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

今天上午,湖南省综治委在长沙召开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在会上强调,要坚决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领导责任。(2010年10月28日来源:红网)

一位乡党委书记数了数自己亲手签订的责任状,一共有20多份,诸如道路交通安全、防汛、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等。其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可见一斑。(201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一票否决”原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决时所采用的决策表决制度。从决策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说,“一票否决”是群体决策时的一种表决计票方式,即某人的否决票会导致备选决策方案不能通过,实行“一票否决”的方式本质上是实行全体一致的决策方式。近些年被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实行“一票否决”是一种目标管理责任制,是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其管理的力度,即提高考核指标体系中相应指标的权重,使之在对考核对象的评定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围绕中心、保证重点的“一票否决”指标的设臵,突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对于全局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现在很多管理者将“一票否决”当成了一把“上方宝剑”到处滥用,动辄就高举这把“上方宝剑”威胁下级。将其作为考核与评估的重要标尺乃至惟一标尺,而且列入“一票否决”考核的指标也越来越泛化:“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节能减排一票否决”、“社会扶贫一票否决”、“信访工作一票否决”、“招商引资一票否决”、“ 森林防火一票否决”、“生态建设一票否决”„„ 只要官员要重视某项工作,就将某项工作纳入“一票否决”的范畴。

笔者认为,“一票否决”本身并没有错,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些事关基本国策的“一票否决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下去。但是,任何先进的方法一旦异化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手段。现在,被异化滥用的“一票否决”已经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一首出自乡镇干部之手的“打油诗”无奈地倾诉了基层干部在“一票否决”下工作的苦恼:“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目前,“一票否决”制已产生了以下20种弊端: ⒈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当过多的工作事项被纳入“一票否决”时,就会出现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以确保“一票否决”事项能顺利过关的境况。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中一旦出现什么纰漏,没有成绩不说,还得承担相应的责任,拼命工作换来的却是“零”成绩,很容易挫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⒉ 弱化了重点工作。对下级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看起来件件工作都很重要,实际上什么都不重要。管理工作的实践表明,干事情既要着眼全局,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没有了主次,不仅淡化和弱化了真正的重点工作,也分散了基层干部的精力,不利于重点工作的突破和有效推进。

⒊ 恶化了部门的权力。掌握有一票否决权的管理者都是身处要职、拥有一定权力的角色。他们对下级动辄约法三章,将权力扩展到方方面面,一旦某项工作被列入“一票否决”,就意味着他们多了一项可以对下级“兴师问罪”的权力。因为与这些指标对应的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下级单位政绩的好坏,关系到地方官员的奖惩与升迁罢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就演变成为了某些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⒋ 导致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如“信访一票否决制”中发生的极端事件就层出不穷。由于信访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防止工作成绩被个别上访事件而“一票否决”。不少基层政府打出了严防死守的旗号,不仅要通过开办各种学习班来“教育”上访群众,还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截访”。在国家信访局门口就常年驻扎有许多地方派来的截访工作队,任务就是堵住前来上访的群众,并拉回办理。一些地方

的截访工作队还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看见“长得像上访的”就抓,然后分送到各地工作队处理。

⒌ 强化了人治的色彩。“一票否决”的滥用表明,依靠行政命令为主要方式的制度非但没能促进工作加强,反而导致基层工作弄虚作假,助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施政心理。“一票否决”是一种上级评价下级,下级要对上级负责的制度,也就是上级牢牢掌握对下级的生杀予夺大权。这就包含有很浓的人治色彩。有些“一票否决”违背了“功过分明”的常理,成为官员互相倾轧的工具,甚至成为某些官员表演“一言堂”,实施人治的舞台。

⒍ 加重了基层干部的精神负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官小事多、权小责大”。上级各个部门的工作只要行政命令一下,最后都要压到基层干部身上,各种指标接连压过来,使基层干部穷于应付。而上级部门人人都喊自己的工作最重要,没有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考虑。无奈之下,基层干部为了“政绩”,为了不被追究,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这样一来,势必让基层干部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许多基层干部说,最怕半夜电话响,提心吊胆哪里出问题。

⒎ 出现了好走极端的现象。如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执行过度,为求不被否决而鸡飞狗跳,欺上瞒下,乃至于采取专政手段对付生育人口;另一个极端是一票被否决后再无后顾之忧,索性利用计生政策敛财,大肆征收社会抚养费等等,甚至故意放任生育以求罚款,其结果是计生部门反倒变成了超生人口合法化的发证部门。

⒏ 产生了作风漂浮的问题。有的地方把签定责任状,实施“一票否决”当成了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平时却很少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至于基层工作中有哪些困难和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却很少过问,仅仅满足于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无疑助长了浮而不实的工作作风。

⒐ 搞乱了干部的工作意识。“一票否决”作为一种行政制度和管理手段,它体现的是领导对某项工作的重视,在保障重大工作顺利开展上确实需要实行“一票否决”,比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目前很多地方“一票否决”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愈来愈多特点,造成中央意图与地方意志鱼目混杂,导致干部的工作意识和思想观念对所有工作产生“一视同仁”、“混淆轻重”的后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⒑ 滋生了干部造假的风气。“一票否决”是上级政府对基层工作的刚性要求。当基层的现有条件和能力无法完成“一票否决”的项目时,第一反映便是“自保”,这也是人的第一本性,一种如“求生存”一样的本性。面对这些无法回避的工作,为了不被“一票否决”否决掉,只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套把戏,掩盖问题、隐瞒事故、制造假象、报喜不报忧等现象便产生了,使“硬指标”考核沦为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

⒒ 出现了“多票不决”的怪现象。许多地方领导为了体现重视某项工作,动辄就搞“一票否决”制,造成具体工作与“一票否决”制的实际脱节,结果出现多票也未能否决的怪现象,最终削弱行政制度的执行力和严肃性。以综合治理工作为例,上级综治部门要求乡镇综合治理部门签订责任状,搞“一票否决”制,而实际上农村经常发生偷盗等事件,尽管基层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也在所难免每年发生多起事故。结果造成年终考核时,几乎所有基层单位尽管有多起事故发生,但念及基层工作的辛苦还会大加褒奖,“一票否决”制形同虚设。 ⒓ 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搞“一票否决”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决某个单位或某个干部,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各项的落实。但如果“一票否决”的项目过多,容易让干部难以应付,这就必然导致基层干部忙于应付“一票否决”的工作项目,顾此失彼,应付检查,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抓别的事情,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⒔ 造成了各类资源的浪费。“一票否决制”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官员为了不被否决,完全不考虑本地条件的具体承受能力,不计成本地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一票否决”的工作项目,甚至举全市(区、县、乡、镇)之力、砸锅卖铁也要确保“一票否决”工作项目的完成。如此一来,行政资源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臵,造成了各类资源的严重浪费,行政成本也不同程度地增加。

⒕ 出现了追责不公的问题。在“一票否决”的过程中,大多是上级否决下级而不否决本级,否决单位不否决个人,否决现任而不否决前任。如在对计划生育工作实施“一票否决”时,往往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到下级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和具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人员,对本级的主管部门计生局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市(区、县)长更是从不追究责任。再如有一些本是前任官员留下的历史问题,但往往不对前任领导进行否决,而把所有的帐都算到现任领导的头上,出现追责主体不合理的现象。

⒖ 出现了下级忙于接待的困窘。“上面千斤担,下级一肩挑。检查天天有,事事能摘帽。”每个“一票否决”绩效考核指标对于下级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每设立一个“一票否决”绩效考核指标后,上级都会去下级单位进行多次检查与督促,下级单位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热情接待,致使下级疲于应付接待工作。

⒗ 扭曲了下级的自身工作。当上级部门的“一票否决”考核指标越多越滥时,下级部门为了应付这些指标的考核检查,其自身工作就可能会偏离中心越远,基层变成了单纯完成上级任务的工作机器,有限的人力资源大部分只能用来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这就必然会扭曲下级部门应有的自身工作。

⒘ 规避了依法行政的原则。政府部门应提高的是对法律的执行力度,明明相关政府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却不能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处理,反而退缩到行政层面用行政机关的“一票否决”制度来解决,靠赋予更高层级机构审核相关部门业务时享有“一票否决”权,以此来起到一点震慑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依法行政的规避,是对行政不作为的无奈。如计划生育问题,本应由相应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然而,由于这些法律规范得不到有效执行或者根本就不执行,再加上背后的腐败或地方利益支撑,因此,“一票否决”制的行政指令在效力和震慑力上自然就大过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其实这是法治环境未得到充分改善的体现。

⒙ 暴露了上级管理能力差的实质。上级的管理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对下级的管理方式。当上级的能力较低时,会更多地借助于直接的、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目前,由于一些上级部门的管理能力不高,只好对下级部门过多过滥地采用“一票否决”的管理方式,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并不符合科学、合理、效率的原则。

⒚ 出现了惩罚过度的现象。不管什么时候,一部分人发生违法违纪事件是必然的,单位内外的教育、管理、制约、监督、惩罚再严,也不可能杜绝其发生。就如刑事法律设定的处罚相当严厉,每年刑事案件的发生仍然有一个较大的数量一样。现实是,一个单位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或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恶性事件受到党政纪查处的;领导班子集体违纪受到立案查处,或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等等,则对单位的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不再评优评先。在文明单位创建、争创单位荣誉称号中,也会因此被“一票否决”,直接影响职工经济利益。人们把这种将责任扩大化,让没有责任的人为别人负责任的现象称为“一人得病、全体吃药”。

⒛ 导致了单位“捂盖子”现象的蔓延。有的单位发生违法违纪事件后,对外隐瞒不报,立足内部消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单位非但不主动向执法执纪机关报案,反而在相关机关前来调查处理时不积极配合、或请求免予处理,或以影响稳定、影响工作、保护干部为由说动上级领导出面打招呼。怕的就是单位人员被查处后影响单位考核、影响领导政绩、影响职工收入。

本来,实施“一票否决”制是确保政令畅通的“上方剑”,是形成齐抓共管的“军令状”,是工作强力推进的“助推器”,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外动力”。实施“一票否决制”是促进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干部抓落实最有效的机制。但是任何一项机制都存在着两面性的特征,有利必有弊,这是辩证法的要领。因此,希望官员们看清其弊端,在管理工作中慎用“一票否决”制!

一票否决

一票否决中央

一票否决制度

20种大病

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

一票否决制度工作总结

一票否决制度工作总结

“一票否决”请别滥用

“五个一票否决”实施办法

新办发(一票否决)

“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
《“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