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考风考纪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考风考纪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考试与诚信 2013年4月2日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端正复习阶段的学习态度,用刻苦、勤奋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以自己最佳的水平考出最满意的成绩。

2、教育学生考试的基本规则,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做到

诚信考试。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考试与诚信”

2、班主任讲解“如何正确理解诚信?”

3、同学们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谈感受。班长总结

4、班主任宣读《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5、学生代表宣读《考试与诚信倡议书》。

6、班主任总结:

7、主持人总结:

8、全体学生签定《考风考纪责任书》

主题班会记录:考试与诚信

时间:2013年4月2日 地点:415班教室

班会目的:使大家了解考试的基本规则,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做到诚信考试。 班会过程:

1、主持人: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考试与诚信”。这个话题是大家年年讨论的话题,这次班会同样与这个话题有关,希望本次班会能够给大家一些好的方法。

2、班主任讲解“如何正确理解诚信?”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荣辱观之精要,诚实守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是讲诚实,诚恳。诚恳是立德,立业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诚实,指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用,指信守诺言,说到做到,不失信。“信”是讲信用,信任。诚信是做人的美德。“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作为精神道德层面的东西,讲诚信,要靠自觉,要树立诚信的为人形象。 “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信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不诚信的人,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一个以诚实守信为荣的人,终生成功可以说已成定局。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只要坚守“诚信”二字,必然终生受用不尽,想不成功都很难。诚实守信的人,胸怀宽广,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言必信,行必果,勇敢地承担责任,铁肩承担道义,善行天下为公,向心力、凝聚力非同凡响,登高一呼,响应者众,不论是做各项事业,还是从事经济活动都有众多的追随者、响应者、忠勇效力者,所进行的事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而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的人,则心胸狭窄,惟利是图,心理灰暗,虽可能一时一事占点便宜,获取蝇头小利,或小有成功,但决不会有大作为和长久发展与成功。缺失诚信,首先丢掉的是道德、人格和品位。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知荣辱者,首先确立做人以诚信为荣、诚信为本。诚信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个高品位的人终生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拥有万贯资财不足以炫耀,而缺乏了诚信一切都黯然失色,拥有诚信者,走遍天下无所顾忌,幸福和成功随时随地会降临。诚信为荣,祛除私欲,奉公守法,方能行得正、坐得稳、心自静。缺少诚信,就是缺失崇高和壮美就无法摆脱平庸和无聊、欺诈和虚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诚信者的前景永远是壮阔的,时空永远是绚丽的。不诚信者的道路则是短暂的,前景是渺茫的。诚信缺失,不论是做人、经商,注定都是要失败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有诚实守信,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静夜细思量,诚实守信与缺失诚信,哪个更利国家、社会、人民和自己,作一番比较不是多余的。古今有大德、成大器、建大功、立大业者,无一不是德高才厚、诚信立身的高品位之诚信即诚实守信,具体来讲,就是忠诚老实,忠身康宁。

诚信,是事实求事的表现,是表里如一的表现,是尊重生活的表现。 诚信者光明正大,是非分明,无私无畏。 诚信者信守诺言,一诺千金。诚信和做人永远是形影不离。

因此我们当代学生一定要懂得诚信,学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3、同学们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谈感受。班长总结

4、班主任宣读《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1)、考试前,按照规定时间,考生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进入考场后,按照规定的座位就坐,不得随意调换座位。考试期间,原则上不能离开试场。

(2)、迟到15分钟者,不得进入考场。考场内必须保持良好秩序;考试中无特殊原因不得上厕所;不得提前交卷。

(3)、进入考场带好考试要用的物品,如:笔、尺、橡皮等,使用规定型号的计算器。严禁携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4)、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在规定的地方填写考号、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不能书写在装订密封线外。

(5)、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如遇试卷分发错误,缺页、漏题及字迹不清时可举手向监考老师提问。

(6)、考试应在规定时间、规定地方答题,除开考铃响前不做试题,结束铃响后立即停止答卷,及时交卷,在监考老师允许后方能起立离开考场。退场时,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

(7)、考生有以下行为之一者以舞弊论处:夹带有关资料、手机进入考场;答卷过程中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传递纸条、交换试卷或答题卷;偷看他人答卷,或故意让试卷给他人抄袭,学校将按规定给予该门学科成绩作0分处理。

5、学生代表宣读《考试与诚信倡议书》。

6、班主任总结: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诚信,你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为谁都不喜欢被欺骗,因此,做一个诚信之人是我们的责任,义务,和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要想做到诚信,就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做起。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们,优良的学风、校风,纯净的学习、生活氛围,严肃的考纪考风,需要你们来维护。一旦发现有任何考试违纪行为,你们应该自觉抵制,主动举报,学校将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希望同学们互相监督,自觉自律,严格遵守以上考试纪律。让我们满怀自信,沉着应考,冷静作答,考出成绩,考出风格。

7、主持人总结:

通过班会,使学生基本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诚实守信。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职业道德的根本,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应该做到诚实,诚恳,实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诺。

8、全体学生与班主任签定《考风考纪责任书》

总结:此次班会我们结合实际内容分析了考试舞弊屡禁不止的原因:

1、从考生自身来说。大部分考试作弊的考生对作弊抱一种冒险、侥幸心理。

2、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影响家庭给考生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是使考生作弊的很大一个原因。

我班特别对前年高考考试的严重舞弊行为作出了详细分析。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班长作出了总结:1.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2.养成学生的冒险和侥幸心理;3.混淆是非,面临道德上的“两难”,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落空;4.严重败坏学校的学风。考试作弊则是对良好学风的污染和败坏,是对学校正面教育的亵读与践踏。

接下来,我们让学生学习了高考考生须知和舞弊行为处理规定。

最后,讨论了怎样预防败坏考风的事情的发生:1.加强考前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考试和考试作弊;2.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待考试作弊,做好考试改革。

全班同学在集体的承诺声中与班主任签定《考风考纪责任书》

本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了考试舞弊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件如此令人可耻而且可悲的事,考试只是一时的测验,诚信却是人一生的承诺!坚守原则,以自己真实的能力接受考试的检验才是应有的态度。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都端正了学习态度,准备积极投入到复习中,自觉遵守考纪,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考风考纪教育心得体会

期末考试考风考纪教育

高考考风考纪教育

考风考纪教育总结

考风考纪教育总结

考风考纪教育学习心得

小学考风考纪教育

期中考试考风考纪教育

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教育教案
《考风考纪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