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阶素描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阶素描教学 【内容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整体地看和从整体着眼去画,立体地看从结构着眼去理解分析形体面形并由此着手去画。素描教学训练要能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获得严格的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

素描教师既要有观点,有理论,又要有严格的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方法。 【关键词】 教学·心得·交流

素描教师,最好既有个人的经验,又能把别人的经验加以综合,研究,经过千锤百炼而上升为教学体系,达到有观点,有理论,有严格的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方法。

我将平时教学笔记,心得体会,加以整理,拿出来请同行赐教,目的无非是为了交流与求教。个人知之有限,但对怎样才能画准对象,却也有一些体会,觉得有些方法是比较容易见效的。又觉得目前教学中对画得准的“准”字,众说纷纭,致使教学莫衷一是。有的说“准”就是象照片,“准”就会僵,似与不似之间才是艺术,所以素描要教这个“之间”。我却以为“准”是造型训练的基础的基础,离开这个“准”就谈不到严格,就会远离对象,课堂教学将形同虚设,更摸不着概括、提炼、取舍从何着手,这里首先从素描教学的目的任务谈起。

一、习作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教学也应运用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模特儿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有客观标准,并经得起按对象进行检验。表现对象的真实并不意味着照抄,做自然的奴隶,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对对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线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是既应依据客观对象并受制于客观对象的。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能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获得严格的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训练的全过程中,既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全面掌握造型手段,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萌芽状态的个人风格。高低年级的素描课应各有侧重而又有内在的联系。

素描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但课堂习作主要是为油画和创作的形象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明确了培养目标及及其相应措施,专业课中设立创作课就是其中之一。创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总成绩的重要标志。因此素描教学与创作必须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包括用什么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观察生活。这种联系应该是辩证地而不是机械地把素描教学列入到从属的地位,以致左右素描教学的相对独立性。以往那种以“创作带基础”,把“模特儿化装成典型形象”的教训,应当吸取。

习作的进程必须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一步一个脚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是造人才的必由之路。在不断地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牢固地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熟练地,得心应手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物象。在作业的安排和模特儿的选择上,要使一组或同一要求的几个作业,做到既符合教学要求和同学的水平又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模特儿的形象、服饰和道具有具有造型特征和吸引力,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为了打好扎实的基础,习作以长期作业为主较好,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出校门以后就极难具备这样的条件了。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主要是体现在长期作业中。因此长期作业的要求,学生必须遵循:在基础未打好时,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有害无益。长期作业要防止磨洋工和修饰表面的倾向。要事先说明长期作业的任务,在作业进行过程中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短期作业可弥补长期作业之不足,两者相辅相成,可在教师指导下或作某些局部研究和探索。

直观教学是教学中非常有效的环节,恰当的示范和合适的示范作品,有启示的作用。但应该欣赏的作品与示范的作品按教学要求需要分别介绍。

习作的优劣决定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是否宽广,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要使他们了解不同素描流派的发生、发展、主张和特点。

有人认为美术教学主要是教观点,教规律,过多地教方法实际上是限止了方法,影响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发展。这种看法不无商量的余地。我认为对低年级来说,不仅要教方法,而且要讲得具体明白。只要这方法是好的,教是对头,能使同学领会方法的实质,是不会带来其它影响的。对学习方法可以先吃透一家。中国画论中谈学习有这样的论述:“始入手须崇一家,得之心而应之手,然后旁通曲引以资其变,须滥诸家以资我用,实须心手相忘,不知是我还是古人。”这是学到家而变的说法,古今名家的成长过程也大致如此。“为法所拘”与“先入为主”的所以产生,其罪责不能归结为某一体系,必须具体分析。过去单一化造成的原因,除人为的因素外,一贯地学习面狭窄和画外功夫不多,或则是思想方法不当,以致裹足难前者也是极大的原因。

二、整体观察

在绘画上“整体感”三字的含义,应该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仅与局部相对而言的整体,它包含的意思应该更多。我认为它与徐悲鸿先生所说的“求大和”的含义差不多,应该是指作品的“和谐一体”,它包含了经作者艺术处理后的艺术美和完整性。整体的观察方法,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去观察和研究对象,而后才能渐渐进入画面的整体感。

素描学习中,观察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作画的成败。作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除技法造成的败笔外,更多是来自眼睛观察判断上的失误。观察方法也是画者的思维方法,只有思维方法对头了,才能进一步地把握素描关系。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和改变习惯的观察方法的过程,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习惯的错误观察方法,往往盯住一点,或者是略顾全局立即转入局部,其目的是为了看清楚所画的那个局部,并不作过多的考虑,即所谓“竹筒子式的观察法”。而作画时观察对象,不仅是为了认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写生过程中,因为要画准对象就必然要解决客观物象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比例问题,这个要求与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观察法十分矛盾,在素描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花、灰、平、脏,强调了高光、反射光,把边缘线构得一清二楚等等弊病,究其原因,除知识不足与技术性原因外,无不与观察方法有关。这种不良习惯,不仅危及初学者,甚至是具有相当经验的画家有时也常常难于完全摆脱。特别表现在素描作业的深入阶段,经常出现反工,擦来改去,甚至弄得不可收拾,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掌握好整体观察方法的缘故。

正确的观察方法应该是整体观察和反复比较。整体观察,应包括对象的全部形象,即整个画面。运用整体观察方法,对象的各种细小部分就会相对地减弱和消褪下去,而它的空间、形体大小,边缘的虚实、强弱等关系及其比例却能历历在目,这就便于抓住彼此的相互关系而进行比较。习作进行中一般常提醒学生“退远看”,“迷起眼睛来看”,“上下左右大距离地比较”,契斯恰柯夫的“看这边画那边”等等,无非都是提醒大家摆脱习惯的观察而运用整体的观察。

整体观察的实质是便于比较,便于从相关性中去进行比较,比较是写生观察的重要手段之一。严格的讲,调子变化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比较就难以准确地鉴别明暗的微妙变化。物体调子的比较主要是在黑、白、灰中加以区别:有亮与亮的对比,亮与灰的对比、亮与暗的对比、灰与灰的对比、灰与暗的对比、暗与暗的对比,通过调子各自之间的反复对比,才能区别出黑、白、灰三大关系,以及三大关系中各自内部微妙的色区变化。如:黑色区变化、灰色区变化、白色区变化等细节关系,通过这些比较可以使色调得以丰富细致的体现。

因此整体观察,它不仅仅是素描而且是造型艺术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规律与方法。

三、结构

结构这个术语借助于建筑学,一般指构成建筑物的各种材料与各构成部分的相互组合与连接。运用于素描上就是形体各部分的组合和衔接,也就是形体的组合。结构素描的训练方法是从对象的形体结构出发,大多数情况下把明暗看做一个从属因数。以结构形体研究为中心,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依靠透视的基本原理进行造型。

习作从结构着眼是准确把所握形体、发展理解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对造型的结实和专业创作的关系极大。结构不受外界的光照而变化,人体无论在强光和弱光下,基于解剖的形体结构总是较为明显的。例如以人体中线为分界的成对的对称关系,头颅、胸腔、骨盘及四肢的骨突部分。尽管模特儿姿态不同,某些部位不是比较清楚,但抓住这些就便于起稿和弄清人体的透视变形。深入理解结构,也是准确画出体积感的依据,只要抓住它的来胧去脉,就便于研究形体的细微变化,即使只用线画,交代好形体的穿插,用虚实强弱等表现也可以准确地表达对象,许多名家的速写大都如此。线条在结构素描中是最重的表现手段。它既要界定形体边缘,又要用来表示形体的转折及衔接,分析对象的内部结构,而且线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形式感。当然,明暗在结构素描中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造型因素。必要和适当明暗调子的加入,可以使形体显得更充实更生动。结构素描也有其缺点,在表现物体深入、质感等方面,显得薄弱。长期作业中,先画结构而带出明暗,然后以结构为依据调整明暗,可更了解体积的形成,有效地表现三度空间。

但从结构着眼并不意味着去画那种象剥皮老鼠那样的解剖图式,也不是去追求那种以表现结构为目的画面。它仍然只是画准形象的一种手段。

四、立体感及其表现方法

绘画在平面上塑造立体,必须具有形状,一定结构,占有高、宽、深三度空间,其中以表现深度最难。在西洋找到这种深度的表现方法,也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奠定了透视画法和明暗画法的基本理论。这些是科学的总结,绘画利用了这些科学性来达到准确地表现形体。但要树立立体观念并熟练地掌握其表现方法,也必须经过顽强的努力。要画出这种能身历其境的深度,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1)空间透视,即焦点透视学上的一些知识,(2)色彩透视;因大气微粒的作用使光照产生吸收和反射造成不同距离的相同色彩产生色相、色度、色性上的差异。这些在素描上都用线条、明暗来表现。由于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和体积,而体积又是由各种不同的面组成,所以在一定光线的照射下,各个面形所承受的光量是并不相同的。如有的正面受光,有的侧面受光等等,使人们感到形成许多明暗不同的透视面;有的十分明确为立方体,角锤体;有的如球体却找不出面形的界线。对这些难于找出界线的物体,为了便于表现,可依据结构用削面来理解和表现它。如画一圆形,先画正方形,然后去其四角,再依次去其他角,就可以画得滚圆。同样,苹果一刀一刀去其皮,刀痕所形成的面形犹在而远看却不失其圆。以此来理解复杂的形体的基本结构,从远观而达到整体效果,进行削面描绘,则可以达到强烈的立体感,并且可以为油画用笔塑造形体打下基础。

在单一光源照射下的物体,因本身结构而形成的各种透视面形成承受光量的差异,可得出明暗的基本规律是三大面五调子。以圆球体为例,

一、受光部分,

二、辉点(由光源的直接反射形成的,也叫高光),

三、中间调子(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灰色调子,直到明暗交接线部分),

四、背光的暗部,

五、明暗交接线(受光部和背光部交接的地方最暗,形成一条显明的界限),

六、反光(环境反射光),

七、投影(物体被光遮断而形成的影子)。明暗交接线,随形体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因此处理得恰当与否对立体造型关系很大,在速写中扼要地运用明暗交界线是相当重要的。

与物体上的五个调子相比,投影总比暗部更暗。光源的亮度越强,物体的明暗对比也越强,反之则弱。凡物体离光源最近又与画者距离最近部分最亮。反光通常情况下比中间色暗。形体表面平滑者,高光与反光强,毛糙者弱,甚至不能见到,所有这些都属于应该遵守的规律。

如何识别复杂形体透视面形的转折,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体面观,大凡有体必有面,有起伏必有面,凡是明暗有变化,必须是透视面形在起变化。线形转折变化处就是透视面形变化的结果。凡明暗调子变化微弱比较接近的地方可以用切圆的办法果断地加以解决。

在表现明暗调子时要防止追求“绝对强度”的想法。例如为了表现辉点的强度而特地把辉点周围的调子加深,或为了加强明部与暗部的对比度而使明暗关系处理得非常生硬,凡此种种都必然导致破坏整体的协和一致。产生这种原因有观察方法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思想上主要是不懂得表现工具的局限性,以有限的工具去表现无限的自然,只能做到相对地表现出彼此的关系。试想太阳也可以画,但最亮的颜色较之太阳,其光差何至千万亿倍!

有人反对“三大面五调子”,认为它害人不浅,苦了一辈子。又有的说分面、分面,分面无限,这是集繁琐哲学之大成,诚然绘画并不以立体感的强弱来评论优劣,但它也是一种有效的造型手段,不可不认真研究。只有在对客观对象深入理解、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概括、提炼、取舍以至夸张。中国画对概括常借用二句咏梅诗:“极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据我推想,作者一定对千万朵梅花是下了一番观察和比较功夫的,是经过比较以后才剪裁出这么两三枝,要不然“糊糊涂涂一大片,何处去觅两三枝?”

五、切削与比较

在构轮廓和画结构带明暗阶段,用切削法比较容易画得准,而且既能减少反复的更改,节省时间,也有利于理解和帮助记忆。

国画中对画线主张“方看圆画,圆里带方”,或则是“圆从方看,曲从直画”,这是为什么?我以为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这样画柔里带刚不会变成柔若败絮,线条有变化合乎美的法则。二是指画准线条的一种方法。把这样的观点移用到素描前阶段来很有好处,许多人也都早已这样做了,我叫它为切削法,即依据形体结构,抓住对象突出的各点,用较长的直线概略地切出最基本的形体,再用较短的直线来充实形体大的透视变化面形,做到基本形体(几何形体)与对象相似。

如外部轮廓较圆一时难以捉摸到突出的点,可利用假定的垂直水平关系作切线,用几何学上“直线与圆周相交之点谓之切点”的办法找出切点,例如头颅部分的最高点由于透视关系一时弄不清从何入手,可先用假设的水平线画在顶部使与头颅相切,则此点即可作为定点,然后向二侧依据倾斜度用直线与其他突出的最高点连接起来,余可类推。内部形体依结构关系进行切削联接。如此转折明确,一目了然,便于识别谬误。作画最忌似是而非,似是而非的画是无从改起的。

大体画成以后立即要进入全面检查,用基本形(或几何形体)检查已画成的部分,使各画成部分与对象各部分基本形相似并彼此合乎比例。当然比较要始终贯穿在习作的全过程,要随时进行,不断进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人主张要进二步退一步地进行比较,即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比较。即使这样,上述的阶段性的全面检验仍不可少,这对低年级来说,这样强调一下有好处。

作画时看形不看线(即着眼点不是跟随线去转而是注意形体),画了以后用形来检查一切,这些都是在素描前阶段把握形体的较好办法。

上述几节谈到整体地看和从整体着眼去画,立体地看从结构着眼去理解分析形体面形并由此着手去画,要利用切削和善于比较,这些大部分都是准确把握对象的规律与方法,辩证地理解它们的关系,稳妥地加以运用,对画准对象极其方便有利。但也许有人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早已厌烦的东西,且有些人对此已颇为反感。好在目的是为了教好学生,如能引起争辩把一切问题都辩解清楚,何尝不对教学有利。

高阶识字

素描教学

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

素描教学反思

素描教学反思

素描教学反思

素描教学教程

素描教学总结

素描教学心得

《素描》教学设计方案

高阶素描教学
《高阶素描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素描高级教学 素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