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

摘要:施工企业分散式财务管理,降低了企业竞争力。为降低公司和集团层面的财务管理难度,本文从实施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意义和弊端,以益于完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集中

施工企业相对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宽,管理成本高,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了建立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强化财务支出控制,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称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财务集中管理概念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是指在企业内部成立财务管理中心,将原企业下属会计单位核算业务纳人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的原则,实行分户会计集中核算,企业下属各项目部等单位不再设立财务部门。简言之,财务集中管理就是借助现代技术,建立企业和成员单位完善的财务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整合财务内部资源,从而在战略上实行集中监控,防范决策风险,提高效率。

二、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境况。

1.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虽然形式上变成了公司制,有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表面上三权分立,但在实际中,产权依然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徒有其表。制度的缺陷,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

2.企业经营成本过大。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到工程信息的取得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竣工工程结算工作严重之后,大量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存在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挂账,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

4.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巨大影响。若素质低下,将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松弛。

三、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意义

财务集中管理将原来相对独立的项目财务管理取消,由企业统一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由企业统一管理。从这种制度在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1.有利于提高投资管理效果

财务集中管理可以集中施工企业的资金对重点投资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及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从而使企业内部项目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企业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资金投资方向。不但充分发挥了现有存量资金的效能,而且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项目部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

2.有利于防止企业潜亏

潜亏一直是施工企业难以解决的难题。财务集中管理后,使财务人员排除外界因素的干预,能够遵循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业务,如实向公司和项目经理提出核算结果,使财务工作制度化,保证了经营成果反映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有利于会计核算的专业化

通过决策职能和操作职能的分离和财务权限的集中,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处理,从而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许多核算中心尝试着将财务操作性职能与战略决策性职能分离,会计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加强与完善。

4.有利于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财务集中管理前各项目部业务单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根据自己的好恶、习惯设立会计科目,致使账表不符,导致会计资料失真。集中管理后,统一了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减少了工作中的盲目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还能增加会计人员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提高了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有利于解决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在财务集中管理下,如果会计人员工资按原所在项目部标准执行,那么会造成工资标准高低不齐。而企业内部上述会计人员集中后,工资福利待遇可以做到完全相同而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弊端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来,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之后,施工企业各项目部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有所限制,打击其积极性。因为会计人员已不再属于项目直接管理,没有原来直接管理的方便,出于部门经济利益、小集团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各项目大小事情都会向上反映,而不是正确运用授权,企业管理的难度加大了。由于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要逐级上划或下拨,资金在途时间较长、资金流量较大。

2.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后,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监督由事先、事中、事后,变成了只有事后监督,弱化了监督职能。目前在施工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使得审核人员、会计核算人员都难以把关。法律与制度的不健全为伪造原始凭证提供了机会,使财务集中管理预定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3.人员管理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后,由于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隶属于财会部门,割裂了与管理单位的一些必然联系,从而可能导致核算与管理的脱节。财务集中管理是新生事物,会计人员如不加以适当培训,很难适应其操作的工作岗位。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虽然存在以上弊端,但只要能够通过合适的制度约束,就能够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经营管理者的能动性。实行预算管理等事先控制的措施,提高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对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财务人员应该知难而上,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核算管理手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

浅论施工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有哪些优点

施工企业财务审计报告

施工企业财务流程

施工企业财务工作计划

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结

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结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浅析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
《浅析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