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23:45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兴义市国土资源局刘兴福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我们贵州省的每一片土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村支书,文朝荣同志。

他用20多年的拼搏坚守和不懈奋斗,书写了绝地逢生的精彩传奇,堪称村支书的楷模。他身上展示出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造福子孙的精神,值得所有党员干部学习。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 - 1 -

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照好这面镜子,我们更加理解:艰苦奋斗就是不甘落后、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就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愚公移山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改变面貌就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造福子孙就是着眼长远、打牢基础;更加懂得: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贵州不可能实现后发赶超。只要信仰在、精神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

照好这面镜子,我们更加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解决好“四风”问题,用推进改革、加速发展、改善民生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贵州基础薄弱、条件艰苦,要像文朝荣一样做成同样的事情,往往需要付出比其他地区多得多的努力。唯有干字当头,才能改变面貌,唯有拼搏奋进,才能后发赶超。作为一名国土系统的普通党员干部,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一学他不畏困难,不向贫穷低头的坚强品质,勤勤恳恳做事、任劳任怨付出,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愧于岗位职责,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自勉自

省。二学他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高尚情怀,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土地普法宣传、执法巡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四在农家、为民富民”活动相结合,走进基层,走进田间地块,向群众宣传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工作。三学他率先垂范,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追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文朝荣精神”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日常的工作、平凡的坚守中。

推荐第2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后山中心完小 陆安梅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我们贵州省的每一片土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村支书——文朝荣同志。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如今, 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年8月20日

推荐第3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内分泌科/神经内科

包本会

我是一名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学习文朝荣事迹几年了,每每在学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他的事迹朴实而不平凡,越来越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有着一种熟悉、亲切感,一直激励着自己,这个响亮的名字一直响彻在耳边,他的故事每每说起都感人至深,那么有亲和力,每次看记录片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小山村的一员。文朝荣是那么一个小地方的一个普通村干部,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两袖清风,表里如一,乐于助人;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伟大;一心只为百姓着想,看到家乡的贫穷,他心急如焚,一心想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并把想法付诸行动,几十年如一日,连家人都难以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一个小小的村支书确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这样的思想境界不是在一个高文凭的人的身上产生的,而是一个深山里的普通百姓身上产生的,让人感触良多。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的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一生忠诚和执着,捍卫着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展现出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体察民情,每次在下乡途中,都会帮老百姓干活,真正是用行动体现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田间地头、山沟村落,为改变家乡面貌,倾注了毕身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是百姓亲切的称呼,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肯定,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赞扬。

为官一任十几年里,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儿女。为此他有过愧疚与难过,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一名医师,一名新时期的党员,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认真管好每一个患者,对每一个病例认真分析、总结,不因工作强度大而忽略一个患者。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宣扬榜样的力量,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带领科室克服现有的困难,不断发展和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服务能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良的诊疗服务,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去,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为自己的信仰、为医疗事业奉献一身!

推荐第4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彭 翔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我们贵州省的每一片土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村支书,文朝荣同志。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文朝荣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在为官一任的十几年,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年5月28日

推荐第5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

关于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的工作总结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我们贵州省的每一片土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村支书,文朝荣同志。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在为官一任的十几里,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朝荣,一个村支书,他的一生,立足于自身位置,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留给后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

推荐第6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jlyqzj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同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海雀的贫困现实与群众的期盼,他带领群众与自然作斗争,在海雀村的荒山上种植华山松、马尾松13400亩,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他带领群众大力扶贫攻坚,198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3元,到2013年增加到546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他模范抓好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海雀村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就是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文朝荣同志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无怨无悔。他经常深入农户特别是贫户家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针对海雀村的实际,文朝荣同志提出了“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

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朴素构想,拉开海雀村轰轰烈烈的造林护林运动的序幕。他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大儿子文正全带头办理独生子女证。在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让村里走出了2名大学生。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解放思想,模范带头改变传统生育观念,兴办教育,身体力行引导群众改成规陋习,树文明新风。要像他那样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敢于改革创新,发展科技种养殖业,推动

村级经济发展,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苦干实干、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文朝荣同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带领群众与天斗与地斗,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拼搏,带领村群众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在艰苦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从“苦甲天下”到年人均纯收入近5460元,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做一名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苦干实干,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好党员、好干部。四要学习文朝荣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文朝荣同志在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兴办教育,脱贫致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海雀村的发展上。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情系群众、心想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

五要学习文朝荣同志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文朝荣同志是普通农民,但他胸怀坦荡,担任支书25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村级财务收支账目清楚,没有一分“扯皮帐”;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为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精神财富,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自己的吃穿住用却并不富足。他经常教育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儿子要靠勤劳致富,不能起贪念,不能让群众看不起。向文朝荣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一名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甘守清贫,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深入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强化思想道德、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自我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要以文朝荣精神为镜子,对照自身查找问题和差距,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作风,推动工作。

推荐第7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情况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情况

一、学习情况

月14日下午16:30XXX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时代楷模”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文朝荣同志是贵州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是全省基层干部学习的楷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他三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求生存、求发展、求跨越、斗荒山、战贫困,书写了绝地逢生的精彩传奇,淬炼了不向贫困弯腰的奋斗精神。

二、讨论情况

学习会后大家畅谈心得,纷纷表示要学习文朝荣同志对党忠诚、恪守信念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要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忘我工作、全心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要以文朝荣同志为镜,深入查找自身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做文朝荣同志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以文朝荣同志为楷模,学习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尚品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文朝荣同志精神和通信监管事业相结合,将他这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融入到全处每名党员干部的血液里,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

三、反映情况 通过学习,支部全体干部职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服务好群众。

推荐第8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文朝荣——一个响亮的名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这就是文朝荣,我们贵州的榜样人物,1942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至1982年2月任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副书记。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

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热情服务的公仆情怀。

作为基层的一名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刻苦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热情服务!

推荐第9篇:观看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清镇市流长乡马场小学

刘亚军

我们全体老师在学校组织学习一生铁骨两袖清风的海雀村原老支书文朝荣的先进事迹。从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中可以看出,文朝荣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他心系百姓,勤劳善良,爱民如子之情,舍小家顾大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崇高理想,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我看到了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村干部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一个在艰苦岁月的农村干部如何按照党的要求,如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干部,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文朝荣同志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农村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朝荣同志作为作为一名基层农村村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实际行动,他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他眼睛事无大小的每一件事情,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要以文朝荣同志的崇高精神为榜样,以文朝荣同志精神做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着自己。提醒自己为教育事业尽自己微薄之力。我要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我将从自身思想深处入手,把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文朝荣同志精神落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学习文朝荣同志一生铁骨两袖清风的精神,要时刻把文朝荣同志教育子女时:“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做人要清清白白......”牢记于心,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风格,把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认真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文朝荣同志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文朝荣同志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以后,我要做一个一生铁骨两袖清风的人,把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带进学校,带进课堂。

2014年6月2日

观看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

清镇市流长乡马场小学刘亚军

2014年6月2日

推荐第10篇: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老支书文朝荣从毕节市人民医院做完手术回家后,已经是2013年8月。3个月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治疗,他感觉到身体大不如从前。他问儿子文正友自己得了什么病,儿子支支吾吾。他也不再追问,照例每天拿着镰刀巡山,与已经有缸钵粗的华山松近距离接触,可是每每走到村口,爬上两段山路,已累得气喘吁吁。

苍翠挺拔的华山松,从村头一直绵延到山顶。30多座山坡,交织成郁郁葱葱的林海,海雀村掩映其中。文朝荣说:“海雀人选择用华山松构筑绿色生态和谐之梦,就是因为华山松经霜耐寒,在贫瘠的土地里能壮成、涵水养土,还能生籽结果,福荫后人。”

看着父亲对华山松林难舍难分的眷恋,好几次,悄悄跟在后头的文正友眼里噙着泪花。看着父亲身体越来越差,从双脚行走到依靠拐杖才能靠近山林,文正友忍不住劝说父亲:“您身体不好,不要太过劳累。”

“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我只是忍不住想到山林里走走,听听鸟叫,和华山松说说话,我心里就高兴。”文朝荣说到这里,话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儿啊,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你记住一定要守住这些松林,有青山常在,才有绿水长流,不然海雀又会回到过去我们过怕了的苦日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时空定格在2014年2月11日,苍天垂泪,林海肃穆,文朝荣因患癌症不幸病故,永远和他钟爱的华山松相伴在一起。

生存怪圈里的苦日子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地处乌蒙大山深处的赫章县海雀村,平均海拔2300多米,山寒水冷;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缺水,缺电,无通村公路,全村的苗、彝群众基本是文盲,没有一名初中生。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海雀村的状况。

按照彝语,“海雀”是 “候确”的音译,是“湖水灌注”的意思。海雀村过去有3个海子,水从高到低从一个海子流到另一个海子。当时的海雀,却找不到一处海子,没有绿水青山,有的只是让人揪心的穷山恶水,连年水打沙壅的生态灾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不少地方都享受到开荒种地带来粮食增产的好处,可我们海雀却没有。”年过半百的村民王永刚回忆,当时的海雀村,地势高寒不适宜玉米生长,群众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种一坡收一萝,粮食作物以洋芋、荞麦为主,更为致命的是,由于从大集体开始时在山上过度放牧,面积上万亩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严重,满眼荒山秃岭,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山下的人给海雀村编了几句顺口溜:“海雀地无三尺平,有女莫嫁海雀人。踏着云雾去种地,抬起楼梯进家门。”

经济的贫困导致了生态的恶化,生态的恶化又加剧了群众生活走向水深火热。每到年关,就出现群众开始缺粮,而到青黄不接的四五月,海雀村700多苗彝同胞几乎家家断炊,靠挖野菜、吃洋芋叶度日,一些饿得睁不开眼的群众到山下借粮,借一斤包谷,秋收后要加倍偿还。尽管赫章县当时的恒底区考虑到海雀的贫困程度,把救济粮指标多拨给海雀村,但犹如杯水车薪,只能解决一时之急。

1985年5月,新华社一篇不足千字的报告里这样写到:“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下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她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苗族社员王永才家靠吃野菜等物过日子,更谈不上吃油、吃盐。在他家的火塘边,一个3岁多的小孩饿得躺在地上,发出“嗯嗯嗯”的微弱叫唤声,手中无粮的母亲无可奈何。走进苗族大娘王朝珍家,给一下子惊呆了,大娘衣不遮体,见有客人走来,立即用双手抱在胸前,怪难为情地低下头,她的衣衫破烂得掩不住胸肚,那条破烂成线条一样的裙子„„大娘看出了记者的难堪,反而主动照直说:“一条裙子穿了三年整,春夏秋冬都是它,唉,真没出息,光条条的不好意思见人。”大娘的邻居是周光华家。主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早在去年年底就把打下的粮食吃光了,几个月来,找到一升吃一升„„”新华社的这篇报告在最后说到:“这些纯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尽管贫困交加,却没有一个人外逃,没有一个人上访,没有一人向国家伸手,没有一人埋怨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情景令人十分感动。”

海雀村的极度贫困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并作出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的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批示引起了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省委将这篇报道和批示用急电传给各地(州、市)委负责同志,并连夜召开全省电话会议,布置各地(州、市)、县立即检查安排群众生活。

省委随即派出8个工作组对贫困地区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农村缺粮情况。中央分两次拨给贵州生产救灾款3600万元,增调粮食5亿斤。贵州省委、省政府派调查组星夜兼程奔赴海雀村核实情况,决定批给赫章县100万元救济款,帮助解决农户渡过生活难关。

1985年7月24日,刚到任的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马不停蹄来到赫章县等地调研。1988年6月9日,由胡锦涛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海雀村也因此被誉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

在乌蒙山区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的土地上,海雀村人在文朝荣支书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战天斗地,绝处求生的惊天壮举。

为绿荒山白了头

海雀村拉开决战贫困的大幕,是从种树开始。

1986年春天的海雀村,山上一棵像样的树也没有,就连护卫在一些人家房前屋后的树也少得可怜,掰起手指头就可以数出来。

和往常一样,文朝荣吃了午饭扛着锄头去对门的营盘山挖地。春日的阳光很暖,他的身后跟着的小黑狗摇着欢快的尾巴。

天有不测风云,还没到山顶的沙地里,对面的红房子村方向尘土飞扬,气势汹汹的狂风正朝营盘山这边扑来。文朝荣想起去年冬天,邻居家的杈杈房就是被这样的狂风吹垮的,他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的杈杈房捏了一把汗,想着赶回去,但风势来得凶猛,已经来不及了。文朝荣迅速趴在地上,闭上眼睛,任沙尘从身上狂扫而过。

等到狂风过后,文朝荣从山上回来,看到寨子里有几栋杈杈房被狂风扯得支离破碎,鼻子一阵酸楚,老天不开眼,我们偏要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与风沙战斗,否则海雀人真的活不下去。”

很多天,文朝荣苦苦思索:“风沙大,可以盖土墙房来抵挡,但每年的水打沙壅,肥泥不断被冲走,庄稼越长越矮,石头越长越高,怎么办?”

他想到了种树:“只要山上有树,就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下定决心后,文朝荣迅速召开党支部会、村民代表大会、寨老会等各种形式的思想动员会,动员村民们种树。

会还没开完,就引来大多数村民的激烈反对: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树能当饭吃?

村民思想不通,村支部领头做给大家看。文朝荣与另外两名苗族村干部商量:“看来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花时间,我们先把树苗找到,带头做给大家看。村里苗族群众占多数,你两个苗族干部多做工作,只要村支部团结起来扭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就这样,三名村干部白天干农活,晚上就去串门,挨家挨户搞动员。一次说不通,两次,两次说不通,就三次。个别村民意见大,文朝荣就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了五六次,终于做通了工作。

在群众思想基本统一后,又一个难题困住了文朝荣。全村大大小小30多个光秃秃的山头,要在这么大的面积上种树,到底种多少棵树?种什么树?这么多树苗又要去哪里找?树要种到哪年哪月?一连串的问题,让他睡觉都闭不上眼睛。

文朝荣左思右想,古代愚公都能挖山开路,我还不信种树会有挖山难?只要全村人齐心协力,把冬天闲着烤火的时间都用上,一年一年地栽,一片一片地栽,光秃秃的山坡一定能长出树林来。

为了找到苗木,他每天早早地起床,一边向乡里汇报,一边往周边的村子和乡镇跑,县区乡的各级干部都被他这样的精神打动了。1987年初冬,林业部门免费提供给海雀村100亩华山松苗,村委自力更生培育了35亩苗圃。

这一年的冬天,文朝荣带领全村200多名青壮年顶风冒寒,背着洋芋上山当午饭,开始了海雀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

这年冬天,文朝荣带领大家在几座山头栽种了800多亩华山松。面对那些只剩下荒砂的山头,文朝荣总结出了“点穴种树”、“浅坑植苗”、“同向移栽”、“借泥成肥”等种树经验,他还编了鼓励大家种树的顺口溜:种树之人下决心,千难万苦不灰心。关键窝窝要打好,树子最怕栽坐根。一年更比一年大,一年更比一年青。

第二年春天,种下的苗木迎风生长,村民们看到了绿色的希望,对海雀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初冬,庄稼刚刚收完,全村男女老少自发扛起锄头树苗,背着洋芋上山,继续种树。临近除夕,村干部们商量,“叫花子也要过三天穷年”,还是放大家一天假准备过年。一些村民说,时间不等人,树还是要继续种。文朝荣出了主意:“干脆每家出一个男劳力上山种树,其余在家准备年饭。”

除夕当天,天空中下起毛毛雨,村民们冷得直发抖,带去的十多斤洋芋中午就被大伙吃完了。到晌午时候,大家肚子咕咕叫唤,有人停下来歇口气时,发现文朝荣不见了。

一会儿,文朝荣提着一大篮煮熟的鸡蛋,喘着粗气跑上山来。原来,文朝荣趁大伙不注意,偷偷跑了回去,他瞄准了头晚上妻子放在木箱子里的五十个土鸡蛋,一回到家就把正在蒸饭的甑子抬开,把鸡蛋全部放进锅里。 正在外面做事情的妻子钻进屋来,瞪大眼睛质问文朝荣:“你这是干什么?这鸡蛋是我凑了几个月,专门给姑娘坐月子吃的,你把鸡蛋全部煮给别人吃了,你还是她家爹不是?”

文朝荣怪难为情地说:“大家栽树也辛苦嘛,栽树也都是为了全村人好,况且我是村支书,我不能看着大家饿肚子啊!”李明芝气得直咬牙,狠狠地说:“树、树、树,你就知道树,去年家里杀来过年的两只大公鸡,我们汤都没得一口喝,全让你抬上山给他们吃了,你怎么不把自己也煮了给别人吃,这个家你还要不要,婆娘儿女你还要不要!”说完哭着摔门而出!

大伙吃完鸡蛋,来了力气,来了精神,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

绿了荒山白了头。经过1987年以来十多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加上2002年退耕还林的一千多亩山林,目前,海雀村共有林地达1.34万亩,户均65亩,人均14.3亩,退耕还林143户共1120亩。群众每年可获退耕还林补助款24.8万元,森林覆盖率从不到5%上升到现在的70.4%,海雀村因植树造林成绩突出,受到国家绿化委表彰,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4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青山变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科学发展的榜样力量

在带领大家饿着肚子种下千秋树的同时,文朝荣一刻也没敢忘记这些年海雀人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20多年前,村里的赤脚医生王富华向文朝荣哭诉:“文支书,家里揭不开锅了,我那儿子、孙子都跟媳妇回娘家恒底村去了,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啊!”“他们都会回来的。”文朝荣拍着肩膀安慰王富华。其实,他的心里更难受,这都是穷根惹的祸,水从低处流,人往好处走啊„„这成为文朝荣心里挥之不去的苦难回忆。

多少次,文朝荣在下山赶场或偶有机会到区里开会时,看着山下别的村寨种出的玉米又大又好,他心里好生羡慕。

海雀村地处高寒地带,主要农作物是荞麦和洋芋,种的玉米苗因为肥力欠缺,长得又矮又小,耗子都要跪起吃,要是能有办法种出像别人这样的玉米来,那该多好呀。

文朝荣心里想:“这些年,政府给我们的救济粮不少,但老是靠政府救济,海雀人腰杆直不起来,我们也要有志气,要想办法不再让领导们担心牵挂。”

1990年,为了使村民们尽快走出贫困,文朝荣又背上他的小黄包,装上洋芋下山了。他首先来到农技站。

那是一个阳光好得喜人的天气,文朝荣在农技站的墙壁上看到了白刷刷的四个大字:“科技兴粮”。一间屋子里堆着一捆捆像胶子一样的东西。

他找农技人员取经,农技人员告诉他,那胶子就是地膜,要让海雀村长出大包谷,你扛两捆去试试,肯定很神奇,技术我们来教你。

这年春天,在海雀村破天荒出现了白色地膜,村民们围拢来看稀奇。

文朝荣借机向村民们大讲科技兴粮的好处和知识,村民们表示怀疑,地都被胶子蒙住了,还能长出庄稼?第一年,文朝荣没有说动一户人,只有自家地里种上了地膜苞谷。

秋收时节,他的地膜苞谷长得又粗又大,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看得眼睛发亮,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稀奇了,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竟然能增加好几倍的产量。后悔、叹息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

第二年,海雀村民都在自家地里开始使用地膜种苞谷。

之后,文朝荣根据海雀海拔高、土地瘦薄的特点,以科技兴农为先导,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他一边积极推广地膜包谷,全村每年盖膜不少于200亩,粮食单产亩产从不足50公斤上升到174公斤。他又一边大种绿肥,实行土地的有机改良,每年绿肥面积不少于100亩,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1994年,全村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4.46万公斤。是十年前粮食总量的两倍多,人均占有粮203.5公斤。

文朝荣笑了。有了科技兴粮,海雀人终于吃上了饱饭。

正当大家沉浸在温饱即安的快乐中时,文朝荣开始尝试寻找挣钱的门路。随着山上林茂草丰,文朝荣又带着村民们开始从发展畜牧业着手,走上了喂猪养牛致富之路,改变了传统的养牛耕地,喂马骑耍,养羊避寒,养猪积肥,养鸡买盐的观念,教会了村民养畜赚钱。

这一次,海雀人不再瞻前顾后,村民们都说:“跟着老支书干,错不了!”文朝荣用一次又一次的正确判断,让海雀村人彻底信服了。

山变绿了,温饱解决了,可见过世面的文朝荣没有满足。“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海雀村确实变了个样。可是,与山下的村寨相比,海雀人还差得远。”他心里琢磨着,海雀村过去穷,除了地势高寒,土地贫瘠等自然因素外,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全村人缺文化,思想观念落后,耕作方式原始,搞发展放不开手脚。

要保住海雀村的青山绿水,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并举。不能放任人口过快增长,不能让下一代再吃没有文化的亏!

文朝荣又一次带起了头。

上世纪80年代,海雀村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村民们传闻计划生育是要拿人去开刀,个个怕得要命,都到处躲藏。

国家的政策执行不下来,文朝荣横下了心。他特意找来几个胆子大的计生户到家里喝酒,几杯包谷酒下肚,他说:“我们吃饭靠借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多生了孩子,人口增多,一个人的粮几个吃。结扎手术对身体一点影响也没有,我来带个头结扎,你们大家总不会有想法吧。”第二天,就有9户人家跟着文朝荣走进区公所的计生手术室。

村里的计生工作刚打开局面,有人又说,老支书年纪大了,反正也生不了孩子,割不割都一样。文朝荣听到后,伤透了脑筋,为了让少生快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动起了结婚后才生了一个孩子的大儿子文正全的脑筋。他说:“儿子,生一个够了,你还记得你们小时候因为兄妹多,我天天带着你到处借粮的苦日子吗?”

文正全说:“我听父亲的,但还是要和妻子商量一下。”

文正全没有说通妻子罗文兰,文朝荣就亲自出马,去做儿媳的思想工作。

在文朝荣的动员下,大儿子文正全带头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成为全村乃至全乡、全县第一批少有的办理独生子女证的人。就这样,婚育新观念在海雀村蔚然成风。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

“人口虽然得到控制,但素质不高,不懂得发家致富也是枉然。”文朝荣还是放不下心。他想:“改革开放好多年了,偌大一个海雀村,只有5个文化人,初中毕业生一个都没有,海雀贫困的一个主要根源也在于教育发展的滞后。治穷要先治愚,要让群众摆脱贫困,就必须抓好教育。”

要好好办个小学,培养更多孩子读上初中乃至更高的学校,是文朝荣平生最大的心愿。1988年一个秋天的早晨,文朝荣心情激动地在村民大会上说:“现在我们最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好好为我们村的孩子们盖一所学校,不能再让他们像我们这一代一样,进城连个厕所都找不到„„”

“是啊,早就应该有了,早就应该有了!”“有钱的捐钱,有材料的捐材料,好好给孩子们盖一个学校。”文朝荣首先带头捐了168元钱。

文正友回忆说:“那168元钱,是我家当时的全部财产,是我父亲头天瞒着我母亲把家里的牛牵到四方井街上卖掉得的钱。”

如今,在文朝荣的努力下,帮扶赫章县的台盟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46万元,为海雀村建起了一栋8间校舍的教学楼,办学能力从3个年级升到了6个年级,不仅解决了整村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也吸纳了邻近村的部分儿童到海雀小学读书。目前,村里最美的地方是学校,村里还成立了教育基金,考上大学有奖励,读职校都可以申请无息贷款。

灵魂深处的群众情怀

“再穷也没见父亲哭过。”在二儿子文正友的记忆中,父亲这一生只哭过三回。

第一回:2008年,文正友担任村主任已经三年有余,为了方便给自家的小超市运货,他花了7万元买了一辆小皮卡,高高兴兴开回家中。过了不久,河镇乡乡长余朝斌来村里调研,把文正友喊到办公室说:“正友啊,你买车可千万不能用下拨的资金啊。”文正友拍着胸脯对乡长保证说,我父亲是老党员,我也是党员,买车这7万元是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政府拨给村里的12万元基础建设资金自己一分都没动。为了让乡里领导放心,文正友先后跑到乡里三次,每次都去汇报资金的使用进度。

消息传到老支书耳里,文朝荣火速把文正友叫到老屋。文正友刚一进屋,老支书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拉住文正友说:“儿啊,你父亲当了二三十年支书,一辈子做事情光明磊落,没给你们留下一点扯不清的账,你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你„„”话还没说完,文正友明白了,原来是父亲听说自己跑到乡里算了三次账,害怕自己挪用公款。文正友向父亲详细解释了一遍,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想起父亲平日里艰苦朴素,克己奉公,有多少次,自己和大哥甚至还埋怨过他,什么好事都为老百姓,对自家儿孙照顾得却很少。

第二回:“要是没有老支书,我们母女不知道该怎么活。”三十多岁的王兴秀每每想到这些,都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2003年,文朝荣每天上山巡林,都会遇到从海雀组嫁到可乐乡的苗家姑娘王兴秀。

“这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是个乖娃儿,怎么来娘家住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回婆家?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就这么一想,这么一问,文朝荣回想起80年代种树和90年代推广地膜苞谷的时候的一幕幕,那时王兴秀才十来岁,特别勤快,她和大人一起上山栽树,纤细的小手,拿着树苗一株一株地放在她爸爸妈妈挖好的坑里。文朝荣一看她这么小,就从兜里拿出一块小粑粑递给她。对她说:“小闺女,你真听爷爷的话,来帮爷爷种树。”小姑娘说:“爷爷,这不是帮您栽树,我爸爸妈妈告诉我,这是帮我们自家栽的。”

一问才知道,王兴秀嫁出海雀村后,丈夫不管她,公婆也不管她,丢下她和两个孩子,一分钱也不给娘三个。文朝荣一听,眼泪就流了下来。

海雀村的一人一草一木,文朝荣都熟悉,海雀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可嫁出去的海雀女儿却受了苦。文朝荣心里很难受,他真情地对王兴秀说:“孩子,回到娘家来吧,爷爷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们安心住下来,有地种、有房住,娃儿有学上。”

回到家中,文朝荣叫来了大儿子文正全,把王兴秀的事情讲给了文正全听,随后又说:“儿啊,你我都是党员,你现在又是村干部,在外边有活干,不靠土地生活,干脆就分个3亩地给她种,让她有口饭吃,也要向上级反映她的情况,安排她回来,帮助她把房子盖起,让她母女三人有房子住。”

文正全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因为他知道父亲的品性。早年,村民王德光3兄弟分家后,一家4口只有一亩地,地里刨食糊不了口,他曾起过开荒的念头。是父亲主动找到王德光把自家的4亩地送给他种;苗族老人安美珍过去一家4口挤一间茅草房,是父亲领着二十几个青壮劳力,给老人修了土墙房;饿饭的年月里,掌管着救济粮分配大权的父亲,先后四次将救济粮指标让给了乡亲们。父亲一生想的都是为老百姓做事,做儿子的更不该推脱。

在文朝荣的帮助下,王兴秀母女三人得以把户口又重新迁回海雀,2007年,经过文老支书的积极争取,上级给了建房款,文老支书又请人帮她家建房,母女三人住进了新房,有了自己的家。

第三回:今年2月11日,海雀村下着漫天大雪。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辞别人世的文朝荣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来,紧紧握住二儿子文正友的手,大哭着说:“儿啊,我不想死,我想活下来,2020年实现小康,我真想看见那一天。儿啊,如果我走了,到那一天,你一定要多放鞭炮把我震醒,我要看看海雀的小康„„”

乌蒙山上挺立的华山松

老支书走了。下葬那天,大雪纷飞,华山松林银装素裹。与海雀相邻的四方村、红房村、双乐村、双河村、新营村、新寨村、老街村、恒底村、河坝村、板底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们都在追忆发生在老支书和自己之间的故事:走的路、过的桥、住的房、山上林、兜里钱„„哪一样没有老支书的艰辛付出?

新丰组50岁的王光荣平日里都会赶着羊上山吃草,这一天,他静静地把羊关在羊圈里。“我去送送我们的老支书,我们心里的老支书啊,不能不去。”

这一天,从寨门到墓地,一路上全是送他的人,邻村的人都来了百十个,他们说,过去大家都不想种树,支书对他们的帮助特别大,天寒地冻都要来送一程。无论壮年还是长胡子的老人,都争着在棺木上山的时候使把劲儿,都争着为老支书的墓地添一把土。

老支书走了,93岁的安美珍老人活动不便,就坐在门口喃喃念叨。“舍不得啊!好人啊。当年我的房子要垮要垮的,是文支书找人给我修房子,还对来帮忙的人说,人家家里困难,修好房子各人回家吃各人的饭,不要给老人家添麻烦。”老人沧桑的脸上挂着眼泪。

“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守好这片林!”51岁的苗族汉子王德光接过护林队长的重任,他每次巡山都要到老支书坟前,默默地和老支书说几句心里话。

“只有他配得上这个地方!”曾担任10年村支书的苗族老人王学方说,朝荣老哥下葬的地方正是海雀的“心脏”。

是啊!老支书弥留之际,仍然割舍不下那片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华山松林。他的墓地背靠海雀山,与华山松林相伴,听得见小溪的歌唱,看得见海雀的村庄,如同一棵傲然屹立、万古长青的华山松,就这样痴痴地守望着家园,守望着海雀的未来。

“老支书是海雀村的灵魂,他为海雀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心愿。”得知老支书病重,赫章县委书记黄光江前去看望,并认真听取老支书对海雀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老支书忍着病痛说:“我们海雀要管好森林,保护好生态,要在海雀赶场,让老百姓有买卖东西的地方;如今海雀的孩子在大家的关心下,有很多进入了初中、高中,还有两人考取了大学,要抓好这里的教育,让孩子学得更好,长大有出息。要搞好医疗卫生,方便老百姓看病。面对老支书的想法,黄光江说:“请您放心,您的心愿我们一定会好好落实,尽快落实。”

老支书走了,几代中央领导对海雀村的期盼和愿景已经变成了现实。海雀渐渐浓缩成为贵州扶贫攻坚变迁的一个缩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

省委书记赵克志不久前专程来到海雀村调研,非常动情地说:“老支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精神,是全省人民学习的榜样。艰苦奋斗就是不甘落后、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就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愚公移山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改变面貌就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造福子孙就是着眼长远、打牢基础。文朝荣同志是贵州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是全省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

老支书走了。他为海雀苗彝百姓而来,他造福了海雀村的子孙后代。他的事迹正在贵州大地传颂,他的精神正激荡在贵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心间„„

第11篇:学院组织收看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学院组织收看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

6月17日下午,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的工作安排,我院组织全院党员干部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收看了“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同志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几十年如一日地带领群众求生存、求发展、求跨越,书写了绝处逢生的感人传奇,淬炼出了不向贫困弯腰的奋斗精神,绿化荒山上万亩,将全村13400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价值超过4000万元,森林覆盖率达70.4%,创造了海雀人吃上“林业饭”的奇迹。海雀村从1988年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元增加到5460元,贫困人口从730人降到250人,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盖率从5%上升到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3‰降为2‰,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文朝荣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崇高精神;学习他解放思想、求实进取、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着眼长远、打牢基础、一心为民、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不甘落后、不怕困难、勤政为民、清正廉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使学院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将进一步促进学院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认真查摆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真学真查真改,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

第12篇:收看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收看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机关党员干部在会议室收看了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声情并茂的演讲,配以真实的新闻视频,使我对这位质朴无华的山村老支书有了深刻的了解,被他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海雀村村支书的岗位上,带领全村百姓苦干实干,使“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以住“杈杈房”、“茅草房”、“人畜共居”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山上吃自带的烤洋芋。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

是他,让海雀村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是他,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我们要学习文朝荣同志苦干实干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学习他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作风;学习他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的解放精神;学习文朝荣同志坚定信念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学习文朝荣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文朝荣同志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文朝荣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他的精神事迹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灵魂,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取得长远发展的具体体现。

如今他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财富是我们永远也用不完的,他的经验将被我们学习借鉴,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响亮的名字响彻了全国各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的死重如泰山。他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农村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今后,我们要把文朝荣精神落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学习文朝荣同志努力拼搏的勇气和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百姓装在心中,认真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做一名值得群众信赖的好党员。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

第13篇:观看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月5日,我局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贵州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的海雀村原支部书记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观看完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他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一遍绿色,让人们没有饭吃到小康,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他却离我们而去,但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我们永远也用不完的,他的经验将被我们学习借鉴,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响亮的名字响彻了我们贵州省的每一片土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

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在为官一任的十几里,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14篇:孟文荣同志先进事迹

孟文荣同志先进事迹 (绍兴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发布时间--2008-05-28 来源---宣教室 作者---管理员

孟文荣现任绍兴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他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长达17年,始终保持刚正的品质、旺盛的斗志和创新的激情,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始终注重修身养德、做到率先垂范,根据中央确定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深刻领会,努力把握,积极行动,不但为深化我市反腐倡廉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而且为全市纪检监察战线树立了标杆,成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

忠诚敬业

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孟文荣始终勤奋工作,以报效党和人民养育之恩。2001年至今,孟文荣先后在一位副书记缺位、一位分管常委外调,需要承担起分管或联系市纪委的干部管理、案件检查、信访、案件审理、案件管理等工作的繁重任务的情况下,不断取得查办案件工作的新突破。如相继组织查办了原绍兴县副县长李越明、原绍钢厂长李芝荣、原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开建、原绍兴市交通局长副局长马志坚等违法违纪案件,通过案件的查处,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有力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同时发挥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进了源头治腐各项工作。在抓好市本级办案工作的同时,认真指导、帮助和协调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办案件工作,促进了全市查办案件工作的开展。如200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554件,处分党员干部592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927.10万元。绍兴市办案工作多次受到省纪委的表彰。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孟文荣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本级查办的每起案件,他在调查方案、选择突破口、收集重要证据、安全措施等环节,都直接参与把关。尤其在“两规”期间,凡是不因公外出的,每晚都到办案点,与同志们共同商讨案情,及时指导办案。对全市所办的重大案件,做到件件过问,及时指导,尽心支持和帮助下级纪委办案,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疑难案件,使下级办案工作顺利推进,同时确保了依法文明办案,全市办案人员从未发生过体罚或变相体罚查处对象的违规行为,受到下级纪委同志的衷心爱戴。有一次到县里指导办案,发现涉案人员有“自伤”苗头,立即要求改变谈话方式,使案件马上突破,改变了被动局面,保证了办案工作的安全文明。

务实创新

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孟文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纪为准绳,要求办案工作做到“三个抓起”,即从初查抓起,从每个证据抓起,从每个办案环节抓起,确保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量纪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对人的处理,严格把握政策,始终做到慎之又慎,切实维护违纪者的合法权益。又如在查禁党员干部专项治理中,孟文荣作为全市的召集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七方面的查禁重点,要划清违法违纪同一般错误的界限,对一般“小搞搞”的坚持重在教育,力促改正。这一建议务实有效,对于全市禁赌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凡是市纪委常委会决定的事、领导交办的事、自己分管的事,孟文荣从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结果。如领导交办的王国炎信访件,从怎样找本人谈话、寻找哪些证人及如何反馈均作认真布置,使长达5年之久的信访件得以了结。1999年,为了解决绍兴县中泽村村民连续27次信访问题,他亲自带队召集县、镇有关领导,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查处了村原书记及会计等人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平息了信访。

孟文荣重视学习,注重创新。他说,纪委做的是“管人”的工作,要“管人”首先要高人一筹才行,要高人一筹就要突破常规善于创新,要创新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此,他“学习理论以修德,学习知识以精业”。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重要业务知识更加重视,如对三个条例、实施纲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论和政策规定,认真研读,全面把握。2005年,在省委党校培训2个月,他十分珍惜机会,学习作业、调研文章和考试成绩获得全优,得到许多年轻同志的由衷赞誉。孟文荣同志不仅认真学习,还注意消化领会、用于实践。如为了发挥执纪的综合效应,他提出了“一案一总结、一案一建议、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教育”的工作思路;针对基层纪委办案质量不高的情况,对下级纪委实行量化目标管理;为推进基层信访工作,总结推广了领导包案、双向承诺、有序信访等经验;在省内率先推行了案件协审制和“二审制”;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推动建立了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组织起草了效能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使市机关效能建设有序推进、走在前列;2006年以来,查办案件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困难,适时提出了办案工作重心前移,搞好两个延伸,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等等。这些创新的举措,有效提高了绍兴市纪检监察工作的水平,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刚正清廉

孟文荣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严于律己。长期的执纪生涯,形成了他爱憎分明、公道正派、严格自律的优秀品质。针对当前办案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他要求办案这条线的同志从要求所在、职责所系、现实所迫三个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办案力度,对于腐败分子,一经发现,就坚决进行查处。在他分管办案工作期间,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都查处了一些有影响的案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有力遏制了腐败的滋生蔓延。但是,对于同志,他始终以诚相待,表里如一,互相尊重。对同志的不足,能出于公心,诚心帮助指出。面对不公非议,宁愿自己受点委屈,坚持既维护上级,又保护下级。

孟文荣深知“己不正焉能正人”的道理。 他能始终自觉执行上级各项廉洁自律规定,淡泊名利,谨慎用权。他身为局长,从不直接审批钱物;身为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从不直接提名干部;身为一名重权部门领导,从不为亲属朋友经商办企业等打招呼谋好处。两年前他的胞弟下了岗找他帮忙,他至今没有“帮上忙”,使一些亲朋不理解。他说,选择了纪检监察工作,就意味着奉献,这一奉献包括亲情和友情的损失。但是,只要自己凭信念敬业,凭良心做事,凭人格管人,就问心无愧。

第15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执笔者:王华

东方红

太阳升

赫章出了个文朝荣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海雀大救星…

5月13日,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先进事迹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亏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贵州人民的回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祉尺遮盖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语“候确”的音译。“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传这里从高到低原有3个大海子,高处的水漫出来流到第二个海子,再流到第三个海子,绵延不绝……“海雀”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2014年5月16日

第16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

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同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在为官一任的十几里,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面对海雀的贫困现实与群众的期盼,他带领群众与自然作斗争,在海— —

雀村的荒山上种植华山松、马尾松一万三千多亩,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他带领群众大力扶贫攻坚,198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三十多元,到2013年增加到五千多元,人均占有粮食从一百多公斤增加到三百多公斤;他模范抓好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海雀村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文朝荣同志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无怨无悔。他经常深入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家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针对海雀村的实际,文朝荣同志提出了“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朴素构想,拉开海雀村轰轰烈烈的造林护林运动的序幕。他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大儿子文正全带头办理独生子女证。在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让村里走出了两名大学生。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解放思想,模范带头改变传统生— —

育观念,兴办教育,身体力行引导群众改成规陋习,树文明新风。要像他那样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敢于改革创新,发展科技种养殖业,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苦干实干、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文朝荣同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带领群众与天斗与地斗,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拼搏,带领村群众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在艰苦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从“苦甲天下”到年人均纯收入近五千多元,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做一名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苦干实干,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好党员、好干部。四要学习文朝荣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文朝荣同志在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兴办教育,脱贫致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海雀村的发展上。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情系群众、心想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五要学习文朝荣同志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文朝荣同志是普通农民,但他胸怀坦荡,担任支书25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 —

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村级财务收支账目清楚,没有一分“扯皮帐”;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为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精神财富,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自己的吃穿住用却并不富足。他经常教育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儿子要靠勤劳致富,不能起贪念,不能让群众看不起。向文朝荣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一名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甘守清贫,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深入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强化思想道德、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自我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以文朝荣精神为镜子,对照自身查找问题和差距,进一步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 —

第17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赫章县第三中学 李光倩

文朝荣,我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海雀的贫困现实与群众的期盼,他带领群众与自然作斗争,在海雀村的荒山上种植华山松、马尾松13400亩,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他带领群众大力扶贫攻坚,198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3元,到2013年增加到546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他模范抓好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海雀村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就是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

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我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三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今天,文朝荣走了,而我们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掀起了学习文朝荣精神的浪潮。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文朝荣同志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文朝荣同志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无怨无悔。他经常深入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家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文朝荣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针对海雀村的实际,文朝荣同志提出了“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朴素构想,拉开海雀村轰轰烈烈的造林护林运动的序幕。他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大儿子文正全带头办理独生子女证。在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让村里走出了2名大学生。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解放思想,模范带头改变传统生育观念,兴办教育,身体力行引导群众改成规陋习,树文明新风。要像他那样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敢于改革创新,发展科技种养殖业,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学习文朝荣同志苦干实干、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文朝荣同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带领群众与天斗与地斗,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拼搏,带领村群众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在艰苦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从“苦甲天下”到年人均纯收入近5460元,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做一名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苦干实干,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好党员、好干部。四要学习文朝荣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文朝荣同志在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兴办教育,脱贫致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海雀村的发展上。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情系群众、心想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五要学习文朝荣同志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文朝荣同志是普通农民,但他胸怀坦荡,担任支书25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村级财务收支账目清楚,没有一分“扯皮帐”;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为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精神财富,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自己的吃穿住用却并不富足。他经常教育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儿子要靠勤劳致富,不能起贪念,不能让群众看不起。向文朝荣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一名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甘守清贫,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作为一名党员,文朝荣精神让我思潮澎湃。我想,如果我们的每一级的每个党的领导干部都像文朝荣一样切实把为人民服务做到实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还会远吗?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党员都像文朝荣那样尽职尽责,我们的社会还会有不和谐的因素吗?

深入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强化思想道德、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自我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文朝荣精神让我看到了我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文朝荣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切实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我的全部精力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奉献给党。

第18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努力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历来所倡导和要求的。在我们党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楷模,他们都是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5月19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原河镇乡海雀村支记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感触良多。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就是文超荣同志。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艰苦的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文朝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文朝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文朝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海雀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改变海雀村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在为官一任的十几里,文朝荣同志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为此他伤

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文朝荣同志把自己生命中的无数个春秋献给了大山,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学生、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19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邵尧东

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服务群众,是我们党历来所倡导的。文朝荣同志是贵州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是全省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为认真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关于开展向文朝荣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原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支记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感触颇多。

文朝荣同志生前曾任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2月11日,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交界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贵州省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文朝荣同志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带领群众求生存、求发展,斗荒山、战贫困,书写了绝地逢生的精彩传奇。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精神风貌。今年5月8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到海雀村调研时强调,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兰考县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要按照习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融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立好焦裕禄这个标杆,真正把文朝荣作为镜子,解决好“四风”问题。“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文朝荣同志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

争优创先。文朝荣同志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文朝荣同志对于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按照赵克志书记“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重要指示精神,以焦裕禄、文朝荣为榜样和标杆,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尤其要深入学习和实践文朝荣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精神,坚定献身于党的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为民服务的自觉性。要把学习文朝荣精神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学习教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以文朝荣同志为镜,深入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查摆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我们党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文朝荣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文朝荣同志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文朝荣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生。文朝荣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农村内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农村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和朴实作风,彰显了当代农村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他的事迹感动一直着海雀村人民,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精神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以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学习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学习他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革命本色。文朝荣同志为我做出了榜样,我要努力查找自身差距,从自身思想深处入手,把文朝荣的先进事迹作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学习文朝荣同志努力拼搏的勇气和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认真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要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促教风;要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把自己变成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你是公仆,身上却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却成长着大森林„„”这首歌正是对像焦裕禄、文朝荣这样一批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心系百姓、勤政为民的先锋模范形象的英雄赞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苦干实干、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文朝荣同志为榜样,把文朝荣精神落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学生欢迎、社会满意的合格的好教师!

2014年6月5日

第20篇: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人:刘加龙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从他的先进事迹中看出,文朝荣一贯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他心系百姓,勤政为民,其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精神风貌。

文朝荣,一个村支书,他的一生,立足于自身位置,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留给后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 过学习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了解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农村干部如何按照党的要求,如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他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农村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新农村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朝荣同志作为一名农村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农村内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干工作一步一个脚窝,处处显示出当代新农村干部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我,我要以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努力查找自身差距,学习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我加压、负重前行、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革命本色。

文朝荣同志为我做出了榜样,我要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我将从自身思想深处入手,把文朝荣的先进事迹,作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今后,我要把文朝荣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学习文朝荣同志努力拼搏的勇气和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认真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做一名农村的好教师。

文朝荣同志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党员干部中的杰出代表,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是“海雀实践”精神神的象征。他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带领海雀村人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如果没有文朝荣,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海雀村,海雀村的人民也不会过上今天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我们要学习他苦干实干,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学习他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作风。学习他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的解放精神。学习文朝荣同志坚定信念,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学习文朝荣同志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文朝荣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生,真正做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他的精神事迹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灵魂,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为我们赫章骄傲。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