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自查报告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6 07:32:38 来源:自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 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自查报告

下陆环保分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6号)和《黄石市审计局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的通知》(黄审财通【2014】46号)的要求,我分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黄石市“五小”企业关闭、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函[2013]104号)文件要求,结合市政府和签订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内容,下陆区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开展“五小”企业关闭和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作。现全区24家“五小”企业已全部关闭到位;30家重点污染源单位已经整治到位27家,各单位已经按照各自整治方案安装污水处理设施4套,污水在线监控装臵3套,应急或循环水池8座,烟粉尘治理设施8套,噪声治理设施1套,规范建设厂区物料储存库5座,实施雨污分流企业7家,基本确定关闭或搬迁企业9家,共投入资金近2800万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水污染防治计划。组织开展磁湖、大冶湖重点流域污染隐患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磁湖、大冶湖的基本情况,全面排查重点流域的环境安全隐患,彻底查清影响水质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等。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和风险源名录。坚决关闭取缔重点流域内所有直接向两湖排污口的排污口和与保护重点流域环境无关的违规新建建设项目,坚决消除影响重点水域水质安全的环境污染和隐患等。

2.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十二五”期间,下陆区对八个村进行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修建和整治村庄道路、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推动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和推广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以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水和粪便为主,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以上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生态行为得到强化,形成公众参与机制。目前,八个村庄的整治正在进行。

3.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进展情况。目前,下陆区已完成“五小”企业关闭2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完成整治27家,正在整改3家。

4.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情况。我分局在审批项目时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在新、扩、改建项目时,坚持环保设施配套,采用物耗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并有可行治理方案的清洁工艺;在服务企业、发展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出现新的污染;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减少向环境排污;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产品和项目时,要注意引进高、新、尖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今年我区关闭“五小”企业24家,将30家企业纳入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二)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区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到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目前我区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臵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区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区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根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内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分局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克服困难,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适应现代开放型、法制型经济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合法地进行。下陆区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司法保障和行政执法,发挥好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环境监督有章可循,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得到及时、公开、公正、严厉的惩处,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性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为环保工作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充分运用税收、信贷、折旧等经济手段,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订、完善并落实各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要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吸引高水平的环保技术咨询、中介和投资公司进区,提供社会专业的环保服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增加环保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

2014年9月22日

推荐第2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

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落实情况

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情况

根据市住房保障领导组安排,我县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为800套,其中:经济适用房300套,廉租住房20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套,城市棚户改造200套。

根据规划,住建局选址东村镇西村,滨河南路新职业中学南建设保障性住房小区。2013年已编制完成保障房小区修建行详细规划,并在规划小区内建设2012年、2013年保障房建设任务。2014年新建任务已办理选址意见书,开始编制上报可研、办理环评等手续,土地手续已于2013年由县国土局上报,尚在审批中。2014年新建保障房任务计划6月初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主体施工,完成投资1.3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情况

2014年度目标任务下达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按照一把手总负责,工程负责人直接负责的要求,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负责2014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确保我局的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目前的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城南热源厂工程

北京志恒立凯投资公司筹资建设城南热源厂工程,总投资1.2亿元,新建2×58MW锅炉及配套设施,今年5月底已完成了工程环评;工程选址;工程可研;能评报告。土地手续正在完善当中;土地手续完成后,将进行工程的立项。计划2014年投资1亿元,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的3600万元,现正在建设锅炉房基础及烟筒工程,计划年底建成投用。

2、天然气工程建设项目

总投资3000万元的岚县-—太原输气管道工程,该工程已投资2135.52万元。目前已经办理了临时占地手续,开工建设,正在办理工程立项、环评等手续。目前两个施工队施工均比较正常,已完成测量15.01公里,扫线15.01公里,布管9.3公里,焊接6.46公里,防腐2.3公里,开挖、下沟均为1.5公里,回填0.3公里。

国新能源岚县CNG/LNG加气站项目投资3000万元,加气规模50000立方米 /日。该工程现在正协调落实项目选址事宜,以保障该项目工程更加顺利的推进,手续方面等待县发改局报吕梁市发改委后批复。

3、城区供水改造工程

县城供水管网及水表出户改造工程投资1500万元,铺设管网5600米,安装水表1800。工程已完成工程立项、设计、招标,规划等手续, 2014年5月25日县城供水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工程正在新建路东延段铺设自来水管网,10月底前建成投用。

4、生态园林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园林绿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向阳西路行道树进行更换,栽植白蜡120株(道路树种更换)。对滨河公园绿化带植物进行改造,栽植花灌木、绿带整形2500米(公园绿带建设)。对民觉路全段、向阳路全段、北盛街进行道路绿带隔离10000米,绿色钢丝网(道路绿化带隔离)。对人民广场、裕丰湿地公园、滨河公园绿带、草地、块状景观进行塑钢隔离栏隔离8000米,白色锥形塑钢隔离栏(公园广场绿化带隔离)。

我县目前在建的公园有懿荷公园和宜德湿地公园两处。其中懿荷公园总投资7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70亩,2013年4月11日正式开工,目前完成土方25万方,完成主入口广场硬化、景观灯柱、门球场(2个)、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城市规划馆、音乐喷泉、文化墙(9块)、文化雕塑、汉白玉凤柱(8根)、长廊3处、景亭4个等硬件设施建设,栽植大树6000余株、绿化树木达59种,绿化率达77%,目前完成投资约6600余万元,今年3月复工,正在栽植花灌木。目前已栽植1.3万㎡,完成投资65万元。计划在年底全面竣工。

5、污水和垃圾处理实施情况

我县污水处理工作由县环保局负责实施。

垃圾处理工作由环卫局负责。2014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垃圾桶1000个,果皮箱59个,日清运垃圾65吨,每天有451人上街清扫,清扫保洁时间每天达15小时。2014计划投入资金880万元。

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情况情况

岚河北路综合管沟于2013年开工建设,当年完成了路基基础处理40万m3,路基土方200万m3,综合管沟长6350m,雨水管11800m,污水管6000m,桥梁下部结构初步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目前正在安装桥板和路面工程备料,已完成桥板吊装43块,备砂砾3.8万m3,完成投资230万元,今年10月底可竣工通车。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000万元,其中路面5600万元,桥梁830万元,其它570万元。

二、存在问题

1、保障房小区基础设施落后,供电、供水、供暖设施尚未开工,道路建设滞后。土地审批未全部落实,小区占地(包括道路)229亩,只批回69亩。2014年建设任务急需与占地农民协调占地补偿事宜。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工作迟滞。

3、工程实施过程中手续办理和土地征占方面有困难。

三、工作推进计划

1、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程用地。我局将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加快土地征用工作,落实补偿事宜。

2、积极开工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在地块落实的基础上,加快工程招投标工作,确保及时开工,按时建设完成。

3、加强监督管理,严把安全质量。由局分管领导和工程质量安全职能科室负责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指标,确保施工安全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岚县住建局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推荐第3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医改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医疗保障、项目建设、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大病保险、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入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情况。

(一)增加合理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2012年到2014年,**市有6家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13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0万元、省级配套58.5万元。除常平卫生院外,其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就诊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正在建设的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面积53700平方米,设计床位800张。2014年7月23日完成招标工作,中标价2.37亿元,工期二年,已于10月16日开工建设。目前,基础工程,挖基坑已经结束,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地方财政配套、贷款、融资等渠道,投资3000万元对原**市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改造后,于2015年3月份进行了整体搬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

1

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我们将资金采取封闭运行的模式,工程款根据工程进度按程序进行拨付,由施工单位和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经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三家按工程投资额度确认后批准拨付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直接到达施工单位账户,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经国家、省、市多次对我市卫生项目的检查、指导,都对我市的卫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二)深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一是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标准达到120元。调整完善2015年度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统筹补偿政策,适当提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严格控制目录外和自付费用占比,进一步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二是健全大病保障制度。继续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着力解决好参合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自2015年5月20日起,大病保险起付线、封顶线、保障范围不变,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三是深入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在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按新农合病种付费、单病种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其中,单病种分组付方式改革,原则上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病种数不少于20种,县级综合医院不少于60种,县、乡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低于50%的住院病种。

认真落实35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和25种常见病定额补偿政策。四是推动建立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新农合报销政策调节作用,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结合实际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病种范围,积极建立以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重大疾病参合患者受益水平,更好地保证我市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运行,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在前期全市筹资期间,大力宣传大病保险工作,全市参合群众都参加了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补偿工作开始后,新农合一方面积极为平安公司协调办公场所,一方面做大病保险好筛选和补偿人员通知工作。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大病保险,2015年5月20日起适当提高标准,5月20日前已享受大病保险补偿的参合患者,按上述规定重新核算补偿金额,截止目前以补偿400余人,补偿金额达300万元。

(四)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问题,我们采取四项措施保障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一是保障常用低价基本药物供应。取消对列入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允许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保障合理利

3

润,增强配送积极性。对原来在集中采购目录内采购不到的药品,可以通过替换厂家、替换规格等方式进行网上采购,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二是落实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配备。根据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2014年12月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药学相关专家从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中遴选50种常用的、可纳入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内的非基本药物,逐级上报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备案。待审核通过后,基层医疗机构将增加80种非基本药物供临床使用。三是加强基层药品采购配送监管。督促配送企业按照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及时配送,尤其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对于配送到位率低的,通过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限期纠正。对需求量小的药物及急救药品,提前与配送企业沟通,以确保临床需求。四是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意识;加强对群众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开展1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标准化项目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乡镇卫生院30名技术骨干参加省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两期共669名乡村医生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业务培训。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时顺利完成市二院整体搬入人民医院老院工作。市二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从201

5年2月25日起至3月9日,用13天的时间,提前完成医院搬迁工作,方便了群众就诊。搬迁之后的3—4月份,门诊、住院人次分别达24561人次和1592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7%和28.7%。搬迁后的医院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为改善,服务大为提升,就诊更为便捷。

(六)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市医院、中医院、市二院、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完善药品及高值耗材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升保障水平、建立有序就医格局、强化服务监管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医疗联合体,积极与焦作二院联系,加快推进二院与**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探索。继续开展市直医疗单位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市级四家公立院医院与六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派驻医师10名,举办业务培训讲座5场,开展义诊11次,城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

(七)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一是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每人300元的补助。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2067名,补助资金63万元。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项目。为农村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补服叶酸415人,发放叶酸1123瓶,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100%,新生儿缺陷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二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今年4月份起,继续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5

中心开展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人免费体检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常规体检、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十余项,体检结果将作为对此类人群正规用药、饮食方面、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依据,对有效降低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我市今年共有620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受益。三是持续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2012年4月份以来在全部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新的诊疗服务模式,共有7万余人次享受,占入院人次的70%以上,回访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9%。

推荐第4篇: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标 题 发文字号 01151201X/2015-0006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信息分类 宏观经济运行 \\ 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

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成文日期

2015-06-0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及时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受市场需求不足及结构性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促进中央和自治区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活市场、释放动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稳定企业生产经营

(一)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成本。继续执行原定于今年6月份到期的电力多边交易财政补贴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进一步扩大东部盟市大用户直供电规模,由去年30亿度提高到50亿度以上。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政策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56号)规定标准,减收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

(二)支持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盟市要立即对此类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逐户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一是对产品有市场,但是环保、安全不达标的停产整顿企业,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帮助整改,达标验收后立即恢复生产。二是允许停产半停产企业和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半年的社会保险费,特殊情况需缓缴半年以上的,由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是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一企一策”的特殊解困政策。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全区停产半停产的重点企业列出名单,逐户提出对策。

(三)逐级建立统一的企业风险化解救助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金融扶持、市场运作、产融结合”的原则,列出重点帮扶企业名单,协调各方对困难企业特别是税收贡献大、就业人员多、辐射带动强的企业进行帮扶救助。

(四)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协调各金融机构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采取转贷、续贷、缓收贷款利息、延长贷款偿还期限、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停息挂贷等措施,保护企业有效生产能力,坚决防止简单的压贷、停贷或强行收回贷款。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0号)精神。二是支持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协力发展基金(100亿元以上),用于提前垫付企业新建项目的未到财政资金和贷款。三是支持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出资、市场化运作,设立转续贷(过桥贷款)基金。四是利用部分财政间歇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125亿元)和部分社保结余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7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定向帮助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五)继续兑现原有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要求,暂停执行《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规定的各项清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已承诺优惠政策继续实施。

(六)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权益保护规定》,预防和制止损害企业权益的行为,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整合重组煤炭转化企业和生产企业。研究制定支持煤炭转化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重组、脱困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矛盾,提高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二、打通融资渠道

(八)组建两个融资平台。一是在现有财信集团、日信集团和拟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础上,组建自治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作为自治区综合融资平台。二是加快组建自治区水务投资公司。

(九)设立三支基金。在整合各类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自治区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资本金25亿元,总规模100亿元)、服务业发展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

(十)加快推广PPP合作模式。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第25号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协调推进小组,尽快建立合作项目库,自治区直接抓好5个重点示范项目,每个盟市推出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

(十一)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4〕54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企业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项目遴选、储备、辅导、对接以及财政奖补等各项工作机制,尽快研究、优选、推动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十二)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支持。借鉴铁路发展基金模式,探索联合中央有关单位设立子基金。争取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轻债务负担。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创设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工具,争取给予我区更多支持。

(十三)推进“双向挂职”。继续选派部分旗县副职到自治区金融机构挂职,提高基层干部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能力。

三、稳定投资增长

(十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在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自治区党委常委和政府副主席)包联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东北振兴29个和列入今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实施计划53个尚未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属国家审批权限的,由自治区省级领导负责专项推进;属自治区和盟市审批权限的,分别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盟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集中联审。

(十五)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摸排国家已出“路条”项目,对前期工作进度缓慢、迟迟不能开工的,要查明原因;对用水、环保指标未落实的,由当地政府限期协调解决;对没有投资能力的,要尽快变更业主;对当地政府推动不力的,要予以问责。

(十六)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56号)精神,主动跟进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对已开工停建项目,因资金困难造成的,当地政府要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因市场预期不好造成的,要调整投资方向或推动企业重组,推动项目建设,尽快启动。

四、培育新的增长点

(十七)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制定出台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霍乌哈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加快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间互补协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平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八)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对旅游、金融、养老、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要逐一研究,逐一制定行动方案,专项推进。加大服务业政策落实力度,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等一系列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落实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十九)深入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具体配套落实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落实。

(二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内政发〔2015〕46号)规定。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落实创业补贴,提高大学生担保贷款额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推进简政放权

(二十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6月底前完成各盟市、旗县(市、区)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和公布工作;下半年自治区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年内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对行政许可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4〕47号),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十二)简化前置审批条件。制定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及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大幅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并公开审批时限。选取部分旗县和工业园区,开展项目“先建后验”改革试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方案。

(二十三)深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越权设立的,一律取消;凡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收费一律取消。超过服务成本的收费和有较大结余的基金,一律降低征收标准。实行收费项目目录清单管理,6月底前修订并公布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二十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国务院要求,自治区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动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决策部署,各专题组和功能组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力推动,务求实效。各盟市、旗县(市、区)要参照建立推进机制,主动作为,做好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工作,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十五)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金融支持。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十六)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信心。落实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3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5〕58号)要求,促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采取临时性促进商品房销售的措施,允许以保障性住房资金补贴购买存量商品房,增加保障性住房,消化存量商品房。

(二十七)加强督查落实。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15〕58号文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着力解决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全面掌握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主动作为。属于本职范围内的,要全面梳理、对号入座、抓紧落实;需要制定配套措施的,近期抓紧出台。自治区对主动作为、贯彻落实有力的地区和部门,将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愿作为、没有担当的地区和部门,要追责问责,积极营造抓发展、谋发展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本意见六个方面、二十七条措施的落实情况将适时进行督查。

2015年6月4日

推荐第5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经济面临考验的一年。2008年12月8日~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3.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5.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本刊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为读者梳理出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

保增长: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解读】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GDP增速从当年一季度的10.6%下行至三季度的9.0%,工业增速当年11月回落到5.4%,且预计经济减速还要持续,2009年上半年经济会更困难。而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直接关系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就业等问题。

为此,保增长便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推出扩大内需“国十条”、安排4万亿元投资;从连续多次降息到部署金融“国九条”;从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到“家电下乡”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等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指出,尽管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我国经济到2009年下半年会有企稳、复苏的迹象。

扩内需:根本途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解读】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我国的出口,能力已明显减弱。2008年11月的出口额,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下滑。面对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现状,2009年我国经济必须在内需上做足文章。扩大内需包括拉动投资和消费两大块。刺激消费,便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点之一。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是2009年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调结构:主攻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解读】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制造业实力和规模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增长方式粗放等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2009年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其着力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四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

促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

【解读】发展需要活力,活力来自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09年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并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系列改革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惠民生: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读】对于如何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等。其中,促进就业成了2009年的最大民生考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要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这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实施,将使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大力度改善民生,这一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注重民生,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扎实一步”,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

推荐第6篇:区水利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亭湖区水利局)

一、主要做法、措施及取得成效。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文件精神,2012年我区被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区成立了亭湖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总指挥,分管区长任副指挥,区委农办、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开局、国土局、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先后制定完善了《亭湖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亭湖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规范运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区2013年度重点县项目对南洋镇、黄尖镇、新兴镇约2万亩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排涝泵站7座、灌溉泵站12座、圩口闸25座,修建防渗渠16公里,配套建筑物32座。工程建设总投资343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2400万元,区财政配套103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通过亭湖区2013年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区可新增灌溉面

积0.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5万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5万元,不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发挥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我区2014年度重点县项目,实施便仓片区、盐东片区2个项目片。基本完成便仓镇境内富民居委会、新桥、北李、新陈等村,盐东镇境内新园、桂英、塘西、坞港、曙阳、新民等村闸站工程配套;病险闸站的更新改造;农田灌溉设施配套;重点实施便仓镇境内陈台村和盐东镇境内艳阳、桂英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3万亩。兴建4m3/s排涝站5座1500kW、2m3/s排涝站2座200kW、6m3/s排灌站1座500kW、4m3/s排灌站1座200kW、14吋灌溉站1座、12吋灌溉站6座、4m防洪闸18座、Φ100涵洞一座;防渗渠15公里、配套建筑物30座;高效节水灌溉1000亩。项目按照省市要求,已将实施计划报送至省财政厅、水利厅。

2、河道疏浚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功能、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我区在2012年编制了《亭湖区2013-2015年河道轮浚规划》,2014年河道疏浚项目重点疏浚南洋镇、新兴镇县乡河道8条、70公里、120万方,整治全区村庄河塘35个村、60万方。目前,工程完成建设总量的98%。本

次规划河道经疏浚后,河道引排能力将得到显著加强,新增排涝能力130.5立方米/秒,新增排涝面积128.6平方公里,防洪排涝效益达700多万元;新增引水能力112立方米/秒,河道蓄水能力增加264万方,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通航效益达100多万元,总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我局联合区发改委、卫生局等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进行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在全面掌握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的基础上,编制了《亭湖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亭湖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亭湖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三期实施:2009年基本解决南洋、青墩、新兴、永丰、伍佑、步凤、便仓等7个镇78个村(居)7.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投资预算375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2574万元,区、镇财政配套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1182万元。2010年我区主要解决盐东、黄尖(含市开发区3个村)等镇27个村6.333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3242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2116万元,区、镇配套资金1126万元。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解决便仓、新兴2镇1.6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工程总投资80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548万元,区、镇配套资金260万元。工程于2012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市人大“饮水安全盐阜行”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于2010年底全面启动实施城乡联网供水工程。工程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3年底全

面竣工,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铺设镇通村、村到户各类输水管约2800公里,工程已具备接通市自来管网要求。同时,我区已于今年6月上旬成立了亭湖区金大地水务有限公司,并与汇津水务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汇津水务公司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青墩增压站进行了调试,南洋镇(原青墩镇)于7月15日上午接通了市汇津水务公司的自来水。其他镇将陆续进行对接。

4、饮用水源保护。为进一步加大《江苏省通榆河污染防治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保通榆河饮用水源安全,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市区通榆河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盐政办发

[2014]50号)精神,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23个职能部门及单位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了《通榆河亭湖段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对通榆河亭湖段堤防管理范围内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55个生产经营项目开展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砂石建材场4处、畜禽养殖场2处、违章建筑14处。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通榆河水面及沿线平交河道水上漂浮物拦截和清除的工作方案》,对通榆河水面及沿线所有平交河道水上浮莲、绿萍、垃圾等各类漂浮物实施拦截,并就地清除,禁止各类漂浮物进入通榆河河道。通过集中清理整治,使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全部关闭、拆除或搬迁到位,努力把通榆河亭湖段打造成一条环境优美、水源清洁的绿色生态

长廊。

5、“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新洋港整治工程) 根据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区在《亭湖区现代化规划》及《亭湖区“十三五”调研报告》中,将新洋港整治工程列入到“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工程。疏浚新洋港串场河至大新河段,提高新洋港腹部地区防洪除涝能力。紧抓沿海开发机遇,下迁新洋港闸,拓浚新老闸之间港道,提高新洋港地区自排入海能力,与新洋港腹部地区整治相呼应,实现新洋港一线全面治理。目前项目处于科研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症结

一是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重建轻管思想比较严重,部分闸站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河道疏于管理。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业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工厂企业废水处理不到位,技改投入不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污染十分严重,秸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投河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水体富营养化。

二是机制不健全。全区没有真正设臵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管护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持久高效的管护措施没有形成。同时,水环境执法难,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后,各镇的小水厂处臵以及成立各镇供水机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是投入不足。全区出台了河道长效管护办法,按每公里2000元对交通要道沿线1.5公里范围内河道进行管护,面上落实

各地负责,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满足长效管护要求的主要为交通要道沿线河道和部分县级河道,整体管护率只有30%。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健全管护体制。进一步落实《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拓展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使各乡镇真正达到每亩耕地15元管护经费的标准,落实一村一名水管员。统筹兼顾,对所有河道实施管护统一标准,提高管护水平,满足所有水利工程管护要求。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及投资回报机制,调动民间、金融等其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的发展,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三是加大争项引资力度。积极抢抓水利发展机遇,认真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前期工作,围绕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河道疏浚等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资金,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全力以赴,促使全区水利在争项引资方面取得实效。

推荐第7篇:区水利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区水利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区水利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一、主要做法、措施及取得成效。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区被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区成立了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总指挥,分管区长任副指挥,区委农办、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开局、国土局、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

目资金整合等工作,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先后制定完善了《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规范运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区重点县项目对镇、镇、镇约2万亩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排涝泵站7座、灌溉泵站12座、圩口闸25座,修建防渗渠16公里,配套建筑物32座。工程建设总投资343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2400万元,区财政配套103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通过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区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恢复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万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5万元,不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发挥巨大的防灾减

灾效益。

我区2014年度重点县项目,实施便区、片区2个项目片。基本完成镇境内富民居委会、新桥、北李、新陈等村,镇境内新园、桂英、塘西、坞港、曙阳、新民等村闸站工程配套;病险闸站的更新改造;农田灌溉设施配套;重点实施镇境内村和镇境内艳阳、桂英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3万亩。兴建4m3/s排涝站5座1500kw、2m3/s排涝站2座200kw、6m3/s排灌站1座500kw、4m3/s排灌站1座200kw、14吋灌溉站1座、12吋灌溉站6座、4m防洪闸18座、φ100涵洞一座;防渗渠15公里、配套建筑物30座;高效节水灌溉1000亩。项目按照省市要求,已将实施计划报送至省财政厅、水利厅。

2、河道疏浚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功能、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河道轮浚

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我区在编制了《区-2015年河道轮浚规划》,2014年河道疏浚项目重点疏浚镇、镇县乡河道8条、70公里、120万方,整治全区村庄河塘35个村、60万方。目前,工程完成建设总量的98。本次规划河道经疏浚后,河道引排能力将得到显著加强,新增排涝能力立方米/秒,新增排涝面积平方公里,防洪排涝效益达700多万元;新增引水能力112立方米/秒,河道蓄水能力增加264万方,改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通航效益达100多万元,总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我局联合区发改委、卫生局等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进行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在全面掌握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的基础上,编制了《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区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三期实施:基本解决南洋、青墩、新兴、永丰、伍佑、步凤、便仓等7个镇78个村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投资预算375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2574万元,区、镇财政配套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1182万元。我区主要解决盐东、黄尖等镇27个村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3242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2116万元,区、镇配套资金112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解决便仓、新兴2镇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工程总投资80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548万元,区、镇配套资金260万元。工程于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市人大“饮水安全盐阜行”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于底全面启动实施城乡联网供水工程。工程于10月开工建设,底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约亿元,铺设镇通村、村到户各类输水管约2800公里,工程已具备接通市自来管网要求。同时,我区已于今年6月上旬成立了区金大地水务有限

公司,并与汇津水务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汇津水务公司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青墩增压站进行了调试,南洋镇于7月15日上午接通了市汇津水务公司的自来水。其他镇将陆续进行对接。

4、饮用水源保护。为进一步加大《省通榆河污染防治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保通榆河饮用水源安全,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市区通榆河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23个职能部门及单位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了《通榆河段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对通榆河段堤防管理范围内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55个生产经营项目开展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砂石建材场4处、畜禽养殖场2处、违章建筑14处。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通榆河水面及沿线平交河道水上漂浮物拦截和清除的工作方

案》,对通榆河水面及沿线所有平交河道水上浮莲、绿萍、垃圾等各类漂浮物实施拦截,并就地清除,禁止各类漂浮物进入通榆河河道。通过集中清理整治,使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全部关闭、拆除或搬迁到位,努力把通榆河段打造成一条环境优美、水源清洁的绿色生态长廊。

5、“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根据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区在《区现代化规划》及《区“十三五”调研报告》中,将新洋港整治工程列入到“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工程。疏浚新洋港串场河至大新河段,提高新洋港腹部地区防洪除涝能力。紧抓沿海开发机遇,下迁新洋港闸,拓浚新老闸之间港道,提高新洋港地区自排入海能力,与新洋港腹部地区整治相呼应,实现新洋港一线全面治理。目前项目处于科研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症结 一是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重建轻管思想比较严

重,部分闸站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河道疏于管理。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业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工厂企业废水处理不到位,技改投入不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污染十分严重,秸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投河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水体富营养化。 二是机制不健全。全区没有真正设臵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管护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持久高效的管护措施没有形成。同时,水环境执法难,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后,各镇的小水厂处臵以及成立各镇供水机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是投入不足。全区出台了河道长效管护办法,按每公里元对交通要道沿线公里范围内河道进行管护,面上落实 各地负责,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满足长效管护要求的主要为交通要道沿线河道和部分县级河道,整体管护率只有30。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一是健全管护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区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拓展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使各乡镇真正达到每亩耕地15元管护经费的标准,落实一村一名水管员。统筹兼顾,对所有河道实施管护统一标准,提高管护水平,满足所有水利工程管护要求。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及投资回报机制,调动民间、金融等其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的发展,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三是加大争项引资力度。积极抢抓水利发展机遇,认真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的申

报和前期工作,围绕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河道疏浚等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资金,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全力以赴,促使全区水利在争项引资方面取得实效。

推荐第8篇: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

落实情况的汇报

一、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达到一定标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情况。

具体做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执行标准是有中国人民银行来具体制定的,地方没有权力干涉。但是县金融办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扩大支持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情况;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情况。

具体做法:1.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是有中国人民银行来具体制定执行。2.县金融办为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制定了《濉溪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濉政办[2012]54号),该办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3.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县金融办积极引导金融创新,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努力为大众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持续推广“农汇通”工程,加快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进程。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应用范围,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农村地区服务监督协调机制。4.充分利用允许民间资金发起组建相关金融机构的政策机遇,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不断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2014年3月,以XXX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我县首家村镇银行——XXX村镇银行正式运营,XXX村镇银行由15名股东投资入股,投资规模1亿元,其中民营资本4900万元,占总股本49%。XXX农村信用联社筹建改制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吸收民间资本近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日益壮大。目前我县正常营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7家,注册资本为36000万元,2015年6月底,贷款余额3.4亿元,目前顺达小额贷款公司在筹备增资扩股,XXX小贷公司在筹备改制、上“新三板”。

三、采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等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等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具体做法: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县金融办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濉政办[2012]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暂行)》(濉发[2013]21号)、《濉溪县财政性资金存放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濉政办秘[2013]103号)等一系列文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金融机构力度,有效地调动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5月份,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80.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91亿元,同比增长8.05%;较年初增加14.74亿元,增长5.54%;全县贷款余额为15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92亿元,同比增长21.47%;较年初增加14.21亿元,增长10.29%;1—5月份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4.28%,较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为96.5%。

四、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加大呆账核销力度,改进宏观审慎管理指标和信贷比管理办法的进展情况。

具体做法: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制定落实内容,不属于金融办职权范围。但是县金融办一直在加强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提高存贷比。

2015年7月10日

推荐第9篇:17、红河州国土资源系统“三线”入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03.23

红河州国土资源系统

“三线”入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在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红河州国土资源系统根据国务院和州委、州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土地供应保障紧密贴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这一主题,对照自身职责,优先安排社会民生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城乡用地,落实扶贫开发建设用地,精准发力,应保尽保,逐项抓好落实,为稳中求进做好协奏,为科学发展铺好路基。

(一)突出“促改革”主线。一是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由县市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州局加强对县市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下放由县市一级人民政府登记发证;下放开发荒山、荒地、荒滩用于农业生产的审批权;取消矿产品加工经营许可;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审批由县市一级国土资源局审批;调整矿产资源勘查审核及开采许可为矿产资源勘查审核(新设探矿权审核、探矿权延续审核、探矿权保留审核探矿权变更审核、探矿权注销审核、探矿权转让审核)和采矿权新立申请(州级发证);下放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招标权限。二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2014年建设实现州联省20兆联网运行、州联县10兆网络连接,在全省国土系统首家使用电子政务短信提醒业务平台。目前全州国土系统建成内网14条,外网14条,接入点938个,电脑1200

—1—

余台,视频会议室14个。2007--2014年,电子政务服务窗口接件5417件。向社会发布并公示政务信息共7782条,访问量193687人次,在线咨询36例,电子信访9例,举报信箱23例。发布土地招拍挂、土地开发整理、矿业权交易公告267个。与州政务中心并联审批投资项目受理86件、审批通过83件、转出2件、退件1件。

(二)坚守“稳增长”路线。一是加快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土地审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新定位,紧紧抓住综合保税区的前沿窗口机遇,优化管理机制,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按照《划拨用地目录》对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以及稳增长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能源等项目用地,在规划计划安排和土地供应上继续给予特殊支持政策;对于高耗能、高排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用地,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对申报的养老项目积极办理用地手续。将13个县市涉及的养老服务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参加州政府督导组对各县市进行督促指导,对用地报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各县市签订《年度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任务书》,将重点项目和保障性住房用地报批工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进行考核。每年3月和9月,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的推进情况进行督促和落实,主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和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守住“惠民生”底线。一是夯实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2-2014年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112个建设规模 —2—

71.1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35.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州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分别高于省下达指标6.7499万公顷和4.0492万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3.768万公顷。2011-2014年实施补充耕地项目为58个,建设规模26.41万亩,实现新增耕地14.22万亩,实现全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补大于占。二是实行精准扶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投资0.48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占州委、州政府“加快推进绿春县黄连山地区贫困群众综合扶贫”开发全部投资2.3亿元的21%。落实中央“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和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2010-2014年,在绿春、金平、河口三个边境县实施兴地睦边项目35个,建设规模26.09万亩,新增耕地1.98万亩,总投资7.44亿元。通过兴地睦边项目实施,三个边境地区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较大的促进。

红河州国土资源系统

王华

2015年3月23日

—3—

推荐第10篇:【推荐】某市农委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精)

最新精品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市农委落实国务院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政策情况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精神,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现代化种业健康发展,贵阳市种子管理站、贵阳市蔬菜种子管理站,在省、市农委的工作安排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一是加大对种子市场建设投入,建立完善种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农业部及省农委的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种业与科研单位脱钩。提高种子企业入市门槛,严格做好行政许可的审批、备案工作,促进兼并重组,规范部门执法行为,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大种子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二是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加强对业务管理干部的培训,明确种子管理机构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精品推荐

第11篇:平川: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

平川2015: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

本报记者 高子发 通讯员 赵宗幸 曾雪洁

平川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我省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白银新兴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区。

一方面要全力支持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一方面也要创立平川地方的特色经济。近年来,平川区委、区政府正在实施的“3+5”产业工程战略,正在有力地改变着平川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转型跨越。

区委书记高云翔提出,平川要深入实施“工业主导、园区引领、城乡统筹、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坚持“11236”发展思路,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地方工业集群,推动平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区长胡建伟表示,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平川要以项目带动为支撑,提升项目谋划层次,保障项目建设水平,落实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平川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围绕这一战略思路,2015年,白银市平川区着力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和重点活动,激发发展活力、凝聚发展要素、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实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打造西部陶都、甘肃新能源基地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区,产业结构在提质增效中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增长20.06%;第三产业17.85亿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933元,增长12.5%。

夯实基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平川区充分发挥项目对经济转型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1 2015年,4项市列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141项区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8.4亿元,其中建成102项。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增长20.06%。

第21届兰洽会签约项目37个,签约资金102.83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12.68亿元。在建招商引资项目78个,到位资金62.35亿元,增幅25.2%,开工率91.3%。

不断夯实园区基础,平川经济开发区南区基础设施平整土地1600亩,完成全长8.6公里的景观西路、世纪大道北路、世纪大道南路三条主干道路基工程,完成唐水线等供电线路改迁工程。

实施循环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建设项目22项,累计完成投资14.04亿元。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推荐申报企业17家项目23个,申请增信基金2.81亿元,投资基金3.99亿元,已落实6家企业1.2亿元基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正式投入运营。平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陶瓷展览馆、陶艺体验中心,完成办公楼维修工程。

工业担纲,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坚持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积极培育“3+5”产业工程,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辖区煤电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和电机改造升级工作。

2 全区原煤产量1103万吨,增长1.2%;发电量66.7亿千瓦时,墙地砖产量824万平方米。

加强政银企合作,全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对接签约项目68个,融资总额10.68亿元,已发放贷款8.98亿元。争取到中小企业奖励资金269.9万元。

28项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其中新乐雅年产800万平方米抛光砖生产线建成投产,欧利亚年产80万件高档卫生瓷、大象能源年产15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建、启明星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雄立紫砂开发等项目已全面建成,完成工业增加值34.3亿元。

工业经济质量进一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标之内,万元GDP能耗下降0.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47%。容和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陇烨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型企业。建成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个,申请发明专利17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31项。

城乡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发展平台、实施创新驱动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项目及园区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服务经济提档升级,逐步形成了协同推进、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保持持续优化的良好势头。

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6.06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到3.61万吨。建成旱作农业示范园,规模养殖企业110家,规模养殖户

3 26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00个,其中创建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15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推进,农业设施确权发证470家。

建成7个乡镇金融服务站,126个村级便民服务网点,评定信用农户2.08万户。建成61个行政村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安排财政引导资金581万元,吸纳社员入社资金37.4万元。完成流转土地3万亩,累计达到6.66万亩。

旅游业累计接待游客52.84万人(次),实现收入3.05亿元,增长30%。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各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每周(月)十件实事,洁净365”工作法,完成480件实事。

生活垃圾转运站一个完成主体工程,一个完成选址;累计投资3640万元,完成双拥路、环湖西路、育才西巷、文化巷、建设路西延、磁窑路等一批道路改建或维修工程。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00户。

完成植树造林3.1万亩,新增城区绿地7.71公顷,绿地率32.23%,绿化覆盖率37.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73平方米。投资1198万元,完成5个建制村通畅工程,全区 61个行政村实现了通畅。

保障民生,发展成果百姓共享

4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得方向,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当年办结”的原则,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大力兴办惠民实事。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06%,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85元。争取就业再就业资金3000余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输转劳务2.52万人,创收4.2亿元。发放城乡低保金、各类救助金、抚恤金累计8265.7万元,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类惠农补贴3742万元。

区级十件惠民实事完成投资1.81亿元。1000亩城乡大环境绿化工程、176套公共租赁住房、30个基层文化大院、10座公共厕所、5个“一村一场”体育健身工程、2个整村推进、38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面建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区中医院、高效节水灌溉等惠民实事有序推进。

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区幼儿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步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投资1.1亿元,实施了全面改薄项目,建设校舍42778平方米。广电网络宽带项目完成投资6500万元,“乡村通”光缆铺设工程完成投资3050万元。

认真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安装药品便民电子查询机和食品安全溯源机70台,建成2个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

5 强化“一号”意识,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研究制定了“1+2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85亿元,1.47亿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已全部发放,全年脱贫5006人。

第12篇:关键是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

中共中央12月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胡锦涛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共中央12月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胡四一先后发言。他们赞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鼓励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完善基本住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在发言中积极评价和客观分析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

胡锦涛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深入实际进行考察调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风险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很突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努力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又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开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胡锦涛指出,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是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二是要继续抓好“三农”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丰富农产品供应,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四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和确定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适时推进改革,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国际贸易基本平衡。五是要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

胡锦涛最后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深入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深入开展社会服务,为推动“十二五”规划深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岐山、回良玉、张德江、令计划、王沪宁、杜青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张梅颖、张榕明、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和张宝文、马培华、王钦敏、汪毅夫、孙安民、潘贵玉、李稻葵等。

中共中央12月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胡锦涛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共中央12月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胡四一先后发言。他们赞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鼓励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完善基本住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在发言中积极评价和客观分析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

胡锦涛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深入实际进行考察调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风险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很突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努力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又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开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胡锦涛指出,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是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二是要继续抓好“三农”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丰富农产品供应,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四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和确定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适时推进改革,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国际贸易基本平衡。五是要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

胡锦涛最后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深入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深入开展社会服务,为推动“十二五”规划深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岐山、回良玉、张德江、令计划、王沪宁、杜青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张梅颖、张榕明、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和张宝文、马培华、王钦敏、汪毅夫、孙安民、潘贵玉、李稻葵等。

第13篇:湖北省考面试热点:稳增长 调结构 促改革

2015湖北省考面试热点:稳增长 调结构 促改革

► 热点概述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生动力加快孕育。

初步核算,201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总体增长速度较14年同期有所下滑。

► 相关评论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从发改委的调研结果来看,下行压力普遍存在于全国多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从东北地区到东南沿海,许多重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随之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研究员李娜:2015年开年经济增长加速下滑,内需萎缩超预期,外需不确定性大,需求疲弱与产能过剩格局并未有实质改善,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定经济增长任务艰巨,短期政策需重拳出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二季度财政政策需加力增效,防止资金沉淀;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防止地方债发行产生挤出效应,继续降准降息。中长期政策仍需坚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

► 模拟题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这种下行压力对政府工作和人民生活造成重要影响,请问你对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怎么看?

► 参考解析

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太快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有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公平问题不能兼顾。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其可以进步一压缩经济发展泡沫,让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为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创造机会。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的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周期性因素,另一个则是政策性因素:所谓周期性因素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能永远保持一个高位。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也就是其增长基数越来越大,想保持高增长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而政策性因素就是政府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各种政策压缩投资,刺激消费。因此房地产投资规模缩小,基础设施投资也出现下滑。这也是对中国的GDP贡献率中,投资占到半壁江山这一不合理情况的调整。扩大内需现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着力点,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主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这并不是经济发展长远之计,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以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象,会带来许多的问题。比如失业率可能会增长,银行坏账增多,不少企业可能出现资不抵债而倒闭。政府在面临此种问题的时候,应该加强政府职能的发挥,确保我国经济能够软着陆,实现良性发展。一是政府应该进一步压缩经济发展中的泡沫,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在投资疲软的情况下,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会显得更为明显。二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三是加强金融监管,防控经济风险。四是加大对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打开中国农村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

总之,我国现在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旧的增长模式已经证明了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延续着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的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稳增长,促调整。经过中央政府的一步步改革,正在对传统的增长模式在大幅的调整和改善,这就势必会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长速度,以此来取得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14篇:【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红旗文摘--经济】

根据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在未来的施展空间有限

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处于上升趋势,原油、基本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天然气、水、电等公用产品的长期低价管制将实现市场化定价,土地和环境的硬性约束日益强化,决定了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快速增加。到2011年12月,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82万亿元,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88%,远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常为20%—80%)。多年来,利率偏低和基础货币超发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2010年开始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升至21.5%的历史高位。由于存款准备金工具自身的缺陷,信贷持续紧缩引发民间借贷利率高企,30%至50%的年借贷利率成为普遍现象,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成本上升、借贷利率高企、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叠加使得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生存状况甚至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艰难,引发不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老板“跑路”等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中枢将系统性上升,今后通过货币和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复存在。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货币政策总体上应该保持稳健,以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同时,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对中小微型企业采取微调的定向宽松政策,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二、扩内需、促消费——能力建设是关键

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欧美国家经济将增长乏力,中国外围出口市场需求将出现下滑。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的贡献比重普遍占六成以上,而我国与此相反。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调,严重阻碍了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内需不足一直制约着国民经济走向新的平衡。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能力建设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困境是:一方面很多高端的内需我们缺乏提供能力、缺乏竞争力,中国的很多内需市场被外国产品垄断,比如高端设备、高端消费品,近期风靡全球的iphone就是典型代表,中国的内需被许多外国产品占领;另一方面许多中国富人跑到国外去刺激他国内需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产商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时期,如果城镇化持续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如果能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每年能使5%的农民工约1000万人实现市民化转变,使之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估计将使中国在2011—2015年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上升约0.9—1.2个百分点,将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和新兴服务需求。

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支撑是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要在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应调整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措施,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中低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实证测算表明,财政基本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将增加0.2个百分点。其中,增加社保和医疗支出的效果较为显著。当前,可积极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有序解决有条件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确保进城的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同等待遇,建立起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

三、调结构、惠民生——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中国经济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转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大规模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这些恰恰是财政政策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基础和改善民生能力

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支出要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着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企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偿等手段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薄弱环节,优化投资结构,并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的内生和自主增长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大力提高政府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大力提高农村和弱势群体支出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比重。加快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建立起地方政府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支柱,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力,着力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三是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力度,促进垄断行业和部门改革,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当前,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最高才15%,明显偏低,提高5—10个百分点有利于缩小行业垄断造成的贫富差距和增强中央财政提供民生支出的财力。因此,应提高央企利润上缴财政部的比例,扩大征收范围,加快向金融、部属国有企业推进利润收缴,真正实现“资产全民所有、收益为民所用”的原则。

2、加快税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在积极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同时,注重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问题,逐步消除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原来存在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增值税收入所占份额将一下子升至50%以上,要进一步降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税税负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二是要加快推进资源税、碳税改革,建立起一个包括排放权交易、清洁发展、碳税、技术标准和管制在内的多元化减排体系,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尽快把资源税的覆盖范围扩大到煤炭、基本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现从价征收,适当提高5%至10%的资源税税率,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征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强房产税普及教育、增强共识,减少国民对房产税的误解和抵触。房产税的征收实行从量从价综合征收,健全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财产保护制度以及合理的财产评估、财产交易制度等,将短期调控和中长期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把握,作为收入调节的重要手段。

四是在税收优惠方面,要更多地为中小微企业、民间创业者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目前我国对小微型企业的税费优惠是阶段性的、碰到困难而出台的临时政策,缺乏长期的税收规划。要建立起进一步减少创新性企业、文化企业、“三农”及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中小企业税负的制度性安排,并长期依法执行。例如,应加快落实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食品价格稳定;加快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及促进环境保护的所得税优惠办法,等等。

3、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先进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的转换效率

目前,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总投入仅次于美、日,但成效有待提高。我国科研经费仅40%用于产业项目,新技术的产品转化率较低,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困难,科技和专利的转化率只有10%—15%,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因此,要优化投入结构,突出对这三大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投资效率。

一是“前移”财政投入,越接近产业化的成果越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加强政府采购立法,落实政府支持性采购政策,加优先支持本国产品;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补助资金、低利息资金和政府风险投资对产业化项目成长期、创业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同一个科研项目,越接近产业化,给予的资金总量和比例应越高,重点帮助企业完成产业化最艰难的路程。

二是加大对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信用担保、财政贴息、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创新基金、创业资助、税收减免、周转金贷款等方式加大企业科研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在科研经费分配中的比重。设立财政科技引导基金,对参与促进科技产业化的社会资金给予配套,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参与科技产业化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给予上述财政支持。

三是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建立问责机制。要加强经费管理的监督,大力加强对科研单位的审计。加大市场化和透明度运作,建立完善专家匿名评估体系,减少垄断,对科研资金的获得按照“谁的项目市场最认可、专家同行最认可,而不是行政权力最认可”的方式运作。改革一次性的、平均普惠式的投入模式,在科研、初试、中试、产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各阶段,每推进一个阶段,增加一部分投入。建立信用档案,越是以往产业化效率高的企业和机构,给予的财政支持越大。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和机构,建立黑名单并且公示,建立完善惩罚机制,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脚踏实地从事科研及其产业化的专家和企业。

第15篇:瑞金市农粮局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瑞金市农粮局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三、夯实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进展情况。

瑞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自2011年以来,先后在壬田镇下街村、洗心村、中潭村、高轩村,黄柏乡龙湖村、太坊村、鲍坊村,叶坪乡脚陂村、合龙村、田背村、石岗村,九堡镇沙陇村、黄渡村、下宋村、杨梅村,云石山乡黄安村、石背村,沙洲坝镇洁源村、七堡村、群峰村,河坑村、连江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了60709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情况

(一)具体落实情况

领导高度重视。市领导高度重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4月25日,市委书记许锐在布置全市重点工作时,专门强调要切实抓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立安做了具体工作布置。5月初,市委书记许锐与市委常委胡立安分别在壬田调研,并充分肯定了壬田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近期,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立安还对其他几个乡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进行了督查。确权办多次到壬田等乡镇调研指导。并向全市转发了《壬田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

召开动员大会。5月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立安出席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暨培训会议,并对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进行了部署要求。截止到5月30日,全市17个乡镇已召开动员大会,按照要求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其中壬田、拔英、沙洲坝、云石山等四个乡镇行动迅速,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实施方案,并对村组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制定实施方案。市政府分别制定出台了《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意见》(瑞府发[2014]5号)、《关于印发瑞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瑞府办发[2014]50号)文件下发至各乡镇及各相关单位。17个乡镇也按照要求制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并以政府文件行文下发至各村。

成立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工部、财政局、农粮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果业局、水利局、法制办、档案局、文广局、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农粮局局长汤鸣锋任办公室主任,承担具体日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力量,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明确瑞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机构的通知》(瑞府办字[2014]24号)文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技术指导组”、“纠纷调解组”、“督查督办组”等五个内设机构,从各成员单位抽调21名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专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确权登记工作,并抽调了从事过农经管理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业务骨干,统筹乡镇干部力量充实到村组,把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组织业务培训。5月9日全市动员会议上,举办了我市第一期颁证确权工作培训,就如何科学开展工作及所了解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作了讲解,为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5月21日,在市农粮局会议室举办了第二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培训,各乡镇经管站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业务员参与培训,培训进一步明确有关技术方法,统一操作规程,讨论研究确权登记等有关问题,确保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确权登记政策等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规范明确,并下发了《瑞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关操作说明》与《瑞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程图》,同时督促各乡镇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严格按照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本乡镇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工作。

抓好宣传发动。5月开始市电视台每天播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及宣传标语,各乡镇同时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每家每户,并通过广播、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答疑解惑,大力宣传确权登记政策、办法、程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以调动其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叶坪、壬田、沙洲坝等乡镇还在各主要路段拉横幅、张贴标语、编制专栏等。6月12-13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办公室成员及沙洲坝、叶坪、壬田等乡镇分管领导一同前往全省进度领先的鹰潭市余江县,学习调研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期间先后在余江县农业局、平定乡、耙石村学习调研。

开展调查摸底。全市全面进入了调查摸底阶段,壬田镇目前已完成50%,其余乡镇均完成10%左右。

严格考评督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瑞金市201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考评方案》,将按照各个时间节点,根据职责分工,对照考评细则,分组分阶段对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质量进行督查督办并及时通报。

落实工作经费。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需要,市政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需经费及时给予了批复落实。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的乡、村、组第一轮、第二轮土地承包管理资料不全,二轮承包合同非承包农户签名(属于无效合同),为本次确权登记增加不少难度。

二是原承包户与现承包户(已发证)的关系是属于原承包户自愿放弃承包权还是属于土地流转关系界定困难,可能会导致土地纠纷增多。

三是航拍正射影像图制作(国土二调1:5000不清晰,可用部分较少)、调绘测绘作业技术单位的公开招投标工作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抓好确权登记各项工作。一是做好正射影像图制作单位、调绘测绘作业技术单位的公开招投标工作,确定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地块测量实施单位和通过国家农业部鉴定的确权登记管理软件。二是继续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乡、村、组三级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做好实地业务指导和督查、督导工作,6月18日召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体办公会议,部署近期及以后定期到各乡镇开展实地业务指导,从乡镇实际出发,指导各乡镇科学高效开展工作,并定期对各阶段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情况通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乡镇将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村(居)也要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同时通过在人口集中地张贴标语、办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每位农民了解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原则,做到家喻户晓。二是继续抓好业务培训工作。乡镇要组织对村及村民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确工作任务。三是要做好委托代理工作。对于长期在外等原因,确实无法回来签字的承包人,必须利用电话、书信等方式全权委托其亲属、朋友,并签订好书面委托书。四是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各村(居)委会及村民小组对二轮土地延包台帐、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等土地承包相关原始资料档案进行清查整理,查清每块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性质、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并公示。要逐户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及变动情况。对二轮延包以后因修建公路、城市建设、水利建设征用等减少的承包用地,自然灾害损毁承包用地,农民建房等改变用地性质项目占用承包土地,以及其它原因使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档、整理、核对、公示。乡镇、村(居)委会在调查摸底和基础工作底图的基础上,上户进行承包信息签字确认。对农户在承包土地位置、面积、四至等有异议的,组织村、组人员核实,仍有争议的实施调处与仲裁,一时难以处理的搁置。

三、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构建商业育种体系,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情况。

由于目前我市没有相关种子生产企业,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工作没有进行。

第16篇: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

在民政局开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活动暨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华 荣 辉 (2009年3月27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从现在起,用两个月时间,在民政系统开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活动,继续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全局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主题,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以惠民生为最高使命,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以促和谐为第一责任,以抓作风为永恒主题,不断推出民政工作新举措,创造民政事业发展新业绩,树立民政队伍建设新形象,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兴化民政事业新发展。下面我着重讲四个问题:

一、以惠民生为最高使命,加大“三个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力度。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政工作担负着保障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老孤残孤儿等 “三个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发挥着“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面对经济“寒冬”的严峻形势,如何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水平,必须在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做好重残困难人员、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60年代精简下放职工等困难群众提高生活补贴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臵政策,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金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各类困难、优抚、特殊群体的生活、就医、就业、就学和住房等权益需求。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机制创新成果,完善救助中心运行机制,拓展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效能。我市实行“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建立社会救助中心的做法正在泰州市以及其他地方推广。作为这一创新成果的首创者、发源地,我们要在深化上下足功夫,在完善上做足文章,为全市“三个群体”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温馨、更加阳光、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民生“第一窗口”形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市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严峻形势,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热情,进一步加大“万户结对帮扶”活动的推进力度,切实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帮扶效益的最大化,使结对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开展慈善活动,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保障改善民生,首先要倾听民声。从局领导班子做起,进一步健全领导挂钩联系基层、下访接访等各项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贫困群众家中,面对面听取意见,了解需求。要满腔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求助群众,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实现民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是硬道理,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调高目标,促进发展。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民政福利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现有民政福利企业59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入库税金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4.6%,民政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把市委保增长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快制定、出台《进一步促进福利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新(改)办福利企业工作力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引导企业“危”中求“机”,寻找机遇,迎难而上,谋求发展,确保今年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进一步加快发展福彩销售,完善经济考核激励机制,突出公益性宣传,激发群众爱心,深挖市场潜力,夯实市场基础,扩大市场份额,在2008年名列全市县级销售第10名的基础上再创佳绩,为扶贫、济困、救孤、助残进一步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继续打造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工作亮点,今年新发展35家,使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达到145家,并成为致富农民、造福一方的高效农业发展平台。同时,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为老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

三、以促和谐为第一责任,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稳定是硬任务,是压倒一切的大事。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加大了今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这就需要我们民政部门从大局出发,为维护社会稳定多做贡献。通过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城乡示范社区,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创新年”活动,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全年新发展165家,并积极打造社会组织品牌,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强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社会专项事务管理,为广大民政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家庭和谐、婚姻和谐、社会文明;通过推出老龄工作新举措,创新农村敬老院运行机制,出台《乡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意见》,加大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推进力度,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试点范围,大力组织各种公益性老年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良好氛围,促进代际和谐、社会和谐;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的创建,进一步健全基层双拥组织,完善服务网络,深化“一助一”扶优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双拥工作进工厂、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促进军民和谐、军政和谐;通过加强民政信访工作,妥善解决民政对象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总之,通过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和谐兴化作出新贡献。

四、以抓作风为永恒主题,树立民政队伍建设新形象。目标决定您前进的方向,作风事关事业成败,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是确保目标完成的有力保障。2008年,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局荣膺“十佳人民满意机关”称号。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科、民间组织管理科、福利企业管理科三个重点岗位民主评议得分位居前列。然而成绩只能证明过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局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艰苦奋斗的精神弱化,公车改革以后,有的同志出差明显减少,甚至不习惯坐公交车;理解宽容精神缺失,上下之间、科室之间缺少沟通,有的人见荣誉就上,见利益就争,吹毛求疵,斤斤计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强;上网聊天、打游戏等违反工作纪律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工作人员对求助群众不够热情耐心等等。上述现象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同志的高度重视,要在这次“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中认真对照检查,切实加以改进。下面,我先谈几点体会:

一是艰苦奋斗要有激情。一个工作动力不足,思想没激情的人,就不可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足、有激情的人,才能勇于吃苦,不计辛苦,甘于清苦,不怕艰苦。能吃苦,能耐劳,想干事,能干事,才有可能干成事。希望我们每一位民政工作同志永远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崇高追求。

二是理解宽容,产生合力。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积极加强工作沟通,做到重大问题事先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意见不一致反复沟通,改变决策再沟通,从而做到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热情加强信息沟通,将掌握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判断及时与其他同志进行沟通,达成互通情况、增强理解、信息共享、促进工作的目的。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主动加强感情沟通,做到经常谈心、交心,相互多交流、多提醒、多帮助,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及时消除误解和隔阂,从而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是团队精神塑造形象。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机关、单位是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广大社会困难群体以及社会各界是通过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工作来认识、体验、评价民政形象的。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自觉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牢固树立纪律观念,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礼仪规范,以高效快捷的节奏、热情周到的态度、公正透明的方式,竭诚为困难群体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在优质服务中实现民政队伍整体形象的提升。同时,要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促进团队精神的塑造,促进集体荣誉感的增强。

总之,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职工都要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主题,认真开展大讨论活动。使活动过程成为全局上下思想大解放的过程,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的过程,科学发展能力大提升的过程,使我们每个民政人在活动中努力争做保增长的服务者、惠民生的实践者、促和谐的参与者,以实际行动为兴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17篇:调结构惠民生自查报告(小编推荐)

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

自 查 报 告

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县科技局对2013年来国家省市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

近年来,县科技局严格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了服务型机关建设。严格按国家要求规范和简化了政审批事项。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了事后的监管和服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近年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3】4号)等文件精神和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了我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桐柏县“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南阳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桐柏县重点工作规划》。以巩固提高深化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充自主创新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3年来,先后巩固提高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一家,(以中源化学公司为依托的“河南省天然碱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提高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即河南淮源酒业公司组建的“南阳市生物发酵(酒类)工程技术中心”,鑫泓银制品公司组建的“南

- 1

第18篇:投资“稳增长”更要调结构

投资“稳增长”更要调结构(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16日 10 版)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明显,有专家认为已见底反弹

●投资成为“稳增长”的中流砥柱,扩大投资则重在“调结构”

●尽管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但效果还未显现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朱剑红)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2.1%,转为上半年的同比增长4.4%。

上半年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快于东部,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9.3%,中部地区增长25.3%,西部地区增长23.9%。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投资3654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比1—5月份回落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67768亿元,增长23.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79288亿元,增长17.4%,增速比1—5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上半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21762亿元。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8188亿元,同比增长23.2%;新开工项目174665个,同比增加7518个。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1%。

尽管上半年各部门密集出台了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但效果还未及显现。1—6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365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3%),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调控毫不松动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但商品房销售降幅缩小。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3314亿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9.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24.1%。

第19篇:稳增长和调结构是一个

稳增长和调结构是一个“组合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列在五大任务之首的同时,还强调指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笔者认为,平衡思想是做好转型期经济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在2015年,这一点则显得更加重要。首先,要把稳增长和调结构作为“组合体”来考虑。“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密切联系,并相互促进。“稳增长”是目标,但不是从前依靠投资拉动的简单增长,是通过“调结构”改善经济内部架构实现的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增长;“调结构”是实现“稳增长”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建立经济增长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因此,“稳增长”是建立在“调结构”的现实基础之上,过高的脱离经济结构转型的增长目标是空谈,是好高骛远,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顺利实现;反过来,“调结构”的进程快慢和坚实与否又对“稳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二者的平衡关系对经济增长大局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要兼顾好存量和增量的平衡。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充分认识这一经济新常态,在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关系时,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功能,通过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从而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第三,改革的重点、次序、节奏要兼顾平衡。

通过改革,建立更具竞争性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信贷支持方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建立更具竞争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三农”、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在资本市场方面,坚持市场导向,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进一步简化各种行政审批环节,丰富直接融资手段,通过市场调节,将资金与实体企业快速高效对接,提高资金支持的有效性。

第四,要通过创新驱动形成新的平衡。

通过创新,进一步挖掘经济体内部潜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出现了新的特征:“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因而,我们需要采取不同以往的有针对性措施,抓住并激活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创新供给释放并扩大需求,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发挥原有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积极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挥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作用,通过开展技术合作,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

即将到来的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面对仍然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的多重挑战,我们要统一认识,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平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辩证关系,依靠改革创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资料来源:证券日报,

信息整理:上赢(中国)集团

第20篇:稳增长有赖调结构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稳增长有赖调结构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徐印州

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人民就业的前提和社会安定的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全国、对于广东这个经济大省都是不可想象的。稳增长的核心是增长,没有合理的经济增长,2020年经济总量翻番的宏伟目标无法实现,稳增长是当前的硬任务。

稳增长是要保障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而不是保持经济持续的高速运行、过热发展,那种以为稳增长还是要大干快上的观点是过时的、有害的。近年来,市场择优机制被人为阻隔,政府干预替代市场机制的负效应愈益显现,无视经济周期,用旧模式,走老路子,拼土地、拼资源、依赖投资、政府大包大揽等,已经难以为继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地方债务积累、资金周转不灵等强烈的预警信号,警示盲目追求GDP已经走进死胡同。当前一轮宏观调控政策迄今没有放松的迹象,也没有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出台,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已经明确昭示:稳增长必须统筹考虑调控物价、预防风险、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理解稳增长的意义,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从2012年四季度起,我国经济运行结束了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今年一些经济指标在回升趋势中轻度下滑,一些指标回升疲弱,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不仅继续充满不确定性,而且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不振,国内经济正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率下移的转换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很难进入强回升状态,必须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能因经济指标一时的下行变化而改变政策动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

实现稳增长,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调结构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调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是实现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结构讲了多年,但是调到深处一触及眼前既得利益,往往浅尝辄止;调结构调了多年,还有不少人眼光局限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追求表面数字。其实,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还包括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下真功夫调结构,不仅长远发展不可持续,而且短期平稳增长也难以保持。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突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峰值,再难有大规模扩张的余地。近年来我省个别后发地区强调工业立市而实难凑效,非不为也,实其难也,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再重复上项目自然是毫无前途。稳增长不能一味追求产值,调结构的对象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要关注所有产能过剩的产业和行业,通过调结构实现市场要素在不同产业和行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广东省面临的重大挑战。为解决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广东近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移,目前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经济落后局面尚在转变过程之中,牵动着广东经济全局的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和广东省内其它地区实际上分属各自游离的区域经济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如果市场资源配置的关联度很低,任何由政府强势主导的转移都很难解决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发达地区经济先行的根本经验在于,通过市场,打破隔离,在全要素领域与发达经济建立起全方位的密切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后发地区急起直追的着力点。

调整企业政策,充分激发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尤其是扩大就业功不可没。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最新的政策即将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这是对稳增长的利好消息。各地应抓住机遇,切实关注和扶持小微企业,发挥其在稳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最近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为一直以来呼吁的盘活存量资本和搞活金融市场做出了切实的动作,从此迈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的进入深水区。现在有些地方存在对改革的畏难情绪,不敢进入改革深水区,不思进取或闭门造车,或者迷失彷徨,只等着向中央要改革红利。其实,深化改革的潜力很大,稳增长有赖于深化改革,关键是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众所周知,广东经济发展之所以能有今天骄人的业绩,有赖于开改革的先河。我们一定要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实践中学会利用改革红利,而不是固守老一套的增长模式。这就需要在完善市场体系上敢于突破既得利益,在打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在加强薄弱环节基础建设上加大力度,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做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系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自查报告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