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吴仁宝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1 08:37:40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吴仁宝同志,在5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共同富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身体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华西之路”。从而以其突出的工作成绩和为我国“三农”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1)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他始终把“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最大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和目标。如今,华西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在建党80周年期间,由中宣部、中组部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几十年如一日,忘记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任何时候也挫伤不了“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夸不倒、难不倒、下不倒)的标准,真正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2)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他从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来,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到如今,老百姓都住上了高档的欧式别墅,他还住在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华西的老百姓千方百计叫他住好房子,甚至有许多老百姓急得哭,但他还是不肯住。他说:“让老百姓住好房子,比我自己住还要愉快!”同时,他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村民先做到的,自己一家人先做到。受他的影响和带动,全家26口都在华西,每年为集体创造近10亿元的利润。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毕生;献了自己,献子孙。”

(3)加强党建,发扬民主。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信仰,密切党群关系,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94名。他带领党员干部干事业,坚持“五靠”:一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靠党的好政策;三靠各级组织为基层、为农民服务;四靠全体华西村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五靠实事求是。吴仁宝认为,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永远记住,他们记住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所以,他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治村,以人为本、教育为先,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成立了特色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创造性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达到了“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像今年年初,吴仁宝把并入华西的周边村个别懒散的人集中在华西村党校,办了个培训班。一开始,准备办一年统一免费食宿,还发工资。但办了不到一月,他们就积极要求工作。现在,都改得很好,进步也比较快。像华西周边村村民杨永平,原来是“不想工作,不想啥,经常寻事、打打架”,是公安局、派出所的“常客”,几次被拘留,还被判过刑。他自己经常说:“我以前在家,什么话都不要听,什么事都不想干。加入华西后,这种环境感染了我,我看到什么都好,什么干部都看得惯,什么事都想做。我个人变化,不是360度转弯,而是380度打转弯。”

(4)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他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了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他把共富之路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最近几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共同富裕。

(5)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吴仁宝誓言要干到80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他认为,华西能有今天,并不是他自己的水平高,主要是“认真”。一是他及时、认真地学习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他不设立自己的办公室,坚持到下面去,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把问题解决在下面。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做到统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他认为,有效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什么是执政能力。吴仁宝和华西村党员干部,以其敏锐的发展眼光,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机遇,带领华西的党员干部,与时具进,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华西的“三农”变“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去年,华西实现了105亿,成为全国第一家销售超百亿的村庄。今年1—11月份,销售已超200亿,2005年目标300亿。同时,已规划了今后三年实现“两个一千”(一是三年实现销售1000亿;二是帮助周边16个村,三年内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村庄建新公寓房,可节约土地1000亩)的发展目标。华西要进一步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力争把30平方公里大华西村,建成一个更加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同志曾是党的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六

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1989年、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农业模范。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20年.20人”(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专栏)、“25年.25人”(中国改革之星)、“50年.50人”(人民日报庆祝建国50周年专栏)、“80年.80人”(中组部建党80周年《鲜红的党旗》丛书)、江苏省“道德楷模、时代风范”、江苏省100名勤政廉政好干部、江苏省廉政代表称号。

推荐第2篇:吴仁宝同志先进事迹(王)

学习吴仁宝精神 做人民满意教师

仁和幼儿园

王琛

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去世了,他不仅给华西村留下了殷实的物质财富,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他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把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天下第一村”。一个普通的村支部书记,何以能够创造如此非凡的业绩?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何以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我感到有三种精神在他的身上熠熠闪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向吴仁宝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三种精神,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一要学习吴仁宝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精神。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让农民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吴仁宝书记“心系群众,一心为民”高尚情怀的生动写照。他刚上任的时候,那时的华西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各项事业发展滞后。面对如此困难的环境,他没有丝毫动摇,坚信会用自己的双手给华西带来财富,立下了“不拔穷根,誓不为人”的志向。为了寻求发展的新路子,他可以说是跑断腿、磨破嘴,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华西村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在取得这些成绩的时候,吴仁宝书记坚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他始终信守“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的“三不”诺言。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面对孩子和家长,必须向吴仁宝老书记学习,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精神,服务家长、关爱孩子。同时我还是一名学校基层管理者,所以还应像吴仁宝书记那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村”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贴近群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甘当一名聆听者,加深与教职工之间的感情,了解她们的真实需求和期盼,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要学习吴仁宝同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华西村是靠实事求是,始终走自已的特色之路发展起来的。”这是吴仁宝向每位前来华西“取经”的人必讲的一句话,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华西快速发展的精髓,那就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试想,如果不是因为这种工作作风,华西村怎能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几十年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是有了这种工作作风,吴仁宝同志才能创出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学习他这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既要开阔眼界又要理清思路,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教为荣、岗位建功”的思想,以拥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师德情操、广博文化知识、精湛教学技能为目标,为幼儿教育建功立业。

我园是2009年开办的年轻幼儿园,办园之初就确立了“让每个幼儿在梦想的蓝天下健康、快乐、自信地结伴飞翔”的办园宗旨,以“优化人本管理机制、推进现代幼教科研、彰显园部课程特色、营造幼儿健康天地”为办园目标,以“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为工作目标 ,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努力打造“仁者爱人,满园和畅”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即“欣赏每一个孩子,呵护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位教师”,营造和谐顺畅的园所氛围。辛勤耕耘终有收获,我们所付出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辛勤劳动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在家长的满意声中得到了回报。寒暑三年,幼儿园累累硕果展风采,教师专业提升显成效,幼儿全面发展有特长。真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红烛争辉谱新篇。我园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平安校园、市文明单位、区级巾帼示范岗、省优质幼儿园。中央教科所授予我园“十一五”重点课题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为了《江苏省绘本课程》教研实验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园。

三要学习吴仁宝同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精神。

吴仁宝同志文化程度不高,他只读过两年私塾。可就是这样的一位书记,他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这跟他一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他在不断学习中找到最新的政策、最新的发展思路,然后落实到行动中去。有人说吴仁宝神奇,能够未卜先知。其实,我觉得这是他长期坚持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学习不仅仅指的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社会实践知识。因此我们要向吴仁宝老书记学习,学习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进取精神,让学习成为提高我们能力的助推器,让思考成为我们有效开展工作的催化剂。学习不是体现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贯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推动幼儿教育事业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学习是永不停歇的脚步,我园积极倡导“书香校园”,与书为友,以书养性。教师们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省学前教育管理条例》《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等,静下心来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园部定期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目,如《写给青年》、《教师礼仪》《教师的20项修炼》《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新教师上路》等。鼓励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赏名著,读经典,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阅读中与哲人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读书笔记及心得,组织教师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鼓励教师立足岗位,发扬年轻人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民教师,读书活动俨然成为我园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我园还鼓励教师互相学习,重点抓好“骨干带教团”和“蓝青工程”。对于骨干教师,采用多学习、勤思考、建平台、压担子等方法,引导她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在研究中加速其专业化成长。对于青年教师,则采用青蓝结对的方式,建立师徒培带网络,帮助她们日趋成熟。通过“课堂观摩学习”“青年教师技能练兵”、“教师成长档案”、“仁和新秀”等评比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成长成熟。

教育充满着理想,从华西村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千千万万个新农村的未来。我们因为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而始终追寻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相信只要我们以吴仁宝书记为学习的榜样,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展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坚定心志,继续奋进吧!

推荐第3篇:吴仁宝

观看电影《吴仁宝》心得体会

很早就听说过华西村是个富饶的村子,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通过观看电影《吴仁宝》倒是填补了我的这个遗憾。

电影《吴仁宝》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昙花一现。但吴仁宝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尤勇演得也非常到位。吴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从他的理想中,我也看到了吴书记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人格魅力,他有宽广的胸怀。我也在想,为什么其他地方就不能出现一个吴仁宝书记呢,其实,关键一点,就是其他的人没有像吴仁宝一样心里是无私的,其实,中国的事情,只要领导的心理无私,就没有办不了的事。吴仁宝,真是中国的“仁人”。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无私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归根到底,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总结电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以老百姓为本。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很朴实的理解。

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干。

三、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事。

推荐第4篇:吴仁宝

《吴仁宝》观后感

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却像磁铁一样,激起了每位观影党员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呢?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一句“有福民享,有难我当”让我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村民的孩子,他背着孩子夜行小路,从农村一直奔到县城医院,终于挽救了孩子性命。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小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这一幕幕让我热泪盈眶。

对于党的政策,他没有随大流地去做,而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另辟蹊径。大爱无疆,华西富了,吴仁宝还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吴仁宝

1 始终没有退缩。他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成果,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

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吴仁宝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他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这句话就如警世名言一样时候鞭策着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要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执着的信念,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华西村。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学习

2 吴仁宝就要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才会振臂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这是吴仁宝总结的成功经验。“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这是吴仁宝对自己的评价。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这一先进典型学习,在自己的工作中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

推荐第5篇:吴仁宝

《吴仁宝》学习心得

上世纪60年代的江阴市华西村在支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八十年代初在全国实行联产承包制时,吴仁宝顶住压力,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并建立村集体工厂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华西村人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

每当吴仁宝有重大决定的时候,一幅幅华西村的美丽画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巨变,同时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

吴仁宝书记认为:做干部要“三不倒”,即“难不倒”、“夸不倒”和“压不倒”。 “为官之道”首先需要“难不倒”。尤其是领导干部,担负领导一方发展重责,自然需要具备破解难题、驾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用一个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就是“难不倒”。

做出了点成绩要“夸不倒”。虚夸使人飘飘然,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自夸使人醺醺然,常常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要正确评价自己、评价成绩的客观态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拥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拼搏精神。

“压不倒”对干部来说是一种根本素质。而今,对于基层而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个点,事多且繁琐。以前的村干部田头间的事就是村委的大部分事,而今信息化的时代,各方面都与时俱进,与其在各项工作面前抱怨这、抱怨那,不如积极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变压力为能力,在压力面前最大限度释放潜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压不倒”。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启迪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指导人们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奋斗,并思考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怎样去结合。

推荐第6篇:吴仁宝

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理想信念,5月23日上午,我院组织全体干警集中观看了主题教育片《吴仁宝》。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观看电影《吴仁宝》有着其深远的意义。该片以纪实手法表现吴仁宝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信念坚定”“埋头苦干”、“清廉工作”的魅力和风采。它启迪检察干警坚定理想信念,指导大家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公平正义”、“执法为民”。

推荐第7篇:吴仁宝

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X年X月X日,石屏乡党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吴仁宝》。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吴仁宝的回答朴实而铿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它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华夏大地千万种精神中的最强音。

电影《吴仁宝》以老书记吴仁宝本色出镜为叙事线索,经纬交融,虚实相间,生动地再现了时代大潮激荡下华西村的美丽画卷,揭示了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巨变,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

- 1 -

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对于党的政策,他没有随大流地去做,而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另辟蹊径。大爱无疆,华西富了,吴仁宝还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吴仁宝始终没有退缩,他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成果,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电影《吴仁宝》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不会生根,致富需要拼争,建设

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

“创业不易,创新更难”。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必须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即使冒点风险也要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

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电影的最后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作为党员,我们必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必须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这样才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实事、办好事。

通过这次学习,我会铭记“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不仅如此,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我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8篇:吴仁宝

《吴仁宝》观后感

今天下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耿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吴仁宝》,影片中主要讲述了建国初期华西村的发展历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触动,让我却聚精会神地受了近2个小时的再教育。我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共产党员的责任是无限的。这也是我观看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社会主义兴华西村”的感想和赞叹!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电影中,没有多么催人泪下的情景,有的只是华西人踏实勤劳的淳朴民风的体现,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跟着吴书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吴仁宝书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一句话就能体现出他的清正廉洁,在这样一个领导下,华西村的致富道路越来越顺利,曾经有人问过吴书记,为什么华西村的人都很听话,而我们的老百姓却不听我们的,是不是群众素质太低了?吴书记就说了一句: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他说,群众不听话不是因为他们素质低而是领导素质不高,他一心一意为了华西村的百姓,为了自己的工作,他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子女,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喊他也是喊老书记而不是爸爸。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向吴仁宝书记学习,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共产党员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体现的是他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体现的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当代社会,那么多的领导干部,那么多的中共党员,有多少人能够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做到如此的地步,或许自己还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并不能做什么大的事情,但是最起码,我能够在学校中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有的时候只是在公交车上让个座,过马路时扶一下老人,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吴仁宝,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永远值得每一人学习的榜样!

姜伟

51004013025

交通运输3班

2012.11.27

推荐第9篇:学习吴仁宝先进事迹的体会[1]

学习吴仁宝先进事迹的体会

我叫叶剑生,现任海门市常乐镇党总支书记。近年来,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民营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富民强村之路。去年全村实现工农业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南通市三个文明建设先进示范村。作为村支书,我仅仅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荣誉,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南通市委、海门市委树为党员干部学习典型。

这次来到华西村参加村支书相互学习交流活动,对我这个典型来说,启发很大,感触很深,收获不小。一方面再一次真切感受华西村全面、和谐、率先发展的强烈氛围;另一方面对照吴仁宝的先进事迹,自己真正感到了小典型与大典型的差距。同时不仅增强了加快发展富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回去以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1、认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华西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努力在全村营造学华西、赶华西的浓烈

氛围,真正让华西经验在我们培育村生根开花结果。

2、对照华西经验,组织“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分析本村发展富民的有利条件和潜在优势,查找疏理发展过程的矛盾和问题,跳出培育、跳出南通看培育,以华西为新的参照数,制定出加快发展富民的规划和措施,并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力争用3-5年时间把培育村建设成为南通第一村。

3、这次来华西村学习,使我对吴仁宝老书记的先进事迹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作为村支书,我要虚心学习吴仁宝老书记的智性人格魅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吴仁宝老书记为榜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直正让吴仁宝老书记的精神在我身上延续,以这次学习为新的起点。全身心投入到富民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以机关报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业绩,实现典型更先进的目标,努力争当苏北的“吴仁宝”。

推荐第10篇:浅谈吴仁宝

浅谈—— 吴仁宝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缔造者,一手将一个有名的小穷村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天下闻名的大富“村”,让世人见证了神州大地上的奇迹,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奇迹未能遍地开花?我想华西村的领头人吴仁宝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

“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所以,我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不当一把手,我退下来了;退了不是什么都不干,应该要干,干什么?要为党的事业,要为老百姓的事业,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这就是吴仁宝的奉献精神,他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骨髓里。“人活着为什么?人死后留下什么?”这就是他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而最终,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完美地回答:“一个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仅为了钱,应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我要做到职务休,思想不休,工作不休,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他把自己人生的价值实现在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实现在了为农民谋福利的追求上。他坚持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淡薄名利就是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他的目标不是存折上那一个个空洞的数字,而是人民那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

【要当就当“有本事”的干部】

“当好一个村书记,一定要有开拓精神,而且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为了当稳这个官,老老实实、平平庸庸,甚至叫群众脱皮掉肉,那是干部没本事。”吴仁宝作为华西村的党委书记,一心把带领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当做自己的目标。他把衡量干部好坏的标准从平凡的守成提高到了创业,开拓。“现有企业‘五个创新’:一是质量要创新,二是数量要创新;三是品种要创新;四是进货要创新;五是营销要创新。”都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然而在现代社会,一味的守着旧路走下去那就是没本事! “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这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观内涵中否定的意义,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否定现有的不足,去追求那最终的终点。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那么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去否定,在形式逻辑上,否定是对肯定的颠覆,然而我认为它同时也是另外的一种的肯定,一种对新事物的肯定。但否定又是无止境的,至少在未到达人们心中理想的世界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否定从而获得一种向上向前的动力。真正做到扬弃,做到否定与肯定相结合。我认为这就是否定的意义价值所在。

【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曾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错,就我的理解,社会主义的美好不是体现在那种大同境界,而是人人都能够真正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满足”的美好境界。“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他虽然反对搞平均主义,但还是强调一种共富的思想。虽然社会主义强调均衡,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共富是最终目标,而不是过程中的状态,要想实现那最终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然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也不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而是在富人,富省的带动下,全国共同发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我们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我认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要公私双富有。”对于公私所有制的这个问题,我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给了比较好的答案,那就是公私结合,共同发展,当接近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时,我相信私有制也会自然而然地消亡,做到“天下大同,社会共富”。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读过吴仁宝语录后结合课上内容和自己长久以来的观念总结出的一些浅陋的看法,望老师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3123教室C3组

王天宇(PB12210258)

第11篇:华西村 吴仁宝

“一是要有长久发展的眼光,二要看清自己的不足,三是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只有这样经营下去才可以致富。”83岁的华西村老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在寄语中央电视台“永业生命素杯”首届三农“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时,他结合自己的创业道路,为青年创业者传授了三大法宝。吴仁宝,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江南农业小村,如今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年销售收入达450亿元、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第一村”!

2010年4月,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的专访。提及自己当年的创业之路,这位83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他结合自己的创业道路,总结出了自己创业成功的三大法宝。所谓三大法宝:第一就是要有远见,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吴仁宝认为创业是个长期的行为,应该有长期的规划。创业者不能目光短浅,不注重长期发展,如果只搞政绩,搞形式,这样的创业行为,肯定是不行的;第二要时刻看清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差距,然后通过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这些不足和差距,努力做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第三就是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管是上级的,同行的,还是员工的意见,只要是对的,都应该听取,都应该虚心接受。吴仁宝认为青年创业者只要遵守了这三大法宝,就一定

会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提及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吴仁宝认为这个栏目办得好,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的主题。他还特别提到了《致富经》的栏目宣传语——“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认为这个宣传语讲得好,有水平。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商机,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发现了能不能抓住,最后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见证梦想,他认为要创业一定要敢去想,但不能瞎想,还要不断地实践,只要这样梦想才会实现。中央电视台“永业生命素杯”首届三农“致富榜样”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主办,该活动不以创造财富的多少论英雄的,而是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开发,用智慧点燃希望,从而能够把握身边的商机,去创造财富。目前本次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此《致富经》栏目特邀请许多商界名人、著名企业家谈谈自己的创业经验,希望能够给年轻的创业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下面是《致富经》栏目记者专访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详细内容。

《致富经》记者:您对“三农”是怎么理解的?

吴仁宝: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三农,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要做主导,农民富了国家才能强,那么怎么让农村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农村要城市化。所谓城市化,就是说,我们农村的农民的住宿、文明要同城里的一样,高楼大厦,这个不是全部。就华西来说,已经城市化了,所谓城市化,华西的农民同城市的生活,文明各个方面,包括文化可以说同步了,城市化了。要说高楼大厦,农民住小洋房,我们也同城里不差了,所以一要城市化。

第二,农业工业化化。什么意思?农村要发展,发展经济要工业化。我们华西要发展五业:有农业、有工业、有商业、有建筑业、还有旅游业。因为旅游业,我们华西说旅游唱好戏,为什么?旅游能够促使人文明,能够促使环境优美等等。所以我要工业化,农村产业不能搞单一经营,如果你搞单一经营,我的看法是难以实现,所以农村一定要发展。第三,我们农民要知识化。现在,华西村特别是青年农民,上国内外高校去学习、培训,知识都提高了。

所以,要说农村三农就是要做到刚刚讲的,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这样我看就是成功了。当然一步也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是我们有希望,现在华西已经达到了,今后会有更多的华西,将来在咱们中国华西普及了,那就必然国富民强了。

《致富经》记者:在您讲的“三化”,肯定会涌现出一些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创业,然后带动乡亲,自己也致富了,他创业非常好,您觉得这样创业的典型,在我们这个时代应

该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三农创业的典型?

吴仁宝:我们农村的干部、创业家要“三创”,创什么?创新、创优、创效。我不叫创业,一般通常讲三创,但是优也好,新也好,最后还是要有效益,一定要有经济效益,这个才叫“新”、才叫“优”,如果你在创业,失败了,资不抵债了,没有效益了,这个归根到底不是我们的目的。《致富经》记者:如何做到有经济效益?

吴仁宝:要有经济效益,我们要做到三条:一是要长期行为,我吴仁宝今年83岁了,我从懂事起,我就是要为农民争口气,改变农村面貌,这个就属于长期行为。所以我说第

一、要长期行为,不能搞个政绩,要长期发展。

二、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寻找差距差距,纠正不足。第三还要学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老百姓的意见,上面的意见,国内外好的经营者的意见,都要去听。总共三条,长期行为,看到自己的不足,听各方面的意见,尽量纠正,你这样经营下去就可以致富。

《致富经》记者:您也是带动三农致富的好干部,老企业家,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吴仁宝:最成功的是实事求是,办一切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人家失败的教训要去研究,研究人家失败的教训,我觉得比学习一般的经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要

重要。所以我是这样认为的,要研究人家失败的教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人家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去跟风。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一刀切,搞一个模式。这样做是不成功的,它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所以以前邓小平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是最拥护的,双手赞成。为什么?特色两个字怎么理解?特色就是实事求是,实际出发。

《致富经》记者:对现在正在创业或者创业打算的人,您能讲一些鼓励他们的话吗?

吴仁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什么叫科学发展?我认为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如果你的发展没有效益,就是搞点形式,给别人看看,搞不资不抵债,这就不科学了。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一定是要有效益的发展才叫科学发展,要有效益,你生产观一定要科学,什么叫生产观要科学?也就是说你制度也好,方法也好,一定是在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你的制度一定要实事求是,去关心老百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样的制度我看是好,也是可以给大家做参考的。

《致富经》记者:对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企业家,您能给他们送一句话吗?

吴仁宝:好的,青年人是一代胜一代,我充满信心。

第12篇:吴仁宝语录

吴仁宝语录:一直有农民语言大师之称。

【总结当干部的60年】我这60年,总结起来就是,50年代“听”,听话;60年代“顶”,暗顶;70年代“拼”,拼命干;80年代“醒”,如梦初醒;90年代“警”,警惕骄傲;21世纪“新”,不断创新。

【两个一致】 “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

【如何让百姓听话】“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如何应付上级】“我只是个村官,我们上面的领导最多,谁都能管。 每个领导的要求不一样,明着顶领导不高兴,只有暗顶,如果领导说的不符合华西实际,就回答谢谢关心,领导一高兴就不会盯住不放了。”

【财富观】“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如何应对流言】“以前别人说我吹牛,我就造牛,金牛、银牛、石牛;别人说我讲假话,我就造‘假’的**、长城、美国白宫;别人说我讲空话,我就买直升飞机,在空中说话。”

【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我们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我认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要公私双富有。

【做干部,要“三不倒”】我们做干部,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那如何才能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我都经历过,但都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当就当“有本事”的干部】当好一个村书记,一定要有开拓精神,而且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为了当稳这个官,老老实实、平平庸庸,甚至叫群众脱皮掉肉,那是干部没本事。

【带领共富要做好“三头”】为带领全村共同富裕,我们要自觉坚持做好“三头”:吃透上头,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工作动向;熟悉下头,不坐办公室,深入第一线,做到厂情、村情、民情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晚上碰头,汇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第13篇:吴仁宝观后感3000字

关于出名的村子,由于吃过南街村的面,所以只听说过南街村,这次上课观看了《吴仁宝》这部电影,让我又认识了另一个村子。影片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名字命名,带着观众走进华西村,走近吴仁宝,通过观看电影,我们真正地看到它的全貌。一个村庄能够建设成现代化的都市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如何能想到,又如何能做到,吴仁宝究竟靠什么?

这是部传记式的影片,影片不同于商业大片,既无催人泪下台词,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就是在这些普通平凡的画面和台词中蕴含的精神和力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是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则”。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华西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也看到了吴仁宝贯彻始终的不懈奋斗。新世纪接收外籍记者的采访时,感人肺腑而又真真切切的话语时时响彻耳畔。这个老书记,用他敏锐的目光和远见,质朴的话语、无私的情怀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拍手叫好?但在电影中,吴仁宝不是神的姿态出现,他也有犹豫的时候。当家里的米都被他倒走捐出去,妻子含着泪问他:你就不给孩子留一点口粮?他有一点犹豫,作为爸爸,他也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大局当前,家庭需要些许的牺牲。当老四坐在自行车前开心地与爸爸一起兜风时,我看到了他的犹豫,亲生的孩子送给别人,就算不担心孩子是否能衣食无忧,但肯定清楚孩子内心被父母“抛弃”的痛苦,但是,为了社员的幸福,他只得忽略,即使孩子一直误会着自己。观看了电影,我很钦佩他公而忘私的工作品质,也为他凡事冲在前的精神而感动。影片实事求是,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是无限的。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有特色。这才是一个书记最应该做到的。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从吴仁宝身上学到这些

一、以身作则,平等对待。

吴仁宝有一句格言: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无论是在捐米买石墨时,还是挖地改良田时,他从来没有主动叫群众付出。而是自己带着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为了华西村的需要、为了全体社员的需要,他一心扑在这条充满艰辛的创业路上,他那始终不渝的爱民情怀感动着全体社员,引导着华西村村民共同创业、创新。

二、自我成长:注重规划,科学发展。

吴仁宝当书记时,华西村也只是个小小公社。社员靠种地生存,地少人多。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他却能放眼未来,从华西村的实际能力看出去,想自己所能想到的美好前景,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这样看似不切实际的幻想,被社员们嘲笑。但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而且也真正达到了目标。为什么?因为他一步一个脚印,60年代,先带着社员挖山开田,发展农业;再建小磨坊,节约生产力,发展农副业,搞多种经营。70年代,部分人种地,建起小五金加工厂,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80年代,他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到今天生产销售总额过500亿元,并且上市。 三夯实能力、敢于担当,

以实力树立威信。改革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但正如吴仁宝所说,他给华西人描述的蓝图,什么时候落空过?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实力。吴仁宝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几次决定其实是与群众的想法“背道而驰”:例如电影开篇买磨盘时,以及华西村拒绝分田到户、乃至开办小五金厂、喷雾器厂时,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极大的冒险。但正是吴仁宝超人一步的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给了华西人很大的信心,才使华西村把握住了每一次发展的机会,吴仁宝也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四、正视评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始终沿着自己经过实践证明的路线继续前进。吴仁宝认为,如何能够做到“三不倒”呢?那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有一种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这位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都经历过的村支书,为了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目标,不管什么时候,从来都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奋斗着。人家问他,这是为什么?吴仁宝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说:“我们既要相信组织,又要相信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都难不倒我了。”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

八十岁的吴仁宝对自己的评价是: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一个敢这样进行大改革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你是真心地,而且是有信心地努力,也应该像吴仁宝一样,做到——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 华西村创造的物质财富让我们惊叹,而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华西精神更为宝贵,而这才是具有可复制性、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珍藏的精神财富。影片生动再现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正因为有了好的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华西村从一穷二白的小华西,发展到今天成为“天下第一村”。如果说华西村是共同富裕的典范,那么吴仁宝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无法延长,但可以把握其高度和宽度。吴仁宝,“中国第一村”的老书记,一个传奇的人物,其生命的高度和宽度又是如何的?吴仁宝,他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他把有限的人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一生心系百姓福祉,提升生命高度;他一生为群众办实事,拓宽生命宽度。 毛泽东说过,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强村富民。吴仁宝深知这个道理,他带领华西村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为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树立了旗帜。他带领华西村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他当之无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荒牛、领头羊,他将会被写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体现出其人生的高度和宽度。

心系百姓福祉,提升生命高度。作为一名“村官”,吴仁宝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老百姓幸福是我最大的满足”,因此他有着为群众办事的坚定思想和信念,一生做到生命不停,服务不止。这足以让一些干部汗颜,一些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位高权重”,美名其曰“职位越高能为人民做的事更多”,殊不知在不断追求名利之中,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坚持为人民服务?吴仁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无论职位的高低,人生价值同样可以实现。他的职位只是“村官”,却用实际行动证实,只要心系百姓福祉,职位再低也可以带领百姓强村富民,也可以用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生命的高度。 为群众办实事,拓宽生命的宽度。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持“三个自信”,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可靠。坚定的理想和信仰是他保持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动力,也是他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华西发展为农业、工业、商贸、建筑、旅游集于一身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华夏第一村”,吴仁宝是“第一功臣”,然而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这足以让一些干部羞愧,一些领导干部在事业有为后,认为创收也是理所当然,在财富丰收的袭击下,失去了信仰,迷失了方向,谈何为群众办实事?吴仁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为官发财,应当两道”,百姓的福祉才是党员干部毕生追求的价值。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才能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挖掘丰富的生命内涵,达到人生价值的最高点。

第14篇:读“吴仁宝”有感

读《吴仁宝新传》有感

华西村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是它的致富带头人——吴仁宝用汗水、智慧教浇灌出了这个远近闻名的“中华第一村”。我对《吴仁宝新传》中的吴仁宝十分佩服,因为他有许多优良品质,社会需要这种人,他是我们的榜样。

吴仁宝小时候家中很穷,但他有个理想,那就是当一个“种田的神仙”。稍大些后,也做起了红糖生意。每次贩红糖都能赚回家里的吃饭钱。长大后,他也一心为人民着想。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了吧。

选村官,他全票通过;捐粮米,他带头先捐;有政策,他头个履行……他把不想卖米的农民说得心服口服。吴仁宝还是个不同流合污的人。县里开农业产量会议,大家都放高产卫星,少的每百亩几万吨,多的竟有百万公斤之多。吴仁宝不动摇,说:“三千七百公斤。”虽然遭到了上头的批评,但他说:“我们若是放卫星,到时产量够不到,那样更对不起党。报答党不是用语言,而应该用实际行动。”吴仁宝就是这样一心一意对党的。

吴仁宝虽崇拜党、感激党,但他不盲目跟从。有一次,村里有人来组织垒房子,就是在屋子一周垒一层土,放洪水。上面指标只要垒三寸,但久居农村的吴仁宝明白:三寸太低,到发洪水时还是要淹水。于是他毅然决定,垒得更高一点。虽然被插了白旗(做得不好,不符合标准就要插白旗),但他说:“我问心无愧。”我们可以看到,他心里放在第一位的,还是老百姓呀!

吴仁宝,靠着他那高瞻远瞩的思想之剑,建设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爱人民的人,一个有探索精神却又不乏理智的人。我觉得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心中装着集体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社会就会更美好,因为这样大家就拧成一股劲了啊!

第15篇:吴仁宝与华西村

例三:吴仁宝带领华西村创业过程中的目标转换

1961年,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建好了一个简陋的磨坊。(30)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缺乏粮食,处于饥荒当中。吴仁宝买下了邻村的石磨,一方面解决农民已无力推磨的困难,另一方面,用它加工面粉、饲料,赚取微薄收入,为农业投入积累资金。

1963年,吴仁宝着手建立了“华西废纺站”。(33)

当时,华西村的妇女劳动力剩余严重,如何把妇女组织起来推动生产的发展是一个问题。他经过思考和调查发现用收购站中的外皮棉和旧棉絮纺纱、织布,在农村有一定市场,于是建立“华西废纺站”。

1963年到1965年,吴仁宝开始引进人才、更新设备,磨坊改建成了加工厂。(31) 一方面华西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 1964年,吴仁宝为华西村制定了发展生产、改变华西面貌的十五年规划。

吴仁宝认为,华西村在历史上已经“穷透了”、“穷够了”,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制定详细的规划,使经济建设稳步、有序才有出路。

1968年,吴仁宝开始筹建华西村五金厂。(42)

吴仁宝认为光靠农业和小大小闹的加工活,无法彻底改变华西村的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时,国营企业因为*的影响,无法生产足够的五金满足市场需要。他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冒险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小五金厂。

1985年夏,吴仁宝提出了用三年时间把华西村建设成年产值超过一亿元的亿元村的目标,并开始与各地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国营企业合办工厂。(49)

改革开放使农村地区发展工农业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商品经济也逐渐搞活起来。吴仁宝仍然对华西村的现状不满足,希望带领华西人民继续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前进。

80年代中期,吴仁宝提出在华西进行“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并进行了整治赌博等不文明现象的活动。(180)

经济发展了,文化和村民素质方面也要跟上去。吴仁宝响应党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结合华西村实际,进行了“六爱”教育和整治赌博现象等活动。

1988年,在顺利完成亿元村目标后,吴仁宝提出到再用三年时间,把华西村建设成“3亿村”的目标。(137)

吴仁宝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持,使他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努力带领华西人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

1991年以后,华西村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112)

吴仁宝既着眼于“身边”经济发展利益,又不忘“天边”的生态环境效益,为了华西的长远发展,从兴办第一家企业起,吴仁宝就坚持均衡考虑、统筹发展,使华西村成为“全国环保第一村”。

90年代初期,吴仁宝决定投资继续想第三产业倾斜,把华西“中国江南农村旅游中心”建成一个水、陆、山、空交叉,历史意蕴与现代情趣兼备,自然美景于人间佳境相融,国内外闻名,能年吸引千万游客的游览区。(117)

创业早期,华西村就投资了一部分第三产业。吴仁宝看到第三产业投入小、效益高,而且是无烟工厂,同时使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于是决定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1992年,吴仁宝提出推广普通话和英语,搭建对外开放桥梁的政策和措施。(148)

1992年,吴仁宝参加了在中南海举行的全国乡镇企业家座谈会。但座谈会上,吴仁宝自己的方言问题成了大家相互交流的障碍。他深感华西村要对外开放,继续走下去,语言是第

一关。

1993年,吴仁宝明确提出要以新加坡为赶超目标,把华西建设成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兴旺、整洁美丽的花园新村。(151)

1993年,吴仁宝组织考察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香港。在对各地考察之后,吴仁宝明确了华西村的国际定位,决定向已建成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学习,将华西建设成花园新村。

1995年,吴仁宝在国家商标局一次性注册了“仁宝”牌、“华西村”牌等44个商标。(155) 吴仁宝认为,用“华西村”和“仁宝”做商标,能够给员工形成压力,提高员工的品牌意识,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

1999年,“华西村”A股在深交所上市。(147)

吴仁宝一开始反对华西村上市,担心华西集团在各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在其子吴协恩的有理有据的劝说下,终于同意华西村上市。给企业大大拓展了融资渠道,推动了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固定资产的增值。

2006年,华西集团与墨西哥锡那罗亚州共同开发该州铜矿,走出了国门。(15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内企业掀起了一股海外投资高潮,国家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仁宝之子吴协恩以华西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与墨西哥锡那罗亚州经济推广处官员就开发该州铜矿事宜签订了协议。使华西真正走出了国门,面向世界发展。

第16篇:镇长《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

影片《吴仁宝》以追述的方式,讲述了华西村原村书记吴仁宝从六十年代开始,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带领华西村民艰苦奋斗、团结创新,逐渐走向共同致富道路的感人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受启发。这部电影所折射出来的吴书记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新时代各级国家干部所需要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学习他的敢为人先的魄力。在粮食紧缺的六十年代,各个村都在为了粮食发愁的年代,红旗村为了粮食而卖镇村之宝的大磨盘,而吴仁宝却以他超前的眼光,做出了让当时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用粮食换磨盘。正是这个决定,让华西村成为了粮食大村,为华西村日后的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靠着这种敢于尝试、不盲目跟风的精神,他敢于在全国分田到户的风气下坚持不分田、敢于顶着压力创办五金加工厂,从此带领着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社会主义的壮丽景象。敢于抓住机遇,让吴仁宝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是学习他坚忍不拔的精神。吴仁宝深知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华西村的五金厂快速发展,他不畏艰辛,三顾茅庐,以诚意和热忱感动了在大学任教的专家

教授,到华西村担任五金厂厂长,带领他们去摸索和发展,为华西村的又一次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为了建设小磨坊,在一开始仅有几个党员协助的情况下,他不怕艰难,背着小箩筐一块一块石头地捡回去,背得腰酸背痛也不言放弃。正是他的毅力、他的坚持,感动了村民,带动了所有人都加入到建设工程中。也正是他的这种执着、认准了就干下去的犟劲,带领着华西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铲除“四风”孽气的要求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看,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工作中,我必须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弘扬正气,做群众的表率,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树立先锋战士的形象。工作中处处为先,想的比别人远、做的比别人快,想在前,做在前。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始终以吴书记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为指引,在搞好村规划管理上多下功夫,不断提升鲜族村整体形象,发挥本村优势,凝聚民心、发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致富。同时,广泛

听取百姓的呼声,充分体恤人民的疾苦,建设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第17篇:观《吴仁宝》有感

观《吴仁宝》有感

05 倪明

【摘要】:吴仁宝,华西之梦的创始者,一个个典型的事例生动地展现了他卓识的远见、不凡的魄力以及踏实苦干的精神。是他,使得那个曾经被土堆和小河隔成一千三百多块的土地上整齐的竖起了居民别墅,成就了“中国第一村”的辉煌。同时,瑕不掩瑜,观影过程中一些细节所引发的思考也使我产生了一些相左的看法。

60年代的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从买磨盘到带头捐粮食再到建磨坊。70年代,他又积极带头带领村民建小五金加工厂,即使冒着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80年代,当华西村已走在全国前列的时候,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就冲昏了头脑,而是继续向前,建学校、盖医院。为的,是全村的老百姓或他们的后代长知识、不需要再跑到100多公里外看病……再后来,他鼓励发展工业,誓要让华西村走出去,让华西村生产的东西买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亚洲各地。这种超前的思维,这种共产党员所应起的带头模范作用,这种敢于创新发展的胆略,是值得中国每一位党员学习的。

当土地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这位华西村的党委书记不是盲目地跟风、随大流,而是结合自村实际,坚持土地集体化。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坚持了党中央“一统则同,一分则分”的思想方针。当然,客观地讲,我们无法从电影中详尽地得知他们这些党员是如何说服在他们看来“不讲大道理,注重眼前利益”的老百姓的。这就难免让人有“书记一言堂“的猜测。另外,在

华西村上市的片段中,众多的所谓懂得股票的知识分子们精辟地分析了上市的好处,目的却只是一个:为了说服经验丰富的不太懂股票的老书记。再者,影片最后,有一段新任书记吴协恩带领班子成员宣誓就职的画面,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个新任书记就是吴仁宝当年送给老乡的“小四”。这种村支书的子承父业,在吴仁宝的解释里,却是简单地群众推选,支部会议全票通过。另外,在了解之后,可以发现吴仁宝的几个子女无一不是华西村主要领导人员。这些,在我看来,都使华西村所谓的民主受到质疑。

已是85岁高龄的吴仁宝,给自己一个这样的评价: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是的,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成为人人羡慕的天下第一村,他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做到了。可是,有多少竞相模仿的他领导干部为的却是所谓的业绩,大搞形象工程,这里做汇报,那里谈经验。为的不是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是所谓的名利。就这样,他们失去了所谓的责任感。远远背离了在吴仁宝开来的“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吴仁宝,他是伟人,但是他不是圣人,他给华西村乃至中国所带来的成就是无法抹灭的。在我看来,这位华西村的梦想家留给世人的不是华西村不菲的财产,却是一种对梦想的追逐的理念。

第18篇:《吴仁宝》观后感1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一)

电影《吴仁宝》以老书记吴仁宝本色出镜为叙事线索,经纬交融,虚实相间,生动地再现了时代大潮激荡下华西村的美丽画卷,揭示了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巨变,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观看,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启迪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指导人们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奋斗,并思考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怎样去结合。

第19篇: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篇1: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观看电影《吴仁宝》,接受再教育,确实很有必要。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40多年的奋斗,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来的概括: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顾群众的反映和当地的实际,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动不动就建形象工程、业绩工程,这里搞汇报、那里谈经验,目的就一个要名要利。而吴仁宝他要来了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来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

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结合自身工作我也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诚恳做人,踏实做事,与员工一起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影片截取了吴仁宝一生中几个重要段落,主要表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带领华西村一步步发展,走向繁荣的事迹。通过影片我们看到,吴仁宝能够带领全村在几十年内把一个落后的农村村庄建设成全国瞩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其功绩是伟大的。我认为他身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别值得学习的品质:

1、忧患意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仁宝总是走在别人前头,特别有远见,红旗村的书记后来感叹到:吴仁宝你走的太快了,我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看到你的后脑勺,你又一个跟头翻出去老远。吴仁宝的“总走在前面”其实来自于他的忧患意识,他从来不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总是想着怎么才能让村民过得更好,总想着有哪些方面还限制着华西的发展,正是有着这种忧患意识,他才能不断地从不足中找差距,从限制中求突破,“一个跟头”接一个跟着地翻下去。

2、折腾精神。因为有忧患,所以要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吴仁宝必须不断折腾。电影中吴仁宝不断地在试验着各种各样的发展办法,从买大磨,到搞小五金厂,到卖喷雾器,这种宝贵的折腾精神是华西村一步步走向繁荣的源动力。其实任何一个改革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决不能因为担心被河水冲走而畏缩不前,只有不停折腾,才能在艰难险阻中找到出路。

3、开放心态。我们一直都有对农民有“封闭”的陈见,但在吴仁宝身上却看不到封闭的影子。影片最后一个段落是华西村上市,所有人都赞成就吴仁宝一个反对,大家会以为吴老了,思想保守了,或者农村人毕竟在面对现代金融时会惴惴不安,但吴仁宝没有,他的“反对”只是想让大家做进一步论证,把问题的正面、反面都讲清楚。同样,他也一直没把华西仅仅当作华西人的华西,一方面不断吸引人才,一方面寻求建设“大华西”,应当说这种理念是符合任何一个组织“做大做强”的发展规律的,但在出现在农民出身的吴仁宝身上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也正是由此,华西村才总能走在别人前面。

电影《吴仁保》拍得很成功,美中不足在于对吴仁宝所遭遇的挫折表现不足,如果能增加一二,则会使吴的形象更加真实完美。

很早就听说过华西村是个富饶的村子,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通过观看电影《吴仁宝》倒是填补了我的这个遗憾。

电影《吴仁宝》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昙花一现。但吴仁宝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尤勇演得也非常到位。吴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从他的理想中,我也看到了吴书记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人格魅力,他有宽广的胸怀。我也在想,为什么其他地方就不能出现一个吴仁宝书记呢,其实,关键一点,就是其他的人没有像吴仁宝一样心里是无私的,其实,中国的事情,只要领导的心理无私,就没有办不了的事。吴仁宝,真是中国的“仁人”。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无私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归根到底,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总结电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以老百姓为本。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很朴实的理解。

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干。

三、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事。

篇3: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最近观看电影《吴仁宝》后,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作为一个中国新农村的基层领导的楷模、一个农村的村党委书记,位不高,权不重,可吴仁宝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对“人民公仆”这四个字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用他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群众开拓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致富农人、以城镇化发展屯子、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不同于商业大片,既无催人泪下台词,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就是在这些普通平凡的画面和台词中蕴含的精神和力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是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铲除“四风”孽气的要求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看,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弘扬正气,做群众的表率,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树立先锋战士的形象。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一流业绩。工作中应该处处为先,想的比别人远、做的比别人快,想在前,做在前。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要坚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体现。吴仁宝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毫不含糊,毫不遮掩,观点明确,立场坚定,斩钉切铁,掷地有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伟大胸怀。

而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要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带头作用。作为一个带头人,衡量其政绩和自身价值是否实现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努力“造福一方”,而不是“官至几品”。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如今,有的单位或地方为什么人心涣散?就是因为存在“官与民争利”、“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现象。而按照吴仁宝的走群众路线、抵制“四风”的做法去做,应该是“官让利于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这样的好干部自然凝聚力强,号召力大,有什么艰难困苦克服不了?再说,群众得到实惠了,干部的政绩和自身价值也从中得到了体现。

孔子《论语。季氏》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如今的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这些思想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像吴仁宝这样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天,弘扬“四德”新风对于团结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地振兴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不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篇4:观看《吴仁宝》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4日,后勤党总支组织前往德基影城观看了电影《吴仁宝》,我有幸观看了此部电影。

影片《吴仁宝》讲述了江阴华西村老支书吴仁宝同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华西人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吴仁宝同志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信念不动摇,用他的智慧、谋略与魄力,缔造了“天下第一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华西村的经验,是“全方位”的,甚至可以说是“百科全书”,从每个方面去总结,都可以归纳若干条。我觉得,华西村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发展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内容,华西村都做的很好,但基础和关键还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才做到了“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家庭资产最少的超过了一百万人民币,最多的达到了一千万人民币。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都昙花一现。吴仁宝,真是中国的“仁人”。我深信,当吴仁宝在农村“满天繁星”之日,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之时!

我们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主要是学习那种抢抓机遇的意识,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那种敢闯敢试的劲头,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华西的一些具体做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台后勤电视支部朱厚春 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总结电影中的故事,我有如下感受: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影片一开始,就是党员带头干,带动群众干。

二、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是一种很朴实的理解。

三、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事。

第20篇:吴仁宝观后感1

成功的秘诀—艰苦奋斗,抓住机遇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

2012年11月18号,我光荣的从一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在过去一年的预备期里,我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时刻学习党的先进的思想理念。刚刚闭幕的十八大,又一次带给我政治理论思想的洗礼。在十八大闭幕之际,学校组织我们党员向优秀党员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时刻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我们机械工程学院所有的党员一起观看了电影《吴仁宝》。

电影中的主人公吴仁宝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两句朴实铿锵的语言,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江苏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看过电影后,我很想去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去看看,领略下华西村的风采。虽然没有时间去参观参观,但华西的风貌我也见识了一点,今年暑假,我乘车去昆山时经过华西村,虽然只是大致的观摩了下,但华西的发展却是让我感慨万千,华西村的建筑让我领会到农村与农村之间也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华西的建筑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有复古的明清建筑,融合了现代与古代建筑的灵魂,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走向成功,碰到机遇就要抓住,即使有点风险,也要敢于争取。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

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社会主义的壮丽景象。敢抓机遇,力争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好好地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吴书记学习。学习他敢于创新,追求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基础发展开始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

学习他百姓第一,共同富裕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硬是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土地来。他就是这样带着老百姓艰苦奋斗,抓住机遇一步一步过来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85岁高龄的吴仁宝,也对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作为一名党员,我也要始终学习吴书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争以后也成为一个永远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2012年11月26日

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