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5: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XXX区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

“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

贷款项目名称:XXX区XXX镇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项目依托单位:XXX市XXX蔬菜专业合作社

XXX市XXX区广源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

项目主管部门:XXX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申报时间:二0一三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简介 ......................................................3 1.1项目名称 ......................................................3 1.2项目建设单位 ..................................................3 1.3项目建设地点 ..................................................3 1.4项目依托单位 ..................................................3 1.5项目建设年限 ..................................................3 1.6项目建设规模 ..................................................3 1.7项目投资及来源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4 2.1XXX区基本情况 .................................................4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5 2.3项目发展现状 ..................................................6 2.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 ..............................................8 2.5项目可行性分析 ................................................9

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10 3.1建设内容 .....................................................10 3.2投资估算 .....................................................10 3.2.1投资估算依据 ...............................................10 3.2.2 总投资.....................................................11 3.3资金来源 .....................................................11 3.4贴息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 .......................................11 3.5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11

第四章 效益分析 .....................................................12

4.1经济效益 .....................................................12 4.1.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12 4.2社会及生态效益 ...............................................12 4.2.1项目建设对当地主导产业的影响 ...............................12 4.2.2项目辐射周边农户数量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13 4.2.2.1 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13 4.2.2.2 带动基地.................................................14 4.2.2.3带动农户 .................................................14 4.2.2.4农民增收 .................................................14 4.2.3生态效益 ...................................................14 4.3 综合评价.....................................................15

第五章 地方政府建立担保金的意向 ............................17 附件一:XXX市2013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附件二:XXX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三:XXX区扶贫贷款贴息“一县一业”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件四:XXX区XXX镇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项目简介

1.1项目名称:XXXXXX镇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XXX区人民政府 1.3项目建设地点:XXX市XXX区

1.4项目依托单位:XXX市XXX蔬菜专业合作社

XXX市XXX区广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1.5项目建设年限:2013年3月-2014年10月

1.6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亩,发展设施农业,统一规划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00栋(其中XXX村350栋,友好村250栋),统一规划建设钢架塑料大棚3000栋(其中XXX村1500栋,友好村1500栋),以及温室配套的滴灌工程的建设,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瓜果5400万公斤。

1.7项目投资及来源:该项目预期总投资32077万元(其中XXX市XXX蔬菜专业合作社17262万元,XXX市XXX区广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4815万元),合作社自筹20977万元(其中XXX市XXX蔬菜专业合作社11162万元,XXX市XXX区广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9815万元),由社员入股,申请产业化扶贫贴息贷款11100万元(其中XXX市XXX蔬菜专业合作社6100万元,XXX市XXX区广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2.1XXX区基本情况

XXX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的河畔,地理位置座标北纬49°06′— 49°32′,东经119°32′—120°35′之间。被辽阔的XXX大草原环抱,东连东北经济区,西接俄罗斯、蒙古,素有“草原明珠”之称。XXX区“三山环抱,二水中流”,形成北疆独特的城市风格。XXX区平均海拔612.9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18天,年平均气温-1.3℃。XXX区是X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X区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辖2镇6办,17个行政村,37个社区,总人口35万人,农业人口16187人。农民人均收入14315元。

XXX作为中心城区,不仅承担着XXX地区的蔬菜供给,还承担着周边地区的部分蔬菜供应,蔬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地产蔬菜生产显得尤为迫切。多年来,XXX区始终重视“菜蓝子”工程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了阳光小区、天保基地、合作蔬菜园区、XXX农业发展园区等菜篮子基地,引进种植“新、优、特”蔬菜品种150多个,主要集中在5-10月份上市,主要蔬菜品种为常见的菠菜、白菜、芹菜、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基本实现了蔬菜的提前延后、返季节生产,不仅保证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蔬菜供应和物价稳定,还出口到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已成为岭西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

近两年来,随着XXX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蔬菜大棚被大面积征收,导致XXX区城郊蔬菜大棚、露地菜地逐年减少。2012年,海地区蔬菜年消费在30万吨左右(含周边旗市采购),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到2020年,预计蔬菜年均需求量将超过60万吨。2012年,XXX区地产蔬菜产量为6.8万吨(大棚种植面积仅剩2800亩,大棚蔬菜产量2.8万吨),地产蔬菜供应量仅占蔬菜总供应量的22.6 %。

目前,XXX区蔬菜批发主要以个体私营为主,主要集中在河西龙腾果蔬批发市场及河东新桥市场内。龙腾果蔬批发市场主要为外来蔬菜批发(外来蔬菜大多产自山东寿光、河北泊头、辽宁瓦房店、广东四惠和海南等地, 运输方式主要以汽运为主),新桥市场主要为地产蔬菜销售。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和蔬菜种植面积锐减双重叠加,市场蔬菜价格连年攀升。特别是XXX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人口35万,年蔬菜需求12.9万吨,日消费量354.7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制定并发布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0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370公斤)。2012年,蔬菜面积1.6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8.9万吨(其中,温室大棚5190亩,蔬菜产量达到5.3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59.6%)。年人均蔬菜占

有量370公斤,日消费量354.7吨,年蔬菜需求12.9万吨。年蔬菜缺口4.91万吨。同时XXX区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6-9份上市,品种单一,部分品种依然需要外地调入,其余8个月的蔬菜供应还主要依赖外地蔬菜供应,年缺口达三分之二。海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供应周边旗市,加上旅游季节和辐射周边旗市100万人口,相应的增加了蔬菜的消费量,XXX区2012年海区市场总销售蔬菜30万吨,其中:自产蔬菜10万吨,外进蔬菜20万吨。

综上所述,XXX区城镇化进程迅猛,大量征占菜地,蔬菜设施锐减,在建蔬菜设施缓慢,地产菜不但不能满足XXX地区自身蔬菜旺季供给,而且不能满足中心城区自身发展需求,更谈不上对周边地区蔬菜供应。作为XXX市民生工程,建设XXX区“菜篮子”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2.3项目发展现状

2007年XXX区委区政府预见海区城市扩容,会造成蔬菜生产设施的减少,为保障“菜篮子”安全,谋划XXX蔬菜园区建设1000亩,由于市政规划的原因,2008年新建蔬菜温室大棚600亩。2009年互助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业园区通知阳光蔬菜园区农民拆迁,至今没有拆迁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2010年至今由于XXX市新区河东部分、中心文化区2.2平方公里、中俄蒙汽车园等项目的实施,致使XXX区蔬菜大棚减少4300亩左右。2012年温室大棚面积在9214亩,其中实际种植蔬菜面积5197亩;种植其他作物温室大棚1190

亩;配合城市建设动迁空闲1830亩;新建400亩(空闲)由于电力的原因基础设施没有配套,同时2012年底即将动迁XXX村4300亩、XXX村天保基地150亩。2012年大棚蔬菜总产量达5.3万吨,露地蔬菜面积5452亩,蔬菜产量2.7万吨,露地蔬菜不能均衡上市,XXX区蔬菜价格偏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2012年XXX市和XXX区高度重视,调整并制定XXX市和XXX区“菜篮子”工程实规划。市区两级“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提及XXX区2013年投资10亿元,新建2350亩蔬菜大棚、400亩温室、14000亩露地蔬菜,32000平方米仓储以及水、电、路、林、住宅等配套设施;其中XXX镇新建1900亩蔬菜大棚(XXX1000亩、友好400亩、胜利500亩)、850亩温室(XXX250亩、友好100亩、胜利500亩)、10000亩露地蔬菜及配套实施、20000平方米仓储设施;建设办新建450亩蔬菜大棚、50亩温室、4000亩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建设2000平方米仓储设施;2014年投资4亿元,实施新建2450亩蔬菜大棚、550亩温室,10000平方米仓储以及水、电、路、林、住宅等配套设施。分别在XXX镇新建2000亩蔬菜大棚、500亩温室;建设办新建450亩蔬菜大棚、50亩温室建设;2015年投资6亿元实施新建3800亩蔬菜大棚、700亩温室。分别在XXX镇实施新建2000亩蔬菜大棚、500亩温室;建设办新建1800亩蔬菜大棚、200亩温室。 XXX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是XXX市人代会确定的民生工程,要举全市之力建设XXX区“菜篮子”工程,建立起以农民自身建设为

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财政资金为引导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农民依田而居,靠菜致富,将蔬菜种植打造成农民增收优势产业。符合自治区“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要求。 2.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XXX区“菜篮子”工程集中在XXX镇、建设办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统一规划、设计、启动,组织农民进入蔬菜基地(签协议),将失地农民进行安置。启动时优先农民按规划建设设施农业,对新建蔬菜大棚给予补贴,在规定时间内,投产达效户按补贴总额10%奖励。

2.全力抓好产、供、销环节。继续做好技术服务,建立科研机构,提高蔬菜(原有和新建)设施生产能力。培训蔬菜专业合作社人员,发展蔬菜经纪人队伍,加快平价蔬菜市场建设,设立小区平价超市,建设大型蔬菜仓储物流基地,启动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改善物流环境,缓解市场需求。建立蔬菜市场价格监管制度,依法查处哄抬菜价等不法行为。建立蔬菜价格补贴机制,适时启动价格调节基金,稳定蔬菜价格。

3.整合资金建设

加大对蔬菜基地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整合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一事一议、价格调节基金、交通、商务、农牧林水等项目资金,对项目区菜农实行按建设面积实行直

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参与“菜篮子”建设,实现农民二次创业。同时引入企业参与菜篮子建设,给予政策性项目扶持和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4.加强督查,抓好落实

蔬菜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基地建设期间实行周报告制、周简报制,定期和不定期调度会,每个阶段由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项督查,形成书面报告,向区委、政府汇报。

5.强化服务措施

采取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发辅导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服务;建立科技帮扶机制,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下乡下地指导;加强信息服务,及时提供菜价、气候、虫情、灾情报告;加强部门配合,配强镇、办的力量,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2.5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的实施,解决了XXX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资金瓶颈,促进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升XXX区设施农业生产水平,保障XXX地区及周边的蔬菜供给。通过蔬菜产业发展达到失地农民安置、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减贫、就业。项目实施后,年生产蔬菜5万吨,解决了XXX区现有35万人口蔬菜旺季一半供给量,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项目区500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农民增收上万元。

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3.1建设内容

建设年产5万吨新鲜无公害蔬菜基地,年销售蔬菜收入为12960万元 。新建钢架结构塑料大棚3000栋 (3000亩);新建日光温室600栋(600亩)及其配套滴灌等基础设施;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亩。 3.2投资估算

3.2.1投资估算依据

(1)《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内蒙古自治区通用单位估算表(2008年);

(2)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2007年);

(3)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8年12月);

(4)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交底材(2008年6月);

(5)《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 计价格[2002]10号文件);

(6)国家计委及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设备材料价格采用2011年2季度市场价格,并考虑运杂费、安装费、采购保管费。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8%计提。

3.2.2 总投资

通过对项目进行详细估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4000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 3.3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4000万元,其中合作社自筹12000万元,申请产业化扶贫贴息贷款12000万元。 3.4贴息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

项目单位将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账核算,资金封闭运行。资金使用、报账严格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管理办法执行。项目竣工验收时,将附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 3.5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自筹资金先期投入,足额到位,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第四章

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4.1.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1)项目产出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销售收入为出售蔬菜的收入。根据项目总体设计与技术方案确定的生产力水平,结合市场预测的结果进行估算。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每亩大棚生产无公害蔬菜1万公斤,日光温室亩产蔬菜4万公斤计算,项目年产无公害蔬菜5400万公斤,每公斤按2.4元计算,年销售收入12960万元。 (2)项目生产成本

项目按设计生产能力,每亩生产1万公斤无公害蔬菜,需种子2公斤,每公斤800元,共1600元;有机肥30公斤,每公斤60元,共1800元;化肥450元;生物农药4公仅,共800元;其他100元每亩原辅材料为4650元。每亩电费150元,工资7080元,制造费用1570.95元,所以每亩生产成本为13450.95万元。 4.2社会及生态效益

4.2.1项目建设对当地主导产业的影响

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经济资源,还加剧了原材料的供

需矛盾,拉动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产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经营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欲靠分解的农户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等传统方式进行自我的原始积累实现,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企业来说,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只有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而企业的集中生产、规模经营完全可以克服以上缺陷,能够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佳的结果。

目前,粮经作物、蔬菜、养殖已基本形成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局面的稳定结构,基本上各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但蔬菜种植产业由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4.2.2项目辐射周边农户数量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4.2.2.1 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合作社中各成员之间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单位的经营,并享受利润分配。

项目直接的受益者是合作社,最终受益者为签约农户。通过国家投入资金和合作社农户自筹资金,解决了农户建大棚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了农户建大棚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通过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使得所生产的蔬菜有了销路,保障了农民的利益。降低了经营风险。

4.2.2.2 带动基地

直接带动基地的面积3600亩,间接带动基地的面积5000余亩,并辐射XXX镇其他地区。

项目完成直接带动基地进行高效农业生产,提高基地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4.2.2.3带动农户

项目直接安排农户2000人,另外通过技术示范和培训,能够直接带动农户515户2000农民,间接带动农户1000户和3500农民。项目可带动当地农民转向蔬菜生产行业。还可辐射附近的旗县乡镇的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

4.2.2.4农民增收

通过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5000元以上,同时,随着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效益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将给农民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

本项目建成还会加快XXX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进程,强化无公害蔬菜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基础地位。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优化种植结构起到科技示范作用。另外,该项目建成后还会安置一批人员就业,力所能及为国家分担就业压力。

4.2.3生态效益

基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从多方面、多层次有

效利用资源,实行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平衡施肥,有效地减少土壤板结,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不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项目采用喷灌进行灌溉,可大量节约地区性下水资源,经测算可节约用水70%以上。

在项目方案设计中,每亩施用有机肥30公斤,严格控制化肥的使有量,一方面可有效地防止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板结,另一方面可防止对水资源的污染。

可见,项目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4.3 综合评价

本项目是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的产业化项目,项目的建成,对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项目立足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蔬菜种植基地自然、社会条件好,大气、土壤、水资源无污染,生产的蔬菜品质优。二是原料能够满足供应,水、电、煤等能源条件尚佳,而且当地政府给予了优化的经济发展环境。三是在项目的建设,配套推广示范CO2施肥技术、嫁接育苗技术等。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推广到周围农户,使农民掌握了这些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果。四是在经济效益方面,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辐射带动作用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在环境方面,该项目环境污染少,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推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该项目是解决城市居民吃菜问题的大事,项目区适宜发展经济适用的塑料大棚建设,而且农民对种植蔬菜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章

地方政府建立担保金的意向

蔬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贷款资金的支持,为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帮助农民融资,XXX区政府成立了金融办公室,和金融机构共同搭建了城乡信用协会融资平台,负责企业和合作社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并指定贷款担保公司(政府注入200万担保金)为政策性担保平台,为上述合作社的贷款承担贷款担保,担保额度为每个6000万元。XXX区政府确定的重点支持领域和优先振兴行业,金融担保机构开展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担保”、“农业产业化企业季节收购贷款担保”等一系列金融担保服务,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融资、贷款提供了保障。

产业扶贫贷款贴息项目指南

资金贷款贴息项目合同书(一)

以产业化理念推动生猪一县一业优化升级

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医药公司产业化示范项目申请贷款的报告

资金贷款贴息项目合同书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指南

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项目操作规程

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
《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一县一业”支柱产业发展示范项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