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记者培训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6: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首先要感谢市记协组织这次活动,使我把浮躁暂放一边,静下心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对我本人来讲,对十年工作略微地总结一下,从中找出得失,也算一次小小的升华!其次要感谢诸位青年才俊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活动,这里说“百忙之中”,不是客套,是因为记者这个行业确实非常忙碌、辛苦。

说句实话,今天我是带着壮烈牺牲的决心来的,因为我接下来讲的很多失败例子,就出现在我们青岛媒体记者的身上,其中这些记者可能今天就坐在这里,希望你们过会儿不要扔西红柿、鸡蛋。不过,我还要特别补充一点,举这些失败的例子,并无对不敬之意,而是为了大家以后少走弯路。

言归正传: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些年,我们犯过的错。

■那些年,我们犯过的错

1、笔下误

解放前,有家国民党反动派的报纸,将墨西哥弄成了黑西哥,少了个“土”字旁闹出了国际笑话。有好事者给这家报纸写了首打油诗:墨西哥,黑西哥,兄弟俩,差不多,总编慷慨把地割。其实,这些字词错误每天都真真切切出现在我们每天的新闻里:

前几天,我回了老家一趟,陪着老娘看了两天某省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看着看着我差点笑喷了,节目中字幕把包庇罪打成了包屁罪,放屁的屁。

2010年12月30日,高大上的《人民日报》,文章标题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名字印成了温家室。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青岛某报纸在第二天的报道里,主标题将“金正日逝世”弄成了“金日成逝世”。这爷俩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会抱头痛哭。

我们某记者曾将“纹身”写成了“文胸”,稿子里说:门被推开,一个戴着文胸的汉子走了进来„„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呀!

同学们,上点心吧!

2、裹脚布

央视名嘴韩乔生语录大家读过吧?我找出了这么一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头一棒打鸳鸯戏水之势。

前段时间,我在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里看到这么一句:他们相信,用这种方式,能够抹平思考着现在是不是过去想要的未来而带来的大部分忧伤„

好吧!真够啰嗦的,不过我们的记者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跑现场的记者这样写道,请大家认真听一下:一位在施工现场施工的施工人员一边施工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我失眠的时候要数羊,喜羊羊、暖洋洋、懒洋洋、美羊羊„„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看了这篇稿子之后,我再也不数羊了,现在我失眠的时候就数施工人员,效果那是杠杠地。

还有:王哥庄的王某雇佣王某和王某某将同村的王某打伤潜逃;

5月16日未见报差错,《小鱼山小青岛信号山论证免费开放》:不少网友关心旅游过程中遭遇应对如何结局处理„„

除了文字的啰嗦之外,还有文章结构啰嗦,就是下笔千言但不知所云,让编辑看了一头雾水。

看完这条,我想到了当年纯来写的一篇稿子中有这么一段:违法车辆中,

1 除了小轿车,主要有越野车、小货车、小客车、大客车、出租车、商务车、大货车等等。

3、用词不当

语言,语言,还是语言!新闻语言有自己的独特属性,不能过于“放松”,但也不能过于“呆板”。比如,2007年,央视主持人海霞在报道淮河洪灾时,就把灾民说成了“带着过年的心情”,结果安徽人民要状告她。

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本人也经常会碰到很多又可气又可笑的例子:

有的记者武侠小说看多了,写稿子时不自觉就会用上金庸、古龙的招式,比如,以前我们有个记者描写小偷入户盗窃,就写道:一个黑影,纵身上了二楼,这得多好的轻功呀!小偷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再比如,我们有个记者去体验莱西湖捕鱼,上来就这么写:记者站在水面上,四处望去„„这是裘千仞的节奏么?每当想起这个例子,我都会觉得咱们现场应该来点:沧海笑,滔滔两岸潮的音乐。

语言呆板方面举个例子:以前,某县长下乡视察,见农户养的几头猪膘肥体壮,特别高兴,就跳进猪圈拍了张新闻照片。第二天见报,图说说明是这样写的:左起第三是县长。这就犯了语言呆板的毛病。

4、一问三不知

记者尤其是新记者,有个毛病是写稿蜻蜓点水,去了新闻现场只是轻轻飘过,晚上编辑问他稿子的核心要素也不知道。

举例: 5月11日半岛领导评报时就指出了这样一篇稿子,我在这里把领导评报的原话给大家读一下:有个稿子说一下,“计生特困家庭保障力度再提高”的稿子,觉得应该跟跑口的记者说一下,昨天记者就发了个稿子说是“力度再提高”,但是提高在哪了不知道,不知道是哪一块儿增加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有补充,历史的“一问三不知”这个典故就是这么的来的。

我建议记者一定要多跑现场,多问几个问题。比如,2011年5月29日15时25分,青银高速突发车祸,一辆青岛牌照的白色丰田轿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丰田轿车被拧成了麻花,车内三名人员全部受伤,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救护车时,同样被堵在高速路上的国务院参事、卫生部人事司司长秦小明女士现场对伤者进行了急救。

若果记者没有到现场,这期普通车祸可能不会见报;如果不是记者现场询问了秦小明参事的身份,这个新闻的新闻价值必将大打折扣。

5、逻辑去了哪儿

我上小学时,没有地理老师,村民一农民在种地之余兼职教我们。又一次,这位老师在将中国的气候时是这么说:越往南越热,到了南方就得热死人。

有些记者写稿子时,是先有了结论,再找现实依据,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前段时间,有个记者写了一篇稿子,主标题是:今年蜂蜜要减产。为什么蜂蜜会减产,记者给出的理由是:有些不良市民为了摘槐花,将北岭的槐树破坏严重,蜜蜂下岗。这个稿子粗看来,虽然事儿不大,但是一方面鞭挞了,谁不良现象,一方面又蜜蜂下岗蜂蜜减产,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很有看点。但是仔细一想又有点不对,北岭的槐花、槐树遭到破坏,也不是今年独有,去年也是一样的,再有就是蜜蜂是张翅膀的不会因为北岭槐树遭到破坏就撂挑子不干了,因此,断言蜂蜜减产站不住脚。

记者在做调查性稿件时,调查样本数量不足、以偏概全,或者调查对象没

2 有说实话。再举一例:某年,记者调查海参大丰收,某位参农告诉记者今年某产量多少多少斤,记者按照这个某产量乘以青岛海参养殖面积得出了一个总数,这个稿子就这样见报了。但是第二天,有细心人算了一笔账,按记者得出的产量,青岛800万人口一日三餐甩开膀子吃海参,一年都吃不完。

6、抄稿子

不管三七二十一,外媒发的稿子只要觉得有新闻价值,就改头换面照抄不误。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稿子,一开头就写道:记者从国务院获悉、记者从发改委获悉„„记者真得神通广大么?不是,就是照搬的网上稿子,就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更奇葩的是我们有个记者竟然也抄自己的稿子?我们都知道每年的五

一、十一假期,前海一线的游客情况是差不多的。有位记者把五一写的稿子,仅仅只把日期改了改,十一假期又投了上来。这篇稿子当天晚上就被编辑给堵住了,当然现在这个记者已经不再报社了,他被开除了。

7、假新闻

假新闻在任何时候、处于任何目的都是不允许。我想举个例子说明。

先说本地的:资产缩水裁情妇 老板炮制五女PK,这个假新闻也许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

2008年12月初,212省道山东青岛崂山龙王庙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酿成了一死五伤的惨剧。这起原本看似意外发生的交通事故,最终却因死者于某留下的一封“遗书”,让一段错综复杂的隐情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

青岛城阳某公司老板范某在资产缩水后,为了节省开支,让他所包养的5名情妇进行了三轮“竞赛”,以争夺最后一个被包养名额。然而,事件的结局却超出了范某的预料。

记者从崂山交警大队获悉,因惨被“淘汰”,与他交往时间最长的情妇于某假装约所有人一起游玩,途中开车冲下悬崖。于某当场死亡,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受伤。

再说说外地的:安徽省卫生厅女副厅长尚军落马,随之而来的是关她“以色谋权”的报道。某媒体对女贪官以色谋权细节描述:一次县公安局的主要领导李某来派出所检查工作,尚军被安排去陪酒。散场时,李某喝多了,所长安排尚军到宾馆去照顾他。李某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小尚,还是你知道关心我啊„„”然后就不老实起来„„下面略去一千字。

稿子里竟然连两人在床上说的话、干的事儿一清二楚,若非记者在床底下偷听?这种稿子一看就是假新闻。

■那些年,我们毙掉的稿

没毙掉的稿子都是一样的,被毙掉得稿子却各有各的不幸。

经常有记者给编辑打电话,发飙:怎么又毙了我的稿?此稿不发天理何在?好稿待在闺中人未识,编辑狗眼不识金镶玉。下面,我就以半岛都市报为例给大家简略说明一下:

1、新闻八不选

在具体操作中,半岛都市报坚决按照总编辑提出的“新闻八不选”,对新闻稿件进行甄选。这八不选可以说是半岛都市报的独家秘笈、包括:

第一条:不新鲜的不选(稍微解释一下: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没有时效

3 的新闻那是历史。比如我们有一些记者可能在跑口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项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要经过设计、规划、公开征求意见、一次环评、二次环评等N多环节,如果主要内容在设计阶段已经披露,那么在剩下的其余环节,记者就应该主要寻找不一样的切入点。否则,记者就成了复读机,这是一次新跑口记者要注意的。)

第二条:不明白的不选(举个例子:摄影记者拍回一张新闻照片,照片中一对男女表现亲密无间。记者理所当然地将两人理解成了夫妻关系,结果见报后惹来了官司——这俩人根本不是夫妻,而是情人关心,记者稀里糊涂将人家的地下情公之于众了。)

第三条:不符合的不选——不符合办报宗旨、不符合办报特色(说到这一条倒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古代有个老太太整天哭泣,晴天哭下雨也哭,邻居不明白就问她为什么,老太太说:有两个闺女,大闺女卖雨伞,晴天我担心她的雨伞没人买;小闺女买草鞋,下雨我又担心她的草鞋没人买,所以整天哭泣。邻居提醒这位死心眼的老太太,下雨的时候你就像大闺女的雨伞号卖了,天晴时呢你就想想小闺女的草鞋好卖了。这样你不就天天开心了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问题都正反两个方面,正所谓塞翁失马,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天吆喝什么,比如,国家提倡八项规定狠刹吃喝送礼之风,这时候当然是这方面的稿子容易见报。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写八项规定出台后,酒店纷纷关门、员工纷纷下岗,这样的新闻表面上是写八项规定落到了实处,但是也相当于委婉的批判了八项规定影响到了民生,这就是度,过犹不及。)

第四条:格调低下的不选(要区分开低俗和通俗) 第五条:存在法律隐患的不选

第六条:存在疑点的不选(对新闻事实解释不清,存在无法解释的疑点) 第七条:新闻来源不明的不选 第八条:文笔太差的不选

每个记者、编辑心里都有杆秤、有个谱,遇到吃不准新闻都和这八条对照一下,就能进行比较精准的判断。

客观的新闻终究要通过主观的人来报道,制度完善,人却会有疏漏。我想举两例子着重说一说,眼见为实也未必真正客观,这一点在新闻实践中比较难把握。

2013年10月31日的焦点访谈追问了济南“当街殴打七旬老太”事件。前段时间,济南六家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都曝出这样一条新闻:“中年夫妇当街殴打老人”,醒目的标题、大幅的照片,网上还有现场的视频,记者还采访到了当时的目击证人。那么这条有图有视频的报道是真的么?事后,我们了解到,这根本不是中年夫妇当街殴打老人,而是这位老人患有痴呆症,走到路口突然不走了,妨碍了交通,家人苦劝无果作势吓唬她。在这个新闻事件中,有图有视频,记者、编辑出发点也是好的,记者虽然尽力但是没采访到当事人,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这则新闻在采编环节其实是缺少了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记者没有采访到新闻当事人。最早采访报道这一新闻的是一家网站的记者,当时这名记者乘坐公交车时恰好看到了殴打老人这一幕,就立刻用手机拍下了视频,但是等他在下一站下车,在返回现场时,当事人已经离开了。

刚才说了新闻八不选,其实就是八条高压线,很多新记者可能心里犯嘀咕了——我怎么才能避开这八条高压线呢?这就是我要谈的下个问题:

2、换个角度写新闻

前几天看到一篇短文,名叫《记者是怎么饿死的?》,看了之后非常感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小记者新进报社的时候和许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样子,名记者宁有种乎。但进了报社却处处碰壁,稿子接连被毙,月末一看工资还不到两千。

梦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干,小记者的的名记者梦碎了一地。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但思来想去,自己腿脚勤快、嘴也甜,上学时是文学社里的高富帅,又认真学了四年新闻专业,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久经考验的老记者看了他的稿子后叹息了一声说:你的文笔不错,腿脚也很勤快,按道理不应该混不走。但是,你这几篇文章都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角度问题。

比如说,你这篇写浒苔入侵前海的稿子,只写海苔来势凶猛,海面一片绿油油,记者陪你看“草原”,这样的稿子影响青岛旅游城市的形象,直接砸酒店、旅行社等从业人员饭碗,当然很难见报,你为什么不请游客来青岛品尝一下浒苔火锅呢?

再看这篇车祸:写现场惨状而不写交警和医护人员抢救伤者„„ 抢劫案:写歹徒的凶残,却没写警民的英勇形象„„ 火灾:居然只写火势和损失情况,而不写领导到现场指挥抢险„„

失败的根源,就是角度问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甚至多面,而你为什么只执著于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事实证明,你所坚持的,恰是让你碰壁的那一面。

再举个例子:以前的语文课本中选编了这样一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1960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六,山西平陆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平陆事件”,即“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事件,北京有关部门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连夜空运药品到平陆救人。张店公社的老汉吴进喜,从八十里外赶来看他的儿子吴广新。这时他激动得浑身抖动,拉着儿子:\"小子,在咱这偏僻山沟子里,我想你是没救啦!谁想毛主席在北京比咱老汉还关心我儿!小子,毛主席才真是你的亲爹娘!\" 当年中毒事件发生后,令人颇多感触的还有我们的新闻界。平陆小报的记者当时最先得悉此事,但请示县委后,有关领导指示不许报道。晋南地区报和山西日报同样悄然无声,不作任何报道。中毒时间为正月初六,即1960年2月2日,直到2月6日,北京晚报才登出了一则报道《千里急救》,将该事件公开,从而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潮。当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时,太原、晋南的记者们,还有平陆小报的记者,这才猛醒,有人感叹说:还是北京的报纸有水平,“选择救人角度真妙!”于是立即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报道抢救经过,外地的报纸也都积极参加进来。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青年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现在看来,这篇经典报道至少存在诸多失实甚至是编造之处,比如:事件的起因并非阶级敌我矛盾,而是因为大跃进背景下的饥饿导致;61个阶级兄弟也并非都是穷苦工人,还有很多地主富农子弟,还有个别是反革命家属。在极重视阶级成分之日,他们是不能算作“阶级兄弟”的。但为了突出“阶级兄弟”的概念,这些出身不好的人的家庭成分均被填作下中农或中农,暂时享受了“阶级兄弟”的待遇。事件过后,他们又都全部恢复了原成分,在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和“*”中,均遭受严厉打击,有的被毒打致残,有的被迫自杀。当时只报道

5 在感人的救助下,“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全部获救,并没有报道后来治疗的情况。其实中毒民工大多留下了后遗症,有的大脑受症而痴呆,有的因患了胃癌或肺气肿而死去,还有一些其他病。

■什么才是好新闻?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马尔克斯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去世了。新闻培训,我为什么要从一个作家讲起呢?不仅仅是因为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也不仅仅是因为《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同行——一个记者,他的这个身份或许更容易被读者忽略。

很多新入行的记者可能会觉得迷茫、辛苦甚至是痛苦,难道我们每天就是循规蹈矩地到某单位或某网站取材料,然后CTR+C--CTR+V地加工稿件吗?难道我们每天就是从一个交通事故现场跑往下一个火灾事故现场吗?难道我们满怀理想和信念、为民请命,却被现实击打得灰头土脸甚至血流满面吗?

我想这些不是我们记者生活的全部,就像我们会跌倒,但是我们从来不会抱怨抚育我们的大地一样,可能很曲折,但记者这个行业给与我们终究会比我们为之付出的要多得多。想象一下,马尔克斯出版的第一本小说《枯枝败叶》,花了整整7年时间才找到愿意出版它的人。我们还年轻,时间会给我们回报,套用马尔克斯的经典话语:N年以后,在座的青年记者们,站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准会想起一起参加培训的这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是个好记者,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可能很多同学还没读过。《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它是马尔克斯继《百年孤独》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是他唯一一部侦探小说,也是他掌控得最好的作品。小说的内容源于一场真实事件。它也是一本非常好的新闻“教材”。

首先我们看这本书的标题——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杀人还有事先张扬的么?读者一看这个题目,就有读下去的冲动,这叫吸引眼球。

其次这本书源自真实的谋杀事件,新闻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不属于假新闻,当然马尔克斯进行了伟大的艺术加工。

最后,它好的故事+好的叙述。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1951年的真人真事。出身显赫的高富帅罗曼取了灰姑娘维卡略之后,却发现新娘不是处女。受当时教条的影响,罗曼装作绅士般的将姑娘送回了娘家。在两个哥哥的严刑拷打之下,维卡略嫁祸一个叫纳赛尔的人夺走了她的贞操。两个哥哥碍于礼教与家里的名声,拿上杀猪刀凶残地杀害了纳赛尔这个无辜者,一桩悲剧发生了。

两个凶手在杀人前,千方百计找人阻止自己的行动,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读完之后,我们豁然开朗“张扬”这两个字的深意。1990年,中国著名女导演李少红将其改编成电影《血色清晨》,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上面说了了这么多,我给大家略微总结一下:

第一,记者可以很伟大,可以高大上,前提是你用心,耐得住寂寞;第二,

6 记者只是你若干社会身份之一而不是不是全部,作记者不耽误你成为一个好厨子;第三,跟着苍蝇找到厕所,跟着蜜蜂找到花朵,好新闻会引人思考。

■我的简历

李百明,半岛都市报首席编辑,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学的是人文专业干的是新闻行业,从业十年以“半言半语,恒念作者维艰”为念,不敢说取得多大成绩,但也受到过中国记协领导的表扬,制作的标题被传媒界作过典范,新闻案例被收入《大众报业70年创新70例》。获奖情况本人从来没做过认真统计,山东新闻奖二等奖得过两三次,复评一等奖四五次,杂七杂八的各类奖状2014拿到十八九张。

日常主要负责本市新闻,判断新闻价值、把控新闻质量,几乎参加了报社所有重大新闻战役,比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青岛建制12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再到每一年的年终盘点特刊。2012年的年终盘点,本人为读者奉上了一张天下大事考卷;青岛建制120周年,本人主创了《青岛演艺》配诗连环画;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刊扉页,本人曾热血地写下这样的文字:碧血染黄花,丹心照汗青„„再回首,我们静穆沉思,细数历史波澜,为未来践行。

在此,本人也想用这句与诸君共勉。

■去年习近平8.19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原标题: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努力 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记者与编辑的区别

记者如同上海的本帮菜中的红烧肉——浓油赤酱;向南两千公里,老广的家常煲汤则恰似编辑的调和、寡淡。记者稿件的浓烈与编辑思维的理性猛烈碰撞,矛盾在一篇小小的稿子里和谐的存在„„说到底,记者更容易展现自己,编辑则需要时间的沉淀,两者成长周期不同。

■如何成功,如何忘记痛苦

83版射雕英雄传,小演员周星驰的名字已经可以出现在剧终的字幕上,龙套吴镇宇只有一句台词,刘青云则被导演直接骂走,可是日后他们都成名立万。

7 吴镇宇有一套公车理论:通向成功之路就像等公交车,人很多,大家要排队,如果有人插队,那么排在你后面的人就有可能先红。还有人家有私家车的,到达目的地当然也比你快。这时候,有人因为老等不到公交车就离开了,我新乡公交车虽然慢,但肯定会送我到目的地。

其实,你回头一看,尸横遍野,我还活着,已经很好了,还痛苦什么?

■记者必须要到现场去

2011年5月29日15时25分,青银高速突发车祸,一辆青岛牌照的白色丰田轿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丰田轿车被拧成了麻花,车内三名人员全部受伤,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救护车时,同样被堵在高速路上的国务院参事、卫生部人事司司长秦小明女士现场对伤者进行了急救。

若果记者没有到现场,这期普通车祸可能不会见报;如果不是记者现场询问了秦小明参事的身份,这个新闻的新闻价值必将大打折扣。

■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曾当过七年记者

祖籍山西忻州的刘云山,出生在古称敕勒川的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习、成长都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边疆省份。参加工作之初,他在农村学校做过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1975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7年间,他走遍内蒙古农牧区,走近农牧民,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他30多年前采写的《夜宿车马店》,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此文还被作为名篇收入新闻院校教材: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斤,比去年增长两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70%多。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盔,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账,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0000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0000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8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多斤油料。”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

记者培训

记者简要培训

见习记者培训问题

编辑记者培训会

新媒体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再续中新社的新记者

记者培训1个月汇总

信息工程系记者团组织干事培训

记者采编播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新第二届华大青年记者挑战赛策划书

新记者培训
《新记者培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记者培训 培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