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作文《回到原点》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4 21:07: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邓丽敏/文

哲人曾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来自相同的起点,又去向相同的终点。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原点。

人固有一死,正如草木经历萌发、生长、枯萎、凋亡的一秋,人的生命也从呱呱坠地到撒手西去的过程中耗尽。回到生命的原点,是人不可逃脱的宿命。君不见,秦始皇的仙丹灵药也挽救不了时光老人的脚步;君不见,才子佳人的海誓山盟终究抵不住一钵黄土的掩埋;君不见,无论是芸芸众生还是帝王将相,终将成为历史的烟云。在回到生命的原点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渺小与伟大没有区别,带不走金钱、权势,听不到来人的呼唤,我们都将赤裸裸地回去,正如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人生苦短,何其悲也!

但是,落叶归根可以化为春泥滋润新叶,我们与其衰吾生之须臾,不如高歌一曲,因为回到生命的原点不是终结,反而是新生。当万千繁花落尽,你我都将回到原点的那刻,你我都拥有什么呢?追忆往事,你会不会因为了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全无贡献而失落,因为虚度年华而懊丧?回到原点时,你于他人是重于泰山抑或是轻于鸿毛呢?你能否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呢?这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要靠我们在回到原点的路途上的选择。

放任自己,荒废人生,蹉跎地回到原点,还是无愧于心,舞出生命的活力?贝多芬的回答掷地有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是任由自我膨胀欲望,追名逐利地回到原点,还是大爱无疆、倾尽所有去奉献?香港义工黄福荣、“麻风妈妈”傅玉珠、丛飞、特蕾莎修女等人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作出了坚定的回答。他们归于尘土的那一刻,弱小的身躯却让人感到有千钧的力量。是悲观失落地徘徊于人生的暮年,无奈地等待回到原点,还是抓紧每分每秒,唱出夕阳无限?曹孟德老当益壮,意气风发地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回答地无比豪迈。

生命可以短暂,但却没有理由不精彩。像他们一样去开拓、去奉献、去奋斗,我们在前进路上总会走出不一样的姿态,最终用自己生命之花的凋零孕育出灵魂之果的香甜。

霜露已经降,木叶尽脱,那里便是我们的原点和终点。终有一天我们将回去,回到生命的原点。在那个尘埃落定的时刻,我们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以一颗无怨无悔、无憾无争、无嗔无怒的心。

(2011年10月14日

高三第一学期)

推荐第2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高三(9)班 周云芝

小时候,最常玩并且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飞行棋了。运气不好的时候总是被敌机打回“老家”。当时是什么反应呢?先是带着惊诧且悲哀的腔调“哎呀”一下,再期盼着骰子赶紧来个“六”好再次起飞。那时,回到原点是这样的感觉——因为前功尽弃而懊悔不已。

然而,白驹过隙,春花秋叶随风而逝,我渐渐发现“回到原点”并非坏事,也并非如此简单的事儿。也许起起落落,兜兜转转,我们会在某个时刻忽然回到原点,但那早已不是最初的原点,因为我们的心中多了一些珍贵的玻璃弹珠,在阳光的照射下,落在人生的舞台上,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俞敏洪先生是新东方的总裁。曾有人问他:如果新东方没了,怎么办?他说:“新东方早晚会没的。GE公司是美国的标志,前些天不照样濒临破产吗?新东方也可能变成历史的遗迹,但即使新东方没了,我依然很成功,因为我的心态很成功。我追求生命的那种向往和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不会改变。新东方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的这番话让我明白,回到原点没关系,重要的是珍惜你在追求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能力,守护心中始终如一的目标和理想。天平的两端始终是平衡的,它让我们在拥有某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他物。我们常常惦念着自己失去的财物、青春或者其他珍贵的东西,却遗忘了这不铮的事实——它们原本就不属于自己。我们只是回到原点而已,回到本没有它们的原点。但至少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是真切的记忆,烙印在心间,不可磨灭。我们还是可以释然地笑一笑,至少我们拥有过那些美好的给自己带来欢喜与悲切的一事一物。我们回到的原点,不似从前一无所有,却捕获了藏匿于你我心中的领悟与了然。

有时候会听到老人说,人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走,活着的时候就不要在意那些身外之物了。这大概就是人生最后一次回到原点了,也是最彻底最完整的一次终结。我愿意相信,每当一个生命陨落的时候,天上也会升起一颗明亮的星星,纪念他的一生,漫长或短暂,辉煌或平凡。总会有人记得他的名字,记得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而他在回到原点的刹那,也会回忆起那些人那些事,终觉不虚此生。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飞行棋游戏。我们在起飞的时候,心中充满希翼与热情,却可能一次次地被意外打回原点。也许之前的努力都化为海面上轻飘飘的泡沫,但我们从未失败。有原点,就有终点。无论多少次回到原点,我们都可以再一次扬帆起航。我们拥有了更多不同的人生历程,我们的理想与目标一直在看得见的前方等待我们一步步接近它。

回到原点,其实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些遗憾,有些叹息,却更加笃定自己要坚持下去,到达终点。

推荐第3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回想往年的今天,我还在为自己的高考而努力,而现在的我,只是呆在松山宿舍的一个远离家乡的孩子,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端午节的前后,所以,高考的孩子们都没有过端午的日子,而我呢,虽然远离家乡,但是我还是利用此次假期再次回到那个只属于我感情深处的原点--家,因为我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和妹妹。

从三月份开学到端午节,这其中有3个多月了,我每天都想念着家人,五一本有假期可以回家,但因手上的工作还没完成,只能呆学校继续把工作弄好。时间一推就到端午了,八个小时的车程,你说累吧,其实也不累,我享受着,因为家中的妈妈已经准备好我回家的饭菜了。

几个月出门在外,再次回到家,这个只属于我感情深处的原点,身心的疲惫一消而散。到家的那一刻,望着家门口:家中的“大货车”还在,妈妈做的菜还是那么的美味,爸爸的脾气还是老样子;只是家中多了一条小狗,爸爸妈妈都苍老了。看着妈妈准备粽子的东西,东走西搬,还不时说腰痛,我心中隐隐作痛。回家的第二个早上,妈妈六点钟就把我叫醒了,虽说我还很困,但是我立马从睡梦中爬起来了,理由无他,就是尽量把妈妈多做事,不要妈妈再那么辛苦了。

一年当中我能有多少次回到这个只属于我感情深处的原点呢?一个手指都可以数得清楚,因此我不为此而伤心,每次回到此原点,我只有享受,享受这家中的美味佳肴,享受着父亲的吆喝,妈妈的唠叨,妹妹与我的争执,老朋友的高谈阔论,享受着这一切,在外经历了那么多,但是我只感到我的感情又回到了原点,什么都没有变,一切如往,我又回到了原点。

端午节,亲朋戚友的到来,我们一家人都在忙碌着,我为此感到高兴。在忙碌中我寻找着快乐,与舅舅表兄弟姐妹一起去看龙舟,谈东拉西,一起呆在小小的房间里搓麻将,我感受到有点像过年了,毕竟今年过年我感受到亲人们一起的快乐,我的心再次回到了原点。

回家的一幕幕,还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想念着,同时我怀念着往年的今天,也祝福着明天能过得更好。虽然现在我没有面临高考的鸭梨,但是我要面临着这周的力学期末考,两周后英语过级的鸭梨,松山的同学们大家都不要灰心,我们还是有时间冲上前的,加油吧!对此我们不能再回到原点了,我们要超越原点,跨过英语,重新塑造一个原点,努力吧!

推荐第4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麦哲伦船队浩浩荡荡向西航行,历经曲折磨难后终于完成环球航行,回到原点,证明了地圆说;一条小鱼逆流而上,寻找出生地,回到原点,履行传承生命的使命。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

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唯有回到原点,我们才能正确地、深入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汉武大帝回到原点,认识到自己多年的错误,“罪己诏”教人涕下;卢梭的《忏悔录》揭示了自我,回到原点,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教人钦佩。同样是回到原点,刚获取法网大满贯的中国网球选手李娜找回了自我,在单飞中挖掘自我,穿越自我。是回到原点,让她的个性魅力得以彰显,让她终于得以突破自己,成为首位亚洲法网冠军。回到原点,才是对自我的全面深刻的透视与评价,是通往成功之道。

回到原点,是对未来更好的展望。当你回到原点,回望过去,盘点如今时,未来的美好蓝图才更完整、更完美。纠正过去犯下的错,以后不再犯;认清现实,把握想要的目标,对未来做全面、合理的规划。越王勾践寄人篱下,失去曾经所有的荣华富贵,但他懂得回到原点的道理,在困境中认清过去和现在,对未来作出正确的规划并付诸实践,终于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帝国复辟之佳话。回到原点,才是对未来的铺垫与充足准备,是通往成功的坚实奠基石。

回到原点,是对生命的思考。惟有回到原点,人才能对人生,乃至生命作出最正确、最全面的思考。一代文坛骄子史铁生瘫痪在轮椅上,处处受限,但他却懂得回到原点,认识人生,深刻地思考生命中的林林总总,终于《我和地坛》享誉中国文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回到原点,让史铁生牢牢地把握住生命的内在意义,战胜肢体的残疾,成就了对生命的超越式思考。回到原点,才是对生命崇高的敬佩与深入探索,是成功的巅峰。

回到原点,我们迈向成功;回到原点,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推荐第5篇:0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第一篇高考零分作文

《回到原点》

尼玛!你们这些阴险的出题者,就这样对待我这么一个复读生吗?上一年以为“与你高考为邻”已经结束的我,仅仅因为改卷人犹如“海豹特种部队”作案之神速,秒杀拉登叔叔一般,秒杀了我的文章《与你为邻》,而回到高考的原点,参加浮云似的的高考。到底这是肿么了?

神马是“原点”?听老子说“道”还不如听“老子”说道:诗云——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瘦肉精。

地沟油,敌敌畏,无根豆芽,孔雀绿。

毒黄瓜 ,塑化剂,齐齐抢购工业盐。

毛发酱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头娃娃何须怕?神州遍地化学家。

日本核漏何须怕?百毒不侵是中华!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点了,锋芝恋也回不到原点了,药家鑫也回不到原点了,貌似房价物价也回不到原点了。

除此之外,我纳闷,惠丽我苦恼:中国人口之多,竞争之大,想凭借一次高考跻身堂堂“重本大学生”之行列简直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越像机器人的考生却越容易进。喜爱追求真理的高中生却难以被大学发掘。我们求知若渴的心一次又一次都被“深宫老嬷”般的老师浇来冷水——理由是“这个知识高考不考。你还是多把时间花在高考题上吧!”

也难怪,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学校强迫一切为了“薪水奖金”的老湿去强迫一切为了“出路”的孩子变成一切为了“高考”的考试机器。制度让我们消去了角,抹去了棱,一板一眼,愚昧无知,浑浑噩噩,碌碌终生。让不同的人变得一个鸟样。社会问题我们熟视无睹,个性心声我们置若罔闻。学校培养我们为了个所谓“功名前程”而甘于变得自私自利,变成行尸走肉。

钱学森爷爷您就看着吧!国内就算有您说的“人才”,就算能突破应试制度的桎梏,也难以逃避食物百毒的侵蚀。官场腐败,学术腐败,楼价坚挺,食品有毒,人心功利,面对一个又一个绝望,小弟我虽然拍砖但仍然表示鸭梨很大——我们黎民百姓伤不起,我们黎民百姓回不到原点„„

我知道我写了改卷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此时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时的原点。但希望您打个零分给我吧,这样一来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与你为邻》团聚咧。

另外,感谢您,希望您吃多点无害的食物。我还是送首小诗给考官您:傲枝虽立天涯处,不敌污浊天万里。

葱茏青春已不再,捡尽寒枝泪沾衣。

身心受害的我们回不到“原点”了。但我还是能放弃考试,放弃束缚,回归本心,回到——原点。

推荐第6篇:《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2篇

篇1:2011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2011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认识,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高分作文第一篇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饰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蓦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定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高分作文第二篇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教室。我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上面矫情的文字朝着我挤眉弄眼,空洞泛滥的描写令我的胃一阵翻江倒海。

忽然,教室后方骚动起来,同学们不怕炎热,挤作一团,各不相让。我好奇地挤过去一看,啊,竟然是两只萤火虫!有多久没见过萤火虫了呢?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夜,我都会在老家的田边抓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在浓密的苇草中,在清澈的小溪旁,小半夜就能抓到大半袋。有时恶作剧地拨拉一下草丛,那瞬间飞舞起来的流萤就像繁星,带着萤绿色的柔光一直向上飞、向上飞,直至投入漆黑的苍穹,成为浩瀚星河中的一份子??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大家都散了,只剩下我还盯着萤火虫。然而它们的情况都不甚乐观:一只卧在盒子底纹丝不动,溅出的萤火已经很暗了;另一只虽说拼命地想逃出这个囚笼,但始终是有心无力。我的心一阵抽搐:怎么办?难道它们会死吗?我真不希望予我以美好回忆的流萤化作尘埃。我鼓起勇气对抓萤火虫的同学说:“你能把这两只萤火虫送给我吗?”“怎么?你喜欢?你这种埋头用功的人也喜欢玩虫子?随便你拿去,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我如获至宝似的抱着盒子往楼下冲去。告别了刺眼的灯光,当我踏入花圃时,植物独有的生命气息刹那间把我包围,我的心开始平静下来。我小心翼翼地把两只萤火虫放在一片宽阔的绿叶上。当它们呼

吸到自然的气息时,燃起了那熟悉的萤绿色光芒,那么纯粹,又那么充满着生命力。它们缓缓地前进,伴随着雨声清脆的坠落声,两朵萤火没入到黑暗的草丛中去了,但我仿佛还能看见那如脉搏般跳动的一明一灭,一明一灭?? 我直起身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顿时暑热全消。我忽然觉得我们就像是萤火虫,飞进了水泥森林,从此告别了宁静的自然,耳边充斥着迷离的电子音乐,放眼过去多是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们渐行渐远,似乎离自然这个原点越来越远??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了原点,在浮华中回归自然的状态,在喧嚣中回归宁静的心境,更好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各种环保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风起了,鼓动着我的衬衣与思绪,我下定了决心暑假要回到告别了七年的老家。我祈望着夜风能把一朵萤火吹入梦中,让我回到自然的这个原点。

是夜,流萤入梦,我回到了原点。

高分作文第三篇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 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篇2: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饰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蓦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定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篇3: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六月的烈日下无数个寂静的考场是千百万考生和家庭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织就的一个梦想放飞点,这个点我称之为“原点”。这里我们坚信自己将面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当然事实确实也是这样。我相信在地球上绝对找不出来第二种考试能比得上我们国家的高考如此兴师动众,如此规模庞大,如此戒备森严,如此一考定终身,如此不近人情。这里是一个大通道,虽然通道本身锈迹斑斑里面还散发着阵阵恶臭但通道上方却刻着金光闪闪的两个大字“体制”脱离了高考就意味脱离了体制,脱离了体制那么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不会得到体制的庇护。从上大学有出息到上好的大学才有出息,这是我们的社会经过残酷的过滤法则后大多数人公认的真理。这其中的意味是深远的辛酸的和无奈的,虽然这些年社会的变革让这一切正在悄然间发生变化,可强大的惯性依然促使着无数的人前仆后继。现在让我们看看究竟是谁赋予了这场考试如此诡异的魔力,以至于让几百万人在无数个日子里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活生生把高中三年变成了一场人间炼狱,把一场考试变成了没有硝烟但血渍隐隐战争。

高考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初级的人才选拔制度,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和奋斗的终止。而人才不人才也不能由大学说了算,所谓人才我想更应该有一种严格被公众认可的考量机制。这些年以来高校学生早成了受剥削和压迫的弱势群体,读书时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粗制滥造的教学水平,腐化堕落的高校氛围,毕业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越来越低的薪水,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在读或者迈出校门的学子心中苦痛难言的噩梦。可即使是这样高考的战争还是年年打响,还是在一个金色抑或是黑色的六月里有将近千万人走向绞肉机。而大多数人的噩梦种子就在走出考场的刹那悄悄种下,当然他们并没有觉察甚至是心里怀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既然高考如此不堪,那让我们想想如果不参加高考将会怎么样。不高考就意味着你不会有教育部颁发的文凭。虽然这纸文凭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比几年的实际经验更有用。虽然这种硬邦邦的纸片随着大学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的变坏并不比一张软绵绵的手纸高级多少,但这无疑是你开启社会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求职的时候大多数的招聘岗位会注明学历,参加公职考试那自然更不必说。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你还能怎么样,不要举某个没高考但特别成功的例子,那是少数中的少数,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很平凡,注定不能逃过这一劫难。注定要被一纸文凭拒之于主流社会千里之外。我想一种制度的合理与否应该是看他有没有保护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非让大多数人去为了这种制度作牺牲。

高考本身的弊端除却地域户籍不平等,招生黑幕,考试命题僵化等等外,后续的高等教育制度才是一切的万恶之源。一切都得从那纸文凭说起,就是这纸所谓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承认的文凭造就了无数的不平等。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一个垄断行业,所有的有效力的文凭都得经过教育部颁发。虽然现在也有独立院校有私立大学但这一切无不需要挂靠在这种僵化的体制之上。大学的行政化导致了教学思路的僵化,一切已不是看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看权力的大小看虚假名号的唬人程度。大学从行政化的那一天就违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

现在的大学已经变成权力斗争和滋生腐败的温床,这里成了一个有权阶 级敛钱镶金边的电镀池。所有有权有钱但肮脏和见不得光的东西在这里电镀之后都被重新刷漆和挂牌,金光闪闪地流窜到社会上招摇撞骗。君不见多数腐败的高官一查肯定是某某知名院校的硕士甚至博士,某毫无道义良知的明星今天还在做虚假广告坑爹害娘明天就成了某重点大学的座上嘉宾兼职教授,谈笑间一副小人得志不可一世之样间或夹杂对大学对学术的藐视。这是耻辱,这是大学的耻辱是国家的耻辱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

我们的大学从建国起就再也没有培养出大师级别的人物,虽然它的规模和硬件在90年代后不断攀升。梅贻琦先生早在1931年到清华大学就职时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今天的大学做到了么?各地的大学合并,大学城泛滥如恶臭公厕之蛆虫但可曾见过有一个大师出现,可曾听闻那个大学教授拿了世界级学术奖项?没有贡献没有造诣也就罢了但这几年到底有多少教授被人称作“叫兽”跑到社会上走穴挖金丢人现眼被亿万人斥责唾骂,惊惶失措犹如落水之狗。这难道都是偶然吗?

教育成了笑话成了掠夺的工具成了生财的法门,我听到有人说“教育是软黄金”的时候虽然恶心的想呕吐但我不得不否认这个事实。各个地方口号喊的震天响,要加强教育投入,要提升教育含金量。可是你加强了么,你提高了么?你除了让一帮贪污腐败的官员借着开发大学城的名义把地卖给开发商,把大学后勤承包给黑心商人大笔捞钱之外你可曾真正去过教室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可曾真正引进来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里领导借着实习的名义把学生当作奴隶贩卖到工厂像魔鬼一样敲骨吸髓榨干他们身上的血汗如果有人不愿意去你们就扣押毕业证,请问你们和人贩子有何区别?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你们同样把无耻做到登峰造极,你们签订无数的虚假三方协议编造一个个绚烂的数字,为此社会上竟然催生了虚假劳工产业链。对于你们这帮无良的蛀虫我们曾经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都有资格去鄙视去唾骂去对着他们丧失了人格和良知的臃肿的躯壳说“滚下去,滚远点,你们是教育的罪人,是人民的公敌,我唾弃你的肮脏和无知”。现在再回头看看我们的高考,这一切是否明了?高考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你得交付高昂的学费和支付日益见长的生活费。这一切是不是可以产出额外价值让那些垂涎“软黄金”的人咬上一口?然后在这里经过三年,四年粗滥的灌输后送进社会。进了社会我们才发现我们又戏剧般地回到了高考,不同的是手里的准考证换成了一张大学文凭。你会发现原来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什么培养人才的地方,这张文凭也不是什么人才凭证而是你的缴费单,是你花大价钱买来的缴费收据,开收费单的也不是什么公司而是赫赫有名的教育部。游戏到此也快结束了,原来这一切是我们为了安心和避免遭受歧视在踏入社会前被人半强制地逼迫着买的一张名义上的绿色通道套票。我们欢欢喜喜地进了剧场看演出时才发现,妈呀...这是坑爹呢...原来我们不是来看戏的观众,我们是要实实在在来演戏的演员...... 高考根本不是原点,这里才是原点。大学三四年不过是黄粱一梦尔,嗯!原点......

推荐第7篇: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一)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 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着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二)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 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三)

苍生万物,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何谓“原点”?-顾名思义,就是源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海拔8844.43米而这高度的得来,正是从位于我们中国的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大地原点的0点坐标,一米一米由测绘工作者测量而来。

世界万物,大千世界正是有这样一个个的原点发展而来,也正是有这样一个个的原点,才有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升华强大。也正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点”也就是事物的基础,事物的源头,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

涓涓细流,汇聚江海;万丈高楼,起于基石头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积滴水而成大海。

我们人类的知识和能力,不也正是象这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吗!人类的文明只所以能有今天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我们祖先的点滴积累。

从山顶洞人的石器时代,到殷墟的甲骨文字;从古埃及的灿烂文化,到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从爱迪生的发明制造,到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哪一个不是从原点出发?人类文明的辉煌今天,从未有高屋建瓴,空中楼阁。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源头启始,每一步都发出铿锵的声音。

回首人类祖先光辉而灿烂的文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知识、能力、文明、创新、发展,哪一步都离不开原点,哪一步都需从原点坚实而坚定的迈出。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学习好不好,只要有个李刚爸”,“学习不必太努力,只要将来做生意”。仔细想来,这些观点,都脱离事物的根本,背离了事物发展的“原点”原理。

试问:“你的父亲可以管你一辈子吗?”。做生意不需要知识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二十一世界的未来,希望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祖国的兴旺强大,需要我们去拼搏奋发。而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一神圣史命,我们就应该抛弃,“好高骛远”“自以为是”的思想。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源头做起。“回到原点”脚踏实地,从今天开始迈出坚定的步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强盛而奋斗!

推荐第8篇: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如果你问我原点是什么的话?现在的我会回答:原点是人的本性。“贪、嗔、痴”。

我们时常想着去挣脱它们,逃离它们,但往往稍有不慎一下子就会回到原点。

贪,指的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比如冬日里的赖床。当闹铃响起时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再在被窝了暖上五分钟,但往往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分针已经走了一圈了。然后就是迟到,要遭受上级或老师的责骂,而自己也会怨恨自己的贪睡,心情会变得很糟糕从而影响了一天的效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无解的问题,因为自己也很贪睡,经常都是早午饭一起吃的。但是我很少误事,跟别人约定早上七点,就算再困不等闹钟响我也会在六点的时候惊醒。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一份为他人着想的心情吧!怕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道理是相通的,当你起了贪念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这会对别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尽量做到不要去影响别人,这或许是一个克服贪念的好方法。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简单来说就是抱怨。抱怨的本质其实是执着于事物的定义,比如韩剧里的男女主角刚刚相爱,男主角却被发现有着脑瘤晚期,只剩下三个月命。这种时候女主角就会痛苦流涕抱怨命运的不公,好不容易相爱却要说再见。如果这个时候她机缘巧合像电影《Lucy》里面的女主角一样把大脑开发到100%,她会发现其实他男朋友在某种意义上是活着的,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再者富足的情况下,人是比较不会抱怨,比如你刚领了三千块工资,一下就被小偷偷走了,这个时候人是很难不抱怨的。但如果是李嘉诚不见了三千块,我想他连意识到的机会都没有吧!又何来抱怨。从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来看,我想不抱怨要做到的是变通,以富足阔达的内心去面对逆境。五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三观不正啦!这在微博真是体现地淋漓尽致,“公知”与“五毛”之间的骂战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好像也乐此不疲。怎么样才能做到三观正呢?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人要从六个角度去看问题:自己,对方,旁人,社会,历史,自然。能够这样子去看问题的人,很难会被说三观不正。

这就是我对原点的看法,但好像走题了耶!这分明写的是不要回到原点嘛!其实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篇文章可以叫《话说贪嗔痴》„„..看来没去高考是对的。

推荐第9篇: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曾以为青春是一座山,只要勇于攀登,斩断荆棘,便是成长。曾以为岁月是一片海,只有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才是生活。兜兜转转后,若得若失,落寞晚霞。我在眺望远方,没有见到彩虹,只是青春和岁月,一去不复返了。——题记1。活着莫要追究,怎么生物有人类,人类又是如何的繁殖。我活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活着,无论我的地位是否低微。我活着,哪怕我对社会没有一点的贡献。活着就是能自由地呼吸着空气,能够看到日出日落。能够与你们沟通,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反而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荣幸我那么坎坷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我自小没有喝三鹿奶粉长大,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尚能活着。物价在飞涨,幸亏我没有依靠着原地踏步的工资来生活,因为我还有家人依靠。我老妈对快餐食品没有兴趣,瘦肉精地沟油影响不了我的正常生活,尽管我承认现在钱不算钱了,毕竟东西都贵了几倍。大学毕业的那些人才,曾以为生活就此一帆风顺,生活让他们懂得,就算居住也能蜗居。何况还要承受找不到工作的压力。活着并不是一道康庄大道。你要知道,就算国家一再强调自己GDP已经名列前茅了。就算中国人在国际频频花钱展示自己的实力。但是这些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人事易变迁,住在你隔壁的老奶奶的小儿子的大姨妈的小姨丈,当初不是流着鼻涕问你要一块糖么?现在已经开着宝马带着靓女在你面前耀武扬威了,还说女人举手可得。中国在雄起,身边的人都住进了大房子。如果命运的荣耀不曾眷顾你身上。你还可以对着国足大声怒骂,奶奶的,国家白养你了。虽然,自己活着,对国家尚未有些少贡献。对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我曾对红十字汇了那么一点钱。没有指望能够在CCTV被歌颂着,只是不愿意看到别人难过。外婆走了,我知道亲人离别是如何的悲痛。我不能为受灾的人群重建家园,唯有在经过一些国家政府部门,暗暗诅咒,如果你们把贪污的钱\"贡献\"千分之一,现在他们都可以住在舒适的房屋了。活着,不容易啊!因为轻易不能保持着平常心。轻易看不到比自己过得低微的人群,只能仰望着住洋楼开养车养养狗的个体。不知不觉,活着让我们都成了愤青。明明在乎,却要装作不在乎。明明嘴上说不重要,但心里却紧要羡慕得要命。2。选择莫不要把考试题的选择题与生活的混乱,否则受伤的只有自己。往往考试教学提示的ABCD的答案,答案就在其中。生活的选择题,选择答案不止四个,何止千百个。考试的残酷,一旦你选错了,便被扣分。它让你懂得,选择需要谨慎,否则跌倒深渊。生活让你知道,选错路,还可以回头也许就回不了头了。许霆在ATM面对了一个选择题,最后他选择了取钱走。殊不知,这样的一个选择差点让他的生活回不了头。多大的一件事呢?银行出错,追回金额不就完结了么?只是一个个体该如何抗衡一个能够左右国家经济的群体呢?许霆用一己私欲教育了我们,莫不要和富贵争,否则会是无期徒刑的惩罚。无视社会极大的争议。南京的女士面对这样的选择,第一时间把多余的钱退回给银行,竟然三次被拒。害得她老人家欲哭无泪,就为了两万七难道要坐一辈子的牢?只能选择报警。最后银行方面发现差额,报警取回,却没有道谢,更别说道歉了。如果你在ATM取款,银行出错,你取款一千,它给你一万。你的选择题又是什么呢?你说这样的机会率很低么?对的,银行总不能无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吧。一个两个,尚可杀鸡儆猴,万一被某个高官取钱取多了。这件事还得了?当然,高官那会这样取钱呢。给他们送钱的那些人多的是呢。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平民百姓的身上。法律总有漏洞,尤其在自恃强大的国家内,富人可以高高在上,总能左右其中。有些人对于国家的选择题判刑就完全不懂了。一个银行行长贪污了几亿,为何只判几年?还有诸多贪官污吏,为何只是几年的惩罚呢?为什么有人在撞死别人后,不是道歉不是难过,而是嚣张地说,我爸是李刚!一些农民工甘于生活的平淡,只想用体力赚钱。但是当遇到了无良老板,选择了正当的方式,去有关部门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是,消息石沉大海。于是只能偏激地去\"讨公道\",被人打得遍体鳞伤,有关部门迅速赶到,关在牢狱中。要是你是农民工,被欠款,你会如何的选择呢?3。生存生存比活着无耻,也需要无耻这样的大无畏精神。生活提倡的高度是生存并活着。活有千万样,可以有万种面具,亿万风情。但前提是,你必须生存着。生存并不艰难,你可以不是老板,你可以不是白领,你只需要随意在街边吃着别人剩下的食物,即可生存着。社会主义的国家提倡人人公平,只是提倡着,就像一个美好的口号,喊着喊着就忘记了。你要生存着,必须要顶着压力。例如家人的期盼,朋友的高度,女友的追求。如果你一无所有,对不起,那些也只能和你渐行渐远。你会否对街边的一个乞丐微笑示意?如果你也是这样无视嗤之以鼻地走过,那些比你有钱的,也是这样经过你的身边。可提醒你,千万不要有恶劣的途径。这个世界你被撞了,打120,救护车久久未到。你家火灾了,119在一切被大火吞噬完的时候,终于来到了。你被抢劫了,110总是在贼人早已远走高飞时赶到。但如果你对富贵者有什么行动,政府有关部分会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你的面前。生存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荣幸的是,中国人保留着五千年遗传的美德也很好地继承着。这美德并不是课文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等的,而是得过且过。只要尚有一丝空间让我们苟且偷生着,我们便会在心底埋怨,而嘴边感恩戴德地生存着。别犹豫了,这个世界只看你表面。只要你风光,只要你富贵,无论你前面做牛做马都无所谓。我们早已没有任何的底蕴了,生存着就可以了。4。原点你渴望人人平等么?就算自己的身份如何卑贱,就算自己没有办法处身名流中。那么今晚好好地大醉一场,然后发梦,运气话的话,你能够梦到自己渴望的世外桃源。陶渊明就是因为处于那样黑暗的社会中,无力挣扎,只能通过文字发梦。我运气蛮好的,我被现实折磨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我喝了很多酒,最后发了这样的一个梦。我在梦中地位尊贵,可以为所欲为,人们对我毕恭毕敬。而我却更加肆无忌惮地做着我喜欢的事。我随意了结那些平民的性命,我把那些说真话的大臣关在牢狱中,那个美女让我心动,我下令她做我的女人……梦醒了,我笑了,但是笑着笑着,我却哭了。如果这就是青春,如果这就是岁月。那么,我的原点又在何方?我再回归那片故土,心头又是如何的一片沧海桑田呢?也许再也回不去了,也许,我早已回到原地了!——后记

推荐第10篇:作文教学要回到原点

王根丽

2011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有专家点评说,这道作文题目最重要的是弄清“原点”的内涵,命题的亮点和写作的“出彩点”应落在“原点”二字。如何理解和把握“原点”,便是审题细粗准偏,优劣高低、深浅之关键。高考已经结束,这个题目如何审题如何写作倒在其次,我们要重视的是这个题目给予我们作文教学的思考。

一位偏爱理科的学生又一次因为作文没交而被我叫到办公室。他没有丝毫的悔过之意,反而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文?现在写这样的作文将来有什么用?”他的追问道出一个令人忧虑的现状,不少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存在偏差,而这也折射出我们教师对作文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各式各样的作文教学法,勤勤恳恳地精批细改一叠叠的作文本,却忘了对作文作一番本体性的思考:作文的原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作文?作文应该写什么?作文该怎么写?套用2011年广东卷的高考题目来说,我认为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也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原点”。

一.作文动机回到“原点”,从“考试需要”回到“生命需要”

为什么要写作文?我曾经在学生中间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作文?”选择项有四个:①为老师写;②为考试写;③为了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写;④为自己的倾诉需要写。结果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选择了前两项。

从文字、诗歌的起源看,作文就是为了表达、沟通。人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念,当他们对生活有了某种体验、感受或产生某一思想认识时,他需要有一种方式向这个世界袒露胸怀、展示才智,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借此与他人进行精神或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写作。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曾说:“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和一种不可战胜的欲望。”这种把写作当作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别样的形态,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是我们今天作文教学值得关注的理念。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有关作文本源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长久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而把考试与分数作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硬性”写作需求。所以,作文技巧的操练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角,获取高分是作文教学最为“势利”的终极目标,写作成了一种玩弄文字技巧的游戏。正如一位高中生这样形容他的高考应试作文体会:“作文的结构是规定的,只要填进去就行;事例就那么几个,变着法子用;开头结尾就背诵的那么几段,看情况套着用。”长此以往,难怪学生作文兴趣减弱,主动性差,作文常常是言之无物。

写作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应是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因此,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用饱蘸情感的笔抒写内心的真实感受,与他人沟通并建起共同的感情桥梁。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显然“心声”“情动”当是作文的发端,作文的原点。

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促使学生“情动”,如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少命题,少限制,多尊重。教师要珍惜保护并引导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这是生命的冲动。也许他们的“话”不成熟或太片面,但可以与他们的生命一起成长。写多了,手写熟了,兴趣来了,作文就成了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再是外在的负担。以生命触发出的作文,或许才是真正的高分作文。

二.作文内容回到“原点”,从“去现实化”回到“生活化”

叶老说:“作文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

作文应该写什么?毫无疑问,作文应该写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作文活动的精神品质,即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古人所说的“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中的“心声”“情动”都缘于生活,作文内容的原点毫无疑问当是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真实生活,学生的作文不是在名人堆里打滚,就是“变相背诵”别人的佳作美文,或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在作文中产生了“去现实化”的现象。

学生习作片段:

你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有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话题:脸) 乍一看,恐怕大家都会惊叹这位学生丰富的积累,斐然的文采。但留心细读,就会发现这华丽的表面背后是为了完成某个话题而说的言不由衷的套话与空话,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细致入微、刻骨铭心的感受则严重缺失。这样的作文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一代人的情感品质和思维品质,他们会永远活在“假大空”的世界里。这样的作文教学没有教会他们写作,倒是教了他们投机取巧的生活态度。作文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赚取那个高分而累死古人误了今人?

作文如做人,最必要最可贵的是真诚,说真话,抒真情。“真”的标准是符合他的生活经历、处境、人生经验、学识修养、年龄等。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活成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真实地记录自己。二是让孩子活在真实的生活里,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写好与自己有关的真事,写好发生在身边的琐事、热事,留心生活中的大事,学会由“小我”上升到“大我”。这不是简单的作文操练方法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回归,更是思维品质甚至是做人品质的回归。

“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做人。”回到原点就是以手写口,手口相应,言行一致,哪怕表达得粗疏一些,议论得浅薄一点,但这是一个真正的起点。难度很大,但值得我们每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语文老师去做。

三.作文言语回到“原点”,从“言语程式化”回到“心灵的外化”

一篇好作文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味,这就涉及到作文的言语。那么作文言语应该如何运用?

作文言语要讲究文采讲求规范,这是作文活动的形象品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文章要讲究辞章华美、语言生动、句式灵活、意蕴丰富,具有文学特色,所以,“作文的言语是肉”。如果一篇文章瘦骨嶙峋就会面目可憎,因此作文教学中语言训练至关重要。语言能力的培养始终应是学生作文教学的中心目标之一。

但是有的教师受应试作文机制的影响,割裂了作文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机械地理解“有文采”,认为词句漂亮、行文美丽就是有文采,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言语技巧。有的老师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句或精彩的开头、结尾,写作时机械地拼凑,以至作文中充斥着浮华的言辞、俗套的句式,作文教学活动也成了程式化的言语训练。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推波助澜,到处推销他们的写作“独家秘笈”:一个诗意的题记,一个夺人眼球的开头和结尾,一段华美的抒情,写议论文要正面例子与反面例子兼用……结果少数学生和老师热衷于这样的投机取巧。于是乎,一些词不达意、牵强附会的题记、后记漫天飞,一些拿腔拿调却空洞无文的“文化散文”随处见。

如一学生议论“等待”:

在漫长的生活路途中,我们只有明白等待花开的道理,才能在时间的长河的边上发现一棵“四叶草”。在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上都镌刻着等待的印记,褪去浮华,蓦然回首,才发现因为有了这样的等待,生命之花才分外地美丽。

表面的华丽难以掩盖其内在的空洞无物,看似“才气式”的表达却难逃将话题硬性套用于某种文字的嫌疑!

上面的案例暴露出我们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学生认为好作文就是要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句子,很少去关注、思考语言背后的表达目的是什么。作文教学的起始点是对生命的点化和润泽,是对生命的体悟。只有当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有了刻骨铭心的独特的体验,并自由地、有目的、有个性地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作文才真正成为“心灵的外化”。这样的语言,才显出真、显出实,显出生命之活力,而非照搬照套、人云亦云。

如学生随笔片断——《病了》的开头部分: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病了。——感冒而已。

记不清上次生病的时间了,突发而至的感冒让我有些郁闷。生活就是这样,突然会给我一个“惊喜”,就像写这篇文章,写着写着笔没水了,中途我换一支笔,继续写。

透过窗外,雨点淅淅沥沥。这样的天,的确是适合生病的,因为病了的人不会乱动,所以就静了。就像我现在这样,泡一杯热水,边喝边写,我想在热水冷却之前,将文章写完,但时间不等我,那便算了。

人静下来了,便会想很多,而我现在的确有这种感触。……

从“裸色”的语言里,从沉静的叙述中,读出了一个因生命冲动而静思的人,真实而形象,具体而可感。

语言是内在精神的外化,追求语言应该从内在情感出发,作文对语言的追求是为了一个“意”,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意”在,再纯朴的语言也会显现它的生命力;“意”没有,再华丽的词藻也是“哗众取宠”,“买椟还珠”的蠢事不可重演。

王根丽,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常山。

第11篇: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

对作文的认识,见仁见智。落实作文教学,精彩纷呈。与此同时,掺杂于其中的还有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念;教学之中,依然有不恰当甚至偏离的活动。作文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精糟并列,好坏相存。而真正的作文教学,需以正确的观念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为抓手,透过纷繁复杂的作文现象看到其中的本质,才能真正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黄厚江老师说:“用语文教语文。”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观念回归:实际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问题。对此,1981年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为什么会这么难呢?我想,这也许跟作文这件事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不大合适的作法。看法不大对头,教学的作法又不大合适,训练效果自然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成了‘老大难’。”

这导致“不大合适的作法”的“不大对头的看法”,即人们落后而顽固的写作观念──写作是一件特殊的神秘的事。为作文教学改革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素质见,我们必须消除这一写作旧观念,树立实际写作新观念。

实际写作是区别于训练性写作的一种写作,它是为了满足表达需要的写作,其写作动机产生于有了实际表达需要之后,其成品不一定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则笔记、几条批语等等;对它的评价是看它运用语言满足表达需要的程度。这样的写作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写作,它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是与传统认识上的写作不一样的。对传统认识上的作文,大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它就是一篇材料或一个题目,然后有若干个要求。作文写作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材料或题目及其要求,写上几百个字。作文写作就是遵命作文,于是教师就大谈审题、立意、选材、剪材和构思等;学生则抓耳挠腮,或无中生有,或拼拼凑凑写上些文字了事。如此,就算教了多次,也学了多次,最终,教师的水平没有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得不到提高。那么,为何会发生以上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事情呢?我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师和同学都把写作当作了特殊的事情,甚至视之为神秘。

叶圣陶先生在开列的写作须知的第一条便是:“写作必须把它看成寻常事,好比说话一样;但是又必须把它看成一件认真事,好比说话一样。”因此,要知道什么是实际写作,就应当知道什么是说话,比照着说话来思考写作,我们才能理解这里所说的认真是对什么的认真。叶老是主张听说读写并重的,而且这是他语文教学论中的一条红线。为什么单单写被如此特殊化、神秘化了呢?应试作文的份量及其潜在的影响固然是其现实的促因,然而我国古代对写作的认识即写作观念也存在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人们从司马迁写《史记》中看到了写作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使生命不朽;从司马相如被汉武帝重用中看到了写作的巨大功利性;从曹丕的“盖文章,经世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断中看到了写作的高贵„„如此,写作作为一件特殊而神秘的事的观念便稳固了下来,根深而蒂固,以致影响到了现代人们的写作观。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应该指语言表达,是语言习惯的养成,好比说话一样寻常;好比说话一样认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把写看成与听说读一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走上本质意义上的写作之路,因为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为我们的全部生活服务(当然其中包括为应试作文服务)。

二.训练回归:让训练性写作与实际写作趋于一致

既然实际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同时,它又是在有了表达需要之后产生的,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并进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决定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向实际写作靠拢,我们的作文训练设计也必须瞄着实际写作。然而,现实情况又绝非如此,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训练性写作。与实际写作不同,训练性写作是为了应试而训练写作能力,其写作动机先具备,然后才产生表达需求,它以写出象样的文章为追求,对它的评价不仅要看它是否充分表达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要看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可是,这样的作文不是自然的,它打上了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烙印,这样的作文是“首先遇见题目,得从平时之积蓄中拣那些相应合的拿出来”(叶圣陶语)。自然的作文应当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是“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而这样的作文却满足了现实应试的需求。应试作文是以命题(材料作文最终也要拟出题目,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命题吧)形式出现的,于是“定期命题便是不得已的事”了。然而,这样的训练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写作,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的训练性写作必须与实际写作趋于一致,因为那才是真正实践意义上的作文教学的本质回归。那么,怎样使两者趋于一致呢?

(一)把握写作契机,设计作文训练

要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之路上去,又要为应试而定期命题训练。在这样的尴尬境地之中,必需找到一条两全其美之途。“实际写作”的根在生活,人们在生活中受到感发,自然会产生表达需求,于是会产生内在的写作冲动,且如鲠在咽,不吐不快。那时训练契机便到来了,而把握这一契机,以设计作文训练,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就成为可能。一次,我校高一进行军训,期间有一次会操比赛,比赛是在训练场上进行的,结果我班得了倒数第一。这给全班每个人以很大的震动──尤其是心灵的震动。眼见其他三个班的雀跃,耳闻其他三个班的欢呼,一向好动的我班鸦雀无声,甚至有人掉下泪来,他们的内心在翻滚,眼前浮现出一周来教官为他们训练时的种种辛苦来,对不起的心理一下子占据了整个心房,这种心绪要表达。笔者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即“对不起,教官!”。作文写下来,收效颇佳。

(二)引向真实世界,促进语言表达

有感于毕业前夕学生赠物赠言之风,笔者曾在高三文科班搞过一次有意义的作文教学改革。高三学生因为即将毕业,即将分别,同学之间必然产生离情别绪,而这种情绪必然会驱动表达需求的产生,于是有了赠言,有了祝语。针对这一情形,我及时统一思想,让他们每人至少写一篇文章(当然是自由作文),把他们的文章结集成册,人手一册。至于文集的名称、栏目、设计等一概由他们自己拿定主意,之前还在班上进行讨论,最后一锤定音,于是我们的《蒲公英,飞呀飞》在各方的协作下问世了。期间,我还对他们进行了友情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友情不在离别时赠了多少礼物,不在天天的叙说离愁别绪,而在于互相鼓励,团结一致,共同迎接社会的选拔,力争一起成才。《蒲公英,飞呀飞》不正是真正友情的切切实实的见证吗?通过以上活动,我深切地认识到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真实的现实世界,如此才有可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

当然,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连带着训练学生的语言发生能力──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产生思想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这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如果说写作契机为作文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生活里头有的命题”又如同在土壤中播下了种子的话,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像是教学生如何施用化肥。“施用化肥”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以上两例也正体现教师的这一主导作用。

根直接扎于生活中的作文写作必然能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这必然能为训练性写作(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各级各类应试作文应视为特殊意义上的训练性写作)打好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实际写作,而把握生活中产生表达需求的契机设计作文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而不是用口来表达意见,抒发情感。根本在于学生有没有意见要发表,有没有情感要抒发。如果没有,那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败。学生都成为木头,岂不是整个学校的失败?如果有,那不妨先让学生说说看,口头说得出,笔下写出来的也必然不会差。词汇少,用词不确切,都是平时习惯了的事,要在平时给他们训练。平时不管,单在作文的时候怎样怎样,当然只有失望而已。”叶老的话很自然地把实际写作和训练性写作紧密地联系了起来。首先必须要有生活实际,那样才有话说,才能产生写的表达需求,当然,对此还必须同时予以训练,训练写作是应该在有了话可说,有了表达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作文训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回归,才能有效地培养语文素质,才能有效地为生活、工作和学习服务,才是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正如叶老所说,我们必须抓住平时作文章。平时,就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是我们生活其中的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的全部生活。平时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写作契机,如开学伊始、考试前后、天气变化等等,我们可以以“校园里沸腾起来了”、“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冬的脚步近了”等为题进行作文训练。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谈及作文题目时曾说:“所谓题目出得不好,就是学生生活里头没有,他无话可说,写不出来。题目要出得学生生活里头有。”以我近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来看,大凡学生“生活里头有”的作文题,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意到笔随。

赵功海,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第12篇:《回到原点》广东高考零分作文

《回到原点》

我是一个落魄的武士,名叫和谐东泽毛。江湖人称木刀秒一郎。

我要回到我的故乡,那是一个村落,四处都是山,在成为攘夷志士之前,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村长家,村长家里是我们村里最大的,金碧辉煌,相比起我家那茅草房,简直是有天壤之别,而且家里也总有吃不完的糖果,喝不完我们也叫不出名字的饮料。门口还有一棵山楂树,我跟平子都喜欢在上面撒尿,村长总是乐呵呵的坐在那张有金丝镶边的藤椅上看着我们。他也总跟我说,和谐啊!你得干一番事业,要惊天、泣鬼。

于是,在幕府成立第四十周年之际,我当上了攘夷志士,在离开之前,我用桂队长给我的思天,一刀结束了村长的生命,在烈焰当中,我看着倒地的村长,桂队长拍着我的肩膀说,这是开始。

我拿着我的思天,踏上推翻幕府政权的道路,我曾经多次询问桂队长,为什么我的刀是木刀,而你们的就不一样。桂队长对我说,我是怕你杀戮太多。

但在21年之后,村井告诉我,那是坑爹。桂次郎当年给你的木刀是打算送给他男朋友伊丽莎白的,只是辗转了一下,不小心拿错给你。我说,男朋友?村井说,嗯,哲学。

我的故乡原点,那里一直是一座漂亮的村庄,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很快乐,每顿饭都有海带吃。村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站在村里最高的那座山上召开全村大会,村长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水深火热,外面的世界罪恶滔天,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世外桃源,万恶的尘世不是我们能去面对的。我们有海带,我们每顿都有海带。但外面的世界连皮带都没有吃,你们吃皮带吗?村民问,啥是皮带?村长咳咳两声回答着说,皮带就是牛皮做的。村民问,牛皮啥味道的?村长又说,我们的牛皮都是吹的,不是吃的,外面的万恶主义吃我们吹的牛皮,他们就是低等动物,我们吃海带就是高高在上。村民掌声如雷。

后来有一天桂队长来了,桂队长告诉我,其实海带黄豆汤是很有营养的,而且味道也很棒,但你们却只能蒸饭吃!这是浪费海带原本的价值。我说,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母亲,我母亲告诉我,我们烧不起太多的柴。桂队长又说,你们作为农民本不应该担心没有柴,但你们村长把整个村落的树木都圈画起来,归属自己,你们的柴都要向他购买。这是独裁,要推翻。我说,其实蒸海带还是很不错的。桂队长说,海带黄豆汤更有营养,更不错。话完,桂队长递给了我一碗汤,我喝完便拿起桂队长送我的木刀,也就是思天,去到了村长家。

对付身高168cm,体重168kg的村长来说,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把村长给干掉了,我对着村长的第十三个老婆也就是我亲妹妹神乐说,海带黄豆汤其实是很好喝的。神乐说,我天天都在喝,我知道。我苦笑着正打算离去。神乐问,哥,你要去哪?我说,去实现所有人都可以喝海带黄豆汤的梦想。

在推翻幕府之后,我成为了一个落魄的武士,这个社会,世界,也并没有因为幕府被推翻而改变,桂队长当上了最高领导人之后,他把当年的志士杀了不少,我逃了出来,带上思天,落魄的游荡在这个世界。

在这期间,我遇到了雨伦,他说他来自遥远的东方,他的国家叫新国。我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来我们这里寻找不死的方法。我跟他说,我们没有不死的方法。雨伦说,不巧是需要等价的,我从一位智者手上得到了《亚伯拉罕之书》,我可以得到永生的,只是我还需要一个

人帮助,那是人叫尼古拉,有人在这个国家见过他,他知道魔法石的制造材料,他知道那七张图片的含义。

我问了雨伦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原点,雨伦答应了!我们同行了好一段时间,但在一天醒来之后,雨伦不见了。

奇怪的是在那一天之后,世界在我的眼中都变得好慢,所有人的动作,事物,在我眼里都是缓缓地发生。万幸的是,在身体发生那样的变化之后,不管桂队长派来多少追杀我的人,我都可以轻松搞定。

于是没多久,江湖便有了我的传说,也开始有了木刀秒一郎的称号。

我终于回到了原点,离远我就看到了神乐,她苍老了不少,我以为她已经不记得我了,我叫了一声神乐的名字,神乐从屋里端了一碗黄豆海带汤出来。我把汤喝掉,神乐笑着对我说,你成功了。我苦笑着没有应答,我在屋子的门口坐下。

神乐说,不是成功了吗?你看,我们村里的人现在每顿都有黄豆海带汤喝了。

我哭了起来,我感觉到心很痛,像被刺痛,血液不停流出,神乐也哭,而且不断说着对不起。我抓起地上的一把泥土说道,我们只是把一个幕府推翻了,花了21年的时间,但这个世界改变了吗?没有,没有因为幕府被推翻而改变,我们需要推翻的并不是那个虚伪的政权,而是巩固了几千年的人心,而这样的人心根深蒂固,不值得我们去推翻,我们也挽救不了。我倒在了地上,喉咙开始不能呼吸,神乐在旁边不断哭泣,我看到了屋子里面有桂的人,还有一个孩子,被绑着,脖子上还有刀被驾着。

门旁有一本日历,今天是六月初四。

我闭上了眼睛,面前一面黑暗,但因为阳光的关系我还可以从黑暗中看到很多红色夹杂着在里面,那应该是我杀过的人所流出来的血。

我花了21年做了一件理应是泣鬼神的事情,可是这只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这个国家如何改变,过程如何残酷,结局的主人怎样变化,一切也只在原点徘徊,就像我的故乡一样,一直是开始,并没有结束的意思。

从起义的那天到现在,一共22年,原本不比任何人要短的生命不过尽是烦恼。这样的结局难道还不尽人意吗?

呵呵……

第13篇:回到原点 (南开中学优秀作文)

回到原点:

他安静的坐在金黄色麦田里,望向远处漫步于麦穗间自由的乌鸦,手中的画笔在雪白画纸上留下一笔又一笔绚烂的色彩。他的手颤抖着,近乎疯狂的涂抹着,将一切美好尽收眼底,将一生的情感宣泄于此。这《麦田里的乌鸦》便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画作。放下画笔,举起手枪,他选择将生命止步于这个金色的季节,他选择回到原点,摆脱世俗的枷锁,去找寻最初的自己。原点是什么?

多棱镜:

很喜欢《简爱》。漫游在这浪漫的文字间,我总能看到平凡的简爱心中保有的那面多棱镜,她透过贫困悲惨的生活,找寻其中七彩般美丽的爱情,透过别人鄙夷藐视的目光,找寻属于自己的荣耀与尊严。在那个传染病肆意的慈善学校,她拥有了最知心的朋友;在那个阴暗没有烛光的房间,她选择再一次牵起罗切斯特的手,和他共度一生。也许现实太过炙热刺眼,但那又能怎样呢,心怀一面多棱镜,再艰难的人生中也会发现希望的光辉。

多棱镜

每每翻开《边城》,那些像湘西一样醇厚的文字映入眼帘,总是让我不由的联想到:在荒芜的田地间,沈从文先生安静地坐在那里,正专注地给他的小侄子写信:“我家的荷花开了,很美。”透过他心中的那面多棱镜,我看到的不是颗粒不受的荒凉土地,而是一片开满圣洁之花的荷花池。我理解了这样一个老人可以身处牛棚心中却澎湃着浓浓的诗意,可以在掏厕所、被改造的日子里仍然淡然平和。他在生命的低谷处找寻希望,在苍凉的废墟上修筑关于人性的希腊式小庙,在黑暗的年代里营造一派属于心灵的世外桃源。也许现实太过炙热刺眼,但那又能怎样呢,心怀一面多棱镜,再艰难的人生中也会发现希望的光辉。

第14篇: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

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家俊

高考作文评分,看重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的能力,看重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看重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文章从人的性情的角度,论述“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观点,思路清晰,构思严密。先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再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作为例子,

强化自己的观点,更加让人信服。还以马寅初的事迹作为论据,加深对观点的认识。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作结,引起反思,令人回味。文章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而且相当多的文句很有意蕴,耐人品读。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 “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

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第15篇:双鸭山市中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

老房子要拆了,我决定去见它最后一面。

我顺着斑驳的台阶朝上走去。我生命中最初的十年都是在这儿度过的,这里的小巷、走道都是那么的熟悉。墙根处那一行字映入眼帘:“妈妈,你快回来!”我猛地想起那时我被锁在门外,独自坐在台阶上等妈妈回来时的情景。那时候我总是期盼着妈妈能快点回来。可是她总是晚归,因为她是一名老师有很多作业要改。

我掏出钥匙开了门。屋内一切依旧,只是更显陈旧,像一个沧桑的老人。第一间房是我的房间,从那扇小窗里透过的窸窣的光线里,我可以看见那张小小的方桌,上面堆满了杂物。曾经有上千个日子,我都是独自放学回家,坐在这小桌边写作业,等待着家里人回来。记忆里的我似乎总在等什么人的出现,等有人来陪我。我苦笑了一下。隔壁那间房是爸妈的房间,这里有扇很宽的窗子,光线明亮,窗外有一个大阳台,爸爸在哪里搭了花架。不知道那些花儿还在否?我忐忑地走到阳台,惊奇的发现居然还有一株牵牛花。她纤细的花茎顺着藤架一直绕到了顶端,其间点缀着些许清脆的叶子,有的还蒙着灰尘。在其中一片大叶子的下面,还可以看见一朵还未全开放的牵牛。上这时,花架边传来叮叮咚咚的响声,原来是楼上的那户人家在浇花,从上面流下来的水刚好浇在牵牛花上,我明白了,被忽视的生命,总有人关怀。

多年前,我也曾和它一样,开放得灿烂。后来,我开始为学业而奔波,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受挫,让我渐渐失去了奔跑的力量,我忘记了曾经笑得灿烂的自己。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伤感。

楼上的王奶奶看见我们家门上挂的锁开着,便顺便问问我们是不是回来搬东西的。见到是我,便笑了起来:“你种的那株花,自从你们搬了之后就没人管。后来,我每天在楼上浇花就多浇点水,好让她也有点水分,看现在长得多好!”

是啊,我也不是这样吗?自从上了高中,我越发地感觉到自己的孤单与无力,我越发的感觉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与无奈。但我恰恰忽视了这么多人给我的关心,我没有注意到妈妈帮我洗苹果的细致,爸爸接送我的辛劳,脖子扭伤时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其实一直都在。

花不是孤独的,我也不是孤独的。我想。

华师一附中 高三(25)班 彭嘉文

第16篇:高考作文应该“回到原点”

卷首语

高考作文应该“回到原点”

载风

几乎每年高考第一场语文科考试结束之后,语文作文题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就像今年,6月7日上午11点30分语文考试结束,之后不到一小时,网络上关于高考作文题目、内容、难易程度的讨论已呈如火如荼之势,蔚为大观。据报道,就在语文考试的这一天,与高考作文有关的媒体和网站新闻达3000多篇,相关微博已达22万多条,带有相关标签的博客文章5万多篇。

大家十分关注高考作文,我想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作文赋分达60分,是高考分值最高的题目,在一分就有可能改变一名考生命运的高考中,作文的成败颇有生死攸关的味道;二是数学、英语、理综、文综等科目的题目优劣如何,国人大都没什么发言权,而对于作文大家大多都能说上几句,于是大家对高考的关注,便通过作文这一个“点”迸发出来了。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的作文题目凡19道,和往年一样,这些高考作文题大抵也还是这么几类:命题作文(如全国卷的两个命题“期待长大”和“诚信”、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等)、材料作文(如新课标卷的“中国的崛起”、福建卷的“袁隆平”等)、“一句话背景”作文(如湖南卷的“歌手发言”、广东卷的“回到原点”等)。

对于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的作文题目的优劣,大家观点颇见差异。持肯定态度的以6月8日发表于人民网的《名师点评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三个特点》一文较有代表性,该文指出的三个特点是:1.命题关注考生自身的思维品质与思考质量;2.命题引发考生积极思考社会生活;3.命题引发考生思考自身。也有论者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反映了高考作文这样的改革方向:1.重视理性思维,考察考生的知识面;2.紧跟时代脉搏,发挥空间广阔。但是持不同意见的论者却认为,今年各地所拟的作文题仍主要偏重于“说理、议论”的题材,而这些具有“哲理化”、“思辨性”倾向的题目指向的往往是一些相当高蹈、抽象的人生哲理、思想命题,显得凌空玄虚、大而无当,如“时间在流逝”等。同时,一些看似更切合现实的题目,同样也有过于严肃宏大、“主题先行”的弊端,如“中国的崛起”等。

对作文题目优劣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是正常的,如今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就颇得语文教育界的热捧,被认为“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思维空间”,而作家韩少功却认为这个题目太“虚”,高考作文题应“半实半虚”为宜。那么,高考作文的命题就没有标准吗?非也。笔者以为,评价高考作文题目的优劣,同样得“回到原点”,这一原点就是高中作文教育的出发点。具体地说,作文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文学的、艺术的、审美的熏陶。因此,好的高考作文题,一是应该有利于全面考察考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能力,二是应该能让考生“有话可说”,且能“讲真话”、“传实情”。由是观之,那些过于“哲理化”、“思辨性”的题目,以及那些过于严肃宏大、“主题先行”的题目,是赋予高考作文过于沉重的负担了。

第17篇:《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窦桂梅——一个我十几年前便熟知的名字。素雅的名字,一如她的人,她的文。记得我做班主任时便有幸聆听过她充满激情与艺术,质朴与唯美的课堂教学《群鸟学艺》、《一夜的工作》,课堂上挥洒自如、笑靥如花的场景历历在目。而后,是她在清华附小做副校长时,回到吉林,为我们做报告,时而深邃的理论剖析、时而质朴的谈笑风生,时而以歌抒情……那样的场景还是念念难忘。这位被广大网友亲切的成为“玫瑰”的教育人,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的教育专家,她的勤奋、自信、智慧、灵性修炼,打造教育团队的种种,而今是我有幸拜读了《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专著而更加深入感知的。

这本书,我阅读得极为深入,极为缓慢,极为入情。因为,我想在窦校长的文字中体味其独特的唯美,寻找与专家的些许共鸣、追求更深的领悟、不断反思。

我与窦校长,同样是农村的孩子,相似的童年经历——听广播、看电影、读小人书、读糊墙的报纸……然而岁月的车轮,却造就不同的我与她。不,不是岁月的造就,是自我的修炼。

窦校的阅读之旅,成长之路,对于我一个起点同她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而后又扎根农村沃土上工作的教育人,可以说是一个心灵深度的涤荡和冲击,抑或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堪比对下的激励。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诗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拨开记忆的窗,我还能够依稀记得:孩童时,我也曾经是迷恋于小人书、沉迷于《地雷战》、《大篷车》、《骆驼祥子》……,也曾信誓旦旦的趴在操场的树荫下,静心沉思,以笨拙的笔墨书写下一篇篇稚嫩的小作,以为自己能成为个作家……,读师范之后,也曾那般用心的练习教学基本功,常常来往于图书馆和教室、琴房之间,追随着那些真正沉迷于书海中的同学们,一同感受《雷雨》、《家春秋》、《漂》、《简爱》、《呼啸山庄》、《欧也尼葛朗台》……这些中外名著主人公的悲欢离合。那时候,觉得自己一定会让书籍充满自己的灵魂和生活的空间。

而今,虽也是案头有书、办公桌有书,读的却不那样的入心,也不如那时勤勉了。一本书在手,总是很长时间才能够草草读过。内心也常常寻找些所谓的理由为自己的不够上进开脱:工作上琐事过多,没有时间阅读;生活中杂事过多,沉不下心来……凡此种种,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是多么牵强的理由。其实如今想想:窦校长,一个全国名牌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她每天的工作的事情要多过我多少倍,但她依旧不停的往返于大学课堂和学校之间,一边工作、一边充电;她的生活杂事不多吗,但她仍旧是沉浸在书海中,让书籍成为了她生活的精神食粮,在每一个同事的生日之时,以文字的方式送去暖暖的真心祝福。很多教育人和网友称她为玫瑰,多么恰如其分!她的美,在于她那美丽的外表;她的美,在于她用知识与智慧武装的灵魂;她的美更在于的由内而外所散发的玫瑰书香。

“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窦桂梅如是说。如今,我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徜徉在她的笔墨之中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受她的芬芳,她的睿智。深深的体味一个教育人对教育的执着、深情和挚爱。她是教育人的玫瑰,她因阅读而芬芳;我,同样的教育人,虽没有窦校长的睿智、博学,但,我也期待通过阅读、学习、修炼、实践,打造自我的芬芳!

第18篇:《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每当到了暑假,就是读书的好时机。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让我放送自己的思维,拥有自己的阅读空间,把平常攒起来的书慢慢品味。我相信人与书是有一种缘分,总有一本书是属于你,总有某一段文字能打动你。这个夏天,学校推荐的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有那么一篇打动我的文章。

窦桂梅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她的文章都是教育精华,每一篇总是能让人有所感触。可能由于我是数学老师,所以翻开的时候,我下意识就寻找“数学”这两字眼。这次读书笔记就是《“秀”中方能“眉目清”——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有感而发。

语文老师改作文总是注重头尾,我看文章也是先看首尾两段,了解文章大致,再看中间精华部分。那么第一段先摘录:

“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课堂思路清晰简单,思维严谨,并深入浅出。我的理解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眉清目秀。”

开头很有意思,我听到过有学生是这么形容数学的:“数学就好比是一条线,不过我眼中的数学是一乱线团,根本理不清。”可能很多初中生对于数学是又爱又怕,感觉很难理解。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眉清目秀”来形容,很清雅,但不容易达到。所以,第一段很吸引我,令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怎么样能更好的用这种方法上更好的课。接着看第二段:

“眉清目秀,清清爽爽,方能‘秀’中看清眉目。当然,这里的‘秀’,应该是指我们的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秀’,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上思维活跃的主人。学生呢,也知道自己‘秀’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是知道自己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这样,‘秀’的水平和质量才能高,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

想起赵大运教研员说过的,中国的课堂,最怕是上完一堂很完美的课,但是课后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了什么,美国的课堂,最好的地方是,上完一堂课,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现在国内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窦桂梅老师这段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节课,“作秀”的不能是讲台上挥洒粉笔的老师,而应该是学习主体的学生。窦老师文中所指的“作秀”是学生的表现。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只是看着讲台上老师“表演”而不开拓思维,要的是让学生活跃思维,随着老师的启发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今时今日,“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作秀者”,让他们从自己思考中体会学到什么,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这才是以后课改的方向,也是接下来我要摸索,发挥到自己教学中的新学期的一个问题。

由文章起始引发的问题,我希望能在结尾找到答案或者启示,所以,我翻到了结尾,摘录如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直被称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被专家们改为‘课程工作者’。用刘良华教授形容,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教教材’者,而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者说是‘重新开发教材’的人。

换句话说,课堂无论怎么改,要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教学的效果必须看得见,而不是一种感觉,一种想象,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学科。否则,一切都是无效的。”

虽然结尾的这段话并没有给我答案,但是这是让我深有体会的,怎么把数学教学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其实数学一直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纵观初中三年的教材,都会发现很多课程是环环相扣,初一教的内容会在初二加深,初二教的内容会在初三再总结加深。如果初一数学没掌握好,初二学习会很吃力,初三还要面临中考压力就更不用说了。林日福老师说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其实这里面也包含了,要让学生把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落实,不能云里雾里。

现在初中数学教育普遍是,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数学很容易学的学生不多,很多数学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觉得下的功夫很多,但是成绩就是上不了,看到题目就是不懂。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而且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这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上课学生习惯跟着老师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解题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如何解题,反而是死记硬背,把解题的方法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所以,有部分学生只要题目稍微一改变,就不会做题了。这就是死做题,做死题。要么一部分学生,课程掌握不完整,那做几何题目就惨了,一部分概念理解,一部分概念不理解,题目连通不到,找不到解题思路,那么,这道几何题也就作废了。

反正咀嚼窦老师文章,联想到平常教学中的一些困难,越发觉得“眉清目秀”四字成语言轻意重,不容易达到。但是我相信,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路,有问题才能开拓创新。就像平时我也喜欢学生多问问题,这说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要改变以往学习数学的旧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每节课都能及时掌握到自己学习的路线,清楚明白课程内容。

新的学期,我会带着暑假读后感中得到的问题,来作为我新学期工作的方向,希望能在实践中找寻到答案。

第19篇:时间可以回到原点

时间可以回到原点,却已不在是昨天

有时候感情就像是织毛衣,开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翼翼的编制着,最后却只要轻轻一拉就回到了起点在好的感情没有物质做基础结局都是一样的。可是当有了物质做基础的时候,感情却不在是感情。却成为了交易。成为一场为金钱与物质和感情冲突的起因,当面临的时候挽留却是多余的,放弃却又不舍得。忘记却又无法做到。遗忘却怎么也遗忘不那段曾今属于自己美好时光的爱情。人生往往都是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错过了不该错过的

感情在旁人的眼里是愚钝,当自己面对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是好。当自己对面选择的时候,却无从下手。当自己面临自己的感情要结束,却想挽留,去挽留那份曾今有过甜蜜的时光,与自己度过春夏秋冬,陪伴自己一起走过的人,却不知从何解释。想解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遍体鳞伤。变得不在爱说话,远离了朋友,甚至是亲人。当有些话到了嘴边的时候,想说出口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晚了不在合适

感情就是在自己努力努力去寻找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当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在奢望有感情陪伴的时候,往往在这个就像是预言般的,爱情在悄悄的来袭,自己也没有发觉,当自己知道的时候想去追求的时候,感情却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单纯,

曾经的相爱的时候,是由无尽的海誓山盟开始,幻想着以后有多么的甜蜜

说好的,要一起,不管结局与否,都要一起,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什么都是甜蜜的,世界的任何事情都跟自己无关只要有他(她)的陪伴,就算是天踏下来,也觉得是快乐的,在一起的时候,吃饭一起,逛街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一起看电影,一起去网吧,一起去唱歌,一起去压马路,一起去看海,一起去逛超市,一起看日落,总觉得时间过得那么的快,总有说不完的话……

随着岁月的流失,两个人开始有了一样的目标,一起去奋斗,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随着岁月的逝去,感情也就淡,在一起时间久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多了,那个时候看到的时候不在是看到对方的优点,呈现在自己面前的都是对方的缺点。而不在是开始的时候,那种热恋的感觉,就觉得彼此都变了,变得不可理喻,变得自私,变得……`

总觉得对方,在也不是之前认识的那个他(她)了,随着时间的转变,彼此的话题越来越少了,不在是当初彼此认识的时候,总是喜欢对方的喋喋不朽,如今却觉得现在的喋喋不休是罗嗦。甚至是无关痛痒的呻吟。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双方吵架的源头,当出认识的时候总是数落自己的不是,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抗,时间久了就变了,总觉得自己做的够好了,开始数落的不是自己了,而是对方的不是。开始都时候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时间久了就发现格格不入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她),

这时开始就会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现在都这样,以前的幻想的甜蜜,如今变成了一个梦,一个一碰就碎了梦,一个另自己也无法相信,无法去接受的梦,一个当初如此甜蜜,梦碎时觉得是彼此的错误,是他(她)的过失,是对方的不是,是对方如今的喋喋不休,酿造的恶果,随着矛盾的升华,彼此的距离也就随之而远了,在无形之中,两个人的距离漫漫的有了差距,彼此之间的差距,心灵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于是对方他(她)选择了沉默,随着沉默的

时间久而久之就开始厌倦了对方,厌倦了彼此,厌倦了身边的他(她),厌倦了现在的生活,厌倦了和他(她)的生活,甚至开始有了讨厌的心态,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得不可开交,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不在是当初认识的那个他(她)。不在是不顾一切的为自己付出的他(她),不在是不断在失败中鼓励自己前进的那个他(她)不在是在自己失落的时候鼓励着自己前行的那盏指路灯,不在是曾经的依偎。他不在是自己曾经的避风港,而她也不在是曾经那单纯的女孩。

于是彼此的开始排斥着对方,心里想着不在是他(她)的好,而是他(她)的所有缺点,想着自己当时的无知,当时的天真,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傻,漫漫的觉得自己当初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并不断的提醒着自己,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

彼此心情都会沉默,感到无比的失落,曾经一个多么美好的梦,与其说是一个梦,不如说是谎言。一个让自己难以相信的谎言。

漫漫的随着自己生活圈的扩大,彼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彼此都诉说着自己的经历的时候,自己才发现原来我离开他(她)一样可以生活。以至于会更开心,觉得和他(她)在一起是一种压抑,离开开他(她)或许会比现在更好过。时间久而久之,会提出分手,分手的原因都很简单觉得在一起累了,在一起腻了,都觉得彼此变了,不在是从前认识的他(她)了。

分手的时候都会彼此的祝福对方,希望你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义无返顾的转身,结束了一段曾经自认为是一段美好,甜蜜的爱情。从此离开了对方,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最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个曾经给过自己快乐,开心的人。如今却是行同陌人。

彼此都遍体磷伤的,彼此都带着遍体鳞伤的躯体,永远的把心门永远的关上了。不在去轻易的相信任何一个人。甚至是朋友。因为,疲惫了,厌倦了。受伤了……`对世界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对现实所看到的一切觉得都是虚伪的。对未来更是一片迷茫。

于是自己选择逃避,逃避那生活的无奈,逃避那现实的虚伪。逃避未来的迷茫。逃避所有的一切,甚至想把自己隐藏在一个最黑暗的角落,一个没有人知道的黑暗的角落,一个别人未曾到过的黑暗的角落,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任何人都无法碰触的角落。团卷在那里,开始伤心的流泪。找不到流泪的理由,甚至借口…………

若干年以后自己开始慢慢的苏醒过来。尝试着,走出那片黑暗的角落。走出曾经团卷在那里哭泣,流泪黑暗的角落。试着去接受现实。面对现实。去过常人的生活。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唱自己喜欢唱的歌…………………………

时间已经忘记了岁月。自己忘记了时间轮回过的岁月。

当自己某一天哼着自己喜欢唱的歌调的时候,不经意就牵动了以前的往事,那是回忆自己感叹着,仰望天空,看着太阳觉得此时的阳光是多么的明媚,多么的温暖。曾未有过的温馨…………

可是,时间可以回到原点,却已不是昨天…………

第20篇:广东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辛辛苦苦四十年,一场病痛,回到原点。 勤勤恳恳四十年,一交首期,回到原点。 悲悲喜喜四十年,一纸分书,回到原点。 奔奔波波四十年,一加油价,回到原点。风风光光四十年,一个双规,回到原点。饮饮食食四十年,一樽香油,回到原点。艰艰苦苦四十年,一场暴雨,回到原点。安安稳稳四十年,一个转制,回到原点。老老实实四十年,一个谣言,回到原点。听听话话四十年,一换老细,回到原点。自自在在四十年,一做老衬,回到原点。劳劳碌碌四十年,一拖货款,回到原点。跌跌撞撞四十年,一句取消,回到原点。恩恩爱爱四十年,一个偶遇,回到原点。

作文《回到原点》范文
《作文《回到原点》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