。

2、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启发性教育为主,不断丰富宣传的形式和内容,送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3、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是对食品生产负责人、集体食堂负责人、餐饮业负责人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食品法律法规的培训,使他们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上,食品对于国民的生计与生活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我们运用手段去杜绝隐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政府要增加群众的维权意识,做到切实为群众服务,将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网络报告《社会大众食品的消费安全意识调查》

2、网络报告《2000-2012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3、网络材料《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

4、网络材料《深圳市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5、网络材料《为什么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6、网络材料《如何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7、新闻网报道《专家建议:加强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8、网络资料《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第12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共2篇)“挺起中国脊梁”——关注建筑工人文化生活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繁华,建筑越来越高耸,越来越美丽。我们就这么兴高采烈、心安理得的住进了一幢幢新居,踏进一座座大厦。然而高楼林立之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能在外面远远看着自己亲手的搭建起的华丽高楼,他们只能在功成名未就之后慢慢走开。他们,总是被忽略的那一群人。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建筑工人。 当然,建筑工人们或许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凄惨,他们作为普通的工人,也有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自己的生活现状,并不是那么的差。然而当城市里的白领们下班后商量要到哪里去“happy”的时候,建筑工人们的文化生活却少人问津。他们几乎是没有娱乐休闲的文化生活,但是,并不是他们不需要,77%的建筑工人渴望着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然而现状却是,除了工作,他们很少休闲放松。工作之余经常有文化活动的工人只占调查人数的1.7%。我们从调查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是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历,但是,他们却比常人更加的渴望知识。在关于“对于文化生活您觉得你们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中,他们提得最多的是报刊、书籍,他们需要有视听的享受,且希望能有些广播或电视能够了解发生的事实及大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也想不断进步,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 欣喜的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学生们中,有将近72%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们乐于并且渴望参与到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中。社会民众们并不是没有留一颗温暖、关切的心给建筑工人。调查中,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活动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愿意投身到这个活动中来。我想,大多数的人还是心怀温暖,和我们的团队一样,愿意参与到建设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中来的。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温暖与关怀,今天是他们,明天也许就是你,只有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包容与体贴,才会建设出一个更好的氛围,建设出一个更加温馨的社会。我们也相信,在一群先驱者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个活动,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 一 无题 问卷调查表才刚刚回馈了一点,我的内心就完全抑制不住地开始激荡,我们都深知建筑工人的艰辛,我们更加认识到建筑工人急需业余文化生活,他们目前的文化生活可以想知有多么的不乐观,知道吗?已经走过20载风雨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太不被社会所重视了!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这一点,有一点很显然,现如今在工地上做工的建筑工人大都是年龄介于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我曾经与一位建筑工人和我同龄的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说:“父亲是小学文化,但是他很聪明!”这不得不让我意识到,在工地上的多少个建筑工人叔叔都是有着相同遭遇的童年啊!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放弃学业~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就是现在在工地上靠苦力挣生活的一群人啊!他还说:“父亲不看报纸,只是偶尔看看电视连续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忙的,也没什么时间看。”“其实我觉得建筑工人最需要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关心,离家在外的他们其实最牵念的还是家,是家里的父母妻儿,是家的味道,是家里爱的感觉!”他补充到,“我爸是一有时间就会给家里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家里各个方面~” 今天28号了,他爸爸还没有放假回家,他告诉我说估计会是30号左右才会放假。建筑工人,是一群凭体力挣钱的一群人,就算如此,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是吗?此刻,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我们——一群关注建筑工人生活的当代大学生,更是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一定一定要做好!!! 感触颇多 做完了问卷调查,感触很多~ 最早发下去的是学生调查表,回收的时候,看着十多张表格上6,7题惊人的相同的答案——建筑工人非常需要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从来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有喜有忧,喜的是作为思想较为前沿的学生群体而言,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建筑工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忧的是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之匮乏,以至于并未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作用! 群众表格是紧接着学生表格发下去的,表格汇总时发现群众普遍的反应也是建筑工人社会中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并不好,他们也很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其实,最震撼我的是深入工地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去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午饭时间了,首先遇到的是一群正在整理建筑材料的叔叔阿姨,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之后,没有我想象中的冷漠,反而,几位阿姨很是热情的回应了我——“你刚刚讲你们这个项目是?”,“嗨!你刚刚说是搞个什么活动?社会调查吗?”我一一对她们的问题给与了回答,告诉她们调查表如何进行填写,回收完调查表后,一位扎马尾的阿姨起身说:“让我打电话叫我家***”来看看这个东西~说完拿起电话拨了一下,就见从门卫执勤岗亭里走出一位头戴黄色头盔,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填完表格一位短发阿姨告诉我,在二楼还有一些建筑工人应该现在在楼道下的厨房里吃饭呢,让我去瞧瞧,我辗转来到一个所谓“厨房”的狭窄的小房子,本就不大的屋子里挤有六七位建筑工人,见到我来很是热情,问明我的来意后,都说:“人家孩子也不容易,我们就帮她填填表格呗!”纷纷索要表格,见我只带了一支笔,一位叔叔竟然告诉我说他有带笔,让我把笔给另一位叔叔,趁他们填写表格之际,我瞥了一下桌上,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大盆里盛的白菜豆腐汤~~~

我们都是一群幸福的孩子,这话一点都不假,面对为了生计,为了家庭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奋斗的建筑工人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满足呢? 二 第一,从统计结果来看,建筑工人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比较单调,我调查的他们一般空闲的时候打牌,或者出去闲逛,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第二,社会上群众包括学生在内对建筑工人的生活了解并不太多,我的感觉是社会对建筑工人的关心程度还不够.第三,我感到很欣慰,如果有好的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接受调查的学生基本都愿意参加,愿意当志愿者,可见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都愿意为建筑的文化生活贡献一份力量.第四,我感觉也要多关心建筑工人的家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有个健康快乐的家庭,建筑工人才能安心工作.三 这是我第一次做关于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感想颇多。调查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农民工和非农民工的态度偏差很大。农民工几乎都对问卷很重视,并且一一认真选择选项,从他们的表情,我能看出他们在仔细的思考着。在工资多少的问题上,他们也真实的流露了各自不同的感受,而并非一味追求更高的工资,这是他们淳朴真实的体现。然而,很多非农民工对问卷调查的兴趣不高。他们有的只是烦躁似的匆匆看几下,就随便选择了选项,有的干脆拒绝填写。这样的现象着实让人痛心。不过,在我的调查中,学历 高的态度明显比学历低的好,尤其是大学生,态度很认真。另外,在非农民工中,学生较之其他类群态度偏好。 总之,我的调查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对农民工的关爱还远远不够。这个社会需要爱,中国的脊梁——农民工,同样需要。 四 那天去了同学家,我问她你们家附近有建筑工人吗?她说:“有”。我说:“他们现在的待遇怎样?”她妈妈说:“现在乡下的建筑工人的工资还可以,因为做这行的人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做这些了,在做建筑工人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的要求不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更是不高。”她说,“他们只要有电视看,打打牌就行了。”

我有一同学的爸爸也是建筑工人,我与他交谈的时候,他显得很害羞,当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问他对文化生活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却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写,我猜想他们都对文化的要求不高吧,工资的问题是已经不用愁的。 就我们这的建筑工人,对工资还是满意的,应该对他们的文化生活给以满足,他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要求,他们现在的娱乐生活就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实在不怎么样,那些被调查的人有的是建筑工人的后代大部分希望在文化方面有改进,但是说的都挺笼统的。 五 为了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 1月底我在家附近的学校 建筑工地和居民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态度和对农民工的认知让人较感欣慰,他们也对农民工投注了更多的同情和关怀。相对学生而言,社区的居民则比较冷漠,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情况都不甚良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人。但还是有热心的市民,也懂得理解体贴关怀农民工。 在对农民工自身的问卷调查中,我切身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他们有的人还对生活有着极大的热情,但些人已经对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感到冷漠而难以亲近! 所以,我们的活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一定要唤起农民工生活的热情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六 这次调查的对象分别是学生、建筑工人、群众。 我再次走入我以前的学校,在那里我将问卷发给已经下课的同学;走入建筑工地,将问卷交给正在休息的建筑工人;到大街上,将问卷交给路人。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懂得怎样组织语言跟陌生人交流,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在和建筑工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更进一步了解了他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对家人的思念,对儿女的期望。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生活的态度。 在对学生和群众的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建筑工人不了解,特别是学生,这是社会的悲哀,很少人关注社会底层人民,那他们的生活就无法得到改善,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有爱,人人都参与关注建筑工人,那还会出现建筑工人死伤的悲剧吗?所以在这次调查中我还看到我们社会人情的冷漠,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底层人民。 七 与往常一样,又是个寒冷的早晨,我恣意得躺在温暖的床上,享受那暖暖得感觉,尽管身边的闹钟已经声嘶力竭了„„ 或者这不是往常的那个寒冷的早晨,因为我匆忙的起床,收拾完毕后,让身体远离了那个温暖的被窝,来到了寒意袭人的路上„„ 或是胆怯,我不敢与这些陌生的面孔攀谈。但是一种莫名的勇气,我成功得将自己释放,进入了这些建筑工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年龄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只有一个简单目标:赚钱过上好日子。如果他们连这基本的目标都没有实现,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当他们的工资被拖欠,他们是怎样又挺起脊梁面对这破碎的现实。当我问到他们对于文化生活您觉得你们需要什么,他们大多摇摇头,这些对于他们只是奢望罢了„„他们的心灵之湖即将干涸,以至于忘却了精神生活。钢筋水泥的生活给予他们的满是无情和冷漠,他们并不是不需要放松,只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太久没有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生活暗淡无光。我看到他们肿胀粗糙捏着廉价香烟的大手,颤颤地握着我的笔,在纸上写下那一个个热情又不无自豪的文字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工地上辛苦劳动的情景,或是酷暑,或是严冬„„ 我的问卷调查已经结束,但我的心情却好像被和煦春风吹拂过一般,因为我似乎从今天的调查中得到了些什么,一些最简单最朴素的感觉让我觉得,我要做的还有很多,为自己,也为了这些为祖国默默付出的人。 感谢团队,让我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感谢工人们,让我学会坚强。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共2篇)]篇1:问卷调查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心得体会

这是我的

十份,而且集中在汉阳的两个商圈,所以其具有的代表性有限。因此我们不能将所得数据以偏概全,认为是整个武汉的情况。但是我认为这次汽车商务实习仍旧非常有意义!其意义在于三点: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良多,它让我学习到了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让我了解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做调查报告和怎么做调查报告,还让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能做到有恒心、有毅力。这样的学习经历比在课堂上学习更有意义,相信这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也希望学校多办一些这样的实习。

姓名:魏子豪

2013年1月16日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共2篇)] 篇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

“挺起中国脊梁”——关注建筑工人文化生活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繁华,建筑越来越高耸,越来越美丽。我们就这么兴高采烈、心安理得的住进了一幢幢新居,踏进一座座大厦。然而高楼林立之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能在外面远远看着自己亲手的搭建起的华丽高楼,他们只能在功成名未就之后慢慢走开。他们,总是被忽略的那一群人。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建筑工人。

当然,建筑工人们或许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凄惨,他们作为普通的工人,也有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自己的生活现状,并不是那么的差。然而当城市里的白领们下班后商量要到哪里去“happy”的时候,建筑工人们的文化生活却少人问津。他们几乎是没有娱乐休闲的文化生活,但是,并不是他们不需要,77%的建筑工人渴望着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然而现状却是,除了工作,他们很少休闲放松。工作之余经常有文化活动的工人只占调查人数的

1.7%。我们从调查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是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历,但是,他们却比常人更加的渴望知识。在关于“对于文化生活您觉得你们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中,他们提得最多的是报刊、书籍,他们需要有视听的享受,且希望能有些广播或电视能够了解发生的事实及大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也想不断进步,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

欣喜的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学生们中,有将近72%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们乐于并且渴望参与到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中。社会民众们并不是没有留一颗温暖、关切的心给建筑工人。调查中,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活动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愿意投身到这个活动中来。我想,大多数的人还是心怀温暖,和我们的团队一样,愿意参与到建设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中来的。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温暖与关怀,今天是他们,明天也许就是你,只有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包容与体贴,才会建设出一个更好

的氛围,建设出一个更加温馨的社会。我们也相信,在一群先驱者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个活动,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 一

无题

问卷调查表才刚刚回馈了一点,我的内心就完全抑制不住地开始激荡,我们都深知建筑工人的艰辛,我们更加认识到建筑工人急需业余文化生活,他们目前的文化生活可以想知有多么的不乐观,知道吗?已经走过20载风雨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建筑工人的文化生活太不被社会所重视了!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这一点,有一点很显然,现如今在工地上做工的建筑工人大都是年龄介于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我曾经与一位建筑工人和我同龄的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说:“父亲是小学文化,但是他很聪明!”这不得不让我意识到,在工地上的多少个建筑工人叔叔都是有着相同遭遇的童年啊!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放弃学业~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就是现在在工地上靠苦力挣生活的一群人啊!他还说:“父亲不看报纸,只是偶尔看看电视连续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忙的,也没什么时间看。”“其实我觉得建筑工人最需要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关心,离家在外的他们其实最牵念的还是家,是家里的父母妻儿,是家的味道,是家里爱的感觉!”他补充到,“我爸是一有时间就会给家里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家里各个方面~”

今天28号了,他爸爸还没有放假回家,他告诉我说估计会是30号左右才会放假。建筑工人,是一群凭体力挣钱的一群人,就算如此,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是吗?此刻,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我们——一群关注建筑工人生活的当代大学生,更是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一定一定要做好!!! 感触颇多

做完了问卷调查,感触很多~

最早发下去的是学生调查表,回收的时候,看着十多张表格上6,7题惊人的相同的答案——建筑工人非常需要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从来没有参加过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有喜有忧,喜的是作为思想较为前沿的学生群体而言,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建筑工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忧的是慰问建筑工人的活动之匮乏,以至于并未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作用!

群众表格是紧接着学生表格发下去的,表格汇总时发现群众普遍的反应也是建筑工人社会中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并不好,他们也很需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其实,最震撼我的是深入工地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去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午饭时间了,首先遇到的是一群正在整理建筑材料的叔叔阿姨,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之后,没有我想象中的冷漠,反而,几位阿姨很是热情的回应了我——“你刚刚讲你们这个项目是?”,“嗨!你刚刚说是搞个什么活动?社会调查吗?”我一一对她们的问题给与了回答,告诉她们调查表如何进行填写,回收完调查表后,一位扎马尾的阿姨起身说:“让我打电话叫我家***”来看看这个东西~说完拿起电话拨了一下,就见从门卫执勤岗亭里走出一位头戴黄色头盔,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中年男子??填完表格一位短发阿姨告诉我,在二楼还有一些建筑工人应该现在在楼道下的厨房里吃饭呢,让我去瞧瞧,我辗转来到一个所谓“厨房”的狭窄的小房子,本就不大的屋子里挤有六七位建筑工人,见到我来很是热情,问明我的来意后,都说:“人家孩子也不容易,我们就帮她填填表格呗!”纷纷索要表格,见我只带了一支笔,一位叔叔竟然告诉我说他有带笔,让我把笔给另一位叔叔,趁他们填写表格之际,我瞥了一下桌上,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大盆里盛的白菜豆腐汤~~~

我们都是一群幸福的孩子,这话一点都不假,面对为了生计,为了家庭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奋斗的建筑工人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满足呢?

那天去了同学家,我问她你们家附近有建筑工人吗?她说:“有”。我说:“他们现在的待遇怎样?”她妈妈说:“现在乡下的建筑工人的工资还可以,因为做这行的人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做这些了,在做建筑工人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的要求不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更是不高。”她说,“他们只要有电视看,打打牌就行了。”

我有一同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共2篇)]的爸爸也是建筑工人,我与他交谈的时候,他显得很害羞,当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问他对文化生活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却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写,我猜想他们都对文化的要求不高吧,工资的问题是已经不用愁的。 就我们这的建筑工人,对工资还是满意的,应该对他们的文化生活给以满足,他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要求,他们现在的娱乐生活就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实在不怎么样,那些被调查的人有的是建筑工人的后代大部分希望在文化方面有改进,但是说的都挺笼统的。 五

为了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 1月底我在家附近的学校 建筑工地和居民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态度和对农民工的认知让人较感欣慰,他们也对农民工投注了更多的同情和关怀。相对学生而言,社区的居民则比较冷漠,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情况都不甚良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人。但还是有热心的市民,也懂得理解体贴关怀农民工。

在对农民工自身的问卷调查中,我切身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他们有的人还对生活有着极大的热情,但些人已经对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感到冷漠而难以亲近!

所以,我们的活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一定要唤起农民工生活的热情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下页 余下全文

第13篇: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分析报告

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闫超陈勇何伟俐荣夺刚

(一) 调查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本科层次)

(二)期望状态:

1,能够对所开课程和授课方式感兴趣,并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发言,进行进一步交流,促使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学习和全面学习。

2,能够较轻松应对本门课程内容,并且能够对有疑惑的地方和老师、同学进行深入探讨,共同解决学业中的难题。

3,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并能够深究到底,挖掘本质。促进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思考,养成全方位思考的习惯。

4,对所学课程内容理解透彻,并能够学以致用,逐步掌握知识转化的过程与方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5,拓展和探索个人兴趣,并促进其有进一步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渴望,引导其掌握分析心理,特别是分析教育心理的一般方法。

6,能够初步分析教育心理,并对教育教学问题中的

心理层面因素的影响有大概的了解,认识到教育心理理论是分析教育教学事件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现状:

1,基本能够接受教师的授课方式及进度,但对所学内容兴趣并不大,部分同学对所开课目抱无所谓的态度。2,课堂上,老师很少发问,部分同学对存在疑惑的地方不重视,导致个人学科知识体系不完备,深入的思考没得到良好的锻炼。

3,学习者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同学课堂表现消极,时有不注意听讲现象出现,错过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时机。4,普遍感觉所学内容实际价值不大,学习教育心理知识只是单纯的一种储备理论知识的学习行为,没能发挥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

5,认为能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激发或者探索个人学习兴趣的人数比例不大,对引导掌握和分析教育心理的方法与过程的意义不深。

6,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促进个人思维全面、深入发展以及了解心理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意义不大。

(四)差距:

1,从学习能力看,部分同学难以接受课程进度,即学习能力不高。

2,从学习动机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次储备理论知识的行为,而忽略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3,,从学习及学术态度看,部分同学对存在疑问的地方浅尝辄止,不深入挖掘,而且课上部分同学表现消极,与期望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4,,从学习兴趣看,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本门课程没有能够促进同学们拓展和探索个人兴趣。

5,从对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看,很多同学虽然有些收获,但是没有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6,从学习效果看,课本内容本身掌握的程度不佳,促进同学们对教育教学事件的思考效果也不佳。

(五)原因:

1,教学内容上,由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有些枯燥,复杂。抽象概念很多且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学习的兴趣不大

2,由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起的作用不明显。很少涉及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同学们没能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是导致学习的兴趣不大的一个原因。

3,教学方式上,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同学们被动地接受,使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

4,教学手段上,老师直讲式教学,没能充分调节课

堂气氛,调动课堂互动。这也导致了同学们丢失了交流看法,体会的机会。

5,同学们对课程本身兴趣不大,导致其自主性学习动力不足,。同时部分课程内容过于抽象,难于理解。

(六)建议:

1,老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内容深度错落有致。考虑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基本基础和接受能力,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应细致讲解。

2,教学方法上,应抛弃灌输式教学,并提供课堂互动与交流的机会,使同学们能够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促进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

3,同学们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所学内容应该全面掌握,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解答,还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发挥。

4,同学们可自行组织班级辩论赛,对某一板块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加深理解和记忆,一方面锻炼个人的表达能力。

5,按照课后建议,进行小组范围内的问题分析,回顾章节中的基础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以此来锻炼个人的全面思考能力。

6,学生自己应主动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

我们的反思:

1, 针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组织安排

适当课程量和合适授课方式进行授课。

2,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

发挥,促进其探究性学习的进度。

3, 应积极参与到具体学习过程中,配合老师教学,尝

试培养自身的学科学习兴趣。

4, 学习过程应该联系实际,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探究

性活动,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使得学以致用。 5, 课堂上,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供同学们的讨论

和交流,促进其思考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形成。

第14篇: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成都安健发科技有限公司

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2012年06月20日

编制:审核:

顾客满意度综合分析报告

一、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分析报告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要求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要求,技销部按《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规定,对公司的主要客户进行了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调查表方式。 统计分析原则:按《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的“4.2.2 调查表中顾客满意度评估的方法”即调查表各评估项的统计分数低于40分或更低,则判定该客户对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为不满意,否则为一般、比较满意、满意。满意是公司追求的目标,是公司持续改进过程力争达到的程度。

现就调查结果的统计(详见附件一)分析如下:

本次共成功地对家客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结果共计项,其中:满意项;比较满意项;一般项。不太满意项,不满意项。按《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的“4.2.2 调查表中顾客满意度评估的方法”进行统计计算,综合得分%。各客户评价中最低项目,得分分,最高项目得分分,满意项是产品性能、质量和客户服务及交付得到较多的肯定,比较满意主要涉产品售价,公司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主要业务人员对顾客评价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公司产品质量在行业中受到肯定,具有一定的竞争势力,从性价比情况看:目前的定价是比较适宜的。可以通过更多的沟通方式向顾客进行一定的解释,达到顾客理解,暂无改进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客户对公司产品及服务未发现不满意项,个客户均达到了满意水平,顾客满意率为%,无客户意见和建议情况。

二、顾客满意率综合评价因素统计分析报告

调查采用调查表方式对顾客满意度调查占综合顾客满意度的40%。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统计实际折合得分分。同时对顾客满意率综合评价因素还包括收集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后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分析占20%;调查用户意见,收集行业及公司的顾客赞扬、索赔和同类行业的经销商报告,进行业务扩大或流失情况分析等综合占40%。

交付后产品质量方面:发生过一次是年交付产品到,在安装过程中因不当造成损坏,公司出于长期建立友好关系考虑,与年一季度向该客户又提供了损坏的部件,得到客户好评。达到满意。其他该类情况未发生。评价得分为100%。实际得分20分。

调查用户意见,收集行业及公司的顾客赞扬、索赔和同类行业的经销商报告,进行业务扩大或流失情况分析等综合占40%。实际情况:通过业务合作,公司通过领导与客户电话交流、现场生产安装直接面谈以及服务人员调查用户意见,得到较好评价,无不满意情况,今年客户和销售额均有较好的增加,评价得分为100%。实际得分40分。综合顾客满意度实际得分为。

从本次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来看,公司应持续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内部质量管理损失,加强成本控制,稳定售价,让顾客真正享受物美价廉;同时要开拓市场,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顾客要求。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公司顾客满意工作保持较好,应努力发扬光大。 附件一: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结果统计表

附件二:

2010-2011年顾客满意率综合评价信息收集统计表

注:所有下划线的部分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市场部

年月日

第15篇: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2016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据我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与2015年调查的省份相同),201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596.66万吨,产值为2741.78亿元。比2015年的产量3476.27万吨增长了3.46%,比2015年的产值2516.38亿元增长了8.96%。

据中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共出口食(药)用菌类产品55.05万吨(干、鲜混合计算),与2015年50.7万吨相比增加了8.58%;创汇31.76亿美元,比2015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了6.61%。其中,干品13.57万吨,如果按照1:10折算为鲜品,为135.75万吨。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品种有干香菇、干木耳和小白蘑菇罐头,2016年度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增长。

从全国食用菌产量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510.2万吨)、山东省(424.92万吨)、黑龙江省(331.28万吨)、河北省(276.2万吨)、福建省(256.02万吨)、吉林省(237.41万吨)、江苏省(228.31万吨)、四川省(200.37万吨)、湖北省(139.1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128.64万吨)。产量100万吨以上的,江西省(110.97万吨)、陕西省(109.88万吨)、辽宁省(100.46万吨)。产量50万吨以上的有湖南、浙江、广东、安徽等4个省。

与往年相比全国总产量增长速度放缓,多数省市区保持平衡发展,部分省区增长较快。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贵州、陕西、吉林、湖北、广东和山西省,分别增长了126.34%、52.21%、20.97%、15.6%、12.17%和11.44%。由此可见,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快,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

贵州省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原来产业底子薄,起点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统筹布局,狠抓落实。根据《贵州省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到2019年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40万亩(亿棒),产量240万吨,产值300亿元,并设立了“一县一业”产业扶贫子基金、农产品泉涌工程等相关优惠政策。全省现有71个县正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进驻贵州,食用菌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陕西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扶贫力度加大,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多数贫困县选择了以食用菌为脱贫产业,促进了食用菌产量、产值大幅增长。

吉林省黑木耳产量再创新高,主要原因:一是其他行业企业转行到食用菌产业的较多,二是全省有八个贫困县将黑木耳种植作为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三是受2015年黑木耳价格好的影响,刺激了企业及种植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全省香菇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外地鲜菇大量涌入本地市场,导致本省香菇价格大跌,挫伤了本地种菇的积极性。全省平菇市场较为稳定,种植数量有所提高。受气候因素影响,野生食用菌产量有明显提高。

广东省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出现下滑并进入价格低谷。近两年,多种食用菌价格有所上涨,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看到了商机,一些上市公司在本地投资建厂,有的接盘了老食用菌工厂,有的对生产品种进行了调整。总体看,工厂化生产逐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增长。受环保政策影响,广州附近的全省最大草菇产区拆迁,本地草菇产量锐减。

山西省食用菌产量增长主要集中在香菇、双孢菇和杏鲍菇,其中香菇增产23120吨,双孢菇增产7114吨,杏鲍菇增产1940吨。主要原因:一是本省冷资源气候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反季节香菇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底,销售价格平均达到12元/公斤;二是本省贫困县较多,食用菌成为脱贫的好项目,各市县的扶持力度较大,进一步促进了香菇产业和双孢菇产业的发展,2016年比2015年多生产香菇2500多万棒,新增双孢菇栽培面积52万平方米。吕梁市香菇的生产量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2千多万袋,共计2万多吨。三是山西凯盛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山西宇昊蘑菇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双孢菇种植的大型工厂化项目也开始投产,扩大了杏鲍菇和双孢菇的产能。

2016年食用菌产量下降的有12个省市,安徽省(-22.06%)、北京市(-18.53%)、浙江省(-14.41%)、天津市(-12.68%)、重庆市(-11.07%)、湖南省(-10.08%)、山东省(-4.79%)、上海市(-2.72%)、云南省(-2.55%)、甘肃省(-0.67%)和辽宁省(-0.29%)。

安徽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价格不高,产区农户发展中药材、果蔬等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积极性高;二是大别山等皖南山区等继续压缩传统菇类种植,大力发展灵芝、桑黄、蛹虫草等药用菌;三是由于物流提速,周边省份工厂化食用菌鲜品更加方便地进入本地市场。

北京市、天津市和山东省受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影响,燃煤锅炉不允许使用,部分菇农停止生产,还有一些规模化的基地也停产或转移到外省市生产。

浙江省表现为栽培规模、总产量和农业产值的“三减”。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生产面积7.59万亩,同比上年8.83万亩减少了14%;鲜菇总产量72.89万吨,同比上年84.8万吨减14%;农业产值56.98亿元,同比上年58.6亿元减2.76%。主产地金华市的生产量和产值有所增长,丽水、嘉兴、衢州等生产量和产值均有大幅下降。丽水市食用菌栽培总量5.79亿袋(折算),同比减8.53%,其中香菇3.66亿袋,同比减7.49%,黑木耳1.52亿袋,同比减10.50%。食用菌鲜品总量45.89万吨(鲜品),同比减6.9%;总产值26.62亿元,同比减1.05%。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提升改造标准菇棚,拆除老旧菇棚较多,散小户种植减少;二是种菇效益不高,主要食用菌产品市场价格仍然较低,市场销售不畅,影响生产积极性;三是黑木耳等种植坏棒率有所增加,影响产品品质。

湖南省因前两年工厂化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自2015年起,个别品种产量相对过剩并导致效益下滑,有些工厂化企业出现间断性停止生产。

从产值情况看,2016年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福建、湖北、云南、广西、江西和四川等12个省(区)。超过50亿元的有陕西、广东、辽宁、湖南和浙江等5个省。

按品种统计,前7位的品种依次是:香菇(898.3万吨)、黑木耳(679.54万吨)、平菇(538.11万吨)、双孢蘑菇(335.22万吨)、金针菇(266.93万吨)、毛木耳(183.43万吨)和滑菇(177.1万吨)。排在前7位的品种的总产量占全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5.6%,是我国食用菌产品的主要品种。2016年产量在90-20万吨的食用菌品种依次是杏鲍菇、茶薪菇、银耳、真姬菇、秀珍菇、草菇等6个品种。

2016年香菇依然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产量比2015年的增长了17.17%。其中,河南省275.5万吨,占全国香菇年产量的30.67%。

黑木耳是第二大品种,产量679.54万吨,同比增长7.23%,黑龙江省293.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3.17%,吉林省产量为168.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9%。

平菇为第三大品种,产量比2015年减少了8.82%,山东省仍然产量最大,共143.14万吨。金针菇产量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2.13%,其中,山东、江苏和四川3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

2016年滑菇产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228%,主要是河北省2016年的产量为140.7万吨,与2015年18.64万吨的相比大幅度增长;榆黄菇增长了149.21%,主要是山东省增长的较多;羊肚菌2016年4.83万吨,与2015年0.36万吨相比增长了64.85%,与全国多地扩大人工种植羊肚菌有关。2016年猴头菇的产量是17.5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27.5%。

2016年产量增加的品种还有:牛肝菌、天麻、灰树花、银耳、鸡腿菇、白灵菇、灵芝、茶薪菇和毛木耳。产量下降的品种有:金福菇、茯苓、猪苓、北虫草、杏鲍菇、姬松茸、松茸、秀珍菇、草菇、真姬菇、平菇、大球盖菇、竹荪和双孢蘑菇等。

从全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和创汇的情况来看,河南省(9.57亿美元)、福建省(8.02亿美元)、湖北省(7.94亿美元)、云南省(0.95亿美元)、江苏省(0.88亿美元)和浙江省(0.75亿美元),食用菌产量大省也是出口创汇主力军。

食用菌产品鲜品出口数量前3名为福建省、广东省和上海市;鲜品出口金额前3名为云南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干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前3名是湖北省、河南省和福建省。

食用菌罐头类出口数量和金额前3名为福建省、河南省和辽宁省。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下,201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与创汇实现了增长,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增加和产业链的延伸,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走向世界。

从总的情况看,2016年食用菌产业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和结构调整两大趋势,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步伐明显加快。在国家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的刺激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首当其冲,西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增长幅度较大。受各地政策引导,以及市场和成本因素影响,“南菇北移,东菇西渐”,东南部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打造特色品牌。常规品种香菇、黑木耳仍是发展的热点,羊肚菌等珍稀小品种的产量增长较快。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和三产融合发展能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增加和产业链延伸发展得到加强。

第16篇:预防职务犯罪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预防职务犯罪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检察机关查办大案要案、惩处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有47% 的受访者认为职务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或取得一定成效。②有21%的受访者对当前惩治职务犯罪工作的评价持否定意见(或相对否定意见),其中认为状况愈加严重 的为15%,占持否定意见(或相对否定意见)的71%。③关于举报检举主动性的调查中有90.7%的受访者表示,发现身边有涉嫌职务犯罪行为时,将采取一 定方式检举、举报,但也有10%的受访者对涉嫌职务犯罪行为保持缄默,这与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惩治腐败的呼声相悖,究其原因,值得重视。

人民群众对贪污犯罪的痛恨程度居职务犯罪之首,占被调查对象的74.8%,这与绝大部分受访者要求检察机关惩治贪腐的呼声相一致的。②对于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领域,国家机关、执法机关等关键岗位,国有公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关键环节、热点岗位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司法腐败问题又是重中之重,有53.6%的受访者对此高度关注。

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打击不力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其中77.5%的受访者认为权力缺乏制约是主要原因,认为思想教育不够的仅占4%。②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来预防职务犯罪,是绝大部分受访者的共识,占受访者的61.6%,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占57%,单独运用惩治或预防手段的占10.6%、6.6%。这一方面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反腐败力度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惩治腐败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对上述主要数据的总体汇总分析表明,我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存在的不足,有待改进工作。

二、问卷调查的几点启示: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作为特殊主体的犯罪,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区检察院必须要结合区情,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找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业的新定位,依靠群众,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努力开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格局。

(一)强化机制建设,强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调查表明有47%的受访者认为职务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或取得一定成效,这与当前反腐败形势基本一致,有些地区、部门和领域的职务犯罪没有被有效控制;有13%的受访者对检察机关预防工作并不满意甚至给予了否定;有61.6%的受访者认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检察实践、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强烈要求区检察机必须转变观念,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立足实际,改革现行的反腐败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以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现打击有力、预防有效。反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惩治和预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严惩治,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为预防创造前提条件;注重预防,才能巩固惩治成果,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要强力推进“侦防一体化”,最大限度发挥检察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与预防部门职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实际效果。工作中要坚决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惩防体系的认识不够,认为构建惩防体系是上级的事、是纪委的事,缺乏积极主动的领导意识;二是有的把构建惩防体系与短时期工作或专项治理相提并论,缺乏长期谋划,存在走过场现象。

(二)建立健全制度,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监督。

国家机关、执法机关等关键部门,国有公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热点岗位是易发生腐败行为领域,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司法腐败问题又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77.5%的受访者认为权力缺乏制约是主要原因。这要求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结合不同行业、部门实际,分析研究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检察建议,强化惩治和预防两方面制度设计,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制度机制的约束、预防、警示作用,最大限度地压缩滋生职务犯罪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大职务犯罪成本,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出现老百姓戏言“贪官养大了再捉”的怪现象,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监督。

(三)依靠群众,发挥职能,始终保持反腐强劲势头。

近几年的检察实践表明,查办的绝大多数腐败案件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而非检察机关自行发现。调查中90.7%的受访者表示,发现身边有涉嫌职务犯罪行为时,将采取一定方式检举、举报,说明了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疾恶如仇,同时也是发动群众举报热情和发挥检察职能坚决打击腐败行为的群众基础。出于权力制衡,国外发现腐败的主体一般是监督者、制衡者,是有权机关。基于国情,由于现实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腐败分子不易被有权机关发现。但腐败分子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人群群众对腐败问题愈是痛恨,就愈加关注,群众举报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就愈发举足轻重,已经成为反腐败主渠道,甚至出现了 “以检举揭发贪官的腐败行为为己任”的职业举报人。形势的变化要求检察机关要通过法制宣传、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大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举报机制,畅通渠道,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热情,依靠群众及时发现线索。同时要完善联席、协调、通报、共建等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全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始终保持反腐败强劲势头。

第17篇:三农分析及对政策

在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开拓新的思路,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无论是农村税费改革,还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都要求把农村财政放到一个更坚实的制度基础上来,彻底改变我国传统财政体制下农村城市不当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建立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民主财政。

授田制确立了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方式,造就了为数众多的个体小农,它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也使分散的个体农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起了明确而直接的联系。作为取得耕作权的代价,民众被编入了户籍制度之中,被剥夺了迁移的自由,其生活机会被限制在土地和特定的区域之内。引起国家权力的全面的直接的干涉和它的直属机关的全面介入.小农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其结果就是行政权支配社会,凸显国家的暴力特征。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有限,民智民力需要在农业之外得到展现,民众急需获得农业之外的生活机会,但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无法实现,民众被迫局限在农业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再加上国家财政开支持续增长的趋势和官僚的盘剥,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三农”问题变得十分突出。与国家的暴力性相联,我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也总是通过暴力获得暂时的缓解,虽然也曾有过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试行的“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但由于基本财政体制不变,农民负担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致使“三农”问题成为历朝历代不断的梦魇。

对我国古代和近代财政体制的分析,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对“历史周期率”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对我们今天审视和最终解决仍然突出的“三农”问题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和启示作用。我们今天存在的“三农”问题从很大程度说是历史的延续,因此,解决问题的出路依然在于财政体制的突破。

“三农”问题和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的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工程。只有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全面繁荣,城镇化建设才能得到大步推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揭示了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这种体制下所产生的“三农”问题,它表明,只有在国家的财政体制从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转为公共型财政体制之后才有可能慢慢地得到解决。这一结论对于我们今天越来越热衷于将财政体制作为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正如布坎南所说:“如果个人和集团,包括政治家们,热衷于考虑操纵基本的财政制度以实现短期目标的可能性,讨价还价的因素就会很快地压倒效率方面的所有考虑”。

第18篇:“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分析

“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分析

【摘要】“三农”问题涉及社会关系之广,调整范围之复杂,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毫无疑问需要法律来进行规范和保障,也只有在法律的作用下,才能达到长期地、稳定地解决。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农”问题、经济法透析、经济法对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九亿多农民,占我国人口的75%,因此农村经济能不能登上新台阶,农民收入能不能增长,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三农”问题涉及社会关系之广,调整范围之复杂,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毫无疑问需要法律来进行规范和保障,也只有在法律的作用下,才能达到长期地、稳定地解决。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与产生原因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1、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矛盾。据调查,我国共有耕地20亿亩,但人均耕地也就1.7亩左右。此外,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现有农业劳动力为5个亿,即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但在现在的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仅需要1亿多,劳动力绝对过剩。

2、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有限的耕地以每年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建工厂、修公路、盖住宅、发展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大量挤占耕地,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洪涝灾害、过渡放牧和掠夺式耕种,使大量耕地、草场趋向贫瘠和荒漠化。有资料表明,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目前已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1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

3、农业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增收基础不稳定。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不足以及农民自身积累少,无投资能力,使一些基础设施或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工具也未得到有效改善,很多地方使用的仍然是锄头和牛,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在短时间难以改变,难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4、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由于目前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体制原因。由于历史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传统农村与少数较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一方面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购制度;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限于城市工业化,阻隔了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严重的损害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使得“三农”问题愈愈演愈烈。

2、政策原因。无论是历史的回顾,还是现实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均出现浓厚的就业偏向、城市偏向和市民偏向,而这恰恰是“三农”问题无法根除的宏观根源。

3、制度原因。众所周知,发展农业是我国贯的产业政策,而《农业法》等对此所做的却多为政性、纲要性的规定,法律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不强。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产权制度使的农民又回到小农经济状态,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缺乏监管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在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取向下,不能充分支持农业的建设和农民的发展,从而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此外,农业本身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轻易受到自然灾难的侵袭,量大值低,不轻易保存,需求弹性小、利润低、风险大,这些自然因素也是“三农”问题积淀下来的重要原因。

二、“三农”问题的经济法透析

(一)“三农”问题的经济法理念透析

1、公平发展理念。公平是所有法律价值的共性,而经济法的公平发展理念主要指经济生活的公平,并且所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因此,以社会经济发展公平理念的经济法,开始进行事前的预防以及事后的修补。同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贯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目前的地区发展差异。经济法秉承的公平发展理念,注重最终实际利益的归属,注重效率的内在公平,恰好是实质公平的体现。

2、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一直为经济发展所关注,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不仅要尽快解决,而且解决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缺,农药化肥等泛滥使用,已经使得耕地的种植潜力日趋减弱,又加上农民的盲目开荒,过度伐木,已经使得植被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必须让法律来保障与监管,从而既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保证资源、生态系统乃至人为环境发展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发展理念。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它的价值是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安全发展理念是贯彻其始终的。“三农问题”既涉及市场经济的稳定,又涉及社会发展的潜在不安因素,因此其解决必须把安全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安全、稳定才能快速发展。

(二)经济法本身与“三农”问题相吻合

1、经济法的特征与“三农”问题

经济法是根植于市场经济,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的新兴法律部门,其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法律规范系统。

(1)经济法是调节社会经济之法。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总体结构优化和协调、稳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正是要通过国家调节,来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城市利益和农村的利益,使城乡和谐发展和良性互动。

(2)经济法授权立法模式,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国家在制定“三农”问题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可以授权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法规,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经济法的宗旨与“三农”问题

(1)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经济法以市场缺陷的存在和国家干预作为其理论基础。经济法旨在限制和修正市场机制,以使市场经济按照设计的理想状态或一定的政策目标运行。在农村市场的形成中,我们必须发挥国家调控功能,依法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的形成。

(2)国家干预与依法行政。在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通过权力职能和非权力职能来介入。经济法正是根据政府行为和市场之间的规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以权力手段和非权力手段来协调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快速发展。正是

经济法的建立基础和目标决定了可以运用它来解决政府在农村实施宏观调控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为政府解决农村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对策

(一)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社会救济作为最低层次的保障,是最广泛、最基本的保障,也是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因为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有人需要国家的救济。因此,社会救济就成为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从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民最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三)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农村社会福利是指为农村特殊对象和社区居民提供除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外的保障措施与公益性事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广大农村人口对社会福利服务将产生新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扩大农村社会福利服务范围,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法律的。而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应在完善经济法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的贯彻执行,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以及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种种弊端,达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稳定繁荣,最终使农民走向小康之路。

第19篇:烟草扶持三农工作分析思考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紧紧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只有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能有所保障,中国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才能够拥有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2009年,全国两会的召开

,“三农”工作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009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温总理在会上指出,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637亿元,增长了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这些则充分表明“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三农”问题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同样,近几年来烟草企业也是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扶持“三农”,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面貌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改善烟农生产环境和提升烟农经济收入上,更是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的巨额投入,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从2005年到2008年这四年当中,烟草行业开展烟基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强度高,且不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在这四年当中,光以现金方式投入烟基建设的就高达200亿,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5年投入现金高达24.31亿元,2006年投入现金高达43.35亿元,2007年投入现金高达53.83亿元,2008年投入现金更是突破了75亿元。受益烟区覆盖了国内22个省市区,这四年间对云南投入了51.25亿元、贵州32.8亿元、福建21.18亿元、四川18.28亿元以及湖南15.43亿元。

例如,从2005年开始,烟草行业在国内22个省市区的烟叶主产区全面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着力建设烟田水利设施工程,修建水窖、水池、塘坝、机井、提灌站,配套沟渠、管网,建设田间机耕道路、桥梁,整治烟田、改良土壤,建设密集式烤房,购置烟草农业机械。而在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建成水窖999065个,容积10406.59万立方米;水池190674口,容积6990.54万立方米;沟渠40015条,长度33854.95公里;管网51520条,长度110347.42公里;整治小塘坝9756座,容积25481.992万立方米;排洪渠2215条,长度1598.34公里;机井11408口;提灌站1877座;机耕道7109条,长度7988公里;简易桥梁758座;新建密集型烤房239234座;普通烤房密集式改造30万座;标准化晾房181509座。

与此同时,2008年底,国家烟草专卖局又作出了重大决定,今后4年,烟草行业更将以每年投入100亿元,共投入400亿元的资金,全面解决烟水、烟路、烤房以及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烟叶产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最终增加了烟农的经济收入。烟叶生产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内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以来,烟草行业积极响应中央“三农”政策,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致力于促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同时更为扶持“三农”贡献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此外,烟草行业更是培养锻炼了一支扶持“三农”建设的高素质队伍。据统计,烟草行业目前专门从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员有4738人,其中技术人员1410名。烟草行业各企业在开展项目建设中,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由水利“外行”转变为“内行”的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而这也为烟草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然,除了行业性的整体扶持以外,各个烟草企业也对“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而在这当中,又以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品牌多年以来积极扶持农村发展与建设为典型代表。

2008年12月11日,由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情暖2008-中国烟草品牌‘慈善·责任’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交流和探讨,寻找一种适合国内烟草行业也符合社会道德

标准的全新的、有效率的公益模式。经过专家推荐、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团的认真评选,最终,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品牌荣获“最关注农村发展与建设品牌”公益奖。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红塔集团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一直从事教育、农村科技建设、赈灾、扶贫等方面的公益事业活动,特别是体现在积极扶持农村发展与建设这

个方面。

红塔集团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回报着社会,积极参与着地方经济建设,既为企业树立了高度社会责任形象和品牌形象,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时,“红塔山”品牌荣获“最关注农村发展与建设品牌”公益奖的理由更是:持续投入,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解决贫困山区农民饮用水难题,促进农村乡(镇)建设,扶持新兴农业项目,培育特色农业经济,推动现代农业尤其是烟草农业的大力发展等方面。

例如,2002年,红塔集团挂钩扶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把贡山县捧当乡列为集团的重点扶贫乡。贡山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中缅滇藏结合部,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宗教、高山峡谷五位一体的全国唯一的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捧当乡于1984年建乡,属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近几年以来,红塔集团的领导和干部累计有50多人次深入贡山实地调研,投入扶贫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完成扶贫项目多项,涉及农业科技、畜牧养殖、捐资助学、集镇建设等方面,为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又如,红塔集团下属楚雄卷烟厂挂点联系南华县龙川镇羊草河村委会,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0余万元,支持该村修路、造桥、架水、建卫生室、更新学校教学设备。2007年以来,楚雄卷烟厂还每年选派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助该村抓班子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管理制度,培训农民,直接参与农村各项生产活动,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我们再来看国内其它的烟草企业在“三农”工作方面的积极扶持和重点投入。这些也都充分体现烟草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

广西中烟在建设新农村过程当中,广西中烟人充满着高度社会责任感,默默行动,很多地方都留下他们的关注,留下他们的爱心。例如,2007年11月,广西区大新县宝圩乡宝西村那么屯的村民们快乐得像过年,困扰他们多年的饮水难问题因为一次捐赠而得到了彻底解决。广西中烟定向捐款15万元,以帮助该屯的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并希望通过饮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产、增收,实现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南中烟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号召,不断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力度。例如,2008年12月20日,河南中烟总经理赵九来陪同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一行,深入上蔡县邵店乡尹赵村,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医务工作者和驻村帮扶队员,并向尹赵村捐助30万元帮扶资金。此次捐资30万元支持尹赵村新农村建设,更是河南中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川渝中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农村青年健康成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悉,川渝中烟坚持与商业企业一起共建烟叶基地,每年向烟区投入上亿元资金反哺农业,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此外,在近几年中,川渝中烟在赈灾助教,救助社会贫困群众,支持地方公益事业,共计投入了2000多万元。川渝中烟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用真情回报社会的行为,更是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

总之,农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不论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还是全国两会的召开,“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因此,这也迫切要求国内烟草企业勇于挑起更多关注“三农”工作的行动和举措,为国家分担解扰,为社会默默付出,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更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20篇:2003年“三农”政策盘点与分析

2003年“三农”政策盘点与分析

当前农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今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下半年,一些地区的洪涝旱灾影响了收成,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增加4。农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农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是来之不易的。一方面是一些农业扶持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市场拉动的结果。尤其是近段时间,

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粮食、油价、棉花包括一些畜产品在前几年一直低迷的情况下,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是价格增长只是一种恢复性的,还没有达到90年代后期最高的水平。而且价格继续攀升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目前的状态下起伏。所以,仅靠价格提升还不能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更积极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今年采取了哪些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让农民增收致富。2003年,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决策,是政策实施密度较大的一年。具体来讲有这样10个方面:

1、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为农民减负。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这项政策落实到位的话,能减轻农民负担的30。

2、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以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上学难、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几年内,在国家的扶持下,要解决好贫困学生就学和贫困地区学校改造。中央财政为每个农民出10块钱,地方政府筹集10块钱,农民自己出10块钱,逐步试点恢复农村医疗体系。

3、扩大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力度,放开市场。一些地方尝试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改革意义重大,为下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改革探索了新办法。

4、启动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今年选择了8个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帮助农村信用社增强自身活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5、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国债资金中专门安排了“六小工程”资金,建设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小型基础设施,如沼气建设、乡村道路、草场围栏、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等,这些对改变农村面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始,在11个品种上实施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基本形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优质水稻的产业带,黄淮海专用小麦产业带、东北的专用玉米的产业带等。对大豆、小麦等实行良种补贴,凡是在优质区域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较好,价格也比普通的同类产品要高。

7、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今年主要开展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一个是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力度很大;另外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尽管在财政等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总的原则定下来了,外来务工农民子女要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解决了农民工十分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8、各地将普遍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国务院已批转了农业部等几个部委的农民培训规划,每年要培训上千万人,国家拨专款,进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9、很多地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在进行农民社会保障、保险等方面的探索。这也是今年的一个亮点,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上海、浙江等地正在按照城市居民社会低保标准,统筹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险等问题。

10、在户籍制度改革上,今年不少地方有很多突破。归纳这10个方面,可以看出今年的政策措施的一些特点。一是密度大。包括投资和政策倾斜。二是措施实在。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群众多年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都在开始探索、突破。三是全方位。不仅涉及到农民的生产,还涉及农民的生活;不仅涉及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涉及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明年的政策规划尽管今年农民增收4已是来之不易,但还是没有摆脱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尖锐和突出:

1、城乡差距在继续扩大。农民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扩大0.2个百分点,专家测算,2002年已达到1:3.1,是改革开放25年来差距最大的。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

2、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最大的难点是在中西部粮棉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甚至有的还是负增长。现在省际间的差距有的已达到4到5倍,这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同步发展。

3、农户收入的差距也在扩大。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是惊人的。据统计,我国农村特困户有2600多万,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我国还有近1亿人处在贫困线下,这是个大难题。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农村经济就没有活力,要改变农村的面貌就是一句空话。现在近80的人口消费水平

只有不到40。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经济不能发展,扩大内需就要失去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所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现在已有几项大的政策出台,如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把过去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转移到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上,增加农民种粮的收益;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

保护价等。明年将继续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来做,政策力度一定会比今年更大。并且在政策设计、制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政策落实情况。制定政策、出台政策仅仅是一个开端,只有把政策落实下去,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所以在制订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为下面执行政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取消农业特产税,考虑到会减少地方政府收入,政府就采取了转移支付的方法。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采取一些最直接的办法把利让给农民。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实践证明,群众的参与才是最好的监督,今后要按照制度化、民主化去加强监督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一定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光靠农业内部来解决是有难度的;仅是一种措施也是困难的。需要多元化、多渠道,通过改革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发展、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扩大农民就业空间来促进增收。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三农”问题摆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提出了城乡统筹改变二元结构等重要判断和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领导同志表现出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农村工作者,我们感觉现在政策、舆论的环境比较好,是做“三农”工作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条件,现在也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一个发展时机,所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希望几年内农民增收缓慢状况能得到扭转。“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农调查结果分析范文
《三农调查结果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