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学方法论(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类似于打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掌握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以及作为社会活动的社会学特征;了解研究计划的准备、制订过程中存在着战略、战术问题。为初次踏上研究道路者提供研究计划制订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重点: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以及作为社会活动的社会学特征; 难点:战略、战术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解决难点的办法:结合具体的研究计划事例,分层次讲解两者关系。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和社会特征

为什么科学研究要提出战略和战术问题?

我们有两点根据即科学研究有两种特征:认识特征和社会特征。它们一个来自科学内部,一个来自外部。

一、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或内部特征

1、探索性

科学研究活动就其内部的认识特征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因此它的第一个内部特征就是:探索性。

由于探索的是一种未知的知识,这种未知知识的价值有大有小,因此也就有了科研人员选择、区别这些知识的差别,有差别就有了选择的战略和战术问题。

探索未知知识,还有一个主体问题,即研究者是谁?个体?科学家共同体(即研究小组)?抑或社会?相对不同主体,自然也有一个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对未知的探索,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探索性的知识之所以“新”,必须是相对社会而言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新知识。换言之,科学研究必须研究的对象和所获得的成果,只有相对社会而言是新的,才有价值。而不能相对个人是新知识。但是,作为研究者,最终总要落实在具体的个人上,这个个体的研究者,如何才能知道他的研究是“新”的呢,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呢?或是同时代的人也不曾做过的呢?此外,他能保证他的探索一定成功吗?(可以举许多案例,如水动机研究的失败,如意外的科学发现,如研究了别人已经研究过的东西,等等)

2、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有第一个特点,所以给科学研究带来了第二个特点即不确定性。

英国著名科学家开耳文勋爵( William Thomson, or Kelvin,1824-1907)说:“我坚持奋战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就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十个希望和初步的结论中,能实现的也不到一个”。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成功的论文和作品只不过是作者们整个创造和研究中的极小部分,甚至这些作品还不及失败作品的十分之一”。关于科研失败的启示,可参见闯世英:“失败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7年1期),引用这些说活,说明科学研究不确定性很大。

不确定性特征也就必定要求科学家在进行科研时,要有进行什么科研和如何进行科研的战略与战术思想或考虑。

二、科学研究的社会学特征或外部特征

1、合作性

科学不是纯个人的活动,特别是科学发展到当代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的某种社会建制和社会活动。就是个人的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其他人的社会劳动。例如没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和该系统的帮助,我们能从事研究吗?我们的工具、仪器„,不都是他人提供的吗!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1马克思指出:“科学劳动是以前人的劳动为前提,以令人的协作为条件的”。2

科学史上,有无数合作研究案例。如:第谷.布拉赫与开普勒、法拉第与麦克斯韦、华森与克里克。物理学家劳厄指出:“只有许多人的默默无闻的协作才能完成大量必要的观察和计算,保证科学的持续前进”。3

合作造成了科学上的前赴后继、智力互补。科学研究上的合作在当代表现的尤为突出,尤为鲜明。而且合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效应上都有增加的趋势。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为例。

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合作,宣告了以太不存在;卢瑟福与助手、学生盖革的合作研究,推动了对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的认识;昂奈斯与其学生的合作,导致了超导现象的发现;布拉格父子的合作则为运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居里夫妇两代人在放射性元素研究上的合作,使他们分别分享了1903年和1935年的诺贝尔奖金;厄朗格尔和加赛尔在神经生理方面的共同研究,华森和克里克在DNA分子结构方面的共同研究,埃克尔斯、霍奇金和赫克斯利在发现神经细胞存在兴奋和抑制的离子机制方面的共同研究,使他们分别获并了19

44、196

2、196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此外,著名的晶体管发明(肖克莱、巴丁、布拉坦,1956),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提出(杨振宁、李政道,1957),切连柯夫效应(切连柯夫、富兰克、塔姆,1955),超导理论(巴丁、库帕、施里弗,1972),弱电统一理论(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1979),放大倍数达三亿倍的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宾尼格、罗雷尔,1986)等获奖研究均属合作研究。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间的286位诺贝尔获得者作了调查分析,她发现,说科学家尤其是较好的科学家都是单干者,或说重大科学贡献全属个体思维的产物,纯属陈腐观念。在286位获奖者中,有185人是因与他人合作进行的研究而获奖,这个比例高达65%。从发展趋势上看,合作趋势是越来越大,在诺贝尔奖设立的

第一个25年(1901- 1925)中,因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获奖人总数41%;

第二个25年(1926-1950)中,这个比例上升为65%;

而1951年到1972年这21年间,该比例已达79%。

朱克曼说:获奖研究中这一显著的协作趋势,是上个世纪末开始发生,所有学科部门中从单干转向联合研究的长期变化的一部分。在诺贝尔奖金授予中,集体奖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有32%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获奖金是共同研究者所分享的。这表明,合作研究正在变成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合作研究的科学家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

科学研究的协同性要求科学家必须进行交流,进行合作。这就意味着和学家必须有一个开放的头脑和开放的心胸;这也意味着科学所处的环境必须是一个个放的、信息交流畅通的系统。试想,一个封闭的、质量很差的、无信息交流的系统和环境能进行好的信息积累、12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42页。

《马恩全集》25卷,第120页。 3 劳厄:《物理学史》第11页。

2 交流和追踪一流的科学研究么?

科学研究的协同性也带来了科学研究的动态变化性,这同样要求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应有战略和战术的考虑。

2、竞争性

竞争性是科学研究社会化的又一表现。科学研究上的竞争就是:

科学家为了科学发现而相互争夺科学资源(这里“资源”一词是指科学资料数据、研究经费、科研人员、仪器和科研时间等)的过程。竞争的结果表现为首创发现的归宿上的社会承认。

科学研究上的竞争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即对同一科研成果的首创权的竞争。它常常表现为发现科学发现之前各方的奋斗和竞赛;以及发现后谁是首创者的争论。

第二类,即科学中的争论,包括学术观点之争和学派之争。

其案例如下:(这一部分的讨论,参见沈小峰、吴彤、曾国屏合著的《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如爱因斯坦和玻尔哥本哈根学派长达30年的争论。

第二节战略和战术

一、战略

什么是战略?战略一词是一个来源于军事方面的术语。

毛泽东指出:“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各阶段性质的、研究全局的规律性的意图、计划,就是战略。”

所以,第一,战略是带有全局性的计划,是研究全局性的规律的。第二,全局是要照顾各方面各阶段的。以上二点表明,一个战略要考虑整个如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第三,战略也有相对性和变化性,特别是对不同的主体。

二、战术

什么是战术?相对于战略而言,所谓战术就应当是“凡属只具有一个方面、一个阶段、研究局部的规律性的意图、计划,就是战术”。可以再作一点补充,即战术还意味着是对局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技巧。

三、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

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首先涉及的是研究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其次涉及研究的类型,最后与研究中的某些方法有直接的联系。

l、研究计划和组织活动中的战略

在科学研究中,当研究问题和任务确定后,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要制定研究计划,以及要和研究组织打交道。

就研究计划而言,至少有三种类型或三个层次的计划:

(1)研究方针

这一层次的计划对国家来说,是指国家的科技政策。例如在《科学技术政策指南》即科技白皮书中明确指出:科技工作的主战场是经济建设,而高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则是科技工作的两翼。关于科技政策问题,我们在科学技术的演化问题中将加以论述,这里不再赘言。

不过,这里也有和我们研究者相关的问题需要注意。例如,我们必须了解国家和科学研

3 究的支持机构、决策机构(如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或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意向,如科学研究项目指南所列项目等。

此外,科学发展规划,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价值评价,两种研究工作资助的比例,科学生长点的预测,等等,也与我们有一定关系,影响着我们研究计划的制定特别是影响着我们的研究方向。

(2)规模较大的、具体的研究计划

这一层次的计划对研究小组而言,是指研究的总体计划和研究组织的协调。如研究小组的结构如何,谁做领导人?计划研究什么?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如何?等等。

(3)个人的计划

这一层次的计划对个人而言,是指作为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个人的长期目标和长期任务。

2、作为个人研究者的研究活动的战略和战术

对个人而言,有种现象很有趣:我们往往对日常琐事十分在意,而对更为重要的长远行动却常常不去思考。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些琐事上,对长远任务的行动考虑和制定,对长期目标的确定却一拖再拖,有时甚至不了了之。

在行动之前,其实我们很有必要、完全值得去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目标、方法、步骤和期限,然后把考虑的结果写成书面形式。这非常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给今后的行动提供一条可靠的路线,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事后把取得的成果与原先的目标作一比较。

应该条理清晰地理出科研工作中的工作顺序、相互关系、工作量,以及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等。

作为个人研究者的研究战略主要包括:

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兴趣领域;科学研究目标;科学研究思想或信念;工作日程安排;个人效率标准,等等。我们讨论其中两个问题:

研究者的研究思想。-一这是研究战略的深层因素。爱因斯坦指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在这种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我们应该努力纯化我们的研究目的和思想。

脑力是非重复性劳动,它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因而很难标准化。尽管如此,假如我们要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计划对完成一个任务所需时间作一客观估计,我们就必须对我们在某些活动中的工作效率做出定量的估计。

简言之,个人工作效率标准有两个基本作用或目标:第一,了解和掌握并严格评价这些标准,以促使我们改善自己的工作效率:第二,这些标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估计我们能做什么工作以及需时多少。

而完成上述战略的手段即战术则可以如下去作:

用笔记本安排计划,现在市面上出售一种“工作效率手册”。它可以用来作中短期计划的R程接排工具。

计划板是常用的、常见的日程安排工具。

这方面常用的有三种类型计划板:

A、袋条板。它上面有许多横向袋条,袋里插有硬纸条,可以根据需要作水平移动。

B、标往版。这是一张打有许多小孔的大模板,小孔里可插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小柱,也可以在两个小孔之间插上彩色塑料长条。

C、最常用也最适合个人的要数磁性计划板。

可在商店买到这磁性板。也可自己制作。买一套磁性标记,它们有各种颜色、尺寸和形状。作计划时,只须把磁标放在相应的横线上和栏目从,或者用磁铁把有说明的纸压在磁性 4 板上。这样就有了一个既经济又出色的计划板了。

3.科研工作中的战术问题

研究人员对研究工作的实际处理,相当于战术问题。所涉及时间较短,如果是实验的话,一般只包括

一、两个实验。

从科学发现的历史所给予我们的种种教益来看,战术问题最好由从事研究的工作者本人随着研究工作进展而加以制定。而不要由委员会来制定。对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个人的活动,规划战术的活动与责任,最好由研究者个人进行或承担。过多的监督会影响创造性。因为只有让人们感到那是自己的东西,人们才会全心全意、全力以赴。那么委员会或科学基金会干什么呢?托普莱教授说:“我相信研究委员会能做一件有益的事,仅此一件。委员会可以找到最合适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的人员,把他们组织起来,给他们方便的条件,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进行工作。委员会可以定期审议工作的进展,进行调整。但此外要多加干预,就有害处”。 4

有人把科学研究比喻为向未知世界开战。那么在战术问题上,一个科学研究人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即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所谓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必要的物资和研究设备;财政方面的努力:等等。

(2)其次是要把握好试探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之间的关系,通过尝试和分析,抓住最关键部位,做初步的、粗略的试探性研究,等于为进一步的研究选择突破口,这就家军事战争中侦察部署一样,首先对敌方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分机,选择好要侦察的部位,然后派出侦察,探查详情,为进攻和选择实际的突破口,打下良好的基础。试探性研究一旦取得成果,这时就可以象战争中那样,最有希望的取得进一步进展的方法是:把兵力集中在敌方最薄弱的有限地区。一旦取得突破,最好的方法是迅速占据大块阵地,而把巩固阵地的任 务和工作留给后来人去做。

(3)最后,就是要把握好科学研究中持续和停顿的关系,形成研究的弹性和必要的张力。

举例说来,当发现有成功希望的线索时,应尽可能暂时放下其它活动或其它有趣的问题,而全力追踪这个线索。有科学研究精神的人,特别是有献身精神的人,当然无须别人教给他这些。但是,在研究活动中,进展常常是非常困难,常常“山穷水尽疑无路”,在此时,需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用尽一切聪明才智和方法,努力去试试。也许在这种努力和坚持一下的过程中,就会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这正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而达到“柳岸花明又一春”的豁然开朗的境地。

当然,如果问题通过努力仍然不能解决,这时就需要稍稍停顿一下。也许首先应该尝试的方法是把问题放下几天,然后从新的角度重新加以考虑。这样作的好处是,第一,有时间让头脑去“孕育”,下意识地消化资料和问题;第二,有时间让头脑忘却那些受条件限制的思考;第三,不再固执地想一个问题,避免钻入牛角尖出不来。

当研究处于绝境时,另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是从头开始,即从不同的角度再去看那问题,找出新的途径。有时可把难题分解,即分成若干比较简单的部分,分别加以解决。如困难仍在,或许还可以选择别的方法,在眼前的问题和其它已解决的问题之间寻找相似的地方,也可能有所帮助。

4、不同类型的研究

科学研究一般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4 W.W.C.Topley, Authirity,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In Medicine, Linaere Lec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当然这种分类颇近主观,且不严谨。按人们的通常说法,所谓理论研究是指为了取得知识而研究;而应用研究是指对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而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可以这样说,一个搞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具有一种信念,他会认为任何科学知识本身都是值得追求的,追问他的时候,他会说,这知识十之八九总会有用的。例如法拉第,当一位贵夫人问他的发现有何用途时,它反问那位夫人说: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绝大多数最伟大的发现,例如电、X射线、镭和原子能,都起源于纯理论研究。研究人员在当时并不想取得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结果。

对研究究竟是理论的还是应用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理论研究是先做出发现,后寻求用途;而应用研究则是先有目标而后寻求做出发现的方法。 鄙视应用研究的倾向也是错误的。其来源可能是这样两个错误观念:一种认为新知识主要由纯理论研究发现提供的,而应用研究只是应用已得知识而已;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纯理论研究是一种比应用研究更为高级的脑力活动,需要更高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难度也更大。实际上许多知识进展都是通过应用研究而发现的。例如细菌学研究主要起源于巴斯德对啤酒业、葡萄酒酿造业和蚕丝业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在某种时候和意义上,应用研究比理论研究更难出成果,因为研究人员必须坚持解决既定任务而不能追索可能出现的、有希望的线索。还有,应用研究的领域绝大多数已被探索,这种被探索的程度远远高于纯理论研究。换言之,它已不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此外,应用研究也是一种创造,绝不是简单地在某些学科中应用现成知识。

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反对另一种倾向: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仅限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去努力理解其内的原理,那么,这种解决方法也许仅适用于局部、具体特定问题,而无推广价值和普遍意义。这往往意味着类似的和相关的问题必须从头开始研究。而如果最初研究得法,则可收举一反三之效果。

科学研究还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即完全属于开辟新领域的研究;而发展性研究则是发展前者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比较自由,富于冒险性,偶尔能做出重大的、或许是意外的发现,有时则一无所获。发展性研究通常由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科学家进行。发展性研究常见的现象是,巩固已取得的进展,在已开辟的领域内探索较小的发现,并通过付诸应用来充分利用已取得的成果。有时人们把这种发展性研究称之为“混饭吃”研究或“安全第一”研究。

科学研究中还有一种边缘研究,这种研究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交界领域内进行的研究。科学家如有广泛的兴趣和宽泛的、扎实的知识基础,能运用并联系两种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则适合作这种研究。并容易出成果。甲学科中一项普通的事实、原理和技术,应用于乙学科时,可能非常新奇而有效能。

5、不同类型的研究头脑

科学头脑有两种极端的类型:猜测型和积累型;或称为直觉和逻辑型;或称为推测和条理型。前者一般适合于探索性研究,而且往往适合于单子或当研究小组的领导人;后者则更适合于发展性研究,而且往适合于参加小组工作。

本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论文题目

科学研究方法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科学思维方法论》(最新)

科学方法论论文2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学习报告

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心得体会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法、技术分类小结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复习题2[材料]

科学方法论(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材料)
《科学方法论(科学研究中的战略和战术)(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