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施方案

平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29:01 来源:实施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西闫一中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为切实加强学校社会治安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创建,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按照市教体局统一部署,决定从11月1日起,在我校开展平安建设集中会战活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打牢教育稳定基础,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合法权益和学校各类设施安全,为我校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通过平安建设集中会战,彻底整治学校周边存在的治安问题,促进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更加扎实,师生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进一步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要认真执行门卫全天上岗、大门24小时落锁、出入人员车辆登记审查等制度。继续推进科技防控体系建设,定期检修更新视频监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要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监控平台与公安监控平台联网,形成一体化技防网络。继续抓好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加强巡逻看护工作。学校要加强平安联创协作,共建平安校园。

(二)进一步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加强重点部位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对校园各类建筑物、实验室、用电线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消防器材、体育活动器材、围墙、大门、护栏、楼梯等设施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消除存在安全隐患。对学生携带的刀具进行清收。检查督促学校门卫的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检查学校及周边是否存安全隐患;校园避雷设施是否完备有效;对校园周边的治安、交通、火灾、建筑等方面的隐患进行排查;对校园内师生中是否有疑似精神病和有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排查。将排查情况建立台账,协调有关部门和上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治。

(三)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各班级要利用校讯通、主题班会、致家长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禁止农用三轮车等非法车辆接送学生,对超员、超速、疲劳驾驶车辆接送学生要向交管部门举报;上下学期间要组织人员做好校门口暨重点路段的交通安全执勤护送工作;学校要制订完善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定期举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演练,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交通安全。

(四)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通过大力宣传领导重视平安建设,采取防范措施,宣传平安创建的经验和成效,营造平安和谐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3年11月1日—11月5日)。学校要按照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推动集中会战行动迅速开展。

(二)全面推进(2013年11月6日—2014年1月10日)。各处室要按照方案明确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三)总结验收(2014年1月11日—2013年1月17日)。学校对集中会战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验收,形成书面总结报教体局办公室。教体局将在各学校自查的基础上,成立检查组对各学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成立平安建设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按照“年级管理、处室管理”的原则,将平安建设集中整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各年级要主动与各处室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学校要结合实际,抓住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治措施,做到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务求集中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三)着眼长远,完善机制。要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作机制、年级与处室平安联防机制、警校共育机制等,进一步促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西闫一中

2013.11.2

推荐第2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维护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更好地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政法及各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和平安单位建设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坚持排查、整治治安复杂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健全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法治秩序。

二、工作目标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健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有效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不发生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重大治安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群死群伤等恶性事故。依法查处突出经济犯罪案件,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不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无集体越级上访和赴省进京上访,平安建设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扎实有效,群众社会安全感增强。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构建维稳防控体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筑牢平安建设基础。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当前要重点纠正在农村征地、企业重组改制、企业违法排污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对医疗、教育等领域“乱收费”的治理。

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中心网络,建立定期排查、协调联动、归口调处、重点督办等工作机制。镇、村坚持每月、每周排查矛盾纠纷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化解;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坚持实行领导包保化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办法,依靠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和《湖北省信访条例》以及镇委、镇政府《关于规范信访接待办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包案、下访解决问题的工作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初信初访工作,妥善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有序反映合理诉求,预防和减少集体访、越级访和非正常上访,建立畅通有序的信访秩序。

积级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地及时掌握深层次预警性信息,严格报告制度,各村要及时上报稳定信息,镇定期进行稳定形势分析,做好对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加强演练,不断提高处突能力和水平。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

(二)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完善落实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

坚持治安形势分析通报制度。针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重点是坚持“命案必破”,依法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

定期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各村、单位要坚持每周排查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采取领导挂点、专班立项整改的办法,就地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重点排查整治学校和企业周边、供电通讯设施、公路沿线、集贸市场等治安环境。坚持查禁取缔“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打击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经济犯罪,整治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

严密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份子的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从事蛊惑煽动活动,以及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等非法活动。坚决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有效防范和严厉查处冒用宗教名义进行的各种非法活动和有害气功活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

(三)强化基层基础,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各村、单位要精心制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把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力量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等切实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因地制宜,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力争全时段全地域覆盖,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镇要强化安保队的巡防,村(社区)要开展群防群治,重点要害部位和特殊行业、公共复杂场所、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安全防范网络。

开展全民思想防范建设。以“构筑思想防线,促进平安创建”为主题,通过发布违法犯罪和治安隐患信息、开展法制、预防犯罪和禁毒常识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促进思想防范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使90%以上的居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组织广大群众在平安创建中尽该尽之责,尽能尽之力。引导群众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不断提高对社会治安的参与率和满意率。

严格执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范单位内保工作,健全组织,建立和完善单位负责人治安保卫责任制、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重点要害部位保卫责任制、门卫值班、安全检查、档案及重点人口管理、奖惩、治安问责等工作制度。

大力加强技术防范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对主要街道、商业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和新建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全部实行以视频监控为主,其它形式为补充的技术防范体系,并逐步把技术防范措施推广到社区、单位和家庭。

(四)努力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要认真探索、总结、完善城镇社区综合管理的做法,采取政府和部门出资购买社会管理成果的方式,组织群众运用公开管理和阵地控制的方式,协助行政执法部门加强社会管理,逐步消除社会管理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综合管理的优势,发现举报各种违规、违法、犯罪线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平安和谐。

加强和改进对特殊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一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使其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关心和重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法制教育、劳动保护、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深入开展“花蕾保护行动”,坚持开展“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帮扶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落实贫困家庭子女、无业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结对关爱和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三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帮教工作。四是认真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五是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对重点学生的关爱与潜能激发,强化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法律和综治责任,并科学适当地问责追责。

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危险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管理和整治,严防群死群伤案件事故发生。加强对网吧、娱乐服务场所及特种行业的管理;加强对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不良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加大查禁毒品力度,有效控制黄赌毒蔓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各地要开展创建平安(安全)企业和维权岗活动,坚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控管,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安全责任事故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完善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认真落实镇(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认真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普法规划,重点抓好青少年、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区管理人员法制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和规范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严格公正执法,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的法治秩序。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教育培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加强政法队伍管理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的行为,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进一步深化文明执法活动,实行执法质量目标管理,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平安建设工作实行党委、政府负总责,综治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绩,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定期听取情况汇报,认真分析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社会稳定和治安形势,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检查,严格奖惩。坚持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在平安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实行“黄牌警告”;对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重大灾害事故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健全完善保障机制。要安排一定的创建工作经费,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适当出一点的办法,解决落实好群防群治所需经费,确保防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文化、教育、广电、司法行政、公安派出所等综治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平安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篇2: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继续保持和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区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创建“法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1个确保”、“7个不发生”、“8个最低水平”、“9个位居前列”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全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加强街道大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设,定期排查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提升“大防控”能力

设立社区警务室,充分发挥其职能,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街面路面,投向案件高发的地区、路段和时段,加强巡逻堵控,努力压降街头路面犯罪。按照万分之十的标准配优配强专职保安力量,落实经费保障,确保运转正常。加强辖区科技防范建设,确保20XX年底90%以上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网吧、大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建立监控系统,90%以上的社区建成技防社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全力夯实社区创安基础

加大经费投入。社区综治办要按照“六七八九”工程的要求,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做到人员、制度、报酬落实到位,活动正常开展。

(四)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街道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考核分值不少于10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保障到位。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同时配一名副书记具体抓。街道纪工委、党政办、综治办要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明查暗防,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落实不到位、限期不达标的有关单位责任人坚决采取组织和纪律处理。建立综治与平安建设责任机制,建立领导责任制,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要严格按规定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和领导责任查究。

三、实施步骤

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年工作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计划阶段(2月底完成)。街道制定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纳入街道目标考核,分值不低于10分。明确一名副书记具体抓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并将综治与平安建设专项经费以及维稳、大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专职保安等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切实保障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9月)。各单位对照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街道综治办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力推进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三)巩固提高阶段(10月份)。配育典型,组织观摩学习、借鉴外单位的经验做法,对本单位的平安建设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努力提高平安建设工作水平。

(四)迎接检查阶段(11月—12月)。街道对照考核标准对全年平安建设回头望,认真作好迎接省、市综治委明查暗访工作,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把面上工作做到位,把点上工作做靓丽,按照不失分、得满分的要求,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篇3: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建设平安锡山,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的意见》和区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关于今年锡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区创建领导小组对我局下达的20XX年度综治、创建工作任务,特制定20XX年锡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治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一、创建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和现实情况出发,认真贯彻党的XX届X中全会和区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有效压降各类事故,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锡山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工作目标是: 20XX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低于0.28,继续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监管水平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二、工作重点

今年全区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不断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法治格局,使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主要工作是: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考核力度

按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意见》的要求,按照分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落实各自的安全责任。要将生产、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建筑和农机等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坚持行政首长履责报告制、全员责任制、千分考核制、重大危险源挂牌督办制和风险抵押制等工作制度。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年内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加强工作效能的考核,对各项工作及时完成情况、材料信息报送等情况加强考核,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责任制落实的覆盖率,采取专项督查、违规重罚等有效措施狠抓企业层面的落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企业法人,并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每个员工。

(二)创新监管工作机制,推进防线前移

根据当前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面临的监管对象安全管理基础差、监管任务重、监管力量弱等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创新监察执法机制,扩大监察的覆盖面,加大监察力度,提高监察质量。

1、明确监察目标。一是数量质量并重。全年区级监察企业数量不少于500家次,开发区、乡镇(街道)不少于50家次。并且要做到“监察一家、整治一家、提高一家”。对监察人员执法任务进行量化考核,提高监察执法的频率和覆盖面。二是服务提高企业。按照“执法先送法,监察先服务”的原则,做到“五个一”,即:“送一张服务联系卡,赠一本安全法规小册子,签一份安全告知承诺书,作一次细致认真的安全检查,发一份检查意见书”。通过宣传告知,督促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锻炼提高队伍。通过提高监察企业的频度,进一步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加强学习培训,邀请职业卫生、消防、特种设备和建筑安全,依法行政、行政处罚等方面的专家作讲座。业务学习和监察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每一名监察人员基本胜任独立工作。

2、加强规范管理。要对监察工作作进一步的规范,制定好比较详细规范的检查守则。一是明确监察检查的内容。使监察人员人人掌握监察检查的方法、步骤、内容和达到的标准。二是明确处理办法。使监察人员能针对发现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作出限期整改、停产整改或经济处罚等处理意见,处理措施做到合理合法。三是明确行政处罚的要求。监察人员要熟悉行政处罚的程序、文书、规则等。四是明确日常监察工作规范。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纪律和奖惩措施,规范日常监察工作。

3、创新监察执法机制。一是“两权分离”机制。逐步建立查、审、罚分离的监察机制。先从查、罚“两权分离”做起,逐步走三者分离。监察执法“两权分离”即监察机构内部人员作明确分工,使监察执法、执行处罚权相对独立。同时进一步规范事故处理及一般处罚程序,完善案审会集体讨论等制度,确保办案质量。二是“分类监察”机制。将监管对象按风险等级和安全状况进行“ABC”分类,建立管理台帐,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各类监察对象实施分类监察。三是“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安委会办公室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联系。针对一些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企业和事故单位,与质监、消防、国土、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联合组织安全检查执法活动,共同打击违法行为。实施全程监察。与发改、工商、规划、环保、消防、卫生等部门联系,对风险等级较高的行业从企业设立、登记注册开始,到企业试生产、正式投产、到新、改、扩建、搬迁直至关闭实施全程监控,把好行政许可关,安全评价关、“三同时”审查关。四是“分片包管”机制。继续实行“片管员”制。将全区7个乡镇(街道)和1个开发区划分成2个“片”,每“片”派出2名安全监察人员常驻基层,会同驻片消防干部和镇安监部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察。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深化专项整治,认真抓好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冶金、铸造行业、建筑、特种设备、烟花爆竹、职业卫生、学生接送车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企业,坚决依法实施关闭。继续推进火灾普查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火灾隐患久拖不改的,依法进行处罚。加强重点高危行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五本帐”,即重特大事故隐患台帐、重大危险源监控台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台帐、厂长(经理)安全资格培训台帐和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帐。强化高危行业、重要场所的监管,确保重点高危行业专项整治收到实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全管理网络,强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告知工作,巩固锅炉整治成果,确保锅炉有证、合格、安全使用。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安监、交巡警、消防、建设、质监等部门要加强排查,发现一批,查处一批,整改一批。对问题严重,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区、镇两级要进行挂牌督办。进一步落实安全评评价和新、改、扩工程项目的“三同时”制度,加强专项检查,确保安全。同时,继续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平安工地”、“平安企业(市场)”、“平安农机”等系列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根据实施意见制定年度具体工作方案,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创建工作制度,完成年度创建目标,推进平安锡山建设。

(四)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能力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各级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加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设的投入,强化队伍建设,依托大型企业,加强重点企业救援队伍建设和相关物资储备,科学规划应急救援队伍的合理布局。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各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适时组织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应急流程,不断修改和完善预案,增强预案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宣传效果

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升群众的安全文化素质,创造安全生产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保障安全的根本所在。今年是“安全文化建设年”,要重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安全宣传教育进乡镇、进工厂、进社区、进家庭,真正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抓好安全文化“四个一”试点活动(一条路、一个工业园区、一个企业、一所学校)。要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安全文化建设典型,组织开展安全生产“

一、

二、三”工程,即在全区范围内树立100个安全文明岗、20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30名安全生产标兵。区安监局、区公安消防大队、区交巡警大队等部门与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配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拓宽宣传阵地,充实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夏百安”、消防“11.9”和文明交通“五进”工程等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安全文化集市、咨询、展览、文艺活动、警示教育等安全文化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宣传效果。同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特别是企业法人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这两个责任主体的安全理念。建立厂长(经理)法定安全资格培训台帐,尽可能做到“应培尽培”。特别是要做好高危行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保护意识。

(六)强化安监队伍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切实加强镇级安监队伍建设,确保各镇安监部门做到编制、职责、人员、经费、装备、办公场地“六到位”。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达标活动,重点抓好行政村达标考核工作,全区行政村力求全面达标。探索村级综合安全监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区、镇、村三级生产、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网络,提高队伍素质,夯实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进一步保证和加大区、镇、村、企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消防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安全生产的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在乡镇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网络,上半年将终端全面覆盖到各个乡镇,构筑起完整的市、区、镇联网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篇4: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海西进程,按照州委、州政府从现在起至20XX年底在全州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的安排部署,加强交通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交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制定开展平安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广泛创建平安地区和平安单位,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平安海西”工作要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经济运行稳健、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力争达到“五个明显提高”、“五个有效遏制”、“五个防止发生”、“五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目标,努力把海西建成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地区。

“五个明显提高”:即加强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明显提高;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提高;强化基层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明显提高;严格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明显提高;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五个有效遏制”:即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制贩枪支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公共安全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个防止发生”:即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恶性治安灾害事故;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涉黑涉恶团伙犯罪案件;防止发生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的重大事故。

“五个百分之九十以上”:即群众参与平安建设面达到90%以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覆盖面达到90%以上;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公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全州平安建设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平安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党政统一领导、综治办组织协调的工作格局。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落实调处责任,限期妥善解决。要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解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定期报告制度,加大调处力度,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正确对待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区别情况,认真解决。重点解决好资源开发、土地征用、城镇改造拆迁、企业改制破产、劳资利益纠纷等工作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群众表达意愿和投诉求助的渠道。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完善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及时依法果断处置。对已经形成的群体性事件,主管部门及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现场,靠前指挥,面对面做群众的教育、疏导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统一口径,表明态度,及时解决。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对已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防止问题沉淀,矛盾反弹。

(二)、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必须长期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经常性专项治理。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经济安全。

(三)、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力争在20XX至20XX年三年时间里构建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强化交通各个层面的管理,全面提高社会治安防范水平。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健全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四落实,发挥其在治安防范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要按照“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的要求,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从政策导向、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倾斜,不断夯实平安建设的工作基础。

结合城镇化发展,加强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发挥离退休党员、职工、待岗人员的作用。拓宽就业渠道,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完善社区调处、化解帮教机制,充分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大力抓好企业综治工作

要继续把企业综治工作作为“平安海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1)抓组织建设。加强对企业综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建立企业综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保证综治工作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2)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综治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民爆物品和剧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工作。(3)抓技防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防范设施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整体防控能力。(4)抓宣传教育。在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树立“保平安、促发展”的观念,群策群力,共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环境。

(五)、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扎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登记和出租房屋的管控。

(六)、高度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对敌斗争

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员形成组织,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形成气候。

加大打击和防范工作力度,始终警惕敌对势力对我核心要害部门的渗透和窃密活动,坚决打击“三股势力”特别是*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严密防范邪教的发展蔓延。及时发现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七)、努力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有效应对,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交通安全设施及城镇消防设施的配套建设。严格对枪支弹药、民爆器材、剧毒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等物品的监督管理力度,从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严格规范、落实责任。加强对公共场所和重点公共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各类庆典、会展、文化娱乐等公共活动的申办管理和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落实预警预报责任制。形成统一指挥的应急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指挥系统要尽快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准确判断确定事件的性质和程度,迅速进行决策,针对不同情况启动相应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四、组织保障

平安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平安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平安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班子成员要协助抓,共同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平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州交通局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局系统平安建设工作开展。娄海龙同志任组长, 黄瑛、史先荣同志任副组长,吕连军、温得满、江中宇、张洪君、许国佩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连军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二)坚持齐抓共管

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

(三)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建设“平安海西”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调动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建设“平安海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共创平安、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面试网 www.mian4.net)

篇5: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全国、全省和乐山市政法工作会议部署,为全面推动20XX年“平安峨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峨社综【20XX】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为创建“平安新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新平乡平安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张显明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荣华、副乡长杨智强、副乡长凌志为副组长,司法所、安全办、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司法所,由司法所所长雷国元任办公室主任,杨玉江、田雪琴、张智丽、袁媛为办公室成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村根据要求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全面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推动治安防范网络化。制定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建设,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健全街面、村、单位和行业场所、区域边际、虚拟社会、“三电”设施线路及铁路、公路、治安防控六张防控网。基本形成以“六张网”为骨架、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支撑、打防控一体化运作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群众见警率,增强防控实效。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每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至少配备 1 名专职保安,严防发生侵害师生的恶性案(事)件。 2.推动治安防范社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义务巡逻队伍。充分发挥专兼职治安巡逻队、综治维稳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平安志愿者的作用,健全完善社会面巡防网络。各村各单位落实属地责任,推进各类群防群治力量规范化建设,对群防群治队伍实行实名制管理,确保重点人员管控、重点部位看护、安全信息报送、治安秩序维护等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分层级、分类别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以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为核心,构建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协同、重点突出、内外联动的重点目标和单位内部防控网络。加强单位内部保卫机构、保卫力量和安全防范制度建设,确保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在办公、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督促指导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健全内部治安保卫制度,维护内部安全稳定。

3.推动治安防范信息化。积极推动建设布局合理、技术标准统

一、视频资源共享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街面“天网”监控系统、城区道路监控网络、视频监控网络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同时,要推广建设简易实用的防盗报警设施,建设技术防控网络,实现政府、社会、重点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的各类监控图像资源及其它技术信息的整合、共享。

(二)健全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1.坚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定期排查、滚动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重点排查与全面排查相结合,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治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重点地区实行分级挂牌整治。

2.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毒品问题综合整治,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拐卖儿童妇女、金融(电信)诈骗、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严重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活动,保持刑事发案平稳。继续深入开展缉枪治爆、扫黄打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坚决遏制暴力恐怖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提升基层、行业和重要时段、敏感节点平安建设水平

1.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乡、平安村等基层创建活动,强化社区(村)在平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深化行业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三电”、平安铁道线(车站)等创建活动,健全创建标准,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3.确保重要时段和敏感节点的平安。持续深入开展平安“两创”活动,加强元旦、春节“两节”、全国、全省“两会”等重要时段和敏感节点的安全稳定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事件、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四)强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推动加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加强党组织领导体系、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居民自治体系、社会力量参与体系、管理保障体系等 “六个体系”建设。

(五)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展标准地址清理编排,强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基础信息采集,推进以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健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推动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镇或享受同城化待遇。

(六)加强特殊人群帮扶教育工作

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戒)毒人员、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人群、社会闲散人员及“法轮功”邪教痴迷者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关怀帮扶体系。加快推进专门学校、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精神病院(安康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戒毒场所及康复安置场所等建设。

三、工作要求

各村根据本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具体工作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各村及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准备迎接市综治办负责组织开展的抽查复核和季度及全年目标考评。

推荐第3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菏区南发[2011]12号

南城办事处二O一一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南城”建设

实 施 意 见

为了深化“平安南城”建设,确保全处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现就二O一一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南城”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以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主线,以严格公正执法为核心,以化解社会矛盾和建设社会防范体系为重点,以强化基层基础为保障,以服务经济为主题,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上下工夫,在源头治理和综合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建设上实现新发展,在健全完善平安建设长效机制上实现新进步,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的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建设“一

条主线”,切实抓好化解矛盾纠纷和建设治安防范体系 “两个重点”,全面深化基层基础,服务经济发展,抓好政法队伍建设“三项工作”,提高法律服务、公正执法、治安控制、维护社会稳定“四个能力”。

二、工作措施

1、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南城”建设新突破。各社区各部门都要深刻认识社会稳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结平安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思路、拿出新的可行措施,实现新突破。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党政领导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格局,使创建参与率达100%。二是把社区平安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南城”建设的重点,着力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一步强化社区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各社区都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3-5人组成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辖区各单位都要配备专职综合治理工作人员,成立保卫科和治保调解组织,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信访接待室、安全生产办公室和社区警务区建设;各单位综合治理办公室要设备配套齐全 ,台帐规章制度规范、有序、可行,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办事处综治办每月进行一次调研,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各种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和新闻媒体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积极防范并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一是认真做好源头预防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解决好经济发展中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的表达利益诉求。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重心下移”、“责任下移”,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通过开展无越级集体上访、无异常上访、无信访积案活动,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坚持每月查两次,实行“零”报告制度,健全办事处、社区、街巷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大力加强办事处调解中心建设,

实行信访、稳定办、司法、综治办等联合办公制度,完善化解矛盾纠纷联动联处机制,使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充实巩固社区调解组织,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组长、离退休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社区调解工作,各社区都要聘请一名法律顾问,明确一名首席调解员,实现矛盾隐患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办事处,实现“三无”目标。四是强化工作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每天要保证一名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落实“首接负责制”,重大纠纷要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对排查化解矛盾不及时、酿成重大信访案件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制。五是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信息预警,建立应急预案,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事件、重点对象、重点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因事因人制宜、对症下药,时刻准备处置突发性事件,“坚持”三个慎用原则,防止激化矛盾、事态扩大化,把各类事件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健全完善治安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治安防控能力。加强人防,提高物防,突出技防,推广心防。布建警务网络,以各社区专职巡防队伍为骨干,在重点警务室、警民议事会、治安联防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构筑“以居民小区为点,社区居委会为面”的群众性治安防范体系。

4、健全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加强法制道德教育,积极推进法制宣传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推进各行各业依法治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抓好严打斗争,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加强对邪教的宣传教育,坚持“五进”扩大教育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增强对邪教组织的防范和抵抗能力。预防进京、到省滋事、聚集滋事、恶性宣传煽动、插手群体性事件等几个重点,确保对重点人员和邪教组织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

5、进一步解决好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对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管理格局。一是抓好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服务,加强房屋出租、旅店、门市、特殊行业的排查登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管理有力、服务到位。二是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

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协同组织、公安、司法、团委、工商、劳动、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重点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等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工作。三是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救人员,做好帮教安置工作,以社区为依托,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范围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预防重新犯罪。四是进一步健全法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要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三、组织领导

各社区、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平安重于泰山”的观念,把政法工作同“平安南城”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领导一岗双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社区都要有一名主要干部具体负责,各社区各部门都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要一票否决,并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夯实基础,明确目标,规范服务,加强督导,努力把平安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中共南城办事处委员会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推荐第4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巩人社„2011‟28号

市人社局2011年度平安建设工作

实 施 方 案

各科室、部门,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郑州市平安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我市平安巩义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我局平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巩义的目标,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2011年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关于加强平安巩义建设的工作部署》,我们将积极组织本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平安巩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重点加大对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营造出平安、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机关内部平安建设工作,努力建成秩序良好、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的平安机关,争取夺得我市综合治理工作“金杯”单位。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局建设平安机关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搞好综合治理工作,现成立我局建设平安机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吴建禄

副 组 长:刘克乾韩通天

成员:李振修王建民程爱国李建华

刘丹枫杨明勋郅凯峰

建设平安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韩通天同志兼任。

领导组下设六个工作小组按照分工,由组长负责对各组工作进行安排监督,工作小组分工如下:

第一组:

责任领导:刘克乾杨明勋

责 任 人:赵海波祖中高孙志威

职责:负责局机关、信息建设等方面信访稳定案件的调处以及安全稳定工作。

第二组:

责任领导:李振修

责 任 人:孙宏收岳世民张军

职责:负责公务员管理、调解仲裁、工资等方面信访案件调处及安全稳定工作。

第三组:

责任领导:王建民郅凯峰

责 任 人: 王应楼李现营路红伟姜朝伟

职责:负责军转干部、人事人才、安全生产等方面信访案件调处及安全稳定工作。

第四组:

责任领导:程爱国李建华

责 任 人:孟向东马峰云王宏乐

职责:负责离退休审批、社会保险等方面信访案件调处及安全稳定工作。

第五组:

责任领导:刘丹枫

责 任 人:余涛张继周

职责:负责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等方面信访案件的调处

及安全稳定工作。

第六组:

责任领导:韩通天

责 任 人:李永航王伟

职责:负责医疗保险、劳动监察等方面信访案件调处及安全稳定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广泛开展法制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继续加大《公务员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和安全知识教育,使全局职工和广大劳动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抓好平安机关创建工作。严格规范我局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狠抓各项制度落实;积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措施。按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全局配备3名专职8名兼职保卫人员;加强局重点部门的安全防范,认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实行群防群治,确保机关平安。

3、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科室、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社区,认真对涉及本部门安全信访等方面的隐患进行排查摸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信访案件较多的科室、部门要统筹安排,按政策,按时间处理好每个信访件,严禁积案、漏件的发生。

4、健全各类工作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起全局各种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台帐、建设平安机关工作台帐、重点对象台帐,采用动态跟踪方式,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建设平安机关工作,各科室部门要做到开会有记录、活动有记载,严格预防控制各种违法犯罪。

5、强化考核工作。为落实好建设平安机关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实行层层分包、落实到人的管理办法。年终按照市综治办制定的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将平安建设工作的考核与其它指标考核一并进行,其结果作为科室、部门评先、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建设平安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科室、部门要高度重视我局“建设平安巩义,打造平安机关”工作,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平安建设工作“一盘棋”思想,在建设平安机关工作中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担负起平安创建成员单位的责任。局主要领导是我局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在单位内部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做到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在全局上下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3、严肃纪律,确保实效。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实,导致考核验收丢分,影响本局平安创建工作达标的科室部门,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对不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予以查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推荐第5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街道2011年平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通知精神,全面打造“平安阿克苏、和谐阿克苏”,为实现创建“平安阿克苏”的工作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自治区、地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结合我市当前平安创建状况,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平安建设组织机构

组长:×××

平安建设成员单位有:全辖区内40个地、市行政、事业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由综治办工作人员组成。

二、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对照自查、检查初验、攻坚冲刺、迎接验收六个阶段。

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3月10日—5月21日)。各单位、各社区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以辖区为单位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

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5月22日—8月22日)。按照责任分工和创建标准,有计划、有步骤、认真负责的组织实施。

对照自查阶段(2011年8月23日—8月31日)。各单位、各

社区要召开平安创建活动分析会,对照平安建设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自查,形成书面报告,于8月15日前报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巩固验收阶段(2011年9月1日—9月20日)。办事处平安办成立考核验收组,结合综治检查,依据平安建设社区、单位的创建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社区进行抽查验收。

攻坚冲刺间断(2011年9月20日—10月10日).针对检查验收组的反馈意见,对各单位、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回头看,在部署、在整改,确保实现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 宣传工作

工作任务:群众对平安创建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要求分别达到100%、95%和90%。

单位、社区:要利用横幅、标语、传单、小喇叭、座谈会,杂志等形式进行宣传,进行全方面的报道开展平安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利用现有的宣传载体,进一步落实平安建设“五个一”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完成时间:2011年5月30日

(二)平安“细胞工程”创建工作

工作任务:“平安家庭”达到95%以上,“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社区”、“平安村”达到85%以上,“平安寺院”达到90%以上。各单位、社区要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已命名的“平安细胞”组织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坚决摘牌,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细胞工程”创建指

标。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30日

(三) 技防设施建设工作

工作任务: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技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各社区:辖区各单位、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等防范措施。

完成时间:2011年8月30日。

四、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起领导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各社区、单位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实处,落实到责任人。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灾害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要严肃进行责任查纠。

2、齐抓共管,狠抓落实。街道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充分发挥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各社区、单位要按照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活动,确保平安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

3、细胞工程创建全部达标、全面实现“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群众满意”的目标。

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办事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3月20日

主题词:

抄送:市委政法委

抄报:领导班子各成员 打印:份存档:2份 7

推荐第6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为营造安定稳定的社区环境,为我市“两个率先”目标作贡献,决定从今年起至2006年底,在辖区内集中开展“平安建设”的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扣晋江实现更高平台更快发展的工作主题,着眼于“三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心组织实施晋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晋江”的工作意义》,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继续围绕发案数下降、群体性事件下降,破案率提高、队伍素质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提高的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把我社区建设成和谐稳定的社区。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到2006年底,达到“平安社区”标准,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力争实

1 现“五个提高”、“五个遏止”、“五个防止”目标。

“五个提高”

(1)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

(2)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和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3)打击违法犯罪效能明显提高; (4)社会治安防范能力明显提高;

(5)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安全和政法队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个下降”

(1)刑事案件、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万人发案数逐步下降;

(2)经济犯罪案件数及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步下降; (3)因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众围堵党政机关、滋事扰乱社会秩序等重大群众性事件数逐步下降;

(4)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等异常访数逐步下降; (5)火灾、交通和危险物品引发的重大事故数量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逐步下降;

“五个遏制”

(1)非法宗教组织和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及有害气功 2 组织的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2)偷私渡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3)“六合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4)诈骗、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5)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五个防止”

(1)防止发生在晋江市、我辖区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恶性案件及治安事故;

(2)防止发生在晋江市、我辖区造成恶劣影响的暴力恐怖犯罪和涉毒团伙犯罪案件;

(3)防止发生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要目标安全保卫工作事故:

(4)防止发生“法轮功”邪教组织聚众闹事、电视抽播、进京滋事事件;

(5)防止发生在晋江市、我辖区造成恶劣影响的执法队伍违法犯罪重大案件。

三、方法步骤

建设“平安社区”要通过着力解决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 3 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通过抓直属单位,抓公路线,实现辖区整体推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平安建设活动,积“小安”为“大安”营造“平安社区”的大环境;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促进各项措施落实。

要根据党工委、办事处建设“平安梅青”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在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建设活动,通过抓热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保证质量和进度。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隐蔽战线斗争,维护政治安定稳定。要强化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观念,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情报信息网络,提高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应急处置能力,牢牢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情报信息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隐蔽战线斗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打击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加强公共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处置群体性事故等方面。要经常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治安中特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敌社情动态和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有的放矢地组织斗争。

(二)加大“严大”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紧紧抓住严重暴力 4 犯罪、有组织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三个重点,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大打击力度,突出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深挖细查,净化社会环境。对“六合彩”骗赌活动,要组织专项治理,努力达到不蔓延、不反复、不回潮。对治安问题突出的部位,要认真开展重点整治。健全完善“严打”长效机制,把“严打”方针贯彻到各个工作环节,确保“稳、准、狠”的打击犯罪。派出所要配合党工委办事处,狠抓影响社会治安的各个环节,对治安刑事案件要实行办案责任制、过错和不作为追究制,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群体事件。要用科学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听取各方意见,想方设法做好宣传动员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把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调委会和企事业、区域性各类调委会组织网络建设,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督查的办理制度,形成同一领导、各方参与的大调解的格局。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5 的作用,并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相结合,切实增强排查调处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矛盾问题的发生,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重大疑难纠纷不出市。加强信访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稳定群体情绪,切实解决合理要求;依法打击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和别有用心者,严防事态扩大,严防出现过激行为。

(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治安综合治理。要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以路面和社区防范为基础,巡逻防范为基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要建立健全以治安会、调解会、治安巡逻队为主要力量的治安防范机制,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形成多网络的治安防控网络。要建立健全综治组织协调、公安监管、法人负责制的安全防范责任机制,构筑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力量到位,与周边区域联防动的治安防控网络。要进一步落实联防工作措施,按规范加强巡逻队伍建设,加大治安巡逻力度,构筑保一方平安与保一线平安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安置帮教、失足青少 6 年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坚决取缔学校周边的无证网吧和游戏机室,强化对公共娱乐场所所未成年人的限制,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要突出重点场所、行业、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的管理,防止形成治安热点。

(五)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办法,完善管理机制,做到管理、教育、服务相结合,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大力推行出租房屋委托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落实治安管理责任制。凡是出租私房业主没有主动到公安机关的登记者,一经发现,要作为社会治安重点控制对象;各用工单位要依照《劳动》的规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劳务纠纷调处工作,引导务工人员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处理力度,以打促防,努力降低流动人口犯罪率。

(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防范、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大力宣传各种类型经济犯罪的有关法律知识,加强对经济犯罪多发易发领域安全防范工作的对策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依法调节各类经 7 济关系,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努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七)健全社会应急机制,稳妥处置突发事件。要加强应急机动力量的整合,针对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金融挤兑、抢购粮食商品等风潮,以及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制订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远转高效。要认真按照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道路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监督、危险品监管,防范在先,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发生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不查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深化法律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要把依法决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要求贯穿于建设“平安社区”的全过程。做出的决策部署要符合法律的原则精神,采取的工作措 8 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要求。要深化“四五”普法教育依法治理进程,扎实推进“送法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学生的法制意识。广大人民群众要自学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努力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心效、执法必究”的民主法治环境。

(九)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平安社区”基础。要增强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行社区“11211”(即每个社区建设综治工作小组,设立警务室,健全治保会、调解会,成立治安巡逻队,建立暂住人品管理站)工程,确保建设“平安社区”有人抓、有人管。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领导工作责任。要把建设“平安社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建立健全一个组织严密,各方参与、远转有序的工作机制。成立建设“平安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情况掌握、工作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奖惩等具体工作。要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和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从而确保措施落实,成效突出。

(二)建立完善保障机制。要高度重视建设“平安社区”的 9 人财物保障,加强政法综治组织建设。要把建设“平安社区”的工作经费列入预算专项解决。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财政争取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适当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好群防群治所需经费。

(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社区”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宣传平安建设的有效做法、经验典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树立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主体的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远用各种手段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努力在社会形成声势大、气势足、气氛浓的平安建设的氛围。

(四)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要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稳定意识,使广大干部成为建设“平安社区”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清除特权思想,解决不公、10 不廉、不文明的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平安建设队伍。

推荐第7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大 中 小】

收藏到:

黄道侗族乡人民政府平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四个五年规划》、《铜仁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四个五年规划》和《万山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特区《建设“平安万山”实施方案》,在认真分析我乡社会治安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实际,决定从2006年到2010年在全乡广泛深入开展建设“平安黄道”活动,结合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结合黄道乡实际,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五”规划与建设“平安万山”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基础,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创平安、保稳定、促发展、建和谐”的长效工作机制,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案件多发人群、时段、部位为重点的治安防控体系,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为期五年(2006年—2010年)的建设“平安黄道”活动,力争在全乡五个村、一个居委会达到平安建设标准,全乡总体达到“五个明显提高”、形成“五个长效机制”、增强“五个能力”、营造“五个环境”的目标。

“五个提高”即: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深化对敌斗争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防范打击敌对破坏活动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严厉打击和有效预防严重刑事犯罪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社会治安的整体控制能力,努力营造持续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规范和科学管理社会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治安灾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依法打击和有效预防严重经济犯罪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能力,努力营造更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五)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严治警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政法机关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努力营造公正高效的社会法制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社会政治安定。镜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得到有效防控,不发生暴力恐怖性事件和敌对破坏性事件。积极做好反邪教工作。

(二)社会治安稳定。刑事发案总量平稳,年度刑事发案率、犯罪率、可防性案件发案率的波都上扬幅度控制在10%以内,紧紧围绕打击、遏制和减少“盗、抢、毒、枪”四个突出的治安问题和各类刑事案件。

(三)社会秩序良好。进一步巩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和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群众非正常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公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明显增强,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四)投资环境改善。政法部门及行政执法部门窗口单位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诚实守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成效显著,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各项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周边环境秩序良好,村民与企业和谐相处,投资者对当地经济秩序、治安秩序、法律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

(五)管理规范有序。特种行业和公共复杂场所治安执行良好,各类文化市场规范有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管理,严禁制黄、贩黄、特别要加大对电子游戏室和网吧的监控,防止进行黄色淫秽传播和赌博。禁毒专项斗争成效明显,确保我乡“无毒乡”的称号。学校及周边和大中型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及周边区域的治安得到有效整治。

(六)保障公共安全。交通、消防和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到位,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安全生产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控制在特区规定的指标内,防止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治安灾害性事故,防止发生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七)严密治安防控。乡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各村治安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专门机关防控能力得到加强,专业化防控队伍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化义务防控力量形成规模,重点要害部门和特殊行业、公共复杂场所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落实值班守护制度,值班守护率达100%。主要街道、重点要害部门、治安复杂场所和重点单位要落实科技防范措施,并逐步推广到村、组、户,各村寨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互助联防”、“十户联防”、“边界联防”等多种形式落实防范措施。

(八)基础建设牢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配套,办公场所、人员报酬、工作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法制宣传、民间纠纷调解、重点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基础性工作有效开展。房屋出租等基础性工作有效开展。房屋出租、暂住人口登记率达90%,对重点人口双向控制发(复)函率达100%。重点人口建档立卡100%,充分发挥治保、调解、帮教、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作用,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最大程度地发动人民群众,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的工作格局。

(九)党委、政府重视。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平安建设的责任。要将建设“平安黄道”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本乡平安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工作要求,要定期研究本单位、本乡建设工作,解决平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目标责任书,将平安建设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兑现奖惩。

四、主要措施

(一)大力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对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真正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打击得准,使预防邪教工作达到“三零”(零聚集、零进京、零插播)。要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构建牢固的维护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势力形成组织,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势力气候,坚决防止他们制造暴力恐怖性事件,坚决防止他们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

(二)全面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建设。

1、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定期分析治安形势,加大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力度。加大“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2、着力加强防控队伍建设,巩固扩大义务治安联防队伍,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发动群众参加义务治安防范。

3、大力加强重点人口管理、刑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严密控制高危群众,努力减少犯罪因素。

4、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调处各种民间纠纷,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扎实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实抓好普法规划的实施,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增强各村各单位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把经济、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的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提高依法治理整体水平,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不断拓展工作面,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四)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和机制,落实调处纠纷化解矛盾领导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把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真实、迅速、全面地反映到决策机构和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缓解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灵敏高效的预警和处置机制,落实严密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地及特区确定的原则处置,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稳定。

(五)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深入宣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各种安全法规,增强全民安全意识,逐级落实控制事故的目标和责任,切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和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千方百计地减少事故,保障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有效预防和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公共安全。

(六)立体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要按照特区总体部署,紧密结合黄道的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建设平安乡、平安街道、平安村寨、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活动,积小安为大安,以局部平安促进全局平安,以个系统、各行业的平安保证全乡平安。“平安建设“办公室要加强对平安建设活动的指导,认真总结推广不同层面的典型经验,带动和促进全乡平安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七)积极发挥政法机关主体作用。要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知识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干警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以建设“平安黄道”统领政法工作全局,在深化对敌斗争、推进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服务改革发展等方面开拓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在建设“平安黄道”中不断建功立业。

(八)大力营造平安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和板报等阵地,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大张旗鼓地开展建设“平安黄道”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深入广泛地做好发动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关心治安、维护稳定、参与建设“平安黄道”的积极性,要把开展“平安黄道”建设活动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努力提高建设“平安黄道”工作整体水平。

(九)组织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在各村建立中心户长、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队伍,在各村和机关成立义务巡逻队伍,构筑基层群防群治网络。大力开展综治进企业、进学校,督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落实治安防范措施。

(十)建立人、财、物保障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政法干部队伍的文件精神,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搞好岗位练兵,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辖区内政法干部年违法违纪率不超过0.8%,对违法违纪查处率达100%。政法部门的装备、工作条件要在综治“三五”规划期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善。

2、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切实加大经费和治安防控经费足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按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按计划定期拨付,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治安防控需要逐年增加投入。本着“谁出资谁受益”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多渠道地筹集群防群治经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

(十一)以行政村为重点,落实创建工作的一个体系和六个单位。

1、建立“一个体系”。建立以巡防、守卡、守村、护寨为依托的农村社会面防控体系。由综治办、派出所拟定具体方案并负责实施,在交通沿线、学校建立一定数量的治安岗亭,组织村干、村寨联防、片区民警、学校护校队等辅助力量,开展治安巡逻,提高快速反应及有效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乡、村重点边界接壤地段和交通要道设置检查站和报警点,配备专门力量和装备监控器材,做好堵控盘查和接处警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区域跨界案件发生。有条件的村要组建联防队,并以村寨、户为单位分片划户,开展“连动”,实行轮流巡逻、值班守护或邻里互相守护,逐步把农村治安防范向自治化转变。

2、实现“六个到位”

(1)创建方案到位,各村、各单位要将创建“平安黄道”、“平安村寨”与促进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警务工作到位。由派出所负责在各村设立警务室(与村办公室合并办公)。责任片区民警定期到警务辖区组织指导群防群治,办理警务,为村民服务。

(3)调解工作到位,由司法所负责指导,加强村调委会建设,建立健全村民或自然村寨的调解小组,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确保邻里、家庭等纠纷得到及时调解。

(4)治安防范到位。由综治办、派出所负责,重点抓好村寨的联户联防,要充分整合资源,抓好护村与护林相结合,专职义务相结合,干部群众相结合,切实维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5)帮教管理到位。由司法所牵头,村治保委和责任片区民警负责,落实闲散违法青少年、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措施;以村为单位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重点对流出人口进行登记、教育、服务、管理。

(6)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到位。由司法所和综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深入村寨开展普法工作,帮助自然村寨设置法制宣传栏,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组织村民依法民主管理村寨事务。

五、实施步骤

2007年—2009年,按照平安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平安黄道、平安街道、平安村(寨)、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创建工作,力争90%以上的单位达到平安标准。

推荐第8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

裕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工作,根据《裕民县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职责分解的通知》裕党办

[2011]13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构建裕民县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追求,以“劳动者权益无小事”为着力点,认真抓维权,努力求稳定。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县的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劳动关系不断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保险覆盖继续扩面,劳动争议处理日渐完善,劳动违法案件进一步遏止,营造江东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以打造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中心,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加强就业培训为重点,切实加大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切实加大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切实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努力营造安居乐业工程。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充分就业新格局。

1.积极拓展就业岗位。继续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积极性,大力拓展社区就业岗位,在巩固和管理好现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加强与机关、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的互动联系,努力挖掘潜力,增加公益性岗位的数量。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充分发挥我局职业介绍、择业指导的优势和影响力,努力使我县失业和困难人员得到就业。

2.创新就业服务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宣传力度,对再就业援助政策、再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岗位开发效应、再就业培训优惠政策实施情况、小额贷款进展情况、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以进一步提高再就业工作的实效性;二是继续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活动,开发、整合全县就业岗位和培训资源,形成部门、街道、社区合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推进个性化服务。

3.努力完善培训体系。一是不断完善培训网络。依托区就业再就业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结合我县实际特点,合理调整培训项目,强化培训特色,构建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培训网络;二是针对失业人员自身实际和培训需求,以提高就业意愿为核心,以提高实用性就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失业人员和被征地人员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与用人单位联手,探索先录用、再培训、后上岗的培训就业模式,并逐步扩大订单式培训范围和比例。探索“订单式”培训,使有就业愿望的得到充分培训,掌握一门技能。

4.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劳动局向街道派就业和再就业指导力度,提高机关干部指导社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水平,继续开展“三送、三联系、二指导、一提高”活动,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真正落实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来,落实到就业服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来。

(二)挖潜创新,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1、着力推进养老保障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工作和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部门、街道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继续落实政府补助政策,积极鼓励引导适龄人员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不断提高整体参保率;确保符合养老保障享受条件的,按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障金。

2、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与企业沟通衔接,改进提高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确保在2011年年度给类保险参保人数。

(三) 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1、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宣传《劳动法》,解决劳动者对《劳动法》的无知和经营者对劳动法的漠视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进行《劳动法》的辅导培训,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增强劳动者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今年将组织多期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班。印制并分发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使劳动法律法规进厂入店,让更多的用人单位知晓掌握。开展上街设摊,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通过热情接待群众的咨询、虚心听取百姓意见、耐心解答群众疑问、传授劳动法律法规,树立起劳动保障监察的维权、服务的新形象,拉紧我们同老百姓的距离,增强了我们监察成员的服务意识。

2、突出重点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一是抓制度建设,从机制上遏制欠薪事件。继续运转农民工欠薪应急周围金制度,加强周转金的日常垫付核销等管理工作。二是抓专项监察,严厉打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今年我局要把基础线(是

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按时发放工资)、高压线(禁止使用童工)、保障线(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三条主线作为我们的主要监察内容,及时走访督查,消除隐患,严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抓协作联动,提高劳动保障执法效能。加强与工商、建设、公安、维稳办、总工会、法院、各街道的协调联动,做好纠正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特别是拖欠劳动者工资要齐抓共管。要认真做好信访、投诉的接待工作,做好群体上访人员的宣传引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四是拟订和实施裕民县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了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劳动争议事情,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年内将抓紧制定劳动争议应急预案。

3、提升监察服务体系。努力完善投诉举报日常值班制度,确保举报电话的有效运行,认真受理每一件举报投诉,做到投诉案子5个工作日内依法立案,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结案率要达成100%。

裕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

推荐第9篇: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德阳市孝泉中学

关于 “乡村少年宫”建设的

项 目 计 划 书

目 录

学校概况 创建背景 项目指导思想 项目总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 项目规划时间 项目推进步骤 项目活动 少年宫的管理 项目经费预算

一、学校概况

德阳市孝泉中学地处中国德孝之乡——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办学历史悠久。2004年3月,学校成功创建高完中。2005年7月,按照旌阳区区委区府教育资源整合部署,孝泉镇内两所学校(孝泉镇初级中学、孝泉中学)整合为一所全新的学校—德阳市孝泉中学。“5·12”特大地震后,按照市区两级政府规划,目前学校为一所单设初中。新建学校占地35.5亩,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785人,教职工1

21

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5人,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44人。教师学历结构达标,职称结构合理,均超过省订标准。

“5.12”特大地震后,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学校灾后重建工程顺利完成,新建校舍建有教学大楼、行政办公楼、实验综合楼、食堂、学生宿舍楼、2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理、化、生、音、体、美、劳、科技、远程、电教及其他多功能室共计18个,图书室1个,594平方米。食堂可容纳800人同时用餐。男、女生公寓各1幢,共116间,可容纳928人住校。教室、功能室、食堂、学生宿舍设施设备齐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到位,达农村中学省级Ⅰ类标准,生均教学仪器值1010元/人,生均教学设备值1190元/人,生均图书35册/人,体育设施完善,器材充足,能完全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需要。

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逐渐形成鲜明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农村、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 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勤学、求真、敬业、创新”为校训,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孝立德,以德兴校”的德育教育特色。

近年来,学校“两基”工作、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校园安保、环境整治、关爱弱势学生、警校共育、校园文化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中考全部学科获奖,学校获“教学管理优胜奖”,并在2011年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考核中获示范级学校称号。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德阳市文明单位”、“德阳市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旌阳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示范级学校”、

“旌阳区中小学田径比赛初中组二等奖”、“旌阳区教师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旌阳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旌阳区共青团工作管理先进单位”、“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旌阳区灾后重建先进单位”等80余项荣誉。

二、创建背景

农村社区是农村未成年人生活、学习和成长、成才的主环境之一,是连结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纽带。建设“乡村少年宫”,有利于发挥农村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有利于吸引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解除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促进文明村镇与和谐村镇的创建;有利于延伸教育环节,发挥未成年人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文明办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挖掘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指明了方向。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推进建设取得新成绩。

三、项目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化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项目总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在区域内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使“乡村少年宫”成为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村民满意的文化中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乡村少年宫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城乡交流的平台、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

五、项目具体目标

1、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2、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校队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沟通;

5、切实帮助孝泉镇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6、推进孝泉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六、项目规划时间

2012年2月——2012年12月

七、项目推进步骤

双向选择,做到学校积极选拔推荐,生生要参与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初步掌握除了学习以外的至少一种技能或感兴趣的活动。

1、音乐类:活动地点在学校音乐室,负责人丁一

2、体育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田径场,负责人张辉云

3、美术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美术室,负责人郭金奎

4、心理咨询:活动地点在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杨晓娇

5、书法类:活动地点在学校书法室,负责人尹金山

6、微机类:活动地点在学校计算机室,负责人张国勇

7、文学类:活动地点在学校图书室,负责人杨山泉

8、棋艺类:活动地点在学校成校教室,负责人杨联成

9、手工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科技室,负责人张晓丽

10、舞蹈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科技室,负责人敬雯

(二)、课时安排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乡村少年宫将开展以下活动课程:舞蹈(含健美操)、美术(包括绘画、剪纸、十字绣、书法)、棋艺(包括中国象棋、围棋)、读书活动、音乐、体育(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计算机、心理辅导、爱国电影展播、素质拓展等。同时挑选优秀学员组建校级篮球队、舞蹈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2、课时安排

常规活动安排:每周二下午

3、活动负责人

(1)、总负责人:肖光林(校团委书记) (2)、分管负责人:

项 目 预定人数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美 术

50人

郭金奎 美术室 音 乐 40剪 纸 40十字绣 50中国象棋 50围 棋 50舞 蹈 40舞蹈队 40健身操

书评社 70演讲与口才硬笔书法社毛笔书法社科普社

影评社 70心理辅导:篮 球: 50篮球队: 20足 球: 30乒乓球: 20人 丁 一 人 刘 英 人 张晓丽

人 杨联成 人 陈友华 人 李 东 人 敬 雯 人

钟成丽 人 杨山泉 人

杨天林 人 潘其明 人 尹金山 人

刘云刚 人 付 辉 人 杨晓娇 人 陈正斌 人 张辉云 人

黄仁恩 人

刘久富

音乐室 科技室

学校接待室 成校教室一 成校教室二 中型活动室 中型活动室

学校田径场 阅览室

物理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一生物实验室二

学校科普室 多功能学术厅心理辅导室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学校足球场

学校乒乓球场 40 20 50 50 30 20

九、少年宫的管理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公益性原则。乡村少年宫的创建,依托学校灾后重建既有的条件,在原来“

(二)、少年宫常规管理

1、规划计划

我校适应新形势,制订出明确、科学、务实的中、长期乡村少年宫创建工作规划,同时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各类方案、计划确保具有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与学校其他计划衔接配套。

2、机构建设

建立孝泉中学乡村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人员齐整,分工明确,坚持根据计划定期研究、指导、部署乡村少年宫管理工作,设有乡村少年宫办公室,具体执行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工作计划,有专人管理,规范建立乡村少年宫办公室。

3、内部管理

坚持正确的办宫方向,坚持公益性和普及性等原则,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不开设任何盈利性项目。建立各类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评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责任到人,确保少年宫内部管理规范、科学、高效。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各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自觉接收监督。制定消防、安全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专门建立乡村少年宫档案。

4、辅导员队伍

按学年制定具体的辅导员队伍培训计划,按照计划切实开展培训工作。组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辅导员培训活动。组织镇内优秀辅导教师进行域内走教,实现镇内辅导员资源的共享。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吸引专业特长突出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与镇团委、关工委等群

众组织合作拓展师资渠道。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吸纳有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少年宫建设活动。

5、考评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挂钩

(三)、项目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德阳市孝泉中学“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总体安排和考核。

主 任:魏友东

副主任:尹华旭 陈太准 林 浩 丁学军 韩庭广 成 员:杨晓娇 刘云刚 杨联成 敬 雯 郭金奎 张辉云 丁 一 张辉云 尹金山 张晓丽 肖光林 付 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教处牵头,校团委具体实施,各年级组协助,负责安排科任教师担任各相关小组的辅导员,具体负责少年宫的活动,做到活动工作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并做好考核及记录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农村未成年人和本校区的实际,充分挖掘本学校的人才资源,调动专兼职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活动中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3、本着“教育学生三年,想着学生一辈子”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实际,创建学科活动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和劳动实践基地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4、高度重视“乡村少年宫”的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乡村少年宫”设备设施。活动室与教室

相对分离、相对独立,使其硬件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重视师资培训,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力争做到一师两用。同时积极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辅导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聘请离退休老干部和民间艺人做校外辅导员,充实“乡村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借此拓展师资渠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6、立足实际,搞好服务。成立乡村少年宫,相对农村未成年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有的家长和学生可能不容易接受,学校要动员本校和孝泉镇三个社区有业余爱好的未成年人参加各类活动小组,动员他们参与最想发展的活动项目,促进其个性和特长发展。学校要立足实际,搞好服务。

7、全员参与,积极推进。全校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尤其是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党员教师,要把此次建设工程与争优创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配合乡村少年宫建设,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为孝泉镇青少年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8、各活动小组专用教室确定后,相关负责人要立即组织本组成员,群策群力布置好本组的活动室(包括器材、物品、文化氛围及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四)、项目安全管理

1、成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魏友东

副组长:尹华旭 陈太准 丁学军 韩庭广 成 员:肖光林 付 辉 何 斌 刘国权 尹春林

2、职责:负责校园安全管理及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处理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安全管理制度

(1)、教师负责教学时间教学场所的全程安全管理。

(2)、教师应加强与学员监护人的联系,掌握家长的通讯联系方式。

(3)、教师必须在所有学员安全离开教学活动区后,关闭所有用电设备,关好门窗后方能离开。

(4)、未经同意,教师不得擅自组织学员外出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实行报批制度,并实行安全责任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校园保安负责管理停车和师生进出,保证少年宫安全。 (6)、所有教职员工,如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必须

(1)、组建校篮球队

服装费:300元/套*20人

训练费用:5元/人/天*20人*50天

外出交流比赛费用:40元/人/次*20人*3次

(2)、添置体育设施及器材

(3)、添置健身器材

4、专家讲座经费:

5、参加社会实践经费:组织到社会实践基地活动

6、少年宫环境建设:

7、竞赛奖品:组织汇报比赛两次

8、少年宫活动成果室建设

9、项目总结(含考核评比):

合 计:278400元

1.34万元

6000元;

5000元;

2400元;

2万元

4万元

0.5万元;1万元;

5万元; 1万元; 2万元; 2万元; 德阳市孝泉中学二0一二年二月

推荐第10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

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

第1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1 基本原则:

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

2 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3、加强我村医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建监管水平,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路边“三堆”、门前杂物,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每月召开天星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

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 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 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3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

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天星村。

四、具体施工名称和地点

1、洋太路97KM+200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2、洋太路99K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3、洋太路100KM—102KM路外栽种紫荆树,间距3米。

4、罗继财、赵应茹、陈素芳场院边砌花栏总长150米。

5、村委会前院场栽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

6、庞胜山两侧山墙与后墙进行粉白处理,刘先荣、陈素芳墙面粉白处理,计8间。

五、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天星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长: 成 员:

(二)、建立督查检查机制。

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检查、月底开会、总结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2015年11月15日

第12篇:镇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镇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我省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具有前瞻性的民生工程,是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具体化体现,五堡镇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部署,在对高杏公路两侧14个行政村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各村分别召开村两委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实施范围

我镇高杏公路沿线14个行政村进行重点改造提升建设,其中:对基础设施、经济条件、村风民风较好的康庄村、杨窑村、九堡村、广恩屯村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对经经济条件比较突出、村风民风比较好的高堡村、五堡村、头堡村确定为小康村建设;对七堡村、百姓营村、下四堡村、小堡村、二堡村、羊圈村、三堡村重点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定为环境整治村。

二、具体分类

一类村:康庄村、杨窑村、九堡村、广恩屯村(美丽乡村);二类村:高堡村、五堡村、头堡村(小康村);三类村:七堡村、百姓营村、下四堡村、小堡村、二堡村、羊圈村、三堡村(环境整治村)。

三、实施内容

1、一类村:康庄、杨窑、九堡、广恩屯4村,将进行居民节能改造、主街道、小巷硬化、村庄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村改厕、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全面开工建设并加强村风、民风、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建设。

2、二类村:高堡村、五堡村、头堡村3村,将在主街道、小巷硬化、村庄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村改厕、饮水安全工程等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将在鼓励和支持各村农村经济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整合资源,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方面取得实效。

3、三类村:七堡村、百姓营村、下四堡村、小堡村、二堡村、羊圈村、三堡村7个村,将重点做好村庄的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村改侧等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工程。

四、建设投资

1、全力配合县执法部门对高杏公路沿线私搭乱建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2、硬化道路56300平方米,需资金414万元。

3、对主街道两旁进行绿化,种植枣树、龙爪槐等18000棵,需资金13万元。

4、安装路灯180盏,需资金36万元。

5、清理垃圾1.2万方,配备垃圾箱180个,垃圾池240个,清运车10辆、改厕350户,共需资金380万元。

6、主街道墙壁粉刷31500平方米,需资金27万元。

7、其它项目:在村庄连片集中区新建垃圾填埋厂一座,需资金110万元;饮水安全需资金120万元;节能改造需资金80万元。

以上所需资金合计:1580万元,可自筹230万元,需帮扶1350万元。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全力配合县执法部门对镇域内高杏公路两侧私搭乱建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清理路旁柴草杂物及垃圾,并栽植经济林木,对路边设施进行美化、亮化。

第二阶段:对村内主街道、小巷进行硬化,对主街道两侧进行绿化。配置垃圾箱、清运车、新建垃圾池、安装路灯、粉刷墙壁、节能改造、改侧、饮水安全工程等。

第三阶段:各村按标准建设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其它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加大宣传,号召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和维护本村的面貌。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重点乡村建设工作,切实提升我镇农村面貌,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包村领导及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机制。

2、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加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让群众不仅知道,而且理解,还要支持。

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广大群众有信心有能力把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但资金缺口过大,望县政府安排财政、交通、环保、住建及各农口等有能力的部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以取得更大的效果和成绩。

第13篇: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镇2012---2013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区2012-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就2012-2013年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市“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结合我镇实际

,自2012年10月起,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012-2013年安排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1个(**村**自然村)、一般村1个(落星村落星自然村)、农村新社区2个(**村、**村、***村),同步实施**省道沿线的整治工作,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分步推进计划,初步打响***“美好乡村”品牌。

二、重点工作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新社区、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实施,突出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管理创新“五大工程”。

(一)实施村庄规划建设

1、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四留四不留”的原则,划定村庄布点范围,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制作镇、村两级村庄布点规划示意图。“四留”即:有历史遗存或传说等独特人文资源的村庄保留,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村庄保留,农业就业率高的村庄保留,农民居住较为密集的村庄保留。“四不留”即:靠近城镇建设规划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重建;靠近农业产业园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园区发展统筹集中;非农就业率高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土地整治项目逐步进行撤并;处在工矿区和存在自然、地质灾害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有关项目进行搬迁。

2、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以保留的自然村为单元,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以示范村、精品村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高标准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3、强化村庄建设管理。在科学安排保留村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疏堵结合,引导农民向保留的村庄集聚建房,严禁在规划点外新建住房,尤其要严禁骑路建房。对新建住房,鼓励建造联排式住宅,推广双拼式住宅,控制建造独立式住宅。

(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1、开展***省道沿线的整治。对***省道沿线(两侧100米范围内)全面进行整治、美化和绿化,对沿线的房屋统一粉刷出新,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披乱挂等现象进行整治,并协调市、区相关单位对道路沿线进行退让和绿化。

2、开展旧村整治。对建设美好乡村一般村的旧村整治:完成村庄“八乱”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并实现村庄道路硬化。一是整治建筑乱搭乱建。农户除主房外,一般不保留辅房,如人口较多确需保留的,至多保留一处,且必须建设到位,做到整齐美观。对已有乱搭乱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要自觉拆除。二是整治杂物乱堆乱放。农户建房剩余的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要码放整齐,并尽可能捐出或出售用于村庄整治建设。柴草等杂物也要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并码放整齐。三是整治垃圾乱扔乱倒。在彻底清理村庄、沟塘垃圾的基础上,农户要自备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入桶,由村庄清洁员定时清运。农户对自家庭院、宅基地和门前道路负责卫生保洁,及时清扫各类垃圾。四是整治污水乱泼乱排。农户的厨房、厕所原则上建在主房内,并自行建设或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村庄内不得将畜禽散养,要实行圈养。村庄内不搞一家一户养猪。

对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的旧村整治:一是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乱披乱挂和残墙断壁,清理乱堆乱放和乱扔乱倒,清除房屋周边杂草和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做到村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二是实施房屋改造工程。拆除危房和破旧房屋,突出地方特色和当地风情,对房屋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全面出新。三是实施杆线规范工程。对电力线、广播线、电视线、通讯线等村庄及周边杆线进行整理,确保杆线竖立整齐规范。四是实施塘坝扩挖工程。对村内沟渠进行疏浚整治,对当家塘坝进行清淤扩挖。五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对村民房前屋后院内、公共绿地、村内道路两侧进行美化绿化。六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对村民家庭旱厕全部进行改造,所有厕所一律入户,旱厕改为水厕。建设水冲式公共厕所,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实施农村污水净化工程,有效处理农村二次污染。七是实施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利用村内空闲地铺石筑径,塑造园艺景观,建设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并配套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八是实施亮化工程。在村内主干道及广场架设路灯,进行亮化。

(三)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1、编制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利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编制一批推进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种植、农业休闲观光、苗木花卉种植以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立项目库,

寻找招商引资线索,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活动。

2、推进现有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指导茂林农业循环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档升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1、扎实推进现有项目。加快推进第

一、

五、七三个批次的土地复垦,努力做好项目验收协调工作,确保在2012年底前全部

申报验收。

2、编制储备一批新项目。建立土地双挂钩项目库,积极争取村庄整治项目,全力编报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确保全区完成600亩,力争完成1000亩的指标任务。

3、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七室、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的建设标准,开展农村社区设施规范化建设,在全区率先将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强化农村管理创新

1、培育农村乡风文明。开展“城乡同创”活动,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村庄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文化橱窗、进行道德宣讲、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以及开展评比文明村、文明家庭活动等形式,展示和宣传文化知识、文明礼仪、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

2、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建成的精品村(自然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住房保障、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力度。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权、监督权。

三、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0月15日前)。制定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创建村要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并由村民自主推选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

2、规划设计阶段(2012年10月)。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对精品村的地形进行全面测绘,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当地村民代表的意见,凝聚广大村民的智慧。

3、启动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创建村对照创建工作目标,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项目支撑、项目筹资渠道、项目设计方案和项目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南庄红光胜要在年内完成。

4、考核验收阶段(2013年12月)。由镇组织力量对审定的精品村、一般村进行自查初验,符合条件的申报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验收,验收达标的予以授牌表彰和奖补。

四、工作要求

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编制完成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要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注重特色。因村制宜、突出重点,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载体,彰显村庄特色,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注重挖掘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努力把创建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

4、坚持资源整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与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实施镇领导、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与美好乡村创建村结对帮扶制度。创建村要相应的成立领导组,明确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将建设美好乡村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广告牌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发放一封信、会议动员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3、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村民自筹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单位企业共建一点、村内能人赞助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项目争取一点、乡镇财政补贴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拓宽美好乡村建设的投资渠道。在区政府奖补资金的基础上,镇政府将在财政上列出专项美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用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创建村要研究制定村民投工投劳补助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创建积极性。

4、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实行半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的督查机制,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化和具体化。把建设美好乡村工作的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表彰。

第14篇: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2013 年 度

昌黎县茹荷镇大滩完全小学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上级部门《关于“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校于2013年3月启动了本年度“大滩完全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协调工作,积极引进设施设备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坚持公益性、普及型的原则,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学校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实现“乡村少年宫”的长效运作。真正办起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能够享受的少年宫。

三、计划和安排

1.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设让家长放心的乡村少年宫。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乡村少年宫”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乡村少年宫工作的长效机制。制订明确、科学、务实的乡村少年宫中、长期建设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完善。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吸引专业特长突出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劳动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等来做辅导员,充实“乡村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建立镇域师资统筹机制。组织教师进行域内走教,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让社会满意的乡村少年宫。

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进一步建设完善开展少年宫活动必需的基础设施。在达到省标准化先进学校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强校舍环境设施建设,改建修缮活动场地,同时管好用好已有设施器材。

3.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让学生向往的乡村少年宫。

(1)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乡村少年宫”是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本着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它校本资源,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其它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调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全面开放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书香环境里感受中华经典的熏陶。

(2)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乡村少年宫”是农村未成年人艺术、体育活动开展的集中场所。向农村未成年人普及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继续开展乒乓球、传统体育游戏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开展绘画、布艺、舞蹈、声乐等艺术才能培训展示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3)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习地。“乡村少年宫”是举行青少年科技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的基地。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校科技活动室等课外拓展延伸培训活动;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操作、科学探究活动,智力七巧板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四、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为保障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李梦红(校长)职责:负责少年宫全面工作

副主任:刘桂红、孙继文(副校长) 职责:协助主任,贯彻落实少年宫工作计划,组织管理教学工作,组织教师研讨,档案工作,经费预算。

总辅导员:齐志朋(德育主任)、齐永涛(安办主任)协助副主任,全面落实少年宫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各项活动、比赛的运作,少年宫开展的物资保障。

成 员:赵克海、蒋晓斌、赵井斌、王亚军、齐瑶、李亚男、苏畅、。 各项目辅导老师:

(一)体育:赵健、、张强(校外志愿者辅导员)

(二)器乐:霄云芳、苏畅、陆璐、李亚男、赵丽、王亚军、李宝才(校外志愿者辅导员)、齐利民(校外志愿者辅导员)、赵刚(校外志愿者辅导员)

(三)棋类:齐永涛、付宝斌

(四)书画类:田丽艳、赵景斌、王佳慧、赵正玲(校外志愿者辅导员)

(五)科普类(渔娃工作室):齐志朋、齐瑶、赵可海

(六)信息类:蒋晓斌、

(七)舞蹈:王君

(二)组织机构职责:

1.主任全面负责少年宫的各项工作。2.副主任负责少年宫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

3.工作组成员辅导及各种演出、比赛、安全教育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4.专业教师负责制定学习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

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办法

1、少年宫活动的时间:上学期间以每周周五下午和周六上午为主要的活动时间。放假期间为每周周四的上午为主要活动时间。

2、学生的组织:各班班主任负责根据学生的自愿,将本班所有学生分配到各小组,确保每位学生能在星期五的少年宫活动中准时参加活动,并教育学生遵守活动纪律,认真开展活动。节假日的活动,完全由学生自愿原则,并且要求参加活动的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合约。

3、所有教师都参与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各组辅导教师通力配合,完成活动室的布置和平时的管理,活动前设计编写好活动计划、活动教案,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安全的开展活动,活动后做好活动记录和总结。

第15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第16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下文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2016年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3.2016年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4.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5.2016年乡镇两学一做实施方案

6.2016乡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7.2016年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8.2016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9.2016机关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10.市2016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第17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18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场)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

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局)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四)完善公共服务

13.提升完善卫生设施。推进乡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升级,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14.强化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家书屋,2015年重点完善83个农家书屋,配齐配全各类图书,力争到2017年88个农家书屋全部达标。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2015年完善40个村级活动室,到2017年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逐步完善25处文体广场,力争到2017年文体广场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其中:2015年建设7处文体广场。(责任单位:县文广体局、各乡镇场)

15.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利用好国家、省、市扶持政策,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村村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宽带网络。力争到2017年,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100% ,其中:2015年完成2354户,至2017年完成3354户。(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文广体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6.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力争到2017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绿色标识达15个,原料基地达6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45万亩。其中:2015年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绿色标识12个,建设原料基地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40万亩。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行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鼓励果蔬、水稻、畜禽制品就地加工,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2015年计划转移劳动力7.08万人,力争到2017年转移劳动力8万人。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牧局、各乡镇场)

17.发展乡村旅游业。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桌、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力争到2020年,特色农家院、大小餐饮企业达到500家,农业旅游观光及温泉果蔬采摘基地突破5处,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各乡镇场)

18.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转化升级。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入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区。搭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农业科技网络,开创网络商务,农产品质量信息精确到户,实现农业生产园区精准生产,经营管理、监督追溯、社会服务智能化、网络化。(责任单位: 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19.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拉动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2015年,发展各类合作组织30个、家庭农场10个、500亩以上大户70户,土地流转面积增加5万亩。力争到2017年,各类合作组织发展到30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200个,1000亩以上大户达到200户,实现土地流转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六)精神文明创建

20.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

2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适应信访新常态,严格落实信访责任,有效化解新案积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信访局、各乡镇场)

22.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示范村、重点村、达标村文明户比重分别达到70%、60%和50%;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弘扬文明新风,抵制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实施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具体实施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并定期向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领导小组上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责任分工,主动落实建设任务,整合资金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按照目标时序,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加快整乡整村推进。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基础较好乡镇场及村的积极性和潜力,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全县至少集中推进一至两个乡镇场,做到整村规划、整乡建设、整体推进,统筹区域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建设,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影响作用大的示范区域,提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四合合胜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美丽乡村“筹资”难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统筹使用农牧业、水利、林业、道路、扶贫、环保、文化卫生等方面涉农资金,集中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完善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加强项目建成后管理维护和监督,探索管护运营新机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督导考核机制,加强指导督查,强化动态跟踪,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对建设不力、进展缓慢的,限期予以整改。对于推进较快达到评定标准的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给与一定资金扶持。

第19篇:“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的精神和要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挖掘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注重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功能

为了使农村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水平的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使“乡村少年宫”成为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村民满意的文化中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并实现以下功能: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城乡交流的平台、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

三、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高新区石佛中学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

主任:王全胜

副主任:高伟

成员:陈国民白鸽张增民李伟凡王向阳

主任全面负责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少年宫副主任负责少年宫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辅导及各种演出、比赛、安全教育及后勤保障等工作;专业教师负责制定学习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农村未成年人和本校区的实际,充分挖掘本学校的人才资源,调动专兼职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活动中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3、本着教学生三年,想着学生三十年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创建学科活动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和劳动实践基地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高度重视“乡村少年宫”的硬件建设,自我加压,自求发展,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改建、扩建“乡村少年宫”,活动室与教室分离,相对独立,使其硬件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重视师资培训,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支持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力争做到一师两用。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辅导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聘请离退休老干部和民间艺人做校外辅导员,充实“乡村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借此拓展师资渠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6、立足实际,搞好服务。成立乡村少年宫活动,相对农村未成年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有的家长和学生可能不容易接受,学校要动员本校和黄土梁子社区有业余爱好的未成年人参加各类活动小组,动员他们参与最想发展的活动项目,促进其个性和特长发展。学校要立足实际,搞好服务。

7、全员参与,积极推进。全校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按时完成任务。尤其是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党员教师,要把此次建设工程与争优创先活动结合起来,大力配合,积极推动。

8、各活动小组专用教室确定后,相关负责人要立即组织本组成员,群策群力布置好本组的活动室。

四、项目设置及师资配备

充分利用学校大课间、活动课、星期六日、节庆日等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等假期,以体验参与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智体美劳等主题实践活动,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活动项目实行双向选择,做到学校积极选拔推荐,生生要参与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初步掌握除了学习以外的至少一种技能或感兴趣的活动。

1、美术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美术室,负责人张建新。

3、科普类:活动地点在学校电教室,负责人张鹏。

4、文学类:活动地点在学校阅读室,负责人陶瑞娟。

六、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日——7月15日)宣传发动阶段。

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学校情况召开动员大会,并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班团队会等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让全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为“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阶段(2016年7月16日——7月31日)方案实施阶段。

按照学校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并通过开展督察评比,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提炼经验,形成本校特色,准备迎接县“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试点检查验收。

第三阶段(2011年8月后)巩固提高阶段。

学校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针对不足,查找问题,及时修正。并认真收集材料,总结经验,对成绩突出的活动小组进行表彰,借此推动此次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使活动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强。

第20篇:平安乡镇建设实施方案

平安乡镇建设实施方案

县综治委: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解峪乡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至2012年底,在全乡集中开展建设“平安解峪”活动。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为了进一步夯实我乡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平安乡镇”建设,关键要抓好“一二三四五”,即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建设、强化四条措施、建立完善五个机制。

一、围绕一个目标

创建平安乡镇,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奋斗目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求真务实、全力推进,把我乡建设成最稳定、最安全、最和谐的乡镇,让群众满意。力争实现“六个明显提高”、“六个逐步下降”、“六个有效遏制”、“六个有力防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一要抓领导,组织工作落实到位。抓领导,就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创建平安工作的深远意义和

1 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抓领导在这里就是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能够把创建“平安乡镇”这项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步推进。要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抓、其他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县综治办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下,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坚决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会议的现象。

二要抓氛围,舆论宣传落实到位。各村要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和人口比较集中的时间、地点,开展有关创建活动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和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并通过层层动员会、报告会、座谈会、讲座、致村民居民公开信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建原则、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把握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真正把上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居民知道怎样守法,不参与和自觉制止赌博、斗殴、打群架等违法活动。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居”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加快建设“平安乡镇”的步伐,在全社会形成建设“平安乡镇”、“平

2 安村居”的浓厚氛围。

三要抓制度,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创建工作建章立制,进行责任分解。各村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平安乡镇”目标的实现。各村居、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学校”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把建设“平安乡镇”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责任人。各个专项工作指导协调组及责任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做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平安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要抓示范,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认真抓好示范工作,对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及时上报,并抓好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经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各村要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推动“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两个重点

1、建立健全矛盾调解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特别多,各级要高度重视,及时处

3 理和化解,确保社会安定稳定。要建立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依托,其它部门协同参与的调解机构。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月排查、月治理、月上报工作制度,乡镇每月向县综治办上报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要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的目标要求,对重点矛盾和纠纷实行领导包抓制度,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乡综治办负责协调整合辖区内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督办和检查,形成“党政挂帅,综治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日常工作中,乡村干部在遇到纠纷时,第一个接到报案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必须马上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要建立纠纷调处回访制,即乡综治办对乡村调处结案的矛盾纠纷,在每月例会上汇总登记,对突出的案例或可能反复的纠纷,乡综治办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回访,进一步消除双方怨气,沟通思想。要建立每月综治信访接待日制度,即乡综治办、司法所及挂点包村干部在各村开展综治信访接待日活动,了解群众思想,预防排查矛盾纠纷。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4 满意率。创建平安工作一定要在提高“三率”上下功夫、见成效。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平安乡镇”、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作是平安创建工作的先行者,只有以浓厚氛围,加大力度,才能保证平安创建形成声势,健康发展;宣传工作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法宝,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平安建设的主体,也是平安建设的最终检验者,要把上级部署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一句话,平安创建工作需要宣传群众为前提,让群众理解何为平安,如何创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宣传。群众理解了,才会认同;群众认同了,才能参与;群众参与了,才能实现创建平安目标。要达到共知、共识、共振,切实提高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与此同时,对宣传工作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握系统性、节奏性、鲜活性、经常性、创造性,努力扩大宣传效果。

三、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各村领导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要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待遇。在乡镇重点抓好综治委(办)建设,选好配强乡镇综治专职副书记和专职工作人员,

5 确保创建活动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其真正成为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创建平安的坚强核心。要大力加强村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在办公区域、交通要道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和防范,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在学校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在企事业单位切实加强农村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健全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3、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由乡综治办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指导,以村治保调解组织及治安巡逻队员为骨干,开展治安巡逻。充分发挥治安巡逻队员的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治保主任要认真抓好责任区和所在村的平安创建活动,维护农村稳定。以派出所和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为联防主体,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防范队伍,开展治安巡逻,消除治安死角。

四、强化四条措施

1、强化打防控措施。从去年检查的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是“两抢两盗”和聚众赌博问题。要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增

6 强打击整治实效。紧紧扭住针对乡镇、农村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制假售假犯罪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违法犯罪,建立完善“领导包案”、“命案必破”等措施,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努力达到“整治一地、稳定一方”的效果。对盗窃、赌博等突出问题,继续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努力做到不蔓延、不反复、不回潮。健全完善“严打”长效机制,重点加强治安形势评估、工作决策部署和分工配合协作机制,确保“稳、准、狠”地打击犯罪。

2、强化管理措施。要突出重点区域,把治安防范的立足点放在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公安和教育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合作,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管理和教育;要严厉打击校园周边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治安防范水平。要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密管控外来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所作所为,严防其违法犯罪。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失学失爱等问题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和转化工作,逐个落实到具体组织、单位和责任人,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要提高对罪犯、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探索“乡镇、村居矫正”新路子,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信号与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减少重新犯罪。

3、强化奖惩措施。各村要切实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7 和检查督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奖惩措施,公平才能平安,公平才能和谐。要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对达到“平安村”、“平安企业”、“平安校园”标准的和在创建平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及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对已获得创建荣誉称号的单位,因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案件,年度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程度下降幅度较大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强化保障措施。所谓的保障,关键是“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和经费到位。乡党委、政府将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情况掌握、形势分析、工作部署、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各村要重视创建工作经费的保障,要按照平安建设考评标准所规定的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递增,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加大防控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适当出一点的办法,解决落实好群防群治工作经费。要在基层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活动中,认真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

8 以基层的民主来保障基层的稳定。

五、建立完善五个机制

1、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2、建立完善预警工作机制。

3、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4、建立完善督促检查考评机制。

5、建立完善综治领导责任机制。

平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平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