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9 08:36:30 来源:实施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各乡镇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环县城、乡镇所在地、环景点周边、国省州县主干道、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乡村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2017年底,建成“美丽乡村 计划”省级示范点11个,到2020年底,建成“美丽乡村 计划”省级示范点20个,力争全面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100%。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两抓一控”、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绿化”,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具备条件的乡(镇)打造园林绿化景观街道;“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色调,规范户外广告、路牌和公共标志。有条件的村庄加强文化广场、文化墙、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村庄、广场等地方可设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宣传栏,主要街道两侧院墙可粉刷醒目的宣传标语,也可绘制各种有益健康、文明、向上的宣传画;“亮化”,村庄主要道路安装路灯,积极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灯。修缮维护村内已建好的路灯等亮化设施,对已损坏的亮化设施及时更换,有条件的村实施现有亮化设施提档升级;“净化”,重点治理村内主干道污水排放、村街路口、施工现场、集贸市场、公共场所以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达到净化要求。

(二)继续推进“五改两建设”工作。“改路”,对乡村道路、农村街道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基本做到主街硬化,出村道路路面平整,安全畅通,路况保持良好,逐步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改水”,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农村集中连片供水,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加大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保证水质达标与饮水安全。供水满足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水质合格率达到 100%;“改厕”,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逐步改善入厕环境,采用三格池式、沼气池式厕所等多种形式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改圈”,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严禁在环境敏感区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垃圾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装备设施投入,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辐射范围内管网配套建设,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建成区、中心村建立较为完善的污水、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村庄人口、垃圾产生量等,配足配齐封闭式垃圾桶(箱)、垃圾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每个村庄有相应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和人力垃圾清洁车,每个乡镇建有垃圾转运站和垃圾转运车。在县内按规划选址建1—3 个高标准垃圾处理填埋场,推广使用垃圾碳化炉或生活垃圾生物处理器等设施。加快农村专业环境卫生队伍建设,每村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乡镇配备3-5名环境卫生监督员。

(三)积极推进“两抓一控”工作。“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利用 2015至2020年5年时间,在全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重点抓好环县城、省州县主干道沿线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其他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抓好本乡镇的示范区,培育示范典型。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为全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探索积累经验;“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品示范点”,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及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打造一批城乡统筹、独具特色、生态文明的精品亮点。每个乡镇打造5个精品村。“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产品产地污染源管理、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实现养殖大户和散养殖户污染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置、统一利用。

(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按照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管并重、综合整治,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着力推进“美丽乡村计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三新五有”(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 材料、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沼气或其他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的基本要求,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依法依规推进特色民居建设。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5月—7月)。县、乡镇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各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5年7月—2015年 12月)。全民动员,部门联动,上下协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打好以“四清四化”和“五改”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特别是做好环县城、环景点周边和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三)长期整治阶段(2015年12月--2020年 12月)。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遵循乡镇、村空间布局、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的落实,逐步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四)考核验收阶段(实施期间每年12月份)。每年12月份,由县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环保、住建、财政、农业、卫生等有关单位,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 领导,落实责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着力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和环保、农办、财政、农业、林业、扶贫、水务、卫生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导和年度工作安排等。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把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细化措施,分解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报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及时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补。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项目进行奖补,并解决农村日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费。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发动农民筹资筹劳,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好互动关系,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

(四)科学规划,注重管理。各乡镇要着眼长远,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统筹发展、推动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规划设计先行的原则,从乡村规划抓起,尽快编制完成覆盖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和完善村镇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要坚持整治环境与转变人的观念一起抓,突出性整治与经常性管理一起抓,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政府管理,把长效管理工作统一纳入有关职能部门和行政村的日常工作中去。

(五)强化督导,加强考核。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将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实行全程跟踪,做到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检查、年终验收。同时设立督办卡,对各乡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办,检查结果通报全县。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管理机制完善的乡镇给予表彰;对进展缓慢、效果较差、群众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

推荐第2篇:农村环境综合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大 武 口 区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石大园农水发„2011‟263号 签发人:王晓明

关于呈报《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的请示

区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使农村整体环境卫生及管理秩序明显改观。结合我区实际,我局拟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运行管理,使农村环境卫生进入正轨管理轨道。现将《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呈上,请批准实施。

妥否,请批示!

附件:

1、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2、各涉农单位环境卫生的情况调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环卫 方案 请示

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

2011年11月9日印发

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设计要求,目前自治区批复我区实施的几个项目区的垃圾运转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农村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为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明显改观,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创造干净、整洁、优美、和谐的农村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环卫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区农村居住区、背街小巷、居住区外围脏、乱、差比较突出的地段及一些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集中治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保证各条巷道畅通,沟、渠、路平整无杂物及乱堆乱放乱占现象,完善服务功能,注重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都干净有序,整洁美观,使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的更舒适,更满意。

二、主要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立完善农村保洁队伍、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

(一)整治责任。坚持属地负责、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星海镇,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环境卫生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整治重点。按照“一拆、二清、三扫”的整治步骤,集中治理明显脏、乱、差地段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

1、对农村门前、村庄巷道、庭院、庄点脏乱差进行彻底清理,所有垃圾必须进入垃圾箱或垃圾池,达到垃圾统一收集清理的目的。

2、对泄洪沟道及沿公路200米内农村的沟、渠、田间道路等进行治理,清理沟、渠两旁垃圾,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泄洪沟道,清除淤泥,平整沟堤,美化农村环境。

3、以主要街路为轴线,突出人口密集区经营网点、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脏乱差的整治。清理、平整村庄主干道,主要巷道煤堆、柴堆、草堆、石头、沙子。保证道路畅通,治理乱堆、乱放、乱占现象,逐步治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

4、清理近年来遗留的拆迁废弃物,新建道路周围的建筑垃圾。清理树木、建筑物挑檐等部位的空中垃圾。

5、清理整顿养殖园区的乱搭建、乱摆放、乱倒乱占现象,加强园区统一管理。

(三)落实管理机制。

1、做到农村保洁范围内的每块土地,每一地段都划分落实到人,没有盲点。对不同片区、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凡有管理单位、个人的地段,由管理单位或个人管理,签订责任书,明确奖罚。没有管理单位的,由政府管理。做到管理全覆盖,每个地段都有人管理,有管理办法,有奖罚措施,无管理盲区。

2、各涉农办事处要有专门领导,配备专人对农村环境卫生统一组织,管理协调。

3、健全管理制度。以日常管理为主,日常管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落实门前“三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采取严管重罚与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按照统筹城乡的目标,全面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等现象,达到村居环境整洁,院落硬化平整,居室内外干净整洁,村庄巷道通畅无杂物,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要求星海镇及两个涉农办事处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对辖区内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打通巷道,平整道路,清理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及消除拆迁“后遗症”,规范辖区内市场秩序,创建农村环境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新局面。

三、时间安排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0月底之前)。各涉农办事处召开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迅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责任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把各项任务细化到各责任人、到村,分解落实责任到村、到人,层层动员,做到有安排,有落实,见效果。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按照“集中整治,全面推进,巩固成效”的原则,各单位对照整治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同时,各单位要随时进行自查整改,对没有完成或存在问题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根据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重点加强平时督促检查。集中整治阶段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对各涉农办事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农村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确定专人全方位配合好各涉农单位完成此项工作。

(二)建立保障机制。星海镇及各涉农办事处要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环境卫生专兼职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配齐乡镇、公路、行政村、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为保障此次整治活动取得较大成效,区财政局应列入50万元资金(星海镇20万元,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各1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各涉农办进行奖励,作为专项整治经费划拨各辖农办确保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区政府对成员单位、办事处对行政村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稽查组将不定期检查,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并提出对各涉农办的奖励、奖金分配意见。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单位大力推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推荐第3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镇2013年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会议精神,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打造一个干净、优美、舒适的新春环境,使XX老百姓过一个舒适、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上级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一)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小组,下设8个督导小分队。(名单见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

二、责任区域分工

各村对各自区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实施整治,包括:道路、铁路、河渠沟、桥、院落及公共场所等。XX场镇由镇城管中队负责,其主要街道的保洁工作由保洁人员根据任务的划分,实行责任到人;场镇生活垃圾池由城管人员根据任务,每天督促垃圾清运人员及时清运,坚决做到日产日清。

三、整治内容

(一)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每周星期三下午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对场镇的连接通道和东升街进行清扫,同时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对相关街道每周进行一次清扫。

(二) 集中清扫:每周由村两委人员组织人员对本村主要村道或公共场所等进行一次大扫除。社长组织社员对社道或院落进行一次大扫除。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自行组织人员按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环境整治,此项工作纳入镇对村的工作考核,主要负责人为支部书记,具体负责人为村主任。

(二)、镇领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评,督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查方式为:听取汇报、群众访谈、现场检查、暗访检查等方式。各督导小分队每周必须到村监督指导一次,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责成村社进行整改。

(三)、对工作开展扎实,整治效果明显,并长效保持的亮点村社、集体、院落等,将及时通过治理工作平台向全镇通报表扬。

五、工作奖惩

(一)、对在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地村社

1、通报表扬;

2、年终考核加5分;

(二)、对敷衍塞责,造成工作无法推进,影响全镇环境整治的村社

1、全镇通报批评;

2、年终考核扣5分;

3、被市上部门通报或电视台曝光一次者,则补助的50%全部扣完;

4、被镇督查组督查发现严重问题者,予以黄牌警示,如二次发现同样问题未整改,予以红牌,并扣补助100-500元。

推荐第4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镇2013年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会议精神,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打造一个干净、优美、舒适的新春环境,使XX老百姓过一个舒适、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上级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一)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小组,下设8个督导小分队。(名单见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

二、责任区域分工

各村对各自区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实施整治,包括:道路、铁路、河渠沟、桥、院落及公共场所等。XX场镇由镇城管中队负责,其主要街道的保洁工作由保洁人员根据任务的划分,实行责任到人;场镇生活垃圾池由城管人员根据任务,每天督促垃圾清运人员及时清运,坚决做到日产日清。

三、整治内容

(一)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每周星期三下午组织机关工

作人员对场镇的连接通道和东升街进行清扫,同时

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对相关街道每周进行一

次清扫。

(二) 集中清扫:每周由村两委人员组织人员对本村主要村道或公共场所等进行一次大扫除。社长组织社员对社道或院落进行一次大扫除。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自行组织人员按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环境整治,此项工作纳入镇对村的工作考核,主要负责人为支部书记,具体负责人为村主任。

(二)、镇领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评,督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查方式为:听取汇报、群众访谈、现场检查、暗访检查等方式。各督导小分队每周必须到村监督指导一次,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责成村社进行整改。

(三)、对工作开展扎实,整治效果明显,并长效保持的亮点村社、集体、院落等,将及时通过治理工作平台向全镇通报表扬。

五、工作奖惩

(一)、对在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地村社

1、通报表扬;

2、年终考核加5分;

(二)、对敷衍塞责,造成工作无法推进,影响全镇环境整治的村社

1、全镇通报批评;

2、年终考核扣5分;

3、被市上部门通报或电视台曝光一次者,则补助的50%全部扣完;

4、被镇督查组督查发现严重问题者,予以黄牌警示,如二次发现同样问题未整改,予以红牌,并扣补助100-500元。

推荐第5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某某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全面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

一体化建设指示精神,根据我镇实际,为切实改善我镇城乡环境面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特制订我某某镇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为抓手,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某某镇基本情况

1、社会经济状况 某某镇位于临邑县城北35公里,居乐陵、宁津、陵县、商河、临邑五县市交界处;全镇总面积144.23平方公里,辖26个社区,133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2011年实现人均年收入8073元。315省道、邢德路、临碱路贯穿全境,是南到济南,北通京、津,东进滨州,西达德州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某某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机械铸造、纺织、化工、面粉加工等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先后被授予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德州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2、基础设施状况

某某镇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大了镇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镇区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镇区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某某镇各社区、村开展了新农 1

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城乡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导致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

3、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随着某某镇经济的快速增长,辖区内的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管网不配套,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序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某某镇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无序排放。有的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农田、水塘或直接渗入地下,由此对城乡居住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对某某镇各户家庭抽样调查,某某镇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50升,污水量为80%计算,示范区驻地某某镇现状人口6.3万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7560t/d,全部直排,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较大威胁。

4、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某某镇生活垃圾以厨房垃圾为主,按人均生活垃圾产量0.86kg/d(湿基)估算,某某镇每日产生量约为54.18吨。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少数村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运-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边、河岸边。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一些村庄已基本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项目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村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增大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负荷,地表水因叠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质急剧下降。虽几经治理,但仍污染较重,水体严重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某某镇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污染问题突出。

四、项目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某某镇人口多,居住地密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某某镇内大部分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某某镇内村民的生存环境。

五、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必要性

(1)改善和提高某某镇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某某镇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某某镇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域的污染,某某镇 “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某某镇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最主

要内容。因此,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促进某某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有利于示范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紧迫性

某某镇区域内,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均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些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某某镇农村成为具有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村;具有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符合环境与资源特色的生态产业;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村。

到2013年,某某镇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某某镇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环境宣传与监管机构、增强了村级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七、连片整治示范内容

(1)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规划总投资1亿元,预计建设管网120千米,将贯通133个行政村,该项目将分二期建设,一期将投入2800万元建设污水收集管网40000米,投资33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其中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5亩,采用成熟的氧化沟工艺,为实现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转以及为日后增容考虑,初步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万m/d。

(2)生活垃圾收集工程:建设2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60个,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360L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1064个,普通垃圾运输车56辆。

(3)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建设100平方米垃圾转运站5处,每处包括:垃圾压缩车间1处,建筑面积30平方米;垃圾压缩装置1套,停车场及配套设施60平方米,自动装卸式垃圾转运车2辆。

八、投资测算

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定》、《全国统一市政工程

3预算定额》GYD-306-1999,特编制某某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投资总预算如下:

某某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项目总投资7111.88万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共需投资6500万元,占地45亩,建设污水收集管网40000米,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日处理能力为1万m3,其中污水处理设施投资3300万元,污水收集管网投资2800万,其他配套设施费用400万。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共需投资611.88万元,其中设立垃圾转运站5处,每处配套垃圾压缩设备一套,投资规模250万元;配备垃圾运输车辆58辆,投资规模134万元;设置社区垃圾收集站60处,投资规模180万元;某某镇共配备可移式垃圾箱1064个,投资规模47.88万元。

九、预期成效

通过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效处置某某镇各村生活垃圾,通过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等措施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宣传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使某某镇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将进一步改善某某镇农村“脏、乱、差、散”状况,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

某某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

推荐第6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镇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新吴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镇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专职(执法管理、保洁服务)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处置体系。

(一)公路沿线综合整治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土堆、建材、杂物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二)集镇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乱吊乱挂。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镇区市容环境卫生专职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驻镇单位办公场所整洁有序;整治建筑立面,规范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迅速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村庄生活垃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配备必要的环卫设备,在每个村民组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房),购置垃圾收集车辆;建立村居专职保洁队伍,明确专职管理人员,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镇镇转运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

四、整治步骤

整治活动从2010年12月12日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31日前)。全面整治出入口道路、过境公路及其视野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集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1年3月31日前)。把集中整治延伸到辖区各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各责任区 (村)全面建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吴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责任区(村)、责任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各村要研究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市容环境卫生专职管理队伍,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管理队伍和保洁服务组织,配齐集镇、过境公路、行政村(居)、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村级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镇镇对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一周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两次、讲评一次,现场抽签确定检查村居,现场打分,对每次检查结果排名,给予排名垫底的村批评警告。

在年度检查中,对于一次排名垫底的村,给予主要负责人批评警告;两次排名垫底的村,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村,追究村主要负责人责任。

镇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示范村和“环境优美镇村”。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村要大力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监管、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镇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附件:xx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附件

xx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为有效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农村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提高全相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制定以下工作标准。

一、公路沿线工作标准

1、国道、省道、县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洁和垃圾清理。

2、公路沿线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3、公路沿线的排水沟渠通畅,及时清理淤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清除杂草。

4、公路沿线市容整洁,视野范围内无残墙断壁,无露天茅坑粪坑,无栓养牲畜,无乱堆柴草,乱堆放渣土、建材杂物,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等。

5、公路沿线的广告设置必须经过辖区内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淮安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规范设置。未经批准、陈旧破损、影响容貌的广告牌一律拆除。

二、集镇工作标准

1、有明确的专职市容环卫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驻镇单位办公场所及居民小区环境秩序优良。

2、建立有管理制度、保洁责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

3、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转运场所或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所。

4、范围内的水库、河渠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倒垃圾,水面无漂浮垃圾。

5、集镇按照每万人配备不少于30名的比例配备保洁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督查、检查。

6、集镇街道两侧设有果皮箱,合理建设密闭的生活垃圾收集房或配备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箱体及容器干净、无污迹,无垃圾满溢现象。

7、集镇街道清扫每天不少于2次,路面、人行道无灰沙带、裸露垃圾堆、无漂浮物、污水乱流等现象。

8、集镇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陈旧破损。

9、集镇街道门头招牌实行一店一招,大小、形式、位置应基本一致、协调,无破损和乱涂画。

10、集镇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干净整洁,无马路市场、乱摆摊点。

11、集镇街道“牛皮癣”及时清理,无乱张贴、涂写、刻画。

12、集镇公厕干净卫生,无露天茅坑和简易茅房。

三、行政村(居)和自然村庄工作标准

1、每个行政村(居)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居)委会200m范围内和进入村(居)委会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自然村按照每300人的比例配备1名兼职保洁员、镇村公路按照每2公里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镇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按照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镇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裸露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裸露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居)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裸露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镇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

推荐第7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农村环境整洁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突出抓好“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清理,及时清除路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实行柴草、物料集中堆放。加强对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摆乱设、乱停乱放等问题的综合整治。

(二)实施生态优化工程。

(三) 开展城乡环境连片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建设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场,重点在村庄条件好的配备垃圾箱,每周对乡、村、公共场所生活垃圾进行清理、逐步成立村环保队伍,制定乡、村垃圾卫生管理制度或乡规民约,开展重点区域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做到乡、村内外无暴露垃圾堆,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

(四)广泛发动除“四害”工作。

(五)加强农村渠道、沟道整治。

(六)开展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

(七)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八) 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村开展以“做文明群众、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使全村内外环境整洁,通过宣传引导作用,让更多群众加入净化美化环境的行列。共青团要组织“青年突击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洁活动。

(九)开展卫生评比活动。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9月-20**年10月)。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加强正面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年11月--20**年7月)。

1、重点攻坚期(20**年11月一20**年1月)

以重点村庄为主,集中集贸市场、施工工地、流经乡村的河沟渠、以及主干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环境。

2、全面推进期(20**年2月-20**年6月)

重点对圩镇,各村中心屋场巩固提高。对未列入重点攻坚期的村庄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集贸市场、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配套完善。大力实施水、电、路、网络、新能源进农家工程。建立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3、整改提升期(20**年7月-8月初)

重点是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提高整治标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年8月-20**年9月底)

四、机构职责

为推动综合整治行动顺利实施,成立**乡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林业站、土管所、规划所及各村书记等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村环境管理办公室,负责整治行动日常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二)整合资金,全力推进。

(三)创新思路,完善机制。

(四) 强化监督,科学考核。各村、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行动见效。

(五)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大力宣传综合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进展效果、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营造整治行动的浓厚氛 围。

推荐第8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及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向阳川镇发展与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两净、三无、两有”的要求。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道路高低不平、乱搭乱建随处可见、垃圾成堆、草堆杂物乱堆乱放、河道淤阻、杂树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通过“三清”、“五场”建设,实现“四化”目标。争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县位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力争达到农村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实行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水管站统筹协调,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全镇统筹规划,全面推进落实。

2、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原则。各村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本村县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3、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原则。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努力在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总体目标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四创两争”工作,实施修建村屯道路、边沟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屯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完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每个村为单元,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为手段,着力控制全镇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从解决村庄“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力争达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村风文明的目标。

四、整治内容

(一)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投入1000万元,到2015年底建成3个村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的购置,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2、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建设。在驻镇村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池试点建设,总投资675万元,到2012年完工3个村,2013年完工15个,2014年完工15个,2015年完成16个。确保四年时间全部完成,净化生活污水能力达200余万元吨。

3、农村户用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各村根据当地废弃物具体情况,对农业生产、加工及居民生活废弃物进行多级、充分利用,减少生态系统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投入,减轻农业生产性污染,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同时生产清洁能源,提高综合效益。

4、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程。全面推动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生态乡镇和11个生态村。

(二)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化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村里主干道要水泥硬质化,道路要实行“户户通”,主干道要按照城镇建设标准,两侧配置路灯。现我镇实现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目标,“十二五”末,我镇将完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硬化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00公里,其中实现四通八达、干支相连、联网畅通的公路骨架,计划投资3890万元。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镇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镇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解决好由化肥、农药、农田废弃物等带来的污染问题为重点,为彻底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现代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做好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和服务工作。镇林业站:负责经济林木、绿化苗木的招商引资、引导种植和技术服务工作。镇城建办:负责做好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工作,园林园艺及景观。镇国土所:负责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等农用地征占用和农用收贮等工作。

4、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各种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共培训15期,培训1890人次,今后将继续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5、绿化造林。至2015年,完成义务植树52万株;样板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村庄绿化49个自然村,计划植树83000株。

(四)饮用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镇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1、饮用水安全。组织实施驻镇村自来水改造,9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5300万元。

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将各类废弃物较多的工业行业、企业,作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重点,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强化环境保护,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渐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在各类经济活动,严格控制排污,同时加强整治河道力度,提高河水调蓄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达标。

(五)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镇成立农村环保大队,配备队长1名,副队长1名,工作人员10名,负责镇主要街道及重点区域环境管理,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管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教育。各村、单位、部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增长率,提高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查外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予以经济处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环境保护行为和投资者的合理经济利益。

(三)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镇域外资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规范的村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投机制。

(四)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各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阶段性任务,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保护技术、清洁生活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跨村、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环保、农林、建设、水利、卫生、交管、科技、财政等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实施。党政办负责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牵头组织、协调、考核,指导各村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水管站负责全镇农村水、土、气、声环境质量基础资料调查和动态监测、饮用水安全、农村工业污染、人居生活污染的监督管理以及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引导长期稳定从事

二、三产业的农民向规划保留的村屯集聚,引导农村居民的集聚规模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适宜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和适合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方式;农服中心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负责指导农业清洁生产,扩大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农村造林绿化建设;卫生院负责指导农村改厕工程,指导村卫生室集中、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公路管理所负责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财政所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与使用的监管。

推荐第9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各村(社镇)、镇直各单位:

《桥头集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桥头集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厅〔2010〕2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各村(居)为本辖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合力。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原则。镇别对待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村改居社居委和中远郊行政村等不同镇域,鼓励、支持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不搞“一种模式、一刀切”。

4、坚持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原则。选择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街镇和村(居)作为示范点,强力推进,形成典型,同时坚持以点促面,带动全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

5、坚持夯实基础、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绿化大会战、和谐社镇和文明镇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巩固和提升成果,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中远郊腹地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推进镇容村貌整治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保洁站(办),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镇容村貌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

四、工作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一)开展集中整治活动

1、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集镇整治

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摆摊设点、乱涂写张贴、乱设招牌广告。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取缔露天茅坑,改造旱厕;疏浚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清掏淤泥杂物,清理垃圾杂草,清除污水;整治骑路经营,完善市场设施,规范集贸市场。

2、道路沿线整治

全面清理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村容村貌,修缮和出新围墙和破残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招牌和广告,规范乡村店招牌设置;拆除清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

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加强对马路边、河道边、坝埂上等处毁绿种菜、开荒种菜现象的管理。

3、村庄内部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农家院落应做到房前屋后可用物品堆放整洁有序,衣物晾挂整齐规范。无卫生死角,无蚊蝇孳生地。墙体无乱涂、乱画、乱张贴。

(二)落实长效管理

1、组建专业保洁队伍

按照城市社镇管理要求,加强农村专业保洁队伍建设。

建立村(居)级保洁员队伍。原则上村(居)级保洁员数量按在册人口数400:1的比例配备。村(居)级保洁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村(居)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乡村旅游景镇、河道、公厕保洁及垃圾清运。有条件的村(居)要推行村(居)环境卫生市场化保洁,提高保洁实效。

2、完善环卫配套设施

(1)配备标准化垃圾桶。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原有垃圾房(池)全部拆除。

原则上按照每10-15户(每个楼道口)放1只垃圾桶的要求进行配置,镇城管局统一设计,统一样式和颜色。

(2)配齐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各街镇、村(居)要统一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原则上每个街镇配备不少于1辆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车,有条件的村(居)也要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每名专业保洁员要确保配备1辆生活垃圾收集三轮车,及时收集、清运村庄垃圾桶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运,防止产生二次污染。街镇要统一村(居)清扫保洁人员服装和工具。

(3)合理配置果皮箱(桶)。按照相关标准,各街镇要在辖镇主次干道沿线,街镇道路、车站、市场周边等合理布置果皮箱(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小镇内部道路、乡村旅游景镇道路两侧要合理布置果皮箱(桶),有条件的村(居)在村内道路沿线也要布置果皮箱(桶)。

(4)加快垃圾转运站建设。每个街镇要有一座垃圾转运站,加快推进街镇垃圾转运站建设,确保尽早投入使用。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工作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街镇、村(居)两级环卫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制度,明确市容所(科)、市容站(办)的管理职责、清扫保洁人员工作职责及垃圾清运、村庄保洁的具体要求,制定工作规程,切实增强环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台帐管理制度、村庄保洁检查登记制度等。加强村(居)民自治,实行环卫监督员制,村民组长或村(居)委会指定一名热爱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在村(居)民中具有一定威信的村民担任本村(居)的环卫监督员,增进村(居)民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落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镇制度”,把环境保洁、村容秩序落实到每家每户,责任到人。

(3)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建立镇对各街镇、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每10天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一次、讲评一次,纳入全镇城市管理考核工作之中。考核结果原则上每月统计公布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对组织检查、明查暗访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限期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在镇级新闻媒体曝光。

考核结果实行“五挂钩”, 与镇级考核相挂钩,与镇下拨专项补贴经费相挂钩,与镇委、政府对街镇的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相挂钩,与下拨村(居)级环卫保洁经费相挂钩,与村(居)清扫保洁人员报酬相挂钩。同时要积极做好迎接全市检查考评工作。

各街镇相应建立对村(居)的检查考评机制,检查频次不得低于镇级组织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镇指挥部备案。在年度检查中,一次排名垫底的街镇,在《包河》报通报批评;两次排名垫底的街镇,由镇纪检、组织部门对街镇党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街镇,追究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20户“清洁家庭”,授予荣誉匾牌;评选出6个先进村(居),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3个,第一名奖励2万元、第二名奖励1万元、第三名奖励5千元,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经费补贴。

五、实施步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2010年12月上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31日前)。各街镇、村(居)综合整治城市出入口道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中远郊腹地农村的市容和环境卫生。在全镇各街镇、村(居)中树立一批开展速度快、力度大、效果明显的典型。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0年3月31日前)。以点带面,全面拓展延伸,把集中整治延伸到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镇域,探索建立镇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快速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镇容村貌管理标准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检查考评,纳入全镇城市管理长效考核之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桥头集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总指挥由胡启生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郝力群、黄韦华同志(常务)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镇(街)负责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文广局)、农林水务局、住建局(交通局)、财政局、卫生局、规划分局、城管局、环保局、团镇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城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街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各街镇、村(居)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成其他相关任务。 各街镇都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目标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人,街镇、村(居)党委(党工委、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街镇、村(居)要按照《转发镇市容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推进桥头集镇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包政办〔2010〕4号)的有关要求,加强街镇、村(居)级环卫管理机构建设,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和专业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街)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立完善镇容村貌管理标准和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加大宣传引导。全镇各街镇、村(居)和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包河》、镇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

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推而不动、成效不大的,予以曝光。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街镇要大力推进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镇制度,明确划分责任镇,制定责任镇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村民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达到农村环境卫生标本兼治。

推荐第10篇:小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河西堡镇国道、省道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改善镇区国道、省道沿线综合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镇实际,对省道212线、金永高速公路周边村庄制定以下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村委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金永高速和省道212线沿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改善该区域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推进镇区国道、省道出入口处村貌整治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镇容村貌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

四、工作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一建立”,即:治理村容村貌、治理环境卫生、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一)开展集中整治活动

1、省道212线、金永高速沿线村庄集中整治

对省道212线、金永高速周边的鸳鸯池五社,河东堡四社、五社、九社,黄家泉一社、二社、四社、六社,共计448户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对现有危旧房、土木平房、未硬化地坪、废弃温室、牛羊圈、猪舍、厕所等建筑物进行改造。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残破围墙和建筑;取缔露天茅坑,改造旱厕;清理垃圾杂草,清除污水。

2、道路沿线整治

对金永高速出入口处下洼子五社、六社、八社,寺门村四社、五社,共138户进行彻底整治,全面整治沿线村容村貌,修缮和出新围墙和破残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围墙和建筑;拆除清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改造后要达到院落风格统一协调、排列整齐有序的新农村风貌。

3、村庄内部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农家院落应做到房前屋

后可用物品堆放整洁有序,衣物晾挂整齐规范。无卫生死角,无蚊蝇孳生地。墙体无乱涂、乱画、乱张贴。

(二)落实长效管理

1、完善环卫配套设施

(1)配备标准化垃圾桶。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原有垃圾房(池)全部拆除。

(2)垃圾清洁车定期清理。镇区垃圾清理车对改造后的农舍垃圾进行定期集中清运、及时处理,确保农村卫生整洁。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工作职责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制度,落实垃圾清运和村庄保洁的责任,确保村庄卫生整洁。

(2)镇、村委会要加大对农村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加强农民对村庄环境卫生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来,自觉维护村庄卫生文明。

五、实施步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2012年3月上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2年6月31日前)。综合整治金永高速公路出入口处道路两侧房屋,对破旧建筑、围墙就行拆除,对所有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2年10月31日前)。以点带面,全面拓展延伸,把集中整治延伸到整个村庄。对整个自然村进行改造,力求村舍整齐美观,乡村道路畅通、探索建立镇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快速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4月1日起)。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镇容村貌管理标准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检查考评,纳入全镇城镇管理长效考核之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抽调农技中心、建设局、财政局、城管大队、环保局、团镇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组要全面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证按期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二)加大宣传引导。镇相关单位、村委会和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三)完善管理制度。各街镇要大力推进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镇制度,形成“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村民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达到农村环境卫生标本兼治。

第11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实施方案

****市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

实施方案

****市环境保护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概况 ...............................................................................1

(一)示范工作进展情况 .......................................................................................................1

二、示范区域情况 ...........................................................................................................................2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预期目标 .......................................................................................................3

(一)拟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 ...............................................................................................3

(二)拟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 ...............................................................................3

(三)预期目标 .......................................................................................................................4

四、资金安排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 ...............................................................................................5

(一)资金筹措 .......................................................................................................................5

(二)进度安排 .......................................................................................................................5

五、示范成效 ...................................................................................................................................6

(一)环境状况改善成效 .......................................................................................................6

(二)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更趋完善 .......................................................................................7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 ...........................................................................................................8

六、保障措施 ...................................................................................................................................9

(一)加强组织领导 ...............................................................................................................9

(二)加强监管 .......................................................................................................................9

(三)运行维护资金来源 .....................................................................................................10

(四)设施管理维护 .............................................................................................................11

七、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2012年度****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011年****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行政村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

范实施方案

一、****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概况

按照财政部、环保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的要求,****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宜居****”建设为宗旨,以解决农村突出环境矛盾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主线,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为抓手,以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为重点,改善农村环境形象,改善次级河流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计条件,促进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体系建设,促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示范工作进展情况

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实施****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对项目招投标、项目验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工作。

二、完成了2010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工程建设,中央及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100%,预算执行率已达71%,共使用中央资

金2.5亿元,整合市级部门涉农资金2.7亿元,带动区县及地方投入10亿元。市财政局统一委托审计机构,对示范项目进行了工程结算审核和财务决算审计。

三、完成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立项工作,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各示范区县正按《招标指导意见要求》组织进行项目招投标。

四、完成了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组织进行技术评估,拟于2012年初完成技术评估后下达资金计划并及时开展工程建设。

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与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县政府签订了示范协议,并拟于2012年项目立项工作完成后及时与2012年示范区县政府签订示范协议。

六、承办了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工作会,得到兄弟省市的好评,李干杰副部长在会上称赞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经验和做法可学习、借鉴和推广。

七、结合全市第十次环保工作大会,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工作会,凌月明副市长参加会议,肯定了我市前一阶段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并对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示范区域情况

2012年,****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共涉及18个区县,198个行政村,受益人口59.50万人。

示范区产业多以农业、林业、养殖为主,社会经济条件较好,2010年区县平均财政收入达到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年,

部分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年,平均公路路网里程达到1950公里,户用沼气池普及率10%,自来水普及率约占45.2%,新农村示范村、推进村占9%。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拟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

示范区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仍相当严峻,以行政村污水、垃圾污染、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次级河流污染、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等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涉及示范区38个行政村、9万人,影响区人口近90万人。

(2)行政村聚集区生活污染问题。示范区生活污水、垃圾产生量分别0.026万吨/日、320吨/日,其中,农村聚居区生活污水产生量0.018万吨/日,污染排放大,处理率低。

(3)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示范区畜禽养殖存栏生猪当量70万头,排放COD近0.78万吨。

(二)拟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

示范项目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村镇饮用水源保护、行政村垃圾收运系统、村民聚居点污水处理、村民散户污水治理示范、规模化以下的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次级河流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及生态修复措施、农村老垃圾场封场处理、无主工业渣场整治等。

按照国家要求,示范项目不支持以下项目类型:村镇供水工程、退耕还林等已有中央其它专项资金渠道的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

染企业搬迁;没有最终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单纯截污工程项目;农村户用沼气池;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项目;大型垃圾填埋场建设及垃圾发电项目;饮水解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产业结构调整等。

(三)预期目标

根据****市统筹城乡的战略定位,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实现各部门市、区(县)两级政府的资源共享,成片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后的行政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得到切实改善,打造西部农村环境分类综合整治示范点,完善和创新农村环保政策和机制,探索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成果的方法,为我市乃至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具体达到以下目标:

(1)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保护目标水体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3)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示范村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5%;

(4)行政村生活垃圾定点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0%;

(5)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率大于70%。 (6)示范区内乡镇环保机构或专职人员设置

完善各区县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能职责,配备与农村环保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编制,示范区内各区县环保局成立专门科室;加大培训、交流的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

(7)示范区域内建制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示范区内村镇环境管理能力得以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管护能力提 4

高,有一支专业维管队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达95%以上。

四、资金安排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

(一)资金筹措

2012年度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由国家补助和地方配套两部分组成,其比例关系为2:1。中央农村环保专项“以奖促治”资金2亿元。地方配套来源于****市财政专项配套资金和区县财政配套资金,其中,****市财政专项配套占地方配套的15%。2012年****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来源情况为:

(1)中央农村环保专项的定额补助资金2亿元。 (2)市财政专项配套资金0.15亿元。 (3)区县财政配套资金约0.91亿元。

(二)进度安排

2011年11月底至2012年1月,完成各示范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专家审查,立项批复,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向有关区县划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补助资金。

2012年1月底,组织有关区县、业主等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市财政局、市环保局与相关区县政府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

2012年2月至3月下旬,组织完成项目施工建设招投标、项目施工合同备案。

2012年4月,所有项目进场开工。 2012年10月初,组织项目验收。

2012年11月初,召开领导小组工作总结会议;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分别向财政部、环保部上报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总结。

五、示范成效

(一)环境状况改善成效

1、改善饮用水水质

有效保护村镇集中饮用水源,显著提高安全供水比例,消除规划区内存在的严重危及人群健康的饮用水安全隐患,实现100%以上的饮用水达标,解决农饮水安全问题。

2、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示范区域集中或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污水合理再利用等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削减农村污水、畜禽养殖排放的COD约0.78万吨/年,有效控制次级河流出现的污染问题和富营养化问题,同时有效利用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及资源化等工程手段,变废为宝,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改善无序丢弃和无处理状况,减少对土壤、环境空气及水体的污染。

3、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

通过户用沼气池建设、秸秆气化炉的推广等项目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后还田,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综合 6

利用等手段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开发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的有机结合的多重发展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和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二)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更趋完善

1、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建设

项目实施将以区域、区县行政单元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实施后将推动乡镇级管理单位跨行政区协作,齐抓共管,积累经验,建立合作工作机制和共享环保设施管理机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领导小组的机制,实施构成实现环保、发改委、财政、水利、农业等多部门协作,通过各部门项目及经费的整合,必将进一步促进部门间协作、协调机制的建立。

重点实施以次级河流污染控制为目的的示范项目,形成以环境问题和保护目标为管理对象的跨区域控制办法,推动农村环境分类整治方法的形成。

通过示范项目农村环境监测、监察机制、运行管理队伍组建,可以实现乡镇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机构的建设,实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监管能力的全面提升。

2、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示范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充分考虑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发展,探索互为促进的发展机制。

通过科学划定污染防治分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流域及土壤环境中营养成分,大幅削减化肥用量,合理建议流域养殖规模,

优化圈舍结构,配套处理设施,建立带动农业废弃物收集与循环利用的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加工企业等,在节约农业及副产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品质,增加农副产业收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引导农村发展资金投向

通过中央资金支持,带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和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推动农村环保建设。同时,转变以往主要以城镇为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对象的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利于环保资金一定程度上向广大农村区域适度倾斜。

示范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改善农村地区环境状况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丰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途径。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示范区中各项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和生态状况,大幅提高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和谐度。同时,可以更好地带动全社会资金对行政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示范项目涉及区县对应市级领导小组成立以区县领导任组长的区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示范区县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项目推进工作,选派责任心强、工作协调能力好、作风正派的通知充实办公室。区县人民政府应落实环保局和财政局的领导与对口项目村实行包干责任制。

(二)加强监管

1、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

(1)工作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任务分解下达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区县政府,与示范区县人民政府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市级各部门及各区县政府党政一把手环保政绩考核。

加大监督考核工作力度,重点监督考核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重大违规现象、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工程进展情况、运行维管费保障情况等。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专项资金规模联动。对上述考核情况较差的区县,尤其是自筹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的区县,将通报批评或取消示范资格,对考核情况好的区县,通报表扬。

(2)完善资金管理办法

在财政部、环保部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拟定《****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报请市政府批准实施。

2、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专业队伍运作、片区推进”的原则,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项目建设职业准入制。

3、财务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相应财务管理要求和****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办法中的财务管理要求,实行工程建设预算制、报帐制和决算制,严禁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4、档案管理

严格按照经审查通过的项目实施规划组织实施,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整理工程基本情况,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资金使用、验收、审计等有关项目资料,并实行一工程一卡管理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工程为单元,登记造册建卡。

(三)运行维护资金来源

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实施计划》纳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补助、市县配套”原则,整合“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饮水安全工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地整治”、“农民新村”、“农村危旧房改造”、“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等资源,推进项目实施。

各级财政将连片整治项目资金及运行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农村环保稳定的财政投入和运行维管费用。

1、公共性项目运行资金来源

村级污水处理站、垃圾收运及处置设施、无主垃圾场封场等项目的运行、维护费用,由区县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解决。

2、非公共性项目运行资金来源

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分户治污设施,实行“自用、自管”,运行费由农户自筹经费解决,同时农户对其维护管理。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工程运行维护费用由养殖业主自行解决。

(四)设施管理维护

乡镇政府组织成立集农村户用沼气池、村镇供水与饮水净化、污水与垃圾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为一体的专业维管队伍,开展定期维护管理。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提供为期1年的工程技术咨询。

第12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各村委会、镇内各单位:

按照县政府饶政发【2012】2号关于印发《饶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五林洞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改善农村面貌为目的,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原则,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整治范围

本次环境整治工作范围重点是各行政村。

三、整治内容及标准

2012年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围绕“五清、四化、三改”工程为建设目标。“五清”即:清垃圾、清路面、清边沟、清柴草垛、清粪便。“四化”即: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改”即:改厕、改灶、改圈。

(一)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保持村屯环境整治;公共活动场所垃圾要定点投放;做到垃圾日积

周清;建立垃圾填埋点做到垃圾深埋处理。并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清路面。不占道堆放,保持道路畅通。对道路两侧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予以拆除,保持街道清洁;村内路达到通畅标准,路面无积水物。

(三)清边沟。对村街道边沟进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污水通过明沟、暗渠排放到村外,入户水沟搭建涵管,建成标准化排水边沟。

(四)清柴草垛。采取多种形式清理柴垛,大型柴草垛出村;院内少量柴草垛堆放整齐,有加固设施,做到风天吹不散并低于自家围墙。

(五)清粪便。积极引导养殖专业村建设标准化圈舍和养殖小区,牲畜实行圈养,无散放散养,粪便随产随清,日产日清,村外堆放,做到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

(六)绿化。主要道路建有绿带和行道树,整齐、美观;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使村旁和路旁绿化整齐,栽种树木花草,农户庭院卫生整洁,庭院尽可能栽植花果树木,“四旁”绿化率达到100%。

(七)亮化。各村要加大对现有休闲活动广场亮化的建设,有条件村屯对主干道要进行亮化。

(八)美化。主街道两侧建筑物尽量统一外粉,配以宣

传墙字、宣传画等。

(九)净化。彻底清除道路沿线及村庄内外的废弃、破旧、不整的物品和设施。彻底清除道路沿线电杆、墙体上不健康、不规范的小广告、乱贴乱画等。清除房檐、屋顶上不规范的堆积物、悬挂物、废弃物。清除树林中、草地上、田间地头的所有杂乱物品。对村庄内所有的残缺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的破旧房屋,不断的线杆、烟囱、砖瓦窑等进行全部拆除。

(十)改厕。开展健康教育,推动农民开展卫生厕所建设,鼓励农民建设家庭卫生厕所。

(十一)改灶。推广节能灶、新型沼气灶的使用,提倡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十二)改圈。结合农村养殖的实际情况和沼气建设工程,积极进行改圈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养殖园区建设,形成一种先进的圈养模式。做到人畜分离。

四、实施步骤

结合我镇、村屯实际情况,确定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时间为2012年4月开始,至2012年10月末完成,整治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5日——4月20日完成村内(各单位)垃圾、路边沟、占道物清理工作;5月20日前完成村屯(各单位)四旁绿化;6月30日前完成村屯(各单位)主街道花

草种植,完成各户庭院治理;7月30日前解决村内乱堆乱放现象,完成房前屋后柴草杂物清理;8月30日前完成村内街巷乱贴乱画现象的治理。

第二阶段:9月20日前清理入村主干道,保证次街巷道畅通;完成村内柴草垛、杂物清理,清除街道两侧私搭乱建;完成村庄内死角垃圾和村庄连接处积存垃圾的清理;完成路边沟、占道物清理;完善入厕条件,改善粪便清理,解决污水乱排乱倒问题;完成村庄内粪堆肥堆清理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由镇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村和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政府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推进和协调。各村、各单位要动员一切力量,迅速掀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氛围。同时要通过《村规民约》和各单位“门前三包”制度,积极研究制定保持环境整洁的长效治本机制。各村、各单位要按要求、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接受考评。镇里将适时召开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交流经验,推进工作。

(二)筹集资金,保证实效。各村、各单位要将环境整治资金列为年初预算。

(三)严格考核,表彰激励。镇党委将对工作积极,成效明效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各村则在年终奖励工资中扣除相应奖金。

五林洞镇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主题词: 农村 环境整治 方案 通知 五林洞镇人民政府 2012年4月5日

共印15份

第13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各村委会、镇内各单位:

按照县政府饶政发【2012】2号关于印发《饶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五林洞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改善农村面貌为目的,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原则,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整治范围

本次环境整治工作范围重点是各行政村。

三、整治内容及标准

2012年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围绕“五清、四化、三改”工程为建设目标。“五清”即:清垃圾、清路面、清边沟、清柴草垛、清粪便。“四化”即: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改”即:改厕、改灶、改圈。

(一)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保持村屯环境整治;公共活动场所垃圾要定点投放;做到垃圾日积 1

周清;建立垃圾填埋点做到垃圾深埋处理。并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清路面。不占道堆放,保持道路畅通。对道路两

侧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予以拆除,保持街道清洁;村内路达到通畅标准,路面无积水物。

(三)清边沟。对村街道边沟进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

污水通过明沟、暗渠排放到村外,入户水沟搭建涵管,建成标准化排水边沟。

(四)清柴草垛。采取多种形式清理柴垛,大型柴草垛

出村;院内少量柴草垛堆放整齐,有加固设施,做到风天吹不散并低于自家围墙。

(五)清粪便。积极引导养殖专业村建设标准化圈舍和

养殖小区,牲畜实行圈养,无散放散养,粪便随产随清,日产日清,村外堆放,做到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

(六)绿化。主要道路建有绿带和行道树,整齐、美观;

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使村旁和路旁绿化整齐,栽种树木花草,农户庭院卫生整洁,庭院尽可能栽植花果树木,“四旁”绿化率达到100%。

(七)亮化。各村要加大对现有休闲活动广场亮化的建

设,有条件村屯对主干道要进行亮化。

(八)美化。主街道两侧建筑物尽量统一外粉,配以宣

传墙字、宣传画等。

(九)净化。彻底清除道路沿线及村庄内外的废弃、破

旧、不整的物品和设施。彻底清除道路沿线电杆、墙体上不健康、不规范的小广告、乱贴乱画等。清除房檐、屋顶上不规范的堆积物、悬挂物、废弃物。清除树林中、草地上、田间地头的所有杂乱物品。对村庄内所有的残缺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的破旧房屋,不断的线杆、烟囱、砖瓦窑等进行全部拆除。

(十)改厕。开展健康教育,推动农民开展卫生厕所建

设,鼓励农民建设家庭卫生厕所。

(十一)改灶。推广节能灶、新型沼气灶的使用,提倡

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十二)改圈。结合农村养殖的实际情况和沼气建设工

程,积极进行改圈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养殖园区建设,形成一种先进的圈养模式。做到人畜分离。

四、实施步骤

结合我镇、村屯实际情况,确定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活动时间为2012年4月开始,至2012年10月末完成,整治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5日——4月20日完成村内(各单位)

垃圾、路边沟、占道物清理工作;5月20日前完成村屯(各单位)四旁绿化;6月30日前完成村屯(各单位)主街道花

草种植,完成各户庭院治理;7月30日前解决村内乱堆乱放现象,完成房前屋后柴草杂物清理;8月30日前完成村内街巷乱贴乱画现象的治理。

第二阶段:9月20日前清理入村主干道,保证次街巷道

畅通;完成村内柴草垛、杂物清理,清除街道两侧私搭乱建;完成村庄内死角垃圾和村庄连接处积存垃圾的清理;完成路边沟、占道物清理;完善入厕条件,改善粪便清理,解决污水乱排乱倒问题;完成村庄内粪堆肥堆清理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由镇环境整治领导小

组对村和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政府成立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推进和协调。各村、各单位要动员一切力量,迅速掀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氛围。同时要通过《村规民约》和各单位“门前三包”制度,积极研究制定保持环境整洁的长效治本机制。各村、各单位要按要求、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接受考评。镇里将适时召开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交流经验,推进工作。

(二)筹集资金,保证实效。各村、各单位要将环境整

治资金列为年初预算。

(三)严格考核,表彰激励。镇党委将对工作积极,成

效明效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各村则在年终奖励工资中扣除相应奖金。

五林洞镇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主题词:农村环境整治方案通知五林洞镇人民政府2012年4月5日

共印15份

第14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鹤山乡王卞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结合我乡实际,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祥园社区位于******政府驻地,东临******中学,西傍马东干渠,北倚马东干沟,碧水环绕,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祥园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28个自然村,1.8万常住人口居住,******人均年收入7800元,其中8000余人从事务农,农业收入占示范区经济收入的35%。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加大了乡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乡域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现建有县乡路——庆徐路,农村路网建设达到了25%,乡域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全乡规划兴建万人中心社区——祥园社区,该社区为一弧、一轴、一心的布局,一弧即为弧形路网,一轴即为南北向主景观轴,一心即为中心景观空间,共分为八个组团区。社区规划总占地1686亩,共分八期建设,规划建设“1+4”(1为储藏室、车库,4为四层楼房)多户型住宅楼和徽派商住楼,建设户数6040户,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所、老年公寓、观光林带、人工湖、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4.1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群众居住。但是,该社区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亟需加以整改。

三、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随着我乡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健全,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序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我乡祥园社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无序排放,有的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农田、水塘或直接渗入地下。

通过对示范区各户家庭抽样调查,示范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沐浴废水和冲厕水。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20升,污水量为80%计算,******驻地祥园社区居住人口1.8万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728吨,全部直排,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较大威胁。

四、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示范区内生活垃圾以厨房垃圾为主,按人均生活垃圾产量0.75kg/d(湿基)估算,示范区每日产生量约为13.5吨。

祥园社区日产生活垃圾13.5吨,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个别地方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运-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边、河岸边。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一些村庄已基本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项目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村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增大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负荷,地表水因叠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质急剧下降。虽几经治理,但仍污染较重,水体严重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示范区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污染问题突出。

六、项目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示范区人口多,居住地密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示范区内大部分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示范区内村民的生存环境。

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必要性

(1)改善和提高示范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示范区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示范区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域的污染,示范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示范区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最主要内容。因此,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促进示范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紧迫性

本项目区包括了28个村,共计1.8万余人。示范区域内,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约1728吨,生活垃圾约13.5吨,这些污染物均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些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八、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示范区农村成为具有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村;具有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物耗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符合环境与资源特色的生态产业;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村。2012年,示范区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示范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环境宣传与监管机构、增强了村级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九、连片整治示范内容

(1)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在******政府驻地):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5万米,建地埋式一体化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2处,设计处理规模1000m3/d,面积2400平方米。

(2)生活垃圾收集工程:建设20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10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40升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300个,普通垃圾运输车8辆。

(3)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建设3500平方米垃圾转运站2处,每处包括:垃圾压缩车间1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垃圾压缩装置4套,停车场及配套设施3000平方米,自动装卸式垃圾转运车2辆。

十、投资测算

在实施方案中,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定》进行编制、《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GYD-306-1999,以及设备购置费(定型设备按厂家询价计划)、安装工程费(按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估列)、建筑工程费(根据建设构筑造构形式,采用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以每平方米(每立方米)造价估列)统一口径,进行示范区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治理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治理规模和具体治理内容,给出资金需求计划。统一按工程设备费用、土建工程费用、设备安装费用、项目设计费用、调试与管理费用、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费用、环境宣传教育建设费用等计算总投资额。并按要求列出投资计划。

十一、预期成效

通过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效处置示范区各村生活垃圾,通过生物处理、埋设管网等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广泛环保局知识宣传,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宣传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使示范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将改变示范区农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示范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度和垃圾处理率明显提高,净化率由原来的X%提高到X%。

通过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运用低动力或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示范区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河的水质及流域附近沟塘等的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第15篇: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文明乡村建设三年规划,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县(区)、乡镇、村居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一)市区城郊结合部和出入口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设摊点、乱涂写张贴、乱设广告招牌。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取缔露天茅坑,改造旱厕;疏浚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清掏淤泥杂物,清理垃圾杂草,清除污水;整治骑路经营,完善市场设施,规范集贸市场。全面建立“桶装车载”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纳入全市统一运输管理、处理;落实城郊结合部、乡镇道路清扫保洁的专业管理,与市区统一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实现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全时段、全覆盖。

(二)三县副县级镇和工业园区综合整治

按照城市副中心的标准开展综合整治,与市区的市容环卫管理统一标准,实行无差别管理。规范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广告招牌、占道灯箱、出店经营、流动摊点、车辆停放、“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美化市容环境,修缮和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拆除违章建筑,规范设置遮阳雨篷、空调外机等。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实行道路“两班制”清扫保洁,建立主要道路夜间冲洗、白天保洁的模式;全面清理暴露垃圾,建设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淘汰敞开式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实行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完善城(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城区旱厕,规范集贸市场管理,统一设置果皮箱,全面解决骑路经营、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等问题,保持城(园)区环境清爽整洁。

(三)公路沿线综合整治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四)乡镇、集镇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乡镇分片建设生活垃圾转运场所或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车辆,接纳、运输镇区和村居的生活垃圾,并送往指定的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镇区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整治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迅速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五)村庄生活垃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配备必要的环卫设备,在每个村民组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房),购置垃圾收集车辆;建立村居专兼职保洁队伍,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乡镇转运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

四、整治步骤

整治活动从2010年12月12日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0年1月31日前)。各城区、开发区综合整治城市出入口道路、二环以外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乡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三县全面整治副县级镇(工业园区)及其出入口道路、过境公路及其视野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集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1年3月31日前)。把集中整治延伸到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各县、区全面建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总指挥由熊建辉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林存安同志、江洪同志(常务)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市委、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各县(区)分管领导,市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宣传部、督查室、文明办、农委、建委、财政、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文广、卫生、规划、城管、环保、团市委、报业集团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县(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

(四)指导各县(区)、乡镇、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五)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县区、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县(区)、乡镇、村(居)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各县、区要研究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环境卫生专兼职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配齐集镇、过境公路、行政村(居)、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乡镇对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半月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一次、讲评一次,现场抽签确定检查乡镇和村居,现场打分,对每次检查结果排名,在市属新闻媒体公布,排名垫底的乡镇在合肥电视台作整改表态。

各县相应建立对乡镇、村居的检查评比机制,检查频次不得低于市级组织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市指挥部备案。各县在年度检查中,一次排名垫底的乡镇,在县电视台作整改表态;两次排名垫底的乡镇,由县纪检、组织部门对乡镇党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乡镇,追究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

各区同时建立对街道、乡镇的检查评比机制,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市委、市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示范村和“环境优美乡村”。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县区要大力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附件: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附件:

合肥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一、市区城乡结合部和出入口道路工作标准

1、建立“桶装车载”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纳入全市统一运输管理、处理,日产日清。

2、出入口和乡镇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专业管理,清扫保洁质量达到城区主次干道标准,路面、人行道见本色,无灰沙带、裸露垃圾、无漂浮物、无污水乱流等。

3、城乡结合部无“十乱”现象;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摆摊设点、乱涂写张贴、乱设招牌广告。

4、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划行规市,无骑路经营。

5、公厕卫生整洁,四壁、蹲位、挡板等无污迹、蛛网;地面无污水;大小便池(槽)无污物、恶臭;化粪池的粪渣要定期清运;照明灯、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配套齐全,能正常使用。无露天茅坑和简易旱厕。

6、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整洁、通畅,无淤泥杂物,无垃圾杂草。

7、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8、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的建筑及时修缮和出新,无残墙断壁和破旧建筑。

二、三县副县级镇和工业园区工作标准

1、道路实行“两班制”清扫保洁,建立主要道路夜间冲洗、白天保洁的模式,路面、人行道见本色,无灰沙带、裸露垃圾、漂浮物,无污水乱流等。

2、环卫设施齐全,建设有满足需要的生活垃圾中转站,道路两侧果皮箱设置符合规定,居住区垃生活圾密闭存放。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及时清运,日产日清。

3、有固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所,有专人管理,垃圾处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4、果皮箱、垃圾收集容器定期清洗,箱体及容器干净无破损,无垃圾及抛弃物满溢现象。

5、城(园)区及出入口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影响市容景观、交通标识等的户外广告。

6、沿街商家一店一招,同一条道路或相邻招牌设置,统一设计,统一规格,其大小、形式、位置、颜色、照明整体效果应基本一致并整体协调,文字规范。招牌不得含有广告内容,无破损和乱涂写。

7、主要道路和公共场地禁止借助护栏、电线杆、树木等晾晒衣物或其他物品;禁止乱摆摊、乱搭建、乱堆放以及出店经营等;禁止在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其他设施上乱张贴、涂写、刻画。

8、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经营有序,无马路市场。

9、道路划线停车,各类车辆在线内停放整齐,无乱停乱放现象。

10、改造城(园)区旱厕,建设水冲公厕。公厕内四壁、蹲位、挡板等无污迹、蛛网;地面无污水;大小便池(槽)无污物、恶臭;化粪池的粪渣要定期清运;照明灯、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配套齐全,能正常使用。

11、城(园)区内无散养家禽、家畜等现象。

三、公路沿线工作标准

1、国道、省道、县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洁和垃圾清理。

2、公路沿线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3、公路沿线的排水沟渠通畅,及时清理淤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清除杂草。

4、公路沿线市容整洁,视野范围内无残墙断壁,无露天茅坑粪坑,无栓养牲畜,无乱堆柴草,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等。

5、公路沿线的广告设置必须经过辖区内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合肥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规范设置。未经批准、陈旧破损、影响容貌的广告牌一律拆除。

四、乡镇、集镇工作标准

1、乡镇有明确的专兼职环卫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

2、乡镇建立有保洁责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

3、乡镇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转运场所或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所。

4、乡镇范围内的水库、河渠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倒垃圾,水面无漂浮垃圾。

5、集镇按照每万人配备不少于30名的比例配备保洁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督查、检查。

6、集镇街道两侧设有果皮箱,合理建设密闭的生活垃圾收集房或配备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箱体及容器干净、无污迹,无垃圾满溢现象。

7、集镇街道清扫每天不少于2次,路面、人行道无灰沙带、裸露垃圾堆、无漂浮物、污水乱流等现象。

8、集镇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陈旧破损。

9、集镇街道门头招牌实行一店一招,大小、形式、位置应基本一致、协调,无破损和乱涂画。

10、集镇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干净整洁,无马路市场、乱摆摊点。

11、集镇街道“牛皮癣”及时清理,无乱张贴、涂写、刻画。

12、集镇公厕干净卫生,无露天茅坑和简易茅房。

五、村和自然村庄工作标准

1、每个行政村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委会200m范围内和进入村委会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自然村按照每300人的比例配备1名兼职保洁员、乡村公路按照每2公里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乡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按照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乡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裸露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裸露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裸露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乡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

包河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厅〔2010〕2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各街镇、村(居)为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合力。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原则。区别对待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村改居社居委和中远郊行政村等不同区域,鼓励、支持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不搞“一种模式、一刀切”。

4、坚持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原则。选择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街镇和村(居)作为示范点,强力推进,形成典型,同时坚持以点促面,带动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

5、坚持夯实基础、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绿化大会战、和谐社区和文明镇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巩固和提升成果,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中远郊腹地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推进镇容村貌整治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保洁站(办),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镇容村貌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

四、工作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一)开展集中整治活动

1、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集镇整治

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摆摊设点、乱涂写张贴、乱设招牌广告。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取缔露天茅坑,改造旱厕;疏浚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清掏淤泥杂物,清理垃圾杂草,清除污水;整治骑路经营,完善市场设施,规范集贸市场。

2、道路沿线整治

全面清理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村容村貌,修缮和出新围墙和破残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招牌和广告,规范乡村店招牌设置;拆除清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加强对马路边、河道边、坝埂上等处毁绿种菜、开荒种菜现象的管理。

3、村庄内部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农家院落应做到房前屋后可用物品堆放整洁有序,衣物晾挂整齐规范。无卫生死角,无蚊蝇孳生地。墙体无乱涂、乱画、乱张贴。

(二)落实长效管理

1、组建专业保洁队伍

按照城市社区管理要求,加强农村专业保洁队伍建设。

(1)加强街镇级市容所(科)建设。各街镇要进一步加强市容所(科)队伍建设,配齐专职人员,增强工作力量,街镇级市容所(科)负责集镇道路、集市、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工作。并督促辖区各村(居)建立市容环卫保洁站(办),保洁站(办)负责本村(居)范围内的清扫保洁任务。

(2)建立村(居)级保洁员队伍。原则上村(居)级保洁员数量按在册人口数400:1的比例配备。村(居)级保洁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村(居)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乡村旅游景区、河道、公厕保洁及垃圾清运。有条件的村(居)要推行村(居)环境卫生市场化保洁,提高保洁实效。

2、完善环卫配套设施

(1)配备标准化垃圾桶。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原有垃圾房(池)全部拆除。

原则上按照每10-15户(每个楼道口)放1只垃圾桶的要求进行配置,区城管局统一设计,统一样式和颜色。

(2)配齐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各街镇、村(居)要统一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原则上每个街镇配备不少于1辆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车,有条件的村(居)也要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每名专业保洁员要确保配备1辆生活垃圾收集三轮车,及时收集、清运村庄垃圾桶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运,防止产生二次污染。街镇要统一村(居)清扫保洁人员服装和工具。

(3)合理配置果皮箱(桶)。按照相关标准,各街镇要在辖区主次干道沿线,街镇道路、车站、市场周边等合理布置果皮箱(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小区内部道路、乡村旅游景区道路两侧要合理布置果皮箱(桶),有条件的村(居)在村内道路沿线也要布置果皮箱(桶)。

(4)加快垃圾转运站建设。每个街镇要有一座垃圾转运站,加快推进街镇垃圾转运站建设,确保尽早投入使用。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工作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街镇、村(居)两级环卫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制度,明确市容所(科)、市容站(办)的管理职责、清扫保洁人员工作职责及垃圾清运、村庄保洁的具体要求,制定工作规程,切实增强环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台帐管理制度、村庄保洁检查登记制度等。加强村(居)民自治,实行环卫监督员制,村民组长或村(居)委会指定一名热爱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在村(居)民中具有一定威信的村民担任本村(居)的环卫监督员,增进村(居)民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落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把环境保洁、村容秩序落实到每家每户,责任到人。

(3)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区对各街镇、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每10天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一次、讲评一次,纳入全区城市管理考核工作之中。考核结果原则上每月统计公布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对组织检查、明查暗访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限期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在区级新闻媒体曝光。

考核结果实行“五挂钩”, 与区级考核相挂钩,与区下拨专项补贴经费相挂钩,与区委、政府对街镇的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相挂钩,与下拨村(居)级环卫保洁经费相挂钩,与村(居)清扫保洁人员报酬相挂钩。同时要积极做好迎接全市检查考评工作。

各街镇相应建立对村(居)的检查考评机制,检查频次不得低于区级组织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区指挥部备案。在年度检查中,一次排名垫底的街镇,在《包河》报通报批评;两次排名垫底的街镇,由区纪检、组织部门对街镇党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街镇,追究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20户“清洁家庭”,授予荣誉匾牌;评选出6个先进村(居),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3个,第一名奖励2万元、第二名奖励1万元、第三名奖励5千元,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经费补贴。

五、实施步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2010年12月上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31日前)。各街镇、村(居)综合整治城市出入口道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中远郊腹地农村的市容和环境卫生。在全区各街镇、村(居)中树立一批开展速度快、力度大、效果明显的典型。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0年3月31日前)。以点带面,全面拓展延伸,把集中整治延伸到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探索建立镇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快速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镇容村貌管理标准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检查考评,纳入全区城市管理长效考核之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包河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总指挥由胡启生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郝力群、黄韦华同志(常务)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镇(街)负责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文广局)、农林水务局、住建局(交通局)、财政局、卫生局、规划分局、城管局、环保局、团区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城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街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各街镇、村(居)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成其他相关任务。

各街镇都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目标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人,街镇、村(居)党委(党工委、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街镇、村(居)要按照《转发区市容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推进包河区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包政办〔2010〕4号)的有关要求,加强街镇、村(居)级环卫管理机构建设,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和专业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街)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立完善镇容村貌管理标准和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加大宣传引导。全区各街镇、村(居)和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包河》、区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推而不动、成效不大的,予以曝光。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街镇要大力推进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村民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达到农村环境卫生标本兼治。

第16篇: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文明乡村建设三年规划,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县(区)、乡镇、村居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一)市区城郊结合部和出入口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设摊点、乱涂写张贴、乱设广告招牌。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取缔露天茅坑,改造旱厕;疏浚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清掏淤泥杂物,清理垃圾杂草,清除污水;整治骑路经营,完善市场设施,规范集贸市场。全面建立“桶装车载”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纳入全市统一运输管理、处理;落实城郊结合部、乡镇道路清扫保洁的专业管理,与市区统一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实现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全时段、全覆盖。

(二)三县副县级镇和工业园区综合整治

按照城市副中心的标准开展综合整治,与市区的市容环卫管理统一标准,实行无差别管理。规范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广告招牌、占道灯箱、出店经营、流动摊点、车辆停放、“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美化市容环境,修缮和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拆除违章建筑,规范设置遮阳雨篷、空调外机等。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实行道路“两班制”清扫保洁,建立主要道路夜间冲洗、白天保洁的模式;全面清理暴露垃圾,建设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淘汰敞开式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实行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完善城(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城区旱厕,规范集贸市场管理,统一设置果皮箱,全面解决骑路经营、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等问题,保持城(园)区环境清爽整洁。

(三)公路沿线综合整治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四)乡镇、集镇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乡镇分片建设生活垃圾转运场所或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车辆,接纳、运输镇区和村居的生活垃圾,并送往指定的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镇区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整治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迅速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五)村庄生活垃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配备必要的环卫设备,在每个村民组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房),购置垃圾收集车辆;建立村居专兼职保洁队伍,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乡镇转运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

四、整治步骤

整治活动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各城区、开发区综合整治城市出入口道路、二环以外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乡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三县全面整治副县级镇(工业园区)及其出入口道路、过境公路及其视野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集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

(二)拓展延伸阶段。把集中整治延伸到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乡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各县、区全面建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总指挥由熊建辉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林存安同志、江洪同志(常务)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市委、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各县(区)分管领导,市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宣传部、督查室、文明办、农委、建委、财政、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文广、卫生、规划、城管、环保、团市委、报业集团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县(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

(四)指导各县(区)、乡镇、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五)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县区、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县(区)、乡镇、村(居)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各县、区要研究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环境卫生专兼职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配齐集镇、过境公路、行政村(居)、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乡镇对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半月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一次、讲评一次,现场抽签确定检查乡镇和村居,现场打分,对每次检查结果排名,在市属新闻媒体公布,排名垫底的乡镇在合肥电视台作整改表态。

各县相应建立对乡镇、村居的检查评比机制,检查频次不得低于市级组织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市指挥部备案。各县在年度检查中,一次排名垫底的乡镇,在县电视台作整改表态;两次排名垫底的乡镇,由县纪检、组织部门对乡镇党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乡镇,追究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

各区同时建立对街道、乡镇的检查评比机制,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市委、市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示范村和“环境优美乡村”。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县区要大力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附件: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合肥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一、市区城乡结合部和出入口道路工作标准

1、建立“桶装车载”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纳入全市统一运输管理、处理,日产日清。

2、出入口和乡镇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专业管理,清扫保洁质量达到城区主次干道标准,路面、人行道见本色,无灰沙带、裸露垃圾、无漂浮物、无污水乱流等。

3、城乡结合部无“十乱”现象;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摆摊设点、乱涂写张贴、乱设招牌广告。

4、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划行规市,无骑路经营。

5、公厕卫生整洁,四壁、蹲位、挡板等无污迹、蛛网;地面无污水;大小便池(槽)无污物、恶臭;化粪池的粪渣要定期清运;照明灯、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配套齐全,能正常使用。无露天茅坑和简易旱厕。

6、河道沟渠和下水管道整洁、通畅,无淤泥杂物,无垃圾杂草。

7、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8、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的建筑及时修缮和出新,无残墙断壁和破旧建筑。

二、三县副县级镇和工业园区工作标准

1、道路实行“两班制”清扫保洁,建立主要道路夜间冲洗、白天保洁的模式,路面、人行道见本色,无灰沙带、裸露垃圾、漂浮物,无污水乱流等。

2、环卫设施齐全,建设有满足需要的生活垃圾中转站,道路两侧果皮箱设置符合规定,居住区垃生活圾密闭存放。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及时清运,日产日清。

3、有固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所,有专人管理,垃圾处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4、果皮箱、垃圾收集容器定期清洗,箱体及容器干净无破损,无垃圾及抛弃物满溢现象。

5、城(园)区及出入口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影响市容景观、交通标识等的户外广告。

6、沿街商家一店一招,同一条道路或相邻招牌设置,统一设计,统一规格,其大小、形式、位置、颜色、照明整体效果应基本一致并整体协调,文字规范。招牌不得含有广告内容,无破损和乱涂写。

7、主要道路和公共场地禁止借助护栏、电线杆、树木等晾晒衣物或其他物品;禁止乱摆摊、乱搭建、乱堆放以及出店经营等;禁止在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其他设施上乱张贴、涂写、刻画。

8、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经营有序,无马路市场。

9、道路划线停车,各类车辆在线内停放整齐,无乱停乱放现象。

10、改造城(园)区旱厕,建设水冲公厕。公厕内四壁、蹲位、挡板等无污迹、蛛网;地面无污水;大小便池(槽)无污物、恶臭;化粪池的粪渣要定期清运;照明灯、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配套齐全,能正常使用。

11、城(园)区内无散养家禽、家畜等现象。

三、公路沿线工作标准

1、国道、省道、县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洁和垃圾清理。

2、公路沿线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3、公路沿线的排水沟渠通畅,及时清理淤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清除杂草。

4、公路沿线市容整洁,视野范围内无残墙断壁,无露天茅坑粪坑,无栓养牲畜,无乱堆柴草,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等。

5、公路沿线的广告设置必须经过辖区内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合肥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规范设置。未经批准、陈旧破损、影响容貌的广告牌一律拆除。

四、乡镇、集镇工作标准

1、乡镇有明确的专兼职环卫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

2、乡镇建立有保洁责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

3、乡镇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转运场所或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所。

4、乡镇范围内的水库、河渠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倒垃圾,水面无漂浮垃圾。

5、集镇按照每万人配备不少于30名的比例配备保洁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督查、检查。

6、集镇街道两侧设有果皮箱,合理建设密闭的生活垃圾收集房或配备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箱体及容器干净、无污迹,无垃圾满溢现象。

7、集镇街道清扫每天不少于2次,路面、人行道无灰沙带、裸露垃圾堆、无漂浮物、污水乱流等现象。

8、集镇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陈旧破损。

9、集镇街道门头招牌实行一店一招,大小、形式、位置应基本一致、协调,无破损和乱涂画。

10、集镇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干净整洁,无马路市场、乱摆摊点。

11、集镇街道“牛皮癣”及时清理,无乱张贴、涂写、刻画。

12、集镇公厕干净卫生,无露天茅坑和简易茅房。

五、村和自然村庄工作标准

1、每个行政村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委会200m范围内和进入村委会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自然村按照每300人的比例配备1名兼职保洁员、乡村公路按照每2公里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乡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按照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乡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裸露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裸露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裸露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乡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合肥市城市管理局)

第17篇: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建议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必要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激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制定《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乡镇规划为龙头,以全面小康村创建为抓手,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新农村试点示范等为重点,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整治、整体推进,改善村容村貌,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长沙市各级各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补助机制,通过各种宣传和资金补助等手段使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政府努力、

农民积极的工作格局。

2、统一领导、分工明确。本方案由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3、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坚持试点引路的方针,典型示范、重点推广,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全面推动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环境建设的进程。

三、总体目标

通过2-3年的建设,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典型示范和经验,重点培育4个新农村环保示范村,重点示范推广,整体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以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综合和湘江流域涉水污染企业整治为重点,强化流域水环境污染保护工作力度,实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涉水污染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迅速推进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使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0%;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根据区域畜禽养殖发展规划,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布局,完成全市20头猪(或折20头猪)以上的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使我市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乡镇污染处理厂建设,使我市40%的乡镇拥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乡镇集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

四、重点整治内容

1、乡镇和村庄规划

在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田园村镇、工业园地、生态社区”的理念和“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加大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年内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为改善农民、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庄容貌管理制度。违法建设分批逐步予以拆除,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彻底清除,村庄内道路通畅,房前屋后整洁,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2、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以污水处理池、沼气池建设为重点,在农村地区以自然村组为主,重点建设“三区两体系”,即:生态居住区、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废水处理体系、废物处理体系,家庭生活污水采用湿地法处理,家庭养殖废物实行沼气池、三级厌氧池处理,实现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结合乡村“三整三改一分离”开展“四洁行动”(即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速推进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生活垃圾治理实行分户分类、联户收集中处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禁止随意倾倒垃圾,随意堆肥和简易填埋处理垃圾。

3、工业污染治理

以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综合和湘江流域涉水污染企业整治为重点,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和搬迁的措施,强化流域水环境污染保护工作力度,涉水污染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切实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逐步关停、取缔饮用水保护区的排污口,实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强化建材行业粉尘污染控制,逐步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水泥行业全线退出。全面清理整顿实心粘土制砖企业,对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机砖厂,坚决予以取缔。

国家、省、市、县级工业园区,应配套建成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站)等环保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建立园区内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利用模式。

建立稳定达标制度。严格按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布局,指导镇、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中,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彻底清理“十五小”;严格环境执法和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督机制。

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市建成区退出养殖业,各区、县(市)制定本地区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布局。对禁养区内的违规畜禽养殖场(户)分期分批实施取缔、搬迁;对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通过整合控制其发展规模,强化污染治理要求,严格执行达标排放等综合治理措施;对适养区内500头猪(或折500头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按照工业污染源污染防控要求,实施排污许可、排污申报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适养区内的一般畜禽养殖场(户)积极采用生产沼气、制有机肥料、种养平衡、生物酶发酵“零排放”等技术方式,加强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在2010年12月底以前完成规模在20头猪(或折20头猪)以上所用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确保达标排放或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改变目前我市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局面。

5、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按照农业技术生态化和生产清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专用肥、缓释肥、低毒高效农药,可降解农膜,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积极推行农户畜禽集中圈养,治理粪便污染,搞好转化利用。加快有机肥厂建设,推动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

加大投入加速农用薄膜回收利用设施建设,禁止随意丢弃农用薄膜,实现回收综合利用率达100%。

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禁止露天焚烧,禁止抛入河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因地制宜建立示范工程,稳步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实现炊事燃气化、管道化,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

6、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启动“两区一园”生态环境整治。对市级以上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及时进行监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详实的科学依据,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预警制度,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原生态林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7、道路交通、乡镇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使硬质化道路通到每一个农民集中居住规划点。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平整、拓宽、硬化、亮化,并建设排水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乡镇污染处理厂建设,使我市40%的乡镇拥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乡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

8、农村改水、改厕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加强农村水厂的管理,加快自来水管网

改造,全面扩大区域集中供水。将区域供水覆盖到县 (市)城区和中心乡镇的集镇建成区。

以改厕普及村为抓手,结合农村沼气发展,推广水冲式、三格式等无害化厕所,实现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9、农村绿化建设

结合居民集中点建设,加大围庄林建设改造力度,加快实施绿色家园工程;结合农村道路建设和河塘疏浚,加快实施绿色道路和治水绿化建设工程;结合土地复垦,加快实施绿色丘陵建设工程;结合农田林网建设与土地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绿色田野工程。

10、清洁能源

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要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积极推广秸杆气化、全量还田、青贮氮化养畜、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绿色新农村。

五、整治项目及补助标准

1、整治项目

⑴、建设人工湿地15万个,解决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⑵、建设沼气池10万个,逐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广清洁能源。

⑶、改造卫生厕所15万个,提高农村卫生水平。

⑷、绿化美化庭院15万户,创建最佳宜居环境。

⑸、进一步推行农村生活垃圾 “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开展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

⑹、农村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对存栏20头以下的养殖户,推广沼气+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模式;对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户,推广干湿分离堆肥法和填料零排放饲养技术试点;对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施治理,要求全部达标排放。

2、补助标准

⑴、沼气池,补助标准为1000元/个。 ⑵、人工湿地,补助标准为1300元/个。 ⑶、卫生厕所,补助标准为500元/个。 ⑷、垃圾分类处理池,补助标准200元/户。

⑸、采用生物发酵霉零排放技术的养殖场(户),存栏20-499头养殖场(户)35元/平方米,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户)25元/平方米。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以长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本次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定期研究分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各部门明确任务、目标和标准,加强

沟通、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2、制度保障。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乡镇镇政府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组织村镇规划编制与实施、建设项目选址和建筑施工、房屋产籍产权、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动农村环境建设不断发展和进步,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各项管理规章和制度,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实施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养殖污染治理、环保示范村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助。同时,组织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应加大扶持力度。农村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是农户(居民)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项目,其经费以整治村、社区自筹为主,鼓励农民(居民)在政府支持下,自愿筹资筹劳,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4、舆论保障。搞好宣传发动。要做好动员和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认识,取得他们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保护环境、公共卫生、绿色家园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形成农民自觉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居民自觉遵守村镇各项管理规章。协调广播、

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报道村镇综合整治活动,对整治活动效果突出的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给予表扬、宣传,对仍没有行动和整治效果差的单位向社会曝光督促整改,推动整治工作全面开展。

七、职责分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根据各部门职责,试点工作分工如下:

1、环保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各县(市)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实施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建立稳定达标制度;组织试点工作的考核。

2、建设部门负责指导编制各试点村村庄建设规划,促进规模小、布局散的自然村适度向镇区或农村集中居住区集中;探索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集聚规模和适宜的基础设施;探索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管理的适宜模式,治理村落、街巷、庭院环境,保持村庄整洁卫生。

3、农林部门负责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指导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其污染防治工作,推广使用秸秆气化和沼气“一池三改”工程;

4、林业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宅旁、路边植树绿化,在村镇的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木,利用村边、镇边荒地或废弃地营造环村林带。

5、水利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组织编制农村河道和塘坝清淤整治规划并实施,会同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加强农村河道、塘坝水源的保护。

6、卫生部门会同农林部门、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作,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集中处置医疗垃圾。

7、财政部门负责试点阶段的经费补助和使用管理。

二00八年八月十一日

第18篇:###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有效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树立###对外良好形象,全面加快“融入哈尔滨,建设大###”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明显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乡村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居住环境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广泛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尽快改变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努力构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突击性会战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的生活习惯,把组织农民进行村屯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与引导农民进行经常性清理、管理相结合,把环境卫生整治做为一项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避免“一阵风”倾象。

2、全民参战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环境整治是一项全民

1 活动,必须坚持专群结合,既要建立专门的环境清理管护队伍,更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从自我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支持、参与农村环境建设。

3、思想教育和管理惩治相结合。结合文明村镇建设和“星级户”评比,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树立崇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新风尚。同时, 依法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大惩治处罚力度,逐步把农村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治标治本与当前长远相结合。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畜牧规模场区建设、与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结合起来,通过畜禽集中饲养,加强牲畜粪便管理;通过引进建设大型生态能源项目,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从根源上解决畜禽粪便、生产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问题。

三、任务目标

以治脏、治乱为重点,深入开展抓“五清”、治“四乱”、推“三化”活动,达到“五净、五无、五有”目标。

抓“五清”即:

1、清街巷路:清除村内大街小巷路面上污泥、粪便和垃圾杂物,对未硬化路面进行整修。

2、清边沟:清除边沟内的淤泥、柴草和杂物,对边沟进行挖深整形,使沟沟相通、排水顺畅。

3、清庭院:组织农民清理自家庭院,清除杂草、杂物,物品有序摆放。院内和院外的柴草垛要清理出村,集中堆放,堆放点位于村下风口,远离树带和建筑物。

4、清村屯周围:清除村屯周围的生产生活垃圾和粪便,集中定点堆放或集中掩埋;清除污染严重的白色垃圾。

5、清出村路:清除通村路两侧的粪便、垃圾,特别要重点清理树带内的柴草垛、粪便和“三不管”地带的垃圾、粪便。

治“四乱”即:

1、治乱停乱占:治理主要街道两侧车乱停、摊乱摆、货物乱放等占道行为,要设立定点村镇农贸市场,实现退路进场经营。

2、治乱堆乱放:治理村民在庭院外、道路和公共场所乱堆乱放杂物的行为,在村内设垃圾箱、公厕,村外设垃圾填埋场、粪肥堆放场、柴草垛堆放点。

3、治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的棚厦、围墙、栅栏等要逐步拆除。准备新建、改建的,要报乡镇政府严格审批。

4、治散养乱拴:规范农户将散养的畜禽和占道拴养的牲畜全部归圈归院,集中饲养,杜绝牛乱拴,鸡乱跑,粪便随处排的现象。

3 推“三化”即:

1、绿化:村内主要街巷路两侧、村屯四周、村内空闲地要植树种草。

2、净化:清除街面墙体、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非法标语,清理通讯线路乱接乱挂现象,净化街面。

3、香化:居民院墙和街路间的空地不许堆放秸杆、杂物,要全部栽花种草。

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五净、五无、五有”目标。“五净”即:街面净、边沟净、庭院净、居室净、通乡通村公路路面净。“五无”即:村内无柴草垛,街路、庭院无粪便垃圾堆,无残垣断壁,无私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畜禽占道散养。“五有”即:路边有沟、沟边有树有花,有固定的柴草垛堆放点,有垃圾粪便堆放场,有专业卫生清理队伍,有村规民约。

四、具体步骤

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共分为两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集中整治阶段(5月15日到5月31日)。组织动员全市上下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抓好农村环境主要整治任务的落实,尽快改变环境卫生面貌,创建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

4 第二阶段:检查验收阶段(6月1日—6月15日)。采取拉练检查的方式,组织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将成立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毛臣市长担任组长,副市长文立恒为副组长,组织、宣传、监察、执法、规划、建设、农业、交通、林业、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全面参与。同时,采取包保的办法,每个市级领导包保一个乡镇,督促和指导乡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要切实把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日程,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彻底对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和整治,不留死角和死面。

(二)动员全民参战。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支持、自觉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市电视台、信息中心要开辟专栏,大张旗鼓的宣传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环境整治工作氛围。同时,通过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制作板报、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农民明是非、知荣辱,革除传统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变要我整洁为我要整治,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建设家园。

(三)明确责任主体。对农村环境整治实行行政问责制,

5 市乡村三级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领导职责,统筹安排和部署各阶段环境整治工作,各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抓好各专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各乡镇的环境整治工作要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同时把各项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主管领导、站办所及各村,明确每项工作的标准、完成时限及相应的责任人。总之,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有相应的人承担责任。

(四)建立长效机制。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把环境整治由突击会战转为常规性工作。一是成立专业执法队伍。市里将成立集农村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于一体的农村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私搭乱建、损毁道路、树木、违反卫生管理条例等各种违法行为,把农村环境整治纳入法制化管理。二是建立环境卫生专业清理队伍。乡镇成立环卫队,配备专用清运车,定时定点清运主要街路上的垃圾;村设保洁员,落实资金和设备,实行生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三是落实垃圾清运和处理场所。村内设置固定的垃圾箱,村外设置因定的垃圾场,引导村民将垃圾集中投放。四是制定村规民约。把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将柴草垛堆放、门前三包,畜禽集中饲养等都在村规民约中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一套保持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长期制度。

(五)严格督导检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将抽调专人,成立督导检查组,深入到各乡镇对环境整治会战及环境保洁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各新闻单位也将组织人力,跟踪采访,深入报道,对活动开展好的乡村要大力宣传、弘扬;对启动不及时、环境卫生存在问题较多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同时,市财政将列出环境整治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环境整治先进乡村给予资金奖励,并对环境保洁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

第19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X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XX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据我镇实际,为切实改善我镇城乡环境面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特制定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整治农村卫生,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全面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建立农村环境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整治范围

全镇XX个行政村,重点为县城城中村、公路沿线、工业园区附近及重点景区等。

三、工作任务

(一)清理生活垃圾。

1、全面清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垃圾,彻底治理村庄内以及沿街、沿路、沿河、垃圾乱扔、乱倒、乱放现象。要加大对镇政府所在地街道、集市以及小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的

垃圾治理力度,达到村庄内外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河道无垃圾沉积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杂物等“五无”卫生标准。

2、各村要建设固定垃圾点,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有垃圾清运车辆,做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有条件的村庄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暂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村要进行简易填埋处理,并及时覆土进行绿化。

3、积极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家庭卫生,及时清理人畜粪便,冲刷厕所、圈舍,保持卫生清洁。

(二)整治交通沿线和镇村街道环境

1、严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私自摆摊设点、集市贸易、挖土取土、乱停乱放。

2、重点解决道路坑洼不平、路面乱石多、路边乱堆乱放等问题,村组街道要经常保持路面整洁、坚实,边沟畅通,保障道路清洁、安全、畅通。同时公路沿线各村要搞好公路两侧建筑物修缮、装饰和环境卫生清理。

3、加强镇村街道清扫工作,路面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强化公路两侧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日常监督管理,保持路面洁净。

(三)村庄绿化美化

1、在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河道两岸、房前屋后及庭院内外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每村新栽果树和绿化树不少于1000株。

2、各村主要道路两侧要建有整齐美观的绿化带和行道树,有条件的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可供农民休闲、健身、活动的公共绿地场所,并在村庄主街道两侧安装照明设施。

3、粉刷美化墙体,维护广场健身器材。

4、结合新民居建设和村庄景观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空闲地栽植花草树木、育养盆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真正达到远看是林、近看是村、林中有园、村中有景的绿化效果。

(四)治理村容村貌

1、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修复,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临街建筑进行清理。对破损的黑板报、公开栏进行修复并及时更新内容。

2、镇政府所在地、农村集市要按照规划要求,规范门店牌匾设置,严禁擅自设置、悬挂牌匾、横幅、广告,加大对乱贴乱画行为的整治力度。

3、清理河沟、水沟内的污水、淤泥、生活垃圾,并修建排水、排污管道和渗水井,保证生活污水排放畅通。

4、加大对农村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贴等“六乱”现象的整治力度,在村内适宜位置确定柴草固定堆放点并码放整齐,杜绝村内柴草乱堆现象的发生。

(五)创建庭院环境

1、结合新农村和新民居建设,大力推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四改”工程,有条件的农户要改建水冲厕所。

2、要推广使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技术,加强大阳能技术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设备,厨房合理设置通、排风口。

3、对庭院内有污染的圈舍进行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规范化、集约化养殖,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四、工作步骤

此次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23日—9月8日)

召开全镇包村干部及各村村主任动员大会,发放XXX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集中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形式,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9日—10月31日)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分步实施。

1、村家村貌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31日):城中村和省、市、县公路沿线村、县城周边村、村庄四周及村内主道、胡同、房前屋后,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积存的秸杆、垃圾、杂草、建筑废料全部彻底清运,建立垃圾固定存放点和垃圾池,

确保新产垃圾及时清运,特别是基层建设年帮扶村、新民居示范村、省级幸福乡村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方位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力争最短时间内达到村落庄整治的目标,同时按照“四清四化”(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标准,取缔沿路的违法违章建筑,实现无乱泼污水、无乱堆杂草、无粪土乱占街道、无禽畜散养现象,进一步规范村庄环境卫生,使公共场所更加干净、整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2、窗口地段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20日):加强各村卫生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窗口单位及城乡结合部,省、市、县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卫生治理,开展集中清理活动,特别是省级幸福乡村、基层建设年帮建村、城中村、重点景区周边要以“四化一处理”为主要内容,进行集中综合整治。

3、集贸市场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31日):重点检查农村集贸市场,对占道、占路的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突出集贸市场、早晚市场卫生保洁和日常管理。

4、环境保洁整治(9月9日—10月31日):建立街道保洁、垃圾清运等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垃圾清倒池以及专职或兼职保洁员,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守则等管理规章,完善村庄设施维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等管理制度。

5、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结合环境卫生整治目标任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对各村工作开展

情况进行验收,对工作开展迅速,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村,将进行通报批评。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村、镇真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此项活动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来。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各项事宜。各村要成立由支部书记挂帅,小组长或代表参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确保环境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责任,协调联动。各包村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到所联系的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四)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各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镇对各村的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进行督查落实。镇党委、政府将组织镇内联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活动结束后,镇党委、政府将对先进村进行通报表彰,对组织不力、消极落后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第20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巩固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彻底改善镇村环境面貌,提升我市形象和品位,根据**市委、市政府2012年度工作重点和目标责任管理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以“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方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注重长效”的原则,采取集中重点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村庄。村内主干道两侧无“三堆”, 背街小巷无垃圾,及时清理村内卫生死角。农(居)民住宅房前屋后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无乱拉乱挂,无积存垃圾。垃圾池每天清运一遍,清运的垃圾能够进行无害化填埋。

(二)镇驻地。镇驻地要进行高标准保洁,沿街门面垃圾要 - 1 -

丢弃至果皮箱或垃圾池,保洁员要及时清运果皮箱和垃圾池垃圾至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各镇要及时清运垃圾中转站垃圾,及时分层填埋至镇垃圾填埋场。清运建筑垃圾、渣土时,必须对清运车辆加盖蓬布,遮盖严实,捆扎牢固,做到沿街无抛洒泄漏,无乱倒现象。

(三)国省道、县乡道路。村外道路及道路两侧的垃圾能够及时清理。经常对公路路肩进行整修,水沟进行清理,“三堆”进行清运,并捡拾公路两边50米范围内的塑料袋等垃圾。两侧行道树无损坏,墙体无野广告。

(四)河道。河道内无漂浮物,河道坡面、桥头、坝埂无暴露垃圾,无积存垃圾。

(五)环卫设施。镇垃圾中转站要正常使用,定时清运,损坏的垃圾池、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要及时进行维修。垃圾填埋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渗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六)保洁员。每天对自己负责的保洁范围按照保洁标准清扫两次。一天不清扫的予以警告,检查三次不清扫的进行辞退并扣发当月工资,多个村庄保洁员不在岗的,对镇负责人进行全市通报。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提升工作标准。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环卫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镇村保洁范围,镇村

环卫保洁的范围由原来的村内保洁为主,逐渐向村外的路边、河道、沟渠以及村与村连接路延伸;由原来的主要道路保洁为主,逐渐向小街小巷延伸;由原来的日常保洁为主,逐渐向清理垃圾堆、粪堆、柴草堆等“三大堆”和建筑垃圾延伸。

(二)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各镇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各镇驻地要购置一批垃圾箱、果皮箱,按照设置规范安装,方便群众倾倒垃圾。

(三)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在调整镇村保洁员队伍的基础上,各镇根据保洁范围和保洁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和镇村主要街道的清扫、垃圾清运、“三大堆”和建筑垃圾的管理等工作。

(四)强化巡查管理。各镇街要加强辖区环卫作业质量的检查考核和清扫保洁员的业务指导、培训管理及环卫设施、设备的日常管护。宣传引导村民要自觉将垃圾放至垃圾池内,保洁员要每天及时将路面垃圾收集至垃圾池,将垃圾池内垃圾清运至村垃圾填埋坑。各镇街要进一步加大巡查整治管理力度,巡查时,要做好巡查记录,及时督促整改,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五)严格责任追究。指挥部将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不定期对各镇街进行巡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对屡次不整

改的将在电视和报纸上曝光。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镇街分管负责人实行问责制,经过整改仍然不到位的由市长亲自约谈镇街主要负责人,对镇街书记、镇长进行问责。市政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对镇街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责任分工

(一)任务分工

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宏观管理,主要包括对镇村环境整治的巡查、检查、考核、通报和对镇街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各镇街村镇(城建)办负责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镇村环境卫生的检查、管理、保洁员的工资发放、规章制度的建立、责任分工和台账管理等。

(二)责任分工名单(见附表)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奠定群众基础。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自办信息简报,进行连续跟踪报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通过曝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促进群众树立“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在全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卫生管理的良

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确保布局有序。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镇村环卫规划,确定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编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次性编制,分年度实施,以保证环境综合整治科学有序,顺利推进。

(三)完善机制,狠抓长效管理。通过建立考核、奖罚、示范带动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办公、及时通报、公开曝光等形式,强化一线督导,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重点专项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督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对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不作为的追究责任。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以整治规范化、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作业精细化、考核科学化、机制长效化“六化”为目标,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跨越。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