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劳动力培训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1:14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培训个人先进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

王生贵作为耀光项目部综合输煤班长,按照项目部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素质,打造一流检修队伍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对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成长的根本。一年来,班组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顺利完成耀光煤电有限公司复工投产后的检修维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输煤专业是新组成的检修队伍,人员检修技术水平十分薄弱,为了尽快满足当时的检修维护需要,以及投产后对人员检修技术的更高要求,他在专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人员培训工作中,我以提高职工现场工作能力为目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专业近期检修工作及年度培训计划,讲求实效。培训内容、形式较以前更具多样化和实际性。在培训计划的制定上,针对人员系统设备检修技术欠缺的实际情况,他积极收集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打印作为培训内容供班组人员学习。在进行检修维护工作时,他注重对班组人员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给予每个人观察、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检修经验得到逐步积累。通过以上方式使班员的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针对专业人员以中青年结合、新工人上岗的特点,把培训工作放在首位,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突破口,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水平。将技术培训作为创建学习型班组的重要内容,不仅坚持常规的技术讲课、技术问答、生产知识考问讲解、检修期间培训等传统的培训方法,而且提倡一岗多能,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本工种以外的各方面技能,搭设脚手架、电动葫芦操作等等。

如何使全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做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飞跃,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经过实践,在耀光公司投产的大环境中,逐步建立了以“学练比”活动为龙头,以职工培训(技术问答,考问讲解,现场问答)为主要方式,以技术比赛、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采取自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职工素质。为使培训机制落到实处,不论工作多忙,都要保证每星期五下午的班组岗位培训活动,并要求被培训人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特别要求掌握新设备,新工艺,增长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技能,能够胜任班组的各项工作,并以增长业务知识和提高工作技能来提高班组安全生产水平,从而保证了班组的安全生产。

在对人员的安全培训方面,我积极与安全专工沟通,在制定业务培训计划时相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知识宣贯。在现场培训中结合工作特点讲解危险点和控制方式,从根本改正了人员普遍认为先学好技术忽视安全的错误思想,降低了人员因为业务水平不够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快速提高新进人员安全思想水平。

王生贵

推荐第2篇:劳动力技能培训

霍城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霍城镇为提升在家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早安排,早落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并取得可喜成绩。

该镇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利用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采取广泛征求学员意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际、实用原则,真正使受训学员能学到一技之长,截止目前霍城镇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720人,占年度计划的52%,其中,现代农业实用人才培训450人,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165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23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人数38人,其他培训人数44人。有效增强了农户技术技能,促进了产业发展。(焦炜 李智威)

推荐第3篇:劳动力培训总结

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

古岘镇成人教育中心

2010年10月

多年来,我们古岘镇成人教育中心将按照市教体局的要求,严格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有关要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的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使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成教这个育人的渠道此得到转移。

一、进一步加强对应届回乡毕业生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壮大农村劳动力。

搞好回乡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要内容和合理延伸,是适应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我们古岘镇成人教育中心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更好的适应我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迅速和当地中学做好联系。召开好两个会议,一是召开初三级部班主任工作会议,商讨培训有关事宜,做好动员,布置培训的具体工作。二是召开初三应届毕业生(只毕业不升学者),会议,做好动员,布置培训的具体工作。

同时,我们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一是做好老师的思想工作。我们把培训当成了我们的本职工作,是为全体老百姓服务、为古岘农业服务的事情。这对老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做好了教师的说服动员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顾大体、视大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强化责任感。经过积极的动员,老师们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各自以积极的精神投入到这次培训中去。

二是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务实求效的做法,做到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回乡毕业生的素质,达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目的。首先是备课关,要求老师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做到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材,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的知识的教育,要求结合我们古岘镇农业的实际情况,不要只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要加强针对性知识的传授,提高知识的应用率。整个培训我们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是集中在镇成教中心教室,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集中进行专业理论培训。培训时间为15天。本次培训我们特别设立了果蔬储藏与加工专业。我们和当地众多的蔬菜储藏加工

企业联系,大部分学员都有了合适的去处。

我们还特别加强了实践阶段的工作,并把他作为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步骤来抓。培训结束后,我们进如了分散实践阶段,由各专业教师带队,到准备好的实践基地,现场操作,指导教师靠上,手把手的教,直到学员学会为止。

二、积极加强和镇内有关企业的合作,多种方式为他们输送技术工人。

多年来,我们古岘成教中心积极和镇内有关单位联系,积极和他们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培训工作,多种方式为他们输送技术工人。

我们积极和镇内有关单位联系,积极和他们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培训工作,根据他们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后送到企业,为他们培养大批的技术工人,提高工人的素质。几年来,我们共为镇内各企业输送工人360多名。我们还根据企业的要求,发挥好中介作用,积极为他们召集输送工人。

三、积极发挥好中介作用,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我们将通过各种关系,积极和刚刚开工的永丰塑料厂等联系,深入到各个村庄,积极宣传发动,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该厂招募工人,做好我们的中介。在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厂工人的素质,我们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支撑,为将来更好的做好成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上级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一定取长补短,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推荐第4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上半年劳务输出及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 作 汇

劳务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协调、群众自愿 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劳动力输转力度,全区劳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半年,全区培训劳动力1.68万人次,占计划任务2.54万人次的 73%;新建劳务基地30个,输出输转劳动力6.15万人次,占计划任务8万人次的76.9%;创劳务收入1.23亿元,占计划任务2.4亿元的51.25%。劳务输出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做法及成效

1、宣传动员到位。把宣传动员作为劳务输出重要环节,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营造了浓厚的劳务输出舆论氛围。一是动员大会召开及时。全市劳务工作现场会议结束后,我区迅速召集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甘浚镇开全区劳务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会后,各乡镇召集村社负责人,及时召开了本乡镇劳务工作动员会,提高了全区各级干部的思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想认识,为劳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宣传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设臵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书写宣传标语、开办电视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和作用。止目前,全区编发《劳务输出务工指南》10万册,黄金时段播出劳务滚动字幕100条,成立专题报道小组3个,赴区内外用工单位采访报道3次,制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在北京新疆打工》等专题节目16期,开辟了电视、广播劳务经济促增收专栏,举行外出务工人员欢送仪式21次,书写劳务输出墙体标语4020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三是拓展了宣传内容。广泛宣传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外出务工生产生活、政策法规、权益维护等基本常识,跟踪报道输出人员生活工作、经济收入及创业致富情况,以现身说法教育群众,打消了思想顾虑,增强了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2、工作措施有力。一是健全劳务工作机构。成立了区劳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6名,充实了区劳务工作办公室力量,由劳务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区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组建了由乡镇长任站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任副站长,3—5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劳务工作站,负责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党政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等5所学校培训资源,成立区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健全完善职教中心职能,成立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区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用工单位对接,开展“委托式”、“合作式”培训,止目

前,全区参加培训人员达1.68万人次(技能型培训 1813 人)。由区农办牵头,农口部门参加,赴各乡镇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54期,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次;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部分乡镇举办信访、劳务输转知识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统筹协调、分级承担的原则,采取区、乡、部门和农民各拿四分之一和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和农业发展等各方面资金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区财政已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7万元用于劳务培训;各乡镇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300—500元补助,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服务实效明显。一是加强信息服务。组织专门力量,广开信息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止目前,收集发布可靠劳务信息95条,印发《劳动力市场动态》1300多份,提供务工岗位7.52万个;各乡镇设臵固定宣传栏,及时公布各类用工信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输出,降低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强化政策服务。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就业实行继续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以农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制定了计划生育、培训补助、土地浇灌、农忙帮扶等措施和办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简化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杜绝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乱收费,有效降低了外出务工成本。三是拓宽输出渠道。各乡镇和联系部门组建劳务小分队54个(现已派出32个),联系用工岗位1600多个,并完成了组织输出工作;由区委分管领导带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

参与,赴浙江联系用工岗位3200个,输出任务已全面完成;各乡镇派出工作人员57名,到输出50人以上的基地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成立了劳务维权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帮助落实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工资发放,协调处理劳务纠纷,确保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责任追究跟上。一是健全考核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劳务输出工作评价体系,由区劳务办负责,以劳务工作机构设臵、输出人数、输出质量、劳务收入为重点,制定了劳务工作考核细则,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区农办、劳务办、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加,定期深入乡镇和部门,对派出劳务小分队、联系劳务基地、输出劳务人员等情况进行督查;采取每月汇报、季度通报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寻找缺点和不足,并定期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推动了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劳务工作领导责任,明确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劳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劳务工作直接责任人,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了乡镇,落实到了具体负责人头上,明确要求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措施不力和成效不大的,将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确保了劳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缺乏认识,措施不够得力,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成效不十分明显。

二是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规模小、力量分散、形式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乡镇在培训的过程中,走过场,图形式,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制约了输出的速度和规模。

三是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联接互动,农民工基本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保障。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力争全面完成输出输移8万人次、培训劳动力2.54万人次、劳务收入2.5亿元的任务。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在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上求突破。一是要充实一批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发挥“两个培训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补充一批社会办学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突出培训重点,优化培训内容重点搞好餐饮、保安、建筑、制造、缝纫、电子、家政等岗位技能培训,辅之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引导性培训,把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田间地头和街道、社区延伸,切实降低参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

2、广开就业渠道,在劳务输出市场对接上求突破。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务对接,找准劳务输出市场,建立稳定的跨区域的劳务合作关系。培植发展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与外地劳务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签劳务订单。利用驻外机构同外省市联系,获取用工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劳务输出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就业合作关系,把培训的过程变成对接的过程,实

现培训、对接、维权三位一体。

3、依法维权护权,在保护务工合法权益上求突破。继续搞好维权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继续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取消涉及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维权和保护意识。健全维权保障机制,发挥劳动监察部门作用,依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

4、坚持联动原则,在拓宽劳动力转移领域上求突破。完善劳务信息网,使上级的政策、企业的用工信息、城乡的劳动力资源等情况全部进入系统。拓宽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地服务。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动员升学无望的青年及时参加就业培训。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政策,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就业。

5、打造劳务品牌,在提高劳务输出信誉上求突破。推出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严把劳务输出质量关,维护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广泛宣传打工领域的先进典型实例,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主动外出的意识,在全区形成强烈外出务工氛围。

6、营造宽松环境,在外出务工服务管理上求突破。在劳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发挥挂职干部作用,采集劳务信息,协调管理服务,进行招商引资。做好组织发动输出等各环节的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真

正做到出发有人送、途中有人管、到站有人接。

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产业富民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推进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0个,会员14890户,其中,专业协会102个,会员5100户;农产品流通运销协会188个,贩运协会120户,带动农户3.5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0.7%。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从事种植业的65个,占15.8%;从事养殖业的30个,占7.3%;从事加工运输业的312个,占76%;其它3个,占0.7%。从服务内容来看,以生产加工为主的99个,占24.1%;以产品销售为主的308个,占75.1 %;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3个,占0.7%。从组建主体看,农民合作创办型308个,占总数的75%,有会员或社员10020人;基层组织举办型8个,占总数的2%,拥有会员650人;部门领办型19个,占总数的4.6%;企业带动型35个,入会农户1750户,资产总额84万元。

一、做法及成效

1、试点示范,典型推动。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优势显著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加强引导和扶持。对兴隆村制种协会、廿里堡养牛协会、新墩镇韭菜协会、长绿蔬菜协会、十号村养猪协会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指导,规范了运行机构,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典型示范推动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创新形式,多层培育。把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优势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优势结合起来,引导村社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农民联合闯市场上;与区供销社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场地、人才、网络、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为农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依托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联合农户组织建立产销协会,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3、健全机制,逐步规范。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方针,在鼓励引导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现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正确处理好农民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和经营机制,建立了以会员为主体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了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增强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营造环境,加强引导。本着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跨村跨乡等跨区域合作,如长绿协会,吸收小满、新墩、梁家墩等乡会员。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中,农业、民政等部门紧密配合,简化办事程序,只要农民志愿加入、有章程、有制度、民主选举产生组织机构,就准予登记发证,登记、发证和年检时只收取100元工本费。

5、理顺关系,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利益关系,严格按《章程》规定进行利益分配,如长绿蔬菜协会、兴隆玉米制种协会分别按10%的比例向会员进行利润返还。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真正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只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者、指导者和保障者,只能起培育和引导作用,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主体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协会内部运行不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责权利关系不清,合作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经销公司之间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没有形成与合作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是协会规模小,缺乏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竞争力不强,对农户带动能力弱,绝大多数协会仅在乡村范围内活动,没有形成网络,抵御风险能力弱。

三是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不规范,绝大多数协会没有登记注册,已经登记注册的也不统一,有的在乡镇登记,有的在科协、农业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登记注册比较混乱。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举办培训班、设臵宣传点、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市场经济知识、合作理论、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参与热情和合作意识,推动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2、政策扶持,促进加快发展。落实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对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地、有章程制度的专业协会进行扶持。协调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解决专业协会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在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方便,水电、土地等基础实施建设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3、完善机制,推动规范发展。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章程,明确办会宗旨、会员权利、义务,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立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交纳会费、岗位责任、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等各项制度,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产品运销和内部资金融通等系列化服务,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积极引导,促动健康发展。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行业特点,成熟一个成立一个,不搞一个模式。制定指导性章程框架和示范性内部管理制度,供协会成立时参考。对示范点重点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鼓励、完善、发展的态度,总结经验和办法,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协会来,共同办好协会。

5、理顺关系,促进协调发展。明确政府部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责,政府只引导不包办,只扶持不干预,维护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协会的关系,完善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体系,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基层组织的关系,防止基层组织越俎代庖,使合作组织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和会员代表大会赋予的权利开展工作。

推荐第5篇:劳动力技能培训总结

明永乡2010年劳动力技能培训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挥区域优势,推动三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甘州”的总体思路,围绕“全民创业年”活动,在区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的安排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在强化管理上抓规范,在方式方法上求创新,在全面覆盖上谋拓展,在分类推进上花力气,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切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为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现将2010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明永乡共有人口12415人、70000多亩耕地,劳动力8200人,辖12个行政村、82个合作社、3246户,希望参加培训的农户3300户,其中区级276户、乡级348户、村级2622户。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培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明永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明清秀任组长,科技副乡长薛龙任副组长,农、林、牧、水、电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培训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安排各阶段培训计划的实施。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为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我们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安排布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措施。2010年4月份,我们通过召开全乡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动员大会,对全乡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各村全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目标任务及考核细则,对责任书细化职责,签定责任书,并列入年终考核目标。

(二)创新培训理念,进一步调动农民参训热情 把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作为搞好技能培训的主要措施,精心确定培训内容,全力营造培训氛围,深化农民参训意识,进一步激发农民参训的热情。

1、因势利导造氛围,提高农民参训的意识。坚持宣传引导与培训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设立科技讲坛、制作培训电教片、播放科技光盘、印发培训材料、能人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训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2、围绕产业定内容,增强农民参训的动力。围绕制种玉米、肉牛养殖、加工马铃薯种植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入户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研究制定《2010年明永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计划》,分村社、站所、培训基地,精心制定培训计划进度表,统筹组织开展培训和科技服务,使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相融合、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充分调动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三)改进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

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注重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培训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培训“消化不良”、内容与实际脱节、重培训轻服务等问题。

1、实现由集中授课重理论向实践操作重运用转变。根据农时需求和技能培训现状,适当减少理论讲授时间,扩大实习训练、现场演示等内容,改变过去以集中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实现培训重心向现场操作倾斜,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技能操作水平,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2、实现由全员轮训抓普及向骨干调训抓带动转变。围绕发展思路、政策法规、技术技能三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乡培训中心、村级阵地、远程站点等主阵地作用,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重点抓了科技示范户、农村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及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3、实现由单兵作战抓辅导向集团作战促落实转变。为解决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对培训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进行再整合再优化。按照专业对口、方便农民、服务生产的原则,乡劳动力培训办公室从农、林、水、牧、农机等部门邀请专业技术精湛、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的“内行专家”编列培训“菜单”,积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指导和科技服务。

4、实现由行政服务抓培训向市场订单带驱动转变。遵循市场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在培训中的作用,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支

部+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实现了多方联动、互促共赢。

5、实现由培训学习打基础向彰显技能促生产转变。根据季节定内容,根据农活定时间,根据对象定方式,结合春耕备耕、劳务输转、畜禽疫病防治、反季节栽培等生产情况,培训工作逐步由单纯的培训学习向培训、实践、提高相结合转变,实现了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小麦良种补贴、马铃薯良种繁育、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进行种子精选、种子包衣、配套机具的安装调试等现场培训,建立科技示范户600多户。每年组织全乡50多名干部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场区棚室,面对面、手把手帮助指导抗旱保墒、良种选育、采收储藏、农机推广、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实现培训与生产、输转与推广的有效对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创新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为了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不断引向深入,我们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培训体系、扩展培训范围,延伸培训链条,强化政策措施,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新突破。

1、坚持服务产业,按需培训。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现实需求,适时、适地、适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围绕劳务产业,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围绕调整优化结构,开展以马铃薯良种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种子精选、种子包衣、配套农机具的安装调试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围绕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开展高效节水、日光温

室、钢架大棚培训。围绕做强草畜产业,开展肉牛育肥系列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2、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着眼于发挥村、站所和专业人才在培训农民中的作用,培训机构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产业,进行骨干调训;各站所依托示范基地、示范村和示范户,进行重点培训;乡根据群众需求,进行普及性培训。

3、坚持资源优化,统筹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的原则,采取从外“聘”、内部“选”、村社“挑”等方式,分产业、分层次、分行业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构建各类培训资源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新格局。

4、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培训。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通过落实制定标准规范建、领导联系指导建、部门结对帮助建、加大投入保障建、评估验收督促建“五建”措施,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培训示范点。

5、安排到位,以需定培。由乡三办三中心牵头,村委会组织,各包村人员负责,邀请区农民科技培训宣讲教师及乡专业技术人员,以落实惠农政策、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致富技能、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全乡82个合作社展开培训。

(1) 以政策法规为重点,开展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提高农民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

(2)以科技示范点、养殖小区为重点,开展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玉米制种技术、肉牛育肥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民农业标准化意识,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优质化、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进程。

(3)以加工番茄为重点,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转变农业经营理念,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4)以日光温室、高效大棚等设施农业为重点,开展高效作物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以推进明永乡设施农业增产增效。

(5)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开展节水灌溉、沼气使用管理等相关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取得的成效

(一)遵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目标任务,积极完成培训工作。根据明永乡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及环境,我们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建成的玉米制种、马铃薯种植、肉牛养殖、农机推广培训四个培训示范基地,严格遵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目标任务的要求,紧密结合各村生产实际和参训人员的文化素质及接受能力的特点,对劳动预备制、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制种技术、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加工番茄、肉牛养殖技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农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节水技术、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乡镇企业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办人培训共13个培训项目开展了培训工作。至目前,我乡劳动预备培训任

务170人,实际培训18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任务200人,实际培训203人;玉米制种技能培训任务300人,实际培训360人;加工番茄种植技能培训任务250人,实际培训362人;马铃薯种植技能培训任务60人,实际培训175人;肉牛养殖技能培训任务40人,实际培训61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36人,农机维修人员培训36人,农机实用技术培训50人;节水技能培训任务40人,实际培训42人;务工人员技能提高培训任务15人,实际培训15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任务10人,实际培训17人。以上13项共计开展培训32期, 123 期次,其中:现场培训 5 期次,培训73人次;集中培训 118 期次,培训 1357 人(任务1159人)、3689人次。

(二)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各项工作。我们与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相关要求,我们对照责任书,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各项工作。2010年,我们建立了能全面反映工程实施情况的培训档案资料;收集了比较齐全的各种文字、声像、图片等资料;编发培训简报24期;建有专门的培训师资库;围绕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2篇;积极选派组织人员参加区上及责任单位举办的各项培训;认真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评定工作,把培训认证结果作为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把产业发展较快,带动示范能力较强的及时纳入专业人才信息库和培训师资库;按时完成区培训办安排的各项任务,工作不推诿扯皮,很好的完成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各项工作。

(三)通过建设培训示范基地,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10年,我乡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原有的四个培训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沿河村培训示范基地,位于明永乡沿河村南100米处。该培训基地采用体验式、互动式、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方式,主要开展畜牧、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马铃薯栽培、制种玉米、红提葡萄栽培技术等培训,可供培训学员现场观摩,实地操作。该基地建有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培训室,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备有农业科技教学的各类光碟、书籍。培训基地长期配备了一批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任老师,并不定期邀请省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来基地讲学,通过办好科技教学班,提高生产示范点档次,积极开展引导性、实用性、启发性培训,形成了“基地+农户+产业”的模式,达到培育科技青年、扶持支柱产业,致富地方群众的目标,是集教学培训、节水灌溉、良种选育、试验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场地。

(四)通过培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按照“一业一训、一技一训”的要求,通过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综合运用入户指导、集中办班、“菜单”选学、典型示范、巡回辅导、现场操作等方式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形成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五)通过培训催生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织乡村干部、专家、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场区棚室,面对面、手把手帮助指导抗旱保墒、

良种选育、采收储藏、农机推广、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通过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和现场操作、对比示范,进一步调动了农村劳动力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农村劳动力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通过培训加速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潜力大的产业和技术作为培训重点,通过农民“点菜”,技术干部“配菜”,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十多项。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组织培训,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七)通过培训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输转就业,做大做强劳务产业。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加大了劳务输转力度。2010年我乡主要依托周边22个农林场和10家用工企业积极引导我乡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服务于周边农场和企业。至目前通过培训完成劳务输出输转2544人(任务2400人),通过宣传引导,输送境外务工人员14人。共计实现劳务总收入2037万元。

(八)通过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加快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给全乡农民带来了技能素质的大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加工的“土专家”、“田秀才”,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处处展现出了提技能、

增收入、促发展、构和谐的新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集中反映在:

(一)参训群众人数众多,村级组织落实不到位。在我乡制种技能培训、肉牛养殖技能培训等农民参与积极性高的培训项目上,由于各村村干部公事繁忙,人员少等原因,使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落实无法满足广大参训群众的积极性。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题需要区级教授的讲解,但由于培训的规模大、涉及面广,区上安排的培训又多,部分教师无法按时下乡授课。

(三)部分村民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参训意识不够,部分村民认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摆架子,走过场,只是培训部门为了赚钱等等,因这种认识的误导,部分村民不积极主动参加培训,错失了培训大好良机。

五、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培训体系。按照“有专门领导负责、有专门人员落实、有专门队伍去干、有专门支撑条件保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量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村级组织是培训工程直接的组织者,要切实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抓落实,真正形成上下贯通、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和健全的工作体系。

(二)提高、增强培训针对性。全面开展劳动力技能培

训工程入户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劳动力现状和培训意愿,进一步细化受训群体,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确定培训对象,对熟练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技能、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科技示范户等农村实用人才开展骨干培训;对农村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及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开展提高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的普通劳动力系统开展普及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三)优化、落实培训师资。继续采取内选外聘等方式,选聘涉农部门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培训教师条件的“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省市专家为培训教师,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加大民间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科技指导员选聘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依托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师资的水平。

(四)加大、注重宣传引导。为了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政策深入人心,更多的吸引农村劳动力自觉自愿地参加技能培训,改变村民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误解,营造村民积极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氛围,应加大、完善对各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政策的宣传,让村民掌握更多培训方面的信息,极大的提高村民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五)强化、优先培训经费。按照领导干部向上争项目,技术人员向下抓培训的总体要求,加大向上争取资金投入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培训项目和经费。坚持以市场化运作的

方式,多方筹措落实培训经费。乡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培训工程的投入力度和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为全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六)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和效应

1、要努力认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基地的重大意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是引领当地产业发展,辐射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做好农村人才战略储备的重大措施,是适应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是巩固成果整合资源和提高质量的迫切需要。

2、要创新机制体制,发挥示范效应。要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技能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新路子,在管理体制上发挥示范作用;要提高教学水平,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发挥示范作用;要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在提高培训综合效益上发挥示范作用;科学调整学员结构,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

3、要通过基地培训有效的提升我乡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通过培训转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出一大批种植、养殖、加工的“土专家”“田秀才”,全乡处处展现出提技能、增收入、促发展、构和谐的新气象。通过培训,有效的促进了我乡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增强高效农业的进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也是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继续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开拓创新,努力把我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推荐第6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度,在上级党政和扶贫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区主办”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订单办学、保障就业”的培训要求,以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继续探索完善“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全程培训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实现区、乡、村、户“四个覆盖”为目标,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多方参与的宣传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坚持“三靠”(靠订单、靠中心、靠能人)、落实“三制”(回访制、招回制、提高制)为切入点的高质、稳定的就业保障机制。至2010年12月,共转移培训贫困农民工1500人,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学校安置1485人,自主择业15人,安置就业率达99%。就业学员96%免费安置到世界五百强企业,月工收入在1500元以上,为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领导意识,明确培训的“支撑点”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10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10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二、细化订单培训,落实培训的“关键点”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三、提升专业内涵,拓展培训的“增长点”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网络,把握培训的“切入点” 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五、加强培训管理,抓牢培训的“着力点”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

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六、抓好安置服务,站稳培训的“落脚点”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推荐第7篇: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办法

小汤山社保所

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办法

小汤山社保所

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要坚持政府推动、培训机构参与、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已转移到非农业领域就业和提高农民实用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

第三条 培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培训的专业和内容。

第二章 培训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 凡年龄在16-45周岁之间,有培训愿望和一定文化基础的本镇农村居民,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对象。

第五条 农村劳动力培训以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

第三章 培训机构

第六条 具有职业资格培训能力的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第七条 培训机构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培训专业,突出技能培训,努力满足农民对培训工作的需要。

第八条 培训机构要按照让利于民的原则,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并出具正规发票。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八条 社保所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所需资金,足额列于预算,专项用于劳动力培训。

第九条 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持培训费发票,社保所领取政府培训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次100元。

第五章职业培训的考核

第十条培训工作考核标准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合格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以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为准;实施非等级培训的,以取得《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为准)达到80%,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50%;创业培训的合格率(以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为准)达到70%,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以取得营业执照为准)达到40%。

小汤山社保所

推荐第8篇:劳动力技能培训如火如荼

合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如火如荼

近日,合黎乡狠抓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输转、促创业、促增收,劳动力技能培训如火如荼。

今年以来,合黎乡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培训进度、培训质量、培训效果月督查、季度检查。依托“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专家课堂”、“观摩课堂”等培训形式,积极探索“科技背包”下乡活动,建立“乡土人才超市”,制作科技指导员服务名片,让农户身边有“专家”,家里有“老师”,随时随地得到指导帮助。在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全乡发展实际,突出主导产业,按生产时节举办种植、养殖科技培训。同时,利用“节会”、农闲时节,及时开展法制维权、务工创业、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对培训质量定期进行回访,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调查了解农户应用培训内容的状况和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完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至目前,全乡已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4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05人,输出劳力1901人,新增创业人员12人。

推荐第9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为推动瑞金市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把“民工型农民”转变为“技术型农民”,我院以职业中专为依托,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培育新农民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今年我院共培训18600人,其中院内培训3100人,超额完成培训计划(原计划培训任务为2006人),七个乡镇分院及各培训点15500人。经培训后合格学员就业率达95.8%,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位于瑞金市城北绿草湖畔,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学校总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是江西省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各类专业教师82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25人,专业课“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双向视频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教演播室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上阅览室、语音室、电工实验室等16个专业实验室及8个实训、实习基地,馆藏图书10余万册。被评为省级“优秀学校”及省级“文明学校”。学校开设专业主要有: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计算机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应用、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焊接、家电维修及学前教育等专业。我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质量过硬,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

瑞金市委、市政府依托我校于2008年建立农民学院,实行两块

牌子一套人马,按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和非学历教育两种模式运行。我校是农民学院常务管理机构,我校校长朱振华负责农民学院的日常事务。

今年学院院内共开展培训共四十余期,其中电平车培训10期,计算机培训10期,电子技术培训10期,机电技能培训3期,汽修3期,驾驶员培训2期,酒店管理培训2期,学前教育人员培训4期。

二、管理有序,机构健全

我校是农民学院常务管理机构,我校校长朱振华负责农民学院的日常事务。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培训教学管理小组,成员有教务处主任、就业办主任、培训处主任及相关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计划,负责全面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负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师资力量的调配等工作。

三、教学质量优良,培训颇具特色

我校的培训工作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取得了良好成绩。一是资源有机整合效果好,把我市“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公民职业化工程”等一并整合到我校,有效的利用了我校的职教资源,相关分院在学院院务会和农工部的领导监管下也取得较好培训效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二是建立建全了“四大网络”系统及四库建设;通过大胆尝试和实践,建立了高效的招生网络,培训网络,定单就业网络和跟踪服务网络,以及规范的四库管理,这一系列的细致工

作确保了整个培训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培训转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三是培训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是:“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从做人和做事上入手,使得学员的品德、技能都得到发展。所有培训的学员无一人有违法行为,很多学员因有扎实的技术,又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深得企业的赏识,有一大批都提升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更有一大批学员通过培训真正掌握了相关种植技术,为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措施如下:

1、组织生源广。采用多方式、多渠道组织生源。利用电视广告、宣传动员等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在各乡镇设立联络处,完善培训对象数据库建设,深入各乡镇进行宣传。我市武阳镇是脐橙种植大镇,我们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深入到黄柏培训点开展脐橙种植技术培训工作;我市泽覃乡是烟叶种植大镇,我们也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深入到泽覃培训点开展烟叶种植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送教下乡也扩大了宣传力度,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家喻户晓,保证了培训招生的数量。

2、培训方式活。我们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扶贫培训教学管理小组,成员有教务处主任、就业办主任、培训处主任及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管理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计划,负责全面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负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师资力量的调配等工作。每个专业都有培训目标和计划,教师们努力收集资料,精心备课,使培训学员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我们主要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下乡等方式进行培训,根据专业和生源情况,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

3、培训效果佳

学校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涉及到上级培训补助资金的项目,每期学员开班仪式、结业仪式都会邀请扶贫办、财政局的领导参加,目的是让学员学会感恩,鼓舞学员勤奋努力,学成后为社会作贡献。例如 “雨露计划”中高级技工班,俗称“免费班”,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以“给我雨露,报以江河”为班训,努力学习,认真学技,多次参加市里的公益性活动,取得社会的好评。

4、就业门路广。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探索出许多有效的转移培训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今年我校培训的机电、计算机专业学员主要输送到横店集团得邦照明有限公司就业,该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效电子节能灯、电子镇流器、LED照明灯具等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的专业大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与我市正式签约在我市工业园区购地200亩,一期投资8000万元,兴建分厂。学员被企业考核录用后月月工资都在1700元以上;另外还实行“就地转移”模式,对市区新办的企业和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用工,实行就地培训贫困学员就地上岗,同时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难题。第三实行“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学员在基地学习一段时间,再到企业去实习,有些课程直接在企业里完成学习,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解决费用不够的问题。对于学前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更是成效显著,通过培训,学员们在家创业,自种烟叶、自种

脐橙、自办幼儿园,收入明显提高。

四、培训转移工作效果明显

我校从招生、培训、就业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建立了完善的“四库”(即劳动力基本情况和培训意向调查摸底资料库;用工企业需求调查摸底资料库,学员培训情况和教学资料库;转移就业和回访资料库)。培训合格率在98.5%以上,就业率为95.8%,从回访结果来看,最低月纯工资收入都在1300元以上(扣除吃住费用)。

总之,我校校硬件设施较好,管理机构健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办学经验、教学水平较好。今年培训人员数量超过原定计划,培训学生合格率达到预期标准,培训学员的务农、务工能力都明显增强,并且畅通了就业渠道。我们将进一步向工作做得更好的县市看齐,进一步增强培训能力,力争使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院依托瑞金职业中专办学开展培训工作,尤其是相关制造、技术技能型培训都在院内举行。而目前职业中专的生活、教学设施的使用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只能依靠寒暑假进行培训,培训力度不大,培训数量不多。

2、相关部门的专业性培训方面,学院院内因师资短缺问题使一些专业培训工作出现了些纰漏。

六、要求和建议

1、加强我院基础设施建设。由市政府筹资800万元,2012年6月前,动工新建一幢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学员宿舍楼;2012年12月前动工新建一幢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培训综合大楼,添置好相关设施设备。

2、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本部教师以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为主,学院教授实用技术的教师可向农业局、果业局、农机局、乡(镇)所站和社会培训机构聘用为专(兼)职老师。随着学院发展需要,紧缺专业教师,采取定编不定人等方式向社会和大学毕业生招聘专职老师,招录指标纳入教育系统新增教师编制中。

以上是我院的一些情况介绍,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瑞金市农民学院

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1年12月

推荐第10篇: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方案

为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活动,不断完善各种培训设施,努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使培训工作更为有效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市政府、市人劳局的要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综合运用培训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农业富余劳动力职业素质,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输送合格的劳动力资源。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培训资金;要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要坚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行教学与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有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

二、培训对象和目标

(一)培训对象

具有我市农籍户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失地农民、富余劳动力、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人员和退役士兵以及外来务工人员。

(二)培训目标

坚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以实现转移就业为目的,调动学校各方面培训力量,积极参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合格率和职业资格取证率力争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

到80%以上。

三、培训内容和时间

(一)培训内容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对受训农民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基本常识等知识。

职业技能培训是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就业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向培训为主,强化实习、实操动手能力。培训内容方面重点是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主要有:电工、钳工、焊工、车工、数控车工、无线电装接工及叉车司机、中式烹调师、计算机等。培训内容参照国家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要求制定。强化实操(实习)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并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训时间

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原则上为l至3个月,具体培训时间长短,可按照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安排。

四、培训教材与考核

1、培训教材:

教材选用应坚持“统一规范、实际适用、先进创新”的原则。在培训工作中,主要使用劳动部门组织编写的技能鉴定等系列培训教材。

2、考试与考核

参加集中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都要参加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性培训以理论考试为主,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厦门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要求组织开展相关工种的鉴定工作。本着培训和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我校将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保证90%以上的学员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五、培训组织管理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工作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组织管理,学校培训处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负债部门。

培训处根据市政府、市劳动局等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转移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可行性、操作性、针对性。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培训和转移的目标任务、培训条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与教材、考试考核等内容。培训处同时负债培训监督,对培训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督促与检查,切实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确保正常顺利开展。

六、培训师资

学校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参加相关工种的培训工作,主要参加教师有:

1、电工:吕良稻、颜育林、邵黎乖、黄贤渴、刘培荣等

2、钳工:许建凉、陈水沟、陈庆毅、李义文称如、颜伟警等

3、车工:刘力、李军斌、陈秋鸿等

4、数控车工:刘力、黄贤渴、张绿萌等

5、无线电装接工:叶豪爽、陈永卫、李海亭、柯天勇、吴春禅、蔡东园等

6、计算机操作员:陈稳赞、杨志忠、徐建益等

7、中式厨师:叶节等

8、叉车司机:柯炳和、陈水沟、许建凉等

我校拥有专职教师85人,管理人员20多人,除上述教师外,学校将根据实际培训需要调派其他更多老师参与。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成立由校级主要领导牵头,由培训处主导,学校有关处室参加的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与劳务市场的沟通联系,疏通“出口”,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转移培训。

(二)加大投入,为培训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我校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培训设备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各种培训教学设施,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为农民接受培训

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将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转移培训工作。

(三)整合资源,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学校要根据劳动力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我校开展培训的情况,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教育培训条件,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成同安区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并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业培训基地。

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努力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培训处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专栏,开展引导性培训,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要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进行联合,发挥企业优势,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能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学校培训处、就业处要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促进培训后就业渠道顺畅。

(四)结合“中介”,打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口”

劳动力能否转移出去,中介服务是关键。充分利用现有信誉度高的、有一定实力的中介机构,做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既保证了劳动力输出的畅通,又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促进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适应市场需求,进而增强学员入学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的效益。学校培训处、就业处联合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积极与社会上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就业中介机构”进行合作,实现招生、培训、推荐就业等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为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社会服务,力争就业率在70%以上。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第11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一、强化领导意识,明确培训的“支撑点”

二、细化订单培训,落实培训的“关键点”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2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三、提升专业内涵,拓展培训的“增长点”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网络,把握培训的“切入点”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五、加强培训管理,抓牢培训的“着力点”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

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六、抓好安置服务,站稳培训的“落脚点”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总之,今年我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第12篇:劳动力培训就业证明

劳动力培训就业证明

以下培训学员在年月日至年月日,参加了就业培训。培训级别为,培训工种为,培训合格后在我公司就业。

特此证明

后附培训就业人员信息表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第1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

省农业厅2007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阳光工程工作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07〕73号

2007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意见

(省农业厅二○○七年七月六日)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顺利实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等6部门《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科教发〔2007〕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为重点,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培训质量;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监管。通过公平竞争和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结业率达到100%,转移就业率达到90%以上,转移就业的单位必须用工规范、职业稳定、工资收入有保证、就业环境好,省外单位月工资不低于700元,省内单位月工资不低于500元,劳动合同期限不低于6个月。

三、任务分解

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阳光办)根据各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培训转移工作开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等,研究确定了2007年各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市)的培训任务。

四、培训对象、时间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必须是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

(二)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原则上为20—180天。对已培训结业的,其培训时间达不到20天的(最低不低于15天),县阳光办要按月填写《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短期培训班备案表》,并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进度月报表》一起报省辖市阳光办,省辖市汇总核实后报省阳光办备案。

(三)培训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仍以目前用工量大的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服装缝纫与加工、建筑装饰、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技能培训为主,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等相关技能培训,引导学员就地就近转产转岗就业。要充分发挥建筑行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优势,鼓励建筑行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建筑类专业技能培训。

五、资金安排

(一)培训补助资金。培训补助资金用于阳光工程的学费补助。今年共安排资金1.2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65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3200万元,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财政配套2600万元。

(二)培训补助方式和标准

1.全省统一实行发放培训券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补贴。培训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培训券以省辖市为单位统一印制。

2.具体补助标准依据培训成本,对不同工种、不同培训时间的培训实行差别补助。原则上以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为单位,在培训补助资金限额内按以下标准执行:培训时间20天补助150元,30天补助200元,60天补助300元,90天补助400元,120天补助500元,150天补助600元,180天补助700元。耗材多的培训专业和工种可在上述基础上由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阳光办酌情提高补助标准。

(三)工作管理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省、省辖市、县(市、区)根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别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管理经费。

六、强化项目监管

2007年为阳光工程项目监管年。各级阳光办要在继续落实好阳光工程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加大力度,切实加强项目监管。

(一)上好“第一节课”。省辖市、县(市、区)阳光办要在严格执行项目监管五项制度(公示、第一节课、月报、台账、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把上好“第一节课”作为加强项目监管的重要环节切实抓好。在培训班开班第一节课上,省辖市、县(市、区)阳光办的工作人员必须到班,讲解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和项目实施有关要求;省辖市、县(市、区)阳光办、财政等部门要共同核实学员身份,检查招生简章,将培训券直接发放到学员手上,告知学员培训券的金额,介绍培训券的使用方法。

(二)明确监管责任。省阳光办主要负责培训任务控制指标的分配,督促基层阳光办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并对基层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省辖市阳光办负责监管市属培训机构、发放管理培训券和督导检查所辖县(市、区)的工作。县(市、区)阳光办负责辖区内培训机构的监管,严把招生关、培训质量关和转移就业关。在每个培训班次第一节课、随堂抽查、检查验收等重点环节,省辖市、县(市、区)阳光办和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要同时到场,并填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监管登记表》。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兑付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制度。培训机构对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负责。各级阳光办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行动态管理。为调动各地和培训单位的积极性,对2007年培训任务以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市)为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即省对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实行指令性计划,省辖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培训机构不下达指令性培训任务,采取事后确认的办法,依据各县(市、区)、

培训机构实际完成的培训任务来核定其所需的培训券,即培训机构招生一批,申报一批,省辖市、县(市、区)阳光办审批后确认一批。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阳光办在培训任务完成和培训券发放完的当月,通知所有培训机构停止阳光工程招生。如在12月确有超出计划的可使用下年的指标;如在12月前仍未完成的,其培训券节余到下年使用。省辖市财政部门依据培训券的发放数量将资金拨付到县(市、区)财政。

(四)开展管理评价。省阳光办将依据各地工作进展、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存在的问题等,对各地阳光办开展管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在下年初公布,并将评价结果与年度任务和资金安排直接挂钩。

七、确保培训质量

(一)继续实行订单培训。用工量大的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服装缝纫与加工、建筑装饰、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培训,继续坚持订单培训,确保培训后的学员能够充分就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培训要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签订用人订单,确保充分就业;地方特色产业的培训也要坚持订单培训的原则,既可采取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安置学员就业的方式,也可采取企业与学员直接签订产品订单的方式。

(二)筛选优质培训基地。在方便学员培训和不增加学员负担的前提下,重点筛选那些设施较好、师资和职业介绍能力较强的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基地。要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以培训质量和就业率为标准,建立培训基地的进退机制。省阳光办对各地上报的培训基地审核后在河南农业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并报全国阳光办备案。

(三)加强引导性培训。各地要通过集中办班、发放资料和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做好引导性培训工作。承担阳光工程任务的培训单位要对每个学员开展不少于8个课时的引导性培训,内容要涵盖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安全生产和艾滋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要把防治艾滋病知识作为引导性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到每个阳光工程学员。全国阳光办编印的《农民进城务工读本》要作为引导性培训教材,免费向学员发放。

(四)优化专业结构。各地要继续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把那些技术含量高、市场紧缺、就业收入高的专业作为今后培训的重点;要限制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训,该专业原则上培训人数不能超过10%。(五)打造劳务品牌。各地要把打造劳务品牌作为提高培训质量、促进转移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六)加强质量考核。各地要把阳光工程培训质量考核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制定培训质量考核办法,加大培训质量的考核力度,着重考核结业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要加强培训班的教学管理,鼓励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实施阳光工程列入议事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各有关部门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阳光办特别是县级阳光办要进一步充实力量,加强队伍建设,严格履行职责。为强化工作责任,省政府将同省辖市政府、重点扩权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考核。各地也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

(二)严格资金管理。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要按有关要求,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有条件的地方要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降低农民的培训成本。各地要按照《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助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对培训单位收费的管理,培训单位的收费标准既不能超过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也不能高于当地同类培训平均收费标准。

(三)加强督导检查。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省阳光办每季度要对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市)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组织1次抽查,省辖市阳光办每季度要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1次全面检查,检查和抽查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直接走访学员或学员家庭等方式进行,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在全省通报。省、市、县三级阳光办要充分利用河南省阳光工程信息监管系统,定期直接同用人单位和学员联系,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

(四)严格奖惩措施。对于工作规范、监管得力、成效显著的地方,省阳光办要增加其下年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监管不力、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减少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违规项目资金、取消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资格、3年内不认定为培训基地外,对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进行处理。对发现问题缓报、瞒报、不报,或由于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以及与培训机构联合套取阳光工程资金的县级阳光办,要按照农科教发〔2007〕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五)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阳光办和项目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培训单位和用人单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查找和解决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阳光办要对管理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要主动组织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订单,在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劳务市场需求信息,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职介机构、新闻媒体及时传递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转移就业的盲目性。

第14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XX镇XX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2011年,我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在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技能和就业技能,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现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辖12个合作社,666户,2241人,其中劳动力1156人,男劳动力620人,女劳动536力人,现有耕地面积3741亩,全村主要以种植(拱棚蔬菜、玉米制种等),养殖业为主。目前全村有拱棚蔬菜20座,养殖大户65户。今年人均纯收入是5040元。

二、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有计划的进行安排

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我村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村干部及社长为成员的劳动力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订了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安排表。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培训内容

根据我村的基本情况和群众的需求情况,这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主要开展以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拱棚蔬菜种植技术、玉米制种田间管理技术、奶肉牛养殖技术、瘦肉猪养殖技术、农村户用沼气国债资金建设项目等为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为辅助培训内容 。

(三)培训方式

今年我村突破往年传统的搞培训就呆在会议室讲课的传统方式,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农民的培训需求,采取了以下方式: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时,授课教师将系统的科技知识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同时运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资源

和多媒体课件或者是VCD光盘教学,吸引群众,增加培训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培训效果。

2、坚持集中授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由于集中授课存在人员多不便交流的问题,每次集中培训完以后,都有意识的组织群众开展交流讨论,让群众当场提问,加深了培训人员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教学相促的作用。

3、坚持技术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村在给农村群众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尽量把培训场地选择在实地,组织技术人员和群众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内,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增强培训效果。

4、课堂讲解与经验介绍相结合。我村不但请相关的技术人员讲解,还请我村的土专家,田秀才根据自己的种植技术和致富经验进行经验交流,使群众有学习榜样。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农户的思想认识不高,对培训工作不在意,参训率不高。

2、个别农户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培训,接受新鲜事物的积极性不高。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1.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个别农户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并结合农时特点开展温室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培训,注重突出培训特色和实际效果,争取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全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2、加强能人培养和管理。根据全镇“11555”农村能人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本村能人培养管理机制,结合我村能人的实际和特长优势,明确培养责任人和培养措施,积极为农村能人提供信息、协调资金、联系销路,搭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农村能人的致富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村能人的管理和使用,将农村能人充实到培训师资库,使他们从学员变成教员,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农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第15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方案

工作流程:

1、每年度1—3月准备好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关申报材料和方案,并报州扶贫办审定,由州办报省报审定批准。

2、3—6月协调培训单位(县职校)做好开展培训的一切准备,做好劳动力培训前期相关服务工作。

3、6—12月按计划组织协调认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按要求向县扶贫办报送季度资金使用情况和培训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对培训机构进行督促检查,培训每期不少于1次。按要求向上级部门(州扶贫办)报送相关季度报表,督查情况及时上报州扶贫办,对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和完善。

4、12月培训单位报扶贫开发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和自查报告,县扶贫办做好年终工作总结和自查报告,进行自查自评,并按要求报州扶贫办和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考核测评。

5、实施年度次年1—2月培训单位进行自查并完善相关工作(建立凭证档案、数据档案和图像档案),根据自查完成情况向县扶贫开发办提出书面检查验收报告。

6、2月县扶贫办做好相关检查验收准备:请示县人民政府抽调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县第一纪工委、扶贫、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验收工作组;备好相关资料(州财政、州扶贫办下达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文件、检查验收卡、劳动力转移培训调查表、培训单位季报表)

7、2—3月县扶贫办根据县人民政府检查验收的文件要求,组织好抽调组成的相关人员到培训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内容:资金使用、培训完成情况、培训人员就业率、档案整理和管理情况等方面。

8、3月县扶贫办做好年度验收资料归档管理,并向州扶贫办报送验收报告,向州扶贫办提出书面检查验收报告,由州扶贫办抽查检查验收。

各工作阶段资料:

第16篇: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

附件4之附表5:

2011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

阳光工程主体档案

培训机构名称:* * * * 建档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1、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机构认定和任务申报工作的通知(甘农牧发„2011‟232号)

2、市(州)或县(市、区)开展机构认定和任务申报的公示资料(写资料名或文件名)

3、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基地认定申报书

4、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的通知(甘财农„2011‟193号)

5、市(州)或县(市、区)向农民公布年度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培训岗位、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补贴标准等内容的公示资料(写资料名或文件名)

6、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规范(***代表下达基地的培训岗位名称,

6、

7、

8、9的目录顺序和装订顺序要一致)

7、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岗位培训计划

8、***、***、***、***岗位培训“两堂课”制度登记表

9、***、***、***、***岗位培训台账

10、班主任和班委会等培训的相关制度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单

12、培训基地培训工作总结或自查报告

2011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培训

阳光工程备查档案

培训机构名称:* * * * 建档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1、培训教材或培训讲义(写教材或讲义名称)

2、考试卷及成绩册

3、“3331”主题宣传的相关材料及拍摄专题。

6、学员报到册(写报到册全名)

7、学员点名册(写点名册全名)

8、

9、

10、

说明:《主体档案》应按所列目录,用硬质花色纸做封、底面,规范装(胶)订,要装订结实、直觉美观。《备查档案》可根据培训机构实施培训和管理的具体资料而建,装订标准和要求同《主体档案》,按资料多少也可分为《备查档案》

(一)、《备查档案》

(二)等。

第17篇:个人先进事迹

***于**月起担任**职务。自任职以来,在委和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体职工不懈努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为重点,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抓质量、促进度、保安全,较好的完成了**建设任务和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任职以来履行职责的情况述职如下。

一、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情况

当前,**正处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建设项目投入大、项目多,水利改革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固树立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党的政治理论和工作方针政策学懂吃透,把握要旨,领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时刻按照党员领导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认真履职,服从领导,顾全大局。

二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以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除完成常规工作外,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系统地

1 学习招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不断强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同时,深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抓好**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主要实施**节水改造及地下水计量设施安装,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万元。工程于**完成招标,**日开工建设,共计完成田间节水改造面积**万亩,修建田间渠道**公里,安装机井计量设施**套。为了赶工期、促进度,经常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施工情况、检查工程质量、掌握施工进度,强化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管理,积极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切实履行法人职责。

二是加强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为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实行专户管理,工程款支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审核把关,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进度报表严格审查,做到了专款专用和资金合理使用,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协同**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的问题及时整改,

2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情况等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是加强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每月定期报送**,并通过报表、报告、简报等形式及时向**上报工程建设情况。同时,为加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宣传力度, 在报纸、新闻等媒体广泛宣传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报刊登一次,**播报三次,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工程建设形象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投资效果。

五是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在**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多次对项目建设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就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督促检查并严格执行“四制”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二)抓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实施**年度工程的同时,根据***确定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对**节水改造项目工程进行了细化,超前谋划,积极配合**编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生态移民试点进行了深入调查,为更好、更快地实施重点治理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

一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部

3 署,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筑牢反腐倡廉防线,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责任制目标,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岗位职责。

二是认真学习了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决定、指示和党纪政纪法规等,并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对照廉政责任制的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剖析、回顾。

三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局党委廉洁从政的规定,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生活上能够保持严格要求,从不搞特殊化,从不以权谋私。

四是增强党性,廉洁自律。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廉洁从政,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不为私利所诱,不为金钱所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四、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 4

第18篇:个人先进事迹

通 知

1、填报邯郸市“青年之星”申报推荐表(见附件),一式三份。

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个人事迹材料,打印一份,个人签字。

以上两个文件请于明天下午下班前将纸质版交于门诊部办公室,电子版发于hdsdyyymzb@163.com,逾期不候。

邯郸市第一医院团委

2013-10-16

第19篇: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是我做事的准则。

2012年7月我被村里举荐成为我们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当月完成了入党培训和考核,之后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自2011年8月入学至今,我一直认真努力的学习。入学当晚我被全班同学推选为副班长,我一心为班级着想,以班级利益为重,默默的服务班级,并带领班委变更了一些传统的班级管理措施。在入学军训中我顽强刻苦的参训,得到了“优秀学员”的称号。2011年12月参加了大学英语A、B级、四级考试,获得A、B级证书。2012年3月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并获得证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从入学至今自己以参加了全校的运动会、排球赛、红歌会,并创立了“林云文学社”,参加了社联并长期为其写总结。在大学自己并不奢求什么,只希望自己过得充实,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体现自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严以律己,树立榜样 自己的成绩再好也不过是平凡的自己,大家的利益,集体的荣誉才是真正懂得成绩,才是真正的荣誉。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每件事都细心、耐心的去做,只希望能给同学做出榜样,带着同学为更高的荣誉拼搏(自己最希望得到的荣誉是“优秀班级”)。作为班委,在每次班级会议开始前我都会写好自己的会议计划,努力主持好每一次会议,会议结束都会督促信息员做好会议记录。我要求自己每次有关于同学的信息都及时通知同学,不延误同学的时间。有困难我都喜欢第一个出来,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带好头。

学海无涯,敏学笃行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专业知识,我还学习广告、唐诗、宋词,我知道这些只是“星空中的微尘”,知识是毕生都学不完的。每次有学习心得我都会把心得与同学分享,并尽量用到现实中。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敏学笃行”的校训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会秉承“敏学笃行,树木树人”的校训,做好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自己的目标。不要求自己完美,但要无限趋近于完美。

林业信息技术班:xxx 2012年9月29日

第20篇: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

XXX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她的翅膀早已给了她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她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她 ---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她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她热爱自己的工作, 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她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她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她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她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她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她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她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她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一年来,她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了忘她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她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她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她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她的心灵,她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她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她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

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她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她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她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她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她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她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四、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她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

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五、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她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 她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她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她无悔的青春。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劳动力培训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劳动力培训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