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写出人物个性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9: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写出人物的个性,让人物活起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个性凸显人物的几种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一、导入

罗汉众多有五百,有哪几位是我们同学印象比较深刻的呢?下面同学们听老师描述,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有一个和尚他大肚世间无二,笑容望之可亲,看见他很容易联想起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他是谁?(弥勒佛)还有一个和尚,身穿破衣,手摇破扇,踢趿着破鞋,疯疯癫癫疯,啼笑皆非扮鬼脸。他又是谁?(济公)从他们的一颦一笑中我们很快就能区分出谁和谁来,其中奥妙何在?(学生自由发言)

其实塑像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同样也能做到。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写出人物的个性。

(板书课题:写出人物的个性,让人物活起来)

二、明确内涵----独立思考回答:什么是人物的个性?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美好的人性?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个性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所描述的济公、弥勒佛、三毛、王熙凤,小沈阳、范进、梁起超等人特,谈谈你对人物个性的理解(看幻灯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人物的个性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个性不是事物外在的差别性,而是人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性。

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确了写人文章的表象和实质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写人难在那里?“类型化”、“脸谱化”、“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吗?不好,因为“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所以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就是要凸显笔下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它深入人的骨髓和血液,化为人的气质和禀赋,支配人的思想和言行,渗透在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之中,使得人的感性活动表现出生命的独特性。

写出了人物的个性,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内在的区别;表现了人物美好的人性,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

(以上几段文字,老师们可以选择可以提要可以精简)

三、话题探讨

什么是美好的人性呢?又怎样来表现呢?

(一)自主学习P63—64内容,归纳写出人个性的方法: 首先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还要绘声绘色。

(二)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 如何凸显人物的个性。

自学自悟、教师点拨、独立训练、学生互改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父亲,我爱您

父亲,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没工作在家,您一个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日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可您从不厌倦。那日,您下岗了,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您走到妈妈身边,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您重新开始,在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您(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坚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人物个性,将人物写活呢?

1、学生自由发言

2、独立思考回答:什么是人物的个性?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美好的人性?

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3、看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

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4、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人物个性,将人物写活呢?(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体会)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词、(形容词)、副词

文章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父亲形象。刚毅坚强、毫不屈服等都是父亲身上闪光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优美人性的表现。

四、体会方法:

1.独自品析《父亲,我爱您》——小组探讨——小组代表归纳: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词、(形容词)、副词

※如何选材※

(一)平面人物的选材

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

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借鉴实例 :

1、巴尔扎克《守财奴》

①争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②临死抓金子: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以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2 两件事共同反映了人物的一种个性:守财奴的贪婪

(二)立体人物的选材

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2、《我的爷爷》

“爷爷,我走了。”我说道。“娃,你等等。”爷爷一手撩起衣角,另一手往腰兜里插,许久,爷爷颤颤地从兜里拿出了一大叠钱。“娃,”他整了整手里的钱,说道,“这里刚好200元,你拿去,可要好好读书呀。”“不,爷爷,我不要。”我打量着爷爷,他(憔悴的)脸显得更加黑瘦,手上的褶皱更加明显。爷爷又一次把钱塞在我的怀里,“娃儿,拿着,你要珍惜呀。”我接过这沉甸甸的钱,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爷爷——”

我家穷,父亲老早去当兵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爷爷张罗。抽烟是爷爷唯一的嗜好,也是他打发烦闷的一种方式,可为了节省钱,他连划一根火柴也舍不得。

一次,爷爷烟瘾上来了,拿着烟草,用纸条一裹。“爷爷,给你。”我顺便把火柴盒递了上去,爷爷笑了。“傻孩子,那多浪费啊!”说着爷爷从烟盒上撕下一个白条,靠近油灯,接上火,白条卷了起来。白条上的火焰并不那么旺,烟又不那么好点,火焰儿慢慢地向手边靠拢,爷爷使劲地吸着,已经烫手了,爷爷全然不顾,依然使劲地吸着。烟呀!你快点着呀!直到烧着爷爷的手,烟才点着„„

注: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词、(形容词)、副词

人物性格:爷爷送钱体现了爷爷对孙儿的爱,爷爷舍不得用火柴反映了爷爷生活的节俭,不同的事件从不同角度反映爷爷的性格。

第二课时

※如何描写※

(一)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3、

4、5段

3、①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②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怒,丹唇未启笑先问。 (猜《红楼梦》一人物)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王熙凤/凤辣子,猪八戒!

这三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两个一猜就中呢?(此处稍加探讨)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可以说人各其面,人各其性。

5、《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小结: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3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眼睛,《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二)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6、7段)

6、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孙犁《荷花淀》

(在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

7、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要严惩“罪犯”,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

人群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大衣又穿了起来。

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贯串全文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 出场时穿的新大衣,显示警官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性格。)

小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 4 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写作误区: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影响叙事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文章生动自然并且有深度,内容也会很充实。而大家写叙事写人的文章最大缺点就是把文章写得流水账一样,“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根本没有什么细节,甚至连最基本的详略都没有。

(三)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8、

9、10段)

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8、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棍,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这心理描写这充分地体现出鲁达的粗中有细。

9、二老邀请翠翠和爷爷去他家吊脚楼看龙舟赛,爷孙俩的对话《边城》)翠翠说:“爷爷,那个人叫我们去看龙舟赛,爷爷你去吗?”“爷爷笑着说:“我去,翠翠你去吗?”翠翠沉思了一下,回答说:“我不去——但我愿意陪爷爷去!”(通过以翠翠语的语言来写她想去又要找个体面的借口的心理活动,写出了翠翠情窦初开时的羞涩的少女情怀)

10、《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小结: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1、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

(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

5 小结: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12、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鲁迅《药》 (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五、小组讨论归纳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要有适当的分析)

六、学生结合上述范文展示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学生分小组小结结果)

1、形神并举(外貌和神态)

2、多管齐下(典型事例、语言、动作、心理、正面和侧面等)

3、微处动情(细节)

七、范文品读,欣赏其最成功的地方

《一件小事》

鲁迅

当“我”看到车夫关老女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6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 ——这段心理描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年七月。

本文的情感是朴素的,真实的,文章最后车夫的行为已经深深地教育了他也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伊是否真的被撞已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车夫那种为别人着想的行为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学习和敬佩的!

《一件小事》主要围绕着我、车夫、老太太、巡警四人展开。显而易见:老太太、巡警都是平凡中的次要人物,鲁迅先生恰好将我从一开始对老太太被撞一事表示的冷漠与后来车夫对此事表示的热心进行对比,突出了《一件小事》中的人性之美。尤其是从“毫不理会、扶起、挽着臂膀立定、却毫不踌躇-------”这样细致入微的神态,动作描写,使车夫的形象变得如此高大,一改我们印象之中车夫对富商的唯唯喏喏的形象。可以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车夫这个最为平凡却又最难于描写的人物却变得栩栩如生,更贴近于生活之中。从文中和末尾“我”的一番反思与自责(心理描写)“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吗?”可见鲁迅先生的寓意已大白于众。在此,他不仅赞赏了车夫的正义行为,而且也寄托了他的另类情怀:在封建社会的阴影之下,人与人之间也应当充满热情,和睦相处。

八、名家点评:

李准:“没有细节描写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鲁迅先生说,他(创造典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上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九、作文训练

到街道、市场观察买货的、推车的、修鞋的„„抓住某一个人特有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把他信的个性或美好的人性写下来。 教学反思:

写出人物个性教案(材料)

写出人物的个性

写出人物个性作文指导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公开课

高一作文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 (2000字)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5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专题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资料

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推荐)

写出人物个性教案
《写出人物个性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