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必修四成语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3: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教版必修四成语复习资料

一、课内成语积累

1.既来之,则安之:原意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今义指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定下来。

2.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组织分裂瓦解。

3.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4.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5.弃甲曳兵: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样子。

6.不可估量:无法估计。

7.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不深入钻研。

8.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9.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10.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11.非同寻常:不同平常。

1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3.义愤填膺:由于不义的人和事所引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14.安之若素:对于困境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

15.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作心急火燎、心急如火。

16.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中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17.公之于众:把事实向众人公开。

18.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也作息息相通。

19.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如同高山大河般雄伟豪迈。

20.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21.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22.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

23.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

24.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25.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26.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7.恻隐之心:形容对别人寄予同情。

28.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29.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或声音很低。

30.荷枪实弹:扛着枪,子弹上膛。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

31.人杰地灵: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2.胜友如云:许多才华出众的人物聚集一处。

33.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座位。

34.腾蛟起凤:形容人的文章华美。

35.钟鸣鼎食:古代贵族权贵用餐时,打击乐器,用鼎器盛食物。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36.天高地迥:形容极其高远。

37.萍水相逢:像浮萍随水漂泊,偶尔碰在一起。比喻不相识者偶然相遇。

38.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了,志气应该更壮。现多形容人老干劲大。

3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时在这方面虽然失败,最后在另一方面获得胜利。

40.豁然开朗:开阔或通达,光线充足。

4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句式)

42.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43.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容易地得到解决。

4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5.有心无力:有某种心意或想法,但力量却达不到。

46.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地很清楚。

47.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符合情理。

48.巧言令色:使用花言巧语和假装慈善来讨好别人。

49.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好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二、成语误用类说

成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时经常出现的误区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有其固定性和整体性,不论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单独存在时是什么意思,他们组合成成语后,表示的都是那个成语的整体意义,而不是这个成语的各个语素的简单相加,所以要透过字面去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千万不能以现在人的眼光或者是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例:

1.张老师是那样地爱学生,每个学生的属相生日、兴趣爱好都耿耿于怀。(“耿耿于....

怀”指怀着心事,老不痛快。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

2.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受害者,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

法再保持沉默!(“披肝沥胆”比喻坦诚相见或竭尽忠诚。此成语也作“披肝沥血”“披肝露胆”。)

3.清明时节,相伴郊游,芳草萋萋,野花飘香,垄上小憩,如坐春风。(“如坐春风”....

比喻在某人跟前受到极好的教育。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以上各例,均属望文生义。

一、张冠李戴

其实,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及范围,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不能不看对象,乱用一通。该用在两个人身上的,不能用在一个人身上;该用来形容物的,不能用来形容人。反之亦然,否则就要闹笑话。例:

4.风景这边独好,春节长假来此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不绝如缕。(“不绝如缕”指像细....

线一样连着,将断而未断。多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声音微弱。)

5.这家银行的资金投资于建筑上太大,问题一发生,当然就尾大不掉,很难应付用....

户的需求了。(“尾大不掉”指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比喻机构庞大,指挥失灵。句中应换成“捉襟见肘”才好。)

6.费力地从车门里钻出的刘晓庆,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

(“浓妆淡抹”是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它是形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妆饰,而这里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同一时间的打扮了,自相矛盾。句中应换成“浓妆艳抹”为好。)

以上各例,均属不看对象及范围所引起的误用。

二、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虽然意思基本相同,但感情色彩却不大一样,要注意区别对待,恰当使用。不然,褒贬误用,词不达意。

7.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西北某地已改头换面,山青水绿了。(“改头换面”,指....

只改变形式,不变实质。)

8.《警察和赞美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别有用心”,....

指言论和行动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9.历史的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惜流风余韵,还是绵绵不绝。(“流风余韵”,这个成....

语原先指先代流传下来的好风气、风度、韵味,是褒义词,而在这个例句中,却用来指过去那种不注重调查研究、不符合实际的估计、猜测、浮夸等不良风气,褒义误用作贬义了。)

以上几例,都是成语使用感情色彩不当。

三、重复累赘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有的本身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故事,弄不好会同句子中其它词语重复,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10.邓小平同志的精辟科学论断,使这位经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

的方向。(“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这位”指的是一个人。)

11.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

的秘密。(“遍体鳞伤”就是“全身”受伤。)

12.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贻....

笑大方”中的“大方”就是指大方之家,就是“人”。)

以上这些都属于用语重复,说话写文章时都应力求避免。

四、多义误判(尤应注意)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这种对义成语决定了他们能使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1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灯红酒绿”有两个意思,她既可....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所以这里正确。)

14.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如虎添翼”....

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但运用是正确的,因为“如虎添翼”可以用于正反两种语境。它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15.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秀色可餐”....

也是两种语境成语。可以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也可以用于形容景色非常优美。)

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仍离不开“知其义”这一根本点。对常用常见成语,只有平时多留心,多积累,方能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

五、谦敬不分

某些成语烙下了古代文化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词),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在实际运用中不能有丝毫差错。

16.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误....

用谦词)

17.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立相助。(误用敬词) ....

六、擅带宾语

有的词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在辨析成语时要特别引起注意。

18.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

计了。(“出奇制胜”可以作谓语和定语,但不能带宾语。)

19.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

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漠不关心”多作谓语,不带宾语。) 以上两例,都把四字成语的后两字当作独立的动词来使用,让他带上了宾语。

七、性别不分

20.抗战期间,老五和他的哥哥失散,几十年过去了,某个偶然的机会使两人破镜重...圆,兄弟俩真是激动万分。(“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聚。) .

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举案齐眉、结为连理等,都是异性组合,不能用在同性组合上。

总之,成语使用的正误辨别在很多时候需要凭借主体者自己的语感和所掌握的已有的知识,但懂得一些极为常见的辨析方法,积累一些成语使用中的典型例子,又是解决这一知识点的极为有用的法宝。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阅读报刊杂志的时候,多注意辨别,勤查词典,并做好相应的积累工作。

注:知道了成语题会从哪些角度考察之后,大家就可以更轻松地、更有针对性地记忆课本上的这些成语了,而答题时也可以做到心中不慌、下笔有数了。

必修四成语

苏教版小升初语文成语复习资料()

苏教版必修五成语[版]

苏教版必修四名句默写

苏教版必修四知识整理

成语复习资料

成语复习资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作文

苏教版必修四《秋声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教材导学案成语4.

苏教版必修四成语复习资料
《苏教版必修四成语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