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应抓住四大要害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应抓住四大要害

武培锋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集中区域资源重点规划建设的特别经济区域,是一个地方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为全面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筛选了潍坊、聊城、德州、昆山、邹平、诸城、高密等几个运作非常成功的开发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以期通过分析得到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总结。

一、突出工业经济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环节,应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不放

工业经济是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是构建和谐开发区、实现以工补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已被开发区跨越式发展所证明。

(一)支柱产业是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加快经济发展离不开主导产业。各类开发区都把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作为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聊城经济开发区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方式,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韩国希杰生物科技项目、香港华润啤酒为代表的食品产品加工业,以金隆纺织、港润印染为代表的轻纺服装业,以聊客集团、昌润织机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以汇通钢管为代表的钢管生产销售业,以创通科技、韩原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五大主导产业,产业聚集能力大大增强。潍坊高新区充分依托市区雄厚的科技经济资源优势,培植发展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二)知名品牌是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瓜分天下,名牌占领市场”已成为一条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争创品牌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战略,也是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各地开发区都十分注意把基本功用在骨干企业品牌产品的塑造上,采取尽可能的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争创知名品牌。诸城市政府为推动开发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专门出台政策重奖品牌产品,目前,诸城开发区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4个,省级品牌30余个。品牌密集度较高,营造起了“品牌强企”、“名牌立区”的浓厚氛围。

(三)企业家群体是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家是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力军,是一种生产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已经从自身价值转向社会价值。各地开发区把优秀企业家看作全社会的财富,对企业家尤其关注、尤其重视,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一切方式,锻造和成就一个

敢干创新、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群体。在诸城开发区成长起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像福田王金玉、新郎王桂波、桑莎周勇、三工孙乐华等等,他们始终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福田公司总经理王金玉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以一个濒临破产的轻工机械厂为基础,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企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诸城打造起了亚洲最大的轻型卡车生产基地。

二、加大投入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投入,创造环境,提高竞争力

只有不断地加大投入,创造出过硬的环境,才能提高对项目的承载力,提高竞争力。

一是硬环境建设投入。“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各地开发区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优良载体。邹平经济开发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拉起了23平方公里的引资平台,实现了向环境要项目。诸城经济开发区瞄准城市化,打造靓丽园区,提升竞争力。该区修建了“七横五纵”十二条道路,通车里程60公里;胶新铁路已全面开通;青莱高速已经竣工使用;170万平方米的绿地遍布全区,220公里的地下管网纵横交错。整体上呈现了“白天是景点,晚上是亮点,节日是看点”的崭新形象。由于该区优美、便捷的投资环境,引来了大批项目落地、开花、结果。目前,诸城开发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00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亿多美元,批准入区项目160余个。

二是政府政策投入。除了各开发区通行的吸引资金入驻的政策外,这里主要指退城进园政策。如济宁、诸城、高密等当地政府,他们另辟新径,鼓励老城区的企业向外搬迁,规定只要是搬迁后进入园区经营的企业,政府财政就将企业原址拍卖后的政府收益全部或按比例返还,用于支持企业到外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了解,这一举措非常奏效,从诸城、高密两市的情况看,退城进园的步伐较快,城区的老企业、大企业和扭亏无望的企业,大都已经迁出旧城,到园区发展,有的投产当年就摘掉了亏损的帽子。

三是社会事业投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解决企业用工难、职工及家属子女就医难、受教育难等焦点问题,切实解决企业及工人的后顾之忧,形成“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结局。诸城开发区建区伊始,高瞻远瞩,引入资金1.2亿元,建设了可同时培训10000余名学员的高级技工学校,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滨海开发区建成了自己的医院和各类义务教育学校,为区内工人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三、招商引资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及时理清思路,转变应对策略

目前,各类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招商引资成效的比拼。经济界人士认为,哪个开发区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多,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实践业已证明,经济增长快的开发区,大都是招商引资大户,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发区招商引资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特别的阶段,传统的招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竞争要求,开发区要保持持续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突破过去传统招商的困境,退出“让利大赛”,探索新思路,另辟新途径。

(一)招商能力塑造应从政策型向产业型转变。随着国民经济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开发区的竞争由过去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优惠政策、廉价土地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产业集聚与配套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核心优势,招商策略也应相应地从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各地开发区根据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条,使其不断拉长、加宽、增厚,增强产业招商优势。在现实操作中,可以利用企业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可以利用产业优势,吸引集群式投入;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实行区域招商,等等,产业招商的模式和策略很多。只有具备大视野,才能创造大局面,产业招商能够为开发区提供广阔的视野,开辟引资新天地。

(二)招商模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土地新政”和“银根”调控政策,不但没有缓解的迹象,而是越来越严,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开发区应该面对现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整合现有存量资源,围绕提高土地容积率、利用率作文章,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象土地问题,要挖掘存量土地的潜能,把闲置的厂房、废弃的砖瓦窑厂、合并的学校、机关驻地等现有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使项目招得来、引得进、落得下。可以考虑向“天空”要土地,建设二层或更多层的标准厂房。可以考虑向“地下”要土地,结合人防工程建设,走战时保平安、平时上项目的路子,实现平战双赢。

(三)招商目标取向应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以前招商,不管项目大小、孬好,“只要装进篮子里的都是菜”。现在,要转变思路,一改过去的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充分利用好园区这个吸引大项目、好项目主阵地的载体作用,精选那些战略性投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外向型一体化企业进区发展,努力把各类开发区建成投资额特大、带动力强、拉动作用明显的项目聚集的高地。要注意抓好招商的实效性,重招商形式更重招商效果,看招商引资数量更看项目建设的工地,招商项目重投资额度更重其科技含量及技术水平,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或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四)引资渠道应从紧盯大企业大财团向多元化引资转变。并购招商是已经被发达国家和国际投资活动证明了的有效的、通行的投资方式,有利于实现双方的

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整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益,通过外资对开发区的内资企业并购投资,可以迅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改善企业运行质量。企业成功改制转型后,内资充裕,活动积极,要把民资招商作为战略趋向,成为有益的补充,并积极扶持,促其壮大,发挥作用。

四、优化环境是跨越式发展的要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使开发区成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的“摇篮”

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是一个运作非常成功的国家级开发区。该开发区的一位负责人在介绍发展经验时谈到,“全世界无论是哪一家的外商,只要一踏上我们的土地,就要让他的第一感觉是‘这里跟我家里差不多’”。“企业发财了,政府才能发展”。最近几年来,从昆山走出了好几位副省长、市长,这主要就是因为昆山的政府官员抛弃管理者的姿态,树立服务意识,想尽一切办法,优化发展环境,昆山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腾飞,也同时造就了政府和官员的辉煌。

环境也是生产力。开发区投资环境是开发区、投资者、各级政府和产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否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各类开发区引资成功、发展壮大的关键。如何营造良好的开发区投资环境已经成为企业和其所在地管理机构的自觉行为。目前,各地开发区大都加强了硬环境建设,体现自身实力的重要指标,软环境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从某些方面,它决定着开发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这需要管理部门加大环境创新力度,采用更强硬的措施、更铁的纪律、更好的法制环境,保证各部门单位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良服务,营造综合竞争新优势,增强导入流,提升人气,带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取得发展新成就。

一是创新行政环境。按照WTO规则和国际贸易通行惯例的要求,政府应避免行政管理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切实按照有利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方向,依法管理经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开公正、高效廉洁的行政环境。如很多开发区采用一站式办公、限时办结、特事特办方式,收到很好效果。

二是创新法治环境。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传送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使区内企业及时了解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在开发区内加大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保护商标、专利的行动,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三是创新制度环境。加大对进区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坚决制止对区内企业的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在全面清理各项收费的基础上,

制定规范,明确合理的收费标准,对依法收费的部门和单位实施规范化的申报监管,对外来单位到区内收费要实行收费许可和“一费到底”制度,切实维护外来投资的合法利益。

“开门红”助推十堰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

“四大建设”引领湘西经济开发区发展

襄阳市四大政策助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考研数学:抓住要害 破解关键题型

推进水利建设要抓住要害,学习一号文件

企业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演讲稿

新疆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演讲稿

岳普湖县跨越式发展

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应抓住四大要害
《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应抓住四大要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