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黄德府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30 08:35:5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黄德恩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黄德恩同志先进事迹

一、基本情况

黄德恩同志,男,1963年9月10日出生,广西上林县西燕镇人,壮族,中师毕业,中共正式党员。历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上林县外经委副主任兼侨办、经协办副主任,上林县经贸局副局长兼滑石办副主任,上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股股长兼上林县矿业办副主任,2003年04月调入上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任综合股股长,2007年7月因过度劳累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终年44岁。

二、主要先进事迹

该同志身为一名安监人员,一直奋战在安监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任综合股股长期间兼任局出纳员,为了节约每一分经费,使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他建议局领导每年做好经费收支预算,将有限的经费优先用在急需的工作上,对不必要的开支或不急的开支,建议不开支或暂缓开支,对不符合开支或报销的单据则坚持原则,坚决不给报支,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确保了安监工作的正常开展。

指导全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是该同志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他经常一个人深入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摸底,掌握了解各类企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要求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到区、市相关机构参加培训,有时为了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或安全员能参加培训就跑了几次。在协助市相关安全培训机构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中,尽职尽责,有时忙得连开水也顾不上喝上一

口,硬是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几年来每年组织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到区、市相关机构参加培训100多人次,协助市相关安全培训机构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0期以上,培训400多人,复审培训100多人。协助企业开展职工培训2000多人。

在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县公路、农机、建筑、水利、邮政、电信、林业、旅游、气象、农业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综合股就他一个人,股长股员集于一身,分管行业又较多,顾头顾不了尾,但该同志能经常会同交通、交警大队、农机部门查处无证驾驶、客车超员超速、三轮摩托车接送学生、拖拉机搭人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在汛期会同水利部门检查水库安全运行情况,有时工作一忙起来连饭也不能按时吃,更不能说按时休息了,由于工作忙长期不能按时吃饭休息,人累了不说还得了一身病。特别是2007年2月28日,上林县水泥厂立窑车间发生坍塌安全生产事故,造成3人失踪,事故发生后,该同志能及时同本局其他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救援工作,一天一夜没有得到很好吃饭和休息,仍坚守工作岗位上,直至救援工作结束,树立了一名安监员的良好形象。

该同志不仅精通业务,而且工作积极肯干,爱岗勤业,平时经常自觉加班加点,当局企业股的人手和工作紧张时,该同志经常被借去协助企业股工作,有时加班到深夜,第二天8点钟又准时上班,毫无怨言,也从未因此而请过一天假。

2007年3月,县政府鉴于安监局长期借用县环保局办公楼办公,没有办公地方,分配安监局到原县国土局办公楼办公。由于原县国土局办公楼建设年代已久,需要重新装修才能进入办公,安监局领导决定由该同志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负责办公楼装

修,并要求在7月1日党的生日前完成办公楼装修搬入办公。为了安监局全体同志能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该同志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联系装修队进行装修,白天为了联系和购买装修材料跑上跑下,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指导装修,终于6月25日离党的生日还有5天前完成了办公楼装修任务,安监局按时整体搬入装修一新的宽敞的办公楼办公。但由于该同志长期带病工作,加上装修期间劳碌奔波,劳累过度,在党的生日当天中午下乡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回来后病逝于其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终年44岁。

该同志加入安监事业以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自觉维护安监的集体荣誉,在人生道路上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同志们的高度称赞。

上林县安监局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推荐第2篇:黄小平同志先进事迹

黄小平同志先进事迹

1.政治坚定.黄小平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还注重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条例,规定等,时刻反省自己,廉洁从政,干净干事.2.业绩显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求实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交通运输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05年任局长以来,只要是上级或县领导交办的事情,不管份内份外,日常或者特急交办的工作,黄小平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他认为,只要是领导交办的工作,就是交通局长的职责,就是自己的份内事,就要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来完成.一是为改善遂溪的招商投资环境作贡献.国道325线麻章至遂溪段绿化与路灯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2008年四大建设工程之一,总投资约1500万元.基于县领导的信任,县交通局接下了这个任务,在极端恶劣的施工环境中,黄小平亲自出面召开协调会议40多次,协议相关文件50多份,接访群众300多人次,现场处理各类纠纷60多起.妥善处理极为棘手的问题,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干扰,出色完成了任务,为改善遂溪的招商投资环境作出了贡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二是积极协调启动交通部2005年国防公路项目城月—草潭战备公路北坡至草潭段改建工程建设.由于配套资金缺口太大,一直无法开工.黄小平千方百计数次与省交通厅,市交通局,市公路局等有关部门协调,研讨,磋商,终于用分段建设的方式使工程得以开工建设,至今已完成北坡至港门段8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其他战备公路18公里,投资2100万元.三是积极推动本县农村公路建设.黄小平全力推动本县公路建设,积极跑部进厅筹措资金,支持遂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目前止,累计完成县道138.7公里硬底化,完成投资8300多万元;累计完成镇通建制村公路硬底化里程1141.5公里,完成投资3.21亿元(其中水泥路面726.8公里,沥青路面414.7公里);全县257条行政村已通硬底化公路,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00%,636条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完成核查我县15个镇200人以上自然村1959条村公路通达情况的专项调查,为下一步开展村委会至自然村公路建设作好规划;筹资240万元建设我县10个生态文明村村道10条,30公里;积极争取省交通厅扶贫专项资金800万元,改造完成县城街道街巷硬底化8公里;完成横水渡渡改桥1座,改造码头3个.为遂溪的经济建设做好铺路架桥的基础工作,全县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四是加快推进本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本县农村路站运协调发展,开辟农村客运班线主干线20条,支线10条,完成了150辆县内线路农村客运线路的调整转移,乡镇通班车率100%,建制村通班车率80%.并计划所有行政村建设1个以上客运候车亭,已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148个,总投资300多万元.逐步实现\"路通车通村村通\" 城乡客运一体化目标.五是实现交通运政管理办公现代化.所有乡镇级基层交管站全部实现楼房化,每站配有工作用小车,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IM信息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各交管站电脑采用硬件VPN设备通过电信网络接入省交通厅运政网络.实现交管站直接在乡镇基层办理运政业务.成为粤西地区基层交管站首个实现与省厅运政网络非税系统直接连接运行使用的单位.3.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恪守职业道德规范,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团结同志,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2006年当台风\"派比安\"来临时,大雨磅砣,台风呼啸,黄小平亲自带队到固本强基驻点的洋青镇洋青村,逐家逐户,转移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硬是把一名五保户拽离即将坍塌的泥坯房,避过险情.并在短短的时间内,转移村民20多户100多人.遂城镇豆村桥受2006年第6号台风\"派比安\"和大暴雨袭击冲毁,陈耀光市长赴现场办公2次,要求县政府要在10月15日前竣工,县政府把建设任务交给县交通局黄小平局长,黄小平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边设计边施工,从8月5日陈市长定出的建桥方案开始到10月13日竣工,用43天时间超常规建成一座长21米,宽7.5米的水毁桥,使豆村桥在最短期限内竣工.2007年8月9日至13日雷州半岛在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遂溪县的江洪,河头两镇一时间内村庄被浸,多条桥梁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黄小平在第一时间内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作出快速反应.组织县交通干部职工连夜冒雨用16个小时搭出40米长的便道,紧接着又在河头镇组织抢搭便道,用10个小时快速抢搭出长20米宽3米的便道,解决群众出行困难.市县党政领导和市交通局领导对黄小平局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弘扬抗灾精神,对抢险救灾的快速反应,交口称赞.4,严于律已,廉洁奉公.黄小平在公务活动中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清正廉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勤政为民,服务为先,廉洁从政,淡漠名利,珍惜工作,珍惜自己,珍惜家庭.凡属政策性大事,全局性问题都经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原则问题上不乱开口子,不讲情面,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严格遵守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拿的决不伸手.在全县几个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黄小平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质量关,力争每条路建设都是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农村公路项目专项资金每年有几千万元经县交通局帐户出入,但黄小平从不以此为由\"卡,拿,要\",每次上级的资金一到交通局帐户,立即指定财会人员在第二天按规定拨出,从不向收款人要吃要玩要回扣.为此,他在2009年全县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岗位年度考核中高票评为优秀.5.近5年曾获得地市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荣誉称号或省部级表彰奖励.经过黄小平局长不懈的努力,遂溪县交通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党和人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黄小平被评为湛江市2005年度交通行政执法先进个人;2006年全省交通系统抗洪抢险救灾复产先进个人;2006年度湛江市交通行政执法先进个人;2007年度广东省交通行政执法先进个人.遂溪县交通局被评为2006年至2007年度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广东省交通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广东省交通厅\"民声热线\"上线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先进集体;全省交通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2005年度湛江市文明单位; 2006-2007年度湛江市文明单位标兵;湛江市2007,2008年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先进单位,湛江市2005—2008年度交通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推荐第3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黄大年,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岁。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大年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整理二

黄大年同志是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重道义、勇担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教师职业典范。作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同志归国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校是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行业性大学。在深地探测相关研究方面,黄大年同志与我校师生有着深远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他所取得的成就为我校相关研究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治学为师的风范值得我们所有地球科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优秀品格,是传承五千年文明、凝聚十三亿人心的根本力量。黄大年同志在名利双收的事业巅峰期,毅然放弃自己在海外半生奋斗赢得的一切,带着满腔热情回归祖国,肩负起科研领军的重任,并为之奋斗到生命的终点,一份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佩。作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我校也将爱国情怀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指引。从新中国地质事业草创之时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到遍览祖国的山河大地;从青藏高原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到积极对接“三深一土”等国家重大战略,爱国情怀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爱国情怀就是自觉服务于国家建设需要和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意识,提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在积极承担、努力完成国家重大需求中谋划学校新发展。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我们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黄大年同志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一丝不苟,凭借人格魅力和科研能力的双重感召力,培养了一批优秀地学人才。他在职业操守和人生信念面前敢为人先,为教师的敬业精神添加了一个生动注脚。地学是一个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领域,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锤炼品格具有更加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为了确保育人效果,包括我校在内的广大地学专业教师在野外卧冰躺雪、身先士卒,学生培养在野外,成果产出在大地。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敬业精神与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结合起来,继续发扬地质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攀登地球科研高峰的使命面前始终敢为人先。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崇高的职业属性,国家和人民对教师寄托着高于其他职业的道德期望。“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黄大年同志在个人修养上不急功近利、不追名逐利、不争权夺利,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却分毫不让。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不仅自己甘于奉献,而且断然拒绝“拉关系”“搞请托”,为当今教育科研事业注入了一股清流。这种高尚情操与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高度契合。地学是一个“性价比”较低的专业领域,必须耐得住淡泊名利的清苦,耐得住甘于奉献的寂寞。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高尚情操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在社会变革的浮华和喧嚣中,始终保持地质人敦厚质朴的本色,争做一名理想纯粹的教育工作者。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整理三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奋斗的目标。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他最喜爱的歌,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就已表明了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读小学时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六万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黄大年没有对师长食言,他更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海漂的18年,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关心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

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对谁都会是一种煎熬。团队里伙伴不舍地抱着他恳切地挽留,而最触动他的一幕是,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面对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后来回忆说,离开英国更像是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为国担当,是父母从小的教诲。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英国回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回到祖**亲身边,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站在大地上一般,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豪情。“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推荐第4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广大知识分子更是围绕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今天我们来认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大年。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然而,当黄教授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学召开《黄大年事迹报告会》,教师王郁涵回忆黄教授说过的话:“我一点都不想等到叶落了才归根,我想把我的所学交付给祖国。他说我和祖国从来没有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

这场报告会,正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巡讲,师生共同缅怀一位逝去的教授——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黄大年的留言写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09年4月,当得知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给母校打电话,明确表示要回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教授回忆说:“黄老师就没有提一个钱字,但是就强调他在国外的做的这种高精尖的这种科研工作,以及这种工作回到国内来怎么开展。”

“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回来参与建设。”

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或封锁。

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着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最晚的那一程,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马芳武回忆:“黄老师他说非常急迫,我们现在要创建双一流大学,一定要跟上时代快速地发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离多,让黄大年心怀愧疚,他在朋友圈感叹:“可怜老妻孤守在家,在挂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献昌说道:“黄教授有一句话很典范的,他说我们等于说为国家损失了20年的工作时间,我们要把它补回来,那真的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回来以后是只争朝夕。”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黄大年还在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难。

黄教授的学生周文月告诉我们:老师刚打完点滴,这手还没有缓过劲来呢,然后就开始给他讲,所以我就拍下来这个照片。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去,未尽的事业却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昔日与黄老师并肩奋战的同事,正在让“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在吉林大学档案馆,黄大年写的入党申请书,读起来仍让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2017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汇总

2017年1月8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这不幸的消息震惊了吉林大学师生,也震惊了中国的学术界。我们用学习来纪念黄大年教授,下面是2017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2017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1

黄大年教授走了!

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他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他对学生的无限惦念„„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因病不幸逝世。1月13日上午9时,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近800人在这里送别黄大年教授。偌大的告别厅装不下太多的悼念,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了,同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人们默默垂泪,几十名学生跪倒一片,痛哭失声„„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人们如此惋惜,能让人们如此不舍?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奋斗的目标。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他最喜爱的歌,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就已表明了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读小学时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六万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黄大年没有对师长食言,他更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海漂的18年,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关心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

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对谁都会是一种煎熬。团队里伙伴不舍地抱着他恳切地挽留,而最触动他的一幕是,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面对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后来回忆说,离开英国更像是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为国担当,是父母从小的教诲。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英国回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回到祖**亲身边,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站在大地上一般,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豪情。“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黄大年

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在科研上他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他的梦想是把地球变成透明的。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科学家,黄大年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的科研,而是祖国未来30年、50年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

地球深部隐藏着多少秘密,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科研人员的梦想,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而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就是找到开启“地球之门”的钥匙。国家实施这一计划,给黄大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舞台。

作为计划的重要部分,探测技术装备从军事工程、国防安全到能源资源探测开发,都是必需的利器。曾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黄大年深知这一装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国外是如何严控这一装备对华出口的。

“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一回国,黄大年就被国家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下设的第9项目。黄大年一方面协助国土资源部完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担任项目直接负责人,从一名尖端科技研发科学家变身为一个大国的战略科学家。

5年间,国家财政投入该项目约4.4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当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

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汇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经过5年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产业化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自主研制出了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集成软件系统,为深探计划实施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建成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为规范管理仪器装备研发和引进程序提供了验证基地„„这些成果,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加速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进程。

在2011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的盘点中,评选专家认为“深部探测专项开启了地学新时代”;2014年,该专项被25位院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3年,黄大年教授的团队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4年,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侨届创新团队奖。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最终结论是: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国内大型项目评审中的最高评价。2011年,作为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他负责策划、协调和组织中科院、高校等高科技资源形成高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

“他与探测仪器专家合作研发深地探测仪器装备,与机械领域专家合作研发重载荷物探专用无人机,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发地球物理大数据处理与解释,涉猎地学、信息、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黄大年的大学同学、吉林大学仪电学院教授林君对他的研究了解得更深一些。

在黄大年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国外封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告诉记者,在黄大年回国前,我国对于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尤其是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已经进入了工程样机研究阶段。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作为精确探测的高端技术装备,我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填补了我国空白,将意味着中国又成功抢占了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对推动国防安全建设和深地资源勘探具有支撑作用和重要意义。”这是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对这一项目进展的定位与评价。

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黄大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回国后,他首推我国的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这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黄大年为带头人。团队集中研究了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移动测量技术体系。

在带领团队冲上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黄大年一直在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和声望,多次带团出国考察,并促成合作事宜。

一次,黄大年带队考察,国外的研究机构为了专门接待中国考察团停止工作半个月,不惜成本将处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产品进行解冻,并拆开让中国考察团仔细观察。此情此景,让随团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大为感慨:“我从事这项工作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的接待。”

爱迪生曾说过,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在这个层面上,黄大年始终都在用自我成就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塑造着一种超越个人快乐的伟大志趣。

2017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2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广大知识分子更是围绕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家国栋梁》,为您讲述知识分子无愧于时代的奋斗故事。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大年。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然而,当黄教授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学召开《黄大年事迹报告会》,教师王郁涵回忆黄教授说过的话:“我一点都不想等到叶落了才归根,我想把我的所学交付给祖国。他说我和祖国从来没有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

这场报告会,正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巡讲,师生共同缅怀一位逝去的教授——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黄大年的留言写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09年4月,当得知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给母校打电话,明确表示要回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教授回忆说:“黄老师就没有提一个钱字,但是就强调他在国外的做的这种高精尖的这种科研工作,以及这种工作回到国内来怎么开展。”

“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教教生前采访。

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或封锁。

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着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最晚的那一程,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马芳武回忆:“黄老师他说非常急迫,我们现在要创建双一流大学,一定要跟上时代快速地发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离多,让黄大年心怀愧疚,他在朋友圈感叹:“可怜老妻孤守在家,在挂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献昌说道:“黄教授有一句话很典范的,他说我们等于说为国家损失了20年的工作时间,我们要把它补回来,那真的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回来以后是只争朝夕。”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黄大年还在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难。

黄教授的学生周文月告诉我们:老师刚打完点滴,这手还没有缓过劲来呢,然后就开始给他讲,所以我就拍下来这个照片。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去,未尽的事业却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昔日与黄老师并肩奋战的同事,正在让“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在吉林大学档案馆,黄大年写的入党申请书,读起来仍让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2017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3

2017年1月8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黄大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这不幸的消息震惊了吉林大学师生,也震惊了中国的学术界。

几天来,同学、好友向我致电询问病情始末,电话不断。他们难以相信这一悲痛的事实,而我每次在陈述大年已离开了我们,都泪如泉涌。与大年相识、相知近四十载,我们共同为地球探测装备自主研发而奋斗的往事历历在目。夜里,我辗转反侧,大年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浮现。

与大年相识在1978年,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是在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探专业新生报到的日子,大年来自广西地质队,我来自辽宁乡村。大年分在3773班,我分在3771班。我们金属物探专业四个班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在地质宫二楼阅览室上自习,我俩经常共同讨论问题。1982年毕业留校,大年留在物探系,而我分到了仪器系,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许下心愿,共同努力,发展地球物理方法,研制属于我国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

我们真的有缘。1982年,我俩又在学校组织的教师英语高级班学习一年英语。之后共同研修物探系硕士研究生课程。1990、1991年我赴英国留学、交流回国后,1992年大年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同样赴英国求学。送大年出国的时候,大年坚定地对我说,老同学,再会,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大年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的承诺。从1992年到英国访问、学习、工作共计18年,大年总是惦念着母校,经常回访交流,以拓展师生们的国际视野。物探系77级留校的同学还有杜晓娟和我,为了便于大年常回来,专门为大年申请了学校的流动编。2009年,中科院和吉林大学共同组织申报“深部资源探测关键仪器装备与实验”重大项目时,需要紧急召集海归优秀人才组建团队。大年听闻,义不容辞地处理掉剑桥的住房,作为吉林大学第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和夫人一起,于2009年12月全职回到了母校,组织全国优势研究团队,开启了国家千人计划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大年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短短6年的刻苦攻关,所完成的深地探测仪器装备成果获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

大年忘我的工作,令人难以想象。2010年以来,大年跨学科组织团队,与探测仪器专家合作研发深地探测和海洋反潜,与机械领域专家合作研发大载重量无人机,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发地球物理大数据处理与解释,涉猎地学、信息、军事和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作为老同学,我总是愿意给他最大的帮助。仪电学院分别自2009年从国外引进的骨干人才曾晓献、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引进的刘杰、从高压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留校的杨大鹏等均派到大年团队,以支撑他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的脚步。回国后,大年不知疲倦,几乎是夜以继日的连续工作。2016年12月初,大年晕倒在出差途中。组织上安排大年检查,2016年12月4日,大年检查完出院又到办公室工作,我到大年办公室,看到大年脸色不好,劝大年在家休息几天。为了不影响工作,大年紧接着又到北京出差。刘杰在北京给我打电话,说黄老师身体不好,需要回长春住院。8日大年住院,14日手术之后,刘杰给我发短信,告知手术做完了,让我放心。15日早上,我心急如焚,尽管大年的秘书告诉我手术后在ICU无法探望,我和仪电学院余国友书记还是不放心,坚持去医院看望了大年的家属。当听到手术成功、术后不用化疗时,心里感到安慰。回来后一直盼望大年能早日康复,没想到„„

推荐第5篇:学习共产党员黄德虎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共产党员黄德府同志的先进事迹的

心得体会

最近,我去艾田社区学习黄德府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我感触很深。黄德府,男,汉族,1939年8月出生,盐津县中和镇艾田社区街子人,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艾田乡副乡长、艾田乡党委书记、盐井镇党委书记和盐津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等职;2001年退休回艾田老家后,仍不忘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关心群众疾苦,乐于为民办事,在社区群众中威信较高,2006年起担任艾田社区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至今。

在社区任职的四年多时间里,黄德府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淡泊名利,全心为民,无私奉献,他成了艾田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贴心人,致富路上引路人。他努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到各项资金480万元,组织筹措资金65万元,带领群众修筑村组公路、硬化集镇街道、架设人行便桥、开凿水渠、修建耕作道,大搞社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兴办社区幼儿园,组建农家书屋,成立社区“职工之家”,筹办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建立职工法律咨询服务场所,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大兴跳广场舞、唱红歌等文化风尚;切实加强产业培育,大力推动生猪规模养殖、油菜规模种植和乌骨鸡、佛手瓜、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使社区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80元增加到 2010年的3800元,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社区集镇街面硬化工程中,为了节省资金,黄德府带领社区“两委”成员亲自管理,与群众一道干工程;在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中,为使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背沙打板;在社区工作4年,他将自己担任总支书记的工作补贴3万多元全部捐献给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在黄德府的带领下,而今的艾田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黄德府同志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云南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昭通市优秀共产党员”、“盐津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黄德府同志虽然年事已高,却始终没有忘记组织的培养之恩,始终没有忘记人民的养育之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一、受命于危难之际

2006年,在撤乡并镇工作中,撤销艾田乡,并入中和镇,在艾田集镇成立艾田社区。为延续艾田集镇的繁荣和发展,艾田社区总支部书记兼主任这一人极为重要。黄德府虽年越花甲,但身体健康,阅历丰富,且深受艾田社区群众的信任。经选举,黄德府同志当选了艾田社区总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按常理,黄德府同志当过县、乡领导,且已近古稀之年,加之社区总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无权无钱,他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理所当然。可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旗下的宣誓记忆犹新,为报答党的培养,群众的信任,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毅然挑起艾田社区繁荣、发展的重任,出任艾田社区总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

二、工作尽心竭力

黄德府上任后,根据艾田社区的实际,带领社区两委,积极开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社区的工作。

黄德府同志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汇同社区两委,拟定了“规划集镇建设、繁荣集镇贸易、壮大个私经济、开发人力资源、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思路,这为全面推进艾田社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工作中,经认真分析研究,黄德府同志与社区两委深刻认识到,公路不畅、街面杂乱、信息闭塞和饮水困难是影响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于是,通过发动群众、多方筹措资金,新修了艾田集镇至灯杆山、老房子、铜厂沟等三条村组公路,总长共15.7公里;新修了肖家湾的人行梯步,水孔庙的水泥平板桥;同时,通过政府扶持、社会赞助和群众集资51万元,修建完善了社区至村、组的公路,使艾田社区结束了人背马驼的历史。

在道路硬化建设中,黄德府同志积极争取资金,带领社区两委干部,租了两台搅拌机,采取两委干部坚守工地,轮流值班,专人采购、专人发放材料等方法,组织社区居民,与两委所请的十多个专业工人一道,经过47天的努力,投资25万余元,硬化了共计960多米,道宽6米多,厚度达15公分以上的集镇街面(如果这段街道全部承包修建,至少在35万元以上)。

撤乡并镇前,艾田街子虽是艾田乡经济、政治中心。撤乡并镇后,因闭路电视线路不通,社区居民不能直接了解中央、省,特别是市、县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因而,要求安装闭路电视线路的呼声极为强烈。但安装闭路电视线路要垫本钱,钱从哪里来?黄德府同志先后17次到盐津广电局和电视网络公司反映,请他们帮忙解决。当时需搭线费5万元,这对一个刚成立的社区,是个极大数目,由于黄德府的多次请求,网络公司被其为民办事的真情深深感动,答复需先付1万元,才予以安装。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以社区领导私人名义贷款,黄德府贷款6000元、两个委员各贷2000元。交清了搭线费,社区街子180户居民的闭路电视线路25天全面安装完毕。

艾田社区以农业为主,70%的人口都属于农民。黄德府同志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了两大产业,一是油菜产业;二是生猪产业。2009年艾田社区种植油菜的面积达1150亩,实际收成可达30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养殖规模达80头以上生猪的农户有12家。同时大力发展乌骨鸡、磨芋、中药材等产业,以期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6年,盐津连续遭受了“7.22”“8.25”“8.29”三次破坏性地震,艾田社区也遭受严重的破坏。地震发生后,黄德府同志以四个党支部中的13名党员和社区居民小组长为主,组成4个检查组,不分昼夜挨家挨户地了解灾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803户户户跑到。在了解灾情时,他帮助房屋倒塌的灾民安排吃、住,并捐款捐物。对无资金、无技术和无劳动力的受灾户,他组织社区居民帮助修建,在政府补助资金未到位前,他帮助灾民赊砖、赊水泥。对五保老人、孤儿和特殊困难户,安排社区干部每人帮扶2户。总之,哪里有灾情,哪里有困难,哪户进度缓慢,哪里就有黄德府同志的身影。在抗震救灾期间,他在给五保老人拆房回家的途中,因天黑路滑,看不清路面,滚下路坎,造成腰椎扭伤,住院治疗一个多星期。

在黄德府同志身体力行的带动下,艾田社区支委班子里也涌现出委员们不顾自己,热心助人的良好风貌。王富银老人虽然是社区支部的一员,但也是受灾户,但他却主动把自己的修建指标让给了别人,自己住在危房里,“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啊!”委员阳本宣从水泥厂下岗后,一家五口就靠一辆微型车维持生活,但只要有困难户找他帮助,从不推辞„„。

三、不图名利 不领工资

黄德府同志虽任社区总支书记近3年,但从未领过社区总支书记这份工资(近两万元),他将工资存折交给文书,要求文书将其工资用于帮助特困户购买良种、修缮房屋等公益事业和补贴社区办公经费。

黄德府同志这种尽心竭力的敬业态度和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深受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近三年来,他多次受到县委政府及镇党委政府表彰,并荣获盐津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和昭通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面对这些荣誉,黄德府同志在云之南艺术团到豆沙演出时回答主持人采访时谈到,“我是一个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党员,也是退休老同志,我没有更多的想法,能在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办几件事,尽管自己苦一点,累一点,哪怕滚一身泥,流一身汗,乃至流一点血,甚至受一些骂,只要老百姓受了益,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我完全值得”。

黄德府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黄德府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黄德府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

一是要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二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黄德府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黄德府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黄德府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三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向黄德府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我是一医院干部,学习黄德府就要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人民的健康利益为重,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在医院工作一天,就要为广大人民健康着想一天,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保健院支部 杨静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推荐第6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挚爱之情,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就是一种报国的责任心。

25年前,黄大年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在国外他有着舒适的生活,优越的待遇,但是在祖国召唤之时,却毅然放弃一切回到祖国,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怀着报国的心、带着新进的技术黄大年同志开始了拿命做科研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在广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都应该向黄大年同志学习,不但我自己要学习,还应该广泛动员社区的党员一起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把黄大年同志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传承下去。作为一名社区党员要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闲暇时间,都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力把事情做到更好。“党员精神的真谛是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组织发展更多的人一起去传承这种精神——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目前应该做的”,这是我做党员工作的一个信条。入党以来我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党员的事业既伟大又平凡。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帮助和爱心的付出;之所以平凡,因为它是由众多的党员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了伟大的奉献事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社区里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细心的呵护、在对周边环境的热心的关注、在对国家的事的积极的关注。用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别人,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就是我的作为一名党员感悟,我将不断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党员精神,我将不断把自己的热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让更多的党员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

推荐第7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黄岭小学 马桂敏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敬业精神、共筑伟大梦想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黄大年同志以澎湃生命搏击、以开拓创新追梦,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感人事迹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炬,点亮奋斗者心中的梦想,指引追梦人风雨兼程的脚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科研教学中,黄大年不知疲倦地求索,充满激情地登攀。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他却以“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作答;有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始终惜时不惜命,甘做刻苦钻研的“拼命黄郎”;他不爱钱财爱人才,为了让学生们搞好学习研究,他自费给班上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工作是他的挚爱,学生是他的牵挂。在年复一年攻坚克难的繁重工作中,黄大年把岗位看作体现人生价值的哨位,把事业当成报效国家的战场,无惧困难、无畏拼搏、无私奉献,取得多项创新突破,获得比肩世界一流水准的科研成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坚如磐石的信念、“主一无适”的执着,无不被他那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打动。

成功没有捷径,人生需要努力。黄大年取得的成就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和不懈奋斗。古人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也许我们的岗位很普通,所做的工作很平常,但正如人生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需要汇聚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无数普通人的智慧和力量。人间万事出艰辛。像黄大年那样,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从自己做起,把本职做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美好的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敬业要有恪尽职守的责任心,更要有勇于开拓的进取心。已经功成名就的黄大年回国之后,不是养尊处优“吃老本”,而是争分夺秒踏上了科研创新的新征程。他深知,中国只有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才能赶上历史潮流、赢得发展先机。因此,他以一股“疯魔劲”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谋赶超、求突破,搞交叉、促融合,8年间取得累累硕果,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优异答卷。敬业方可成事,创新才能兴业。在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当今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奋发有为不懈进取,就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第8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王伟)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黄大年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择奉献担当。正因为这样,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豪宅回到祖国,为了科研创新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黄大年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胸怀大局,让小我融入大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以崇高的追求超越小我,实现人生更大价值,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黄大年选择回国、选择辛劳,是因为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心有大我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念。“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就能汇聚每一个人的奋斗力量,为实现个体梦想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实现共同梦想开创更加光明的前景。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黄大年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巨大的日程表,标注着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这是奋斗者的生命足迹。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奋力拼搏、毫不懈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有的领域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这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燃烧了自己,用生命践行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一心报国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只做不说的梦想是会发光的”。爱国贵在行动,报国就要实干,只有在火热的实践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才能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梦想之路从无坦途,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各种问题和矛盾依然纷繁复杂。从深化改革的硬骨头,到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再到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艰巨工作,都要求我们不能松劲,而要迎难而上、发愤努力。“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每一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担当,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美好,圆梦的脚步就会越来越坚实。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不久前,一首《我爱你,中国》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文艺演出中,触动着人们的心怀。这首歌,也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曲。古往今来,爱国始终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激荡在振兴中华的奋斗路上。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汲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奋发进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向祖国和人民交出精彩的人生答卷。

推荐第9篇:黄振光同志先进事迹

黄振光同志先进事迹

黄振光,男,26岁,现市属第二看守所一监区医疗室医生,2009年3月份开始参加我所医疗室工作,该同志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严谨细致,他通过认真落实日常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了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加强了监所防病治病工作,确保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该同志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我所上下的一致认同。

一、刻苦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在政治思想上,黄振光同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自始至终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增强自己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时时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政廉洁,拒腐蚀永不沾。积极参加所里组织的各种爱党爱国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丰富了政治头脑。

二、努力钻研医疗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黄振光同志作为一名从医科大学毕业的科班生,通过警校培训直接到我所医疗室工作。这对于黄振光同志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刚到监区,他也曾因为在押人员疾病的多样性而感到力不从心,但在领导和医疗室的各位同志的热心帮助下,使黄振光同志很快突破了心里障碍,树立了信心,激发了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他一边努力学习与看守所医疗工作相关业务知识,一边虚心向身边的同志求教;他“勤思考,勤动手,勤做笔记”,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更多和看守所工作相关联的法律和医疗专业知识,如《临床中西药物配伍手册》、《人民警察法》等。通过学习,黄振光同志迅速提高的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作风优良的看守所医生。

三、勤奋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看守所的医疗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医疗压力大,黄振光同志不畏困难,每时每刻都踏踏实实地负责着一监区800多名在押人员的日常巡诊,他对每个月的重病号都经常进行排查,将重病号的所有情况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他还负责一监区的整体卫生消毒,健康在押人员的防暑、抗寒地等日常保健工作。在2011年上半年,黄振光同志在日常巡诊中发现在押人员李某出现头晕、头疼、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他把李某调入病号仓观察治疗,在进入病号仓的第三天,李某的病情加强,黄振光同志当机立断地把李某及时遣送至市人民医院进行急诊救治,为治疗抢得了先机,他同时将李某的发病过程、入院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记录,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舍小家、顾大家,坚韧不拔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0年12月,黄振光同志刚满4个月的儿子因轮状病毒导致腹泻至中度脱水送到医院进行急诊治疗,当时黄振光同志正在值班,他刚放下家里打过来的紧急电话又投入到看守所的医疗工作当中,直到当天值班结束手头上的工作已全部清楚交接给下一班值班医生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医院看望那个也急需他在身边的弱小的孩子。黄振光同志对待在押人员总是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他从不区别对待,曾经有个已判死刑的在押人员对人生心灰意冷甚至冒出自杀苗头,是他通过日常的巡诊对这个在押人员循循善诱、耐心开解,使该在押人员终于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

黄振光同志用他默默无闻的辛劳、无私无畏的奉献、扎扎实实的医术为在押人员打造着一个生命的“诺亚方舟”,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治着一个又一个失落的灵魂,他不但医治他们的身体,同时更医治着他们的心灵,使这些在押人员在看守所中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推荐第10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通过学习、读书、实践后写下的内心感受。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

1连日来,光明日报关于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事迹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沿着黄大年的足迹走下去,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不息。

黄大年归国报国的事迹感染人。“我是含着泪读完关于黄大年的报道的。他放弃国外一切,抱着一颗‘中国心’,投身到自己祖国的科研事业当中,深深地感染了我。”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说。黄大年的奋斗足迹也让一批在校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未来方向。“青年时期的奋斗是为走出去,而学有所成之后又做何选择,黄大年给了我们掷地有声的答案――归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傅小宇说,“作为外语专业的中国学子,我想做贯通中西文化、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黄大年惜时不惜命的事迹感动人。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说:“每次见他,都被他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他不是锋芒毕露的人,很谦逊、很有亲和力,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科学家――既有传统的献身精神,更有走在现代科学前沿的创新精神。”黄大年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一批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我也应像他一样,将我的学业作为我的事业来经营,不辞辛苦,夯实基本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11班学生张诗雅说。

黄大年执着追求科技高峰的事迹激励人。“作为一名测控仪器专业的学生,不得不赞叹黄大年对专业交叉融合理念的前瞻性。正是因为交叉、融合中带来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使得我国在‘巡天探地潜海’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王博深有感触地说。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告诉记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头,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黄大年以国家大局为重,把学术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担当精神,只有时刻保持一颗对科学研究的敬畏心、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才能使国家取得有战略意义的大成果。

黄大年悉心培养科技人才的事迹指引人。黄大年生前的助手于平告诉记者,黄大年多次深情地表露对母校的期冀,他梦想着母校吉林大学也能孕育出像生物进化、DNA、雷达、磁悬浮、原子钟等一样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所以,当学校希望他担任本科班班主任时,他表达了极为迫切的愿望。

“大年学长将是我永远崇敬、怀念的榜样和典范,他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清华大学副校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

2在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复合体”: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赓续,又有现代学术基因的发扬光大;既有不图虚名、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又有诲人不倦、爱才育才的大师风骨。他用58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高超的学术、高尚的品德,筑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

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黄大年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时,毅然放弃优裕生活和优越工作回国效力,把全部精力献给国家深探事业。在黄大年的人生词典中,没有“计较”“得失”等字眼,只有奋斗与奉献。为了赶超世界一流,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出差常订夜航班机,只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他身兼数职、手握资金上亿的项目,却从不考虑个人私利;面对荣誉头衔,他总是推辞――“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即便被人议论“不食人间烟火”,也依然淡泊名利、一心为公。“为了理想,我愿做先行者、牺牲者。”黄大年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了科研事业。

学海无涯,人不能穷尽所有问题,但可以在不懈求索中不断抵达更高境界。总书记指出,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在海外工作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黄大年,回国后勇挑重担,带领团队义无反顾投身科技创新的竞技赛场。从白手起家、填补空白,到赶超先进、跨越极限,黄大年始终凭着一股子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了非凡业绩。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始终坚守正道、专注干事。抓科研,他只看绩效不留面子;用资金,他只认项目不认关系。黄大年的创新历程启示人们,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科技工作者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干一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助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连日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与深沉的思考。人生在世,为了什么、图个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像黄大年这样的国之脊梁用生命书写答案,在历史的天空上,构成无比璀璨的精神星座,指引着今天的人们崇德向善,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无悔人生。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

3黄大年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号召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向黄大年学习,学习他报效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勇于创新、攀登前沿科技高峰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报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黄大年生前系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他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师德高尚,诲人不倦,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积极提升青年教师和团队成员国际交流互动能力,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刻苦钻研,业绩突出,作为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突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

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第11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近日我学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无私的爱国者、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新兴交叉学部学部长,作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教授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充分挖掘我国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并形成了技术能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黄大年同志身上的闪光点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那一颗拳拳的爱国心,他放弃了在国外的资产,毅然决然的投身于科技兴国的浪潮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放弃现有的成绩重新去开疆扩土更难。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舍”很难,舍掉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更是难上加难。能为国家发展、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小家利益是需要极高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的。

黄大年同志回国在积极投身于科技强国发展一线的同时还投身于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近期的一系列先进人物的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我在科室内部组织的了先进人物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榜样的力量鞭策自己,像黄大年同志一样立足本岗、甘于奉献,为天津市道桥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2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学习黄大年同志事迹”做合格党员

2017年9月9日和19日上午,学习县检察院召开《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黄大年同志事迹”做合格党员》专题会议。会议由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x主持,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支部书记韩x传达了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党组书记、检察长贾xx作了重要讲话。院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支部组织党员进行了专题讨论,

韩x同志在介绍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时说:黄大年同志作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在吉林大学任教,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于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的先进事迹,追授黄大年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大会后,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讨论,分别发表学习黄大年同志事迹的心得,大家纷纷提出,黄大年教授是时代楷模、社会精英,值得所有检察干部学习,对黄大年老师的行为表示敬佩,同时提出要勤于锻炼,保证好的身体投入工作;有的同志说学习黄大年同志事迹后表达年轻人对科研工作的钻研精神,对学生的热情,确实值得所有检察干部学习,特别是年轻检察官要以其为榜样,学习其乐于奉献的黄大年老师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同时对教育学生诲人不倦的精神表示敬佩;还有的同志学习后表示黄大年同志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楷模,党员干部同志应当以榜样的力量,切实履行好检察官的职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检察工作中,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最后,党组书记、检察长贾xx同志强调 :在对于黄大年老师在思想中宁可放弃国外的高薪回到祖国建设的爱国精神表示值得所有人学习,在学术中饱含的一种诚笃的精神,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追求真理当作一种内心的需要,内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做所谓的追求真理的工作,这个时候才能说这个人是真正在从事学术研究,希望大家在干好检察工作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拥有好的身体才能把工作做好。

本次活动是我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支部的讨论活动强调工作实效,确有所得,支部将会按照计划,继续开展各项学习和研讨活动。

第13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这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为什么他要回国?我想这个问题,他用他的生命做出了最好的回答。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

作为和黄大年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始终保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毕生经历诠释了这一切。

推动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像榜样、向优秀党员的学习,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第14篇:黄喜琴同志先进事迹

平凡岗位上书写华章

--黄喜琴同志先进事迹

黄喜琴,女,汉族,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原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她凭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心做事、用情服务,赢得了行政相对人的广泛赞誉,也续写了人生的精彩篇章。

一、贴心暖心服务。站在企业角度,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问题。宁让自己麻烦,不让企业多跑路。2010年11月18日,“远驰〃立业城”项目想赶时间招投标,想提前到城建委窗口办理图审备案。此时,企业的主体工程图纸审查已经完成,但深基坑支护方案没有送审,按照常理窗口完全可以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内办理,可企业却等不及。黄喜琴在了解情况后,和有关人员会商后,果断要求企业写出承诺书,先发一张《图审备案单》去办理招投标手续,在3日内将方案送图审办审查,待取得合格证后换走承诺书,并发齐剩余四份。2010年7月21日,江苏中兴公司的周经理来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时提供的“三类人员”证件缺少年检记录,无法确定这些证件的有效期限。黄喜琴积极与相关单位人员联系,将原始延期年审记录及时调入服务窗口备查,并且将此事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将办理延期年审手续的单位及时传到服务

窗口,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不简单地照搬政策,处处为行政相对人着想,是黄喜琴的工作理念。她常说:“这样既支持了企业,也不违反规定,在我们可控的情况下打了个时间差,可以为企业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就在前不久,湖北追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经理杨勇到窗口咨询工程建设手续,可当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黄喜琴电话通知窗口相关人员以最快速度回到窗口,集中接受企业咨询。企业负责人事后动情地说:“像这样热情的服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二、主动延伸服务。

在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中采取超常规措施,延伸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方便行政相对人,是黄喜琴和她的服务团队追求的目标。为此,黄喜琴将目光放在既确保前置条件到位又减少办件方等候时间上,将图纸审查手续与报建手续并联,墙体材料、散装水泥、建设档案告知承诺手续、质量监督手续、安全监督手续、合同备案手续和施工企业分包备案手续并联,同一项目、多个内容的审批只需一次递送,把先来后到的排队等候变为齐头并进的交叉办理。在受理图审工作中,延伸服务内容,主动同前置审批部门保持沟通联系,在其认同并出具承诺书后,从速进入图审程序,在各方都开展工作的同时,再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确保依法行政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服务对象的办事时 2

间。针对我市燃气市场现状,黄喜琴和窗口工作人员一道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新建燃气工程必须纳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依法监管”的建议,很快被采纳。短短4个月,全市燃气建设经营许可办证换证数量由2家上升到目前的52家,有效地促进了燃气市场的规范。

在落实《城市排水许可》进窗口中,黄喜琴克服了没有先例参照,没有成功经验可学困难,调查分析,自设多套审批备选程序,同市政管理处、污水治理公司、和办件单位等相关方斟酌筛选,实行流程推演试运行,选优汰劣。专门针对性出台催办制度,使我市城市排水审批管理纳入行政窗口办理把关序列。实行城市排水许可证制度后,我市新建工程项目再无无序乱排污水问题出现,为襄樊城市建设工程污水排放混乱状况划上了句号。

三、优质高效服务。自我加压、向内挖潜,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建章立制抓管理。几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黄喜琴从不断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入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科学制定审批程序、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延伸行政服务触角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配合制订《建设系统优化审批流程“765 ”工作方案》,对所有行政审批事务实行“七个公开”(办理事项公开、法定依据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审批材料公 3

开、收费标准公开、办结时限公开、联系电话公开)、“六个服务(文明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规范服务、便民服务、廉洁服务)、“五个倒逼”(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察倒逼落实);建立了城建委窗口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登记表,不仅要求把事情办好,还要留下档案、有据可查。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市城建委窗口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能力与水平,也为广大市场主体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无私奉献服务。这些年,每天八点准时到窗口是黄喜琴不变的习惯,她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工作人员。许多人曾不解地问:“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拼命干什么?”黄喜琴总是平淡地说:“拿着国家的俸禄,哪怕就是让我扫地,我也要扫的干干净净!”

市***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有10个行政服务窗台,11名工作人员,年均办件量超过6000件次,工作量大,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如何管好这支队伍,黄喜琴想尽了办法。经过无数次的沟通、磨合,黄喜琴倡导建立了较为完善全员“主角”,人人都是值班长的窗口管理制度,要求值班长提早到岗全日负责工作区卫生、督察窗口违纪违规行为、检查下班后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最后,还要记录好当天的窗口工作情况日志。制度的约束,使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升。

“优质服务送温暖,高效施政业绩佳,不为名,不为利,三尺岗台责任大,当好人们勤务员,我们心里乐开花。”这是由城建委窗口集体创作的《行政服务之歌》,歌曲不仅唱出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心声,更是***窗口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黄喜琴所负责的***窗口,有10余人被授予“服务标兵”光荣称号,多人被评为襄阳市行政服务标兵和先进工作者,居行政服务中心榜首,城建委窗口连年被评为“红旗窗口”,并被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2010年、2011年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城乡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2月,《“三心”服务驿站》品牌——市***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第二届襄阳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新品牌。

第15篇:王德良同志先进事迹

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记泾川县党原乡丁寨、城刘联合党总支书记王德良同志先进事迹

王德良,男,汉族,现年46岁,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农广校函授大专学历。现任党原乡党委委员,党原乡经委副主任,党原乡丁寨、城刘村联合党总支书记,兼任‚陇新‛牧业公司总经理。

王德良同志经过多年实践,结合村情实际,科学分析本村生猪养殖的发展历程,确立了发展畜牧养殖业强村富民的思路,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1997年至2000年,利用3年时间,初步探清了路子、打好了基础,理清了发展思路;2001年至2003年通过典型引路、扶持大户和建办园区、规模发展,实现了量的积累;2004年以来,全村养猪产业向规范化养殖、公司化运作、产业化配套的方向发展;经过13年努力,全村养猪产业实现了一业突破、整村推进,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围绕温棚养猪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了规模养殖、仔猪繁育、生猪销售、饲料经销、科技服务等产业化服务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700多元上升到2010年的4465元,是1996年的6.4倍,养殖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由不到20%提高到82.3%。

在王德良同志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按照‚结合村情、尊重民意、体现科学‛的原则,提出了三个‚一体推进‛的长远发展

- 1234 -

第16篇:黄德力同志事迹简介

黄德力同志事迹简介

黄德力,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大专,太平镇中心小学仙村校区大队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他注重阵地建设,狠抓常规工作,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了“每周一主题”班队活动、“校园之星”评比、“金色童年”书画展、“民族精神在我心”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为这个乡村学校注入了浓浓的艺术气息。他所撰写的德育论文多次荣获区级奖;在读书教育活动中多次荣获区优秀指导奖和所在学校优秀组织奖;多次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

第17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谭文波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热潮于全国大地。作为党员干部的我,认真听取了他的动人事迹。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荡人心,

1 为我们砥砺奋进、振兴中华提供了宝贵精神力量。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让崇德向善蔚为社会风尚,我们就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哲人有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推动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是黄大年的志向和担当。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见贤思齐,贵在行动。让我们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

2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

3

第18篇: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刀豆文库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2019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每一个青年学子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将自己投入到祖国伟大建设当中去。

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看完黄文秀的视频,我感慨万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用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文秀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她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祖国奉献自我的青春力量。

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刘明晟同学表示,今天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极为感动且备受鼓舞。在此向扶贫先锋致敬,向第一书记致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投身西部热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计划,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扎根西部,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扶贫工作,让国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学习黄文秀的事迹后,了解到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让我回忆起去年暑假跟随资源瓜里乡义林村第一书记在乡间地头跋涉,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当地群众交流,协助降准扶贫工作的生活。对于基层,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奔赴龙胜、全州、资源贫困山区参与为期将近一月的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道路不简单,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青春。今年六月,大学四年生活结束后,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

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广泛宣传,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选调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里选择轻松的生活,从事轻松的工作,但是“固执”的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她那穷困的老家,因为她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困难群众。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艰苦的。从家乡困难群众最开始对她的“质疑”,认为她只是来这里镀金的,不会真心扎根这里帮助大家脱贫,到后来走村入户,“死皮赖脸”的向乡亲们了解情况、收集诉求,全完将自己融入困难群众之中,到后来老乡们慢慢接受她、认可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充满了委屈。她背地里流过多少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终将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将自己的使命记在心中。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快乐的。“我也要让家里的孩子在大学里申请入党”,让孩子入党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她希望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长征,是她在驻村一年时间里车轮走过的印记,也是她将自己奉献给基层、奉献给困难群众的永恒记忆。

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必将长存,必将成为所有扶贫干部的标榜。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学习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她为了党和国家事业,为了困难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牺牲宝贵生命的无畏精神,她和所有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当前正值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涌现出了我县新化镇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她的先进事迹和她所彰显出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质感染着我,令我灵魂深受触动,肃然起敬。

初心就是情怀,诠释着对党的忠诚。黄文秀同志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环境回到家乡工作,并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立志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正是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份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让她从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主动作为。黄文秀同志的这种忠诚于党、真心为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始终牢记为民谋福祉就是我们的初心,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做到信念过硬,带着深厚感情到群众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使命就是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黄文秀同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正如她在扶贫心得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心中的长征”。黄文秀同志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忠于人民的情怀、只争朝夕的敬业和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对地球勘探事业的执著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生动体现,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作为县纪委书记,作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更没有理由松懈,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履行职责,带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用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作为交给人民群众的最好答卷,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榜样就是力量,打造过硬纪检队伍。黄文秀同志驻村一年多时间,从新手蜕变为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能手,带领群众脱贫奔康;她舍小家顾大家,在父亲做手术住院期间,始终心系群众,获得了群众高度赞誉,她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在黄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初心、感受到了使命、更找到了差距。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为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我们的天职使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以“五个过硬”的要求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信赖纪检监察铁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几天来,我先后通过新闻、网站对黄文秀同志事迹的学习,我深有感触。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都是战斗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战友,黄文秀同志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标杆,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黄文秀同志精神为榜样,真正做到心系人民,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无私奉献,不悔付出,勇担脱贫攻坚重任的使命!

一是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黄文秀同志硕士毕业后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黄文秀的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本色。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始终把人民装在心里,把人民幸福举过头顶,把青春献给人民,继续把脱贫攻坚的长征路走好!

二是要学习黄文秀同志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黄文秀同志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这激励着我在扶贫任务上要勤于实践、不断奋斗,肩负起这项新时代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我要立足工作职责,在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上下功夫,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真正所需所盼所求,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

三是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精神。忠诚干净、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我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以满腔热血奔赴基层一线,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谋福祉。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最后关头,我为自己是脱贫攻坚战线中的一员感到骄傲,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担当、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作为,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2019年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6月16日晚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将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曾于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长治学院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并获法学硕士学位。黄文秀因公殉职后,她的感人事迹迅速引起了全国多家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央视、中国日报、中国妇女报等相继刊播了相关报道,深切缅怀这位优秀的第一书记。

看到黄文秀的事迹,在痛心和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当代青年一代,要以理想信念之光、信仰之力激励自己,在重任面前敢担敢上、敢做脊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在黄文秀的身上,体现的正是这样的信念之光、信念之力。”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将人民装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把为民谋福祉、解难题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与建议,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解决困扰群众的一切难题,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担使命,真出力。当前我们正处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发展呼唤担当的力量,只有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满裤腿,不怕脚下布满荆棘,才能做好基层工作。我们必须以促进基层发展为己任,提高本领,埋头苦干,敢为人先,身体力行的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广大选调生树立了一面先锋模范旗帜。正在基层淬炼本领的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向榜样学习,聆听群众建议,建立自我负面清单,找差距,补短板,勤自律,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基层成为我们实践、进步的疆场。

学习黄文秀精神,就要抓落实,真有效。政策实不实,关键在落实,坚持效果导向是检验政策落实的试金石。我们在强化理论政策学习的同时务必将发挥实效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参考。行动只有发挥实效我们的政策才能为基层建设具备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只有真正提高群众满意度,才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初心,是检验信仰的一面镜子,是透视作风的一个窗口,是敦促担当的一声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落实基层政策,实现群众梦想,建立和谐干群关系!

第19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简报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2017年10月17日下午,xxxxx班xx人积极开张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都励志树立像黄大年同志一样的精神。(供稿人xxx)

第20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6月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年,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岁。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大年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整理二

黄大年同志是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重道义、勇担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教师职业典范。作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同志归国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校是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行业性大学。在深地探测相关研究方面,黄大年同志与我校师生有着深远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他所取得的成就为我校相关研究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治学为师的风范值得我们所有地球科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优秀品格,是传承五千年文明、凝聚十三亿人心的根本力量。黄大年同志在名利双收的事业巅峰期,毅然放弃自己在海外半生奋斗赢得的一切,带着满腔热情回归祖国,肩负起科研领军的重任,并为之奋斗到生命的终点,一份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佩。作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我校也将爱国情怀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指引。从新中国地质事业草创之时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到遍览祖国的山河大地;从青藏高原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到积极对接“三深一土”等国家重大战略,爱国情怀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爱国情怀就是自觉服务于国家建设需要和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意识,提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在积极承担、努力完成国家重大需求中谋划学校新发展。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我们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黄大年同志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一丝不苟,凭借人格魅力和科研能力的双重感召力,培养了一批优秀地学人才。他在职业操守和人生信念面前敢为人先,为教师的敬业精神添加了一个生动注脚。地学是一个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领域,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锤炼品格具有更加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为了确保育人效果,包括我校在内的广大地学专业教师在野外卧冰躺雪、身先士卒,学生培养在野外,成果产出在大地。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敬业精神与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结合起来,继续发扬地质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攀登地球科研高峰的使命面前始终敢为人先。

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同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崇高的职业属性,国家和人民对教师寄托着高于其他职业的道德期望。“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黄大年同志在个人修养上不急功近利、不追名逐利、不争权夺利,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却分毫不让。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不仅自己甘于奉献,而且断然拒绝“拉关系”“搞请托”,为当今教育科研事业注入了一股清流。这种高尚情操与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高度契合。地学是一个“性价比”较低的专业领域,必须耐得住淡泊名利的清苦,耐得住甘于奉献的寂寞。我们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的高尚情操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在社会变革的浮华和喧嚣中,始终保持地质人敦厚质朴的本色,争做一名理想纯粹的教育工作者。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整理三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奋斗的目标。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他最喜爱的歌,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就已表明了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读小学时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六万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黄大年没有对师长食言,他更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海漂的18年,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关心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

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对谁都会是一种煎熬。团队里伙伴不舍地抱着他恳切地挽留,而最触动他的一幕是,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面对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后来回忆说,离开英国更像是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为国担当,是父母从小的教诲。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英国回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回到祖**亲身边,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站在大地上一般,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豪情。“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广大知识分子更是围绕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今天我们来认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大年。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然而,当黄教授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学召开《黄大年事迹报告会》,教师王郁涵回忆黄教授说过的话:“我一点都不想等到叶落了才归根,我想把我的所学交付给祖国。他说我和祖国从来没有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

这场报告会,正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巡讲,师生共同缅怀一位逝去的教授——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黄大年的留言写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09年4月,当得知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给母校打电话,明确表示要回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教授回忆说:“黄老师就没有提一个钱字,但是就强调他在国外的做的这种高精尖的这种科研工作,以及这种工作回到国内来怎么开展。” “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教教生前采访。

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或封锁。

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着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最晚的那一程,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马芳武回忆:“黄老师他说非常急迫,我们现在要创建双一流大学,一定要跟上时代快速地发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离多,让黄大年心怀愧疚,他在朋友圈感叹:“可怜老妻孤守在家,在挂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献昌说道:“黄教授有一句话很典范的,他说我们等于说为国家损失了20年的工作时间,我们要把它补回来,那真的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回来以后是只争朝夕。”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黄大年还在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难。

黄教授的学生周文月告诉我们:老师刚打完点滴,这手还没有缓过劲来呢,然后就开始给他讲,所以我就拍下来这个照片。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去,未尽的事业却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昔日与黄老师并肩奋战的同事,正在让“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在吉林大学档案馆,黄大年写的入党申请书,读起来仍让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德府同志先进事迹
《黄德府同志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