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基层法官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7 07:52:5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优秀基层法官先进事迹

**是**省**市*县人民法院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他瘦瘦的体型,高高的个儿,黑黑的皮肤,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整个人看起来有点“弱不禁风”。但是,只要在他长期工作过的**塬区提起**的名字,许多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法官、好法官!”那么,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笑眯眯”法官有何特殊之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以下关于他的二

三事。

化解矛盾和风细雨暖人心

**人民法庭管辖的四个乡镇七十三个村,人口近10万,占到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法庭受理的案件基本上都是乡亲村邻之间的民事纠纷。作为一个从农家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农民法官,他深知乡亲们的脾气习性。在化解矛盾纠纷时总是笑眯着眼睛,和风细雨般地对待乡亲们,和乡亲们坐炕头、蹲田地,就地拉家常式的调解方式,使乡亲们乐于接受法律观点,如同细雨润物,使许多原本情绪对立、僵持的争执双方在他的耐心劝导下终归于握手言和。这些年来,**法官的办案调解率总能达到60%以上,而最高记录是90%。

有一次,**法官承办杜某与戚某离婚纠纷一案,由于杜某的妻子戚某系一个精神病患者,杜某先后三次起诉要和戚某离婚。戚某的娘父自然气愤女婿的为人,对自己要担任其女儿法定监护人一事对抗情绪极大。咱们的**法官呢,不急不烦,而是盘起腿和戚老拉起了家常……良久,戚老猛然醒悟,一拍**法官的腿,说:“哎呀,杨法官,你看我老糊涂了,咋能拿女儿后半辈子的幸福来赌气呢?你放心,明天我就把答辩书送来!”随后,**法官又传唤来杜某,批评起来:“虽说婚姻自由,但你三番五次地嫌弃病妻,从道德上不怕乡亲们指责你吗?”杜某自知理亏,低头不语,好久才吐出几个字:“没办法,我尽量补偿她。”后来,双方虽说离婚了,但是杜某给付了戚某一笔不小的补偿金,乡亲们都说:“应该赔!”

在承办蔚老汉起诉他的三个儿子赡养纠纷一案时,**法官是蔚老汉多方打听后亲自给自己点的“将”。这蔚老汉可是方圆几十里的“名人”,脾气倔犟,眼里不容一粒沙子,早就因为三个儿子赡(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odoc.com/)养略有不周而多次发生父子冲突。在法庭上,蔚老汉历数三个儿子的种种“不孝”,而三个儿子似乎满肚委屈无法诉说。细心的**法官发觉这点后,宣布休庭后单独对三个儿子“面授机宜”。于是三个儿子轮番向蔚老汉表示认错,并“穷举”蔚老汉抚养他们的艰辛事……听着听着,蔚老汉的眼泪止不住流下了,“是啊,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大家人,干嘛要为芝麻小事而整天吵闹不休,乃至于对簿公堂呢?”蔚老汉心里打起了嘀咕。经过一番父子们的深情对话,加上**法官笑眯眯地不时在旁边“扇风点火”,蔚老汉终于大手一挥,说:“龟儿子,走,达(爸)今天请你们三个吃羊肉泡!”看着蔚老汉在三个儿子的簇拥下高兴地走出法庭,**法官笑眯着眼睛,摇摇头说:“唉,蔚老汉就是蔚老汉呀!”

铁骨柔情尽显男儿本色

不了解**法官的人总是疑惑于他的笑眯眯,心想这么一个半点威风都没有的法官如何象黑脸包公一样来秉公办案呢?

**法官是有柔情的一面。其妻长年在农村学校任教,夫妻两地分居,**也知道通过“特殊”途径可以调动妻子的工作,解决眼前的困难,但他却不,宁愿用每次回家那有限的时间帮妻子料理家务,弥补对妻子的歉疚,也不去做有损法徽光辉的事。有许多人都知道**法官有一个“干女儿”王婷。王婷本是**妻子任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后双双另行组建家庭生活,都将小小的王婷推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在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又不想再拖累一老一少的婆孙俩的情况下跳河自尽了。70多岁的奶奶也感到自己是一天不如一天,打算将王婷当童养媳送出去。于是,**夫妻俩就又多了一项任务:照顾王婷的生活与学习。当王婷的奶奶拄着一根树枝、挪着那双三寸小脚见到**夫妻俩时,“扑通”跪倒在地哭泣不已,许久才颤巍巍地说:“你们就是我孙女的达(爸)和妈呀!”后来此事经过多家媒体报道,认识**法官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这对连自身温饱尚不能完全保证的夫妻,要做这件事是多么的不易呀!

但是,熟悉**法官的人知道,在**法官瘦弱的外表下,有着一幅铮铮铁骨。前些年,由于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于长期外流的妇女回来起诉离婚往往想不通,感到很气愤,因而常趁开庭之际强行将女方拉回家,强制其回心转意。**法官刚到**法庭工作不久就碰到这么一件事。事发时已经是黄昏了,正要吃晚饭的**闻讯后扔下碗筷,飞身骑上其他干警自己购买的私人摩托车,带上一名同事就冲出了法庭大门。冬日的天气特短,天很快就黑了。寒风在耳边呼呼刮过,乡村的土路坎坷不平,而且坡陡弯急。为看清道路,**不顾凌厉的北风,将头盔摘下,借着唯一的车灯搜索着道路。四十多里

的土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当看到女方没有因为男方的过激行为而受伤时,**才松了一口气。他拍拍身上的黄土,严厉地训诫起了男方及其在场手拿铁锨、钉耙的众多亲属。男方顿时有点傻眼,这个在下午开庭时老是笑眯眯的法官怎么会突然这么威严、不近人情、毫无畏惧地当众训诫自己?最终,他和亲友们还是不得不低头承认错误。

“左邻右舍是亲属,隔沟隔水

还是亲”,这是农村的独特人文现象。**法官的家就在法庭门口,来打官司的乡亲总要拐弯抹角地寻上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关系来说情。这时,**不再是笑眯眯的老样子了,而是严厉地批评,不讲一点人情,亲属们大都是红着脸甩袖而去。久而久之,说情者越来越少,因为**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要想对**说情,那就准备好挨骂吧。**法官心里也知道对待说情亲朋的态度有些过激,可每当听到“说情”二字,他就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办案哪能不得罪人呀?谁叫咱干了这事呢。”这是**经常对同事所说的。

不畏辛劳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法官总是抱着对未成年人的关注之情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自从他毛遂自荐地当上了**中学的法治副校长之后,他总爱去学校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针对个别问题及时给学生提出改正方法,遇到普遍性问题他就记在心里,回到镇上这座简陋但却屡获殊荣的人民法庭后,在长夜的孤灯下翻阅材料,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精神食粮。每到法治讲座时间,他的学生们都会在操场坐得整整齐齐地听他讲课,还会时不时地发出会心的笑声,或是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每到结束时,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总是让**法官离不开讲台。但是,**法官却不满足于此,他的心里还装着辖区的其他孩子。于是,**、义门、西坡、永乐等乡镇的中、小学里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些学校的孩子们也有了一个“笑眯眯”的“编外法治副校长”。当县关工委了解到**法官是在经常性加夜班而挤出时间为孩子们上法制课时,都感动了。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扩大法制教育效果,减轻**法官的压力。于是,由**法官主编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讲座系列的小册子,便会定期地送到全县各中小学校。而**法官呢,仍然定时去**中学当他的“副校长”。

这就是我们的**法官,一名实在不能再平凡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但组织没有忘记他,不断给他关怀、鼓励。院长田新社曾在全院干警会议上说过:“**同志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纠纷,值得我们每个同志认真学习。”多年以来,**连续被*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法官;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本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06年被**省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人民法庭优秀法官;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先进个人;2008年被*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和先进法制教育工作者;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十佳法官”提名奖;2009年又被*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对于这些众多的荣誉,**法官不爱提及,只是搓搓手,憨厚地笑一笑,“没啥,人民法官就要为人民嘛!”

面对这样可爱的基层法官,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推荐第2篇:法官先进事迹

XX同志先进事迹

XX,男,XX年XX月出生,陕西XX人,XX年加入中国XX党,XX年毕业于XX大学,XX年进入XX区人民法院工作,XX年调入XX人民法庭(现XX人民法庭)工作,XX年XX月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XX年XX月被任命为审判员。XX同志长期在审判一线工作,扎根农村五年有余。近三年年均审结案件XX件以上,年均结案率超过XX%,位居全院前列。XX年,XX同志在未能进入员额的情况下,积极调整心态,坚持快办案、办好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XX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XX件,结案数位列全院第三,在所有未进入员额的法官中位列第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心系民众,扎根基层

XX同志从小在城市长大,当他被分配到地处农村的底张人民法庭(现空港新城人民法庭)时却毫无怨言,并矢志扎根基层,为农村地区的审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弥补自己农村生活经验不足的短板,XX同志经常向“老法官”学习、向村干部请教,并非常注重积累总结农民常用的俗语“土话”。他认为这些句子“话土理不土”,并以此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茄子一行豇豆一行”“到手的金子不如隔手的铜”“二碗饭也不好吃”“给你个坡坡就往下溜”等等这些农村人常说的“土话”,会经常出现在XX同志接待和调解的过程中。与此同时,他还经常站在农民的角度、以农村的处事原则思考问题,化解了很多基层纠纷。通过自身不懈努力,XX同志迅速由一名青涩的法官助理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审判员,调解解决了诸如XX等诉XX村民委员会、XX街道办事处、XX区交通运输局生命权纠纷,XX诉XX街道办事处财产损害责任纠纷等在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年多来,XX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司法理念。

二、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除了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精神,XX同志也凭着自己专业的法学知识和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成功处理了一起又一起复杂疑难案件。XX年底,XX街道办事处XX村的两个家族因为承揽工程发生严重的斗殴事件。事件经多家媒体报道,影响十分恶劣。案件经公安机关和街道办事处处理后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原告诉至法院后,被告随之提出反诉。面对双方矛盾深、案件影响大的特点,XX同志多次接访案件当事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司法轨道,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庭审过程持续了八个小时,双方申请近十名证人出庭,现场旁听人员近百人,气氛剑拔弩张。XX同志沉着应对,自始至终能够掌控庭审大局、把控庭审节奏、维护庭审秩序,使得庭审平稳结束。由于双方矛盾大,XX同志本着“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对案件作出深入而仔细的研判。两份语言流畅、逻辑缜密、长达二十余页、近两万字的民事判决书最终使得双方当事人息诉罢访,实现案结事了。此外,XX同志还成功处理了XX诉XX国际机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等疑难案件。

三、清正廉洁,慎独慎微 XX同志任职以来,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坚持以刚性制度约束自己,做到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在案件审判过程中,严守法官的中立地位,在热忱对待当事人的同时,又保持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距离,不给当事人以“合理的怀疑”,清清白白做人,磊磊落落办案,做到慎独、慎微,防腐拒变。在工作中,XX同志严格执行政法干警“十条禁令”,始终拒说情,拒吃请,拒收当事人的一切财物,秉公执法,面对各种利欲和诱惑,但从不为所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XX同志始终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追求,工作中踏实、勤奋、上进、拼搏,忠实地履行着一名法官的神圣职责,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好评。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XX同志淡然处之,“优质高效的办案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推荐第3篇:基层法官

基层法官成“弱势群体”?

来源: 今晚报关键字:弱势群体;基层法官;基层法院;定纷止争;法院系统作者:杨明 张海林2010-11-1

416:18

全国3000多个区县级法院的法官,这是法院系统内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全国八成案件的一审由其审理;他们也是最艰难的群体,作为定纷止争的第一站,他们常常不被了解,不堪重负,甚至把自己称为“弱势群体”。

在今年10月末,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做的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里,基层法官被描述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职级待遇较低、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基层法官应当是保护弱势群体强有力的屏障,现在自己却成为弱势群体,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汤维建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法官为何“苦不堪言”

记者了解到,始于2008年年底的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改革与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是其中重要一环。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基层法官的境遇在意见出台接近两年后,情况并无改善甚至更糟?在工作报告中,王胜俊用了一组数据释疑:2008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493.95万件,年均审结民事案件597.58万件,这个数据比前5年年均结案数增长了22.82%。案件量大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法官“苦不堪言”。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戴玉忠将法官的加班状况描述为“白+黑”与“5+2”。另一方面却是待遇不见增长。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李其宏表示,他在基层法院当副院长时,月工资不到1600元。即便法官如此辛苦,司法效果似乎依旧不佳。对司法不公的批评声一浪盖过一浪,在今年年中,甚至发生过枪击法官、向法官泼硫酸等恶性事件。汤维建很早就发现了法院系统的这个悖论,且这个悖论在这两年似乎越发明显:案件量大、法官极度辛劳;但当事人却不满意、社会舆论评价偏低。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的一项调查表明:94%的法官反映心理压力较大;50%的法官认为工作繁忙、无法顾家是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60%的法官认为工作压力对婚恋造成一定影响。而一组来自辽宁法院系统的数据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辽宁法院系统患恶性肿瘤、脑中风等疾病的法官有402人,已去世56人。

法官人数够不够

是法官数量太少,案件总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还是法官待遇确实低到了不可忍受的水

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一诚认为,我国的法官数量并不少。按国际惯例,13亿人口,应该有13万法官,可我们现在有19万法官。19万这个数据,亦为最高法院报告所证实。

而根据香港大律师公会大陆委员会委员张耀良今年10月2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做的一次演讲,内地的法官数量已足以令香港司法界瞠目。张耀良介绍,香港总人口700万,配备律师8000多名,全职法官仅185位。也就是说,内地的法官占总人口比,是香港的接近5倍。

案件量似乎也不应是大问题。长期研究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惯例,由19万名法官来审理每年五六百万的案件量,应当是能够承受得住的。

但现状却是法官们每日疲于奔命,侯猛认为,这与效率有关。“基层法院遇到的不少案子都遭遇‘打招呼’,法官哪敢轻易裁判,甲方托人打了招呼,你就不知道乙方会不会找个更厉害的人来打招呼,这种情况下法官只好先拖着。”拆迁业务律师王才亮认为,法官疲于奔命的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法官干了其实不该由法院去管的事情。“比如房屋拆迁,本该由政府的拆迁办管,但一些法院的法官不审案子,专管拆迁去了。”他认为这种情况现在非常普遍。

4年流失法官近2万人

待遇过低是唯一没有严重争议之处。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双战表示,局部待遇低确是事实,“决策层应该思考,要体现对这支队伍的关心;但是期望值不能过高,不能老和待遇最高的职业相比。”

吴双战所指的职业,亦是中国法官谈及待遇时最常挂在嘴边比较的职业:律师群体,而西方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法官待遇,也常被当做参照系。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月30日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律师群体在今年的平均年薪是28万。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估算偏低,“是将实习律师亦算在内的结果,实际上,北京律师人均年收入在2004年时就达到50万元。”根据张耀良提供的数据,香港高等法院法官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北京市高等法院法官5年的工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振华介绍,1995年出台的《法官法》第38条规定,法官享有审判津贴、地区津贴、保险和福利待遇,但这些一直没有落实好。

在法院系统内部,还存在编制内、编制外法官之别:编制外的法官,因为待遇福利差了一大截,近些年来甚至频以上访形式维权;而编制内法官,也因地区、层级差别,矛盾重重。

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系统因待遇低、压力大,流失了近两万人,其中不少是各部门业务骨干。而这个数据,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的加大,一直有增大的趋势。

“给我5年时间,等我业务精湛、人脉广泛,我一定会脱离法院系统。”北京市一位基层法

院法官如此向记者描述她的未来。据她所述,在同一个法院系统内,持她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加薪?扩编?

给法院系统加薪、扩编的呼声,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司法界人士共鸣。

侯猛向记者表示,法官加工资的要求应当考虑,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的法官。不过,对于中国法官工资与西方靠拢、与律师靠拢,侯猛并不赞同。“有人说美国法官的高收入保持了法官的中立性,因此我们也要搞高收入,这完全没有可比性。”侯猛认为,薪水与国际接轨的前提是,我们的法官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工作能力。“美国法官之所以拿那么多工资,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至少干了七八年律师,再经律师协会推荐,州长或总统选择,议会最后决定,才当上法官;即便是当上法官后,每天也还要工作15小时以上。”北京市京华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兵向记者表示,这些我们的法官现在还做不到。

关于扩编,记者采访到的学者普遍表示,暂时不扩为好。案件审不过来,可以先通过法院内部人员配置转变的方式来解决。

侯猛告诉记者,实际上,基层法院约有60%的法官并不审理案件,而是在从事其他诸如后勤、办公室、执勤、宣传、理论研究等行政性工作。“不能一提到法官数量少,就请求中央增加编制。”他指出,要警惕最后增加的编制都是政治部、办公厅、司改办等行政编。

推荐第4篇:基层法官心理压力

基层法官心理压力

看到法官坐在庄严的审判台上开庭审理案件,往往会让人羡慕。但是你可否想过这些法官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作为承办全国80%以上一审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到底为什么会承受这些心理压力呢? 据有关统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到基层、业务部门工作,有法官说:“我周围有很多人不想在一线办案,即使在一线,也不愿意多办案,不愿意办难案。为什么?怕烦,怕出错案,这正是心理压力大的表现。我想做一个公正、超脱的法官,凭证据规则去认定事实、判断案件,但实践中经常遇到阻力,不尽如人意”。 调查测试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偏高是法官群体普遍的心理状态 。

 心理压力偏高除了对基层法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外,也对基层法院人才机制产生危害。近十年来,许多法院时时面对人才流失的尴尬。 法官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作为承办全国80%以上一审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交互作用下,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据报载, 05年底,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以问卷、座谈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基层法院法官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高达52.6%的法官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法官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疲劳或压抑心理症状。不少法官感觉工作压力过大,工作频率过快,工作要求过严,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担心出现差错而时时如履薄冰,常常处于一种“案未结、心难安、情难稳”的压抑状态,时间一长有疲劳感和厌倦感。

(二)是不平衡心理症状。有的法官认为法官与公安等其他政法部门人员相比,要求更高、管理更严、责任更重、工作更累,但在有关待遇方面则是地位偏弱、经费偏少、工资偏 低、条件偏差,如公安警察有警衔级别津贴,而法官级别已评定多年却至今没有津贴,觉得自己吃了亏。

(三)是浮躁心理症状。极少数法官不满现状,羡慕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提升机会多、晋升快、办事方便,不能安心工作。

 基层法官心理压力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期望值和法院自身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官办案压力大,又怕出错;二是相当一些科班出身的法官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身无法很好地调适;三是法官年龄相近,受„官本位‟的影响,相互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大了心理压力;此外,还有对自己定位高、追求完美而无法实现等等。

 

由于中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使他们身兼公务员与法官这两种身份,处境有时很尴尬。现阶段,法官的工资与职级挂钩,对法官和公务员采用同样的标准,这就造成法官的尴尬:一方面,他要精于专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法官;另一方面,他又要时时考虑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寻求职位的晋升,同时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才能让自己感到有更好的立足之地。公务员属于“公仆”、“干部”,其具备服务性、从属性、主动性的内在要求。而法官则意味着居中裁决,被动、独立以及与社会的适度隔离。作为法官,要秉持司法独立的原则,具备独立的思维和对案件自主决策的能力,公正地不受非法干涉地审理案件。作为公务员,又要下级服从上级,顾全大局。当个体身兼公务员与法官这两种身份时,就被置于了这样的尴尬境地,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

 基层法官在办案时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定办案数、案件评比、上诉率、改判率等等,都像一块石头压在法官心里。如果一旦审到“关系案”,法官就要权衡再三,甚至夜不能寐;或者是遇到领导、上级交待的案件时,如果不按领导意思去办就很有可能被排挤、打击甚至免职;如果违心去审判,又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法律,对不起人民。法官经常处在这样两难境地,必然造成心理压力大。再者,我国现行的法律规章对法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小到文明用语,大到职业道德,中央政法委“四条禁令”、“十不准”和省高院“八不准”,还有错案追究制度等等,就像紧箍咒,使法官做什么事都如履薄冰,顾虑重重。此外法官在执业过程中,常被拉出来评头论足,如行风评议、创满意评选等等。而法官在自己的司法活动遭受公众的误解和非议时,很少有辩解机会。 

 那么,应该采用什么途径减轻基层法官的心理压力呢?



 经过认真的调查,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首先,应该建立有效的基层法官职业保障体系,提高基层法官的社会地位,减少基层法官的职业风险,保证基层法官能尊严、理性地投入工作。其次是建立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确保法官专业素养的同时必须保证法官有较高的心理素质。由于很多年轻法官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更容易对法官职业由憧憬、向往而变为困惑、失望。所以,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砺,对法官职业以及社会现实有了深入的认识,才能够自如应对各种矛盾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只有达到这样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才符合从事法官职业在心理层面上的基本要求。



 再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与心理讲座以帮助基层法官减轻心理负荷。可以借鉴公安机关的做法,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咨询热线。实践证明,通过专家咨询谈话来缓解警察心理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可以采取匿名方式咨询,心理热线就显得非常便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到法院做定期的心理讲座,政工部门找法官开展经常性的交心谈心活动。通过心理辅导,促使法官树立正确的成就观与价值观,增强职业信念。





作为法官本身,自己也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并从中得到启发。不要与社会其他行业去攀比,减少攀比心理。另外,法官要慎独、慎行、慎言,要轻名利,重名誉。法官是神圣的,法律是至上的。法院要经常通过研讨会、集体活动,组建法官沙龙、讲座等形式,增强法官之间的交流和价值观的融合,使法官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法院因为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的限制,使法官的晋升机会较小,因此,建议实行基层法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以提高基层法官的显形待遇。同时上级法院出现法官员额空缺时应从下级法院优秀法官中选调,以畅通基层法官晋升晋级的渠道,这样可以克服基层法官因升职空间狭窄而产生的苦闷、懈怠等心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也是关键。目前,基层法院的工作不仅要接受来自当地人大的评估考核,还要接受上级法院的考核。有些考核内容与审判工作的性质、规律不相符,如果单纯以改判率、发回重审率论质量,以结案率论效率,势必会致使基层法院忙于应付,法官为此身心俱疲。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估体系,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环境,也是解决法官心理压力的途径。

推荐第5篇:张勇法官个人先进事迹

一、勤勉敬业,追求审判高效

近年来,丰台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以10%到20%的幅度逐年上升,与此相对的,是该院刑事审判力量明显不足,案多人少、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仅有7名审判员的刑事审判庭全年收案3150件,结案3150件,审判人员人均结案304.3件。随着城南行动计划和“两带四区”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刑事

案件被告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得到公正判决,最大限度提升刑事诉讼效率,为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对每名刑事法官提出的迫切要求。

自独立办案以来,张勇共审结案件近件。近三年,她共审结案件1412件,年均结案400多件,连续被评为丰台区法院办案能手。,张勇共审结案件490件,结案率为99.8%,居刑事审判庭结案第一。她审理案件具有“三高三少”的特点,即办案效率高差错少,调解率高上诉少,当事人满意度高投诉少。

张勇多办案、快办案的秘诀就是“及时”。一是排庭及时。张勇要求书记员在立案当日就要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并将开庭时间安排在送达后第十一天,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二是庭前调解及时。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张勇一般在立案当天就通知当事人提交诉状和证据,并在开庭前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进行一次调解,节省了开庭审理时间。三是写判决及时。张勇通常把庭审全部安排在上午,下午的时间用来集中撰写判决书,这样对刚刚审理的案件印象清晰,节省了翻阅卷宗、整理思路的时间。四是发还案款及时。张勇要求书记员在判决书生效后立即通知被害人到法院领取案款或附带民事赔偿金,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避免了因未发还案款而延误案件的报结。张勇常说:“刑事案件审限太短,每个环节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手懒。”

张勇平均每个月开二三十个庭,最多一个月曾开过64个庭。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加班已成为张勇的工作习惯。张勇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为了加班,她常把放学的女儿接到单位,她阅卷、写判决,女儿就在旁边写作业。有一次,女儿从张勇的抽屉里翻出一张爸爸的照片,突然指着照片问:“你们看我爸长得像不像罪犯?”天天跟着妈妈加班,“罪犯”这类的词儿孩子早就耳熟能详了,一句简单的问话印证了张勇为每个案件的尽快审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公正审判,捍卫司法权威

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不枉不纵、不偏不倚,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考验”,根植这样的办案理念,张勇稳稳地把持着手中的天平。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适用法律条文的尊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刑事犯罪呈现出手段多样化、新型化的趋势,这也增加着刑事案件的审理难度。,张勇连续审理了十余起利用手机卡复制贩卖淫秽物品案。通过阅卷了解了基本案情后,张勇发现,这些案件的被告人均是通过手机卡一对一地给对方复制淫秽视频文件,扩散面有限,情节相对较轻,与通过网络或移动通讯终端或声讯台来传播淫秽视频文件的行为有所区别。同时,张勇也注意到,这十余件案件的被告人均系外地来京经营手机维修店的个体工商户,若对他们量刑过重,可能造成门店关张、员工失业等状况。为了作出与被告人罪行相适应的判决,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与本庭及市高级法院法官进行深入研讨、层层汇报,最终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具体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对十几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了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至缓刑不等的刑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一件随后被最高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公布,为同类案件提供指导。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在法庭审理活动中,张勇注重为被告人创造一种气氛宽松、有话敢说的环境,让被告人充分行使好各项诉讼权利。因此,她在看守所里很有名气,在犯人中也很有威信,犯罪嫌疑人只要听说自己的案子由张勇法官审理,就知道一定会审得清、判得公。自独立办案以来,张勇共收到锦旗10余面,其中有一多半是被告人家属送来的。一位被告人的母亲感慨地说:“咱们虽然是被告,可法官把咱们说的话都听进去了。遇上这样的法官,我儿子判多少年我都不觉得冤。”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人性的尊重。有人认为,法官只能讲法,不能讲情,尤其是刑事法官,似乎讲了“情”就不能做出公正的判决。而张勇认为,刑事法官不仅要融于法律,更应当融入人情,融于人性。多年来,张勇每次开完庭总要对被告人进行简短的庭后教育,虽然被告人千差万别,她教育的内容也因人而异,但这个习惯却始终保留着。很久没见到家人的被告人想趁家属来旁听庭审后的短暂时间跟他们说两句话,或是远远地看看自己年幼的孩子,张勇都适当允许,因为她觉得,这些都是唤醒被告人的善良本性、预防其再次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法官不能感情用事,但张勇的确在自己审理的案件中倾注了全部的感情。这份“情”不是狭隘的偏见和袒护,而是法官的职业伦理和职业良知。当她面对一个案件时,能耐心的倾听各方的意见,

殚精竭虑、抽丝剥茧的辨析案件的真伪,用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进行最基本的判断,然后做出公正的裁判,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三、倾心调解,构建和谐司法

近年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持续走高,至,丰台法院刑事审判庭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收案分别占刑事案件收案总数的17.5%、15.4%和16.8%。,丰台法院党组提出了

“案结事了人和”的工作主线。张勇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正是案结事了的集中体现,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勇的调解是有温度的。在调解一起因两人互殴引发故意伤害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张勇虽然反复对被告人宣讲法律,陈明利弊,被告人仍不同意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为促成调解,张勇想到用亲情感化被告人。她找来被告人的妻子,引导其给被告人写了一封真挚感人的书信,妻子在信中对丈夫语重心长的劝说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亲情,让在看守所里的被告人百感交集。看了信,被告人当即同意了调解。

张勇的调解是有力度的。在调解中,张勇总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以及被告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然后提出合理而可行的调解意见。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勇会要求被告人家属及时履行完毕,否则绝不签发调解书。通过调解,张勇能够为被害人实际挽回经济损失,极大地缓解了因刑事被告人服刑等原因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难以执行的困境。

长期的调解实践提高了张勇的调解能力和水平,也带给她对调解更深层次的思考:丰富的调解经验和娴熟的调解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在与当事人感同身受的位置,以“公心”使被告人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调解,用真诚和亲和力赢得他们的信任,实实在在地帮他们分析利弊关系,这才是调解成功的关键。正像张勇的书记员所说的那样:“听她调解,我觉得她不像法官,像是在和亲人说话。”

四、笑对病痛,献身司法事业

10月,张勇被诊断为身患乳腺癌。张勇说,在知道病情的一霎那,她很镇定。办完住院手续,她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她要做两件事,一是回趟家,她想看看父母,想抱抱女儿;二是去一趟单位,因为她不知道一旦手术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去,她甚至想到可能永远回不去了。

做完手术后,单位的同事们去医院看她时,她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都开完庭了?”同事们看见她左侧腋下被缝合的伤口,就像订书钉刺进肉里一样,大家都觉得很心疼,张勇却笑着说:“别担心,我没事。”

手术后,张勇接受了近半年的化疗,不仅经受了身体的痛苦,她的头发也越来越稀少。出院后,她把几个好朋友请到家里吃饭,大家见到的张勇已经剃了光头,她光着头跟大家有说有笑,所有人都被她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

张勇得病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手术后半年,张勇回到单位上班。法院为了照顾她,把她安排到了相对轻松的岗位工作,但她内心深处仍向往和怀念着刑事审判工作。同事们发现,只要有时间,张勇都会捧着刑事业务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她是在尽力弥补失去的时间。

5月,张勇回到了审判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近三年,在医学上所说的癌症病人的五年生存期里,张勇边进行化疗和服药,边坚持工作,年年结案名列前茅,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她曾经得过病。

现在,张勇已渡过了医学上所说的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期,已经是一个健康的人了,在各个方面都更加充满自信和活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曾经面临失去的痛苦,因而倍加珍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她珍视身边的同事。庭里一位同事视网膜脱落,手术前,张勇打电话鼓舞她战胜恐惧,告诉她经历病痛的考验对于人生的意义,给了同事最有力的抚慰;张勇家里买了新冰箱,把旧冰箱擦干净给了庭里新来的大学生,而且找人找车把冰箱直接送到了她租住的房子里,使外地大学生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她珍视他人的帮助。其他法官的书记员帮她一点小忙,或是律师主动配合她完成一项工作,她都会反复说:“谢谢了,辛苦了!”她珍视身边脆弱的生命。哪个办公室有即将枯萎的花,她都会要过来精心培育,让它们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她珍视自己的家人。她喜欢与家人一起运动和娱乐,喜欢陪伴、督促女儿练小提琴,她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张勇觉得,勤奋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感恩生命的最好方式。

推荐第6篇:张勇法官个人先进事迹

2019年张勇法官个人先进事迹-范文汇编

一、勤勉敬业,追求审判高效

张勇多办案、快办案的秘诀就是“及时”。一是排庭及时。张勇要求书记员在立案当日就要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并将开庭时间安排在送达后第十一天,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二是庭前调解及时。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张勇一般在立案当天就通知当事人提交诉状和证据,并在开庭前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进行一次调解,节省了开庭审理时间。三是写判决及时。张勇通常把庭审全部安排在上午,下午的时间用来集中撰写判决书,这样对刚刚审理的案件印象清晰,节省了翻阅卷宗、整理思路的时间。四是发还案款及时。张勇要求书记员在判决书生效后立即通知被害人到法院领取案款或附带民事赔偿金,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避免了因未发还案款而延误案件的报结。张勇常说:“刑事案件审限太短,每个环节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手懒。”

张勇平均每个月开二三十个庭,最多一个月曾开过64个庭。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加班已成为张勇的工作习惯。张勇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为了加班,她常把放学的女儿接到单位,她阅卷、写判决,女儿就在旁边写作业。有一次,女儿从张勇的抽屉里翻出一张爸爸的照片,突然指着照片问:“你们看我爸长得像不像罪犯?”天天跟着妈妈加班,“罪犯”这类的词儿孩子早就耳熟能详了,一句简单的问话印证了张勇为每个案件的尽快审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公正审判,扞卫司法权威

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不枉不纵、不偏不倚,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考验”,根植这样的办案理念,张勇稳稳地把持着手中的天平。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适用法律条文的尊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刑事犯罪呈现出手段多样化、新型化的趋势,这也增加着刑事案件的审理难度。,张勇连续审理了十余起利用手机卡复制贩**秽物品案。通过阅卷了解了基本案情后,张勇发现,这些案件的被告人均是通过手机卡一对一地给对方复制淫秽视频文件,扩散面有限,情节相对较轻,与通过网络或移动通讯终端或声讯台来传播淫秽视频文件的行为有所区别。同时,张勇也注意到,这十余件案件的被告人均系外地来京经营手机维修店的个体工商户,若对他们量刑过重,可能造成门店关张、员工失业等状况。为了作出与被告人罪行相适应的判决,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与本庭及市高级法院法官进行深入研讨、层层汇报,最终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具体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对十几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了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至缓刑不等的刑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一件随后被最高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公布,为同类案件提供指导。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在法庭审理活动中,张勇注重为被告人创造一种气氛宽松、有话敢说的环境,让被告人充分行使好各项诉讼权利。因此,她在看守所里很有名气,在犯人中也很有威信,犯罪嫌疑人只要听说自己的案子由张勇法官审理,就知道一定会审得清、判得公。自独立办案以来,张勇共收到锦旗10余面,其中有一多半是被告人家属送来的。一位被告人的母亲感慨地说:“咱们虽然是被告,可法官把咱们说的话都听进去了。遇上这样的法官,我儿子判多少年我都不觉得冤。”

张勇对公正的追求来源于对人性的尊重。有人认为,法官只能讲法,不能讲情,尤其是刑事法官,似乎讲了“情”就不能做出公正的判决。而张勇认为,刑事法官不仅要融于法律,更应当融入人情,融于人性。多年来,张勇每次开完庭总要对被告人进行简短的庭后教育,虽然被告人千差万别,她教育的内容也因人而异,但这个习惯却始终保留着。很久没见到家人的被告人想趁家属来旁听庭审后的短暂时间跟他们说两句话,或是远远地看看自己年幼的孩子,张勇都适当允许,因为她觉得,这些都是唤醒被告人的善良本性、预防其再次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法官不能感情用事,但张勇的确在自己审理的案件中倾注了全部的感情。这份“情”不是狭隘的偏见和袒护,而是法官的职业伦理和职业良知。当她面对一个案件时,能耐心的倾听各方的意见,殚精竭虑、抽丝剥茧的辨析案件的真伪,用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进行最基本的判断,然后做出公正的裁判,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三、倾心调解,构建和谐司法

近年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持续走高,至,丰台法院刑事审判庭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收案分别占刑事案件收案总数的17.5%、15.4%和16.8%。,丰台法院党组提出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工作主线。张勇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正是案结事了的集中体现,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勇的调解是有温度的。在调解一起因两人互殴引发故意伤害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张勇虽然反复对被告人宣讲法律,陈明利弊,被告人仍不同意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为促成调解,张勇想到用亲情感化被告人。她找来被告人的妻子,引导其给被告人写了一封真挚感人的书信,妻子在信中对丈夫语重心长的劝说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亲情,让在看守所里的被告人百感交集。看了信,被告人当即同意了调解。

张勇的调解是有力度的。在调解中,张勇总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以及被告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然后提出合理而可行的调解意见。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勇会要求被告人家属及时履行完毕,否则绝不签发调解书。通过调解,张勇能够为被害人实际挽回经济损失,极大地缓解了因刑事被告人服刑等原因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难以执行的困境。

长期的调解实践提高了张勇的调解能力和水平,也带给她对调解更深层次的思考:丰富的调解经验和娴熟的调解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在与当事人感同身受的位置,以“公心”使被告人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调解,用真诚和亲和力赢得他们的信任,实实在在地帮他们分析利弊关系,这才是调解成功的关键。正像张勇的书记员所说的那样:“听她调解,我觉得她不像法官,像是在和亲人说话。”

四、笑对病痛,献身司法事业

10月,张勇被诊断为身患乳腺癌。张勇说,在知道病情的一霎那,她很镇定。办完住院手续,她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她要做两件事,一是回趟家,她想看看父母,想抱抱女儿;二是去一趟单位,因为她不知道一旦手术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去,她甚至想到可能永远回不去了。

做完手术后,单位的同事们去医院看她时,她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都开完庭了?”同事们看见她左侧腋下被缝合的伤口,就像订书钉刺进肉里一样,大家都觉得很心疼,张勇却笑着说:“别担心,我没事。”

手术后,张勇接受了近半年的化疗,不仅经受了身体的痛苦,她的头发也越来越稀少。出院后,她把几个好朋友请到家里吃饭,大家见到的张勇已经剃了光头,她光着头跟大家有说有笑,所有人都被她坚强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

张勇得病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手术后半年,张勇回到单位上班。法院为了照顾她,把她安排到了相对轻松的岗位工作,但她内心深处仍向往和怀念着刑事审判工作。同事们发现,只要有时间,张勇都会捧着刑事业务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她是在尽力弥补失去的时间。

5月,张勇回到了审判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近三年,在医学上所说的癌症病人的五年生存期里,张勇边进行化疗和服药,边坚持工作,年年结案名列前茅,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她曾经得过病。

现在,张勇已渡过了医学上所说的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期,已经是一个健康的人了,在各个方面都更加充满自信和活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曾经面临失去的痛苦,因而倍加珍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她珍视身边的同事。庭里一位同事视网膜脱落,手术前,张勇打电话鼓舞她战胜恐惧,告诉她经历病痛的考验对于人生的意义,给了同事最有力的抚慰;张勇家里买了新冰箱,把旧冰箱擦干净给了庭里新来的大学生,而且找人找车把冰箱直接送到了她租住的房子里,使外地大学生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她珍视他人的帮助。其他法官的书记员帮她一点小忙,或是律师主动配合她完成一项工作,她都会反复说:“谢谢了,辛苦了!”她珍视身边脆弱的生命。哪个办公室有即将枯萎的花,她都会要过来精心培育,让它们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她珍视自己的家人。她喜欢与家人一起运动和娱乐,喜欢陪伴、督促女儿练小提琴,她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张勇觉得,勤奋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感恩生命的最好方式。

推荐第7篇:全国优秀法官先进事迹

李自平,男,1961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卫东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分管刑事审判庭、东高皇法庭、办公室、司法行政科、机关服务中心工作。在多年的法院工作中,李自平同志积累了娴熟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工作技巧,已成为一名倍受领导肯定、同事敬仰、当事人认可和社会各界称赞的优秀人民法官。在他的带领下,XX年东高皇法庭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刑事审判庭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核查纠正脱管漏管专项行动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于XX年、XX年分别被市委、市政府和卫东区委、区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授予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刑事审判工作

(一)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推进平安建设

自去年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李自平同志扑下身子,与刑事审判人员一起,针对专项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采取新的举措,出色完成了打击“两抢一盗”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去年以来,卫东区法院共受理“两抢一盗”114起195人,全部审结,结案率为100%。共报送专题工作信息31条,其中上级机关采用12条;向新闻媒体投递稿件30篇,其中市级新闻媒体采用11条,省级新闻媒体采用9条。

在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的具体过程中,李自平同志身体力行,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专项斗争中,推进打击、教育、防范、管理、建设、改造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有效遏制“两抢一盗”犯罪多发势头,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努力保持平安建设工作在全市的先进位次。2011年8月29日上午,在李自平同志的亲自组织和周密部署下,该院刑事审判庭在平煤集团十二矿圆满召开宣判大会,对马金平等14名被告人团伙盗窃原煤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平顶山市电视台、平顶山市日报社对宣判大会进行了报道。此案发生在我市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期间,犯罪分子迎风作案,且系团伙作案,人数众多,影响较坏。为了扩大打击力度,李自平同志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决定针对犯罪分子多次盗窃十二矿原煤的特点,在该矿家属区对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宣判。当日,该矿约1000多名职工、家属及附近群众到宣判会现场接受了教育,起到了“宣判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二)认真搞好“扫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卫东区法院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分子,特别是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自平同志带领广大干警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使专项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认可,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在他的带领下,刑事审判庭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核查脱管漏管专项行动先进集体”。

由李自平副院长主抓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负责落实上级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和省、市、区政法委的工作部署;指导我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审判工作;同时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等政法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收集、研究、报送我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情况信息;做好专项斗争开展的宣传报送等。同时,李自平同志与刑事审判人员一道密切同公安、检察机关的联系,对涉黑恶势力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暴力犯罪、侵财犯罪案件,坚持快立、快送、快审、快判,所有案件都在法定审限内结案。对重大案件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提前介入,提前掌握案情;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开庭审理后,合议庭当即合议,审判委员会及时讨论研究;定案后及时宣判。2011年11月26日,卫东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毛文东等20名被告人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持有枪支等九项罪名一案。由于该案涉及被告人人数众多,且属重点打击的涉黑案件,社会各界又比较关注,引起了卫东区法院领导班子和干警的高度重视,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李自平副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由于涉案人员众多,复杂性强,难度大。他们针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密部署和应急方案。由于案情错综复杂,仅公诉机关移送的卷宗就有近两尺厚,李自平带领合议庭成员加班加点阅卷,细抠证据材料,梳理其间的关系,制订出了缜密的庭审方案,成立了三个具体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庭审、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工作。庭审当日共抽调了60名警力、6台囚车,全力保障值庭、押解、安检等安全保卫工作。庭审达14个小时,整个庭审过程秩序井然。

二、加大调解工作力度,推动调解年活动顺利开展

(一)做好刑附民调解,消除不稳定因素

作为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直接领导,李自平同志始终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高度,要求刑庭全体人员从四个方面入手,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工作,不仅要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还要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去年以来,该院共审结刑事附带民事案件54件,其中附带民事部分调解46件,调解率85%。一是吃透案情找准切入点。积极与公安、检察机关加强联系,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准备工作,全面掌握案内外情况,找准做好调解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调解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二是注重做好亲属工作。因为此类案件的被告人通常处于羁押状态,被害人则因死亡或受伤而难以参加调解,故该院特别注重做好双方亲属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做被告人及其亲属、朋友乃至单位的工作,说服其帮助被告人筹措赔偿款;另一方面做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工作,让其放弃过高的赔偿请求,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三是把握好调解与刑罚的关系。对于及时履行赔偿义务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作为对被告人量刑时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对拒不赔偿被害人损失的,作为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酌情从重处罚;同时把握好调解界限,避免以调解代替刑事处罚、以钱买刑的错误做法。四是选择最佳调解模式。要求承办法官在调解过程中集思广益,充分运用多种模式做好调解工作,对于因过失、家庭琐事、一时时意气用事等民间纠纷引发的附带民事案件,通过面对面的调解,以发挥当事人自我协商、自行和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于积怨已久引发的民间纠纷、因暴力使被害人受到严重伤害等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则适用背靠背的模式进行调解。

(二)加强民事案件调解,实现效益利民

近年来,李自平同志坚持“理清法律关系,把握公平公正,照顾弱势,定纷止争”的工作原则处理民事纠纷,特别是结合今年调解年活动的开展,他要求所分管业务庭要加大案件的审结力度,提高案件调解率,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实现效益利民。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李自平同志和法庭的干警们一起摸索出了一系列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力度的具体措施。一是将调解任务目标化管理。把调解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规定全年民事案件调解率不低于60%,有计划、有目标地使调解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实行指导民调责任制。由李自平同志负责,法庭庭长带头,审判员包片,帮助民调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提高民间纠纷调处成功率。三是建立民调联络服务网。以东高皇法庭为中心,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将所辖乡、办事处民调员住址、联系电话登记成册,建立调解人事档案,使调解工作“网络化”。四是实行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制度。每季度举办一期培训班,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提升民调组织的工作水平。五是建立与乡、办事处司法所指导民调协作制度。主动与乡、办事处司法所协调配合,共同加强对民调工作的指导,年初共同制订指导民调工作计划,切实增强民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是建立指导民调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乡政法副乡长、司法所长、包片审判人员和各村人民调解员参加的例会,总结开展民调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七是实行案件通报制度。涉及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达成协议的案件,及时将审理结果告知有关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使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八是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听审案件。对社会影响较大、新类型案件,定时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并组织民调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人民调解员解决纠纷的能力。今年4月30日,在院党组的支持下,李自平同志到平煤(集团)八矿,对该矿的人民调解员业务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讲解了人民调解员工作的背景及重大意义、人民调解员的涵义、人民调解工作程序以及民间纠纷的预防与调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受到了八矿人民调解员及职工的一致欢迎。这项举措,使社会力量参与调解的成功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调解年活动的开展。

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是法院队伍当中的普通一员;他,讲话节奏虽慢,但面对当事人法理表达却干脆利落,条理清晰,句句入脑入心。这就是见过卫东区法院李自平副院长的许多人民群众对他的真诚评价,也是当之无愧的。李自平同志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人民的审判事业尽心竭力,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为法院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一个人民法官和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是一个爱岗敬业、秉公执法、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人民满意的优秀法官,同时又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深受人民群众和法院干警的一致好评。

推荐第8篇:基层法官先进事迹材料

我 眼 中 的 \"老 马\"

--基层法官先进事迹材料

有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蜜蜂只在黑暗中工作,思想只在缄默中孕育,美德也只在幽居中产生。\" 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目标要求法官必须严格自律,做一个深居简出的\"孤独寂寞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就曾经说过一句话:\"法官是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他是一匹老马,长年累月的从事基层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岁月早已在他的脸上划上了一道道深深的年轮。在基层法院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二十多年,凭着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将一件件纠纷化解在法院的大门之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一方的平安与和谐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无私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在法律实践工作中引导我的第一位老师范继明。

他是一匹老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责任\"对他而言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他说:\"既然决定了要去做一件事,就要像马一样脚踏实地的去做。\" 立案庭大多数都是需要立即审查的案卷,很多表格要反复填写,枯燥乏味,并且许多表格之间相互关联,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错误。他总是一项一项的把关,一项一项的核对,以最高的标准完成任务。审查材料时总是要反复的对当事人讲解,即每审理一起案件,不只是简单地走完法律程序,而是给双方当事人上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办案而不单纯是办案,是一种呼唤,一种关怀,更是一种牵引,通过谈话增加对双方当事人的了解,办事很有耐心,常常换位思考。尽最大限度减小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他希望每一件案子都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所办上千件案子,从未出错一次,无一例矛盾激化,他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各界的高度好评。

无论沧海桑田,他始终以法律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视法律为神圣母亲,奉于灵魂深处时时敬仰,以正确领会、解释、执行法律为最高目标。探求公正与正义这一法律精髓。虽然他办理过的立案案件不下千件,在适用法律上相当有自己的经验,但一遇到疑难,依然反复的琢磨法条,虚心的与同事进行深入探讨。依据法条又不单纯死抠法条,不对法律进行片面理解,从立法精神、立法原意方面去理解、适用法律,每件案子都公正判断正确立案。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耐心化解纠纷,用真情赢得信任,以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有人说良好的品行是法官的第二生命。一个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公众可以忍受一名无德的普通人,但决不会容忍一名无德的法官。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上人生征程的小马驹而言,范继明同志身上所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行,健全的人格修养,坚定的职业信条,崇高的法治信仰,严谨的工作作风,公正的处事品格,政治素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法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公正形象、为民形象和清正廉洁的形象,作为法院的一分子,必须\"慎独、慎微、慎行\",面对各种诱惑始终保持高度的免疫力,真正做到清正为民,在司法活动中主持正义,实现法律公正,确保审判权的公信力。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品德。老马虽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这就是一名默默奉献者的追求。

推荐第9篇:用心当好基层法官

用“心”当好一名基层法官

——访全国模范法官、党的十八大代表陈辽敏

陈辽敏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从事司法工作15年,2005年至2010年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734件,结案率达95.36%,涉案标的额达7.29亿元,调解撤诉率为84.39%,无一超审限或引发缠诉上访。2010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模范法官、浙江省委授予的“人民的好法官”、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等荣誉。

办案多、办案快,是陈辽敏给大家的深刻印象。其实,在办案以外,她也是一个有心人,致力于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用心将矛盾化解在立案之前。

2005年,陈辽敏刚调到西湖法院时,把做一名办大案的好法官作为人生理想:“办大案、办疑难案才觉得能体现一个法官的价值。”

然而,2007年4月,院里派她到刚成立的立案调解组工作。“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有些纠结,我觉得立案调解工作繁杂、琐碎,太没挑战性了!”

倔强的陈辽敏没有气馁,而是踏踏实实做好这份“琐碎的工作”。“这是一个需要证明自己的岗位,当然也要做好牺牲和奉献的准备。”

每天陈辽敏几乎要安排7到8件案件,多的时候一天10多件。最多的一年调解了1200多件案件,创造了法院系统的纪录。

“我们调解不是简单的案结,更多的是要事了!”陈辽敏说,前几年一场离婚官司,一名海归硕士归国后闪婚,没过多久双方因性格不合,妻子提出离婚。这名海归硕士情绪激动,坚决拒绝离婚,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威胁妻子和陈辽敏。陈辽敏一次次做工作,但最终发现双方存在巨大裂痕。“如果你真的爱她,那你就该放手。”在陈辽敏的反复劝说下,这名硕士选择了放手,在法院大厅,男子号啕大哭。

“事后,我们又多次和这名硕士联系,让他多考虑辛苦养大自己的父母,不要做出傻事。同时,鼓励他放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上。结果,一年后的一天,他找上门来,向我表示感谢,说他现在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事业非常顺利!”

在陈辽敏的带动下,西湖法院的立案庭整个团队都成了先进,年轻法

官罗忠一年调解案件超过了800多件。

近年来,西湖法院案件逐年攀升,陈辽敏从自身经历认识到,再能干的法官也只能办有限的案件,只能化解有限的矛盾,“而源头治理才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社会管理模式,发挥诉调对接机制作用,才能更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在她的倡议下,西湖法院先后与浙江保险协会建立诉调对接制度、与西湖区司法所联合建立了驻法院工作站,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

现在的陈辽敏,每天更加忙碌了,除了办案,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忙于她的网上调解工作室。这个集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网上预约开庭或调解、网上咨询、网络在线调解等职能为一体的网站式便民诉讼平台,用平实亲和的方式传播司法正义,培育社会平等、真诚、理性、平和的诉讼心态。

研究生小潘因为租赁公共自行车还车事宜与公共自行车公司发生矛盾,以至于影响学业。一天,小潘在网上浏览时,无意中发现“陈辽敏法官网上调解工作室”网站,于是试着在网上留了言,没想到第二天就得到了回复。

在仔细了解事情原委后,陈辽敏邀请小潘和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协商此事。

在她的悉心说理下,双方都重新审视了己方的行为,并发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存在的漏洞,一起原本可能引发诉讼的矛盾纠纷在诉前就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目前像小潘这样的留言咨询已经有60多例了,对每个咨询,陈辽敏都会挤出时间亲自回复。

现在,陈辽敏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社会调解”工作上来,和当地街道、政府部门联手,提前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调解制度是我们的传家宝,现在社会矛盾比较多,法院提前参与调解,能极大地化解各种矛盾,这是我们法院系统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我希望能探索出一条路来。”陈辽敏说。

推荐第10篇:法院庭长[法官]先进事迹[推荐]

扎根基层*十载 两袖清风满腔情

当您走进**法院,会有一股廉政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法院围绕审判工作中心,突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法院廉政新风尚。在**法院干警队伍中,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好党员、好法官。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法院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扎根基层法庭二十年无怨无悔,他审结各类案件数千件无一错案,他廉洁执法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他就是被盐城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十佳劳模”称号的三龙法庭庭长------**锋同志。

说起**庭长,凡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这个人非常实在,尤其在原则问题上,他更是旗帜鲜明,无私无畏。“绝不能让一个不公正的污点留在我的法官生涯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初,他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在起诉后,特地找来**庭长比较要好的同学,多次登门说情,想让被告赔偿不合理法院庭长(法官)先进事迹的损失。接手该案几天后,**庭长无意中发现,自己的手机卡上竟多了500元钱。他转念一想,此款一定与自己的同学有关。于是,第二天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他将那位同学通知到法庭,在证实了情况之后,**庭长一边当场将500元钱退还给同学,一边严肃地告诫他:“法律不是儿戏,我如果枉法裁判就是意味着犯罪。你作为同学,这不是在帮我,而是在害我啊!”一席话说得同学满脸通红,羞愧而去。此案后来因调解未成,**庭长及时依法作出了公正判决。当事人接到判决书的那天,也是那位好朋友与他绝交之日。在长期的审判工作中,**庭长曾数次面临这样难堪的局面,由于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确实得罪了少数人;但由于他公道正派、秉公办案,也赢得了无数当事人好的口碑。

**庭长深知,作为一庭之长,光是洁身自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带好身边的同志。为此,他总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大家。**庭长所在的三龙法庭,是**最偏远的一个法庭,在**庭长的要求和带动下,庭里办起了“廉政灶”,而且全庭的同志都有明确分工,有买菜的、有记帐的、有烧菜的、有洗碗的。而**庭长自己,则干起了别人都不太愿意干的洗碗的活儿。有一次,庭里遇到了一起复杂的案件,承办的同志做了一整天的工作都未能调解下来。第二天,**庭长便动员大家一起帮助做工作。经过全庭同志的共同努力,一直到中午近一点钟,调解才获得成功,双方当事人都较为满意。时值中午,大家此时才发现,由于都在忙调解,竟忘记了烧中饭。见此情景,双方当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事人都感到过意不去,便一起邀请法庭的同志到饭店吃饭。看到案件已办结,当事人一片诚心,再加上忙了一上午,肚子确实也饿了,便有人准备跟当事人去吃饭。但**庭长当即给予制止,并亲自拿起淘米箩,下厨做起了午饭。当事人见请不动他们,可看着他们连一个象样的菜都没有,又连忙从附近的饭店端来两盘菜,但**庭长还是坚决将其退了回去。当时,个别同志心里还有些想法,但时间一长,大家又都明白了**庭长的良苦用心。在**庭长的带动下,近年来,三龙法庭的同志们先后拒吃请近百次,拒礼贿6万余元,无一人在廉政方面出过问题。三龙法庭也被盐城市文明办表彰为“文明单位”,并被盐城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作为一个法官、一个庭长,**锋同志无疑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却是不称职的。由于他一直身处基层,平时总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他没有时间帮助妻子料理家务,他没有时间接送女儿去学校读书,甚至连住在本县的父母,他也难得去看上一回。前些年,**庭长的妻子下了岗,到目前为止,他们一家三口还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曾经有人问他:**庭长,你当庭长都这么多年了,你就不能想想办法找找人?你难道就不缺钱用?对此,**庭长总是报之一笑。其实,同事们都知道,**庭长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庭长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就是,做梦都想拣到一大捆钱。但是,他更清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搞歪门邪道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干的。直到今年,他的家属还是在院党组的主动关心下,被安排当了一名临时工。至于他的新房梦,那就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了。

**锋同志就是这样,二十年如一日,身居基层,甘于寂寞,面对荣华,乐于清贫。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也正是一名法官的高贵品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有**锋这样的同志当法官,我们的公正司法一定会落到实处;有**锋这样的同志做楷模,我们法院的廉政文化建设,一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第11篇:法院立案庭法官先进事迹

一位从事法院工作年的法官,靠着对法院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在平凡的信访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赞誉。他就是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某某。

某某同志年从公安局调入某某法院工作,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年因工作需要由民二庭调到立案庭任副庭长。立案庭是人民法院的窗口,作为拥有近万人口的中心城区的某某,各种纠纷纷繁复杂,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棘手事务在有关部门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最终绝大多数都转向法院,涌入立案庭。某某法院立案庭每年要接待数以千计的当事人,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对外形象。立案信访工作更是一个与当事人接触最多、最累、最繁琐,但却最需要热情与耐心的工作,某某同志担任副庭长后,深刻地认识到“法院信访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经常换位思考

抚恤金好让孙子上学,祖孙二人的生活也好有个着落,但又交不起诉讼费。祖孙二人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来到法院。某某听完了老太太的情况,当时就表示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孙二人想办法尽快落实祖孙二人的要求。当即与某某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将老太太的情况向他们作出说明,请他们出面与老太太儿子的单位协商协商,看诉前是否能解决问题以解祖孙二人的燃眉之急,在某某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迅速而圆满的解决了李老太太祖孙二人的问题,李老太太和其孙子拿到了他们应得的补偿,事后祖孙二人来法院感谢某某,但某某却说他做的是他份内的事,做了他应该做的事。

因某某是赤峰中心城区,人口众多,由于诸多因素,上访人员一直较多,进京进呼上访的人员也比较多。切实做好上访人员工作,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一方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上访人员,在经历了繁重的稳定息诉说服工作后,如何将上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某某同志知难而进,用心总结了一套“信访接待心理术”——面对怒气冲冲的来访者,某某常常以“柔”化“刚”,尽量让其吐出心中不快,而后再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说服,给他们进行耐心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讲解,直到对方听清了,弄懂了而平静的离开;面对哭哭啼啼的来访者,则以“同情心”面对,真诚倾听来人诉说,直至其宣泄完心中的委屈,再从正面加以安慰劝导。尽管有的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某某也能将心比心,真情相待,并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出主意,想办法。为了掌握某某法院上访人员的基本情况,某某同志利用下班,周末的业余时间,对上访人员进行走访,了解上访人员的情况,针对上访人员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他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做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上访人员工作与做上访人家属工作相结合,本机关做工作与动员社会组织一起做工作相结合,教育疏导与依法制裁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把上访人员稳定在基层。

某某桥北镇的张某,其房屋于年被依法拆迁,后张某以拆迁补偿款过低,要求增加补偿款为由诉至法院,某某法院在查明事实后,依法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张某不服,向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维持原判。张某又申请再审,再审又维持了一审判决,后张某又上诉至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院再次驳回了张某的上诉。对此,张仍不服,多次进京上访,并于××××年月在最高法院门前自焚。按照信访案件归口管理的要求,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指派某某法院对该信访案件进行处理,某某同志接受任务后,面对情绪极端对立的张某,不怕吃闭门羹,前后一百余次到张某家中耐心细致地向其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国家政策。××××年月,张某伤势稍微缓和后,再次进京上访,某某法院派某某等同志费尽周折将其接回。并会同区政法委、桥北镇镇人民政府,一起做张某的停访息诉工作。对于张某生活上的困难,某某帮助其联系取得最低生活保障金,在其养伤期间,买来奶粉、蛋糕等营养品前去探望。在某某同志多次的奔波劳顿和真诚相助下,张某甚是感激,表示法院的法官一直关心他,尊重他,他自己再也不能不讲道理了。

第12篇:基层民事法官如何办案

基层民事法官如何办案

——从一则案件的审理看法官角色混同 黄湧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上传时间:2008-4-13 浏览次数:2190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前言

一直认为,转轨期的中国司法,为世界司法史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样本。今天的中国基层民事法官们,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常处于多种角色的互动之中。翻摆案件审理这一“多棱镜”,在镜头的一面,我们仿佛看到法官们犹如孤坐于法律城堡之中的僧侣,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地操摆手中的法条,从对概念逻辑的严密的推演之中,寻找判决的答案;而转动一下镜头,我们又易窥见基层法官走出了法律城堡,在田野、炕头貌似悠闲地与案件当事人聊案,倾听社会大众见解,并适时对判决结论作出一些微调;再看镜头的第三面,你可能又会发现一位完全不同的法官形象,从那位忙于请示汇报的基层法官匆匆身影中,你完全可能认为,他(她)仅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基层法官的角色,在法律人、社会人、行政人之间游荡,这或许是转型时期中国法官所特有的现象。写作本文,意有三:一是想以一个真实的司法场景为分析对象,对当前的基层法官司法样式作一番整理,告诉外界,我们是怎样做的;二是想进一步探明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制度与社会背景何在?三是试图摸索一条路径,探索当前我国基层法官合适的角色选择。当然,如果本文能唤起人们对基层法官处境的理解,并进一步对基层司法予以支持的话,那将是一大幸事。

本文的写作格式,采用的是对自己办案手记的逐部评论、解剖,进而阐明表象后的意义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希望,这些真实的法官办案手记,能为学者们研究现阶段中国基层法官司法实务提供样本。但这种写作方法可能面临的危险是,手记的凌乱性很可能会导致文章的各部分之间的断裂。为克服这一缺陷,在手记的各部分,我均用一句话的形式对手记内容进行提炼,并将角色的分析与对应的手记内容进行链接。在结论部分,我会对全文作出总结。

从一则案件出发 这是一起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从我接手案件到作出判决,审理时间125天(其中鉴定耗时40天)。案件共有三位当事人,原告甲是一名年逾八旬的老人,被告乙是一所大学,被告丙是一名学生。经审理查明,2005年12月4日下午,被告乙所属社会科学系学生会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被告丙所在的球队一方发动快攻,将球大力甩至底线处,被告丙纵身跃起救球,落地时将位于比赛场地底线外约2米远的原告撞倒在地,事发后被告将原告送至医院,经诊断原告右股骨颈骨折。住院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25942元。事发后,大学发动师生为被告丙筹措现金5790.7元,该款已支付原告。原告的伤情经法医鉴定属八级伤残。另查,事发地点是一下沉式的体育场,行人不由此经过。事发后,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请,请求判令被告乙、丙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4151.3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擅自进入被告乙校园后,又进入相对封闭的下沉式的体育场内,根据自身的年龄及活动场所,原告理应合理估计到潜在的风险,而原告没有充分考虑其年事已高及行为的潜在危险性,在前排他人均能避让救球球员的情况下因自身疏忽及行动迟缓未能避让救球球员,导致损害的发生,可以认定原告对自身安全没有尽到一般人所应尽到的谨慎注意义务,其过失应属重大过失,其后果将导致被告的民事责任得以减轻。被告乙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对校园内的学生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活动的安全性提供一切必要的保障。但就本案已查明事实,球赛之旁观群众均临近于比赛边线,被告乙对此未予警示,亦未派人参与球场秩序的维护,没有尽到善良管理人所应尽到的管理义务,其过失属一般过失。被告丙在跃身救球时应当考虑到紧靠边线观众的人身安全,在起跳力度上有所把握,但从本案之球场底线与损害发生地之间的距离近有2米判断,被告丙在救球时起跳力度过大,其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观上存有判断不周的过失。但考虑到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特点及当时比赛的激烈程度,对被告丙的注意义务不应要求过高,被告丙的过失在程度上应属轻微过失。在具体赔偿责任的确定上,确定被告丙承担责任的比例为损失金额的5%,即2406.85元,由于被告丙已于事发后支付原告5790.7元,故其不再承担赔偿责任。在原告与被告乙间,根据过失大小及原因力比例,确定原告应自行承担损失金额70%的责任。被告乙应承担损失金额25%的赔偿责任,即12034.25元。

办案手记

(一)初阅案卷的一种直觉:1月5日,立案庭将案件移送。初翻阅原告诉状及举证材料,围绕原告诉请,隐约感觉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过错的判定及共同侵权行为的是否构成。初步感觉原告、被告学校均有一定责任。被告学生的责任模糊。

(二)寻找学说:1月9日,晚上在家中上网搜索到学者张新宝2人合著《共同侵权行为十论》一文,对于判断本案二被告的责任类型(连带或按份责任)可供参考。

(三)围绕原告的请求权基础进行法条分析:1月18日,明日要开庭审理本案。再阅诉状,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在于《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依该条,侵权行为的成立应具备四要件: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本案最关键的问题是应对原告、被告的过错有无及程度作一判断及量化。围绕该问题,应查明:球场边线与原告的距离,以探明被告丙起跳力度,研究其是否尽到谨慎义务;被告乙作为球赛场地管理者,是否已对球赛的举办尽到秩序维护义务;原告自身对预防损害的发生是否已尽到足够的谨慎义务。

(四)开庭中释明权的行使:1月19日,今日开庭。依归纳焦点进行庭审。发现原告就诉请中的伤残赔偿金一项未申请伤残等级鉴定,被告律师认为已过申请鉴定期限。考虑原告未请专业律师,而从其受伤部位分析,伤残情况又极可能存在,庭上建议被告律师采取务实的处理方法,以免原告另行起诉导致双方诉累。被告同意鉴定。对原告行使释明权,告知可申请鉴定。

(五)对判决先例的收集:1月23日,从本院法官了解,2001年本院有一案件与本案有相似之处。从档案室调取该案案卷,该案案情为一学生至某中学所属一不收费游泳池游泳时溺水而亡,死者家属状告中学,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诸项。法院认为,原告自身存有重大过失,但学校在游泳池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疏漏,未尽善良管理人所应尽管理义务,判决由学校承担20%的赔偿责任,原告上诉后,厦门中院裁定维持原审判决。此为学校未尽管理之责之适例,可值参考。另从《人民法院案例选》查找到一案例,为足球运动员之间在比赛中发生碰撞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责任编辑的观点认为,体育竞赛有其特殊性,应适用民法中的“自甘风险”原则,主张运动员之间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原则,在本案确定被告丙责任上是否可借鉴?

(六)案件请示:2月13日,向庭长请示本案,庭长建议从体育运动的对抗性与旁观群众的人身安全两项价值中寻找平衡点,进而确定被告丙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另,庭长认为,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是系学生会组织的,是否可视为一种职务行为,而据此认定学生个人不承担责任。此为一有新意的观点。值得思考。

(七)探求原告意见:2月16日,与原告代理人再次确定鉴定事宜。告知本院于2001年判决并经中院维持的学生游泳池溺水案,间接探求原告对各方应承担责任比例的意见。原告代理人认可原告方亦应承部分责任观点。

(八)看现场:3月1日,到事发现场,从被告丙起跳点与碰撞点距离看,直觉判断被告丙在救球时力度较大,有轻度过失。

(九)听取在校生意见:3月8日上午,与厦门大学的两位在校生(在本院从事法官助理工作)讨论本案,同学们言:要求篮球赛中的非职业球员在比赛的一刹那对行为是否有危险作出判断,是否过苛?另,学校对于校园内的学生活动,应有安全保障的义务。此为校园生活亲历者的意见,可参考。

(十)阅读法学著作:3月27日,越来越感觉过错的判断是一精细的法律问题,查阅王泽鉴先生《侵权行为法》一书,先生认为,判断一侵权人是否有过错,应考量侵权行为的危险性,对于危险性较小的行为,一般不应对行为人苛以过高的注意义务。联系本案,在常态下,篮球赛的旁观者对于球员的冲撞可予闪避(如本案站于原告身前的旁观群众均对被告学生的冲撞有效地进行了闪避);另从实践看,此种冲撞造成的损害一般不大。因此,似可认定,学生之救球行为危险性较小,对其危险预见能力不能高要求。

(十一)调解工作:4月上旬,多次与被告乙代理人联系,建议该方拟定调解方案,迟迟未有答复,最后代理人告知,校方只有校长能对此事“拍板”,但校长公务繁忙,无暇顾及。调解工作只得作罢。

(十二)听取运动员意见:4月23日,电话征求一篮球运动员的意见,球员认为,比赛中,球员的眼光应在于其他球员及篮球上,而观众的眼光则在于场上球员,因此观众对人身安全的防范义务更大。这一观点似符合生活常理。

(十三)拟定判决书,庭长签发:4月26日,依原告、被告过错大小及原因力,确定原告、被告大学、被告学生对损害的承责比例分别为70%、25%、5%。庭长同意处理意见,签发判决,择日宣判。

法官角色评论

(一) 法典、学说、先前判决——法律人角色

回顾我的办案手记,我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法律人。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的第一步工作是在制造一个“茧”,并将自己置身于“茧”壳之中。而“茧”之材料,包括法典、学说与习惯。

1.法典。本案中,当我看完原告的诉状后,直接把眼光注视到了原告起诉所依据的请求权基础 [1]:《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见办案手记之3)。审视它的内容,该条系规定一般侵权行为诸要件;进一步查找它在民法体系中的位置,发现该条位于债权—债权的成立—侵权行为之债的成立这一子目录中。研析该条,可知原告之诉求若欲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件,即被告具有主观过错、被告行为违法、原告产生损害后果、被告行为与原告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与四个法律要件与诉状陈述事实之间进行“上位规范与生活事实间来回穿梭的观察”

[2]

之工作流程后,我发现,本案的焦点应在于对各方的过错有无及大小作一判定。此为本案之法律焦点。该法律焦点可具体化为以下事实焦点:(1)原告甲进入校园的正当性、行人是否须经案发球场通过、被告丙救球时原告周围其他旁观学生的反应(以探明原告是否有过错及大小);(2)事发时球场秩序是否正常及被告乙是否已履行维护义务(以探明被告乙是否有过错及大小);(3)被告丙救球时起跳点与发生碰撞点距离、当时比赛情况(以探明被告丙是否有过错及大小)。透视以上的思维过程,始终是以法典为依托,从原告诉状中“未经加工的事实”作工作的起点,在案件事实与法条间穿梭,将“未经加工的事实”逐渐转化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此为典型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2.学说。从办案手记的第

2、10处记载可知,就本案的审理,参考了王泽鉴先生所著的《侵权行为法》一书及学者张新宝的论文。其中,王泽鉴先生论著中关于过错判断的理论(依行为危险性大小确定预见能力),对本案确定被告丙之过错大小起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学生之救球行为危险性的分析,我认为对其危险预见能力不能过高要求,最后仅认定被告丙具有轻微过失。学者张新宝的论文则对于本案之侵权行为的类型判断(即为共同侵权或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基于二被告之间既不存在意思联络,行为间又非直接结合,因此在判决中我认定二被告行为间不构成共同侵权,被告间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上关于学说的运用,实为法官之法律人角色的又一注脚。需要探求的是,这种以学说为办案参考的做法是否具有正当性。关于学说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地位,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司法中,似将学说中的“通说”作为法理引入判决依据之中。 [3]我国大陆地区的民事审判实务界,对于学说在判决中的直接援用则持否定态度,但由于我国大陆地区至今没有一部《民法典》,《民法通则》规定的简陋性常导致法官的适法困难,因此学说的重要补充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践中,法官们一般是将学说作为对法律条文理解的依据,充当法条的营养成份,进而弥补法条规定的不足。

3.对上级法院先前判决的参考。我国不是一个判例法国家,因此先前的判决不能作为一个判例予以援用。但这不说明,先前之类似判决(尤其是上级法院的类似判决)对下级法院以后的判决不发生影响。从《法院组织法》的规定看,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非领导关系,但实践中,上下级法院间的业务指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另,下级法院的判决正当性往往需依托上诉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维持来寻求。因此,一个下级法院的法官一般不会拒绝参考上级法院的类似判决。从办案手记5的记载可知,本案的审理中,我发现了本院曾经审理并经中院判决维持的一件相类同案件,此案件的责任比例的确定,对本案的判决结论(尤其是被告乙的责任比例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三方面,均系围绕法律本身所进行的思考,而以下之部分,则与法律无直接关系。

[4]

(二)自身阅历、当事人态度、社会意见——社会人角色 1.自身阅历。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出身、学习历程、社会交往情况等对人之思想观念、处事方式等的影响甚为深远。因此,人之惯常行为模式受制于社会,应为必然,法官亦不例外。解剖自身,本人出身于干部家庭(家庭中成年者清一色均为共产党员、国家干部),从小所受教育较为传统;在学习历程上,历经小学中学大学及在职的研究生学习,学习生涯长达19年,是所谓的“三门生”(家门——校门——单位门);在社会交往方面,因职业使然,与人接触较为谨慎,除同学、文友、球友外,社会交往面狭窄。凡上种种,决定自己的处事观较为保守。因循守旧的观念在思想交锋上优于开拓创新,反映于审判工作上,此典型表现为在司法上以一般人的感受为基准,怕审判结论反常态,标新立异。从以上办案记录中对多人的意见征求及请教上,这种稳妥、谨慎的司法观暴露无遗。

2.当事人态度。在以上的办案手记7中,观者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竟然要有意识地想办法探求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以求掌握当事人对判决的预期底线,此在西方法官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然在中国现今之司法土壤中,此做法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从工作性质上看,如苏力先生所言,“在中国,基层法院法官在处理司法问题时一个主要的关注就是如何解决好纠纷,而不是执行已有的法律规则”, [5]案结事了,是每一位一线法官最直接的工作目标,而当前和谐社会观的提出,更把这一“息争”的政治诉求定位于司法的终极追求。而如何做到“息争”呢?把判决这一产品做到当事人满意,是实现当事人不争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判决结论的确定之前,一名民事法官为了尽可能使当事人息争,运用调解策略,推测当事人对判决结论的可能接受程度,进而将判决结论在自由裁量的幅度内微调,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笔者所接触的一些民事法官(特别是有经验的资深法官),多少均有相似的“审判技巧”。

3.社会意见。司法者在审判中应尊重社会意见,无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法官均有共识。但在程度上又有区别。凡社会信任度高的法院,法官在司法时较不易受社会意见的左右(如英美司法);而在一公众普遍对司法持一定怀疑态度的司法场境下,法官在司法时为追求结论的正当性,往往对社会对判决的预期甚为敏感,为使一项判决得到社会的认同,在判决结论作出前广泛探求社会意见,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判决结论合于主流民意,是消除公众对法院不信任感的应对之策。大量的数据表明,我国法院在社会信任度上存在缺失,因此在敏感案件的审理中,不少法官如履薄冰,往往将判决的社会接受度作为衡量判决成败的重要指标。再从文化土壤上观察,历史上,我国有“情理法”司法的传统,因此,判决结果是否合于“人情”,是判决正当性的重要依据。综上原因,我在本案的审理中,实际上通过不同的方式探求了社会阶层的意见,如与案件审理对象有同质性的在校学生意见、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意见,通过对以上意见的综合分析,逐步形成案件的判决脉络。

(三)案件请示、行政级别上的顾虑、对上级法院先前判决的参考——行政人角色

1.案件请示。读者注意到,在办案手记的

6、12,我就案件审理的情况,曾向庭长讨教,并就案件判决拟定,获得庭长的同意。此项内容,应为较具中国特色的案件案件请示制度的一部分。 [6]关于案件请示的性质,在诸多探讨我国法院管理行政化色彩的专论中均有论及,学者及法官们多将之归为现行法院行政化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认为其有悖审判独立之精神。对于法院管理的行政化问题,我不想详述。只想从基层法官的司法心态角度,谈谈对案件请示的认识。简单说,基层法官对审判之独立是“即爱又怕”。应当说,绝大多数法官是渴望审判独立的,法官职业的魄力在于,它给了一名法官独立思考的空间及独立决断的权力,这因符合人之渴望自我实现的本性,而给法官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7]然实践中,以下两方面严重困扰着渴求独立的法官们:一为超大的法外空间。现行的《民法通则》仅是一部民法的基本法,其条文加之《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不足900条,较之《法国民法典》的2281条、《德国民法典》的2385条,其粗放性质凸显,“法律真空”大量呈现。如此疏松的民事立法,导致了大量的法律漏洞存在,法官在面临这些法律漏洞时,往往无所适从;二为错案追究制的实施。在我国的干部任免体制上,法官之职级升迁系由院党组决定的,而错案的发生率是院党组在衡量一名法官绩效的基本指标(部分法院已将法官的错案率记入法官档案,以历史资料形式保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对法律所赋予的独立审判权往往是“爱恨掺半”。此时,案件请示制度的设立,为法官自我开脱提供了便利之门。案件是集体决定的,“在某些时候确实成了法官个人不恰当地推卸责任的一种方式”。 名非独立的行政人。

2.行政级别上的顾虑。从办案手记11可知,本案审理中,我曾一度想做一下本案原被告的思想工作,争取调解解决本案。但在征求被告乙的意见上,遇到了麻烦。经数次通知,被告乙代理人并未应法庭要求提出己方的调解方案,在法庭询问其为何不明确调解方案时,代理人称,除非校长,校方无人愿意对此问题进行“拍板”,但校长公务繁忙,根本无时间对此决策。最后,调解一事不了了之。在这件看来是小事的处理上,我很无

[8]

也许,在目前的立法及相关制度设计下,法官们倒乐于成为一奈。若是当事人是一般人的案件,我会直接通知当事人到庭调解,但本案,我却无能力通知被告乙的负责人到庭。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我国的干部科层结构中,本人名义上是一名行使审判权的法官,但在等级上仅是一名科员,相较于本案之校方领导(正局级),相差距离极大,且不说领导同志们是否肯赏脸参与调解,就是参与了调解,要在调解中说服领导做一些让步,我看也是难上加难,弄不好还可能引致行政权力介入本案,加大审判的难度。因此,在几经曲线努力无果后,本人选择了对调解工作的放弃。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自觉或不自觉间,我已将自己视为了行政阶层中的一员。

3.对上级法院先前判决的参考。办案手记5中对上级法院先前判决的参考不仅体现了基层民事法官的法律人角色(个中可以看出“遵循先例”的影子),亦折射中国司法的行政性色彩。在我国的司法等级链条中,下级法官虽不负有服从上级法官意见的义务,但在法官的录用、培训、晋升问题上,上级法院有很大的决定空间。出于对自身前程的考量,在类似判决的处理上,基层法官一般不敢有太大的自由空间,一种类于行政服从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基层法官的身边。 多重角色之下——我们如何选择

已经看到,我国基层法官所正在进行的司法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法律职业、社会意识、权力阶层分别要求法官必须扮演好“法律人”、“社会人”、“行政人”的角色。在此复杂的角色扮演中,法官要拿捏好个中分寸,难度极大。特别是在角色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法官更是如履薄冰。如何处理好三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值得法官同仁们深入探讨。个人认为,在确定什么是我们的角色选择前,应先明确什么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司法的行政化,是我国特定时期司法的一项特色。其成因,诸如众多学者所分析的,在于现行体制。而体制问题,非庶人所能左右,故我们虽怀善良的动机希望将司法的行政化色彩淡化直至消解,但目前,我们仍得扮演好体制所设定的角色。我们所能做的努力或许仅在于,躲藏于法律城堡之中,凭借法律的盔甲为正义做一些抗争(此在下文会论及)。

在法律人与社会人二重角色的扮演中,个人认为当前我国基层法官应以法律人角色为主,以社会人角色作为检验标准,而在二者严重冲突时,以社会人标准对法律人标准做必要的修正。

(一)法律人角色——我们的基本定位

1.现代法治的要求。从宏观上看,现代法治社会,在权力的构架上是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作为相互制约的权力予以设计的,一般认为,在以上三个权力中,司法权基于其被动性特征,是最不危险的,也是权力能量最小的。因此,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制约与平衡要求法官必须坚守规则的阵地。

2.司法正当性的要求。在权力的行使上,司法权的正当性来源于立法(代表人民的意志并且经过了人民全体或其代表的投票表决)。在概念法学盛行的年代里,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即认为司法是对法典的忠实贯彻,司法的过程,仿如自动售货机的工作一般,司法者只要投入硬币(案件事实)于售货机(法典),售货机就能吐出货物(判决结论)来。但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发现世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立法,司法的能动性已为人们所广泛认同。但在大陆法系国家,无论如何能动,司法均应以法律文本为依托,在法律解释学上,学者们普遍认为,法律解释的第一步工作是文义解释,即严格依照法律条文的文本意思对法律作出理解,只有在法律的文义不明时,方有依其他法律解释方法进行修正的机会。 [9]

正因为规则的出身能使法官找到支持判决的合法性渊源,法官在司法中,最主要的角色定位应是法律人。

3.当代中国司法权面临处境的迫切要求。今天的中国司法,典型地呈现出一种地方化的色彩。法院在人、财、物上对地方的依赖直接导致在涉及地方重大利益的案件裁判中,法院往往无法抵制地方党政部门打着“三个有利于”、“稳定压倒一切”等旗号的行政干预。从性质上看,所谓“三个有利于”、“稳定压倒一切”等口号均非法律标准,而体现为一种社会要求。若依此种内涵不明但外延极大的社会标准断案,法院极易沦为“正义”面罩之下保护地方私益的工具。因此,在司法权可能被行政权边缘化的今日中国,明确法官的法律人角色,将为法院公正司法提供一面盾牌。通过捍卫法律的概念和逻辑,法官们可以巧妙借助成文法律背后所蕴含的立法权力支撑,在目前中国司法权地位式微的制度背景下,以法律推理的科学性对抗地方权力对司法干预的随意性。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法律解释不仅仅是追求真理的手段,更主要是一种行使权力的技术。也正是通过这一套技术,法律知识和传统才可以与政治权力相抗衡。”

(二)社会人角色——一个检验的视角

[10]

1.传统中国“情理法”历史的要求。第一,在传统上,中国的司法官吏们大体上遵循的是“天理、人情、国法”三者统一的办案标准,此典型体现在西汉董仲舒所倡导的“春秋决狱”之中。司法官吏们在断案中以儒家经义为标准,“以国法为中枢,使(前述)三者协调统一,以确保社会有序,国家稳定”。

[11]

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结构与长久的文化积淀,决定中国古代官吏在司法中必须保证自己的判决符合民意和人情。第二,历史上,中国的民众也更倾向于将是否符合民意、人情作为判断司法裁断之正确性的依据,而将法律之规定放在第二位。情入于法,使法与伦理相合,易于为人所接受;法顺人情,易于在民众中推行。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在此天人格局中,中国法的准据便在人心,„„法律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在此,„„法之无效,法之在于人心中不合法,甚至视之如闹剧,原因也在此”。

[12]

个人认为,在现代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对法律适用必须合乎情理性的考虑大于法律的概念与逻辑,在此情境之下,我国基层法官在扮演法律人角色时,应当注意从社会人的角度审视法律人的结论,以防止法与情的过分脱节。

2.现阶段我国司法信任度缺失的要求。有人比较美国法官与中国法官在对待民意问题上的态度发现,我国法官在对待民意问题上,普遍对民意予以了较高的重视。实践中,公众舆论倾向是我国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没有充分信心能够使公众舆论发生逆转的情况下,法官不愿把自己的判决建立在与公众舆论完全相反的基础上。” [13]个中原因在于,我国民众对法官的信任感不高,较之美国法官,我国法官

[14]更具有“寻找某种非人格的方法来使自己正当化的强烈动机。” 因此,关注社会,寻找共识,在很长的时间内,会是我国法官在审判中的重要工作。

3.司法民主化的要求。从实质上看,法官的法律人角色与社会人角色的冲突,实为司法的职业化与司法的民主化的冲突。在当前中国,司法的民主化渐成趋势(近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即为适例),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众倾向对判决的影响将越来越不容以忽视。

(三)对法律人与社会人角色冲突的处理

一般而言,法律人与社会人角色不会发生冲突,因为,法律不是无源之水,其根源来于社会,是对主流社会道德在规范上的确认。然法律的相对静止性与社会生活的流动性之间、法律语言的有限性与社会内容的丰富性之间存在沟壑,有时,从两种不同的角色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在严格的依法裁判有可能与道德和习俗相悖时,我认为,法官不能无视社会的主流意识,应通过对法律条文的修正保证判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此非以牺牲法律价值为代价。遇此情形,法官应妥当适用法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或依法律漏洞填补的方法、或依价值补充方法、或依对法律原则的适用,科学、合理地理解法律,总言之,对法官而言,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应回归于法典本身。

结论

(一)较之西方法官的司法相对单纯性,我国基层法官的司法面临多重角色的挑战,法官辗转于法律人、社会人、行政人角色之间,担负着法律职业、社会意识、权力阶层的多重期待与压迫。

(二)在角色扮演上,个人认为,当前我国基层法官在司法中应着力扮演好法律人角色,并以社会人角色作为检验标准。在二者严重冲突时,法官当以社会人标准对法律人标准做必要的修正。

(三)关于基层法官的行政人角色,本与法官职业相悖,期待体制改革的浪潮能将其冲淡直至消解。

(四)当然,本文并没有穷尽影响法官判决的要素,法官的直觉(见办案手记1)、同情心(见办案手记4)都可能影响判决的结果(此当另撰文予以探讨)。在法官的判决进程中,诸神共舞势必难免。

注释:

[1]王泽鉴先生所著《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一书在我国大陆出版后,对理论及实务界均[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页。该产生较大影响,许多法官已习惯以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来对每个案件的审理做定位。

书认为,审判过程,一方面须依事实探寻法律规范,另一方面须将法律规范适用于案件事实,其所涉及的是一种相互阐明的思考过程。

[3]王泽鉴:《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4]此处所指的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不包括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

[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实践中,案件请示的对象既可能包括庭长、也可能包括分管院长、院长及上级法院对应[7]刘岚、应启明:“基层法官心理压力有多大——来自宁波北仑区法院的访谈”,载《人[8]同注 [5],第120页。 181页。

庭室,涵盖的范围广泛。

民法院报》2006年2月28日第3版。

[9]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10]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对8名法官的调查”,载梁治平主编:[1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12]*:“梁漱溟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6期。 [13]秦策:“法官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对司法不公现象的理性思考”,载《南京师大[14]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学报》1999年第2期。 第167页。

第13篇:基层法院法官实习心得体会

基层法院法官实习心得体会

(一)

此次实践共历时一个月,在基层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办案,了解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状态,认识人民群众在解决纠纷时的思维,注重了解程序性原则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具体运行,认识犯罪分子,探索犯罪心理,初涉我国法官的工作及待遇情况,具体了解办案经过,公正是否得到体现,理论和实践是否一致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认识。

首先,在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起关键性的作用。基层法院有过去老体制下的法官,例如刑庭庭长是1979年从人民教师中任命的,也有新体制下法科毕业的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法官,老法官有办案经验,新法官有前卫的思想,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原以为老法官的思想很“腐朽”,然而其专业水平却很高,办案很有经验,同时新的法学理念在办案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重程序,倾向当事人主义等,这些老法官一路办案,也是一路学习过来的,可以说老法官不“老”。

其次,基层人民法院大部分针对的是农民群体,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知识水平偏低,新生一代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就给审判工作带来了麻烦,法院工作人员解释给他们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老百姓听不懂有些还胡闹,引起的矛盾纠纷都是邻里乡村的小矛盾,如:地邻关系而引起矛盾,因误会而有纠纷,有些人是讨公道,有些人是争口气,打官司的理由就是争面子,免受人欺,例如,有些当事人说:村上只有我一户人姓刘,而对方在村上有很多弟兄,有一个老太太说:我的两个儿子在外地,他们就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农村的人应该邻里和睦,有纠纷用话说,去人民法院解决,法院可以给你公正的答案。然而还有些人借一时之气而酿错,追究其刑事责任。农村人打官司感觉是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双方打官司的话,可以说双方的矛盾程度达到了极限。邻里、村里之间相互谅解,互相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加强农村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建设,这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就可以减少许多,农民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都抱怨,政府部门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多少人多新盖的审判大楼不满,一方面是过去传统的对政府机关印象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不能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得到交流而造成的误解。每个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来访者,仔细的解读案件,解决来访者的疑难问题,然而,多少来访者一进国家机关大门,存在心理“阴影”,要记住这些国家机关是专门为人民办事,没有什么“胆怯”的,工作上有时办案人员给老百姓说好话他们听不进去,工作人员对他们严一些也是应该的,在给付赔偿金的案件中,法院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给出合情合理的判决结果,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误差,这是在所难免,但绝对在程序方面是公正的,有时双方当事人都感到不公平,态度极恶,这些让人不得不再论证什么是公正。

在基层法院,人民群众没有多少钱,要说贿赂还没有多少资本,也没有人给他介绍贿赂给谁。然而有权有钱的人,怎样依权依钱作威作福在所不知。毕竟,有权有钱者少,国家的法律日益严明,这些人将被严厉打击,再加上人民的素质日益提高,工作人员严以律己,老百姓和国家机关的这种隔膜也将会烟消云散。

再次,关于案件的执行问题,判决书下发,判决的各项权利义务就要得到实施,这是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然而,由于种种事由得不到执行。我接待了一个当事人,拿着2000年的一个民事裁定书,还有各种证明和票据,已经揉的不成样子,为的是讨回自己村委会欠他的2000多元。他说:“孩子要上学了,没有钱,每年都来法院,工作人员说给我办,其实都没有办。我现在要把我的执行费用要回来,村委会没有钱,也就没办法了。”法律规定,执行不下去,将中止执行,执行费也不能退,现在是谁也没办法解决此事,他气愤的要打新闻热线报道此事,手里的裁定书是一纸空文,不但钱没有要到,反而为此出去了不少。

最后,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但也发现了许多欠缺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充分利用智慧解决人民矛盾,促进我国法制社会建设进一步形成,为祖国做出贡献。

基层法院法官实习心得体会

(二)

此次实践共历时一个月,在基层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办案,了解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状态,认识人民群众在解决纠纷时的思维,注重了解程序性原则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具体运行,认识犯罪分子,探索犯罪心理,初涉我国法官的工作及待遇情况,具体了解办案经过,公正是否得到体现,理论和实践是否一致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认识。

首先,在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起关键性的作用。基层法院有过去老体制下的法官,例如刑庭庭长是1979年从人民教师中任命的,也有新体制下法科毕业的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法官,老法官有办案经验,新法官有前卫的思想,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原以为老法官的思想很\"腐朽\",然而其专业水平却很高,办案很有经验,同时新的法学理念在办案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重程序,倾向当事人主义等,这些老法官一路办案,也是一路学习过来的,可以说老法官不\"老\".

其次,基层人民法院大部分针对的是农民群体,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知识水平偏低,新生一代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就给审判工作带来了麻烦,法院工作人员解释给他们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老百姓听不懂有些还胡闹,引起的矛盾纠纷都是邻里乡村的小矛盾,如:地邻关系而引起矛盾,因误会而有纠纷,有些人是讨公道,有些人是争口气,打官司的理由就是争面子,免受人欺,例如,有些当事人说:村上只有我一户人姓刘,而对方在村上有很多弟兄,有一个老太太说:我的两个儿子在外地,他们就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农村的人应该邻里和睦,有纠纷用话说,去人民法院解决,法院可以给你公正的答案。然而还有些人借一时之气而酿错,追究其刑事责任。农村人打官司感觉是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双方打官司的话,可以说双方的矛盾程度达到了极限。邻里、村里之间相互谅解,互相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加强农村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建设,这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就可以减少许多,农民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大农民群众都抱怨,政府部门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多少人多新盖的审判大楼不满,一方面是过去传统的对政府机关印象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不能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得到交流而造成的误解。每个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来访者,仔细的解读案件,解决来访者的疑难问题,然而,多少来访者一进国家机关大门,存在心理\"阴影\",要记住这些国家机关是专门为人民办事,没有什么\"胆怯\"的,工作上有时办案人员给老百姓说好话他们听不进去,工作人员对他们严一些也是应该的,在给付赔偿金的案件中,法院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给出合情合理的判决结果,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误差,这是在所难免,但绝对在程序方面是公正的,有时双方当事人都感到不公平,态度极恶,这些让人不得不再论证什么是公正。

在基层法院,人民群众没有多少钱,要说贿赂还没有多少资本,也没有人给他介绍贿赂给谁。然而有权有钱的人,怎样依权依钱作威作福在所不知。毕竟,有权有钱者少,国家的法律日益严明,这些人将被严厉打击,再加上人民的素质日益提高,工作人员严以律己,老百姓和国家机关的这种隔膜也将会烟消云散。

再次,关于案件的执行问题,判决书下发,判决的各项权利义务就要得到实施,这是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然而,由于种种事由得不到执行。我接待了一个当事人,拿着XX年的一个民事裁定书,还有各种证明和票据,已经揉的不成样子,为的是讨回自己村委会欠他的XX多元。他说:\"孩子要上学了,没有钱,每年都来法院,工作人员说给我办,其实都没有办。我现在要把我的执行费用要回来,村委会没有钱,也就没办法了。\"法律规定,执行不下去,将中止执行,执行费也不能退,现在是谁也没办法解决此事,他气愤的要打新闻热线报道此事,手里的裁定书是一纸空文,不但钱没有要到,反而为此出去了不少。

最后,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但也发现了许多欠缺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14篇:基层党委先进事迹

中共江油市xxx委员会

关于推荐xxx党委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

先进事迹材料

中共江油市委:

xxx辖11个农业村,1个社区,下设 个党支部,拥有 名党员。近年来,乡党委在中共江油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乡各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在扎实抓好抗震救、灾后重建的同时,努力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一、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乡党委着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始终坚持把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战斗力作为班子建设的着力点,坚持从xxx工作全局出发,制定政策、指导工作、处理问题,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扎实开好专题党委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二)乡党委坚持以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为突破口,狠抓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各类培训、轮训、自学和函授,提升全乡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增强服务 1 人民群众的本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乡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

(四)乡党委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了干部群众的鱼水情深。

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

乡党委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深入开展了“千家万户问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活动,把群众的安全越冬和民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学习活动中,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扩大)会议,形成了党委班子检查报告,查找出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经过群众广泛评议的基础上,作为党委班子今后工作的切入点,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使学习活动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实效”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河南省鹤壁市援建我乡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村种养业

2 结构。继续发展和巩固仔猪、肉猪、小家禽和水产等四大养殖工程。坚持市场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重点狠抓了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高产玉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强农作物病虫防治,落实责任,明确奖惩,达到了防治效果。积极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节水农业,扩大旱地改制面积,增加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筹资建成并投入使用红豆咀水库左岸电力提灌站,切实解决了困扰1260户群众多年的农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加固了擦耳岩水库7公里引洪和输水渠系,排除安全隐患,减少输水损失;整治塘埝 574 口、土石么埝95道,增强微型水利的蓄水保水能力;新增小型机电提灌站15处。同时加大了村社道路建设力度,整治村社道路30公里;完成了客运站建设,规范了农村客运市场,有效防治和杜绝了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受灾群众安全越冬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责任制,明确了领导责任,强化了措施落实,确保全乡受灾困难群众全部住进了安全、温暖的房屋。加快了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步伐。新建沼气池 100 口以上,集镇天然气已投入使用。

三、抗震救灾取得了全面胜利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乡党委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群众、察看灾情,加大宣传,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组建党员干部服务队和自愿者队伍,及时将各类抗震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以及群众捐款27万元,发放应

3 急资金24万元,发放救灾粮 476.14 吨、救灾帐篷1574顶、救灾物资近万件。建立了乡、村、社三级防疫消毒网络,组建了200余人的卫生防疫消毒队,定时为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清毒杀菌,发放各类消毒杀菌药物和清洁饮用水专用药剂24箱(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村村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实行机关干部和单位职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

四、灾后重建得到了扎实推进,效果突显

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狠抓质量和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越冬。截止目前为止,全乡2011户重建户,已动工1991户,占95%,已基本完工1609户,占80%,受损房屋加固2325户,已加固竣工2325户,占100%;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自建过渡房补助、维修加固补助2700余万元。同时加快援建项目工程建设,河南对口援建我乡5个民生项目全部经过勘测、设计并报经市发改局批复,现已全部开工,乡党委多方筹措,全力推进援建项目顺利进行,确保2009年7月前完工。

正是由于乡党委这种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作风,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15篇:基层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xxx同志事事以身作则,不计名利。去年一位包居委会工作的干部对他说:咱的工作做的好踏实,别的社区都争着当先进,你也去和领导说说吧。老桑却说:只要社区工作搞好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们就欣慰了!

xxx同志在社区工作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做了很多联系群众的实事、好事,成了居民的贴心人,使长期无人管理的社区逐步走向了正常管理轨道。“退而不休”,一位离岗老干部老党员,再次为党的工作发挥余热的真实写照。奋战在基层的普通党员,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既抓好自身的学习实践,率先垂范,又紧密结合车间的工作实际,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崇高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该同志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参与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100%。

一、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该同志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当好表率。他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有关论著和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认真记写学习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我为车间科学发展献一计,制约车间科学发展的问题是什么?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在认真学习深刻思考后,撰写了2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他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群众、领导的认可。

二、爱岗敬业、甘于吃苦,做学习实践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遇到困难的工作总是主动承担。在基层单位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不得不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但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经常一个人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坚持每星期六义务奉献。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扎实开展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凭着扎实的业务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该同志任民用煤气车间付主任,一开始对工作并不熟悉,但他勤于学习,主动向上级领导和周围的同志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由于世界经济危机,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保持企业的稳定,打好挖潜增效、控亏增盈攻坚战就成为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工作头绪多,压力大的情况下,在车间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协助下,他大胆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原本需外委检修的任务转为内部检修,对车间77个阀门井、66个抽水井,总计143个阀门进行了清理和阀门保养;对车间蒸汽管网进行检修更换,对上水管进行检修改造;组织党员干部分别对一万、两万气柜导轮、导轨修复12次,6组;4号加压机弹性块更换;组织车间各个调压站的调压器的皮膜更换、检修;组织更换机房轴流风机等等,为车间节约了一切可节约的费用,他还建议组织党员给气柜党员除草,而且在除草时他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单除草一项就节约费用6000余元。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清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车间一线,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储气柜、加压机房经常闪现着他的身影。他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活动中,在完成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大胆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选活动。制作车间企业文化名片,以挖潜增效、控亏增盈、节水、节电为主要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职工节水、节电、节能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开拓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该同志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总是能使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呈现新局面。在负责党员管理工作以来,为使各项基础性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车间的支持和同志们的配合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车间党支部13名党员全部建立了党员信息库,并实现了经常化管理。

五、严格依章办事,树立了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经常学习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对有关规定了如指掌,业务十分熟悉。对待同志,他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想方设法让同志们满意,但对原则性问题,却把关极严。

xxx同志以其“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的工作和生活信条,认真把学习实践活动贯穿到整个工作中去,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他真心诚意地对人,心无旁骛地工作,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已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16篇:基层党员先进事迹

基层党员先进事迹

基层党员先进事迹

大山深处地灾点上的守护人

**,男,49岁,中共党员,村主任。**所在的**镇**村是**市路程最远、海拔高、“5·12”地震受灾最重、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的一个村庄。自2008年9月任村主任助理主要负责全村17个地灾点监测预警以来,面对遭遇“5·12”特大地震重创后暴雨突袭、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已见怪不惊了。在2010年“7·13”、2011年“7·4”、2012年“8·17”、2013年“7·9”特大暴洪水雨泥石流灾害中,**提前预警,果断转移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在谈到每个地灾点的点滴变化、植被恢复、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治理时他都如数家珍般的提出自己见解,用汗水和责任默默的守护着乡亲们的家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肯定。2011年3月推选为村委委员、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3月当选为村主任。在大山里,尊敬他、爱他的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地灾点上的守护人”。

危难时刻的担当者

震前的**村因高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引来成都万贯集团投资开发了西部惊奇欢乐谷旅游休闲度假区,精明的**率先贷款修建了属于自己且可接待上百人的大型度假酒店,短短的五年时间成了腰缠上千万的老板。但是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打破了**富足而安逸的生活。

危难之际,**没有丝毫犹豫和耽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在和大家一道完成了抗震救灾后,主动请缨受命于危难之中。2008年9月被村两委临聘为编外村干部——一个只干活没有工资的村主任助理,主要负责全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监测、预警等地灾防御方面的工作。

在**翻山越岭的带领下,专业技术人员对该村震后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的勘测、研判、评估和认定,排查出该村地灾隐患点17处,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6处、崩塌8处。

“对我们现在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区,一旦遇到极端气象,就必须加强防范,要随时观察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任何成灾的蛛丝马迹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旦有成灾迹象,坚决撤离人员。不仅在时间上要快,还要注意方法,特别是路线的选择。在躲避泥石流的时候,一定注意千万不能顺着它的方向,而要向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两侧方向跑······”在和地灾专家一起的日子,**总是不厌其烦的虚心向专家一遍又一遍请教地灾防御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危急时刻的急先锋

每年汛期,暴雨随时会导致震后松动的山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绷紧了地灾防这根弦。在处置2010年的“7·13”、2011年的“7·4”、2012年的“8·17”、2013年的“7·9”洪灾中,面对每年一次的“大考”,他总是沉着应对,不顾个人安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处置2013年那场50年一遇的“7·9”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时,**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没人能想到连续68个小时的强降雨,总降雨量达860.8毫米,创**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纪录。

因**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四组和六组的106名群众到山上安全的地方避灾,没有造成群众伤亡。

暴雨停后,**果断带领被困群众向**集镇转移,当行至一个叫燕子岩的地方时,原来的路已被泥石流掩埋了。

“咋过去哟,这么深的泥巴浆浆,不知道下面有好深”乡亲们看到眼前困境,一筹莫展。

“乡亲们,大家不要担心,我一个一个地扶着你们过,你们一定能平安过去的!”当看到有乡亲们犯难时,**大声呼喊着,毫不犹豫地跳进淤泥里,随即1个、2个、3个·····在他的带领下,年轻的党员、群众也都跳进淤泥中,相互手拉着手为群众筑围一道“防护栏”,雨水淋湿了衣服,鞋内灌满了泥沙,他们全然不顾,手麻了就甩甩、腿麻了就摇摇,他们明白安全转移群众就是上战场、就是攻坚战。乡亲们手扶着这些“有温度”的护栏顺利地通过一道道危险区。

“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啊!”4组69岁的钟大爷回头望着淤泥中的他们,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望着一批批乡亲们得以安全顺利转移,从淤泥中使劲抽出发麻、发白的双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地灾隐患点上的造访者

不怕苦、能吃苦、能做事、会做事是这个七尺山里汉子固有的品质。在地灾隐患点日常巡视监测、一次次气象信息发布、抢险救灾、转移群众等工作中,**已成了行家里手。在他的带领下,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了地灾科普知识宣传、隐患排查上报、预警信息发布、群众转移等机制。

“虽然现在每个隐患点位上都建的有卫星定位视频监控,但是在汛期的时候,不下雨的话,我每周还是至少要到点上转一圈,下雨的话,每次雨停了就要到点上转一转我才放心,当锻炼身体一样,都习惯了,呵呵呵······”到地灾隐患点上造访已成为**难以割舍的情怀。

“水要通,山才稳的嘛!要把泄洪的沟沟彻底的清理干净,保持整个沟沟通畅,暴雨来了,水才排得开,水排开了嘛,才能避免泥石流滑坡······”在三坪沟地灾隐患点,**正在和清理泄洪沟的乡亲们聊的火热。

**认为,震后国家投入很多钱在地灾隐患点码了堡坎、修了泄洪沟,不能一直依靠国家,自己的家园更要自己动手来建,每年汛期前,他都要组织乡亲们投工投劳清理泄洪沟,确保暴雨突袭时洪水畅通,避免再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群众、社会、组织的肯定。震后七年以来,先后获得四川省和德阳市“旅游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德阳市“第四届农民拔尖人才”,**市“抗震救灾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农民拨尖人才、优秀共产党员、抗击“8·17”特大暴雨泥石流先进个人”荣誉。

“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朝衣鲜而暮衣弊”。如今,在**的带领下,**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建设“旅游强镇”、“文化大镇”、“生态名镇”战略,立足村域实际,扎实抓好地灾治理防御、生态植被恢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重楼、黄莲、杜仲等附加值高的三木药材,跑山鸡、大耳黄羊、野猪等特色养殖,**茶、山老乡豆豉等特色旅游休闲食品······

**和他的父老乡亲们,正铆足一股劲大步前行。

第17篇:基层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张天保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天保同志现为无名县无名乡三台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具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个干了三十多年的老支书,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敬佩的业绩。

一. 主动学习,带头提高,适应新形势

作为一个老党员,相比于年轻党员来讲,记忆力和接受能力都有所差距,但是张天保老支书从不以老资历自居,每次学习活动都积极组织,认真参与,无论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创先争优活动,还是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张天保书记都主动带头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理论和政策水平,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更好地带领群众建设和谐的三台村。

在创先争优期间,张天保书记一有空手里就拿着报纸学习,寻找上边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的经验介绍,然后结合本村实际,加以实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让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帮着在网上查找,一定要搞清楚为止。

当三台村做出搞旅游开发的决策时,村里人还不知道乡村旅游是怎么一回事。对大家来说,这是一个新鲜事物,不知从何着手。张天保书记也和大家一样,对此没有经验。但是他不惧怕新生事物,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一方面他向书本学习,了解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向实践学习,在发展中边干边学。通过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学习方式,如今,对于乡村旅游,张书记已经可以如数家珍般地谈他对三台村旅游的谋划和思路。

二.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再创新业绩

年过六旬的张天保书记,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本应该乐享天年了,可是为了三台村的老百姓,他放弃了本该属于他的安逸,而且毅然决然地继续投身到了三台村的创业之中,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更大的幸福。

2009年,是三台村旅游开发的起步之年,工作千头万绪,张天保书记一直坚守一线,与年轻的村主任郭永明一道,为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兢兢业业地干。由于年纪的原因,最后累倒在工地现场。当身体刚刚恢复后,他就又回到了施工一线了。村里的年轻人多次劝他说不要太辛苦,只要你掌握大局就行了,具体的工作我们来干。他都说,大局不能丢,具体的工作也要做,当干部的不先干一步,还叫什么干部。三台村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得干部群众一条心,坚持不懈地干下去!

在他的带领下,三台村的旅游业如期启动,他和村民们的付出换来了四方游客的欢笑和赞美,也换来了村民对他的爱戴和拥护。如今的三台村旅游产业已然成为富民产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村民不会忘记这里边他们的老书记所付出的心血。

三.心系群众,服务百姓,永做老黄牛

张天保书记的人缘好,这在三台村是公认的。他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人缘,是因为他心里老想着别人,想着百姓,一心为他们谋福利,像老黄牛一样无悔地奉献着自己。

农村的事情比较繁杂,也比较琐碎。但是每一件琐碎的事情都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处理不好,便会影响群众的生活。而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张天保书记从不嫌烦,都事必躬亲,妥善解决。在村里,负责婚丧嫁娶的事情是个十分累人的活,但是张书记有求必应,从不推迟,而且一定会给人家办得好好的!调解邻里纠纷,说合婆媳关系,他也都能很漂亮地完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正是有了这些细小的积累,张书记才会在群众中产生很高的威信,得到群众的认可。

四.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做守法模范

作为一个名党员,张书记模范遵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上,他不会因为自己资历老而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半分,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去行事做人;在思想上,他一直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追赶时代的潮头;在生活上,他坚决杜绝不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和做派,坚决杜绝老百姓看不惯的行为和做派,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发扬老传统

认识张书记的人都说他是个直爽的人,十分耿直,一身正气,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集体利益和党的利益的事情。始终光明磊落,两袖清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弘扬优秀革命传统不遗余力。特别是在当前社会风气不良的情况下,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违反党的纪律。

不仅如此,他对支部成员也是严格要求,对村里的党员也是一样教育,由此才造就了特别能战斗的三台村党支部。人民群众信任这样的基层党组织。

张天保同志就是这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悔誓言。

第18篇:基层人大代表先进事迹

基层人大代表先进事迹

基层人大代表先进事迹

艰苦创业谋发展 带头致富展风采

**,**县**乡**村人,1983年出生,**县**种猪场场长,2012年当选为蚌埠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三年多来,她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以一个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为百姓排忧解难,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艰苦创业,增收致富领路人

**县**种猪场始建于1996年,是以优质生猪生产为主,集种猪、生态黑猪、果树、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养殖企业。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猪舍33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办公区建筑面积0.1万平方米,场区年出栏一万头。基地现有生猪存栏4200头,其中种母猪520头,种公猪32头。基地现有员工20名,专业技术人员3人,聘请专家顾问3人,完善了种猪育种值评估,卫生防疫、科学饲养、员工培训等完整用人机制。先后荣获蚌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畜 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县科技示范基地,双培双带示范基地。

作为青年成功创业者,**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乡邻,致力造福一方。相继投入40万元,建立了科技惠农服务站,配备了科技服务宣传车;建立了228平方米的科技学校和20平方米的图书室;购置了400余册科技图书;制作安装了8个科技宣传栏;引进了先进的防疫检测、实验设备等,免费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基地还建立了由5名畜牧专家、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专家服务队伍,为广大养殖户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培训,传播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信息,使基地成为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普及实用技术的重要场所。

几年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大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搭建起生猪养殖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合作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知信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了全县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推动了优质生猪产业化水平。

热心公益,情系困难群众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深深地懂得农民群众生活的艰辛。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始终要求自己在能力范围之内要为群众多做事、多服务。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她不但为前来购买种猪的人提供技术服务,还印发养殖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给养殖户,对个别困难户只收半价,有的还免费赠送种猪苗。她每年都会把自己的仔猪无偿分给附近的贫困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15户贫困户在她的帮扶下脱贫致富,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戴和好评。

多年来,她带头出钱出力,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她关爱空巢老人、五保户,逢年过节都主动去探望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村里的孤寡老人生活有困难,她也总是慷慨解囊,每年都会宰杀几头肥猪分发给他们,大大改善了困难老人的生活条件。

履职尽责,倾心为群众代言

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做好人大代表,就要不辜负选民的期望,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更侧重于关注民生民愿。她常常深入群众,与群众交谈,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将意见一条条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每次人代会召开,她都会把搜集到的情况带到会上发言,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她认真倾听每一次代表大会,认真领会,细心记录,把会议精神无一遗漏地带给广大选民,让广大基层民众知晓政府的工作成绩和各种惠民政策。在闭会期间,她也积极参加各项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尽职尽责地发挥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

**,来自于基层,生活在群众之中,处在百姓之间。她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基层农技推广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和全部精力,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田野之歌,展现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可敬可佩的风采。

第19篇:基层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_

.基层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_范文

xxx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现任林州市开元街道瓦窑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大专文化,林业技术工程师。曾先后在任村镇、石板岩乡、市林业局工作。他为绿化林州,发展山区林果业做出了显著贡献,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994年以来连续二届被评为市管优秀科技人才。2002年他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要求,提前离岗。2003年离岗后,他毅然选择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平凡的岗位,应聘到瓦窑街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负责人,继续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余热。近两年来,他积极探索,研究发展和谐社区的新课题。就瓦窑街社区建设,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使居委会工作走上了正常的工作轨道。

一、“是党员就要奉献”,xxx说

2003年元月,林州市撤镇建办,成立了四个街道办事处,当时街道各社区居委会“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基础。在应聘时,党工委考虑到了工作的辛苦,但是他说,“是党员就要奉献”。他为了掌握社区第一手情况,吃清社区人口、住户底子,他不顾天气寒冷,带着刚成立的居委会里的两名妇女工作人员,逐户调查、登记。白天怕居民上班家中无人,他就利用中午、晚上时间到各户调查。在2003年2月6日傍晚,他们冒着鹅毛大雪,走到了社区13号楼的一户门外,结果该户居民不让进门登记,连推带骂地把两名女工作人员推开,两位女工作人员哭了。老桑给她们解释,要多理解住户的心理,咱们受些委屈算不了什么,这就叫工作。他们又继续冒着皑皑白雪一户一户地登记起来。在短短的二十天内就把北关小区27幢..楼院,近100个单元、500多个房户普查了一遍。在这项工作中,他们忍气受辱,被不理解的居民多次拒之门外。但是,xxx同志从不叫苦,从不发怨言。在他的带领下,居委会吃清了人口、计生、党员、住房、楼院等整个社区各类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居委会工作在奠定基础开展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非典”抗击战。在抗击“非典”工作中,他积极组织小区楼院专人负责、值班站岗,成立联防体系。他不顾自身安全,早出、晚归,有时夜里2点多还回不到家,早上5点就走进了小区,观察、查看、登记,看有无流出、流入外来人员。在他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感召下,不少老党员、老干部积极配合,使小区抗击非典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在这场抗击非典斗争中,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站在了抗击非典工作的第一线,被开元街道党工委评为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二、“有事就找老桑”,居民们说

社区居委会工作在我市底子薄、基础差,没有经费来源,没有人力支持,没有经验借鉴,没有道路遵循,一切都是空白。xxx同志到岗位工作不久,联系各界各地实践,不断加强学习,理清了工作头绪,瞄准了社区服务这一大块。他说,要让居民群众认识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必须由我们来加强社区服务,通过服务增强居民意识。两年多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历数起来,居民总是讲不完数不清。居民的事就是大事。在瓦窑街社区居委会,居民们有事找社区,有事找老桑是他们在有事的情况下的第一反映。

“美化环境找老桑”。社区环境卫生净化美化一直以来是我市各居民区..头疼的一件大事。北关小区是我市建筑最早的一个居民生活区。由于建筑时间早,没有物业管理机构,街道、楼院脏乱不堪,群众生活环境很差,群众反映强烈,这成为xxx同志关心的一件头等大事。他为了净化居民生活环境,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亲自动手,发动居民清理多年无人管理的墙壁小广告“牛皮癣”3000多片,并动员小区有关单位给予了支持,对小区墙壁进行了高标准的“百化”,使小区面貌换然一新,群众拍手叫好。在他的带领下,逐步组织发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成立了清扫街道卫生组织,责任到人,分片、包段,按时清扫,解决了小区长期无人打扫卫生的一大难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冒着酷暑,带着社区党员、居委会干部,组织开展了“我为小区做贡献”活动,把小区的杂草、垃圾清理的干干净净。一位从人民医院退休的王医生说:老桑你真要把好事都做完的。老桑(正坐在三轮车旁吃“速效救心丸”,因为天气太热,他的心脏不好。老桑吃罢药,憨厚地笑了笑)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没有水吃找到老桑”。2003年7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他突然接到8号楼院两位居民的举报电话说:“两天没水吃了”。xxx同志马上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放弃中午休息时间,深入楼院了解情况,并于当天晚上组织召开本楼院居民会,选出了2名楼长,解决了水费收交矛盾。第二天通了水,群众高兴地说:有水吃了,多亏了居委会老桑的帮助啊。老桑说:这是应该的,居民生活无小事,要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才能提高党的威信,增强党群关系。

“路灯安装找到老桑”。由社区街道年久失修,路灯早已不明,居民反映学生上学、夜间下班回家,没有路灯,很不安全,这又成了xxx的又一..件难事,要钱没钱,收钱难收,他经常为此事考虑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他说:没有办法找党员,没有办法靠群众。2004年7月,他与社区老党员多次谈心,研究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谈心活动,他找到了一名在职工作的老党员魏合章同志(他是第二生活区8幢楼的义务管理员)。二人多次研究,发动第二生活区的居民集资按路灯。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积极做居民群众工作,第二生活区8幢楼靠居民集资于2004年10月,按上了路灯。2005年他正在筹划第一生活区按路灯之时,“市长”工程启动了,他为此事早已给电管所打了不少交道,终于得到了电业部门的有力支持,就在城市开展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第一阶段中,小区的路灯亮了。老桑高兴地说:总算圆了我的这场“路灯”梦了。

“井盖坏了找老桑”。2005年7月,正是我市第二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开端,学习、布置,忙的不可开交,就在此时,有居民举报说,小区丁字街污水井盖坍塌,深3米,宽3米的污水井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活及行路安全。xxx同志正在组织社区党支部学习,他告诉大家,先进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性。随即会议结束后,他带领几个年青的党员及居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现场,先采取简易措施保护、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后他带领社区党员及工作人员一道,冒着酷暑,中午不休息,自己动手,个人集资,很快修好了污水井盖,解决了群众的当务之急。一位从审计局退休的老干部秦广斌说:这真是学“三个代表”的体现,群众就欢迎这样为民办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

“低保办理找老桑”。深入楼院,调查、关心“弱视群体”,是xxx同志..经常讲的一句话。老桑说,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最大区别。他每次到小区后都要搞一些调查,对一些真正的困难户一一记下来,在办低保时积极向民政部门申请;对那些超标户经核实后,及时请示民政部门取消。特别是对一些残疾人,像失去双手的李学俊,半身塌患的闫江生十分关照。平时经常找他们座谈,鼓励他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并通过民政部门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最低保障金,还想法帮助其家属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这些弱视群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信访稳定找老桑”。平时抓好信访,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居委会是经常在居民中活动的一支骨干队伍。xxx同志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不管在哪项工作中,到小区后都要先听听群众的意见,排查一下居民之间有无矛盾迹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004年的一天,他正在小区了解低保工作,发现13号楼一户居民的水道被另一独院户堆放的垃圾堵死,两户争吵不休,老桑马上到场进行了调解,及时化解了两家的矛盾。其次是抓思想教育,他利用黑板报制定居民公约,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尊老爱幼、计划生育、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容教育广大居民,提高自身素质。在他的辛勤工作下,瓦窑社区居民团结和谐,近三年来无一上访案例,2004年瓦窑社区被林州市评为信访先进单位。

三、身先士卒、严以律己、不争名利。

xxx同志到开元街道瓦窑社区工作以来,对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从不推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什么工作都是带领居委会干部亲自出面解决。他经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严以律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尺。就在这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带头记..笔记、带头写心得,开展与老党员谈心活动,灵活安排社区支部学习方法,对年老体弱者,辅导到家。一位71岁的老党员老干部蔡东生同志感慨地说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应该这样理论联系实际,还在自己的学习笔记上写了几首打油诗,赞扬这次保先教育的重要性和党工委社区支部学习与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性。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xxx同志事事以身作则,不计名利。去年一位包居委会工作的干部对他说:咱的工作做的好踏实,别的社区都争着当先进,你也去和领导说说吧。老桑却说:只要社区工作搞好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们就欣慰了!

xxx同志在社区工作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做了很多联系群众的实事、好事,成了居民的贴心人,使长期无人管理的社区逐步走向了正常管理轨道。“退而不休”,一位离岗老干部老党员,再次为党的工作发挥余热的真实写照。奋战在基层的普通党员,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既抓好自身的学习实践,率先垂范,又紧密结合车间的工作实际,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崇高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该同志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参与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100%。

一、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该同志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当好表率。他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有关论著和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认真记写学习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我为车间科学发展献一计,制约车间科学发展的问题是什么?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在认真学习深刻思考后,撰写了2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他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群众、领导的认可。

二、爱岗敬业、甘于吃苦,做学习实践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遇到困难的工作总是主动承担。在基层单位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不得不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但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经常一个人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坚持每星期六义务奉献。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扎实开展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凭着扎实的业务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该同志任民用煤气车间付主任,一开始对工作并不熟悉,但他勤于学习,主动向上级领导和周围的同志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由于世界经济危机,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保持企业的稳定,打好挖潜增效、控亏增盈攻坚战就成为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工作头绪多,压力大的情况下,在车间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协助下,他大胆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原本需外委检修的任务转为内部..检修,对车间77个阀门井、66个抽水井,总计143个阀门进行了清理和阀门保养;对车间蒸汽管网进行检修更换,对上水管进行检修改造;组织党员干部分别对一万、两万气柜导轮、导轨修复12次,6组;4号加压机弹性块更换;组织车间各个调压站的调压器的皮膜更换、检修;组织更换机房轴流风机等等,为车间节约了一切可节约的费用,他还建议组织党员给气柜党员除草,而且在除草时他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单除草一项就节约费用6000余元。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清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车间一线,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储气柜、加压机房经常闪现着他的身影。他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活动中,在完成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大胆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选活动。制作车间企业文化名片,以挖潜增效、控亏增盈、节水、节电为主要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职工节水、节电、节能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开拓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该同志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总是能使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呈现新局面。在负责党员管理工作以来,为使各项基础性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车间的支持和同志们的配合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车间党支部13名党员全部建立了党员信息库,并实现了经常化管理。

五、严格依章办事,树立了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经常学习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对有关规定了如指掌,业务十分熟悉。对待同志,他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想方设法让同志们满意,但对原则性问题,却把关极严。

.. xxx同志以其“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的工作和生活信条,认真把学习实践活动贯穿到整个工作中去,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他真心诚意地对人,心无旁骛地工作,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已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

第20篇:基层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xx,女,42岁,1992年毕业于晋中卫校后,一直工作于xx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在过去的20多个年头里,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她,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院长的赏识,2008年4月被任命为医院会计,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被任命为下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2011年兼职医院办公室主任,多次被评为文水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勇于实践,肯于实干,努力完成医院各项工作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办公室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是医院的重要岗位,工作繁杂、日常事务多,很多工作预想不到,也难以量化,加班加点是常事,既是办公室的唯一成员又是主任的她甘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诚实敬业,始终践行“协助好领导、服务好职工”的工作理念,积极履行院长助理的职责,为院长当好参谋助手,完成了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安排各种会议、培训学习,制定医院工作计划、方案,并负责督促贯彻执行:做好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工资审批和票据保管工作:落实安排总值班以及节假日的排班:对上级机关下发的各项通知、工作要求等,及时地向院长汇报并传达到相关科室,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做到快捷实效,保证上下政令畅通。有时材料多、要求急,她就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2010年4月份,下曲镇中心卫生院被县卫生局指定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深知此项工作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她欣然接受了全面负责办公室的工作。方案是行动的纲领,方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改的成败。为此,她协助院长一周加班加点,经过反复探讨,深思熟虑,制定下发了《下曲镇中心卫生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曲镇中心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五个大方案,重新修订了一系列医院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科室制度,顺利完成了医改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兄弟单位起了个带头作用,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的肯定和认可。

在财务工作中,她懂得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因此以“廉洁自律、敬业爱岗”为准绳,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会计帐薄的登记、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的保管: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求,及时听取院长及上级主管会计的指导意见,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特别是在资金管理上,行使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做好资金预算和合理应用,严格控制和防止资金占用,提高了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并认真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的运转活灵活现。今年,接受省、市财务工作大检查时得到了专家的赞赏。

在检验工作中,她认真履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检验操作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每一个待检标本,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太相符的结果,坚持做到复查,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

在后勤工作上她身先士卒,吃苦在先。医院职工大多在城里居住,每天中午就餐人数不下10人,为了节省开支,医院未聘用厨师,她总是自告奋勇为大家做好午餐。在她认为自己是个党员干部,吃点苦不算什么,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她“霍师傅”。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努力做到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 深刻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不断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一直以来都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时时刻刻谨记自己身份,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在实践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奢侈享乐,不铺张浪费,勤俭朴素,时刻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身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勤政廉洁”的忠实践行者。她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既是党员就应该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就是这样一名貌不惊人,语不压众的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将自己的青春飞洒在了医院这片热土上。

基层法官先进事迹
《基层法官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