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王纪山)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3: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纪山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提出要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站在历史、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书。其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的论断,具有丰富的现实内涵,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宏阔的未来愿景。

先进文化是政党思想的精髓

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任何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总是离不开文化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与传统习惯势力和落后陈腐观念的斗争中取得的,先进文化能够廓清和扫除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思想障碍,从而使人们自觉地投身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政党作为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政治集团或组织,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维护其经济的和政治的利益。各种各样的政党代表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任何政党都必然会以

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按照它们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鲜明地反映了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根本方向和精神气度,决定着一个政党及其事业的兴衰成败。这是文化的社会本质的客观规定性的生动体现,也是文化的巨大社会作用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追求

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追求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要时刻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及时、全面的掌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自觉自信地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60年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葆青春,其奥秘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行动的指南,它与时代同行,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所以它能够发挥指引方向、预见未来、凝聚人心的作用,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确保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列宁同志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他在一系列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原则的指导下,创立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领导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为当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综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焕发出创造新的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指针,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社会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我们要像抓好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旗帜。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一要加强文化教育,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塑造力。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塑造具有较高文明素质和高尚人格的现代中国人,需要先进的文化力量,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把现代优秀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灌输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头脑中,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诚实守信、公平正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科学民主等民族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二要加强文化整合,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多民族的主权国家都在不断增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同质性或共同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首先在价值观念层面进行整合,加强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整合,强化现代公民意识,形成超民族、超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也即形成共同的现代价值观。这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三要树立创新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力。从动和静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明是静的文明,求稳定,求平安,从古至今,崇尚稳定,知足常乐,满足现状,善于忍耐。求稳有余,创新不足。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崇尚变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变动中求发展。树立创新精神,就是要把西方的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去,使中华文化既追求和谐与稳定,又崇尚创新与变革,提升中华文化的创造力。

四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学术思想,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渗透力。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学术思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髓。学术思想是否先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志。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每一种文化均有其先进超前的学术思想为之奠基,其中尤以中国的学术思想最为先进超前并绵延不断。梁启超曾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之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王国维也说:“提倡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名誉也。”陈寅恪也认为,学术的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三位大师都把学术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建立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新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国学术思想,不仅是学术界本身的事情,而是关系到能否复兴中华文化的大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多次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胡锦涛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只有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增强文化力量提供基础,增强文化的渗透力。

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荐)

9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习题

9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案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讲稿

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文化大发展 推动文化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纲)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王纪山)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王纪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