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府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府和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今天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借助网络,尽管很多人坚信,目前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是,大家更坚信,无论个体通过麦克风发出的声音如何嘹亮,他也无法替代新闻媒体的价值。毕竟,新闻媒体兼具汇集舆论和引导舆论的能力,而这一点,是任何个体都不能实现的。尤其是在引导舆论方面,无论从权威性还是专业性,新闻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介都无法替代的。

作为X网,毫无疑问,我们的权威性绝不仅仅停留在“ ”这一口号上。在引导舆论方面,X网不仅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专业素养上,也能够始终保持严谨练达,坦荡慎独。也正因如此,X网能够在舆论引导方面能坚守大局,又能赢得网友信赖,在很多新闻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价值。概括起来,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先发制人,争取信息的第一发布权,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从传播心理学来看,受众对新闻的知情权上,存在“第一印象”效应,即先入为主效应,对事件的第一个报道往往最具影响力。因为无论什么声音当它第一时间占据了人们的脑海,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后面想再用新的声音去覆盖它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而且,在多次采访报道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一点,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是主动与被动的分界线。无论是从早前“杞县钴60辐射谣言造成恐慌”汲取的教训,还是从新近“郑东新区为何不是鬼城”报道中积累的经验,我们都深刻的体会到,新闻媒体一定要抢占第一落点,树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理念。

然而,有些时候很多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没有形成热点之前,由于媒体不具备了解事实的强制力。所以,媒体通常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这就要求各宣传部门也应强化主动意识,能够起到第一时间建立沟通协调的应急机制,甚至迅速担当起信息发布人的责任。一旦信息公开不及时,政府的声音就不能主动在第一时间传播,让谣传跑到真实信息前面,致使后果难难以控制。

其次,未雨绸缪,要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奠定引导舆论的基础。

一般来说,重大突发事件通常都会形成热点问题,而相关的信息也会在很短时间内呈几何速度增长,舆论的关注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散射状,即由最初的单一表象议题向多点的深层的议题扩张。

当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在最初阶段不分主次地把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出来,不分阶段地加以引导,最终将造成局面的不可控性。另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重大影响不难预料,而“小事件”的破坏力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事件处置主体和新闻媒体容易思想麻痹,反映迟钝,举措失当。因此,要加强从事件

主体、事件性质、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判。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全面监测舆情,研究分析热点问题发展演化的可能趋势和特点,寻找合理的对策和疏导办法,从而有效化解负面公共舆论影响。

同时,政府和媒体还要掌控舆论引导的重点和节奏,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既要稳妥有序,又要对公众进行动态引导。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突发事件形成热点问题后,通常就是考验政府和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虽然它不能决定人们对事件的意见和具体看法,但是通过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确实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关注那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政府和媒体除了需要全面监测舆情,掌握境内外各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事件以及处置工作的反应,实施高密度舆情监测外,平时就要组建一个包括资深新闻人士在内的舆情分析团队。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集合力量,共同进行舆情研判,并准确把握媒体和公众的疑问,确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内容、时机和节奏,使每次新闻发布能够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疑问,形成政府与受众良性互动的局面。对舆情收集和研判要伴随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始终,根据舆情制定新闻发布策略,通过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进而改变舆情。

最后,以人为本,政府和媒体要多一些人文关怀,树立舆论引导的权威。

舆论一定程度上是民意、民心的“晴雨表”。社会舆论充分反映了民声、民意、民智,对此绝不可因其不“悦耳”而低估、漠视、抵触。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公众的智商和情感,而不能满足于对公众进行生硬的灌输式传播,甚至习惯于通过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封”、“堵”、“压”等)对付公众舆论,殊不知如此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政府和媒体在舆论引导的主旨上,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在报道此类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准确、充分、到位,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迎合流言,一味挑逗公众的情绪,这才是真的以人为本。

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有些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和所谓的新闻性,有意形成一些对立矛盾,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期的。

突发性事件和热点问题是对媒体道德操守的一种检验。通常突发事件会伴随一些灾难性的后果,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但在报道的出发点上,用彰显人文关怀的新闻导向来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一定会与以善意为出发点的社会舆论导向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公众舆论氛围,促使公共舆论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促使事件的处理向民心所向的方向转化,而政府和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将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得到提升。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社会化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之我见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增强媒体意识 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七建议

做好网络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资料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提高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研究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

政府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政府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