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3: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周次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时间课时2.7-2.10《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2.13-2.17 《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2.20-2.24 《语文园地一》《中彩那天》2.27-3.2《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3.5-3.9《语文园地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3.12-3.16 《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3.19-3.23 《语文园地三》《夜鹰的歌声》《小英雄雨来》3.26-3.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4.2-4.6《语文园地四》《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4.9-4.13《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16-4.20期中复习、考试4.23-4.27 《语文园地五》《乡下人家》《牧场之国》4.30-5.4《古诗词三首》《麦哨》5.7-5.11《语文园地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5.14-5.18 《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5.21-5.25《语文园地七》《寓言两则》5.28-6.1《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6.4-6.8《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6.11-6.15期末总复习6.18-6.22期末总复习

5777777777777777

7 7 7

7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