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30 08:32:21 来源:应急预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1、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1.1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适用于北京鸿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3 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4 编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危险源(点)分析

2.1 危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化粪池、污水井、消防井。

2.2 危险源(点)特性

2.2.1 化粪池在清掏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池内氧气不充分或池内的污物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2.2.2 作业人员进出及要维护清掏过程中,易受到中毒、窒息的危险。

3.应急救援

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1.1应急救援小组

公司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 组长:

( 职务:

)电话:

第一副组长:

(职务:

)电话:

第二副组长:

(职务:

)电话:

小组成员:

3.1.2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第一副组长职责:

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第二副组长职责:

1、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 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

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不在岗时接手其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积极协助现场抢险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派遣和安排。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区域现场目击者职责: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召集附近人员参加抢险救护,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开展现场抢险救护行动;

2、对伤员进行迅速转移;

3、迅速利用现场配备的通风换气设备增加化粪池内通风排气。

3.2 应急救援器材(本单位配备的救援器材具体型号、数量、防爆要求、保管、定期检验、维护等情况)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对讲机4台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空气检测仪1台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排风扇2台 应急照明设备: 充电式手电4把 安全绳: 50米

安全梯:3米铝合金梯子

3.3 应急处理程序 (1)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

(3)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5)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 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紧急救护原则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3)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5.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有关项目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郑立强总经理,安全员

6.预案的实施启动

公司各项目在对本项目化粪池进行清掏作业时,一旦发生有限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本预案自行启动。

推荐第2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汇编

1 范围

本制度汇编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本制度汇编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3.1 主要负责人职责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a)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b) 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c)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d) 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e)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f)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 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 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3.2 作业负责人职责

a) 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b)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c)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

止作业。 3.3 监护者职责

a)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 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c) 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 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e) 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f)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g) 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3.4 作业者职责

a)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b)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c)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 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e)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f) 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g)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3.5 承包管理

a) 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b) 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c)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利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检修、处理临时设备故障时对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部门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4.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 a)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b) 部门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c) 部门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d) 该安全许可证至少一式三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另一份由主管部门兼职安全员保存,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e)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2 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a) 设施名称: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b) 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c) 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必须本人签名;

d) 监护人员:

1) 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 签字确认;

2) 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 3) 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 按事故应急救援,携带好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

5) 进行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时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 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

e) 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

5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1 职责

5.1.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5.1.2 化学供水组负责取样分析及数据填报。

5.1.3 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5.2 管理范围

包括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

5.2.1 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5.2.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5.2.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5.2.4 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2.5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5.2.6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a)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

1) 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 2) 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 3) 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b) 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c) 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d) 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e)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f) 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g) 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h)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i)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j) 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k)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l) 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m) 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5.2.7 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6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1 总则

6.1.1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6.1.2 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1.3 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6.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6.2.1 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6.2.2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b)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c) 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e) 有关事故案例等。

6.2.3 每年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6.3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6.3.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6.3.2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6.3.3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a) 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b)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c)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6.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6.4.1 检测

a)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b)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

3气体浓度(应

d)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e)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6.4.2 危害评估

a)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b) 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c)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6.4.3 通风

a)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b)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6.4.4 防护设备

a) 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b)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c)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6.4.5 呼吸防护用品 a)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b)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4.6 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a) 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b)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c)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d)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e) 应急照明设备;

f) 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7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7.1 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附录B 7.2 职责 a) 组长:

1)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 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 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 指挥现场救护。 b) 副组长:

1) 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 组员:

1) 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 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 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7.3 预防与预警 7.3.1 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7.3.2 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7.3.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7.3.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7.3.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C。 7.4 应急响应

7.4.1 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7.4.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7.4.3 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7.4.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7.5 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7.5.1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7.5.2 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7.5.3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7.5.4 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 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a)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现场人员突发事故疏散路线图)

7.5.5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6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7 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7.8 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7.9 后期处置 7.9.1 善后处置:

项目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7.9.2 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a)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f)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7.10 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7.11 培训与演练 7.11.1 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 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 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7.11.2 演练

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7.12 奖励与责任追究 7.12.1 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 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12.2 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 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c)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8.1 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8.2 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8.3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8.4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5 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8.6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8.7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8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8.9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8.10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8.11 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8.12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8.13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8.14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8.15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8.16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8.17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 目 录

一、有限空间施工程序 11

二、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11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1

四、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12

一、有限空间施工程序

1、作业申请

本工程所涉及的有限空间作业均必须按要求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具体的办理程序如下: 本班组根据施工安排向项目部质安部申请有限空间作业申请→质安部核实后向业主提出有限空间作业申请→检验有限空间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质安部根据施工情况确认安全措施→业主和质安部检验防护措施及应急措施是否合格→办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作业方案

施工班组办理好《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还应遵循以下程序:

作业前质安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环境交底→检验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符合要求→作业人员作业。

二、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包括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作业单位、作业的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监护人、签发的日期及作业时限、作业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空间内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和有限时限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作业环境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

4、每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对作业空间进行通风。但禁止用纯氧气对有限空间通风。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①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②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③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⑤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5、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6、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本规范要求。如缺乏必备的检测、防护条件,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

7、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8、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9、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四、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1、检测

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2、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应急救援装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10、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1.1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适用于爱樱精密机械(无锡)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3 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4 编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危险源(点)分析 2.1 危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泡菜的发酵池(罐)。 2.2 危险源(点)特性

2.2.1 发酵池(罐)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池(罐)内氧气不充分或池(罐)内泡菜的发酵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2.2.2 作业人员进出及要维护清洗过程中,易受到中毒、窒息的危险。 3.应急救援

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1.1应急救援小组

公司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 组长:蔡建明(职务:车间组长 ) 电话: 第一副组长:华文兴(职务:制造一组长 )电话: 第二副组长:陈文勇(职务:制造二组长 )电话: 小组成员:茹柯、顾永刚、胡成明、雍其政 3.1.2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第一副组长职责:

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第二副组长职责:

1、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

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不在岗时接手其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积极协助现场抢险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派遣和安排。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区域现场目击者职责: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召集附近人员参加抢险救护,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开展现场抢险救护行动;

2、对伤员进行迅速转移;

3、迅速利用现场配备的通风换气设备增加发酵池(罐)内通风排气。3.2 应急救援器材(本单位配备的救援器材具体型号、数量、防爆要求、保管、定期检验、维护等情况)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3.3 应急处理程序 (1)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

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3)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5)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紧急救护原则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3)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5.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有关班组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XXX董事长,XXX总经理,安全员XXX。 预案的实施启动 公司各单位在对本单位发酵池(罐)进行维修、清洗作业时,一旦发生有限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本预案自行启动。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推荐第3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圆明园西路污水管线路基穿越工程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

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4.1检测

4.1.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4.1.2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4.1.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4.1.4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4.1.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4.2危害评估

4.2.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

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2.2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4.5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孙雪松 副 组 长:高哲飞

现场指挥: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队现场职务最高者) 组 员:现场监护人员 参与部门:生产技术部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 6.3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6.4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7、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7.1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

7.2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7.3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

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7.4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8、应急通信联络

医疗救护电话: 120 项目经理电话: 13810281009 孙雪松 生产负责人电话:13911870432 高哲飞

医院地址:309医院;路线:北五环

北五环黑山扈路 医院电话:63467631

推荐第4篇: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2017年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组织单位:工程部

二、主 办 单 位: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三、演 练 地 点:锅炉房

四、演 练 时 间:2017年12月22日

五、演 练 内 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 练 程 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 各1台;

2、防毒面具 2个;

3、警 戒 带 1 卷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有限空间工伤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姚吉合发现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工程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工程部,锅炉房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刘丕雷、杜占国、王世英你们3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李延银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1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 2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

3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CO含量?”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1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

2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持气道畅通。

3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

4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 向上两横指处。

5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本次演练以现场救护为重点,救护结束,实际演练即停止,其余过程

均在现场讲解。演练应适用于鸿通公司有限空间的事故。所以,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防护技能,提高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能力。

十、演练总结

对此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预案中不适合项,归纳总结演练效果,宣布演练结束。

编制: 审核: 核准:

推荐第5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海门市临江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为防止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危险分析: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

2、中毒,主要由一氧化碳、苯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昏迷、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王海华 副组长:顾健 王成昌

成员:黄永梅 沈杰 俞建军 顾华平唐陈兴 吴炳新 施振平王思义 陆健兵

4、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场所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检测与防护器材

(2)对于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3)采取通风净化措施,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安全有效地防护用品,佩戴有效的通讯器材工具,身系安全绳

(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救援人员 (6)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审批制度

5、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处理:

一、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使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二、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视情况对窒息者缺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同时拨打120电话速交医生处理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4)报警程序:视事故发生情况救护电话(1

19、120),电话内容: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发生时间、明示行车路线,并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救援车辆。

推荐第6篇: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惠州大亚湾鸿通电子有限公司

2016年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组织单位:鸿通电子EHS部

二、主 办 单 位:惠州大亚湾鸿通电子有限公司

三、演 练 地 点:中水处理站旁

四、演 练 时 间:2016年12月22日

五、演 练 内 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 练 程 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

各1台;

2、防毒面具 2个;

3、警 戒 带

1 卷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有限空间工伤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EHS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EHS部,***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EHS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EHS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1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

2及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3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CO含量?”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1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2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3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持气道畅通。○

4胸外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5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向上两横指处。○

6胸外心脏按压与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本次演练以现场救护为重点,救护结束,实际演练即停止,其余过程均在现场讲解。演练应适用于鸿通公司有限空间的事故。所以,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防护技能,提高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能力。

十、演练总结

对此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预案中不适合项,归纳总结演练效果,宣布演练结束。

编制:叶主敏

审核:

核准:

推荐第7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湖南天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

为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及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长沙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3 有限空间的分类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3.1有限空间分类

3.1.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冷藏车、水塔、水箱、反应塔、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3.1.2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实验室、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3.1.3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污水池、下水道、沟、井、池、地下电缆沟等。3.2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类

3.2.1缺氧危险作业环境:是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的环境。

3.2.2有害有毒危险作业环境:存在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3.3公司主要危险源数量种类

公司有限空间主要包括储罐、水箱、锅炉、压力容器、冷库、下水道、沟、井、污水处理池等7类有限空间。 3.4主要危险源特性

储罐、水箱、锅炉、压力容器、冷库、下水道、沟、井等清洗过程中易对作业人员造成窒息的危害。

污水处理池易生产沼气,各池在施工、维修、清污过程中,易对作业人员造

1 成中毒、窒息的危害。

4 潜在的事故类型、影响的范围及后果

4.1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有:

(1)中毒事故

(2)缺氧窒息事故

4.2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的范围及后果有: 4.2.1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 4.2.2缺氧窒息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 5 抢险救援

5.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5.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5.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5.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5.5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5.6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5.7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5.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5.9伤员现场救护 5.9.1中毒急救

2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5.9.2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6 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在恢复现场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工作: 6.1先检测,后进入。

6.2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6.3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6.4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6.5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症者,禁止入内作业。6.6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6.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6.8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作好详细记录。6.9安全监护人不能少于2人。

6.10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指挥中心批准,由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推荐第8篇:公司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件类型 1.1.1 中毒事故。 1.1.2 人员窒息事故。 1.1.3 火灾事故。 1.1.4 爆炸事故。 1.1.5 其他伤害事故。 1.2 事故可能性:

1.2.1 人员中毒、窒息直接引发人员伤亡。

1.2.2 救援方法不当或防护不到位而盲目施救,极易发生救援人员伤亡,从而进一步加大事故危害程度。

1.2.3 火灾、爆炸引发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事故。 1.3 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分析

1.3.1 在公司生产区域内通过或盛有水、油、风、粉、泥或其混合物的容、箱、室、管道、池等密闭或半密封空间内进行检修、技改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发生偶然原因时,均可能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在机组大小修期间,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几率相对较高。

1.3.2 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循环水前池、循环水进出水管道、凝汽器、虹吸井、疏水箱、加热器、润滑油箱、磨煤机、煤仓、风烟道、空预器、电除尘、烟囱、轻油罐、渣仓、灰库、危险化学品罐、机组排水槽、各类储水箱、圆型堆取料机中心柱等。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2.1.

1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其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各应急工作组组成。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简称应急委)为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办),负责具体应急工作,安排24小时应急事件的跟踪、联络以及具体应急事务的协调、开展。

2.1.2 应急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副主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成员:各部门经理、主要长期分包商负责人

职责是贯彻落实有关生产安全应急管理的法规和规定;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修订和演练工作; 监督、管理应急体系的建设和运转;通报或发布应急救援与处理的进展情况;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落实演练经费及物资。 2.1.3 应急委办公室

主任:安健环管理部经理 成员:公司及各部门安全专工

职责: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向应急委汇报;启动预案时,及时按照相应预案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各应急小组成员到位,并负责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判断和上报。

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健环管理部,值班电话: 2.1.4 现场应急指挥部

事故状态下由公司应急委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是根据公司应急需要临时成立的机构;一般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或由总经理委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担任总指挥。总指挥根据事件的性质、发展,召集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和其它专业人员作为指挥部的成员。

职责:根据公司应急管委员会的指令,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在出现

一、二级事故时,自觉接受福建能监办、地方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国投集团、国投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积极配合开展事故的处理;负责对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调度;负责收集和掌握事态发展和处置的进展情况,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负责组织收集、整理和分析事件发生及处置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负责现场信息的发布;决定应急的终止。

2.1.5 应急工作组

公司应急指挥部下设5个应急工作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紧急情况下及时、有序开展各项应急行动。

2.1.5.1 抢险救灾组 组长:设备管理部经理

成 员:设备管理部各专业专工,发电部当值值长,公司消防队队长、长期外包队伍驻公司负责人、公司医务室主管医生。

其主要职责是按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或本公司现场应急指挥部要求,组织力量开展事故现场抢险救灾(包括后期处置)工作,同时负责组织对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及转运工作。

2.1.5.2 后勤保障组 组长:综合管理部经理

成员:物业主管、通讯主管、采购主管、仓储主管、车班班长

其主要职能是在启动预案时,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参加抢险的人、财、物等提供保障和协调;负责日常情况下的应急通讯维护、事故状态下的应急通讯保障保证;紧急事件处理期间救援人员、员工、家属的居住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储存和人员安置;提供并调度足够的应急抢险车辆及应急抢险物资,确保应急车辆和应急抢险物资的良好使用状态。

2.1.5.3 治安保卫组

组长:综合部安保主管 成员:公司保安队长、副队长

主要职责是在事故状态下根据指挥部指示,执行疏散、警戒、戒严、巡逻等任务,维护治安秩序,严防不法分子趁火打劫和破坏;同时加强与地方公安、边防、政府等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1.5.4 善后处理组 组长:人力资源部经理

成员:财务管理部副经理、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公司法律顾问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后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损失情况的调查、统计、汇总和善后处理,并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负责对伤亡员工家属进行安抚、救助。

2.1.5.5 事故调查组

组长:安健环部经理

成员:安健环部、发电部、设备部安全专工,工会主管。

主要职责根据不同事件级别,按事故调查规程要求,负责组织或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具体事务工作;负责收集整理事故发生的相关资料,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及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负责事故报告的上报及整改问题跟踪。

3.处置程序 3.1预防

3.1.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并实施员工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党群工作部负责急救知识宣传发布;综合管理部负责与就近医务机构挂钩,并将其电话号码向全体员工和外委单位人员公布;与当地紧急救援中心(120)进行急救挂钩,确保伤员及时准确地送至医院。

3.1.2 安健环管理部监督、各部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组织员工进行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宣传和培训,培训应形成记录。

3.2 危险源监控

3.2.1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2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若有限空间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并测量含氧量合格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并定时监测作业空间的气体含量。

3.2.3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同时必须做好出入人员登记。在可能发生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 。

3.2.4 在容器内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时,应打开人孔门及管道阀门,并进行强力通风。工作场所应备有泡沫灭火器和干砂等消防工具,严禁明火。对这项工作有过敏性的人员不准参加。

3.2.5 易爆物品、剧毒药品应用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使用和报废药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3.2.6 涉及监测有毒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3.2.7 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防救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护用具。

3.2.8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以方便紧急救援。

3.2.9 有限空间作业只能有一个指定的出入口,并悬挂“危险,非授权人员禁止进入”警告牌,其他通风用的出入口,应悬挂“一

(二)级有限空间,禁止出入”警告牌。

3.2.10 在运行中的水池内工作时,禁止靠近循环水出口处,禁止进入运行中的水沟内工作。在水沟、水池、水井周围等地点,应装设防止工作人员落入水中的栏杆、盖板等防护装置以及必要的照明。

3.3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3.3.1 预警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限空间作业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依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Ⅳ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 3.3.1.1 Ⅰ级事件:公司范围内,因有限空间作业已经或预期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人员中毒伤亡的。

3.3.1.2 Ⅱ级事件:公司范围内,因有限空间作业已经或预期造成人员轻伤或人员中毒的。

3.3.1.3 Ⅲ级事件:公司范围内,因有限空间作业已经或预期造成人身未遂事件的。

3.3.1.4 Ⅳ级事件: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及安全措施不全,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的。

3.3.2 预警发布

公司各部门进行生产工作,需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照公司《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工作票、

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单、高风险作业安全预控卡等。对一级有限空间作业,由该项目的工作负责人通过公司各类安全监督微信平台发出预警信息。

3.3.3 预警行动

在获知上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巡查与监督,检查作业内容、项目、人员、资质、机具、环境等与作业单位备案材料是否相符,相关作业许可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安健环部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并责令责任单位期限整改。

3.4 预警结束

当上述风险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已结束或安全隐患已整改,由该项目的工作负责人通过公司各类安全监督微信平台将上述预警信息予以结束。

3.5 信息报告

3.5.1 有限空间事故接警电话:任何时间均可拨打公司消防队电话 及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集控值长台电话);正常上班时间可拨打责任部门领导办公电话及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节假日或夜间挂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集控值长台电话)。

3.5.2 相关部门或公司值班领导接到有限空间事故报警后,应做到迅速准确地问清事件的以下信息,并将有关信息报告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安健环部经理:

3.5.2.1 事故(事件)的性质、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3.5.2.2 人员受伤严重程度、典型症状等,受困人员情况、人数等。 3.5.2.3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3.5.2.4 现场救援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3.5.2.5 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通信方式行等。

3.5.3 安健环部接到有限空间事故报告后,对报警情况进行核实,确认信息属实后立即向公司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根据报告的详细信息,依据本预案第4条的内容,确定响应级别。

3.5.4 根据公司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确定的响应级别,安健环部进入预备状态,通知本部门相关人员到位,开展事故分析和判断工作,收集现场资料,为应急启动作出初步准备,并将有限空间事故进展情况随时汇报公司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3.5.5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除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所属部门负责人报告外,同时应分别向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司有关领导、相关部门报告。当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一般事故级别时,公司负责人或受委托的公司分管领导在一个小时内向福建能源监管办、集团公司以及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由公司安健环部负责在24小时内向上述相关主管部门报送书面报告。

3.6 应急响应 3.6.1 响应分级

3.6.1.1 Ⅳ级响应:当发生Ⅳ级预警事件时且现场已按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时,启动Ⅳ级响应。

3.6.1.2 Ⅲ级响应:当发生Ⅲ级预警事件时启动Ⅲ级响应。

3.6.1.3 Ⅱ级响应:当发生Ⅱ级预警事件时,启动Ⅱ级响应,同时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Ⅱ级响应。

3.6.1.4 Ⅰ级响应:当发生Ⅰ级预警事件时,启动Ⅰ级响应,同时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Ⅰ级响应。

3.6.2 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事件)通报后,立即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确定该事故(事件)的响应级别。

3.6.2.1 Ⅳ级响应:

由事件现场做好安全管控,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监护,防止不安全行为的扩大,安健环管理部派员对现场加大巡查,跟踪作业过程,防范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

3.6.2.2 Ⅲ级响应:

由事件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安健环管理部进入预备状态,为应急启动作出初步准备,责令相关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将事件情况在第一时间通报公司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汇报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 3.6.2.3 Ⅱ级响应:

3.6.2.3.1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

3.6.2.3.2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就位,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所有成员保持手机、电话等通讯畅通,同时确定各应急小组的负责人,各应急小组根据应急工作职责全面启动事故应急具体工作。

3.6.2.3.3 根据事态的发展,汇报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宣布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Ⅱ级响应。

3.6.2.4 Ⅰ级响应:

3.6.2.4.1 根据事态的发展,汇报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宣布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Ⅰ级响应。

3.6.2.4.2 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继续保持Ⅱ级响应应急程序,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汇报事故进展情况,需求外部力量支援,配合开展各项后续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

3.7 扩大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本预案Ⅱ级响应所进行的应急处置仍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应按照分级响应、分级处置的原则,扩大应急响应等级和范围,视事态发展将现场指挥权交由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指挥部进行应急处置。发生人身伤亡,应同时启动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发生火灾、爆炸,应同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有限空间作业引发设备损坏时,应同时启动设备损坏应急预案。

3.8 应急结束

当有限空间事故得以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全部消除或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批准,由现场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4 处置措施 4.1 先期处置

4.1.1 各成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本职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部门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1.2 现场抢救首先应切断危险源,及时控制危险源,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救,必须全面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并进行强制通风,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二次伤害;其次,在保证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及时将中毒和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抢救出来。

4.2 应急处置

4.2.1 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的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准备,包括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4.2.2 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对受伤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4.2.3 急救和诊断应注意的事项 4.2.3.1 救护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4.2.3.2 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用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4.2.3.3 紧急救护的同时,应通知公司急救车辆及120救护单位。并以先到先送原则将伤员送往医疗单位。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或未送达医疗单位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应急人员在将伤员移交医疗单位时,必须向医疗救助人员提供受伤人员致伤原因。

4.2.4 急救要点

4.2.4.1 立即将伤员脱离致害物,脱离事故现场,置伤员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

4.2.4.2 神智不清的病员应有专人监护,就地仰面平躺,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4.2.4.3 有毒气体中毒,应立即将人员撤离现场,已昏迷伤员保持气道通畅,及时给氧,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持续抢救。

4.2.5 应急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4.2.5.1 不明情况绝对不能冒险进入。

4.2.5.2 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通风,稀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4.2.5.3 施救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系好安全绳、穿好防护服、戴上呼吸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施救。

4.2.5.4 施救人员应视自己能力大小进行,对超出自己施救能力的险情要及时毫不犹豫地向外求救。

4.3 后期处置

4.3.1 善后处置

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质,要按照规定给予怃恤、补助或补偿,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尽快恢复稳定生产、生活秩序。

4.3.2 保险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后,综合管理部和财务部应及时开展保险受理和理赔工作。

4.3.3 调查与评估

安健环部及事故(事件)责任部门需对有限空间事故的起因、性质、损失、影响、责任和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工作。

应急响应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做好预案的持续改进,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报告逐级上报。

现场人身伤害事故调查及追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条款执行。 4.3.4 恢复生产

在进行人身救援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公司正常生产运行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由生产技术部牵头制定生产现场恢复的程序,确保生产工作稳定有序恢复,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

推荐第9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硫化氢等)

新阔路(琳科西路-东兴路)道路、排水、中水、

绿化、路灯、交通工程

预防硫化氢中毒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天津市华水自来水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7月5日

预防硫化氢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预防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1 为加强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1.2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3 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4 编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有限空间的范围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2.1 有限空间分类

2.1.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冷藏车、水塔、水箱、反应塔、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1.2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实验室、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2.1.3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污水池、下水道、沟、井、池、地下电缆沟等。

2.2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类

2.2.1缺氧危险作业环境:是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的环境。

2.2.2有害有毒危险作业环境:存在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

2.3潜在的事故类型、影响的范围及后果

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有: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

2.3.1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

2.3.2缺氧窒息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 总指挥:杨郅 副指挥:李倩

成 员:周锦、赵志争、付伟、宋帆、董景尧、刘莹、鲁桂民 3.1.2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办公室,负责应急归口管理工作。 3.1.3设立相关应急工作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应急工作。

(1)抢险组:由赵志争负责,工程部负责配合。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道路疏导组:组长由付伟负责。

主要职责是:负责抢险一线周围交通顺畅,确保应急物资运输及周边交通顺畅。 (3)后勤保障部:组长由宋帆担任。

主要职责是: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4)物资设备供应组:组长由刘莹担任。

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物资的供应。 (5)安全巡视组:组长由董景尧担任。

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现场的安全巡视工作。

(6)伤员救治组:组长由鲁桂民担任。 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7)资金保障组:组长由邢小舒担任。

主要职责是:接受总指挥的委派,负责应急救援各种资金的总体调配工作,务必做到及时充分,保障资金的投入到位。

(8)车辆调度组:组长由鲁桂民担任。

主要职责:接到上级的指令和调动,负责调集、安排应急救援车辆进行抢险救援,务必做到及时、有效、合理。

3.1.4所属各项目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

项目系统内各项目应根据需要成立应急机构和专(兼)职救援队伍,在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时,公司所属各项目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统一由总指挥调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是公司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最高应急指挥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指挥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审批、发布; (2)领导、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3)审批应急管理和救援费用; (4)审定并签发上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报告; (5)审定应急管理工作的考核意见。 3.2.1总指挥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统一领导项目系统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制定项目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等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发布项目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统一指挥协调项目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3.2.2 副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指挥工作,日常工作;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导工作;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后勤服务工作。

3.3 应急办公室职责

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是应急指挥中心的办事机构,职责如下:

(1)负责组织项目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

(2)负责项目所属各项目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 (3)负责应急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报和上报; (4)负责应急指挥中心具体工作和应急值班。

及时了解项目有关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有关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领导组下达的有关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指令;监督有关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掌握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完善有关安全管理应急工作的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组织开展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工作。

3.4 各应急工作组的其他职责

(1)及时了解项目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提请应急领导组、应急办公室决定启动、实施和解除相关应急预案;

(2)落实应急领导组、应急办公室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3)掌握有关应急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4)组织制定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演练、评估与修订;

(5)其它有关事项。

各部门及各项目救援小组应完成指挥中心交办的应急救援任务,其职责若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未明确规定的,应按国家法规和合同履行。

4、抢险救援

4.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4.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4.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4.5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4.6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4.7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9.伤员现场救护

4.9.1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4.9.2缺氧窒息急救

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5、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在恢复现场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工作:

5.1先检测,后进入。

5.2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5.3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5.4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5.5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症者,禁止入内作业。

5.6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5.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5.8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作好详细记录。

5.9安全监护人不能少于2人。

5.10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指挥中心批准,由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推荐第10篇:有限空间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快速救援、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

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副总为副组长,安监部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部,并负责日常管理。

5.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应急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7.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监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8.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9.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10.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职救护队,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12.应急管理费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财务部予以保障。

第11篇: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过程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习时间地点

演练地点: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演练时间:2017年10月6日下午15:00 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演练物品

1、演练物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台

隔离式呼吸器 1台

紧急逃生器 1台

全身式安全带 1付

2、应急物资:担架1床,药箱1个

3、应急车辆:1辆

4、记录:笔记本1本

四、演练成员以及职责分工

1、总指挥: 郭文娟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演练后的点评。 1.演练队长:杨学明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 2.现场救援小组:李冰、杨光、刘金龙、王通、马卫晓、刘加林、

负责现场急救工作,兼任救护车辆司机 3.现场记录:王梓任 负责现场记录

五、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在房山区夹括河治理工程第六标段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人员张三违章操作,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下井作业中毒晕倒,情况十分危急。

1、一名人员在检查井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总指挥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总指挥,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2、总指挥:“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总指挥:“安全部,房山区黑丑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张

三、李

四、王

五、孙六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杨大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安全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安全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1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池。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 2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

3将受伤人员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项目负责人:“张三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17.5%、CO含量10mg、无爆炸气体”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1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

2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持气道畅通。

3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

4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向上两横指处。 5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6、演练结束

六、总指挥总结:

1、这次演练报告快,统一指挥,救援快,用较短的时间,争取较快救治。

2、通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

3、在救援装备上要投入,对各类事故发生应急的作用。

4、救援队员应急能力有待提高,应变能力反映欠缺。

5、今后经常进行应急救援不同的事故演练。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项目部

2017年10月6日

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编制单位: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12篇:(超棒)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预案

2018(超棒)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预案

.1 应急组织机构 组

长:张XX 副组长:XXX XXX 组

员:XXX XX

XXX XXX

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组,由XXX主持日常工作。 a) 组长:

1)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 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 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 指挥现场救护。 b) 副组长:

1) 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 组员

1) 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 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 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3 预防与预警

3.1 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3.2 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7.3.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7.3.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7.3.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C。

7.4 应急响应

7.4.1 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7.4.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7.4.3 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7.4.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7.5 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7.5.1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7.5.2 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7.5.3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7.5.4 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 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 防护措施;

a)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现 场人员突发事故疏散路线图)

7.5.5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6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7 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7.8 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7.9 后期处置 7.9.1 善后处置:

项目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7.9.2 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a)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

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f)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7.10 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7.11 培训与演练 7.11.1 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 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 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7.11.2 演练

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7.12 奖励与责任追究 7.12.1 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 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12.2 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 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c)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3篇:有限空间应急演练脚本

罗赛洛(大安)明胶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脚本

一、演练时间

2018年7月4日(15:30---16:40)

二、演练地点

公司污水车间气浮间曝气池

三、演练前准备工作

(15:00分)安全主管陈鑫安排各有关部门准备好演练道具并通知应急救援车就位,与车间人员和维修人员对演练步骤进行预习。

四、请总经理讲话

(15:30分)总经理讲话,对本次演练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五、演练开始

(16:00分)总经理宣布演练开始。

六、演练过程

1:(16:00分)维修人员计划开始维修曝气机,需要进入有限空间,便电话通知安全管理办公室,并在受限空间区域摆放标识。

2:(16:01分)生产车间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办理有效的工作许可证,对工作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安全管理人员使用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

3:(16:10分)安全员经气体检测仪检测后,检测仪报警,空间内部硫化氢超标,暂时不允许维修人员进入限定空间。 4:(16:11分)在有限空间口处用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排除空间内硫化氢气体。

5:(16:15分)通风一段时间后,安全管理人员再次检测硫化氢浓度。 6:(16:17分)硫化氢浓度符合工作标准后,维修人员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佩戴气体检测仪准备进入有限空间。

7:(16:20分)维修人员在受限空间内维修设备。

8:(16:21分)现场处置组组长报告:设备维修完毕。本组无人员伤亡,汇报完毕。

9:(16:22-16:24分)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完毕后,重新封堵受限空间入口。

10:(16:24分)现场处置组组长报告:现场恢复完毕;指挥中心发布命令[结束应急状态,解除警报。] 由现场总指挥向全厂各部门发出警报解除的通知。

11:(16:30-16:40分)对参演人员进行点名,各组负责人召集参加人员结合列队,由总指挥讲话,对本次预案演练进行讲评。

12:(16:41分)全体人员有序解散,回到各自岗位,演练结束。

第14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快速救援、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

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安监部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部,并负责日常管理。

5.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应急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每年组织应急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7.应急演练。根据应急演练计划,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第15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1 公司领导小组 组 长:公司分管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组 员:各车间、部室主要负责人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公司《应急救援联系单》 1.2 职责

a) 组长: 1) 2) 3) 4)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指挥现场救护。

b) 副组长: 1) 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 3)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 组员: 1) 2) 3) 4) 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1.3 救援小组

组 长:事故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施工现场作业负责人、现场专职监护人 成 员:单位检修人员及临时征用的现场职工

1.4 预防与预警 1.4.1 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部门安全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及外来施工队伍进行监督检查。

1.4.2 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部门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1.4.3 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1.4.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1.5 应急响应

1.5.1 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1.5.2 公司领导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1.5.3 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1.5.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1.6 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1.6.1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1.6.2 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1.6.3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1.7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1.8 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1.9 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1.10 后期处置 1.10.1 善后处置:

事发部门及安全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0.2 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a)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c)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e)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f)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1.11 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1.12 培训与演练 1.12.1 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 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 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1.12.2 演练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应每年应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1.13 奖励与责任追究 1.13.1 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 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13.2 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 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c)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6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Microsoft Word 972003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1.1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1.2 本预案适用于安徽阜阳颍东国家粮食储备库。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3 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4 编制依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危险源(点)分析 2.1 危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粮仓和蓄水塔。 2.2 危险源(点)特性

2.2.1 储存粮食的仓库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粮仓氧气不充分或粮仓密闭熏蒸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蓄水塔内部空间较小,人员阶段性进入工作,蓄水塔内氧气不充足,易造成作业人员窒息。 2.2.2 作业人员进出粮仓及要维护清洗蓄水塔过程中,易受到中毒、窒息的危险。 3.应急救援

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1.1应急救援小组

我库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 组长:宁光锋(职务:库主任 ) 电话:13905582729 副组长:范少龙(职务:库副主任 )电话:18655879858 小组成员:张峰、胡亚辉、姜建民、沈未然、董佳、高飞 3.1.2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副组长职责:

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积极协助现场抢险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派遣和安排。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区域现场目击者职责: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召集附近人员参加抢险救护,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开展现场抢险救护行动;

2、对伤员进行迅速转移;

3、迅速利用现场配备的通风换气设备增加粮仓及蓄水塔通风换气。

3.2 应急救援器材(本单位配备的救援器材具体型号、数量、防爆要求、保管、定期检验、维护等情况)

呼吸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压缩机充气泵、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对讲机6台,扩音喇叭2个。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有毒气体检测仪、氧气检测仪。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7.5瓦大功率通风器材6台。 应急照明设备:防爆日光灯2个

安全绳:各粮仓标配安全绳、器材库应急配备安全绳1套。 救生索:1套 安全梯:2个 3.3 应急处理程序 (1)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含量进行检测。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 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3)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5)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4.紧急救护原则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3)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5.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有关班组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6.预案的实施启动

本库在对库区内粮仓、蓄水塔进行作业时,一旦发生有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本预案自行启动。

安徽阜阳颍东国家粮食储备库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17篇: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工作方案

一、准入管理

(1)工程部门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管理程序》的要求,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工程技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在有限空间环境下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2)试试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按照《危险作业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危险作业审批。

二、作业前预防措施

(1)当从事具有缺氧危险的作业时,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用新鲜空气通风,提前2小时打开井盖放出沼气以保证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作业时至少有一名监护人员在有限空间外负责监护。

(3)在每次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呼吸器具和安全带(绳),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严禁勉强使用。

三、作业防护

(1)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保证能稀释作业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并满足呼吸需要。强制通风时应把通风管道延伸至密闭空间底部。

(2)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有害物质浓度过高,作业人员还须按照《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用品,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3)作业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配备通讯工具,安全绳索等。监护人员须密切关注作业人员的情况,作业人员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现象,应立即撤出作业空间。

(4)作业完毕后,及时盖好井盖,以防坠物,坠人事件发生。

四、外委作业:

如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清洗,清掏疏通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签订委托合同,施工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由被委托方承担。

第18篇:有限空间

一、何谓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危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般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害

有限空间容易积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对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造成中毒、窒息,或者造成火灾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比较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有:

1、硫化氢。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或外来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中毒等。

4、二氧化碳:在密闭空间进行多人长期作业或其他(泄露)原因,导致二氧化碳集聚,在通风不良地窖。船舱、金属容器、冷库等内部,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5、氧气:在密闭空间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氧气泄漏导致富氧环境,遇火花可能引燃可燃物质导致火灾。

6、易燃易爆气体:乙炔或切割气(液化气、丙烷)、甲烷泄露及油气挥发,遇火花可能引起爆炸,还可能引起中毒窒息。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规章制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4.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入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事故。

但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现场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一)作业前的措施

1.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3.应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应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6.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

7.作业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示,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有毒作业环境应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8.办理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并经各相关部门人员签字认可。

(二)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2.作业负责人会问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并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要求安全措施进行逐项检查:

(1)现场易燃物质是否清理完毕;与危险环节的链接是否完全断开、隔离;

(2)有限空间作业区域是否经过检测人员对有限空间内部氧气、危险有害气体浓度等相关气体检测;检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3)如需通风换气,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4)现场切割使用的气管线带是否经过气密性检测;

(5)电气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措施要求,照明工具是否为安全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易燃易爆空间应采用防爆设备;

(6)现场是否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具。

在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3.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持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4.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五、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理

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

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精心组织、科学施救”的原则,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全力以赴救出遇险人员,精心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有效防范次生衍生事故。

2.应急处置的具体要求

(1) 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时,应急处置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等安全措施。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低温有效隔离,危害物质(如煤气、氮气等)可靠切断;及时疏散人员,及时划定警戒区域。警戒人员应携带必要的安全检测仪器。

(3)救援人员首先应检查现场的通风状况,并做好自身防护,如有毒、窒息环境救援要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系全身式安全带,在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地面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有限空间施救。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严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救援人员在应急处置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护面罩。

(4)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援救时,救援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防爆工具、防静电救生绳,配带有效的检测报警仪器。通风、检测仪器、照明灯具、通讯设备、电动工具等器具应符合防爆要求,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妥当保管,加强维护,保持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损坏的器具要分开存放,并设置明显禁用标识,以免发生危险。

(5)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6) 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提前约定可靠的联络方式。

(7) 控制、记录进入现场救援人员的数量。

(8) 现场安全监测人员若遇直接危及应急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和现场指挥部,应急小组负责人、现场指挥部应当迅速作出撤离决定。

第19篇: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

卷板辅助车间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

1.编 号:A-x001井类、A-z003井类、A-t001井类、A-f001--006 2.名 称:旋流井二层平台、中心蓄水池、提升蓄水池、各阀门井

3.位 置:旋流井、中心泵房、提升泵房、道路周边消防井 4.作业内容:清理污泥,开关阀门。

5.危险特性:此类空间外观呈半封闭状态,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主要危险因素为空间通风不良或存在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缺氧)。因该空间污泥较多,人员维护不当或安全措施不力的情况下易发生人员淹溺伤害。污水池中气体引起的窒息伤害。

6.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帆布手套。

7.工 具: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对讲机、通风风机、照明设施、绝缘梯等。

8.作业程序: 8.1作业前

8.1.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8.1.2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8.1.3作业审批。作业前必须经安全科、主管领导对有限空作业审批,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8.1.4安全交底。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8.1.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8.1.6开启出入口通风。作业者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对自然通风不畅的区域可采取强制通风等措施。

8.1.7安全检查。对污泥池附近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涉煤气设施,防止煤气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内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8.1.8气体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检测时应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正常时氧含量为 19.5%- 23.5%。低于 19.5% 为缺氧环境,存在窒息可能;高于 23.5% 可能引发氧气中毒。

8.2作业中

8.2.1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8.2.2监护、检测。监护者应在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并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随时采取必要措施。

8.2.3个体防护。应根据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进行作业。包括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和呼吸防护用品等

8.3作业后。必须经有关人员确认,清查工具及人员,确认无误,经工作负责人许可后,方能关闭人孔。及时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存档。

9.救援方式:根自救或进入救援。自救是最佳选择方式。进入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任何暴露变化或者其他的报警提示,进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进入救援风险较大,需要救援人员做好必要防护,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10.救援装备:空气呼吸器、通讯对讲机、安全绳索、气体检测仪、手电筒、急救箱、氧气包、担架、警戒带、急救车辆等。

11.救援流程:

11.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警。启动相应预案。

11.1.1在发生事故以后,监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班组长或车间主任汇报事故现场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人员及现场情况等。11.1.2班组长或车间主任立即通知救援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对事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11.1.3如果不符合启动预案的条件,按照常规处理后终止。

11.1.4如果符合条件应立即启动预案,通知车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并将事件电话通知厂部及安环生产部。

11.1.5应急救援组马上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排除各项安全隐患。11.1.6隐患排除后,终止应急预案。

11.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按照先检测、后施救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严禁进入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11.3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首先做好自身防护。救援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11.4受困人员被救出有限空间后,应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做简单 的处理,以减轻伤害。并送医院进行救治。

11.5针对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11.5.1出现缺氧窒息事故处理

发现有毒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人员先采取急救措施,强制通风或切断有毒戒指来源,同时向车间主任汇报。严禁盲目施救。

车间领导向厂级领导汇报,并由办公室按本预案的职责范围通知相关人员赶往事故现场。

做好对危急事件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乱造成系列不安全事故发生,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经过现场采取急救措施,有关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和观察直至结束。

11.5.2出现触电事故处理 立即拉开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或者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拨打急救电话82912999,说明伤情和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说明报救者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并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辆进事故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现场知情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同时,应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为尽快事故恢复创造条件。

第20篇:有限空间作业

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及监护者等作业人员职 责。

作业负责人职责:获得相应的安全管理资质;了解整个作业 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 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 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 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 间作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

人防护用品;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 作业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 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遇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 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 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建立专业培训制度

·

每年至少对作业人员进行1次安全生产和专业技术培训,并 建立培训档案。

3.建立人员体检制度

每2年至少对作业人员进行1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参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在原 有安全操作规程中增加有限空间安全操作的相关内容。

(三)加强应急设备管理,确保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应的安全 防护设备和用品齐全。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一)安全防护及标识

1.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 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并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2.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3.按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在作业区 域设置安全警示措施,夜间作业应在明显处设置警示灯,无关车 辆、行人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4。在繁华地区作业时,应指派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并在路 段两端设置安全标志。

5.各种防护设备、辅助设备应按照有关安全规范要求及现场 实际情况稳固安装或放置。

(二)作业危险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开展危险评估,评估工作内容主要 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评估和其它危险因素识别,制定消 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主 要工作要求如下:

1.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1)有限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不得少于19.5%,否则即为 缺氧。其余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容许值详见附件2。

(2)宜采用比色法、仪器法或生物法等方便现场操作的简易 检测方法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

(3)气体检测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除配合有限空间作业 前的气体检测外,宜将管辖地段井下气体和工厂排污检测作为一 项经常性业务,改进防护措施。

2.其它危险因素识别

(1)详细了解有限空间深度、广度及附近管渠情况。

(2)详细了解潮汐以及附近工厂污水排放情况。

(3)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水流、水深及淤积深度。

(4)确认有限空间内的设备维护、检修等操作是否会导致人 身伤害。

(5)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有限空间中是否存在其它伤害点(如 机械、电气、石块、钢筋等)。

3.以上危险因素识别后,需作危险因素汇总和作业危险性评 估,判断作业是否可行以及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并将以 上危险评估内容填入工作方案和作业票中。

(三)危害控制措施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作业危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 措施,控制作业场所危害,一般需要开展的危险控制措施有:

1.作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有关部门配合或安排 临时水泵,降低作业点水位。

2.至少提前30分钟进行通风。

3.管渠类有限空间作业,下井前必须提前开启工作井井盖及 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气,并用竹(木)棒搅动泥水,排出有害 气体。

4.池体、储罐类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前应把池体、储罐的设 备、管渠及相关井室内的污泥和气体尽量排空,然后关闭与相关 井室的阀门。

(1)池体、储罐排空,应先关闭相应的进出水管和泥管,然 后打开放空管,尽量排出井室内污水和污泥,过程中搅拌机持续 搅拌(潜水搅拌机在露出电机防水外壳前持续搅拌)。在排泥接近底部时,可用消防水冲洗或最低点放置小潜水排泥泵排泥,同 时配合冲水或人工拨刮。清污泥完毕后,关闭放空管。

(2)设备及其连接管道排空是通过逐步输送清水清洗或对设 备突发事件口冲洗的方法,将设备、管道内的污泥清理干净,清 理后关闭设备进、出口阀门。

5.做好照明工作准备。

四、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一)一般安全要求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履行批准手续。由作业班(组) 长填写“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

(详见附件3),经批准后方可 作业。

2.操作人员井下作业时,应有两人监护。若进入管渠作业, 还应在管井内增加监护人员作中间联络。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 守。

同时在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之间需要通过有效的 通信手段(如对讲机)定期保持联系。

3.尽量避免井下潜水作业,如确需潜水作业应按相关规定执 行。

4.每次井下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5.设备、工具的升降、移动和传递过程,应注意防止设备损

坏或意外坠落。

6.人员作业应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开展,正确使用机械、电气等应急设备。

7.作业现场根据气体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可采用明火,未经许 可严禁动用明火。

8.井下作业时,作业管理人员应要求有关泵站配合(或现场 安排临时泵),以持续。降低作业点水位。

9.有限空间内的重要操作或危险操作,如动用明火、设备泄 压等,需经作业负责人同意方可开展。

10.通风要求

(1)作业期间应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保持空气流 通,使含氧量达到规定值,并使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容许值(详见 附件2)以下。

(2)人工通风时,一般可按管渠内平均风速0.8m/s计算 通风机的风量。

(3)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如通风无法降低有毒气体浓度至容许值,人员应穿戴供 压缩空气的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品作业。

(5)易爆气体浓度在爆炸范围内时,严禁作业。

11.人员防护要求

(1)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必须可靠固定。下井 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绳(或三角架缆绳),安全绳(三 角架缆绳)的另一端由井上的监护人员固定。

(2)作用点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允许范围或含氧量不 足时,人员应使用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 呼吸防护用品进行防护,较深入的有限空间操作,建议使用全面 罩正压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 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 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3)应备齐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 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救生索、安全梯等应急设备。

12.下列人员不得从事井下作业: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人员。

(2)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妇女。

(3)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

(4)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

(5)有外伤创口尚未愈合者。

(二)管渠类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操作要求

1.维护人员不得进入以下管渠作业

(1)管径小于0.8m的管道或宽度小于0,8m的渠道。

(2)管内流速大于0.5m/s。

(3)水深大于0.5m。

(4)充满度大于50%。

2.检查管渠内部情况时,宜采用反光镜或电视检测仪等工 具。

3.凡井深不超过3m的,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控制挖污泥 时,不宜下井操作。

4.宜采用电动或气动引绳器、机动绞车、高压冲洗车及吸泥 车等机具,·以改善劳动条件。

5.如采用橡胶气囊封堵作业管段(管道截面应为圆形或椭圆 形),需考虑该管道管径是否在气囊的使用范围内,同时管道变 形严重、崩坏或有碎石、棱角的,不应使用橡胶气囊作为封堵工 具。

6.污水处理厂污泥管道一般为压力管,中途无检查井,检查 维护工作建议在管渠进、出口处开展。

(三)池体、储罐类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操作要求

1.如有限空间内有人员作业,严禁打开进出水管和进泥管。

2.有限空间,内设备(一般是各种污水泵、污泥泵、格栅、破 碎机、脱水机等)拆卸前,需先清空设备及其连接管渠内的液体 或污泥。

3.污泥处理设备及连接管道内一般充满污泥且具有压力,一 般不建议在井下进行松螺旋泄压,但由于设备故障,无法进行设 备及管渠内污泥清空工作,必须进行井下泄压时,可关闭设备进、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