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评《放牛班的春天》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0: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真正通往心灵的教育之路

——简评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不得不说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受到了震撼并且沉醉其中,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具有一定的古典型、传统性。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里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讲述的是代课老师马修到一所再教育学校任教,并且取得成功的故事。这里的学生都是顽劣成性德,学校领导是粗暴专制的,他们与学生的交流方式除了谩骂便是体罚,正如影片中的那句话——“犯错,惩罚”。马修老师刚来到这里便对这里暴虐的教育方式很是反感,他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他组织合唱团,希望通过音乐来教化他们。而且他发现有个叫莫翰奇的学生具有非常高的音乐天赋。他的合唱团在他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自己的创作天赋也被激发出来了。在他的建议下莫翰奇的母亲把他送到了里昂音乐学院学习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最后马修老师也被专职的校长开除了。

在这个学校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种便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暴力式教育方式;另一种便是以马修老师为代表的人性人本的教育方式。在校长的那中教育方式里面,他认为只要是犯错就要受罚,学生在他的眼里是做不出什么好事的,他们只会捣蛋,而且是不可教化的,唯一的教育方式便是靠暴力去镇压,如果想让学生听话不犯错的话那么就要实施严酷的惩罚。这的确是很直接并且是很容易见效的手段,学生们在校长面前是俯首帖耳噤若寒蝉的。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现象,在孩子们的真实的心灵里他们对校长是恨之入骨的。校长越是惩罚他们,他们就越是要和校长对着干。即使他们知道这是一种破坏行为,但他们就是要这样,这样才能发泄他们心中的怨气。这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法通向学生的心灵的,也是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的,这只能是表象性地压迫学生,只要他们有机会的话他们随时会反抗。校长之所以采取这种教育方法,是因为他并没有以对待人的眼光来看学生,而只是把学生看作动物,甚至只是一种物品。他认为只要让学们知道犯错就会受罚,孩子们自然就会有这种意识,便会学会遵守规则。他在这里便是忽略了人的那种能动性与反抗性,忽视了人的内心丰富的情感而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这当然是达不到目标的,他正面压迫的越是厉害,学生在背地里的反抗也便会更加强烈。而且不得不说他自己的心也是黑暗的,他更多的只是看到学生们的不足之处,看到学生们的犯错,而不会去发现孩子们的心灵的光明之处、可取之处,正是如此他更不会想着去引导学生。在这部影片中他的做法可谓一无是处,就是后来在马修老师教学生们唱歌并实现一定的教化作用的时候他还是要求解散合唱团。他自己不去实践心得教育方法,而且在别人的好方法取得了成效时,他也不能学习吸收,而是扼杀。虽然在马修老师看来在某个时候校长好像也变了,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无理由的扼杀。这样,他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而作为一个光明的对立面,相比之下马修老师的教育方法便是更多地体现了人性,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他把学生看作是是和他自己一样的人,他也相信人的心灵都会是有他们的美丽的一面的,而只是没有人发现而已。于是他

便努力去发现,发现真善美,并且积极引导孩子。而且他知道要给予孩子们真正的爱,关心他们的心灵,而不是像校长那样用淫威去压迫。面对校长的淫威时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那些孩子们免受伤害,虽然他并不能完全做到使自己的学生免受校长的淫威,事实上他自己也正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他仍是尽自己的能力,他对失去父母的贝比诺给予特别的关爱,会在校长考他的时候冒着被校长发现的危险不断地启发他,甚至在最后自己离校的时候带走贝比诺担任起做父亲的责任。面对为了自己的热气球梦想而去偷盗校长的巨额财产的郭和颁时他又有一次很慈爱的“包庇”了他,因为他知道那是他的梦想,他尊重他天真无邪的梦想,他不愿去打坏它。他不像校长那样老是看到孩子们阴暗的一面,而是看到孩子们天真善良的一面,哪怕他们做错了事,他也能理解并尽他所能地去保护他们那受伤扭曲的弱小的心灵。他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去和孩子们的心灵交流。

也正是这样,他的教育方式才取得了成功。他发现了莫翰奇的超人的音乐天赋,并且不断地去挖掘、去引导,在出现偏差的时候又去及时的纠正。他知道莫翰奇的本性是好的,是热爱音乐的,只不过是他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在校长的那种教育制度下受到了扭曲,而且他又是自尊心那么强烈,所以在无法得到领导者的肯定的情况下他转向了取悦于自己的同伴。他捣蛋搞破坏,这在他的同伴来看是很好笑的,也是被他们所欢迎的。这是这种孩子的所能做到的反抗形式,莫翰奇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了那些孩子的心理。在别人无法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而反而对他们进行贬低惩罚时,他们无法在正面的证明自己,便只好来反面的抗争了。然而只要有“伯乐”来看重他们,那种被压抑的能量便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也会有很优秀的一面。而马修老师便是这个“伯乐”,他发现了孩子们的善良的天性,并且不断去挖掘引导。他让孩子们证明了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是优秀的,是精英,他们埋藏已久的自尊心被唤醒并得到了保护。马修老师是在用他自己的心和孩子们交流,他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他爱惜人才。正是这样他才会叫莫翰奇的母亲把他送到里昂的音乐学院去学习,他不想这块好材料就这么被埋没了。果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正确性,莫翰奇在音乐界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当然想要真的做到教导好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可不是什么很简单的事,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有一颗慧眼去识别这些学生,怎样的学生用怎么样的教育方法。马修老师在这里他也遇到了挫折,但他最后还是克服了,他最后把他的那群桀骜不驯的学生们都驯服了,最后走的时侯他也得到了孩子们纸飞机的祝福,这也许就是他的成果的最好证明吧,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懂得如何去“驯服”他的学生,很突出的例子还是他和莫翰奇之间的事。莫翰奇对他丢墨水后他也没有直接的去惩罚他,而是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这也许是要打击一下他的傲气,纠正他的不良习气。但他并没有一直惩罚下去,在进行合唱表演的时候他出人意料的恢复莫翰奇的独唱部分。而此时他也在莫翰奇的眼中看到了被原谅和认可的喜悦,可以说这时候莫翰奇真正被“驯服”,师生之间的一切心灵交流便化作那会心的相视一笑。莫翰奇后面的成功与这一课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在从事教育工作时遇到类似于影片中的那种情况是司空见惯的,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学生。也许在很多老师的眼里他们就是朽木,但他们却又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关键是需要人能够发现适用于这种学生的教育方法,而这又是需要老师去发现。老师是否能真正的用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挖掘学生将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成与败。马修老师的成功之处与可敬之处便是在于他能够在那种低劣的环境里,他仍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教育工作中去,而不再过多的抱怨自己的处境。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他又是那么的人性化,有着很深的人文关怀,也

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人文关怀精神,他才能将他自己贡献在那种特殊的教育工作之中。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发现孩子们的内心的真善美,并且发现莫翰奇的天赋,而在发现这种天赋之后,他又能很是珍视,并且努力去培养。可以说只有真正有一颗爱人的仁爱之心与育人之心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真正用心去奉献的教育,真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才能达到受教育者的内心,他也才能取得成功。整部影片都充满了音乐的美,这种音乐又何尝不能看作是一种爱的象征呢,这是一部充满爱的影片,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却能让心灵沉醉。而这种沉醉应该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深思的。

教育工作者该做的便是努力找到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教育之路,这条路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教育才能更加成功,才能拥有更高的效率,而教育工作本身也会变成一项美妙的差事,相信这也正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放牛班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春天 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春天读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简评《放牛班的春天》
《简评《放牛班的春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