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2:5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67页第12题

2、教学题目:桌子已经有40张,椅子才4把。有48人来开会,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3、教学重点与目标:

1、引导学生找出条件,看懂问题的含义,明确现有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和要来开会的48人比较的。

2、能够把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说,练习时要分别选择条件,分别列式解答并能够口答。

二、教学案例

师:今天,数学王国里的动物们向我们班发出邀请,请我们班48位小朋友去它们那里参加“国王改选大会”,你们愿意去吗?生:(齐说)愿意!

师:小动物们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要来了,都忙着给我们准备桌椅呢!(出示教学课件)

(学生看着题目要求讨论)。

师:你觉得它们为我们准备的桌椅够吗?

生1:不够,桌子已经有40张,椅子才4把。

生2:椅子准备的太少了。

师:你认为该怎样准备才够用?

生1:都应该准备48把。因为有48人去参加“国王改选”。生2:桌子和椅子配套才对。

师:小朋友真聪明!如果要我们算一算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应该分别列式求出桌子还少几张,椅子还少几把。师: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结果

生1:48-40=8

(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把小尾巴忘掉了。

生1:(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我把小尾巴给忘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师:请你完整的再说一遍

生1:48-40=8(张)

(说明:为了防止同学们忘写单位名称,我把它比喻成跟在得数后面的小尾巴,这样学生就会很开心的把单位名称记住了。)去细纹眼霜排行榜比较茶树精油祛痘去皱什么假睫毛胶水好用瘦腿什么牌

子的身体滋润好

师:说一说怎样求椅子还要几把?

(一名学生刚刚起立要发言,就听见有人在下面小声提醒:别忘说小尾巴了)

生:(有点不满意的样子)我没忘,48-4=44(把)

师:解决了问题,怎样完整地回答提出的问题呢?我们来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吧!

介绍游戏规则:男同学先按题目要求提问,女同学按男同学的提问方式把问题转换成算式求出结果进行回答

“你问我答”游戏开始:

男同学问:有48人来开会,还要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女同学答:有48人来开会,还要搬8张桌子和44把椅子?然后同位之间互相练习“你问我答”。

设计意图:

1、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就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每节数学课的开始,我都会对孩子们说:“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走进了数学王国,到那里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孩子们则会很开心的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2、对于学习中重难点,我没有一遍又一遍的死板传授,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解决,上面案例中的题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理解题目含义和体会分别列式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了“国王改选大会”这个游戏情境,使学生将学习与游戏有效结合在一起,轻松解决重难点。

3、写单位名称和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是本单元提出的教学要求,学生对于这种新要求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得数后面的小尾巴”和“你问我答”的游戏,这样既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了新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找规律》是一节教学课

二、研究主题

我主要是想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课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三、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揭示课题。

师:诶!来看大家上课的老师可真多!有这么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你紧张吗?

生:„„。

师:其实,大家不用别紧张,因为在你的身边除了你的亲人,最爱你们的人就是老师。

师: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想先一个人用掌声来欢迎他们,请仔细听。(拍手)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拍一次吗?

生:(拍手)

师: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呀?

生:因为我们都是按照

1、

2、123,这样拍的。

师:***,你能按这样的节奏再拍两次吗?

生:(拍手)

师:你能这样拍很多次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里面有规律。

师:你说得太好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进行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2、口述目标。

师:你是怎么理解规律的?

生:„„。

师:这节课就要专门来理解什么是规律?并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自己来发现规律。我已经准备好了,***,他做得特别端正,他也准备好了。

(为学生创设了熟悉而又喜爱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并对规律产生了好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情境中。)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看,这是小博士班的同学们在给明明过生日,大家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哪些图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指名回答

( 彩旗、花、灯笼、同学)

3、刚才,大家知道了这些图形排列有规律,但是图形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个图还不是看得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

4、(课件展示)

师:请看这些三角形的彩旗,第一面是?

生:红色。

师:第二面是?

生:黄

师:第三面又是?

生:红色

师: 第四面是?

生:黄。

师:这些三角形的彩旗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面红色的彩旗和一面黄色的彩旗。

师:你真会观察。像这样从第一个图形观察,从一红一黄到下一个一红一黄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就形成了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板书:贴图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那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

生:„„。

师:你真聪明。好,来看另外的图形。(课件展示)

师:你能像刚才分析彩旗那样说出小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吗? 生:一绿一紫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你真的是太棒了!(拍手)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

生:„„。

师:你真厉害。那这些明亮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生:一紫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你的表现太令人满意了。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生:„„。

师:你的眼力真好。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女一男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下一个应该是?

生:女。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那我们就来一场智力大比拼,

看谁会是最棒的!

(学生通过老师对彩旗排列的规律的规范描述,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花朵、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确实不易。但因为有了老师不停地激励和用手势帮助,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归纳、类比的能力得以培养。此时,学生有了学会新知的喜悦之情,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智力闯关的热情。)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课件展示)

第一关: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摆一摆。

第二关:我来摆一摆。

第三关:小猪吹泡泡。

四、涂一涂

1、独立练习

刚才我们都只是动动嘴,说出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就请大家用彩笔给89页的例3涂上颜色。

2、指名汇报。

五、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跟生活联系的很紧密,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一些规律美吧!(课件展示)随着图片的自动播放插播优美的轻音乐)

六、动手摆规律

1、师:这些规律美都是别人创造的,我们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来自己创造规律呢!让我们来做一个设计师吧?

(课件展示)小小设计师

2、看要求,小组合作。

3、展示学生作品。自己说出自己的设计有什么规律。

七、在音乐中感知规律美

1、师:(课件展示)大家用手创造了规律,我们还可以在动听的音乐中用自己身体的头、手等表现音乐中的律动美。想试一试吗?小组同学赶快商量一下吧!

2、小组商议。

3、个别汇报。

4、全班舞动。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下课后到教室、操场上去寻找规律吧!

四、教学结果

本节课上完后,学生感觉这节课挺有意思的,通过对学生作业的

检查效果较好,基本达到我抓住课堂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始目标。

五、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颜色变化的规律时,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变化规律后,进行勇闯三关的智力大比拼,让孩子们在游戏当中巩固所学新知,激发学生兴趣。

3、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欣赏了他人设计的有规律的图形以后,让学生来争做小小设计师,满足学生自己动手的欲望,同时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不长,较为爱动的习惯。而这个设计一个人很难完成,小伙伴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符合新标准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

伴随的优美的音乐, “斑马”“花布”“衣服上的条纹”“一年四季”等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课的最后,还让学生在音乐中用自己的肢体进行有规律的律动,进一步感知数学的生活化。

六、教学困惑

我对于什么是规律要求学生进行较为规范的口述,大部分部分同学会。不知道小学一年级需不需要这要的规范的训练,会不会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