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果断地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未来。要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创新人才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

[作者简介]苏永志,中共河南省延津县委党校函授站站长,讲师,河南延津,453200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17-0003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对人才的呼唤更为迫切。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人才竞争的压力加大。据不久前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半数以上企业设立了办事机构。大批跨国公司、外国企业进入我国,人才竞争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的迅速崛起也为我国经济特别是人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环境,也为中国的人才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实施人才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尚有“误区”

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性,形成了重视物质资源开发、忽视人才智力开发的“潜意识”。考虑问题时,往往更多地强调项目、重视资金等有形条件,轻视甚至忽视人才、智力等无形资源。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孕育而生的思想观念和地缘文化,形成一种对现代体制、现代思维和行为方式不相容的排斥力,在人才引进和流动上,人为设置藩篱太多,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人才使用上,缺乏用人之胆、爱才之情。特别对年轻人才,总认为不成熟、不老练、不可靠。在这种扭曲的人文环境中,人才遭遇的往往是抱负的失落和才华的荒废。

(二)地域差异与政策导向产生的“盲区”

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开发开放,引发了国内一次大的人才迁移潮,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又“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海、江浙等人才高地迅速崛起;近年,西部大开发日益升温,许多人才自然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部。

(三)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弱势”

就河南省而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处于弱势,缺乏“高、精、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不足,加之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仍有差距,造成资金缺乏,无力接收相关专业毕业生。

(四)激励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上存在“劣势”

无论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真正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才大战的本质就是人才价格大战,是对知识、智力、智慧定价的大战。一流业绩,没有一流的报酬,是留不住人才的。

二、实施人才战略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

(一)实施系统化的人才规划战略

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是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满足其所需人才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也是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市场竞争中,一些国家和企业集团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纷纷制定了各种发展战略。但是,无论是分析历史经验的总结,还是观察现实较量的得失,人们最终发现:只有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才是各种各样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构成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的环节一般有三个,即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其中的预测与规划非常关键。预测与规划的本质是从整体上来筹划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是宏观人才资源开发的逻辑起点。要坚持做到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人才资源发展计划;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同步制定人才资源开发政策。

(二)实施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战略

一是要营造市场机制。通过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人才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格局,推动他们积极投身市场。当前,关键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激活企业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积极性。企业是人才施展才华的主战场,是人才市场活跃的基础,是实施市场化人才配置的主体。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

(三)实施业绩化的人才使用战略

要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加紧营造有利于人才潜能和业绩发挥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探索建立一个好的竞争机制,使那些敢于竞争、善于创业的人才大量涌现出来。不但要制订政策,给人才优厚的物质待遇,而且要创造环境,使人才能取得最佳收益。

(四)实施价值化的人才分配战略

一是分配方式多元化。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操作规范,实现知识向资本的转化;切实推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入股、成果入股政策。同时,在加强规范管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二是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制度。在工资、奖励等收益与分配上向关键人才、骨干人才倾斜,积极推行工效挂钩、技术承包和岗位工资制;加大奖励力度,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人才机制,构建激活人的新机制

1.建立和完善人才法规机制。我们虽然建立了有关人才的法规体系,但不尽完善,必须抓紧制订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要求的人才法规体系,使人才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机制好的经验,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对现有的干部人才队伍,全面开展培训,增强遵守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则的意识。

3.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竞争的人才机制。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能体现对我国比较脆弱的人才市场保护的人才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全面优化和改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5.建立新的人才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要敢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模式的束缚,坚决扫除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体制性障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管理体制。

(二)全力以赴,全方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l.实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战略。所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指加大对于人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投入,以提升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亦即改善人的质量。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基本上有两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一条是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一条是物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相比较而言,前者既能缩短时间,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我们的理性选择。返观我国现实中各级决策部门的实际运作,往往并非如此。世界各国之教育投资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l%,发展中国家平均占4.2%,我们国家去年仅占3.2%,这是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改变的。

2.实现人才资本价值战略。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本,人皆有之。但是,在现阶段有两种人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企业经营者,二是技术发明人。由于他们自身拥有非同一般的人力资本,因此,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人才资本”,他们才是人力资本中一种最为稀缺的资源,他们创造的价值高出一般人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多。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得到工资,那是他们的劳动报酬;他们还应该得到奖金、福利,剩余分享乃至产权分割。我国“人才外流”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分配水平太低,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造成的。当今世界,人才流动是自然的正常现象,关键是巨大的人才资本的持有者不要流失,这无疑是决策部门和领导者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3.调整人才资源结构战略。经济结构决定人才结构。当前,高科技产业正在西方崛起,其所创造的价值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为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迅速变化,我国的人才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就国内而言,“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变革也要求我们加快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进程。人才结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量结构调整,主要靠人事劳动部门抓好素质提高与转岗培训;二是增量结构调整,主要靠教育部门抓好中专及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我国专门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我们的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不能不看到,与建立市场经济新型体制的要求相比,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继续深化,还需要进一步释放蕴涵于广大人才队伍中的巨大生产力。例如,人才迁徙与择业的障碍因素有待进一步破除;人才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应抓紧完善;政府和企事业的选人用人方式应进一步变革等。有人说,好的人才就是生产力。其实,准确一点应该这样说,好的人才加上好的制度才是生产力。人事制度改革说到底是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5.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战略。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一般来讲,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经济发展、政治文明、见贤思齐,有利于人才发展。当社会日益开放、外在环境不断优化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各类人才的内在的心灵的自由。“人才外流”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学现象。依据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产业技术资本密集达到60%以上、三产贡献率达到64%以上的时候,人才将大幅度回归。由此可见,解决中国人才外流的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经济上去了,环境建设好了,人才回归才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

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之我见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