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代雷锋”说奉献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秋的东北,早晚已露寒意。清晨4点30分,当天边刚刚露出一线鱼肚白,老郭从家直奔采场而去,这要比预定的工作时间提前两小时左右上班。如此的辛苦工作,老郭坚持了近二十载。

这位老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从1996年开始就在鞍山钢铁公司齐大山铁矿区任公路管理员工作。

郭明义说,几十年前,齐大山铁矿还是一座山,开挖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100多米的深坑。每天从采场入口到作业面,要走将近40公里。郭明义每天就穿梭于这条路上。

郭明义走路疾如风,一来可能是多年前当过兵的缘故,二来或是常年走这段路锻炼所致。一般人,是跟不上郭明义腿脚的。行头还是那套——警示服、安全帽和与之看起来并不协调的一副眼镜,让郭明义看起来既像名工人又像名知识分子。

郭明义并非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公路管理员。矿里曾经提出为他换个轻松些的工作岗位,却被他拒绝了。曾有记者问他:“你坚持了这么多年,辛苦吗?”对这个问题,郭明义式的回答再次出现,“一来我不知道你们说的辛苦从何而来,二来我做这些事从没觉得是在坚持。”

在郭明义的眼里,采场公路就是他的战场。这是一条条几乎每天都在变化、都得修整的矿石外运路。从高处远远看去,这些公路行云流水般刻画在逐级下沉的矿坑采面上。但当走近时,路面就没有那么美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公路是由碎矿石铺成的,人走在上面一脚深一脚浅,雨雪天是泥浆绊脚,刮风的日子则飞沙走石。

这里没任何遮挡。由于矿山的作业面是边形成、边生产、边消失,不能建固定的休息室,因此,无论是突降暴雨、暴雪,还是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对公路管理员而言,想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是不可能的,而且越是恶劣天气,采场公路就越需要维护。

齐大山铁矿的矿坑是一个巨大的盆地,最底部距地面150多米。这里冬冷夏热,冬天时要比外面低5摄氏度左右,夏天则要高出10摄氏度左右。夏天,郭明义黑红的脸膛被晒得一次次曝皮;冬天,耳朵经常被冻伤。按老郭的说法,在这里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

早上6点,天已大亮,郭明义来到采场坑底。他的出现让矿区立刻热闹起来,有喊老郭的,有叫郭师傅的,更多的是汽笛声,这是司机工友们向他致意的方式。

偌大的矿坑,电动轮汽车、碎石锤、推土机穿梭其间。作为矿区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担负着全矿采场公路的规划设计、检查验收和管理考核工作。准确来说,郭明义算是个技术干部,很多事情坐在办公室里打个电话就可以完成,隔些天去趟现场考察督察也完全可以。但他不给自己找轻松。工友说:“人家硬这么和咱一起干,干得比咱还多,咱们有啥说的?”郭明义自认为不这么做,心里就不踏实。

除了辛苦,郭明义这样扎根采场、坚持每天和一线职工奋战在一起,还意味着他将自己放在了高危岗位。因为要直接参与修路作业,指挥平路机、推土机等修路机具和大型矿用电动轮载重车通行,这些车辆每天都在他身边往来穿行。露天采矿的电动轮载重车是庞然大物,最大的每台自重100多吨,载重190吨,车轮直径达4米,整车高度有6米,有15米左右的视野死角,一些矿山企业曾因此而发生过电动轮载重车碾轧面包车、小货车的事故。而郭明义每天都工作在这些载重车的“身边”。

工友们都说,别看老郭经常上报纸上电视,回到班上一点儿都不含糊,“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班,尤其到了冬天,就他一个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室外,都快成铁人了。下班之后他照样去浴池为我们搓澡,一点儿都没变。”

工友们介绍,受郭明义的影响,齐矿修路职工义务奉献、安装安全标识2800多个,修整标准的安全挡墙20多公里。公路质量的改善,降低了轮胎、柴油、备件等各类消耗,也为准时化生产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1至11月份,该矿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生产准时化执行率达94.03%,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1.97%。

【采访后记】

下到坑底后,郭明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大型机械中间穿梭来往,老郭还是一如本色,还是那样的热心憨厚质朴。在这里,很多人会觉得郭明义是在坚持,是在奉献。可在郭明义内心身处,他热爱这份旁人看起来近乎残酷的工作,在这里他感到更安心更踏实。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奉献吧。

当代小雷锋

当代雷锋简介

学习当代雷锋

当代雷锋[材料]

当代雷锋 时代楷模

争做当代小雷锋

从雷锋到当代雷锋

当代的雷锋传人

从“当代雷锋”郭明义,想想什么叫做奉献

学习雷锋奉献青春

“当代雷锋”说奉献
《“当代雷锋”说奉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