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新时期国企工会帮困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新时期国企工会帮困扶贫工作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职工收入也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在企业的改制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历史遗留问题多,困难职工群体多,构建和谐企业的任务艰巨。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新时期国企工会帮困扶贫工作,努力改善困难职工家庭和人员的生活现状,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困难职工现状及原因

困难职工群体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脆弱性的社会困难职工群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涵盖不同的人群,呈现不同的特征。通常国有企业在政府定义的框架下对困难职工群体进行了细化,其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镇低保”标准或者家中有大病的特困职工;另一部分是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城镇低保”标准或者因家中有重病、残疾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困难职工。

笔者的单位是一个老矿山企业转型而来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转型和利益调整的过程中,贫困职工面临着养老、就业、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诸多生活上的困难。作为弱势群体,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利益缺乏稳定的保障。据笔者对本单位困难户的调查统计分析,贫困职工可分为5种类型:“大病至贫型、突发灾难型、工伤(工亡)型、子女上学型和人口多、有老人和单职工型,其中最为凸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生活困难。笔者所在企业的困难职工,绝大部分都是2002年企业破产重组,单位建厂新招的25岁至35岁大龄已婚青年,现家庭人口基本都在四人以上,妻子无工作,还要抚养老人,在2011年前月工资1350元左右,其家庭收入又不具备城市低保的审批条件,使之生活保障出现了真空地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建立时间短,发展较为滞后,保障水平低,在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后,原有的社会保障基金和失业保险金规模明显不足,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企业虽在集团公司的关心帮助下,公司经过破产重组并增设了新厂,但地处偏远的老矿山企业,由于历史的、资源的原因,经济地域欠发达,企业效益不是太佳,职工收入普遍偏低,少数民族困难职工多,矿区还有部分孤寡老人、遗孀,特别是多子女的单职工家庭生活困难,本地学校汉语只有小学六年级,职工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受到教育,有条件的三年级就转学去了外地,上中学除个别少数民族职工子女,留在本地上学,大部分都在外地,医院只有镇卫生所,职工家属病情稍重一点就需要去外地就医,困难职工家庭经济本身就紧张,这样一来给他们又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其次,困难职工及其家属自身能力欠缺,有一定数量的家庭长期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生活质量低且处于非良性循环,使家庭成员体质下降,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形成恶性循环。抵御风险变故的能力极低,家庭成员得大病、孩子外地上大学、物价飞涨、遭遇天灾人祸等意外情况,家庭就从贫困沦为极度贫困。再者,观念滞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不愿适应形势的变化,因而保持心态平衡的调节能力较弱。

二、困难职工帮扶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本企业困难职工分析不难发现,扶贫帮困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短缺。国有企业资金紧缺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本企业经济效益比较低,企业无帮扶专项资金,其经费来源主要通过上级工会每年下拨及职工捐款、兄弟单位支助等形式来解决帮扶资金,这种只有流出没有源头的状况很难保证帮扶工作的长效性。近年来,本企业针对企业困难职工及社会其他人员帮扶只能是:一是对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给予救助1000元至2000元,并借款5000元至10000元用于看病就医。二是困难职工在“十一”国庆节或少数名族古尔邦节时;给予慰问补助金500元至700元;三是单亲困难女职工在“三八妇女节”时,给予慰问补助金300元;四是对困难职工家庭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给予帮助支付孩子学费;五是对矿区一些特别困难的孤寡老人、遗孀,在过节时,协同镇政府、社区、退管办给予慰问。

2.水平能力有限。国有企业一些基层单位工会干部虽然满怀帮困爱心,但由于对国家的有关政策学习掌握不够,无法利用现有的政策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改善生活境况,因组织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构建企业扶贫帮困的阵容,尤其是各种信息不敏感,无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帮助职工困难家庭实现再就业,从而彻底摆脱生活困境。 3.领导关注不够。一些基层单位工会干部职责错位,忙于行政事务,很难抽出时间关注员工困难情况。

4.困难职工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困难职工中部分人对生活信心不足,消极被动地等待组织的关心与照顾,缺乏主观上为脱贫做出努力的勇气,使帮困扶贫停留在输血扶贫的状态。

三、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实现途径

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扶贫帮困是以困难职工脱贫为最终目标,只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才能使扶贫帮困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企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以制度为保障,以机制来运作、以上下联动为主要途径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在制度方面,要切实制定出一系列帮扶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家庭档案。二是在管理方面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要下基层进行重新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和名单公示。三是在帮扶资金方面,要继续组织开展职工募捐,上级部门和行政拨款,兄弟单位的帮助支持,建立好职工扶贫帮困基金和学生金秋助学基金,并专款专用,严格审核,实行一支笔。为此,本企业工会坚持面对面开展帮扶救助,心贴心为困难职工服务,实打实提高帮扶资金绩效,得到了职工和集团公司的好评。

2.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自身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困难家庭最终摆脱的最好途径。工会要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培训援助;对愿意自谋职业的,为其提供经济援助,促进他们实现再就业,将“输血式扶贫”更改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解决其贫困问题。为努力实现这一目的,2010年本企业工会积极与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地方镇府、街道办、退委会进行沟通与协作,由企业出资、政府安排了170多名35岁以上的大龄子女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缓解了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压力。特别是在企业工会行政大力支持下,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出资从乌市购进了帐篷,帮助贫困职工家庭建起了“农家乐”,从而使他们的家庭生活不仅得到了改善,而且也教育了其他贫困家庭要转变观念,树立信心,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创造劳动价值,才有可能彻底摆脱精神和物质上的贫困。要加强感恩教育、伦理教育和励志教育。要向困难职工家庭人员讲清企业面临的困难,细算企业给予的各类救助数额,引导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企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企业发展做贡献。要教育困难职工家庭人员秉承父母养育子女是应尽的责任,儿女孝敬和赡养父母是应尽义务的中华美德,与企业、社会一道,共同担当起家庭脱贫解困的重任,不能把全部的责任和希望都放在企业上,引导和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强不息、自我保障、自我解困意识,积极开展自救,实现自主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自己的贫困面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3.加强扶贫帮困工作能力建设。作为企业扶贫帮困工作工会在的直接执行者,本企业基层单位工会干部兼职现象比较突出,专职工会干部比例很低,基层工会主席都是本单位书记或副书记兼任,甚至还兼职副经理,集工会、党建、行政一身,没有时间、精力深入研究和思考帮扶工作,对各种信息无暇顾及,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帮助困难家庭改善生活状况,只能做一些表面性、应付性工作,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此,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配齐工会干部,培养造就一支反应灵敏的信息队伍,建立与困难职工家庭联系制度,将每个帮扶对象的管理和救助责任落实到所在单位,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使帮扶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另外,扶贫帮困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每一名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加强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基层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掌握其政策要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善于正确得到他们对企业扶贫帮困工作的支持,努力将企业特困职工纳入当地城镇低保范畴,做到应保尽保。要不断创新扶贫帮困模式,使扶贫帮困工作始终跟上发展。

搞好国有企业职工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运用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需要适应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准确把握帮扶工作规律,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工会帮扶工作水平。通过对困难群体的帮扶,让全体职工群众深刻体会到企业人性化管理,就能有效地凝聚人心,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扶贫体系的有效运转,使困难职工感到有人帮、有人管、冷暖有人问,从而鼓励他们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信心,早日实现脱贫解困。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发展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于我市帮困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如何做好新时期工会女职工工作

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女工工作浅谈

如何做好新时期工会女职工工作

国企机关工会总结

新时期国企青年职工引导工作调研报告

对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浅谈新时期国企工会帮困扶贫工作
《浅谈新时期国企工会帮困扶贫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