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灾难英语特色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2: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英语报刊灾祸类新闻写作特点例析

引 言

所谓灾祸新闻,是指以灾祸的孕育、发生、分析。危害、预防等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 通俗说来,灾祸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就是天灾(地震、海啸、洪水等)和人祸(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一般而言,英语新闻报道强调新闻内容准。确,语言文字简洁, 文章结构清晰。

一、标题制作:同中有异

凡此种种,都值得新闻记者一言以概花费笔墨去反映。新闻语言需简洁达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无论是对新闻规律本身而言,还是从新闻闻标题本身就是一条完整的新闻信息,其语言竞争需要的角度看,及时报道灾祸新闻利大于表达更要体现出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特点。首先,可以澄清社会上的谣传,对稳定社会。其次,可以及早把事实真相告诉读者,引导读者为国分忧,同心同德,克服苦难;再次,可以及时传达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同情、支如何种灾难(地震、空难、火灾、车祸)? 伤亡人数?第四,可以找出事故、灾害原因,以及其他可统计的损失,等等。

(1) Fireworks cache explodes in crowded area of downtown Lima, at least 77 killed

不难看出,本例标题开门见山地交代了灾难的性质(即烟花爆炸),并提供了死亡人数, 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得以凸显放大,一目了然, 极易在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这是灾祸新闻标题与一般新闻标题的相同之处。

那么,差异何在呢? 主要表现在重大或突发新闻的标题制作上。越是突发新闻,灾难程度越高,灾祸新闻的标题往往就越凝练。这类灾祸新闻的标题大多仅用几个词就提炼了新闻精华,且时常无暇顾及伤亡或损失等情况。例如, 2001 年9月11 日美国发生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受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操纵的民航客机的毁灭性撞击, 巨大的建筑物坍塌了, 机上和楼内3000 多条人命瞬间被邪恶的恐怖主义袭击吞噬了。这一特大灾祸新闻发生后, 对幸存者来说, 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对遇难者家属来说,更是哀思绵绵,此恨无期;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震惊程度也不亚于常人。全美及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纷纷在新闻标题中刻意选用简约的抽象词语来超强浓缩这一爆炸性突发新闻。限于篇幅,仅摘选《今日美国》( USA Today )、《泰晤士报》(Time)等部分英语报刊上的10 余条新闻标题加以比较、分析:

(2) Act of War (USA Today)

(3) Terror Comes to America ( The Times)

(4) US Attacked ( The Washington Post)

(5) Terror war on the USA ( The Evening Standard)

(6) War on America ( The Daily Telegraph)

(7) Strikes shock nation ( The Star Pre)

(8) War on the world ( The Mirror)

(9) Declaration of war ( The Daily Expre)

(10) Aault on America ( The Financial Times)

(11) Terror strikes heart of US (China Daily)

(12) Devastation ( The Sun)

以上各例标题围绕同一灾祸新闻,笔墨经济,大都在3至5个单词之间,却频繁使用了诸如“war”(虽然事实上并未发生通常意义上的战争)、“terror”、“attack ”、“aault”等醒目字眼,一下子就把举世震惊、当时尚不知原由的特大灾难清晰地表现了出来,显得触目惊心。此外,事实上,“9.11”事件发生后,有的英文报纸在处理这一惨剧时,甚至仅用一个通栏大字作为这一灾祸新闻的标题,以凸现这起特大恐怖事件, 如: Maacre (大屠杀) , Terror (恐怖), Disaster (灾难) , Horror (惊骇) , Nightmare (噩梦) , Infamy (邪恶) , Unimaginable (不可思议) 等。

要而言之,与其他新闻相比,灾祸新闻的标简约性则愈强。对于英语记者而言,突发新闻事关重大,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明,不如先简后繁。

二、灾情交待模糊合理

新闻价值之一在于“新”。所谓“新”,意味着新闻必须具有时效性。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是易碎品,灾祸新闻尤为如此。不过,由于灾祸新闻通常是一种突发新闻,对于记者来说,先把灾难事件的具体原因、伤亡人数等细枝末节逐一了解得清清楚楚之后再加以报道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延误新闻的时效性,使某灾祸新闻丢失原有的新闻价值。为此,记者在报道灾祸新闻时,尤其是在交代伤亡情况时,都会在标题或消息中酌情采用诸如“at least ...”、“over ...”、“nearly ...”、“tens of millions of...”等模糊表达,例如:

(13) At least six people were killed and eight others injured in a six car pile up as a result of a head on collision between a delivery lorry and a sports car driving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roa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Dec.27, 1998)

(14 ) In Southeast Asia alone, flooding of low lying areas is likely to displace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The Baltimore Sun, July 2, 1996)

同理,在灾祸新闻中,尤其是人为事故报道中,记者在交待事故原因时也经常采用模糊的笔墨,以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或“目前,事故原因尚不清楚”之类的意思。英语灾祸新闻中,有关事故原因的常见的模糊用语,包括:

Experts are probing/looking into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Police are still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i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is yet to be known./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remains unknown./ The cause of the fire remains to be verified./ There is no word on what caused the accident.

三、导语写作凸现背景

新闻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灾难性新闻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之一,一如西方的一句名言所述: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因为在注重异常性的西方新闻界看来,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与一般消息一样,英语报刊上的灾难消息的结构也分为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导语。所谓导语,是指消息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它通常担负着两个任务:一是揭示主题,即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吸引读者不得不读下去,正如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W illiam Metz)在他所写的专著《新闻写作: 从导语到结尾》( News writing: From Lead to“30”)中所言“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为此,导语一般是首先突出最重要的事实,即新闻信息,同时以简约的文字交待与该事实相关的背景(时空条件、原因、后果及方式等) 。因此,英语灾难消息导语的基本信息结构所造成的损失或后果作为新闻信息加以凸显, 而把灾难本身当作背景来处理。如下面两例所示:

(15) Tour bus crash claims 48 lives

At least 48 paengers were killed after their sightseeing coach left the road and plunged 30 feet into a valley as a result of a head on collision between a van and a sports car driving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road.( Houston Post, Dec.22, 1998)

(16) Bus blast burns 11 alive Eleven paengers were burnt alive and two injured when a bus exploded and burst into flames in eastern Moscow,

fire services said.(Agencies via Xinhua, Dec.5, 2001)

从处理新闻与背景的方式上看,英语灾难消息的导语有三种常见的写法。

1.“损失+灾难”型 in, by, after,

这类导语先用一句话概述灾难所造成的损as, 记者这样写,模糊之中不失合理,避免了过失或后果,然后再用when, after 等连词,或于绝对的表述的大致情况予以及时报道,而且也可为后续报道作进一步说明打下了必要的铺垫,可谓一举,不仅可以抢在第一时间对事故amid 等介词来引出某灾难的情况或事发过程。换言之,这样写成的导语把灾难两得。灾难所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或结果,往往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因而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在上面的第一则导语中,劈头一句就告诉读者至少有48 名游客随大客车坠入峡谷而魂归西天;在第二则导语开门见山地向读者交代了伤亡情况( 11 人被活活烧死,另有2 人受伤),血淋淋的数字足以使人“可惊可愕”。这种导语的特点在于突出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或结果,并在第一时间传递了最新的新闻信息,满足了读者急欲抓住核心信息的心理,因而有利于吸引读者的眼球,使他们欲罢不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导语中,由于灾害的承受者在句首做了主语,所以,这个说明灾害损失的句子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同时,被动语态也更能强调动作的承受者,凸显灾害的惨烈程度。当然,并非所有情况下谓语动词都得使用被动语态。有时引出灾害损失的句子也会使用主动语态,或者主、被动语态并用,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动词本身是不及物的,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如以下两例:

Amudslide that burston Sunday morning has claimed 19 lives in Northeast China ’s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Daily, Aug.8, 2001)

以上两例,分别以“a traffic accident”和“a mud slide”为主语,作为叙事的起点,以“killed”, “injured”和“claimed”为谓语动词,以受害者为宾语, 一口气交待了新闻六要素中的四个: WHAT (灾难) ,WHO (伤亡人员) ,WHERE (事发地点) , WHEN (事发时间) 。这样写成的导语,简洁明快,一气呵成,尤其适合于报道性质较为重大和惨烈的灾难事故。

3.“灾难+损失”型

事故发生后,各大报刊不仅报道及时,而且连标题中描述“灾情”的动词也不尽相同:

(27 ) Iran quake kills 20, 000 ( The Times, Dec.29, 2003)

(28) Quake in Iran Kills Thousands and Ravages an Ancient City ( The New York Tim es, Dec.30, 2003)

(29) Powerful quake jolts Iran, up to 20, 000 feared dead ( The Guardian, Dec.31, 2003)(30 ) Major Earthquakes S trikes Southeast Iran ( TheWashington Post, Dec.30, 2003)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几个侧面, 由此决定了其较为低沉的写作笔调; 我国中文媒体则常以政府和社会行为为灾祸新闻的报道主体,兼及其他,即特别强调灾难发生后各级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和各部门的救援工作,故其写作笔调高扬人性魅力,格外突出人情因素,能鼓舞人们的勇气,使读者看到希望,感受人间温暖。换言之,英语灾祸新闻多“以事为本”,而中文报道则多“以人为本”。

(31) Thousands dead, more buried under debris as huge quake

(32) Strong quake hits Iranian city

(33) More than 20, 000 dead as huge quake razes historic Iran city (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Dec.30, 2003)

以上诸例显示,各报在围绕相同新闻主题时,表示灾情的动词就有“kill”, “ravage ”, “jolt”, “strike”, “devastate”,“hit”, “raze”等多种,有效地避免了单一重复,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色,同时也从不同角度真实地再现了这场大地震的残酷性。

结束语

灾祸新闻虽属新闻范畴,但它在报道角度、写作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风格。作者简介: 张健(1962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日报》特约记者、《上海学生英文报》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新闻英语文体及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等。

英语写作《灾难》

灾难来临时英语演讲稿

英语特色

英语特色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特色

演讲稿 灾难

十大灾难

慰问信灾难

灾难感谢信

《灾难》观后感

灾难英语特色
《灾难英语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