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南宁:文化铸造城市魂魄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宁:文化铸造城市魂魄

培育“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打造“流动”的彩虹桥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16日 04 版)

南宁新景

■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陈武: 文化强市何以强,强在文化自觉,更强在文化自信。

■南宁市市长周红波: 唯有文化之引领支撑,方能筑城市精神之高地。

主持人语

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使这里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新会书院里夜夜摆袖唱吟的邕剧和粤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众多美誉,是城市文化定位和城市精神的具象承载。在向区域性国际城市迈进的轨迹中,南宁,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虔守千年文脉,用文化铸造城市魂魄,打造成“广西文化新高地”。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聚焦广西南宁。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文化“种”进百姓心田

牧羊的鞭子舞起来、划船的木桨荡起来、劳动的号子唱起来,夜幕下,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的圩场比白天还热闹,邻近的男女老少如约而至,尽情地唱着、跳着,享受着“白天扛锄头上山种田、晚上打快板上台演出”的“新生活”。

这是2010年3月,南宁市启动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以来,基层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在此之前,虽然当地没少花心思组织专业文艺队到社区、乡村演出,但群众似乎并不买账,“送文化”成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基层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南宁市提出:农村文化建设,既需要“送文化”,也需要为百姓提供舞台,引导百姓自己“种文化”,唯有如此,文化的“种子”才能在基层生根、发芽。

随着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的蓬勃开展,基层的“文化细胞”被迅速激活。在宾阳县,文化馆12名馆员全体出动,每人负责1至2个乡镇,走村串寨,对全县9个业余文艺队、50多个节目进行辅导和排练。由此,一大批散落在村坳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甘棠镇灵动逸俊的彩凤舞,甚至“舞”进了上海世博会。马山县还先后组织古零村文艺队、金秋艺术团、红霞艺术团等团队到周边县进行交流“取经”。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是:老百姓从昔日“看客”成了“主角”。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演绎出一派安宁和谐的新农村风情画卷。很多原本纠缠的矛盾化解了,一些原本的“问题村”变成了“和谐村”,以往的“旧四多”——纠纷多、矛盾多、上访多、谣言多,变成了现在的“新四多”——歌舞多、笑声多、谦让多、文明多。

培育“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

没有丰厚的经济条件,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只有11栋居民楼的南宁市望州南小区,却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之路。

在这个拆迁户集中、人员复杂的老社区,邻里间却洋溢着血浓于水的互爱情谊,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能帮就帮呗!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倡导下,“能帮就帮”这一朴素的守望相助精神,逐渐走进了全市的各个社区,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并得到弘扬、延传。如今,南宁市已形成以青年志愿者协会、党员义工队伍、爱心小分队等为主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有人说,今天的南宁,人人都是志愿者。

在南宁,有一位军转干部的名字时常被人们所想起,他叫朱传波。他辛勤劳动、默默奉献,让一个又一个“烂摊子”企业柳暗花明。在市委的倡导下,这种“敢做善成”的坚毅品质,激发着干部群众创先争优。一个又一个“朱传波”不断涌现出来:好战士黄胜新、“中国杰出青年卫士”黄振磊、“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韩素云、“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谢芳秋、“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牙高峰„„他们,如同一座座丰碑,挺起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脊梁。

如果说“能帮就帮”的精神,体现的是壮乡人固有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和谐共处的品质,那么,“朱传波们”身上体现的“敢做善成”精神,这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争优创先的“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胸襟气魄,则顺应了南宁这座区域性国际城市走向世界的步伐。

这种精神,体现在百姓的生活中,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十一五”期间,南宁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18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5年时间完成了过去10年都完不成的目标,被称为“南宁速度”。

打造“流动”的彩虹桥

催人奋进的铜鼓,震撼大地,响彻人寰,在他们身后,无数双赤脚随着铜鼓声走来,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每当节目演到高潮时,观众都会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这是今年6月10日至24日,由南宁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在美国巡演时最感人的一幕。

《妈勒访天边》此次赴美巡演9场,两万名美国观众现场领略这一壮族史诗的震撼与风采,这是《妈勒访天边》首次走出国门,是广西赴美巡演城市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妈勒访天边》剧中展现的“逐梦天涯”意志和精神,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了新时期南宁人与时俱进的开放气质,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孜孜追求的方向。

每年金秋,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总是准时地盛大亮相。悠悠民歌不仅传开了绿城南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唤醒了这座城市自身蕴藏着的冲动和渴望。如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南宁不断拓宽和外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与领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打造了一条条“流动”的彩虹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开放、合作、自信、包容气质的南宁新形象:

早在2006年,南宁市与中央电视台、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三方联合举办了“音乐家舞台?大地飞歌——中奥萨尔茨堡之夜”大型晚会,广西民歌首次走向世界舞台;

2007年,南宁市艺术剧院和粤剧团成功在土耳其进行了为期174天76场次的商业演出,南宁粤剧扬名国外;

2008年,南宁市粤剧团应邀参加韩国果川露天艺术节和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成立60周年庆典,上演的南派粤剧折子戏专场,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南宁渠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乃至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2011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官员、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博物馆运营管理及其文化产品创意开发进行了交流研讨。从2006年至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已成功举办了6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起中国—东盟文化产业战略互动对话机制。 本报记者 刘 昆 通讯员 周仕兴

专家点评

作家 东西

南宁人的性格里天生具有质朴、温和、包容的特质,人与人之间,能帮就帮,朴素守望。早些年,因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南宁人向世人展示了自身既传统又现代、既包容又开放的精神风貌。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逐渐转身为区域性的国际性城市,南宁人又彰显出敢做善成的品格,想做事,能做事,干成事。从“能帮就帮”到“敢做善成”,体现了南宁人精神世界的内在成长性、丰富性和张力,更体现了南宁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光芒:用文化铸造企业魂魄 加速转型升级

建设文化九江 铸造城市之魂

南宁唐人文化旅游节

实习报告封面铸造城市

爱心凝聚 铸造城市品格

海绵城市设计标准图集南宁

城市文化

铸造高品位文化 酿造高品位生活

南宁绿城文化论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与精神

南宁:文化铸造城市魂魄
《南宁:文化铸造城市魂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