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5: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经济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0多年来,云南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序,由1980年的第22位,上升至1999年的第18位,以能源、通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兴起。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粮食及各种经济作物生产连续获得丰收。

在中央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大西南为依托,省会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从1993年开始,云南省联合中国各省区及东盟各国,连续16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随着澜沧江-湄公

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示意图

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云南正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

2006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比2001年增长61.1%,5年平均增长10.0%。全省人均GDP2001年达到5015元(606美元);2004年达到7012元(848美元),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800美元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2006年人均GDP达到8970元(1149美元),又跃上人均1000美元的新台阶;2001年~2006年全省人均GDP年平均增长8.4%。

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预计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创13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增幅创10年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8%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6.8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71亿元,新增1041亿元。

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7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0.94亿元,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51.09亿元,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056.95亿元,增长12.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94.1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07亿元,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2587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2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云南农村除城市附近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外,大多数地方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耕作技术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特别在边疆一些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和游牧(耕)式的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粮食种植,资源开发程度低。1949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3%;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9万公顷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只有727万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农民从封建地主、土司的残酷压榨剥削中摆脱出来。接着又进行了合作化,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业经济逐步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渔、工、商全面发展转化。据统计,1952年农民出售给国家的农副产品总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0%,1978年农业商品率为34.3%,1997年提高到56.5%。1997年,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收入的1901.11元中,种植业收入占59.18%,林业占1.98%,牧业占24.78%,渔业占0.77%,工副业及其他收入占13.29%。90年代以来,云南支农投入的总量及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前列。1997年,全省农村有效灌溉面积达132.1万公顷,比1957年的44.7万公顷增加1.96倍;机耕面积达46万公顷,比1957年的0.15万公顷增加305.67倍;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由1957年的1.5千克增加到360千克。科技兴农方针的实行,使农业科技覆盖率逐年增加。1997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5%,云南农业已开始由长期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997年,云南农业产值为612.0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49年的8.3亿元增加6.96倍,年均递增4.42%;粮食产量为1271.9万吨,比1949年的393万吨增加2.24倍,年均递增2.48%;烤烟产量为109.28万吨,居全国第1位;甘蔗产量为1434.92万吨,茶叶产量7.08万吨,均居全国第3位;橡胶产量15.4万吨,居全国第2位。

工业

云南近代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抗日战争期间有较快发展,但基础很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只有1400多家,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职工不到6万人,钢产量仅356吨,发电量为5100万千瓦·时,机床产量仅39台。工业集中在昆明、个旧等极少数城市,许多地方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没有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遭受严重挫折,但仍然建设了一批工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国有工业企业经营体制,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卷烟、糖、茶叶、有色金属、磷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发展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云南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97年,云南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门类较为齐全,并有一定规模、实力和水平的工业体系。全省各地州市县都建有规模不等的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产值达1440.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49年的1.95亿元增长281.05倍,年均递增12.47%;烟草工业成为全省主要支柱产业,产量、品种、质量、销售量和利税均居全国第1位;糖的产量居全国第3位;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4位;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居第7位;化肥产量居第9位;钢产量居第16位。

(四) 服务业

云南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96亿元,增长10.7%,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旅游业总收入的同比增长均超过10%,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云南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121万人次,完成总收入369.3亿元,分别增长16.3%和20.44%。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10.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接待国内旅游者601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国内旅游收入334.08亿元,同比增长16.3%。旅游业带动了就业,还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全省新增A级以上旅游景区7家,达到86家。

——2004年,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90亿元,总额比上年增长13.1%,增幅在西部排第8位,与上年持平。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82.05亿元,增长13.4%。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1.13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汽车类销售额达47.65亿元,增长58.7%,通讯器材商品销售额达7.7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49.91亿元。 ——外资增幅较大。招商引资发展较快,2004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42亿美元。同时,外贸进出口也呈现良好态势,2004年,云南海关进出口总额37.50亿美元,总量在西部排第6位,海关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出口22.4亿美元,进口15.1亿美元,分别增长33.6%和52.1%,增幅在西部由上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

——2004年,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28亿元,总量在西部排第2位,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5.0%。2004年,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61.80亿元,总量在西部居第2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2.7%。 2004年末,云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4.36亿元,总量仍居西部前3位。云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增速在西部的排位由上年的第6位升至第5位。2004年末,云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98.29亿元,总量仍居西部前3位。云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5.2%。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4年达到2959.48亿元人民币,增长11.5%,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1%。

近年来,丽江市立足境内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把丽江打造成“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为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入“十一五”规划以来,丽江市国民经济逐渐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和2007年丽江市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2.9%和13.9%。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丽江市经济发展依然以13.1%的增长速度推进。2009年GDP完成117.44亿元,同比增长13.0%,据测,2010年丽江市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比较乐观,增速将保持在15%以上。

几年来,丽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但该市发展仍存在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不大不强,综合实力较弱,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等急需改善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科学发展仍然是丽江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丽江市提出按照西部大开发和云南“两强一堡”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带动发展,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城镇化率达到3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70.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十一五”以来,丽江市在能源开发利用上注重充分发挥丽江优势,扬长避短,确定了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金沙江丰富水能资源积极开展水电开发工作,依托丰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利用丽江水电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延伸水电产业链,走“矿电结合”的路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了丽江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丽江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瓶颈,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寻求重点突破。

丽江“十二五”能源规划提出了以建设水电为主的国家级电力基地为中心,以中缅天然气管道建设为突破,以提升煤炭开发层次为基础,以太阳能和风能开发为重点积极有序开发新能源的发展思路。着眼电力优化配置、协调市内需求与电力外送强化电网建设,统筹市内外能源市场需求,鼓励发展高附加值新型载能产业;围绕解决电力丰枯矛盾,优化全市能源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和建立完善机制为保障,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抓手,又好又快打造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实现把丽江打造成清洁能源基地、云南省新能源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和打造实力丽江的坚强决心。

鉴于丽江能源资源优势及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十二五”规划,为充分开发丽江市丰富的能源资源,保障未来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国家实施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契机,加快丽江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和保障。建设“桥头堡”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丽江能源产业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建议国家、省在能源产业政策及能源项目、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丽江市积极培育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重视水电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做好移民工作,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延伸水电产业链。做好生物质能原料基地建设,推进风能、太阳能相关资源的调查分析及规划等前期工作,加快地方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网、城网改造及无电电力工程建设。统筹市内外能源市场需求,做好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战略的重要水电基地建设工作。

(二)发挥资源优势保障电力供应,加强电网建设。建议利用金沙江中游规划的“一库八级”电站开发带来的新契机,完善辖区内骨干电网。充分利用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载能产业,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丽江市矿产丰富的特点,走矿电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形成覆盖全市腹部广阔区域的220千伏网格状坚强电网。继续推进中西部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基本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

(三)提升煤炭开发层次。建议继续整合煤炭资源和煤炭企业。变煤炭为母体产业,走“能源—环保—材料”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子,提高煤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宁蒗县新建煤炭项目立项难度加大的实际,建议国家及省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建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用能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大政府投资和社会支持力度,推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清洁能源建设。抓住国家由沼气池建设投资转向大中型沼气池建设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实施联户沼气池建设项目和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为乡村清洁工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五)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作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对于传统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丽江市新兴能源资源富集、开发晚、潜力大,建议加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支撑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对调整丽江市电力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华坪多年积累下的和永胜、宁蒗县即将产生的煤矸石,开发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既可缓解环境压力,还能弥补华坪电力不足。积极争取国家、省在桥头堡建设中对通道、产业、平台、窗口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实现丽江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机遇,加快油气建设。随着中缅油气管道大理至丽江支线的建设,将填补丽江市油气利用的空白。建议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为契机,加快城市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农村加油站建设,丰富丽江市能源供应,完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并起到保护森林、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

(七)实施“央企入丽”战略,实现丽江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议发挥丽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央企合作,通过改革、重组、嫁接、提升,借力央企推动丽江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丽江能源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规划中的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电站建设步伐,确保丽江实现从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八)坚持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原则,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节能减排效益。建议丽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与打造生态产业基地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个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互动,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丽江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丽江魅力之所在,也是丽江经济能够持续长期发展的基础性东西,所以在发展能源产业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资源—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继续整合资源,促进能源、矿产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在未来的能源产业建设中,丽江市通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能源支柱产业,协调能源建设布局和工业布局,又好又快打造能源产业,推动金沙江水能开发,促进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光伏等新能源研发利用,把丽江建成滇西北清洁能源基地,以能源产业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亟待破解。”11月上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赴云南省普洱市就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时,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的观点,点明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要义。

这已经是一年内白立忱第二次到普洱调研绿色经济发展,也是近年来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围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组织的又一次实地调研。

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生态,是普洱的最大优势。目前,普洱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7%,被誉为“绿海明珠”。近年来,普洱市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大胆尝试,勇于作为,确立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在这个思路当中,做强茶产业首当其冲,通过加快实施生态茶园改造,发展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了传统普洱茶产业的成功转型。此外,普洱市还提出做深林产业、做大电矿产业、做活文化旅游养生业、做精咖啡产业、做优烟草产业、做好蚕桑产业、做稳橡胶产业、做热生物药业、做特渔牧业的一系列发展思路,变以前的“靠山吃山”为“以绿养绿”。

“‘靠山吃山’的结果只能是青山绿水吃成了穷山恶水;而‘以绿养绿’的发展才能守着青山走向富裕。”全国政协委员倪晋仁对于普洱的发展模式予以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搞好规划,注重在绿色产业发展上与国家和云南省全局规划的衔接,同时,要搭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延伸绿色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刘纪远同样提出了人才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理顺‘标’与‘本’之间的关系,发展方式是‘标’,人才基础是‘本’,要实现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必须有深谙绿色发展理念的管理者,需要一大批符合绿色产业发展标准的劳动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层面形成绿色发展共识,普遍提升人民的绿色意识。”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汪啸风认为普洱市具有生态、资源、区位、人文、后发优势,尤其要利用好后发优势,找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以绿色产业为主体,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绿色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要提高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科技含量,突出绿色行政,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生态优势,依托普洱茶的风靡而逐步显现出来的人文历史资源也是普洱的优势。

汪啸风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应当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意打造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开发旅游观光项目都是既生态环保,又能带来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要注重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引导游客参与其中,过去那种请‘大腕’唱几首歌的宣传推介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真正让游客能够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快乐,口口相传才能形成品牌。”

“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普洱建成云南绿色产业集聚高地、国家级绿色经济新区,为云南、全国乃至周边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作出示范。”普洱市市长李小平的这番总结,既是向调研团汇报未来的发展目标,更是向青山绿水和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

宣威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探索出一条坚持“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一主三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社会实现既好又快发展。去年宣威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6.34亿元、4.27亿元、2003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0.1%、18.6%、7.3%;城镇化率达2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宣威市近年来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来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解放思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系列政策措施。在引进非公有制企业江苏澄星集团建设磷电一体化项目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班子,从项目的立项、可研报告到开工的各个环节全程参与,为保证项目的建设需要,涉及搬迁的市第二职业中学,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搬迁安置任务,宣威市的高效率赢得了对方的充分信任,澄星集团在宣威的投资由最初的拟投资7亿元增加到2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2亿元,部分项目已投产。这一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依靠同样的作风和高效率,民营企业宇恒公司投资2亿余元建年产150万吨水泥厂,一期60万吨于去年9月投产,二期90万吨水泥厂将于今年底建成。民营企业恒邦公司投资1亿多元的70万吨化肥生产项目,今年内即可投产。这些措施也推动了本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宣威雄业集团公司等3户本地企业跨入全省非公有制企业100强。 宣威市还立足优势、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特别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走在了全省前列。以“电矿冶一体化”开发为主体,引进云南电投、云南盐化、云维集团等大企业(集团)投资74亿元,建设凤凰山循环经济园区。以“农工贸一体化”开发为主体,引进世界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艾维贝润凯淀粉厂。引进国内最大的肉食加工企业之一江苏雨润集团开发宣威火腿和肉联产业,合作建设年生猪屠宰能力300万头、火腿加工能力3万吨的加工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业进入虹桥食品工业园区。三年来,9个省(市)一批企业相继进入宣威投资开发,引资开工项目134.8亿元,分期实施到位资金33.5亿元。一大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循环经济型项目落户宣威。

宣威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自主创新步伐,形成“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向小区集中,种植业向基地集中”的工业模式。已建成30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小区31个,万头以上的3个。在农业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获农业部表彰并重点推广,自主研发玉米良种“宣黄单4号”获准全国区试,结束我省无玉米良种进入全国区试历史。以这些自主创新成果为依托,建成优质马铃薯基地8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90万亩;8万亩马铃薯基地和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分获国家农业部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宣威市还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目前,建成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6个、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个。建成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80余个。

交通运输发展变化

梅州发展变化

家乡发展变化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经济模块收集

祖国发展变化征文

蔗糖产业发展变化

家乡的发展变化

1季度云南省经济运行情况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经济模块复习题十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经济模块要点收集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